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谈五位一体(精选8篇)
1.从文化谈五位一体 篇一
从寒假见闻谈本地酒水文化
永州人素以擅饮而饮誉三湘四水,凡是到过永州见识过喝酒或曾与永州人对饮过的外地人,没有不惊叹永州人民群众的能“饮”善“醉”,没有不对永州的“酒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永州,星星(小杯)亮,月亮(茶杯)起,太阳(大碗)升,人们钟爱“酒”,喜庆佳节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干活后闲暇时独自悠然小酌。男人喝,女人也喝;大人喝,小孩也喝;结婚喝,离婚也喝;升学、参军、参加工作、外出打工,毕业、退伍、退休、返乡都喝。在永州,到处都可以体味到一种积淀浑厚和氛围浓重的酒文化。在永州,嗜酒之风源远流长。在外人看来永州人们如此嗜酒,有着很严重的问题,酒后肇事的现象也很多,但永州人们的热情大方、豪爽痛快也颇得赞同,而我们永州人也在日益改善,逐步形成理性的饮酒习俗。城市跟农村的饮酒习俗大同小异,只不过城市历来规定不能酿酒,因此,在城市里主人都是自己买酒回来招待客人,因为有“无酒不成敬意”的说法。而在永州各地农村,绝大多数人家都有自己酿酒的习惯。招待客人,一般都用家酿米酒,就算没酒的,也会借酒或买酒进行招待。喝酒时,主人会殷勤地频频劝酒,斟酒之后,把酒壶放在自己旁边,并将壶嘴向着自己。客人开怀畅饮,主人就高兴,否则就会认为你“见外”。但客人不要去拿酒壶,更不要掀开酒壶看酒的多少。如果客人不能再喝了,在主人斟酒时,将手捂住酒杯就行了,或将酒喝干后把杯子放在一边,主人一般不会勉强。
今年回家过年凑巧参加了一个亲戚家的喜宴,喜宴是在农村家庭里举行的,所以极具乡村风情,我也稍微见识到了永州的喜宴酒文化。在我们到达这户人家时我们要放鞭炮,而主人家就得出来迎接,然后摆茶上果子,等吃完之后,我们就得去专门交喜钱的地方交钱,那里有专人在那登记收钱。等吉时一到,新郎就会把新娘从娘家接过来,然后就等着拜高堂。首先是新郎的奶奶坐在最中间的位置,然后新郎的父母分别坐两边,接着是新娘的父母,他们一次排开坐着,而新郎和新娘在主事人的带领下给长辈们敬茶,长辈们会说些吉利的话、给个大大的红包。结束后,新娘便被扶进里屋,然后大家就等着吃饭了。
由于湖南浏阳盛产鞭炮和烟花,因此湖南人无论什么样的酒宴都要燃放鞭炮。所以在我们吃饭之前,首先便是放鞭炮,很大很长的一卷鞭炮,“唏哩啪啦”地响很久,在吃饭的过程中也会一个菜一串鞭炮。然后主人就开始安排座位,酒席座位往往有上席、下席、陪席之分,客人一般应按主人的安排就座,主人一般都将最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上席。然后上席的右边是第二主位,左边是第三主位,靠外的地方的那个人要负责整个饭局的端菜工作,而每桌都有一个专门倒酒的人,这个人最后还有个20块钱的红包拿。而整个宴席中只有一个陪酒的人,这个人一般都是村里稍有名气、当过很多次陪酒者的人,他在酒宴快要结束的时候还要领着新郎新娘去一桌桌给长辈敬酒,长辈呢也必须意思意思给个大红包。接着就是上水果和糖果,这些都不是叫我们现在吃的,而是让我们装在事前发给我们的塑料袋里的。(无论什么酒宴主人在吃饭前都要发个红色的塑料袋,让我们把没吃的干菜装着带回家去。)等这两个盘子撤下去之后,就开始上菜了。首先是上冷菜,四盘简单的冷菜一盘盘地端上来,然后倒酒的人就给在座的每一位倒上酒,桌上有两种酒和一瓶饮料,愿意喝自家酿的酒还是买的酒或者饮料都可以。由于这家所在地的风俗讲究随意,所以在桌上大家都不必太拘束,有酒就喝、有菜就吃是他们的习俗,酒席上到处都是敬酒与劝酒的声音。当酒席吃到快结束的时候,新郎和新娘在陪酒人和拿盘子的人地带领下出来了,他们拿好酒杯在陪酒人的介绍下一个一个地给长辈们敬酒,长辈们都得说些祝福的话并且要当场把钱放到盘子里。当酒席快要结束时,有专门负责的人给宾客发放菜礼钱和果包,然后就有宾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这时主人要热情地出来迎送客人,并说“让您破费了!招呼不到,请见谅!”等等话语。
除了酒宴我们永州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外,平常在家里的小饭局上,也颇具风格。过年吃年夜饭之前,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饭中,自家人喝酒的都会尽情地喝个痛快,平常不喝的小孩子也因为过节喜庆的氛围也得喝点自家酿的甜酒。饭后,就是放烟花的时间了,每年舅舅都会买很多桶烟花,美丽炫目的烟花预示着今年的美好和未来的希望。
永州盛产异蛇,所以永州的异蛇酒、异蛇王酒和异蛇鞭酒非常有名,不仅酒劲强,还具有保健的功能,是很好的药酒,异蛇酒以柳宗元牌为最。此酒以异蛇为主,配以多种名贵中草药,以优质的50度纯粮酒为基料,采用祖传秘方原生态浸泡,藏于地窖两至三年以上纳春、夏、秋、冬四季之精华而制成,原汁原味。而柳宗元牌的酒还有永州小米酒,也是永州有名的美酒。
每个地方都会有着自己的名酒和饮酒习惯,我们永州的各个地方的风俗也不尽一样,许多乡里都有自己一些不同的习俗,而我们到了这个地方就得入乡随俗,否则别人就会认为你不尊重他、看不起他。所以,以后到我们永州去玩的朋友们,在主人给你敬酒时,你可要尽情痛饮哦!
