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台评论

2024-10-15

广播台评论(精选13篇)

1.广播台评论 篇一

广播新闻评论 例文阅读:

严禁酒驾带给社会的启示

今年5月1号起,正式生效施行的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中,对“醉酒驾车”和“违反食品安全”的惩处都前所未有的加大力度,两者都是“只要有行为、不论结果”都将处以严厉的刑事处罚。然而相同的力度却有着不同的结果:全国醉酒、饮酒驾车同比大幅下降;而食品违法行为却屡见不鲜。为什么“严禁酒驾”能够在全国取得良好效果,它带给社会其他领域怎样的启示呢?来听记者丁芳发来的新闻综述: 【检查现场:“请问有没有喝过酒”?“没有”“用力往这个位置吹?滴。。噢,显示绿色,您没有喝过酒。谢谢配合”。“有没有朋友因为酒驾被抓住过阿?”“现在没有,以前多,我们是百分之百执行。因为现在抓得严,有典型了,高老师嘛”!】

24号晚,恰逢周末、又是西方的平安夜,23点的西藏路淮海路口依旧人来车往。此时全国范围的“查酒驾”统一行动拉开帷幕。黄埔交警豫园中队在此路口设卡检查。在记者跟随采访的两个小时时间里,这个点共检车辆约150辆,却没有查到一起酒后驾车行为,黄埔交警支队勤务路设科李科长告诉记者

【去年我们查酒后驾车最早8点半开始查,基本查到11、12点已经战果累累了。5月份入刑以后,运气不好的话查一百部都不一定有。各个区交警支队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设卡。一月份到四月份,醉酒驾车55起,五月1号到现在为止,5起,下降90%多。】 25号早黄埔区交警支队汇总数据显示:24号晚的统一行动黄埔共设检查点8个,从23点到凌晨2点共检查车辆1800辆左右,查获酒驾5起。难怪有社会学者称:“严禁酒驾”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共和国62年历史上,“执法见效”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市交警总队事故处陈伟群科长介绍:截止12月15号的数据显示,今年整个上海酒驾人次也大幅下降

【今年5月1号醉驾入刑后,到目前全市查处的醉酒驾车是1091起,同比下降约78%。饮酒驾机动车同比下降57%,下降的趋势很大的。】 酒驾大幅下降的成效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如此良好的社会效果只是因为法律上加大惩处的缘故吗?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重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力度的加大”和所有人在法律面前的“同一待遇”。高晓松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它的严格执法程度从未有过,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拒绝通融,拒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法律要发挥作用,必须对一切人有效。如果管不住一部分人,法律就管不住所有的人。再有力度的法律规定都没有了意义。】 交警总队勤务处王世杰科长说,现在在查处酒驾方面,不仅对民警执法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执法者自身的行为要求也比任何时候都严 【“警务通”-抓到了,这个警务通就上传到所有公安系统里了,你连求情的时间都没有,就现场了,我们从各个环节堵住漏洞。酒后驾车是严重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理.。一视同仁的,不管你有什么职务、处于什么岗位,只要你酒后驾车了,必须清理出公安队伍】

“严禁酒驾”的确已在全社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然而法律同样严格“对待”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和社会其他领域的许多治理一样,面临着“走不出”的困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介绍

【上海一年食品安全方面违法案件少说有四五千件,这些查处大部分都是以罚款的形式来进行处罚,上海每年大概有两位数的数字追究刑事责任已经很不错了,酒驾抓到一个就是刑事责任。】

多年从事法制研究的、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对这一现象也非常感慨:

【刑法修正案八里即规定了醉酒的问题,也规定了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有个共同点,不管有没有压死人、不管有没有吃死人,他是不管后果的,只要你有这个行为,就判刑了。他的力度和醉酒是一样的,但是你看连人家知都不知道。说明执法认真不认真,造势情况如何、宣传怎样都很重要。】

不可否认,食品安全的查处难度远远高于醉酒驾车,一件食品安全事件的认定远非像“吹口气”来得那么容易,沈国民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确复杂,但再复杂的事件也有解决的路径,切断“利益链”让法律做主,很重要

【如果我这个企业在什么区,我对他GDP贡献很大,区里也不希望我垮掉的。地方政府就这种很微妙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有保护伞,他不是一对一,不知道背后有多少力量。都有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所以大家基于利益这个角度来权衡对法律的态度,这使得很多法律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法治社会要求:每个人或每个部门都只对法律负责。严查酒驾的“人人平等”,凸显了法律的作用和威严。然而当下,环保、拆违等很多领域在执法时往往强调事物的特殊性。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江宪和顾骏教授分析说:当总是强调特殊性时,问题就出现了 【我们目前走到今天,确实是由于我们在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了法律主要是针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我们现在总是把法律当作一种很实用的东西,我要用的时候用一用;千万不要搞成法律只是治一部分人,却放过另外一部分的。执法者首先必须守法,法律管不住执法者,执法者就管不住普通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立法”建设,基本解决了无法可依的状态。江宪律师说,中国当今的问题不是法制缺失的问题,而是要充分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的问题。在有些事情上严肃执法了、有法必依了,但有时又有法不依了,这样造成整个社会起起伏伏(沪语)】 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受益的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又都是法治社会的推手。市绿化市容局的一组数据值得深思:今年1月至10的,本市工程渣土车涉及的交通事故共50起,其中28起是由助动车主、自行车或行人负主要责任。上海人大法工委主任丁伟说,公众在强调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责任和义务。“警在法在”的现象要改变 【现在整个国家法的发展趋势是不断限制公的权利。公权力加以限制我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相对来讲私权利就扩张了。现在普通社会公众你们准备好了没?如果你们遵法守法意识没跟上的话,那,我认为这个社会也会不稳定的。】

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人们:社会治理没有什么其他办法,惟有依法。

人们只有敬畏法律,把法当真,管理部门像查处酒驾一样来查处所有的违法行为,社会一定有条不紊。

2.广播台评论 篇二

一、引言

新闻评论是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 它主要是针对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 或者思想界、文艺界、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思潮进行评论的一类节目。广播新闻评论具有引导社会舆论、提升节目质量、阐发媒体立场等一系列重大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根据新近发生的典型事实, 邀请新闻评论员与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互动中展开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评论。因此新闻评论员和相关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对于新闻评论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1]。为此,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办得有声有色就应当注意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而新闻工作者也要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加强这种修养。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对于发表客观公正的真知灼见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新闻评论节目毕竟也属于大众传媒, 他的传播对象是普通大众, 这就决定了只有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方可算是有效的传播。因此, 新闻评论节目也应当兼顾观众和听众的接受程度。视情况而定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说, 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难以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 而满口艰深晦涩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术语也会使新闻评论的效果大打折扣。评论的特性之一是新闻性, 广播新闻节目要在鱼龙混杂的新闻事件中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新闻事件展开分析评论。如何选取这些事件是新闻评论者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当前新闻评论中特点和问题

中国广播媒体的新闻评论节目自诞生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比以往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犹如一个新的生命, 走过了步履蹒跚、伤痕累累的童年, 新闻评论正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成熟之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新闻评论节目的健康成长。例如央视著名新闻类节目《焦点访谈》热播后, 各地方台纷纷模仿, 结果如邯郸学步, 《实话实说》走红后模仿者也一哄而起, 模仿、山寨几乎成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大顽疾[2]。就新闻评论主体而言,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评论员们观点重复, 同一评论员也在不同节目中经常出现, 且经常表达同一个观点。以凤凰卫视何亮亮为例, 这是一位资深的新闻评论员, 他参与的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有《时事亮亮点》、《腾飞中国》、《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等几档节目, 有的评论员还会在新闻资讯类节目的连线环节中出现, 因此有时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评论员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反复出现。而且, 评论类节目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往往都是针对社会热点, 而社会热点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就那么几个。所有新闻节目都在评论, 造成个性化缺失, 观众不知道看哪个好, 谁说的对。凤凰卫视以关注大事件著称, 他们的目标是满足全球华人的信息需求, 但是华人中一个重大群体就是中国大陆的普通民众, 关乎这部分人的民生问题却很少在该电视新闻节目中见到。影响了节目传播效果。

2.评论员分工不明确影响评论权威性。例如央视新闻评论员杨禹在前一个节目刚刚评论完习近平访美, 紧接着又出现在财经类节目解读中国的财经政策, 一个是国际关系, 一个是财经政策, 跨度如此之大难免会给观众留下评论主体“样样都通, 样样不精”的形象, 从而对其观点也会产生一定的质疑, 最终影响评论的权威性。另外, 一些评论员在新闻节目中反复出现, 例如凤凰卫视何亮亮、央视白岩松、泉灵等, 他们作为主持类评论员经常对时事大加评论, 观众对此早已产生视觉疲劳。因此, 评论员队伍需要新面孔、新权威。并且要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专业分工, 例如评论政治的只能对重大政治事件进行评论, 评论财经的专门评论财经, 评论军事的专门评论军事。

