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精选13篇)
1.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一
广东平远县八尺镇钼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平远县八尺镇钼矿产于前震旦系花岗质片岩、片麻岩挤压带上,严格受后期东西向断层控制.经各项地质工作研究,初步认为该矿成矿作用有两期;先前受动力变质作用(初成矿期),后期受东西向断层影响(为主要成矿期),属多期次高温热液型脉状型钼矿床;震旦系花岗质片岩、片麻岩挤压带、强硅化、糜棱岩化及1:1万土壤测量圈定的三个综合Mo异常带等为找矿主要标志.
作 者:刘景委 作者单位:广东地质勘查局七二三地质大队,梅州,514089刊 名:新疆有色金属英文刊名:XINJIANG YOUSE JINSHU年,卷(期):32(3)分类号:P61关键词:平远县八尺镇 钼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2.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二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域地层分布简单,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矿产种类较多。现将与矿区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简述如下。
1.1 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是元古界长城系出露于区域北中部,可分三段:第一段为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条带、燧石结核白云岩夹角砾状碎屑白云岩、砂质白云岩、灰绿色页岩,底部为石英岩、沙砾岩,厚50~199 m。第二段为灰色-浅肉红色,风化面为褐色的薄层、薄板状含锰泥质、硅质白云岩夹杂色硅质页岩组成,厚0~25 m。第三段由浅肉红色、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组成,厚0~82 m。总体产状为310°∠25°。
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一段,在后期的热液作用下往往沿层间破碎带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
1.2 构造
香坪矿区地处元古代北东向断裂带与中生代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前孤东翼“包容”复合部位。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其构造形迹以断裂构造为主,次为火山构造和小型盖层褶皱。与矿区有关的区域性大断裂主要为F1和F5。
1)F1断裂。黄草—鸿门岩大断裂为正断层,长27 km,宽6~40 m,走向320°~345°,倾向NE,倾角61°~80°,断距70 m。该断层控制了伯强、后峪岩体西边部,经多次活动在其上盘有金矿化体形成。
2)F5断裂。该断裂位于矿区东边部,长约4 000 m,宽10~30 m,走向310°~330°,倾向NW,倾角45°~75°。该断裂断距不等,破碎带中见硅化、绢云母化、黄铁化,主要控制伯强岩体的东边部。
1.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占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其中与矿区成矿有关的主要为五台期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燕山期伯强角砾状斑岩杂岩体。
1)五台期岩浆岩。主要为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经历了中度变质,在区内大面积出露,分布于香坪西部、耿庄、南庄南部及伯强东部一带,该岩体受燕山期岩浆岩侵入影响,在岩体中形成铜、钼矿床。
2)燕山期岩浆岩。与矿区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伯强角砾状石英斑岩复式岩体,该岩体位于伯强村—后峪之间,大部分跨入普查区内,近椭圆状,面积约1 km2,受北西向断裂控制。中期为石英斑岩,侵入于五台期片麻岩中,晚期有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长石石英斑岩、二长斑岩侵入,形成伯强复式斑岩体,石英斑岩呈角砾状。燕山晚期岩浆岩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侵入了五台群片麻岩和长城系地层中,对区域金、铜、钼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1)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主要出露于矿区中部及北西部,与下伏五台群北台花岗岩体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该组地层可分四段,区内缺失第四段。第一段为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燧石条带、燧石结核白云岩夹砾状碎屑白云岩、硅化白云岩、大理岩化白云岩,底部为石英沙砾岩,厚约90 m。第二段为灰色-浅肉红色,风化面为褐色的薄层状含锰泥质、硅质白云岩,厚约8 m。第三段为浅肉红色、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组成,厚25 m左右。产状310°∠25°。在第一段上部见0.5~2.0 m的碳酸盐化石英脉,其蚀变矿化以高岭土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为主,部分矿化较好地段见有古采迹。
