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课程学习心得

2024-07-27

日语课程学习心得(精选16篇)

1.日语课程学习心得 篇一

1培养一点兴趣

进入大学,接触到日语这种过去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语言,有些同学难以适应,不得要领。成绩欠佳时推脱说,我对日语没兴趣,所以怎么也学不好。我觉得这借口不高明。语言学习是一种技巧性的学习,有点类似学开车,肯花功夫,且功夫花到点子上,大多能学出点成绩,就好比没人会说因为对开车没兴趣而学不会开车。面对完全陌生的语言,开始的时候记不住,学不会很正常,硬下功夫当然也能克服困难,不过尝试着对这门语言感兴趣起来应该会是一个更愉快、有效的办法。

关于培养学日语的兴趣,很多同学第一反映就是看动画。我是动画迷,当然不反对。但各人喜好不同,对很多同学来说,也许动画不一定有意思。不过,日语的影视资源很多,音乐、广播、动画、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新闻、演唱会,相信总能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节目。先不说里面的日语是否标准,听着、看着,觉得有趣才是最重要的。常常听说学日语要坚持看新闻等等,用到了“坚持”这个词,怎么都有点勉强自己的意思。找一些有趣的节目,不用坚持也能一直看下去,又能培养语感,了解日本社会,岂不更好?

我作为一个动画迷,还是要建议大家,最开始看看动画。主要是因为动画由专业配音演员配音,发音比电视剧中的演员清晰。而且他们的口音更标准,语速也较慢,适合入门时作为听力的训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看什么不要过分依赖字幕。依赖字幕,一方面没办法专注于听;另一方面,字幕水平参差不齐,字幕常常错误百出,有误人子弟之嫌。

2积累词汇

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喜欢是一回事,接下来该如何学呢?有人怎么都对日语没兴趣,那就更要抓窍门学了。

语言学习说到底就是一个扩大词汇量的过程。语法再繁杂,到底有限。词汇却是无穷无尽,年年翻新。我觉得在日常学习中,词汇积累对学习日语非常重要。

首先是巩固课本上的词汇。从大一开始,为了准备考试,我常会做一些语法词汇的整理。到了大三后,新语法越来越少,语法整理就不再做了。不过有一项整理一直没有中断,那就是新词汇的整理。对于巩固课本词汇,我的办法是默写:将词汇表的日文部分遮住,对照中文写日文。然后将写错、不会写、没记住的词整理到一起,等到期末时就重点看一下自己整理出的词汇。

另外朗读课文也是巩固词汇的好办法。通过朗读,可以很快巩固新词,同时能训练口语,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听几遍录音,标好声调,朗读几遍,然后看一遍词汇表默写,会比直接背词汇容易记得多。

除了课内词汇,在课外要如何积累新词汇呢?我主要靠听广播。可能我是听着比看着更容易记单词的类型,每当听到广播或CD广播剧中出现课本上学过的词,我对它们的印象就会特别深。

另外,日语有一大好处,只要能听清楚,就可以写出来,查字典。不像英语,听到生词,不能准确拼写还不能马上学会(这大概就是我学不好英语的原因)。日语的话,听到写不会的词,顺手记下来查一下字典,马上明了。现在有了电子词典,按按键便唾手可得,省时省力。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广播,听歌曲写歌词也同样可以训练。不过听歌词的时候,要注意有时促音的地方会拉长一拍唱成长音,会影响单词的准确记忆。另外唱歌的时候为了配合曲调,不能保持发音节拍的稳定,需要注意。当然,光是听的话,书面语方面会比较薄弱(我就有这个问题),平时要有意识地训练日语文章阅读。

3口音、听力与会话

口音漂亮与否,当然和模仿能力有一定关系,不过我觉得它更取决于听辨能力的高低。能分辨出发音、声调的差别,在自己发音时就能区分开来。所以说好的重要前提,是听得仔细。

在调整口音方面,多听大概是唯一的办法。通过潜移默化地受影响,从而无意识地模仿出日本人的发音当然最好,有意识地进行模仿练习也是不错的方法。重要的是,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发音上的细微差别。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自己说的日语录下来对比,或请别的同学听听,挑挑毛病。

听力主要有两个重点,首先是对听日语的习惯程度。我平均每天听3到4小时日语(包括动画、广播、日文歌曲)。很多时候都不在意听什么(一期广播要是有趣会反复听很多遍),只是想听听日本人说日语,习惯他们的语速和口音而已。能保持每天听一点日语,遇到听力或同日本人说话时就不会感到陌生。

另外一个重点其实前面讲过,那就是词汇量。听懂多少,到底还是个词汇量大小和语法扎实与否的问题。我学到的词汇很多来自听,所以在听力方面觉得没什么障碍。如果词汇主要来自阅读,那就要注意多朗读一些文章,通过自己读给自己听,来训练耳朵熟悉词汇。

在说的方面,找机会和日本人练习当然最好。要是不行的话,自言自语也是可以练习的。另外上课有发言机会也要尽量利用,大胆发言。在会话方面我没有特别在意过,所以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不过我觉得,如果先想中文再转译成日文说出来,那大多是不伦不类的日语。说日语的时候把思考用语也转换成日语才能更快更顺畅地说出来。

4关于语法

把语法放到最后,不是因为它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我自己语法学得也不好。平时阅读时基本不考虑语法,全凭感觉,一想语法句子都支离破碎了。日语的语法很琐碎,不过也有很多大的条条框框,比方动词变形、敬语等。这些大的框架还是可以整理,并应该熟练掌握的。而日语中大量的近义用法以及“受身”,我自己也掌握得很不到位。要掌握它们只有扩大阅读量,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会更注意这些细节。マニア的精神

不光是学日语,我觉得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点マニア的精神。

不管做什么,深究下去必定会发现其有趣之处。在给某一个事物下定义前,应该更加广泛深入地了解它。有时深究下去,就能乐在其中。好比我以前非常看不上村上春树,那是因为我只读了他的《挪威的森林》。但是等读完他几个长篇后,我已在计划毕业论文里写写他的《奇鸟形状录》了。

学日语也是如此,在断定日语枯燥复杂之前,多了解一些日本和日语,也许你对这门语言的印象就会有所改观。日本是一个マニア成灾的国家,不管什么都有人深究,不管什么都有人乐在其中。在我看来,养成一点这种特质,不仅是对于学习语言,对别的方面也是有所启发的。结语

现在想来,“学外语要做到听说读写译”这句话,已将学习目标、层次、方法都说全了。“听说”是最初的层次,通过听说能巩固基础、培养基本的语感。这个阶段,大部分的词汇来自听,学到的词汇比较浅显。在有一定积累后就进入到第二个层次──“读写”。

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更进一步深入到这门语言中,这个阶段的词汇主要来自阅读,接触到的词汇更加艰深抽象。

最后回归母语,做到可以互译,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外语水平。

不仅是学习外语,回顾一下儿时的自己,我们学习母语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在大一大二打基础时,一定要重视“听说”训练。

如此分析看来,我的日语学习其实还只停留在听的初级阶段,大部分词汇都来自听。要深入地学习下去,必须要阅读更多的日语文章,把握好文章用语和口语词汇的平衡。今后我也要在这些方面更加努力。

