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

2024-08-30

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精选8篇)

1.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一

师范类

一、引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正是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当代大学生要有时代精神,要求和国家社会的需要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到祖国和社会最需要你的地方去,是当代大学生的圣神使命。我立志:积极进取,拼搏奋进,努力学习,锻炼自我,立志成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社会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献身家乡的教育事业,回报家乡,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二、正文

二、自我分析

结合大赛指定的人才测评报告以及xx等分析方法,我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析。

1、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我的动力测试报告中,成功愿望,影响愿望和人际交往得分较高。

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首先,这是我小时后就萌发的理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次,我喜欢与最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学生们朝夕相处;最后,我希望以我的知识学识改变学生们的命运,以我的关心、呵护引导我的学生茁壮健康成长。把我的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挖掘出他们最大的潜力。

2、职业能力——能够干什么;

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锻炼,我不仅可以通过几年的系统完备的专业课知识学习和教育理论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提升自己的从教技能,而且能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大学期间,我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阅读大量文学类和其他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加深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这些都为我今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个人特质——适合干什么;

我性格特征,热情、有好、外向,富于同情心和爱心,具有很强的目标和使命感,做事认真、负责、执着、投入,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职业全身心投入,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很高的激情!因此我适合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我相信我会做到:对

于教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讲效率;对于学生,我会关心,呵护,勉励!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职业价值观是奉献,我最看重奉献,因为从事教师行业本身就意味着奉献,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奉献你的知识学识,奉献你的爱心关心。作为教师,奉献是第一位的,因为教师的价值就是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三、职业分析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以及通过xx等途径方法,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安徽六安,父母均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境贫寒,大学几年的学习已使家里背弃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一方面家里急需我出来工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很急切的想用自己的学识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早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2、学校环境分析

我所就读的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师范类专业为特色的历史悠久学风浓厚的省属重点大学,我所就读的专业——中文师范专业,是我们学校建立最早,学科实力最强,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专业。大学几年的学习和熏陶,使我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从教技能。

3、社会环境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具备高素质高文化的专门型人才,而这都需要靠教育的发展,而且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和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国家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这就说明社会国家需要我们这些师范类专门人才。

4、职业环境分析

虽然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十分大,但是对于教育行业还存在着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现实,而我的志愿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回报家乡,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只要国家社会需要我,再艰苦条件再差的地方我也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因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要不怕吃苦不怕挑战,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到西部,去实现自身价值!贡献自己的青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计划实施

一、2006年-2010年(大学期间)这期间,我会认真努力刻苦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从教技能。同时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大量文学类和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参加各种丰富多槽的校园活动,全面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全面完善和发展自己。认真完成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实习任务,从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锻炼自我。

二、2011年-2016年(中期计划)这期间,如果我顺利的实现了当一名乡村中学语文老师的愿望,我会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工作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力争当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如果我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从教技能。或者我会选择暂时到私立学校去磨练提升自己,积累从教技能,争取早日实现当一名合格中学语文老师的愿望。

三、2017-退休(长期计划)这一期间,我终于实现了我从事乡村中学语文老师的愿望,一方面我会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素质,或者参加专门的培训,吸收新知识,追求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跃。另一方面,我也要关心家乡的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呼吁国家社会更多的关心贫穷落后地区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家乡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绵薄之力。

五、评估调整

一、假如我顺利实现我的愿望——成功的当了一名乡村中学语文老师,那么我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待我的工作,关心爱护我的学生!

二、假如我没有顺利的达成我的愿望,我也不会气馁,我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进 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量和专业从教技能!

三、如果因为我还缺乏充足的从教经验,我会选择暂时到私立学校,通过私立学校的磨练,提升自己的从教技能,积累从教经验!

我相信:我会积极进取,拼搏奋进,努力学习,锻炼自我,立志成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社会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献身家乡的教育事业,回报家乡,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我坚信:我一定会最终实现我的理想——当一名贫困山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的生命是大别山给的,是她养育了我,大别山就是我的母亲,我定当用一生的付出回报大别山母亲的养育之恩!

六、结束语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做个有志者,做个苦心人,我定会最终会实现理想,拥有一个属于我的精彩人生!

2.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二

函数是代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它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数学及其他专业领域。函数是动态地对因果关系的诠释, 它有两种表达方式, 函数表示式和函数图形, 这两者之间互相结合, 可以互相对应, 比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这些性质。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传授相关内容时多以手工绘制图像, 显然存在着效率低、精确度不高、缺乏动态性等不足。

超级画板是我国数学家张景中院士在汲取了《几何画板》的长处的基础上, 根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引入智能作图的方式, 使得操作更加易学易用。应用超级画板快速直观、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弥补以上不足, 在教学中也有助于把相对抽象的代数知识用具体的图像呈现出来, 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之效。

一、在幂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 可以用超级画板通过函数表达式作出函数图像, 比如, 函数的第一节内容幂函数中, 可以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的图像, 通过观察, 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及公共点。虽然作出了四个不同的幂函数, 但仅根据这些特殊的幂函数来推导出幂函数的一般性质, 是难以令学生信服的。下面来试一下超级画板, 打开“作图”工具栏里的“函数或参数方程曲线”, 作y=x a的图像, 变量范围可设为 (-5, 5) ;“插入”工具栏里选“变量对象”, 插入变量a, 可设选择范围是[-4, 4], 添加变量a的动画按钮, 设为一次运动 (图1) 。这样, 拉动滑竿或单击动画a按钮即可观察图像随着变量a变化的动态过程。也可以把函数图像进行追踪 (图2) ,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掌握幂函数的相关性质。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是必学的三类基本初等函数, 在高职数学教材中, 采用具体若干特殊函数图像引入幂函数概念, 通过指数式、对数式引入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 而这些过程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三个函数的图形变化趋势, 各类函数性质也难以得到综合。通过超级画板, 教师在课堂上能实时作出上述函数图像, 并使其动态变化, 这样这些函数性质的总结便能顺其自然, 一气呵成。

二、在三角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 是工科类高职校在学生学习各专业的基础, 尤其对于数控、机电、电子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离不了三角函数。以工科类高职的专业课《电工基础》教材中的“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节为例, 要运用正弦型函数的振幅、周期、初相这些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量来解题。例如, 根据给出的电流或电压随时间变化条件要求其瞬时值表达式、求三要素、画出波形图、求瞬时值及取得某一值的时间等变量, 而这正需要通过数学中正弦型函数相关知识点来进行解决, 因此将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后, 就可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答后再还原其实际意义。可见如果不能掌握数学中的三角函数, 那么学生也很难学好《电工基础》这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在数学课讲授本节时, 对于函数y=Asin (ωx+ψ) 的图像, 传统教学往往是静态的, 只是将A、ω、ψ这三要素代入几个特殊的值, 从而观察不同要素时各图像之间的关系。在此, 可运用超级画板为平台进行“观察型实验”教学, 在超级画板的程序区输入“hsx (A*sinω*x+ψ) ;”可以作出函数图像, 在程序区输入“blc3 (A, ω, ψ) ;”分别建立以A、ω、ψ三个动态参数的拉杆可供拖动, 以达到随时改变振幅、初相和周期目的, 并引导学生观察, 这样在此内容教学时既快速灵活, 又使该函数图像具有一般性, 同时也可让学生参与操作, 加深对图像形状、特征的记忆和理解 (见图3) 。

