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的课文理解(精选17篇)
1.《童年的发现》的课文理解 篇一
《童年的发现》中,“我九岁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而且“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我从夜里做梦飞行提出了问题。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在长身体,并由谈话想到了要研究“人是怎么来的”问题,接下来我开始了我的研究:抓一条鱼来,想从鱼身上找出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特征。从母亲怀胎九个月想到了“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仅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段时间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历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九个月”──这就是我的“独立思考”,我“独立”地用“折合”法,解决了为什么目前怀胎要用九个月的问题,“每个人最后成为人,都要经过从细胞到小鱼到……到人”这样的变化过程。这是“我”的童年发现!怎么样,你觉得有趣吧?
但是,老师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我在捣乱,为此我付出了被轰出教室的代价!
作者的发现是有趣的,作为童年趣事,绝对让我们每个大人读者和小孩子读者都大笑不止。
这样让人大笑不止的事情,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做的胚胎研究,是非常认真地,我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理有据地解决了人为什么会怀胎九个月的问题,我是从人的进化历程来进行“折合”推理的,而这样的进化过程也有老师的功劳“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但是,我做的“胚胎”研究在大人们看来、在没有去研究的人看来,很怪异,甚至认为是荒诞无稽。这是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发笑的原因。
好了,让人发笑的故事的特点我们找到了:我们很认真地做了某件事情,出现了完全跟课本上所说的内容、跟常理该出现的结果不一样的结果。而这完全是因为我们在按照我们儿童幼稚的、特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用儿童特有的做事的方法来做事情的结果。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让人发笑的,有趣的。就像我们知道电灯发光,蜡烛也能够发光。停电了,我们要点上蜡烛看电视,一个道理。
2.《童年的发现》的课文理解 篇二
一.自然美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就美学而言, “浓妆”美, “淡抹”也是美。可人们有时往往喜好淡雅之美、自然之趣, 喜欢追求“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情趣。因此, 情真、意真、景真的自然美, 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自然美在课本中是比比皆是。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之美,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北国之美,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塞北之美……
一百多个汉字, 南朝梁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把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描绘得淋漓尽致, 令世人为之折服, 而更为之惊叹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天光山色融为一体, “异水”清澈、碧绿, 游鱼嬉戏, 一种静态美;“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瞬间急流快如飞箭, 猛浪如奔马, 一种动态美。江上风光的丰富多彩, 形成鲜明对照。“奇山”、“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山中则“泉水”、“好鸟”、“蝉”、“猿”百响齐发, 交织成优美的山林交响曲, 整个山间变成了美好的音乐世界。“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秀美的大自然的风光, 让作者忘记人生不如意的“八九”, 想起了“一二”。“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在高山流水中人类忘乎所以, 找到了知音。“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欲忘反”, 大自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人类, 显示极大的征服力。
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的开头两句“故人俱鸡黍, 邀我至田家”, 似乎就像日记的开头, 叙述了一件刚刚经历的极其平常的事。“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合”、“斜”两字极为传神, 但又像是信手拈来, 用得极其自然。正因为“故人庄”坐落于平野而又遥接青山, 恬淡幽静, 所以宾主“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一个农家小院, 面对着场地和菜圃, 摆开酒席, 举起酒杯, 一边喝酒, 一边谈论着农事, 其乐融融。这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汇集成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在自然优美的环境中, 诗人宠辱皆忘, 心情豁然开朗。农家自然环境的美, 显示了极大的魅力。“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待到”、“还来”、“就”, 这一连串动词的运用, 流露了诗人难掩的喜悦之情。这首诗的美学价值不在于给人们什么强烈的刺激, 使人激动, 而在于朴素自然的农村风景和生活一样给人精神上的滋润。它如同一个美女, 美是通体的, 她并不靠搔首弄姿, 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气质和风韵令人惊叹。
面对千姿万态、色彩纷呈的可爱的大自然, 艺术家被陶醉了。他们用整个心灵去拥抱它, 感受它。由此创造出一篇篇精美的乐章。让我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 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才能感受自然美, 受到自然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情感美
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等等。篇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具有情感美。
情感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朱自清的《背影》中, 父亲为儿子买桔子的场景, 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背影》也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莫怀戚的《散步》中,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似乎罗嗦的叙述中, 一家三代人真挚的情谊跃然纸上, 浓浓的亲情笼罩着整个世界, 让亲情观日渐淡薄的学生从生活琐事中感受家庭的温馨, 用真心去感受自己家庭的点点滴滴的温暖。
3.理解英语课文的几点做法 篇三
一、句中学词语
