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学科技园

2024-07-19

国家大学科技园(精选13篇)

1.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一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蓝皮书》

孵化经济时代到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关键在于将知识及技术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作为高科技产业化的创新模式,“孵化器”经济组织正越来越突出地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创新经济活力的重大作用。知识及技术转化为产业的“转化”机制及运作模式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新型“生产关系”。据统计,仅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预计2005年将达到3万5千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万个,人均产值60万元,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百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北京中关村、上海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西安和杨凌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工业园区;各种类型的企业孵化机构达500家以上,在孵企业3万家,累计毕业企业6000家。

我国将全面实施高新区、产业带和科技企业密集区的发展战略,实现高新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带点、线、面的纵深战略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为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孵化经济时代的新型经济组织

高校作为知识及技术创新最具活力的源泉,在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优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安交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教授、副教授1700余名,硕士、博士生近1万名,20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80个独立科学研究机构,几千项科研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与技术对接社会的产物,是高校社会功能充分体现的充分体现,是汇集交大人才、技术、信息资源并进行市场转化的专业平台。交大是交大科技园的人才源及技术源,交大科技园是社会的高技术项目源及高新技术企业源。入驻交大科技园,共享交大雄厚的知识、信息、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以交大为主要输出主体的科技成果,通过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迅速向市场转化或孵化为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

大学科技园作为汇集技术资源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培养的平台,其本身功能并不创造“资源”,而是“汇集”与“转化”。知识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产业的速度、效率及机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大学科技园作为一种大型的孵化器,正在探索、创造着一种全新的经济组织形态。

西部中国知识经济的动力核心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立足“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定位,是陕西省乃至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交大科技园充分依托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的资源优势,以交大科技一条街为连线,形成南园北校的发展格局,打造以交大为龙头的中国西部高校“人文教育圈、产业经济圈、科技动力圈”三位一体的知识经济发展链,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最根本、最具活力的动力引擎,将与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成为拉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崛起的三大主要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凝聚知识力量,立足科技创新,于中国西部筑起一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孵化区、高新技术成果集中转化区、高新技术企业高能营养区、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强大平台,成为中国西部高科技发展的技术源、人才源、项目源、资金源和企业源,为中国西部经济的加速式发展做出贡献。

九大动力体系打造世界级科技名园 动力核心:

立足“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国际管理及技术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产业辐射”的功能定位,全面将科技园打造成为中国西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中国西部知识经济创新发展的最前沿、知本企业家创业和

发展的摇篮、21世纪西安新经济运动核心动力区的宏伟战略目标;建成包括软件园、电子园、电工园、新材料园、生物医药园、教育产业园、归国创业园等在内的专业园区,形成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拉动西安市、陕西省乃至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动力源泉:

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强大的后盾是保证科技园永葆青春的源泉,交大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及社会资源优势,时刻都在给科技园输入最新鲜的血液。动力地带:

地段决定价值,价值产生动力!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雄踞交大南1400米,经七路南段,地处曲江旅游度假板块,与南二环一线之隔,和交大科技一条街连成一线,交通顺畅,路网发达,在繁华与自然间迅速切换。是城南两翼经济发展的东部核心和距城市中心最近的一块“都市绿肺”。动力空间:

人人都有创新细胞,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

在交大科技园,艺术与科技的杰作充满了您的视线。简约明快的建筑风格极富科技质感;新材料、新技术随处应用,彰显科技魅力。花园式的建筑形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作与生活的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和谐。身临其境,在优美的环境中寻找灵感,澎湃科技动力充盈而来,处处都涌动着来自内心深处的冲动。政策倾斜: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西安市发展知识经济,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动力核心。

科技园享受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并可享受西安交通大学为支持科技园发展出台的一系列特殊政策,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的理想平台。

生态环境:

交大科技园占地1400亩,绿化生态面积高达36万平方米,0.99的超低容积率,低密度建筑覆盖率、全面生态化园区建设、园林式景观营造,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鲜氧”与“清新”。科技园绿化系统以绿环、中心绿地、城市广场、休闲公园为骨架,形成大面积的带状与块状生态系统,层级分明,在这里轻松工作的同时,您可以遐意地享受绿色与清风带来的悠闲生活。人文优势:

社会的力量取决于人的能量,您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

交大科技园,知识先锋人士的聚集地,知本企业家的创业摇篮。专家、学者、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归国留学人员、职业经理人、企业白领等共同组成了一个以知识为纽带的人文同质社区。身临其境,永远都充盈着一种追求成功的欲望和动力。政府支持:

西安交大科技园是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属于国家级重点项目,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技术核心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领导小组由西安市市长孙清云亲任组长,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推荐等行政机构已入驻科技园。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等多家风险投资、金融、基金公司与科技园已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为园内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和支持。领导关怀: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费孝通等先后为交大科技园题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教育部部长周济的视察更使对交大科技园的高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和热情鼓励;陕西省省委副书记袁纯清、陈德铭,西安市委书记栗战书,教育厅厅长胡致本,雁塔区区长杨殿钟等领导都对于交大科技园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心。

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

如果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比喻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广袤田野,那么大学科技园就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苗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于成熟的技术及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大学科技园是以高校为主体的科

技成果的汇集地及转化基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孵化基地及培养创新创业企业家的基地。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汇集知识资讯、科技成果、尖端人才、政策支持、一流服务五大优势,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催生无数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的诞生。

知识优势:交大理、工、经、管、文、法、医等学科门类齐全,知识创新遥遥领先,内外学术交流频繁,拥有第一时间的前言资讯。

政策优势:入园企业享受高新区所有政策优惠,以及交大科技园特殊政策支持。

科技优势:六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攻关基地。

人才优势:近万名硕士生、博士生、MBA等高级人才。

服务优势:工商、税务、高新企业认定推荐、技术转让、融资、审计、资产评估、专利申请、人才交流、商务服务、高级培训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体系。

巨轮已经起航!

