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精选14篇)
1.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一
0引言
随着煤炭开采能力的大力提升,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所回头。由于复杂的煤田地下环境使煤矿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受到了极大地安全威胁,其中矿井的瓦斯、煤尘、火灾以及水灾、运输、冒顶事故是威胁井下工人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而上述的几种灾害中瓦斯、煤尘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就是为了有效的减少上述几种问题带来的危害。基于此,应当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加强“一通三防”的管理,从而有效的保证煤矿生产的基本安全。
1“一通三防”概述
“一通三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矿井的通风,借助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完成井下通风工作,保障为各个用风地点供给足量的新鲜风流;第二,在采掘作业过程中,要严格管理矿井瓦斯,配备相关的瓦斯监测监控设备,杜绝电气设备失爆。当发生瓦斯浓度超限是,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必要时撤出受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同时关闭供电系统;第三,粉尘浓度过大时会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视线和呼吸,因此在实际的采掘作业过程中应当从源头治理粉尘,采掘设备设置内外喷雾,巷道内设置净化水幕、点喷雾等设施,并且安装先进的防尘设备、设施,涉尘人员要佩戴专门的防尘口罩,做到粉尘从产生到传播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有效的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和职工身体健康;第四,由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的原因很多,因此应当根据火灾发生的基本性质和地点,采用合适的办法进行灭火,并且迅速撤离相关人员。
2.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二
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1.1 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1.1.1自然条件恶劣
我国煤炭所在地域大多处在地址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区域。据统计, 煤矿开采中85%以上属于井工开采, 平均在400m深处的地下作业, 自然条件的制约是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复杂, 常常受到地下水、瓦斯、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而且随着作业面的不断延伸, 一旦发生灾害治理起来将更为困难。
1.1.2技术条件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 许多煤矿企业技术装备落后, 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不高, 煤矿从业人员, 尤其是小型煤矿企业受其资金等条件制约, 人员安全生产技术素质不高, 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地发展要求。此外, 因体制、资金等制约, 煤矿生产领域内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企业的逐利性和经济实力的限制, 对涉及行业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技术攻关还有待于政府的支持。目前, 我国煤矿在“一通三防”、防治水、矿井深部地压、冲击地压、高温热害和支护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 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
1.2 煤矿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统计表明,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90%以上是由于管理上出现漏洞所致。在重大矿难的背后, 凸显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欠缺和不到位。
1.2.1产业集中度不高
80年代, 为增加煤矿的生产量, 国家采取了鼓励集体、个人办煤矿政策,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导致了较长时间内国有与集体、个人煤矿企业之间无序竞争, 煤矿生产企业“遍地开花”。如今虽然政府关闭了一些小煤矿, 但由于基数大而集中度不高。
1.2.2管理人员不足, 培训力度不够
除了国家重点煤矿外, 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由于煤矿工作本身具有风险大、强度大、报酬低等特点, 专业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许多小煤矿的经营者大多自身文化低,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不够, 多是凭借经验进行运营管理, 没有系统的对一线开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很好的培训, 即使有培训大多也是临时的, 应付性质的。
1.2.3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部分煤矿主受利益驱动, 无视政府监管, 是煤就采, 违规回采煤柱, 大肆开采帽子煤, 甚至一些煤矿主对政府的监管是阳奉阴违, 哪怕是停产整顿期也想方设法生产, 全然不顾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一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管理思想上的麻痹松懈, 不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常常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2.4监管力度不够, 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幅员辽阔, 煤矿企业众多, 但安全监察人员长期不足的现状并未有大的改变, 即使是一些大中型煤矿既要受当地政府相关职能监管, 又要受上级监管部门监管, 这种多头监管容易出现“都不管”或者相互推卸监管职责的局面, 加之现有的监管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不高、措施不完善等等问题的存在, 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管理领域问题较为突出。
2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安全生产管理投入不足
目前,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相对滞后, 许多煤矿企业仍然沿用五十、六十年代配备的通风、运输等设备, 这些设备已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财政部、发改委、安监总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曾对建立煤矿安全设施投入长效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 13个省区中认为规模以上煤矿安全欠账达300多亿元, 由此推算出全国煤矿安全欠账高达500多亿元。煤矿安全投入不足, 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极大隐患。此外, 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尚未形成有效的转化应用体制机制, 许多新技术无法得到推广, 这些都严重制约煤矿安全的科技进步和安全技术的提高。
2.2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及监管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于2002年就颁布出台了《安全生产法》, 但随着煤矿生产领域和整个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些法律条款已出现了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前瞻性和统一性等问题, 例如《安全生产法》第17条, “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若改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或“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隐患”或许更为妥当, 此外该法并没有对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素质等做出具体规定, 忽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教育。煤矿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 而且现有体制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只可根据下面上报书面材料进行安全管理, 缺少相应的现场监督检查;与煤矿行业的高额利润相比, 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显得明显不够, 违法成本低导致许多煤矿主“宁愿花钱挨罚也不愿加大安全监督力度”。
2.3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 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 煤矿行业也有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现场违规操作造成的。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 由于广大采煤操作人员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培训, 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普遍不高。此外, 我国国有煤矿从业人员大多工作时间都在10-14个小时, 一些中小煤矿甚至更长。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 势必会降低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大了误操作的概率及发生事故的几率。
3构建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煤矿作业是在特殊且复杂的环境下开展, 这就要求始终把安全摆在首位, 抓好从生产到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工作, 探索建立完善的科学体系。具体而言, 应该是生产、管理人员要树立牢固的安全理念;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建设。
3.1安全生产理念培养体系
安全理念的渗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先进安全理念的树立可以对推动广大的生产管理人员正确识别和把握安全生产规律, 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目标, 激发员工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 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 培养全员安全生产理念必不可少。首先要认真分析安全的理念需求, 即根据是一线员工还是管理人员分别为其提供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生产、管理安全知识需求的培训。在此基础上, 再根据生产现实的需要, 提供短、中、长期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和确定相应的培训内容, 并选择合适的培训师资。这其中的管理人员要尤其注意深入生产一线, 及时掌握员工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了解掌握他们的安全意识是否薄弱, 并对症下药, 及时加以教育引导。此外, 身为管理人员自身更应牢固树立“安全管理出生产力、出效益的”生产管理理念, 强化对自我安全意识的硬性要求, 做到率先垂范。
3.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煤矿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完备的机制保障, 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减少煤炭生产事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该套系统应该具备保存传感器的实时采集数据;能够随时统计不同站点的通讯、供电、报警、断/复电状态;具有累积量采集和显示功能;依据采集数据能迅速生成各种报表;配齐检测瓦斯含量的各种防爆传感器, 地面中心站要具体负责系统的配置和对监测数据的正确处理。
3.3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复杂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相关数据和指标的一种综合反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个系统, 其考核评价的指标应是建立在其生产要素上, 即, 人、机、环境三个方面, 坚持准确、全面、可指导性、可比性等原则。其中,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开采人员, 其心理、生理、安全意识、经验以及自身素质等因素都与煤矿事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对“人”的考核评价指标应该是对其工作性质、能力、工具、工作方法等指标进行考评;其次是对“机”的考核评价, “机”作为煤矿的劳动工具, 衡量其尺度便是机械化水平, 机械化水平越高生产效率就会越高, 与之对应的事故发生的次数和频率就会大为减少。“环境”的考评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我国煤矿开采大多是以井工开采模式, 因此其受自然地质因素影响较大。因此, 这里的环境考评指标应包括所采地域的地质构造、水文地址、煤层埋藏条件、瓦斯等级等等, 这些因素直接会决定矿井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回采工艺等等。
3.4构筑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为整个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外在的保障支持, 因此, 一套完备的、科学合理的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一套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应包含: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注重安全生产;秩序管理, 注重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规划管理, 对生产规模、生产地点以及生产工序等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离不开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企业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等等。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领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恶劣、技术落后、产业集中低下、人员素质不高以及监管措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及其原因的深入分析, 从加强安全理念培育、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考核评价和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3.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三
【关键词】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构建
0.前言
