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课程设计总结(精选11篇)
1.电机课程设计总结 篇一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题
目:
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PID直流电机调速
摘要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对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直流电动机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军事方面的雷达天线惯性导航火炮瞄准等控制;工业方面的数控机床加工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的控制;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办公设备中各种光盘驱动器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设备的控制。因此,设计一款可控性好精度高的电机控制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介绍了一种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模型。
本设计主要研究了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控制PWM信号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的方法。设计中采用了专门的芯片组成了PWM信号的发生系统并且对PWM信号的原理、产生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软件编程对PWM信号占空比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其输入信号波形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另外本系统中使用了红外对管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经过整形电路后将测量值送到单片机,并且最终作为反馈值输入到单片机进行PID运算从而实现了对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在软件方面,文章中详细介绍了PID运算程序初始化程序等的编写思路和具体的程序实现。
[关键字] PWM信号 红外对管 PID运算
目录
一、设计任务、要求.......................................................................................................................3
1.1 设计任务............................................................................................................................3 1.2 设计要求............................................................................................................................3
二、方案总体设计...........................................................................................................................4
三、硬件设计...................................................................................................................................5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5 3.2 四位数码管显示................................................................................................................5 3.3 电机驱动电路....................................................................................................................5 3.4 红外测速电路....................................................................................................................6 3.5 整形电路............................................................................................................................7 3.6 整体电路............................................................................................................................7
四、软件设计...................................................................................................................................8
4.1 算法实现............................................................................................................................8 4.1 主程序流程........................................................................................................................8 4.2 定时器1中断流程............................................................................................................9
五、硬件设计.................................................................................................................................10
5.1 软件介绍..........................................................................................................................10 5.2 硬件调试..........................................................................................................................10 5.3 软件调试..........................................................................................................................10
六、设计总结、心得体会.............................................................................................................11
七、参考文献.................................................................................................................................12 附录一:源程序.............................................................................................................................13
一、设计任务、要求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PID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1.2 设计要求
根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要求,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设计,即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存储器扩展设计、接口技术应用设计。其中,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引脚的使用、复位电路、时钟电路、4个并行接口和一个串行接口的实际应用,从而可构成最小应用系统,并编程进行简单使用。
具体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系统采用DXP软件设计电路原理,设计布局必须合理美观; 实物采用洞洞板焊接,布局采用万能板专用绘图软件; 4位数据显示功能;
具有至少2个独立按键,通过按键可设置不同运行方式; 系统具有较好的模块化,功能、程序等分块合理;
二、方案总体设计
方案一:用三极管搭H桥,实现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部分较为复杂,焊接也显得更麻烦一点。
方案二:以驱动芯片ULN2003作为电机驱动,ULN2003是高压大电流达林顿晶体管阵列系列产品,具有电流增益高、工作电压高、温度范围宽等特点。UNL2003是是漏极开路输出,它的驱动能力为500mA,能够驱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由于这里不需正反转的控制,也为了使焊接更方便,提高成功率。所以电机芯片驱动方案选择方案二。
总体设计:
复位电路RESET四位数码管显示红外测速脉冲整形P3.4P1.0电机驱动按键控制P1.5P1.6P1.7P2.3蜂鸣器驱动 图1 整体硬件设计