2.从文化谈五位一体 篇二
关键词: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一体化
0 引言
在影响安全生产的各大要素中,“人”的要素由于其所固有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其在人机结合体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对象。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一项以人为中心,以培育职工“安全第一”的理念为目标,力图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导向力,强化和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引导和规范企业职工的观念和行为的活动。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只有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进行深入渗透、全方位融合,实现一体化运作,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1 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需要全方位的氛围营造和完善的制度保证
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发展到严于律己时的思维定势,是形成安全动机和行为的先决条件。牢固的安全意识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目前各单位普遍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如:张贴标语、搞宣传栏等等。然而,笔者认为,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除了上述措施外,更需要从管理层着手,从制度建设入手,构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1.1 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决定着整个企业的价值取向
管理者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方式等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管理者应将“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第一理念。只有当“安全第一”理念成为管理者的第一理念,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完全地融为一体,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才能有统一的目标,形成管理的合力。一切以人为中心进行运作,文化的渗透和各种行政措施的共同强化,才能真正地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组织层面、行为层面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第一”成为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遵章守纪、按标作业”成为植根于其脑海深处、不可动摇的理念。反之,虽然搞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但在实际生产中都以效益和任务为根本,必然形成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却依然非常薄弱的“两张皮”局面,职工也难以形成“安全第一”的理念。
因此,只有首先强化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围绕“人—机—环”三大要素,从设备质量、环境优化、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入手,加大安全基础工作投入,注重规章制度的落实,文化活动与各种安全管理的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够真正形成“安全第一”的文化氛围,使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
1.2 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需要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各行业各部门的规章制度都很多,所覆盖的面也不可谓不广,各项工作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规章或文件规定。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我们的制度在其可操作性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有些作业要求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细致很具体,实际却难以执行;有些规定过于繁琐,没有很好地考虑到作业人员的疲劳问题,致使职工在心理影响下产生简化作业程序现象;有些作业签认制度由于没有考虑到作业地点和人员的分散布置的实际情况,致使无法按实际作业及时签认,致使人们不得不“代签”或“事后补签”;有些制度中规定了许多管理和作业要求,而对于这些要求由谁来落实、如何落实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在操作中就出现了“以文件来落实文件、以要求来应对要求”的现象,无法形成真正的闭环控制,久而久之,许多要求都流于形式,人们越来越失去对规章制度的“信任度”。
因此,笔者认为,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需要更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多而全并不就等于制度的完善。制度必须“细而可行”,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对于已经发布的制度和标准,则应进行严密的跟踪监控确保其落实,使职工的按标作业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良好的安全制度文化,引发人们内心对规章制度的尊重与重视,提高其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 安全动机的激励需要多元化的文化手段与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受动机支配的结果。按照心理学中“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的一般规律,人的安全动机的产生必然源于其某一方面的需要。而对职工安全需要的刺激和引导,需要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一体化运作。
2.1 激励方式的设定需要文化建设与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职工的安全心理需要,来自于其角色定位。这个定位,与其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与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有关。比如,年轻职工需要升职的机会或表现的平台;年龄较大的职工希望工作轻松一些、平平安安地上班,多挣些钱养家;男职工比女职工具有更强的冒险意识和升迁欲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精神奖励的需求一般高过学历较低的人;学历较低的年轻人会有继续深造的愿望;对于现代社会的所有人来说,都有着越来越多的受人尊重的需要。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本企业职工的构成及其心理状态、行为方式,设计出针对性很强的多元化的激励手段。而这一研究恰恰属于安全行为文化研究的范畴,需要文化手段与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2.2 社会开放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需要管理措施与文化手段的配合使用
近些年来,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安全处罚的力度也有所加大,“不敢出事故、不能出事故”的文化氛围在各行业中都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文化手段的滞后,负激励常常会失去其应有的效用,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一味地注重处分与罚款已经导致了部分职工的逆反心理和对严格要求的麻木感,弱化了处罚所应有的负激励作用;再比如有些职工在受到较为严厉的处罚后,由于缺乏心理疏导,产生抑郁,作业中神智恍惚,有些甚至因为想不开而轻生等等。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在社会开放程度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更需要注重文化手段与管理手段的配合。
严格的要求需要人性化的管理,而人性化的管理离不开文化手段的应用,比如:企业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改善负激励手段带来的心理压力;对管理者及操作者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改善企业的软环境,形成和谐健康的企业人际关系氛围。只有通过文化手段的配合,将严格的管理与多方位的关心与帮助相结合,才能够对职工的安全心理需求产生刺激作用,激发其“主动安全”的动机和行为。
3 安全能力的提升需要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培训措施的保证
职工的安全素质包括其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其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构成了职工的安全能力。安全意识的强化与安全能力的提升构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近年来,随着安全管理的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考核力度也不断加大。然而,主动学习、主动提高的氛围并没有形成,职工往往是被动参培、应付考试,所以,需要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如何提升职工安全素质。一方面,通过典型示范、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活动,以及宣传教育手段等的综合应用,在企业内营造“我要学习、我要提高”的主动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在认真研究培训考核计划并向职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培训的前提下,运用管理手段加以导向性强化。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对操作能手表彰奖励等,均是管理手段的文化化表现;送培途径的多样化、考核方式的人性化则是文化因素在管理措施中的体现。
4 结语
安全文化建设旨在使“我要安全”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而各种安全管理也都不可避免地对人的安全心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管理中无时无处不映射着文化因素。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融入安全管理,二者实行一体化运作,在深入分析职工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安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将安全管理文化化,文化建设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自尊、自信、自强的安全人格,创造团结、和谐、友善的安全环境,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构建自我约束、良性循环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3.从文化谈五位一体 篇三
关键词:设计;艺术;融和
进入21世纪后,物质产品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和情感层面的满足。在这样的语境下,艺术形式迅速出现并渗透于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以及首饰设计等物质生产领域:各地的知名建筑纷纷展现出丰富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平面作品和首饰制品流露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有的设计甚至走进了艺术博物馆,作为艺术品被永久收藏。伴随着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不断加大,设计与艺术二者的关系需要人们进行重新审视。
