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触电措施(精选11篇)
1.防止触电措施 篇一
防止电气化铁路区段职工触电事故安全措施
一、各岗位职工通用安全措施
1.凡涉及电气化铁路区段(以下简称电华区段)作业的各单位,都必须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本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对新改职直接从事电气化作业的职工,要将本措施纳入三级安全教育内容,通过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2.所有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在未办理停电接地手续之前,均按有电对待。3.在电化区段,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所有职工和所携带物件(如长杆、导线等)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4.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米的建筑物作业时,接触网必须停电,停电后要安设可靠的临时接地线,并设专人监护。施工结束后,接触网工要确认所有工作人员都已进入安全地点,方可通知正式完工,并办理消令手续。
5.在电化区段,职工不准登上机车车辆顶部或翻越车顶通过线路。6.电化区段所有接触网支柱应悬挂或涂有“禁止攀登”、“有电危险”警告牌。施工人员禁止在支柱上搭挂衣物、攀登或在支柱旁休息。
7.在电化区段,通过铁路平交道口的汽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高度(从地面算起,下同)不超过4.2米和触动道口限界门的活动横板或吊链。严禁在装载高度超过2米以上的货物上坐人。
8.禁止通过任何物体,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接触网的各导线及相连部件相接触(接触网特殊带电作业除外)。
9.严禁向接触网上搭挂绳索等物,若发现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等物,不准接触。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时,人员要远离10米以外,并将该处加以防护,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10.当接触网绝缘不良时,在其支柱、支撑结构及其金属结构上,在回流线与钢轨的连接点上,都有可能出现高电压。因此,平常应避免与上述部件接触,当接触网绝缘损坏时,禁止与之接触。
11.用水或一般灭火器浇灭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4米的燃着物体时,接触网必须停电;距离接触网超过4米的燃着物体,可在接触网不停电情况下进行灭火,但水流必须不向接触网方向喷射。若用沙土灭火时,在距接触网2米以上时,可不停电。
12.对非电气化区段的有关人员临时进入电化区段工作时,应由分配工作单位的负责人向有关人员传达电化区段安全注意事项。
二、接触网作业安全措施!
1.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除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所携带的物品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2.对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人员,要每年组织一次安全技术知识考试。对新参加工作、变更职务或工作单位及中断工作连续6个月以上,担任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要事先进行安全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3.接触网工每2年进行1次身体检查,对不适合接触网作业的人员要及时调整。4.在进行接触网上作业前,作业组全体成员必须穿戴好防护鞋、安全帽,所用的工具及安全用具,必须经过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5.在接触网上进行停电或带电作业时,除具备规定的工作票外,还必须有值班供电调度员批准的作业命令。雷电天气禁止在接触网上作业。
6.在距地面3米以上进行高空接触网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根据带电或停电作业的不同情况,设专人监护。用车梯进行作业时,应指定车梯负责人,工作台上的人员不得超过2名;所用的零件、工具等均不得放置在工作台面上。使用梯子作业前,作业人员要检查梯子是否牢靠;作业中要有专人扶梯,梯脚要安放稳固,严防滑移;梯子上只准1人作业。7.作业时严格执行停电作业命令程序,接到停电作业命令后,必须先验电接地后,方准进行作业。在验明确已停电后,要立即在作业地点两端和与作业地点相连、可能来电的停电设备上装设接地线;如作业区段附近有其他带电设备时,在需要停电的设备上装设接地线。8.在停电作业的接触网附近有平行带电的线路或接触网时,为防止感应危险电压,除按规定装设地线外,还要根据需要增设接地线。
9.凡接触网及电力作业人员进行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倒闸时,必须有调度命令;对车站、机务段或路外厂矿等单位有权操作的隔离开关,在向供电调度申请倒闸命令之前,要令人需到该站、段、厂、矿等单位主管负责人办理倒闸手续。从事隔离开关倒闸的作业人员,其安全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10.遇有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不经供电调度批准,先行断开断路器或有条件断开的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并立即报告供电调度;但再闭合时必须有供电调度的命令。11.在接触网事故的抢修中,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现场触及故障设备。遇有断线事故时,不得进入断线落点10米范围内。
12.在电化区段,严禁轨道作业车上人员在接触网带电情况下攀登作业台。
三、工务作业安全措施
1.在电化区段拆换钢轨或鱼尾板时,要按有关规定首先连接好横向及纵向连接线,保持钢轨间电气回路的畅通,连结要紧固,导电要良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出现危险电压。2.在通往牵引变电所的铁路专用线上换钢轨时,在设置可靠的分路连接线前,不得将回流线从钢轨上拆开,拆装回流线由牵引变电所的工作人员进行。
3.在养路施工中,要防止撞坏和禁止拆开接地线。因施工需要拆开接地线时,要按规定的导线截面接好临时接地线,此项工作要由接触网工或经过专门训练的工务人员进行。
4.在电化区段,通过和使用的各种机具(铺碴机、铺轨机、铺路机、架桥机及吊车等)设备,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所持工具)与接触网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5.在进行隧道内的检查、补漏、衬砌修补、油刷标志、刨冰使用高梯搭设脚手架及隧道口的粉刷装饰、端墙检修等作业,与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米距离时,必须在接触网停电后进行。
6.在接触网带电情况下,使用轨道拖车装卸钢轨时,所有工具(如撬棍等)不准超过头顶。使用电力机车边走边卸时,不得将电力机车置于所卸车辆的后部。
7.在施工中使用发电机、空压机、搅拌机等机电设备时,在距离接触网5米范围内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在可能带电部位,应有“高压危险”明显标志,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8.电化区段开山放炮、清除线路两侧危石、危树作业时,要与供电段商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四、机务作业安全措施
1.在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的情况下,禁止到蒸汽机车的锅炉、司机室和煤水车、内燃机车及电力机车的车顶上进行任何作业。
2.在蒸汽、内燃、电力机车上,均应在可攀登到车顶的梯子和通过走台板的前门、天窗等处,涂有明显的“有电危险,禁止攀登!”警告标志,并应加锁或安装自动报警装置。3.凡进入电化区段的蒸汽、内燃机车,对危及乘务人员人身安全可能造成触电危险的部位和零部件(如蒸汽机车风泵排汽管应改为Y型或弯向一侧),都必须进行加装改造。
4.蒸汽机车上的火钩、火扒和铁锹等工具,都要放在固定地点,取送、使用时不得越出司机室。给水人员和清灰给水作业时,使用工具不得超过头顶。
5.在带电接触网下禁止登上机车润煤和测量存煤量,禁止在冲洗棉丝后,用火钩往锅炉蒸汽塔上部甩递及软管冲洗机车上部。蒸汽机车上水时,必须在指定的线路上接触网停电并接地后进行。
6.电力机车在段内整备作业中,需要操作隔离开关时,要严格执行登记、监护、呼唤应答等各项制度,办理必要的手续,不得简化程序。
7.电力机车在段内进行整备作业时,司机必须亲自检查确认高压室内、地沟内或机车下无作业人员,并与副司机呼唤应答、鸣笛后,方可升弓。
8.救援列车在电化区段作业时,必须在接触网停电并接地情况下方准进行。
五、车辆作业安全措施
1.在接触网未停电接地的情况下,禁止到各种车辆的车顶上进行任何作业(如检查车顶设备、上水、上冰等)。
2.在可以攀登通往客车、机械保温车的梯子和支架处,均应涂有明显的“禁止攀登”、“有电危险”警告标志。
3.禁止在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时,开闭罐车和保温车的注口(盖)或在注口处进行工作。4.在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时,禁止使用软管冲洗车辆上部;冲洗车辆下部软管的方向不得朝上。
5.在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时,处理车辆故障不足2米时,必须在无接触网线路上或按规定办理停电手续后,方准进行作业。
六、调车及接发列车作业安全措施
1.在带电的接触网线路上进行调车时,禁止登上棚车(在区间和中间站禁止登上敞车)使用手闸制动,编组、区段站在接触网高度为6200毫米及其以上的线路上准许使用敞车手制动机时,不准踏在高于手制动机踏板台的车帮上或货物上作业。
2.禁止调车及接发列车人员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体)接触接触网各导线、部件及电力机车的电力设备。列车上水不准水管朝上。
3.当区间或站内(包括机车整备线、装卸线)接触网停电接地时,不得向该区间或站内接发电力机车及其牵引的列车。
4.登乘电力机车进行调车作业时,必须停稳后上下车。
5.因电力机车起动快、制动猛,运转车长要防止漏乘或因紧急制动停车发生意外。
七、装卸作业和押运人员安全措施
1.在带电的接触网下,不准在敞车、平车、罐车等车辆(棚车、保温车、家畜车内除外)上进行装卸作业。不准用竹竿等物测量货物的装载高度等靠近接触网的作业。)
2.装卸作业时必须在指定的线路上安全区域内停电进行。作业结束,值班员确认所有人员均已离开危险区域后,方准向接触网送电。
3.在装卸货物线的分段绝缘器内侧2米处应埋设符合规定标准的安全作业标志,在标志外或非指定带有接触网的线路上,严禁登上车顶作业。