西安交大科技园的创新实践证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园区发展的前提;一流的硬件环境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园区发展的基础;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的综合优势是园区重要的技术支撑;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是园区发展壮大的根本。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期建设已初具规模,大服务及配套建设初显雏形;科技园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大科技园蓝图已经形成。

西安交大科技园再用3—5年左右的时间,将建成拥有孵化和产业用房1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00家、开发重点新产品300项、培养科技企业家500名、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高科技园区。以超前的意识,大胆的举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西安交大科技园建成“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走向国际的交大科技园

“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创办,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培养信息管理硕士(MIS)、工商管理硕士(MBA)等,颁发香港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证书,国内承认,国际认可。

国内、国际交流合作:

2003年10月9日,惠普公司中国区副总裁余振忠先生一行访问交大科技园; 2003年9月25日,美国基础教育高级代表团来西安交大科技园参观访问; 2003年9月17日,日本都筑通信技术株式会社、日本NBIA公司代表参观考察了交大科技园,商谈在交大科技园创办IT企业;

2003年9月16日,英国利物浦大学执行副校长chrisgaskell先生来交大科技园洽谈合作办学事宜;

2003年9月12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许开程率团访问交大科技园;

2003年8月30日下午,教育部部长周济视察交大科技园;

2003年8月13日,加坡总理政治秘书陈原生先生访问交大科技园;

2003年8月8日,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与交大科技园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

结束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颁布,为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交大的传统优势与巨大潜能为交大科技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及二次创业,为交大科技园提供了现实的发展空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坚信,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2.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二

近日, 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根据《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字[2013]118号) 要求, 对2013年度9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免税条件进行审核后, 联合下发了“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6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2013年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审核的通知” (国科发高[2014]67号) , 确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 (山西中北科技园有限公司) 等6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符合享受2013年度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条件。其中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182幢、171幢;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29幢;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79号科学楼, 孵化总面积17 000 m2的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 (山西中北科技园有限公司) 为山西唯一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学科技园。

3.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三

地 区:重庆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中路重大科技园广场

行业:综合

成立时间:2001.5

区位优势

重大科技园的建设得到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和重庆大学的强力支持,有高校良好的人才、科研资源,有相对独立的工商、税务、财政支撑体系,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宽松的发展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2003年在教育部、科技部组织的评估验收中,重大科技园在全国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名列第13位。2005年12月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重庆市第三个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2008年重大科技园被科技部评为“火炬计划实施二十周年先进服务机构”。

孵化器特色

重大科技园采取“以校为主、校区共建,整合周边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的建设模式。由重庆大学与沙坪坝区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以重庆大学为主要依托,整合区域内的第三军医大学、后勤工程学院、重庆通信学院、重庆煤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实行开放式办园。重大科技园定位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窗口和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

官方网站:http://www.cqusp.com

联系方式:023-65111788

4.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四

2010年1月3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揭牌仪式。首先,我代表88888全体师生员工对镇江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揭牌仪式并一直关心、支持88888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期以来,我校一贯重视加快自身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 2007年3月以来,我校与镇江市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以及江苏大学携手共建镇江大学科技园,共同推进科教资源与经济资源结合、学校创新要素与社会创新要素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与区域产业调整结合,在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上做出了积极的成效,揭开了校地合作的新篇章。

科技园的建设为88888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也为88888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辟了一个更直接的窗口。此次镇江大学科技园跨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行列,标志着镇江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校地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88888将积极响应“科技兴

1市”战略,进一步发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优势,始终坚持鼓励创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切实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省加快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作出应有的、新的贡献!

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一定会不负众望、有所作为、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5.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五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

财税【2011】第0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0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规定的2010年12月31日到期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执行至2012年12月31日。

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0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政策出台背景

明确财税[2007]120号和财税[2007]121号到期后继续执行到2012年12月31日。

政策适用对象、条件:

1、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组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

2、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

相关文件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7】第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经研究,现就符合条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组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园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对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科技园的收入,自2008年1月1日起按照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享受本通知规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营业税优惠政策的科技园,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科技园的成立和运行符合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取得国家大学科技园资格;

(二)科技园应将面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业务收入在财务上单独核算;

(三)科技园内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应占科技园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的60%以上(含60%),孵化企业数量应占科技园内企业总数量的90%以上(含90%)。

四、本通知所称“孵化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业注册地及工作场所必须在科技园的工作场地内;

(二)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科技园前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

(三)企业在科技园内孵化的时间不超过3年;

(四)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500万元;

(五)属迁入企业的,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

(六)企业租用科技园内孵化场地面积不高于1000平方米;

(七)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属于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印发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且《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项目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业务取得的收入应占企业年收入的50%以上。

五、本通知所称“孵化服务”是指为孵化企业提供的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中“代理业”、“租赁业”和“其他服务业”中的咨询和技术服务范围内的服务。

六、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科技园是否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各项条件进行事前审核确认,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

七、各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按照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园办理税收减免,加强对科技园的日常税收管理和服务。主管税务机关要定期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科技园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并按照税收征管法以及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7】第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经研究,现就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

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对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孵化器的收入,自2008年1月1日起按照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享受本通知规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孵化器,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孵化器的成立和运行符合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取得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资格;

(二)孵化器应将面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业务收入在财务上单独核算;

(三)孵化器内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应占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的75%以上(含75%),孵化企业数量应占孵化器内企业总数量的90%以上(含90%)。

四、本通知所称“孵化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业注册地及办公场所必须在孵化器的孵化场地内;

(二)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孵化器前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

(三)企业在孵化器内孵化的时间不超过3年;

(四)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五)属迁入企业的,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

(六)企业租用孵化器内孵化场地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

(七)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属于科学技术部等部门颁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且《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项目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业务取得的收入应占企业年收入的50%以上。

五、本通知所称“孵化服务”是指为孵化企业提供的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中“代理业”、“租赁业”和“其他服务业”中的咨询和技术服务范围内的服务。

六、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孵化器是否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各项条件进行事前审核确认,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

七、各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按照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孵化器办理税收减免,加强对孵化器的日常税收管理和服务。主管税务机关要定期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孵化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并按照税收征