1 艺术与设计的渊源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艺术与设计一起孕育和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而分离,时而聚合。在造物伊始的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最初设计与艺术形态便产生了。尽管这些早期的石器工具还非常粗糙、稚嫩,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内容已包含在其中。换句话说,萌芽时期的设计与艺术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艺术与设计是没有分别的,被人们统称为“技艺”。也就是说,艺术不仅涉及精神层面的美与道德,还包含着与物质技术相关的实用性。此外,古希腊时,艺术又被称作“techne”,包含与设计相关的技术与技巧的意思,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同样是和实用性分不开的。在西方艺术史与设计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的设计者——工艺匠人与艺术家是没有区别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在博物馆中,很难将装饰艺术品与日用品区别开来。[1]甚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也既可以是画家、雕塑家,也可以是建筑师、机器设计师、广场规划师,他们的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也可以是建筑、机器和广场。这些都体现了人类早期的艺术与设计活动是融为一体的。
到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人类开始认识到对称、节奏、比例、光滑等最初的美学形式,并逐渐提高了认识能力,丰富了情感体验。在经历了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后,各个行业的差距才逐渐拉开。艺术才开始从物质技术领域中分离出来,转向纯粹精神领域的探索,并最终产生了注重精神的艺术与注重物质的设计。
2 设计中的艺术含量
设计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便生发出更高层次的以真善美为追求目标的精神需要。我国古代哲人墨子所说的“食必求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就是最好的例证。正是由于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才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含量,从而在历史的进程中,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调整着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交集”。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设计中的艺术含量有所提及,他把美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其中依存美是附属于对象概念的美,可被视为含有对人有用的美学属性。康德认为依存美是具有更优越的美学范畴,他提出:“只有当对象吻合它的目的时,它才可能是最美的。”这里的吻合目的以及有用性都是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到了19世纪,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在其《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一书中,从价值的意义上打破了大艺术和小艺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和设计中存在着内在的“艺术意志”。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也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他曾经说道:“不要在你的家里放上一件虽然实用的,但是难看的东西”。[2]由此看来,设计并不单单是实用化的求美过程,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必然包含着丰富的艺术特性。
设计中蕴含着艺术属性,这一事实将会逐渐为人们接受。在设计领域,已经有许多人承认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前的水晶金字塔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中国汉代的长信宫灯和朱雀灯是一种艺术形式;雷蒙德·罗维设计的可口可乐瓶是一种艺术形式;菲利浦·斯塔克设计的水果榨汁器同样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是基于时代特征的精神及文化内涵的建构,从历史发展来看,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后,对艺术的探索与追求将永远不会停息。
3 艺术推动设计发展
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生活作出的审美反映和精神建构,它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将人的感受、审美经验和人生理想物态化和客观化。纵观东西方设计艺术发展历史,艺术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从不同层面影响并推动着設计的发展。
首先,造型艺术当中采用的工具和材料,为设计的进行提供辅助和借鉴,极大地促进了设计的创造与表达。同时,造型艺术当中的构成要素,如线条、构图、空间关系、光影和色彩等,被继承和应用于设计当中,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创作的科学性、高效性和艺术性。另外,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法在设计创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对艺术符号以及艺术中的符号加以运用,使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其次,艺术史丰富和完善了设计史,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革为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东方的中国,艺术的传统思想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及“气韵生动”,主要是指依据自然之道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在创作的同时对自然形象进行概括和提炼,上升到一种精神上的把握,以至于达到气韵生动。这些优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造物和设计影响深远,形成和塑造出独具特色的东方设计文化。在西方,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一系列艺术活动,都力图追求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其中荷兰“风格派”运动及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所倡导的艺术抽象形式直接影响和生成了现代设计的语言形式,以至于产生出新时代的机器美学。
最后,艺术家参与实用性的设计实践和探索,可以直接推动设计的发展和进步。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进行的设计实践和探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业已成功,机械化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已经淘汰了手工作坊,生产企业还未来的及为工业产品准备设计师和适合的形式,粗糙、丑陋和矫揉造作的产品充斥着市场。受拉斯金的影响,艺术家莫里斯开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设计出一批风格简约、朴实无华、功能良好的金属工艺品、家具、墙纸、挂毯等,他的许多的设计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19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时期,许多艺术家都抱有这样的信念,“即使是绘画和雕塑也应该是有用的”,艺术家转而从事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首饰设计是非常普遍的事。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家和设计家亨利·凡·维尔德通过设计研究和探索,提出:“根据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可能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质”。而由绘画转向设计的彼得·贝伦斯设计了一大批功能主义的产品,为功能主义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其他参与设计实践和研究的重要人物,还有苏格兰的马金托什和奥地利的约瑟夫·霍夫曼等。正是新艺术运动的一大批设计师和艺术家们,以改天换地的革新思想,探索和实验了设计在新时代下的新形式,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铺设了康庄大道。[3]除此之外,20世纪初叶,包豪斯的伊顿、康定斯基、克利、纳吉等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与教学,转变了原来个人的、行会式的浪漫主义,使设计开始走向理性主义,并推动着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产生。
4 藝术与设计的融和
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它需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作用于生活。当今艺术家尤其强调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艺术行为对生活的干预,这同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纵观整个设计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经典的设计产品和器物,必然不会是纯粹的“架上之物”,也不会是技术的极端体现,而是艺术与设计和谐交融的产物。
在中国古代设计史中,艺术与设计相互融和的例子不胜枚举。河北省满城刘胜和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和朱雀灯在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上具有典型意。[4]东汉张衡的地动仪,不仅有精巧的科学性的结构,其造型设计更堪称是艺术的精品。北宋年间的《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品招贴,采用了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既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达,又体现出独特的传统文化意味。
在西方现代设计阶段以及后现代社会中,设计师对艺术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利用技术与艺术的融和,创造了一批彪炳史册的优秀设计作品。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家安东尼·高蒂所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作品,同时也是一个高度个人表现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式的艺术表现特征。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1982年设计的弯木椅,功能的合理性与材料工艺和美学形式完美的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丹麦家具设计师雅各布森,从“蛋”和“天鹅”的形态中受到启发,设计了两件具有雕塑艺术美感的作品——“蛋椅”和“天鹅椅”,堪称艺术与设计的完美结合。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1990年设计的水果榨汁器——多汁的沙里夫,被视为工业设计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作为抽象艺术雕塑被收藏于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
5 结语
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其核心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通过人造物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品质和乐趣。而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它通过人的精神活动作用于社会生活。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如同一古谚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二者也必然会不断地进行交流与碰撞。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设计与艺术的不断融和,才更好地促进着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勋.艺术与设计的共谋[J].美术观察,2007(2):108.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56.