3.专家、学者在点评时语言缺乏“通俗性”。在新闻评论节目中, 有些特约评论员都是某个领域或者行业的资深专家学者, 他们一般从专业的角度对某一具体事件展开评论。因此他们的言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 这却带来了另外一个弊端。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一般都是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 观众很难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刚要明白过来的时候评论却已经结束了[3]。实质上这种新闻传播总体上来说是无效的。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专家类评论员大量使用书面语, 评论把握不准节奏性和评论性, 评论没有照顾到大众接受的效果。一些来自于高校科研教学和各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长期的学院和书斋生活, 使他们早已习惯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罗列和堆砌, 观众听不懂, 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 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员不宜专家化。

另外, 专家评论员对领域内的知识可以挖掘的很深, 但是在面对某种需要由点到面的思维扩散性话题时, 他们则显得捉襟见肘。而在这一点上特约评论员和主持类评论员则显得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这是由于这些专家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早就习惯了缜密的逻辑思维, 喜欢有理有据、刨根问底式的解说话题。但是对于直播类的新闻评论来说, 时间有限, 他们的长处很难发挥出来。但是诸如央视的杨禹、凤凰卫视的阮次山、何亮亮等这些特约评论员一般都在媒体混迹多年, 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镜头的捕捉和自我形象的展现早已游刃有余。确切的说, 他们更懂得观众需要什么, 而且他们的即兴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早已出类拔萃。广播传媒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最终目的和使命就是满足大众的需求。若大众不能理解评论员的评论, 作为媒体人, 我们就可以说这种评论是无效的。

三、创新广播新闻评论的对策思考

1.拓展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题材。今天的中国不缺选题, 所以编辑选题时需要广开思路, 敢于触碰类似劳教、户籍改革、收入分配这样的敏感点。过去在中国做时政新闻有一种本能的畏意、退缩。其实在全世界任何一个主流新闻里, 时政新闻都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新闻, 关键在于编辑、主持人和评论员如何把握度, 在这点上考验着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功力, 一旦获得突破, 将直接提升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

另外, 新闻评论节目中要通过各种渠道吸引老百姓的参与, 广开言路, 大量收集新闻线索, 提高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质量, 尽量选择大众关心、感兴趣的大事、新鲜事为评论话题, 例如到街巷公园、田间地头征集群众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具体而言, 在选题过程中要注意选题的“可论性”, 评论性节目的选题十分重要, 一般性的新闻事件不宜作为评论大谈特谈, 动态消息也没有必要动用大量的传播资源。因此增强新闻评论的互动性最重要的就是选择较为普遍的和具有代表性的话题。对于一些平时少见的, 稀奇古怪的新闻事件最好安排在新闻消息类的节目中播出, 例如中国足球1:2不敌韩国之类的体育、娱乐、民生话题和新闻事件都尽量避免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因为这些话题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点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某种特殊需求, 不需要深度解读, 对社会也没有重大的意义, 更不能广泛的引起传播受众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增强评论类新闻节目的互动性。

2.构造个性鲜明的评论员队伍。鲜明的个性对于新闻评论员来说十分重要, 评论员的个性主要是指在媒体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具特质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综合。这与评论员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这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和养成的个人特点[4]。另外, 新闻媒体的定位和形象包装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种外力的影响对于新闻评论员的个性影响不大, 但是在技术层面上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媒介传播而言, 新闻评论员的独特个性往往能起到吸引观众, 增强传播效果, 打造品牌节目的关键作用。

《东方时空》自开播以来就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评论队伍, 敬一丹、水均益、崔永元、白岩松, 这在当时都是新面孔。但是他们独特的个人气质和对事件的解读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些新闻评论员也都凭借自己的个性巩固了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在媒体中的地位。敬一丹的亲和知性, 白岩松的沉稳犀利, 水均益的内敛文雅, 崔永元的风趣幽默都成为他们吸引观众的标签, 这些标签背后的产品则是他们在新闻评论中的高深造诣。这样的评论员队伍既能贴近现实, 又能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事件的来龙去脉, 重大影响讲的清晰透彻, 喜闻乐见。

这些新闻评论员依旧活跃在荧屏上, 但是自从他们进入公众视野之后, 我们可以发现, 央视很少再有这样的评论员队伍和成员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专家评论员。虽然他们能针对某一事件发表专业性的、权威性的观点, 但是人员、风格的不稳定和语言上的艰深晦涩, 大不如主持类新闻评论员得到观众赞赏多, 甚至连相关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也大不如从前。为此, 建立一支有个性有魅力的评论员队伍势在必行。在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中始终保持新闻评论员队伍的活力和稳定, 才能保证新老正常交替。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应当注重鲜明的个性, 而鲜明的个性往往又与深邃的思想息息相关, 为此, 相关领导应当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充当伯乐角色,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建立一支个性鲜明的新闻评论员队伍。

3.新闻评论员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参与者包括主持人、评论员、现场嘉宾。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个角色都是影响节目制作效果的重要部分。在当前一些新闻评论类节目中角色分工不明确的现象依然存在, 主持人充当评论员、喧宾夺主的现象时有发生[5]。在谈话访谈式新闻评论节目中评论主体是评论员, 他们应当具有独立的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时间, 这个时间和节奏则应当由主持人把握, 主持人应当引导、帮助评论员完成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评析、现状判断、未来预测。对此, 主持人应当最大程度地提供便利和制造机会抛砖引玉, 引出评论员的思想火花。最后再归纳概括他们的观点, 将它们直观地呈现给观众。为此, 评论员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 主持人也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任何一方的越位都会打乱整个谈话和评论的节奏, 从而出现尴尬场面。

现在很多新闻评论节目, 特约评论员参与节目的方式都是电话连线、网络视频连线。从日常操作来看, 省事。但是, 从节目呈现来说却不好看。主持人与评论员之间缺少话语交流, 感觉就像在读自己写的评论稿件, 画面呆板。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建立本台评论员队伍的重要性。

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影响着节目整体的质量, 评论员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某些言论也代表了一部分老百姓的看法, 同时评论员的立场也影响传播受众的立场和方向, 他们在广播电视媒体中是“意见领袖”。因此打造一支个性鲜明、分工明确、风格多样的评论员队伍对于对于满足不同层次和风格的受众的需求至关重要, 也是推进新闻评论节目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笔。

注释

1[1]赵琳琳.从两会报道主持人的点评艺术看央视与凤凰卫视新闻评论的差异化报道[J].音乐生活.2011 (09)

2[2]骆新.谈电视新闻评论员如何选择话题与阐发观点[J].电视研究.2010 (08)

3[3]曹怡平.创造媒体价值的最佳方式凤凰造星术[J].新电视.2007 (Z1)

4[4]马津津.电视新闻评论需要记者型主持人[J].当代电视.1999 (11)

3.广播台评论 篇三

但是,相对报刊来说,广播评论的发展仍然显得有点滞后。由于对新闻节目配发评论的认识不一致,加之节目播出时间往往不固定,导致广播评论地位比较薄弱;不少电台编辑记者按照报刊手法写作广播评论,形式上缺乏创新,内容上偏向轻、软。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广播评论多是以播送报刊评论为主。所播的又多是社论、评论员文章这样庄重的文体。加上播音员高昂的语调,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硬梆梆的,可听性差。有的评论甚至说教意味太浓,听众往往难以接受。其实,广播是听的艺术,要讲究传播的方式和态度,采取平等的、亲切的态度讲话。因此,广播评论要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做到有理、有据、有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

作为广播媒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产物的广播评论,如何才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呢?首先,在广播评论的内容写作上,重视立论的高度,警惕“软”苗头。要从新闻性、政论性和广播收听规律三方面来规范采访制作环节。优秀的、可听性强的广播评论一般具有如下特点:论题具体,立论集中;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有力,逻辑严谨;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在评论的酝酿和写作阶段,如果客观上政策宣示和音响素材及语言风格合理穿插,用听觉思维布局谋篇,“软”“硬”结合,必定能抓住听众的收听愿望,达到评论“软”着陆的目的。

实现广播评论的内容、形式的辩证统一,首要的是警惕政治上、思想上“软”的苗头。具体表现为:只评论政府、社会、工作、生活中次要的、不具备普遍性的琐碎事;只讲小道理,很少或者根本不讲有关大政方针的正确道理;不讲主流,不讲信念;有的评论立意低俗,用语也低俗。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广播媒体要取得一席之地,谋求长远发展,就不能在“显示媒体话语权”的评论上懈怠或失声。广播评论要发挥媒体特色优势,做到短、平、快,新闻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要强,观点、立论要“硬”,明确直接,一语中的,有高度、有深度。

