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故事里的中国之焦裕禄观后感(精选5篇)
1.2019故事里的中国之焦裕禄观后感 篇一
焦裕禄的事迹在60年代早已有口皆碑了。现在,他的事迹又重现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在当今社会,他那朴实无华而富于真情的力量使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焦裕禄的精神是伟大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开放出来的壮丽的花朵。
影片叙述了:1963年,中国面临自然灾害,兰考又是穷县,焦裕禄这个县委书记当得可不容易啊!他不怕困难,完全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事。在车站里,他帮旅客提包袱,拿重物;节日里,他为老人送米、送钱;百姓家里,他发动群众战胜灾害;办公室里,他动员干部为人民着想……这一切,不能不催人泪下,让我们班的小男孩都掉泪了。
焦裕禄堂堂一个县委书记,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补丁衣服,吃的是红薯。他的女儿经常受到嘲笑,原因是一件花棉袄衣服从9岁就开始穿,她为什么不换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以为家里穷,二是家里的钱被爸爸拿去当救济金了。
看到这里,真让人伤心。我怨,焦裕禄他真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我也爱,焦裕禄他舍己为人的品质令人钦佩。
焦裕禄艰苦朴素的精神是共产党的典范,人民的骄傲。临终前他还在惦记着地里的庄稼。
电影看完了,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焦书记,您没死,青山记着您,人民群众记着您。我们要把您的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这一代身上放射出灿烂光茫。
2.故事里的中国优秀观后感 篇二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红色经典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大家不妨以世界读书日之名,细细品读《故事里的中国》中那些感人至深、历久醇香的“红色故事”,从中汲取奋进新力量,抖擞精神再出发。
故事里的“青春”,朝气蓬勃、一心向阳,充溢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觉醒之力。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1958年,小说《青春之歌》出版,在广大读者、特别是进步青年中引发巨大反响,改编成同名电影后甚至一时轰动。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林道静历经磨难,从一名知识女性成长为党的革命战士的坎坷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曾鲜明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说,正是人生的大好年华,当把握成长成才“黄金期”,当保持清醒政治头脑,拒做“躺平族”,争当“弄潮儿”,唱一曲不负韶华的“青春之歌”,让青春在奋斗中砥砺升华,让人生在逐梦中成就精彩,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蝶变,真正成为能干大事、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
故事里的“英雄”,信念如铁、视死如归,诠释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超然之力。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1961年12月,一部讲述革命年代重庆中共地下党员艰苦卓绝斗争的长篇小说《红岩》出版。该书一经问世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成了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革命历史小说。从首版发布至今,《红岩》已经印刷了170多次,感动并影响了一代代国人。“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_获得者张桂梅在领奖现场动情地说:“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党员干部当学习“江姐精神”,补足精神之钙,敢啃“硬骨头”、敢翻“火焰山”、敢闯“渣滓洞”,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英雄。
故事里的“脊梁”,大智若愚、前赴后继,演绎着“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的赤诚之力。
3.2019故事里的中国之焦裕禄观后感 篇三
新一季第一期《扶贫路上》讲述的殉职在扶贫一线的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原第一书记黄文秀,浓缩了扶贫攻坚这场恢弘战役的奋斗与荣光。和本季节目接下来即将讲述的战疫故事一样,扶贫故事也是发生在“今天”的历史。《故事里的中国》将这些冒着热气的中国故事作为创作的源泉,首先从时间上来说就体现了“动人心弦”,它用一种紧跟现实、追随时代的跑步创作,彰显出类似于“报告文学”的新闻时效意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表示:“新闻结束的地方,就是艺术开始的地方。新闻展示的是‘怎么样’,而艺术要挖掘的是‘为什么’,也就是表达清楚人物的行为动机和逻辑关系。在看了《扶贫路上》以后,我对黄文秀的认识远远要深于新闻报道里的她,因为新闻是理性的讲述,艺术是情感的演绎。
4.2019故事里的中国之焦裕禄观后感 篇四
从前抗击“非典”的战场,到今年伊始迎战“新冠”的前线,钟南山都是“定心丸”的代名词。
钟院士如此受大家欢迎,自然有他受欢迎的原因,让我们细细道来:
老实做人、老实做事
幼年时的他,把生活费用作买零食,当父母询问时便撒谎说;交给老师当生活费了,父亲后来回他的一句话则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基因中:“你怎么能撒谎呢!”他将这句话记了一辈子,时时刻刻警告自己:老老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可能就是敢言品格的源头。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父亲也是一名医生,所以他对钟南山行医之道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掌握别人的生死、把患者从死神中抢救回来。”“人家把命都交给你了,更要经得起托付。”这些话经常在钟南山院士的脑海中回响着。因此,钟南山对医治的要求很高,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他父亲对他的学习要求也十分严格,一篇论文,看了两行,便扔给他,让他重写,让钟南山更正到最好。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钟南山院士形成了认认真真做事,敢讲真话,做实事的处事态度。
不畏权威、实事求是