总体方案工作原理:使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芯片,按键控制改变电机的设定值,通过红外对管进行转速的测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PID算法控制电机达到设定转速。
三、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由51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组成。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不再赘述。
3.2 四位数码管显示
在应用系统中,设计要求不同,使用的LED显示器的位数也不同,因此就生产了位数,尺寸,型号不同的LED显示器供选择,在本设计中,选择4位一体的数码型LED显示器,简称“4-LED”。本系统中前三位显示电压的整数位,最后一位显示转速的小数位。
4-LED显示器引脚如图2所示,是一个共阴极接法的4位LED数码显示管,其中a,b,c,e,f,g为4位LED各段的公共输出端,1、2、3、4分别是每一位的位数选端,dp是小数点引出端,4位一体LED数码显示管的内部结构是由4个单独的LED组成,每个LED的段输出引脚在内部都并联后,引出到器件的外部。
图2 四位LED引脚
3.3 电机驱动电路
电机驱动电中是采用ULN2003来驱动。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由七个硅NPN达林顿管组成。该电路的特点:ULN2003的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2.7K的基极电阻,在5V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和CMOS电路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输入5VTTL电平,输出可达500mA/50V。
图3 ULN2003引脚图
图3为ULN2003的引脚图,其中IN1~IN7为输入控制端;OUT1~OUT7为输出端;8脚为芯片的接地端;9脚为公共端,该脚是内部7个续流二极管负极的公共端,各二极管的正极分别接各达林顿管的集电极。用于感性负载时,该脚接负载电源正极,实现续流作用。5
如果该脚接地,实际上就是达林顿管的集电极对地接通。
图4 一对达林顿管
图4为一对达林顿管示意框图,它反映了每一对输入与输出的内部结构。从图中可看出,它内部实际就是由三极管组成,所以实际电机驱动用三极管搭H桥或其他驱动电路也是可以实现驱动电机的。
图5 电机驱动电路
图5为本设计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当P1.0中为高电平时,其内部三极管导通,使电机转动。当P1.0为低电平时,内部三极管截止,电路断开,电机停止转动。所以在程序中可以利用P1.0口输出PWM波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3.4 红外测速电路
图6 红外对管测速
红外测速部分电路如图6所示,发射管工作时发出红外线,当接收管收到红外信号时,其电阻变小(本设计相当于从无穷大变到1k左右)。利用其电阻变化,改变接收管分压情况。挡片是利用圆盘上剪四个孔,当挡片随电机转动时,接收管两端电平发生变化,产生脉冲。
3.5 整形电路
本设计的整形电路是用555定时器接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图7 整形电路
其电路如图7所示,其特性为,输入信号从0逐渐升高的过程:当输入信号in< 1/3VCC,3引脚输出高电平;当1/3VCC < in < 2/3VCC,3引脚输出高电平保持不变;当in> 2/3VCC,3引脚输出低电平。
当输入信号从高于2/3VCC开始下降的过程:当1/3VCC < in < 2/3VCC,3引脚输出低电平不变;当in< 1/3VCC 3引脚输出高电平。
整形效果如下图所示:
图8 脉冲整形前后变化
3.6 整体电路
图9 整体电路原理图
四、软件设计
4.1 算法实现
(1)PID算法
数字PID调节器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将其移植到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根据经验在线调整参数,灵活性强。采用数字PID调节算法,根据经验和实践,在线整定参数,具有很强的灵活性。PID控制的运算公式为:
u(n)KP[e(n)e(n1)]KIe(n)KD[e(n)2e(n1)e(n2)]u0
因此要实现PID控制就必须在单片机上存在上述算法,其流程图如图所示:
图10 PID算法流程图
(2)电机速度采集算法
本系统中电机速度采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控制的精度。在设计中采用了红外传感器做为测速装置,其计算公式为:
这里主要是采集圆盘边缘上凹槽数的多少决定的,圆盘有4个凹槽,每转一圈便会产生4个脉冲,通过上面的等式就可得出电机的转速。
4.1 主程序流程
主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主程序流程图
其中中断初始化中设置为定时器TO计脉冲数,定时器T1为高优先级中断。数码管显示的速度为三位整数,一位小数。当测得的速度在设定速度的正负5的范围之外时,蜂鸣器响。
4.2 定时器1中断流程
图12 T1中断程序流程图
五、硬件设计
5.1 软件介绍
Keil C51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运行Keil软件需要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如果你使用C语言编程,那么Keil几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即使不使用C语言而仅用汇编语言编程,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环境、强大的软件仿真调试工具也会令你事半功倍。
5.2 硬件调试
当认真的把板子焊接完成,之后也认真的检查了一下连接线路,确认无误后,将程序下载进去后。发现数码管显示不正常,再次将与数码管连接的P0口线路认真检查一下后,发现与之连接的一个I/O口有虚焊的现象。将虚焊点重新焊接后显示正常。但单片机走程序时,第二位数码管显示变动很大,比电机速度的改变大很多。最后认真检查程序,发现程序中显示的那一部分按错了一个符号,导致其运算结果不正确。
5.3 软件调试
软件编写是在KEIL开发环境上编写的。是采用模块化程序的方法,各个功能的程序都使用不同的子程序编写。需要使用的时候,在主函数中进行调用即可。当发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检查主函数的调用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到相应的子函数中,对子函数进行检查。可以使用Keil中的单步调试,查看程序运行是否流畅,同时还可以查看相应变量的值以及寄存器的值,这样就可以知道程序那里出现了问题。而不应该认为是软件出现了问题。或者认为是硬件连接的问题,因为之前的硬件都已经调试过没有问题了。在软件调试的过程中就不应该去怀疑硬件。
其实软硬件的调试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硬件的调试有时候需要通过软件的现象来检测,光看电路图是,或者只是单纯地用万用表检查有没有短路也是没有意义的。
六、设计总结、心得体会
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下面我对整个设计的过程做一下简单的总结。第一,接到任务以后进行选题。选题是设计的开端,选择恰当的、感兴趣的题目,这对于整个设计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系极大。好比走路,这开始的第一步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迈向何方,需要慎重考虑。否则,就可能走许多弯路、费许多周折,甚至南辕北辙,难以到达目的。因此,选题时一定要考虑好了。第二,题目确定后就是找资料了。查资料是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好的开端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到图书馆、书店、资料室去虽说是比较原始的方式,但也有可取之处的。总之,不管通过哪种方式查的资料都是有利用价值的,要一一记录下来以备后用。第三,通过上面的过程,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对所选的题目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这一步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综合已有的资料来更透彻的分析题目。第四,有了研究方向,就应该动手实现了。其实以前的三步都是为这一步作的铺垫。通过这次设计,我对数字电路设计中的逻辑关系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以前学的数字电路又有了一定的新认识,温习了以前学的知识,就像人们常说的温故知新,但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一些知识都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是通过一些资料又重新的温习了一下数字电路部分的内容。在这次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感谢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锻炼。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的探索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虽然这个项目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将使我终身受益。
七、参考文献
1.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2.李群芳,等.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3.钱逸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朱定华,等.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12
附录一:源程序
#include
uchar code table[10]={0x3f,0x06,0x5b, 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共阴数码管显示码(0-9)
sbit xiaoshudian=P0^7;
sbit wei1=P2^4;
sbit wei2=P2^5;sbit wei3=P2^6;sbit wei4=P2^7;
sbit beep=P2^3;
sbit motor = P1^0;
