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精选13篇)
1.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 篇一
2007年上半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
工 作 总 结
为依法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大力整顿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秩序,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行为,确保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根据省局《2007年省医疗器械生产、注册环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医疗器械生产秩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2007年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计划》的要求,我局对辖区内生产企业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和注册证核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家,其中:二类生产企业家,一类生产企业家。未生产的企业有6家(含国家重点监管企业1家)。
正常生产的企业有5家:未生产的企业有 6家(含国家重点监管企业1家)。
1、还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二类生产企业)。
2、(二类生产企业)为国家重点监管生产企业,产品“医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注册的,现因国内销路不好一直未生产。
3、(一类生产企业)因法人出车祸,现在处于停产状态。
4、二类生产企业)和(一类生产企业)销路不好,目 前停产。
因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目前还未投入生产。
二、检查依据及内容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规定》。检查重点为:对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人员资质、生产厂房、设备、检验设施等能否满足生产需要;是否严格按产品注册标准组织生产、检测;包装、标识是否规范;采购、生产和检测记录是否齐全;许可、登记事项变更是否符合规定;产品销售是否可以追溯;顾客的质量投诉等是否及时处理并建立记录。对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和质量安全信用等级的实施、企业建档情况等。检查人员通过监督检查和对全市二类生产企业注册证核查工作,对生产企业实施的全面监督检查和有侧重的专项监督检查,主要检查企业遵守法规、规章的自觉性,生产条件的满足性,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对企业现用企业资格证明文件、出厂检验报告、产品说明书和适用的产品标准与企业注册存档的相应文件进行对比核查。
三、检查情况
今年上半年,分别于3月份和6月份对辖区内11家生产企业进行了日常监督检查和注册核查工作。共检查23家 次,出动了28台次、68人次,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如下:
1、有限公司产品生产过程记录不完整;
2、使用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中,与批准的注册证内容不一致,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衣和一次应使用无菌产包无检验环氧乙烷残留量的设备,委托疾病控制中心检验,但无委托书,现场检查未见到疾病控制中心的检验报告书;
3、使用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中,与批准的注册证内容不一致、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不全;
4、原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车间,部分用于分装95%的医用酒精;
5、有限公司产品使用说明书与批准的不相符;
6、《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审批的生产地址为:17号,而实际生产地址为:,注册地址与实际生产地址不相符;出厂检验报告中外壳漏电流无检测结果。
四、整改及处理情况
在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注册核查中,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我局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行政处罚:对违规企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和罚款,罚款共计6000元整。在检查和核查中,检查人员认真填写了监督检查文书和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记录并记入企业档案,做为对企业质量信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注册证核查工作,使医疗器械生产秩序和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全面提高了医疗器械生产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促进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使用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五日4
2.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 篇二
拖拉机作为主要的农业机械,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技术基础,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安全检查能及时掌握拖拉机的安全防护状况、能耗水平和相关经济指标不良状况, 通过调整或修理的方法排除, 确保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运行, 把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到防患于未然, 预防和遏制农机事故发生。有利于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利于农机驾驶人安全增收, 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 拖拉机安全检查具体项目及要求
拖拉机需检查车辆左侧、前部发动机、驾驶室、车辆右侧、车辆后部、车辆液压系统的安全性。
2.1 拖拉机左侧检查
(1) 左后轮胎检查:气压是否正常, 气门嘴是否堵塞, 裂痕、老化程度并清除胎纹间杂物, 螺母坚固情况, 轴头是否磨损等。 (2) 车箱板牢固情况。 (3) 左前轮检查:检查与左后轮胎检查相同 (气压、气门嘴、裂痕、老化程度、螺母) 以及前轴、前速情况。
2.2 前部发动机检查
(1) 机油情况:机油油量、油净度。 (2) 燃油情况:油箱盖、油量、油路。 (3) 三滤情况:机油底壳、燃油滤清、空气滤清。 (4) 油门控制器灵活度、油门拉杆等老化灵活度。 (5) 水箱、水位、水垢、水位标尺。 (6) 前照灯安装牢固、灯壳玻璃锃亮、光束聚集。 (7) 皮带张紧老化程度, 飞轮磨损程度。 (8) 排气管老化程度、有无破损、积灰、螺母紧固等情况。
2.3 驾驶室 (台) 检查
(1) 车牌安装 (紧固、清洁、完整) 。 (2) 车门牢固、玻璃完好清晰、门锁完好灵活。 (3) 方向盘、油门控制器自由行程符合技术要求, 点火开关、仪表是否正常。 (4) 离合器自由行程符合技术条件, 接合平稳, 分离彻底, 无异响、打滑、振抖现象。转向器灵活情况。 (5) 刹车、制动情况检查。 (6) 电路、转向灯、雨刮器、后视镜等。 (7) 变速器:换挡时齿轮啮合应灵活, 不得有跳挡和乱挡现象, 运行中无异常。
2.4 拖拉机右侧检查
拖拉机右侧检查与拖拉机左侧检查内容相同。
2.5 车辆后部检查
(1) 放大字号清晰, 车厢板完好, 搭扣灵活可使用, 反光标贴完整。 (2) 车毂无破裂, 钢板弹簧是否完好, U型螺母是否紧固, 转向灯有效。
2.6 液压系统
(1) 液压控制器升降灵活。 (2) 液压油正常、油管无磨损。 (3) 备用支撑架具备。
3 拖拉机作业过程中的检查
拖拉机作业过程中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 (1) 发动机熄火, 工作不正常, 水温过高。 (2) 发动机或机油底壳有异响和气味。 (3) 油门控制器失常或无效。 (4) 制动控制器失常或无效。 (5) 转向机构工作失常。 (6) 轮胎有明显漏气或严重损坏。 (7) 离合器工作失常。
4 拖拉机的日常维护要求与内容
4.1 做好拖拉机的日常维护
(1) 坚持“三检”, 即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 检查拖拉机的安全机构及各部件连接的紧固情况。 (2) 保持“四清”, 即保持机油、空气、燃油的清洁和蓄电池的清洁。 (3) 防“四漏”, 即防止漏水、漏电、漏气、漏油。 (4) 事故警示标志和灭火器要随车携带, 并保持完好有效。前置保险杠牢固完好。前后拖车钩牢固, 拖车钢缆随车携带。
4.2 作业后拖拉机的维护
(1) 清洁全车外表和驾驶室 (车厢) 内部。 (2) 检查有无漏水、漏电、漏气、漏油。 (3) 补充燃油量、润滑油量。 (4) 检查冷却系统工作情况, 定期换水清洁, 冬季停在室外的拖拉机要放尽水箱的水。 (5) 检查各连接机构有无松动、脱落。 (6) 检查轮胎气压, 不足时给予补充, 清除胎纹间杂物。 (7) 放净制动存储气筒内的油、水, 并关好开关。 (8) 发现故障和不良事项应及时排除或保修。
5 做好拖拉机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的建议
5.1
做好拖拉机日常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是每个驾驶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素质。驾驶人要加强安全检查与维护知识的学习, 树立起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胜于维修的理念。
5.2
农机化学校要加强对农机驾驶人对拖拉机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的培训, 培养农机驾驶人养成良好的安全检查与维护习惯, 做到安全、专业、文明行车。
5.3
3.关于异步电动机的日常检查测量 篇三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声音;异味;发热
异步电动机是工业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运行中由于输入电压电流和频率的变化以及摩擦、振动、绝缘老化等原因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故障。有些故障若能及时检查、发现和排除就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否则将直接影响通用变频器、变压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继而引发电器故障,甚至损坏。对于异步电动机的日常维护检查,主要靠听声音,嗅觉和手感等来判断其是否有异常现象存在,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