管法以及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第1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现将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范围明确如下:

一、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二)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二、本通知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6.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六

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近日返回母校北京理工大学,与2000多名师生代表交流求学心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1956年进入北理工无线电专业学习,有“中国预警机之父”之称的他,从事科研50余年,是国防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这是他获奖后首次走进首都高校与青年学子面对面。

王小谟在大学时代还是学校京剧团的团长、校摩托车队的队员,后来他谈起两项爱好时感觉受益颇多,“当时遇到最难的事就是组织人,大学时代的社团生活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

“您眼中的大学生是什么样的”、“青年人该怎么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在访谈环节,学子们向他提出了自己在求学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王小谟谈到,大学生的目标感应该很强,不应该浮躁。

【人物专访】北理工记者专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杰出

校友王小谟院士

——预

警机显功赫赫 北理工情谊深深 供稿:党委宣传部 和霄雯摄影:徐思军

编者按:2013年1月18日,北理工校友王小谟院士荣膺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小谟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对王小谟院士科学成就的最高褒奖,更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无上光荣。为了让师生员工更深入地了解王小谟院士,在王院士获奖前后,党委宣传部经过精心策划,深入采访了王小谟院士,以及他的同学、同事和家人,形成第一手的独家专访报道,带领我们共同走进这位让所有北理工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杰出科学家。

2013年1月1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设立于新世纪伊始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2012获奖者——王小谟、郑哲敏。

王小谟,这个不为普通百姓所熟悉的名字突然走进人们的视野:著名雷达专家,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些带有太多神秘色彩的词汇,让人们对他的人生浮想联翩。但是在北京理工大学全校师生心中,却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王小谟,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金山,1956年从北京三十七中保送入北京工业学院,从此开启了他传奇的雷达人生。

践行北理精神 勇为科技尖兵

王小谟今年75岁,华发已生却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就会露出淡淡的微笑,说到高兴的地方也会兴奋地比划起来,谈起五年的大学生涯,王小谟的话语中饱含深情,他说那仍然是他“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

1956年王小谟进入我校无线电专业学习,对于从小喜爱摆弄矿石收音机的王小谟来说,这个选择显得顺其自然,来到这里之后,王小谟如鱼得水,一头扎进了无线电、雷达知识的海洋。大学期间,王小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光是学到了科学和技术知识”。

从小在大杂院长大的王小谟拉得一手好胡琴,自然地,他成为学校京剧团的团长,还是校摩托车队的队员,性格开朗的他把文艺和运动天赋尽情挥洒,日后他谈起来这两项爱好,毫不讳言地说“遇到最难的事就是组织人,大学时代的社团生活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

获奖后的王小谟提到大学时代,依旧深深怀念他的恩师孙树本,他已经不止在一个场合提到了孙老师,孙老师教授的是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教到后期,孙老师对学生说,学到这个水平,你们的基础已经够了,可以完全自立了,王小谟就自己找资料来看,自己推导然后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思维的锻炼无疑对他今后从事科研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1956年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学雷达是机缘巧合,那么后来的岁月中,王小谟则是义无反顾地为雷达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成就了辉煌人生。1961年,王小谟分配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工作,苏联专家刚刚撤走,留下了三坐标雷达的设计方案。室主任给了他一摞三坐标雷达方面的资料,这是国内当时在三坐标雷达方面的几乎全部资料,而中国对三坐标雷达的研制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王小谟感到非常幸运,“这是给了我们搞最尖端科技的机会”。王小谟他们仔细研究了苏联专家的方案,觉得不够满意,又广泛涉猎了各国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被国家批准,这个方案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也因为这个项目,他被提为副总设计师,此时,他才刚工作了三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之初遇到那么好的机会那么高的起点和平台,诚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显然,王小谟用坚韧的努力回报了这个机会。

后来,他到贵州参与创建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当时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王小谟甚至还出现过身体浮肿的情况,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小谟依旧坚持了下来,并在那里与中国雷达界的精英们一起,成功研制出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在国内首次采用计算机技术,雷达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防空雷达从单一警戒功能向精确指挥引导功能的重大跃升。1985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王小谟排名第一。1986年,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长驱直入,低空飞行数千公里,突破当时世界上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红场,世界震惊。王小谟紧密跟踪国际雷达技术发展趋势,以超常规的速度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该雷达在与美、英、法、俄等国同类装备同台竞技,综合性能排名第二、电子对抗性能排名第一,为国产雷达赢得世界声誉。后来,他调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以一个领军人的身份,开始向国产预警机事业发起总攻。

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小谟坦陈,能够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殊荣,预警机不可回避。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全球观众面前公开亮相。看台上的王小谟流泪了,这是预警机研制以来,他第一次流泪。

预警机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装备,是国土防空中增强低空、超低空预警探测和空中指挥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装备。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各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但其技术高度密集,系统十分复杂,世界上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具备研制能力。

拥有预警机是中国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曾经启动预警机的研制,但终因当时国力有限和技术基础薄弱,未能成功。那时,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到,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捍卫国家主权,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跃升,我国必须拥有预警机!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我国的预警机研制事业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小谟就规划和实施了对于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攻关,并逐步突破了机载雷达最为关键的技术。为了加快预警机研制,我国开展预警机对外合作。作为该项目的中方技术总负责人,他坚决要求中方主导研制方案,并在国内同步研制,为自主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创造性地首次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把研制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

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三面阵背负罩新型预警机工程方案。同时,带领和组织国内研发团队同步开展研制工作,掌握预警机设计方法和主要关键技术,锻炼和培养技术队伍,为我国自行研制预警机奠定坚实基础。2000年美国迫使外方单方面撕毁合同,企图扼杀中国的预警机事业。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得到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一定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国产预警机由此正式立项,成为倾举国之力推进的重点工程。在这种形势下,王小谟主动推荐优秀年轻专家担任总设计师,并亲自担任总顾问,倾心指导年轻的总师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和试验试飞方案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项,为我国首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王小谟致力于谋划和推进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我国国情,他率先提出开展轻型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主持制定了技术方案,为国家决策研制轻型预警机创造了条件。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预警机立项后,王小谟又提出利用国产飞机实现预警机出口的设想,并担任原型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原型样机设计与制造,推动实现我国预警机装备出口。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数字阵列雷达预警机地面样机技术攻关,为研制新型预警机奠定基础。他提出预警机代际划分概念以及我国下一代预警机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和技术特征,为我国预警机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王小谟几十年如一日对预警机事业的执著、开拓和追求,实现了我国预警机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重大突破,对预警机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成为“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预警机精神的标志性代表人物。