孙劼同学(日语学习“零”起点)获奖经历

2007年11月(大二)第21届广州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新人组优胜 2008年11月(大三)第22届广州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大赛组优胜

2009年5月(大三)第4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华南赛区)特等奖 2008年11月2008年日语作文演讲大赛入围奖

2008年11月2008年中国高校日语作文大赛入围奖

孙劼同学赴日经历(获奖者奖励)

2008年2月28日—— 3月5日赴日本东京、京都、名古屋

2009年3月8日—— 3月14日赴日本名古屋、仙台、东京

2009年7月赴东京参加“第4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总决赛

2.日语课程学习心得 篇二

一.日本的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种。日语中的假名和罗马字每个字并不表示一定语言意义, 因此为表音文字。其中, 每个假名可以单独表示一个音节, 因此为音节文字;每个罗马字只表示一定的音素, 因此为音素文字。日语中的汉字具备一定读音, 并以一个字为单位表示一定语言意义, 因此为表意文字。此外, 阿拉伯数字是表音文字, 但因其可表示数量, 所以在特定意义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表意文字。

二.日语表记法

表记法即文字 (符号) 书写法, 是用文字或符号书写单词和文章的方法。日语中包括「ひらがな」、「カタカナ」、「アラビア数字」、「ローマ字」和由中国传入的「漢字」。这些文字共同构成了日语独特的表记法。

(一) 假名的使用

假名包括平假名 (ひらがな) 和片假名 (カタカナ) , 是日本创造的文字。平假名多用于表记用言的活用词尾、助词、助动词或副词和接续词。如:行く, 学校を休む, 知らない, すっきり, それから等。汉字假名混用文中使用的主要是平假名。片假名多用来表示外来语和一些特殊词语、动植物名称、专业用语及拟声拟态词等。如:コーヒー、バス、ウサギ、ガン、ガミガミ等。因此, 看到片假名, 即使不理解词义, 也可暂时跳过, 有时甚至不会影响到文章的理解。

(二) 汉字的使用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 不仅有其自身的发音, 而且表示不同的意思。因其特殊性, 汉字一般用来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词:如名词鼻、动词学習、代名词彼, 形容动词努力等。汉字有时还能给人强烈的印象。例如:在路上看到「危険」, 立刻会让人感受到危险;如果写成「kiken」或者「きけん」, 就难以让人产生直观感受。因此, 提示性语言或警示标语等多用汉字。这也可以说是汉字在日语表记中的特殊作用。

日本的“国字”和制汉字与中国传入日本的汉字有所不同, 是日本人运用会意造字法创造出的汉语中没有的汉字, 对待这种汉字需多加注意。例如:

辻 (つじ) :十字路口

榊 (さかき) :常绿树木的总称, 多用于神事。

(三) 罗马字的使用

在日语中, 罗马字是作为辅助文字进行使用的, 常用拼写法主要有黑本式、日本式和训令式。在文章中, 罗马字多以类似cm、NHK、Tシャツ的形式出现, 很少以罗马字书写全文。

(四) 汉字假名混用文

日本习惯使用汉字假名混用文 (漢字仮名交じり文) , 这也是现代日语文章的标准书写方法。在这种书写方法中, 虽没有硬性规定, 但句节开头一般用汉字。这样一来, 就算不留空白也不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如:「日本語の表記法は複雑なものだ」。如果不采用汉字假名混用文, 则应写成「にほんごのひょうきほうはふくざつなものだ」。即使这样分开书写, 也不十分容易理解。

三.汉字在日语表记中的作用及对日语学习的影响

(一) 汉字在日语表记中的作用

中日两国自古就有密切的联系, 汉字不仅奠定了假名文字产生的基础, 也为国字的产生提供了依据。也增加了日语的词汇, 汉字和汉语词汇在日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汉字是表意文字, 用汉字假名混用文书写的文章只要看汉字部分就能大致把握文章内容, 非常方便。日语文章每句话的句节开头多用汉字书写, 所以十分容易辨认。此外, 读音相同却表记成不同汉字的异字同训情况非常多, 如:「変える買える代える替える換える飼える」。这种情况下, 如果单单使用假名而不使用汉字表记, 会难以理解文章的意思。

(二) 汉字对日语学习的影响

日语中的汉字是在汉语中汉字的基础上创新改造而成的, 因此日中汉字存在一定差异, 但中国学习者与生俱来的汉字能力对日语汉字的学习十分有利, 充分发挥这种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充分发挥中日汉字联系的正迁移, 促进日语的学习。

摘要:日语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记法, 了解日语表记无疑是日语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步。巧妙利用中日汉字之间的正迁移也是中国学生日语汉字学习的一大捷径。

3.日语课程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非日语专业;专业日语课程;酒店日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98-01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非日语专业,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专业都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了专业相关日语课程,例如《酒店日语》、《旅游日语》等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及就业竞争力。接下来,将以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日语》课程为例,就如何在较短的教学周期内提升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如何更好地构建符合专业要求的专业日语课程体系,进而将日语语言与专业知识更紧密结合进行分析。

一、《酒店日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以培养熟悉酒店理论知识,掌握酒店服务技能,具备酒店管理督导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信息获取能力、社交能力的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特别是涉外服务酒店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就需要在外语方面进行更精细的培养。特别是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对日贸易较为发达,日本客人较多,很多高星級酒店要求本分岗位的员工不仅在英语方面能跟客人进行流畅的沟通,也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日语沟通能力。正是基于酒店的这一人才需求,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开设了《酒店日语》课程。

二、《酒店日语》课程学情分析

《酒店日语》课程的学生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日语语言基础,要进行《酒店日语》课程的学习需要从最基本的假名学起,同时也需要学习最基本的日语语法知识。此外,酒店管理专业的《酒店日语》课程开设的时间一般较短,多为1~2学年,而且课时数较少,一般一周1~2次课。

在没有实习前,学生对《酒店日语》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差,很多学生会更倾向于单纯地学好英语,认为自己遇到日本客人的几率不大。但很多在酒店前台、大堂酒廊、餐饮、销售等部门实习过的学生都会发现,在高星级酒店中,日本客人很多,而且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很多时候用英语很难进行有效沟通。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后主动找到日语专业的老师进行日语学习的情况。

可见,《酒店日语》课程既是学生就业岗位的实习需要,也是学生提升岗位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如何在较短的教学周期内,在较少的课时数下,更好的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是很多教师正在积极思考的问题。

三、《酒店日语》课程体系构成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可见,《酒店日语》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同于日语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开设的《酒店日语》、《旅游日语》或《商务日语》等课程,需要在课程开设初期,为学生讲解日语基础知识。因此,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可划分为日语语言基础、酒店日语、对日本客人服务礼仪·服务技能和日本文化的四部分。

日语语言基础部分包括日语发音、基础语法、日语主要表达方式、日语敬语和日本肢体语言等内容。为能更好地与酒店管理专业相结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时,所用例词、例句皆尽量为酒店相关词句。