4.装卸货物列车,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超限,因装载加固不良需要整修时,均应将车辆送回货物线整修,如必须在电化区段上作业时,必须在接触网停电后方准进行。5.在接触网未停电未接地时,禁止吊车的吊臂在接触网下伸臂转动。
6.各类罐车在电气化区段发生泄漏时,严禁人员上车处理,要将其牵引到非电气化区段处理。如情况紧急必须在电化区段处理时,要立即通知供电调度,在接触网停电后方可处理。
八、电务作业安全措施
1.在电化区段的有关电务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线,必须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要求。2.在信号机上工作,必须确认接地良好,保持人体和所持工具与接触网带电部分2米、与回流线1米以上的距离,作业时设人监护。
3.在轨道上作业,必须保证牵引电流的畅通并设好防护。
4.发现抗流变压器中心连结线(板)和抗流变压器因故损坏时,不得擅自处理,必须通知有关部门,并按有关规定,作好安全防护,采取保证牵引电流畅通措施后,方可处理。5.在对电化区段通信信号设备检查、维修保养、处理故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使用好绝缘、防护用品。
九、房建工程作业安全措施
1.检查维修牵引变电所房屋及附属设备时,必须与变电所负责人联系,经同意登记签认后,在变电所有关人员监护下,方准进行。
2.检查、维修与接触网接近的房屋、建筑及设备时,作业人员及所持工具与接触网带电部分必须保持在2米以上的距离。
3.在接触网带电时,严禁用竹竿及金属长大物件等测量接触网与房屋、建筑、设备的距离。4.在站场施工时,严禁水柱向接触网方向喷射。装卸湿粉石灰时,应尽量远离接触网,防止破坏及降低接触网对地绝缘。
5.手持木杆、梯子等工具通过接触网时,必须水平通过,不准高举超过安全距离。
6.在修建靠近接触网的房屋、建筑及设备时,严禁借助铁塔支柱搭脚手架或在铁塔支柱上下。
十、接触网分停(分段停电)作业安全措施
1.接触网实行上下行分段停电作业,要使作业组成员始终处于接地线的保护范围之内,保护接地线与接触网相连,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
2.在一线停电一线有电的情况下,禁止使用抛线验电法,改用35千伏级的音响验电器。3.在停电线路上作业时,作业组成员(包括所持工具材料)与带电体的距离要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设专人进行监护。
4.作业人员(包括工具、器材)不得侵入未停电的邻线界限,接地线人员负责本线和邻线车辆通过的防护。
5.接触网检修时,供电部门必须在车站行车室指派人员,随时监视列车运行状态,注意车站值班员要牌情况,及时通知作业组。
6.实行上下行分停作业时,为避免错入工作区,各业务系统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并必须分别办理上行和下行停电工作票。一线作业完毕必须清点人数、地线数,无误后方可消令,然后再办理另一线路停电作业命令。
7.各业务系统在施工中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一线已线封闭,在不执行双线避车和中间停止作业下道避车时,要根据本系统施工特点,按规定设置防护人员。不允许电力机车、蒸汽机车通过渡线或间隙,并采取封闭措施。8.穿越有电线路搬运梯车时,必须放倒移动。
9.在双线桥隧、高堤、深堑等处所施工时,要注意人员、机具避车,做到提前通知,统一行动。
10.对在接触网分段停电的电化区段作业的有关人员,各单位要组织搞好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作业。
2.论化工厂的触电事故及防范措施 篇二
【关键词】触电;防护措施;电气安全管理
化工厂电气设备多,用电负荷大,电气设备和线路分布面广。供电系统较为复杂,既有高压又有低压,既有直流又有交流,电气设备和线路几乎遍布每一个生产岗位,每一名员工天天都会与“电”打交道。由于化工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湿、腐蚀等特点,加速了电气设备绝缘的老化,造成电气绝缘损坏,绝缘电阻降低,再加上员工违章操作、企业管理制度缺失、作业中缺少安全技术措施等,很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所以,化工厂用电安全不容忽视,如何预防和控制触电事故,做到安全用电,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安全课题。
1.触电事故的机理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 触电是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1电击机理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体的机体组织受到刺激,肌肉不由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造成的伤害。严重的电击能使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受到破坏,甚至危及生命。由于人体的肌肉和神经系统有微弱的生物电存在,当外部电流进入人体时,生物电的正常工作规律被破坏, 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1.2电伤机理
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产生的伤害,当电流通过人体时电能转换成热能, 使得皮肤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产生较大的热效应,造成灼伤;当人体长时间与带电体接触时,接触部位发生化学效应,也可能导致伤害;当电流作用于人体时,肌肉不由自主地剧烈收缩,引起机械效应, 造成肌腱、血管、神经组织断裂, 甚至关节脱位或骨折。与电击相比,电伤的电流比较大,作用时间短。
2.触电事故原因分析
2.1违反安全规程
2.1.1安全距离不够
为避免触电,各等级电压均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如果少于这个距离,就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发生。因安全距离不够而导致的触电伤害事故常见于6KV以上的高压系统。如电气人员在对部分停电的设备进行检修时,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造成设备短路及人员触电。
2.1.2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导致触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电气安全规程中规定,一般情况下严禁带电作业,但有些电气人员为图省事,盲目自信,在检修电气设施时不采取停电等有关措施,也不具备其他必要的安全条件,违章作业,造成触电、短路或高处坠落等事故。
2.2电气系统故障
2.2.1电气设备和线路漏电
虽然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外壳间是绝缘的,但在严重潮湿、腐蚀性气体侵蚀、有导电尘埃的环境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比正常用电环境易受到破坏而形成漏电。一般来说,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导体元件对机壳的电阻大于0.5MΩ时,对人和设备没有危害。当绝缘电阻较差时,人触之会有麻木感觉;当绝缘电阻很差时,对人身有很大危险。引起漏电的主要原因有:线路和设备绝缘老化或损坏;电气的安装不符合技术要求;修复的绝缘层不符合要求等。
2.2.2错误接零
保护接零在380/220V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零线连接起来。保护接零属于“过电流”保护范畴。采用保护接零时切记应使用电器的保护零线并接到零干线上。否则设备漏电时不能切断电源消除危险。但这点恰恰为许多用电者所忽视,特别是在临时用电中。此外,还容易出现一些常用电气设备,如电焊机、配电箱等的虚接或假接零线现象,这样一但发生漏电便不能切断电源而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3施工和接线不规范
2.3.1穿线管不接地
电气走线和施工中,无论明敷或暗设的穿线管,要求都必须可靠接地,但有时施工人员为省事穿线管不接地,特别是在一些比较潮湿的场所,如泵房、地下室等,当这些场所的管内电线发生破皮损伤时,电流就会通过穿线管、墙壁直至传到地面,使这些地方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2.3.2导线连接不规范
按有关规范要求,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导线与导线连接必须采用接线鼻子或接续管,而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图省事,在进行导线与设备连接时把多股导线剥掉绝缘后直接与开关或用电设备等接线柱连在一起,这样当负荷达到一定值时,连接部位开始发热、氧化,时间一长容易造成用电设备烧坏或人身伤害事故。
3.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
化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规程,并以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的电气安全规定和实施细则。这是保障安全、促进生产、防止触电事故的有效手段。因此应建立各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如:500V以下带电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变配电所(室)检修安全操作规程、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等等,此外还应建立专人管理的责任制。
3.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对工程、系统设计、装置条件、实际操作、维修等进行详细检查,以识别所存在的危险性。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使操作人员保持对电气危险的警觉性,审查修订的操作规程,识别设备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危险性,审查维护是否充分,评价电气安全系统和控制的设计依据等。电气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有: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情况,裸露带电部分防护情况,屏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距离,保护接零、接地情况, 移动式电气设备采取安全措施情况,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合理和电气线路的连接是否完好,以及制度是否健全等。对以上内容必须定期检查或测定,才能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3.3对从业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在建立了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后,电气安全管理的另一个对策措施是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对电气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懂得电的理论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规程,从而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工作。
