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英语教学(精选8篇)
1.论小学英语教学 篇一
第一次 判断题
1、大众数学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正确
2、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趋势就是注重数学交流。错误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概括数学课程目标。错误
4、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影响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重要因素。正确
5、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依据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错误
6、数学课程内容由数学知识和技能组成。错误
7、内容选择的多样性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特征之一。正确
8、数学课程目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起导向作用。正确
9、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布鲁纳。错误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正确
11、对数学教育有影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皮亚杰的”联结说”。错误
12、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重点是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正确
13、选择教学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正确
14、教学方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错误
15、尝试教学法是由邱学华最早设计和提出的教学方法。正确
[作业讨论] 第二次作业答案 1.对;2对;3.错;4.错;5.对;6.对;7.对;8.对;9.对;10.对;11.对;12.错;13.错;14.错;15.错
[作业讨论] 第三次作业(完整版)
1、数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数学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内容是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
呈现它们的方式。
3、数学学习: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
4、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支配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习者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学习努力的程度。或者学习动机是指激
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
5、迁移: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
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7、数学化:
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现实的具体情境出发,经过归纳,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寻找数学
模型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
8、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学生以主动想、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9、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
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10、教学设计:
一个完整单元之教学内容,包含教案、教学媒体使用注解、评量方式、教学评鉴或省思。11:答、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
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2:答、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
13:答、数感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有助于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
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14:答、空间观念是指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课程核心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15:答、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学生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作业讨论] 第三次作业
1、数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数学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内容是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3、数学学习: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
4、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支配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习者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学习努力的程度。或者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
5、迁移: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7、数学化:
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现实的具体情境出发,经过归纳,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寻找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
8、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学生以主动想、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9、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10、教学设计:
一个完整单元之教学内容,包含教案、教学媒体使用注解、评量方式、教学评鉴或省思。
11、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
13、数感: 数感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有助于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14、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课程核心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15、实践与综合应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学生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收藏 分享
0 好 差
1、数学具有哪些特征? 答:(1)抽象性(2)严谨性(3)广泛的应用性(4)形式化(5)简单化(6)符号化
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定的数学课程总体目标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有哪些设计理念? 答:(1)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学习内容。(2)学生不仅要学习结果性内容,也要学习过程性内容。(3)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
4、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1)讲解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口头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传授知识、输送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
(2)练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作业掌握基础知识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
(3)演示法:是教师用各种教具、实物,将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4)启发式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疑启发提问学生,并通过对话方式探讨新知识,得出新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5)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6)尝试教学法:是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5、评价一堂好课有哪些标准?答: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有哪些方法?
一、探究—研讨法
二、自学辅导法
三、其它教学方法
(1)、六因素单元教学法:通过“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获取知识。(2)、三算结合教学法:把口算、笔算、珠算三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算盘作为直观教具的作用,使三算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3)、引探教学法(4)纲要信息图表教学法(5)、模型教学法(6)、游戏教学法(7)、反馈教学法(8)台阶教学法:
7、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具有哪些特点? 答:(1)强调数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2)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3)关注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4)关注个体与集体学习的区别。(5)关注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6)实现评价功能的多元化,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现评价重点的转移。
8、空间观念有哪些表现层次?
答:表现层次有四个层次:想象,分解和分析,描述和思考,做出或画出。
9、“统计与概率”有哪些教育价值? 答:(1)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2)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利于人们用随机的观念认识世界。(3)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助于小学生在数学上的全面发展。
10、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有哪些教学策略? 答:(1)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注重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注重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与统计量。
(3)关注根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等)收集数据的过程。
(4)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5)重视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以及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各种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自觉习惯。
11、为什么要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 答:(1)从数学的学科性质来看,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综合与实践。
(2)从小学生学数学的认知过程来看,数学教育要重视数学综合与实践。(3)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数学教育要重视教学综合与实践。(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加强综合与实践。
12、教学设计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
(一)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内容选择要合理。
(三)作好教学内容分析,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
(四)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
(五)学法制定要恰当,切合学生实际。
(六)教学方法要精选,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
(七)问题设计要精当
(八)教学细节要周密安排
(九)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
(十)练习设计要精当。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答: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认识有: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①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②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过程:①组织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②师生共同生成与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③在活动中体验数学,获得数学发展的过程。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①促进学生的发展;②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2、联系实际论述指导“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原则。答:指导”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原则有:(1)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2)给学生**的学习环境。
