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的随笔散文诗

2024-12-04

一生一世的随笔散文诗(共11篇)

1.一生一世的随笔散文诗 篇一

一个伟人的一生散文随笔

1879年1月9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第四个孩子的诞生。这个孩子长大后说了这么一段话,让整个心理学界为之震撼,“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挑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这个人就是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从华生一生的经历来看,并不是那么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并没有对伟人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在他12岁时,脾气暴躁的小农场主父亲抛家弃子与一个女人私奔,母亲卖掉农场带着孩子生活。《战争与和平》中说,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不幸,而华生在这不幸中没有磨灭掉他丰富的创造性天赋。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华生又先后师从杜威、安吉尔和亨利。唐纳森,1908—19这中,华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作,为心理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20年华生与研究生助手罗丽莎。雷纳产生了婚外恋,被迫离开霍普金斯大学,尽管如此,华生的天赋和才华并没有被湮没,他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应用在广告学上,成为了著名的广告设计者,直到65岁时从广告公司退休,晚年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农场中享受田园生活,耕种、骑马,享年80岁。

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表彰了华生对心理学的贡献,1984年,被列入南卡罗来纳州科技厅名人堂,福尔曼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也以华生的名字命名。究其一生,幼年时的家庭不幸遭遇,中年的桃色事件,晚年的平静生活,其实与常人无异,但是对于心理学界来说,华生所作的贡献并非普通人所能比拟。或许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局限备受争议,但是华生无疑是值得瞻仰的伟人。

2.一生一世的随笔散文诗 篇二

一、饮食散文第一人唐鲁孙之“馋”

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的唐鲁孙生于1908年,是满族镶红旗的后裔,原姓他他拉氏,是清末珍、瑾二妃的侄孙,七八岁时即被封一品官职。他生于北京,逝于台湾,熟悉清宫礼仪,深谙北京风俗掌故,有民俗学家之名,尤精于北京的饮馔。他晚年写下了《中国吃》《天下味》等系列作品,对昔日京城的饮食生活倾情回忆。对于好吃,唐鲁孙自称:“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别人也称我馋人。所以,把以往吃过的肴海明馔,写点出来,也就足够自娱娱人的了。”5梁实秋读了唐鲁孙的《中国吃》后,说:“中国人馋,也许北京人比较起来更馋。”6对此,唐鲁孙回答说:“在下忝为中国人,又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以够得上馋中之馋了。”“我的亲友是馋人卓相的,后来朋友读者觉得叫我馋人,有点难以启齿,于是赐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实说白了还是馋人。”而馋又成为唐鲁孙写作谈吃美文的动力。

美食的境界首先是讲究,唐家系官宦世家,饮食非小事。“他家以蛋炒饭与青椒炒牛肉丝试家厨,合则录用,且各有所司。小至家常吃的打卤面也不能马虎,要卤不澥汤,才算及格;吃面必须面一挑起就往嘴里送,筷子不翻动,一翻卤就澥了。”7自小长在这样的家庭的,唐鲁孙的饮食散文精于谈食之艺、味之细。一生钟情于味觉的快意,最终使他成为古城北京饮食文化最卓越的记录者,他的饮食文化散文深具有民俗文化的考察价值,帮助我们认识旧北京日常饮食的物质内容、饮食习惯、饮食方式、饮食情致,进而窥探到这个古老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过往与变迁。

二、京城世家子弟之“馋”

一些京城世家子弟钟情于“吃”的纯粹,乐为饕餮之徒。他们大多术业有专攻,有的甚至堪称学术泰斗,但是,他们不避讳嗜好美食美味。

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的收藏名家王世襄自称“老饕”,他出身于晚清官宦世家,祖籍福建,生于北京,晚年所著《锦灰堆》在家具、漆器、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等十二类随笔外,也写下了不少饮食题材的随笔。王世襄不仅是美食家,还是擅长烹饪。徐城北《鳜鱼宴》记叙他文革后期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大做鳜鱼宴的经历。“他先去附近的窑嘴买了十四条约两斤重的鳜鱼,一律选公的,回来亦中亦西,一共做了七个菜:咖喱鳜鱼、干烧鳜鱼、炸鳜鱼排、糖醋鳜鱼、清蒸鳜鱼、清汤鱼丸和鱼白溜蒲菜……做成后鱼白柔软鲜美,腴而不腻,蒲菜脆嫩清香,恍若青玉簪,加上香糟,其妙无比,妙就妙在把糟溜鱼片和糟煨茭白两个菜的妙处汇合到一个菜之中,吃的人眉飞色舞,大快朵颐。”关于这次宴请,王世襄也自作《鳜鱼宴》,篇首即称:“由于我是一个老饕,既爱吃,又爱做,遇有学习机会绝不肯放过。往年到东兴楼、泰丰楼等处吃饭,总要到灶边转转,和掌勺的师傅们寒暄几句,再请教技艺。”关于席间做的菜,得自他对“吃”的精研,他说:“自己做的香糟菜,和当年师傅做的相比,总觉得有些逊色。思考了一下,认识到汤与糟之间,有矛盾又有统一。高汤多而糟少则味足而香不浓,高汤少糟多则香浓而味不足。香浓味足是二者矛盾的统一,其要求是高汤要真高,香糟酒要糟浓。”至于如何做出汁清味浓的香糟酒,吊出清如水的高汤,王世襄回忆了北京大饭庄的名厨不厌其烦的做法。

