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2024-07-16

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13篇)

1.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一

浅谈如何切实推进和加强社区建设

切实推进和加强社区建设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是浓缩的社会,也是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推进和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基础工作和政权建设的落脚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在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努力解决。为此,我认为:

一、把创新作为社区建设的动力,建立健全社区的运行和管理体制

一要转变基层政府和部门职能。社区工作归根结底是社区成员自己的事业,群众的参与和自治是社区工作的根本。首先是下放权力,还权于民,改变权力倒置的状态,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其次是重心下移,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主导型,以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社区。二要界定社区居委会的职责。明确社区居委会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有服务、管理和监督的职能,除履行属于自治范畴的职责外,可以协助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工作,社区居民委员会对社区财务、财产管理和使用行使自主权,对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内的摊派事项有拒绝权。三要理顺社区的组织机构及其相互关系。在明确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各自职能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设在社区的机构及社区内部机构的职能及其关系,使社区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二、把党建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有效加强社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实现“三突破”

一是在社区党建工作方式上实现新突破。在管理网络方面,形成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党总支(支部)负责,社区党总支(支部)对镇党委负责的层层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为社区党建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二是在党员教育与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在党员教育管理范围上,要实现从单独社区党员管理转到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等三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上来。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在册党员学习、流动党员管理、机关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真正用制度管事、管人,使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在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切实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三、把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不断拓展社区为民服务的领域

首先要拓宽服务范围。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四个面向”的原则,将服务的范围向社会救助和福利、部门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拓展。其次要创新服务机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为目的,福利性和经营性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内部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再次要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从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入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动,扩大志愿服务的领域,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四、把和谐作为社区建设的目标,积极打造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一是合力创建“文明”社区。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文明细胞”工程,倡导文明和谐理念,继续开展文明户、文明楼院、文明社区等评比活动。二是合力创建“绿色”社区。以创造优美、整洁、舒适的环境为目标,引导、带领居民群众齐上阵,并发挥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优势,实施“大兵团”的联合作战,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三是合力创建“康乐”社区。有效整合社区艺术团、居民学校、图书室、活动室等多种资源,大力实施“文化素质”工程,经常组织文艺汇演、体育比赛、读书会、座谈交流会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在切实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着力打造学习型、康乐型社区。

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要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确发展思路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争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取得更大的社区发展成果。

2.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二

侯自强:广电发展NGB在推动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IP化和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其建设专网来发展媒介传输分发网络的做法是不符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融合的发展趋势的, 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误区。3TNet的核心技术 (扁平大路由器提供组播、骨干网光交互提供跨地区点播) 对广电用途不大。今后广电的网络电视台运营在公共互联网上, 而不是广电的专网上。

经过十多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 中国的电信业已经认识到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娱乐和媒体业务只能运营在互联网上。电信业一直致力发展可管理的IP网 (NGN) 将主要用于为企业和VIP大客户提供有专门Qo S和安全保证的业务。如中国电信拥有两张全国骨干网, Chinanet-1 (163) 网用于公共互联网服务, 目前所有面向消费者的宽带业务都接入此网, 而Chinanet-2则用于为企业和VIP大客户提供有专门Qo S和安全保证的业务。中国联通情况也很类似。

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 电信和广电的业务都融入互联网就实现了三网融合, 今天广电坚持发展专网的NGB是不符合三网融合的需求的, 是没有前途的。

朱金周:三网融合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相关体制和政策上不断调整, 技术趋同、资源共享、网络互联互通以及业务交互渗透的历史过程。根据国内外三网融合实践经验, 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三网融合的钻石模型, 即将三网融合的生产条件 (网络融合) , 需求要素 (业务融合) , 市场竞争 (企业融合) 和相关与支持产业 (终端融合) 以及政府 (体制、机制和政策融合) , 机遇 (可遇不可求) 等六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用模型表达出来。推进三网融合发展, 必须先能善用这些关键要素, 彼此互动, 形成合力。网络融合是三网融合的生产条件, 没有网络融合做基础, 也就不会有三网融合。但是, 网络融合并不代表一张网吃掉另一张网, 更重要的是实现技术、网络架构、承载业务等不断走向趋同的过程。互联网是网络趋同的先行者。

一方面, 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发展有目共睹, 在宽带互联网的基础上, 才有了移动互联网等业务的发展, 再加上广播电视网, 才有了手机视频、移动多媒体、手机电视等融合业务的发展。实际上, 互联网电视也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新引擎。从长期看, NGB和NGN不仅可承载广电网、互联网和通讯网的各项应用, 而且可以使广大消费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费较低的成本跨越数字鸿沟。随着ICT不断融合创新, 传统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将会在NGB和NGN的基础上趋于融合发展, 形成统一的电子信息通信网络;另一方面, 互联网仍然不能代替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2007年1月, 比尔·盖茨曾经预测, 五年内互联网将会颠覆传统的数字电视。但是, 我们认为, 传统的数字电视产业非但不会消亡, 而且随着互联网和其他新型数字媒体对用户吸引力的与日俱增, 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

侯宏:除了广电阵营主导的NGB和电信阵营主导的NGN, 还有美国政府和学术组织组成的NGI研究小组。从三者的目标来看, 广播电视网向电信网学习全程全网性、互动性和有线无线互通性, 电信网向互联网学习业务与承载相分离、支持开放接口 (开放性) , 而下一代互联网未有明确定义, 却有一个近乎完美的目标, 富有浪漫主义气息。显然, 互联网与其他两网的显著差异在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 这既是互联网的优势也是劣势。

水善下, 故为百谷王。在过去, 互联网既是无孔不入的水, 电信网和广电网是下面的承载基础设施, 因此, 互联网之“轻”在三网中独具战略优势。随着NGN的提出, 承载与业务的相分离, 电信业务也越来越互联网化, 越来越具有“水性”, 这就导致了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竞合。在这个时候, 互联网基础设施主体缺位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 这就是为何google等国外互联网巨头就“网络中立”的议题与电信运营商“大P其K”的理由。

互联网企业在未来三网融合的格局中仍将是融合产业商业创新最主要的来源。虽然他们在网络融合中失去了“百谷王”的位置, 但得益于其既得利益较少, 企业形态灵活, 思维模式开放, 仍将发挥“轻”的优势, 贡献大量的商业创新, 并被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广为借鉴。

《江苏通信》:在业务方面, 目前一些地区实行“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 比如上海电信及哈尔滨联通开展的IPTV业务, 今后三网融合步入规模阶段, 您认为采取哪些方法和手段能够渐进式促进业务的有效开展, 请列举一二。

侯自强:广电近年来一直在推行网台分离和制播分离。传输和内容制作已经向社会开放, 向民营和外资开放, 甚至上市。电信业当然可以参与。电信公司与拥有IPTV牌照的上海电视台 (原上海文广) 和央视等合作在地方开展IPTV业务, 影响了当地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利益, 产生了地方有线电视运营商与原上海文广等的矛盾。

本次决议允许电信企业传输IPTV看似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有问题。2月9日, 广电总局发出两份紧急通知, 制止广西电信擅自违规开展IP电视业务行为。理由据说是试点地区待定, 还需总局批准。这个问题看似广电与电信之争, 背后有广电内部利益分配问题。原上海文广旗下百视通与中国电信合作在上海发展100万IPTV用户 (宽带用户安装使用IPTV两年内不收费) , 中国电信要为每个用户向百视通支付15元/月的内容费。100万用户每年约2亿元。这使得百视通成为原上海文广旗下三个公司中最赚钱的公司。使用IPTV牌照赋予的播控权, 向合作方提供所制作和集成的内容由合作方进行传输分发成为一种运营模式。使得没有电视播控权的电信公司可以提供IPTV业务。这种模式的成功促进了上海文广制播分离重新改组成为上海电视台。如果地方电视台效法上海电视台的这种做法, 向本地电信运营商提供内容和播控服务是否可以缓解这一矛盾?!试点的目的是设置一个缓冲期, 便于各方面协调利益关系和平衡理论, 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需要试点的。