例如:课文54课句子“She decided to buy a digital TV online so that it could be sent to her.”划线的单词和短语是需要认真学习的,首先弄明白这些单词和短语的意思,decide 是决心、决定;digital 是数字的;online 是在线,在网上;so that 是以便于。再弄清它们的用法,decide to do 决定去做;digital TV 是数字电视的意思,这是根据 digital camera 而得知的; online 从构词法的角度可以轻松理解; so that 要和 so…that…区别开来。最后自己来造句:I decided to tell her what had happened that night. I have an ordinary TV, but she has a digital one. I am online, you can chat(聊天) with me. I study English every day so that I can catch up with Li Yang. 当然也可以造和原句差不多的几个句子,把四个词都用上:If you decide to order a digital TV online, you must have a credit card first. You must type in your credit card number so that they can send it to you. 由以上举例说明,大家在学习课文时,每一句都应这样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弄清句子间的关系
例如:54课的“Miyoko clicked on the screen, and a form appeared for her to fill in her personal information. Her dad helped her fill in the form and typed in his credit card number.”这两个句子联系较为密切,从动作上可以看出来,先是click; 接着appear, 继而fill in ,时间先后非常明显,看到这一点,两个句子就不难理解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掌握就变得轻松了。一个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可同学们大家想过没有,一组句子要表达一个复杂的意思,处理不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万万不行的。而句子与句子间无非这几种关系:并列、转折、递进等。比如:He was a famous vet. He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915. He grew up with his dog named Dan. 这三个句子就是并列的关系,都在介绍“he”。
三、弄清段落间关系
例如:50 课第三段,The world?蒺s population is growing faster and faster. …That means that in about 600 years, there will be standing room only on the earth.
本段第二句是总的说明,下面好几个句子都是在用列数字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行说明。这是总分的关系。在明白这个关系的基础上去理解课文,就知道列举数字进行比较的意图是说明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而不是为了说明当前人口比过去人口多。段落间的关系主要是让大家注意表达的连贯性,以便在自己进行表达时能做好前后段落间的承接。
四、提出问题了解大意
4.课文理解的步骤和方法 篇四
第一、理清文章的结构。
首先,可以抓住课文的题目,课题往往是最直接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
如看到“拥抱大树”这个题目,脑海中自然会出现问题:谁拥抱大树?为什么要拥抱大树?怎样拥抱呢?于是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自然呈现了。
其次,可以尝试给课文加小标题的方法。这也是给课文分段的一种变化形式,但相比较之下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
如《猎人海力布》一课,课文内容比较长,学生一时无法理清,可以让学生尝试加小标题,学生出现几种回答:分成两部分“救龙女、得宝石”和“救相亲,变石头”;
分成四部分,将以上的两部分分别再分开;也有学生分成三部分,将“救龙女,得宝石”分开……在大家相互的讨论中,学生对事情的发展过程就清晰地掌握了。
第三,找当然,对于课文结构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找特殊的句子,比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这类句子能很好地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文章开始就以总起句告诉我们“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接下来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以及“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文章的结构自然就清晰了。
第三、句子的`理解。
文中总会有些重点的句子,怎样在全文中找到这类句子,有时需要教师的 引导,才能找到这类句子,
如《看不见的爱》一课,学生都能理解文章中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呢?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到文中寻找描写母爱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来感悟母爱。理解句子还可以找一些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修辞的句子,学生能通过理解其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用意。此外,也可以通过变式比较来理解句子。对一些描写比较生动和含蓄的句子,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加以比较,让学生感受原句的魅力。
第四、对词的理解。
5.课文亡羊补牢的教材理解 篇五
《亡羊补牢》是长春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寓言里的第二课。几年来语文教材经过多次改版,但是这则寓言一直都没有删除过。这说明这则寓言故事的重要性。
其实所谓的寓言指的是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但是这个故事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是古代人们为了给人们一个提醒而编造的。那么,《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
6.小学生理解语文课文的方法 篇六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背诵时结合语言、音乐、绘画、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手段,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体验和领悟,达到“品诵于心”。《桂林山水》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我既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又注重创设和渲染情境,让学生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
教学中,我首先于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课始,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录像、生动的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的愿望。
其次,充分运用“协同记忆法”,通过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边听边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记忆,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强化记忆效果,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这样做要比单用视觉或听觉效果好得多。
再次,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可用图示法,引导学生用文中语言叙述图画的内容,然后看图背诵,这样做学生记忆快,印象深。
二、合理板书,理解记忆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相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
为此,我在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的层次和掌握文章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抓住重点词语,设计板书,建立起学生背诵的支架。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来看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脉络主要是“静”“清”“绿”的水和“奇”“秀”“险”的山,抓住了文章的主线,背诵就一目了然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有效地促成了学生的理解记忆。