2)寒武系位于区内中西北部,与下伏高于庄组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可分上统、中统、下统。上统分布于矿区西北角,主要岩性为薄板状、竹叶状灰岩。中统主要为薄板状、竹叶状、鲕状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下部为紫红色页岩,底部为沙砾岩。下统主要由砖红色页岩、粉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底部沙砾岩组成。
3)第四系位于矿区内阴坡及沟谷中,以黄土、亚砂土及冲洪积物为主。
2.2 构造
区内较大的断裂为区域性NW向大断裂(F1),其次为火山机构构造系列。该断裂位于矿区西部呈北西向纵贯全区。性质为张扭性,走向约340°,倾向NE,倾角约80°,该断裂多次活动,形成宽30~50 m的构造破碎带。普遍有高岭土化、褐铁矿化和糜棱岩化。该断层上盘与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接触部位一般有金矿化体赋存。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五台期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吕梁期变辉绿岩脉,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燕山期岩浆岩。区内燕山期岩浆岩活动频繁,分布面积较广,约占矿区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普查区中部及北东部,岩体的产出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该期岩浆岩从中性-酸性、中深-浅成均有出露,充分说明该期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次、多旋回性。从侵入关系可分为两期,即燕山中期、燕山晚期。燕山中期以浅成相中酸性岩浆岩-石英斑岩为主,多呈岩株和岩脉状产出;燕山晚期主要为蚀变石英二长岩、花岗斑岩、二长斑岩、正长斑岩、钾长花岗岩。侵入于五台期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或燕山中期的岩体中和长城系地层中,形成金、钼多金属矿化体,部分地段形成工业矿体。
1)区内大面积分布角砾状石英斑岩。该岩呈褐红色、灰白色,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复杂,主要为石英斑岩,少数角砾为片麻岩、石英岩、白云岩等。岩石自身蚀变普遍,主要蚀变为矽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褐铁矿化,局部有黄铁矿化、孔雀石化。
2)蚀变石英二长岩属隐伏岩体,以小型岩株状、岩脉状侵入于角砾状石英斑岩和钾长花岗岩中,侵入标高一般为1 610~1 500 m。岩石颜色主要为灰白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英质,长石绝大部分已蚀变为绢云母,蚀变强烈。蚀变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辉钼矿化、金矿化、铅锌矿化,高岭土化、黝帘石化。黄铁矿、辉钼矿多呈细脉状,少量呈星点状。小西沟钼矿就产在该岩体中。
3)花岗斑岩,以脉状、岩株状侵入盖层和角砾状石英斑岩以及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中,主要分布在长城系高于庄组底部,淡红色或肉红色,似斑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石英。区内岩体中可见二层蚀变大理岩,且有一定的铜、钼矿化。局部花岗斑岩中分布有铅锌矿化石英脉。
4)二长斑岩以岩脉侵入于角砾状石英斑岩体中,一般呈灰色至灰绿色,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奥长石、角闪石,石英含量一般较少。
5)正长斑岩以脉状侵入于角砾状石英斑岩中,多呈肉红色,主要矿物为正长石,少量黑云母、石英。
6)钾长花岗岩为隐伏岩体,呈浅肉红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石英,少量白云母,主要矿化为星点状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和辉钼矿化。该岩体多以岩株状产出且赋存有钼矿体。
3 矿产地质特征
该矿产位于南庄村北西方向小西沟沟口处,由ZK101孔控制为隐伏矿。该处地表主要为五台期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和角砾状石英斑岩,同时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次一级断裂十分发育,其中钼矿就处于构造发育地段-构造蚀变破碎带上。地表及周围岩石蚀变强烈。
3.1 矿体特征