朱金周:与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同, 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等制度性因素曾经一直是制约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即使国务院已经出台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今天也不表示三网融合就不存在制度性障碍了。但是, 当制度性因素逐渐解决之后, 三网融合的根本问题将会归结到市场上来。市场培育、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与竞争、消费需求习惯的形成等成为我国三网融合产业链各环节运营主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推进三网融合, 需要各运营主体, 也就是市场主体选择恰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从全球来看, 融合性业务商业模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上, 我国三网融合各环节运营商都在努力探索好的商业模式。到目前为止, 发挥产业链各环节优势的战略合作是推进新闻观察室OBSERVATION ROOM三网融合的较佳模式。例如在IPTV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广电为主导的杭州模式;以电信为主导的广东模式、河南模式;电信与文广、新华社等内容提供商合作的哈尔滨模式、江苏模式等。虽然手机电视尚未形成具体的手机电视模式名称, 但是广电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合作仍是最重要的发展模式。

因此, 我们认为, 推进三网融合的市场原则就是合作共赢, 服务民生。作为融合性业务产业链的领导者, 运营商需要基于不同业务特点 (如数字电视的双向互动和增值业务创新) , 创造一种合理的盈利模式, 让包括内容开发等增值运营商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都有利可图。以此为基础, 利用网络基础资源的价值优势, 结合和利用广电的内容资源, 创造更大的业务服务市场。具体战略合作模式可以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两种, 前者主要通过业务合作的方式进行, 比如广电负责牌照和内容源的运营, 电信负责传输、运营;后者主要以股权方式进行, 比如由广电和电信合资成立有限公司, 由新公司具体运作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性业务。

侯宏:三网融合在业务层面目前存在多种可规模化发展的融合业务, 包括IPTV、有线数字电视、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等。在美国、英国等三网融合发展较好的国家, 各项业务都实现了规模发展, 同时也给相关的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IPTV的发展已经面临i TV的一些挑战, 目前的重点在于减少或消除阻力, 营造一个利于三网融合发展的体制和环境。

第一, 在广电层面制播分离的开展是一个重要的推动政策, 有利于提高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促进视频内容的差异化发展。包括美国、日本等已经建立了统一管制机构的国家, 其承载和内容也都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国内上海广电开展的制播分离在促进市场化运作和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上海模式”的成功和其自身具备较好的改制基础分不开。

第二, 从更高层面去推动广电和电信的合作能更快促进三网融合业务走向市场化。目前部分地区三网融合业务的成功, 例如杭州华数的数字互动电视业务, 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的内容提供商的高度合作。因此在确定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后, 最为关键的一个手段就是从政府层面推动省市级广电集团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共谋业务的推广。广电和电信双方应意识到只要融合之路走通之后, 将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带来的将是更多的增量收入。

第三, 区域性开展广电网络的整合和改造将为三网融合业务开展争取更快的时间。在广电层面, 由于全国有线网络的整合程度很低, 双向化改造比例不高, 在未来三年的试点期间, 除了整合存在的体质压力外, 还存在较大的资本投入压力。我们建议一个以目前成功改制并上市的五家广电公司为主体, 开展区域性整合, 在国家加大对有线网络改造投入的同时, 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解决资金问题。

《江苏通信》:业内专家建议,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CMMB) 与TD的MBMS结合可以优势互补, 两者的融合完全符合三网融合的原则, 符合中国国情, 您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侯自强:CMMB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工作于UHF频段, 频率低穿透能力强, 覆盖良好。广播业务不需要其他系统辅助。CMMB接收机与TD-SCDMA手机捆绑的目的一是为了取得上行信道, 以提供交互业务。二是借助手机进入用户口袋, 很多用户不喜欢在手机之外再带一个手持电视终端。而TD-MBMS是在网络上以组播方式将电视广播内容送到基站, 在基站小区内以广播方式播放。TD-MBMS与CMMB是竞争关系而不是互补关系。装了CMMB接收机的手机不再需要再以MBMS方式收看电视广播, 而没有装CMMB接收机的手机在有MBMS广播后, 不需要再装CMMB接收机也可以收看电视广播。

朱金周:创新是三网融合的灵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我国推进三网融合的基本要求。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中, 我国三网融合的创新发展应该着眼于全球, 而不仅是国内市场。标准是一种产业和经济的秩序, 往往也是产业存在的技术方案。实际上, 随着技术不断融合, 通过市场竞争和相互借鉴, 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的融合发展有多种方式, 其中, 相对较好的模式就是嵌入式融合。纯粹从理论上看, CMMD和TD的MBMS结合显然有助于促进TD创新发展、市场开拓和技术演进步伐。但是, 融合发展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 此种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的融合发展是否迎合市场或者是否能够创造、培育新的市场需求。只有市场前景广阔的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TD运营商应当绷紧自主创新这根弦, 发挥产业链上各方优势, 兼容并包、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才能够尽快实现国家赋予在TD之上的战略目标。

侯宏:关于这个问题, 有两点需要阐明, 第一, MBMS并非TD的专利, CMMB和MBMS互补, 并不仅仅和TD的MBMS互补;第二, 所谓的“原则”, 是政府的指导思想, 在商业规则里面需要慎重分析。

谈合作避开排他和非排他的问题, 从政府角度是可行的, 但放在市场化环境下来看, 广电正在进行全国运营主体的公司化整合, 在CMMB合作策略上, 不得不考虑排他还是非排他的问题, 这是取舍的重点。

CMMB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尽快突破一定量级的用户数。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全面合作是最优选择, 但三大运营商对CMMB的价值不同, CMMB对三大运营商的价值也不同, 中广移动可能会采取差异化策略, 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态度可能分别是:志在必得、尽力争取和待价而沽。

CMMB与中国移动互相需要:对中国移动而言, TD产业链急需扶持, TD+CMMB入网证已经下发, 抓住先机与CMMB合作能帮助提升TD的价值, 提升TD终端的竞争优势;对中广移动而言, 获得其合作对CMMB规模化和产业化至关重要。中国电信也急需提升CD-MA终端的竞争力, 而移动业务在其公司中的地位不如中国移动, CMMB的价值难免会相对较低, 但对中广移动而言, 电信的移动用户数最少, 但增长强劲, 未来看好, 如果CMMB与CDMA捆绑, 后劲可期。至于中国联通, CMMB作为手机电视最佳实现方式可能会获得其青睐, 但对中广移动而言, 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最低端, 因此中广移动对中国联通的态度可能是“待价而沽”。

CMMB与电信阵营的合作, 好比IPTV换了个头。要是广电真的整合了天地两张网, 倒是可以挟IPTV的政策准入权与运营商谈判, 你大力推我的CMMB, 我让你搞你的IPTV。可惜广电运营主体太复杂, 很难。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如果要促进CMMB发展, 当前可以做的实事是尽快促进CMMB与其他两种标准的手机进网许可。

《江苏通信》:由于我国电信和广电分业监管所导致的体制障碍, 三网融合进展十分缓慢, 目前涉及“三网”的法律只有“条例”而没有“法”, 有专家建议, 在三网融合初期, 广电涉及到通信网络部分, 交由工信部管理;而原电信企业涉及到节目内容, 还是要广电总局发牌照。当三网融合有了一定基础后, 可以对各级机构进行重组, 成立中间层面的监管机构。您对此有何看法, 请给出您的建议。

侯自强:目前互联网的监管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信管理局负责, 包括ISP牌照的发放。而互联网上视频业务以及IPTV和网络电视牌照则由广电总局发放。牌照成为双方阻止对方进入本方的手段。正是这种体制使得三网融合双向准入长期进展不大。这次是国务院直接出面协调解决, 就事论事一揽子协调解决, 并没有涉及改变监管体制的问题。监管体制涉及国务院机构设置, 还涉及与中宣部的关系。此前多次有人建议成立类似美国FCC的机构将通信与广播统一管理未被接纳。预计国务院机构变化最快也要等到下届政府。

朱金周:三网融合需要制度创新, 这不是仅仅对制度的修修补补就可以实现的。凡制度都有系统性, 其有效作用无不依赖相关的配套体制, 没有一项制度可以脱离相关配套制度而独立发挥作用。三网融合试点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 在试点过程中, 仅靠相互妥协、相互博弈之后的政策设计, 或许能够推进一时一地的试点, 但未必能够解决全局问题。从国务院出台加快三网融合的决定以来, 广电部门和电信主管部门在试点区域和试点业务的选择, 甚至政策配套上各说各话就见一般。