通过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变化,可以判断出现的异常或故障的类型,进而找到故障点。如果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声音是均匀的“嗡嗡”声,没有变化,则这就是一种正常的声音;如果运行时声音变为粗的“嗡嗡”声,并且伴有尖锐的啸叫“咝咝”声,这就是故障的先兆,应考虑定子铁芯是否松动,观察冷却风扇是否正常、转子轴承是否松动等。如果定子铁芯松动,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噪声,这是由于电动机在运行中的振动、温度变化、铁芯固定螺栓变形、硅钢片松动等原因造成的,如不及时排除故障,会造成电机过电流,过热等故障,时间过长的话最终会烧毁电机;如果是转子侧发出的噪声,“咝咝”金属摩擦声,一般是由于轴承缺油干摩擦所致,应拆开轴承添润滑脂剂等。“嘎吱嘎吱”摩擦声,一般是由于轴承内滚珠的不规则运行所导致的,它与轴承的间隙,润滑脂状态及滚珠磨损有关,“鸣鸣”闷声,一般是由于冷却风扇异常产生的,这是由于电动机在变速情况下,加之转子不同心所造成的,轻者可以继续使用,重者应拆开检查和修理。在电动机运行中,除可在较远处听电动机的运行声音外(有时在近处不一定能分辨清楚),必要时可用长杆螺丝刀的刀端轻触在电动机外壳或轴承盖上,另一端子贴在耳朵上,就可以听到电动机内部的声音变化,不同部位,不同故障,不同声音。
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是没有异味的,但是如果电动机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对于新电动机就会嗅到绝缘物发出的异味,当电动机达到额定运行状态时,其温度也逐渐上升到某一稳定值而不再上升,这时可用点温度计测量电动机的温度,而对于运行中的电动机,由于无法直接测出绕组的实际温度,只能间接测出机壳外表温度(即吊环内的温度)测量方法是将点温计的测量球体用锡纸包缠后(使用点温计的测量球体能与孔内四周接触)插入电动机吊环孔内,然后用棉丝将孔封严,此时点温计测得的温度比电动机绕组中最热点的约低10左右,故把所测得的温度加上10,再见去环境温度即为电动机实际温升。也可以用电阻法测量,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原理来进行测量,只要分别测出电动机某相绕组组的冷态和热态电阻,就可算出电动机的平均温升:。式中t1是电动机某相绕组冷态温度,;t2是电动机某相绕组热态温度,;t0是环境温度;R1是电动机某相绕组冷态电阻,欧姆;电动机各部位最高允许温升见表一,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升(额定温升)与绝缘等级的关系见表一。
电动机发热反应是最敏感的部位是定子绕组绝缘,每种绝缘材料只能承受一定的温度,超过自身允许的温度,就会加速绝缘老化,缩短电动机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能因绝缘损坏引发各种事故,因此电动机过热故障的检查,检测和保护,对于降低事故率和减少事故损伤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电动机使用场所与环境温度的不同,常采用温升来表明电动绝缘材料实际耐热程度的强弱。所谓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在设计规定的环境温度(+40)下,电动机绕线组的最高允许温升,它取决于绕组绝缘等级。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表示电动机绕组所用的绝缘材料能够耐受温度极限的等级。
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以上异常现象,例行巡视时如果没有测温仪器,还应利用手背(注意,一定不要用手掌)触试电动机的外壳温度较正常时偏高,就应该考虑查明原因,如查看负载电流,端电压及谐波含量等,然后针对原因排除故障。电动机机壳表面温度与手感关系见表三。
电动机在启动过程中,如果启动转矩小或者不能启动,启动电流大,电流不平衡,并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有时发出强烈的噪声,应检查三相电源(如闸刀开关、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等及电动机进线端子)是否有断线,造成缺相启动;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检查电动机是否同心,轴承是否磨损、机械连轴部分是否有卡住现象等;检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是否正确;检查定子绕组对地绝缘是否降低、是否有匝间短路、断线及转子的完好情况。还应检查是否有非正常的振动,振动通常是轴承磨损、转子不同心等或被拖动的机械造成的,这些故障若能及时检查、发现和排除,一般是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
对于一些重要的生产设备或生产维修后需要进一步检查,通常要检验旋转方向、转轴与传动链部件承受的应力等,通过调节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尽可能在几种变化速度下运行一段时间,然后再投入正常运行,这是减少机械和电气故障的最好方法。
通过以上几种日常检查方法,在工作中准确地掌握电动机的异常存在,并进一步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大量的费用。
参考文献
4.公共卫生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篇四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为了严格公共卫生操作,规范监督工作行为,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保障农民健康水平。根据省、市《关于山东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监督检查,是指我院公共卫生服务科派出的检查组或人员,对各村卫生室及院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并按本院制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每月对村卫生室及院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估,考核及督导检查结果作为经费拨付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 具体监督检查由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检查组由公共卫生服务科人员组成。
第五条 监督检查的内容是各村卫生室及院内科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具体包括: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使用及管理情况;
(二)健康教育工作进度;
(三)预防接种情况;
(四)传染病防治开展情况;
(五)妇女、儿童健康管理、随访情况;
(六)慢性病人登记、随访情况;
(七)重性精神病登记管理情况;
(八)项目实施效果;
(九)对上级及以往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十一)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第六条 在实施检查时采取不通知,随机抽查,电话、入户随访等形式。
第七条 检查组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检查重点。第八条 被查卫生室及院内科室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按检查组要求及时、全面、客观地提供有关档案、文件、登记册、报表、账簿及其他相关材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 实施监督检查,应依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及省市县文件要求进行。
第十条 检查组在实施检查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院长请示汇报;如发现被查卫生室、科室或个人有重大违纪行为,应当立即向院长报告。
第十一条 检查组检查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到7个工作日内),形成内部检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查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二)被查科室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的主要内容;
(三)认定被查科室违规行为的基本事实、以及认定依据、2
证据和处理建议;
(四)检查组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五)检查组组长签字及报告日期。
第十二条 被查卫生室及科室应按检查结论通知的要求,积极进行整改落实,认真研究检查报告提出的管理建议。
第十三条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原则,依法处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检查组人员在执行检查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在执行公务中取得的与被检查科室有关的资料不得用于与检查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十五条 被查者有关人员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不得瞒情不报,不得提供虚假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检查。
第十六条 检查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检查组要将收集的检查资料全部移交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归档。
5.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制度 篇五
一、总则
为了加强车辆管理,提高车辆日常的技术状况,消除机械事故隐患,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凡是执行任务的车辆每日返回后,都必须由专职或指定的检验员对车辆进行检验。
二、检查内容
1、车容整洁,无碰伤、划伤,备胎完好。
2、安全附件齐全有效(灭火器、接地线、掩木、铁锨、防滑链条)。
3、喇叭、雨刮器齐全有效,灯罩颜色可见度好。
4、发动机无异常响声,运转平稳,机油够量无变质。
5、电瓶电液够量,桩头无氧化、牢靠;刹车、离合器液压油无变质乳化、够量;储气筒无油水污垢,管路、刹车分泵无漏气。
6、发动机各种附件牢靠,工作正常。
7、转向系统牢靠,各连接部件达到技术要求;前轮胎成色好,全车轮胎按季节气压适中。
8、传动系统无异响,各部件达到技术要求;变、差速器无异响,润滑油量够无变质。
6.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2 篇六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驾驶员每天务必做好出车前、行驶中和返回后的“三段查”工作,以确保行车安全。
一、出车前应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
1、检查油箱的油量,水箱的水量,发动机的机油量,必要时应添加。
2、喇叭、灯光、刮水器、后视镜、行车证件等是否齐全有效。
3、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4、发动机起动后,听察有无异响,检视各种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有关部位是否漏油、漏水、漏气。
5、起步后,试验制动效能及转向机构是否有效灵活。
二、车辆行驶中应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
1、检视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
2、检视手、脚制动器的作用是否灵敏有效。
3、注意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有无异响和异常气味。
4、利用途中停车时间、检查制动有无过热现象;检查轮胎螺母紧固情况和气压,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三、车辆返回后应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