酒店日语部分应包括酒店岗位群中与日本顾客接触最多、使用日语频率最高的岗位的岗位日语。主要包括酒店前厅部(含前台、GRO、礼宾部、商务中心、总机等部门)、餐饮部(含中西餐厅、大堂酒廊、宴会部、送餐部等部门)和客房部(含客房、洗衣等部门)主要面客岗位的岗位日语,采取主要词汇和经典面客场景讲解。

对日本客人服务礼仪·服务技能部分主要讲解日本人的习俗、礼仪、交际特点等跨文化交际内容。使学生了解日本人的表达习惯,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了解日本人的禁忌及喜好等,以免在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影响酒店美誉度。

日本文化方面则主要讲解日本的节庆活动、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中日文化传承、日本社会世情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日本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与客人进行相对深入沟通的能力,满足客人对酒店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结语

由以上对酒店管理专业《酒店日语》课程体系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高职院校的非日语专业的专业日语课程来说,最主要的并不是日语语言的学习,即不要只是进行发音、语法、普通词汇的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在一年的学习中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他们会觉得这些内容与自己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日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日本文化等进行深入的融合,只有将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掌握真正的酒店日语,才能与客人进行无障碍交流。

参考文献:

[1]徐雪华. 浅析如何在高职实施酒店日语教学[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

[2]黄金玉. 酒店日语教学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20)

[3]金兰.??高职院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11)

[4]舒小沙,聂中华.??日本文化特征在日语中的反映——兼谈文化内容导入日语教学[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5]郭晓雪,王洋. 高职高专院校旅游酒店专业改革之我见——以旅游日语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19)

作者简介:刘芬(1978—),女,汉族,山东济南人,青岛大学文学硕士,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

4.日语学习心得 篇四

到了大二,觉得有了学习压力,每天课很多,虽然有时会觉得很枯燥,但老师有时会给我们看一些和日本文化有关的视频、图片,同我们一起讨论日本的文化风俗。总之,大二大三的记忆是忙碌的,不过忙碌的结果到现在来看也只是通过了专业四级和能力二级而已,总想着一级才能足够证明自己是学习日语专业的,不过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考过。

三年半的日语学习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已悄然流进昨日,在曾经的学习中遇到过挫折,有一些在当时看来是难以克服,不过当坚持和勇敢面对后都成功渡过难关了。现在觉得每一次经历都是值得的,每一次的磨难都会让你的内心变得强大。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坚韧的意志,还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困难,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态度决定一切,只要踏实认真去做就问心无愧了。

其实在日语学习中,给我最多的感受是学会严谨、谦虚、细心和坚持。学习了日本的文化,日本礼仪,日本文学等,从中让我明白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应对困难和生活中

不得不面临的无可奈何。

外教教授的课程记忆犹新,课堂是自由活跃的,作业是开放式的,传递的更多是人生感悟等。

大学生活中最深的记忆是每晚的自习和图书馆生活。虽然一成不变,但乐在其中,最起码有或大或小的收获,有喜悦和充实。受日本文学课的影响,课外也读了一些日本文学作品,体会字里行间的细腻和多愁伤感。

学习日语以来的生活是充实的,在过程中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也学会了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主动地、有目标地学习。日语学习中需要更多的是智慧、毅力和恒心。而这些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人生最宝贵财富。

到了大四,不再觉得学习是最重要的了,毕业找工作等一下子都来临了。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在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就面临了。真的有种被逼着长大的感觉。大学所有的课程都结束了,毕业论文写作开始了,大四上学期即将结束。

5.日语学习心得小结 篇五

去年12月的日语等级考试成绩如今已经公布,承蒙新世界以及高老师的栽培,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有幸写下一篇在日语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与感悟,希望能对正在努力的新世界的学员们有一些帮助。

其实正式从五十音图开始学习日语是在去年暑假的时候,所以首先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有心是肯定能学出成绩来的,甩开那些迷茫与不自信,既然自主的报名并开始了日语的学习,那就该付出相应的行动和努力。

在再三衡量后我决定写在最先,也是我认为最能与提高成绩的一方面,那就是背单词,这是语言的学习中最困难也是最枯燥的,但往往也是最有益的。虽然说语法题中遇到的生词可能和问题没有太大关系,阅读中生词可以依靠前后文猜想,但这都是投机取巧或者说是没办法的办法,何不考前多做点准备多吃透一些单词呢。

在这里我也写下我在背单词中的一些方法,首先对于单词,我的看法多数人包括我是没有什么过目不忘的技能的,所以单词要真正背下来是需要一遍再一遍的回顾的,这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我保证这些时间是物有所值的。我个人的方法是准备一本小本子,每遇到生词时在一行上写下日语,平/片假名以及中文解释,重点单词需要日/中来回背,有些不是很常用的生词作到看到日语能知道中文的意思就好。单词是贯穿整张考卷的不论是词汇,语法或者阅读,甚至希望在日语方面学精更是必须跨过的一道砍。另外日语好在单词,只要能正确的读出来就能写出来,这是我们中国人学日语的一大优势,应该好好把握,不仅对记忆有好处,更多的能让我们发出一口标准的读音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真的背到一定量的单词你会发现其实很多说是不认识的词也就是两个汉字拼拼就是了。

之后就阅读这部分相信其实大部分的内容是能看懂的,只是有时候文章的量太多理不清思路导致会做的题目选错,这里我推荐大家可以去做一下中级口译教程里的阅读部分,里面不仅包括了许多热点文章还包含了在整理文章的很多实用的方法和要点,相信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做阅读切记你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理解作者的想法并以此来答题,刚开始做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发现选项有两个甚至三个都不能说是错的,这时候反问一下自己作者是什么看法,而不是你自己的看法,这样阅读的正确率是会提高的。

语法部分其实没什么太大的讲究,就像老师说的也就那么点惯用行背下来就是了…但讲到语法,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建议刚刚打算从零基础开始学日语的学员们,千万千万把新世界初级的两本书吃透,日语所有的语法时态的转换全在里面了,不同于英语有那么多不同的用法,日语语法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之后就是一通全通的感觉了。

之后,既然有这次机会能与大家分享我个人的学习心得,也就多几句,写下对口译方面有兴趣或者以后打算去有用到日语来交流的职场的想法。

首先多听,新世界上有每天同步的NHK新闻的连载,还很用心的有三种速度来对应学到不同层次的学员们,新闻中其实刚开始听不全完全是因为一些比较官方的用语没有接触过而造成理解的断档,坚持一段时间在听的同时听到不知道解释的生词按读音查并记录下来,相信一两个月下来基本就能保证听下90%以上的内容了。

其次多写,现在应对全是选择题的等级考试中我们需要写的地方不多,以后真正要做笔记或者笔译等的时候会导致反映不过来读音对的是哪个假名,这个可以边听一些句子边写,慢慢来,不久之后我相信就能键笔如飞了。

最后还有就是多读,其实作阅读时候我们都是心里默念,这样虽然能理解但真正读出声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听着也别扭,更有甚者知道是什么音就是读不出来,这其实是现在就可以开始锻炼起来的,同样一篇阅读稍微多花点时间,你的收获将是不可估量的。

6.大学学习日语的心得感悟 篇六

在开始学习日语以前,我并没有对日语学习抱有太高的期望。当时认为在新东方学习日语,在条件、时间、环境上都无法和大学日语专业相比。只是带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开始了N5的学习。但在课程开始后,学习的效果却比我预想中的要好得多。

