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啊诗歌(共13篇)
1.诗人啊诗歌 篇一
或者说, 他更愿意别人这么看他。
说实话, 做久了诗歌编辑, 很难再从这些分行的文字中得到雀跃和惊喜。就像导游之于风景区, 每天带领游人走进新鲜和欣喜, 于己, 就是嚼久了的槟榔。拿过一首诗歌, 我总是习惯性地剖开, 打量质地, 琢磨技艺, 挑剔文字, 好端端的一首诗, 就这么被拆解得支离破碎。但必须承认, 伯辰的诗歌还能打动我, 不仅是因为相同的地域、对冬季和雪的相似的痴迷。在松花江边居住的伯辰, 和其他北国背景下的诗人一样, 以雪为生命和生活的参照物, 雪几乎就是生命中的词语, 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关于“雪”的意象和语词都会脱口而出。除此之外, 他还有着自己的东西:在小镇上, 以诗人的角色安享生活。
伯辰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迷恋于“诗人”的身份, 但他一直以第三人称入手, 自己超然出局观望。我想说的是, 他时刻准备侧着身子出击, 谨慎入刀, 待诗歌汁水四溢芳香弥漫之际, 已全身而退。他在笔耕中充分享用这一角色所带来的愉悦和美感。“诗人还站在原地//身边那株幼小的野槐散发着清香”, “远处的诗人移动一下//他身上的红色微微发白//冷空气在分担他的釉彩”。这种清冷的幽香的有油画般效果的情景, 正是伯辰极力向往并描绘的诗人形象。当今社会, 恐怕更多的人羞于提及诗人这个字眼, 而伯辰愿意将陪伴他大半生的诗歌当成理想的栖息地。
有这样一种说法, “诗歌永远代替不了生活中最简单的命题, 怎样活着和活得更好”, 而诗人多是“诗歌的巨人, 现实生活的矮子”, 认为那些为诗歌“而献出日常生活的乐趣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仿佛是旁观者的推波助澜使得伯辰以及更多的诗人离群索居、脱离现实。然则不。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我们看到伯辰在日常的生活与创作中悠然享用着诗歌这道盛宴, 而诗歌也分明赋予了诗人更大的力量。“如果我有力量选择一片雪//就有更大的强度去对付所有的阴影。”他绝对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矮子, 他只是安然居住在一个小镇上, 不需用更多的力气丈量自己的领地:“雪花很大小镇很小//这可以让一个诗人站得更直//这样看起来我也并不矮小//只要站着不用翻身也能给自己做主。”诗歌是他的武器, 他用雪花擦亮头上诗人的王冠。他对诗歌的虔诚使得他的落笔更为慎重、生活更为律己。这个有着宽阔额头和孑然背影的北方汉子, 的确能应对“所有的阴影”。
我一直以为, 单纯而武断地从诗歌着手去判定一个诗人是行不通的。诗人年轻时看见的夜空鲜亮的星子、初恋时透明的红纽扣、从军入伍时日落西山红霞飞的歌声……或许都是拓开幽微长廊的通道。我们或许应当回溯伯辰的成长痕迹, 将目光投向东北莽苍的黑山白水。河流、原野、山川……这些事物决不只是伯辰在创作中的选择, 这些滋养了他生命的事物, 将伯辰诗歌创作中的每一步都映得雪亮。仿佛是宿命, 伯辰天然就有种所谓的城市写手所无法企及的与刚性词语相得益彰的优越。他一生下来就与山脉、乡村、草场联系在一起, 并以此萌发诗意, 这些词汇散布在他的周身, 熠熠生辉。“宽敞厚重//我开门时大地呈现出古典的尊贵//这些纯银的切片//凉得飒爽热得通透//眼光一碰铮铮作响”, 这些通体干爽不黏不滞的词句极像体操中的程菲跳, 干净利落, 极具观赏性, 并有着优越的金属质感。应当承认, 伯辰操持这些语句的禀赋使得他的作品左右逢源, 他天生就和它们在一起。“水从银器里流出寒冷被水声宽恕”是桀骜的;“今夜它要在枝头落下//落进我昏暗的灯火//然后卸下翅膀挂在另一棵树上//证明这副毅然落风的翅//曾经的飞翔”, 是温暖的。
无需过多地谈论伯辰在创作中的技巧运用, 这是任何一个成熟的诗人都会有意识地在行文时调动的武器。伯辰以最朴素的情感驾驭着修辞与技法, 他说, “我怀念过去的时光, ……它们在新的时光里蜿蜒着, 腼腆于一蕾花苞出现在露水里的样子。它多年轻, 它看着你, 那眼光深锁于往事和温情共同创造的雾岚里。”他追忆似水年华, 他提笔记录下白兰地的味道:“多年以前那瓶白兰地//就是今晚的气味明晃晃的//又落在身上时光多快啊//你从森林的那边回来//沙沙地走动一句话也不说//而梦中的小镇每一个关节都在震动。”
“不管时光多快, 我们多老, 这些旧人旧事, 都是黑夜里的光源, 引导我们去爱人、爱以后那些我们还无法把握的日子。”伯辰悄悄地找到开满野花的原野, “诗人坐下来//和他身边的清香一样高矮”。他将笔停放在靠近心脏的地方, 这使得他具备了对抗任何破坏性巨大的事物侵入的力量, 甚至爱, 甚至死亡。
2.诗人啊诗歌 篇二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被名利俘获,成为金钱的奴隶?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抛弃了诗歌、艺术、音乐……并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在诗歌遭遇边缘与恶搞的今天,我们如何深情仰望诗意的天空?
9月21-22日,“中国十艺节·济南诗歌朗诵会暨诗歌峰会”在山东省图书馆举办,主题是“以诗歌的名义”。谢冕、吴开晋、吴思敬、吕家乡、梁小斌、王雷等中国新时期著名代表诗人与诗评家参会。通过一场诗会,我们把脉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回到的不仅是80年代,而是曾经的一种信仰。
小时代与大时代:在郭敬明和诗歌之间做出选择
《彼岸》杂志主编、济南诗歌节发起人之一王松在专门为济南诗歌节策划的图书《以诗歌的名义》前言中写道:
“在编辑这部诗集的时候,想起很多往事,就像坐上时光的旧日火车,一晃,那些如诗如歌的青春就远去了,当年那本《朦胧诗选》从天而降,拍得我们一群自命不凡的校园诗人如痴如狂。现在,北岛当教授了,舒婷喜欢旅游了,李亚伟开饭店了,那些遥远的诗人的脸已消湮于时代的人群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注定成为中国诗歌永远的怀恋。”
王松曾在一首诗《幻觉,2008》中写道:“……2008,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国男人/曾怀着反抗与愤怒的背景/现在变得安静/多么幸福的一天/居所朝向山谷的风景/茁壮的儿子长出稚气的胡须……/我甚至忘了/我到底/活在幻觉,还是活在现实”。这就是时间软磨硬泡的力量,一个人的抵抗正在消解,浸淫于东方这种氤氲的和谐之中,就像午后寺庙里飘出的一缕禅香,已带有一种遁世、妥协的意味,不可逃避地成为历史的同谋。
今年5月,王松和好友、山东社科院学者张清津开始筹划他们的“致青春”,举办一场诗歌节,以诗歌的名义,向逝去的那个时代致敬,同时寻找当下这个时代的诗意空间。
自山东广播电视台索票电话公布之后,仅仅两天,济南诗歌节门票便全部告罄,索票电话仍然不断。“相比前段时间上海尴尬的诗歌朗诵会,女嘉宾在小提琴伴奏下正吟诵至最深情时,观众跑向对面郭敬明的签售摊,少年们要去见真正的小时代‘偶像’了,这样一想,济南真可称作一座具有伟大诗歌传统的城市。”王松说。
而在活动现场,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的少年们,追逐的是耄耋之年的诗歌前辈,谢冕、吴开晋、吴思敬、梁小斌……那些曾经诗歌殿堂里最辉煌的名字,成为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从不相信这是一个小时代,相反,在浮华与物欲的粉墨表象下,这是一个精神疆域急剧变化与博弈的大时代,我们正颠沛在整个民族精神遭遇的波峰浪谷中,在百姓心里,诗歌正在复苏或从来就没有泯灭,她只是在沉睡。”王松告诉本刊记者。关于济南诗歌节,王松和张清津做了件很有意思的事:唤醒!