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被称为后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煤炭企业引入这种管理模式,将使煤炭企业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因而,在我国煤矿企业建立和实现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就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是当务之急。
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一样被称为后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强调的是“预防为主”。主要辨识和评价组织活动中的危险,并积极控制;强调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指导完善其活动;强调全过程控制,有针对性地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以期达到对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模式,可促进煤矿的安全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化。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由五大功能块组成,即方针、计划、实施和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其系强调预防为主,主要辨识和评价组织活动中的危险,并积极控制;强调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指导完善其活动;强调全过程控制,有针对性地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一期达到对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模式,可促进煤矿的安全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化。
2.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2.1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
(1)要对体系标准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各级人员认识其重要性并有能力履行其职责和义务。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2)建立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应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制定计划应注意目标明确、控制进程、突出重点。
(3)安全卫生管理现状的调查与评估是建立体系的基础,通过调查,为煤矿建立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收集信息。对以往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指标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并补充、完善、明确或重新划分组织机构与职责。
2.2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煤矿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文件的制定、执行、评价和不断完善。煤矿在编制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时,应与原有的质量和环境等管理体系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矛盾和不协调,使管理体系文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管理体系文件一体化的管理。
3.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构建的机制创新
3.1建立目标责任网络
从矿长到区长、各班组长,从党委书记到党支部书记、党群部门领导,从各专业科长到职能人员,层层逐级制定“为官”责任,保一方平安的目标责任、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措施逐级负责的管理网络。
3.2建立检查讲评机制
每周一由行政一把手主持全矿安全工作例会。职能科长详细汇报对基层检查情况和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提出下周安全工作的要点。矿领导对专业科室和区队及车间落实安全责任制情况逐一讲评指导,使逐级安全责任制得到很好落实。
3.3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级分析领导和专业人员的责任,对责任者严肃考核。因管理责任造成事故,对管理责任者要填报“违规违章表”,扣除全月效益工资。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安全工作执法检查,首先检查各级领导是否在位,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在周、月安全评比中,名次位居后三位的领导,在参加例会时,接受面对面的批评帮助。通过逐级责任追究机制,及时纠正领导层不负责任的行为。
3.4建立职务诫勉机制
矿考核小组每季对班组长以上的干部落实安全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对工作有差距的,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批评教育;对安全责任不落实的给予警告,扣除当月全部奖金和效益工资。对抓安全工作不得力不称职的,一票免职。
4.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构建的管理创新
4.1强化教育,生动有效
坚持不懈的安全教育,是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防护能力的基础。首先,煤矿应结合季节生产的特殊性,针对具体的事故案例,应用安全技术知识,及时编发生动形象、发人深省的教育材料,以班组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学习讨论。改变过去那种领导人员“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其次是班组联系本职工作,学习有关知识,通过进行事故分析,查找问题,开展批评,研究措施,达到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提高班前会和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质量的目的。从而使职工在思想上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接受教育转化;在行动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化。
4.2组织搭台,职工唱戏
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创建必须以职工群众为主体。煤矿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安全生产日”、“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事故隐患自检整改月”、“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勇夺安全新人奖”等竞赛活动,举办板报、摄影、书法、漫画展,创办事故图片园地,组织杜绝事故有奖征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等活动,同时将事故现场拍成纪录片,定期向职工播放。广搭“舞台”,让广大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4.3制度约束,规范管理
煤矿应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结合煤矿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组织职工学习,同时进行考核,不合格的,工资减半,继续学习,直到合格为止;对安全制度实行不定期的检查,主要检查落实情况。
4.4奖罚严明,双向激励
建立矿级和班组两级安全生产按周检查,按月评比奖罚的运行机制。企业要成立经专门培训、有检查资质人员组成的检查小分队,持证上岗,对全矿日常安全依法进行检查,发现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应下达通知书,按“奖惩”办法实行不同级别的罚款,并逐级追究责任。评比排序前三名的班组,给予经济奖励;对当月评比排尾的班组,扣除当月奖金。年度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的班组,先进科室、安全标兵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对安全生产做出特殊贡献,建议被采纳取得显著效果或避免重大事故的个人,给予特等奖励。
5.结束语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近些年在一些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从总体上看,有的煤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和综合防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粉尘防治工作,开展了尘肺病的诊断和普查工作,对接尘职工、尘肺病可疑人员及尘肺病人进行健康复查。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对接尘人员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推动了企业职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实质性的监察效果。
【参考文献】
[1]慕庆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2(4).
4.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四
“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对全面提高矿井“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水平,形成齐抓共管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促进企业持续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保障意义。
一、使“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入耳入脑入心
“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其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本质内涵是人人有责、齐抓共管,核心要素是通风管理、全员参与,根本要求是过程控制、超前预防。强调了“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突出了“人人关注通风,人人重视安全”的主体地位,是对新时期煤矿通风管理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是对新时期煤矿通风管理实践经验的基本概括和高度总结。
“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抓住了安全超前管理、事故超前预防的关键,是实现加强细节管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有力措施,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向科学化迈进的必由之路。
“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有力地推进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人人都是通风员”为核心进行长期的理念灌输,增强了全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遵章守纪、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管安全、我保安全”的转变。
“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既指出了全员参与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又突出了决策层、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是要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全面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打造“人人抓通风、人人管安全”的安全作业环境。
二、使“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落地创新拓展
矿井生产过程中,存在井下作业地点多、施工地点分散等现实问题,给通风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推行“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理念,能够实现通风管理由点向面的有效拓展,促进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之间在通风管理工作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职能部门管理到全员管理,员工由被动执行到主动思考的转变,使事故多发的态势得到根本稳定好转。比如:工作面出现停电停风,人员极短时间内撤不出来;绞车司机随意调节硐室风窗;同时打开两道风门等现象有时仍然存在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理念渗透不到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的,下面,结合南阳煤业实际情况,浅谈三点做法:
(一)以全员安全素质提升为目标,起到思想认识到位、安全技能提高的效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都是通风员”的浓厚氛围。通过企业网站、矿报、公开栏等渠道,不断向职工灌输“人人都是通风员”的理念,让每一名职工深刻理解其内涵和意义,进而转化为自动自发自觉自律的实际行动。
二是强化职工培训,发挥专业人员传、帮、带作用。采取编印通风员手册、外聘专家授课、组织外出学习的方式进行“人人都是通风员”专项知识培训,使每名职工都能够站好岗、履好职,做一名合格的通风管理员。三是严格考核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加大通风专业知识考试比重,每月对各连队职工进行一次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严禁入井,接受停工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凡不合格者,技术员调离工作岗位,科队长降职处理。
(二)以现场技术指导为重点,起到理念强化渗透、难点及时解决的效果。
一是实行连队技术指导分包制。通风技术人员每人负责包2个连队,每周入井次数不少于3次,对分管连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是技术指导负责人每月到分管连队召开一次分析总结会议,各科、队技术员以上人员参加由总工程师主持的月度“一通三防”专题会议,分析总结上个月存在的问题,捉出合理化解决方案,明确下个月工作重点。
三是借助“手指口述”工作平台,进一步渗透“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要求各岗位工种,不仅掌握本岗位“手指口述”岗位标准,而且要熟记通风员“手指口述”以及“三懂、三会、三做到”的岗位标准,每月分两个层次进行考核,即:安全管理人员对井下职工进行考核,矿级领导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要求考核覆盖率必须达到100%。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为途径,起到规范职工行为、保障安全生产的效果。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例如:2013年5月1 6日0点班,机电副总在回撤支架的3209综放工作面带班,在安排瓦斯员检查瓦斯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区死角处瓦斯浓度达到了1.1%,他立刻责令工作面停止工作,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安排专人采取措施降低该处瓦斯后,将该死角进行了充填,杜绝了瓦斯超限作业。截止5月底,井下通风设施维修量由2007年以前的每月50余次降至每月l5次左右,未发生一起人为破坏通风设施现象:职工培训考试合格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97%。
三、使“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多层次构建大格局