3.4保护接地与接零
保护接地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 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Ω。
保护接零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地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可将TN供电系统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不管采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3.5设置漏电保护器
一是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二是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三是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四是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
3.6安全电压
在能够使用安全电压的工作场合,尽量使用安全电压。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电压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结束语
化工厂防止人身触电伤亡工作,作为企业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给予高度重视,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采取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用电,保证企业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杨有启.电气安全工程[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5:19-20.
3.防触电安全措施 篇三
一、本工程临时用电的特点及重点防护部位
1、甲方已将总电源引入现场工地西南角,为我工地提供250KW的用电容量。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及“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临时用电规范。
1施工现场西侧木料堆放场地。○2生活区临时用工宿舍
2、重点防护部位:○用电因人员复杂,会发生私拉乱接现象,易造成触电事故。
二、重点防护部位的防触电措施
1、对高压电线及线杆作为重点防护部位,首先制定防护方案,报监理审批后实施。高压电线杆及上源架空高压线采取搭设防护棚、架予以保护;高压线杆的下源地埋部分,首先要保证地埋部分要不少于600mm,下铺粗砂,上满铺红砖,并在地埋电缆沟上设置标识。
1临
2、为防止临时用工宿舍触电事故的发生,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预防:○时用工进场时,首先要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2加强临时用电的硬件设施建设,临时用电线路、电气的配置及敷设符合规范○
3制定安全用电管理制要求,同时在宿舍内安装足够的插座供手机充电使用。○
4严格检查制度,对临时用电中存在度,对违反安全用电人员予以严肃处理;○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三、其他防触电安全措施
1、所有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配电机电线路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走向布设,禁止临时乱拉乱接,禁止将电源线直接绑在钢管等金属物上。
3、如因受现场等原因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增设屏障、遮栏、围 栏、防护网等防护设施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示牌。
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保护接零,禁止同一电网的设备接零接地混用。
5、开关箱按规定位置架设箱内必须设漏电保护开关,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6、照明线路的架设,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禁止照明线、动力线混合使用,高层建筑、大型机械在顶端应设醒目的红色信号灯。
7、电动机械应注意防潮、防尘、防腐,禁止超负荷运行。
8、不准使用电炉、电热器具。高压碘钨灯等照明设备整流器,不应装在可燃建筑物或金属物品上。
9、开关箱、配电箱间禁止存放杂物,以免损坏,造成事故。
10、焊接作业场所应符合要求与可燃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11、照明设备应安装保险丝或自动开关装置,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灯泡上禁止用布或纸色包裹。
12、消防器材应按规定配置。
13、当电器或线路短路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砂或干粉灭火,严禁使用采用 电的灭火器灭火。
防 触 电 安 全 措 施
编制:
审核:
4.防风防汛防触电措施 篇四
针对台风季节即将来临, 我司迅速动员,组织人力、物力作好防台风的安全防范工作。
一、防风防汛防触电措施 一)成立防风防汛救援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防风防汛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8#镀锌铁线和砂包固定办公、生活区的活动板房等屋顶。
2、施工机具(如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砂浆搅拌机等)能入库的,尽可能搬进仓库、材料保管房;其它放于施工现场的,均加盖防雨棚或采取其它防风防雨措施。
3、施工机械(如物料提升机)用钢丝绳加固。
4、钢管外脚手架采用钢管作连墙杆,加强整体稳定性。
5、若接到台风登陆来临的通知,现场电工迅速关闭电源,停止一切作业。
6.现场准备1台150KW柴油发电机供临时发电。7.现场配备数台水泵供抽水用、防止内涝。
8.现场设立抢险队和配备抢险物资并做好防台风各项交底工作。9.现场管理人员要保持通信畅通(手机保持开机状况),检查车辆处于良好状况,车辆要提前加满汽油。切实做好防风防雨工作。
10.应对施工现场低洼或可能积水的隐患进行整改、清理,并及时作好地下水的疏通工作。
11.组织防渗水堵漏专业队,对台风汛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演。12.配备防风防汛的设备、设施及救护用品,作到有备无患。
二、防触电、雷击措施:(防风防汛过程可能出现的触电、雷击事故)
1)由工程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定系统的、科学的、适用可行的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审批后严格执行。
2)健全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全部资料;修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定记录;定期检(复)查验表;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3)临时电源一律采用三相五线制,做到一机一漏一闸保护,电源线的拉闸一律由专职电工进行;配电箱有防雨、防潮的措施且接地良好。
4)用电施工机械设备,必须经安全专责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用。
5)应有雷雨时节的防雷击安全防护措施,经常性地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
6)开展预防雷击意识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7)成立触电、雷击事故救援小组,由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或有经验的老电工组成
夏季防暑降温措施
1、目的: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制订本措施。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南澳海泉湾项目Ⅰ标段工程。
3、具体规定:
3.1 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
3.3 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
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3.4 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3.5落实防暑降温物品。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3.6 积极改善建筑工地生产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为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必须安装电扇,有条件的单位,应在宿舍安装空调。
3.7 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3.8 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油
5.触电的急救措施步骤 篇五
①神志尚清醒,但心慌力乏,四肢麻木。
该类病人一般只需将其扶到清凉通风之处休息,让其自然慢慢恢复。但要派专人照料护理,因为有的病人在几小时后会发生病变而突然死亡。 ②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法可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