钼矿体赋存于蚀变石英二长岩、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和钾长花岗岩中,钼矿在钻孔所见的岩石中不同程度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蚀变石英二长岩中,其次为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和钾长花岗岩中。
ZK101孔控制7层矿,矿体由地表向地下编号为Ⅰ-Ⅶ号,其中表外矿2层,表内矿5层。Ⅰ号矿体厚4.88 m,平均品位0.04%;Ⅱ号矿体厚64 m,平均品位0.11%;Ⅲ号矿体厚10.57 m,平均品位0.07%;Ⅳ号矿体厚10.45 m,平均品位0.044%;Ⅴ号矿体厚9.88 m,平均品位0.06%;Ⅵ号矿体厚10.92 m,平均品位0.09%;Ⅶ号矿体厚13.02 m,平均品位0.12%,累计厚度123.72 m。单个矿体厚度4.88~64 m。一般厚度为10 m。单样Mo品位0.03%~0.20%,一般为0.10%,表内矿Mo平均品位0.10%。矿体形态呈似层状。根据化探Mo异常分布范围,推测面积为640 m×360 m。矿体控制最低标高为1 372.4 m。伴生元素主要为Au和Ag,其中Ⅰ号、Ⅱ号矿体伴生有Au,品位为0.1~1.0 g/t,Ag品位为1.5 g/t,最高30 g/t。
3.2 矿石特征
矿石颜色、结构、构造主要取决于含矿岩石。其中,蚀变石英二长岩,灰白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结晶较粗,为全晶质,半自形或它形晶体;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灰黑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钾长花岗岩,浅肉红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3.3 矿石矿物
矿石中的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在蚀变石英二长岩中往往呈辉钼矿-黄铁矿-石英细脉、辉钼矿-石英脉伴生。在钾长花岗岩中以浸染状为主,并伴有黄铜矿化。在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中往往沿节理面呈细脉状分布。
3.4 矿物特征和矿石类型
钼矿主要以辉钼矿为主,多呈烟灰色,主要以细脉状,少量浸染状分布于岩石中。根据矿石赋存岩石可分为片麻岩型和次火山岩型。
3.5 围岩蚀变
近矿围岩主要为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和角砾状石英斑岩,蚀变主要为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
钼矿、金矿化初步认为是燕山晚期所形成,但不是同一期产物。金矿化往往与构造活动有关,钼矿为热液活动所形成。当钾长花岗岩、蚀变石英二长岩侵入成岩以后,含有钼矿化的热液灌入整个岩石中,不受岩性所控制。钼矿的形成厚度大小、品位高低,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程度。区内蚀变石英二长岩结构相对疏松,蚀变较强,易于钼矿液的贯入形成钼矿,所以ZK101孔蚀变石英二长岩均为辉钼矿赋存岩石,共3层,厚度达85 m,其中单层最大厚度为64 m,Mo平均品位为0.11%。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片麻理发育地段易形成工业矿体,不发育地段往往钼含量较低。钾长花岗岩,结构相对致密,只在节理发育地段形成钼矿,区内圈出一个10.88 m的表内矿体。
4.2 找矿标志
3.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初探 篇三
关键字:钼矿;岗讲斑岩铜;矿床;找矿远景
在2000年,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实施国土资源调查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量时,发现一种铜矿化点,并将其命名为岗讲斑岩铜。此钼矿生产于花岗岩中,受断层带和附近节理、裂痕的控制,并且具有钾化、黄铁矿化、泥化等腐蚀作用。通过研究解剖和调查发现,基本上可以确定岗讲斑岩铜具有大型远景的钼矿矿床。
一、成矿地质背景
1、大地构造位置。该区位于西藏尼木地区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东部,隶属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与念青唐古拉山交汇。
2、地层。该区地壳的厚度比较薄,对岩浆活动的构造有一定优势,根据航磁异常显示呈EW状态的分布,可以看出其基底以EW构造为主。地层岩石主体的构成包括:第三纪花岗岩岩基、安山质狐火山岩等,狐火山岩是属于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系列的酸性火山岩。其中燕山晚期(130~73Ma)的花岗岩岩基为侵入岩主,喜山期(60~20Ma)中的酸性,小岩体星落棋布和同源次火山岩脉相伴产出。以铜矿为主的小斑岩体矿产,以及钼、铅、锌、金、银等众多金属矿化物都是属于矿化明显的成矿远景矿带。
二、矿区地质特征
根据近年来对岗讲岩铜矿的研究和调查,对其地址特征的认识如下:
1、矿区的基本情况
根据图1,我们可以看出,岗讲铜钼矿出产于西藏尼木县帕古乡境内,其具体位置位于厅宫矿区,以西的6~8km,以及冲江南以西的3km处。其中矿床的类型是斑岩型,初步可以断定含矿斑岩从东到西的长度大约为3000米,从南到北的长度大约为500米,并且呈现出W状态。以黑云花岗岩为主的围岩,可以清楚的看见其中铜矿化,互相接触后,能够生产出英安岩、花岗细晶岩等零星可见的火山碎屑岩。
2、矿区的构造特征
