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过关测评答案

2025-01-19

第二单元过关测评答案(精选4篇)

1.第二单元过关测评答案 篇一

学业分层测评(四)柳永词两首

[基础巩固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91232025】

A.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气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有三秋桂子(深秋)..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念去去(往前走了又走)..【解析】 B项,“三秋”译为“秋季”。【答案】 B 2.对下列词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91232026】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 C项,“纯用白描手法”有误,应为“细节描写”。【答案】 C 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景概括出来了。

(2)《雨霖铃》中有一个全用名词排列起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抒发出浓浓的愁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具有相同写法的句子。

(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临别之际,恋人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叮嘱,却最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答案】(1)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 小桥流水人家(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导学号:91232027】

诉衷情近柳 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对“故人”的思念是全词的中心,所以作者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联系柳永其他羁旅行役之词来看,“故人”应指他在京都相识的民间歌妓们。

B.作者很注意上下阕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应和映衬。如“伫立”与“静倚”,“望处”与“凝睇”,“残阳”与“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C.“残阳”“黯然情绪”“愁无际”“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

D.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以词人“凝睇”的动作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

E.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

【解析】 A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而是含糊其辞的。D项,“凝睇”是神态描写。

【答案】 AD 5.词的上阕中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气爽”“水生光”“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词的上阕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所谓“词眼”,就是词中能反映词的主旨的一个词。通观全词,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春愁”而写,故“愁”可为词眼。

【答案】 词眼是“春愁”(或“愁”),全篇内容都是围绕“春愁”来写。7.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词人的“愁”因“春”而起,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到此为止,不再多说,然而又掉转笔锋,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至结尾处,词人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答案】 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止住,掉转笔锋。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转,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导学号:91232028】

归朝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

①忆。

【注】 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8.这首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回答本题要结合江岸、扁舟、葭苇、沙汀、宿雁、残月、白霜等意象及其塑造的意境进行分析。

【答案】 上片中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了行旅的艰辛,烘托了词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破晓,词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

9.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词的下片承上片的写景转入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这其中包含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等情感。

【答案】 ①“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②“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对年华易逝的伤感。③“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

[语言运用层]

10.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导学号:91232029】

①但他却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填词,称得上是北宋第一作词“专业户”。

②但是,词在北宋的地位远远不如诗,是一种尚未被普遍承认为“正统”的文学。③众所周知,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④只是为了不至失散才集外单行刊刻。

⑤在北宋著名词人中,柳永的官位是最低的一个。

⑥就连欧阳修、苏东坡、晏殊等文学家都不把词收入代表自己成就和水平的文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主要按照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排列,注意其中一些关联词的提示性作用,如①开头的“但”字,是说柳永的填词相对于⑤句柳永的官位而言等。

【答案】 ⑤①③②⑥④

11.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词)人再写两个句子,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例句的陈述对象是柳永,句式中选用了他的名句,落脚点扣住了他的词的特点“缠绵与悱恻”。仿写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答案】(示例)①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②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了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尽显其人生的艰难与苦恨。

12.下面是某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请把这些注意事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导学号:912320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分清层级,逐级对内容进行分条列举。语言还要注意简洁。【答案】 某班研究性学习按照分组、选题、制订计划、具体实施、整理总结、分享交流的流程进行。各组要选出本组的组长,各组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

2.必修一第三单元过关练习(答案) 篇二

1、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D、农副产品归农户所有

2、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生产催眠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

3、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4、构成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的表述中,与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北伐打乱了清军的战略部署

B、进入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西征军战无不胜 C、太平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D、东征军和西征军汇合摧毁了江南大营

5、《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要求推翻封建统治,描绘理想社会轮廓 B、都提出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C、都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D、都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6、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7、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成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8、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

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0、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起领导作用 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1921年低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12、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A、《井冈山的斗争》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持久战》D、《论联合政府》