1、车辆的清洁度、必要时清洗。
2、检查和补充润滑油和燃料。
3、检查轮胎与钢圈。
4、检查制动系统油、气管及接头处有无渗漏、检查制动液贮油室油面,气制动的贮气筒应放净积水、油污。
四、有下列四种情况则不能出车:
1、油、电、水系统有故障不出车;
2、制动设备性能不良不出车;
3、安全设备不齐全不出车;
4、驾驶员身体状况不好不出车。
机动车辆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公司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特制定以下安全检查制度。
1、要坚持车辆安全例保制度,驾驶员对车辆要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做到出车前、途中和回场后对车辆例行检查,始终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2、各车队每月对所属车辆普查一次,公司安全检查组根据情况对车辆进行抽查。
3、公司安全检查组对受检车辆的行车证件以及发动机、转向、制动、灯光、仪表、轮胎等安全部件进行检查,并做好登记工作。
4、对参加大型活动的车辆,要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确保车辆完好出车。
5、公司安全检查组每月对各车队所属车库和停车场的卫生整洁及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检查。
6、在检查中,对存在问题的车辆,由检查小组发出车辆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做好复检工作。
7.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 篇七
【关键词】油品销售企业;量化考核;安全监察
一、目前销售企业安全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检查是确保企业安全运营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消除隐患、解决问题。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没有真正达到检查的效果和目的。(1)检查内容和标准的不具体、随意性较大。安全检查是寻找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好它对防止事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去的安全检查存在着诸多弊端,对加油站安全工作现场检查的多、而对于具体的安全管理过程检查的少,检查中没有具体的检查标准和量化尺度,考核随意性大,执行起来容易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要使检查达到目的、收到实效,一定要铲除形式主义,并且在制度上要对安全检查有约束力,从制度上约束安全检查不走过场。(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检查效果。安全检查对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较高,检查完全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会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心理、意识、能力的影响。首先是存在检查人员不专业,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对隐患的查找不全面、不细致、不准确,不清楚对存在的问题来自何处的情况;其次是存在责任心不强,每到一处走马观花、敷衍塞责,不能按要求认真行事的情况;再次是存在对查出的问题缺少解决的办法,被查者拒不整改时也没有什么措施。这样的安全检查自然有名无实,难以见。(3)定性不定量,难以判定单位的好坏。通常的安全检查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的现场,通过感官,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但是对于各个单位的安全管理的整体情况,安全、设备、设施、包括数质量等方面,没有具体的数据,映射出管理的状况,特别是程度,没有量化,很难量比。
二、安全检查量化考核的具体措施
(1)制定办法和标准。为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使个人的行为、存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我们结合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和利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综合安全、设备、三基,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检查各地市公司、油库及加油站的同时,征求各层次意见,不断完善检查项目。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分层次考核,将考核业绩与工资总额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2)选拔、培训人员。在量化考核实施之前,抽调专业人员进行《安全设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和考核方法及技巧的培训,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培训的目的使得考核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在考核之前都掌握考核办法的具体标准,实现考核标准的统一化、规范化,规避考核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差别化。(3)考核过程要实施得当。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管理的信息。对于安全工作的考核切忌浮于表面,不能走过场,安全管理部门要履行好职责,深入到每座加油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逐项按顺序进行,防止漏项,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建立双反馈制度进行跟踪检查,直至解决安全隐患。(4)相关的领导要充分重视,使检查工作真正得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就在于认识不到位,通过考核,让各级领导更加了解安全管理都有那些内容,更加关注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从而提高对安全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考核中,一把手出席见面会,并回答问题,加深了各级领导对安全是前提、是基础和是保障的认识,更加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只看结果,而是应该看重整个管理过程。让各层各级充分认识到通过过程管理、细节管理、风险管理,就能达到整体提高,安全经营的目的。(5)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用一把尺子对安全、设备管理量化考核,使各单位安全、设备管理水平高低一目了然。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连续2次排名在后两名的市分公司扣发效益工资,对连续2次排名在后3名的油库,建议人事部门对油库主任进行更换。对安全设备实行量化考核、末位淘汰,就会大大激发了各单位抓好安全、设备、数质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形成良性循环。每次考核都要在现场打分,考核结束各市分公司、油库名次通报全省系统,这样就对大家触动很大,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并且要按时间和要求进行整改和复查,形成闭环管理,良性循环。
8.日常必做的12项安全检查 篇八
1安全基础管理检查
1、是否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2、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到岗;
3、特殊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效证件上岗操作,上岗前是否经安全考试并教育合格。
2临时用电检查
1、外电线路防护、场内架空线路检查情况;
2、总箱、分箱、开关箱检查情况;
3、漏电保护器是否失灵;
4、生活用电情况。
3安全防护设施检查
1、是否制订安全防护方案;
2、安全带、帽、网检查情况;
3、临边、洞口防护设施检查情况;
4、安全通道防护棚搭设情况。
4起重机械检查
1、起重机械基础、垂直度、附着装置、安全保险装置检查情况;
2、起重机械季节性维护保养情况。
5施工机具检查
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等查验情况。
6深基坑检查
1、基坑支护等安全状况及排水情况;
2、施工对毗邻建筑物及管线安全有无影响,包括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基坑周边环境沉降观察记录、基坑积水情况等。
7脚手架检查
1、脚手架、卸料平台安全使用和验收合格手续,重点包括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情况,悬挑式脚手架悬挑梁、锚固端情况;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装置情况;连墙件设置情况;架体间隔离措施情况。
2、高处作业吊篮挑梁锚固、配重情况。
3、高处作业吊篮使用前应做荷载试验。
8模板工程检查
模板工程安全使用和验收合格手续。
9起重吊装检查
1、起重机械等机械设备安全情况及验收合格手续;
2、起重设备季节性维护保养情况。
10装饰工程检查
1、是否具有消防组织、制度;
2、是否按规定配备消防设备、设施;
3、是否按规定对作业场所进行消防检查验收;
4、是否使用未经检查验收的脚手架;
5、是否进行消防演练。
11市政工程检查
1、封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防尘措施;
3、车辆、行人临时通行安全技术措施;
4、设备、设施是否检查验收;
5、防中毒措施。
12消防安全检查
1、是否建立消防组织、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备、设施;
2、是否具有消防总平面图;
3、是否具有消防设施器材布置图;
4、是否制定消防管理制度;
9.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 篇九
1、生产环境条件
1.1 厂区无扬尘、无积水,厂区、车间卫生整洁 检查厂区、车间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规范
1.厂区内的道路一般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者其他硬质材料;空地应采取必要措施,如铺设水泥、地砖或铺设草坪等方式,保持环境清洁,正常天气下不得有扬尘和积水等现象;
2.生产车间地面应当无积水、无蛛网积灰、无破损等;需要经常冲洗的地面,应当有一定坡度,其最低处应设在排水沟或者地漏的位置;
3.查看车间的墙面及地面有无污垢、霉变,不得有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散落; 问题:1.正常天气下厂区有扬尘和积水问题;
2.车间地面(或墙面)有破损或有当场不能去除的污垢、霉变、积水等。1.2厂区、车间与有毒、有害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检查厂区和车间附近是否有污染源
1.重点查看环境给食品生产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水平;查看附近是否有有毒有害污染源,或者污染源是否对生产有影响;查看厂区内垃圾是否密闭存放,是否散发出异味, 是否有各种杂物堆放。