以平行产出的次级断层为主的矿区构造,为原生、次生的节理、裂隙发育部位的铜矿化,其强度相对较强。
3、矿区的物理、化学特征
在2003年,经过过专家展开小范围的激电幅频的测试,测出低阻高激化异常的存在4个,经探槽测量,其中有2两个异常,已经证实其为矿化强度高的铜矿化体引起的,但是,因为测量的范围具有局限性,且南部和西部并未封闭。经过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岗讲矿区,其整个岗讲区域以Cu元素为主的背景值较大于75*10-6,异常浓度集中到中心值,铜一般为500*10-6~700*10-6,最高也可以达到1800*10-6。
4、围岩蚀变和分带的特征
根据根据研究发现,岗讲岩铜矿的围岩蚀变分带所具备的特征没有较为明显的痕迹,在矿区的北侧,发现黄铁矿化在冲江金矿点的具体位置中发育,并且青磐岩化也在冲江、白容等外侧发育,使得矿区中地表的大部分面积硅化发育较弱,以及大部分花岗细晶岩分解出弱硅化、褐铁矿化等物质。同时,还顺带分解出泥化、钾化等物质,但是,这对于前面生产出的物质来说,在发育方面相对薄弱。
5、矿区地质特征
在2003年,根据研究发现,矿区的西北侧范围大致为面形状,然而,实际上铜钼在矿区东侧则呈现为脉状。其中矿区从东到西所覆盖的面积大约为3000米,从南到北所覆盖的面积大约为500米,呈现W形状。圈定为同一种矿体的有2两个,其中铜矿体的密度约为0.35%~0.8%,经过物探结果印证,由地表和探槽分析出其中被掌控的铜矿体已经遭受浅剥蚀,从而露出部分面积。
三、找矿的远景
对于研究岗讲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大规模前景,本人觉得巨大型、超大型的矿床远景具有代表性作用,本人认为的依据如下:
1、在冈底斯斑岩铜钼矿矿带中,总区到地区具有现成的斑岩型铜矿矿床,因此,在构造上,矿区所处的地面构造位置比较有优势。
2、在断裂与雅鲁藏布缝合带的交汇处部位,就是岗讲与冲江、厅宫所处的具体位置,并且以NE向走滑。相比于国内、国外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岗讲矿区所属的围岩条件与其具有部分特征出现相似情形。
3、岗讲矿区一般都呈现复式岩体的特征,其中英安岩、花岗细晶岩等岩体也适当的存在,当然,续迈、伦主岗等单元除外。
4、目前,部分已经被控制的矿化部位,大多数都在次一级的构造中,或者在其边侧,因为次一级的构造,对成矿具有明显性的控制效果。
5、矿区围岩的蚀变,在水平分带中具有明显的反应,其面积较大,宽度较长,具体表现在:(1)在冲江的北部、东部中,外带的青磐岩化发育;(2)在多列曲岸北侧有黄铁矿化和粘土化的发育,以及伴随着强度差不一的金矿化发育;(3)在整个矿区区域中,上部具有弱硅化和褐铁矿化发育;(4)在已经被控制的矿区矿化部位可以见到面积较小的钾化。
6、在矿区中,五万分之一水系地球化学的测量,出现面积异常较大的情况,其中铜矿的强度高达1800*10-6。
7、通过局部双频激电的测量,可以从中获得低阻高激化的异常,并且异常的范围较大,由于向西和向南的路线并未封闭,因此,在两侧依稀可以看到部分位置露出的矿化。
8、目前,我国能够控制的矿化斑岩体的长度约为750米,宽度约为200米,并且有专家已经推测出含矿斑岩的长度大约为3000米。由于矿区的西侧和西南被大面积的覆盖,因此造成工作进度缓慢,工作效益较低,目前也并没有相关工程的揭露。
四、总结
4.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四
摘要: 赣南地处华南褶皱系之万洋山―诸广山拗褶断带与武夷山隆褶断带。古生代阶段属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阶段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崇余饶地区则位于万洋山―诸广山拗褶断带内次级北北东向复式向斜的东翼。区域经历了多阶段的强烈构造运动,而几乎每一次重要的地壳构造运动,都有相应的岩浆岩形成,具有多旋回岩浆活动特征。区域广泛分布的岩浆岩,是从加里东期至喜马拉雅期以来不同强度的多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岩石类型上,各大岩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以花岗岩类占主导,中基性岩类次之。燕山期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最盛,且与钨、锡、稀有等金属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各旋回的岩浆运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成矿专属性。中生代频繁而强烈的断块构造运动和多期次岩浆活动,有利于钨、锡等稀有元素不断析出和演化,矿化的高峰和岩浆演化的高峰相一致,区内燕山期构造旋回的演讲活动最为强烈,具有多其次侵入的特点,常形成一些复式花岗岩体,岩浆分异演化较为完善的燕山期花岗岩是主要成矿母岩,也是寻找钨矿床的重要前提。
5.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五