1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 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14、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主要目的是()A、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维护国共合作 15、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起百团大战目的是()A、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初二政治第二单元测评 篇三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相应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公民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不受任何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我国法律禁止招收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

3.“舍身取义”、“见义勇为”是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4.严师出高徒,对违反纪律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和体罚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5.良好的名誉主要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6.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不属于侵权行为。()

7.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使用姓名,但不允许更改自己的姓名。()

8.影视明星是社会公众人物,不能拥有个人隐私权。()

9.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因此可以随意拆看子女的信件。()

10.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传播他人的隐私就不是违法行为。()

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找出来,填在相应括号内。)

11.小明的爸爸因小明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将小明毒打一顿,致使小明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小明爸爸的行为是()

A.侵犯小明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B.对小明负责任的合法行为

C.侵犯小明人身自由的行为D.纯属家庭私事,别人无权过问

12.右面漫画是对近年来我国煤矿矿难频发原因的写照。煤矿主的行为严重侵害了矿工的()

A.人身自由

B.生命健康权

C.发财致富权

D.劳动就业权 13.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因未携带身份证被派出所收容,并转往收容遣送救助站,被故意伤害致死。孙志刚被侵犯的权利是()

①人身自由②劳动权③言论自由权④生命健康权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14.下列行为属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A.小红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B.小刚怕打针吃药,生病了也不去医院治疗

C.小丽因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

D.看到有人落水,八年级学生小强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救人

15.中学生张某晚上从同学家回来的路上被两个歹徒尾随,这时他可以采取的较好的应对方法有()

①勇敢地与歹徒搏斗

②设法向司法机关报案,寻求保护

③尽快跑到人多的地方去

④自己走自己的,装做没看见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16.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是()

①护送盲人过马路②捐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③死后捐献角膜④路遇伤病者,奋力抢救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7.一名妇女在某超市偷化妆品被超市保安抓获,并被挂上“我无耻,我是小偷”的牌子当街示众。超市让小偷挂牌示众的行为()

A.正确,是维护超市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B.正确,这样才能达到“天下无贼”

C.错误,涉嫌侮辱人格

D.错误,因为小偷并不是罪犯

18.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自己名誉的民族,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A.他人的高度评价B.个人的良好表现

C.父母的社会地位D.个人的专业方向

19.某中学生写作文时,用邻居的真实姓名,虚构邻居家重男轻女的情节,作文被某晚报选登,造成了较恶劣影响。该学生的行为主要侵犯了邻居的()

A.健康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20.近日,阿美辞掉了在某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员工作。她说,离开这家公司的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的名字连续几个月上了公司的“猪头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美工作表现差,承受能力差,应该辞职

B.张贴“猪头榜”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C.该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员工的人格尊严

D.辞职是员工维护自己尊严的唯一手段

21.某幼儿园在为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时,拍了一组照片,效果相当好。一家蛋糕店老板恰好有机会看到这些照片,选了两张准备做宣传广告用。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这样的宣传有益无害,因此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B.只要幼儿园同意使用这些照片,就不存在侵权之嫌

C.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

D.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本人同意

22.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在教室里张贴伟人的肖像

B.经本人同意,某电视台播出以某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C.某网站举办最受欢迎明星评选活动,刊登了众多明星的照片

D.某体育杂志擅自使用奥运冠军刘翔跨栏的照片作为封面

23.下列属于正确行使姓名权的是()

①张鸣用笔名“豆瓣”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②某歌星给自己起了个好听的艺名

③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合同

④“体操王子”李宁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24.肖明的父亲病故后,母亲带他嫁到王家。继父令肖明改姓王,肖明就是不答应,两人的关系由此紧张起来,肖明的母亲也十分为难。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肖明应该改姓,继父有权给孩子改名