三、示范背诵,树立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教师通过示范背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示范背诵可以使学生视其人,闻其声,亲其情。
为此,我在要求学生背诵前,先在学生面前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熟练而有感情地背诵了一遍。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另外,我深入学生,坚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让背诵熟练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作示范背诵;另一方面,对于班里的后进生,给他们提供表现的环境和机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培养起他们背诵的信心。
四、寓教于乐,趣味背诵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造成的单调感、疲劳感,依据“寓教于乐”的原则,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背诵比赛,采取咏背、对背、领背、轮背等形式多样的背诵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一是“对歌”式背诵法,即模仿山区或某些少数民族“对歌”的方式,把描写《桂林山水》中“静”“清”“绿”的水和“奇”“秀”“险”的山等有关部分,由甲乙两个学生每人一句,轮流背诵;
二是“接力”式背诵法。即模仿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方式,采用“开火车”的方式,由三个学生每人一句,上递下接,循环往复,其乐无穷;
7.《童年的发现》的课文理解 篇七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巩固政权的斗争, 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有同学以为‘下面就可以讲建设社会主义了’,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还没建立起来, 如何谈得上建设社会主义呢?”“我们下节课就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老师有个问题,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回去想办法找答案: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两者的根本区别在哪?下节课告诉老师好吗?”下课铃在学生回答“好!”时清脆地响起来。
要上三大改造的内容了, 不知学生准备得如何?我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个应急预备措施。预备铃响后, 我走进班级, 立刻就看到很多学生手里拿着大大小小的纸条, 有个学生甚至还大声提醒我:“老师, 别忘了提问上节课留的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哪位同学有了答案?”一上课我就开门见山地问学生。孩子们纷纷举起手, 有的孩子还欠着身举手对我喊:“老师, 叫我, 叫我!”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我请每大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 陈述他们的答案。“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这些知识的?”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我特意表现出对他们获取知识途径的兴趣, 班里立刻热闹起来, 有的说查《辞海》, 有的说用百度搜索, 有的说用google查找会更快。
“那有谁知道生产资料主要是哪些东西?我知道大家的政治课里没有这个内容。”然后我微笑着提问, 有的学生直接摇头, 有些学生却依然很兴奋, 并举起了手。我请了其中一位学生, 他说:“土地、机器、设备、厂房、工具、原材料等都是生产资料。”班里开始有了掌声, 随后掌声越来越大。“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 是自主学习的好办法。这几位举手的同学做得很好, 值得我们学习。”我借势表扬, 鼓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让我们来看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哪里。”通过我的引导以及与学生的讨论, 我们知道了生产资料基本公有和生产资料基本私有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至此, 学生不仅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正确的了解, 而且经过推理还得出只有把生产资料改变成基本公有为主, 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算建立起来的结论。这为后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中“特区姓‘社’不姓‘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请同学们看看课文, 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土地改革’那部分内容, 想想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之前, 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工商业领域, 生产资料是私有还是公有为主?”看了课文后学生纷纷回答:“以私人占有为主。”我紧接着提出:“所以, 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 把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改变成公有制, 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对不对?”“对!”全班齐声回答。
到此为止, 没用几分钟, 我通过教学设计, 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解答了“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的问题, 为顺利学习三大改造的过程、方式, 引导学生推断出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 正确评价三大改造, 最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童年的发现》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八
师:假如你就是文章的作者,这梦会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梦。
师:美在哪里?
生:我从“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这句话感受了美妙。
师:请用洪亮的声音再读一遍,读出这美。(生再读)
生:我觉得这个梦很快乐。我也是从刚才他们读出的这句话感受到的,可以随心所欲,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师:真快乐。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十分幸福的梦。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能看到美丽的大千世界。
师:同学们,再看看前面的句子,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生:我觉得很自由。是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的:“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师:请你读读,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由。(生再读)
【点评】执教者采用让学生谈感受的方式,自然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朗读的指导。既然是感受,应该是个性化的,所以,学生感受到了这梦是“美好的”“随心所欲的”“自由快乐的”“十分幸福的”……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
【教学片段二】
师:作者看得非常入迷、非常地仔细,课文用的是“入迷”吗?
生:文章说的是“痴迷”。
师:为什么不用“入迷”而用“痴迷”呢?