“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体现了团队和个体、全面和局部、长期扣现实的高度统一,我们在实践中,积极依靠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构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安全工作大格局。
一是决策层要带着感情做决策。我们矿领导班子带着真情去进行决策,在生产运行中突出安全重点,抓好通风系统关键环节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证提高矿井通风质量。同时还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做到生产布置优先考虑通风系统,通风隐患无法处理的不布置生产。在安全投入上,按照规定提取通风专项费用,专款专用,确保通风设备、设施、工程的资金投入及时到位。
二是管理层要带着责任抓管理。我们矿各级管理人员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通风工作。通风专业从优化通风系统、提高设施质量入手,狠抓通风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夯实通风基础;机电专业狠抓“井下电气、通风设备、供电可靠性”三件大事,确保基础装备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安全专业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责任,加大监查力度,深化安全基础整治。煤矿的区长、技术员、班组长作为现场“一通三防”安全工作中的第一责任者,带着责任去抓通风、管通风,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一通三防”隐患。
三是操作层要带着敬业精神去操作。我们矿每位职工牢固树立“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认识到个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企业发展和社会安定紧密相关,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白我保护能力。同时怀着对自己生命爱护、对工友生命健康负责的真情,去爱护通风设施,维护矿井“生命系统”的安全。
5.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五
作者:义煤集团跃进煤矿罗先奎
我们深知,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实现班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夯实煤矿安全管理基础,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推进煤矿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煤矿企业矿全面实现打造安全生产矿井,创建“精品五优”矿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煤矿企业如何加强班组安全建设谈一点看法。
一、搞好班组工作,首先要完善班组制度建设。严格班组安全生产定员管理。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制定班组定员标准,保证班组安全生产基本配置,建设班组安全网络小组。实行现场“限员挂牌”制,严格控制作业人数,严禁超定员生产和两班交叉作业。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员专职质量验收员,群监网员、跟班队干等应按职责做好班组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推行班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在危险辨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实行风险超前预控,提高员工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加强班组安全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班组信息管理系统。班组要做好班前会,班评估安全信息记录和生产、施工等作业记录;认真填写出勤、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班组井下员工到岗、培训等信息,提高班组安全信息基础管理水平。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控制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实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效益结构工资制。加大安全构成比重,严格考核奖罚,将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班组长、班组员工推优评先,效益工资分配的根本依据。
二、搞好班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班组现场安全管理。把开好班前会作为现场管理的第一道程序,结合本单位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工程、每道
工序,明确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识别不安全因素,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做到安全注意事项不明不下井,安全责任不清不下井,抓好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治理责任。对生产作业各岗位、地域生产设备及各系统进行定时、定点检查,及时排查治理现场事故隐患,隐患没有排除,班组长不得组织生产。对限期治理的事故隐患,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遇到重大险情要及时汇报组织人员撤离,以免事态扩大。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推行作业现场精益化管理、文明生产。每班要对工作现场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实现动态达标,积极创建安全精品工程,班组长对现场作业条件的变化情况有安全生产决策权和组织指挥权。有检查职工安全作业情况、抵制违章指挥权,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有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的权利。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填写好交接班记录,做到手交手、口交口、防止问题不明、措施不当、危及安全生产。
三、搞好班组建设,要重点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开展结合实际,形式多样、体现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强化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培养安全生产价值观,培养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和发挥班组在员工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加强班组安全知识、岗位技能培训,班组长和所有班组员工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培养和弘扬班组团队精神,做到工作相互支持,生活相互关照,构建和谐班组。以师带徒、以强带弱,结对子等形式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促使班组员工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技术,提高防范事故能力。鼓励员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小发明、小创造等安全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活动;鼓励班组员工立足岗位进行技术创新;努力营造学技术,钻业务、争先进、保安全的浓厚氛围,促进我矿班组安全建设上等级,创水平。
四、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在管理的各方面都以职工的能力,专长、兴趣、心里状况等综合性情况安排最适合的工作,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一个企业或一个单位善于运用人本管理,企业或单位的管理就理顺,凝聚力就强,工作效率就高,各项工作的完成就顺利。我们的煤矿企业要把实施人本管理作为提高煤矿基层区队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如推行职工生日休活动,征集合理化建议等,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广大职工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凝聚了职工的向心力,增强了区队的战斗力,全矿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和全面提升。区队干部在区队建设中,要做好学习、工作、团结和顾全大局的表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培养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达到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经济效果。因人而异实施人本管理。区队是矿井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一切生产任务的执行者,它是煤矿生产组织管理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目前,煤矿企业由于人员多、用工多、他们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用工性质也不一样,所掌握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都制约和要求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进行管理。民主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新形势下的民主管理,就要从职工最关心、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让职工参与到区队管理中来,切实维护好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使其成为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调动生产积极性的“助推器”。坚持做到职工最关心什么,最想了解什么,就公开什么,确保公开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彻底消除民主管理的盲点和空白点。对制定和即将实施的区队考核管理办法等,充分征求职工意见,使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从而使职工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心平了,气顺了,干劲更足了,呈现出了上岗有干劲,工作有激情、人人想干事的良好氛围。人本管理凝聚职工向心力。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企业上下所有人的心系在一根藤上,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从细微之处着手,把职工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来解决,设身处地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建立职工家庭档案,完善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对每名职工的情况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让每名职工切身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党员作用提升区队战斗力。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在前,干在前,鼓舞区队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搞好班组建设,不断要加强精细化管理,规范作业流程,规范职工作业行为,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提高班组工作效率,保证安全工程质量,煤矿企业任何时候只有不断的拓宽用人渠道,把班组长纳入煤
6.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篇六
煤矿的安全管理,是以人为本、和谐矿区、认真落实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是煤炭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本文就从煤炭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管理工作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1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煤矿工作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些管理者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造成管理失误,严重时会出现危险,伤及人身安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大体现状是总体较好,但是还会出现一下安全管理不得当的事件。
2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 施工者自身安全的保障
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安全施工,是管理者首先需要考虑的。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确保施工者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作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工程质量。
2.2 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保障
整个施工过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有安全保证。管理者的任务是确保施工进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应该跟随施工,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煤矿安全工作的前提,而现在的企业往往忽视管理制度的建立,这样很容易使管理者在行使工作职权时无章可循,造成管理的失误。
3.2 奖惩制度不明确
明确的奖惩制度可以使管理者在行使管理职能的时候有一个动力,同时也是对管理者的一个约束,如果出现管理失误会受到惩罚。然而现在,企业的奖惩制度不明确,往往有错不罚,有功不奖,这样管理者的工作就会出现散漫的现象,造成管理不严的现象。
3.3 安全管理混乱,违规现象严重
一些煤矿管理人员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决定开采方法、开采任务,同时管理维护工作跟不上,管理部门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安全事故依旧发生。
4 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用理性的思维,去真抓、实抓、全抓。由于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而安全管理工作又对施工者个人、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等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所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下面就简单论述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a)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制度。要想长期抓好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单纯的依靠人去管人,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使人人都了解制度,遵守制度,形成一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各尽其职的局面,这样的管理工作才算做到位;
b)落实制度的实施。制度建立了就要抓好落实,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再好,也需要全面的制度来限制他们的行为,否则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煤炭这种高危行业,在落实制度的时候,既要抓住重点,又要从严从细,使重点突出,各部门各级别能够依制度行使自己的管理职权,确保煤矿安全;