评论是对事件的深刻解剖,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一度有研究者认为,单从媒体特性看,以听觉为主的广播,搞评论难度较大,效果有限。这一观点的依据之一是:广播线性传播,有声语言稍纵即逝,受众接受的方式主要是伴随性理解,不具备反复收听和停下来思考的可能。但无数实践都已证明:广播评论节目只要和媒体的本身特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完全能发挥良好的影响和效果。如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展示新闻事实,评价是非得失,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引导人们去理解、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不但很好地体现了喉舌功能,在党和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而且还在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评论选题来自何处?首先是从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重要领导人讲话中发掘选题,二是从近期出现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典型事件中寻找选题,三是从具有评论价值的焦点事件和社会现象中发现选题。要敢于触及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住房改革、环境保护、下岗再就业、医疗改革等等,触及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热点问题。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评论性栏目“新闻瞭望”在选题上就有对重大题材的反映如《巢湖忧思录》《马钢胜诉的背后》《抗洪救灾显国力》;有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与剖析的如《透视礼品回收现象》《药品价格怎一个降字了得》《新教学楼何以成危房》等。这些稿件在播出以后,均引起了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多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些都突出了广播评论的特点,体现出内容扎实、精准锐利的尖兵风格。

应该说,20世纪80年代后,广播评论形式上发生了很多变化。谈话体评论、录音评论、现场直播评论的出现,使广播以声传情的特点在广播评论里越发显示出奇妙的作用。实践证明,讲究“软”的表现形式,有利于“硬”的道理的传播。因为,用亲切通俗的语言,亲切诚恳的语调,把道理讲透了,听众更愿意听、更容易接受。

过去一段时间,广播评论基本上是报纸评论的声音版,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写作与播音工作是由不同专业人员承担的。于是产生一种尴尬的局面:要么评论以浅显明白见长,但深度挖掘不够;要么文章语言书面化,播音员在二次创作时,对断句、重音处理等口头表达上与作者的意愿不符,导致收听效果欠佳。因此,广播评论要重视语言的“软”功夫,口语化、音响化,突出广播传播特点。作为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名牌栏目,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瞭望》在最新一次听众调查中,收听率名列前茅。这个栏目突破广播的旧有模式,不设专一的主持人,不用播音员,而由每位记者采、编、制、播合一,突破了写和读“两张皮”的现象,评论主体部分,由记者亲自说出,从而实现了写作者与播音者的两者合一。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有意无意间强化了评说的感觉,而且不同的人因为语言风格不同,还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表达风格,不论激昂还是沉稳,都不同于播音腔,更像生活中的朋友或师长,在发表观点,娓娓而谈,进而突出了广播口语化的特点,可听性更强。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声音元素相对丰富,如大气的栏目曲、带有背景音响、介绍稿件重点的小片化,摆脱了以往广播评论播音员声音一气到底的单一、纯粹声音语言的单调。

从这个成功的栏目,我们可以看出,广播评论的一个重要基本特点是,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听众的状况出发,体现体裁个性特征。广播评论要求议叙结合紧密,说理层次清晰。论述不能自说自话,要始终关注受众的所思所想,力求顺乎听众的理解思路,适应听众的接受能力、接受习惯和实际需求。尤其是广播评论为听觉设计布局,因此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求论点切中要害,论据“以一当十”;表达切合听众思绪,适当分解论点,组成前后相依的说理结构,论述力求事理结合,虚实相间。在评论写作上,讲究形象生动,善于运用比喻,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做到深入浅出;不仅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既发表了真知灼见,又带有真情实感,做到情理交融。

由于听众专注收听的耐力有限,要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播音风格轻松、风趣,是广播评论入耳、动听的重要条件。播音时要注意:首先是深入理解稿件。广播评论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收听之后会使人有所思、有所获,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情共鸣,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通常说:“稿件是依据,理解是基础”。在播稿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熟悉、分析、理解稿件的每段、每句与每个词的含义,播讲者只有产生了强烈的播讲愿望,才会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技巧去表达稿件的内容,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其次必须在播音语言技巧中强调自然和谐的基调。广播评论的播音应当依据稿件所反映的不同生活场景,采用合情合理、与事实相吻合的语调来叙述。播讲者感情的抒发要平和自然,不可矫揉造作。三是在播音技巧运用上应发挥个性特点,重在以情带声。同时,要强调播音规范,遵循播音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不可随心所欲。在评论播音过程中:语言有变化、有起伏而不脱离内容;既有严谨的逻辑,又有灵动的活力;既形神兼备,又声情并茂;既讲究色彩的丰富,又讲究分寸的恰当。

进入21世纪,信息的无限扩大和来源的多样化,对寻求发展机遇的人们来说,既是财富又是负担。人们既需要信息,也需要观点。广播评论只要能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做到发表真知灼见,倾注真情实感,为听众提供多个视角,抒发不同见解,一定会大受欢迎。■

4.广播台评论 篇四

各位亲爱的商业评论网会员,由于中秋假期调整,HBR下午茶9月暂停一次,敬请期待10月活动!

注册商业评论网,赠送《案例精选集》 随便看看 | 免费注册 用 户: 记住我

密 码: 忘记密码 登 录 找文章

按姓名 按行业 按职位 找博文 找博主 搜书籍 搜百科 搜问答 首页

公司观察

管理人物

商业环境

历史人文

领导力

战略

创新

人力资源

销售与营销

更多

运营管理

金融与服务

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创业

组织行为

变革管理

自我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

综合管理

案例分析

读书

管理专栏

社区

百科

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评论 > 文章

像乔布斯一样去演讲

2人分享此文 作者:杨澍 发表于:2010-08-17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苹果粉丝也有不买苹果帐的时候。2009年苹果公司的Macworld大会就遭到粉丝的抗议,要求退票,原因是苹果公司宣布乔布斯将缺席他持续多年的主题演讲。

“我还记得2007年,有一天我跟外甥打了一下午球,然后他迫不及待地要回自己家,拒绝了我请他吃饭的邀请。他那时候刚从高中毕业,我想他是不是约了朋友要去闲逛。我猜中了一部分,他的确约了朋友去闲逛,不过逛的地方就在苹果商店门口,他们结伴在那里排队等着iPhone发售。”乔布斯的苹果引爆了全世界拥趸心中持续的热情,而高潮正是从那次被卡迈恩•加洛称为“最棒的乔布斯演讲”开始的。“如果你想看非凡的演示,那就应该看那次iPhone发布会上的乔布斯。我在书中对这一部分做了很全面的分析,那次展示的华彩部分在于乔布斯对iPhone出场的介绍。”加洛兴奋地说。在发布会上,乔布斯并没有草草带过开场——“现在我们有了一部令人激动的电话,我现在向大家介绍,这就是??”——然后直奔iPhone的功能介绍,而且费尽笔墨以取悦听众。乔布斯说:“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三款革命性的产品:一个新的iPod,一部电话,还有一台网络交流设备。明白吗?这是一个设备,我们把它称之为iPhone。”在场的听众发出欢呼声,加洛说:“乔布斯满面笑容,他彻底赢得了听众,这是多么欣慰和自豪的事情。”

加洛曾是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在UCLA和西北大学完成学业以后,我当了15年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后做了CNN的财经新闻记者。”加洛热爱媒体工作,“但是做媒体不能释放我所有的热情,与报道一家公司相比,我更想自己去运作一家公司。”作为媒体记者,加洛发现,一部分参与节目录制的企业高管和访谈嘉宾总是会被重复邀请,“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很善于讲故事,一件事情经过他们的描述往往变得清楚、明白,能唤起听众的热情。”加洛开始了“媒体训练”的实践,开始为企业高管接受媒体访问做培训。“媒体训练是我所从事的工作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其中的很多技巧是适用于所有商务沟通的。”

其实加洛从2005年就开始研究乔布斯的演讲技巧。“2007年,在他的iPhone演讲之后,我深受震动。如果说1984年的乔布斯有非凡的号召力,那么2007年Macworld大会上的乔布斯已然成为一位完美的演讲者。我给《商业周刊》写了一篇文章,后来又就同一个话题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文章反响不错,我发现人们对这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那些明白其意义的人想成为更出色的演讲者,为什么不从做得最好的人那里学呢?乔布斯是全世界企业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人。在过去的30年里,他已经把产品发布和展示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所以我决定在2009年写一本书。”