赵珩自称:“我是馋人,故以‘老饕’自谓。”8赵珩曾祖父赵尔丰清末曾任署理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父亲赵守俨是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主持过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赵珩在治学之外精于烹饪饮馔,他的《老饕漫笔》《老饕续笔》等作品集以白描式的笔法写口腹之欲,以及围绕饮食的风物人情、历史掌故。在《老饕漫笔》的自序中,他说:“伊尹曾谓:‘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以文字叙述饮馔,大略只能达到‘耳食’与‘目食’的效果。”作者就是以文字谈吃喝,宣泄自身食之欲望。

朱家溍在《饮食杂说》中也自称“馋人”,作为文物专家、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是宋明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孙,生于北京,成长于鼎食之家,不仅对北京的府第、园林、京剧等地方文化知之甚详,对北京的著名饭庄、官府菜及其由来,也如数家珍。

三、旧京平民阶级的“馋”

梁实秋,“馋和阶级无关”。9不只是富贵之家、文人学者们乐享绝味,追求鲜美食材、精湛厨艺,普通北京市民也有其对丰美五味的追求。旧京有各种专供穷人解馋的民间小吃,如卤煮火烧、爆肚儿、艾窝窝、藤萝饼等,所用原料低贱,但制作用心、独特,老百姓粗茶淡饭之外可以之“解馋”。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崔岱远描述北京人的基本伙食“炸酱面”时说,“对于善于享受的北京人,在吃上是从不马虎的。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加上许多样的面码儿,比如最基本的:开春放小萝卜丝或是小萝卜的嫩缨儿,到了端午放新蒜,伏天的面码儿除了黄瓜丝还有焯过的鲜豌豆,立秋以后放刚下来的水萝卜丝,入冬以后最好吃的面码就是焯好的大白菜头切成丝……除了面码,面里还要再浇上点儿熏醋,再啃上两瓣爽口的大蒜,就更爽了。”10可见,底层平民也会力所能及地让自己吃得好一点,借助于四季食材的变化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今日北京人的“馋”与满清旗人有莫大关系。清人入关之后举办过许多宴席,大吃大啖,相传康熙举办过两千八百人的宴会。满清政权稳固、战事消退之后,汉人无不纳税,而旗人不事劳作,却可以坐领饷糈,每日沉浸在包括“吃”在内的各种物质享受之中。正所谓:“爱新觉罗的后裔长着一副不能动弹的四肢,却保留了一副能说会吃的嘴巴。”11即使清末以后旗人没落了,也依然没有撼动他们对口腹享受的追逐。梁实秋称:“然而一般中国人之最善于吃者,莫过于北京的破旗人。从前做旗人,坐享钱粮,整天闲着,便在吃上用功,现在旗人虽多中落,而吃风尚未尽泯。四个铜板的肉,两个铜板的油,在这小小的范围之内,他能设法调度,吃出一个道理来。富庶的人,更不必说了。”12徐霞村记叙北京小吃时写到,“北平各胡同里售卖零食的小贩之多,也为国内任何城市所难望其项背……假如你和一个没落的爱新觉罗氏的后人做着邻人,同时你又是一个细心的人的话,你便可以看到他们有时即使剩了少数买米的钱,也要把它拿出来在门口买一串毫不解饿的糖葫芦吃吃。”13即便在饥饿半饥饿的生活状态下,没落旗人仍然有可能把少量的钱拿来解馋,而不是解饿。三百年满清历史,旗人的饮食文化足以深深地影响到北京人的生活,从王公贵胄到黎民百姓。