c)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有些管理者虽然受到制度的牵绊,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依旧忽视自己的职责,做出一些玩法乱纪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以此来和强制性的制度相结合,制约管理者的行为,使他们在决定事情的时候慎重考虑;
d)加强管理者应对安全事故治理能力的培训[1]。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其引发其他重大事故。现场管理者责任心的强弱及拥有的安全水平高低决定了重大事故是否带来危害。管理者在排查重大事故隐患要快速,做到资金、材料设备、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不要有侥幸心理,尤其是不可急功近利。
5 结语
煤矿的安全关系到整个煤矿的整体效益,也与个人和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把安全管理做好,做好把关人,保证施工质量,确保万无一失。
摘要:安全是煤炭工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保证了煤矿的安全,才谈得上生产发展,创造利润。但是现在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煤矿安全,现状,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7.如何对煤矿机电进行安全管理 篇七
增强煤矿领导对煤矿机电管理的重视
煤矿领导人要加强对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管理人员要人尽其责,时刻掌握机电工作的情况,及时向领导进行详细的汇报,找出具体得解决办法,使领导能够随时掌握煤矿机电的管理情况,使基本的信息能够上通下达。煤矿领导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加强对煤矿机电管理知识的学习,从技术、经济和组织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学习和提升,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
经常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修,加大设备的升级改造力度
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全专项基金的扶持,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
完善煤矿机电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性
煤矿机电的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或者实施的不到位。必须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严格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让每一个部门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让他们都能够明确安全生产的监督责任,实行安全工作的互相监督,每个部门及个人都要担负起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互相批评,扩大煤矿机电的安全管理的影响范围。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当前的规章制度存在着不健全、不够详细、执行不够到位等种种问题,而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
增强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当前大多数煤矿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都比较差,甚至有许多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不具备,或者即使知道也不照办,总觉得安全问题离他们很远,直到真正出现时他们才后悔不已,这样小则会给企业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大则可能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为了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对培训的员工进行严格的考核,开展一些比赛来激发员工的自主学习意识,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和奖励,通过这种奖惩鲜明的方式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相关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安全培训的效果,改变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过于被动的现状。
要充分的发挥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的作用,要使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监察力量,对煤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监察,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监察,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监察与被监察、监察与服务的关系。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管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建立激励机制,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大拿的经济待遇。
总之,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可以最大化地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降低煤矿因为安全事故导致的重大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延长煤矿生产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设备的损耗,相对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所以,煤矿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提高煤矿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生产中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每一个煤矿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
(作者单位:淮北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袁庄煤矿机电科)
8.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八
一、煤矿机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缺乏主动性。
矿井机电较其他专业复杂,而现场监察中,基本上放在设备状况,是否失去防爆性能,一些表面现象掩盖不少深层次问题,缺乏对管理制度、安全性能、动态情况的了解。在监察中,自己去动手、去打开
开关、去检查各类保护、去翻阅各类记录资料,深入采掘工作面、深入机房、深入到车间、区队发现问题、督促被检单位整改的情况少。
2、设备运转时间长与设备老化
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由于历史原因,安全装备和设备投入欠帐较多,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对这些在用的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3、深部开采对机电管理的影响
随着矿井延深开采,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了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造成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鼓变形严重,导致管路、电缆受挤
压,这些都给机电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加大安全投入,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
二、如何加强煤矿机电管理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
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监察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淮南矿业集团为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普及中级工等级培训,凡在岗的综采支架工、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完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首席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提高机电安全监察员的整体素质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监察力量,对煤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监察,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监
察,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监察与被监察、监察与服务的关系。
3、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
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全专项基金的扶持,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
4、积极采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
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入、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胶带运输监测监控
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副井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先进技术和装备。
5、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9.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九
-----鄂坪乡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鄂坪乡党委政府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构建“平安鄂坪”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要作法和现状
1、统一思想,强化责任建设。实行领导干部包村“打包”责任制。包村干部对所联系村的一切社会稳定工作负总责,保证矛盾纠纷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矛盾纠纷调处,并负责接访、处置、综合协调各单位、各人员联合处理联系村矛盾纠纷,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家事不出户。对乡直单位联系村实行重点户捆梆责任制。乡直单位联系村实行重点户单位负责人责任制,各联系村单位负责人对该村矛盾纠纷重点户负总责,负责重点排解和特殊处理,做到在全乡范围内凡涉及本单位的矛盾无纠纷。对村主职干部实行社会稳定“一杆子”到底责任制。各村主职干部对本村的一切社会矛盾纠纷负总责,并责任到人,村内矛盾纠纷“一杆子”管到底,在权限范围内的矛盾纠纷积极协调解决,超出权限范围的矛盾纠纷积极争取社会各种力量,综合协调解决,努力实现本村内无任何矛盾纠纷的目标。
2、健全机构,加强组织建设。加强村民代表会议组织建设。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全村社会稳定工作,排查村内矛盾纠纷及潜在隐患,关注村内弱势群体,建立村内弱势群体帮扶制度。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组织建设,把各类矛盾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村“治保调解委员会”作用,建立定期入户调解制度,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矛盾和隐患扩大化。加强治保“中心户”建设。在各村建立治保“中心户”制度,以十户或院落为单位,推选懂政策、有水平、有威望、有影响的户为治保“中心户长”,全乡共选出“中心户长”141人。并实行治保“中心户长”调解定期报告制度。加强治安联防队建设。各村建立治安联防队,加强本村内治安管理和治安巡逻,维护本村内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杜绝社会治安案件发生,全乡共组建专职巡逻队1支20人,兼职巡逻队19支150人,季节性巡逻队1支20人。加强信息联络员建设。确定各村治保主任为信息联络员,负责矛盾纠纷排查月报表、矛盾调解情况报告、治保“中心户长”运转情况报告、治安联防队相关情况等一系列社会治安情况的信息报告。
3、着眼长远,强化村级制度建设。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两委”平安争创工作职责》、《人民调解员职责》、《人民调解工作程序》等规定,执行和完善《矛盾纠纷调解 制度》、《信访制度》、《治安巡逻制度》、《村院管理制度》、《户院联防制度》、《门栋关照制度》、《安全文明公约》、《治安管理制度》、《人口管理制度》、《帮教制度》、《重大情况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4、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创建“安全文明乡”、“安全文明村”、“安全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安全文明户活动”,在争创过程中,干部群众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干群结合,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全乡19个村基本实现了治安稳定、居家安全、言行文明、环境优美。通过创建活动,全乡治安状况呈现了“十无”的良好局面,即无影响全县的刑事件;无社会治安案件;无“法轮功”等邪教人员;无恶势力犯罪;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治安灾害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交通事故;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无群众集体闹事事件。
5、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网络。一是健全乡级综治机构。乡综治办主任坚持由党委副书记担任,综合办另配备两名专职人员专抓此项工作。落实办公地点,落实必备办公经费;二是各村配齐“两会”主任。鉴于税改后村级运转困难的实际以及农村矛盾复杂的客观特点,全乡19个村的“两会”主任分别由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三是明确信息 联络员,做到有事早报告,无事零报告;四是成立片院关照队。各村以院成立片院关照队,每片明确一名队长,每户明确一位“明白人”,每周定期召开一次“明白人”会,了解本周情况,分析本片可疑问题,排查解决各类纠纷和矛盾;五是成立政策法规宣传队暨重点人员帮教队,对刑释解教人员、有劣迹青年进行重点帮教,对普通群众广泛宣传法规政策,从而不断提高群众法律素质,全乡共计组建宣传队19支38人;六是在调解委员会中设司法委员一职,司法委员兼任矛盾纠纷调解员,接受司法所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重点推进依法治村工作。七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乡、村两级坚持和谐运转,督导农户密切配合,从而形成了全乡群防网。乡综治委坚持每委度听取一次综治工作专项汇报,针对突出问题采取专项整治措施。与此同时综治办每委度抽调公安、司法等部门人员组织一次例行检查和矛盾排查,对各村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和政法宣传教育。每季度综治办主任定期与乡纪委、乡组织委员交换意见,就突出问题、重点人员进行联手治理。乡党委还充分利用乡党校的阵地作用,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为内容,对村“两会”人员进行轮训1次。各村在抓好片院联防、信息上报的同时,也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全面分析、估价形势,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八是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乡抽调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并成立专门办公室专管安全生产工作,积极 开展安全生产建设活动月,对全乡两处板石场、四个渡口进行定期检查,对全乡32辆农用车辆,定期抽检召开现场会,讲解安全生产要求,完善安全工作措施,全乡连续七年无任何大的安全事故发生。九是强化综治政法宣传,筑起思想防线网络。利用综治宣传月,以标语、村务公开栏、群众会等载体,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促使人们知法、守法、用法,并团结起来同不法分子作斗争。乡综治办还组织十九支“送法下村”队伍,在驻村干部带领下,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宣传。十是继续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形成法制教育网络。广泛宣传《民法通则》、《治安管理条例》、《上访条例》、《宪法修正案》、《行政评审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卫生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使普法工作在全乡持续开展。