清理口腔防堵塞,鼻孔朝天头后仰; 贴嘴吹气胸扩张,放开口鼻换气畅。
③有呼吸,但心跳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来恢复病人的心跳。一般可以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60~80次。
当胸一手掌,中指对凹膛; 掌根用力向下压,压下突然收。
④心跳、呼吸均已停止者。
该类病人的危险性最大,抢救的难度也最大。应该把以上两法同时使用,亦即采用“人工氧合”的方法。最好是两人一起抢救,如果仅有一人抢救时,应先吹气2~3次,再挤压心脏15次,如此反复交替进行。
预防触电安全常识
1、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2、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关、插座要及时报告,请专人检修,切勿乱动。
3、万一遇有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迅速切断电源,并立即报告老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实施抢救。
4、人体触电后,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脉搏和呼吸停止等症状。发生触电后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只要处理及时、正确,多数触电者都可以获救。触电后采取的急救措施如下:
(1)切断电源。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木板等快速将电线挑里触电者身体。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鞋等。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以防联锁触点;
(2)如果触电的人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均正常,可将其抬到温暖的地方静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防止引发休克或心力衰竭;
(3)如果触电的人呼吸停止而脉搏存在,应使用就地平卧,松解衣扣打开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用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也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让其服呼吸兴奋剂;
(4)对心搏停止而呼吸存在的人,应立即人工胸外按压;
(5)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建立呼吸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气供应。发生触电事故时,即使严重到“假死”状态,如果能抢救及时、救护得法,绝大多数也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6)在抢救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送医院抢救的途中,注意保暖,严密观察触电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在医务人员未接替前不能停止抢救;
6.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篇六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防止措施
1 玉米倒伏概述
1.1 玉米倒伏的概念
玉米倒伏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因风雨或管理不当使玉米植株倾斜或着地甚至茎秆节间折断的一种生产灾害。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玉米产量水平的上升,玉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玉米生产。
1.2 玉米倒伏的种类
玉米倒伏一般分为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三种类型。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倒折,其次是根倒伏,再次是茎倒伏。
1.2.1 根倒伏
根倒伏即玉米植株不弯不折,植株的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发生改变。根倒伏多发生在玉米生长拔节以后,因狂风暴雨或灌水后遇大风而引起,是植株根系发育不良的一种表现。
1.2.2 茎倒伏
茎倒伏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而植株的中上部分发生弯曲的现象。茎倒伏多发生在密度过大的地块或茎杆韧性好的品种上。
1.2.3 茎倒折
茎倒折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茎杆又不弯曲,从茎的某一节间折倒。一般发生在抽雄前。
2 玉米倒伏的原因
2.1 种植密度不合理
在玉米播种和玉米间定苗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地保留适宜的种植密度,造成密度过大,群体内光照弱,光合产物少,导致茎秆纤细,其硬度和韧性降低,穗位升高,遇暴风雨时容易发生倒伏。
2.2 大风雨侵袭
在玉米生长季节里,造成玉米倒伏的大风雨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大风之前下透雨造成玉米倒伏;第二种情况是大风和大雨同时进行造成玉米倒伏;而在大风之后才下大雨,一般不造成玉米倒伏。
2.3 施肥、灌水不合理。
如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不当,机械组织发育不好,苗期受涝,拔节前后肥水攻得过急或中后期灌水后遇大风等。第一种情况是施底肥时不施钾肥或钾肥用量过少,氮肥用量明显过多,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长,并且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时玉米发生倒伏。第二种情况是在玉米生长期间追施肥料时,肥料离根茎基部过近,将根的基部烧断,使支持根(气生根)的数量减少,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倒伏。第三种情况是追肥时施入地表过浅,造成玉米根下扎滞缓,使玉米根系不发达而发生倒伏。
2.4 品种选择不当
有的品种本身抗倒性差,当把其作为主栽品种时,就容易发生倒伏;品种不抗病虫害或抗病虫害能力差,使其抗倒能力减弱,也易发生倒伏。
2.5 田间管理措施不当
在玉米播种时不增施磷钾肥,不采取宽窄行种植,没有采取生根粉拌种等措施;在玉米生长期间,不能合理地施肥浇水,使玉米不能茁壮地生长;发生病虫害时不能及时防治,使玉米抵抗能力降低;不喷施玉米“壮丰灵”,这些都是导致玉米发生倒伏因素。
3 防止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
3.1 选用抗倒品种
选用抗倒品种是预防玉米发生倒伏的关键,有的品种本身抗倒性差,当把其作为主栽品种时,就容易发生倒伏;品种不抗病虫害或抗病虫害能力差,使其抗倒能力减弱,也易发生倒伏。如果选用:植株过高,穗位过高,秆细秆弱,或次生根少的品种容易造成倒伏。目前生产上抗倒性较好的品种很多,在我地主要有盘玉2号、盘玉5号、森玉1号、森海2号等。
3.2 合理密植
一般竖叶型品种亩留苗4500株左右,平展叶型品种3500株左右,通过适当密植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对减轻倒伏很有益处。如果密度过高,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遏制,营养物质合成减弱,细胞伸长,植株高而细弱,节间长,机械组织不发达而造成倒伏,从而影响产量。
3.3 播前晒种、拌种,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播种前,晒种2~3d,不但可以有效地杀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而且具有激活种子酶活性的作用,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有利于种子的吸收水分,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从而使幼苗健壮,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发根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能力。在玉米生长期间发生病虫害时,应及时防治病虫害,也能有效地防止玉米倒伏。
3.4 加强肥水管理
施底肥时因地制宜地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同时增施农家肥;追肥时要深施,并距植株根茎基部7cm,避免烧根和根系发育不良;在玉米苗期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水,进行蹲苗,蹲苗时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时间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套种玉米苗势较弱,一般不进行蹲苗。雨水过多的地区,应注意排涝通气。
3.5 喷施玉米“壮丰灵”(矮壮素)
在玉米生长的心叶末期(抽雄前7天左右),用玉米“壮丰灵”喷洒植株顶部,可抑制植株顶部生长,降低株高15cm左右,从而降低风的作用力,达到抗倒的目的。
3.6 适当加深耕层
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促使根数增加,且入土加深,植株的倒伏程度也会减轻。
3.7 及时中耕培土
玉米中耕培土可使根系发达,特别是拔节以后的培土,能使玉米产生出大量的支持根。
3.8 合理的肥水管理
苗期一般不应浇水,也不应追肥。使地面上部节间缩短,根系入土深而广。拔节后的灌水,一次灌水量不宜过大,防止在过湿、高温、多肥的情况下引起徒长。
3.9 减缓自然灾害
顺风成行以及根据当地暴风雨出现的规律通过播种予以调节,适期早播。
3.10 病虫害防治
应及时做好玉米螟、茎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5 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玉米倒伏可采用多种措施加以防止,即使这样如果遇到难以控制的大风大雨,也会引起倒伏,为了减轻损失,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果是抽雄前后倒伏,一定要在倒伏后及时扶起,并边扶边施肥培土;如果是在拔节前后倒伏,不必人工扶起,可让其自动恢复直立。
参考文献
[1]王紅军,顾大路,杨文飞.玉米倒伏的原因、防止方法及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36-37.
[2]程小丹,李红梅.玉米倒伏后的急救措施[J].新农业,2006(9):21.