2.不得有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厂区垃圾应定期清理,易腐败的废弃物应尽快清除,不得有苍蝇、老鼠等;垃圾一般应存放在垃圾房或者垃圾桶内,不得露天堆放; 3.车间外废弃物放置场所应与食品加工场所隔离防止污染;
问题:厂区、车间内或附近有影响生产或可能污染食品的污染源,不能当场消除的。1.3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应设置洗手设施,未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检查厂区卫生间设置和卫生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问题:卫生间不清洁,可能对食品生产产生影响的。1.4 有更衣、洗手、干手、消毒设备、设施,满足正常使用。
检查企业更衣室设施,是否按规定摆放,更衣室内空气是否进行杀菌消毒,查看是否有洗手设施、干手、消毒设施,并能正常使用。
1.有与生产量或工作人员数量相匹配的更衣设施,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工作服、帽等有有效消毒措施;
2.更衣室是否消毒,一般可采用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等进行消毒(如使用紫外线灯,检查是否及时更换,如果灯管发黑应当更换;紫外线灯能否打开正常使用)3.洗手设施能够正常使用;应在临近洗手设施的显著位置标示简明易懂的洗手方法; 4.消毒液的配置和更换应当有使用说明和制度要求,并遵照执行,有记录(消毒液可以是食用酒精或者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问题:1.个人衣物同工作服混放,更衣室没有消毒设施或不能正常使用;2.洗手、干手、消毒设备、设施不能正常使用;3.无消毒液配置和使用制度,或记录。1.5 通风、防尘、照明、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检查方式:查看相应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可能存在的问题:1.通风、防尘、照明、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等设备设施缺乏或不能正常运行;2.暴露食品和原料的正上方的照明设施没有使用安全型照明设施或采取防护措施。1.6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并有相应的使用记录。
检查方式:查看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存放情况,是否有使用记录。
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专门存放,专人管理,不能与食品原料、成品、半成品或包装材料放在一起;领用要有专门记录。
2.除清洁消毒必需和工艺需要,不应在生产场所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化学制剂。问题:1.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应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存在混放; 2.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使用记录缺失。
1.7 定期检查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的使用情况并有相应检查记录,生产场所无虫害迹象。
检查方式:查看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是否正常使用,并有记录
问题:1.防鼠、防蝇、防虫设备安装不到位或不能正常运作;2.缺少定期检查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使用情况的记录;3.生产场所发现虫害迹象。
2、进货查验结果
2.1 查验食品原辅料供货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无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有检验记录。
检查方式:分别抽查1-2种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查看供货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应当查验企业是否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查验相关检验记录。
问题:1.不能提供抽查的原辅料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无检验记录;2.索证资料未及时更新,证照过有效期。2.2 进货查验记录及证明材料真实、完整,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检查方式:对前项抽查的原辅料品种,检查下列内容: 1.查验是否有对应的进货查验记录;2.查验记录是否真实完整,即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对获证超过二年的企业)。
问题:1.无进货查验记录;2.进货查验记录格式不完整、内容缺失;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符合要求。
2.3 建立和保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
检查方式:对抽查的原辅料品种,检查是否建立和保存了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
1.有贮存要求的原辅料仓库,应有温湿度记录; 2.原辅料有进出库和领用记录。
3.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必要时应根据不同食品原辅料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
常见问题:无原辅料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或者记录缺失或记录不完整。
3、生产过程控制
3.1有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件,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并记录和处置。检查方式:
1.查看企业是否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查看自查记录,是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2.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处置。问题:1.无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件;2.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并记录和处置,生产经营状况发生改变,未及时整改或按照要求变更。
3.2使用的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检查方式:生产现场抽查1-3种使用的原辅料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对照。1.是否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一致; 2.是否与产品标签的配料表一致。
问题:1.现场抽查的原辅料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不一致;2.使用的原辅料与产品标签的配料表不一致。
3.3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检查方式:现场检查生产投料记录 1.是否建立生产投料记录;
2.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问题:无生产投料记录,或投料记录不完整。
3.4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
检查方式:现场查看1.原料仓库、生产车间不得有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2.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应专门存放,并及时处理;不得在车间内存放;3.抽查的投料记录中不得有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非食品原料重点是原卫生部公告的六批48种物质。
3.5 未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检查方式:抽查企业食品添加剂领用记录、投料记录,对照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抽检产品,进一步验证企业是否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3.6 生产或使用的新食品原料,限定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告的新食品原料范围内。检查方式:查看使用的原料,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提取物或特定部位,不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和卫计委公布的新资源食品名单中,应当先经过卫生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问题:使用未通过批准或公告的新食品原料
3.7未发现使用药品、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生产食品。
检查方式:原料仓库、车间等场所,以及进货记录、投料记录以及产品配料表中不得有药品和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国家卫生部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3.8 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与企业申请许可时提供的工艺流程一致。
检查方式:检查前应当先查阅企业许可档案。抽查企业生产记录,查看生产工艺和参数是否与申请许可时提交的工艺流程一致。
问题: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与企业申请许可时提供的工艺流程不一致,未及时提出变更或者报告。
3.9 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记录。
检查方式:检查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记录,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无微生物控制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检查“车间洁净度控制”)。查看是否建立关键控制点控制制度;生产的成品是否每批次都有关键控制点记录(抽查1-3批次);关键控制点的记录是否项目齐全、完整,与实际相符。问题:无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记录;或者记录不完整,与实际不相符。3.10 生产现场未发现人流、物流交叉污染。
检查方式:查看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下列情况:1.工人不得从物流通道进入生产车间;2.原辅料、成品等不得从人流通道进入生产车间;3.工人不得未经更衣、洗手消毒等进入生产车间;4.低清洁区的工人不得未经更衣、洗手消毒、戴口罩等进入高清洁区;5.未经过内包装的成品不得出生产车间。
问题:生产现场存在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情况。3.11未发现原辅料、半成品与直接入口食品交叉污染。
检查方式:查看原料、半成品、成品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污染情况。