sbit s1_jiasu = P1^4;
sbit s2_jiansu= P1^5;
sbit s3_jiting=P1^6;
uint pulse_count;
uint num=0;
uchar speed[3];
float bianhuasudu;
float reallyspeed;
float vv_min=0.0;vv_max=250.0;float vi_Ref=60.0;
float vi_PreError,vi_PreDerror;uint pwm=100;
int sample_time=0;
float v_kp=1.2,v_ki=0.6,v_kd=0.2;
//数码管位选定义
//蜂鸣器控制端
//电机控制
//加速按键
//减速按键
//停止/开始按键
//INT0接收到的脉冲数
//num相当于占空比调节的精度
//四位速度值存储
//当前速度(理论计算值)
//实际测得的速度
//给定值
//相当于占空比标志变量
//采样标志
//比例,积分,微分常数 13
/********************************************* *
函数名称:delay
* *
函数功能:不精确的延时
* *********************************************/ void delay(uint z)
{
} /********************************************* *
函数名称:time_init
* *
函数功能:将定时器初始化
* **********************************************/ void time_init(){
ET1=1;ET0=1;
//允许定时器T1中断
//允许定时器T0中断
//定时器0计数,模式1;定时器uint x,y;for(x=z;x>0;x--)for(y=20;y>0;y--);TMOD = 0x15;定时,模式1
时
TL1 =(65536-100)%256;
} TR0 = 1;TR1 = 1;IP=0X08;
TH1 =(65536-100)/256;
//定时器1值,负责PID中断 ,0.1ms定
//开定时器
//定时器1为高优级
EA=1;
//开总中断
/********************************************* *
函数名称: keyscan
* *
函数功能:
按键扫描,实现加、减速
*
开始/停止
* **********************************************/ 14 void keyscan(){
float j;
if(s1_jiasu==0)
//加速
{
delay(20);
if(s1_jiasu==0)
vi_Ref+=10;
j=vi_Ref;
}
while(s1_jiasu==0);
if(s2_jiansu==0)
//减速
{
delay(20);
if(s2_jiansu==0)
vi_Ref-=10;
j=vi_Ref;
}
while(s2_jiansu==0);
if(s3_jiting==0)
{
delay(20);
motor=0;
P1=0X00;
P3=0X00;
P0=0x00;
}
while(s3_jiting==0);} /********************************************* *
函数名称: v_PIDCalc
* *
函数功能:对测得的速度进行PID运算,其
* *
返回值为运算后的速度
* 15
**********************************************/ float v_PIDCalc(float vi_Ref,float vi_SpeedBack){
register float error1,d_error,dd_error;
error1=vi_Ref-vi_SpeedBack;
//偏差的计算
d_error=error1-vi_PreError;
//误差的偏差
dd_error=d_error-vi_PreDerror;
//误差变化率
vi_PreError=error1;
//存储当前偏差
vi_PreDerror=d_error;
bianhuasudu=(v_kp*d_error+v_ki*vi_PreError+v_kd*dd_error);
return(bianhuasudu);}
/********************************************* *
函数名称: v_Display
* *
函数功能:将速度值送给四位数码管显示
* **********************************************/ void v_Display(){
uint sudu;
sudu=(int)(reallyspeed*10);
//乘以10之后强制转化成整型
speed[3]=sudu/1000;
//百位
speed[2]=(sudu%1000)/100;
//十位
speed[1]=(sudu%100)/10;
//个位
speed[0]=sudu%10;
//小数点后一位
wei1=0;
//第一位打开
P0=table[speed[3]];
delay(5);
wei1=1;
//第一位关闭
wei2=0;
P0=table[speed[2]];
delay(5);
wei2=1;16
wei3=0;
P0=table[speed[1]];
xiaoshudian=1;
delay(5);
wei3=1;
wei4=0;
P0=table[speed[0]];
delay(5);
wei4=1;} /********************************************* *
函数名称:BEEP
* *
函数功能:当速度超过一定范围,蜂鸣器响 * **********************************************/ void BEEP(){
if((reallyspeed)>=vi_Ref+5||(reallyspeed<=vi_Ref-5))
{
beep=~beep;
delay(4);
}
} /********************************************* *
函数名称:main
* *
函数功能:扫描按键,显示速度,报警
* **********************************************/ void main(){
time_init();
motor=0;
while(1)17
{
v_Display();
BEEP();
}
if(s3_jiting==0)
//对按键3进行扫描,增强急停效果
{
delay(20);
motor=0;
P1=0X00;
P3=0X00;
P0=0x00;
}
while(s3_jiting==0);} /********************************************* *
函数名称:timer0
* *
函数功能:工作在计数方式,储存脉冲数
* **********************************************/ void timer0()interrupt 1 { } /********************************************* *
函数名称:timer1
* *
函数功能:进行PID计算和速度计算
* **********************************************/ void timer1()interrupt 3 {
TH1 =(65536-100)/256;
//1ms定时
TL1 =(65536-100)%256;sample_time++;if(sample_time==5000)
//采样时间0.1ms*5000=0.5s { TR0=0;
//关闭定时器0 sample_time=0;18 pulse_count=TH0*255+TL0;
//保存当前脉冲数
keyscan();
//扫描按键 reallyspeed=pulse_count/(4*0.6);
//计算速度
pwm=pwm+v_PIDCalc(vi_Ref,reallyspeed);
if(pwm<0)pwm=0;
if(pwm>100)pwm=100;
TH0=TL0=0;
TR0=1;
} num++;if(num==pwm)
{
motor=0;}
if(num==100)
{
num=0;
motor=1;} }
//开启定时器0
//此处的num值,就是占空比
//100相当于占空比调节的精度
2.电机课程设计总结 篇二
一、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本课程各项目的实施与训练, 使学生能够根据普通的直交流电力拖动的要求及具体工况选择合理的拖动方式, 并能够按专业标准提出设计与优化方案, 并能有效实施, 具备中小型直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能力及对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理能力。达到电力拖动系统管理员、系统设计及工程监理员的水平。同时也为从事电气安装设计与管理及实施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能力目标:
(1) 认识市场上常用的直交流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 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具体电气设备的选型; (2) 能够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理的直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启动、制动、调速的方式; (3) 能够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理的直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启动、制动、调速及正反转的实现方法; (4) 能够独立拆装各种直交流电动机、发电机及变压器; (5) 能够对电动机、发电机及变压器一般性故障进行简单维修; (6) 能够对直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一般性故障进行判断及处理; (7) 能够根据具体的工况对变电所的变压器进行合理的选型及安装; (8) 能够为中小型企业电力拖动系统的组建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或设备改造方案。
2. 知识目标:
(1) 了解直交流电动机、发电机及变压器的最新发展、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及主要供应商, 熟悉直交流电动机及发电机性能指标; (2) 理解直交流电动机、发电机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启动特点及各种启动方式的优缺点; (4)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启动特点及各种制动方式的优缺点; (5)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各种调速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6)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正反转的实现方法; (7) 了解各主要直交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并掌握拆装及维护方法; (8) 了解各主要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拆装和维护方法; (9)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启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管理; (10)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管理; (11) 掌握直交流电动机各种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与管理;
3.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查阅国家电气标准和其他有关电气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明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电气工程领域新技术自我学习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课程内容设计
1.“旅行者”电瓶观光车电机拖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电瓶观光车直流电动机启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2) 电瓶观光车直流电动机电气制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3) 电瓶观光车直流电动机电气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4) 电瓶观光车直流电动机正、反转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2.“东北风”面粉厂“80米”皮带运输机电机拖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80米”皮带运输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2) “80米”皮带运输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制动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3) “80米”皮带运输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4) “80米”皮带运输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
3. 吉林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安装与测试:
(1) 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2) 变电所变压器的安装与测试。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1.“旅行者”电瓶观光车电机拖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直流电动机的选择: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合理选择直流电动机; (2) 启动方式选择: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择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 (3) 启动系统设计:能够根据启动方式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4) 启动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5) 启动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启动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6) 电气制动方式选择: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择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 (7) 制动系统设计:能够根据制动方式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8) 制动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9) 制动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制动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10) 调速方式选择: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择直流电动机的电气调速方式; (11) 调速系统设计:能够根据调速方式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12) 调速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13) 调速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调速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14) 正、反转系统设计:能够根据正、反转系统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15) 正、反转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16) 正、反转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正、反转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2.“东北风”面粉厂“80米”皮带运输机电机拖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择三相异步电动机; (2) 启动方式选择: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择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式; (3) 启动系统设计:能够根据启动方式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4) 启动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5) 启动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启动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6) 电气制动方式选择: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择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 (7) 制动系统设计:能够根据制动方式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8) 制动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9) 制动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制动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10) 调速方式选择:能够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择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调速方式; (11) 调速系统设计:能够根据调速方式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12) 调速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13) 调速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调速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14) 正、反转系统设计:能够根据正、反转系统的要求完成电路部分的设计; (15) 正、反转系统安装:能够根据电路部分的设计完成电路部分的安装; (16) 正、反转系统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正、反转系统的测试与调试。
3. 吉林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安装与测试:
(1) 容量选择和分配:能够根据学院用电总量及各主要用电子单位的用电量对变压器容量进行分配; (2) 变压器型号选择:能够根据变压器容量及变电等级选择合理型号变压器; (3) 变压器安装:能够根据变压器结构完成变压器组装与安装; (4) 控制柜安装:能够根据控制要求完成控制柜组装与安装; (5) 设备测试与调试: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完成设备测试与调试。
该课程整体设计方案已经应用于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之中, 根据学生反馈, 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课程整体设计是一门课程的骨架, 基于项目式教学方法的课程整体设计是项目式教学应用于《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成败的关键。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对该课程提供了一种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课程整体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宗豹.电机及拖动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9.