王松说:“我们尊敬这样的诗人,因为在一个暧昧的语境下,他们不但诗意地歌唱,其诗歌背后都站着一个历史的刺客或思想的战士,他们是来自骨头里的先锋。我们不必探究诗歌是什么,这是神的秘密,我们所有为之努力的定义都显得苍白而乏力,况且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在今天已被我们赋予太多形式与技术的伪装,混迹太多伪诗人,关键是我们为什么而诗歌,这是最高的终极叩问。”
梁小斌:打开当代诗歌之门的一把钥匙
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1979年,梁小斌写出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这首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代表作的诗,引来了不少读者给他写信,甚至有解放军战士把家乡房门的钥匙寄给他,他也要奔向荒野,尝尝“丢失钥匙”后的心灵滋味。
评论家张清华说:“在1980年代之初,他的一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几乎成了这一年代的精神标签和代名词。它不但含义丰富地隐喻出文革给一代人留下的‘精神创伤’,也暧昧地影射了这已然‘胜利’了的年代里一代人的‘精神现实’。这是有独立思考和清醒头脑的一群,是不愿意轻易忘却历史和抹去记忆的一代人的精神现实。”
多少年后,面对当下的时代,梁小斌却说:“《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违背了我们的前辈巴金先生所倡导的‘说真话’的原则,我建议,将这首诗从所谓的诗歌经典系列中永远抹去。”
济南诗歌节期间,9月21日,梁小斌作主题演讲。如果面对当下的中国,诗人该去如何寻找自己的钥匙?梁小斌告诉本刊记者:“我读过不少青年人的诗歌,表现了一种巨大的价值取向,就是拥有社会的一切。有一次《诗刊》让我对一些诗进行评鉴,我看到一首诗,写一个女孩子要出嫁,她的嫁妆很壮观,好像要拥有一切,只要想到的都成为她的嫁妆。诗歌的奥秘就在于她不会结尾,我们不仅被嫁妆的壮观而震撼,还要有一个诗意的结尾。我给她改的结尾是:当夫家的城门大开,所有的嫁妆鱼贯而入,最后关上了城门,只把她一个新嫁娘关在了门外。”
“我是一个没有故乡,没有归属感的诗人,很多作家有自己的故乡,还有故居的存在。”梁小斌说,“有一次我生病感冒,屋里面没有水,就在窗台上抓了一把雪吃掉了。这个举动引起了我很大的反思,人在不走运的时候,连雪都下在外面。这句话,在我看来比‘我的钥匙丢了’还更有意义,人在危难的时候,家园越变越小,最后只剩下他自己的身体。”
由此,梁小斌向本刊记者总结诗人心灵成长的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他的疆域无限广阔,很多乡土诗的起源与此有关;第二个阶段,他自己的家园是如此的小,小到连雪都下在外面;第三个阶段,当他对雪下在哪里分不清的时候,就会觉得心灵无限广阔。”
作为伴随当代诗坛走过30多年的诗人,梁小斌连同北岛、舒婷、多多等同代诗人一起,成为我们怀念诗歌辉煌时代的载体。而梁小斌又有着与同代诗人不同的心灵轨迹。张清华说“在所有的‘被命名’的朦胧诗人中间,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成功地保全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并发展了自己的主题”。也正是基于此,梁小斌更加成为我们打开当代诗歌之门的一把钥匙。
而他又时刻保持与文坛的疏离感。“安徽老乡海子之死,证明他死于文坛形态对他的冷漠。文坛该是诗人的家园,海明威说过,人生活在此地,却到异地炸桥,我不希望诗人们在圈子里炸桥。”
重回80年代:人人追逐名利,谁来仰望星空?
“在这样一个时代,写诗,不能让你爆得大名,也不能让你发财,为什么还要写?这就是诗人要超脱名与利,要忠实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同时面向世界。在这种形势下,诗人要有一种天地境界。”在9月22日的诗歌峰会上,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说,“放胆文章拼命酒,酒是不用拼命喝的,文章却要拼命写,诗人,首先就要有一种硬骨头的精神。”
当人人都去追逐名利,谁来仰望星空?吴思敬谈到著名诗人白桦,上世纪80年代初曾因写《苦恋》而受到批判。同时又有很多人支持他,要求见他、采访他,但由于特殊的原因,白桦不能和这些人见面,怕连累别人。有一个年轻人说,我一句话也不说,只去看看你。白桦同意了。进门后,年轻人一句话也没说,只放下了一个包袱,扭头就走。白桦打开包袱,里面不是什么礼物,或其他珍贵的东西,只是一块石头。吴思敬感慨道,“很简单,年轻人想要他像石头一样坚强。”
“谢冕因为支持朦胧诗,也是顶着很大压力。甚至有人说,谢冕也就是在北大,要是在作协,早把他灭了!”吴思敬说,“这句话我记忆犹新,这就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要捍卫心灵自由,首先你应是一条汉子。”
和吴思敬一同参加诗歌峰会的谢冕,上世纪80年代初,率先发表《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为现代诗辩护。该文影响深远,与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一起被称为“三个崛起”论,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
谢冕在演讲中提道:“高速发展的时代给诗歌带来好的影响的情况下,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匆匆忙忙、驳杂、时尚和流行给当代诗歌带来很坏的影响,社会可以快速,经济发展可以快速,但诗歌的写作应该缓慢。有的诗人,诗如泉涌,诗歌在网络上井喷的现象不是好事,粗制滥造等于没写。写的太快就不讲究,而诗歌是讲究的艺术。”
正如《以诗歌的名义》封底的几行字:“热爱诗歌吧,她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最古老的谣曲,也是今天你一个人的歌唱。”我们回到的其实不是所谓的80年代,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3.诗人啊诗歌 篇三
关键词: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创作
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主要是指中晚唐期间生活在绍兴并且主要在绍兴从事创作的诗人群体, 这一诗人群体包括秦系、灵澈、清江、严维、吴融、朱庆馀等20人, 其中以严维、吴融、朱庆馀为杰出代表。
就诗歌内容而言, 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所创作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写景咏物诗、酬唱赠答诗、咏史怀古诗。依据周勋初的《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和陈贻焮的《增订注释全唐诗》进行统计, 这三类诗歌共计603首, 残句17句。现将三类诗歌分论如下。
1. 写景咏物诗
写景咏物诗通过景和物的描写, 抒发诗人的情志, 表现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感悟和生命存在的思考。青山秀水, 茂林修竹, 不仅净化文人的心灵, 还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欲望, 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1) 写景诗
绍兴有很多河流山川、竹林村落, 在会稽、山阴、越州, 无论农业经济还是自然风光, 到唐代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并有了自浙江 (钱塘江) 东渡西陵而实际上始于鉴湖的浙东唐诗之路, 涉足诗人总数不下四百人。此地虽比较僻静, 但景致独特。
其中, 朱庆馀的《南湖》描写春日南湖的晚景, 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湖上微风小槛凉, 翻翻菱荇满回塘。”先通过触觉, 感受徐徐微风带来丝丝凉意, “微”、“凉”互相映衬, 又从视觉的角度展示微风里翻动着满塘菱荇, 广阔的视野里一片自然清新, 又不乏生机。“野船著岸入春草, 水鸟带波飞夕阳。”船靠岸后很自然就悠悠地顺水进了草丛, 连船也显得闲适, “野”字更是别有意蕴。突然, 水鸟划过波面, 展翅而飞, 在夕阳衬托的背景下, 意境深远。“芦叶有声疑露雨, 浪花无际似潇湘。”风拂过芦叶的声音好像下雨, 无边无际的广袤天地下, 用“似潇湘”比拟南湖水的清亮。“飘然蓬艇东归客, 尽日相看忆楚乡。”描绘南湖美的丰富内涵, 归客乘坐蓬艇飘飘东去。全诗有春的景, 又不离春的情, 在弥漫着颓靡和伤今之风的中晚唐诗坛, 显得格外幽静祥和。
战乱之外的“桃花源”不乏悠然的田园生活, 诗人们通过隐逸表示对现实动乱的回避, 寻找一种平静的生活, 以摆脱时代与社会带来的世俗烦恼。诗人们以世外高人和自己居住的清幽环境为对象进行诗歌创作, 表现出回归自然的情怀, 这些诗歌风格普遍清净明朗, 有着超脱世俗的幽静逍遥, 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截然不同。
(2) 咏物诗
中晚唐的绍兴诗人们普遍重视休闲艺术, 诸如绘画、调琴、赏花、踏雪等, 在艺术活动中寄予自己的人生理想。诗人们从生活中寻觅各种题材, 加以构思, 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 托物言志或表达思想感情, 比如, 罗让的《梢云》, 庄南杰的《红蔷薇》、《古松歌》, 等等, 就是其中的代表。
且看朱庆馀的《啄木儿》:“丁丁向晚急还稀, 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与君除蠹害, 莫嫌无事不频飞。”写啄木鸟卖力除害, 到晚上急促的啄木声还不断, 啄遍了庭槐也不肯回去, 这样辛勤劳作还遭到嫌弃, 因此, 劝说人们要善待它。结合诗人的不平仕途境遇, 寓意颇深, 终日为君除害效劳, 却被冷落, 壮志忠心得不到肯定, 失落而又无奈。
2. 酬唱赠答诗
中晚唐绍兴诗人之间交往密切, 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以赠答、联句为主要方式, 展现诗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的酬唱赠答诗大致可分成两类。
(1) 赠答送别诗
在中晚唐的绍兴诗人中, 有的是同门, 有的是挚友, 有的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 他们能产生共鸣, 容易交流。不管是平时相处, 还是归乡、入幕、出使, 诗人们都以赠答送别的方式传递情感, 通过诗歌互相安慰劝勉, 诉说不舍之情, 以表达深情厚谊, 或抒发离愁别绪。