生:因为“痴迷”的程度比“入迷”要深。
师:深到什么程度,想想“痴”这个字。
生:甚至“痴呆”了,可以看出他对这特别感兴趣。
师:对了,有点发傻了,好像得病了。作者只抓了一条鱼吗?哪个字看出?
生:以至于。
生:“我都”。从“都”这个字我可以看出,他经常去抓鱼,经常会翻来覆去看个仔细。
师:是啊,从“恨不得”一词,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可以看出作者很执著,他很渴望得到这个答案。
【点评】此片段较为经典地反映了教师对文本的细读。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泳,涵泳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对于文中的这个关键句子,执教者提示学生紧紧扣住“痴迷”“都”“恨不得”等词语来细细品味,以感受作者那份执著的探索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不可能做到对文中所有的文字进行一一品析,但对于一些重点语句,教师应该不惜时间地讲深讲透。就应该如美学大师朱光游所说的:“慢慢走,欣赏啊!”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把这段话读一遍,读出着急,读出渴望,读出痴迷。
生:(读)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师:请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生:“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师:跟老师再读一遍,再用点儿力,再着急点。(师生共读这句话)
师:孩子,太快了。咱们把速度放慢些。
生: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师:再慢一点就更好了。“恨不得”——
生: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点评】从此片段中可见执教者的教育观和教学法。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关注后进。在公开教学中,用这般的精力,细心指导一个学生的朗读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便是在课堂中抓住几位学习后进生。这种对后进生的关注需要理念的支撑,更需要真心地实践。二是凸显过程。执教者的这个教学个案,清晰地展现了她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耐心点拔和用心引导下逐步读好了这段文字。教学的真正意义就是看到学生的课堂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从读正确到读精彩的过程。
(本课教学实录由白婧固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李伟忠节选)
9.《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词语理解 篇九
富fù(富饶、富裕、丰富多彩)
优yōu(优美、优秀、优良)
浅qiǎn(浅绿、深浅)
错cuò(错乱、交错、错误)
岩yán(岩石、岩洞、花岗岩)
虾xiā(小虾、大龙虾、虾米)
挺tǐng(挺威武、笔挺、挺身而出)
鼓gǔ(鼓起、鼓掌、一鼓作气)
数shǔ(数不清、数数、不可胜数)
厚hòu(厚厚、厚重、宽厚)
宝bǎo(宝贵、宝石、珠光宝气)
贵guì(珍贵、宝贵、达官显贵)
02、我会认
饶ráo(富饶、饶裕、饶有兴趣)
瑰guī(瑰丽、瑰异、瑰宝)
参shēn(海参、人参、红参)
划huá(划船、划伤、划过来)
武wǔ(威武、英武、文武双全)
粪fèn(鸟粪、粪便、视如粪土)
辈bèi(祖辈、辈分、等闲之辈)
设shè(设计、建设、设身处地)
03、多音字
参shēn(海参)cān(参加)
数shǔ(数小棍)shù(数学)
04、近义词
瑰丽一一美丽交错一一交叉绽开一一绽放
威武一一威风茂密一一茂盛宝贵一一珍贵
05、反义词
富饶一一贫瘠丰富一一匮乏
绽开一一合拢茂密一一稀疏
06、理解词语
瑰丽:特别美丽。
绽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10.《童年的发现》教案 篇十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胚、胎、盈、悯、赋、蛮、殖、岂、履、绞、汁、塌”12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之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鄂教版
教学过程
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1.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2.出示课题。
3.师质疑: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的情况。
(1)听写字词。
胚胎、轻盈、怜悯、天赋、繁殖、草履虫、绞尽脑汁、塌了
(2)组内批改,交流反馈,师指导书写。
B生组织批改,A生指导观察,C、D生练习发言。
①“胚”读第一声,“岂”读第三声。
②“草履虫”的“履”和“覆盖”的“覆”区分开。
③“盈”字中间的“又”不要忘记写,“赋”字的钩上面不要多写一撇。
(3)生练字本上练习书写“盈”“履”。
(4)齐读词语。
2.默读课文,想一想“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勾画下来。
CAI: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相机板书:胚胎发育的规律
3.你知道什么是胚胎吗?
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由卵受精后发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脐带与胎盘相连,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营养。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从一个小小的胚胎发育成胎儿的。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就是胚胎发育的过程。
4.关于我发现的胚胎发育的规律,其实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专门进行过研究,还得出了一个观点,你能在文中找到这句话吗?