1.查看原料进入车间前是否经过脱包或采用其他清洁外包处理后进入生产车间;除外包装车间外,其他车间内是否有未经脱包的原料,原料表面外包是否有污物(有内包材的原料原则是需要去除外包材;没有内包材的原料需清洁表面后进入车间);
2.查看半成品存放区域,是否会受到污染,是否有标识;查看原料、半成品及成品,是否有专门区域分别存放,是否存在交叉污染。
常见问题:存在原料直接进车间、生熟不分等原辅料、半成品与直接入口食品交叉污染情况。
3.12 有温、湿度等生产环境监测要求的,定期进行监测并记录。检查方式:根据生产要求查看生产现场
1.是否有必备的温湿度控制设备,查看温湿度控制设备是否正常开启,是否定期校准维护,必要时进行现场检测。是否有记录; 2.现场温湿度是否达到要求。
问题:1.有温湿度控制要求的,无必备的温湿度控制设备,或者控制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者无监测记录;2.现场温湿度不能达到要求。3.13 生产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检查方式:查阅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1.应有维修保养制度;
2.应有维护、保养记录,记录项目齐全、完整。问题:无维护保养记录或记录不完整
3.14 未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批号的情况。
检查方式:在包装线上和成品仓库中抽查1-3种成品,检查产品标注的生产日期或批号,应与生产记录一致。
问题: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或批号
3.15 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员工洗手消毒后进入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内未发现与生产无关的个人、或其他与生产不相关物品。
检查方式:现场查看工作衣帽及口罩是否按规定穿戴、是否按规定洗手消毒;查看生产车间内是否有与生产不相关物品
问题:1.未按规定标准穿戴工作衣帽及佩戴口罩;2.车间内有与生产不相关的杂物
4、产品检验结果
4.1 企业自检的,应具备与所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有检验相关设备及化学试剂,检验仪器设备按期检定。
检查方式:查阅许可要求和产品标准,查看检验设备和试剂是否齐全。
问题:1.检验室中缺少出厂检验项目必备的仪器和试剂;2.检验仪器设备未按期检定;3.检验试剂超过有效期;4.有毒有害检验试剂未专人专柜管理。
4.2 不能自检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检查方式:1.不能自检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一般情况应有委托合同); 2.从生产或销售记录中随机抽查1-3批次成品,查看检验报告原件。
问题:1.未建立委托检验制度,未同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签订委托合同;2.不能提供第三方检验报告原件。
4.3 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文本,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进行检验。检查方式:随机抽查1-3批次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查看其项目是否符合规定。1.检验室中应配备完整的食品安全标准文本,一般要有原辅材料标准、企业产品标准、出厂检验方法标准;2.成品须逐批随机抽取样品,出厂检验项目应满足企业产品标准和产品许可审查细则要求。
问题:1.未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文本;2.出厂检验缺少项目,不符合出厂检验要求。
4.4 建立和保存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检验记录真实、完整。
检查方式:抽查1-3批次成品检查(对自检的企业适用):1.出厂检验报告应与生产记录、产品入库记录的批次相一致;2.出厂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果(如净含量、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应有相对应的原始检验记录;3.企业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4.出厂检验报告一般应注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基本信息。
问题:1.检验报告不规范(如生产日期、取样日期、检验日期混淆,缺少检验依据);
2.缺少出厂检验原始记录;3.出厂检验原始记录不真实或伪造原始记录。4.5 按规定时限保存检验留存样品并记录留样情况。
检查方式:随机抽查1-3批次成品的留样及记录,检查是否与生产记录一致 1.企业出厂检验记录应与实际生产记录相符合;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2.企业留样产品的包装、规格等应与出厂销售的产品相一致(直接入口食品),留样产品的批号应与实际生产相符;一般情况下,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留样产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留样产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问题:1.记录保存期限不符合规定;2.未进行留样;3.留样记录与实际生产记录不符;4.留样保存期限不符合要求。
5.贮存及交付控制
5.1 原辅料的贮存有专人管理,贮存条件符合要求。
检查方式:抽查企业主要原辅料仓库1-3个,检查:1.原辅料存放应离墙、离地,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2.库房内存放的原辅料应按品种分类贮存,有明显标志,同一库内不得贮存相互影响导致污染的物品;3.原辅料仓库卫生条件和贮存条件符合要求;4.原辅料仓库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爆易燃等物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等应分类专门贮存;5.原料库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6.原料库内不得存放过期原料,即原料过期或变质应及时清理;原料库内不得存放成品或半成品,尤指回收食品。
问题:1.原辅料未分类存放、专人管理;2.通风、温湿度等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3.过期原料企业未及时处理及记录;4.原料库中存放成品或半成品,特别是回收食品; 5.2 食品添加剂应当专门贮存,明显标示,专人管理。
检查方式:查看食品添加剂存放是否符合要求(食品添加剂应专门存放,有明显标示;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
问题:食品添加剂原料与食品原料混放,无专人管理。5.3 不合格品应在划定区域存放。
检查方式:检查企业:1.是否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2.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处理不合格品,是否记录处理情况;3.不合格品应放在指定区域,明显标示,及时处理。问题: 1.未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2.未记录不合格原辅料处理情况;3.不合格品同合格品混放无明显区分。
5.4 根据产品特点建立和执行相适应的仓储、运输及交付控制制度和记录。
检查方式:抽查相关制度和记录,检查
1.是否根据食品特点和卫生需要选择适宜的贮存和运输条件,建立和执行相应的出入库管理、仓储、运输和交付控制制度,是否有记录; 2.重点检查有冷链要求的是否有相关制度和记录。
问题:1.贮存和运输条件不符合食品特点的要求;2.未对出入库管理、仓储、运输和交付控制等进行记录或相关记录不规范;3.有冷链要求的无冷链控制制度或无相关记录。5.5 仓库温湿度应符合要求。
检查方式:查看贮存环境是否符合贮存条件要求
1.有存贮要求的原料或产品,仓库应设有温、湿度控制设施(一般有温度要求的,应安装空调等装置;有湿度要求的,应具备除湿装置;有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应具备空气洁净设备等装置,并提供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空气洁净度每年的检测报告);2.各类冷库应能根据产品的要求达到贮存规定的温度,并设有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指示设施,装有温度自动控制器。所有温湿度控制应定期检查和记录。
问题:1.有贮存温湿度要求的,仓库未安装温湿度控制设备或者设备不能正常使用;2.仓库温湿度控制设备未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5.6 生产的产品在许可范围内。
检查方式:检查企业生产线和成品库中的产品是否在许可范围内。问题:生产的产品超出许可范围(16号令的处理过轻)5.7 有销售台账,记录应当真实、完整。
检查方式:抽查1-3个批次产品,检查企业是否有销售记录;验证销售记录的真实、完整,同批产品的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信息要与生产记录、检验报告、入库记录、出库记录相符,购货者名称要与销售发票、发货单名称一致。
问题:1.未建立销售台账;2.销售记录与生产记录不一致。
5.8 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明、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检查方式:抽查1-3个批次产品的销售记录,检查是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明、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问题:记录缺失或不完整
6.不合格品管理和食品召回
6.1 建立和保存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不合格品的批次、数量应与记录一致。查看相关制度和记录;是否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是否将不合格品单独存放;不合格品是否出厂销售;食品是否有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问题:1.未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未记录相关处置情况;2.未按照要求处置不合格品。6.2 实施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有召回计划、公告等相应记录。检查方式:查阅制度和记录检
1.查企业是否建立召回管理制度;2.有不安全食品销售情况的企业,是否实施召回,是否有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有召回计划、公告等记录,包含有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情况、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产品的召回记录;3.召回台帐要如实记录产品名称、商标、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信息;召回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问题:1.未建立召回管理制度;2.存在不安全食品销售的情况,未按要求报告、召回并记录;3.召回记录保存期限不符合要求。6.3 召回食品有处置记录。
检查方式:查阅制度和记录,对有召回食品的企业,召回食品应当有处置记录,可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召回和处理记录信息要相符。
问题:1.召回记录缺失;2.召回记录同处理记录不一致。6.4 未发现使用召回食品重新加工食品情况。