[3]许佳.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先驱[J].艺术百家,2006(3):193-194.
4.从文化谈五位一体 篇四
一、中国跨国企业的现状
世界银行集团一项调查表明,150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文化冲突。中国企业尚未充分利用各种机制规避商业和政治风险,对当地市场的反应迟缓。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投身于跨国投资、兼并和并购的浪潮当中:联想兼并了IBM的PC 业务,TCL 并购德国施奈德的子公司,中石油花费60 多亿美元用于收购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公司。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触角已开始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延伸,企业国际化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可是改革开放几十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却极少出现像海尔集团那样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而在手机、汽车、IT等高科技行业也很难打造其国际市场。不得不承认,我国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二、中国企业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文化管理上还存在着重视不足、生搬硬套、因循守旧等问题。
第一,理层关注企业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济层是一个企业的具体执行机构,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强大后盾。但是,在中国海外的经理层有较大的自主性,往往考虑的是企业短期经营业绩以及实现自身收入的最大化,一定程度上与股东的利益有所冲突。造企业的经营目标上,经理层可能暂时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导致公司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不满,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第二,中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时,管理层不能实现有效协调。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在企业经营上,则会显得生搬硬套,不能活学活用,而且等级观念比较深,和员工很难大成一片,管理层和员工有较大隔阂。当然这并不是中国境外企业的通病,但是从这几十年看来,中国受宗法制影响短期内难以改变。而西方国家企业更多引导公司员工按与企业经营环境相一致的行为,比如惠普公司则重视经理们应公开办公,建立开放式的办公机构,注重保持各个经营核算单位的相互协调和相互独立,反对经营中的官僚作风和气息,力图在公司中建立起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
第三,经理层自傲不烦,夸夸其谈。
当走出去的公司逐渐步入正轨,经理们就觉得胸有成竹,深谙经营之道。这种行为方式似乎是多年来公司经营顺利、一帆风顺的产物,也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告诫员工戒骄戒躁,保持谦逊的必然结果。长期受这种企业文化影响的公司经理人员无视人们对公司现在的经营方式提出的抗议之声,依然如故,并不加强对顾客、股东和员工三大要素的重视。
三、中国企业要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以下仅针对企业文化的一些缺陷作出相应建议:
第一,中国在境外进行投资,对境外企业经理层难以进行管理,无法协调经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时,可以找出两者的利益共同点,比如赋予经理层参与一定比例的股利分配权,或实行奖罚机制即当企业当年利润较大时给予经理层相应的奖励,反之亦然。将两者的利益拴在一起,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和其长期发展。
第二,相互尊重对方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一位跨国公司的美国经理说得直截了当:“你不得不把自己的文化弃之一边,时刻准备接受你将面对的另一种观念”。这就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当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员工和经理层之间发生冲突时,双方都应该冷静处理,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选择最佳方案。日本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就实行一种员工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将自己的方案表达出来放在公共意见箱中,当员工的方案被公司采纳该员工可获得1000美元的奖励。经理层善于采纳员工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充分发挥民主思想,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融合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三,在管理人的选拔上,要仔细甄别并加以培养。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在选择经理人的时候,要注重对其相关资历和素质的要求,选拔出一批有长远头脑、有领导能力并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管理人员。管理阶层是公司的宝贵资源,也是折损最快需要仔细保养的人才,因此公司在对经理层的管理上要格外重视。首先,要让管理人对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对企业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做整体的把握,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及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做深入的研究。在做好整体定位的前提下,再计划每项具体措施。其次,建立经理人对企业的长期归属感和使命感,以企业的发展为其行为目标,建立起两者双赢的局面。再次,要注重对管理层的后期培养,时代在不断变化,管理层需要接受的思想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公司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师资力量,推动管理人员公司经营能力水平的提高。
5.从文化谈五位一体 篇五
只要微博上随便一搜,就会发现无数的学校和企业在读《弟子规》,把它当作中国古代的“蒙学经典”。
《弟子规》诞生于清代,而做清代文献研究的黄晓丹老师,接触了大量清代的诗文集、传记和家谱,却从来没看到过哪里提到《弟子规》。她问及研究民国文献的朋友、读过大量现代学者的回忆录和传记的朋友,发现他们也都从未见过《弟子规》。那么,这个据说是“传统蒙学经典”的《弟子规》到底为什么避开了我们的视野呢?
《弟子规》在古代是贤人君子们少年时代的启蒙读物吗?
海峡两岸的研究生把《弟子规》拿来做硕士论文时,都会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作者的生平很不清楚;第二,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一直到20xx年,对《弟子规》的研究文献都太少。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因为没有中举,也没有其他学术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时代人对于他的记录很少。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同学在她的硕士论文里比对了各家的观点,大致确定李毓秀生于顺治四年(1647)、卒于雍正七年(1729)。东北师范大学的周明杰同学在他的硕士论文里罗列了大陆馆藏的《弟子规》的十二个版本,其中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咸丰六年(1856),而刘雅苓同学在台湾收集到了四个版本,最早的一个刊刻于同治五年(1866)。这告诉我们两点:第一,《弟子规》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第二,《弟子规》的出版其实是在*片战争之后,是近代的事。
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历史纪年图,会发现李毓秀生活的年代和《弟子规》的出版物能在市面上找到的年代,都处于中国古代史的最尾端,所以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弟子规》”这是不合适的。
另外一件我觉得奇怪的事情是,不管台湾还是大陆,所有人要证明《弟子规》曾经很流行,就引用这句话“《弟子规》编成后,因其通俗易懂,易于背诵,甚为普及,清代末年有的地方官府还将其定为私塾、义学的必读教材,甚至作为‘劝善’书籍,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使其广为流传”。事实上这句话的源头是1974年3月,发表在《天津师院学报》上的《<弟子规>宣扬了什么》。作为批判文章,“广为流传”的说法有夸大和臆测的嫌疑,但是其中说“在祠堂、茶馆、书馆中进行宣讲”大概是有根据的。我在《四库大系系列数据库》9153种书里,检索《弟子规》,只找到两条文献。说明它真的没有很广为流传。但检出的一条文献说:“劳乃宣,字玉初,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进士,……任吴桥,创里塾,农事毕,令民入塾,授以弟子规、小学内篇、圣谕广训诸书,岁尽始罢”.