秦系《将移耶溪旧居, 留别严维秘书》:“书箧将非重, 荷衣著甚轻。谢安无个事, 忽起为苍生。”平淡中别有一番深意。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雄厚深沉, 情感真挚。“丹阳郭里送行舟”点明送别地点和水路行舟的交通方式, 交代友人是一次远行;“一别心知两地秋”抒发以后天各一方的不舍之情, 从“知”字可以看出两人是交心的朋友;“日晚江南望江北”写景、叙事、抒情, 日暮黄昏渲染了送别时暗淡的氛围, “望”友人从江南孤帆远去江北, 诗人仍伫立江边远眺;“寒鸦飞尽水悠悠”是对寒鸦入林归巢和悠悠江水的特写镜头, 且用“寒鸦飞尽”来渲染孤寂, 诗人站了很久, “水悠悠”是分别之后唯见江水长流的落寞。诗歌情景交融, 用“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来渲染送别的惆怅寂寥的气氛, 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 以及他们的深厚情谊。
(2) 联句唱和诗
中唐江南曾出现联句创作的高潮, 现存的唐诗联句大部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又是绍兴诗人的作品, 或者都有绍兴诗人的参与。安史之乱后大批文士漫游于绍兴一带, 在山水之间追慕绍兴文化传统的高雅脱俗之风, 频繁而广泛地开展诗酒文会, 常常是在特定环境下, 以某一领导人物为中心, 在他身边形成比较固定的唱和群体。诗人严维过着一种半官半隐的闲适生活, 刘长卿、皎然、秦系等中唐文士都与他为诗友, 江南的年轻诗人多从其学。他是大历间江南本土文人领袖, 在浙东诗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他的庄园是举办诗会的场所, 联唱诗歌中的《严长史园林联句》、《严长史宅联句》可证。联句赋诗, 很多人参与其中, 又彼此影响, 从参与人数到创作质量, 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水平。
还有私人唱和, 比如吴融的《和张舍人》等。唐末大乱时期, 诗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通过唱和, 来反映对远离喧嚣尘世的向往。
3. 咏史怀古诗
绍兴自古多历史人物和故事, 文化积淀深厚, 诗人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以诗的形式来展现历史内容, 先叙事后议论, 或者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 借此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秦系的《闲居览史》隐含报国无门的牢骚, 感叹缺少立功的机会。朱庆馀的《长城》, 认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出于关心国家的目的, 做到四海一家的坚固“长城”, 也影射当局者的黑暗统治使得唐王朝逐渐瓦解没落。
吴融的《隋堤》感时伤事:“搔首隋堤落日斜, 已无余柳可藏鸦。岩傍昔道牵龙舰, 河底今来走犊车。曾笑陈家歌玉树, 却随后主看琼花。四方正是无虞日, 谁信黎阳有古家。”夕阳下的隋堤, 没有多余的柳枝可以藏乌鸦, 暗示当时的唐王朝也到了落日斜阳之时, 昔日岩石依道牵龙舰, 而今河底走犊车, 不复当年昌盛太平的景象, 感慨颇深。
就诗歌特色而言, 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的诗歌主要具有“诗风清新”和“地域鲜明”这两大特色。
(1) 诗风清新自然
绍兴景致的特性符合诗人们崇尚自然闲适的自由情怀, 使得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更侧重清新自然的风格倾向, 他们的诗歌通俗易懂, 不过分追求华丽辞藻, 显得质朴无华, 但平淡中自有深意, 情感真挚。他们把对景观的描写和高蹈的人生情趣的抒发结合起来, 追求幽深隽永的韵味, 描写清雅淡远的意境, 显示出淡雅空寂的色彩、宁静悠然的格调、超脱世俗的风神。有别于传统的山水田园诗, 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 注重文学趣味, 因而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2) 地域特色鲜明
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多以绍兴山水为题材, 体物写志, 建构的山水意象体系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风韵独具, 描写的山行野趣、春江夜色、亭台楼阁等蕴含着诗人恬淡自如的心境和人格之美。他们对绍兴山水及其中的飞禽走兽等意象的突出描写, 使得整个自然景象充满生机, 也显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他们还常常将与绍兴相关的景物与传说融入诗歌, 构建一系列清新明快的意象, 从而使诗歌独具绍兴特色。
中晚唐诗坛诗人众多, 流派纷杂, 绍兴诗人群体作为一支特殊的力量在唐代诗歌史上、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时期和以后一段时期内诗歌的创作走向。中晚唐绍兴诗人群体取得的不小成就为越文化的丰富和繁荣积累了更深的底蕴, 成为了中国诗歌发展长河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活跃点。
参考文献
[1]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2]周勋初.唐诗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3.
[3]陈尚君.全唐诗续拾[M].北京:中华书局, 1992.
[4]徐志平.浙江古代诗歌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8:47-108.
[5]高建新.山水风景审美[M].呼和浩特: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147-235.
4.我们为什么需要诗人和诗歌 篇四
这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真有意思》为魏天真著,第二辑《无所遁形》为魏天无著,第三辑《观世之音》为二人的对话录。对话录的话题有些就是前面两辑文题的继续和深入展开,而且,二人交谈有时会碰撞出意外的文学火花。总体来说,他们讨论的都是比较具体的问题或对象,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魏天真在一些问题上观点更为激进一些,但二人对诗歌现存问题的痛惜与对好诗理想的祈愿是一致的,对诗歌关乎的人性、社会、国家、历史及语言本身的关注和解析,让我们看到了文人的诗歌理想和社会担当。
该书主要谈论的是诗歌,将作者对当下诗坛的现状、某位诗人的创作、个人对诗的一些思考等表达出来。这些文章不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学院式批评,但却融入了作者最为真实、真切的看法和思索,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文学史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文学是人学”,而在这些关乎人类心灵和民族精神演进的文学文体中,诗歌是其中的精华,是“文学中的文学”。在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虚拟网络等裹挟下的复杂语境下,诗人生存的现实空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只能是变小而不是扩大,但反过来需要诗人伴随着“向内转”的视角而拓展精神与心灵的空间。透过诗人的眼睛和笔,我们不仅知晓了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做一个中国诗人”和放弃“长安”、回归“楚国”的还乡理想,更深刻地知道了个人化心路历程中透视出的人类世界。在与自己和与他者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理解或许诗人注定是失败的,而诗歌本身则注定是不朽的。比如,两位作者在书中都提到了海子。生前,他生活困顿,情感受挫,到处碰壁,乃至于死后也遭到“侮辱”与“损害”。但他却追随他的“瘦哥哥”梵高,即便在最困顿的时刻也只肯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他所追求和向往的爱情也化在美丽的诗歌里——“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在他的诗歌王国里,他就是国王。最终火车的铁轨卷走了他的身躯,而他随着诗歌“终将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在本书中,两位作者对于当下读者对海子的接受和炒作,以及他的诗歌文本自身都表达了自己真切的看法。他们怀着对诗人、对诗歌的“同情之了解”,带给我们一个像杜鹃一样啼血哀鸣,虽不得世人理解但却同情世人,执著追寻生命真谛的“先知”形象。
此外,本书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读诗歌的新角度。魏天真在第一辑中有一篇《诗歌是声音的雕像》;在第三辑《声音的背后,记忆的后方》的对话中,与魏天无对这一问题又有进一步的讨论。将声音这一叙事学的重要范畴引入对诗歌的分析,既特别新颖,也为感受和解读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并且,中国本来就有歌诗的传统,有些诗原就是唱出来的。魏天真以剑男的诗为例,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诗歌是一种声音,并且特别强调了诗的声音是它自己的声音,不同于音乐,“诗灌注生气于音乐,诗的声音乃是音乐的灵魂”。虽然诗歌的平仄、押韵、对仗等规约在当代诗歌的写作中早已辉煌不在,但对优美天籁的渴望促使我们听听诗歌独特的声音。这声音借由诗歌示于众人,对其中声音的倾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声音本身就是作者、诗歌自身、读者等的多重对话,而声音中传递出的“声音”,不论是诗的言内之意还是言外之意,既属于诗也超越了诗本身:属于诗,是说诗歌的声音本身会携带着作者写作的意图指向,是诗歌天然的有带给人美感、惬意或痛苦、哀愁的能力;超越了诗本身,是说声音本无哀乐,从声音中解读出的作者或读者的欢乐与哀愁,多重声音的连贯或断裂展现出的对某种现状的态度,从诗歌中读出这些“声音”的是人。诗歌的声音承载的是个人或时代的记忆,人是靠记忆活着的动物,人类心血凝成的艺术形式——诗歌更是记忆中的精华,只不过随着机械复制和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人类创造性的记忆和经验不断匮乏,使得诗歌的记忆只能不断向后退。但在我看来,这仍是以退为进的,因为当诗歌与世界并行,观察问题并与之抗争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在“协助世界”。声音本身就有一种魔力,诗歌的声音更是带我们跨过了时空,走过了轮回,传递出世间的七情六欲和百态人生,传达出天地间的一种不断变化而又亘古不变的诗情画意。