演讲技巧已经成为现实的商务沟通工具,演讲越精彩,给客户和同事留下的印象也就越深。“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本Bill Lane写的书,他是前GE CEO杰克•韦尔奇的讲稿写手。他说在韦尔奇宣布退休之后,最终成为CEO候选人的都是在GE公认的演讲高手。”

加洛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哪怕是曾经获得美国电视艾美奖,反而是那些曾经交流的嘉宾、演讲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沟通交流的行家里手,他们所用的词汇以及组织词汇的方式都令我激赏,乔布斯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乔布斯的演讲像一出戏剧性的表演”

“优秀的小说家不会在小说开始的第一页就泄露全部的情节和结局,他会通过慢慢堆积素材、催化情绪来实现。”加洛说。乔布斯的演讲往往是从回顾和评价苹果已经创造出的“革命性”产品开始,对他来说,“革命性的产品总是结伴同行,相继到来。苹果公司很幸运,已经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它们当中的一部分。”在2001年iPod的发布会上,乔布斯回顾了1984年苹果推出麦金托什电脑,它改变了整个电脑行业;而iPod的出现则改变整个音乐产业。在背景的铺陈之后,乔布斯用一种戏谑的方式来吊听众的胃口。“就像他在发布iPhone时所做的那样,他调侃听众,设置悬念,最终出现的iPhone彻底颠覆了大家的预期。”当大屏幕上出现iPhone的图片,乔布斯说,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乔布斯像驾驭一支交响乐队一样控制演讲的节奏,有起伏,有渐变,有高潮,最后为听众创造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 不仅是演讲的内容,乔布斯通过自己声音的抑扬顿挫,掌控着听众的兴奋点。“这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必须具备的技巧,自如地变化语速,在恰当的时间提高或者降低声调。”当他回顾过去开场的时候,语速慢,声音低,甚至是以一种谦卑的语气在说话,这样的声调一直延续到他宣告iPhone的诞生。

“一张幻灯、一个观点,这是最有力的方式。”加洛说。乔布斯在介绍那三款“无中生有”的产品时,并没有用一张幻灯展示出三种产品,他为每个产品都制作了一张幻灯,宽屏iPod、手机、网络交流设备,每张幻灯上出现一种产品的图片。“真正有效的演讲幻灯,每张只传达一个信息。对于真实的信息是这样,对于那些有意制造效果、渲染气氛的信息也一样。”加洛说。对于幻灯片所展示的内容,乔布斯也极尽简化,没有要点提示,也不用冗长的数据,尽可能发挥图片的视觉作用。“人更善于图片记忆,而简化的内容更容易让听众关注演讲者所说的话。太多文本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所以演讲者在准备幻灯片时应该是图片导向,专注关键点。”

在iPhone发布的时候,乔布斯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一新产品,包括“非凡的”、“革命性的”、“酷的”,对触屏技术,他甚至使用了“魔幻之作”的说法。加洛说:“如果你相信你的独特产品和服务会改变世界,那就直接说出来。很多演讲者都害怕在介绍自己产品的时候太夸张,变成自吹自擂,于是他们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让演讲非常无趣。你为你的产品、服务、企业激动兴奋,那就直接告诉你的听众。你要允许自己释放这样的热情,表达出来为自己找乐。”

“乔布斯也是练出来的”

乔布斯并没有把演讲的成功当做想当然的事,事实上,长时间的排练才换来演讲过程中表面上轻松、不拘小节和亲和力。乔布斯通常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为演讲做准备,检查要展示的产品和技术。“一个原苹果公司的员工曾经回忆说,这些演讲看上去只是一个身穿黑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的人在谈论新的技术产品,真实情况是每场演讲都包含了一整套复杂、精细的商品宣传、产品展示。为了5分钟的舞台演示,他的团队曾经花了数百个小时做准备。”加洛说。演讲前,乔布斯用整整两天的时间反复彩排,咨询在场产品经理的意见。在幻灯片制作方面,他亲自撰写并设计了大部分内容。相反地,“我能列举出一大堆企业CEO、高管,他们青睐即兴演讲。这让我很奇怪,企业的领导者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设计产品发布、技术演示,但是在临门一脚的时候,他们却没有时间彩排。”

当年乔布斯正在为发布iMac进行彩排,按照设计,他话音一落,新款的iMac从一块黑色幕布后面滑出。乔布斯对当时的照明状况不满意,他希望光线更亮一些,出现得更快一点。照明演示的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调试,始终不能让乔布斯满意,而他的情绪也越来越糟。最后终于调试好了,乔布斯在礼堂里兴奋得狂叫。“如同乔布斯的朋友所说,他追求品质的态度近乎神经质。我们应该想一想,最后一次为准备演讲进行筋疲力尽的排练是什么时候?答案也许是,从来没有。”加洛说。

本文来源《商学院》杂志原创文章([ 标签: 苹果 乔布斯 演讲技巧 ] 分享这篇文章: 2人分享此文 声明:本文由

5.《活着》影视评论 篇五

影视《活着》 影视《活着》之评论 在我的记忆中,像《活着》这样题材的影片似乎找不到一点点残留的
痕迹。在我所接触的传播媒体中,哪怕是普及时间最早,普及范围最广的收音机,电视机也是我在高中的时候才逐渐触及到的。当然,在高中之前,我也在别人家 电视的荧屏上看过一些电视剧,电影之类的。脑袋里残存的就是一些所谓的爱国 主义抗日战争片,就是这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80 后孩子的眼球,受着电视的影 响,我们知道在红军,八路军与日本鬼子的对抗中,战争最后升旗的总是鲜艳的 红旗,也就是在中国与日本的较量中,胜利的总是中国。解放后的中国形式一片 大好,社会主义前途无量。然而现实中孩提时的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忍饥挨饿,饱受着寒冷。作为孩子我们不知道活着有多艰难,活着有什么意义,在活着的过 程中我们会经历些什么,面临些什么,选择些什么,忍受些什么,反抗些什么,争取些什么,直至走向死亡。

当我知道有《活着》这一部小说,我在图书馆网站的图书搜索时能找
到,可是具体到书架上去找时却不见踪影,然而书并没有被其他人借去,我也不 知道为什么。在此之后,我通过直观地感受影视来了解 《活着》 到底讲了些什么,初初的感觉是这部影视给我视觉与心灵上带来很大的冲击,片中“大跃进”“文,革”这两段在史书上都鲜有涉及或是寥寥数语带过的特殊时期被搬到了荧屏上,象黑暗中的一束光刺激我的眼球。先抛开影片的具体内容不说吧,单单是影片的 背景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试想谁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开歌功颂德而去揭开鲜明背后的悲惨。“大跃进”“文革”的历史被人为地模,糊了,同时也模糊了一代又一代人。
I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的凄惨遭遇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罢了,
我们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还有千千万万个福贵,他们与之是同病相怜的。他们活着 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当然也是“活着”的悲剧。嗜赌如命的福贵终将注定了他有 一日会输得倾家荡产,殊不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终归是轮流转的。家业败落之后,福贵悔过自新,金盆洗手,换得了家珍的归来,给满目疮痍的家 增添了些许温馨,靠着皮影戏勉强维持生存的他,过着苦中带乐的生活。然而坎 坷往往又是一波三折的,在历史的浪潮中,我们很多时候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命运为什么会选择福贵被拉去做壮丁,命运为什么会选择他的女儿大病之后成了 哑巴,在结婚之后又因难产而离开人世:命运又为什么会选择让他活泼可爱的儿 子早早地离开他,让

他与家珍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痛。看着福贵的种种遭遇,我们知道有时候活着比死了还难受,但是我们依旧会选择执著地活着,在艰难的 状态下默默地去忍受一切,直至麻木,直至死亡。其实,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若 其不被作为作家笔下的人物,若其不被影视编导搬上荧屏,哪怕他(她)的遭遇 再怎么悲惨,他(她)活着再怎么艰难,也是不为人所知的。作品与影片的意义 就在于唤醒我们的良知,刺激我们麻木的神经,让我们知道在光鲜的外表包装下 隐藏着怎样的本质。

我知道所谓的影评若仅仅是就影片而谈影片,那就不能说你看懂了这
部电影,更不用说你还会有什么资格去发表你自认为精辟而实际上却很肤浅的言 论。作为阅历尚浅的所谓的大学生,我能看到的也许不深,但我内心里隐隐约约 能感受到《活着》所孕育的情感,所要表达的思想,只是愧于腹无诗书而穷于言 语。在这样一部跨越“大跃进”“文革”两段时期的影片里,我们看到了影片中,