在此处内容也可以结合专业方面为例, 让学生思考“已知某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为10A, 角频率为314rad/s, 初相为, 如何拖动三根拉杆得到此交流电波形图”, 这样也就达到了数学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三、在导数教学上的应用

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安排,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高等数学的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部分。对于机械、机电数控、电子类高职学生来说, 需要掌握的高等数学知识较多, 一些课程如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数控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需要大量运用求导、求切线、求定积分、求极值、判断凹凸性等高数内容, 所以高等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学好专业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教授这些部分内容要本着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原则, 使学生能够具有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读懂相关专业教材的能力、具有完成专业中比较简单的数学运算的能力、具有应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遵循“必需, 够用”的原则。

以导数部分为例, 导数是微积分学中重要的概念, 可谓是微积分的基础。其中导数几何意义部分, 教材从形和数的角度即割线入手, 用形象直观的“逼近”方法定义了切线, 获得导数的几何意义。在实际课堂上, 教师在同一坐标系上逐渐画上几条割线和一条切线, 作图所花费时间较长, 下面的学生看得也费劲。往往花了较多时间, 教学效果却不佳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很常见。而我们可以在超级画板上作出函数y=axsin (bx+c) 在 (-4π, 4π) 的图像, 建立a, b, c三个动态参数, 在曲线上任作一自由点并运用“Trans Form Text”作出其切线, 和前个例子一样, 可以拖动拉杆调节a, b, c三个参数, 并可以拖动曲线上自由点, 其在曲线上切线随之变化, 见图4。

同样可在作图工具栏里追踪其切线, 让学生观察比较, 见图5。

运用超级画板, 作出曲线上动态点的切线, 达到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运用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超级画板在高职校数学课堂上, 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辅助数学课的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二是在前一方面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校的特点, 针对学生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部分加以强化, 将专业融于数学教学之中, 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参考文献

[1]戴九娟.中职数学与机电专业有机融合的尝试[J].教师, 2010, (15) :85.

[2]张爱真, 郑凤梅.高职机电系所需数学知识调研[J].科技信息, 2009, (10) :151-152.

[3]张景中, 彭翕成.动态几何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6.

3.工程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模式 篇三

一、现状与不足

职业道德教育一贯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道德教育中,要传授道德规范、培养职业态度,及塑造职业行为。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求不断提升,更多大学生在高年级进入企事业单位实习,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企业勤工助学活动,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提出要求更为具体。企业希望高校在德育教育中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尽可能在低年级就帮助学生建立职业道德观念,掌握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在高校中占有很大比例,专业面向应用,其职业道德教育中既具有通用性的一般的职业道德内容,又有行业特殊性要求。

根据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高校普遍重视德育教育,但对于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内容比较宽泛,以一般德育代替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和具体企事业单位对接不够,对企业需求了解不够,对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学生对工程类专业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掌握不充分,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并不了解,尤其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不能充分领会和内化,在爱岗敬业方面欠缺较大。

二、理论依据

目前,已有很多职业道德领域的专家,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做了深入研究。这些理论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美国德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人的道德水平分为三种,依序分别为前常规水平、常规水平和有原则水平等。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的道德水平会不断提升。从儿童时代为了避免惩罚追求奖赏的第一种水平,慢慢成长到追求“好人定向”和“内心规则”的第二种水平,其内在线索是依赖外界的赞同到追求内心原则。而到了第三种水平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个体更注重秩序和公平,是更加稳定与成熟的表现。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发掘学生内在的道德成长需求,顺应道德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也解释了在干预较少的情况下,部分学生还是保持了良好的道德水准,得到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认可与好评。同时也说明了在没有良好干预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部分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没有能够按照更好的成长规律发展起来。这也说明了大学阶段及时有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道德發展的重要意义。

道德发展阶段论也启发了我们对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构建,应当立足于公民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即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内容,包括行业道德规范特点,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职业道德教育应到覆盖大学整个阶段,结合四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教育,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全程化。

美国心理学家瑞斯特(JAMES REST)提出了道德心理四成分模型(FOUR COMPONENT MODEL),即个人的道德心理包括道德敏感性、道德推理和判断、道德动机和道德执行力等四个成分,分别对应解释情境、做出判断、道德抉择和实施行为等四个道德心理过程。个体在这四个道德心理成分方面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这一理论在我们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上给我们启发。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大学生对于灌输式的道德理论教育并不喜欢,相反的,实践活动却非常受欢迎。根据道德心理四成分模型理论,人的道德能力,从道德心理到道德行为,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情境的反应。因此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特性,结合职业道德实例,通过情境式的教育,通过体验和互动的方式,渗透到学生成长中的德育教育、生涯教育等环节中去,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执行力。

同时,道德心理四成分模型也解释了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工程类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道德情境,是具有行业特点的,因此在大学阶段提前开展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职业道德习得。

三、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根据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特征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我们探索全程化、渗透性和体验式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全程化,指在大学四年期间,在每个年度均安排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均安排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性,指的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应当与大学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本文化和大学精神、及生涯发展教育相互融合,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德育教育工作、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中去,使学生能将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体验式,指在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实践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体验式教育的优势,使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体验职业道德的有关规范,更好地通过互动与实践,将职业道德概念外化于行。

1、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在大学四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德育工作贯穿其中,职业道德教育应当成为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浸润在大学教育全过程。要达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成效,必须通过持续性、连贯性地学习刺激,通过外在的和潜在的学习,建立职业道德规范的外显记忆,从而逐步建立围绕职业道德核心概念的内隐记忆。因此,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本科四年的时间,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其全过程。高校应当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工程类工作的性质、工作要求、行业特点、相关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等,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概念、职业是非观和职业价值观。并在各个学期根据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教育实际情况,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到学生德育教育和第二课堂中,如校内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要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和教育出发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

2、渗透性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实践证明,除了课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要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去。根据目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安排,可以在大学一年级开展结合校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职业道德教育;二年级安排结合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校友经历分享的职业道德教育;三年级实施结合职业生涯教育、简历撰写与模拟求职等实践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四年级结合企业实习实践与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体验式地职业道德教育。