CAI: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5.“我”的发现和科学家的发现竟是如此的相似,真了不起!再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九岁 完全独立体会我的这个发现不同凡响,我高兴,自豪的心情。
6.带着这份高兴和自豪一起读读我的发现。齐读第一自然段。
顺学指导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2.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反馈。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随机板书:梦中飞行老师 想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看着板书把这个过程连起来说成一句话。
课后习题
1、形近字组词。(考察对生字的掌握)
2、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1)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2)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
(3)人还曾经是草履虫,是鱼,是青蛙,是兔子??还曾经是猴子?? ()
3、读课文,完成填空。(理解课文内容。)
“我”童年时的发现是 。这个发现是基于(1)夜里睡觉时 ;(2)老师解释 ;(3)
“我”渴望弄明白。在我的大胆猜想,寻根就底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板书
12 童年的发现
胚胎发育的规律
梦中飞行请教老师大胆猜想
11.通过理解词语让学生学会品读课文 篇十一
关键词:词语;品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55-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改革,考试的浪潮却依然存在。在今天,国家提出“减负提质”,要求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途径不再是题海战术,不再是一味的占用学生时间;要求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朗读兴趣不高,每次朗读课文时都迫于教师的压力、给予的任务,朗读课文像机器一样没有情感,似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样,脱离了文本的情感,读起来似乎是没有灵魂的人类一样。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常见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常用的方法。词语是一篇文章的基础要素“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文章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看似孤立的词语背后潜藏着整篇文章的情感,了解内容,领悟情感,都离不开理解文字,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也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针对上述学生的朗读问题以及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我提出了要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在品析文字时走入文本,体会情感,继而理解文章。
抓重点词语首先要让学生先学会理解词语,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对此,我学习了相关的资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我认为这种方法非常好,因为每篇文章都会出现一些新词,而这些新词又往往是理解课文主要切入点,理解这些词语虽然可以通过查字典直接理解,但字典中查出的解释用到句子有时并不合适,反而适得其反,如四年级上册《难忘的八个字》中学生对于“与众不同”一词的解释,他一般指优秀的方面,好的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而本课中指主人公的丑陋样貌与他人不同,因此在本课中,应先引导学生读好前后文,词语的意思自然也就明确了,要着重指导学生“瞻前顾后”。 除此之外,对于简单的词语,学生都能心领神会,因此可以让学生造句感悟或直接表现也是一种方法,如四年级《风趣的导游》一课中,在教学“和颜悦色”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来表现什么是“和颜悦色”,然后再用“和颜悦色”造句,最后我会请同学和颜悦色地读一读导游的对话,这样学生既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也同时增加了朗读的兴趣。
寻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可以先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用一个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词语,如学习《播种希望的日子》中的“流连忘返”一词,可以找意思相近的词语,如依依不舍,这样学生会直接明了作者的心里所想,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朗读更加丰富,更加细腻。
如何能抓重点词语,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一、抓重点词,重视情感体验,指导有效朗读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自己在朗读教学指导上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常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有的时候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的人活受罪。由此我深感朗读必须建立在恰当的理解上。如《秋天的雨》一课,学生在读其:“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在初读之后,教师质疑道“秋天这把钥匙是怎样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学生抓重点词“轻轻地”一下子就知道是悄悄地,动作很轻,我们都没有在意,理解准确之后,我及时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读,才能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学生很容易说出,要轻点读“轻轻地”这两个词。教师指名试读,再加以技巧上的些许指导,学生便声情并茂地读出来。还如“你看,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凉爽。”引导学生抓“扇哪扇哪”感受到这个词写出了银杏叶慢慢随风飘落的样子,引导学生感悟到读这句话时,要把这个词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要把“哪”的音拖长些,学生把握要领,加之情感的体验,自然水到渠成。
二、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加深对文章情感的体验,使朗读指导更具实效性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者相辅相成,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對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12.《童年的发现》的课文理解 篇十二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个小故事, 看能不能用几句话说说这个小故事。
师:现在谁来说说渑池会见?
生:过了几年,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 还要人记录下来。蔺相如就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也要人记录下来。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 被封为上卿。
师:故事是基本说明白了。但是听你的话, 我有一点没搞明白, 你说秦王要赵王鼓瑟, 为什么还要让人记录下来呢?
生:秦王这样做是为了侮辱赵王。
师:我还是不明白, 你能不能讲的具体点?
生:本来秦王要赵王鼓瑟就是在侮辱赵王……
师:你等等, 秦王要赵王鼓瑟, 在我看来这没什么呀, 你怎么说这是秦王在侮辱赵王呢?
生:因为秦王是王, 赵王也是王。大家都是王, 秦王却硬要赵王给他鼓瑟, 这当然是在侮辱赵王了。
师:你说秦王“硬要”赵王鼓瑟, 理由是什么?