二、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因鄂坪电站建设,产生的由移民和后靠移民引起的诸多矛盾仍然存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仍然存在着看得见摸不着的死角。二是群防群治经费上存在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影响了群众防控体系的正常发挥。三是在矛盾纠纷排查上仍存在不彻底现象,在调处化解上还不够及时,存在到县上访现象。四是在移民工作中,离稳得住、能致富要求尚有相当距离,存在着不可预测的防控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下一步,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乡经济建设中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继续打造“和谐鄂坪”,为全乡改革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1、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目标,继续提高社会控制面。继续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壮态;加大安全生产检查督办力度,实现生产的绝对安全;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密切防范治安及刑事案件发生;继续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对各类邪教活动时刻保持控制和教育。
2、继续完善群众性防控体系。规范村级巡逻队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村“两会”治保、治安调控能力,建立健全片院联防工作责任机制,充分发挥片院联防基础作用,调动治安“中心户长”的积极性作用,提高信息员反馈速度,全力打造群防群控体系。
10.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十
一、突出文化要素,在创新教育机制上下功夫
文化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更高境界,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在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中,我们要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把安全第一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创新教育机制,必须抓好安全理念渗透。要使广大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入脑入心,全员认知,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创新教育机制,必须注重安全行为养成。重要的是依靠制度约束。要依靠刚性制度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必须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抓好定标环节,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要求,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规范考核标准要量化、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二是抓好执行环节,要求广大员工认真执行安全行为规范,把它落实到生产过程和操作过程中。三是抓好检查环节,定期不定期地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案,以“三定表”的形式通知被查单位和人员。四是抓好考核环节。每日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与工资奖金挂钩。
二、突出法制要素,在创新执法机制上下功夫
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立法”。立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上级部门历年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命令、条例、标准等,要把所有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各种法规汇编成册。另一方面是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操作标准、安全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安全奖罚制度等,所有这些制度都要整理汇集,编印成册发到基层单位和员工手中。通过“立法”,为依法管理安全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懂法”。要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础。只有使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学法、懂法、知法,才能为坚持“以法治安”打好思想基础。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守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要求员工学习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学习;要求员工知道的,领导干部首先要知道;要求员工遵守的,领导干部首先要遵守,要把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作为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
坚持“以法治安”,必须“执法”。坚持“以法治安”,离不开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监督检查这个手段,依法进行安全执法,在安全执法、安全检查、安全考核、安全监督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秉公执法,依法办事,自学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
三、突出责任要素,在创新自律机制上下功夫
煤矿企业能不能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能不能落实安全责任。实践证明,煤矿企业要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必须在四个“健全完善”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必须抓住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落实各级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董事长、总经理、矿长、队长、班长四级行政一把手;第二个层次是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重点是落实调度、通风、生产、安监、保卫、基建等处(科)室管理人员的业务保安责任;第三个层次是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二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煤矿企业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中,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对于矿(处)长以上领导干部安全责任的考核,由集团公司安监局、人事处、组织部负责;对于区队科级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各矿、厂、处安监科、人事科和组织部负责;对于班组长和安监员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各矿安监科和班组长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于员工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基层区队负责。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要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要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对于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罚。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中,要坚持重奖重罚的原则,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监督罚款办法,奖要奖得让别人眼红,罚要罚得让本人心痛,通过奖罚机制,把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四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凡是发生的各类事故,煤矿企业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在分析、追查各类事故中,首先要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在查清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查分析各类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要把板子打在应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票子、面子和帽子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该罚款则罚款,该降级由降级,该开除则开除,该法办则法办。
四、突出技术要素,在创新抗灾机制上下功夫
要突出技术要素,就要提高井下装备水平。煤矿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大胆引进国际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和采煤工艺,提高井下安全装备水平,通过建设高产高效矿井这个途径,促进国有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突出技术素质,就要提高监测监控水平。落实监测监控是预防瓦斯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规定和要求,配备和配齐各种瓦斯监测监控装备,高突和高瓦斯矿井要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装备安全监控系统,所有下井人员要按规定配备使用自救器,掘进工作面要配备高效低耗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使用大直径的风筒,全面落实“一通三防”四项装备措施,健全和完善瓦斯防治装备和安全设施。
要突出技术要素,就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要把世界先进国家的安全管理方法,要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全部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不断把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引向更深层次。
五、突出投入要素,在创新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形成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经国务院批准,所有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建立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制度。
对于提取的安全费用,煤矿企业必须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转入下一年度使用。安全费用只能使用于十个方面:①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②完善和改造瓦斯监测系统和抽放系统;③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尘与瓦斯突出;④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⑤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⑥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⑦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⑧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⑨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⑩其它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方面。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大对煤炭生产企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相关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费用全部用于安全生产,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11.如何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煤炭,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煤炭生产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行业, 其行业本身具有生产过程复杂, 生产危险性较大的特点,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好煤炭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在煤炭生产中, 机电运输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 其是否可以安全、顺利地开展, 直接决定着煤炭生产过程是否可以顺利地进行。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煤炭机电运输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保证煤炭生产可以有序、安全、高效的进行下去, 起到为煤炭行业、能源行业保驾护航的作用。
2 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1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专业素养不高
从业人员是煤矿机电运输的直接参与者和亲历者, 在目前的煤矿机电运输过程中, 一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加之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 常出现误操作导致机电运输过程出现事故的情况,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 2 部分煤矿存在顶岗替工的情况