这两条文献对照,告诉我们,《弟子规》在最初的使用环境是祠堂、茶馆、书馆,使用对象是干完农活的成年人。这又解释了我的两个疑惑:第一,为什么我看过的所有清代诗人的自传都说自己是从论语、诗经、唐诗开蒙的,因为《弟子规》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下层;第二,为什么《弟子规》里面对儿童的童真童趣没有一点欣赏的意味,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专门写给儿童的。
我们再回到《清史稿》去看劳乃宣使用《弟子规》的效果,就会发现,他遇到的问题是原先那些成年农民不识字也看不懂政府的法令,经常干些违法的事,学了弟子规之后,能读一些法令了,不违法了。那我就要问了,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拿一本近代才被注意到的,主要用于向那些被剥夺了更高发展要求的农民劝善的行为规范,来作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呢?李白杜甫没有读过它、清代的知识阶层也不读它,它在今天是不是被捧到了太高的位置?
如图所示,从1956-之间几乎没有人提到弟子规,但从20xx年开始,它就飞速上涨,到20xx年曝光率超过“三字经”。20xx年之后的十年间,“三字经”的使用率膨胀了2.4倍,而“弟子规”的使用率膨胀了70倍。它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检出率对应着它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最近十年里,远远超出《三字经》和《论语》。台湾的情况也差不多,台湾师范大学的刘雅苓就说,《弟子规》研究,是到民国八十八年才得到重视。
《弟子规》在今天为什么一下就走红了?
故事要从台湾说起。九十年代,台湾迎来了解严后的教育自由化时代,1991年,儒家经典正式从台湾的教育制度中失去独尊的地位。1991年10月17日《联合报》有一则新闻报道此事,新闻题目是《兼容并蓄诸子百家,不再专攻四书内容,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决定重编》。因为官方减少提供儒家教育,那么那些原本就喜欢儒家教育的人,就只能在民间结成团体了。同时,因为九十年代台湾教育在理念上实行“社会观念松绑”和“多元文化教育”,在技术上支持“弹性课时”和“在家上学”,因此不管你是结成基督教教育团体,还是佛教教育团体,还是读经教育团体,都比较容易。
因为政府减少提供儒家教育,民间就涌起力量弥补这一真空,就在1991年台湾教育部停止《四书》为中学唯一文化基本教材的同时,民间就有人在家自己教读经了。王财贵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二十年间,王财贵的读经书目其实是有窄化的趋势,最初他的读经书目包括中西经典,但后来为了“便利、普及、实效、实证”的目的多次修订,真正普遍得到实施的,读得最多的也就是《弟子规》。而同时台湾各种宗教团体也希望借着读经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在1993-20之间,台湾天帝教、一贯道、佛教的各种组织都捐印了大量读经手册和书籍。而这些宗教团体捐印得最多的就是通俗易懂、篇幅简短、不涉及形而上辩论的《弟子规》。十年前,大部分人获得的第一本《弟子规》都是从佛教寺院里拿来结缘的。
但《弟子规》在大陆的流行,更要归功于净空法师。20xx年,净空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在江西庐江汤池奠基,20xx年开始对外招生。到20xx年解散之间,总共耗资2亿。汤池实验号称仅仅读弟子规就可以使犯罪率降低、离婚率降低、外出打工的人回归乡土、婆媳不吵架以及夜不闭户。这个理想也吸引了大量寻求心灵寄托的现代人,在06-之间,大量的白领辞去工作从北上广奔赴汤池。
我们讲了这么多,说《弟子规》写出来是到*片战争后,流行起来更要到二十一世纪,无外乎就在证明,它并不是“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材料。
那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有同学在写关于传统蒙学的硕士论文时,综合了十位学者的观点,发现他们说得都差不多,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异议,就是分为五类。用郑振铎先生的命名法,就是“伦理、故事、识字、常识、诗歌”五类。而且在每类之中,都有十分丰富的文本可供使用。我自己是读古代文学的,我知道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有多么大量的故事、常识、诗歌。我自己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被这种东西迷住了。因此我想说,传统蒙学是非常丰富的,《弟子规》顶多属于其中“伦理类”文本里的一小部分,而且是不大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以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把一千多字的《弟子规》读个五百遍一千遍的话,不要说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儿童,也远远不够培养一个合格的古代儿童。这样的小孩就是放到古代,也是一个只会复述一些僵化的道理,而不知道自然知识、生活常识、不会讲故事,不懂得鉴赏诗歌,没有用处,没有趣味的人。他在古代也不会受欢迎的。
为什么说《弟子规》会给现代人带来了心灵冲突?