II

福贵的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以人物的悲剧暗讽时代的荒诞,以人物的绝 望,无助,无力的心态演变,暗示活着的艰辛。当然,在嘲讽的同时也隐含了一 丝丝悲悯情怀。我们的生活总是在命运的抗争与妥协中艰难地向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悲剧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
未雨绸缪,尽可能地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在历史的舞台上重演。杜牧的 《阿房宫赋》 有言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刻意去掩盖,模糊历史呢?是非功过自有历史来评论,愚民 之策,奴化教育只是起到暂时的麻痹作用罢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真相或许真 的很可怕,但是经过掩盖而最终不得不暴露出的真相不仅仅是可怕,而是让人愤 怒甚至于失去理性。在诚实换不来真挚,在诚恳换不来友善,在努力换不来回报,在正义换不来感动的今天,活着确实不容易。

总而言之,我觉得,活着,客观上来说仅仅是生命的现实存在,而从
主观上来讲,作为底层的人,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又或者是将来都是艰难 的,如果不能说是悲剧,那绝对不能说是喜剧。当今的中国,迷路并不是一件可 怕的事,因为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道何去何从。活着,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悲 哀。好吧,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怕蜗居着,我们也要坚持毛泽东思想,高 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谨记“八荣八耻”,为共 产主义事业而“活着”,努力地活着!媒体与传播学院 08 印刷二 08403088

韦智刚

III


6.步步惊心评论 篇六

今夕何夕,遇此良人。今夕何夕,成此佳遇。

人生半世,宛若白云苍狗,又如风卷残萍,再难觅萍踪。

那个兰心蕙质的女子,最终还是客死清朝,以马尔泰若曦的身份,身着爱新觉罗皇室淡若凉云的锦绮,任四围落花如雪般飘落。一个由发于白山黑水间女真族建立的神秘王朝里,她若白驹过隙般,匆匆活过不过风雨卅载,又若淡烟疏影,以那般暧昧得恰到好处的姿态,游离于紫禁城的皇权与山外天边的明月清风间,在那于血腥、城府、谋算的尘埃中巍然屹立却疲惫不堪的男儿爱新觉罗胤禛的心上,重重地刻下了紫禁城里没有的澄澈疏朗。

她哭,她笑,她生,她死。

缘起,缘落,缘盛,缘灭。

很久很久以后的若曦,是否还会记得初见的场景。回忆淡薄得似一场梦,周遭的陈设与路人通通漫漶开去,随淡紫色寻去,惟有那个眉目冷峻的面孔,一瞥惊鸿。那时的她怎会知晓接下来半生的情意浮沉,暗礁汹涌。那时的他,又哪里知道,茫茫人群中有一个女子默默望向他,她的双眸是他此生不敢触碰的痛。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曾借曼娘平亚之事叹道,人世间的深情往往起于那些不起眼的细节,许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少女柔荑之手轻轻一按,便成就了那一生一世的深情。

人海中的那一瞬,四爷和若曦在最开始是不可能有交集的,他是冷峻刚毅的四阿哥,沧海横流而不变色,常常自立于朝堂一隅,漠然观察着风云际会,经历了太多,掌控着太多,尽管1678年生人的他于康熙四十三年不过28岁,尚不及而立之年,却已“天表魁伟,举止端凝”。她是暂居八贝勒府的小格格,爽朗明媚,带着孩子气的天真,却又独立机警,时不时冒出些让老夫子们头痛的大逆不道的话,浑然不似深居闺房的豆蔻少女。

那时的她还恋着温润如玉的八阿哥,恰似清风细搓,明月朗照。月白长袍衬着的颀长身影,说是玉树临风也不为过,腰间的碧色腰带与玉佩,又恰恰给人那种竹林的古雅清新,想学那《诗经》中的女子,柔柔叹一声“伯兮朅兮”了。

那年岁,十三岁的她单单只知他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贤王,也知他千古而下,骂名已成。她不知的,是他对马尔泰若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曾是惊鸿照影来。某个平凡的黄昏,山坡上女子银铃般的笑响,轻盈得点亮了四面风,过人的马术被远处默默凝望的十七岁少年印在心上。或许,也是某个平凡的午后,名震京华的明慧格格,无意间瞥见伫立于桥上凝望风景的八爷时,也是如此,初见总是刹那芳华。多年以后,恩与爱与情与仇,对与错与生与死…若兰之死,一纸休书;一纸休书,明慧自尽。种种轮回纠葛过后再去回望,那初见年岁的绮丽,仍如此缱绻,酽酽得让人心颤。

她会静静地观看这其中的悲欢离合,她心有保留地观看三百年前的一幕剧。她心怀抗拒,却又满心欢喜,她恋着那风清月明的身影,却不甘沦为除了爱情一无所有的清朝女子。她奋力要编织一个绮年玉貌的梦,缠住那颗心,断了那永劫不复的沉沦。可八爷注定是八爷,八面玲珑的他今朝是柔情似水的情郎,明日却是阴鸷深沉的贝勒,他有儿女情长,却有天下之志,他有温柔旖旎乡,却也要帝王山河梦。

桐华说,“八阿哥没有对若曦敞开心扉,他明知道自己做不到,却依旧像哄小女孩一样哄着若曦,这就像现代社会,一个男人只用巧克力鲜花来和你甜言蜜语,却丝毫没有坦诚相待,所以当他这句话说出时,其实若曦和他的感情就已经彻底完结了。”

现代的男子的惯用伎俩,聪慧如她,大概早已看多了吧。巧言与甜蜜,细致入微,体贴可心,让心里的甜蜜满溢,却从未真正有过灵魂的震颤。而八爷,是否带给若曦灵魂上的震颤,只有她自己知道。依桐华所言,我猜这份豆蔻华年的相恋,相较之于日后那份飞蛾扑火的挚爱,不过是微雨的暮色,淡之又淡,若有若无。都是甜言蜜语,都是哄着小女孩玩,偏偏八爷与现代男子不同,他风清月朗的气质带着清雅之气,他“八贤王”的美名让她在角落里仰望,他一往情深的痴态令她怜惜,以至于她本知道自己与八爷从未也从不可能真真正正地心意相通、坦诚相待,可却又枉费那么多织梦的心思。

梦最终还是破灭了,在若曦于雪地里与八爷木然相对的那刻。她趔趄地摔倒在雪地里,终于知晓于这些王爷皇子而言,女人不过是陈设,是点缀,是附属品。再爱你的人,也不可能放弃江山。八爷恋你,却不知你;他只想得到你,却从未想过你想要什么。他似乎只求得春风得意,日后荣登大统,将他所爱的女人们囚禁在紫禁城一个又一个华美的宫中,若曦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也有若兰,也会有别的女子;而他,则居于宝座之上,享受百官的朝贺拥戴,依旧是风清月朗,却更加威严慑人。

她哭了,痛了。偌大的大清帝国,康熙盛世,人间烟火美满,在她看,却只是疏离陌生。她不属于这里。只有她会如此深切地知晓这一切都将如云烟过眼,只有她才会知道每个人都将化而为朽。她所求,不过一颗可供依偎之心,不是么?

若曦四爷的一段情路,不妨从若曦对四爷的“定位”来看。

说是定位,其实,不过是称呼罢了。

初见,她怔怔地在心里惊讶道一声“雍正!”于彼时,他不过是那青史书中一个名字活了过来而已,年少懵懂的她略带惊奇地打量他,虽印象至深,已难忘记,可记住的那个身影,终归只是千古一帝清世宗雍正而已。

之后漫漫的初恋年华,她口中所念,心中所牵,不过八爷一人。四爷,不过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需要她时刻提防、小心伺候的“冰块脸”而已。那个冰块上散发的凛凛寒意,夹着的丝许若有若无的关照和柔情,让她不知所措,不胜其扰。他错解情意送来的耳坠玉簪,她从未带过;他送来的燕窝,她给了别人;人前人后偶遇,她总是掉头便走。那关于他喜好的一问一答,二十年后回首令人忍俊不禁却有五味杂陈,若曦那时未动情,而当历史与命运按注定的轨迹向前行进时,她却发现关于他的一点一滴,她自从那个还未爱上他的时候起,就再也忘不掉了——微雨,葡萄,太平猴魁,水泽木兰……

直到那个慵懒又暧昧的午后,荷花池里的香霭恣意地撩人心思,她第一次听到了四爷的笑,声音沙哑哑的,那温暖的笑意也是转瞬即逝,可她却终于从新认了认四爷,知道了那个只有他们俩知晓、连“自家兄弟”(十三爷打趣之语)都不知道的荷花池,看到了他连“自家兄弟”都没看过的一面。若曦撩起绢帕遮住脸的那一瞬,不知她那穿越至三百年前的孤独的心,有没有轻轻地被什么震颤了一下。也许千万缕青丝就此缠绕,千万种情根于此深埋,或许是造物主都没料到的因缘,谁又晓得?