(3)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保证实践效果。(4)要注重过程。(5)要鼓励创新。
3、联系实际论述空间观念的形成策略。答:空间观念的形成策略有:(1)生活经验的再现。(2)观察活动。(3)操作活动。(4)想象活动。(5)创作活动。
2.论小学英语教学 篇二
1. 音韵美
从英语的发音特点来看,英语音律最主要分为韵头和韵尾两个重要部分。其音韵美较之汉语具有特殊性,但是不可否认,英语的音韵美也是值得玩味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贯彻音韵美的品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绕口令教学引导学生具体领悟英语的音韵美。比如,“Betty beat a bit of butter to make a better butter.”此句十分具有音韵美感,这样的句子不仅能够练习正确的发音,还因其独特的音韵美,能够深化学生对英语的音律认知,此外这样朗朗上口的英语绕口令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 字母美
字母是构成英语的重要因素,它与汉语的笔画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别。在领略汉字结构美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英语的字母,比如其曲线美感与汉字笔画硬朗兼具柔和的特点不同,但是却也独具特色。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英语板书的美感,以此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略英语字母独特的曲线美。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目前十分便捷的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引入一些相关的英语书法作品,在矫正学生学习弊病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体会英语字母之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效果。
3. 文化美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除了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汉文化之中。由此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融入英语文化,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异国文化并以此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能使学生培养起契合国际化大趋势的必要素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好英语文化的灌输工作,让学生深入领会英国的绅士文化和美国文化中的进取精神。
二、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1. 教学手段多元化,体现音韵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全球化形势更加明朗,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也不可同日而语。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就应该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体会英语音韵之美,以此全面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改变单一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落实教学成效。比如在圣诞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贺卡,并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歌曲,在制作贺卡及学习英文歌曲的过程中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深化学生对英语音韵之美的理解。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文化美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性,好奇心和探究欲强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总是喜欢和同学讨论探究。而英语的文化之美,总能在不断的探究中得到新的体会。比如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因为文化差异的影响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英式英语中代表电冰箱的单词是refrigerator,而美式英语则是用fridge表示。由此可见,美式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单词拼写上都比较趋于简化,这与英国较为舒缓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以及文化的美感都需要学生通过深入的探讨去细细体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学生构建起合作学习小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一定的讨论,以此达到交换意见以及查漏补缺的效果。
3. 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体会字母美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学的催化剂,它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为了确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促使学生体会字母之美,就应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英语的字母之美,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拼词”活动,即教师给定字母,学生按照要求拼写单词。这样既可以营造起轻松的教学氛围,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英语字母之美,以此深化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字母美、音韵美、文化美,才能契合时代要求。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深化教学成效。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杜彩虹.试论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美育[J].东方文化周刊,2014(16).
3.论小学英语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 教师素质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的课程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小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这也是顺应英语教育的发展潮流。但是,由于小学英语课程开设不久,对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目前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本文就对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进行一些探讨,发表一些意见以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一、要具备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1.富有爱心,关心学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兴趣,但是经常也会犯一些错误,例如上课吃东西、讲话、玩东西或者故意做一些小动作,这可能会引起老师的生气。但是作为一名教师,要真心真意的关爱自己的学生,要富有爱心,关心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切实行动,来感化自己的学生,让他们真诚的接受老师的教育,热爱学习,快乐成长。
2.放低姿态,友好相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像以前一样,感觉自己是老师,喜欢端着架子,这样就不能和学生获得友好相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就是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好感,获得学生的支持,才能使得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帮助学生学到新知识。
3.丰富的文化知识。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肯定要掌握教育学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懂得如何去备课、教学、布置作业等,合理利用课堂的教学时间,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这样便于在教学中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合理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课程文化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多努力,掌握很多丰富的文化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
4.具备英语课堂教学能力。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能够将课上好。这就需要能在课前认真备课,具有将教材“吃透”的能力,对于教学内容能够分清难点和重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不仅要做好课堂组织工作,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要求思路清晰,气氛热烈,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还要善于给予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具备专业的英语知识
1.英语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这样就需要小学英语教师自己本身也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具有过硬的语音、词汇、语法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交流、阅读、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欧美文化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欧美国家姓名的特点、人际关系、体态语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2.了解各种教学流派以及教学方法。目前,对于英语的教学方法是非常的多,如口语法、听说法、交际法、暗示法等,英语教师应该了解这些方法产生的背景及其长处与不足。同时,还要了解我国英语的教学模式,如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整体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帮助学生进步。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还需要了解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学习英语的机构和流派,例如我国的“疯狂英语”,新东方少儿英语,牛津版的少儿英语等这些英语的教学流派,帮助学生分清他们的特点和优劣。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灵活运用要日常的教学中,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推介一些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快的进步。
3.过硬的教学技能。小学英语教师要想将英语课程教好,必须要有针对小学生的教学特点,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首先就是要能做到正确的发音。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课程,要想学生能够说好,肯定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这是英语口语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标准的国际发音,教会小学生,帮助他们打好口语的基础。其次在教学中要学生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运用一些比较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课堂上教课的时候,利用简笔画的方式,一边讲解课文内容,一边画在黑板上,这样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英文儿童歌曲或是游戏表演,教会学生表演、演唱,这样就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还需要英语教师有合理的板书能力。教师在黑板上的绘画、书写应该要美观、整洁、清晰,这样便于学生能够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享受。
结论: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即使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英语教师具备过硬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得到提高和进步。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也应该得到认真对待,给予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余颖.浅谈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224-226.
[2]张亚军.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能力论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8:130-131.