三网融合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加快调整和合并广电和电信等部门涉及三网融合的相关法律和规章, 实现法律层面的融合, 以法律融合促政策融合。统筹规划通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建设, 实现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制定互联网视听服务业务指导目录, 通过目录引导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业务的发展。这些配套政策非常必要。能够有效解决广电和电信等不同政策体系的相互嫁接问题, 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制度创新。

但是, 即使在试点过程中, 仍然需要强调体制和政策的系统性创新。所有的试点都应该围绕着推动三网融合体制改革目标, 突出制度的全面创新。推进“三网融合”, 仅靠高层的协调和不同部门的一事一议式的谈判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最彻底的制度性措施是消除体制性障碍, 积极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政府部门相关职能, 避免和减少政府职能交叉、重叠, 推进形成融合统一的行业监管机构, 建立融合监管体制是大势所趋。但是, 融合监管体制包括完全融合和相对融合两大类, 具体选择哪一种融合监管体制则需要考虑中国国情, 需要借鉴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统筹两化融合和三网融合的要求等因素。无论如何, 体制融合都是一个时间问题, 而建立融合监管机构则是最终的保障措施。

侯宏:监管方面的问题一直制约三网融合进展的主要因素, 而目前三网融合涉及到三网融合的监管融合远没有想象的简单。

首先, 在内容方面, 中国的内容产业分业监管, 统一的内容监管模式目前仍未开始探讨。中短期来看, 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并未列入电信企业的业务规划。但是牌照的发放权放在广电手中长期来看必然削弱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整体产业链的话语权。

其次, 从传输渠道上看, 由工信部管理广电涉及到通信网络部分也仅是一厢情愿, 广电总局目前来看并没有放弃广电网管理权的可能性。在3月22日, 广电总局副局长在主题报告中强调了网台之间的关系, 指出“广电部门要爱护好网与台密不可分, 缺一不可的关系, 并且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台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因此有线电视网对其战略的关键。各省广电在加速三网融合进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展网络的整合, 实现“一市一网”, 进而对网络进行双向改造。

3.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三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快速增长,已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两新组织”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和重要的双拥资源,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维护国家安全

统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要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这是新的历史阶段党赋予双拥工作的重要任务。双拥工作要实现这一任务,关键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使双拥工作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形势的要求,扩大双拥工作队伍,在原有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双拥工作的基础上,将双拥工作向“两新组织”延伸,充分发挥双拥工作的“凝聚”、“团结”作用,把新社会阶层人员与广大军民一起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使军政军民团结更加牢不可破。我们通过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搞好科技拥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在我们湖南社区形成了又一亮点。

一、政府搭建双拥平台,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参与双拥工作。

1、街道领导高度重视“两新组织”的双拥工作。

为了作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积极发动“两新组织”参与拥军优属工作,街道双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认清双拥工作的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思想统一之后,对如何动员“两新组织”积极投入双拥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两新组织”的技术所长,为部队的建设服务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双拥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认真做好“两新组织”的拥军优属工作。为此,街道把积极动员“两新组织”开展双拥工作等纳入了工作计划,摆上了议事日程,并与社区综合党委和经济部门联手,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发动“两新组织”参与军民共建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社会化的整体水平。

2、走访“两新组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宣传发动扎实有效。

一开始,许多“两新组织”对为什么要开展双拥工作有着比较模糊的认识,对双拥工作他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为此,我们认识到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营造爱国拥军的良好氛围,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我们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以走访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直接找“两新组织”的负责人进行沟通,通过双方多次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建立了感情基础,通过宣传,把双拥工作的意义灌输进“两新组织”内部,使之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阶层开展双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政治上,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在军事上,有利于国防责任与义务的全面落实。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通过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使他们把企业的发展与支持国防建设结合起来,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军民共建中,充分发挥部队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帮助企业搞好诚信建设、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促进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认识提高后,我们还为他们怎样开展双拥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积极为他们联系部队结成对子,开展一系列的服务工作。

二、对今后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双拥工作的几点思考。

1、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国防教育,增强“两新组织”依法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的责任意识。

要利用召开恳谈会、组织参观学习、动员“两新组织”走访烈军属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帮助“两新组织”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以提高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责任意识。

2、搞好典型宣传,增强“两新组织”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的创先意识。

树立起“两新组织”中形成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富裕不忘回报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的先进典型,通过表彰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在榜样的带动下,在我们湖南社区形成双拥工作的良好氛围。

3、抓好启发引导,增强“两新组织”结合自身经济工作的特点,提高拥军优属工作的效益意识。

设法帮助“两新组织”找准经济工作与拥军优属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经济工作与拥军优属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避免“两新组织”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保护“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两新组织”双拥工作的新机制。

4.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四

黑政办发〔2011〕68号

发文时间:

2011-12-20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我省自启动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以来,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也存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改革进展不平衡、公务卡使用频率偏低等问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的部署,确保两年内将公务卡改革覆盖到省、市(地)和有条件的县(市)所有预算单位,进一步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推进公务卡改革步伐

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从源头防治腐败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举措,是预算单位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行政成本管理具有重要重义。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利于减少现金借款、取款、还款等工作环节,避免现金使用保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核实刷卡记录,可以保证支付行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解决现金支付方式存在的用途不清、去向不明等问题,促进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推行公务卡改革作为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财政财务管理和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在2012年年底前将所有预算单位纳入公务卡改革范围,并切实做好改革实施与推广工作。

二、严格执行公务卡支付目录,不断提高公务卡应用效果

自2012年1月1日起,省级预算单位要严格执行《黑龙江省省级公务卡结算方式支付目录》(附后),对于纳入目录的事项,原则上不得使用现金结算。对因无法刷卡等特殊情况必须以现金支付的公务支出,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后,应将报销款项划入公务卡(或个人工资卡),不得使用现金结算。

公务卡支付目录分强制性支付目录和鼓励性支付目录两部分。对于强制性支付目录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原则上持卡人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并按有关规定履行财务报销手续。特殊情况下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须经单位财务部门批准后,再履行报销手续。对于鼓励性支付目录规定的公务支出项目,各预算单位应积极鼓励持卡人使用公务卡结算,并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将鼓励性支付目录支出项目逐步转入强制性支付目录。

各地要参照《黑龙江省省级公务卡结算方式支付目录》,尽快制定本地公务卡结算方式支付目录。

三、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控制现金支出范围和规模

从2012年1月1日起,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行控制省级预算单位现金使用比例的管理制度。以2009年至2011年各单位合理合规使用现金量占财政授权支付的平均比例,作为2012年现金使用比例控制数,并逐年递减,力争到2015年将省级预算单位总体现金使用量占财政授权支付的比例控制在10%以下。

(一)各预算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将现金支出严格控制在以下范围:

1.按规定支付给临时聘用人员(连续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个人劳务报酬(含讲课费、稿费等)。

2.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非本单位职工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资金。

3.工作人员到乡镇出差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4.按规定退还个人的现金缴费。

5.因抢险救灾、救济、抚恤、慰问等,需要使用现金支付的支出。

6.社会保险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等部门按规定支付给个人的保险赔付金、离退休人员报销的医药费。

7.支付给个人的一次性劳务报酬。

8.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9.在个别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商业服务网点发生的、金额在5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10.经省财政厅确认,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

上述所列支出,应优先选择公务卡(银行卡)或转账方式支付,尽量减少现金支付行为。

(二)各预算单位日常现金收付业务只能在基本存款账户(零余额账户)办理,禁止在其他临时账户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各预算单位要建立健全现金日记账,逐笔记载现金收付事项,账目要日清月结,做到账证相符。

(三)各代理银行要加强柜面监督,认真审核预算单位提取现金金额、用途等有关情况,对不符合规定和超限额提取现金的要拒绝支付。

四、切实做好改革基础工作,确保公务卡改革顺利实施

(一)加强公务卡应用相关制度培训和知识宣传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基层预算单位的培训工作,确保单位财务人员准确理解公务卡改革有关要求,熟练掌握公务卡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做好公务卡日常管理、支付管理和报销还款等工作。各代理银行要广开渠道,积极宣讲公务卡开卡、使用、保管、还款和优惠政策等方面知识,为推广使用公务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建立健全基础性财务管理制度。各预算单位要以公务卡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财务内控机制,规范财务报销与会计核算程序,制定单位公务卡结算管理办法和报销管理细则。加强本单位职工公务卡申领和停用管理,杜绝职工个人无故注销公务卡行为。做好基础信息录入和动态维护工作,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公务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公务卡风险管理,督促本单位持卡人规范使用公务卡,强化信用理念,避免产生不良用卡记录。