[3]金亮.玉米防倒伏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6(7).
7.施工现场防触电安全措施方案 篇七
为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人的人 身安全及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规定:
1、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详实、科学、合理。
2、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各种机械的金属外壳必须采 取可靠的接零保护,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必须符合国标GB3738—83 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的插座要完好无损,电源线不得任 意接长和调换,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
3、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按规定使用绝缘导线架设整齐,不得架在 树木和脚手架上,不得成束架设,严禁使用塑料线和软绞线,电缆不 得沿地面明敷设,应采用埋地方式敷设。各类施工活动应与内、外线 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安全距离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和监护措施。
4、现场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外观要完整、牢固、美 观,有防雨、防砸措施,箱体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电气元 件完好无损,选型定值合理,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并在电箱正门内 绘有接线图。必须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器,在采用接零保护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漏电动作电流总箱和分配电箱不大于100MA,开关箱不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5、现场金属架或金属构筑物和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6、现场照明必须按规定布线,与动力线路分路设置,按规定装设灯 具,并在电源侧加漏电保护器,特殊场所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 明器。
7、使用电焊机应设单独防触电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保护,一 次线长度不应大于5米,二次线长度不应大于30米。电焊机两侧接 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的防护罩。电焊把线应双线到位,并有防 埋、防浸、防雨、防砸措施,交流电焊机要装设专用防触电保护装置。
8、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必须由电工完成,非电工人员 不得任意动用电气设备。
9、现场电工必须持证上岗,设一名专职电工每天上班检查线路及电气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将检查和维修的情况做好记录。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和器材应有产品合格证,必须经过国家专 业检测机构认证。
8.小企业常见触电事故及防范措施 篇八
小企业常见触电事故及防范措施
近几年,非煤小型工矿商贸企业的触电事故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始终占有较高的比例,已成为从业人员的最大杀手.一些人认为触电事故不可预见,事故发生前无先兆.但从很多事故案例分析来看,触电事故完全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范.
作 者:王贵党 作者单位:沈阳市安全工程研究培训中心 刊 名:现代职业安全 英文刊名:MODERN OCCUPATIONAL SAFETY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9.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通风系统措施 篇九
【关键词】防止瓦斯爆炸;通风系统;具体措施
1.煤矿瓦斯特性及爆炸的危害
瓦斯是煤矿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中甲烷占的比例最大,因此通常所说的瓦斯也就是指甲烷(CH4)。当瓦斯浓度在5.3~16%的区间内时,遇火容易发生爆炸。但新的研究发现,当瓦斯中含有其它的可燃气体或粉尘时,其爆炸下限会降低,甚至浓度在3%左右就会发生爆炸。为了确保有充足的富裕系数,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正常生产过程中瓦斯浓度不得高于1%。瓦斯始终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对2000-2009年的煤矿事故分析,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占到了煤矿事故死亡总量的36.4%。瓦斯灾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爆炸、突出、窒息和燃烧,其中以瓦斯爆炸为主。瓦斯爆炸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浓度达到爆炸界限,火源,足够的氧气。一旦具备上述条件,就会发生爆炸,其间形成强大爆炸冲击波,对人造成直接伤害,同时还可能破坏通风、运输系统导致矿井瘫痪;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火焰造成人员烧伤,并可能引起矿井火灾;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会使人在短时间内中毒死亡,同时还可以扬起煤尘而参与爆炸,形成更惨重的事故。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发生2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煤矿特别重大事故,其中22起是瓦斯事故或有瓦斯参与的事故。如1960年5月9日,山西省大同老白洞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煤层爆炸事故,造成684人死亡,场面惨不忍睹。
2.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通风系统具体措施
为防止瓦斯积聚,一方面需通过各种手段强化瓦斯抽采,将高浓度瓦斯通过瓦斯抽放管路排放到井上,避免瓦斯在井下和空气混合,而导致瓦斯超限;另一方面,为避免未经抽放的部分瓦斯在采掘过程中涌入到井下采掘空间,矿井一般采取强化通风措施,确保瓦斯浓度控制在1%以下。通风是治理瓦斯的最重要方法,为此要确保通风设施完好,确保风机正常运转,两道风门要随手关闭,也不可同时打开,确保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防止瓦斯积聚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风路畅通,每个掘进工作面必须有合理的进风和回风路线,避免形成串联通风。具体措施如下:
(1)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保证通风的不间段是十分重要的,通风必须做到不间断的运做,才可以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所以对风机的要求十分高,为了防止其他设备的问题影响到电路,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风机的正常运行,所以对风机必须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同时风筒需要经常的移接、修补;风机需要定期注油、清洗、换轴承,开关、电缆、变压器也需要维修管理。因此必须再配置一套变压器、电缆、开关、风筒。即双电源、双风机、双风筒,一套工作,一套检修。另外,有了冗余的设备,还应该做到设备之间的转换能过迅速做到,当一台设备由于问题停止运行后,应该迅速的切换到另一台设备上,为了做到迅速,在采用人为的切换的基础上,应该设计自动的切换,这样就可以提高了通风的可靠性。在实现通风机的通电线路专用,通风机和通电线路上的所有设备冗余的基础上,同时做到了设备间自动的切换,就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通风的不间断。
(2)通风系统力求简单,实行分区通风,各水平、各采区和工作面应有独立的进、回风巷,无用的巷道应及时封闭,特别是连通进、出风井和总进、回风流的巷道都必须砌筑两道挡风墙,以防止瓦斯爆炸劝风流短路。另外,主要局部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备,并应定期进行试验。为了保证实现反风,连通主要进、回风流的巷道内要装设两道方向相反的风门(双向风门)。
(3)增加工作面通风量加强矿井通风是稀释采掘空间瓦斯浓度最有效的方法。在矿井水量比较富余的条件下,适当加大工作面风量对防治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单纯依靠加大风量防治综放工作面瓦斯超限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受通风能力、巷道及工作面风速的限制。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又是一个高浓度瓦斯库,加风会增大工作面进回风的风差,使漏风强度和宽度增大,导致工作面瓦斯量增加,要引起重视。我们建议改善矿井通风系统提高矿井抗灾能力要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优化选择矿井台理的通风系统和改造方案;要采用降阻、堵漏、改造通风机性能等技术措施,提高矿井通风能力。对采区、工作面必须保证生产所需风量,并有一定备用系数。坚决实现分区通风,消灭不台理串联风、老塘风、微风和无风,最大限度减少角联风,降低通风阻力,消灭入排之间平面交叉。凡是风量不足的矿井、采区、工作面必须坚持以风定产,不准超能力强行组织生产。
(4)加强排风:应该提升煤矿瓦斯防治机械设备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定向钻机设备,加强设备的技术条件,真正做到在矿井中不产生电气火花,做好瓦斯超标报警的准确、及时,不能漏掉任对何角落的瓦斯监测,这样即使瓦斯浓度超标,也不至于发生爆炸,能够通知人员做到迅速撤离,同时加强排风,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加强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根本措施:①矿井必须根据规定配足风量;②所有矿井都要采用机械通风,且矿井主通风机的安装、运转等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35条的规定。③每一个生产水平、每一个采区都要布置单独的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④在瓦斯矿井中,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⑤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风桥、挡风墙、调节风门、风窗等设施的设置、质量和管理制度由矿务局统一规定。⑥瓦斯矿井的掘进工作面,禁止使用扩散通风。对于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工作面,要根据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确定风机能力和风简口到工作面的距离。无论在工作或交接班时,都不准停风。如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都要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3.结束语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可靠的安全通风装备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重视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应不断的研究、探索,进行防范和治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要加大瓦斯管理投入,拿出资金,进行瓦斯治理与监控及其他安全问题的研究,以寻求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另外瓦斯又是一种优良的资源,相信一定可以把目前单纯的瓦斯灾害防治逐步转变为瓦斯治理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圣程.防止煤矿瓦斯爆炸的通风系统措施[J].现代矿业,2009,V25(10):107-109.