首先是课堂气氛轻松自在,不像在大学上课那样沉闷枯燥。在学N5的时候,陈极璐老师在每节课堂中都会根据课本上课文的内容让同学们用日语对话,这对于刚开始学习日语的同学们来说,敢于开口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口语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此外在N3N2课时,代红光老师还会让同学们做发表,比如自我介绍,或者是关于自己兴趣爱好的某一个话题进行介绍。老师通过修改同学们的发表演讲稿来指出日语在书面用语和口头用语中的不同之处,并培养我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语感。由于日语能力考试中没有关于口语和写作的内容,但通过老师布置的这些作业可以让我们在备考时忽略的地方得到锻炼。

其次,虽然上课时间受到客观上的约束,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的任课老师们都能在把课本知识充分讲解透彻的同时补充大量的关于日本文化习俗的知识。比如安宁老师在授课时,既教我们一些日语里地道的表达方式,还会由课堂内容引申到如关于日本人过年时的习俗、日本的轨道交通、日本的风景名胜等各方面的知识上。这些补充的背景知识对于我以后的留学生活都非常重要。

自20__年11月20日开始,我在新东方一直从N5课程学到了N3课程。2011年春季N3周末班结课后,我在7月份的N3考试得到了145分的成绩。这个成绩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坚定了继续把日语学习下去的想法。随后我继续选择在新东方上日语班,完成了N2课程的学习,并在11年12月的N2考试中得到了169分。这个成绩是我利用业余时间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日语一年后取得的。我感到骄傲,同时也真心感谢我的各位老师。

日语学习感受

7.《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式初探 篇七

《日语会话》是日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 对日语专业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 《日语会话》课程更凸显了它重要的地位。作为职业院校, 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某项技能, 并能快速转化为谋生手段是最重要的专业教学目标。因此, 高职院校的实践性便成了最显著的特色。日语会话课程就是一门全实践课程, 学生们通过开口说日语以及各种现场情景模拟来实现交流的目的以及对日语的运用。

作为一门以专项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分支课程, 相比于《日语基础》、《日语听力》和《日语写作》等课程, 它对于日语专业语言能力学习和培养的支撑作用更为综合和全面, 它不仅能运用上《日语基础》 (日语精读) 课程中学到的语法, 还能体现《日语听力》的能力情况, 更重要的是会话课中的信息量相对有限的学习效果的深化和拓展起着至关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语会话》课程的总体特点是“既泛又精”:所谓“泛”是指会话的内容情景包罗万象, 要求同学们全方位无死角地在任何情景下都能用日语搭上话, 并熟练表达想说的意思。所谓“精”是指在每个情景中都能用上日本最地道的说法。拒绝中国式日语以及自由发挥式日语。这就要求在教授学生说话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当地的风俗文化, 同样的一个意思为什么日本人比较习惯这样说, 而不那样说, 这些都需要讲解到位。

二、《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基本要求和目标

1.课程考核要求:课程考核内容要涵盖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和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外会话内容, 两者并重, 不能偏废。

2.课程考核目标:通过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考核检测和强化该教学环节对于课程学习的指导作用;通过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的日语会话内容的考核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起到课程教学为专业学习总体目标服务的作用。

三、《日语会话》课程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1.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过于偏重于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内容, 试卷模式的设计与日语精读课程《日语基础》相对雷同, 总体信息量不足而且过于强调日语语法的细节性检测, 脱离了《日语会话》“泛而精”的课程特点, 达不到会话课程的考核要求和目标。

2.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试卷模式单一, 对于不同考核目标的针对性不强, 不利于课程教学具体目标的实现。

3.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弱化甚至忽视了课外自主学习的课外教学环节, 即使涵盖了此环节, 也多半因为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而徒有其表, 无法真正对课外会话完成效果做出客观有效的检测和评价。

4.传统的《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过于强调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考核作用, 期末考试在学期成绩中的比例过大, 一般达到了60%-70%, 忽略了过程性考核对课程教学效果所起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过多将学习精力投入在以教材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甚至考前复习中而忽视了以课外练习环节, 偏离了《日语会话》课程学习的正确轨道。

四、《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措施

1取消纸面试卷作答的考核方式, 直接把真实情景搬入考试现场。通过现场提问以及模拟情景对话, 来考核学生的会话能力。

2.考试内容范围广并且灵活, 除了考核学生的日语语言能力外还需要考核反应能力以及综合常识能力。

3.调整了课程学期成绩评定标准, 将平时成绩的比重从30%-40%提高至50%, 而且在平时成绩中加入了课内外实践情况这一内容, 降低了终结性考核比例, 提高了过程性考核比例。

4.制定了文本式《日语会话》课程考试大纲, 于课程教学开始之时就告知学生。

五、《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取得的积极效果

上述考核方法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对于《日语会话》课程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日语会话》课程考试大纲的制定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课程学习和考核总体要求与目标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2.考核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对于课程具体训练目标更加清晰, 对课程学习的安排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

3.课内学习内容和课外学习内容考核并重的设计强化了课堂教学的对课程学习的指导作用和课外学习对课程学习的深化与拓展作用, 兼顾了两者之间的影响与促进,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日语技能和水平。

4.过程性考核权重的增加和平时成绩构成的丰富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进一步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六、《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改革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措施

由于教学水平的局限, 对课程理解的深度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尚有不足, 在《日语会话》课程考核方法改革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以课外自主学习的会话内容考核环节比例仍然偏低, 目前仅占20%;对于构成平时成绩情况的评定还比较初放, 评定和检查标准尚不够具体细致等等。这些将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解决, 以形成更为科学和严谨的成绩评定体系。

摘要:《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方式对日语会话的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日语会话》课程的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改革进行了讨论与探究, 期望能对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起到垫脚石的作用, 同时也能给日语专业其他课程改革以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语会话,考核方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文池;促进日语会话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会话素质——高职日语会话教学之管见[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3期)

[2]莫伟;夏娟;日语会话课程教学环境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3]卢现祥, 唐静芳, 罗小芳;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6月刊

8.日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初探 篇八

【关键词】日语视听说课程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01-02

一、课程概述

以本校日语系日语视听说课程为例,日语视听说课程共开设五个学期,贯穿大一至大三三个学年,《日语视听说(一)》和《日语视听说(五)》为周2学时,共16周,32学时;《日语视听说(二)》、《日语视听说(三)》和《日语视听说(四)》为周4学时,共16周,64学时。是除基础日语课程之外课时所占比重最大的课程,也是日语系三门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教学目标成递进式上升趋势,在巩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实际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以《日语视听说(三)》为例,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三、使用教材