4.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四
第一章绪论
1、课程的定义: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A理想课程。B正式课程。C感知课程。D运作课程。E体验课程。课程有两层基本含义: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种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习进程。
2、课程表现形式:A课程改革方案。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教学材料。E课程表。3、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1806年《普通教育学》是科学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诞生(或发展成熟)的标志。
4、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5、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
6、教学的定义:从广义上教学就是教的人引导学的人学习一定文化的的专门活动,从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专门环境里以特定的文化为内容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教学三要素说: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7、教学的基本规律:A教和学统一辩证的规律。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规律。C传播知识、发展智能的规律。D知识能力教学和思想教育的规律。
第二章小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关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P25)
2、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知识本位。B社会本位。C学生本位。
3、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区别:A课程内容规定的是学科某一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应对具体教学情境的,是具体的、个别的,并存在差异的。B课程内容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不能作为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教学内容是具体、生动并动态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直接操作的对象;C课程内容是以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表述;教学内容则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字和非文字手段进行表征,不仅包括形式各异的素材内容,也包括一些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
4、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微观角度,A连续性原则。B顺序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原则。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内容的特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A强调课程内容的德育功能。B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C课程内容在稳定中求发展。D讲究课程美容的系统性。E关注课程内容的统一性。
第三章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
1、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P52-P58):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P52-P58
2、我国小学课程结构:A在课程类别结构上: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以综合课程为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辅;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B在课程科类结构:以语文、数学为主,其它课程为辅。C在课程内部结构:以课文系统为主,课文辅助系统为辅。
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课程结构的特征: 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确立了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以分科课为主、综合课为辅,以文化教育为主,适当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并确保了活动课程(如班会、科技、艺术等)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地位。A可选性加强(a本土化课程开始受到重视。B选修课比重增加。C九年一贯制整体安排课程。)B课程综合化(a加强学科课程的综合性。B开设系列综合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课。)P65-68
第五章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1、校本课程的开发包括两层含义:A校本课程的开发。B校本的课程开发(区别P104)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A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B促进教师专业发展。C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D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3、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方式:A课程选择。B课程改编。C课程整合。D课程补充。E课程拓展。F课程新编。
第六章小学教学目标
1、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A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B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C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2、新课改下的三维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的愿望,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4、小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A需求分析(a社会对人才的要求。B学生的个性需求)。B需求类别化。C目标筛选(a结合学科筛选。B结合环境套件筛选)。D目标分解。E目标表述。
第七章小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1、国内教学模式:A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B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C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D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E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a理论基础。b教学目标。c基本操作程序。d实现条件。)P192-P195
第八章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小学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E量力性原则。F科学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G理论联系实际原则。F因材施教原则。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A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B以直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3、小学教学方法的选用依据:A学科特点。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对象。E教学条件。F方法利弊。G教学风格。
第九章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1、小学教学工作基本环节: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上课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课程类型的划分:一是以课内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为依据,可分为观察课、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阅读指导课等。二是以一堂课完成任务多少为依据,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A以班为教学单位。B以课为活动单位。C以课时为教学时间单位。D以课堂为固定教学场所。班级授课制的优点:A极大提高教学效率。B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发挥集体的良好教育作用。D确保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习。E便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A难以因材施教。B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大受限制。C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辅助教学组织形式:A个别辅导。B现场教学。3复式教学。(P233—P235)
5.小学语文教学论 篇五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2、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已经把语文教学大纲改为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
3、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要体现、阶段性和实践性。(课件第三讲)
4、语文课程目标指出,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 语文学习的规律 选择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
5、从古到1949年解放止,我国语文教材分为三个阶段,即:蒙学读本、国文教科书、国语教科书。(课件第二讲)
6、语文学科的目标制定的依据:知识和能力、思想教育、一般发展。(课件第一讲)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内涵。(《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第六章)P236 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不能无视学生所呈现的生命信息,来选择教法。而教学的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只有教师明擦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好的教学结果。
2、简述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课件第十讲)
答:小学语文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要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1)分析教材的能力
(2)设计教学的能力。
(3)课堂应变的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5)教学研究的能力。
3、简述阅读对作文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课件第六讲)
答:阅读需要先整体感知,作文先要总体构思。阅读和作文是紧密在一起的。会阅读的人能读出全文的谋篇布局,读出文章句子的内涵。比较讲究字眼的品位落实。阅读能力强的总能在短时间内构思作文,在确定具体文体的前提下搜寻相应的素材。阅读的文章多了,也能潜移默化地吸收优美词句加以运用。在逐步地模仿过程当中就能提高自己写作文的档次。在题材新颖等方面就大有收获。要想作文好,阅读量必须逐年加大。
4、简述课堂提问的技巧。(《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七章)