大学一年级时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期,以学校校本文化和校训精神为抓手,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各高校的校训不尽相同,但其中却包含同样的特质,即鼓励学生家国情怀,诚信为人,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坚持创新等,这些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如出一辙,甚至可认为也是职业道德教义的核心要义。在新生适应教育中,引导学生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刻苦的精神,引导学生提高人际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年级期间,高校一般均开展一系列的专业教育和生涯启蒙教育,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其相结合。在生涯启蒙教育中包含介绍各类生涯理论和发展实例。在实例运用过程中,应当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道德相关概念。在三年级时,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应当与个人就业准备相结合,與学生生涯规划、简历撰写和求职能力训练提高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落实、调整个人生涯规划,反思个人的能力欠缺,并抓紧时间进行个人知识能力拾遗补缺。提升学生真实撰写个人简历,在面试中准确表达等客观展示个人知识能力的水平。在四年级期间,学生陆续进入企业实习实践阶段。通过组织企业专家、校友等开设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和底线教育,使学生自觉结合个人在企业的实践体验,掌握行业职业道德要求,强化学生对职业道德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升华,帮助学生增强个人职业道德素质。

3、体验式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在工作环境中的体验学习,开展体验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职人员、校友等,发挥实习实践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学生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分别有针对学生实习体验中遇到的职业道德有关问题,及有意识地开展职业道德案例教育,加深学生在实习实践体验中的职业道德问题认识、思考和学习。并引导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些内容往往积极向上,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努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理解和融入企业环境,并更好地理解职业道德范畴及掌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在学生实习实践体验整个过程中,尽量为学生配备学校与企业各一位导师,导师要做好一对一跟踪交流,对学生遇到的各类职业发展问题予以及时解答,有关职业道德道德规范予以指导。使学生最终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提高个人职业道德水平。

4.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四

我 的 职 业 我 规 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任课老师

20XX年X月

一、前言

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然而,奋斗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梦在何方,如何逐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帮我们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且由我们自己描绘未来的蓝图。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根据自己的优劣与性格,合理确定自己的方向,安排自己的步伐,就如同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就是为自己的道路点燃灯塔。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我们就应力争主动,好好规划未来的路。有舞台,有演员,何不好好准备,去演绎一番呢?准备,就从职业生涯规划开始。

二、自我分析

通过九型人格测试分析,我是完美型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我有不断追求进步的欲望,有极强的原则性,不易妥协。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自己或是这个世界都更进步。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这样一种性格我认为当老师是很有利的,有魄力,有进取心,会教导,能够给工作极大的热情。但同时,感情薄弱又是我的致命伤,我害怕受到伤害,害怕不完美带来的指责,这将影响我的职业生涯,我必须及时调整。

我的特点是能忍耐,有毅力,守承诺,喜欢控制,生活中爱劝勉教导,也充满热情与活力。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应对职业生涯中的种种困难,是我应该保持的。但是由于我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事事追求完美,我很少讲出称赞的语言,常常愤怒、不满,很多时候只有批评,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对身边的人。因为我对自己的标准高,有时给自己很大压力,导致自信心不足。如果成为中职教师,这也是致命伤,因为中职的学生多叛逆,缺乏自信,我需要发现他们的每一点点优点,并赞美甚至放大,所以我需要从现在开始学习一种宽容、包容,发现美好的态度,学会发现与赞美。我懂得了,最根源的方法不是让自己做得更出色,而是偶尔调节对每事每情的看法,轻松面对!

通过才储测试分析,我的性格类型倾向为“ ENFJ ”(外向,直觉,情感,判断,倾向度:E86 N86 F86 J71 不假思索指数:10),即教导型——谆谆善诱地引导他人。这种类型的人,温情,有同情心,反应敏捷,有责任感。非常关注别人的情绪、需要和动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能,并希望能帮助他们实现。能够成为个人或群体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在团体中能很好地帮助他人,并有鼓舞他人的领导能力。我相信,这对成为一名中职教师是非常好的特质,可以时刻关注到学生的需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的来看,我对别人的情绪敏感,能理解、体会别人的心情,善于安慰、鼓励别人,对文字、语言敏感,善于分析、总结,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擅长策略性思维,追求完美;有时仅仅凭个人的好恶或价值观来决定事情,并希望别人也以同样的角度或标准来处理问题的倾向,有时容易将别人或事情理想化,不够实际,比较容易动感情,情绪波动较大。知道自己的这些优点与不足,我会好好调整自己,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测试显示,我适合的领域有:培训、咨询、教育、新闻传播、公共关系、会计、文化艺术。而我喜欢教育,我会努力向这个目标靠近。

三、职业分析

现在我正在学习的是财务会计教育师范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大中专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业人才。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本专业就业方向是中职教育。

目前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从人才需求方面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目前

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要培养出良好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则需要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在目前形式下中等职业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会计几乎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财务会计教育的职业前景是相对乐观的。

200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在校生规模全国第二,实现了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规模比例大体相当。广东拟以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为抓手,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强省。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在会上指出,广东省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技术教育大省,每10名技能人才中就有4名是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据了解,200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79.7万人,中职学校在校生185.5万人,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和普职比为51∶49。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广东将努力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强省。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招生14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72万人,中职招生72万人,2011年实现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由此观之,在广东这片沃土上,有这些政策,中职教育会生根发芽,中职教师的需求也会源源不绝。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本科院校,会计教育是其特色,虽名声不及重本学校响亮,但不影响我们的专业学习,有扎实的专业底子,就有竞争筹码。

四、职业定位

通过SWOT分析法,我分析出自己的主要优势就是属本科教育专业,可培养师范生技能,善劝服,有耐心,参加过师范生技能比赛,能大胆交流,能很快理解他人情感的需要、动机和所忧虑的事情,因此能做到与他人协调。对教育有浓厚兴趣,有责任感。我的劣势主要有对于批评非常脆弱,当压力很大时,会变得急燥,自信心消退,有时爱钻牛角尖,过于较真。

从机会来看,中职生人数有上升趋势,有教师需求,国家政策也支持中职教育,经济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中高级会计人才有大缺口。而威胁方面,有大量的竞争者,学历比我高的对手。综合考虑,我选择中职会计教育作为职业方向,努力达到高级中职会计教师的目标。

(五)行动方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学阶段。第二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毕业后前期。处于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加强,积累经验阶段。第三阶段:成熟阶段,工作相对较稳定,职业变动也较谨慎,追求更高层次发展。

第一阶段:大学阶段,即在校学习阶段。大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要充分把握大学短暂的四年时间,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新进大一,我将调整自己的态度,主动学习,摆脱依赖心理,赶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的专业是学什么,做什么的。脚踏实地学好各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做好计划,坚持每天记英语单词,平时多和同学舍友练习口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考研,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要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询问就业情况,时间充裕时,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我相信每一点微小的锻炼,我们都会在以后某个时刻看到它的作用。大一还有一个任务,必须拿下会计从业资格证。