在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否使用教材一直是我们反复探讨的问题,使用教材有利于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素材,有利于保证授课内容难易程度适中,并保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但同时,使用教材也有一定弊端,首先,语言学习附有时代的印记,语言表达的更新速度很快,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制约,所学知识很难与母语国家同步,教材内容一般更新速度很慢,很快就会出现于脱离实际、语言陈旧等现象,所以固定教材并不利于学习者学习“地道的日语”,其次,如果使用教材,学习者会不自觉的依赖教材,为了能够正确回答教师提问,解题过程中会想要看书中的答案或听力内容原文,结果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平时题目都可以答对,但是考试时成绩却很不理想,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的真实听力水平,针对这一点,我们也曾经尝试在学期初就将学生的教材统一保管,学习知识后再将教材对应内容反给学生复习使用,这样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会出现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提前获得教材内容的情况,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經过反复讨论研究之后,本课程尝试无教材教学,即不使用固定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编写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授课内容由日语视听说课程组的老师负责编写,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难易程度适中,并请相关学术专家进行指导。课件内容涵盖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加了教学的趣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年教学内容都会进行更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四、教学方法

大学日语教学已逐渐摒弃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是单纯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形成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授课模式,日语视听说课程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以及不同的授课环节采取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练习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讲授教学法亦称讲演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释结论的方法。讨论教学法指围绕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语言交流锻炼听说能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法。练习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重复性的操作,正确掌握某些知识、技能或动作等的过程。按练习的目的划分可分为理解性练习、积累性练习、迁移应用性练习、延伸拓展性练习。问题教学法指教师有意地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

五、特色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方法。我校日语系将TOPCARES-CDIO的工程教育教学理念,引入到语言教学过程当中,以项目为导引,将本学期的内容进行相关性串联,通过项目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情况。根据所学内容可以设定五级项目、四级项目和三级项目,由单元项目(五级项目)支撑单元组项目(四级项目)再融合为课程的综合项目(三级项目),每个项目都涵盖了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逐层递进,难度逐渐加强,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体系。

六、考核方式

目前,基础日语教学还是主要以课程考核来检验教学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考核也改变了传统的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形式,把课程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以及项目成绩,终结性考核为期末笔试成绩,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比例一般设定为6:4。通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可以比较客观的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日语视听说系列课程是日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如何更好的开展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是今后要继续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冯千.标记性理论于日语初级听力教学的研究[J].外国语文.2013.(8)

[2]谢育新.日语视听说的细节听解教学[J].日语语言文化研究(第三辑).2009.(1)

9.日语学习方法心得总结有哪些 篇九

语法是语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想要学好一门语言,语法一定要过关。

(1)有规律的不用怕

一些同学在刚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被动词的变形吓住了。其实不用怕,动词变形是有规律的,日语一共4类动词(一类、二类、サ变、カ变),每类动词都有自己固定的变形规则。有规律的东西都不难,只要拿着词汇套进规律里面就好。熟练以后,不用再想规律,就能够直接变形。

(2)背诵句子,攻克句型的意思、接续、使用语境

日语中有很多句型,这些句型和词汇一样,只要利用句子就可全面攻克。对同一个句型的不同意思或接续,都列出相应的句子来背诵,就可轻松攻克句型。

10.日语考试心得 篇十

3.读解文部分:根据平时做题的习惯,认为应先解决简单的语法题,把省下的时间做读解文,可以先做语法题再做读解文;但头脑清醒时做题不容易错,也可以是先做读解文再做语法题。重点是:要计算好时间。

4.要看清题目的数字号和答题卡的的号码是否一致,而且在答题时有时间的话,也要对照一下,不要造成错位的现象!

11.关于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及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翻译 改革 课堂教学 团队管理 考试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递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我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重大的挑战。翻译教学如何培养翻译人才,决定着我们翻译工作者能否接受这一挑战,所以翻译教学要不断地深入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日语教育在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发展热潮后,进入了稳定期,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一直作为日语专业重要就业方向课程而存在的日语翻译课程,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进行课程的改革已成必然。

一、日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翻译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翻译工作是以少数翻译工作者为中心,采取独译或合译的方式,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现在,这显然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翻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必须高效快捷,只有如此信息才能快速传播,并保证时效性。而显然,相比独译或合译,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则更符合市场的快捷高效的需求,在一个翻译项目团队中,翻译工作者根据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个人的最高水平,并最终完成翻译的目标。

我们的翻译教学是否能培养具备翻译、团队(项目)管理、审校、协调、总结等能力于一体的,有一定语料储备的翻译人才,是检验我们翻译教学的重要标准。在没有条件接触实际翻译项目或任务的校园环境中,翻译课的考试则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众所周知,考试是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检测教学效果与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有段而存在的,有助于教师分析课堂教学调整教学计划,有助于学生自查并整理学习的重难点,考试内容、形式可以改变,但是效果必须保证。

在本年度的翻译课前,笔者就教材、课堂教学、考试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教材方面,学生认为课程使用的教材涵盖了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分量厚重,但是翻译实践或示例中,选自文学作品的示例、基于翻译技巧应用的示例比重较大,讲解性强,但翻译素材、课后练习的实践性不强,与学生的翻译体验、与日常所需相隔甚远。课堂教学方面,学生普遍认为翻译课因讲授技巧而充实,因教师补充示例的语境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通过翻译了解到了很多中日表达、用词等的差异,对语言的表达严密、谨慎等有了深入感受,但是在实际翻译实践时却发现似乎翻译课并没有如同想像中那样具备强大的、实时有效的指导性。考试方面,学生认为翻译的课程考试除开翻译理论外,几乎可以以综合日语水平为准绳,综合日语能力高的学生,翻译课考试成绩必定优秀。即学生认为翻译课程的教学未能够有效指导翻译实践,而考试并没有达到检测学生翻译能力,指导翻译学习的目的。一言蔽之,在学生眼中,翻译课变成了词汇、语法、写作、文学示例的背景分析的综合课,翻译的考试则成为了囊括对词汇、语法等的读解、写作测试。

可见,无论是从市场的翻译人才需求,还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二、翻译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具体实施

在本次翻译课程中,为使学生能逐步适应改革,无抵触情绪,笔者尝试从翻译课程设置的第一学期教学开始改革其课堂教学和考试。

1.翻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具体实施

翻译的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我们在翻译教学中,通常只能给学生订购一本或两本翻译教材,翻译理论讲解的部分在各版本教材上主要涵盖翻译史、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等各种理论内容,为增加理论部分的吸引力,将对学生有所了解的翻译大家进行补充讲解,例如研究和翻译大量村上春树作品的林少华先生、翻译大量推理小说的叶荣鼎先生、翻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多部日本作家作品的叶渭渠先生及其夫人唐月梅,以及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翻译家文洁若等。学生以教师为媒介,将会走进一个翻译的世界,从今天往后不仅仅作为读者,更作为翻译学习者、翻译工作者的角度来阅读日本的各类作品,从而深入理解到翻译课并不只是词句、表达的问题,而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是一个建立在语言基础上,基于出发语的文化理解上的,再创作的艺术过程。而要求学生站在翻译理论的立场阅读至少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能更加促进学生对翻译理论精髓的理解,同时增加对翻译实践的兴趣。

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课堂形式有教材示例翻译的推导、教材练习及译文的演习鉴赏、以及补充的翻译素材。教材上的示例多出自文学作品,句子经典但缺乏语境的理解,在推导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句的翻译,往往要导入介绍其出处甚至梗概,这占用了课堂的时间且对学生而言素材单一、陌生。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接触的信息,应充分利用网络等条件,使用近几年市场需求比较大的、热门的话题素材,包括商务、旅游、软件等翻译素材进行翻译演练,更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到翻译离生活并不遥远,可以说无处不在,小到日本制造物品的说明书,大到媒体报道的日本经济政治内容概要,翻译实践本身具有极大的实时性与实用性。