旁开门金银矿位于塔源-兴隆早加里东陆缘活动带的东南端,为深源、远源、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矿石类型为金(银)-石英-黄铁矿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类型、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为硅化角砾岩,多组构造的交汇处(尤其是SN向构造与NNE、NNW构造交汇处),硅化、黄铁矿化发育,蚀变强烈地段,Au、Ag为主(伴有As、Sb)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高电阻率异常,低极化率,率低磁异常,成矿温度为中-低温.该标志对于在旁开门一带寻找同类型金银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 者:张志国 胡军海 刘涛 ZHANG Zhiguo HU Jiuhai LIU Tao 作者单位:张志国,ZHANG Zhiguo(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武警黄金第三支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69)
胡军海,刘涛,HU Jiuhai,LIU Tao(武警黄金第三支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69)
6.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六
城口高燕锰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预测
简单介绍了城口高燕锰矿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分布,构造特征,详细叙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以及未来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 者:杨洪永 荣腾霞 杨辉艳 作者单位:杨洪永,杨辉艳(桂林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0)荣腾霞(重庆市壁山县大路镇政府,重庆,402760)
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 21(2) 分类号:P61 关键词:高燕锰矿 地质特征 成因浅析 预测7.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七
1 区域地质概况
金滩子金矿位于南秦岭带复杂褶皱带, 甘肃崖湾-陕西尖峰垭锑汞金成矿带东段。区域出露地层为中上志留统、中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二迭系、三叠系。石炭系 (Cy-g) 分布较广, 是区内重要的赋矿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建造。与泥盆系呈断层接触 (图1) 。
1.第三系, 2.三叠系隆务河群上组, 3.三叠系隆务河群下组, 4.二叠系茅口组, 5.石炭系益、略、岷、尕组, 6.泥盆系铁山组, 7.泥盆系蒲莱组, 8.泥盆系下吾那组, 9.志留系卓乌阔组, 10.志留系舟群组, 11.印支期花岗岩, 12.印支期花岗闪长岩, 13.印支期石英闪长岩, 14.花岗斑岩脉, 15.逆断层/性质不明断层, 16.整合/不整合地质界线, 17.重砂异常及编号, 18.水系沉积物异常, 19.水系沉积物金异常, 20.金矿点, 21.铁矿点, 22.汞矿点.
该区主体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向, 褶皱和断裂构造均非常发育。区内发育多条近东西向区域性断裂构造。该组断裂规模较大, 多横贯全区, 性质以压性逆断层为主。该组断裂多构成不同地层单元的分界线, 并构成该区主要构造格架。另外北东东向及北西向两组压性断裂亦十分发育。这三组断裂构造共同控制着该区的金矿化范围及规模。区内较大规模的褶皱主要为金滩子以东向斜构造, 褶皱轴线方向为近东西向, 长度大于10km, 有向东倾伏特征。
区内未见较大规模的岩体侵位, 但中酸性小岩株、岩脉非常发育, 主要有分布于赵家湾以北的花岗斑岩岩株和岩脉、闪长玢岩脉, 分布于金滩子-西沟峡-广金坝一线的石英闪长岩岩株和岩脉。这些岩株和岩脉的侵位均与断裂活动有关, 其岩浆和热液活动与金矿化作用关系非常密切。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石炭系岷河组 (Cm) , 为一套沉积碳酸盐岩建造, 按岩石组合特征可分为三个岩性段八个岩性层, 其中Cundefined、Cundefined为矿区容矿地层, 矿化赋存于断层角砾岩、碎裂岩中, 与地层岩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2 构造
矿区总体为一呈北东东向展布的倒转单斜构造, 因受断层切割破坏强烈, 分布较为凌乱。局部发育次级背、向斜构造。
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矿区已发现大小断层近30条, 按走向可大致分为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三组。其中北东向断裂规模最大, 形成最晚, 以压扭性逆断层为主, 为矿区一级断裂, 多构成不同地层的分界线, 并切割后两组断裂。近东西向断裂走向一般80°~100°, 长300~800m, 破碎带宽3~10m, 以逆断层为主, 断层角砾岩 (碎裂岩) 较发育。北西西向断裂规模较小, 长一般200~500m, 破碎带宽1~5m, 以压扭性断裂为主, 断层角砾岩十分发育。
金矿化与断裂构造关系十分密切, 其中北西西向断裂为主控矿构造, 已发现的三条断裂中均具金矿化现象。近东西向断裂及北东向断裂以发育于岩体内部及其接触带的断裂含矿较佳, 而远离岩体的断裂则含矿性较差。
2.3 岩脉