到了大二,这一年,专业课程很多,要做好准备面对难关,迎难而上。多看课外读物,使自己知识多元化。积极参选助理班主任,体会一个老师的职责,提高基本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由于现在的公司招聘的员工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我要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多去面试,培养坚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所以有假期我就去实践,兼职。还要不断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打算自主学习一些软件知识,如PS,加强听力训练,为英语四级做准备。还要多留心一些化妆知识,开始慢慢接触,为以后求职做准备。

上到大三,学习还是不能松懈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好拿下英语六级证书。大三下学期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积极尝试,以提高求职技能。并在假期前做好简历,假期投出简历,最好能找到实践的地方。有两个实习是一定要做好的,会计实习和教育实习,大二和大三我还需要更多注意师范生的技能培训,并坚持练习书法,就是写不好也练个好修养。此时也是打通人脉,学会交际应酬的时候了,主要到校外实践。

大四,上学期还是有重要的课程的,要学好。下学期就可以对自己进行最后的大学版整合包装,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最大努力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也做好思想准备,做好不屈不挠的战斗准备,自信地面对面试官。另外,考虑家庭条件和家人意见,我打算先工作再根据需要考研,期间有公务员考试也可以一试。大学毕业打算摘取教师证及初级会计师证。

第二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毕业后前几年。我认为这时候薪酬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经验与人脉。在这个阶段,工作变动可能会比较频繁。这时候,我要把握时机,适当地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经验。工作之余,争取取得 CPA等高级财务资格证书,为自己的职务晋升增添砝码。当今中国社会,各种证在求职和升职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有能力就应争取去拿。工作期间更要学会做人,如何与上司、同事相处,如何联络感情。初出社会工作,一定要勤恳,谦虚,才能赢得信任。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工作相对较稳定,职业变动也较谨慎,追求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都应有一定的提高。这时要保持好对工作的热情,挖掘潜能,不断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完成工作。在有一定的水平后,可考虑创新工作理念,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发表学术文章,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六)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假如早期进入中职教育的行业,不能往高级中职教师发展或我不能适应该职业,我会转向企业会计。如果已进入中职教育行业很久,则考虑调整自己而不是工作。

2)职业路径评估。假如找到教师工作,并且顺利,就一直做下去,假如难以一直进入此行业,我将转而从事普通会计行业。假如期间发现比会计更适合的职业,考虑转行。

3)实施策略评估。如果大二我的支配时间充裕,也可以提前做大三的任务,有一些任务是穿插各个阶段的,如人际关系的处理,只要有利于最后就业,可适当调整。

4)其它因素评估。假如家庭经济状况有改变,我会考虑考研,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考CPA。

2、评估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符合实际情况,接近最优选择,符合个人意愿。

(七)结束语

卡尔.G.荣格说:“世界上的风云大事,归根结底,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个

人的生活,这才是伟大变革的所在,整个未来、世界的整个历史,最终都是对个人潜在能量的宏大总结。”

要主导我们自己的生活,就要有好的职业规划,更重要的是执行我们的规划。规划是理想,我们用汗水将它融成希望,用希望浇灌未来,用实践写出我们的美好明天。谚云: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坐而写不如站而行。山高任君行,侃侃游此生。

生涯人物访谈问卷1

访谈目的:

了解会计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感受,教育的前景,以及获得一些就业指导与启示,理清自己的职业方向,为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被访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毕业时间: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现工作单位: 现任职务:

联系方式:

访谈内容:

1、您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您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吗?

计划经济时代,按计划分配,没有想过做老师,可偏偏被分配做老师。

后来做了老师也没后悔,工作还算满意,但跟我同学比就差多了,我们很多同学跳出了学校。

2、作为教师,您通常每天都做些什么?

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关注相关法规、经济形势、典型案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要不就跟现实脱节了。

3、对于这份工作,您最喜欢和最讨厌的是什么?它对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老师的职业是比较单调和封闭的,没有特别喜欢和讨厌的,对生活的影响我觉得也不大,还是比较能照顾到家庭吧。

4、您目前的职位是什么,是如何获得这个职位的?

目前就是会计学副教授。这个职位的获得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发表专业文章,申报完成科研项目,编写教材,每样都要做好。

5、目前这一行业同类岗位的薪酬水平如何? 每个学校情况不同,我了解是一万元左右。

6、您认为会计教育这个职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要求?

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7、您通过什么渠道提升自己?至今为止,您参加过哪些培训和继续教育? 做个会计的兼职,长经验;进修研究生课程,参加学术会议等

8、您在从事这一工作之前,在哪些单位?做过哪些工作?

从事教育,也在一些企业做过。

9、您认为未来中职学生的人数会增加吗?中职会计教师的需求大不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且大学成本高,就业困难,职中的学生会增加;老师的需求受现行体制的影响,要的老师比例不会太大,据职中的学生说,每年都有指标,不多。

10、就您知道的情况而言,我所学的专业可以进入哪些领域工作?

会计、财税、金融、文秘、助理、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内部审计、成本会计、税务规划、预算、教师等等,其实选择很多。

11、我现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哪些技能或素质,对以后工作有利呢?

不管将来做什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要学会做人、做事。慢慢在学习和实践中磨练吧。要培养自己乐观的精神,做事有热情。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年轻肯定要多学习,要有忍耐心。

12、您觉得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有什么不同?

学习阶段师范生要学教育学、心理学,但不管是否师范,要当教师都要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所以区别不大。

13、您认为在实习之前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准备?

可以向师兄师姐讨些经验,最主要还是自己要会做人做事,勤快,谦虚好学,实习就是就业前的锻炼和经验积累,既要展示自己,也要充实自己,有精力可以多发展自己的兴趣。

14、您做教育这么多年,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一下吗?

很简单,吃苦,耐劳,爱护学生,发掘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自信自强。教书育人,就是要让自己的学生绽放自身的光彩。

生涯人物访谈问卷2

访谈目的:

了解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感受,教育的前景,以及获得一些就业指导与启示,理清自己的职业方向,为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被访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毕业时间: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现工作单位: 现任职务:

联系方式

访谈内容:

1、您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您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吗?

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是按计划分配,原则上回原市、县工作。在安徽工作10年,1994年调动到韶关(有一个亲戚在韶关,帮忙联系)。对目前的工作是否满意,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开始对教师工作是不满意的,但又怕风险就一直做下来。时间久了发现除了教师也不会干什么了,于是从某个时期就接受了,不对自己的工作发牢骚,也算满意工作了

2、作为教师,您通常每天都做些什么?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常规的备课作业处理。个人感兴趣的事,比如我对高考有关的试题收集归类,编一点资料,既有利于教学,也赚一点零花钱。教师的时间还算自由(韶关更明显)。

3、对于这份工作,您最喜欢和最讨厌的是什么?它对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喜欢它时间比较自由,指导学生有成就感,讨厌的是升学压力。对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我对子女的教育,对时事新闻的看法,价值观等。

4、您目前的职位是什么,是如何获得这个职位的?