在教材译文鉴赏或补充素材演练时,擅长单兵作战的有优秀翻译能力的学生固然好,但是能调整自己与他人合作、分享的学生更值得赞赏,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利用时间,互相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尤为重要。若如想进行个人的挑战也可在课后单独进行。翻译实践中,可以使用精选专题素材,指定组长后,组合成不同团队。在翻译组组长管理下,根据组员的能力将语料准备、翻译、审定、录入排版、总结等任务分配到人,以团队(项目)的形式进行翻译实践。而后的集体讨论中,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翻译见解并阐明理由,展开讨论甚至辩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突破语法基础等局限,打破思维定式。诚然在语言的基础能力上,个体存在着差异性,但翻译作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影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出发语与接受语的语言基础、个体理解能力、语境、创造力等,或许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着不足,但是通过团体的翻译活动,恰好能够弥补这个不足,在课堂上应该引发学生关于“我擅长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做才能配合好大家做好这个翻译工作” 的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在翻译团队中的定位,并进而通过练习提升自己在团队项目中所需的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走进翻译世界,进而通过团队(项目)翻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领会到现代翻译工作方式的内涵,熟悉其流程,逐步地提升现代翻译工作者所必需的素养和能力。

2.翻译课程的考试改革的内容及具体实施

为了测试翻译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日语翻译课程的质量和学生的翻译能力,根据《基于翻译项目管理理念下的日语翻译教学改革》这一校级课题的目标设定,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遂在翻译教学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笔者尝试进行了考试方式的改革。

改革前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分别考查翻译理论与基本翻译实践能力,其中基本翻译实践主要是翻译技巧的运用,涉及考查日汉词汇的差异、生活中常用词汇表达、翻译考试考级高频表达等。作为初步的改革,考虑到学生的适应性,改革后的考试方式将闭卷的内容减少到70%,同时增加30%的开卷内容(今后逐步增加开卷部分)。闭卷部分依然考查翻译理论,以及日汉语言表达的差异、翻译技巧的使用,此外增加译文的鉴赏及修订题等。开卷的部分,允许携带并使用纸质的词典,内容选取与闭卷内容部分难度相当的专题素材,设置的题型为日语词汇解释,翻译内容背景知识理解,专题新闻或其相关内容的日汉互译等。

该改革的前提是翻译课堂教学中,进行过热点专题资料的翻译讲解、自由组队专题翻译实践活动等。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翻译理论与技巧,此外是否掌握了日汉不同语言表达的特点,是否除却一般翻译外也具备了一定的审校、修订能力,是否了解了翻译实践所需要的语料储备的必要性,是否能在课余关注专业相关素材进行语料储备等。

三、改革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在本次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中,笔者发现改革后的翻译课堂,确实是成为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似乎从日汉互译中当中找到了乐趣,也初次发现原来很多表达的对译并不机械呆板,而是有据可查、有理可循的。相比听众或读者的角色,他们更乐于换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乐于分享自己的见解。在课后的翻译作品阅读中,甚至有学生能勇敢地对于译者的译法能做出自己的评价,提出一定的看法。可见在翻译课堂上,作为主体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了翻译的价值和意义,享受翻译的乐趣,并且开始可以跳出种种束缚自由地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角度宏观地把握翻译实践活动。甚至可以说,从今后以后句子是有内涵的完整句子,不仅仅是各种词汇的规律组合,段落是能营造语境的完整段落,不仅仅是不同意义句子的综合体,终于文章或作品不再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能够作为完整的、充实的语言文字艺术被阅读、被理解了。

但是,在本次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特别是通过期末考试,暴露了一些教学中被忽视的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解决,这引发了包括笔者所在的课题研究组成员们更多的思考。

1.管理能力不佳

在课堂教学的翻译实践中,鉴于学生之间更为互相了解,教师只指定组长,由组长对翻译小组进行管理,主要管理的内容是挑选组员、分配任务、监管翻译环节、上交翻译成果等,意在模拟翻译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实践发现小组之间差异较大,有的小组快捷高效,而有的拖沓无比,更有的甚至没有办法完成翻译的任务。经过询问分析,问题主要在于学生组长存在畏惧心理,没有管理的自信或经验,不能有效下达各个流程任务,监管每个环节的时间等。今后,在进行此类的团队(项目)模拟实践时,第一步教师应该做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管理一个小组,加强其自信心。

2.语料储备不足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养成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因此教师们在课内课外十分强调对学生对国内外信息的了解和积累,在教学中选取实时的素材,启发学生关注这些信息,但是显然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式了解,没有深入研究信息的内涵,这造成的明显后果就是语料储备的量不足,质不高。在考试当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对于一些高频惯用表达,学生使用得是是而非;对于翻译素材的背景及走向不甚了解,译文脱离了现实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课后阅读与翻译课紧密结合,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储备语料,并以电子形式呈现,实现班级、专业的语料贮备共享。

3.工具书使用不擅

考试开卷部分是试行的限时翻译,部分学生由于过度的依赖于工具书,未能答完;也有学生所带的工具书不适用,未能很好答题;还有学生虽然有合适的工具书,但是却不能很好使用。在学习中使用工具书,值得推崇,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自己摸索中学会使用了工具书,加之在学习中习惯使用电子工具书,或者没能把工具书的使用与词汇构成规律等联系起来,造成工具书使用效率低。如何选取工具书,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工具书,对学生而言也是个问题,需要任课老师进行进一步指导。

本次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确有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翻译的实用性重要性等,接触到了现代的翻译工作方式,建立了翻译团队(项目)管理的理念,懂得了语料储备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深思,但幸好改革并没有结束,今后,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入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凌庆强,日语翻译教材改革浅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

[2]周虹,关于应用型日语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N],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李运博,关于《日语翻译与实践》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中译外研究, 2014(1)

12.日语课程学习心得 篇十二

一、历史原因及建议

历史原因主要是指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日军侵华行为在中国人心中深深刻下了烙印。我们忘不了屈辱悲惨的过去, 忘不了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践踏的脚步。这些战争的影响犹如遭受原子弹轰炸般久久不能平静, 代代相传。因此, 中国人有义务去铭记历史。也正是战争等历史原因让一些现在的孩子们对日本国乃至日语有了一种敌视或者抵触的心理。很多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及中日友好交流不是十分了解, 对日本文化也是知之甚少, 甚至说在学日语之前告诉自己不去接触与那个国家相关的任何东西, 可见历史给一代又一代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对于历史原因, 笔者认为, 历史不能刷新, 但我们可以让仇恨减轻。白岩松曾写过一本书《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大家应该看一看, 体会其中的中心思想即:先了解然后再去发表是爱是恨。对于日本, 也该如此。作为教师要多传授与日本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学、文化等真实情况, 让学生正确看待日本及日语。让学生明白:学习日语不等于不爱国。

二、现实原因及建议

1.语言环境问题。这是个共性问题, 每一个人学习一门外语都会面临这个问题。除非有条件的话去那个国家真正地生活或学习一段时间, 切身地体会当地的语言环境。地方普通高校里日语专业方向会比较少, 外籍教师也不会很多, 这样是会给语言环境带来较大障碍。