3.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设计总结 篇三
课程设计对学生而言是其对所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我验证,从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全面检查并掌握所学内容;《建筑结构》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对象进行荷载分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构造及相应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其对学习和应用相关专业课的兴趣。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
(1)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梁楼盖课程设计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结构结构设计的内容。
(2)通过绘制设计图和计算等实践性环节的基本训练,提高设计建筑结构的动手能力。
(3)通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程序。
(4)绘制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柱网总体布置,并与板、次梁配筋图绘制于一张图上。要求绘图准确整洁。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记录每天的设计和计算细节;指导教师精心指导,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每位同学的设计成果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对课程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了理论教学所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学生实践思想。
除了教师检查设计时间内的考勤外,还要求学生在设计期间认真做好设计纪录,包括设计的详细内容,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程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守设计纪律,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更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将理论课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中去的能力,使学习收获落到实处。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 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
短短一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急了
4.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篇四
本次课程设计持续了2个星期,时间非常紧张,我们的题目是网上购物系统,我们小组由4个人组成,需要完成的文档有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设计说明书和测试计划,我的工作主要是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设计,基本上每个人负责1-2个文档,但实际上每个文档之间都有着联系,仅仅做自己分配到的部分是不够的,系统分为哪些模块以及各模块的功能都需要大家一起讨论确定,统一思路,否则文档无法衔接,课程设计无法完成。
网上购物系统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商业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消费者可以进行商品的购买等相关操作,管理员进行后台的管理和维护等操作。系统看上去非常简单,我们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淘宝、当当、易趣,也经常从这些网站买衣服、鞋子等商品,但当实际设计它的时候才发现,这么平常、熟悉的系统原来竟这么复杂,注册时填写的每一条信息的限制条件、登录时系统怎样验证都需要仔细推敲,要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
在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首先我先和其他组员分析了现有的网上购物系统,根据我们课设的要求和课设时间将现有的网上购物系统简化,保留主要的模块,去掉像广告、积分这样的辅助模块,然后画出系统模块图和总体流程图供其他组员参考,然后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分析,以及设备、资金的估算,填写报告。在详细设计时,先和其他组员将系统模块细分出所有的功能,然后写出软件结构,逐个功能进行程序描述。
我们在分工编写文档前先在一起讨论确定了系统的主要模块和每个模块的功能,统一它们的名称,然后各自编写文档,发现应该添加新功能或原先的设计有问题时再一起讨论,统一修改,防止文档出现偏差。通过大家的讨论,发现很多问题和没有想到的细节,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正错误、不断完善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对网上购物系统的理解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也使我们认识到团队的力量。
课程设计需要使用很多建模和作图工具软件,例如visio、rose,以及网页制作、图像处理软件,同时需要查阅资料和做一些必要的调研。虽然平时上课这些软件的使用老师都讲过,考试也能通过,但当用这些软件和课本上的知识来独立地设计一个实际的系统时,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比如什么时候要用时序图、什么时候要用流程图,虽然这些图我们每个人都会画,但是这些图是用来描述什么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这些图我们却不是很清楚。做课程设计时,指导老师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发现了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问题,提了很多改进系统的意见,比如设计E-R图时订单中商品数量我们没有考虑全面和时序图中不起眼但很重要的错误,没有老师的帮助和指点我们是无法完成系统设计的。
5.课程设计总结—杨冰 篇五
这次《采矿学》课程设计在高明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近两个礼拜的时间,我的设计内容全部完成,心情很是愉悦。
这次设计任务,煤层地质构造条件理想,我所在的组的设计任务是煤层平均倾角为16°,生产能力为120万t/a的组合,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利用《采矿学》上所学知识,结合煤层构造实际情况,以安全第一和高产高效为原则,从技术上和经济上着手,设计出了一套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优越的现代化大型矿井煤层群组采区开采方案。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对工作面层面布置和采区回采巷道的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学到了很多知识,在以零号图纸为画布手工绘制工作面布置层面图(1:50)和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1:2000)及其剖面图(1:2000)的过程中,从许多细节问题处达到了很多益处,同时增强了动手能力,使自己得到了又一次很大的锻炼。
在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绘图的过程中,我对《采矿学》上所学知识又梳理了一遍,对采矿方面的许多专业知识比以前的认识更深了,另外也学到了许多其他的矿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比如工作面的设备选型,三机配套,巷道断面设计等。在说明书上所附的各计算示意图和插图均用工程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对使用AutoCAD绘制采矿工程图形有了新的认识,重新温习了许多绘图命令以及了解了最新的制图标准。如何利用先进技术绘制标准、规范、合格的采矿工程图是我们采矿人必须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认真的深造。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经历了一个采区巷道和工作面设计到开采的全过程,这将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财富,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再次感谢指导我和帮助过我完成此次课程设计的老师和同学!