生:表面看秦王要赵王鼓瑟, 好像并没什么, 但这实际上是他在“命令”赵王鼓瑟。这从后面“赵王不好推辞”就可以看出来。
生:他们都是王, 一个王是不能随便要另一个王做什么的, 更何况是在渑池会这样重要的场合。
生:我也感觉这是秦王在侮辱赵王。因为照常理, 在这种场合, 如果要人演奏, 也是一些艺人演奏。秦王要赵王鼓瑟, 就是在小看赵王。
师:我有点明白了, 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这也是在侮辱赵国, 因为赵王代表的是赵国。
生:还有, 秦王还让人记录下来。这样所有的人就都会知道, 赵王在渑池会上为秦王鼓瑟了。
师:真理越辩越明。所以, 蔺相如才会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并且也要人记录下来。是这样吗?
生:是。
师:可是蔺相如为什么是要秦王击缶, 而不也让秦王鼓瑟呢?
生:因为“瑟”是一种乐器, 而“缶”却只是一个瓦罐。“击缶”自然就要比“鼓瑟”低一个层次。所以蔺相如才要秦王击缶。
生:因为在渑池会上, 赵王已经为秦王鼓瑟, 所以要想维护赵国的尊严, 让秦王为赵王击缶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表面看, 大家好像都一样, 实际上却是赵国胜了。
师:秦王能听蔺相如的话吗?——你让我击缶我就击缶?
生:开始秦王也不想击缶, 但是蔺相如要和他拼命, 他没办法只好击了一下缶。
师:谁愿意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这句话。
生: (读)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师: (出示蔺相如的话) 大家想一想, 读这句话, 强调哪个字眼, 才能很好地再现当时的情形?大家先练一练。
生:我觉得应强调“拼”字, 这样才能反映出蔺相如的勇敢和无所畏惧。 (读)
生:我想强调“只有五步远”, 因为他们的距离近, 蔺相如才可能有“拼”的条件。 (读)
生:我想强调的是“您”字, 因为蔺相如是要和秦王拼命。 (读)
师:大家的朗读虽然各有不同, 但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为了说明蔺相如的勇敢。
生:都是为了让秦王害怕, 逼秦王为赵王击缶。
师:秦王被逼无奈, 只好敲了一下缶。结果渑池会上谁赢了, 谁输了?
生:赵国赢了, 秦国输了。
师:这是谁的功劳?
生:是蔺相如的功劳。如果不是他针锋相对与秦王斗争, 赵国就不可能赢。
生:我觉得廉颇也是有功劳的。因为他带兵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师:瞧他多会读书。我们在注意前台的时候, 不要忘了那些背后的支持。
【点评:在阅读中理解, 在比较中发现, 在对话中建构。教学环节张弛有度, 师生对话睿智而灵动。】
二、指导研读“负荆请罪”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用笔勾画出有关反映廉颇、蔺相如言行的句子, 想想通过这些描写, 你对这两个人物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读文、勾画、思考)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你所勾画的有关词句, 评评这两个人物。
生:我感觉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他开始有点不服气, 总想找机会给蔺相如下不了台, 但他知道蔺相如的想法后主动负荆请罪。所以我认为他知错就改, 很可爱。
生:我认为蔺相如是个顾全大局的人。面对廉颇的不服气, 他一再避让, 大人不计小人过……全为的是赵国的利益。
师:你的意思我懂, 但这“大人不记小人过”是否改改?
生:面对廉颇的不服气, 他“宰相肚里能撑船”……
师:改得好。请继续说。
生:他并不是怕廉颇, 他不愿意和廉颇发生冲突, 是因为他知道赵国文有蔺相如, 武有廉颇, 将相和好, 才能共同保卫赵国。
师: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我认为廉颇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因为他“静下心来想了想, 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 就不顾国家的利益, 真不应该。于是, 他脱下战袍, 背上荆条, 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生:我感觉廉颇、蔺相如都是很机智勇敢的人。廉颇的机智勇敢表现在他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表现在他和秦王的斗智斗勇。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师:你也很了不起, 你能说出自己的一家之言。还有吗?
生:我认为廉颇和蔺相如都是有……有特点的人。
师:具体说说。
生:你看, 他们各有各的言行, 各有各的性格。廉颇是武将, 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 不绕弯子。蔺相如是文臣, 考虑事情就更加细致。
师:你真让我大吃一惊。你注意到了文章的表达。事实上, 孩子们, 好的文章就在于它让不同的人有了自己的个性。廉颇就是廉颇, 蔺相如就是蔺相如。如果我们在写文章时, 也能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等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 那你的文章一定会打动更多的人。我建议大家再把刚才勾画的内容细细读读, 体会体会。
师:现在, 请大家看看文中的插图, 它画的是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但这一历史瞬间, 文章并没有具体描写。我们能否借助图画、结合文本的理解, 展开想象, 进行一个小练笔, 把这个画面写一写。
(写毕, 一生读)
师:大家评一评, 他写的怎么样?