对经常使用公务卡办理支付业务,而公务卡上限额度不能满足支付需求的,预算单位可在提供信用担保证明的前提下,向发卡银行申办大额公务卡,具体数量和授信额度由发卡银行视预算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确因特殊情况,持卡人不能在免息还款期内到单位办理报销手续的,可由持卡人或其所在单位相关人员于免息还款期内,向单位财务部门提供持卡人姓名、卡号、每笔交易日期和交易金额的明细信息,办理相关借款手续,经财务部门审核批准后,先将资金划入公务卡,待持卡人返回单位后按财务部门规定补办报销手续。

(三)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公务卡改革的配套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完善公务卡改革相关制度,抓紧研究简化还款程序和结算手续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积极探索电子化还款新途径。各级人民银行要加强公务卡使用的政策研究,加强对各代理银行、银行卡组织、专业化收单机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着力消除制约公务卡消费的因素,包括增加公务卡消费特约商户、布设POS机和ATM机等,做好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饭店、政府采购供应商、高校等单位POS机免费安装工作。加强对POS机布点商户使用公务卡情况的监督,对商户拒绝客户刷卡、擅自提高刷卡消费价格、将刷卡手续费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要求其限期整改,对限期未整改的商户,将采取撤机处理。各代理银行要切实解决办理公务卡手续繁琐、受理提高公务卡额度业务时间过长和培训不到位等实际问题。积极向上级银行争取解决延长公务卡最短还款期的问题。加强公务卡信息管理,确保公务卡安全使用,杜绝无密码验证就完成刷卡支付等问题。密切注意公务卡使用情况和活卡率变化情况,定期向财政部门反馈。做好公务卡消费和到期还款手机短信提示业务,按月向预算单位和持卡人提供公务卡消费、还款情况对账单。定期开展公务卡宣传营销活动,严格兑现消费积分获取优惠的相关政策。

五、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公务卡改革全面推进

为切实推进和规范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未实施公务卡改革、公务卡使用频率偏低以及提取现金较多的预算单位,发现违规违纪问题,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强对代理银行在公务卡推广、服务、营造使用环境等方面的监督,并作为对代理银行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各预算单位每年年底前要将本单位公务卡使用、管理情况向财政部门报告。审计部门要将各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情况作为日常审计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级人民银行要严格履行金融管理的职责,加强对开户银行和预算单位账户、银行卡和现金管理的监督和稽核。监察部门要将公务卡改革情况作为考核各单位落实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重要指标。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5.减负增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篇五

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教委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新思想。为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前一阶段的研究与实施,我想就物理教育谈谈研究体会。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有的教师一听说要“减负增效”,认为这是矛盾之想: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行吗?我说:这想法不正确。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所以,面对教改新形势,我们应该及时地转变教学思 想,教学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地探索追求,让学生真正吃到“好草”,消化吸收,健康成长!

二、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减负增效”的教改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矗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我认为,备好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认真的实施。

1、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

2、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不同班级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等。

3、备教法。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教师确实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教师在考虑利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是积极的,多种形式并进的,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思路,目的是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物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懂得怎样才能学好物理的学法。如多做实验,多用投影片、板画、示教板等。当然,要准备好这些内容需化一定量的精力去实施安排。如要做演示实验,教师首先要预先做一遍,看看仪器的好坏,现象清晰程度,同时考虑到可能要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意外,做到课堂上演示效果良好,不出差错。如果学校里暂时没有你所要的仪器,教师尽量得自制,可能时间化费了些,但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直观教学,轻松学习,减负增效。一位苏大教授也曾说过:瓶瓶罐罐做实验乃不可少。如果投影仪来辅助教学,投影片的制作要精心 准备好,达到最好的效果。

4、备练习。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准备好了的习题可早作准备,或写在黑板上,或写在投影片上。一部分可作课堂练习之用,另一部分作课后作业。

三、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剑

6.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六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作绘画,教学方法

一、小学美术创作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是体现绘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薄弱环节。在创作绘画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敢想象才会敢创新。学生对于自己要创作的作品,在语言表述上往往显得单调、内容不够丰富、表现形式单一。这些都是学生创作绘画中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这与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合理的语言、理论指导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创作绘画很重要,其中,对创作内容的选择和合理成分的汲取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和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无疑影响着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绘画内容繁多,因此,绘画创作在课堂教学中的流程通常为:教师讲解———欣赏分析———构思创作———绘画创作。在教师讲解这一环节中,学生只是对所要创作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作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在欣赏分析这一过程中,目的是通过欣赏大量的名家画作和学生优秀作品来学习绘画创作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往往着重讲述分析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却忽视学生感受作品、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美术语言的训练指导。因此,在美术创作画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外,也要教会学生合理地运用美术语言去理解表达作品的丰富、深邃的内涵,以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如何更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堂创作绘画教学,如何利用充满想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切实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绘画水平呢?

二、注重完善美术创作绘画教学方法

(一)从“听”到“说”

常常有学生说起自己在创作绘画中,满脑子都是一些零碎的内容,就是不知如何下笔,也很少考虑整体的内容和整个画面结构的安排。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学生只能对学到的知识作浅显的处理,不能自如地将其运用到创作绘画当中去。而在创作一个有主题的绘画中,学生首先要知道的是自己将要画什么,需要怎么画,能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将要创作的作品内涵。因此,在美术创作绘画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运用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并逐渐学会在绘画学习中通过“说”来表述自己的想法,以提高美术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指导过程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听”是吸收,“说”是释放,学生只有不断地吸收并释放出内化的语言,才能提高自己的美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才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从“临”到“创”

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学生不能较顺利地完成创作,是因为没有丰富的素材。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教师有选择地强化绘画素材,从“临画”开始,不断地练习,让学生不断地收集临画,丰富绘画素材,提高绘画能力。学生绘画素材扩充了,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完善与整合。比如在《梦中的我》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想象梦中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的样子有可能会是婴儿,也有可能是现在的样子,还有可能是长大后或老了的样子,“我”又会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总之,让学生把平时临画的形象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并加以修改,然后再根据所要表达的意境,丰富人物的形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对周边环境的描绘,使学生的创作作品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丰富,画面更显得有意境。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对绘画内容的挖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1)自由联想。先让学生把头脑中联想出来的与绘画主题有关的内容简单地画出来,然后通过取舍以获取更恰当的绘画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2)提问法。精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依据绘画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比如在《科学在我身边》这样一个主题的创作绘画中,让学生先考虑:“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考虑?”“是着重从我们对科学的研究描绘,是突出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描绘,还是对以后的科学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描绘?”这些都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出主意、想办法,提出许多的点子。这样,通过对主题的挖掘、研究,不仅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描绘对象,为创造绘画奠定基础。

三、体会作品中的“色”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也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色彩是人的视觉最敏感的东西,在某些学生看来,颜色越多越漂亮,色彩越鲜艳,画就越美丽。其实有时单色的绘画也能展示画的魅力。在绘画作业指导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创造性,作品色彩处理得好,即使是单色作品,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充分了解和运用色彩的特性,才能使创作绘画更深刻地展现出丰富的艺术内涵。

7.为切实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 篇七

为切实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构建和谐南星,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我街道启动了失业人员安置“零盲点”工程,实现充分就业工作全覆盖,消除了“零就业家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创建责任

成立南星街道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由鲁军任组长、翁正伟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及社区主任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社区服务中心,黄惠兰任办公室主任。制定关于《创建安置“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社区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创建责任落实到位。制定工作进度表,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全街道营造一种良好的创建工作氛围。

二、深入调查摸底,夯实创建基础

对社区就业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进一步完善失业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库,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愿望清、岗位需求清、家庭情况清,并落实辖区失业人员信息“日反馈、周统计、月汇总”的服务举措。建立各类基础台帐。社区劳动保障室建有失业人员(包括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基本情况台帐;上门走访、就业帮扶记录台帐;职业介绍、技能培训记录台帐;就业援助记录台帐。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准确掌握社区内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实现“一点登录、多点查询、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全面服务”目标,为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奠定

扎实的基础。

三、坚持“三个结合”,推进创建工作不断深入

开展安置“零盲点”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创建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就业再就业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使社区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为此,我们不断拓展和延伸“1+X”就业模式,坚持做到“三个结合”,推进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发展。