参考文献
6.电机课程设计总结 篇六
一、课程设计题目应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般为二周时间。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是通过这一设计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使将来在不同岗位就业的学生都能受益, 都能解决这类工程的实际问题, 并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课程设计的选题需要我们指导老师慎重, 尽量选择化工行业中最普遍且最具代表性的单元操作进行设计。根据以往的教学的经验, 题目的选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课程设计题目尽可能接近实际生产, 截取现有的某化工项目中的某一操作单元为设计模型, 比如某合成氨厂的传热单元的设计, 流体输送过程中离心泵的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等等。这样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参照体系, 不至于出现不合理的偏差。
2. 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围绕着常见的化工操作单元进行展开, 比如我们都知道在讲授《化工原理》理论知识时其中的单元操作有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萃取等等。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包括2~3个常见的单元操作, 从而实现某一简单的化工任务。
3. 课程设计题目中涉及的物质尽可能常见易得。因为完成虚拟的生产任务过程中需要这些物质的物性参数进行核算, 常见易得的物质能够降低学生在查阅参数方面的工作量。比如, 如果我们设计分离任务尽量选择苯-甲苯, 或甲醇-水等这样的体系, 因为这些混合体系的参数大部分工具书能够查到。
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选择还要兼顾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设计。根据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紧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机械设备》设计。这两次的教学实践紧密衔接, 互相补充。《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侧重点为工艺流程及流程参数的确定、主要设备及管线的布线及选择, 而《化工机械设备》设计侧重点为典型设备的选型、设备的结构、材质的选用及操作参数范围的确定等。所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设置时保证每个题目中包含2~3个典型设备, 以备学生后续的《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
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进行积极指导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 大部分学生接触到课程设计课题题目的时候, 犹如身置茫茫大海中, 不知该如何开始。此时, 我们指导教师的积极指导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的指导犹如指路明灯, 为学生拨开疑雾, 给学生指明方向, 让学生知道如何顺利完成接下来的课程设计。
1. 积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指导教师首先讲解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涉及哪些参数计算及相关文献查阅,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从工艺和设备全方位考虑设计问题。“万事开头难”, 学生克服了开始之初的茫然后在老师指引下很快进入角色。在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多做深层次思考, 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先进性,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现如今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和十几年前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应用计算机对操作参数的计算、设备的绘制、工艺流程的绘制。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前就应该熟悉部分专业软件的学习如Chemoffice, Auto CAD, Mat Lab, Aspen Plus。考虑到后续的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理论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求学生课余学习课程涉及的相关软件, 部分课后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编程计算, 比如精馏塔塔板的逐板计算法。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后, 大部分学生对相关计算机软件有了了解。进入课程设计阶段,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把学过的软件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计算机软件辅助课程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 学生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的, 每组4~5人, 并任命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组长。为了方便工作的进行, 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适当的分工, 比如有的同学负责查阅资料, 编辑文档, 有的同学编程计算, 有的同学负责绘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工作是独立的, 课程设计的工作一环扣一环, 相互关联, 需要全组同学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相互帮助, 齐心协力合作完成。设计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难免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产生分歧。对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 作为指导老师要求大家采取公开讨论的方法, 相互倾听对方的意见, 然后对比各种方法, 最后选择最适合本设计的最佳方法。通过课程设计, 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经历了一次合作锻炼, 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这也是课程设计的另一宝贵收获。
4. 撰写正规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 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要求每组学生按着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的标准, 编制一份正规的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设计的文字说明书、设计项目的流程图、2~3个关键设备的剖视图 (A3图纸) 。课程设计结束时, 每一个小组课程设计说明书都要装订成册, 之所以这样要求, 其目的是锻炼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鼓励表现突出的团队参加设计比赛
结合现今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 国内化工学会每年都组织大型的化工类的课程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化工专业。根据这一情况, 我们指导老师从设计之初就鼓励学生争取把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化工领域的专家和同龄人。到目前为止, 我们指导的课程设计至少已经有三届学生参加过了国家级的设计大赛, 并获得了奖项。这说明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 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良好的工程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也从中学习到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的精髓。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课程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生产实践及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 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孙兰义, 张月明, 李军, 等.Aspen Plus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 2009, 36 (12) :173-175.
[2]张凌云, 朱德春, 孙宏, 等, 应用型本科“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1 (4) , 196-198.
7.课程设计总结 篇七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有轻微振动,经常满载、空载起动、单班制工作,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为 5%,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寿命五年。运输带拉力F=3900N,带速v=1.15m/s,滚筒直径D=400mm。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共分为了7个阶段:
1、设计准备工作
2、总体设计
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4、装配图草图的绘制
5、装配图的绘制
6、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7、编写设计说明书。
在前几周的计算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首先是在电机的选择过程中,在把一些该算的数据算完后,在选择什么电机类型时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虽然课本后面附带有表格及各种电机的一些参数我还是选错了,不得不重新选择。在电机的选择中我们应该考虑电机的价格、功率及在设计时所要用到的传动比来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成本。
在传动比分配的过程中,我一开始分配的很不合理,把减速机的传动比分成了4,最后导致在计算齿轮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分配。我们再分配传动比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后的齿轮计算,使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合理。
在把电机的选择、传动比选定后就开始进入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了:传动设计计算。在一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通过老师的热心讲解和指导以及同学们的讨论,终于明白了传动设计中齿轮的算法和选择。在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时,我们一定得按照书上的计算思路逐步细心地完成,特别一些数据的选择和计算一定要合理。当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选择完成时,在分别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和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最后通过这两个计算的对比确定分度圆直径、齿轮齿数。
这次设计中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轴的设计了,在两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采取了边画边算的方法,确定了低速和高速轴后又分别进行了校核,在这个环节中我觉得轴的校核是个难点,由于材料力学没怎么学好导致计算遇到了麻烦,这也充分的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在平时的学习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计算结束后就开始了画图工作,由于大一的时候就把制图学了,又学了电脑制图导致很自己手工画起来很吃力,许多的画图知识都忘记啦,自己还得拿着制图书复习回顾,导致耽误了许多时间,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更加明白我们所学的每一科都非常重要,要学的好、学的硬。在画图过程中,我们应该心细,特别注意不要多线少线同时也要注意图纸的整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图。
总结以上:
1、机械设计是机械工业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技术课程,它融《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公差与配合》、《CAD实用软件》、《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手册》等于一体。
2、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反系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机械课程的设计,一方面,逐步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构思能力、工程洞察力和判断力,特别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以后对专业产品和设备的设计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4、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细心帮助和支持。衷心的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5、设计中还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机械设计的知识,继续培养设计习惯和思维从而提高设计实践操作能力。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2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但一想起老师平时对我们耐心的教导,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 短短两周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急了,老师却对我说,这说明课程设计确实使我你有收获了.老师的亲切鼓励了我的信心,使我更加自信.