惜才如命 求贤若渴

对于人才的渴求自古以来便有。王小谟就是这样一个惜才如命的人。他常常说,雷达不是一个人干起来的,而是一个团队去完成的。从最早的雷达团队,到如今研制预警机的年轻队伍,王小谟历经了几代科研人的交替,从当初的逐梦青年变成现在运筹帷幄的华发老人。

现在,王小谟还能记得他招聘如今已是院士的吴曼青时的情景。那时的吴曼青刚毕业,背着个小军用书包愣头青式地来找工作,问王小谟要不要他。王小谟竟也干脆地回答:要!一老一少就这样组合在一起,碰撞出后来许多的创新火花。王小谟培养人才的方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就是给年轻人压重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吴曼青就参与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吴曼青也很是争气,一头钻了进去,结果成就了一个全国第一。

要问王小谟有多重视人才,有一个故事足以说明。1987年正是王小谟的科研团队实现三线调迁的困难时期,缺资金、缺人才成了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王小谟花费40万元从中国科技大学“买”了7个人回来。这7个学生当时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要服从学校分配。为了要到这7个学生,王小谟硬是咬着牙在最缺钱的时候拿出了40万元。“他们是我买回来的,但现在看这7个人,都很有出息。”

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他自己总结得更为简单:“不是不管,不能全管。”他总是很平静地笑着说:“我心里有底呢,万一出了问题,我会马上告诉他们的。”正是因为他的信任与放手,由他培养的年轻人进步都很快。

笑对人生 忘我境界

2006年,在预警机工程最为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在做外场实验时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又一无情打击接踵而至,王小谟被诊断出身患淋巴癌!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令每一个人焦急万分。但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他镇静平和的笑容;听到的,依然是他对预警机事业的无尽牵挂。癌,这个字似乎对于每个人来说,离死神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为了挤出哪怕是一分一秒的时间,王小谟即使躺在病床上输着液,也要把设计师请来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了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正是由于王小谟和他的团队这种勇于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得又一型国产预警机横空出世,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瑞典、以色列之后第四个能够出口预警机的国家。

他人眼中的王小谟

“王小谟有着老一代科学家特有的才华与气质,严谨,务实,对技术发展趋势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和洞察力,更关键的是,他始终坚信‘中国人一定能行’,始终坚持‘中国人必须自己干’,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和整个中国电科团队,在国际严密封锁、国内基础有限的情况下,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推进了中国雷达和预警机事业的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樊友山认为,最高科技奖的获得,不仅是对王小谟本人的肯定,更是对以王小谟为代表的预警机研制团队和军工电子人所做贡献的高度肯定。

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副院长陆军与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副主任曹晨,分别是王小谟的学生与同事,同时也是国产预警机团队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眼中,是王小谟规划了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的道路,影响了人才队伍培养的方式,坚定了后来者对事业不懈的追求。

“王小谟院士此次获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布以来技术科学领域的第一人,体现出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高度认可,这让我们非常自豪,余有荣焉。他是真正的科学家,他的技术思维非常敏锐,是新点子、新思路、新见解的思想发源地,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培养科研后备力量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栽培、提携年轻人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是让人尊敬的长者,希望他保重身体,让学术生命长青,继续做好领头羊,带领大家取得更大的成绩。”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薛正辉得知王院士获奖的消息后难掩激动。

“获奖对我们的生活不会带来多大的变化,因为对于王小谟,做研究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他会一直做下去的。”对王小谟院士了解最深的王太太说到王小谟获奖,语言自信而平淡。

7.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七

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10年共有大学科技园86个,场地面积达到814.5万平方米;在2010年,科技园孵化企业总收入就达到221.6亿元,孵化企业个数6617个,累计毕业企业4363个[1]。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地区科技园孵化企业总产值就达到27.25亿元,占比达到12.30%之高,可以说上海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那么上海地区科技园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研究对于我国科技园整体上的建设发展就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学界对于科技园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界定相关定义、功能和机制研究[2],这也是科技园研究的早期阶段;另一类是在科技园发展评价、策略模式分析[3],这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我们发现许多基于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的研究成果虽然能够对我国科技园建设绩效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价,却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科技园建设发展自身的问题,而且由于数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得研究结论说服力大大下降。因此本文基于科技部公布的科技园数据进行整理,以上海地区为例,从科技园自身发展建设角度出发,用事实数据总结建设的有益经验并揭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研究正是为了从这些事实数据中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来更好地服务和指导于科技园建设,推进我国大学科技园整体上的进步。

本文的后续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大学科技园的基本内涵功能,第二部分是上海地区科技园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上海地区科技园发展经验总结,第四部分是科技园发展问题提出,第五部分是科技园发展对策建议,最后是结语部分。

1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内涵及功能

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定位在于依托区域高校,整合各种资源服务于社会的组织机构。科技园是整合区域教育、科技和经济的较好路径,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4]为例,同济大学国家科技园将同济大学优秀的人才资源和杨浦区既有的科技经济实力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同时科技创新和经济进步又反哺科技园的建设,形成双赢局面。

要准确把握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内涵还需要结合其基本功能来看,科技园至少有以下三大基本功能:

1.1 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进步

科技园能有效整合区域高校的人才优势,也容易获得政府和区域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形成“集聚漩涡中心”向区域进行扩散辐射,带动区域整体的科技创新进步。美国硅谷便是整合了斯坦福大学的人才资源形成一个科技集聚漩涡中心,这个中心会推进区域的创新进步,类似的例子在我国中关村科技园也是存在的。