答:①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紧扣目的和重点,力求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内容理解的统一。
②问题的表述应清楚明了
③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④指名要面向全体。
5、简述语文课外阅读的措施。(课件第五讲)答:1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 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1)开展课外阅读体现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2)开展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3)开展课外阅读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3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策略(1)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谈谈你是如何解决小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答:小学生难以梳理自己发生的事和感情,所以很多孩子并不是没有事情写,而是不懂得写。
所以老师家长要做的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帮他们理顺那些事情,让他们重新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并加以引导。因为孩子是很容易忘事的,但记忆力又是很好的,稍加引导就能让他们回忆起来了。
但是不应该过分注重华丽的辞藻,不过最基本的语句通顺是一定要的,语句都不通顺了还学什么。作文就是作文不是说他写的是真的,他错误的语句也就的跟着被赞扬无视,那大家都不要学语文了。
最好的是,能够让他们在作文中引用语文课本上本身的好词好句,一举两得。以上是我亲自见证过的,我一起辅导班的老师就是这样,帮着孩子梳理一遍事情,他们写出来的就有理有据了。
2、你认为应如何加强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答:
一、发挥教材优势,落实“综合性学习”
二、积极开发和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促进“综合性学习”
三、注重多向整合,进行“综合性学习”又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1)注重学科的整合,进行“综合性学习”(2)注重目标的整合,进行“综合性学习”
(3)注意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
四、关注学生生活,丰富“综合性学习”
一、教学思想上,要体现综合性,但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 1.体现综合性。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为:
第一,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即同时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方面目标的相互渗透,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二,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强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倡导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强调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提倡观察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
第四,学习资源的综合性。主张课内与课外两种学习资源相结合,主张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资源等各方面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差别。从传统的单
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2.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
其一,以语文学科为主开展跨学科的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相结合,这也是新教材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改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教师在组织教学上出现偏颇,忽略了语文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为“生物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合唱活动”等,违背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倡导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的综合,但无论语文与其他学科综合的程度如何,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是姓“语”,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前提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必须注重学生字、词、句、篇的整体发展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其二,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又一特点为: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提倡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从本质上说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是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1.它是以让学生在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中,以内容的人文性为载体,以演讲、辩论、小品表演、合唱等为途径,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
3、如何对一节语文课进行评价。(《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P260-262)答:
1、教学目的的明确,完成任务好
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
3、教学方法适合,教师善“启”“善”、“导”。
4、上课组织得好,具有教学机智性
5、语言表达清晰,具有感染力
6、师生积极性高,配合默契
以上六条是评价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准,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20分)(如果这道题由于排版原因看不清楚,可以不做)
请根据下面表格所列出的小学各年级的识字量,分析这样安排识字量的意图是什么?(参看崔峦著的《小学语文教学论》P106-110,辅导课时老师还会讲一讲)
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生字统计表大纲和教材名称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生字统计表 大纲和教材名称 出版时间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总计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63年出版
一年级700字 二年级900字 三年级600字 四年级500字 五年级400字 六年级400字 总计3500字
义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92年出版
一年级400字 二年级750字 三年级550字 四年级400字 五年级250字 六年级150字 总计2500字
人教版(会认/会写)2001年出版
一年级950/350字 二年级850/650字 三年级400/600字 四年级400/400字 五年级400/300字 六年级(无)总计3100/2500字
答:低年级识字量大,这反映出对识字与阅读、作文的关系认识不同。广大教师和语文工作者总结了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对汉字特点的研究和认识也逐步深入。依据“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提出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因而一、二年级识字量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而一年级的识字量又比二年级少,因为一年级儿童刚进小学,对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活动,感到生畏不习惯又有趣,一年级先学3-4周的汉语拼音,因此速度慢一点,到了二年级初具识字能力,学习生活习惯了,速度就加快。现在的义务教育大纲,前三年安排识字量比较大,这不仅必要也是可能的。因为小学四年级以后要进行篇的训练,要学生理解段与段、段与篇的联系,侧重训练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还有作文训练。这些要求都以识字为基础。
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素质教育:
答: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P8
2、“
三、百、千”(课件第二讲)答:《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
三、百、千”,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古代,这三份启蒙读物是儿童识字学理的基本材料。
3、文道统一(课件第三讲)
.“文”即文章的外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写作方法等,“道”指文章的 思想内容。“文道统一”是指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文道统一”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
4、由述到作(课件第六讲)
答:是先打下基础,再求提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近。小学生作文训练应当体现出这个过程
5、教学评估(课件第九讲)答:广义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
6、读写结合(课件第五讲)
答: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 “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是尤其重要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阅读能力结构包括认读书面语言能力、(C),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课件第五讲)
A.理解书面语言能力 B.记忆书面语言能力 C.创作书面语言能力 D.欣赏书面语言能力
2、汉字字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ABC)(课件第四讲)A.笔画笔顺 B.偏旁 C.间架结构 D.汉语拼音
3、对小学生来说,出声朗读的作用(C)(课件第五讲)
A.增加阅读速度 B.集中注意力 C.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 D.训练语感
4、小学语文评估的系统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C)(课件第九讲)A.教材的选择 B.活动的实施 C.效果的评估 D.教法的确定
5、既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又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育措施之一的是(A)(课件第四讲)
A.正确的写字姿势 B.正确的执笔方法 C.爱惜写字用具 D.认真的写字态度
三、论述题(每题12分,共60分)