检查方式:查阅记录和车间。1.召回记录和处理记录信息要相符;2.禁止使用召回食品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各类食品,或者经过改换包装等方式以其他形式进行销售。问题:1.使用召回的食品作为原料进行再加工;2.将召回的食品改换包装再行销售。
7.从业人员管理
7.1、7.2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有培训和考核记录。
检查方式:查看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及抽查培训情况记录。1.有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负责人的任命,明确有资质的检验人员。2检查企业培训档案、考核记录及原始签到表;3.现场抽查管理人员若干,询问相关培训内容。
问题: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负责人无任命书;2.检验人员无资质。3.未制订培训计划; 4.培训档案记录不全或伪造培训档案。
7.3 未发现聘用禁止从事食品安全管理的人员。
检查方式:检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聘用制度,抽查相关人员聘用档案(对照黑名单数据库)
问题:聘用有禁止从事食品相关工作的人员从事食品工作
7.4 企业负责人在企业内部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调查等环节履行了岗位职责并有记录。
检查方式:抽查记录检查企业负责人在企业内部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调查等环节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并有记录。问题:企业负责人未履行相关职责
7.5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直接接触食品人员有健康证明,符合相关规定。查看企业健康检查制度,抽查1-3名现场人员健康证。1.健康证有效期为1年,食品加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并获得健康证明;2.健康证明应当为食品生产经营范围内适用3.患有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问题:1.抽查的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2.未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3.安排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7.6 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并有相关培训记录。
检查方式:查看制度和记录,检查是否有培训制度、计划及相关培训内容记录。问题:未开展培训,或者没有培训记录。
8.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8.1 有定期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记录。
检查方式:查看记录,检查企业是否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问题:未定期开展检查,或者没有记录。
8.2 有按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定期演练,落实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记录。
检查方式:查看演练记录,有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有相关演练记录;有落实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记录。
问题:1.无食品安全应急预案;2.未定期开展应急演练;3未落实食品安全防范措施。8.3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检查方式: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其他企业合理缺项),查阅企业事故处置记录,企业整改报告,检查企业是否根据预案进行报告、召回、处置等,检查相关记录;是否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问题:1.无记录;2.未认真查找原因; 3.未制订有效的改正措施。
9.食品添加剂生产者管理 9.1 原料和生产工艺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检查方式:抽查1-3批次产品原料及工艺。1.原料应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2.工艺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
问题:原料和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
9.2 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发生变化的,按规定报告。
检查方式:抽查1-3批次产品配方,同许可批次配方核对。1.实际配方应当同许可申报配方相符;2.变更配方按规定报告。
问题:1.实际配方同许可申报的配方不相符;2.变更配方未按规定报告。
9.3 食品添加剂产品标签载明“食品添加剂”,并标明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和地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使用方法。
检查方式:现场抽查1-3种产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照查看
1.应在食品添加剂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2.应标示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用量,并标示使用方法;3.应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储存条件;4.应当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5.提供给消费者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注明“零售”字样,标明各单一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含量。
问题:1.未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2.未按标准规定标示规范的食品添加剂的中文名称;3.未标示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用量和使用方法;4.未标示食品添加剂的贮存条件;5.未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6.提供给消费者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未注明“零售”字样。
结果及处理
检查结果:根据检查情况,未发现问题选符合,发现小于8项一般项存在问题选基本符合。发现大于8项一般项或一项以上重点项存在问题选不符合。
10.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 篇十
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将交通事故类别按事故形态分为侧面相撞、正面相撞、尾随相撞、对向刮擦、同向刮擦、撞固定物、翻车、碾压、坠车、失火和其他等u种。
A.交通部
B.公安部
C.国务院
D.国家安全部
2、基于头脑风暴原理发展起来的安全评价方法是__。
A.安全检查表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_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A.1 B.2 C.3 D.5
4、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__的安全评价方法。
A.定量
B.概率
C.定性
D.因素
5、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__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A.登记
B.认可
C.认证
D.核准
6、__可以将风险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为业主、投资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
A.定性风险评价
B.定量风险评价
C.事故隐患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7、起爆器材中,__常用于非煤矿山。
A.雷管
B.导爆索
C.导火索
D.继爆管
8、《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由国家统一印制,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签发,__通用。
A.全国
B.行业内部
C.签证地区
D.国际
9、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主要是__。
A.法定的行政机关
B.法定的检查机关
C.公安局
D.检查院
10、__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整体预案
D.现场预案
11、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其中不包括()。
A.对征兆信息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
B.对偶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作用高峰期以及预期影响进行预测
C.对现有信息的趋势预测
D.对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进行预测
12、__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设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危险度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13、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__后,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特种作业安全证书
C.施工安全证书
D.施工许可证书
1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机构是指国家__授权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具有法律形式的监督管理权利。A.法律
B.法规
C.标准
D.规范
15、__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
A.培训、意识及能力
B.运行控制
C.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
D.应急预案与响应
1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储罐区汽油和煤油的临界量分别为20吨和100吨。下列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是__。
A.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B.一个10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40吨的煤油储罐
C.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20吨的煤油储罐
D.一个15吨的汽油储罐和一个60吨的煤油储罐