1、在指标考核上做到“软、硬”结合。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我们不仅把就业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标准作为“硬指标”进行考核,还把完善社区平台建设和发挥社区就业服务功能等“软任务”确定为考核指标,通过加强对“软任务”的考核,促进“硬指标”的高质量完成。实行量化考核,与创建“充分就业街道”工作有机会结合,实现创建活动与加强社区平台建设的相互促进。

2、在工作落实上做到“上、下”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充分调动“上、下”积极性,既需要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和促进,同时又需要下面基层社区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上下联动,有效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

3、在就业服务上做到“内、外”结合。开展安置“零盲点”工作,需要重点依托社区,发挥其基础平台作用,同时也要立足社区、面向社会,借助全社会的力量,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开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岗位,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依托社区实现就业再就

业。开发社区居民生活日用品配送、家庭护理、家用电器维修、小学生接送等系列服务项目,依托社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极大地方便下岗失业人员,有力地调动他们“学技能、再就业”的积极性。

四、完善帮扶政策,强化创建成效

1、将“零就业家庭”纳入重点援助对象范围,并组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统一发放一则“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活动通告,向用人单位发一封参与援助的倡议书。向每个“零就业家庭”发放一个“关爱联系卡”。

2、通过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深入宣传政策,使失业人员知晓政策,并采取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等多种方式认真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发挥政策引导就业的积极作用,为创建“充分就业街道”提供政策保障。

3、充分发挥退休人员志愿者的作用,聘请“就业援助员”,建立“南星街道岗位信息库”。入户进行人力资源信息采集,通过逐门逐户的调查、走访,明确掌握当地详实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实施就业援助,突破就业难点。

五、细化就业服务,突出创建重点

为了破解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问题,我街道依托劳动保障四级服务网络,根据每个“零就业家庭”的不同情况,开展“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252户“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再就业。

1、安置“零盲点”工程,将创建活动引向深入,立足社区,面向市场,突出就业主题,挖掘就业潜力,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建立信

息员(协办员)制度;建立调查建档立卡制度;建立困难人员跟踪服务制度,建立困难人员安置承诺制度,使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2、制定援助措施,把工作做实做细。构筑灵敏的信息基站;与企业“结盟”,充分发挥企业在就业和再就业中的作用;用实践引导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建立“三帮五送”常效机制;建立“失业人员—社区保障室—社区单位(商家业主)”的互动就业信息网络,形成资源互补;定期召开街道劳动力专项招聘会。

3、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力度,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后的再就业率和再就业质量。

六、创新机制,大胆实践,实现充分就业工作长效化

我们在确定工作目标和创建标准的同时,结合街道的实际,制定了安置“零盲点”工程长期规划和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点,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为着力点,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工作的长效性。

一是实行失业人员“初登记者必访”制度。底子清、情况明是做好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是实行“就业援助员五级联络员”制度,将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五级服务”网络延伸到楼道,形成“四级网络、五级管理”的管理新机制。

三是推出“社区职介会”活动。真正做到让失业人员在家门口求职,实现就业。

四是启动“百场楼道失业人员座谈会”。为解决失业人员的思想问题,引入“楼道座谈会”这个新的工作载体,宣传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岗位推荐、职业指导。

8.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亮剑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锻造更加坚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最坚强、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落实“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复杂敏感的宗教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步计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统筹落实,在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落实宗教工作重点任务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健全支部组织,落实“一岗双责”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增强对党的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提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得失观、服务观。增强中心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提升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在拓展知识视野上求突破、在推动工作发展上见实效。探索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突出中心特点的学习方法。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成绩、抓不好党建是严重失职、不抓党建是严重渎职的意识,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央国家机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方案》《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意见》等相关要求,根据中心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党建和业务规章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以严格的制度推动党建工作,确保支部书记承担支部建设主体责任,树立党建导向的政绩观,主持研究支部工作计划、主持开展支部日常工作,带头讲党课,带头执行支部制度,做好支部党员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检查支部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切实履行党建职责。严格执行纪律,强化执纪问责,用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用制度提升工作效能。对违反纪律、不守制度的行为不姑息不迁就。

(三)健全支部组织,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2015年来,中心党支部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对支部委员做了调整。现由中心领导担任支部正、副书记和纪检委员,中心20名党员分为3个党小组,分别由3位中心领导负责;4名部室负责人担任支部委员,支委与业务部门负责人高度融合,从岗位上保证党建活动的开展结合实际工作,实际工作的开展坚持党性指引,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抓双促进。

二、严肃党内生活,加强队伍建设

(一)坚持“五会”制度。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在原有“三会一课”制度基础上,设立中心办公会、主任办公会,作为中心基本会议制度。中心办公会、主任办公会既是业务工作会也是党务工作会,保证党务与业务不分离,做到支部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一体研究、部署、落实,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在组织生活中坚持由专人负责会议记录,专本专用、严肃认真、完整清晰,保证组织生活的规范。

2016年,中心党支部召开了18次党员大会(其中1次专题民主生活会、3次组织生活会)、16次支委会,三个党小组共召开28次党小组会。支部书记带头讲了以《深入细致学,认真扎实做》为题的大党课,部分党员也在党小组会上讲了小党课。

(二)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重要的党建和业务工作都由支部大会、支委会和中心办公会、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中心重要制度的制定都在充分征求每位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再由中心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三)规范和严格民主生活会。研究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同中心干部职工一对

一、面对面谈心谈话,既谈工作问题、也谈思想问题,既谈自身差距、也提醒对方不足。深刻进行党性分析,检视党性修养的差距,认真反思近年来中央查处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吸取身边严重违纪违法案例教训,由支部书记主持研究起草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深刻查找工作作风方面、担当作为方面、组织生活方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剖析党性修养有待提高、群众观念有待增强、工作方法有待改进等方面的原因,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严肃认真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红红脸”“出出汗”,防止蜻蜓点水,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成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抓手。会后注重及时总结,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推动整改落实。

(四)严格党员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每月按要求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进行自查,上报党建工作月报表;严格要求处以上干部如实填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及时报告个人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国家宗教局“十不准”要求。仅2016年就新制定5项制度、修订6项制度,目前正在就《国家宗教事务局课题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通过制度规范各项工作,强化内部管理,抓住出国出差、科研项目审批、干部选拔等节点,强化纪律执行,与相关人员谈话谈心,及时提醒,防微杜渐,巩固不敢腐的氛围,完善和落实不能腐的制度体系,构筑不想腐的堤坝。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一)突出经常性教育的特点。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学习。根据中心党支部党员的实际情况,为充分调动党员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位党员都有机会、有时间充分交流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一般学习步骤是支部委员会研究安排某一时间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党员先个人自学,再由三个党小组分别召开党小组会进行学习交流,每个党员充分交流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推选1-2位同志在支部党员大会作重点发言,后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集中学习交流。有的党小组也制订了详细的学习和活动计划,每次明确主题,由1名党员进行主要发言、谈体会,大家共同参与交流,共同提高。完成了机关党委要求的全部学习内容,并及时上报学习情况。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常邀请3名非党员同志参加,保证学习教育不留死角、不存在盲区。

(二)丰富学习载体和学习形式。设立微信群、党建工作信息栏、会议(图书)室张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做到党建信息公开,满足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为每位党员购买发放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党员学习笔记》,涵盖党章党规基本知识、“三会一课”基本知识、国歌、国际歌、学习心得、会议纪实。为增强党员党章意识,促进每一位党员自觉学习党章、尊崇党章,开展“手抄党章”活动,发动党员抄写《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全体党员牢记入党誓词。与机关党委第四党支部实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博采众长、提高水平、促进工作,支部举办宗教研究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国家宗教局中心工作和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做系列讲座,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涵。

(三)积极参加上级党组织举办的学习教育活动。处以上党员干部多次参加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参加了国家宗教局处以上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本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党章党规在我心中——中央国家机关党章党规知识测试及竞赛活动”、2016政府工作报告有奖答题活动。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大会和宗教工作论坛,2名同志作了发言。3名同志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两学一做”督导组个别谈话。积极参加银安论坛学习;认真聆听局党组书记王作安同志、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陈宗荣同志所讲的专题党课等。

(四)撰写学习体会。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发动支部所有党员撰写学习体会,其中5名同志提交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征文,通过写作提高党员认识,加深理解。