目前就是普通教师,专业职称是中学高级教师,这个职称达到规定的任教年限,有合格的教学成绩,基本上是以资历为主。当然中学高级教师要经过省专业技术委员会的评审。

5、目前这一行业同类岗位的薪酬水平如何? 高级教师实发一般是四千到五千。

6、您认为会计教育这个职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要求?

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7、您通过什么渠道提升自己?至今为止,您参加过哪些培训和继续教育? 自己学习和培训,培训是每年都有,有公需课程和专业课程,要完成规定的学时。多看新闻报纸长见识。

8、您在从事这一工作之前,在哪些单位?做过哪些工作?

在安徽也是从事教育,没做过其他的工作。

9、您认为未来中职学生的人数会增加吗?中职会计教师的需求大不大? 说不准,我觉得高考人数下降不等于中职人数增加,以后的形势有待观察。

10、就您知道的情况而言,我所学的专业可以进入哪些领域工作?

很多,每个单位都有会计。出纳、税务、审计等,觉得没前途还可以考造价师,从事造价行业。

11、我现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哪些技能或素质,对以后工作有利呢?

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口才,沟通能力,多看书。

12、您觉得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有什么不同?

师范生的技能现在也不是新奇的东西了,非师范生也会有类似能力,想脱颖而出只能更努力,修炼少数人会的,全面发展。

13、您认为在实习之前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准备?

学业上,心理上,最重要是有自信,不怕挫折,不要被一点小问题困住自己,多虚心请教。

14、您做教育这么多年,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一下吗?

5.中职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篇五

伴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持续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退伍和转业军人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再就业等多峰叠加局面同时存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有效需求并未明显增加,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竞争亦将日趋激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临此种局面,大学生要想争取更多就业机会,顺利进入职场,并迅速实现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竭力培养、提升自身“恭、宽、信、敏、惠”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一、恭。所谓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尊重自己,二是尊重别人。国际著名培训大师、哈佛大学博士后、牛津大学博士后余世维曾说过,“一个人靠IQ闯入职场,凭EQ获得发展与进步。”所谓EQ(情商)就是要善于觉察自身情绪,控制和利用他人情绪,就是善于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有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增强自身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首要前提就是学会自尊与尊重他人。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生高层次需求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要获取他人与社会的认可、信任与尊重首先必须学会自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提升个人魅力,竭力发展完善自我。孔子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自身修养提高了,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待人正直、诚实,长此以往,就会逐渐赢得他人与社会青睐、认可与尊重。在此基础上,再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被别人所接纳,才能融入团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在尊重自我的基础上,尊重、了解、接纳他人,富有同理心、感恩心,尊重他人的信仰与风俗习惯,营造有利于自身与别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才能成为各用人单位接纳、欣赏的“抢手货”。

二、宽。所谓宽,就是海纳百川,拥有宽广的胸怀,宽容、理解他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有自身的缺点与不足,都会犯错误。只有学会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学会扬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能争取最大限度的人和,获得提升。这就需要一种大度,一种宽容,学会吸纳他人精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展自我。这是社会规律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利踏入职场,获取他人认可与尊重的必要条件。当代大学生必须培养以恕己之心恕人,责人之心责己,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这会为你赢得好人缘,极大提升个人品牌价值。

三、信。所谓信,就是诚实、讲信用。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圣经》里说“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西方谚语中亦有“诚实是最好的政策”的说法,由是观之,诚实守信,是全世界公认的做人基本准则之一。在我国,诚信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石之一,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诚信也是海尔集团、宝洁公司、微软公司等知名公司克敌制胜的法宝、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也曾总结到:“做事先做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格第一要素就是诚信。”当代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着力培养自身诚信价值观,长期遵守诚信原则,逐步建立和维护自身信誉和品牌,才会在将来职场中受到青睐并委以重任,才能获得不断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四、敏。所谓敏,就是行动敏捷、做事果断,是一种积极主动、不折不扣、高效率的执行力。制订正确目标和详细周密行动方案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而眼观全局、抓住机遇、果断行动、坚持到底的执行力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的执行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兼职、社会实践等方式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升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利用一切条件,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言必行,行必果,潜心培养积极主动、勤奋拼搏、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执行力,才能在职场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惠。所谓惠,就是学会分享成果,学会服务他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个人发展与他人发展、社会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国内乳业巨头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非常重视“惠”,正是他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人生信条,坚持“惠及”同事的做法奠定了事业成功的基础。现代社会,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团队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足,每个成员必须识大体、讲奉献,善于“惠及”他人,才能众志成城,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不断地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就须培养“惠及”他人、服务他人的高尚情操,才能在将来职场中尽快融入职场、融入团队,取得成功。

素养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影响人生。素养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面临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须早动手、早准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恭、宽、信、敏、惠”五方面着力培养与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就会给成功增添砝码,在激烈竞争中获取不断胜利。

古人曾以“立业成家”作为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可以看到,职业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同时需要认识到,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大学阶段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一、意识层面的培养

1.大学生秩序意识的培养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群居动物。人们必须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才能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人们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为了使人们的公共活动成为可能,相应的公共秩序开始形成。但是共同秩序的形成并不意味着社会就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发展,只有秩序内化为人的意识并转化为具体现实行为的时候,这一过程才能实现。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秩序意识的培养是获得良好职业素养的前提。但是,如何才能培养这种秩序意识呢?

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对于所担当角色的自我认同。秩序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角色自我认同的过程,学者於兴中在《法律文化研究文丛:法治与文明秩序》中曾经提到:“一个文明秩序的意识指对该文明秩序的认同,包括对其中的权威系统、概念范畴和制度安排的认同。认同有强制性的,也有自愿性的;前者往往不能持久,而后者才是真正的认同。”於教授在这里所提到的认同,实际上是一个角色或规范的认同过程,而其所讲的自愿性的认同也即角色的自我认同。马克思曾经提到,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良好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每一个成员都是构成这一系统的有机部分,要想在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每个个体就必须遵守这个组织所要求的游戏规则。然而在现实中,传统的秩序理念仍旧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思想里活跃着,在以“己”为中心的秩序意识指导下,将与用人单位的签约看作仅仅是自己的退路;而把违约看作是“人往高处走”的必然代价;工作过程中,难以认同组织文化,与整个组织融合不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消极怠工,频繁跳槽等现象时有发生。应该看到的是,高等教育教给学生专业的操作技能,仅仅是满足职业岗位需求、承担组织秩序化分工合作的基本前提。然而,职业技能的社会发挥是以职业角色的充分认同为基础的,只有将所承担角色变为自己意愿的时候,才能使自己的心、体、才真正合而为一,才能使自身与组织真正融为一体,组织的目标也只有在此条件下才能有效地实现。

因此,使当代大学生真正具有一个组织人或是社会人的认同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认同组织,遵守组织制度是组织秩序意识内化的重要基础,只有将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置身于整个职业当中,才能完成对本职业角色的充分认同。