部分煤矿由于管理比较混乱, 在机电运输过程中存在顶岗替工的情况。由于顶岗替工的人员本身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对于相应的操作流程也不熟悉, 造成在机电运输过程中很多不应发生的事故出现。如顶岗替工人员由于误操作导致机电运输过程中断, 甚至由于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这些不应发生的事故都因为部分煤矿存在顶岗替工而发生。
2. 3 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 在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中, 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使得在机电运输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无据可依, 或者依据较为模糊, 导致机电运输管理较为混乱, 煤炭的生产速度、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都受到威胁。另一方面, 由于机电运输相应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使得机电运输工作的奖罚不明。尤其是在发生事故后, 由于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导致对相应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不到位, 造成了很多责任企业和个人钻了制度不完善的空子, 没有承担相应责任, 起到非常恶劣的示范作用。
3 做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对目前煤矿机电运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 近而开展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为煤炭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3. 1 完善和建立煤矿机电运输的相关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是煤矿机电运输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 需要针对目前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制定详尽的操作规程来指导其开展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 用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于不按要求工作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企业和个人要做到严肃处理, 任何人犯错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规章制度制定完成后, 还要对其遵守和施行进行监督管理, 确保煤炭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3. 2 加强机电设备验收和安装工作
机电设备一般是在煤矿设计施工时就已经安装完成的,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机电运输工作是否可以有序、高效的开展。为了保证不因机电设备质量方面的原因导致机电运输工作停滞, 在进行机电设备购买和接收时需要对机电设备的构件进行仔细检查, 确保所购设备的质量不存在问题。另外, 在安装过程中, 需要对相关的工作进行监督, 确保安装符合生产的要求, 使得煤炭生产可以更好地进行。
3. 3 加强煤矿机电运输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针对目前从事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定期对工人进行相关培训, 使其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更好地从事煤矿机电运输工作; 同时, 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短期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 并使其起到带头帮扶作用, 带动专业技术较差的员工一起工作。另外, 需要加强从事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人员的管理, 避免顶岗替工情况的出现。
3. 4 加大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投入
由于煤炭生产大多是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 这对于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和寿命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为了确保煤矿机电运输工作更好地开展, 各煤矿生产企业需要加大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投入, 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监督管理, 使得相关资金确实用到该用的地方, 保证煤矿机电运输更好地服务于煤炭生产。
3. 5 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的监督力度
在目前的煤炭生产过程中, 存在着煤矿机电运输的监督工作缺失或者不利的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 相关企业和单位应该重视煤矿机电运输的监督工作, 成立专门的监督组, 对煤矿机电运输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相关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
4 结论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对于煤炭生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其安全管理。针对目前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从而确保煤矿机电运输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煤炭生产。
参考文献
[1]夏国俊.煤矿安全管理百科全书[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2003.
[2]梁楠楠.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分析[J].企业导报, 2013, 9.
12.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十二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②的要求,构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就成为成都市扎实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点探索,以求教于各界人士。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按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更好发挥市场的配置功能和调节作用,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真正交给企业,把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全部交给市场,把社会可以自我管理的事务交给社会,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为此,成都市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健全高效便民的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一方面,对市级机关的组织机构体系、职责分工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加强负责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的机构,精简或弱化直接从事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另一方面,各区(市)县应根据“执行上级决策、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管理、保障公共服务”的职责定位,重新清理各部门的职责,弱化宏观调控、决策、政策制定等部门,加强以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责的部门,不必强求上下对口。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的原则,坚决取消和废止“越位”审批事项,调整和归并“错位”审批事项,规范和完善“缺位”审批程序和制度。同时,严格推行审批事项与结果两公开、部门内部审批与外部监督两分离、审批行为与责任追究两挂钩等制度。
(三)逐步实现从经济调适型向社会回应型政府的转变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五次大规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目标模式主要为经济调适型,即以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为行政改革的目标。这一传统改革的目标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转型,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以经济调适为中心的改革思路也比较切合当时的实际需要。但是,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对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在后续的改革中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因此,在改革的目标模式上,应当从经济调适型转向社会回应型。这就要求在行政管理体制的设计上,除了要考虑满足经济改革的需要外,还要考虑社会、文化、技术变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等多层面因素,来全面回应经济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多方面的要求。当然,这方面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按照社会的承受能力,分步骤分阶段地渐次推进,从而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彻底转变。
二、深化政府组织结构变革,构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新体制
职能的变革需要结构变革的保障,如果结构没有得到切实的改变,职能转换就缺少坚实的依托,最终无法真正落实。因此,在组织结构变革上,成都市要牢牢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念,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构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新体制。科学设计政
府的组织结构主要涉及到三个转变:一是公共服务体制由小部制、决策执行一体化向大部制、决策执行相区分的体制转变;二是由内部功能导向组织结构向外部服务导向组织结构转变;三是由垂直型的组织体制向扁平型的组织体制转变。
(一)进一步深化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根据城乡统筹的需要,进一步整合机构,优化职能配置,理顺条块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统筹发展的城乡管理体制。在按照“一项职能由一个部门主要负责”的原则,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采取拆并、重组等办法,先后实施了规划、农业、交通、水务、林业和园林等涉及30多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③的基础上,成都市按照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方针,尝试组建大经济、大交通、大文化、大教育、大卫生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高效规范的管理体制,最终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全面覆盖。
(二)科学界定市与区(市)县、乡镇的职责权限
通过理顺市、县、乡之间的职能关系,从职能设计上确保政府履职不交叉、不缺位。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市、区(市)县和乡镇之间的职责和工作关系,合理划分各级事权,理顺条块以及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减少交叉扯皮。一方面,将宏观调控、决策、政策制定等职责上移和集中到市级部门;另一方面,把服务、监管等职责下移到区(市)县及乡镇,并逐步减少或取消乡镇(街道办事处)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考核要求,将其角色和职责真正转变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三)扩大区(市)县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简政放权的思路和途径,完善市域范围内行政区划,积极推进撤县(市)建区工作。一方面,按照“能放则放、能扩则扩”的原则,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尽可能下放给区(市)县。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对原需市审批或管理的经济社会事项,原则上改由区(市)县审批或管理,报市备案;原需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原则上改由区(市)县审核,经市转报省审批。对国务院、省政府有关部门规定需市审核、审批的事项,由市政府委托和授权区(市)县办理。今后国家和省赋予成都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各区(市)县可直接享有。
另一方面,各区(市)县应依据“责权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与管理权限对等的责任,慎用权力,用好政策,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各区(市)县也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研究向重点镇和优先发展重点镇下放部分管理权限的具体办法,支持重点镇和优先发展重点镇加快发展。④
(四)深化乡镇和村组管理体制改革
要深化乡镇、农村综合改革,适时进行乡镇区划调整和撤乡镇建街道办事处工作。⑤首先,在现有乡镇机构改革基础上,各乡镇应按照职责定位,合理划分权责,精简乡镇职能转变后弱化的机构,推进乡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将“花钱养人办事”的模式转变为“花钱雇人办事”的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其次,将县级部门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通过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行政执法职能向乡镇延伸等有效方式,促进管理服务向农村延伸,进而探索将乡镇政府的工作部门变成县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真正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再次,适时进行村组合并和撤村建社区工作,并大力倡导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和专业协会,保障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并按市场规律调整农业结构,解除对土地使用、农用生产资料、金融服务等不合理管制,从而不断强化农村、农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社区。
三、健全行政运行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城乡一体化
根据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方针,成都市按照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调整机构内部分工,相对集中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这既有利于政府快速决策,又能减少行政机构之间条块分割造成的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和责权不明确的问题,还可以减少行政执行中扯皮推诿,从而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以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城乡一体化,提高行政效率。