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

科技园是整合区域资源的有效路径,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各个资源要素的配置实现最优化,从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进步。占地面积仅为2.64平方公里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依托同济大学科技园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2014年总产值达到264亿元,单位面积创造价值能力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这样惊人的建设成就正是基于大学科技园的推动。

1.3 区域性的服务平台

科技园与高校相结合必然也会体现出服务性功能,这个服务是多方面的。首先科技园营造了良好的创业企业孵化环境,这不仅会形成一定规模的集聚效益,也会提高创业企业的存活率;同时,也能服务于区域人才实现创业就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约80%的创业者为同济人,那么这样一来也必然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性特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园的服务性功能是综合性多方面的,这是一个全面的平台。

2 上海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

上海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始于复旦大学科技园,2000年复旦大学联合其他机构成立了复旦科技园,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纷纷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表1给出了具体的各个科技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情况。

各个大学科技园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多显著成就,数据显示[1],2010年上海地区科技园累计在孵企业1039个,在孵企业上缴税金数达到14.54亿元,可以说成绩很好。表2给出了各个科技园2010年的基本经济指标情况。

从表2的数据来看,复旦、交大、同济和华东理工大这四个科技园的园区面积都比较巨大,上缴税金也比较多,建设水平位于上海地区大学科技园的第一梯队;也可以清楚地发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和累计毕业企业数虽然没有比较优势,但上缴税金也较高,考虑到园区建设时间因素的话,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属于后起之秀,今后的发展成就可能会比较突出。另外可以看到,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两个科技园的园区面积和上缴税金情况都显得相对较少,建设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 上海地区科技园发展经验分析

3.1 依托邻近高校资源

前面我们简要描述了上海地区各个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首先可以看到科技园大多都是基于邻近的高校资源而获得发展动力的,依托于科技园所在的大学学科优势形成了不同的特色科技园,范德清等[5]也认为大学的优势专业是科技园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就是依托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优势,环绕同济大学科技园所形成的设计产业带不仅能够助力于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也能促进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型。复旦科技园也同样依托复旦大学软件电子专业内的优势集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比如复旦微电子、复旦光华等等。

3.2 发挥政府和邻近社会机构作用

于此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当地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大力推动,科技园的运作管理大多是基于联合成立的专业管理公司,比如同济大学科技园是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和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注资成立的公司进行管理;复旦科技园由复旦大学联合其他其他五家社会机构注资成立管理公司进行运作。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对于科技园区的发展能够形成良性互动,这也是非常可取的一条经验。

4 科技园发展问题提出

我们对数据进行整理后汇总了表3进行汇报,简要说明了各个科技园的发展情况。

4.1 科技园发展不平衡

从表3不难看出,各个科技园在毕业企业数和孵化企业平均产值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结合表2的科技园基本经济指标数据来看各个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较大的不平衡性;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和上海交大科技园在各个科技园中取得较为优势的发展成就,上海电力学院科技园和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发展上相对落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利于科技园整体上对于上海市科技经济的整合推进,也是当前需要去努力改进的。

4.2 科技园用地结构不合理

可以看到科技园孵化用地占总场地面积比例较高的、办公用地占比较低的平均孵化企业产值要更高,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更多的场地面积让出了孵化用地,在上海地区租金成本相对较高,办公用地较低,孵化用地较高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帮助在孵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存活率并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也可以从毕业企业数量上得以反映,当然由于科技园的认定批次和时间存在差异,不能绝对来看,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数量较低是因为认定时间最晚,数据统计的时间跨度短于复旦、同济等其他科技园。

4.3 科技园人员结构不良

从科技园的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本科生占比较低的科技园呈现较高的平均孵化产值,比如像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科技园等,这说明科技园的人员中应当尽量偏向于更高学历的人才;另外本科生占比普遍性的高于50%以上,这说明当前的人员构成中还是以本科生为主的。

5 对策建议

5.1 依托于邻近高校优势

科技园邻近高校有着较强的人才资源优势,科技园建设应该更好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形成科技园发展的独特性,表4不完全列出几个上海高校的优势专业。

前面我们在发展现状中指出了上海财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两个科技园建设相对落后于其他科技园,而像同济、交大、华东理工大这几个科技园发展相对要领先;在发展经验总结部分我们也提到依托临近高校资源这一条,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像同济、交大等大学科技园依托的是理工学科专业优势明显的大学,而上海财大、华东师大等科技园依托于文科专业优势的大学,在科技园发展中理工科专业在创业和孵化上较文科专业更有优势,这就导致了之后发展成就上的差异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也会有力推动大学专业学科的更强更精,这是双向作用的;那么,我们在这里就提出一个大胆的新构思,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前期阶段,应当专注于高校专业优势的整合与应用,在中后期阶段,应当考虑整合高校优势学科,依托大学群实现规模化的园区效益来谋求更好发展。

遵照这样的思路去发展科技园自身的特色,这样会更有利于各个科技园形成各自的特性,在建设发展中也更清晰化。

5.2 科技园用地结构优化

上海地区要素成本价格较高,土地租金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园的建设发展需要平衡各个因素,尽可能降低运作成本更好地服务于园区企业,助力孵化企业发展。

正如我们在问题提出部分指出的那样,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孵化用地占比高达60%,办公用地占比只有1%,也可以看出管理方对于科技园的基本设计考量,而这也正是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在平均孵化产值和上缴税金等指标上优势突出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科技园维持较高的孵化用地占比和较低的办公用地占比是较优的用地结构,这可以使得孵化企业获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利于科技园获得更强的内生增长动力,从而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园的用地结构要趋向合理化应当综合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和科技园特色多方面来考量,办公用地占比和孵化用地占比需要合理配置,当然也可能会涉及到研发用地和生产用地,这需要科技园管理方的合理运作,也需要当地政府有力支持。

5.3 科技园人员结构优化

科技园建设发展还需要平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结构,人才层次结构配置应当合理化。当前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科技园是以本科生为主的,研究生占比还比较低,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和留学归来人才的占比,使人才层次结构合理起来。人才资源的丰富和完整是关系科技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更好发挥科技园功能作用的关键保障。