其次,必须培养学生认识差异、了解差异并接受差异的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的发展犹如高速飞转的车轮,事先的预计永远不能完全与现实的发展相接轨,任何事物都处在时刻变化的过程之中,而有变化,就会有差异。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些差异包括: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资本的差异、理想现实的差异、人性自然的差异、所学专业技术与现实需求的差异,等等。在走向社会、走向组织以及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了解与熟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了解差异、认识差异并且接受差异的过程。美国学者霍兰德在《性格分析学》中曾指出:现实中,每个个体都需要找回真实的自我,同时让自己了解别人,进而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后喜欢这个差异,让自己宽容别人,从而不断锻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够真正满足社会的要求。事实也如此,差异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一味强求事物的统一,这样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也便是一个秩序认同的过程。在“熟人社会”中形成的“以个人是非为是非”的为人处事原则,往往是不能接受这种差异的,现实中具体体现在缺乏宽容、恃才放旷、刚愎自用、目空一切。这样带来的后果必然是自身价值与社会认同的严重脱钩,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只能自我封闭、孤芳自赏。

2.大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意识的培养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日益分化的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来共同完成发展目标。因此,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团结合作。社会与各级组织已经意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要与国际接轨,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是必备的人力资源。在培养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同时,合作意识或团队意识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的理念不是培养独立的个体,而是培养一批拥有独立意识的“社会人”。因而,合作意识理应成为现代人应有的内涵。合作意识是社会人重要的素养之一,每个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较强的社会合作的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化职业的要求。

首先,合作意识要求首先培养个体较强的操作能力。意识是属于思维方面的东西,它不可能独立于客观物质之外,因此,专业的操作能力是合作意识形成的必要前提。一个合作意识较强的团队,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个体在团队中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才能最终使团队完成赋予自身的使命。这种操作能力,应该包括对工作流程和目标的充分认识,对操作环节的充分熟悉,以及操作技能的娴熟程度。只有满足了这种前提,合作才有可能,合作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团队精神才能得以形成,合作意识才能真正得以具备。

其次,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或责任心。责任心包括认真、负责的特质,还包括与意志相关的变量,如努力工作、成就取向以及坚持真理等。在工作中,无论员工职位高低,能力大小,责任心是其必不可少的素质。因为,责任心是对工作本身的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工作的负责。在团队合作中,出现多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是必然的,个体要能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同时,密切配合他人,支持他人,才能激发出集体更大的潜能,达到“1+1>2”的效果。“以私为始,以己为终”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结果是不仅自己份内之事无法做好,甚至会影响整个工作的最终完成。

在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正与国际接轨,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曾经讲到:“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要素是个人,除非国民是现代的,否则一个国家就不是现代的”,而现代人的特点之一就具有可依赖性和信任感,也即“可合作性”。对生活的世界以及周围的人的积极相处,并获得他们的信任,使社会成为依赖人类理性力量和由理性支配下的社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应是这样一种高素质的现代人,因此,合作意识必然成为其重要的品质。

3.大学生尊重意识的培养

尊重,是对有价值的存在给予最充分的尊敬和重视。学会尊重是一个人成为有人格的人,并能享有做人尊严感的关键。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一就在于教人充分地学会尊重。可以这么讲,在人的内心中,如果没有了这种尊敬和重视之感,一切都会化为乌有。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具备尊重意识,是其获得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的前提,也是其必须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伦理理念。

在进人大学深造之前,因为学业成绩优异,一些“准大学生”就已经是家庭、学校、社会极力给予肯定或尊重的对象。随着高考的成功,他们个人的优越感、成功感在相对少的大学升学率中再一次获得肯定。于是在跨进了“象牙塔”的大门之后,个人尊严感的满足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遗憾的是,这种尊严的满足并没有建立在新的成功的获取上,也没有建立在对他人、群体的利益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而自然获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我的存在本应获得尊重的一厢情愿的基础上。换句话来说,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以个人为中心来论及人的生命尊严的,也就是说,只想获得尊重而不想给予,或没有养成自觉地给予他人、群体有价值的存在以同样的尊重的品德。同时,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得过去由于敬畏而产生的尊重意识逐渐消亡。在中国传统的伦理教育中,尊敬长辈是一种美德,也是经常用来教育晚辈的一项内容。而对长辈的尊敬源于对他们的生存敬畏。因此,在每个人的思维中,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尊重意识。但是,当其跨入大学的殿堂时,每一个个体都会发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与周围的人处在同一个社会的定位点上,原始的敬畏感逐渐消失了,而建立在敬畏基础上的尊重也就开始逐渐地走向了衰弱。

事实上,由于大学生在尊重的概念模糊之后,部分人就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更多地接触,不与群体相融,在相隔绝中享有虚幻的尊严感。而另一部分人则会始终处在与别人的对立之中,动辄怒目而视,拳脚相向。于是,孤独、寂寞、空虚、困惑、焦虑等相伴而生。或者,由过分的自尊而转化为自卑,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这样一种不健康的尊严感极可能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扭曲,大学校园里频频发生的恶性事件就是佐证。他们可能在学校时是个好学生,但在走向社会之后却在如何做人,做有尊严的人上成为了失败者。据调查,在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上,大学生处于社会各阶层之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没有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而造成的。这一问题成为了影响大学生作为合格的高等教育接受者走向社会、从事社会工作的瓶颈。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尊重意识就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或任务。

首先,高等教育应该将树立大学生的尊重意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认真加以对待。我们认为,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自尊。因为尊重自己是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起点和基础。尊重自己就要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每个人应该承认遗传、环境、条件的差异和影响,承认现实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善待自己、热爱生命,热爱生命存在的每一瞬间。其次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要让大学生明白,个人生命尊严的获得是建立在对他人生命尊严的充分尊重之上的,尊重他人,并不是失去自我。尊重他人是在平等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人只有在与他人的现实联系之中,才能发展出人的生命本质。自卑和自傲都不利于同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尊重别人要学会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善于助人、宽容大度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再次,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社会。尊重社会就是要有责任意识,社会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场所。这个场所需要共同的规则来规范,遵守规则就是尊重社会最基本的表现,权利和责任意识是尊重社会的基本内容,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社会、遵守社会的共同规范,在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勇于承担自己所应负的社会责任。最后,教会学生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就是要和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是人类赖以生活的环境,每个人都应具有环境意识,通过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只有学会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才能说是一个具备了尊重意识的人。因此,尊重教育应当是21世纪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追求。

其次,培养大学生的尊重意识应该遵循科学的认识规律。尊重的过程是一个接受、重视和赞扬“三位一体”的过程。接受,表现为承认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都具有其存在的意义,每一份劳动及劳动的过程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即便是存在差异,也须了解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接受这种差异。重视,表现为对他人存在、行为及其结果的关注,不仅要体现对于其他同时在场者的适度关心和谦让,还要对于体力和智力上较弱的在场者的适度照顾。赞扬,表现为对他人言语、行为方式和劳动成果的称赞和颂扬,即积极的肯定。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为基础,构成了整个尊重意识形成的三大环节。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尊重意识应面向职业的需求。在现代职场中,尊重意识表现的非常必要。每一个组织人在社会中的活动都希望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平等的前提就互相尊重。没有或者缺少尊重意识的人,不仅不会在职业活动中受到他人的尊重,久而久之还会被排除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之外,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二、能力层面的培养

1.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认识的升华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发展,社会上的用人观念也在转变,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要看求职者的文凭和学历,而且要看其能力,看其是否有真才实学。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么,作为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呢?