《真无关:与他者比邻而居》作为一部介于大众读物和文学批评之间的著作,带有中国传统印象式诗话、词话点评的色彩,为我们更好地走近文学、走进诗歌世界,提供了一座桥梁,读起来不至于太轻松也不会太累,对于初涉文学的学子是一种指引,对于久浸其中的人是一杯香茗。另外,对诗人、诗歌的持续的关注和思索,既是对当下社会的现实关怀,更是引导我们回到诗歌、回到文学本身的一种努力。作家余华曾说:“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现在,附着在诗身上的因素数不胜数,甚至已不堪其重。自然,诗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单独存在,但应该与其在时间、空间上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诗歌不应该只是见证者,更是思考者,只有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做到旁观者清,发出一种更理性也更深刻的声音。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是对诗的一种见证和思考。这份见证与思考既是具体可感的,也是抽象超拔的,因为它关乎诗的发展,关乎人的存在,更关乎精神和心灵的栖居地。
诗人或许是天地间最痛苦的灵魂,但正是这群先知式的、为人类而思考的痛苦灵魂,带给我们冷漠世界里的惺惺相惜和一丝温存。我们对他们的需要和依赖远远超过他们对我们的索取。“我深信,我永远是这块亲爱土地上的/那个呕吐诗句像呕吐出一朵朵呛人的花的/那个春天的酒鬼。”(黑大春《圆明园酒鬼》)对情的祭奠与怀念,对逝去的不断追忆,对于人是一种残酷,但这份残酷却可以在诗歌里找到一份“懂得”。而《真无关:与他者比邻而居》这部书,是对这份“懂得”的真诚发现和更深层的对诗人和诗歌的一种关怀与慰藉。这份“懂得”里融注着两位作者的真情与努力,以及作为学院里的知识分子担当社会的责任感。
5.诗人的眼睛诗歌 篇五
照进了眼帘
五彩的颜色
诗人的小燕子阳光下微笑向他扑来,银铃震颤了花枝
此时,诗人的心湖飘荡着一朵美丽的小花
天空明净,天空似乎老人温霭
诗人躺在怡人的沙滩
沐浴温暖,沐浴欢笑
梦中醒来
眼睛与黑夜的眼睛重逢
诗人啊!你的眼睛为何被悲伤的神情浸漫
是否平静的世界
刮起了满目的尘沙?
桑梓嘤鸣,母亲悲恸
诗人的眼睛红肿
汽迪长鸣
诗人的心震颤
为何忧伤的心救渎不了一颗悔恨的灵魂
诗人眼帘被伤心的泪浸漶
无奈的眼光划过心湖的刹那
眼眸在满目悲泣中沉落…沉落
沉入悲痛的湖底
6.诗人啊诗歌 篇六
关键词:唐代女性诗人;鱼玄机;苦难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11-01
唐代诗风兴盛,诗坛群星璀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产生了一批杰出的女诗人,其中以李治、薛涛、鱼玄机的成就比较高。唐诗中对女性的关注表现出两个向度的意味。一者通过对女性形象的追忆,表现出富有浪漫色彩与理想主义倾向的渴望,一者则通过女性对未来的恐惧,表现出人生无常的忧患意识。而女性诗歌抒情本质是时代苦闷与孤独的精神写照,是洞悉自己的性别处境与命运而发出的生命感叹,鱼玄机作为唐代女性,她出身寒微。
“玄机盖才媛中之诗圣也。”明人钟惺曾经对唐代女诗人鱼玄机作过如此评价。这个说法是否贴切稳妥还有待于商榷,但由此观之,鱼玄机诗之魅力不可小觑。
一、鱼玄机诗歌之新意象
鱼玄机诗歌中如《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浣纱庙》、《赠邻女》等诗,涉及到了妇女的政治权益,对国家作出的贡献以及婚姻自主等问题。不仅反映出她个人的要求和愿望,也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们在这些方面早已有了一定的觉醒。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浣纱庙》)
此诗不仅肯定了西施高尚的爱国品质,并且歌颂了女性在国家兴亡中所担当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她认为,西施对越国所建的功勋不在范蠡文种之下。
这首诗的打破了旧有的对女性持有偏见的观念,大胆提出了女性在国家兴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意见,虽然西施的例证不具说服力,但能被鱼玄机提出,对整个女性文学和女性地位可谓是意味深长。它反映了鱼玄机的女性意识觉醒,体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对待地位和权利的崭新认识。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潛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赠邻女》)
此诗较为人所知,尤其是颈联“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成为广为人所传诵的名句。除了感叹男女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最引人注目的是尾联“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这句,抒发了她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的蔑视。鱼玄机在此诗中大胆鲜明的表明了她对妇女婚姻的看法,即应该完全自主的追求,这又深刻的反映出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独立,然而绝大多数女性无法为自己的婚姻生活做主,这也无奈的给女性蒙上一层苦难的阴影。
二、鱼玄机诗歌中对爱情生活的观照
鱼玄机诗中很多篇章是写她自己的爱情生活遭遇。中国的爱情诗歌向来受到“郑卫之声”淫靡风格的消极影响而发展缓慢,缺乏女子的情感流露,即便是女子独立创作的,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也往往不敢直露胸襟。而鱼玄机诚实直白,以女性视角写女子的爱情,而且篇幅繁多,直抒胸臆,构成了中国爱情诗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书寄李子安》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
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秦镜欲分愁堕鹊,舜琴将弄怨飞鸿。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这是鱼玄机受到李亿夫人嫉妒而不能相容,向李亿表明她自愿远游江汉,以求缓和家庭矛盾的一首诗。鱼玄机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对事物的娥发展主张顺应自然,不必强施于人。“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二句表现她内心痛苦焦灼,明明深爱李亿,却不能够与他相厮守,只好远走江汉。“秦镜欲分愁堕鹊,舜琴将弄怨飞鸿”二句借用破镜重圆的典故以寄托自己等待再次相见的愿望,而“怨飞鸿”看似埋怨传送书信的鸿雁不管用,实际上是埋怨李亿不能说服夫人容纳鱼玄机为妾。
鱼玄机类似思念郎君,内心痛苦的诗还有很多,鱼玄机对待爱情如同绝大多数的中国封建妇女一样,对爱情忠贞热烈,但结果却苦涩痛苦,她对待结果的态度也只能步步退让,仍然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卑微,在爱情上处于被动的局面,悲剧的爱情结果更加重了女性诗人苦难意识。
三、鱼玄机与男性文人的往来
鱼玄机少女时期已载誉文坛,许多文人希望一睹她的文采风流,她也自然少不了与文人之间的交流,她没有在虚名笙箫中放纵自己,依然保持着自己善良忠贞的良好秉性,而并不是流言蜚语中所描述的放荡不羁,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冬夜寄温飞卿》)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来往,历来被好事之徒所歪曲,以为是两人之间有情感之嫌,实际上温庭筠此时且早有妻妾,李亿与温庭筠有同年进考的缘故,且互相认识。因此鱼玄机以十分信任和异常诚挚的态度,向熟悉的长者倾述衷肠。二人并非情爱关系,实际上,鱼玄机也并非误传的放浪形骸之人,这可以从与温庭筠的交流中窥伺一二。“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二句是本诗的点睛之笔,她以鸾凤非梧桐树不栖自比。可以看出她已经萌生了出家做道士的念头。“空绕林”意味着蔑视许多向她求婚的男子的含义。
这首诗表明了鱼玄机与文坛人士交往的纯真感情,而非虚情假意,更遑论诬蔑她放荡不羁?这也更深层的反映出她对感情是忠贞不移的,她蔑视了许多向她求婚的男子,并非只向往肉体欢愉就是例证。世间苍凉的现实让她萌发出了避世的念头,这对于一位才情兼备的女性诗人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四、小结
对待鱼玄机的诗歌的评价一向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人对诗的偏见出发,故意贬低,另一种则是比较实事求是的评论。对前者暂不讨论,对后者我们给予肯定。本文通过鱼玄机诗歌中的新意象,鱼玄机诗歌中对爱情生活的观照,鱼玄机与男性文人的往来等三个方面分析,认为鱼玄机诗歌坦白细腻,词语运用得当,有一定的文学和社会价值。从中可以折射出,唐代女性诗人仍处于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中,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倾泻了对妇女权益和地位的呐喊,引发了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在苦难意识的主体抒写中,表现出个性、抗争的社会化人格与精神特质,但无法改变的现实只能导致她们无尽的悲哀和无奈,在历史的长河中引后人深思。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彭志宪、张燚:《鱼玄机诗编年译注》[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张天健:《唐代妇女诗人诗歌总体观照》[J].《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1期。
7.诗人啊诗歌 篇七