B.姓肖姓王无所谓,双方不必计较

C.肖明的继父可以持户口本到户籍管理部门请示办理

D.肖明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25.某医院将患者辛某写给医院的感谢信原文打印、放大后在医院张贴。此后,辛某经常会收到一些不明不白的电话,甚至有人上门造访。其中有打听、有愚弄、有嘲笑、有讽刺、有挖苦,使辛某的精神受到打击和刺激。对此,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A.该医院的做法侵犯了辛某的生命健康权

B.感谢信是辛某主动写给医院的,因此不存在侵权之嫌

C.医院的做法侵犯了辛某的隐私权

D.医院将感谢信原文打印,没有捏造事实,因此没有侵权

26.陈先生因个人资料被一些房屋出租中介窃取,天天受到不明电话的干扰。这些房屋中介侵犯了陈先生的()

A.姓名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

27.下列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A.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子女的信件

B.因好奇窃取他人的QQ号密码偷看他人的聊天记录

C.某出版社出版了某电视节目主持人写的自传

D.某电视台法制栏目播出对某贪官的庭审实录

28.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做到()

①少上网甚至是不上网

②不随意泄露个人资料,掌握网上安全知识

③掌握高超的电脑技术,成为电脑黑客

④不因好奇而偷窥他人的秘密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9.据报载,某记者把某些明星的家庭住址画成地图并登在报纸上,结果惹来众多追星族,给明星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他们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气愤。这位记者实际上侵害了明星的()

A.隐私权B.生命健康权C.名誉权D.住宅不受侵犯权

30.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①某人收集私营企业老板的电话号码编集出售,获取经济利益

②医院泄露病人的病情,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③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公布正在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

④狗仔队偷拍某明星私生活的照片并刊登在报纸上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三、辨别分析(辨别以下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31.某工厂厂长许某见一个14岁的孩子常常在工厂附近流浪,很同情他,于是就把他录用到厂里做工,让这个孩子能挣点钱供自己生活。有人夸赞许某说他真是个好心人,帮助了这个孩子。但也有人认为许某这样做不对,不合法。你怎么看待许某的做法?

四、阅读思考(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32.仔细观察下列的几幅漫画,分析这些行为分别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权利。

图1:看看女儿在日记中写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货”从楼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凭什么搜查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班长,对不起,昨天我迟到写检查,用了你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如此集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仔细阅读小品《他为什么找不到友谊》,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1:(身背书包,漫不经心地走过来)李清,“猪头”呢?

学生2:你叫谁呢?

学生1:胖子李琦呗!

学生2:昨天你叫人家“肥肥”,今天又叫人家“猪头”,你也太欺负人啦!

学生1:闹着玩呗,你别小题大做嘛!哎,我听说,你跟二班那位有点意思,是吧?

学生2:你真无聊。(学生2走开了)

学生3:(正在看书,抬起头来)你又胡说啦,把他气走了。

学生1:活该。谁叫他不让我抄作业,被老师发现了,还训了我一通呢,我跟他没完。

学生3:(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走开了)

学生1:哎,别走啊,陪我聊聊吧„„

(1)学生1为什么找不到朋友呢?你能结合所学知识,帮他找出问题所在吗?

(2)请你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这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回自己的友谊。

34.阅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青春泡泡糖

(1)小强为什么要打伤他?

(2)小强打人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

35.一天,来老师将李谓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封已经撕开的信问:“李谓,告诉老师,张萍是谁?她为什么总写信给你?”看到已经撕开的信,李谓十分吃惊:“老师,你怎么拆我的信?”来老师回答:“我还不是为你好!现在学习这么紧张,你可不能分心呀!”

(1)请对来老师的言行给予评价。

(2)请你为李谓想想办法,他该怎么办?

36.某校女学生王某因忌妒同寝室的李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李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内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给李某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请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王某的行为侵害了李某的哪些合法权利?请分别加以说明。(2)如果你是李某,你该怎么办?