[2]刘亚丽.煤矿瓦斯爆炸主要原因的几点启迪与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09).
[3]王宝兴.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初探[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09).
[4]王涛.我国煤矿安全监测装置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1994,(12).
[5]张学霖.对“均压”通风技术用于灭火中发生瓦斯爆炸一例的分析[J].煤矿安全,1982,(04).
[6]郭勇义.瓦斯爆炸及预防[N].山西日报,2001.
10.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篇十
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高处作业应先搭建合格的脚手架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在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和斜道两边、斜道转弯处,应设置1.05 m高的栏杆,其下部内侧加设0.18 m高的防护板,以防坠物伤人。脚手架踏板厚度不能小于5 cm并满铺在脚手架上,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跳板中部应设有支持 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工作负责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证明后,方准使用。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每日检查所使用的脚手架和脚手板状况,如发现缺陷须立即修好。长期停用的脚手架,在恢复使用前应经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脚手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传递绳应使用干燥的麻绳或尼龙绳,禁止使用金属线,以防触电和感电下坠。在高处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应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以防落物伤人。传递工具应使用工具袋。高处作业下方应设置围栏或遮栏,并悬挂警告牌,不准其他人员通行和逗留。生产场所的井、沟、坑、孔、洞,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施工中的预留孔和检修中需打开的孔洞,应加装可靠的临时盖板,未加盖板前必须设置临时围栏,悬挂标示牌等。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防止工作人员误踏孔洞,发生坠落事故。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照明应充足。特别
危险的地方、设备检修和临时施工区域尤应加强照明,以防碰撞摔跌。电梯安装过程中,电梯口应用坚实的竹、木或围栏与正常的通道相隔离,并悬挂警告牌,防止误打开电梯间大门,踏空坠落。生产厂房装设的电梯、起重设备使用前应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并取得准用证。电梯、起重设备应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制度,并设专责人负责维护管理。在施工中安装平台时,应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在固定平台安装梯子时,必须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楼梯踏板应选用花纹板。直钢梯高度超过3 m时,应装设护笼,以防上下梯子时坠落。锅炉安装过程中,必须分层悬挂安全网,无法安装安全网处,必须拉设安全防护绳,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要特别做好设置安全设施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随着钢构架不断往上安装,必须同时完善每层梯子、平台、步道、栏杆等设施。进入锅炉内检查或检修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应首先查看上部受热面是否有掉焦可能,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防止焦渣遇冷脱落下坠伤人。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拆除工程,必须事先制订保证人身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施工中要统一指挥,专人监护。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处坠落的防治
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简称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全体员工健康、安全的需要,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法制建设的要求。
笔者多年来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防治高处坠落的经验,在此简要谈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一、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两个条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和(《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文)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明确地写出每个高处作业点的防护措施。
3、严格按照《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设部建教[1997]83号)的要求,做好项目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素质。
二、做好开工后的基础工作
1、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施工不同阶段所存在的高处坠落的安全隐患进行。坚决杜绝“假、大、空”等口号式内容,使教育培训工作即有针对性,又能保持经常性,防止走过场,教育每一个作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2、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零星安排的作业,都必须向操作者以书面的形式讲清楚施工环境、操作过程、操作工艺、操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时采取的应急避险措施。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监督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的执行情况,使每个操作者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3、按照项目部编制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及时、规范地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同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工作。当要改变或拆除现场的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项目负责人的同意,并及时对拆除的部位进行恢复,确保防护措施有效发挥作用。否则会造成事故,如某建筑公司架子班3名作业人员在拆除10层高度处的安全平网时,由于拆除安全网之前未进行仔细检查,未发现安全网东侧的固定点已被拆除,当3人踏入平网后,安全网即发生倾斜脱落,致使3人从高处坠落地面,造成死亡。
三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作
1、项目部要坚持每天有一人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出问题后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同时,安全员或技术负责人要对重要环节和提出的问题向作业班组的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讲解,并拿出相关的整改措施,措施要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班组在整改隐患、落实措施时,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达到规范管理。
2、对搭设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特别是4m以上的高支撑体系和特殊的支撑架(如超重、超大)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在搭设之前,应确认钢管、扣件、脚手板的材质和立杆基础是否符合要求,搭设过程中必须及时检查验收立杆间距、纵横杆步距、扫地杆、连墙件、剪刀撑(包括水平)及接头方法和纵横向支撑设置等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检查施工方法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尤其是要对整体脚手架进行验收后方可使用,项目部缺乏对脚手架的验收是目前存在较普遍的隐患。
3、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挂、挑、爬和吊篮脚手架,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等的要求,在设施选用和方案编制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在使用前必须组织技术、安全、机械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或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架体制作和各安全装置、防护措施等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在检测合格后的30日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监督。使用中必须经常检查各关键部位是否符合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使用安全。防止因方案未经批准,安装完不经验收使用,作业时严重超载,导致架体坍塌,人员坠落的事故发生。
4、对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采购、租赁及使用必须严格把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投入现场使用。对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必须按照《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96)、《建筑机械操作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随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附墙装置、制动器、限速器、限位装置等的日常检查和维修,防止动作失灵。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笼内的载荷,防止超载或物料放置偏移。对物料提升机必须设置可靠的楼层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得乘人上下。避免吊笼发生意外坠落时无停靠装置保护造成人员伤亡。
5、在恶劣的气候(如雨雪天、大雾、六级以上强风)和环境不良的条件下,禁止从事高处、洞口或悬空作业。特殊高处作业时,应首先做好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并且应有可靠的立足处和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6、对利用登高设施或登高用具进行攀登作业的,作业前应对其材质和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对材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利用操作平台作业时,搭设的操作平台应满足面积不超过10平米、高度不超过5米,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拄的长细比的要求。
7、对现场的临时用房或工棚的瓦屋面应固定牢靠,防止雨天或大风天气进行抢修;同时不宜使用石棉瓦等易碎材料作为临设的屋面,避免铺设或维修过程的坠落事故。
8、对于检查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级,项目部都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班组按要求整改后,项目经理要及时组织进行整改效果的验收。验收合格后,相应班组方可进入正常施工。否则,要按照隐患通知书的要求继续整改,直至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9、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两栏一报”(读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建立“安全违章曝光台”。对检查出的违章现象,可以随时在曝光台上予以公布,以反面教材加深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同时,对安全工作也要采用激励机制,有奖有罚,营造施工现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综上所述,在广泛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认真执行现行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高处坠落事故是完全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高于2m的临边、洞口、攀登和悬空等作业,高处坠落的事故也屡见不鲜。这个规范就是针对这些部位作业,而提出来的安全防护措施。其内容包括:
(1)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规定了防护栏杆的高度,设置原则及计算方法。(2)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规定了登高设施的使用及要求.独立悬空作业应遵守的原则。(3)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规定了交叉作业的防护措施及安全间隔距离。(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