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如此发达的网络科技时代, 语言环境的问题可以实现人工的创设, 现在的网络, 只要你想学习, 只需打开电脑或者手机, 学习资源丰富多彩, 很多还是免费提供的。网上会有很多精彩的课程, 微信里也会有很多专门的日语学习的平台, 如日语学习、早道日语、今日日本、相约东京等, 语言知识、日本文化等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动漫、日剧等等, 只要想学习, 可以实现语言环境的半实现, 让我们去感受, 去模仿。

2.心态问题。英语学得不好学生面对日语这个崭新的世界没有足够的自信, 他认为只要是语言涉及的内容都很多所以都不好学。这样不少同学在还没有真正地接触日语之前就几乎抱着放弃的心态, 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 自然在日语的学习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就少。还有的学生凡事急于求成, 做事缺乏耐心, 心灵比较脆弱。只要学习两个多月看不到成效就会否定事实、他人或者自己。

我想面对这样的现状, 作为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教学的时候尽量采用一些简单易懂、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 不要再陈规蹈矩地传授知识了, 要尽力让课堂形式丰富多彩些, 要倡导快乐的学习理念。学语言就是要花慢功夫去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努力引导, 学生要多培养耐心。

3.惰性较强、忧患意识较弱。现在和以后的孩子多数从小家庭条件就比较优越, 可以说是在蜜罐中长大, 没吃过苦, 自然也就不能体会生存的艰难和赚钱的不易, 对未来的忧患意识很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让他们的惰性很强。学习语言, 单词量首先是很难克服的一项难题, 固定的语法模式有些繁琐。语言初期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和背诵, 而懒于记忆, 对未来毫不紧张, 这势必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种现状就需要家长转变观念, 孩子不是捧在手里是最好的, 温室里的花朵永远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家长要多让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多让他们受点挫折, 吃点苦。锻炼他们养成勤劳的习惯。古语有云:勤能补拙。此外, 要多给他们讲讲社会上的事情, 不能只会在学校生活。大学就是由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时期。这四年其实很重要, 利用好的话会受益终身。同时教师也要更加具有责任心, 协同家长一起让祖国未来的花朵更优秀更出色。

4.高校的招生体制。目前, 为了提高大学的升学率,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会有一项:是否服从调剂。这是国家避免学生当年落榜耽误一年时间和青春而采取的政策。高校学日语无外乎两种情况, 一种是自己对日语感兴趣而报的志愿, 另一种就是调剂的。自己选择的自不必说, 可调剂的就不好说了。或许部分调剂的学生觉得既来之则安之, 接触日语后慢慢喜欢上了, 但肯定还有部分学生根本不喜欢日语, 不想学, 所以课堂上不积极, 甚至不在乎老师在讲什么,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日语感兴趣的同学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状况, 我们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就要积极引导,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为无论多不爱学习的学生, 在开始的时候都会有意念学习。所以开始阶段, 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多研究和开发愉快且轻松的学习方式, 并时常教育他们做事要有恒心、耐心和毅力, 尊重学生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以人为本是基础, 因材施教是发展。有人说“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结语

以上是笔者个人对当前地方普通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积极性问题的一些分析和探讨, 很多是学生们的心声。此外我也思考了一些对于教师有实际作用的一些建议。总之, 我们的宗旨只有一个, 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让我们的祖国在他们的努力下更加繁荣昌盛。

摘要:作为地方普通高校日语专业教师的我,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学习成绩及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本文针对这样的状况进行一下原因分析, 并提出几条建议,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3.日语教师教学心得 篇十三

拿初级班来说,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从零开始,有的是为了留学,有的是为了工作,也有的是兴趣使然,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兴趣。这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那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做到词汇教学生活化、游戏化。

我想,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能迅速让他们自己开口说日语,听懂简单的句子。所以,在每节课讲完语法和单词后,我就让学生用当天学的知识去造句或进行翻译练习;找些日本人生活的小对话,让学生去听,看他们能听懂多少,慢慢地学得单词和句型多了,他们能听懂的多了,兴趣也就更高了。另外,我在课堂上也适时地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如:日语的风土人情、社会、时尚潮流、政治经济、表达方式与习惯以及礼节等等。而且,有些日剧、日文歌曲中比较时尚新潮的句子和词汇也可以摘抄下来传授给学生,尽量满足他们渴望全面了解日语的要求。

很多初学者都问过我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日语是开始学的时候简单,后来越学越难吗?”事实上,语言并没有太多的捷径,需要靠学习者慢慢地积累,不断地去充实自己的词汇,开拓自己的眼界。作为日语教师,有关学习日语的方法我有两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不要死记单词

很多初学者在日语入门学习阶段都会碰到的问题就是单词记不牢。如果词汇教学还像以往那样,依靠教师单纯领读,学生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是不合适的。通过听力和看书阅读的时候记单词是不错的方法,就是把单词放在句子中去理解记忆,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先猜一下大概意思,然后再查一下字典进行确认,这样看到他的意思以后会有种“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这样的感觉,这样记忆更深刻一些。不会像死记单词那么枯燥。

一定要开口说

在中国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就是缺乏开口说外语的环境,很多人学习了十年的英语仍然连简单的自我介绍也不会,这就说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说”,一味地去学习语法,去应付考试。正对这个问题,我在上课的时候尽量地让学生养成“说”的习惯,能用日语回答的问题尽量用日语回答。通过这种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学生们也敢说日语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步地开始使用日语,真正地达到课堂和课外同步训练,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其实说好日语是有很多有效的方法的,平时多记例句是比较快相对有效的方法。

14.日语语法学习心得 篇十四

日语的语法习惯,语序等等都和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几点是中国学生最不习惯的:一是日语把谓语放在末尾,包括否定、过去等都在末尾表达,就容易造成只读到一半就算完了,以致把意思理解错或者是先入为主地自己推测意思而造成意思的误解;二是日语中主语的省略非常多,再加上有些从句非常长,这样理解起来就会非常麻烦;三是自动词和他动词(相当于英语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中文里每一个动词几乎都固定了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可是日语中同一个意思的词很多都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种形式,所以中国的学生很容易把它的主语弄错,再加上前面第二点所说的省略主语和繁杂的从句,这样一来理解句子就是难上加难了。最后是中日文化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如果不能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的文章的话,这样造成误解的情况就非常的多了。

那么,该怎么来解决语法上的这些问题呢。首先,助词是钥匙,每一个助词的功能应该在脑子里非常清楚,阅读的时候通过助词能够很快地把句子给解开;其次,在理解语法的时候要从根本入手,发散开来,这样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法点就可以非常准确地记住并运用更加繁杂的语法。然后就是通过助词来找出句子的主干来达到理解全句的目的。那么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考场上慢慢地分析怎么办?当然前面说的都是平时应该下的工夫,最后我要建议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这只有读书。每天一个小时的读书,坚持下来,便不会忘记曾经所学过的语法和单词,同时对语法和单词的理解还能更加深入,更重要的是,你将会逐渐养成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读他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得心应手。长期下来,在考级阅读的时候,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15.高职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篇十五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 日语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日语专业。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外向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语言+专业”的“能说会做”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这就要求日语专业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并体现高职特色。然而, 传统日语精读课程教学重读写轻听说、重讲授轻演练, 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高职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日语精读课程是日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的日语教学水平, 反映整体的教学效果, 是“语言+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外语教学方法过于侧重基础理论教育, 强调语法教学, 培养出来的学生读写能力强, 但听说能力较弱, 难以适应现在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日语精读课程应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3.1 模拟情景交际教学法