首先,从实践的理念来讲,正确实践意识的确立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首先需要强化参与意识,要积极参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使自己在活动中经受锻炼,要重视实践参与的过程,而不要过分计较实践参与的结果;其次要强化创新意识,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要勇于解放思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上下苦功;再次要有竞争意识,竞争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带来压力和动力。大学生要通过各种实践机会,培养竞争意识和挑战意识,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经受各种磨练和考验,使自己百炼成钢,成为一名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最后要强化精品意识,无论参加什么实践活动,都要精益求精,善始善终,扮演成功的角色,力求做到不干则已,干则一定干好干出名堂来,而不要滥竽充数或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其次,从高校角度来讲,合理的教学实践过程的安排是实践能力培养的载体。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课、计算机操作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内容。大学生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学习轻动手能力培养的错误观念,强化实践意识,重视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严细认真,一丝不苟,把知识学习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自己的知识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使自己的人才价值不断升值。

最后,从学生角度来讲,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自身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大学教育中学生有很多科学研究的机会,但大都限制在课程论文的范围之内,只有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参与社会竞争,例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科研竞赛等活动可以让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余学术研究活动,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而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社会实践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三下乡、科技和教育扶贫、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挂职锻炼”等活动。大学生要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知识、信息正逐步取代劳动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任何一种职业的发展,都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一扇“龙门”。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任何一多高等院校都在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整个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仅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今天这个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不良后果尤为明显。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

其次,从学校师资来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事实证明,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在他们之中将有可能产生更多的发明家。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就会通过潜移默化有效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思想僵化,缺乏活力,学生就会变的循规蹈矩,无法创新。

最后,从学生角度来看,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主观努力各不相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智力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主体既有共性的相似,又有个性的差异。然而,传统教育所实行的是集体教学、同步发展,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点,很少为学生的个性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自主思维意识和独立创新精神,影响了学生个人特长的发挥,造成发展上的平庸,处事上的千篇一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不再是整齐划一的行动,而是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工具,而是个性鲜明,有独立意识的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专才专用,注重个性发展,提倡标新立异,即提倡创新教育。只有允许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他们的潜能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才可能发现新问题、作出新成果,孕育出真正的创造力,成为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要求的人才。

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在此背景下,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就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和凸显功能。

作为职业素养的意识层面,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所必须拥有的“三大法宝”。这三者之间互相关联,互为前提。只有将“秩序”内化为主体意识的时候,个体才能明确自己的定位,才会懂得尊重他人、尊重社会,才会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只有具备较强的合作精神,个体才能做到遵从秩序,以大局为重,才会懂得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只有学会了尊重,个体才会学

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那么,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如何呢?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10大职业素养构成:

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前面已经提到,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如成都大翰咨询公司在招聘新人时,要综合考察毕业生的5个方面: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好身体是工作的物质基础;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和必需的,而专业素质则是锦上添花的。

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来表现,而这些行为以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志等为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2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

如厦门博格管理咨询公司的郑甫弘在他所进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来自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女生在中文笔试和外语口试中都很优秀,但被最后一轮面试淘汰。他说:“我最后不经意地问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户经理助理的岗位,但你的户口能否进深圳还需再争取,你愿意么?”结果,她犹豫片刻回答说:“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决定。”缺乏独立性使她失掉了工作机会。而喜欢抢风头的人被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用人单位也不喜欢。

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6.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六

在对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意见和建议调查项目中,企业强调的是培养管理一线能解决实际问题、会动脑、会动手的实用人才。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才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生个人的品质和修养在用人单位看来尤为重要。

3.以职业能力的要求为主线,改革和创新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近几年招生不理想,学生就业也较困难。

究其原因,不是社会不需要,而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其职业能力不能与用人单位对接,导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下降。

因此,改革以单纯课堂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创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寻求发展的突破口和必然趋势。

3.1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教育。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很多企业认为责任心、敬业精神、承压能力这些基本素养在企业中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获得,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而这些又恰恰是影响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形成,这大大阻碍了他们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学校应通过德育教育课程和主题班会,着重强化大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通过就业、创业教育和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到课堂现身说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承担、敬业爱岗和百折不挠等方面的精神;通过校院文化、班级文化和集体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敢于克服困难的决心。

3.2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模式,推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将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成若干专门能力,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

课程设计及授课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展开,要坚决抛弃在课程设计上大而统和不切实际的纯理论讲授的惯性思维。

学校要大胆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那种仅仅看重书本内容、靠死记硬背的考试考核方法,与实际职业实践及需要相去甚远。

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由于该专业的“特质”,容易造成理论讲授上的空洞化,学生的考试考核方法容易造成以纯理论为主。

学校应花大力气改变重理论轻能力的考核方式,努力做到行业、协会、企业、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实习基地共同参与,把职业能力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能分解为具体考核项目,由学校和相应的部门制定考核的标准、内容、方式和操作程序,并提供考核的成绩,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和比较真实的反映。

目前我国实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切入点,双证制(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既是目前大学培养实用人才的一种发展模式,又是高职院校创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应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技能考核方面尽可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挂钩,并以此为平台,扩大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领域,提高获证等级,以促进他们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

3.3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除依赖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巩固和检验。

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主要的途径有:课堂理论教学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多参与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并让他们参与具体的工商管理活动中去,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锻炼和增长才干;经常请行业和企业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把一线工作的知识、技能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

采取激励措施,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如“写作能手”、“营销能手”、“创业之星”、“策划高手”,等等,寓职业技能的培养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业资格的考核和鉴定,储备就业本领,争取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要实现上述的改革和创新目标,教师是关键。

所谓“师高弟子强”,没有职业能力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技能的人才。

因此,学校应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制度,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德恩.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1).

[2]徐侠.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需要调查[J].商场现代化,,(17).