生:他写得很好, 尤其是对廉颇心理活动和语言的描写很生动。
生:他的语言很好, 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比如, “廉颇一见蔺相如, 扑通一下跪倒, 双手抱拳, 满脸羞愧地说”就很好, 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你不但注意到了文章的语言, 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很好!
……
13.《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 篇十三
杜秀莲
《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人第二单元的课文,但因为课文的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课前预设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也就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整堂课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进行:
开始便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课题的板书,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提出两个问题:①你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能发现什么?②对作者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学生便开始分四小组读、议。借用文中的一句话“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我想说孩子的领悟力也是惊人的。他们在阅读时能从文中领悟出许多让人欣喜的东西,像对课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的理解时有人认为这是作者的自嘲;姚秋生则能引经据典地联系到中外一些科学家(伽利略、哥白尼)的遭遇。但在同学们叙述、争论时,我总感觉到不够尽兴。学生的一些感悟好像都程式化,所说的都与教学参考差不离,似乎与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离。我想要的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哈姆雷特”。
14.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篇十四
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同学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同学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教学建议】
1、本课故事情节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2、本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真实可感,又极具情趣。教学中引导同学进行赏析评价,教学后可引导同学借鉴课文写法,描写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同学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同学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_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回忆自身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生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
童年的发现
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从课题着手,同学提出自身最想了解的问题,五年级的同学已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因而同学通过自行梳理,确定有研讨价值的问题,如:“我”的发现是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即明确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身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动身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考虑:“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身的体会。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身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研讨交流,理清脉络:
⑴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身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发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引导同_系自身的生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身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⑵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⑶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⑷ “我”经过考虑、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身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五、安排作业
用自身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激趣朗读
“我”的发现有趣吗?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1、同学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身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_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⑴结合自身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⑵引导同学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身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小朋友: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小朋友: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朋友: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办。”
“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_的风险。”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鼓励同学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发明”“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沿的幻想”“我们也要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身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安排作业
1、写一写自身的“发现”。
15.《童年的发现》的课文理解 篇十五
关键词:初中语文;衔接追问;理解课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31-01
所谓衔接追问,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进度及内容,对课文中的文本内容进行衔接式的问题提问,通过一个基本的点逐步向里推进,促进学生一环环的对课文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由浅到深,让学生递进式思考问题
教师追问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由浅到深的方式进行衔接追问,就是说教师会根据课文内容一点点的进行提问,刚开始的问题会比较简单,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容易程度,当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的时候,自身的自信心也就被建立起来,随着问题难度的加深,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却会更强,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思考。
比如在讲授课文《繁星》一篇文章时,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逐步进行追问,教师首先问道:“大家喜欢星星吗?”学生们回答:“喜欢。”教师继续询问:“为什么喜欢星星?”大家纷纷表述出自己对星星的喜爱之情,有的说:“星星能够许愿”,有的说:“星星能让人感到安静。”教师继续追问:“阅读课文第一段,看看作者是不是喜欢繁星,为什么?”(逐渐将问题引入到课文中),学生阅读后回答:“喜欢,因为作者认为看星星会忘掉一切,仿佛回到母亲怀里。”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看星星会忘掉一切,谁能结合实际讲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至此整个追问到了最难的地方,学生们纷纷联想着自己看星星的状态,经过仔细思考,有学生说道:“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我全部精力都在数星星,肯定忘掉了一切。”有学生说道:“看星星需要聚精会神,也就忘掉一切。”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笑脸。