大学科技园从创建之初便和大学建立了天然的“同盟”关系,而这个大学应当是研究型大学;要实现大学和大学科技园之间双向的良性互动作用,必须要有高校科研力量对科技园的有力推进,科技园也要有良好的科研人才来推动高校优势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大学科技园科研人才的占比不仅是维持和巩固“同盟”关系的重要一步,更是科技园自身建设发展的关键一步。

6 结语

近年来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迅速,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本文以上海地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通过对事实数据的整理,我们得出了一些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有益经验,包括依托邻近高校资源和发挥政府以及社会机构作用等;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以及用地结构和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从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自身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出了以下三点对策建议:第一,整合邻近高校专业优势,有特色地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第二,优化科技园用地结构,提升科技园发展绩效;第三,优化科技园人员结构,实现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钟书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6):106-111.

[3]徐小钦,陶星洁,王永宁.基于层次分析和动态聚类法的大学科技园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2):152-155.

[4]陈强,赵程程.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中的政府策动演化路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1):109-116.

8.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八

中国的高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新区都面临着全球链接的问题。一个高新区向高端进行链接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思路。但同时,全球链接更多地应该理解成辐射,只有辐射才能够做大规模。对于中国相当多的一流高新区和创新型高新区来说,形成区域辐射能力是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国批准了52个国家级高新区。这个决策对做大中关村具有很大的价值,因为中关村的龙头企业“四方联”和许多知名大企业基本上都在全国多个高新区开办了自己的分公司。当分公司的规模扩大之后,中关村企业总部规模也随之扩大。可以说,中关村的规模扩大是由全国链接形成的。

提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应对全球化的一种战略安排。“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为中国高新区提供了巨大机遇。现在,中国高新区在全球布局,就应该从“一带一路”开始。可以说,现在中国高新区在“一带一路”上布局与全国50个高新区的布局有相似性。首先,中国的高新区应该在“一带一路”上与发展中国家共建科技园区;其次,要通过共建科技园区将中国的企业带入“一带一路”。通过共建科技园,既可为中国高技术企业走出去打好基础,为他们利用当地资源、扩大市场提供舞台,又可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援助。

与发展中国家共建科技园,应尽量避免政府以硬件投入为主的模式,要重视软实力。欧美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援助手段就是给予“软援助”。“软援助”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由欧美派本国的机构和人来作为专家发挥作用,让由受援国参与。在“一带一路”发展科技园方面,中国也应该重视软实力的投入,首先是要进行规划、咨询、培训、人脉链接等“软援助”。如果中国想要增加“软援助”,就需要对全球的情况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科技援助不能只想着硬技术和硬投入,而是要支持更多人、更多组织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深入了解,这才是中国今后工作的基础。例如,中国在泰国合作了很多项目,欧盟在泰国也有很多项目。我觉得欧盟在泰国的项目大多数属于软投入。

与发展中国家共建科技园,需要重视民营企业的力量。我们国家需要大国外交,在科技方面也是如此。最好的方法是让民营企业走在前面,政府在后面支持。美国对外援助最成功之处就是让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我们有很多从高新区退休的专家,如果把他们派往海外,成立类似发展中国家科技园志愿队的组织,我想一定大有益处并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我坚信如果科技部把与发展中国家共建科技园的事情促成,就会增加中国的软实力并为中国企业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9.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九

长春劲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专事研究、开发、生产锂离子电池阳/阴极材料(磷酸铁锂/钛酸锂)及储能/动力锂电池,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注册资金3860万元。与东北师大共建国家首个“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公司拥有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优良的阳/阴极材料及超低温/长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技术和工艺专利,通过专利授权和技术服务,生产工艺已经成功得到产业化验证。新一代负极材料(钛酸锂)制备工艺专利已获批准,并日趋成熟,新一代正极材料固溶体已渐成熟,产业化运营一触即发,发展前景广阔。

长春北湖科技园是北科建集团按照科技地产模式全力打造的两个科技新城项目之一,作为长春国家高新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

http://beikejianjituan.blog.tianya.cn 范区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北科建集团在长春高新区打造的涵盖高科技园区、金融商务、生态住宅等复合产品形态于一体的新一代科技新城。科技园区以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在共享长春地区雄厚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同时,依托北科建集团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经验和优势,力图将长春北湖科技园打造成为东北地区一体化科技新城的典范。

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正式投入运营后,将吸引孵化创新企业和小企业500家,年产值达150亿元、税收15亿元,并直接创造2万个以上中高端人才就业机会。本次合作签约,标志着长春劲能锂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暨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正式入住长春北湖科技园,预计使用面积10900平方米,将建设储能/动力锂电池规模化研发中心及电池材料示范生产线,将有力推动我国储能电池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示范应用,为国家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劲能公司暨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入住是长春北湖科技园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加快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科技型创新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北湖科技园公司自2012年7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签订的第一个重大入园项目,对于推动北湖科技园区加快产业招商、扩大品牌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的入驻,也必将推动长春高新区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

10.国家科技发展指标 篇十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时,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要求目标:

——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

2.2%。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2010年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比例为1.75%,2015年目标2.2%。

——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产业技术创新明显加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8000 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2010年实际比重为13%,2015年目标18%。

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即扣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技术发展或工艺改进,还包括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该指标是衡量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该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的测算结果。

11.更为完美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 篇十一

这一奖项在2000年设立。此前的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颁布,这是科技奖励体制改革的重要节点。中国随后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当人们聚焦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时,要求继续改革的声音并未停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钟书华就是其中之一。

钟书华研究中国科技奖励制度多年,他认为,“无论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或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奖励的本质首先是对科学家的能力和贡献价值的认可,受众首先是科学家本人,推选标准也应当由专业团体认定。”

建议增设中青年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不超过两名,被人们看作“中国的诺贝尔奖”。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自2000年以来,有18位获奖者获此殊荣,其中有袁隆平、王选、李振声等。2010年度的获奖者是91岁的师昌绪与87岁的王振义。