在1890年至1910年的美国文学史上, 艾德温·阿林敦·罗宾逊 (Edwin Arlington Robinson) 被公认为首屈一指的诗人。他一生三次荣获“普利策”奖, 其崇拜者甚至包括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一篇题为“Tilbury Town and Beyond” (1931) 的文章中, 诗人Louise Bogan这样写道, 罗宾逊的诗歌“有如门板上的合叶之一, 标志着美国诗歌从90年代的感伤向现代的现实性和心理真实的转变。” (“one of the hinges upon which American poetry was able to turn from the sentimentality of the nineties toward modern veracity and psychological truth.”) (转引自Beach, P.9) 罗宾逊被认为是“惠特曼一代诗人和后来以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之间的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杨启深, 龙文佩主编, 第一册, 649) 有些批评家甚至认为他的简洁文体是英美诗歌的范本。
1897年, 罗宾逊在出版他的第一部诗集《激流与前夜》 (The Torrent and the Night Before) 时, 这样阐述他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是一座“监狱”, 而是一个精神的幼稚园, 成百上千万的幼儿在这里试图用积木拼出上帝 (God) 这个词。这番话揭示了罗宾逊对他同时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 是解读罗宾逊诗歌主题的重要线索。
二
孤独是20世纪文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T.S.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荒原》, 可以说是探讨现代人孤独感的巅峰之作, 而罗宾逊的诗歌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序曲。虽然他崇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 但他最终没有成为自然诗人。在诗体上, 罗宾逊并没有像19世纪的美国诗人惠特曼和迪金森那样刻意地标新立异, 而是沿用了传统的英诗格律, 但其题材十分引人注目。他那独特简洁的人物形象诗, 用现实主义的手法, 刻画了孤独的现代人。他的诗歌是我们透视一百年前美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
罗宾逊诗歌中的孤独主题和悲观主义基调首先与他个人的生活境遇不无联系。罗宾逊终生未婚, 一生大部分时候生活拮据。他具有诗人典型的敏感气质, 并将其一生都献给了诗歌。可以说, 他将自己的孤独和沮丧感投射到了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他在诗歌中将他的故乡Gardiner幻化为Tilbury Town, 小镇的居民似乎和他遇到了同样的精神困扰, 这些人物通过自杀或酗酒求得精神的解脱, 他们的内心充满孤独、挫败感以及未能实现的愿望。
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与西方的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新的发现和思想不断涌现, 并挑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粉碎了基督教徒精神世界的伊甸园, 古老的神话消失了。当人们惊恐地发现上帝的虚幻, 他们的精神变得无所依托。与此同时, 现代工业急速发展, 美国城镇化的速度加快, 财富的积累一时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唯一目标, 美国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 贫富悬殊, 物质主义泛滥, 但财富的累积和表面的奢侈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与此同时, 传统的价值观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在精神的真空地带, 现代人失去了对现世的激情。
三
个体的历史是罗宾逊诗歌创作的兴趣所至, 他的人物形象诗有如化学家实验室的样本, 在显微镜下, 世界的真实面目一览无遗。
“里查德·考利” (“Richard Cory”) 是这类诗歌中的杰作。在本诗中, 罗宾逊将考利塑造成为物质成功的典型代表, 是小镇居民羡慕和嫉妒的对象。在十六个诗行中, 有十四行都是以小镇普通居民的视角和口吻, 描写考利令人垂涎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 以及人们对他的仰视, 关注的焦点在他的外貌、着装和言谈举止。他从头到脚 (from sole to crown) 都很绅士, 五官端正, 身材匀称, 举止优雅高贵;他着装得体, 谈吐文雅, 魅力四射;他还拥有巨额财富, 比国王还要富有。人们认为他拥有了一切, 他就是完美人生的模版。和考利的生活相比, 普通人对现世生活满腹牢骚, 诅咒自己的粗茶淡饭。诗的末尾两行用十分平静的语气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信息:考利的自杀。考利光鲜的生活表象犹如一个童话, 最终被现实生活击碎。
在本诗中, 罗宾逊出色地运用了反讽的技巧。诗的大部分内容着墨在考利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表象, 人们对他的内心世界无从知晓, 因此, 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源于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考利出人意料的自杀行为是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极大讽刺, 引发人们无限的联想, 我们禁不住想知道考利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这一点上, 诗的前三节已经有所暗示。当所有的人羡慕考利优越的物质生活时, 他们也因这种物质的差距与考利的生活保持着距离。可以想象, 财富变成了考利和其他人接近和沟通的障碍, 他的精神世界是与世隔绝的, 事实上, 他生活在极度的孤独中, 精神危机慢慢累积直至崩溃, 这样看来, 考利的自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行为。当价值观一味地聚焦在物质追求而忽视人的精神生活时, 生命的意义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里查德·考利”对人的精神世界揭而不露, 而“米尼唯·切唯” (“Miniver Cheevy”) 采用的方式却是直接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说考利的世界过于物质化, 切唯的世界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他整天沉湎于对古代生活方式的遐想中, 而不愿意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他生活在贫病交加中, 不去用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 却哀叹生不逢时。他喜欢想象古代武士的装束和武器, 梦想回到荷马史诗的世界中, 哀悼浪漫的传奇文学和艺术, 怀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族生活。他鄙视现代工业生产的卡其布军装, 怀念中世纪的铠甲。他蔑视金钱, 却因缺少金钱而苦恼。面对无奈的现实世界, 他最终只能在酒精中麻醉自己。切唯精神孤独的原因在于无法和现代世界调和, 他既回不到不可企及的古代, 又无法接受现实。
在前两首诗中, 诗人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 叙述者用一种略带冷漠和嘲讽的口吻委婉地暗示主人公的精神困境。对于卢克·哈弗格尔 (Luke Havergal) 的生活, 罗宾逊却以第二人称面对面的谈话方式来处理。哈弗格尔失去了爱人, 他极力想重温爱的温暖, 但叙述者用一切手段扑灭哈弗格尔对生活的幻想, 语调悲观、低沉、绝望。在诗的第一行, 我们就可以听到叙述者极力催促哈弗格尔向“西大门” (western gate) 走去, 等待他的终极命运, 因为那里有他的爱人在召唤。很显然, “西大门”象征着生命消逝的地方。叙述者并且向哈弗格尔解释了为什么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东方的天空没有黎明的迹象” (there is not a dawn in eastern skies) , 一切都被黑暗所包围, 上帝也自杀了 (God slays himself) , 地狱比天堂的一半还要大。直到诗的第三节我们才意识到, 这是一次死者与生者的对话, 叙述者从坟墓里走出来向他证明生命的归宿, 即难以逃脱的死亡。一切生者的希望和信仰都被死者不容置疑的绝望语调所湮灭。这首诗向现代世界发出了绝望的呐喊, 孤寂的灵魂没有信仰的依托, 没有爱的温暖, 只有逼近的死亡和地狱。
“山上的房子” (The House on the Hill) 与前三首人物形象诗截然不同, 罗宾逊用高度隐喻的方式描述了一个荒凉的世界, 诗中没有指出具体人物的身份, 只出现了两个代词“他们” (they) 和“我们” (we) 。值得注意的是, “房子” (House) 和“山” (Hill) 的首字母在诗中始终都用大写字母, 据此可以推测, “房子”和“山”一定是有一种特殊的地位。诗中的“他们” (they) 应该是房子曾经的主人, 但“房子”的现状令人沮丧, 作为拜访者的“我们”发现“他们都已经离开” (They are all gone away.) , 房门紧闭 (shut) , 四周一篇死寂 (still) , 墙壁崩塌 (broken walls) , 地基下陷 (sunken sill) , 满眼是废墟 (ruin) 和破败的景象 (decay) 。“我们”只能反复地喃喃自语“他们都已经离开”, “没有什么好说的” (There is nothing more to say.) , 这两行分别在诗中重复了四次。有人将房子解释为某种优越地位的丧失。但如果将此诗放置在整个西方历史文化的宏大语境下, 我们发现, 处在山顶的房子实际上具有一种象征意义, 它代表了西方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和信仰的大厦, 它本是西方人所依赖的精神殿堂。但是在诗人所处的时代, 一切旧的价值观都似乎在分崩离析, 现代人的精神因此失去了根基, 留下的只是荒凉废墟, 因此, 诗中的“我们”只能反复地慨叹:“他们都已经离开”, “没有什么好说的”。
四
罗宾逊性格内向, 他对表象的社会生活兴趣不大。他的诗作多为表现人的心理状态, 充满微妙的暗指, 但他的想象力和思想远远地超出了个体世界的狭小空间, 通过微观的世界, 我们隐约感觉到的是宏大世界的运动。解读他的诗需要丰富的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和想象力。传统的丧失使现代人感到莫名的孤寂, 阅读罗宾逊的诗, 我们禁不住想要追问, 既然“上帝死了”, 现代工业文明究竟要将人类引向何方?我们能借助这种文明获得终极的幸福吗?