矿区中部出露-印支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株, 长700m, 宽100~300m, 呈近椭圆状, 出露面积1.5km2。岩体呈灰白色, 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斜长石 (30%~40%) 、角闪石 (25%~30%) 、石英 (10%~15%) 、黑云母 (10%~15%) , 矿物成份分布均匀, 无明显的岩相分带。闪长岩有少量长英岩脉及石英脉分布, 宽1~10cm, 长1至数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 外接触带形成宽15~45m的大理岩带, 环绕岩体呈带状分布。
闪长岩中金平均含量达100-500PPb, 内外接触带上的断裂为主要矿化产出部位。可见岩浆活动为区内金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源和热源, 而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断裂构造, 是金成矿的有利部位。
3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1 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金滩子-广金坝Au、As、Sb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呈长椭圆状, 长轴方向呈北西西向, 面积达70km2。其中Au异常面积32km2, Au平均含量23.5×10-9, 最高43.2×10-9。异常强度高、衬度大, 浓度分带明显。是区内最具找矿前景的异常之一。
3.2 重砂异常特征
金滩子黄金重砂异常呈椭圆形, 面积3.7km2, 黄金含量一般为5~10粒, 最高达114粒。区内以金滩子及二金滩两地含黄金较富, 找矿前景较好。
金滩子辰砂异常呈长圆形东西向展布, 面积17.5km2, 辰砂在100粒以上者占54.7%, 在500粒以上者占36.31%, 最高含量4123粒。
重砂异常区产出金矿床两处, 汞矿化点一处, 异常位置及重砂富集部位与矿床 (点) 产出位置极其吻合, 是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
3.3 土壤测量异常特征
矿区经1∶1万土壤测量查证, 共圈出组合异常5个, 各异常特征见表1。
4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 (带) 体特征
矿区分为四个矿段。其中金滩子矿段矿化范围东西长1000m, 南北宽500m, 共划分为三个矿化带 (图2) 。
1.石炭系岷河组: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 2.石炭系岷河组: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 3.石炭系岷河组: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生物碎屑灰岩, 4.石炭系岷河组:灰白色厚层状灰岩, 5.石炭系岷河组:灰色薄-中厚层鲕状灰岩, 6.石炭系岷河组: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 7.石炭系岷河组:灰黑色薄层状灰岩, 8.石炭系岷河组:灰色厚层状灰岩, 9.黑云母石英闪长岩, 10.灰白色次生白云岩, 11.白色大理石, 12.实测、推测地质界线, 13.岩相界线, 14.实测、推测正断层及编号, 15.实测、推测逆断层及编号, 16.实测、推测性质不明断层及编号, 17.倒转岩层产状, 18.金矿体及编号, 19.土壤测量异常位置及编号.
北矿带位于石英闪长岩小岩株北接触带, 呈近东西向展布, 矿带长约300m, 宽约50m, 主要受岩株内接触带和北东向断裂所控制, 矿带内圈定有Ⅰ、Ⅴ、Ⅵ号矿体。中矿带分布于岩株内, 呈向北凸起的弧形, 矿带长约500m, 宽10~50m, 其内圈定有Ⅱ、Ⅶ、Ⅷ、Ⅸ、Ⅹ号金矿 (化) 体。南矿带位于小岩株南接触带, 所圈定的两个主矿体均分布于该矿带内。矿带呈近东西向展布, 长约700m, 宽30~100m, 主要受岩体接触带和断裂破碎带共同控制。是区内主要的成矿带, 带内圈定有Ⅲ、Ⅳ号矿体。
区内共圈定金矿体15个, 长度一般80~355m, 平均厚一般1.20~6.06m, 最厚12.10m;品位1.28~7.60×10-6, 单样最高品位9.62×10-6, 矿床平均品位3.10×10-6。矿体总体厚度变化较稳定, 品位变化较均匀。矿体沿走向具膨胀、狭缩、分枝现象, 形态呈不规则状、枝脉状、透镜状等。矿体总体产状呈近东西向及北东向展布, 产状分别为180°-200°∠55°-85°、155°∠60°。
4.2 矿石特征
4.2.1 矿石矿物成分及组构
矿石按岩石组合特征及蚀变特征划分为褐铁矿化碎裂状闪长岩型金矿石、褐铁矿化碎裂状大理 (灰) 岩型金矿石两种类型。
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碎裂状结构、网状结构;构造主要有碎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矿物成份较为简单, 金属矿物基本相同, 主要为褐铁矿、辉锑矿、辰砂及少量自然金等。脉石矿物可分为两类:碎裂状闪长岩型矿石以斜长石、黑云母、石英为主;碎裂状大理 (灰) 岩型矿石以方解石及碳酸盐矿物为主。
自然金一般呈浅黄-金黄色, 粒径0.3~0.01mm, 形态呈粒状、弯曲状、树枝状、不规则状等。
4.2.2 矿石伴生有用、有害组分
矿石中伴生有益组分为Ag, 含量一般2.75~21.21×10-6, 最高为25.42×10-6。有害组份As、Sb含量均较低, As含量0.26%~1.43%, Sb含量0.12%~0.20%。