紫禁城天家气象威严。她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却总能感受到遥远的某处投来一束温柔关切的目光。指婚之事,是他为她拨开迷雾;命运暗礁,又总是他一一指点。辛苦时,他总是一句淡淡的,好好养病,回去休息;绝望处,他一张宣纸,十个遒劲刚毅的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送至手心。我不解这人世间,还有没有比这更让人感佩的情意,一个男子,用他心底的炽热,默默守护着所爱之人,化寒冰为暖水,其意浓浓,汩汩至今。

那种暖意,就这样无悔地穿过了二十载清朝春秋,乾清宫的一步一惊,浣衣局的辛酸血泪,广袤草原的心心念念,还是十四爷府邸里的木兰旧梦…当若曦已然不是那十三岁的灵动少女,不是千古一帝康熙爷身边的奉茶女官,不是大将军王十四爷的侧福晋,她只是马尔泰若曦。

那封心血之信,廿载恩怨过无痕。不过百余字,若曦心中没有四爷,没有皇上,只有拿去她魂魄的胤禛一人而已!从初见的心头一惊,她不过视他为清史中名声赫赫的雍正大帝;到紫禁城中的锦瑟华年,她被卷入风云际会的漩涡中,他于她,也不过是九龙夺嫡中胜券在握的冷面四爷;而此时,烛残漏尽,弥留之际,她心头萦绕的,却是那挥之不去的身影,爱新觉罗胤禛。胤禛,胤禛,……那个在心底里呼唤了一千一万遍的名字,褪去皇家贵胄的尊荣,褪去夺位之争的残酷,褪去十三年执政终名垂青史鼎定盛世的功业,爱新觉罗胤禛,只是她愿与之偕老的那人而已。

7.浅谈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创新 篇七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广播新闻评论的改革带来一定压力。尤其是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事关广播节目的发展。广播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 主要借助广播媒介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分析和评说。虽然当今世界是网络兴盛的时代, 但是广播新闻的传递速度非常快、到达率非常高, 尤其是在交通拥堵的公路上、地处偏僻的山村, 广播都发挥了其应用作用。

1. 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广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多年来, 我国的广播评论节目数量呈现递增趋势, 各个省级广播电台播出评论的次数不断增多。例如江西电台、吉林电台等广播新闻评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江西广播电台还经常播出自己的广播新闻评论, 并且设置了专门的新闻评论节目,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台的收听率。

同时, 由于我国的广播评论机制逐渐地健全, 大多数省级的广播电台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广播评论写作平台, 并且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广播新闻评论队伍。例如, 青岛广播电台已经设置了专门的广播新闻评论写作部门, 对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以及引人关注的话题发表本电台的观点和看法。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逐渐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再如,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评论部对《东南新闻眼》进行了彻底地改革, 重点关注国计民生背景下福建的文化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动态, 分析福建省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发展经验。

2. 广播新闻评论的创新研究

由于广播新闻评论在播出时具有通俗易懂、稍纵即逝的特点, 因此要求各大电台在广播新闻评论中需要在充分地掌握其特点基础上, 不断地创新。具体说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注重广播新闻评论内容的选取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开办应该尽量地以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为主[2]。因此, 广播新闻评论内容的选取对广播电台收听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实际节目播出中, 广播新闻评论内容应该是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发表本台的看法。比如, 现阶段人们对房价的热议, 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 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关心以及对社会不良习风的批判等。广播电台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选取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 并且对其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分析, 然后确定好广播新闻评论的选题。

这一点在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评论部的六档评论类节目的改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目前,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评论部的六档评论类节目分别是《新闻启示录》、《新闻启示录之监督网》、《新闻启示录之人物志》、《东南新闻眼》、《从东岸看西岸》以及《商界名流》。

其中, 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将重点放在对内容的选取上, 尤其是针对那些具有贴近性和故事性的内容, 成为了节目关注的焦点。改版后的《从东岸看西岸》将视点汇聚在福建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上, 并且通过相关评论员的讲解, 揭示其在全国大背景下的影响。

2.2 重视广播新闻评论形式的多元化

内容选取的科学性对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同时, 重视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形式的多元化也将促进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因此,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应该丰富评论形式, 比如邀请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点评, 利用短信平台或者留言等形式建立听众评论专栏等, 都是丰富广播新闻评论形式的重要手段。

比如, 湖南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分别设立了记者评论专栏、媒体评论专栏、相关专家评论专栏。每期节目中电台都会邀请新闻评论员对湖南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同时, 湖南广播电台还安排记者将网络上所流行的一些现象进行收集和整理, 并且通过广播新闻评论的形式进行播出, 从而取得了极大的反响。此外, 每期节目主持人还会根据节目的实际需要, 抽取一定听众的录音进行扩展, 进而丰富节目的内容, 增强听众的参与性和收听的积极性。

2.3 加强对广播新闻评论员的语言锤炼

由于广播属于一种以听觉为主的媒介, 因此对相关人员的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3]。因此,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创新, 就必须对广播新闻评论的语言进行不断地锤炼, 从而提高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应该以科学的眼光观察社会动态, 并且能够做到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量非常大的时代,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在实现个性化传播的同时, 还应该做到主观评论和客观报道相结合。

广播新闻评论应该注重语言的通俗性以及新闻语言的应用。比如, 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穿插一定的背景音响和典型语言等, 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以纯文字表达为主的局面, 而且还能够丰富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表达形式。由于广播新闻评论容易受到时间的限制, 因此广播节目的主持人需要在短时间内阐述自己的观点, 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 相关诗句以及名言的引用也会极大地增强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 从而提高听众收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如何创新, 对促进广播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本文基于我国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 对如何进行创新提出了相关意见, 以期为促进我国广播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创新,应对挑战

注释

1[1]谢梅.消费语境与新闻话语的建构[J].天府新论;2009 (06)

2[2]郭晓芳.浅谈广播节目的创新[J].黑河学刊;2010 (03)

8.《史记》评论 篇八

《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战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以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们的写人仍然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轶文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他著有《列传》50篇,这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通过比较可发现,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近两个世纪。

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善结合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的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大踏步地倒退。但《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因此,《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从传记发展的历史看,两汉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其他形式的传记文学还大都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发展起来。从魏晋开始,随着“史传”文学的逐渐衰落,其他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则日益兴盛起来了。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是指《三国志》《后汉书》等这些著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学”品格,我们所指的只是它们的“文学”水平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下面对《史记》的评价,与作者的观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史记》标志着我国的传记文学在西汉时期就已走向了成熟的阶段,而且在世界传记文学史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B.《史记》的文学性和历史性在我国文学史和史学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C.《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

D.《史记》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是,其作者司马迁在叙事写人的方法等具体的艺术操作上从《左传》《国语》等历史典籍中汲取了营养。

2.下面的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历朝“正史”都是以人物为中心的。

B.傳记文学应该有很强的历史性与很高的文学性。因而有些“正史”不能看作“传记文学”。

C.与《史记》相比,《左传》《国语》《战国策》虽也是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但历史性并不高。

D.《晏子春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记文学,但其体例对司马迁创作《史记》应该有一定的影响。

3.下面关于《史记》和《汉书》的说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A.《史记》的文学水平在《汉书》之上。

B.《汉书》的史学品格在《史记》之上。

C.由于班固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因而《汉书》的文学性并不高。

D.《史记》在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结合上要超过《汉书》。

4.下面对文中出现的一些概念的关系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与“传记文学”不同。

B.“传记”与“史传文学”不同。

C.“史学品格”与“历史价值”相同。

D.“文学品格”与“文学水平”相同。

9.微电影评论 篇九

“它就像一个星光大道”

一台DV、一个梦想、一点创意,每个人都可以用微电影来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微电影,是一个没有准入门槛的世界,这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宽带及视频技术的改进,为微电影的出现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2010年,筷子兄弟用一部《老男孩》追忆逝去的青春,上线6天就获得了超过2500万次的点播数量,拍摄是用价值不到3万元的数码单反相机的高清录像功能完成的。

微电影的特点是小投入。相较于传统大电影,微电影的投入成本10%花在剧本,30%到40%用于演员片酬,50%到60%用于导演和制作团队。而传统影视剧,单演员片酬就占到60%的投入成本。中国电影市场过去几年高速发展,去年总票房收入已经突破130亿元。一般来说,一部大电影通过院线、DVD、网络版权、游戏版权等渠道,回收基本是两年的时间。一旦错误决策,容易赔本。使用新人风险太高。

在华影盛视CEO赵雨润看来,大电影和微电影的最大的区别是,每年能拍上大电影的导演就那么二三十个,演员就几十个;而微电影则是百花齐放,“它就像一个星光大道”。

电影圈有一个简单而奇怪的逻辑:如果希望有人投资你的电影,那你必须已经拍了一部电影。按照这样的逻辑,一个新手似乎永远都无法进入这个领域。

2011年从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马史特意研究了网络上走红的短片,总结出电影走红的4条“军规”:必须有高超的视频技术、俗气的草根文化、完美的创意想法和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如果能够做到其中3条,成功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电影多大程度将被改变