二、由难到易,让学生思考中回答问题
有时教师提问也可以由难到易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的追问方式比较适合对于一些学困生,对于一篇课文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并请一位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起来回答,当学生回答不出来后,教师不要着急批评他,可以尝试逐渐降低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一点点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当学生回答出最简单的问题后,教师可以在倒退着让学生对最开始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让学困生逐步回答出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讲授课文《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时候,教师对一位学困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第一段最后说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为什么?”这个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一名学困生来说,回答起来比较费劲,该名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后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一问题,教师看到学生无法回答,继续追问:“第一段主要讲的什么内容?”学生思考后回答:“济南冬天的情景。”教师继续追问:“是情景还是特点?”学生思考一段时候后回答:“特点。”教师继续询问:“济南春天有哪些特点,作者用哪些词语来描述济南冬天的特点。”至此教师的追问问题难度在逐渐降到最低,学生只需依次阅读课文第一段,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不刮风、日光、自然、温晴”,教师继续追问:“这些特点与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作者喜欢济南的冬天。”教师:“那么为什么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学生:“哦,就是因为它有这些特点。”教师通过这种由难到易的方式让一位学困生很好的回答出这一难度较大的问题。
三、由质到疑,让学生质疑中反思问题
教师在追问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有质疑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质疑的问题加深对问题的探讨,促进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引导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后,更好的烘托课堂气氛,从而引导学生在质疑过程中逐渐反思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质疑一定要富有趣味性,能够刺激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思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课文《斜塔上的实验》一篇课文的时候,当讲到“人们嘲笑的说道:‘除了傻子,谁也不会相信一根羽毛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的时候”,教师这样追问道:“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伽利略难道不感到心理难受吗?他会不会也为自己捏把汗啊,他肯定会打退堂鼓了。”教师一连追问了好几句质疑的问题,学生们也对这一问题感到有趣,于是纷纷探讨起来,有的学生说如果是他,当时肯定就放弃了,有的学生说自己肯定不会坚持这样的立场。教师继续追问:“伽利略是不是很傻啊?”学生们又进行探讨,有的说就是啊,万一失败怎么办,有的说非常佩服伽利略。教师继续追问:“他这样做值得吗?”经过这些质疑性的问题,会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的对问题进行反思,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课文内容,当伽利略成功以后,人们对他的那种讽刺声音也就消失了,同时伽利略也成为目前最为伟大的科学家,从而证明伽利略的坚持是正确的,大家都要想伽利略学习。这一道理的悟出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有着极大的关系。
总之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用追问的方式来进行更加深入的课文探讨,从而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求,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能力,同时追问还能通过思维运动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入挖掘,获取最大的学习探究价值,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衔接追问的频率,引导学生更好的学好初中语文阅读。
参考文献:
[1] 胡 浪.追问助推阅读教学高效生成[J].读与写.2013.9.
16.童年的发现小学作文 篇十六
我最有趣的发现是泡黄豆。把黄豆泡在一个杯子里,一天过后,黄豆渐渐大了,是遇水膨胀的结果;一天半过后,黄豆裂了,快要脱皮了,两天过了,黄豆的嫩芽已经冲破壳皮了,又过了两天长成了豆芽。原来我以为大家吃的黄豆芽是生长在树上的,通过实践使我终于明白了,黄豆芽是黄豆用水泡出来的。
我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蚂蚁怎样搬运食物的。一天我下楼去玩,看到有一个蚂蚁洞,我好奇地拿一个小木棍往里面伸了伸,洞中没有蚂蚁,它们去干什么了呢?原来它们在洞口不远处搬运一块面包屑,它们成群的抬着,非常团结,若要是累了,就换下一批蚂蚁,它们互帮互助把食物抬到了洞里,我又在离蚂蚁洞较远的地方,放了一块小小的香肠屑,它们闻到香味后,就赶紧又跑到那里,香肠比较重,有很多蚂蚁来了,它们还是坚持不懈地把香肠抬回了洞里。
17.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材理解 篇十七
《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材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
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们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体现“五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三、基本模式
自读- 导疑- 精讲- 巧练- 激情。
1.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础。
阅读课以读为主。在预习的基础上,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课伊始,安排自读书环节,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与疑惑。
2.以学定教,确定导读导练的重点。
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梳理归纳疑问,然后从学生的疑问入手导读课文,读、思、议、练贯穿其中。体现“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带有个人情感认识的见解,重视体现训练过程。
如讲解“众星拱月”一词,用以图示词的手法,由部分到整体,由形象到抽象,展示由生疑到释疑的训练过程。
4.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在运用信息中释疑、解疑,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创造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读书活动,做到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语感能力得以培养,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师:你读哪段知道的?
生:我是读课文第三段知道的。
师:那么读了其他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生甲: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那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生乙:我知道圆明园由三座园组成,那里景观很美。
生丙:我还知道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
师:看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现在,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在这课书中,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自由读,开始吧!(学生速读课文)
生甲:“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童年的发现》的课文理解】推荐阅读:
童年的发现教案08-25
童年的发现作文的12-08
三年级童年的发现作文09-11
小学四年级童年的发现作文09-09
五年级童年里的发现作文08-25
童年的发现小学五年级优秀作文10-12
童年名著文段阅读理解12-14
我的发现作文:我的发现_700字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