师昌绪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其中,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王振义则是一名血液学专家,其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

与诺贝尔奖不同,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像“终身成就奖”,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熊丙奇发表评论认为,“从实际结果看,评选针对一个人的全部科学技术成就,而非像诺奖般完全针对某项重大科研成果。”

钟书华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科技奖项的评选有两类方式:第一类是最高成就奖,以奖励科研人员的巅峰成就,类似于诺贝尔奖;第二类倾向于累计成果奖。“中国就采用了第二类,以彰显获奖者毕生的科学精神。”

因而,迄今为止的总共18位获奖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其中80岁以上的13位,平均年龄达80.83岁。

“这样的奖项设置下,不熬到60岁,得不了最高奖。”钟书华认为,对科研一线的中青年科研人员而言,还缺少国家层面的奖励。

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得到的奖金为500万,其中450万鼓励课题研究,但目前18位获奖者已经超过进行科学研究的黄金期。根据科技人员一生中最重要科研成果取得时的年龄分布统计,科技人员出成果的高峰期是25至45岁,其中峰值是37岁。

王选也曾感叹“年轻时没得到认可”。他在生前最后一封给中央的信中写道,要支持那些尚未出名但有潜力的“小人物”。2009年1月,“王选青年学者奖励基金”在北京大学设立,每届奖励2名优秀青年学者。

在学界呼吁多年之后,一些部门也开始设立中青年科技奖项。其中有共青团中央设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协等设的“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设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这些青年科技奖的荣誉远不及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基层人事管理中,青年科技奖划入民间奖,认可程度也不如省部级科技奖。” 钟书华认为,中青年是科研的中坚力量,国家可以考虑设置“国家青年科学技术奖”,或参照国际经验,评选年度“十大青年科学家奖”。

“国家奖励国家”呼唤变革评奖设置与管理

这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个人,显得最为“有血有肉”。这些获奖者毕生科学激情不灭,个人故事往往也令人唏嘘。

实际上,中国早有针对个人的科技奖励,人们也一直关注奖励之于科学家作为个体的激励作用。

1963年,国务院颁布发明奖励条例,获奖者获得由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发明证书。1991年钱学森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是建国后首次以国家名义授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1996年,首届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人们对获奖者耳熟能详,有李约瑟、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等。

其他四项国家奖励则采用“项目制”。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澄江动物与寒武纪大爆发”,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载人航天工程”采用了人员并列署名,团队合作价值得到科技人员的认可。

可是,在钟书华看来,一些奖励主体发展得过于庞大和空泛,已经见不到人,见不到科学家和工程师了。“今年大庆油田第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名单上单位众多,甚至上万人参与,真正在科技第一线的人已经淹没了。”

这些重大项目获奖也引起了钟书华另一层面的担忧,“项目合作肯定是好事,但是在评奖中,就应该分开评价,否则一些有特殊资源的部门组合、打包、捆绑,科技进步奖难免形成‘垄断奖,失去激励竞争的效果。”

在他看来,中国的嫦娥项目、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军队系统的歼20、未来的航母、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专项”等都能达到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标准。“但举国之力,企业、个人谁能比?如果评奖,就是国家奖励国家了。”

这一担忧可以在评奖设置和管理上寻求解决。钟书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参与评奖的项目应当分解,限定奖励项目的‘最大申报单位,可以是一个组织,一个出资方或一笔项目资金。”

为国家奖“减负”

在中国,数千人的项目团队参与科技奖评选已是传统。1966年前后,国家批准的发明奖励中,就包括集众人之力的人工合成胰岛素、氢弹、原子弹等重大科研成果。

此类奖励政策广泛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各省市单位也积极参与评选和设立奖项,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活跃发展。

“逐渐地,获奖成为各省市、各单位的工作指标。”钟书华说,“尤其是地方政府也开始设立奖项,数量众多,这对科技奖励的质量和权威性有着一定负面影响。”

1999年以来,科技奖励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以“奖项减负”为目标,国家奖项也由之前的800 多项缩减至不到400项。

“国家奖项还是太多,每年有几百项,”熊丙奇认为,“这些奖项还是带有很强行政评价色彩,学术界也在跑奖、在要奖,一些学术研究甚至包装还未取得成果的项目去报奖。”

钟书华也认为,国家奖励是稀缺资源,政府应该看重“冷门”,奖励有社会效应的科学技术。专业领域应当鼓励专业协会和民间设立奖项,经济方面的成果也应当由政府奖励逐步过渡为市场奖励。

美国较早建立了专业领域奖机制。美国科学院就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私营机构,设有海洋学、生物与医学、航天工程、应用数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及美国科学院公共福利奖等十多项。除此之外,美国工程院(NAE)奖、美国物理学会(APS)奖和美国化学学会(ACS)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具有较大影响力。

1999 年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已经开始鼓励专业学会、各类基金会等社会力量设奖。但目前的状况是,除中华医学奖等少数奖项之外,其他专业学会奖尚在起步阶段。

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钟书华认为奖项需要调整方向,“国家奖励技术创新,无非就是为了推动应用。已经获得良好市场反映的技术,说明市场已经在‘奖励,政府荣誉就显得没那么迫切了。”

12.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十二

河海大学在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评选中, 一举获得3项奖, 且均为学校主持完成, 获奖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其中, 刘汉龙教授主持完成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长宽教授主持完成的“河口海岸水灾害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顾冲时教授主持完成的“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是针对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控制难题而研发的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基工程新技术, 已应用于我国沿海及内地湖泊地区多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和市政工程软基处理,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84亿元, 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并编制出版了国家行业标准《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河口海岸水灾害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提高了潮水、洪水的预报精度, 成果已在国家防总和江苏等省防办以及48个沿海防汛单位获得成功应用, 产生经济效益6.1亿元, 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社会效益;“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为水利工程安全服役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成果在全国70个大型水利工程应用后, 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 节支2.6亿元, 并为在确保工程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起到了重大作用。