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尽自己的力量打破了英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在做实验时,他发现了一台仪器精度有问题,甚至不惜用自己做人体试验。自己抽血800毫升,做了各种测试校对,终于矫正了仪器。又一次做实验,他连续吸入CO,直至血含CO浓度达到了22%,这可是相当于一刻不停连续抽100根烟的量。可他全然不在意这些,只为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做出了一条完美的曲线,当他得到与英国权威截然不同的数据时,他勇于质疑,据理力争,最终得到了科学界的广大认同。获得了著名科学家的赞赏。为祖国争了一口气,并且得到了非常难得的父亲的表扬。使英国人对中国科学家的态度有了不错的改观。
强身健体、力争上游
钟南山先生的家庭给予他的不仅是医学上的传承,还有体育方面的洗礼。从小就从事体育锻炼的他,至今也没有放下健身的习惯。有一个关于钟南山先生健身的趣事,曾经有一个媒体记者采访钟院士,结果两人爬楼过程中记者跟不上钟院士,并且钟院士一口气爬了18层楼后仍是气定神闲。钟院士在接受撒贝宁采访时,也说到了:体育活动,时不时就要来一些竞技活动,而竞技呢,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锻炼人们的力争上游精神,而这种东西也正是中国人最需要的。钟南山院士曾说:体育运动要想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谨记他的教诲,加强平时的体育锻炼吧。
职业选择,顺己本心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看到钟南山院士也会有职业选择。在运动员和医生的选择之中,我看得出他对医生的那种热爱与坚守,面对1969年400米破纪录,面对体育十项全能全国亚军,面对教练、学校对他的挽留,但他深知抗日期间,幼小的自己被埋在了废墟下面,是外婆和妈妈把他挖了出来,他要用妈妈救回来的命去救其他人,因此他毅然决然的的选择做医生。父亲在面对他的选择时说:一个人要是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一点什么东西,他就没算白活。无独有偶,在20__年取得高分的钟芳蓉也怀着热爱与初心报考了“世人认为没前途”的考古专业。没有选择不可以,选择多了也不好,我们只需找准其中的一个,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并为之献出一生。
5.2019故事里的中国之焦裕禄观后感 篇五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1
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 中国担当。
应当说,这次抗疫斗争,检验了我们党的组织力 领导力,检视了党员干部的向心力 战斗力,证明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力 凝聚力,抗疫斗争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更加熠熠生辉 炫彩夺目。
中国精神,彰显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的抗疫斗争所展现的中国精神,充分蕴含了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包含了攻坚克难砥砺前进的时代精神。应当说,中国精神是在这次突发重大疫情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显示了重要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力量,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是胜利之源活力之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体现的是党领导的力量人民团结的力量,是上下同欲团结一心的力量,是白衣执甲各业驰援的力量,集体中展示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拥有上千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几天就建成,三个星期内建成16家方舱医院,大量医务人员医疗设备防疫物资源源不断地集中到武汉和湖北,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疫情防控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行动能力,真正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如此,形成全社会的团结一致 协同高效,才有了抗击疫情的中国速度 中国规模 中国效率。应当说,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党员干部的英勇奋战中国各族人民的英雄气概,共同汇成了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是我们取得胜利 战胜困难的胜利之源 活力之泉。
中国担当,折射大国风范 大国情怀,是应有之义无疆之爱。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毫不犹豫投入抗疫国际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 守道义”的大国形象 大国担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本着公开 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最大能力将医疗物资运往全球各地,有力支持援助了全球疫情防控。人类是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以大国风范大国情怀,彰显大国担当,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发扬光大,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各种危险困难和挑战,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精神,百折不挠激流勇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懈奋斗。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2
我是一名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的医生。医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300多名医护人员递交了请战书,满满的红手印令人感动。作为参与过抗击非典HIN1病毒的“老兵”,我主动要求来到疫情防控一线,尽己所能做一些贡献。
在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我们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积极开展培训演练,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应急能力培训,组建医疗救治三级梯队,时刻保持工作状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我把精力都投入到肺病门诊发热门诊肺病科病房感染科病房,用心诊断排查发热患者,随时掌握门诊状况。确保病人尽快得到救治,保护更多的易感人群不受伤害,这是医院的使命,更是医生的天职。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只有尽早制定工作预案,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严格把控工作环节,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把效果做到。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3
“我是党员,我上!”