(一)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一是完善决策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各级政府制定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和公众性利益的重大行政事项,都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要求和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决策。二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立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加强参谋咨询和议事机构,完善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四是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调查制度、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的群众参与度。
(二)实行行政决策与执行适当分开
实行行政决策与执行分开,既可以将一些单纯承担执行性职能的机构,改组为执行机构,也可以将政府部门中执行性职能分离出来,组建为执行机构,从而在体制上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一方面使决策部门摆脱具体执行性事务,集中精力抓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让负责执行的机构只管照章办事,不承担政策调整职能,其运行都有明确的标准和程序,比如工商、税务、统计等一大批政府机构就可以逐步改组为执行机构。
(三)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
首先,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未经认真调研、充分论证、领导集体讨论,或者超越权限、违反程序作出的决策,或者集体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决策人的行政过错责任。个人决策、个人负责;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做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的统一。其次,要完善责任追究的程序、健全处罚体系,按照党纪、政纪、法律处罚等不同等级,并根据决策失误导致损失的程度和应负责任的大小,追究相应的责任。再次,在决策问责机制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进一步建立政府决策失误赔偿机制。
(四)完善协调机制
一是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责任制,凡属本部门的事务均在内部协调解决,使各部门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建立制度化的协调程序与规则,避免多头协调与重复协调;三是提供协调程序与规则,避免反复。
(五)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一方面,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要把政务公开作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另一方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法规化,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除法律规定的涉及国家机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办公内容外,应全部向社会公开。所有行政机关要为公众查阅政府可公开的信息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快建设阳光政府。
(六)强化行政监察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针对行政职权,建立健全由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社会公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各方面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监督体系,以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度。要通过监察和制裁,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无授权及越权的行为及时制止;对于职责权限不清的行为,建立相应的仲裁程序加以裁决;严格行政纪律,已决定的事情必须坚决执行,做到令行禁止。
(七)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首先,从立法上确立绩效评估的地位和权威性,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绩效评估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其次,健全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培养多元化的评估主体,逐步实现同体评估与异体评估相结合、公民评估与专业组织评估相结合。再次,按照绩效导向的原则,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包括政务公开制度、财政预算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公务员薪酬制度等等。
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成都市通过政府公共服务观念与体制的创新,大力培育发展第三部门,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三个转向,即从“运动型服务”转向“制度型服务”,从“歧视性服务”转向“平等无差别服务”,从“单中心治理服务模式”转向“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多中心治理服务模式”,最终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公共化、均等化和社会化,为整个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使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积极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力争有新的突破
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针对现有事业单位所具有的商业经营、公益服务、执法监督等三种不同功能,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进行“商业经营者归市场、执法监督者归政府、公益服务者保留”的分类改革。
具体步骤首先是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离的原则,全面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职责;其次是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分类标准和改革的配套政策;再次是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乡镇政府承担公益性职能的需要和改革的要求,规范事业机构设置、精简事业单位编制、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特别是转换事业单位运行机制,逐步推行“以事定费,政府买单,合同管理,农民签单,考核兑现”的市场化运行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代理等形式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的新路子。⑥同时,要培育、发展农村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公益性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三)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壮大社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
各级党和政府领导机关首先需要变革观念,调整思维,将政府与第三部门组织两者之间的关系,由领导变为引导,由管理变为服务,由主从变为合作,由限制变为发展,以完善的法规、良好的政策、有效的监管、周到的服务,促进各类非政府组织在我国规范、健康和快速发展,使其为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进步,为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发挥更大作用。
13.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十三
加强安全物质文化建设
安全物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软件建设。主要体现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上。硬件具体涉及矿井安全生产的设施、设备、装置、仪器、检测手段、安全信息手段、物化环境及灾害防治的应急手段等物质条件。良好有序的生活环境和安全卫生的操作条件,可以焕发职工的生活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矿山设计,可以大大缓解职工的劳累程度;配备灵敏可靠的安全防护预警装置,可以让职工享受到一种无忧无虑的舒畅之感;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可以让人们摆脱视觉疲劳、感觉迟缓、情绪低落及精神疲惫等不良状况。所以,煤矿应加大投入、提升装备,整体推进硬件、软件建设,全面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在软件建设方面,完善安全科技开发机制,在技术创新开发过程中实行立项论证制、资金合同制、项目负责制、抵押金制、项目会商制与考评验收制,激发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攻关、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先进技术和技术创新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强化课题技术研究,重点进行特殊地质条件、高瓦斯条件下开采技术研究,保证工作面安全推采,通过以上课题的研究,矿井生产方式可以得到升级,矿井整体安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王石凹矿近年来开始按照“省煤集团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标准要求,对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和重点实施的工程项目做出细致安排规划,以次促进“七大专业”质量达标。从提高装备水平入手,完善了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KJ-216煤矿顶板安全监测系统一套,对采掘工作面进行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井下主要运输大
巷安装使用“信集闭”系统,井下变电所、瓦斯抽放硐室、水泵房、绞车房全部规划建成标准化机电硐室;井下运输大巷、采掘辅助运输巷等全部安装节能灯实施“点亮”工程。压风机实施变频改造,综采面实现二次负压降尘,主要行人通道安装液压自动风门等,以科技创新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安全制度文化作为煤矿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促使企业职工在施工管理和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企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可见,制度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包含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落实,企业安全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建立等。为此,煤矿企业首先应该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特大安全事故追究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其次要形成职工安全联保制度、安全教育坚持制度、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安全管理信息化制度、违章人员警示帮教制度、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等有自身特色的“安全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依托这些制度和标准来规范人们的安全行为,解决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容易反弹的问题,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王石凹矿按照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健全制度的要求,本着科学、规范、简洁、实用的原则,对本企业原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了认真的筛选、整合、充实和完善,精心编写了《王石凹矿安全管
理制度汇编》。该制度集在102页的篇幅里言简意赅的汇集了包括矿井七大专业近60个工种在内的各工种岗位责任制,使每名职工都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创建施工作业程序化、规范化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理论依据。该矿为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由传统单一的制度管理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的转变,还针对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安全法规、制度、及部分安全警言警句、安全漫画进行了整理和再创作,编辑下发了《安全文化手册》。《手册》以“导入理念、规范行为、创新载体”为创作思想,分为亲情嘱咐、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安全引导、安全知识、安全标识等六部分,将“安全生产方针、职工入井十项权利、三大规程、三不伤害、四书三帐”等统一归纳整理,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文化内涵。该矿还定期开展开展顶板管理会战、小绞车运输系统安全运行会战、大型固定设备安全运行会战、矿井瓦斯、防灭火、防尘专项治理及“一通三防”会战、电气设备会战等活动,该矿通过严格合理的制度实现了作业环境标准化和人员行为规范化.加强安全思想文化建设
安全精神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从本质上看,它是全体职工在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安全思想和意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体现。它是职工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接受安全熏陶、教育、约束后所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的安全心理和思维特点的安全综合素质,它反映了大部分职工对安全的认知与对危险辨识的总体平均能力。精神文化对安全生产起着导向作用。为此,煤矿企业应该注重安全精神文化建设,一是确立“生命至上、安全 的责任理念。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建立起“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认知体系;增强安全管理及事故超前预防的意识;建立起职工“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认知体系,增强遵章光荣、违章可耻,珍惜生命、修养自我,自律、自爱、自护、自救的意识;事故源于“三违”与失误的认识;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意识等。