摘要:艾德温·阿林敦·罗宾逊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文学史上唯一重要的过渡性诗人, 他的诗歌主要致力于探讨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他诗作中的现代人生活在孤独中, 这种孤独有个人价值观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西方社会在由传统社会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所经历的精神困境和危机, 典型地表现为悲剧性的人生观。
关键词:罗宾逊,孤独,现代人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2]胡荫桐, 刘树森主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3]杨启深, 龙文佩主编.美国文学选读 (第一册)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8.诗人啊诗歌 篇八
啊,远方的……-----题记:面对九张发黄的稿纸,28年前写的一首120行的【入股学院习作】。字里行间,血汗镶嵌。一位云南前线的营级指挥员,带领战友们站在祖国的西南硝烟弥漫的战场前沿,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那真情,星月可见;那呼唤,惊动苍天……
作者:褚化冰
第一章:母亲
柏树下,一个苍老的身影,痴呆地向远方遥望。
北风凌冽,大雪飞扬,白絮落在散乱的灰发上。
饱经风霜的面孔善良、慈祥,筋凸肤裂的双手紧握拐杖,眉宇间现出无比的惆怅:
顾不得漫山遍野雪织的银装,两串热泪在粗深的皱纹河间流淌。
一双眼睛射出“爱”与“仇”的异光。
您在寻觅,您在盼望,您在祷告,您在牵肠!
这亲切的声音穿云破雾,荡动着我的心房。
母亲焦虑的愁容眼前呈现,祖国的淳淳教诲耳边回响。
光阴疾似箭,转眼又三年。
早晨我在树林中操练,傍晚我默默数着星光;
村寨的父老靠我们保卫,边疆的幼苗靠我们培养。
啊,远方的妈妈,请原谅吧!
您的儿女何不该守家养老?
然而,却先要为这千万个母亲
站岗梳妆。
第二章婚期
妆台前,一张俏丽的脸庞。
向彩色的“地图”洒下春情的目光。
轻风拂柳,鲜花怒放,却无心褒赏这醉人的画廊。
乌黑的双眸向湖水一样明净,娇柔的身姿似百花一样芬芳。
舞厅、乐场不见你的身影,只对着一张相片凝望。。。
巧手织绘的白色时装,在“第四个结婚日”给他穿上。
你在焦思,你在愁伤,你在哭啼,你在彷徨。
这青春的魅力翻江越海,颤动着我的心房。
女友忽闪着鼻扇、合动着嘴唇,气愤的脸上现出冷漠的目光。
婚期推迟三次,岁月逝去三春。
白天,我在丛林里巡逻,夜间,我着潜伏的伪装。
被炸的小学需要我们修建,遭难的姐妹需要我们疗伤。
啊,远方的女友,请谅解吧!
你的夫君何不想早度蜜月?
然而,却先要伴随着神秘的绿洲,疾步奔忙。
第三章伙伴
海滩上,一群天真的伙伴,把一张报纸争抢。
烈日炎炎、碧波琳琅,游泳衣紧裹健儿身上;
丰满的胸脯、宽阔的肩膀,幼嫩的眉梢、好奇的目光----
前方炮声隆隆,枪响不断,咱们的伙伴奔驰在那个战场,是负伤、是牺牲,还是安然无恙?
沉重的脚印留在漫长的沙滩上。。。
你在回忆,你在猜想,你在悲伤,你在失望。
这纯真的友谊化于生露,流进了我的心房。
顽皮的笑脸、真诚的情感,一幕幕影像使我永久难忘。
西瓜熟了三遍,壮士酷杀三年,硝烟中我在快速奔袭,枪弹下我的热血流淌。
刚安宁的河山又在颤抖,未痊愈的伤口又要重创。
啊,远方的伙伴,请谅解吧!
你的朋友何不想同游东海?
然而,却先要让血染的丛林
蓬勃兴旺。
第四章乡情
黄河旁,一座丰裕的村庄,低矮的茅屋变成了楼房。
白棉似雪、遍地金黄,父老姐妹喜气洋洋;
再不是“瓜干烩菜汤”,存折上“大杠”后面已经五个铃铛。
路灯下你欲睡又醒,一桩心事使你吃饭不香:
“假若他从前线回来,村里又添根标直的白杨”。
你在等待,你在苦想,你在迎接,你在惊慌。
这感人的乡情似蜂吐蜜,滴进了我的心房。
破旧的庙宇、古老的学堂,是我童过的地方。
金谷流了三秋,界山炸了九层。
战场上我给伤员包扎,陵园里我为烈士送葬。
饥鬼们仍在蠢蠢欲动,何况魔兽又赐予它几勺杂粮。
啊,远方的故乡,请谅解吧!
您养育的孩儿何不想归乡致富?
然而,却先要消灭干净这
吃人的豺狼!
9.家乡的河啊诗歌 篇九
嘉山青青,
果树香香,
兔子蹦蹦。
一只鱼儿,
游啊游,游到澧水河畔啊。
一艘小船,
飘儿飘,飘到澧水河畔啊。
老爷爷们拿着篮子往那跑,
跑到澧水河附近,
来接,一个个黄黄的`小孩子啊。
小朋友们,光着脚丫,
“扑通”!一个个和鱼儿玩去了。
渔民们啊,
起着早床爬上船,
撒下,以后的食物!
清早,太阳高升。
鱼儿望着,太阳伯伯笑!
舒服地睡在,温暖的床上。
中午,太阳烈烈,
孩子们,遨游去咯,
太阳,挡不了他们的欢喜!