五、探究体验 37.材料一:小刚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他看见一个小偷正在偷乘客的钱包,立即上前抓住小偷。结果他被小偷打伤,住进了医院。

材料二:小强是某中学的一名八年级学生,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被两个高年级学生拦住,一人架住他,一人去搜身。小强不住地扭动着反抗,被其中一人抄起半块砖头砸伤了脑袋,抢去了几元钱。小强一路淌着血回到家,后被送进医院缝了五针。

材料三:2003学年新学期,北京市区正式启用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该守则删掉了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敢于斗争”四个字。“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同时部分省、市也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自卫保护的时候把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是某班学生对此进行的课堂讨论,请你补充空缺内容。

学生A:我认为应删除“见义勇为”,这样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

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B:我认为不应删除“见义勇为”。

因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C:我认为应将“见义勇为”改为“见义智为”更好。

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您帮忙:

①请你帮小刚想出一个与小偷作斗争的好办法。

②请你为遭遇抢劫的小强设计几招“自救术”。

38. 2004年10月12日上午,正在中国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来到北京朝阳疾控中心看望8位艾滋病患者和疑似患者。按照常规,13日我们就可以在各大报纸上看到安南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病人脸带微笑的大幅照片,可结果没有,我们只看到安南及一帮随行人员的照片。因为安南拒绝记者进入他与艾滋病患者交流的房间进行拍照。他说,艾滋病患者并不愿意被曝光,他们希望自己仍能够过正常人的生活。感动,为安南的爱心、细心!

(1)近年来,个人的隐私权越来越得到重视。一些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措施在各行各业中开始实行。请列举两个实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中仍存在一些个人隐私权未能得到尊重和保护的现象,请举两个你或他人隐私权受到侵害的例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该如何来尊重和保护这些个人隐私?对此你也不妨提提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A12. B13. C14. A15. B16. D17. C18. B19. C20. C21. C22. D23. C24. D25. C26. B27. B28. C29. A30. C

三、辨别分析

31.许某的做法不合法。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非法使用童工是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行为。许某这样做尽管是出于好心,但他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权。许某可以资助这个孩子,让他去上学,接受教育。(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思考

32.图1,隐私权;图2,生命健康权;图3,人身自由权;

图4,姓名权;图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隐私权。33.(1)因为他不尊重同学。给同学乱起绰号是污辱同学人格的行为,散布小道消息、打听别人的隐私是侵犯同学隐私权的行为。抄袭作业是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

(2)略。

34.(1)他把小强当做猴子模特,这是对小强人格的污辱,侵犯了小强的人格尊严。

(2)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35.(1)来老师关心学生,担心学生早恋影响学业。来老师虽然是出于好心,但他的行为侵害了李谓同学的隐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违法行为。

(2)李谓可以找老师交流沟通,向来老师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同时,也向老师说明,这是同学间正常的交往,不会影响学习,请老师放心。(言之有理即可。)

36.(1)王某偷拍李某照片并利用李某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王某偷拍并传看李某生活照片,公开他人隐私,侵害了李某的隐私权。王某散布对李某的一些诋毁性语言侵害了李某的名誉权。

(2)拿起法律武器,追究王某责任,要求王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精神痛苦,可提起诉讼,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五、探究体验

37.(1)①中学生年幼力薄,经验不足,各方面都不成熟(或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见义勇为”有利于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③这样既不会使未成年人作无谓的牺牲,又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2)①提醒被偷的乘客加强防备;叫其他乘客一起同小偷作斗争;拨打110报警;建议司机将车开到派出所,将小偷抓获;等等。

②如现场只有你一人或地处偏僻,明摆着势单力孤,可先假意顺从,再寻找机会反抗;可故意大声说话,吸引附近群众,吓退抢劫者;记下抢劫者的面貌特征,等待机会到附近求援或报警(如拨打110);遭遇抢劫后,要立即报告老师、家长、警察,或向青少年维权中心投诉;等等。