四、既是人欲,也是天理

关于北京人的“馋”,后辈文人依然津津乐道。回族作家霍达写道:“家父生前常以‘吃主儿’自诩。‘吃主儿’这个词儿是地道的北京话,普通话里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儿。译成陆苏州所谓的‘美食家’,雅则雅矣,但仅含‘吃的专家’这一层意思,原意未能尽括。‘吃主儿’还有一层意思,即:大饭庄子的常客、贵宾。家父引以为自豪的包含着前者,但偏重后者。他固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不仅满足于此,似乎更陶醉于饭庄子老板、伙计们对他的尊重。”14作家刘心武《什么都吃》从日常语词的点滴揭示中无处不在的“吃文化”。他说:“我们的生命其实是贯穿在一日不可废除的吃喝中的,对情的寄托,对自己与别人的慰藉,对今日与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了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餐桌享受中。”15崔岱远则认为:“北京人闲适而安稳,散淡而追求品位,自尊而又有些自傲用现在话儿说,叫做懂得享受生活。”“北京人不但琢磨怎么做,还研究怎么吃。在北京人眼里,并不是谁都会吃的。吃,讲究个过程;会吃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再精致的美味摆在您面前,您要是不会吃,那也是糟蹋东西。北京人已经把吃的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与生活融为一体的艺术创造。”16所不同的是,当代作家们试图从精神的高度上去认识饮食,或者从文化,或者从艺术上为北京人的“好吃”延伸出更多附加的意义。

儒家对“饮食之人”的否定,在朱熹那里有清晰的辨析:“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7要去人欲存天理,就需舍弃对于美味的追求,治学之人自当如此。但以上北京学者、文人大多从饮食之极致的享受、体验上赞美美味,由物质享乐带来的欢乐溢于言表。对于朱熹之学说,梁实秋说:“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18“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叫人焉得不馋?”“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19梁实秋肯定了那些特别爱吃、会吃的人他们的生理本能既是人欲,又是天理。

3.一杯清茶一生快乐散文随笔 篇三

夜已深,心已静,望着眼前的一杯清茶,细细品味,似觉回味无穷。

在这个寂静的夜里,湿润微馨的茶香随着冉冉的热气蔓延开来,思绪和心情随手中《做一个卓越的教师》书中文字跃动,感悟是如此的深切。

有人说:三十而立。可如今的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是三十整年,在即将挥手告别我至爱的讲台时,期待中的惊天动地、功成名就却也始终没有出现。想想自己的从教事业,追忆下自己的人生,不正如眼前的这杯清茶吗?!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浓郁的香气,有的只是淡淡茗香,从容醇厚,经久不散。“一杯清茶,一生快乐”既是自己《做一个卓越教师》的读后感也是自己从教生涯的写照。

《做一个卓越的教师》,就是一部教师的《兵法全书》: “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其中对我思想触及最大的是“做幸福的教师”。 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这句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从某种层面上说教师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周而复始。考试的压力、如今学生的个性、社会与家长的期盼,也使得教师的工作是艰辛的。面对枯燥与艰辛,怎样做个幸福的教师?作者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用经典的案例、生动流畅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我始终相信,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个人达到了什么目的,而是在于追求这个目的的奋斗过程中。我们无法掌握结果,但却可以掌握过程,从教的经历告诉我,让你进步的不是结果,而是奋斗耕耘的过程。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你的人生得以幸福,你的价值得以体现。选择了教师这个事业,便选择了平淡的人生;选择了这样的人生,便选择了无奈却永久的幸福。教育就似一杯清茶,没有典雅、浪漫、时尚之美。然慢慢品味,始知意犹未尽,久而久之,那浓浓的师生情,似清泉流进人生的心田,让你回味不绝,流连忘返。一杯清茶足以让你一生快乐。

书中引起我心灵共鸣的还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中第二项修炼“爱我所选终不悔”。 回想自己从教30年的经历,期间有多次可转入别人眼中“好职业、好岗位”的`机会,最令人羡慕和费解的是曾放弃因参加浙江省妇联举办的“全国妇女法律知识竞赛”得一等奖而被推选去省妇联工作的机会,也曾经常抱怨工作的辛苦,也有被领导、同事和学生误解的辛酸,还有一些付出与收入不衬的不甘。但我始终没有离开教师这个岗位,而且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凭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啊,既然不能“选我所爱”,那就干脆“爱我所选”。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追求人生的卓越、铸就生命的辉煌,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我也一直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点滴的智慧去践行这个理想。然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你的人生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长久的,她似一杯清茶,没有喧哗、雍容、华贵之气。但在漫长的孤独之后,看到那些学有所成、功成名就、寒暄问暖的学生,蓦然回首,快乐就在寂寞孤独处。那些难以释怀的过往,就在不经意间收获的快乐中感动,只要是心之所向,就是幸福驿站。一杯清茶,让你忍受了一时的孤独,却让你享受了一生的快乐。

4.一生一世的随笔散文诗 篇四

01

初识一个女孩,我问她:你家在哪里?