王石凹煤矿今年来,创新运用积极推行了施工现场“安全询问法”、和基层生产区队班组安全管理“五必访”“五必谈”“六必帮”新模式。通过:职工伤病住院必访,职工生活及家庭遇到特殊困难必访,职工发生意外事故必访,职工受到处分处罚、有思想情绪必访。职工思想波动必谈,职工违章、违纪必谈,职工岗位调整变动必谈,职工之间发生矛盾必谈,职工受到表扬或批评必谈。职工家庭出现以下六方面困难必须帮助,职工家庭遭遇天灾人祸,职工生病住院,女工分娩产假和职工或父母死亡,职工家庭出现不能正常维持生活,职工工伤或因公死亡,职工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需要调解,职工因家庭、经济或其它问题影响生产思想波动和行为异常时的“五必访”“五必谈”“六必帮”新模式。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途径,树立安全管理新理念,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由传统的制度管理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转变。
加强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是文化的表现,也是文化引导的结果。安全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安全文化的主要目标。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动态部分。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包括领导、职工及家属安全行为的建设。为此,煤矿企业在安全行为建设方面,一要注重强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关注度;提高现场指挥的能力;落实安全经费的 使用;端正对安全专职人员的用人及态度等问题。要求领导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学习安全规程、知识、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及事故发生时指挥协调能力。同时,要营造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关注每一件事,关心每一个人,及时解决职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职工能够安心工作,减少不安全行为。二是可以在全矿范围内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使每一位职工明确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建立起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培养职工文明生产、学习及生活的优良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可以实施班前宣誓制度,从个人诚信、忠于企业的高度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自我约束力,增强职工的正规操作意识,减少习惯性违章现象,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保证安全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三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启动“和谐矿区”创建活动,实现企业、员工、环境的和谐相处。
王石凹矿始终注重“以人为本”,从提高员工的服从意识和执行意识入手,进一步规范员工岗位操作标准和日常行为规范。今年来,该矿在井下施工现场严格实行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验收员“四位一体”开收工安全检查制度的基础上,日前又将新近制定推行的统一规范的全矿54个岗位工种“手指口述”安全操作标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安全“询问制”;到岗“报告制”等制度方法与现场安全管理有机衔接融合,并与生产单位主要领导联责考核,形成了由始而终的循环闭合系统。该矿还严格规范职工日常行为标准,本月初制定实施的《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及考核标准》从职工列队、做操、着装、行姿等七个方面,对三千多名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统一”。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佩带矿徽、上岗证,着统一工
作服和制式服装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员工出入井候罐候车、班前会结束、班后离开作业场所、机关科室晨操完毕等必须整齐列队有序进入或离开。该矿进一步规范岗位操作标准和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开展文明行为养成和安全精细化管理活动,变“散乱”为“规范”,变“无序”为“统一”,逐渐解决人的不规范、不安全行为,确保了安全生产。
14.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 篇十四
一、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企业内部管理
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管理方面, 它包括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 布置安装, 使用维护, 量值溯源, 以及报废更新;此外还涉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及相应制度建设等。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 是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 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直接参考监控结果的计量器具。它包括以下三类:仪器仪表、实物量具、标准物质。
(一)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
煤矿企业在选购安全计量器具时, 要严格把关, 必须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四证一标志”齐全 (包括生产单位提供的防爆合格证、检验合格证、计量器具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技术先进的系统配套产品。采购计划要合理考虑计量器具的备用数量。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验收首先要对设备的包装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其次对计量器具的技术性能等技术参数进行重点核验, 要确保验收合格的计量器具能够满足监测系统的安装使用要求。
(二)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布置安装
煤矿企业对要投入使用的安全计量器具, 必须严格按照矿井既定的设计方案, 严格核定各种计量器具的安装位置和相关技术要求。矿用安全计量器具的布置安装, 应优先参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技术条件进行, 但不得与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安全标准中的要求相违背。此外, 计量器具的布置安装也需要确保其在系统中的相关配套产品性能与其本身的技术性能要求相匹配。
(三)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
对于投入使用的安全计量器具, 系统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和技术档案。管理台账可以按照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分类方法予以分别建立。条件具备时, 企业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手段, 对安全计量器具实现动态管理。安全计量器具的技术资料应力求详尽, 能反映出每台设备的技术性能、使用和运行状况;诸如按设备型号、编号逐台建账, 及时填写安装时间、布置地点, 运行中发生的维修、保养, 以及报废、更换、拆除时间、拆除原因等, 确保对使用过的计量器具及其运行状态能够具有可追溯性。
对安全计量器具的维护, 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规范和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如果产品说明书中的内容与相应的强制安全规范的要求发生矛盾时, 必须优先执行强制安全规范的内容要求, 或明显优于安全规范内容要求的产品说明书内容。在用设备的维护要根据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或安全规范规定的时限, 组织有技术、有经验的专职人员统一安排进行。
对安全计量器具的维修, 必须确保维修过后器具的各项计量性能均符合标准, 并由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签字后方可交付使用, 填好维修记录登记入册。
(四)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
量值溯源, 是指计量器具或器具所处的测量系统能够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 使其测量结果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 (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 联系起来的特性。
按照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要求,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可分为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两大类。对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等规定要求实施。对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 企业可依据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和重要程度, 自行合理确定相应器具的溯源方式和周期。
对需要进行周期检定或校准的计量器具, 要确保检定校准环节的合法性。要认真核查检定校准实施机构的资质, 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资质和能力。
对于由企业内部实施调校的计量器具, 在确保调校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的同时, 要确保调校所用设备及标准物质的溯源性和稳定性。
(五)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报废更新
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可以报废: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通过修理, 虽能恢复精度和性能, 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80%以上, 不如更新经济的;严重失爆不能修复的;遭受意外灾害, 损坏严重, 无法修复的;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淘汰的。
(六) 煤矿安全计量工作人员的管理
煤矿应建立安全计量工作管理部门, 配齐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监测工, 经培训合格方能上岗。煤矿安全计量器具在启用过程中, 需要组织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的人员, 包括安全计量器具的验收、安装、使用、维护、维修、调校、巡查等岗位人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安全计量工作中的新入职人员和工作岗位变动人员, 均需按照新上岗人员进行重新培训、考核, 以资格确认合格后, 方可正式上岗。对这类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要着重突出安全工作的严肃性和计量工作的规范性。
实施培训的机构和人员要具有符合相关要求的资质和能力, 培训的内容要包括安全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环节和内容, 确保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具有工作范围所要求的足够能力。
(七) 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制度建设
煤矿安全计量工作在抓好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 要重视各类岗位责任制等管理的建设和实施。制度具有明确的规范作用。只有用制度来管事, 管人, 管责, 安全生产才能等到保障。在制度建设过程中, 既要重视新增制度的编制, 也要重视己有制度的修订完善。要努力保持管理制度的实用性, 可操作性, 规范性和创新性, 使之切实为安全生产提供完善的管理依据。
二、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外部监督
在煤矿安全计量工作方面, 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检查主要由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共同实施。
(一)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监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着力加强对煤矿企业的计量监管, 引导和帮助煤矿企业提高计量法制意识;指导煤矿企业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计量检测体系, 建立健全相关的计量管理制度。同时, 要定期对煤矿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发证和后续监管工作;结合计量授权证后监督检查, 重点加强对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授权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管;着力提高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 加大对煤矿计量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鉴于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专业性较强且涉及防爆安全等特点,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高度重视煤矿安全计量器具计量检定人员的培训工作, 条件具备的应优先委托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具体承担, 并协助企业做好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维修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二) 煤矿安监部门的现场监察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监察作为实施煤矿安全国家监察的重要内容, 列入监察执法计划。对未按规定配备、配齐煤矿生产所必需并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的煤矿, 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使用不符合计量法律、法规或者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煤矿企业, 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对煤矿安全用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按期检定的, 应责令其限期申请检定;对未按规定进行定期调校的, 应责令其停止使用并限期改正。此外,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做好与煤矿安全计量器具计量检定机构的业务沟通工作。
【安全生产论文(如何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体制)】推荐阅读: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论文06-18
浅谈班队长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08-25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08-25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2-12
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07-30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12-05
浅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2-0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试题10-04
滥坝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