1、举例说明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语文教学原则。(课件第三讲)答:首先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明确思想教育的方向。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 篇课文来实现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每篇课文客观规定了的,不可随意加以发挥。所以,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统领全篇的中心思想,在引导学生领会文章蕴涵的深义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情感教育。其次,要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把思想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便是明确了思想教育的方向,但是,如果把中心思想直接塞给学生,用概括中心思想代替思想教育,那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实质,所以,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具体做法是: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看图学拼音学词、剖析关键词语、锤打重点句子、分析重点段落等办法,引导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和恰当的写作方法,并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第三,要援情入境、潜移默化。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遵循“因文悟道”、“披文入情”的原理,引导学生感知读物的思想内涵,做到“导之入情”、“导之入境”、“导之入理”,使学生能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从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的教学为例:语言文字的训练主要包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读一些句子,体会表述的特点。找出一些写得美的句子,体会体会。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实际上就在为此进行铺垫,作为水到渠成的总结就是理解课文结尾画龙点睛的这句话:“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举例说明如何对小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错别字。(课件第四讲)答: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字,给识字尚少的小学生造成错觉,为他们以后的识字设置了障碍,也为人们办事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在新课程改革中,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 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不免顾此失彼,老师们相对地淡化了识字,写字.加上考试科目,项目增多,学生任务重,头绪多,书写质量自然不高,不规范字越来越多,从学生的作文,日记等作业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基于以上这些状况,我不拟订了“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活动方案.实践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用字状况,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规范社会用字作出贡献.实践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字环境,实地考察出版物,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说明,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行业中的用字规范状况,探究社会上的错字,别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等不规范字的比率,对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使用规范汉字.。调查研究阶段实地调查。
分小组分类型实地考察社会用字状况,并对不规范用字情况进行分类与统计,填写社会用字状况调查统计表.长沙市社会用字情况调查统计表
样本总数 汉字 汉语拼音 标点、数字 汉英混用
错别字 繁体字和异体字
3、阅读教学对作文的影响和促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件第六讲)
4、什么是口语交际?请你谈谈阅读教学进行听说训练主要有几种方式。(课件第七讲)
答: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必要途径,如果学生能达到熟读成诵,那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当学生能熟读成诵,进而展开想象,文字就能很快生成形象,实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性。以三字经的形式编排,所选词语皆动宾短语,加上主语便成句子,如果再加上恰当的修饰成分,句子就会更加生动具体。在读这些动宾短语时,我采用了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学生教读,教师读“动”学生读“宾”,学生读“动”教师读“宾”,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参与读,训练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便能背诵这些动宾短语了。
听是说的基础,听也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手段,只有做好听的训练,学生才能 更好的说。为了训练学生说通顺的话,我编了一个故事:星期天,爸爸喂鸽子,妈妈弹钢琴,爷爷看电视,我站在阳台上看风景。突然,我看见小伙伴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跳绳„„他们玩得多高兴呀!学生认真地听我编的故事,陷入了故事的情境中。故事完毕,我问:“你们听出了什么?”此时就有学生似有所知。我示意学生回答,他说:“我能像老师一样在我们今天学的三字词语前加上人的名称。比如:同学们栽花草,明明养金鱼。”班上其他同学一听刚才同学的回答,个个恍然大悟,都争先恐后地要说,于是我及时止住,留与下一环节说的训练进行。学生通过听老师的故事,从中明白如何运用语言说通顺的话,再让学生说出,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述。
一、听写结合
听写结合主要是先听后写,一方面训练听的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写的能力。由听到写,本身就是一个从吸收、理解到思考、表达的发展过程,因此,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听写训练:
1、故事听写,一次给学生讲了三个故事,要求学生听后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写成记叙文,题目自拟。
2、情况听写,我多次组织学生到茂租铅厂各个车间参观,参观时;车间负责人介绍生产情况,我要求学生认真听记,回校整理后写一篇题为《茂租铅厂某某车间简介》的说明文。
3、事件听写,教师口述一件事,要求学生听后写小评论;
4、朗读听写,教师朗读一篇短文,要求学生听后写感想等。这些训练,学生很有兴趣,乐于接受,就能收到较好效果。
二、说写结合
说写结合,可以是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目的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 训练和书面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这是“语”与“文”的表达能力训练的统一。
例如,在“国庆”节,组织全班学生每人写一篇以“国庆”为主题的演讲词,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写的演讲词在四人小组里向向组员演讲,并组织同学在听的基础上评选出优胜者,这是先写后说的训练。先说后写的训练,如我曾就学生赌钱、吃烟,受到老师批评一事,组织全班学生分组口头评说:这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制止?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吸取教训?教师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口头讲座,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写一篇“一事一议”的作文,题目自拟。
三、读写结合
这里的“读写结合”不是通常所说的语文教学中的广义上的读写结合,而主要是指作文教学中当场读、当场写,一人读、大家听,大家写的听、读、写三者的结合,这种训练,可以是先听读一篇文章,然后就听读过的文章写一篇有关的作文,可以是缩写、改写、扩写、仿写、也可以是写评论、读后感、杂感。这种读写结合的训练,也可以是让学生朗读一篇他们自己写的作文,然后发动全班同学口头评议、讨论、修改,再组织他们各自写一篇修改文章。以前,我还组织初一学生相互批改作文,要求他们在认真阅读、仔细修改的基础上,就在被批改的作文后面,写一篇批改者的读后感或评论文章。学生要在别人的作文本上写文章,感到新奇、有趣,读得认真,写得也很认真。这种读和写的结合练习,收效也很好。总之,作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是让学生读了写,或者写了读,彼此结合,相得益彰。
四、听说读写结合
听说读写结合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全面安排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例如:我组织学生观看连续剧《王二小》,观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要他们仔细看,认真听,记住故事情节,回校根据听看的结果写一篇作文,题为《王二小的故事》,要求尽可能写得详细、生动,篇幅不限。这是在听的基础上写。文章写好后,我选了几篇写得较好文章,让学生在班上读给大家听,听了请大家口头评论,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这是在听、写、读的基础上说。接着,我们又要求学生都把自己写的《王二小的故事》予以压缩,改写成不超过三百字的“故事梗概”,这是在前述听、写、读、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写作(缩写)。最后,我还让学生在上述一系列训练的基础上又写了一篇《观<王二小>有感》的文章,进一步对《王二小》的思想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消化理解,着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样,就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都结合了起来,收到了多方面的训练效果。再如,我围绕开展的校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全面安排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具体做法是,首先组织听班主任作班风报告,要求他们边听边记。然后把报告记录整理成文,写成《班风报告记录整理稿》的作文。在听报告、写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学生开了一个以“发挥优良学风”为中心内容的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发言稿,题目是《我们要发扬什么表学风》或《怎样培养优良的学风》,先是在主题班会上口头说正式写成作文上交。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也为了进一步开展听读说写的训练,我在开过主题班会后,还组织了一次全班的学习经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先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题目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自拟。作文写好后,教师收来批改,从中挑选了十多篇内容和写作都较好的,让学生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说,训练他们把书面表达转化为口头表达。这些训练,有的先说后写,有的先写后说,中间又用听读把他们连接起来,收到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5、论述课内外语文教育的关系。(课件第三讲)
一、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把握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好语文的重中之重。
二、课外:课堂上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吸收和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但课堂之外的更多的时间同学们的语文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课堂之外怎样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一个很好的办法。(1)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堂之外有千山万水,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课本内的知识信息实在太少,大量的知识需要课外来完成。课外是课内一个很好的补充。