在这次设计中我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设计者的艰辛和设计的喜悦。学到了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在设计中有一个尺寸设计的不合格,就可能导致前面的好多尺寸的更改。在设计中要细心,每个数据都要有理有据,只有那样才能是设计更加的合理完美。
二
两周的机械课程设计结束了。这两周,我们早出晚归,时间过得很充实。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半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把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往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往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慨最深确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次课程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在设计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理论基础知识把握得不牢固,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题目,如:在选择计算标准件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误差,假如是联系紧密或者循序渐进的计算误差会更大,在查表和计算上精度不够正确;其次:在确定设计方案,选择电动机方面就被“卡住了”,拖了好久,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幸好得到了蒋老师的指点,找到了方法,把题目解决了;再次,在轴的设计方面也比较薄弱,联轴器的选择,轴的受力分析等方面都碰到了困难,在同学的帮助下逐步解决了。这些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些方面知识的欠缺和经验的不足。对于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题目的能力。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学生在经验方面十分缺乏,空有理论知识,没有理性的知识;有些东西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像课程设计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
作为一名此专业学生,此次对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轴的设计,不仅考察了我们对轴的设计的相关要求,同样考察了我们在齿轮传动方面的知识一级键槽的尺寸选择与轴的尺寸之间的关联性。过此次的设计,也让我了解到,输出轴上大齿轮的轮缘部分的设计可依据由齿轮传动强度条件计算而得到的数据来进行,然而轮毂、轮辐部分的设计却依赖于与之相配合的轴段的直径,同样,虽然与大齿轮相配合的轴段的直径可按轴的安装要求及前一轴段的直径来确定,但是该轴段的长度要依赖于齿轮轮毂的宽度。因而,齿轮轮毂与相配合的轴段必须同时进行设计。
此外,把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固然本次课程设计没有要求用 auto CAD制图,但我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用到了它。用cad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度快,我的设计,大部分尺寸都是在cad上设计出来的,然后按这尺寸画在图纸上。这样,有了尺寸就能很好的控制图纸的布局。
另外,课堂上也有部分知识不太清楚,于是我又不得不边学边用,时刻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整个设计我基本上还满足,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看老师批评指正。
本次的课程设计,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题目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同学们共同协作,解决了很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题目;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和团结。
参考文献
8.课程设计总结 篇八
课程设计是《市场调研与预测》学科的一项实践,综合运用,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踏踏实实的做好一项任务让我体会了稳健才会在未来有更好结果。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大学生手机消费及使用情况”,通过本次调查让我理解了目前大学生对手机消费方面的事情,以及他们所喜欢的品牌,说能接受的价位,以及手机的使用情况。在这次设计中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此,感谢老师这半年来的教导,真的很喜欢您,您辛苦了!同时感谢那些帮助我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谢谢队员们的相互理解与包容,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9.电机及拖动课程教学方法新探讨 篇九
电机及拖动课程作为自动化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将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机、电力拖动等内容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原理与应用二者并重, 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课程体系中承担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具有内容多, 涉及面广, 难度较大, 具有概念抽象、理论繁琐、公式和结论较多等特点[1,2]。电磁学是学习电机及拖动的先导主要课程之一, 而电磁学理论抽象、难以理解;同时由于条件的限制, 也没有较多的实验设备给学生展示电磁理论的现象和原理, 因而学生对于电磁学的掌握仅仅是公式、原理的记忆, 而没有真正地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此外, 电机及拖动课程又是后续运动控制等课程的基础。对于自动化专业类的学生, 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 笔者选用多媒体动画、视频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方式, 结合比较教学法和PBL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比比较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也称对比教学法,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着重体现确定教学内容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是一种利用对比来找出各种电机的共性和特点, 加深对各种电机与拖动系统性能和原理的理解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更加准确, 已学的旧知识更加深刻, 真正地温故而知新[3,4,5]。
(一) 变压器与感应电机比较
电机及拖动课程主要包括了变压器、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三大种电机, 电磁感应是所有电机的工作原理, 而变压器和交流电机在工作原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课程的重点先讲变压器, 把这部分内容吃透, 后面学习异步电机就轻而易举。在讲述异步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 先复习变压器工作原理, 然后在此基础上分3步:1) 异步电动机定子加电压、转子开路时的电磁关系, 此时电动机的等值电路以及基本方程的形式与变压器空载时的情况基本相同, 但是变比除了绕组匝数, 还要加上绕组系数;2)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堵转时的电磁关系相当于变压器短路情况, 在进行绕组折算 (包含阻抗、电压和电流的折算) 时同时也要考虑绕组系数;3)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旋转时的电磁关系, 除了绕组的折算, 还要有频率的折算, 从而在变压器等值电路的基础上得到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的等值电路。经过这样的对比学习, 让学生将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对比理解, 领悟异步电动机只不过就是磁场旋转起来的三相磁路有空气隙的变压器。
(二) 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比较
在讲述直流电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时, 给出直流电机的简单物理模型后, 引导学生在先线圈转起来和先给线圈电流两种情况下, 由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推导后面出现的能量传递和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进而自己推导出直流电机的功率流向和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物理模型对应的电路图画出, 得到直流电机的电压平衡方程。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学生自己的推导论证, 深刻体会直流电机的可逆性, 以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中电势、转矩的不同作用和性质。
三、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 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也称作问题式学习) 。
PBL有五大特征[6]:
1.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 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 (driving question) 。
2.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 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
3.教师、学生参加协作性的活动, 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4.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 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