三分钟可以干什么?三分钟的视频短片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三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一个人从现实走向梦想。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与现实需求间的差距也日益突显,而电影业的创业最需要的是人才和创新。

“现在知名的一代导演大多从场记开始做起,导演是需要从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影评人张小北认为,“微电影给中国一向稀缺的导演和编剧提供了一个孵化场。”

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很多局限,一般而言,一部微电影成本只有几十万元,平均每分钟1万元以下,这让更多年轻人能够以微电影作为自己导演生涯的起点。

微电影比大片更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创意。大部分微电影的长度相当于两首歌,而导演也只有几天甚至一天时间完成。

《老男孩》的导演之一肖央认为,微电影是电影行业一个特别好的发现人才的渠道。没有网络视频之前,要发现一个好的导演很难,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了奖,才有可能有市场。有了微电影大家就可能发现更多适合的导演。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微电影是电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变量,这个看起来是小成本和小制作的不起眼儿的产品,也许就开始了电影产业的生态变革。电影人如何利用新平台,电影的未来会在多大程度上被微电影所改变?产业门槛的降低是否意味着制作水准和创意水平的降低?小成本小规模的制作模式和多屏分发真的会是未来的产业主流?

随着微电影投资热的到来,相关产业链正丰富起来。华影盛视CEO赵雨润认为,微电影的拍摄制作不应该闭门造车,他更希望将编剧、导演、演员和制作团队汇聚在一起,实现各方资源的整合。

很红火,也有些混乱

短就是“微”?网络播出就是“微”?基于互联网播出平台的电影还应该具有哪些特质?投身于微电影的导演和制作的知名导演贾樟柯一直在思考的这些问题,也是微电影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微电影因为经常有广告客户投资,加上成本低,不会面临亏本的问题;微电影植根于网络,也基本不用关注发行,省心又省力。但内容即营销的理念会不会催生大量的垃圾片?

什么是微电影?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讲还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电影制作人、投资人还是视频网站运营商,不同人对微电影有着不同的诉求和定义。

“微电影确实很热,有风起云涌之势。很红火,但也有些混乱。”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微电影创作发展论坛启动仪式上,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说。

许柏林认为,说起微电影,大家都是既热心又陌生,对什么是微电影,微电影创作、传播、审美、社会张力在哪里?无论是概念还是表现形式上微电影均没有学术规范,这也是微电影发展论坛研讨的目的。微电影的艺术品质和商业品质要很好地结合,离开艺术品质就是广告和低级的DV影像,无法长远发展。

日前,由商务部、中宣部、广电总局联合指导的首届中国微电影大典暨中国微电影创作发展论坛,以及历时6个月的微电影优秀作品征集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作为活动组委会的主任之

一、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指出,微电影活动能够聚拢中国影视行业的龙头机构在2012年风风火火地办这个活动,不仅是因为微电影是一个价值百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更是因为微电影通过新媒体赢得了大众的眼球。央视希望微电影作品征集、评选以及微电影创作发展论坛的一系列活动能够发掘、扶助微电影创作优秀人才,促进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微电影创作交流,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市场繁荣储备新生的后备力量。

背景链接

10.参观工厂 评论伊利 篇十

伊利牛奶想必很多人都喝过,食品安全则是目前大家对乳业的第一关注点。而不信任的源头往往正是不了解。那么,伊利在这一时间与消费者就其产品的安全性展开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最好的营销方式,将使其在与竞争对手的市场抢夺中再一次占据有利位置。

“开放工厂的最大特点就是‘透明工厂’概念,大家可以通过透明玻璃浏览到生产车间的每一个角落,亲眼见证每一个伊利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再到成杯、装箱、入库等一系列全部过程。”伊利参观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展现技术实力和生产硬件的同时,伊利也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各种文化知识的普及,也可以让大家对乳业有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

其实,消费者的参观工厂过程是一条由玻璃屏幕组成的“参观通道”,现代化的流水线上工作人员的操作一览无余,但是参观的主角牛奶,却是一滴也看不到。据工厂讲解员介绍,“与消费者的传统印象不同,在伊利的工厂里,操作和监控原奶的验收、无菌处理、无菌灌装、入库和出库的全部四大环节,全程看不到一滴牛奶。这里,全部由中央控制系统设定程序,只有几名身着无菌服的工人在规范地操作,保证牛奶在整个生产过程都处于无菌密封的环境中。”

通过了解,伊利产品的生产过程引进了国际领先的设备,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挤奶技术。在原奶运输环节中,全程采用GPS监控,确保牛奶安全到厂。在整个生产环节,均采用真空灌装技术,确保全程无菌、密闭。

不少人在参观后表示,有机会走进伊利参观工厂,亲眼看到几近苛刻的生产工艺,才能体会到伊利“一切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务实发展态度。“眼见为实,伊利的生产工艺真的可以让老百姓放心,而这种将普通消费者请进家门的做法,也让我们感觉企业和我们很亲近,相信这种务实、亲民的态度,能够为伊利赢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11.客观评论台湾「名嘴」 篇十一

台湾「名嘴文化」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特有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华人社会非常喜欢的节目,不分蓝绿电视台,尽管邀请的名嘴背景不同,但是只要是带有时政内容的电视台,几乎都有名嘴政论节目。

「名嘴」遭质疑

当美国著名主播克朗凯去世,台湾平面媒体毫不留情的点出「为什么美国有备受尊敬的克朗凯,而台湾只有政治乱源的名嘴?」该篇社评以无比愤怒的笔触指出,台湾名嘴的生产、制造、加工非但是政治乱源,也是典型的政治郎中,靠两片嘴唇骗尽苍生,暗示台湾政局之所以混乱,名嘴应付完全的责任。类似这种批评,目前正在政坛与媒体间发酵。然而回顾名嘴的「丰功伟业」,不容讳言的,若非名嘴接棒爆料,将陈水扁执政时代贪腐事实,赤裸裸摊在电视机前,民众哪会知悉这位「台湾之子」竟是如此之贪?由此显示,评定名嘴功过衡量的唯一标准,关键在于名嘴们能否扮演好「永远反对者」的角色?过去在陈水扁执政时代,某些名嘴的确是扮演永远反对者的角色,他们无惧于特务机构监视、官司缠身,及亲绿媒体抨击,一路与陈水扁缠斗到底,直到把陈水扁送上法庭,关入大牢,当贪腐案成为事实,某些名嘴的确发挥舆论制衡的本能。

可是当陈水扁目标消失,勇于揭弊的名嘴却如同失去战场的将军,只有在扁案中打转,以致轻忽监督马英九政府存在的事实,为此名嘴受到不少的批评,认定名嘴是为扁案应运而出,完全失去扮演监督制衡的角色。兼以马英九政府执政手腕高超,为化解名嘴们批评危机,执政阁员不惜折节下交,纷纷找名嘴做朋友,为强化彼此情谊,某些名嘴禁不起权力的诱惑,反而成为部会首长与企业界人士座上宾,在杯觥交错的情境下,名嘴也为执政者与企业界筹谋献策。此时,当名嘴无法发挥监督制衡功能,反而转化为「清客」、「策士」智囊角色后,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名嘴们的困境,亦是台湾特殊政治生态的缩影。

「名嘴」间接成就马英九

12.广播听觉冲击力与评论的舆论引导 篇十二

关键词:广播广播,新闻编辑,新闻舆论,舆论引导

我们要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按照主流媒体,按照弘扬社会正气这样一个方向,正确去引导舆论,包括疏导公众情绪,都要靠在社会发展、围绕中心工作上来疏导,把整个关于文化繁荣发展的精神、党的精神贯穿在我们每一篇报道之中,真正地起到正确的引导舆论、营造主流舆论,为富民强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本文对省级广播电台编辑新闻的途径作了一番探索。

1 舆论主阵地

广播电台作为省级新闻的舆论主阵地,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全会精神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的引导效果,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服务富民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坚持新闻宣传是党的喉舌的立场,反映人民心声的理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业务水平提升,搭建平台,激发活力,提高节目质量,打造节目品牌,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主流媒体阵地的作用。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做强新闻,做精内容,做大产业的目标,挖掘省内深厚的文化资源,扩大河南的文化竞争力,力争在“十八大”之后,实现省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2 加强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广播新闻编辑是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广播传播给受众。作为省级电台广播新闻,应该突破其地域、环境、新闻资源、技术设备等制约,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抓好信息筛选、新闻组稿、科学编排、编辑技巧等环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1 强调头条新闻