她答:“我没有家......”

然后她说,虽然和男朋友一起生活,但那不是她的家,自己租有一套房子,那也不是她的家,父母有各自的家,她不知,何处才是自己的家。

所以大多年轻女孩都对婚姻执着不悔,以为只要结了婚,就会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02

凌晨1点,一女友说,孩子睡了,想喝酒。

我立即穿着拖鞋下楼赴约。

女人到了一定年纪,在外要兼顾事业,在内要兼顾家庭,带孩子、做家务、应付公婆......内忧外患,身心疲惫。

需要偶尔释放体内不良情绪,像手机要经常清理删除无用内容,否则垃圾太多,总有天会出现故障。

酒致微醺,话透悲凉。

说起结婚时,和他租房住,连个像样正式的婚礼仪式都没有。几年来一心一意辛苦操持的家,却越来越感觉自己是寄人篱下,没有归宿感。

丈夫和公公婆婆一家人其乐融融,张口闭口那是“他们L家”,而自己活像个免费保姆,永远是外人。对外人或许还会友好些,对媳妇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回到娘家,父母却比外人还要客气,已把你当成客人。

总在夜深人静时,默默流泪,内心像个迷路的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

03

你曾经在QQ签名上写:此心安处是吾家。

浪迹天涯,心依然没有归处。直到遇见他,对你说,要给你一个家。

你认为这是最深重的情意,决定用一生去回应。

可是有一天吵架,他脱口而出:“滚”。你愣住,说不出话,转身就走。

他跟到门口,你以为他要留你,心里想着怎么原谅他,他却怒气冲冲说:“要走就把钥匙还给我。”

你赶紧手忙脚乱把钥匙扔过去,收拾起被踩碎一地的自尊心,逃也似的离开。

到楼下,抬头回望那个你守望过无数次的窗口,细雨迷蒙中,浑身冰冷的你才醒悟,那个你一手悉心打造的家,最终与你也没关系,好像梦一场。

04

前段时间好友霞邀请去她的新家做客,一套并不宽敞的2居室,布置温馨舒适。

我知道她夫家家境优越,房产不少,自家住一栋三层的房子,夫妻俩住一层楼,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凡事安排妥帖,她几乎不用操心孩子和家事。照理说这样的生活很安逸。

她却想方设法也要自己买套房子,一个人搬出来,努力辛苦工作。

问她为什么?

她说,感觉这才是属于自己的家。在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不用看谁脸色,不用顾虑谁的感受,不用受谁干涉自己的生活,更不用担心哪天被赶出来,也不会在吵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不知道去哪里......

05

还是文章开头的女孩,我问她,那你妈妈现在过得好吗?

“她现在很幸福,她后来遇见的这位叔叔对她很好很好,虽然叔叔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我爸,但对我妈,真的比我爸好太多。我爸什么都好,就是对我妈不好。所以我都支持我妈离婚。”

我对这女孩的通透感到即惊讶又佩服。

最终女人真正需要的家,不再是给她一把伞,因为没伞的人挨着有伞的人走,靠得再近也躲不过雨。

所以她还不如自己买把伞,即使没伞,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天地,广阔天空。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大多女子的期许,也一首最悲哀的诗。

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

可是如果有个人偏要说:“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生一世都别离开。”且用实际行动珍重她,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她跟他走到哪里都是家。

因为,他就是她归宿,是她那颗流离失所的心,可以安放的地方。

5.一生的追求情感随笔 篇五

美丽是我一生都在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美丽是一种心情,一种境界,一种优雅,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不富裕,可以卑微,可以清贫,但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美丽,美丽的微笑暖人心,美丽的心情让人觉得清新,鼓舞人心,激发动力,充满激情和活跃,我追求并执著于美丽。

美丽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工作,虽然我并不是最优秀,但是我每天都在努力和进步,我的今天相知于昨天我又学到了新的`东西,感受到了新的领悟(我的不足,我需要积极学习及进取的地方)美丽让我学会了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众多优秀的同事之中,我就是一块海绵,源源不断地吸收着新鲜的血液。

美丽让我学会了平静,沉甸,坚强,及平常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一天都会让我们遇到很多的意外及尴尬,甚至是厌恶的事情,但是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真诚及积极乐观的心,这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将把我们引向到更多层次的境界,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经历的磨难越多,体会就越深刻,对人生也就更多了一层宽厚和爱戴,更多一层追求和向往。

美丽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诗人眼中风流才情,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感受,幸福的感觉不言而喻,追逐自己的兴趣让自己变得更加的自信,追求自己所想的,让一切都觉得没有遗憾,对烦恼付之一笑,抱怨止于智者,只要是认为对的,值得的,美好的,我们都有选择和追求的权利。

6.一生的选择的心情随笔 篇六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爱一个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你可曾也真正的感动过呢?