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 离不开社会语言情境。在日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境或模拟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 理解具体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 触景生情, 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从而加强培养运用日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情境教学法是提高初级阶段日语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 除去传统教与学的隔膜, 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抽象为直观, 化刻板为生动, 帮助学生体验到日语学习的成就感, 使学生学于其中, 乐于其中, 感于其中,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2 交互式日语教学法

交互式日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 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互式教学重视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 通过观察模仿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行为, 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提问和总结。教师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 随着教学的进行, 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使用这些策略, 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教师逐渐提高要求, 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种教学方法, 充分贯彻了“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师生间、学生间的广泛交往与联系, 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交互式日语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参与和表演的机会,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研讨式教学法

在日语精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担负着指导发音、讲解语法、分析表达等责任, 同时要纠正学生在各方面的错误并使其充分认识并牢记。灵活采用研讨式教学法, 有助于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更正错误、深刻记忆。研讨式教学法适合围绕一个具体问题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的各种领域, 但是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和学生有限的水平能力, 若按照研讨式教学法的完整步骤进行, 实施起来相对困难。因此, 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教学中, 多采用导入研讨式教学法部分步骤和要素的方式。研讨式教学法适用于单词、句子等误译的纠正, 对学生在日常测验翻译题中出现的单词、语法错误进行分类整理, 再按类别罗列在PPT上。长句的讲解, 可以先就句子涉及的重点句型向学生提问, 达成共识后要求学生找出问题, 并与周围同学交流查缺补漏, 再按照正确句型的要求寻找出一种或多种更正方案。在要求学生思考翻译方法时, 避免过多启发更不能直接说出参考译文。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理解后, 记忆比直接灌输相比印象更深刻。

4. 考核方式改革

日语精读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建立形成性加终结性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样一个多样化的考核体系, 教师可以对教与学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 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多样化考核体系以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 通过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内外的学习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平时测验及期末考试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 给出学生最终的成绩, 促使学生更自觉有效地学习。

5. 结语

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 以社会需求为向导, 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 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今后将继续探索, 不断实践, 使日语精读课程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摘要: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 日语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为了满足培养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需求, 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依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三个方面, 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 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使日语精读课程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高职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栗园园.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 2005 (S1) .

[2]高兴兰.谈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的改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4 (02) .

[3]庞好农.二外日语的教学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4]李岩, 马晶, 曹洁.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日本问题研究, 2006 (01) .

16.高职非专业应用日语学习探究 篇十六

【关键词】专业应用日语 ; 主客观因素 ; 情景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17-01

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新时期,单单懂得基本通用的英语汉语是不够的。基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以及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进出口特点决定了其与中国贸易的必然性和便利性。日本的商品与中国市场的联系极其紧密,如果没有懂日语的专业人才,是很难与日本顺利达成贸易往来的。中日政治关系可称积怨已久,但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学习日语对中日经济贸易有益,便是创造了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这样对中日的友好邻邦关系也有帮助,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非专业应用日语存在的问题

高职非专业应用日语指的是不仅在日常各种场合而且在专业场合能够应用的日语,不但面广,而且专精。对于高职非专业并且具备本专业技能的学生来讲,应用日语选修课程的教学存在种种问题,制约着非专业应用日语教学的发展。

(一)客观存在的问题

1.首先,我国高职选修日语课程的对象除了英语专业二外的学生,还有一些商贸,旅游等专业的学生。由于是选修课程,一般开设课时有限,从而使得相应的日语课程无法深入开展。

2.其次,学生对于日语课在思想上的重视度不尽如人意,把考试看作是日语教学的终点, 把日语水平过级测试通过率视为衡量日语教学成败的尺度,为了获得学分或者为了过级,学生对于日语学习一般采取的是对单词及语法的死记硬背,只注重句型、单词的掌握而不注重整体的对通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使得非专业应用日语学习急功近利、掌握知识僵硬、单一。学生没有把日语学习提高到实际运用的高度来认识,更别说积极创造机会进行实践。

(二)主观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封闭,僵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有限课时,教师必须占用大量时间讲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呈现“填鸭式” 特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秧田式”的课桌椅摆放使教学交往固定、单一,忽视了师生间主动地交往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致使课堂教学呈现封闭,僵化的特征。

2.教师职业倦怠。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手段单一,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导致教师对自我价值观的怀疑。另一方面,技能的老化与新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加剧,致使教师的自我价值與成就感的缺失之间矛盾激化。从而使得教师产生极大的失落感与职业倦怠感。教师每次提醒自己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但学生精神不振的课堂现状,很快会令他们因为成就感的缺失而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焦灼感,让教师的处境更加尴尬。

3.学生。教师的倦怠,课堂教学的讲解乏味,使得单调的课堂教学一天天变得气氛沉闷,了无生机。师生与生生之间友谊与合作基本没有,致使课堂教学使得师生不能体验交往的乐趣与快乐。而且学生学习内容枯燥,由于课时紧与实际生活关联的相关内容也比较少,让学生感觉不到知识的实用性。呆在这样课堂里的学生鲜有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感、自信感、成功感。学生缺乏主动,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导致自我个性和创造力的缺失。这种状态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迷失了自我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发展的主体性,致使自己越来越迷茫,越来越麻木,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鲜有涟漪。

二、情景教学模式策略让非专业应用日语课堂教学之水波光粼粼

面对以上非专业应用日语教学存在的主客观两方面的问题,本文试用情景教学模式的策略来改变此种死气沉沉,了无趣味的课堂现状,使非专业应用日语的教学课堂恢复生机,波光粼粼。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创设情境

教学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新教学法推行的关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所以,必须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体验的过程。具体办法是: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在应用日语课堂中尽可能使用和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来学习日语,使学生感到学习日语的乐趣,并且能展开积极的实践,感受到学习日语的成就感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日语的热情。

2.运用实际情境对话演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课堂上播放真实的情景对话让学生模仿学习,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应用日语教学的效率。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利用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从而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日语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应用日语教学课堂波光粼粼。

4.角色扮演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对话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理解语言,用所学日语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从而更能促使对日语语言本身以及背景文化的深刻理解。从而不仅能把教材日语对话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二)教学计划的完善与教材的合理选用,保证情景对话的适用

完善教学计划是教学顺利进行并达到教学目的的基本保证。教学计划要切合实际,实施教学计划要依据学生以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学生现有的外语水平及学习目的来制定。教学安排也要为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着想。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总之,要改变目前非专业应用日语教学的现状,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努力,我们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去修订和完善它。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另外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拓展和延伸其学习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非专业应用日语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铁军.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J].日语 学习与研究,2003 第1 期.

上一篇:存钱罐作文300字下一篇:永不放弃的英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