13.国家大学科技园 篇十三

(2012-12-09 19:00:49)转载标签: 场所

行政管理

策略

收入

税法

杂谈 ▼

分类: 工作

为了充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中要求的“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认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研究制定必要的税收扶持政策”的基本规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经过仔细研究,缜密安排,最终敲定了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安排。2007年8月20日,两部门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0号文)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文)。这两个文件都已经于2008年1月1日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同步实施。

一、科技园和孵化器的本质都是科技创业服务平台

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组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比如,2003年12月,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华泾集体资产投资管理中心、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徐汇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组建成立了上海华东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科技园公司包括规划中的华东理工大学校内创业中心、公司办公机构所在地—华泾研发中心、梅陇研发基地以及位于上海化工区的产业化基地四大部分。华东理工科技园公司的发展方向是利用科技园基地,吸纳以纳米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化工为主,相关产业为辅的高科技企业入驻,将园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学科技园,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的介入,引进民间机构和海外机构,形成多元化经济发展的互动体系。华东理工科技园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公认,2005年11月5日通过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估(验收)。

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比如,成立于1989年11月的哈尔滨高科技创业中心就是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该中心隶属于哈尔滨开发区管理委会。创业中心拥有孵化基地12处,孵化总面积14万平方米。其中,自有孵化基地4处,面积6.8平方米,合作共建孵化基地8处,面积7.2万平方米。再比如,成立于1987年6月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中国孵化器事业的发源地。1988年,东湖创业中心应邀参与了国家火炬计划中《企业孵化器在中国发展战略纲要》的起草。从此,中国企业孵化器在火炬旗帜的引领下持续发展壮大,今天为世界所瞩目。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创造的运营模式至今为全国大多数企业孵化器所运用。

无论是科技园,还是孵化器,就其提供服务的基本模式来看,都可能成为我国现行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税务登记,依法纳税。

二、符合条件的科技园和孵化器都可以享受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营业税优惠

按照财税〔2007〕120号文,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园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按照财税〔2007〕121号文,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国家对两类科技创业平台都提供了完全一致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营业税优惠,提供这些优惠实际上是降低了科技园和孵化器的服务成本,客观上也有利于节约两类创业基地内企业的场地使用成本和购买服务成本。

另外,由于我国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一般都采取按照实际缴纳的流转税附加征收的模式,国家对相关出租和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也包含着对这部分营业税对应的附加税费的减免。甚至还包含着对某些地区地方性教育费附加等的减免。

三、对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科技园和孵化器的收入都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按照财税〔2007〕120号文,对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科技园的收入,自2008年1月1日起按照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财税〔2007〕121号文,对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孵化器的收入,自2008年1月1日起按照税法及其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其实,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享受符合的非营利组织收入作为免税收入的优惠。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1)依法履行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3)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5)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6)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非营利组织的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某些科技园和孵化器不符合非营利组织的认定条件,则其收入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免税收入,应当依法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另外,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科技园和孵化器虽然符合非营利组织的条件,但是从事营利性活动的相关收入也不构成免税收入。

四、享受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科技园和腐化器应符合类似的条件

按照财税〔2007〕120号文,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营业税优惠政策的科技园,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科技园的成立和运行符合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取得国家大学科技园资格;(2)科技园应将面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业务收入在财务上单独核算;(3)科技园内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应占科技园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的60%以上(含60%),孵化企业数量应占科技园内企业总数量的90%以上(含90%)。

科技园内的“孵化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企业注册地及工作场所必须在科技园的工作场地内;(2)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科技园前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3)企业在科技园内孵化的时间不超过3年;(4)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500万元;(5)属迁入企业的,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6)企业租用科技园内孵化场地面积不高于1000平方米;(7)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属于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印发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且《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项目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业务取得的收入应占企业年收入的50%以上。

按照财税〔2007〕121号文,享受规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孵化器,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孵化器的成立和运行符合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并取得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资格;(2)孵化器应将面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业务收入在财务上单独核算;(3)孵化器内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应占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的75%以上(含75%),孵化企业数量应占孵化器内企业总数量的90%以上(含90%)。显然,孵化器的提供服务场地面积要求和企业数量要求都要比科技园严格,这主要是因为科技园需要提供一定的场地给企业以外的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

孵化器内的“孵化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企业注册地及办公场所必须在孵化器的孵化场地内;(2)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孵化器前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3)企业在孵化器内孵化的时间不超过3年;(4)企业注册资金不超过200万元;(5)属迁入企业的,上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6)企业租用孵化器内孵化场地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7)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的项目或产品应属于科学技术部等部门颁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且《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项目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业务取得的收入应占企业年收入的50%以上。显然,孵化器内的孵化企业在条件(2)、(4)上要比科技园内的孵化企业要宽松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科技园内的孵化企业往往高等学校相结合承担一定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的特殊要求,因此需要其实力相对强一些。

两个文件所称的“孵化服务”都是指为孵化企业提供的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中“代理业”、“租赁业”和“其他服务业”中的咨询和技术服务范围内的服务。本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按照营业税“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的税率为5%.出自友商社区 两个文件都要求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科技园和孵化器是否符合规定的各项条件进行事前审核确认,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只不过科技园的审核主管部门是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孵化器的审核部门只有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

两个文件都要求各主管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按照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园和孵化器办理税收减免,加强对科技园和孵化器的日常税收管理和服务。主管税务机关要定期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科技园和孵化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并按照税收征管法以及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两个文件共同提到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是指《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的通知》(国科发计字【2006】第370号,2006年09月08日发文)所制定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一般来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中产品的选择原则是:(1)产品的关键技术必须属于高新技术领域范围;(2)在关键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合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市场潜力大,产品目前处于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急需;(5)能替代进口或出口创汇,有国际竞争力。本着上述原则,《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确定当前重点鼓励11个领域共2056种产品的生产,涉及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农业共11个技术领域。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新技术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情况,及时对目录进行调整和修订。

上一篇:林业局2011年安全生产检查实施方案下一篇:勤俭节约,让我走进你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