那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女孩为了逃避自己以前的男朋友而回到了自己家里这边上班,他碰到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对她很好.不在意她以前所有的事情,这个男孩也是承受了好多的痛苦与无奈,他和那个女陔在一起,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们天天在一起.女孩和这个男孩在一起快1年了,突然从中间多出来了另一个男孩,那个男孩也很出色,对这个女孩也很很好,女孩也动心了,可是他没有忘记过对第一个男孩所有的承诺.她非常的`痛苦,也非常的无耐,最后他选择了两个都分开,他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痛苦.但无论是她怎么去努力,都没有任何人去谅解她,她感觉自己活得好累,虽然选择了分手,但是经过了1年多,这个女孩仍然还是想着他的在网吧认识的那个男孩,她还是想着她对他说的一句话“和你在一起,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选择.”女 孩想告诉那个男孩她还是爱着他的时候,但那个男孩却说了一句让女孩很伤心的话,你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女孩,我在也不要相信你,女孩好伤心,但是女孩相信那个男孩不是那样的,他也爱她,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而已,如果他不喜欢她,为什么还要等他呢,为什么还要和她一块走呢?男孩甚至为了女孩可以什么都不要.女孩病了,好严重,好严重,女孩的朋友告诉了男孩,男孩看起来也好伤心好难过.他知道自己没有女孩不可以,但是……他不知道应该以什么身份在和女孩在一起,他感觉自己好失败好失败.男孩还是逃避了,没想到女孩的病越来越严重,在医院里住了好长时间.这段时间男孩努力的工作,他要买房子,他不能让自己的女朋友和他结婚后没有地方住.他要加油,要努力,因为他知道女孩的家里不同意,和他分手也是情非得已,所以男孩原谅女孩了,当男孩来到女孩的面前时,女孩哭了,哭的好伤心!男孩搂着女孩说:“在也不要离开我了好吗?”女孩抽泣着说:“我们在也不分开了,有什么困难让我们一起承担.”屋里的人都哭了,这件事情过后,女孩的病慢慢好了,他们又和好了又像以前一样手拉着手,他们很开心,也很快乐,他们相信,他们坚守着他们的承诺“和你在一起,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选择!”

他们一直很开心,也很快乐,他们有承诺,因为男孩是那样的爱着女孩,他们心心相应,他们会是永远的牛郎和织女.

7.你是我一生一世的牵挂散文 篇七

寂若安年,许是笔下沉淀了过多烟雨般的情愫,才使得素笺之上总是划过淡淡的湿痕。纸上流年,风中孜立,任,诸多心事翩跹在纤指的一端,遐思勾勒,曳动飘飞,绕过长廊水榭,渡过水湄斜阳,远离尘世中喧嚣杂污,静居于自己的一方文字净土,亦或是乐土,我痛,故而不去;我爱,故而常在。

拥有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快乐。那么我所拥有的是什么,等待的是什么?因何生爱,因何生恨?你应该懂的,亦如当年的懂我一般,而不是一句:你若疲累,我便放手。平淡的相依相伴中,曾经的痴缠万千看似是被时光磨蚀侵吞,然,太多静默的思,静默的念,藏秘在了不惊不扰中,恬淡的温馨,熏染着一腔的心阑,将一种不离不弃的情怀渐次的升高,再升高,欲与岁月为齐。

很贪婪,贪婪的在每个星月都睡熟的深夜去等待你的一声晚安,借用你的一声问候,去和不眠交换一枕的好梦,就如某一天,你未见我的回应晚安是同样的心情。原来,爱,可以娇纵成习惯,你习惯了有我;我也习惯了有你。你应诺我的,昨晚午夜的许诺,你会以今生的安康送与我此生不变的晚安。

就因为过于的熟知和懂得才会放弃了文字的劝慰,俗语常言:冲动是魔鬼。一路走来,是非种种,多少的多少都葬于了你的冲动之下,然,今天一壶浊酒,半世漂泊,谁之过?往事不论。论的是现今宿醉之下,谁在透支着生命的极限?谁无视着身边那些疼惜的双眼?你可懂,自身病痛无人可替,他人牵挂亦是徒劳?