38.略。

期中测评

一、明辨是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最佳选择

11. B12. A13. C14. D15. B16. C17. C18. B19. A20. B21. D22. D23. C24. A25. A26. C27. A28. B29. A30. D

三、辨别分析

31.徐涛的指责不对,公民享有肖像权等各项权利,但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负有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徐涛把摩托车开到旅客进出路口的中间以招徕生意是妨害交通的行为,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当然,马云的行为也有不妥之处,如对照片作一些技术处理可能会更好些。

四、阅读思考

32.(1)监督权和批评建议权。(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否则要负法律责任。(3)我们要增强公民意识,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

33.(1)图一,社会经济权利(或劳动权);图二,受教育权(或文化教育权利);图三,生命健康权。

(2)首先,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应是统一的。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图中的“逃跑者”只行使自己的权利,而逃避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因此,他的行为违法。

其次,我国宪法又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图中的“逃跑者”在行使权利时,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因此,他的行为是违法的。

34.(1)生命健康权。(2)①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轻生等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②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作为医生尤其要尽救治的义务,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35.(1)肖像权、名誉权。

(2)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权利;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来追究侵权人的责任,以讨还公道。

36.略。

五、探究体验

37.略。

38.(1)刘大军侵犯了丁小明的生命健康权。

(2)张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丁小明给同学起绰号是侵犯他人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违法行为,是错误的;在遇到敲诈的时候也不应该像张同学说的给钱就没事了,因为这样做会助长不法行为。

4.第二单元过关测评答案 篇四

姓名: 班级: 测试时间:40分钟 总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5分)

称职()勋章()呈报()随声附和()钦差().....镀金()港湾()莽莽榛榛()()女娲().......抟土造人()蓬勃()庇护()较量()愚蠢().....

二、给拼音写汉字(20分)

tuǒ当()xuàn耀()滑jī()juã士()狡huá()páo子()qǐ()人忧天 hài()人听闻 bì下()piāo miǎo()()力不xiá()供 绵yán()气gài()泥tán()chān()和 chãngchâ()()diāo()像 爱mù()

三、古诗填空(10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2),铁马冰河入梦来。(3),却话巴山夜雨时。(4)终古高原簇此城。(5)僵卧孤村不自哀。(6)君问归期未有期。(7),我言秋日胜春朝。(8)我想,定然有美丽的街市。(9)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10)使他沉没于灰色的浪涛。

四、选择题(24分)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B、某银行柜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持枪抢劫案。....C、某人在半年中就贪污公款上千万,这件事实在骇人听闻。....D、我校申办第五届市中学生运动会成功,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时刻!....

2、下列词语中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狡猾 精致 愚蠢 随声附和 B、卑劣 勇敢 怯懦 心甘情愿 C、富丽 美妙 诚实 精致无双 D、聪明 行动 害怕 不可救药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4分)A、远远的∕街灯∕明了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其一犬坐∕于前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4分)

A、“我要派诚实的老大臣到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C、女娲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分)A、得一人之使(使唤)因往晓之(知道)..B、若屈伸呼吸(你)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C、及其家穿井(挖)有闻而传之者(传播)..D、国人道之(讲述)其人舍然大喜(通“释”,消除)..

6、下列作家作品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神话 B、《太阳船》——郭沫若——诗歌

C、《女娲造人》——袁珂——童话 D、《杞人忧天》——列子——寓言

五、古诗文阅读。(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2分)

(2)这首小令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六、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它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及其他神化了的人物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神话,去感悟它神奇的魅力。(6分)

(1)写出你知道的三个中国神话:(3分)

《 》《 》《 》

(2)有些神话故事已经演变成成语,请举出一例,并解释其意思。(3分)

例如: 意思: 选择题及古诗鉴赏答案:

1、D

2、C

3、C

4、C

5、A、D

五、(1)寓情于景

断肠

(2)断肠人在天涯。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六、示例:(1)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2)精卫填海: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开天辟地:表示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

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作在关键处简要点明要旨,使内容生

动传神。

上一篇:新标准英语句子汉译英下一篇:浅谈数字资源在农村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