(2)以课外阅读为切入点,提高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优化外部环境,设立展示舞台,促进课外阅读。强化课内学习,但也不能忽视课外的积极作用。语文教学本身也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以此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使其更具活力,内外结合,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也让更多的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第三次作业 1.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答: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1.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也是进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是工具,那么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工具课。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工具,同时语文也是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母语得天独厚的语言和文化环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2.小学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 语文的基础工具性还表现在人们凭借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说话作文,直抒胸臆。语文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并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陶冶性情。因此语文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程要重视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要重视在交际中学语文、用语文,要充分体现披文入情、作文达意的学科特点。
3.小学语文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语文学科的每一篇课文,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听说读写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广泛的思想性。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形式共生共存、相辅相成,决定了语文课程文道统一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语文课程一方面要重视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要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最主要的是:工具性和思想性,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2.简述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答:小学语文的编写一般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一、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二、语言文字要规范。
三、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
四、要为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五、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3.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答: ⑴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统一原则
⑵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⑶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⑸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的教学能力。答:⑴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⑵选择与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能力 ⑶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
⑷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 ⑸全面创新的能力 ⑹教学监控能力
5.试论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答: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时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三、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学思想
五、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艺术如何
6.举例论述如何拓展小学生作文练习渠道。
答:
一、拓展空间,积累丰富多彩的真素材 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拓展作文素质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1、让学生走进生活。平时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质的习惯。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从而他们会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3、让学生走进书籍。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学生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积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这样写作时的表达也就越丰富。
二、作文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作文指导首先要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是几周就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一篇作文的联系时间也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安排,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是两周。
2、解放心灵,掏出内心深处的真心话。这就离不开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无所不言。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和学生展开心灵对话,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种种恐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
3、随心所欲,写出富有个性的真性情作文时要使学生的身心获得真正的自由,允许学生自由倾吐、无拘无束,甚至随心所欲。具体做法:命题要自主、选材要自由、表达要自然。
三、作文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作文指导中,可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作文指导策略。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具体作文的点评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而后再确定较有针对性的点评方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7.结合叶圣陶先生以下的几个论述,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1)“语文教学之一的目的是为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课本必须善读,一也;因善读课本而自能读其他书籍报刊,二也;二者皆能做到,乃为达到目的,教学成功。”
(2)“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3)“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答:由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论述中,可以归纳出培养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时需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前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采取“自读自悟”的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读中想象、读中欣赏、读中积累,其核心是自始自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朗读为主线,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坚决摒弃繁琐分析,摒弃抽象说教,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加以引导、指导,使学生学得更好,并在学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学的方法。随着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获得了独立学习的机会,争取独立的内在需求得以满足,独立学习的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学会读书方法——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核心。
首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包括自读感知、自读想象、自读欣赏、自读积累。
其次,学习读书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并正确运用才能真正实现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是用浏览的方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用略读的方法,寻书专著课文材料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的重点;用精读的方法,正确而有创见的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的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的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的联系运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应当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四、精读与略读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是达到独立阅读能力的途径
学生在课内所读的课文只是例子,学生凭借它西的种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阅读方法才能内化为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题,课外阅读时补充;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继续;课内阅读学方法,德外阅读重应用。
五、突出多读,重视积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保障
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多读是指:遍数多、数量多、品种多。只有通过多读,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语文能力。
6.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篇六
§4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Ⅰ.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并利用定义证明函数是否具有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2.掌握有界函数、单调函数、奇(偶)函数、周期函数的图形特征,并加以合理地应用.Ⅱ.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有界函数、单调函数、奇(偶)函数、周期函数的概念.难点: 有界函数、单调函数、奇(偶)函数、周期函数的概念.Ⅲ.讲授内容
一
有界函数
定义
1设f为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存在数M(L),使得对每一个xD有
f(x)M(f(x)L),则称f为D上的有上(下)界函数,M(L)称为f在D上的一个上(下)界.