17、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设备的__是设名异常或故障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设备故障诊断的客观依据。
A.状态向量
B.系统特性
C.寿命
D.性能
1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股份有限公司,由其____决定安全投入的资金。
A:股东会B:监事会C:董事会D:总经理
19、零售业务的店面经营面积(不含库房)应不少于__,其店面内不得设有生活设施.
A.30m2 B.40m2 C.50m2 D.60m2 2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__。
A.工伤社会保险
B.商业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2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道路必须进行__处理。
A.平整、夯实
B.硬化
C.防止扬尘
D.湿润
22、根据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和__等。
A.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检测结果 B.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
D.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
23、__是安全评价过程工作形成的成果。
A.安全评价结论
B.安全评价报告
C.评价单元划分
D.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24、起重机械中起着省力和支撑钢丝绳并为其导向的作用的是__。
A.卷倘
B.滑轮
C.吊钩
D.制动器
25、以下有关混合爆炸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__。
A.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即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弱
B.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在0.1~2.0MPa的压力下,爆炸下限变小,爆炸上限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C.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大,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D.若在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氮等),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职业健康监护对从业人员来说是一项预防性措施,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是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承担的义务。其主要内容包括__。
A.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B.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
C.职业健康监察
D.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E.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2、《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__或者未指定__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3、操作人员上下通行时,不得采用__的方式。
A.随起吊模板上下
B.乘施工电梯
C.利用拉杆或支撑
D.攀登非规定通道 E.利用吊车臂架攀登
4、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__如实记录,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流向
B.用途
C.产量
D.原料
E.储存量
5、车间合理的机器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布局时要考虑的因素有__。
A.空间
B.照明
C.管、线布置
D.人员流动
E.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6、注册安全工程师申请注册的条件有__。
A.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B.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C.身体健康,能坚持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岗位或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
D.所在单位考核资格
E.主管的考核
7、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__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试车
E.同时验收
8、《刑法》的任务__。
A.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
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D.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E.保护公民的一切自由
9、为了综合反应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的安全事故指标统计体系,可分为__。
A.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B.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C.地区安全评价类事故指标伤亡体系
D.行业类统计指标体系
E.劳动用品指标体系
10、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如下__材料。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身份证或户口簿 C.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D.家庭成员和家庭收入情况
E.医院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
11、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指__。
A.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B.公安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大中型矿区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
E.县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2、某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协议中规定:
“如因员工个人原因造成工伤事故,本厂不承担任何责任”。该企业因此而承担的违反《安全生产法》的法律责任是__。
A.协议无效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
C.责令停业整顿
D.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刑事处分
E.责令限期改正
13、井下综合防尘措施包括__。
A.湿式作业
B.矿井反风
C.加强通风
D.净化风源
E.佩戴防尘口罩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0]15号)提出,要继续加强“三项建设”,这“三项建设”分别是指__。
A.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B.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C.安全标准化建设
D.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E.安全文件建设
15、《消防法》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__。
A.合理的位置
B.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C.城市的边缘
D.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E.易于运输的地方
16、下列属于矿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的情况是__。
A.企业安全生产重大决策
B.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C.职工提出的改善劳动条件的建议和要求的处理情况
D.重大事故处理情况
E.矿山工作管理与安排
17、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__。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B.防止中断供电
C.减少线路损耗
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
E.监测一相接地故障
1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E.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19、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包括__。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
B.文字应简洁、准确
C.提出的资料清楚可靠
D.论点鲜明
E.利于阅读和审查
20、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__。
A.将演练情况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C.定期组织演练
D.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E.各行动组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发现场
21、锅炉安全附件包括__。
A.安全阀
B.水位表
C.压力表
D.电表
E.温度测量装置
2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__。
A.水利工程
B.建筑工程
C.机械工程
D.装修工程
E.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23、《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规定了生产性粉尘按危害程度分级,分级指标为粉尘中__。
A.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工人接尘时肺的总通气量
C.游离的石棉尘含量
D.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E.粉尘分散度的标准
2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特征有__。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公益性
D.服务性
E.专业性
2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__。