(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明显。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心干部职工思想面貌有了新改善:政治学习主动性提高,从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深入学习党章,熟悉党章,党员、党章意识增强。学习掌握党规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主要内容,规矩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关系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是关系党中央权威、关系全党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大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反复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宗教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广大党员能够坚持知行合一、学用结合,进一步增强立足岗位做贡献、做合格党员的意识和本领。

四、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排查整改

按照局党组的要求,将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作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点任务,与做好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紧密结合,针对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在思想政治建设、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边学边查边改。按照机关党委《关于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党代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未给予相应处理情况进行排查清理的通知》,认真排查上报相关情况。上报《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情况表》,如实填写2015年换届情况。按照要求,重新核算党费缴纳标准,补交党费,健全了专人管、足额收、及时缴、定期查、规范填写《中国共产党党费交纳手册》、内网公开的党费交纳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建立党员学习教育“灯下黑”问题清单,建立并每月报送学习教育工作台账。加强支部工作法总结推广运用,把探索、总结、运用务实管用支部工作法作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实《中共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关于印发党的建设缺失等5个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对本单位涉及“近亲繁殖”问题进行摸底排查的通知》《关于上报整改工作中需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的建议的通知》,上报《关于开展党的建设缺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报告》《关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报告》和相关情况。对2013年以来中心编印的书籍、汇编及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费用情况进行复查,规范费用发放。

五、党员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工作成绩斐然

9.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九

一、利用小学美术教学,发挥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让小学生应用他们的儿童语言,没有保留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每一个小学生的个人想法都有所不同,但都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十分丰富的。他们乐于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美术教师,要学会尊重小学生感受美与理解美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不能要求小学生的所有想象与创造都符合科学,也不能要求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创造与想象。教师要学会给小学生自由,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放开自己的思维束缚,享受美术学习。

比如,以童话的小屋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去创造一个自己的童话小屋。一些小学生会画一个空中的小屋,一些小学生会画一个用饼干做成的小屋等。教师要正确面对小学生的想象与创作结果,从而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得以体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快速提高。

二、利用科学课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实施正确的评价,会给小学生正面的学习力量,让小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找到学习的动力。在教学发展的新时期,利用合理化的课堂评价,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改进,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行为。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正确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表扬与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小学美术学习的乐趣。如果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结果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教师也不能急于否定与批评学生,而是试着去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学生的作品。教师的一句表扬,一个积极的眼神,都会改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情绪,给小学生更多的美术学习力量。

比如,在以“新年”作为美术创作的主题时,一些小学生利用喜庆的颜色画出了新年的新气象,教师要从美术角度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表扬,像“你的色彩用得很恰当,线条也很流畅”,也要对学生的创作行为进行表扬,像“你画得很认真,很仔细”等。而一些学生可能会画出妈妈做饭的画,教师不能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要倾听学生的创作理由。当学生说“在新年,妈妈总是很辛苦地下厨做好的”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理解学生,同时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三、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良好的课堂氛围,会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地创设美术学习情境,和谐美术教学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欲望与兴趣的提高。课堂氛围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创造课堂氛围,也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的开展去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有利于小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以“影子的游戏”作为美术教学主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影子的存在,展示图片或者播放相关动画去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也可以组织学生玩影子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当作另一人的影子,进行模仿游戏。在多媒体的烘托以及学生游戏氛围的影响下,小学美术课堂会更加轻松与愉快,小学生也会更加自觉地融入到课堂活动来, 乐于成为课堂的主人,配合教师完成美术教学活动。

四、加强德育能力渗透,加强美术教学创新

德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美术教师,具有培养小学生道德能力的义务。小学生的个人思想品德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引导。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更会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绘画活动去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去思考人生问题,在提高艺术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品德素质水平。

像在以“助人为乐”作为教学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个助人为乐的场景。当学生完成绘画时,教师让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到教室前进行展示,说一说自己所画的故事,并分析其中的道理。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小学生不仅完成了绘画行为,更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的个性化改革。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美术课堂丰富起来。小学美术教学会受到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的教学责任更重。发扬小学美术学科的美育作用,利用美术教学从多个方面启迪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艺术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艺术学科的地位不断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学习,可以拓展小学生的思维,丰富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方式,更能够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丰富小学美术教学思想与方法,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10.如何切实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 篇十

遵纪守法,是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底线要求,也是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一、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正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我们要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大力弘扬优良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下工夫防范,下力气解决,绝不能熟视无睹、讳疾忌医。

二、切实做到“五个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行为的动力。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事业发展、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只有保持这样的精神境界,才能抵御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一定要正确对待名利。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正确看待个人得失。遵纪守法,是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底线要求,也是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法纪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利益和诱惑面前坚持三思而后行,认真学习执行《廉政准则》等党纪条规,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一定要自觉接受监督。监督是领导干部政治生活的“安全阀”,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执行干部管理和干部监督的一系列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真诚地、虚心地听取来自组织的、群众的意见建议;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坚持广泛征求意见,严格按程序、按制度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和随意决策。

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就反复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单位各部门在集中精力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注重防微杜渐,做到警钟长鸣,形成廉洁自律、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坚持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要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执行。要联系实际认真查找和分析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廉洁从政具体制度。

切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加快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防控廉政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廉政风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态的、变化的,要把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措施落实到日常具体的事务之中。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要认真贯彻反腐倡廉方针,在纪委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方面,态度一定要鲜明,立场一定要坚定,不管涉及到谁,一律按法律法规办事。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制约,促进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

11.殡葬改革 如何推进 篇十一

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殡葬改革的目的是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传统丧葬陋俗,保护环境,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如果火化骨灰再装棺入葬、留大坟头,不但不节约土地,不节省财物,反而增加干部群众的负担,必然会引起干部群众对殡葬改革的不满,形成一定阻力。

一、织金殡葬改革现状

我县殡葬改革工作从2013年4月开始运行,先是在县城建设殡仪馆集中治丧,然后成立殡葬管理局、殡葬服务中心(殡仪馆、火葬场、公墓三位一体),由殡葬管理局统一管理。为推行殡葬改革,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文件政策)等一系列殡葬管理工作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对重点优抚、农村五保、孤儿、“三无人员”、低保对象实行了殡葬服务收费部分减免政策。

(一)土葬、变相土葬盛行

我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无论城乡居民,在骨子里都依然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最终依托。对土地的这种深厚感情,表现在殡葬上则是将土葬视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尽管国家推行火葬已五十多年,但目前大部分人对死者遗体根深蒂固的处臵方式依然是传统土葬,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从传统土葬到火葬的改革中,花钱买土葬、花钱买他人尸体顶替已故亲人去火化的殡葬怪事屡有发生,火化后的骨灰二次装棺土葬现象也极为严重。

(二)封建迷信活动猖獗

由于儒家礼制是以孝道为核心理念来维系血缘亲情的,在不少地方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生活的荒漠化却促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孝道”开始异化,隆丧厚葬的陋俗重新抬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具体表现为:一是葬前分礼隆重喧闹。办丧事都要在堂屋搭设灵堂哭丧停尸,遗体停放几天就会喧闹几天,严重地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二是葬礼神秘诡异。从众心态和“规矩”使得在选择墓地时都要看风水,遗体停放时间长短要算所有后人的生辰八字,如有冲突,下葬时间必须延后,以至有些老人的遗体在家里要停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下葬时辰、方位都有考究。三是葬后祭祀隆重荒谬。受传统的鬼文化影响,“事死如生”、“视亡如存”观念根深蒂固。亲人死后都要做七个“七”,一日三餐供奉,七七四十九天后要做道场,烧小洋房、洋车、美女、美钞,甚至出现配阴婚现象,臆想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此外,不少人不惜花费几万元购买墓地、建坟树碑、翻修祖坟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三)攀比浪费现象惊人

厚葬是我国丧葬民俗的主流,儒家的“人世”思想和等级观念使得人很在乎“生贵死荣”。丧事不仅仅是死者的事,更多的则是活人的事,这样,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金钱化的强化和“孝道”的异化结合,使得居民在办丧事时互相攀比,许多人把办丧事当成了炫耀财富、权力、地位、家庭势力和社会关系的机遇,丧事异化了。“活着不孝,死了胡闹”、“活着孝,死了闹”就是真实的写照。据临汾市尧都区调查,在尧都区农村,人死后遗体一般要存放3至5天,丧葬、伙食、礼品和娱乐四大类丧葬活动的开支至少在3万元左右:在城市,以上开支还要翻番。这还是最一般最普通的标准。