那么我这部分其实要想讲两个结论:第一,《弟子规》不能代表传统蒙学的全貌,要防止对传统儿童教育的窄化;第二,传统中本身存在很多互相对抗互相补充的因素,这是传统不断焕发生机的动力来源,要防止对传统的极端化。因为它极端化的一天,就是死亡的那一天。
有人问:“《弟子规》不属于传统经典,那么有没有可能,它正是因为符合了某种现代性的需要,而具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中有三个必须得到平衡的诉求:过去传统文化资源的如实继承;当下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未来发展潜能的酝酿。
首先,说古代的贤达都是读了《弟子规》才成为贤达的,这就不如实;
其次,要谈当下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就要谈到现代的儿童观。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说,“童年”是被发现的,在现代之前,所有国家所有文化,都不认为童年具有独立的价值。在那时候,文化假设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期,童年缩得越短越好,儿童越像成人就越得到表彰。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童年”被赋予了独立的价值,随之衍生的,就是儿科学、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的产生,以及专门的童装、儿童语言、儿童游戏场所、儿童保护法案的出现。现代心理学,不管是皮亚杰还是艾瑞克森,他们都认为你人为缩短童年期,就会带来不可更改的创伤,发展就没有后劲,潜能就没法实现。因为这个前提假设是根本不同的,你无法在一个“童年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假设之下,去执行一种仅仅着眼于训导儿童成为成人的行为规范。
第三,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而言,当下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告别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儿童必须学习如何在陌生人社会中与人合理合法相处的技能。
因此我最后要谈到学习《弟子规》这样的文本会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灵冲突。我并不觉得读《论语》会导致这样的冲突。
当涉及到那些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的内容时,《论语》和《弟子规》带来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因为《论语》不是一个行为规范,而是一个建议。论语基本上是讲一个大致的道理,孔子从来不越出他的时代和处境隔着几千年的社会落差直接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而且《论语》之中具备着多个声部,使得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个恰当的建议。所以当现代人读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时候,我们不会有焦虑觉得不要坐在凳子上了,赶快去弄一张席子铺在地上。但是《弟子规》每句都是在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哪怕他完全不知道你是谁,你的具体处境是怎样委屈的,它依然以强烈的训导口吻和死板规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这使得我们必须歪曲自己的生命经验来凑这个文本,导致生命体验的虚假化。
我非常喜欢荣格心理学中对于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可能存在的圣贤之说的堕落化的解释。他们说,所有圣贤的教谕,都来自于他们真诚的生命体验。而当你能真正体验宇宙的真实、生活的本质时,这种觉醒的经验是不需要你额外再提醒自己去记住的。只有当人不能再获得这种体验时,才会希望将它记录下来,甚至变成教条,靠意志来执行。而如果它只是教条,而不能与自己真实的体验结合的话,就会带来道德的虚伪化。这就是所有圣贤之学堕落的轨道。
如果我们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只着重外在的行为规范,不着重内在的心性涵养,那它必然也是堕落的。
6.从文化谈五位一体 篇六
班级:08旅游管理四班姓名:肖毅学号:0868020104 摘要: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归属感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自我实现”。而旅行社行业人员流动很大,本文从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员工的需要结构,社会对组织与员工的认可度探讨旅行社的人员归属感。
关键字:组织文化、旅行社、归属感、需要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它是理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符号形态文化的复合体。组织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组织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成员都明白怎样做是对组织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所谓旅行社,我国《旅行社管理条例》中指出:旅行社是指有营利为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其中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找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目前国内各地的旅行社从业务上又分为:组团社、办事处、地接社;组团社:是指在出发地并与客人签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地接社:是指旅游目的地接待出发地组团社游客的旅行社; 办事处:是指地接社设在出发地城市的办事机构或者代理,此类办事机构并没有经营权不合法;还有一些俱乐部及不合法的旅游机构,他们更没有相关的资质。
归属感在马斯洛的五种需要层次中,“ 归属和爱的需要”层次,这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自我实现”。而旅行社人员的归属感是指旅行社人员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旅行社员工的归属感。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后,将会使旅行社员工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旅行社员工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最终产生投桃报李的效应。旅行社人员的生存现状
旅行社员工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在其他行业正常的流失率一般在5~
10左右,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竟高达20以上。其中作为旅行社的重要员工即导游流失率则更高。人才的高流动性和高流失率对本来就散、小、弱、差的我国旅行社带来很大的压力,将影响我国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导游高离职有跟导游职业本身性质有关。导游职业是体脑力的结合的工种,体力消耗大,要带领客人奔波旅途,经常早期晚睡,食宿条件较差,还要负责安排协调整个旅游团各个方面,“干得比驴都累”形象地描绘导游的高体力消耗。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导致导游节假日忙碌,不能和亲人团聚。另外在旅途中当遇到突发事件或一些特殊状况时要求导游反应迅速,这些要求对于年纪较大者有一定挑战性,同时年纪较大者
从心态方面说,开始崇尚稳定、重视家庭,不愿过多奔波。
性别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女性更需要在工作的同时照顾孩子、承担家务,作为一个专职导游,不能很好的承担起女性家庭角色。从性别结构来看,导游队伍以女性导游为主,男女比例约为l:2。在2002年全国导游人力资源调查中全国从业导游男性占34.7%;女性占65.3%。女性导游较多,女性离职较高,带动导游业整体离职率较高。
一些导游随着年纪的增长,家庭建立与稳定或自身感觉不能很好的从事导游工作,不希望这样劳累又常年在外;有的则是听从家人劝导,从而选择放弃导游工作。
因此要想稳定旅行社的员工,增加其归属感,我们需要树立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从心理上认同,有一种归属感,从而使得旅行社能有长足的发展。组织的共同愿望
即组织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组织领导者和员工的追求和理想抱负,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凡是优秀的组织无一不是把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的责任放在组织首位,其次树立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最重要的、指导全局的、长期不变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它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这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主要特征。组织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以
及各职能观念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但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长期不变的。
制定组织文化系统的核心内容
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
首先,企业价值观体系的确立应结合本企业自身的性质、规模、技术特点、人员构成等因素。旅行社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企业,员工也是教为散漫,因此需要树立员工的紧张意识,让员工松弛有度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总之让员工能舒服
其次,良好的价值观应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好地融合全体员工的行为,旅行社的整体利益与每一个员工息息相关,是由每个员工的服务所获得的,因此员工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将会直接影响旅行社的整体利益。
第三,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应该凝聚全体员工的理想和信念,体现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成为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精神力量。
第四,企业的价值观中应包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良
好的印象。改善旅行社尤其是导游职业对社会造成不良形象
进行组织文化表层的建设