7.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七

一、什么是生涯规划

生涯是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该定义是由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提出, 是生涯领域中最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观念。在这个定义里, “创造出”是指生涯是主体的愿望与可能性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妥协和权衡的产物。“延续一定时间”指的是作为多个事件或选择的结果而发生的事情即生涯, 它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涯发展是一系列选择连续进行的结果。“有目的的”是指生涯对个人来说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模式”在这里意味着生涯不仅是一个人的职业或工作, 还包括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担当。职业生涯可能是生涯领域最易被误解的词语之一。但对大学生涯规划而言, 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其中重要的规划之一。大学生涯规划简单来说, 就是对影响我们生涯发展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各种因素的选择和创造。包括, 职业生涯规划、学业规划、感情规划、工作规划等等。

二、机械类大学生为什么要建立大学生涯规划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等方面表现出了种种困惑和迷茫, 大学生涯总体发展的情况不理想。大部分的大学生缺乏大学生涯规划意识, 对大学生涯规划的了解非常少, 能做出合理、正确和有效的规划的学生更是不多。多数学生无法为将来的就业或升学以及建立家庭做出充分完全的准备。就机械类大学生而言, 这样的情况也是普遍现象。机械行业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 又是发展和新兴的前沿学科。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给我国机械制造业增加挑战。全球经济竞争在进一步加剧, 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机械工业的进步促进了机械工程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对机械类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提出严峻的挑战。此时, 大学生涯规划对于机械类大学生自身学习和发展来说,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

大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关键时期, 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许多关于将来的重大选择和决定, 如职业、婚姻、学业等, 若在校大学生能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将会有助于其自身的聪明才智、潜能的充分发挥, 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正确合理的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人生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情, 第一步就是确立目标, 有了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正确合理的生涯规划可以指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制定一个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 又与当今社会需要相吻合, 同时又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的规划对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有着抛砖引玉的效果;制定合理的生涯规划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开发自身的潜在能力, 增强个人实力。一份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已具备的与潜在的优势资源;同时还可以引导其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科学的对比与分析;能够使自身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职业理想;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评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还能够帮助其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 提升大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 不断增强的自身的竞争力, 实现远大目标与理想。在当今社会这样激烈的竞争中, 要想脱颖而出并保持一定的的优势, 必须设计好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四、机械类大学生怎样建立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的核心包括三个步骤:一是了解自己, 确立方向;二是了解在相应领域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和技能;三就是决策。机械类大学生在制定大学生涯规划时就这三个步骤而言与其他类大学生生涯规划是具有共性的, 有条理、有系统地针对自身特点, 考虑外部环境, 比较容易地制定出一个实际可行的目标。

那么如何了解自己?要了解一个人, 包括了解自己, 都要从性格开始。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个人追求什么, 拒绝什么, 即“做什么”反映了他对待现实的态度;个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如何追求既定目标, 即“怎么做”反映了个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进一步说, 只有在长期的活动中沉积下来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方式才形成性格。

最后就是决策了,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为了到达一定目标, 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 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大学阶段, 经过长期积累, 大学生无论在思想的成熟度、知识的储备量以及生活经验方面都具有了生涯规划的能力。可以说, 大学生既有生涯规划的需要, 又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做出正确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 通过大学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乃至这个人生发展都具有的重要作用。

摘要: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等方面表现出了种种困惑和迷茫, 大学生涯总体发展的情况不理想。机械类大学生因其专业特性, 所以有其区别于其他大学生的特点, 相应的大学生涯规划就有所有大学生涯规划的共性, 也有其专业特殊性。

关键词:机械类,大学生,大学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宋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探析》, 《中国成人教育》, 2005年第12期。

[2]袁变兰:《浅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8.数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八

摘要: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职业错位尤为明显。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的错位认识会产生一些就业问题,比如,不深刻的职业认同感有可能导致在工作学习中动力不足,因职业错位而盲目就业也会造成就业后的高辞职率等。社会和学校层面应该坚持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建设符合高校发展需要的师范类职业精神。同时,就业者本身应及时改变求职观念,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关键词:职业错位;师范专业;职业精神教育;就业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了22万人。河南省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在2015年达到49.9万,比2014年增加1.6万,毕业生人数增速放缓。“就业难”的问题较往年有所缓解,截至2014年9月1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35%,较2013年同期提高0.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5个百分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受社会发展、就业观念、地域结构等因素影响,毕业生初次就业后,跳槽率较高。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职业错位”的问题不容忽视。笔者以师范类院校为例,针对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错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职业错位现象的产生 错位一般指偏离正常部位的状态,部分或全部内外倒置。在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以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方面的“错位”问题尤为明显。据统计,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中有23%的人在短短半年内就换了工作;在1年内跳槽的占18.3%;两年内换工作的人占24%,只有25%的人干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超过3年。这种现象凸显了职业错位问题的严重性。 二、师范类大学生职业错位的现状 笔者从调查中了解到,师范类大学生就业并不难,但找到符合自身职业理想的工作却不易。

(一)职业错位的表现 第一,部分毕业生将待遇作首选,把职业发展放在次要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评估报告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教师工资不高、工资增长幅度低,未能反映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地位待遇。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应届毕业生月薪为2800~3500元,主管、经理级岗位薪酬为5000~7000元,平均涨幅在5%左右。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的月薪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行业薪酬在中小城市或者城镇,月薪则大打折扣,一般在2000元左右。如此,面对房租、房贷、日常的开支,毕业生将待遇作为首选则不难理解。 第二,师范专业的职业精神教育缺失,一些文、史、哲专业的毕业生放弃专业,到陌生的行业去闯天下。职业精神教育的缺失会造成“跑偏”的就业观,表现出来就是“干什么不像什么”,学生就业动力较低、就业质量不高,正在影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社会的价值观扭过来,这其中就包括职业精神的内容。注重培养师范类大学生的师德、师风和职业精神显得迫在眉睫。 第三,父母对孩子未来从事职业的期望影响学生的判断。经调查,父母最期望孩子从事的工作如下:政府官员、教授、教育工作者、大学老师、专家、设计师等。此类岗位多为高工资、高待遇的岗位,但易给学生形成好高骛远的就业心理,不愿从基层干起,不想从小事做起。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对就业的概念不明确,不少大学生头脑中残存着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观念,不懂得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

(二)出现职业错位的一些原因 2010年,高等院校入学率达15%,到2020年将提升到20%。我国的高等教育己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高学历人才进入传统服务行业,既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相反,师范类专业却面临一些尴尬:一方面,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本应重点选择在教育行业就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用人单位不再拘泥于某个专业,求职者也逐渐放下身段,在适合自己的行业从基层做起。 三、对策

(一)有针对性,宏观控制,微观把握,做好就业指导

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非议。问题主要是如何做到通过就业指导来提升就业率,非议存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上。就业指导课往往贴近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包括就业手续的办理、就业信息的筛选、笔试和面试的准备、工作初期的适应、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内容。即便如此,仍有质疑就业指导有效性的声音。 在笔者看来,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没有根本性的决定关系,但并不能以此认定就业指导工作可有可无。在就业指导中,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可用资源和制约因素而进行的规划行动。因此,有针对性,用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做好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宏观的视角是重视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培养较强的职业能力;微观的视角是发掘毕业生自身的可用资源,改进其自身的制约因素。

上一篇:数学学科组简介下一篇:老师在毕业典礼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