广播新闻节目集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头条新闻,任何新闻机构都要把精心选择的关键任务,头条新闻编排好的。广播新闻更重要的是广播的头条新闻,它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

2.2 注重有效的信息量

作为一名编辑必须把听众带入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对正在发生的情况以报告的方式传达给广大听众,新闻报道以平民视角,写的有人情味和亲和力,通过镜头和文字说明,通过迅速直观信息传播到听众的心灵。此外,要抓住新闻的亮点以及加强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2.3 突出地方特色

在媒体竞争中,当地广播台的地理竞争力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其不可能与央视抗衡,但“位置”的优势定位,成为给听众最大的资源优势。地理亲密的新闻价值的元素之一,是当地广播台的生存立足之地。应根据当地的广播新闻在当地市场上和“位置”上大做文章。发挥广播报道的优势,听同步、统一的声音再现客观现实和最生动的视听艺术。因此,强调语言广播新闻的生产,书面和口头的语言,“画”声音“的组合一致的个性和特色是广播报道的优势。

2.4 广播新闻的倾向评论

广播新闻的倾向评论似乎有更多的重量在声音上,在广播声音上的联系情绪,有一种倾向,忽视情感以及审美的广播声音。事实上,一个好的广播新闻报道的事实和逻辑,不是评论的积累,纯粹的力量。听众在广播上塑造的形象直接感受的同时,根据测试的人比例,广播的听觉冲击力与评论的听觉冲击广播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

2.5 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决定播新闻节目的质量

一个个素材的汇集和播出技术的精细操作,从各个方面的广播新闻节目的新闻编辑的主题,精心组织,在正确小心处理编排巧妙安排步骤的前提下,换句话说,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决定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取决于对广播新闻节目的编辑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个人修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创新的新闻节目,所以,一个好的编辑应该有强烈的政治思想,严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奉献精神和专业技术的广播媒体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敏.广播电视编辑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刍议[J].祖国,2012(20):56.

13.新闻评论写作 篇十三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2.新闻评论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表现在哪里?

新闻评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的引导社会舆论。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作用表现为:①引导的作用 ②监督的作用 ③表态的作用 ④深化的作用

3.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地位与区别?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2)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直抒已见。

(3)新闻报道是有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无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好的发挥作用。

4.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比较,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作为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2)强烈的时效性

二、政治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三、群众性

(1)面向广大受众

(2)吸引群众参与群众工作

5.什么是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立论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6.新闻评论论题从哪里来?

(1)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新闻性和时代感。

7.立论基本要求?怎样才能体现立论的针对性?

立论理应具备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的要求。

立论的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致错误的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体现为:①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②正视迫切需要解决的的实际矛盾 ③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及其实质。

8.新闻评论的标题和新闻报道标题区别何在?

(1)制作目的不同

新闻标题以提示主要的新闻事实和相关的重要信息为目的,评论标题以提示论题或作者的见解、意向为目的。

(2)表现手法不同

新闻标题多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表述之中,即使做出评价,也较为含蓄;

评论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结构方式不同

新闻标题常为复杂型结构,主题与辅题的组合方式较为灵活多样。评论标题多为单一型结构,只有一行主题。

(4)写作要求不同

新闻标题简练的同时较为具体,评论标题较为抽象。

9.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评论标题的功能有四个方面:

①概括论题范围 ②昭示中心论点 ③表明作者态度 ④吸引受众注意

10.怎样使标题生动引人?

(1)转换句式、语气

如把陈述句改换为假设句、疑问句或感叹句。

(2)活用成语、俗语

把成语、俗语、谚语、直接引入或加以改造后用作评论的标题或采用易字、变结构、谐音的方法。

(3)巧用修辞手法

11.为什么写评论采用事例来证明论点是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

因为一种观点、一个结论,往往是通过许多事实得来的,所以发现并抓住事实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揭示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论点,自然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12.为什么说破立结合在说理论说中具有重要意义?

(1)破与立是辩证统一的。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

(2)从说理角度看,写评论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错误;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

(3)深化说理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这样论述才能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13.严肃与生动结合的途径和要求?

(1)由事入理,事理相融

(2)平易近人,理情并茂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想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

14.评论结构原则是什么?

(1)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2)从受从的实际需要出发

(3)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15.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层次清晰

(3)逻辑顺畅

16.新闻评论怎样才能深入浅出?

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就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受众。

(1)深入是浅出的前提

(2)了解受从的特点和要求

(3)运用群众的语言

17.评论工作者应具血哪些基本修养?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①提高政治觉悟 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提高理论政策水平①掌握基本理论 ②加强政策观念

(3)打好知识和业务根底 ①重视知识积累 ②提高业务水平

(4)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①深入调查研究 ②作风艰苦朴素

18.评论工作为什么重视知识积累?

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19.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1)它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

(2)社论内容的特殊重要性

(3)党的领导干部具有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社论的传统

(4)在传播渠道的方面的独特优势

20.社论评论员文章有哪些类型?

(1)本报评论员文章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3)观察家评论

21.如何增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可读性?

(1)精心写作,导向正确

(2)面向广大的读者对象

(3)文字表达庄重、通俗、平易

22.什么是短评?短信的特点是什么?

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

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1)短小精悍 表现为: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结构简单,文字精练。

(2)新鲜独到 表现为:选题新鲜,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讲求时效。

(3)生动灵活 表现为:说理生动,文字活泼,形式多样,运用便捷。

(4)重在分析 表现为: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23.短评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

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

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理从事出。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由点及面,提炼升华,补充深化,借题发挥。

24.什么是编者按语、编者按语功能?

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迅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者按语的功能表现为:①提示说明 ②评论表态 ③提醒建议 ④补充强调

25.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严肃庄重。

特点:提纲挈领;片言居要;直接表态;不必署名与拟制标题。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

特点:与新闻报道既配合又融合;随时评点,易读易懂;主要在报纸上使用。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

特点:注重分析、引申与生发;形式自由,手法灵活;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26.什么是专栏评论?专栏评论的特点、类型?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特点:①具有群言性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类型:按形式品种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按作者组成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27.什么是论坛评论?它的优势是什么?

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式的为读者易于接受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署名评论。

优势: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见探讨和商榷。

28.专栏小言论的特性?

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29.杂文有哪些特点?

(1)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兼有政论和文艺的因素。专栏评论的一种类型。思想领域中匕首、投枪式的轻武器。

(2)强烈的战斗性

①及时灵活地反映现实

有感而发,对现实生活作出敏锐的反应。战斗性极强的文体,舆论监督的轻武器。

②爱憎分明的态度

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立足于正确的舆论导向。

(3)生动泼辣

①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事件和问题进行形象说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和结合。

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尖锐泼辣,内容充实。幽默讽刺,妙趣横生。注重争论,讽刺而不谩骂。

(4)简洁精辟

①言之有物,画龙点晴

笔法如行云流水,巧妙地点破主题。画龙点晴,直指问题的实质。

②简短而有骨力

思想精辟,文字简洁,两者相得益彰。精雕细刻,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30.为什么说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

杂文既包含政论的因素,又包含文艺的因素。它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有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在表现方法上,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形式和方法,把逻辑的说明力和形象的感染力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杂文、杂感、杂谈、随笔等,者是新闻评论领域中的一种类型。由于这类文章一般论题集中,篇幅简短,多具有由小见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种轻武器,无论表彰先进,或是纠正时弊,都可以轻便灵活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31.述评与新闻综述有什么区别?

新闻述评与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较为接近,但二者的实质是不同的。

首先,从体裁上说,新闻述评发球新闻评论的范畴;新闻综述履于新闻报道的一种。

其次,从传播目的上看,新闻述评既要报道新闻事实,又要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但述的目的是为了评,为评服务。也就是说,新闻述评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事实,表明立场、主张;而新闻综述则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主要目的。

最后,从文体特征上看,新闻述评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

32.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33.试述广播评论的特点?

(1)短小精悍(2)浅显明快(3)平易近人(4)上口动听

34.什么是电视评论?电视评论的表现特点?

电视评论是电视台制作播发的、以画面和声音表达内容、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见解的新闻评论。

特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35.简述电视评论的符号系统及各自的表现功能?

电视评论和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画面、屏幕文字;听觉符号——同期声和解说词。

(1)画面。画面在电视评论中可以起各种作用,但主要是提供富于实证力的论据。

(2)同期声。电视评论中的同期有两种:一种是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一是访谈的同期声。

(3)屏幕文字。屏幕文字除了用作标题外,还具有提示、强调、补充、说明等多种功能。

上一篇:中医需求与中医发展调查报告下一篇:对讲机在物业领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