A.认定事故的性质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11.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 篇十一
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
(卫办监督发[2008]1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近几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积极转变职能,推行卫生综合执法,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督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依法查处了一大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案件,处理了一大批违法违规机构和人员,严惩了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但是,目前部分地区非法行医问题仍然存在,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监督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08]18号)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打击非法行医成果,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提高卫生监督员履行职责的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
2008年1月~7月,我部收到涉嫌非法行医的投诉举报信件40件,已经转办、查办19件,属实14件,属实率74%,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个别地方无证行医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迫切需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督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认真履行为民办事的职责,继续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继续认真受理并积极调查处理,确保调查处理率达到100%。
二、切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要以明查暗访为重要手段,主动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特别是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重大案件要挂牌督办。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一查到底,确保做到案件调查清楚、依法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整改措施到位。要注重运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查找制度、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要将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日常监督纳入工作目标管理,纳入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要考核指标,开展考核评估和督查稽查工作。卫生监督机构要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对非法行医者要坚决取缔,并通过张贴取缔公告、向基层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通报情况等方式,确保卫生监督职责履行到位。同时,卫生监督稽查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检查取缔、处罚等措施的实施效果,保证卫生监督员切实履行职责。
三、努力创新执法手段和工作机制
要通过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院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注册等信息,对取缔无证行医黑诊所、查处非法行医典型案件、吊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证书等情况进行公开曝光,采取形式多样的工作方法增强监督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要不断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有效方法和经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监督的新方法、新措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及时总结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方法、经验,创新执法手段和工作机制。
四、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做到底数清楚
要建立审批管理与监督的衔接机制,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日常监管,逐步实现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正在开展的医疗机构清理整顿工作,协助撤销违规批准设置的医疗机构,纠正不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医疗机构的本底档案,做到底数清楚,提高医疗服务日常监督的工作效率。
五、强化培训教育
要继续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和安全就医常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对医疗机构负责人、有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培训,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规范执业行为。
12.项目安全检查制度 篇十二
一、检查时间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定期每月20日对本项目进行安全检查。
二、检查目的为了科学的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文明施工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三、实施检查
本项目的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于每月20日定期检查,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保证计划、安全组织机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安全持证上岗、安全设施、安全标识、操作行为、违规管理、安全记录等,其检查重点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安全检查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副组长:
成员:
四、检查评估
安全检查完毕后召开安全检查会议,由项目安全检查小组对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进行讲解,并填写《建筑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到各相关人员或部门,本项目的安全检查评分目标为优良,其各项目检查评分小组分解如下:
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施工用电
检查人员:
五、检查处罚
1、检查时间为每月10日9时在工地会议室集合。
2、检查时,项目管理人员、各班组长必须参加,不得缺席,违章每次罚款200元。
3、如在“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规定日期未整改完毕或不符合要求,将对负责人罚款1000元。
XX工程项目部年月日
13.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内容 篇十三
A、学校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
检查学校门卫、值班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学校内部重要时段的管理情况和上下学主要交通路口教师疏导情况。
B、饮食卫生方面的安全
重点检查食堂是否定点购买蔬菜等并有记录;是否做到不出售过期、变质食品;是否有饭菜留样;蔬菜、面、油、肉是否有专门房间存放并离地、离墙;食堂内是否做到无老鼠、无害虫、无污物;食堂墙体及炊具、餐具等是否干净、整洁。
C、学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安全情况
重点检查校舍安全情况。校舍是否有不安全情况发生,是否出现安全隐患。检查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学校的体育和实验器材、锅炉、旗杆、护栏、楼道、跑道等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情况。
D、消防方面的安全检查
重点检查学校的消防器材是否及时检查、定期维护更换;应急照明灯是否安装到位,安全通道、出口是否通畅。
E、安全教育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安全教育是否纳入课堂教学,是否保证两周一节;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师生员工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是否对校园管理刀具进行了全面检查。
F、矛盾纠纷排查检查
是否认真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切实掌握本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对于反映或发现的问题,是否明确专人负责,实施领导包案,限时解决,要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解决,重点对象重点布控,杜绝群体访、越级访,把问题彻底化解在基层。
G、学校的人防、技防情况
学校是否强化门卫管理,是否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车辆、物品进出校园询问和登记制度,师生是否将非教学使用的危险物品带入学校。值班人员是否提前到位,保证学生随到随进。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转,重点部位是否设置探头。
H、交通方面的安全检查
【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推荐阅读:
企业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制度09-07
企业节前安全大检查10-02
乡镇企业安全生产检查08-12
汽车维修企业安全检查11-16
年终企业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内容10-23
企业与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书12-28
企业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08-01
危化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年度工作总结10-17
学校日常安全检查制度09-03
安全设施日常检查表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