(四)执法力量薄弱。

目前,推行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任务日趋繁重,必须保证殡葬执法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县的殡葬执法力量十分有限。整个城区只有市殡葬执法监察大队8名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力量十分单薄。同时,考虑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环境,缺乏必要的行政强制手段,执法单一,不少居民对火葬有着极大的抵触情绪,通常采取辱骂、敷衍和逃避等手段,千方百计逃脱殡葬执法,这也是造成目前执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殡葬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殡葬改革工作坚持积极、有步骤地推行火化、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火化成本与减轻群众负担矛盾。现在的火化设备一般都要数十万元一套,由于环保、节能的要求,设备价格一时难以下降,还有上涨的趋势,单具遗体油耗如果实行人性化操作,不翻动遗体的情况下需40-50升,再加上设备大修、日常维修、电耗、人员工资、管理成本、厂房折旧等费用,火化成本费一般在400元/具左右,这还未预计将来油价上涨、工资上涨的情况。丧主还要请殡仪车、客车(亲友送葬乘坐),一般火化一具遗体,丧主最基本的直接开支火化费、车辆运费在1000元以上,这还不算骨灰盒的费用。由于中国人的面子观念重,几十元的骨灰盒少有人问津,多数丧主购买的是二、三百以上的,这还是内地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而农民种一亩粮食一年的纯收入尚不足千元,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城市中的贫困阶层一年也可能没有1000元的节余。火化政策在火葬区是强制推行的,部分群众本就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火化。其火化费用还要群众自己买单消费,当然会引起这部分群众的不满和抵触,他们认为火化不如土葬省钱。这是从经济方面讲,另外从丧主家到火葬场往返需数小时(含火化时间),在有些群众眼里是劳命伤财。

同时火化耗油,并造成一定成度的空气污染,至少增加了二氧化碳及氧化硫的排放。从节能环保的角度看,火化政策的推广并非完美。部分群众就认为:“如果推广火化是为了节约耕地、节约木材,那么将遗体深埋,并用纸棺或其他符合可降低材料的棺材下葬同样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城市居民则不同,因为他们自身无地,只能买公墓。因此火葬政策的推广在广大农村会遇到时相当的阻力,即便群众在政府的强力推行下勉强接受,可他们心里是不满的、有抵触的、处理不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殡葬改革的深化惠及千秋万代,这一事业要发展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那么它的公益性特质就不能丧失,并且还要更加突出。殡葬事业单位的使命决定了它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终极目的,只能以良好社会效益为其追求的最高目标。

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发展、环保法规的要求,政府财政拮据,无钱投入或投入不足,致使殡仪馆无力更新设备,而殡仪馆需要经营,这样一来就势必迫使殡葬事业单位不断的在丧主身上挖“钱”,增加群众负担。殡仪馆本来就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更是会不遗余力的在丧主身上打主意,最终的结果只是与深化殡葬改革的宏伟目标背道而弛。使殡葬行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负面化,弱化殡葬改革的意义。殡葬行业是个特殊的消费行业,其消费对象的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化,即每年的死亡人数在一定年限内大致持平,不可能大幅增长,也就是说殡葬行业不可能靠扩大消费者数量的模式来增加收入,也就不能做到“薄利多销”,因为薄利并不一定能“多销”。即便完全放开市场,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也不能使这一行业做到薄利化。

殡葬行业正常利润的取得最终只能靠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延伸服务链,殡仪形式多样化,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以自愿选择的方式来实现高利润,而不是靠强制消费和低价策略。

(三)殡葬法规不完善,殡葬事业单位定位不明确,职责不清晰,体制僵化,人员素质低,服务水平不高。至今为止我县尚无一部殡葬法。殡葬事务管理涉及多个行业、多个环节,即常常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界定,对违法行为和事件缺乏明确的处罚措施和强制手段。如违反土葬如何强制执行,是强行起棺火化还是就地焚毁?前者往往下葬时间长,遗体高度腐烂而不现实,后者则不符合人性化操作的要求。特别是少年儿童的遗体土葬后更不好强制执行。如果以罚代“化”的话,那么遇到特困群众违法如何办?无形中土葬成了有钱人的特权。又如;殡仪运输市场如何规范,个体民营资本能否从业?有何资质要求,如何审批从业资格?对非法运营的车辆如何处罚和取缔,如何强制执行?个体或民间从事遗体收殓、殡仪主持等服务项目如何规范?如何管理?如何取缔非法从业者?如何申领从业执照等?对丧葬用品的生产、销售如何规范管理?如何取缔非法生产、销售?如何处罚、如何强制执行或收缴?对非法从事遗体冷冻、冷藏的单位和个人如何处理?如何取缔?如何强制执行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明确。

上述说了这么多“非法”“违法”,其实是无“法”可依,无“法” 可究。

再者就是缺乏一个明确的殡葬管理执法主体,大中城市一般还有一个殡葬管理处,中小城市往往是殡葬管理局、殡仪馆、火葬场三位一体,而按照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它又不是名正言顺的管理和执法主体,各地民政局才是。而民政局由于自身工作繁杂,工作量大,人员配备紧张,往往将管理和执法职能下放委托给殡葬管理局,然而由于殡葬管理执法对象具有面广、分散、突发性强、处理难度高,执行难的特点,对管理执法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工作能力、法制意识要求高,尤其是近年来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大为提高,这样更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管理和执法队伍,不能再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指责我们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将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角色浑为一身。

(四)对道士从业行为管理不到位。个别乡镇的道士从业人员不自觉维护全县殡葬工作大局,不接受乡镇社会事务办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有的道士诱导丧家做5天以上道场借机敛财,还将骨灰装棺,在棺内摆上几件衣服,把骨灰撒在棺内的衣物上,然后孝子破手指头滴血用朱砂白酒点在骨灰上,说什么血脉相通,再盖棺入葬等现象,严重违反了织金县殡葬管理办法。

三、殡改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殡改政策宣传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殡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但由于没有开展经常的、系统化的殡葬法规知识的宣传,致使个别干部群众对殡葬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够,传统的殡葬风俗习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还不能自觉地做到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一是部分群众传统观念深厚,一时难以转变,政府职能部门和媒体对殡葬改革的意义和作用宣传不够、倡导不力,没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殡葬文化氛围。而一些媒体近几年来为吸引读者眼球,抓眼球效应,对殡葬行业中部分经营项目的所谓暴利问题紧抓不放,大力渲染,许多报道未经深入调查以偏概全,有失客观公正,在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对殡葬改革的深化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二是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所依据的法规不健全、不配套、执行中协调难度大,可操作性不强。其管理职能涉及民政、建设、土地、工商、城管、交通等多个部门。民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拿殡葬执法来说,它往往面对的不仅是某个具体人,而是他(她)所代表的数个家族或整个宗族,还有就是殡葬法规中许多规定要求民政部门需会同建设、土地、工商等行政部门共同处理,而这些部门包括法院(因行政执法强制执行权在法院)往往感到难度大、出力不讨好,因而积极性不高。因此殡葬执法存在着执法程序周期长,协调难,执行难,不能及时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减弱了殡葬法规的公信力,增加了殡葬改革深化的难度。三是加强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的诸多工作中难以引起重视,难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原因很明显:“抓经济工作可以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升GDP。抓社会保障、抓环保、抓市政建设、抓治安等工作可以得民心、显政绩”。而殡葬改革的深化涉及面广、难度大,相当部分群众还有抵触,是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自然难以得到领导们的重视。

(二)基层认识不高,工作不到位。特别是乡、村两级认为此项工作难度大、不好抓,积极性不高,不能把殡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没有建立诸如红白理事会等一些群众自治组织,个别村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有的村干部还参与婚丧事大操大办之中。

(三)执法稽查力度不强,管理工作不到位。织金县每年集中开展两次殡葬工作督察活动,特别是在清明节前后,把殡葬工作做为县委、县政府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但由于殡改执法队伍薄弱,不能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形成了民不告,官不究状况。造成违反殡葬法规的人和事难以得到及时查处,长此以往,一定程度加大了推行殡葬改革的难度。