遍身的医疗器械,重症室中的煎熬,生死线上的挣扎,手上扎满的针孔,背后布满的燎泡,难道曾经发生的这些还不够人惧怕吗?难道这些都不可以去做戒酒的筹码吗?自惜自爱,惜的是什么,爱的又是什么呢?时至此时,责骂于事无补,怕的这一天还是在你夜夜酗酒之中来到了。

今晨的此时,车子疾驰在赶往京城的路上,实难记清你是多少次来京诊病了,不是第一次,但祈望是最后一次,用你的安康一生去和医院这个霉地做永久性挥手。而我的`万般牵挂也只能系在冷屏的一方,相信京城的师傅会安排好一切治疗事宜,哥哥姐姐也会照顾好你的起居。你的疼痛,我不能替;我的泪水,你不能拭;是一种何等的悲哀。

我于津城疾书于晨,寄于这些无力苍白的文字之间,愿霓裳之云平安的度过此次北京之行,平安的度过此生的岁岁年年!!!听着这首歌曲,我的泪水亦如昨晚一样飘飞,云,你一定要安好无恙,因为你答应过的,要这样陪我聊到老,要带着我去兜转文字的山水,你答应的,你答应了好多好多。

8.执笔泼墨,只为那一世的留恋随笔 篇八

水榭亭台,锦瑟一拨,巧笑倩兮,只消一眼,便映入流年,她泼墨执笔,晕开了此生的承诺。

夜微凉,琴飞扬。明月皎洁透书窗,淡淡音符化愁肠。勾一笔画中人,赏一曲千古乐,三千情丝绕余凉。独上西楼,月如钩,谁在莲步轻移。窗里我青灯素月,写红尘相伴旖旎。窗外你马蹄哒哒,转身千万里。落一身月色,我还在对灯火吹短笛。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一生夙愿,一世轮回,惊艳了时光,一纸浅墨,一盏青灯,摇曳了流年,一场遇见,一场倾心,渲染了风华。绕指的情愫,在琵琶和鸣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岁月的`留恋,凉了夜色,瘦了记忆,烟花易冷,人事已非,最终不过是一场云烟!

为你布一场风花雪月的局,却敌不过一次漫不尽心的相遇;为你弹一首醉若清凉的曲,却等不来一生情投意合的相濡;为你等一场韵醉江南的雨,却等不到一次薄如蝉翼的相思;为你题一生风华绝代的续,却诉不尽一次青梅竹马的领悟;为你吟一阙晓风残月的句,却描不出一缕柔情似水的诗意。

为谁花开,凄美了离别。 为谁心殇,一世的等待。 为谁相思,发如银丝。 镜中花,红颜舞天下。 泪心滑,嫣然涟漪画。 血染画,寂了天涯。谁立残阳消瘦骨,更怜风恶秋衣薄,青山不改旧时貌,惟有凄凉待酒浇,诗心唱寂寥,相思最妖娆。

从别后,锦书难托,良夜无眠漏乱,被酒数流年,且忆当时,赌书泼茶,凭添一段香,是寻常。笑我如今,对影举觞,徒增一份殇,尽怅惘。

若我把相思绘入画卷,磅礴浩然,管它冷笑恶嫌,我自当把酒独醉迎风嫣然。

若我把相思策奔如马,直去天涯,管它颠簸行踏,我自当坚守执念还它繁华。

若我把相思溶于月光,独靠夜窗,管它悲歌彷徨,我自当万行踏马赠书于卿。

若我把相思赠于空城,无人来等,管它萧条清冷,我自当热血挥洒持温永恒。

若我把相思丹青妙笔,与君相离,管它孤苦无依,我自当逍遥八荒泼墨提笔。

若我把相思倾尽天下,皆知天涯,管它乱世繁华,我自当描眉熏妆娇美如画。

9.一生双手生万物随笔 篇九

有一次家里停电,我用一个小砂钵放在煤球炉上煮出了米饭,被鲍老师惊为天人——他第一次见到有人能不用电饭煲煮出饭来。

正是认识了鲍先生以后我才体会到作为农村人的“优越性”,在生活常识这个领域,我可以完虐这个大我足足一轮的城里人。

生长在城市里的人,他们生活在生活的终端,是插电才能行走吃喝的电动娃娃,离开了现代化就寸步难行。而我们农村人,生活在生活的源头,个个都是自带原始驱动的,我们从小就在学习如何在一无所有的荒芜里建立生活。