在医治病患的一线 在保障供应的后方 在联防联控的社区大院,这句话被重复了千千万万遍。掷地有声的背后,是一个个普通党员的身影。
他们,守土尽责,以“逆行”姿态奔赴阻击疫情的战场,与病魔殊死搏斗,不眠不休;他们,守土担责,用脚步丈量家家户户,宣讲排查不间断不停歇,落细落实。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个他们,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筑起抗击疫情新的长城。他们也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也有温馨小家亲密爱人。是什么,让他们放下牵挂,冲向战“疫”一线阵地?是共产党员这个共同的名字,更是这个名字的背后,那在革命年代用鲜血淬炼的赤诚,在建设年代用汗水凝聚的担当,在入党时毫不迟疑立下的光荣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高高飘扬的党旗,就是我们战胜疫病的底气!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4
在生死较量中要敢于斗争,斗出中国精神气。伟大抗疫精神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而且是对我们取得抗疫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在这场抗疫中牺牲烈士的崇高致敬和对遇难同胞的最深切怀念。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生死时速考验着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政党,考验着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考验着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在这场较量中,以“生死”对抗“生死”,一批批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加入战斗。不仅在国内,还有一大批中国抗疫队伍主动参与到全球抗疫中,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力量。实践再次证明了: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再次带领英雄的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再次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重峦叠嶂,战斗如歌。有此伟大的政党和英雄的人民,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无论挑战困难如何艰巨,我们都将始终勇往直前。以9191.4万名党员之引领,以__亿人民之聚力,以共和国之名义,深植伟大抗疫精神,面对任何斗争,我们都能斗出中国精神气!
在披荆斩棘中要敢于胜利,走出中国和平发展路。在斗争中敢于胜利不仅是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的期待。尤其是在生死关头,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因此,我们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抱有幻想,只有迎难而上急流勇进,才有踏出大道一帆风顺。敢于胜利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做“压舱石”。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信仰之基,带领人民更加深植信仰。敢于胜利就是要能点亮光明灿烂的希望,要坚定不移地走好复兴路,共筑中国梦,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敢于胜利就是要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力量,要坚定不移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制度优势迸发出更宏伟的国家力量。“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既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内心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乘风破浪的“航向”,实现互利共赢是我们砥砺奋进的初衷。今日之中国早已与世界融为一体,未来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开得更大,也必将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与世界共创更美好未来!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观后感心得体会5
面对未知时诚实 谦逊的态度,团结协作 各展所长的劲头,终将帮助我们赢得这场与病毒的竞赛。
近日,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的科研人员将表达出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菌株,无偿提供给科研机构和医药公司。这一做法的价值是,科研人员无需重复合成病毒基因序列,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助于相关诊断试剂产品研发。这是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防疫抗疫一线的缩影。
眼下科研与疫情正在赛跑。早一分钟查明病毒源头,搞清楚病毒的传播致病机理,能为下一步疫情防控抢出更多时间;找到准确快速的诊疗方法,能提高诊断的效率,分流病人,避免交叉感染;筛选潜在的治疗药物开展临床试验,能为病人送来希望……正因为如此,疫情暴发后,科技部当即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部署了在病毒传播快速检测对症药物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如今,一批针对疫情防控急需短期内有望及时完成的申报项目优先获得支持,一些科研项目审批有了绿色通道,实验室成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战场,与医护人员忙碌的救治一线相比,这里或许没有喧闹,但工作同样紧迫,每一秒都如金子一般珍贵,每一刻都承载着期望。
令人鼓舞的是,我们的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分离和鉴定新型冠状病毒,实现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在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共享;快速研制出了检测试剂盒,核酸诊断试剂已经全面投入应用:初步遴选了部分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正在加紧推进进一步的疗效验证: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和病毒株,疫苗制备正在路上。
【2019故事里的中国之焦裕禄观后感】推荐阅读:
典故里的中国:孔子先人的故事07-29
中国民俗故事读后感07-04
中国梦365个故事观后感09-04
《中国美德故事》读后感800字10-26
中国名人故事:朱德07-31
中国象棋故事08-06
中国数学家小故事09-02
2019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800字_《中国机长》观后心得10-17
版中国神话故事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