组织文化的表层建设主要是从企业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因素方面入手,包括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设计公司旗帜、徽章、歌曲,建造一定的硬件设施等,为组织文化精神层的建设提供物质上的保证。尤其是旅行社需呀自己社服、社旗,统一的形象管理。
员工的需要结构
旅行社的员工都是经济人,即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所以获得报酬是第一位的,我国现在大部分导游的工资被取消,固定的收入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导游平均收入主要是由出团费和带团中的一些灰色收入有关,08年中国社科院发布旅游绿皮书一篇《中国导游人员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出,接受调查的导游中,主要收入来源为拿“回扣”的所占比例为51%。微薄的基本工资、出团费和无法获得国家认可的回扣再加上几乎没有的小费就是我国多数导游的收入构成。有的导游要在带团前向旅行社缴纳获得一个团的“人头费”。而导游的社会保障体系更为不健全,社会福利很多旅行社不负责,导游服务中心更无此义务。因此为导游购买五险一金与提供稳定的工资,是增加归属感,减少流动的一个重要条件。
社会人,在旅途中当遇到突发事件或一些特殊状况时要求导游反应迅速,这些要求对于年纪较大者有一定挑战性,同时年纪较大者从心态方面说,开始崇尚稳定、重视家庭,不愿过多奔波。导游的工作团体中包含主要有旅行社经理、旅游车司机、其他导游或领队、餐饮企业与商店等。这些人各自都代表了不同的利益,这些关系交织在一起,导游处在这样微妙的关系中。为了保持旅游过程的顺利进行导游往往要受制于这些关系,常常不断权衡这些复杂关系,处于忧虑和困扰中。这些都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建立,难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环境。
自我实现,升职,激励
我国旅行社组织结构与其他单位有所不同,层次较少结构简单,这也造成导游在公司内部晋升难。没有升职空间的职业,员工完全凭借自己能力的多少,来到一个旅行社一年与三年没有多少区别,因此员工更没有归属感。培训:“享受培训就是最好的奖励”,这是当今白领打工一族中流行的一个口号。对于企业,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发展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益;对于员工,培训则是他个人提升的一个渠道,也是他个人资本增值的一种体现。这样说来,培训应该是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一种投入。所以,培训在当今已经被列入企业激励机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显在的培训,如知识技能培训,员工素质培训等主要对年轻且正在成长的员工更有吸引力,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成就的、有相当经验的员工来讲,老板的个人魅力和公司的规模与前景是潜在的培训引导力量,老板威望越高,公司的规模越大,其潜在的作用越大。而员工的归属感也就越多。
社会对组织与员工的认可度
要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与员工收入的同时,也要重视企业形象建设,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长期以来,旅行社服务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旅游投诉的主要对象。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4年全国各级旅游部门共受理旅游投诉9 904件,其中投诉旅行社的占54.37%,2005年共受理旅游投诉7 022件,其中投诉旅行社的占57.12%,而导游也饱受各种非议,甚至某些地区的人们是看不起导游这个职业的,而网上每次爆出导游打人,回扣等问题,都会受到全国人民的一片声讨,由此引发的导游对旅行社的离心离德,萌生去意,使得导游对旅行社的归属感降低也是严重的,因此旅行社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形象,让人们羡慕旅行社,人都是虚荣的,当他在你的企业里取得了哪怕是小小的一点成就,都会为之自豪,以之骄傲。如果你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如果你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帮他取得了进
步,他会在一生中都以你和你的企业为荣。
参考文献:
我国导游业高离职率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
旅行社道德风险及声誉机制作用分析文翠翠
7.从文化谈五位一体 篇七
在当今社会, 通俗文化逐渐成为受众面最广的文化形态, 美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弗•杰姆逊认为, 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 “文化”的涵义、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 现今已进入后工业社会, 相应的文化形态为后现代主义文化, 它与工业生产和商业社会紧密相连, 无所不包, 整体文化品格已趋于通俗化和大众化。因此,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主体就是通俗文化。[1]根据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英奇的观点, 通俗文化不仅包括通俗文学、音乐、舞蹈等文艺体裁, 影视、无线电广播、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及马戏、交通工具等也被纳入其中。[2]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对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导入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对特定词汇、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交际场景的导入, 而以通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导入还很少见。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大学英语教师可利用不同类型的美国通俗文化因素进行导入, 比如影视文化、通俗小说、流行音乐、体育文化以及时尚文化等, [3]从而达到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双丰收的目的, 这不仅具有一定的实践空间和研究价值, 而且在学生的文化拓展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值得思考。
二、美国通俗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 外国文化模式——美国影视文化的导入
外国文化模式 (the foreign-cultural approach) 是以一种文化和一个具体的地域为基础, 进行的一种单一文化的教学。[4]在大学英语的视听说课程中, 教师可利用“视”的环节, 结合教学主题, 有选择性的播放美国影视剧的视频片段, 从而进行影视文化的导入。比如, 通过播放由不同电影公司 (如20世纪福克斯影业、环球影业、派拉蒙、华纳兄弟及迪士尼等) 出品的影片片头片段, 教师可介绍诸多电影公司的背景, 使学生对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有基本的了解;通过播放不同级别的电影片段, 教师可介绍美国电影的分级制 (G级、PG级、PG-13级、R级及NC-17级) , 从而使学生在业余时间选择影片观看时, 更能恰当地结合自身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也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 (如英雄崇拜、西部、自由主义、社会伦理及科幻等) 来揭示美国各个层面的社会现实, 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社会。
美剧的视频片段同样是进行文化导入很好的素材,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美国的主要电视台 (如CBS、NBC、ABC及其他常见电视台) 、美剧的播出模式 (周播与间歇期交替进行) 及“季” (season) 与“集” (episode) 等基本概念、艾美奖与金球奖等主要电视奖项。如今, 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美国影视剧的主要受众, 对美国影视文化的了解将使他们在面对海量网络影视资源时, 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从而辅助英语语言的学习。
(二) 跨文化模式——美国通俗小说的导入
跨文化模式 (the intercultural approach) 强调将目的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关系纳入教学内容, 主张进行文化比较, 起到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作用。[5]文学作品分析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常用手段, 中国很多英语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来进行的。[6]因此, 教师可在跨文化教学模式下, 进行中美通俗小说的比较。比如, 美国西部冒险小说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 美国西部小说中常出现单个或数个男主人公, 克服重重障碍和危险, 完成某种具有道德意义的重要使命, [7]这与中国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形象有很大相似之处;再如, 中美两国当代恐怖小说的比较, 美国恐怖小说起源于英国的哥特式小说, 作品中常见鬼魂、活尸、吸血鬼等超自然的恐怖力量来制造恐怖效应, [8]如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 而中国的恐怖小说常是以悬疑惊悚的气氛营造恐怖氛围, 结局常是开放式的, 作者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较大, 如蔡骏的系列作品。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点, 采取安排课下阅读与课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 多文化模式——美国流行音乐、体育及时尚文化的导入
多文化模式 (the multicultural approach) 强调文化多元化的现象, 即同一社会和国家存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群体, 通过教学, 使学习者了解到这些多元文化的存在和特点。[9]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 多元文化现象在流行音乐、体育及时尚文化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教师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 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美国当今的流行音乐融合了欧洲、亚洲、拉美等音乐元素, 风格各异, 极具通俗性和娱乐性;美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包括篮球、棒球、橄榄球和冰球, 但随着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 乒乓球、跆拳道、击剑等外国传统项目也逐渐兴起;美国的时尚产业被认为是引领世界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纽约时装周的舞台上包容了世界各国服装设计大师的杰作, 著名的时尚杂志更是在全球各主要城市设立分社, 向世界人民展示世界的时尚。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下分组活动, 搜集文字、图片、视频、访谈及问卷等材料, 再在课上以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和研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学生营造学术氛围。