晚上,太阳休息去了,
一个身影现在河上,
10.诗人啊诗歌 篇十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 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将于今年8月7日至12日在中国青海省举办。立陶宛著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托马斯·温茨洛瓦获得本届诗歌节最高奖项金藏羚羊奖。托马斯·温茨洛瓦被认为是“布罗茨基诗群”的重要成员, 现为耶鲁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 代表性诗集有《语言的符号》《冬日对话》《枢纽》等, 被欧美评论界称为“欧洲最伟大的在世诗人之一”。11名各国评委给他的获奖理由是:“他的诗充满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冬日意象, 却给每个孤寂的心灵送去了温暖;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 但是他极具人性光辉的诗篇, 却是他的祖国永远不可分割的部分。”本届诗歌除颁发金藏羚羊奖外, 还将举行高峰文化论坛、诗歌朗诵会、音乐诗歌演唱会等。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200多位当代著名诗人获邀将参加本届诗歌节, 以“国际交流背景下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为主题, 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诗歌艺术的共性。
11.诗人啊诗歌 篇十一
关键词:宋初白体诗人 白居易 诗歌体裁 学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北宋初期诗坛出现“白体”,白居易的诗歌成为宋初诗人接受的典范,无论是其诗歌的题材、体裁、语言、风格还是文人心态都成为宋初诗人创作积极仿效的对象,本文主要就宋初白体诗人(宋初受“白体”影响的诗人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以最典型的,最被论者所肯定的,诗歌留存数目比较多的白体诗人为例)对白居易诗歌体裁的学习做个简单的探讨。
据朱金城的《白居易集笺校》,白居易流传至今的诗歌有2916首,其中古体诗只有603首,其余的都是近体诗,占其总数的近百分之八十,由此可见,作者对于这些近体诗的态度并不像他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非平生所尚者”“略之可也”,而是对其抱有相当大的创作热情,与之相一致的,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来衡量,白居易的近体诗也确实比古体诗的影响要广泛和持久的多,“元和体”从中唐到宋初一直占据白居易诗歌被学习和接受的中心位置就是一个明证。“元和体”有两种诗歌体式,一种是“小碎篇章”的短篇(五、七言律绝),一种是“次韵相酬”的长篇(五七言排律),前者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仿效,后者则逐渐有人问津,这和当时整个诗坛的诗体发展趋势是完全相符的,“咸通以后的诗人逐渐丧失了诸体皆精的能力,这首先表现在古体的衰微和近体的泛滥,而近体诗中的排律也受到冷落……”,相应的宋初文人对白居易诗歌体裁的学习也主要集中在短律和绝句方面。
一 淡语求味的五律
我们知道五言律诗是最注重字句锤炼的,常常要达到一字之下难以更改的地步,但白居易的五律却完全看不到推敲用力的痕迹,使人忘其为律诗,清人田雯就称赞白居易的五律是“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到语,皆他人所未发”。这个评价十分恰切地概括了白居易五律的特色。如《晓寝》:“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身。纸密明觉晓,布被暖如春。莫强疏懒性,须安老大身。鸡鸣一觉醒,不博早朝人。”这首诗描写了清晨睡懒觉的状态,在用字、造句、属对、调声、谋篇等方面都没有特意加工,而是如影随行,水到渠成。类似这样的风格在白居易的律诗中屡见不鲜。深谙五律创作技巧又才华横溢的白居易偏偏要写出平淡流易的诗作,因为诗人要就近取材来表现“闲适”之趣,如晚起不用早朝的惬意;与朋友小酌的雅兴;家庭生活的温馨,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品味悠闲的乐趣,这样的追求,使白居易的五律诗形成了一种以淡语求味的艺术旨趣。
宋初诗人在运用五律进行创作时也学习和发展了这样的艺术旨趣,追求思深而语近的表现效果。徐铉在《文献太子诗集序》中提到作诗应该“取譬小而其指大,故禽鱼草木无所遗;连类近而及物远,故容貌俯仰无所隐”。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想通过描写草木等眼前具体物象、人物情态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这一点与白诗五律淡语求味的艺术旨趣不谋而合,例如,《早春左省寓直》、《寒食宿陈公塘上》这两首五律诗都是以眼前的景为见到语,用浅语描摹物态,沉潜其中的是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品味,第一首是为官当值的闲在,第二首是独宿时的悠闲和孤寂。另外,在李现和李至的唱和中,五言律诗基本上都是以组诗的形式出现的,如“朱门多好景”组诗,“秘阁清虚地”组诗,“出门何所适”组诗等,这些诗从作者日常生活的所居、所行、所思中取材,在白描、叙述等简单的笔法中突显“闲吟适性情”的诗歌趣味。
许凯《彦州诗话》中评论王禹 诗云:“本朝王元之诗可重,大抵语迫切而意雍容。”其中“语迫切”指诗语的运用不甚含蓄,而“意雍容”则指意境的温和、闲适与自在,王禹
的五言律诗有87首,内容基本上都是和他的谪居生活相关,而试图在日常生活和平凡事物的抒写中,探寻内心的自适平和则是这些诗的主题,如《病假》就写了自己因眼疾而求假的一件小事,而表达的确是“何当长似此,归去老蓬蒿”之情;《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在描绘优美的洞庭湖的景色时不忘表达自己对白居易闲适生活的向往。魏野作为一个隐逸诗人,诗歌中表达的大多是对闲适生活的提倡和满足,五律自然也不例外,他的五律诗外貌平实而疏快,不注重雕琢,用家常话说家常事,如《冬日书事》“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总体来说宋初白体诗人的五律创作都学习白居易追求“淡语求味”,但是否能真正达到“有味”的效果,则因个人艺术才能和精神境界的不同而不能一概而论了。
二 具有理性色彩的七律
白居易七律诗的理性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量引入议论,其二是表现人生的感悟。白的七律诗中有不少作品具有鲜明的议论风格,此类诗以白居易的《放言》组诗最为有名,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这组诗异常犀利地揭露了世事的真伪莫辨和祸福无常,虽然只要“燔柴兼照乘”,萤火露珠之为终将暴露,虽然火烧三日而能辩玉,长树七年而能识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辨别真伪的机会并不容易遇到,世间总是充斥着真伪莫辨,贤愚不分的混乱。诗歌从头至尾,“何人”、“底事”、“但爱”、“可知”、“终非”、“岂是”、“不取”、“何殊”,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诗意似进而实退,热烈的议论中传达出深刻的怀疑和茫然。
但这样在诗歌直接大发议论,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变成纯粹的说教,枯燥而无味,这在白居易和宋初白体诗人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相比较而言书写人生感悟就好多了,它以独特的方式综合了感性的体验与理智的省察,往往能使读者在领会某种道理的同时,体会到韵味,这正诗歌理趣带来的魅力。白居易诗歌经常表现的就是对普通人生的感悟,如《遣怀》“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双”;《赠侯三郎中》“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这些感悟增添了诗歌的可读性,在某种程度上矫正了其诗过于直白的缺点,宋人方回评价白居易的七律,虽然流易,但“有韵有味”就指此而言。
白居易非常喜欢和擅长七律(数量居唐人中的首位),而宋初的白体诗人的七律创作相较于其它各体也多出了许多,这些人中七律创作数量较多而又学白诗理性色彩最明显的是王禹 ,王禹 的七律诗几乎占到他诗作总数的一半,是他写作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在他被贬官遭到挫折之后,对处世立身有了更多的思考,情感和心态都比较矛盾复杂,这使诗歌的理性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在七律中直接发议论也是王禹 经常用到的方式,代表作是他的《放言》五首,在这组诗的序里,王禹 非常明白地说明了自己的创作是仿效居易的《放言诗》“元、白谪官,皆有《放言》诗着于编集,盖骚人之道味也。予虽才不侔于古人,而谪官同矣。因作诗五章,章八句,题为《放言》云。”两组诗不光感情的基调相同,而且说理的方法也类似,王禹 不是在诗中简单的表达某些见解,而是采用反诘、对比和否定,造就跌宕顿挫的语气,以此来打动人,展示理性思考的感情内涵。另外,王禹
也会在七律中表现体味人生的哲理感悟,例如,“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朝簪未解虽妨道,宦路无机即是禅”。有这些思想的精华供人回味,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其他白体诗人的七律创作中也有理趣的表现,通过发议论来说理的最典型的就属宋太宗和晁迥,他们两个人基本上是纯以这种方式来作诗的,不仅仅是七律,其它各体亦然,虽然他们两人的诗都近似于理念诠释,缺乏诗歌最基本的艺术特征,但鉴于两个人的地位和名气,在诗歌提倡理趣方面的影响不小。剩下的人则很少在诗中直接发议论和说理,而大多表现为对生活理性的思考和感悟。例如,徐铉的“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李 的“四时奔速都如电,两鬓凋疏总作霜”;田锡的“风骚 古少知音,本色诗人百种心”;张咏的“易中有象闲消息,身外无求免叹吁”;魏野的“闲思已隔江山远,老别那堪岁月深”……这些诗句大多是人生智慧和感悟的总结,平淡中传达着理趣。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承认宋初白体诗人的这种理趣水平并不是很高,它离宋诗理趣大成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有待于后来人的进一步开拓。
三 注重思理的绝句