4.2.3 矿石类型
矿区矿石氧化强烈, 地表所见矿石均为氧化矿。矿石自然类型为破碎带蚀变闪长岩型及破碎带蚀变碳酸盐岩型两类, 二者分布在不同的矿体中, 与围岩界线较清晰。
矿石品位较低, 金含量一般1.28~9.62×10-6, 以贫矿石 (品位<3×10-6) 为主, 富矿石较少。但由于矿石氧化程度高, 堆浸回收效果好, 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
4.2.4 矿体围岩
矿体围岩有两种:其一为黑云母石英闪长岩, 矿物成份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黑云母, 金含量较高, 一般100~500×10-9, 与矿体界线不清晰, 主要靠化学样分析结果区分。其二为大理岩、灰岩, 金含量一般小于30×10-9。但矿体顶底金含量明显增高。
围岩蚀变明显, 主要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等, 与金矿化程度密切相关的为褐铁矿化。
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5.1 矿床成因
金滩子金矿赋存于石炭系岷河组碳酸盐岩地层中, 矿化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根据矿体产出部位、分布特征和所处地质环境, 目前认为矿床成因与区内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及地层关系密切。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金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及北西西向断裂控制, 成矿是在断裂构造多期活动下形成的。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热液流动、成矿物质富集和赋存的空间。断裂构造发育的部位, 往往是成矿有利的地段。
矿化集中分布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 有岩脉分布的断裂带矿化较强, 显示了区内金矿化与岩浆活动的内在联系。金矿化发生于岩浆活动的晚期, 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物源和成矿热液。
金滩子矿区位于金滩子-广金坝Au、As、Sb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的西部, 该异常范围大强度高, 经土壤测量验证, 异常重现性好, 为典型的中低温元素组合异常。
目前已发现的大量金异常及金矿 (化) 点、矿床集中赋存于岷河组灰岩中, 沿地层走向呈带状展布, 充分说明了矿化对地层岩性具有选择性, 故岷河组灰岩分布区, 是寻找该类金矿的远景区。
上述分析认为, 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5.2 找矿标志
区内找矿标志明显, 主要有以下标志。
(1) 断裂标志:
近东西向及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 是金矿化的主要赋存部位, 该类断裂的存在, 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2) 岩浆活动标志:
中酸性岩浆岩体、岩脉发育部位, 往往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3) 围岩蚀变标志:
围岩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蚀变强度与矿化程度成正相关。硅化、绢云母化主要分布于近矿围岩和矿体中, 远离矿体则明显减弱。褐铁矿、黄铁矿富集部位, 往往形成金矿体。
(4) 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土壤测量Au、Ag、As、Sb组合异常, 是寻找本类金矿的地球化学异常标志。黄金重砂异常, 对寻找金矿具有特殊意义, 根据异常分布特征可快速圈定矿化有利部位。
6 结语
该区属南秦岭褶皱带成矿条件较为有利的区段, 近年来随着头滩子、广金坝等金矿的开采利用, 使本区成为甘肃东部又一极富潜力的产金矿源地。
区内目前所发现的金矿床 (点) 主要分布在石炭系和泥盆系中, 矿床 (点) 的分布和产出受中酸性小岩株和区域断裂构造的控制作用明显, 尤其是中酸性小岩株与金成矿作用关系非常密切, 这也佐证了近年来有关地质专家提出的“小岩体大矿床”成矿理论。
金滩子矿区位于金滩子-广金坝Au、As、Sb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的西部, 该异常范围大强度高。其中Au异常面积32km2, Au平均含量23.5×10-9, 最高43.2×10-9。异常强度高、衬度大, 浓度分带明显, 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矿区已发现四个矿段15个金矿体, 找矿成果显著, 目前仅对矿区中5个土壤异常中的AP-2异常进行了地表系统揭露, 通过对另外4个异常开展系统勘查尤其是在成矿有利部位实施深部工程验证, 将极大提高矿体规模和控制程度, 有望实现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
矿区找矿标志明显, 通过进一步野外工作, 可扩大矿床规模, 并指导区域找矿。
参考文献
[1]胡家杰.金矿控矿构造[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89.