高处作业安全要点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占有很大的比重,高空坠落事故也很多。按以下要点作业,有利于保证作业安全。
(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症、癫痫病和其它不适应症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二)高处作业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穿软底鞋戴安全帽;悬空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三)高处作业点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无外架防护的施工,必须在高度4—6米外设一层固定的安全网,每隔四层楼再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并同时设一道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
(四)电梯口、楼梯口、预留洞口和上料口,均要设围栏、盖板或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的出入口,必须搭设板棚或网席棚。
(五)施工过程中,对尚未安装的阳台周边,无边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脚手架外侧,跑道(斜道)两侧和卸料台的外侧,都必须设置1米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六)脚手架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允许的所载荷,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对高度10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操作层下面增设一层架板或安全网,作为安全层。
(七)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或行走,必须先在上面搭设跳板或在下方满搭安全网。
(八)层高3.6米以下的室内作业所用的铁凳、木凳及人字梯等,一定要拴牢固,并设置防滑装置;直梯底部要采取防滑措施,顶端应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来源:.1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要扎紧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不允许使用。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如脚扣、升降板、安全带、梯子等是否牢固、可靠、完整,以防登高过程中下坠时失去保护。凡高处作业(2 m及以上)须使用安全带并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后须检查扣环是否扣牢扣好。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当使用3 m以上长绳时,应加装缓冲器。在杆塔或变电设备的构架等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带有后背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的构架上,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在杆塔、构架上作业转移位置时,不得失去后背绳的保护。在变电站、升压站设备上进行检修、装设接地线、清扫等工作,上下构架应使用工作梯,并有人扶持。禁止依靠不受力、不牢固的瓷柱等设备作为梯子支持物,防止瓷柱断裂及梯倒伤人。脚扣、升降板、梯子等登高工具应按规定每半年试验一次,外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凡试验、检查不合格的登高工具,应立即报废,严禁留作备用或降低要求使用。安全带应作定期试验。外表检查每月一次。静负荷试验按2205N(225 kg)拉力拉5 min,每半年一次。试验后检查是否 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淘汰。安全带使用期限按《国标》规定为3至
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高处作业应先搭建合格的脚手架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在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和斜道两边、斜道转弯处,应设置1.05 m高的栏杆,其下部内侧加设0.18 m高的防护板,以防坠物伤人。脚手架踏板厚度不能小于5 cm并满铺在脚手架上,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跳板中部应设有支持 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工作负责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证明后,方准使用。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每日检查所使用的脚手架和脚手板状况,如发现缺陷须立即修好。长期停用的脚手架,在恢复使用前应经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脚手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传递绳应使用干燥的麻绳或尼龙绳,禁止使用金属线,以防触电和感电下坠。在高处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应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以防落物伤人。传递工具应使用工具袋。高处作业下方应设置围栏或遮栏,并悬挂警告牌,不准其他人员通行和逗留。生产场所的井、沟、坑、孔、洞,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施工中的预留孔和检修中需打开的孔洞,应加装可靠的临时盖板,未加盖板前必须设置临时围栏,悬挂标示牌等。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防止工作人员误踏孔洞,发生坠落事故。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照明应充足。特别
危险的地方、设备检修和临时施工区域尤应加强照明,以防碰撞摔跌。电梯安装过程中,电梯口应用坚实的竹、木或围栏与正常的通道相隔离,并悬挂警告牌,防止误打开电梯间大门,踏空坠落。生产厂房装设的电梯、起重设备使用前应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并取得准用证。电梯、起重设备应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制度,并设专责人负责维护管理。在施工中安装平台时,应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在固定平台安装梯子时,必须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楼梯踏板应选用花纹板。直钢梯高度超过3 m时,应装设护笼,以防上下梯子时坠落。锅炉安装过程中,必须分层悬挂安全网,无法安装安全网处,必须拉设安全防护绳,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要特别做好设置安全设施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随着钢构架不断往上安装,必须同时完善每层梯子、平台、步道、栏杆等设施。进入锅炉内检查或检修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应首先查看上部受热面是否有掉焦可能,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防止焦渣遇冷脱落下坠伤人。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拆除工程,必须事先制订保证人身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施工中要统一指挥,专人监护。
浅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高处坠落的防治
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简称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全体员工健康、安全的需要,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法制建设的要求。
笔者多年来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防治高处坠落的经验,在此简要谈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一、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两个条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和(《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文)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明确地写出每个高处作业点的防护措施。
3、严格按照《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设部建教[1997]83号)的要求,做好项目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素质。
二、做好开工后的基础工作
1、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施工不同阶段所存在的高处坠落的安全隐患进行。坚决杜绝“假、大、空”等口号式内容,使教育培训工作即有针对性,又能保持经常性,防止走过场,教育每一个作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2、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零星安排的作业,都必须向操作者以书面的形式讲清楚施工环境、操作过程、操作工艺、操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时采取的应急避险措施。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监督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的执行情况,使每个操作者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3、按照项目部编制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及时、规范地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同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工作。当要改变或拆除现场的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项目负责人的同意,并及时对拆除的部位进行恢复,确保防护措施有效发挥作用。否则会造成事故,如某建筑公司架子班3名作业人员在拆除10层高度处的安全平网时,由于拆除安全网之前未进行仔细检查,未发现安全网东侧的固定点已被拆除,当3人踏入平网后,安全网即发生倾斜脱落,致使3人从高处坠落地面,造成死亡。
三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作
1、项目部要坚持每天有一人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出问题后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同时,安全员或技术负责人要对重要环节和提出的问题向作业班组的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讲解,并拿出相关的整改措施,措施要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班组在整改隐患、落实措施时,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达到规范管理。
2、对搭设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撑架,特别是4m以上的高支撑体系和特殊的支撑架(如超重、超大)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在搭设之前,应确认钢管、扣件、脚手板的材质和立杆基础是否符合要求,搭设过程中必须及时检查验收立杆间距、纵横杆步距、扫地杆、连墙件、剪刀撑(包括水平)及接头方法和纵横向支撑设置等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规范的要求。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检查施工方法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尤其是要对整体脚手架进行验收后方可使用,项目部缺乏对脚手架的验收是目前存在较普遍的隐患。
3、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挂、挑、爬和吊篮脚手架,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等的要求,在设施选用和方案编制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在使用前必须组织技术、安全、机械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或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架体制作和各安全装置、防护措施等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在检测合格后的30日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监督。使用中必须经常检查各关键部位是否符合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使用安全。防止因方案未经批准,安装完不经验收使用,作业时严重超载,导致架体坍塌,人员坠落的事故发生。
4、对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采购、租赁及使用必须严格把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投入现场使用。对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必须按照《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96)、《建筑机械操作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随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附墙装置、制动器、限速器、限位装置等的日常检查和维修,防止动作失灵。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笼内的载荷,防止超载或物料放置偏移。对物料提升机必须设置可靠的楼层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得乘人上下。避免吊笼发生意外坠落时无停靠装置保护造成人员伤亡。