根据定义,f在D上有上(下)界,意味着值域f(D)是一个有上(下)界的数集.又若M(L)为f在D上的上(下)界,则任何大于(小于)M(L)的数也是f在D上的上(下)界.
定义2 设f为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存在正数M,使得对每一个xD有
f(x)M,(1)则称f为D上的有界函数.
根据定义,f在D上有界,意味着值域f(D)是一个有界集.又按定义不难验证: f在D上有界的充要条件是f在D上既有上界又有下界.(1)式的几何意义是:若f为D上的有界函数,则f的图象完全落在直线yM与yM之间.
例如,正弦函数sinx和余弦函数cosx为R上的有界函数,因为对每一个xr都有sinx1和cosx1.关于函数f在数集D上无上界、无下界或无界的定义,可按上述相应定义.的否定说法来叙述.例如,设f为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对任何M(无论M多大),都存在xD,使得f(x0)M,则称f为D上的无上界函数.
§1.4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例1 证明f(x)1x为(0,1]上的无上界函数.1M1证 对任何正数M,取(0,1]上一点x0
f(x0)1x0,则有
M1M.故按上述定义,f为(0,1]上的无上界函数.
前面已经指出,f在其定义域D上有上界,是指值域f(D)为有上界的数集.于是由确界原理,数集f(D)有上确界.通常,我们把f(D)的上确界记为supf(x),并称之为f在xDD上的上确界.类似地,若f在其定义域D上有下界,则f在D上的下确界记为inff(x).
xD
例2 设f,g为D上的有界函数.证明:
(i)inff(x)infg(x)inf{f(x)g(x)} ;
xDxDxD
(ii)sup{f(x)g(x)}supf(x)supg(x).
xDxDxD
证
(i)对任何xD有
inff(x)f(x),infg(x)g(x)inff(x)infg(x)f(x)g(x).
xDxDxDxd上式表明,数inff(x)infg(x)是函数fg在D上的一个下界,从而
xDxDinff(x)infg(x)inf{f(x)g(x)}.
xDxDxD(ii)可类似地证明(略).
注
例2中的两个不等式,其严格的不等号有可能成立.例如,设
f(x)x,g(x)x,x[1,1],则有inff(x)infg(x)1,supf(x)supg(x)1,而
|x|1|x|1|x|1|x|1inf{f(x)g(x)}sup{f(x)g(x)}0.|x|1|x|1
二
单调函数
定义3 设f为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对任何x1,x2D,当x1x2时,总 有
(i)f(x1)f(x2),则称f为D上的增函数,特别当成立严格不等式f(x1)f(x2)时,称f为D上的严格增函数;
§1.4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ii)f(x1)f(x2),则称f为D上的减函数,特别当成立严格不等式f(x1)f(x2)时,称f为D上的严格减函数;
增函数和减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严格增函数和严格减函数统称为严格单调函数.
例3 函数yx3在R上是严格增的.因为对任何,x1,x2R,当x1x2时总有
x2x1(x2x1)[(x2x12)234x1]0,即x1x2.233
例4 函数y[x]在R上是增的.因为对任何x1x2R,当x1x2时,显然有[x1] [x2].但R上不是严格增的,若取x10,x212,则有[x1]=[x2]0,即定义中所要求的严格不等式不成立.此函数的图象如图1—3所示.
严格单调函数的图象与任一平行于x轴的直 线至多有一个交点,这一特性保证了它必定具有反 函数.
定理1.2
设yf(x),xD为严格增(减)函数,则f必有反函数f定义域f(D)上也是严格增(减)函数.
证
设f在D上严格增.对任一yf(D),有
xD使f(x)y.下面证明这样的x只能有一个.事实上,对于D内任一x1x,由f在D上的严格增性,当x1x2时f(x1)y,当x1x时有f(x1)y,总之f(x1)y.这就说明,对每一个yf(D),1,且f1在其都只存在唯一的一个xD,使得f(x)y,从而函数f存在反函数xfyf(D).
1(y),现证f1也是严格增的.任取y1,y2f(D),y1y2·设x1f1(y1),x2f1(y2),则y1f(x1),y2f(x2).由y1y2及f的严格增性,显然有x1x2,即f1(y1)f1(y2).所以反函数f21是严格增的.
例5 函数yx在[—,0)上是严格减的,有反函数(按习惯记法)yx,x(0,);yx在(0,+)上是严格增的,有反函数y2x,x[0,+)。但yx在2§1.4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整个定义域R上不是单调的,也不存在反函数.
上节中我们给出了实指数幂的定义,从而将指数函数
yax(a0,a1)的定义域拓广到整个实数集R.下面证明指数函数在R上的严格单调性.
例6 证明:,y=ax当a>1时在R上严格增;当0
证
设a>1.给定x1,x2R,x1x2.由有理数集的稠密性,可取到有理数r1,r2,使x1r1r2x2,故有
ax1x sup{ar|r为有理数}arar2sup{ar|r为有理数}ax2,1rx1rx2这就证明了a当0a1时在R上严格递增.
类似地可证.ax当0
注
由例6及定理1.2还可得出结论:对数函数ylog严格递增,当0
三
奇函数和偶函数
定义4
设D为对称于原点的数集,f为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对每一个xD,有
f(x)f(x)(f(x)f(x)),ax当a>1时在(0,)上则称f为D上的奇(偶)函数.