5.学生要创制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 (products) 。这些又称制品 (artifacts) , 是课堂学习的成果, 是可以公开分享的。
在变压器的学习中, 教师提出变压器原副边电流方向和合理性问题给学生。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理论验证、甚至实验验证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深刻讨论,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证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在课堂上以小型辩论赛的形式展示他们的成果。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敢于提出自己观点、坚持并证明观点。图1为学生验证自己的变压器正方向观点实验图。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通过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 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学习,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也完成了对所要求掌握知识的学习[7,8]。
在学习了直流电动机理论知识后, 教师布置一个实际动手作业, 每人做一个简易直流电动机, 最后将学生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学习, 相互勉励。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 学生再次对所学的理论工作原理深刻体会, 同时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寻找身边可用材料实现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和转动, 此过程中, 更有同学制作的电动机换向时出现了火花, 通过现象看本质, 这是有效的学习。通过这一现象, 学生提出各种改进以消除摩擦火花的举措, 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图2为学生制作的各种直流电动机。
五、教学效果
首先, 在对比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没有实施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 学习积极性较低。而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后, 教师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相关的探究性任务, 因此学习的内容较传统的教学开放很多, 对学生的要求也可以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只要努力了, 有了进步, 教师就会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 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在变压器正方向的小型辩论赛中学生积极为自己的观点举证, 和不同观点的学生辩论。在学生自己制作直流电动机的过程中, 不仅深刻领悟了理论知识, 同时展现了各自风采。在作业展示中学生相互学习, 相互勉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教师在课堂中起引导总结作用,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书权, 侯勇, 等.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6, (4) :49-52.
[2]陈鹏飞.对比教学法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8) :147-148.
[3]顾绳谷, 主编.电机及拖动基础 (第四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4]陈树良, 尹秀梅.比较教学法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5, (5) :116-118.
[5]肖敏.比较教学法在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 2006, (6) :120-121.
[6]林嵩.比较教学法在《电机及拖动》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06, (20) :213-214.
[7]覃兴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电力拖动技能一体化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1 (Z1) :128-129.
10.课程设计总结 篇十
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具体的收获与体会如下:
一、经过课程设计,培养了我耐心、仔细、谨慎的工作态度。这次课程设计的资料最多的是绘画机构简图。在绘图过程中,比较例尺的选定以及合理的布图都要有细致的规划,这是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心与严谨态度的过程,仅有这样才能使绘制的机构简图更准确、更美观。
二、经过课程设计,使我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并能将课本上的纯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对其他知识的理解。此刻,我不但对图解法和解析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熟练了应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以及力分析。
三、经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充分认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由于这次课设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机构不一样的运动位置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还要查找资料,每个人都有分工。所以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要保证自我计算数据的准确,查找资料时都要有耐心,这样才能确保小组顺利完成任务。在这次课设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之间都互帮互助、共同思考,相互查漏补缺,互相给予信心,这样得以保证高速、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
11.《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总结 篇十一
在本次《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中,我们两人组团队共同完成了某三级公路线路设计,这其中主要包含了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逐柱坐标表等内容的设计。经过近两个月的研讨、设计、修改和定稿,最终该三级公路线路设计总长934.166米,并在CAD海地软件的3D模拟环境下顺利通车。
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有过开始的茫然与无从下手,也经历了熬夜加班不断补充知识、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总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学会了不断学习以充实自我,认识到了团队协作在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将课堂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并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道路工程》课程设计。
如何求路面上某一点高程?在初始设计过程中,这一问题困扰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在莫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团队尝试了利用海地软件辅助CAD进行设计。但与此同时,海地软件怎么使用又是一个“拦路虎”。在经过商议讨论后,我们从网上下载了海地软件的相关教学视频,从“零”学起,我们一边看视频不断补充新知识,一边应用该软件对三级公路路线进行设计。当遇到不懂之处,我们在团队讨论的同时,还就公路设计中的边沟规范、填方挖方具体设计等内容,请教了其他团队的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不断吸取经验后,我们团队终于能很好地应用海地软件辅助设计,并成功利用软件中的三角形法求路面上某一点高程,帮助我们团队更快、更好地完成了该部分的道路设计。
十指握拳,方有力道。在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的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简单的说,团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我们能顺利完成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接到老师布置的课程设计后,我们两人小团队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了明确而详细的分工协助。一个计算,一人画图;一人查阅资料,一个学习软件;一人描绘纵断面图,一人描绘横断面图„„一个团队,一个信念,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这就是我们。
何为课程设计?在我们的认识中,这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莫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公路设计的知识,这让我们脑中有着很多“模型”,如何将模型具体化,这便需要课程设计的“真金”磨练。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重新温习并应用了很多课堂知识,比如说在路线选择中,我们查阅了课本,充分考虑到了路线应尽可能避免河东道,节约工程造价,应少占用田地,田地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源等。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课堂知识的重要性,这些都将是实际的公路设计的必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