5、在恶劣的气候(如雨雪天、大雾、六级以上强风)和环境不良的条件下,禁止从事高处、洞口或悬空作业。特殊高处作业时,应首先做好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并且应有可靠的立足处和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6、对利用登高设施或登高用具进行攀登作业的,作业前应对其材质和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对材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利用操作平台作业时,搭设的操作平台应满足面积不超过10平米、高度不超过5米,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拄的长细比的要求。
7、对现场的临时用房或工棚的瓦屋面应固定牢靠,防止雨天或大风天气进行抢修;同时不宜使用石棉瓦等易碎材料作为临设的屋面,避免铺设或维修过程的坠落事故。
8、对于检查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级,项目部都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班组按要求整改后,项目经理要及时组织进行整改效果的验收。验收合格后,相应班组方可进入正常施工。否则,要按照隐患通知书的要求继续整改,直至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9、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两栏一报”(读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建立“安全违章曝光台”。对检查出的违章现象,可以随时在曝光台上予以公布,以反面教材加深现场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同时,对安全工作也要采用激励机制,有奖有罚,营造施工现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综上所述,在广泛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认真执行现行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高处坠落事故是完全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高于2m的临边、洞口、攀登和悬空等作业,高处坠落的事故也屡见不鲜。这个规范就是针对这些部位作业,而提出来的安全防护措施。其内容包括:
(1)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规定了防护栏杆的高度,设置原则及计算方法。(2)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规定了登高设施的使用及要求.独立悬空作业应遵守的原则。(3)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规定了交叉作业的防护措施及安全间隔距离。(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
高处作业安全要点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占有很大的比重,高空坠落事故也很多。按以下要点作业,有利于保证作业安全。
(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症、癫痫病和其它不适应症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二)高处作业人员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如穿软底鞋戴安全帽;悬空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三)高处作业点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无外架防护的施工,必须在高度4—6米外设一层固定的安全网,每隔四层楼再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并同时设一道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
(四)电梯口、楼梯口、预留洞口和上料口,均要设围栏、盖板或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的出入口,必须搭设板棚或网席棚。
(五)施工过程中,对尚未安装的阳台周边,无边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脚手架外侧,跑道(斜道)两侧和卸料台的外侧,都必须设置1米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六)脚手架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允许的所载荷,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对高度10米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操作层下面增设一层架板或安全网,作为安全层。
(七)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或行走,必须先在上面搭设跳板或在下方满搭安全网。
11.冲击地压防止措施 篇十一
1、凡评价为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煤层及岩层,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各项防范措施。
2、煤层注水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比较有效的区域性防范措施。煤层预注水时间应超前回采工作1—2个月。注水量应以达到使煤层含水率增加2%以上、并使煤体换税率达到5%以上为标准。
3、采面开采,要选择距离较近的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
4、顶板高压注水。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或较坚硬岩层时,要采取顶板高压注水软化防范措施,消除或减弱冲击地压危险性。
5、顶板松动预裂爆破。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岩层时还要采取
向顶板打钻孔、装药爆破的超前松动预裂爆破防范措施。
6、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超前采取防范措施。要按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进行落实和实施。凡没按规定执行的采掘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作业。
7、特别要加强掘进工作面及其附近50m范围内、采煤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受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内、大型地质构造带附近等地点的防范工作。从掘进巷道开门时起至设计位置、采场从开始回采至停采线位置,都要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尽最大可能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冲击地压有效防护
1、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按设计和作业规程规定全面认真地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消除一旦发生冲击地压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2、加大巷道断面。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区、掘进巷道断面净宽不得小于3m,净高不得小于2.4m,净断面不得小于7m2。
3、增加支护强度。
4、加强瓦斯监测监控。
5、对于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采煤工作面除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工作面上出口和回风巷各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外,还应在工作面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设置地点距采煤工作面10—15m,报警断电浓度≥0.5%,断电范围为采煤工作面入风巷、工作面及回风巷一切电源。一旦冲击地压发生冲击、震动造成进风巷瓦斯超限时能及时
报警、断电,防止引起瓦斯事故。
6、加强通风、防尘和机电管理。
1)、采区内所有风门必须设永久风门并用混凝土砌筑,其墙体厚度不小于0.5m。
2)、防尘供水洒水管路系统必须完善,必须采取以湿式作业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消灭煤尘堆积和飞扬。
3)、变电站、配电点、泵站等应移设到采掘工作面150m以外的地点,150以内的必须“生根”固定,电气设备接地、漏电、短路等保护必须齐全、可靠。
4)、备用、闲置的设备、备件、器材等不得存放在距工作面150m范围巷道内。
6、加强放炮管理。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段进行爆破作业时,撤人范围、警戒地点、躲炮距离和时间等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贵点,并严格遵照执行。
7、严格人员管理。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段要严格控制采掘队组个数,合理安排作业班次、时间,禁止非作业人员逗留,最大限度的减少区段内的人员数量。
8、加强生产期间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两巷和掘进工作面后方巷道的维修、管理和监督检查。凡上、下出口断面不足7m2或两巷实际净断面不足7m2的工作面,必须立即停产整改。
冲击地压应急救援
1、应急救援必须严格执行灾区行动原则、灾区侦察原则、灾区救人原则。
2、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要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护牢固情况和检查通风及瓦斯涌出情况,如果发现二次来压征兆或其它异常情况,要先将人员撤出,待顶板稳定或采取防范措施后再组织抢救工作。 3、事故救援必须按照由外向里的原则,逐米修复巷道,清理好畅通的退路,对支护损坏的地点要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维护好工作空间。巷道破坏严重、有冒顶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止二次冒顶的措施。
4、因煤体突出、冒顶导致灾区瓦斯涌出浓度超限时,要立即切断电源,采取恢复通风的措施排出瓦斯。因冒顶、煤体突出不能正常向掘进迎头或冒顶区供风时,如有条件,通过修复压风管路、恢复压风系统,对迎头或冒顶区进行通风。有积水涌出时,要积极采取排水措施,保证事故处理正常进行。
5、因冲击地压事故造成巷道冒落时,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冒落岩体块度大小、冒顶位置和范围大小以及围岩破坏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如掏小洞、撞楔法、煤层重新开道、另掘巷道等。
6、遇险人员被埋压时,要采取呼叫、敲打或采用生命探测仪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络,如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良,要设法加强通风,保证遇险人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7、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伤害遇险人员。遇有大块矸石、木柱、金属网、铁梁、铁柱等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等工具进行处理。
8、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进行输氧或由医生进行急救包扎,尽快送医院治疗。
9、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要用灯光照射眼睛,搬运出出口时应用毛巾盖住其眼睛。
冲击地压抢险准备工作
1、全矿各单位人员、工种,必须熟知矿井冲击地压灾害基本知识,掌握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预兆、影响因素及危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根据矿井冲击地压事故的特点,必须提前准备好各类技术装备,以便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液压起重器、大绳、矿工斧、镐、刀锯、两用锹、担架、检测仪器、苏生器、生命探测仪等)
3、生产科负责编制并贯彻落实施工措施,确保抢险施工安全进行。
4、机电科负责抢险期间机电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安装使用,并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停止矿井生产电源。
5、地测科负责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及存在的威胁。
6、安监处负责现场监督抢险过程的安全情况,杜绝二次事故的发生。
7、供应科负责准备抢险期间需要的所有工具并保证其安全质量。
8、运输区负责各类材料、工具、空重车皮的运输,确保各类材 料、工具车皮及时达到作业地点。
9、通风区负责通风系统的巡查、调风、风机安设等工作,确保 井下无串联风、微风、无风等现象。
【防止触电措施】推荐阅读:
防触电控制措施06-16
防止噪音的措施09-14
职业危害防止措施10-07
如何防止校园欺凌措施09-29
医院防止交叉感染措施09-30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措施07-14
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措施11-24
四川省2016年下半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工具的触电保护措施考试题11-22
触电急救教案09-24
触电事故专项处置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