三、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拓展
(一) 学习者对美国社会多角度的了解
在传统的外语文化教学中, 学习者接收到的常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经典文学作品等所谓的“精英文化”, 但美国当今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娱乐社会, 仅提供原有的文化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者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通俗文化”的介入能够有效的弥补这一缺失, 使学习者了解到, 当今美国社会的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除“精英文化”外, 还有受众面更广的多种文化因素, 正如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限在逐渐消失, 人们刻意地强调“精英”与“通俗”的区别同样是毫无意义的, 被誉为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的斯蒂芬•金于2015年9月获得美国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奥巴马总统亲自为他颁奖并致辞, 在通俗文化成为当今文化主体的大背景下, 美国当代文坛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得以彰显。学习者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心态来看待和接受社会现实, 以此达到对美国社会多角度的了解, 从而辅助外语学习。
(二) 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健全
对于理工科学习者来说, 了解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科类知识, 能够使自身的知识框架更加完善, 同时还能起到拓宽视野的作用, 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 有将来去美国高校继续深造的打算, 尤其是来自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学习者, 对美国文化的熟悉无疑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对于文科学习者来说, 在自身最熟悉的专业领域之外, 了解到丰富的多种文化, 能够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健全, 以中文专业的学习者为例, 他们了解外国文化的渠道主要以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为主, 除了阅读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外, 学习者也逐渐注意到了美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重要价值, 而通俗小说的题材涉猎广泛、内容包罗万象, 常涉及到包括当今影视、音乐、体育、时尚等在内的多种文化现象, 对通俗文化的了解, 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对小说文本和社会现象进行剖析, 而且能够使自身的思维更具开放性和批判性。
(三) 学习者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 (语言文学目标, 初级目标) ;二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社会人文目标, 高级目标) 。[10]在2015年9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了国宴, 美方出席宴会的嘉宾除白宫高官外, 还包括美国芭蕾舞剧院首席舞者、NBA达拉斯小牛队、CBS新闻节目主播、梦工厂动画公司首席执行官、著名歌手、演员、导演等, 可以说, 美国通俗文化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云集于此, 为中美双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通俗文化的学习与了解, 学习者的文化交流能力得以提升, 具备了成为跨文化外语人才的潜质。随着中美两国交流的不断发展, 这种潜质将会在各个层面得以展现, 比如,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计算机、化学化工、航天工程等技术合作以及语言学、文学、高等教育联合培养等诸多领域。
综上所述, 任何文化形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文化自身的发展是开放的、包容的、动态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文化现象, 更不应该把文化只局限于所谓的“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的范畴, 文化是属于大众的, 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 学界对通俗文化的研究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逐渐升温正说明了这一点。同样, 在外语文化教学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 辅助语言学习的文化内容也应该随着当代社会文化主体的变化而适当改变, 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新的元素, 这样才能使外语教学的发展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美国通俗文化的导入,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并能够在学生的文化拓展层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弗·杰姆逊 (著) , 唐小兵 (译)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托马斯·英奇 (著) , 施咸荣 (译) .美国通俗文化简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8.
[3]刘英昕, 李敏.美国通俗文化导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4][5][6][9][10]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8.从太极文化谈阴阳 篇八
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易经》中的思想。阴阳是中国上古文化,对自然物理理论科学的解释,用以统率说明万有变化的原则。“一阴一阳之谓道”,上古的天文学家与星象学家,他们用阴阳互变的原理来说明物理理论的观点,并且用它架起科学与哲学理念的桥梁。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活用在任何事物与理念上,但决不可以完全把它当作实体来用。阴阳在各种领域中的作用:“物理”代表动静;“物质”代表刚柔;“宇宙”代表天地;“天体”代表日月;“人类”代表男女;“动物”代表雌雄;“理念”代表反正。
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阴阳。阴阳的关系,《素问》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也是讲一年里阴阳的变化及万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阴阳之间“夫唱妇随”,相互协同。
“阳生阴长”就是春夏的变化。春日以后,我们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万物也随着阳的增长而欣欣向荣。阳气,用现代语言来说就像能量。春夏两季,能量处于释放的过程,万物得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便生长、繁茂起来。
“阳杀阴藏”是讲秋冬的变化。释放和收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然阳气在春夏释放,就不会无休止地释放下去,释放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地转人收藏。阳收藏了,万物得不到能量供给,生长就趋于停止,渐渐凋零、枯萎。
以上这个过程周而复始。阳的变化,导致了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情况。阳是一个释放态,阳的第一个作用是化气,促成万物的生长:第二个作用是反映与寿命的关系,人的天寿就靠阳气;第三个作用是与健康的关系,中医讲身体有没有抵抗力,就是说阳气卫外的作用。
而阴是一个聚集态,阳气由释放状态转入蓄积状态,就是阴的作用。如果说阳气是运用,是发挥,那么阴就是基础,是本钱。基础巩固了,本钱增加了,阳气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因此养生文化讲春夏养阳,就是促进阳气的发挥;而秋冬养阴,则是把基础涵养得更好。
阴阳在一天中的划分:阳——夜里子时到中午午时(23:00~11:00),阴——中午未时到夜里亥时(13:00~22:00)。白天人们工作,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晚上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人的作息应该顺应自然: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也就是说人的作息要跟着太阳走,随顺阳气的运行。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紧张,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夜里11点前最好要上床睡觉了,到早晨7点左右起来。用睡眠养足阳气,休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旺盛的精力。人的年龄也有四季,也分阴阳。少儿时期为春季,青年时期为夏季,中年时期为秋季,老年时期为冬季。
【从文化谈五位一体】推荐阅读: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08-19
策论文写作·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06-15
传统文化德育一体化实施方案09-15
从地域文化看企业家10-03
从《说文解字》看中国祭祖文化07-11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06-19
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11-02
浅谈企业文化的创新06-11
浅谈廉政文化建设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