在我的老家,我是出了名的“书呆子”和“大笨蛋”,说到生活技能,每一个乡亲都能轻松碾压我。有的时候,对于他们的坚忍和能干我简直只能仰望,比如我的四叔。

想起四叔,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独自一人盖房子。

父亲兄弟几个都结婚很晚,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房子,四叔早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准备自己给自己盖一座房子。

他先把老屋旁边的宅基地杂草割尽,除根,砖头搬走,整理成一块平地,然后开始挖泥烧砖。他自制了一个小木箱,把和得正好的泥填入木箱,塑成方块,再用铁线割成一块块砖胚,垒起来晒干。一座房子需要多少块砖?我不知道,我只记得一整个春夏他都在那块空地里忙活,不断地重复挖泥、和泥、填箱、割胚、晒砖。

泥砖做好后,他开始垒窑烧砖。还是一个人。把砖胚砌成一个圆形的窑,忘了烧了多久,砖被烧硬,变成了暗红色。然后他开始砸石头垫地基,再就是盖房子了。一块砖一块砖相叠,中间夹上水泥,慢慢地垒成一道墙,几道墙一连,就成了一间房。

除了上梁那一天附近的亲戚都来帮忙,几乎有小一年的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在宅基地上忙活,整个人吃饭睡觉以外就在泥巴里打滚。

一个人,一双手,建起一座房子,不论严寒酷暑,他都低着头佝着腰在宅基地上忙碌,愚公移山似的,一点一点筑起自己的巢,一天也不曾歇息过。那个一身泥水的身影诠释着一个农夫最深刻的无奈和倔强,那样的辛苦和孤独是常人没办法想象的,可是没办法呀,他可依赖的只有自己那双手而已。

有了梧桐树,自然会有凤凰来栖。房子盖好后,邻居给四叔介绍了一个对象。

我至今还记得四叔相亲那天的样子。他为自己盖好了新房子,专门给自己买了白衬衫,腰杆笔直地去见相亲对象,既有些害羞又尽量大大方方的,站在六奶奶门前的大树下,玉树临风的样子。

四叔身体不太好,又没有什么文化,属于村里最默默无闻的那种男人,从来没有什么惊人之语,孤独穷困至今。在他蒙尘般的一生中,只有过那一刻的鲜亮。

因为害羞,四婶相亲那天没有到我们家来坐,只是站在邻居家门口的敞坪上遥遥地看了一眼四叔的新房子,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他与四婶结婚第二年就生了堂弟小波,可是没过几年便离了婚。离婚的原因之一当然是因为穷,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四叔很轴。

作为一个最地道的农民,四叔的双手太能干了,关于土地的一切事情没有它摆不平的,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那双手。可也正因为如此,双手便成了他唯一的信仰。很多农民都这样,一切的关注都集中在手上,永远都在忙着种和收,除此之外的一切事物都不那么重要了。

四叔性格冷硬,嘴也笨,只知道勤力干活,即使对待妻儿,也鲜有温柔时刻。四婶与他离婚后远嫁异乡,他把小波留在老家,独自外出谋生,很多年里四处漂泊,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淡漠。

前几年他回到老家生活,那时寨子里已经没什么人家了,家里的地大多退耕还林了,他便用这些年的积蓄开始办猪场,自学喂养技术,自学兽医,自己设计、建造猪舍,依旧是从无到有。最初的几年一直赔钱,这两年才算是步入了正轨。

我们回老家这天给他打了个电话,他骑车来姑姑家跟我们一起吃午饭。几年不见,他更瘦了,头发很久没理了,乱如鸡窝,因为下雨,裤腿上都是泥泞。饭后母亲建议我们直接回市里,反正姑姑、姑父和四叔都见到了,礼物也都给了,我却坚持要回老家寨子去看看,我想看看四叔的猪场。

老家一片葱茏,寨子清寂如创世之初,迎接我们的是一片狗吠,为了防贼,老屋四周用铁链拴了好几条狗。寨里的族人已悉数搬走,整个寨子长住的人只剩了四叔一个,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守得住这分寂寞。

他的猪舍建在家里另一块宅基地上,像个矮矮的城堡,走进去一看,共分了十来个小间,都用水泥抹平了,猪们按月龄分房关着,还有几头母猪。难得的是猪舍里没有一丝异味,地上、墙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片垃圾,一切都井井有条。我问:你自己设计自己建的啊?四叔骄傲地一扬头:当然啦。我又想起当年他为自己盖房子的情景,不禁微笑。