[2]殷先明.甘肃岩金矿床地质[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5-212.
[3]殷先明.甘肃西秦岭金矿资源潜力分析和远景评价[J].甘肃地质学报, 2004, 13 (1) :10-15.
8.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八
在小塔子沟金矿,Ba、As、Sb、Hg、Pb为前缘元素,Mo、Co、Ni为尾晕元素,Bi、Ag、Cu、Zn为主要伴生元素.随着矿脉深度的加深,Na2O逐渐变大,TFeO逐渐变小,利用根据这种关系拟合成的线性方程可预测矿脉的`深度.在有规模的矿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区间比较宽(160~400 ℃),流体的盐度变化范围大(0~9%);而在规模较小的矿脉中,温度比较高(280~400 ℃),盐度比较低(<5%).在矿脉的深部,成矿流体的温度比较高,盐度比较低,包裹体数量明显减少.根据上述找矿标志,1号脉19中段以下的深部出现有规模工业矿体的可能性不太大;2号脉的成矿前景可能好于5、6号脉;距北大山二长花岗岩南1~3 km范围是寻找新的平行富矿体的最有利地段.
作 者:朴寿成 张博文 师磊 于泽新 PIAO Shou-cheng ZHANG Bo-wen SHI Lei YU Ze-xin 作者单位:朴寿成,张博文,师磊,PIAO Shou-cheng,ZHANG Bo-wen,SHI Lei(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于泽新,YU Ze-xin(朝阳金达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辽宁,朝阳,12)
9.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九
黔东南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贵州省金矿主要分布于黔西南和黔东两个地区.黔西南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该类型金矿,先后发现了紫木凼、戈塘、烂泥沟、水银洞和老万场等大型金矿,有多部专著出版,研究和勘探程度较高.黔东地区的金矿在1000多年前的`蜀汉时期就有民间开采,但其研究和勘探程度比较低.黔东南金矿点多面广,开采历史悠久,是贵州省重要的产金区之一.本文从区域地质特征对黔东南金矿进行探讨,并对该区的找矿远景作出分析.
作 者:陈志明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年,卷(期):“”(30)分类号:P61关键词:黔东南 金矿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10.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十
阳日―九道断裂以南地区铅锌矿带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阳日-九道断裂以南地区分布有铅锌矿成矿的有利层位,震旦系沉积盖层碳酸盐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矿床类型主要有:热水沉积型矿床、热水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矿床、复合叠加型多金属矿床.
作 者:吴凤贤 陈志文 王家杰 作者单位: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湖北,襄樊,441057刊 名:科协论坛(下半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年,卷(期):2009“”(6)分类号:P62关键词: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11.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十一
大白岩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为下二叠统梁山组地层,通过近两年来的.矿山地质工作及对原有的地质资料的分析,总结了该铝土矿产出的地质特征,为以后的找寻铝土矿工作提供依据.
作 者:闫绍波 张秀敏 韩素贤 作者单位:闫绍波(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察研究院)
张秀敏(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8队)
韩素贤(阜新市彰武县国土局)
12.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十二
新疆精河县色勒特果勒铜钼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矿靶区,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
作 者:李朗田 刘延年 陈石羡 LI Langtian LIU Yannian CHEN Shixian 作者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湖北,武汉,430081刊 名:资源环境与工程英文刊名: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年,卷(期):23(4)分类号:P618.41 P618.65?关键词:找矿预测 成矿规律 矿床(体)特征 铜多金属矿 肯登高尔 色勒特果勒
13.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 篇十三
甘肃省礼县金山金矿床矿石特征及找矿标志
金山金矿床构造位置处于中秦岭海西褶皱带西段,礼县一柞水冒地槽褶皱带,中泥盆统李坝群第二岩性段中,矿体受断层破碎带控制.矿石中有用组分单一,仅为金一种.有害元素砷含量较高,对矿石选冶工艺有不利影响.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地表氧化而形成的黄褐色一红褐色贫铁帽,斑点千枚岩以及硅化形成的`“硅帽”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作 者:包随成 BAO Sui-cheng 作者单位:甘肃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三队,甘肃,白银730900刊 名:甘肃冶金英文刊名:GANSU METALLURGY年,卷(期):31(2)分类号:P618.5L P616.3关键词:矿石特征 找矿标志 礼县金山
【陡坡钼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解析论文】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