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盒子里有什么教案(精选4篇)
1.小班科学活动盒子里有什么教案 篇一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比较物体,并用排除法推测盒子内的物品。
2.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直尺、醋、铃铛、海洋球、网球、台球、篮子、盒子、表格。
2.学具:盒子32个;幼儿姓名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入话题。
1.引入话题,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美羊羊。
教师: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美羊羊在给他送礼物时,遇到个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
2.幼儿找出有礼物的盒子。
(二)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比较物体。
1.通过闻味道、比长短、听声音、掂轻重的方法排除部分物体。
2.幼儿讨论、集体讲述。
(三)运用排除法推测记录盒子内的物品。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
3.幼儿投票。
4.打开礼物盒,揭示礼物。
(四)打开没有礼物的盒子,拓展经验。
1.教师请幼儿打开没有礼物的盒子。
2.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用耳朵、鼻子、手、眼睛一起去感受,才能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用排除法帮美羊羊解决了困难。(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瞧,喜羊羊又收到一份礼物,我们回教室后再来猜猜里边装着什么礼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对各种盒子又多了一些认识,知道盒子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打开方法,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盒子的不同特点对盒子进行分类,个别幼儿对分类分辨得还不是太好,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练习对物品的分类。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盒子里有什么》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80字。
2.小班科学活动盒子里有什么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讲讲各种有趣的盒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关系,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盒子。
活动准备:
大盒子三个、各种小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二、看看猜猜盒子
1、猜猜第一个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玩具盒、电吹风盒和领带盒
小结:盒子能帮助我们把需要的各种东西都整理好。
2、猜猜第二个盒子——形状和声音
猜猜第二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糖果盒、饼干盒、巧克力盒
这些盒子是什么形状的? 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个盒子里放了东西?你能猜出来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小结:盒子有各种形状,真有趣!
3、猜猜第三个盒子——尝试打开盒子的各种方法
尝试打开小盒子;
小结三个打开的方式:翻盖;锁扣;插盖。
三、分享和延伸
这些装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盒子呢?(铅笔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饼干盒、眼镜盒等)聪明的宝宝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盒子,发现的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对各种盒子又多了一些认识,知道盒子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打开方法,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盒子的不同特点对盒子进行分类,个别幼儿对分类分辨得还不是太好,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练习对物品的分类。
3.小班科学活动盒子里有什么教案 篇三
1、通过有趣的游戏情景,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
2、愿意观察和比较,知道手的样子是多种多样的。
3、萌发爱护手的情感,初步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重点:
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
活动难点:
观察比较,知道自己的手和他人的手是不同的,初步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手指偶: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2、魔术袋:内装香蕉、海绵、猕猴桃等物品。
3、保护小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做客,看,这是谁的家?我们敲敲门问问看。哦,原来是小手一家!
二、认识手指名称。
师边操作指偶边讲故事:小手一家共同住在这个美丽的房子里,每到早上,手妈妈都会唱起好听的歌,把大家叫醒:大拇指哥哥醒来吧,食指弟弟醒来吧,中指姐姐醒来吧,无名指弟弟醒来吧了,小拇指妹妹醒来吧,大家都醒了,开始开心的游戏,你们喜欢手指宝宝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师:你有手指宝宝吗?把他们找出来吧!小朋友们伸出手看一下,你们的小手和小伙伴的一样吗?和老师的一样吗?
师:我们的小手有大的,有小的,有的白白的,有的有点黑。他们都是不一样的。
三、操作游戏:小手摸一摸,感受手的触摸功能。
师:刚才手妈妈告诉我说,它可是你们的好帮手呢,它能帮忙做什么?
师:手妈妈还想告诉你,我们的小手有一个很厉害的本领。(教师出示魔术袋)谁知道里面有些什么,让小手来告诉你。
请幼儿摸一摸, 摸出软的、硬的、光滑的、粗糙的东西。
师:小手真能干,有这么多的本领,哎呀!受伤了,怎么办?
四、结束部分。
1、师:天黑了,手指宝宝们,该洗澡啦!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冲一冲、擦擦干,好干净!该睡觉了,手指妈妈说,小拇指睡了,无名指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拍拍手碰碰脚》游戏,结束活动
4.小班科学活动盒子里有什么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问: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土块是什么样的?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认识什么是土壤
(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畅谈。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发现了什么就汇报什么,不要受标准答案的束缚和羁绊。等学生把他们的发现都“倾囊而出”后,教师再帮助梳理。
(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
(1)学生观察土壤。
(2)学生汇报。
(3)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A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水)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回报交流完善步骤。
设计意图:“土壤里有什么”问题既然有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亲自观察一下,所以就让学生尽早的去接触土壤、观察土壤,这是符合学生心理的。但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指导是不可少的,它能保证学生观察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将土壤放入烧杯中搅拌后静置,待学生汇报后再次认识“砂、黏土、腐殖质”用,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实验一:
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
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分组实验讨论。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
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
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拌,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烧杯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分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水中的土沉淀后大致分为两层。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沙子,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
讨论:下层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教师演示讲解: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闻到了什么气味?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三:
1、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
取少量土壤捣碎后放在铁罐头盒内,将盒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给盒内的土壤加热。观察加热后土壤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土壤加热后会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学生实验、讨论。
讲解: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了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E提问:谁能说一说,从以上的实验,你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
分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空气、砂、粘土、水、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学生填写书上的结论。
三、评价
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评一评。
设计意图:“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要做”这是魏书生老师的原话。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是完全有能力自己总结出来的,教师放权,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好多老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经常包办代替。所以造成我们的孩子站起来说了一大通,听者不知所云,教师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四、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我们这节课通过实验认识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含有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物质。
拓展活动:
从不同地方取些土壤,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含有砂和粘土的量是不是相同。
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盒子里有什么教案】推荐阅读:
土壤里有什么 科学教案08-28
小班科学活动袜子娃娃教案08-11
小班科学活动水果拼盘教案12-11
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 各种各样的糖果11-29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风车教案09-06
《吹泡泡》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设计11-02
小班科学活动泡泡的形状教案11-16
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水果教案12-10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玩手帕(认识图形)06-26
小班科学活动让玩具动起来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