除了猪场之外,他还把家里剩下的地全种上了,粮食蔬菜全都自给自足,还养了一群鸡,门口种了两排桂花。细雨将屋前屋后的绿又涂浓了一些,站在屋前,水气湿气雾气交织,因为空旷,随便一句话就能袅袅婷婷送出去老远。四叔站在那里,说起他的生活,说起今年肉价上涨,脸上泛起了十分少见的神彩。看起来他的山居生活虽然忙碌又孤独,但总归是充满希望的。

走的时候他给了我们很多他自己做的红薯粉条和红薯淀粉,还有一大筐土鸡蛋。他说自己经常忙得没时间做饭,鸡下蛋又太勤,经常放坏掉。

10.一生一世之间优美散文 篇十

它流烬最后一滴血的场面比任何的嚣叫和呼喊都平淡。

我们,没有做到比时间

更忠实可靠坚贞不屈。

假如说我爱你,爱了整整一个战役。象英雄不放弃悲伤的阵地。

时间是树,在枝节处生长一切。

那些信奉存在与长久的爱人,百足之虫为你而不僵。365条腿迈过烟醺火燎的情缘,翻越了苍白如心的雪山。甘于为爱长征,必先是持久地信仰爱之精神。

英勇就义的一直都是时间。

唯你我,是年华的叛徒。

此际时光倒扣。淡定。从容似一口寺院老钟。钟下碰撒了一些竹签,和一些宿命。

我们因此不能绕道而行。命运直逼山巅,而你我不能不上穷碧落下黄泉。

我就把自己照直走进你仙云般的深渊。

翻阅人世,所有的往事都负债累累。都要拿心血来决算。我迈出怯步,我看见你的脚下,我的眼前,横搭在二零一三与二零一四之间,是一句结结实实的谎言。

一生一世一一这庄严的横跨。不问人生,是多深的悬崖。

苍天留下遗言。它愿望一切都能美好如初,如人们心地纯洁的鼻息。一呼一吸之间,已是爱他万年

在狂风吹破之前,在真相大白之前让我们十分尽力扶住这谎言。并且为之不竭。

摇旗呐喊。

把手握住,是初见,是重逢。却不是分别。

做一个善于抚摸往昔的人,那你会心疼往后。

如果此刻无人挽留,如果之后无从坚守。

二零一三此刻是一张皮,粘附在树的枝节处,薄亮透明。在风响里抖颤。意似诉说一只昆虫的苦难情关。

二零一四,是鲜嫩的蝉。

在它们之间,是无穷无尽无穷无尽的诺言。

未来总是信誓旦旦地来。无由源头。

我迷信一生一世,是一座神圣的宝塔,秘镇着一偈空空如也的天书佳话。

11.中国人的一生随笔 篇十一

感受篇

我们总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放到最后,直到最后时刻真的到来。

我们活在过去,在一轮轮怀旧情绪中,完成了青春的祭奠仪式,我们还没年轻就老了。

我们寄希望于未来,自己还没活明白,就肩负起孩子未来设计师的重任,可孩子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我们的一生都在没有安全感中度过,在自我安慰中度过,在含泪的笑中度过,在养老送终中度过,送完别人送自己。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的存在感,在小说中,在音乐中,在影视剧中,在别人眼中,而非自己心中。

我们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为生活而生活,就像披着自我外衣的提线木偶,在看似华丽的中国宫,上演着一出出实则凄凉的独角戏。

事实篇

小时候,父母每天都会给我一块蛋糕吃,蛋糕很好吃,我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拥有吃不完的蛋糕。

长大后,每天都会有人从我身边抢蛋糕吃,我拼命地护着手中的蛋糕,可蛋糕的数量一直在减少。

直到有一天,我摸遍全身,好不容易从怀里掏出一块带着体温的蛋糕,我的眼眶湿润了。

当我用颤抖的双手,把这块饱含着爱与泪的蛋糕递到孩子手中时,我蓦然想起父母曾给我讲过的“一块蛋糕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盼着长大,以为长大了就可以拥有吃不完的蛋糕。

长大后,我们盼着退休,以为退休后我们就可以留住手中那块唯一的蛋糕。

退休后,我们盼着终老,以为老了我们就算彻底完成了传递蛋糕的伟大使命。

于是,我们像盼望出生一样盼望死亡,在命题作文中度过一生。

反思篇

上一篇: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下一篇:石材买卖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