从函数图形上看,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则关于y轴对称.
例如,正弦函数ysinx和正切函数ytanx工是奇函数,余弦函数ycosx是偶函数,符号函数ysgnx是奇函数(见图1—1).而函数f(x) sinxcos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因若取x04,则f(x0)2,f(x0)0,显然既不成立f(x0)f(x0),也不成立f(x0)f(x0).
四
周期函数
设f为定义在数集D上的函数.若存在>0,使得对一切xD有f(x)f(x),则称f为周期函数,称为f的一个周期.显然,若为f的周期,则n(n为正整数)也是f的周期.若在周期函数f的所有周期中有一个最小的周期,则称此最小周期为f的基本周期,或简称周期.
§1.4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
例如,sinx的周期为2,tanx的周期为.
7.论小学数学教学的快乐教学 篇七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很大的形象性, 教师应在他们思维过程中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学到知识。40分钟的一堂课, 从开始15~20分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最佳时间, 之后学生的注意力渐渐不够集中, 所以教师在每一堂课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游戏, 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拍拍手”“说一说”“找朋友”“寻宝”“夺红旗”等数学游戏穿插于教学中, 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教师和学生一起准备2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课堂上让学生任意摆出各式各样的长方体, 并让学生回答各自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长、宽、高各是多少, 长、宽、高的乘积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而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长×宽×高。这种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习知识的方法, 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形象具体。不仅易于理解和记忆, 而且富于儿童乐趣, 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增设快乐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增设快乐情境, 让学生有一种“我要学, 我能成”的进取状态。如在讲授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教师故意让学生随意报数, 教师判断。经过紧张报数与迅速的判断, 学生感到神奇, 萌发了求知欲。然后, 教师才把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传授给学生, 这样, 知识就学得快, 记得牢了。最后, 又搞“我能判”的活动, 让学生同桌进行“你报数, 我来判”的活动, 促使全班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
四、变换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情境的变换能使学生兴趣更浓厚。在教学过程中, 新授课复习与其有关的旧知识, 然后用知识迁移的方法给学生铺路, 获得新知识。例:教学分数工程问题中的一道例题:一项工程, 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 由乙工程队修建需30天,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例题出现前我首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段路长140米, 甲队每天修15米, 乙队每天修20米, 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学生一看很简单, 问题同前一道题一样, 也是求工作时间的, 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此时, 教师提问“工作总量是多少?工作效率是多少?学生一时答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我们这一节学习的内容, 希望大家认真听, 积极思考。”通过以上问题,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进而使学生愉快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新知识的浪潮中去。
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教数学
8.试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語;教学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更是关键。但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只注重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忽视“说”的培训,我们的学生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1.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先天不足
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重要条件,任何一种语言的实践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的,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除了每星期有限的课堂时间外,小学生很难再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这种先天不足的制约因素成为“哑巴英语”的借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在美国生活了两年的人归国后,他的英语口语水平远比在中国学习了六年英语要高得多。
2.英语教师口语水平低、教学方法古板——后天畸形
虽然我们每周还有固定的课堂英语时间,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一方面是因为有部分教师自身英语口语水平就比较低,他们本身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习得的英语,再加上一些地方教师的英语有严重的方言口音,这样就导致我们学生的英语口语不纯正,后天畸形。另一方面,一些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太陈旧:一个老师在四十五分钟的有限教学时间内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不顾学生的课堂反应,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二、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1.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环境,尽可能地用英语跟学生交流和教学。把英语单词和句子的规则通过特定的训练向学生进行形象的渗透和强化,激发他们的感知能力,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2.提高本地教师英语口语水平,引进外籍教师
只有教师的英语发音纯正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对于那些英语口语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教师来说,学校最好能让这些教师主动去进修或者学校引进一些外籍教师来专门教授英语口语,外籍教师在跟小学生交流的时候,无形中就会有一股强制力量来“逼迫”小学生必须开口说英语,这样,只要学生开口说英语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就能得到提高。
3.由易到难,逐步进行
研究表明:儿童在发音、动作、习惯方面的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高,这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有利条件。所以,教师每次在教授新课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仔细听听单词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只有通过大量的模仿后,学生的舌头才会变得灵活,语调听起来也会顺耳。以此为基础,用以前学过的单词来解释新单词,在句子中进行替换练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熟悉英语的语法结构。从单词到句子,从句子到语法,由易到难,逐步进行。
4.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变换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童话、动画、科幻等方面的书籍、影视一直都是小学生最爱的东西。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因为其内容设计直观、生动、
立体形象,符合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所以,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色彩鲜艳的图片、有趣的动画片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道具。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而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培养孩子学习英语是为了孩子将来更好地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口语能力的突破,训练了他们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了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为他们将来的个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玮.关于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对策[J].小学时代:教师,2012(12).
[2]赵琳.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
【论小学英语教学】推荐阅读:
论小学作文教学08-06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12-13
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09-16
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措施的改进09-12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10-01
[小学英语]小学英语不宜用国际音标07-22
小学英语引智培训英语感想07-23
英语单词小学11-26
小学英语字母教学08-18
小学英语 教学游戏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