绝句体制短小,为了让十分有限的文字能够承载尽可能多的内容,表达更为丰富的情感,诗人们对题材的提炼和艺术的锻造可谓煞费苦心。白居易的绝句对日常的人情有更深细的开掘和表现,特别发展了以感悟人生特色的理性内容,如《代春赠》:“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诗意表现了诗人对随遇而安的理解。又如《商山路有感》:“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表现的是人事的沧桑变化。这些人生感悟,内敛而含蓄,诗人没有直接议论道理,而是以诗人的眼光、独特的感性体验来传达理性的内容。为了适应这种内容上的变化,他在艺术上也做了许多巧妙的用心,如《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采用从对面飞来的笔法,巧妙地写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勤政楼西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在时间的对比中传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而慨。《寒闺怨》:“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廉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捕捉了寒夜裁衣刀冷的细节,细腻地传达出闺中女子的孤寂。映衬、对比、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白居易的抒情手段不拘一格,很难做简单的概括。
宋初白体诗人在绝句体上所用的功夫不如五、七言律体,尤其是五绝涉猎的人很少,体现了一种诗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绝句的创作中,宋初的白体诗人也明显受到白居易的影响以思理见长,有时直接发表议论和看法:如徐铉的“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 ,何用读春秋”;王禹
的《偶题三首其一》“贾谊因才逐,桓谭以谶疏。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张咏的《夫差庙》“由来邪正是安危,不信忠廊任伯 。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 西施。”有时在情、景、事、物中寄托或表达人生感悟,如徐铉的《行园树》“松节凌霜久,蓬根逐吹频。 生各有性,桃李但争春”;王禹 的《赠草庵禅师》“阳山山下草庵深,寂寂香灯对远岑。莫怪相看总无语,坐禅为政一般心”;张咏的《相州官舍》“林木千重闭郡楼,西山浓翠去无由。思量自古逃名者,多少清闲到白头。”魏野的《盆池萍》“乍认庭前青藓合,深疑鉴里翠钿稠。莫嫌生处波澜小,免得漂然逐众流”这些诗虽然在内容上靠近白居易的理性,但白居易的绝句整体风格是含蓄蕴藉的,而这些人的则显得清畅流利,这种不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源于表现技巧,上面本文提到白居易的绝句创作很重巧思,但宋初的白体诗人对此却用力不够,只有少数的诗歌能做到平淡而隽永,例如,徐铉的《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我多吏事君多病,寂绝过从又几旬。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后两句截取了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风前落帽”,好友相见,“几旬”又与“前日”构成了常态和偶然的对比,表达了久别而意外重逢的欣喜。又如,王禹 的《咏白莲》“昨夜三更后,姐娥堕玉答。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这首诗全凭比喻传神,白莲仿佛是昨夜皎洁的月光所化,晶莹剔透,空灵不可方物,作者初见花开的惊喜之情也由此跃然纸上。
应该说宋初诗人对白居易诗歌体裁的学习只是他们对白居易诗歌接受的一方面而已,然而管中窥豹,从中我们还是能看出宋初的“白体”虽然总体上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学人之诗”,但作为起点,它也影响了宋诗整个的发展历程,是形成宋诗独特面目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古献研究所:《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唐)白居易,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于向辉,女,1977—,河北承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学,工作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12.诗人之死诗歌 篇十二
有心人把诗谱成了歌
懂或不懂,也会有人将爱唱响,
有人错把歌写成了诗,
却等不到那人翻开往事,轻轻诵读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首诗
每首诗都会有一个故事
有的故事可能会被雕刻成一幅画
封存在遥远的古都
有的故事被后来人拍成一部电影
悬挂在闹市的街头
来来往往的过客
吵吵闹闹的人群
从醉人的雨巷走到寂寞的胡同
乘着月色误入风情的死角
记忆与臆想拼凑的意境
时空折叠众生颠倒
鸟雀躲在晚风中撕心裂肺地叫嚣
女人,孩子,家
可口的`饭菜,温暖的床被,爱人的怀抱
谁的声音震颤了流浪的灵魂
谁的容颜凋零了血红的枫叶
一切都是利益的完美操控
人性的闹剧一幕幕地上演
现实一次次掌掴烂漫的心
诗人端起刺刀冲入迷雾蔓延的人群
在疯狂的决斗中奔向天堂
相关专题:诗人 故事 人群
相关诗词诗句
荷塘的花已谢了很久 池中小鱼也早已无踪 寒风袭来 裹一席素装 北国中 思念你的模样 我想为你写下一段诗歌 诉说你的柔情 我的...[阅读全文]
13.诗人啊诗歌 篇十三
《相思》
打开电视机
台湾——雨
台湾——雨
几乎天天如此
雨多得出奇
说奇倒也不奇
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倾洒在那里
乡愁文学诞生于古代, 自“屈宋”而下千载, 乡愁便被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不断浪迹天涯的游子所抒写。现代台湾乡愁文学诞生于20 世纪50 年代, 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949 年国民党反动派逃到台湾, 海峡两岸被人为地隔绝之后, 两岸的同胞骨肉分离, 天各一方;心在流血, 终日以泪洗面, 亲情、友情和爱情被无情地隔绝开, 台胞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在这种背景下, 乡愁便不知不觉地爬满了台湾同胞的心房, 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种病症。这些人借助于文学来抒发自己的怀乡念亲的思想感情, 乡愁文学便成为台湾当时特定环境下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一种文学题材。
《相思》一诗, 看似清水, 实为醇酒, 以一颗赤子之心抒写海峡两岸的同胞思念离散的亲人, 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在平凡的笔触中隐含着悲伤、相思之苦, 感情境界深微绵邈, 颇为丰富。
纵观全诗, 以言简意赅, 结构精练著称。全诗仅仅用了43 字, 却把中华儿女的心病披露得真切至极。诗的前两句“打开电视机/台湾——雨”。看似简单的一笔, 但用意并不简单。“打开电视机”是海峡两岸华夏儿女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普通细微的动作, 而作者恰好就从这细微处入手, 体现出乡愁贯穿于海峡两岸华夏儿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心并不仅仅关心台湾的天气, 而在于仅仅抓住的那个着眼点——台湾, 突出了作者的独具匠心。面对绵绵细雨, 又想起在风雨里漂泊的游子, 怎能不令每位读者泛起无穷的惆怅和惋惜的心情呢?
以雨为意象, 反复咏唱, 恰到好处。本诗结构严谨, 可谓无多一笔一字, 但二、三句的反复的确恰到好处。作者巧妙地借用台湾的天气特点, 抒发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浓浓的乡愁。反复的吟唱, 既突出了台湾雨量充沛, 美丽富饶, 又突出了这雨不像落在地上, 而是落在每位相思者的心中, 给人一种“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之感, 将现实与象征融为一体。“几乎天天如此”紧承上句, 巧妙地借用现实中台湾多雨的天气特点反映出这种浓浓的乡愁不是一朝一夕的情感, 而是朝朝夕夕的思绪。此句的运用, 可谓给此诗增色不少, 既突出了两岸同胞时时刻刻对台湾的关切之情, 也给人一幅朝朝夕夕思雨纷纷、思泪潸潸的画面, 真可谓妙笔生花。
雨泪结合, 浑然天成。早在《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的诗句, 宋人沈颢也有诗曰:“遍地园林同己有, 满天风雨助诗忙。”的确, 雨的轻柔灵动、情态万千, 成了诗人们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 雨, 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雨作为愁绪的载体, 雨意愈是凄凉, 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 一旦进入诗歌领域, 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 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诗人以雨为意象, 反复咏唱, 通过这一意象巧妙含蓄地诉说着绵绵的乡愁, 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使海峡两岸同胞的故园之情, 宝岛之恋这一更加深厚而博大的感情自然流露而出, 跃然纸上, 读来感人至深。
诗歌三美, 特征鲜明。闻一多认为, 诗歌创作应具有三美, 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而高玉秀的乡愁诗《相思》正好达到了这“三美”的艺术境界。《相思》的音乐美特色是十分明显的。它大多由一字尺、两字尺和三字尺组成, 且每小节首尾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节奏感强, 起伏交错, 悦耳动听, 构成了《相思》音乐美的特色。《相思》的绘画美, 体现在全诗铺设的意境。第一小节作者反复吟唱“台湾——雨”, 给读者铺设了一种深沉、悲凉、伤感的意境, 第二小节巧妙地过渡到相思泪, 将雨和泪巧妙结合。如果让画家以此题材作画, 那么他的画面肯定是一种阴暗的冷色调, 而这种阴暗的冷色调又和这首海峡两岸朝朝夕夕思雨纷飞的“相思图”基调巧妙吻合。建筑美则体现在诗作的形式结构上, 《相思》一诗共两小节, 每小节共四行, 句式相对整齐有不显呆板, 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 从而达到结构的和谐。
总之, 这首诗并未出现渴望祖国统一, 游子归来之词句, 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 但全诗以雨贯穿始终, 时时、处处展现着这一缠绵、相思之情, 成功地再现了海峡两岸人民心底的绵邈、渴望祖国统一的深情。同时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学素养以及他对意境表现手法的运用, 的确做到了“‘简装淡墨’情亦浓, 巧借意象寓乡愁”这一创作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