(四)人员素质需要加强,服务水平期待提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殡葬业受社会歧视,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积极进取之心不足,对事物的认识落后,不能理解和满足顾客日益发展的多种精神消费需求,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缺乏进取心。加上各级很少组织对殡葬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造成专业工作人员在工作技能、服务水平等方面不能完全到达群众满意。

四、推进我县殡葬改革的对策

(一)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殡葬改革的核心是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引导社会人员特别农村百姓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科学的丧葬观念。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有线广播、宣传车、通告、动员会、板报、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在辖区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殡改工作氛围。适时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各村居村民代表会,讲明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印发殡改工作通告、明白纸,广泛张贴。乡镇广播站增加开播时间,在固定时段反复播送。组织宣传车,深入各村巡回宣传,扩大基层教育面。

深入宣传殡葬改革的意义和政策,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特别要解决三个层面的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层面的认识,这是做好殡改的基础,因为领导是殡改的决策者和制定者,这一层面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直接影响干部、群众层面的思想和行为;其次是解决好一般干部思想认识,这一层面一般是殡改政策的执行者,是政策宣传的主力军,也是做好殡改工作中坚力量,这一层面人的思想最活跃,仿校能力最强;最后是解决好群众的思想认识,群众的思想认识往往受领导、干部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强大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但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只要领导、干部对殡改认识解决了,群众这一层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二)严明奖惩,强力推进入轨。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各村居殡改工作信息员每月将本村殡葬工作相关信息向镇殡改办报告,汇总后统一报县殡改办,遇重大信息及时报告;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时报送信息的分别给予批评通报、罚款和组织纪律处分处理;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年底算总帐。落实目标管理,镇政府年初与各村居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把殡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严格考核。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监督,凡举报查实的,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

(三)严明纪律,加大惩处力度。各乡镇、村居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严格遵守殡葬管理的规定。做到“三个带头,四个严禁”,“三个带头”即凡是要求迁坟平坟范围内涉及党员、干部的,要带头完成坟墓的迁移、平毁、治理工作;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去世后,要带头火葬,带头革除丧葬陋习,不大操大办或在丧事中搞封建迷信活动;坚持“四个严禁”即严禁政令不畅,在殡改工作中消极应付党委、政府的各项规定;严禁阳奉阴违,散播不利殡改工作的言论;严禁令行不止,阻挠和妨碍殡改工作;严禁弄虚作假,参与任何抵制殡改工作的违法活动。对党员干部有违反殡改政策、规定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按照党纪政纪规定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殡葬服务水平。一是树立 “丧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以优质服务赢得良好的信誉,解决服务中存在的“生、冷、硬、顶、推”等不文明行为,形成着装整齐、挂牌服务、仪容端庄的规范行为。努力做到询问有回答声、误会有解释声、过失有道歉声、要求有答复声,使群众在办理丧事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服务;二是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在服务程序上,满足群众的需要,如接尸时间、行车路线、骨灰送达等方面做到准确及时;三是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收费价格做到公开、透明;四是聘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评议员对殡改工作予以监督;五是建立和完善工作人员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使殡改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使服务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

(五)政府要加大对殡葬改革的投入。一是要投入资金建好村级公墓;二是要将特困户、困难户丧葬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三是要配备殡葬改革交通运输等相关设备;四是要将殡葬改革的办公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六)制订措施,加强管理。制订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全县 “道士先生”、“风水先生”、“阴阳先生” 的管理。

12.美术新课程标准 篇十二

上传: 倪蕾更新时间:2012-6-4 20:42:07

小学美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一级考核样题

一、选择题

(1)单项选择

1、新课程标准是的制定部门是(c)

a 国务院b 省级人民政府c教育部d北京师范大学

2、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定性为什么学科?(a)

a文化性b选修科目c 由地方规定 d学校自行规定

3、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课要求是(a)

a 必修科目b 选修科目c 由地方规定 d 学校自行确定

4、美术学科最能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方面是(c)a 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情感

5、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a)

a 促进学生发展 b 促进教师发展 c 选拔人才 d 修满学分

6、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什么的主要途径?(c)a 艺术教育 b 技能教育 c 美育 d 人文教育

7、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d)

a 目标 b 升学 c 就业 d 兴趣

8、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共分为几个领域(b)a 3个b 4个c 5个d不分

9、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共分几个学段?(b)a 3个b 4个c 5个d不分

10、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共分几个学段?(a)a 3个b 4个c 5个d不分

(2)多项选择

1、美术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d)

a.导向性b.科学性c.整体性 d.可操作性

2、美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淡化的功能是(cd)。

a.促进学生发展b.促进教师发展c.选拔性d.甄别性

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ac)

a.基础知识b.情感态度c.基本技能d.学生发展

4、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abcd)a.情感b.态度c.价值观d.能力

5、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更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abd)

a.均衡性b.综合性c.可塑性d.选择性

6、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课程的管理者有(abc)a.国家b.地方c.学校d.教师

8、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有(abd)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电脑美术d.综合*探索

9、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bc)

a.过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b.课程的综合性不足c.课程的多样性不足d.加强技能训练

10、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ac)

a.提高学生的能力b.加强学科知识c.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d.加强技能训练

二、填空题

1、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2、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4、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5、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过分强调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造就性和适应。

8、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9、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10、思维又可以分为(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两种类型,美术活动主动是(发散)思维活动。

11、艺术至高价值在于(创造性),艺术教育的至高价值无疑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

12、人的行为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行为,一种是(意志)行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更多的调动学生的(情趣)行为。

13、(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就是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目标的统一。

14、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5、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学习内容是以四个领域来划分的,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价),(综合与探索)。

16、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17、(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

18、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共分为(4)学段。

1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第四个学段是(7-9)年级。

20、(造型与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学习领域。

三、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4、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新课程改革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过分强调评分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7、新课程改革是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8、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造就性好适应。(√)

9、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10、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11、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12、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选修的艺术课程。(×)

13、人文性应该是美术的基本性质。(√)

14、艺术性是美术学科的基本性质。(×)

15、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16、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四个领域来划分的。(√)

17、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年的课程目标都做出了清晰的规定。(×)

18、课程标准内容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

1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与音乐课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13.提高课堂质量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篇十三

提高课堂质量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课堂质量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我院举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高质量课堂整体展示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坚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5月29~30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成都市青羊区召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高质量课堂整体展示与研讨活动,聚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载体,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中国教科院自5月成立第一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始终以课堂为抓手,致力于以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整个区域的教育综合改革进程。几年来,各实验区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提升本区课堂教学质量。杭州下城实验区在教育生态理论指导下构建“生态课堂”,成都青羊实验区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同时构建“现代课堂”,大连金州新区实验区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构建“文化课堂”,深圳南山实验区在践行卓越教育的过程中构建“卓越课堂”,宁波鄞州实验区在追求幸福教育的过程中构建“幸福课堂”。本次活动为各实验区展示特色课堂模式、交流改革经验和成果提供了良好平台。 来自中国教科院五个实验区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优秀教师代表现场呈现了15节理念先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课堂,为与会者认识、理解、反思高质量课堂提供了不同视角,带来了全新启发。中国教科院特邀五个实验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优秀教研员代表参会并作专业点评。在研讨环节,每位教师就所授课程作了深度反思,教研员团队就每节课堂和每位教师的综合表现作了精彩点评,同时全体参会代表进行了互动,就如何完善课堂教学策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打造高质量课堂进行了深入讨论。五个实验区有关领导分别作了大会发言,重点介绍了本区教学改革主要进展以及构建特色课堂模式的目标、任务、手段和主要成果。 来自五个实验区的教师、校长、教研员代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负责人近千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课堂。建设高质量课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中国教科院召开实验区高质量课堂整体展示活动,非常必要和及时。 大家认为,在“院区共建、整体推进、科研引领、创新发展”方针指引下,实验区模式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发展。此次五个实验区参加的高质量课堂整体展示活动,不仅是对本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一次总结汇报,更体现了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最新趋势。首先,课堂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其次,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教研员之间的对话交流使得教学研究更加深入;第三,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第四,课堂已成为思想与思想交流、激情与激情碰撞、情感与情感对话的重要场所,实现了教育的真谛。同时,此次会议也进一步加强了五个实验区间的资源共享和联动发展。代表们殷切希望实验区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逐步扩大展示与交流范围,丰富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积累更多具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模式,为助推全国的教学改革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全民节俭实施方案下一篇:高中语文必修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