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2024-09-16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共11篇)

1.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程 群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从2006级学生开始,我国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因就是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变化与新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方案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要努力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要加强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讲明白讲清楚。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切实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确保其有效性地发挥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能否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方面,实践教学方法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具体体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践教学逐渐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 ①吕诺:“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教育部部长周济谈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有效方法和环节逐步得到各方面的肯定。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等等。2004年教育部专门组织召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研讨,大大推动了实践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例如对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教学模式以及具体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方式、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各种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创新等等。为切实提高“05方案”实施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要求将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等倾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则强调教学实践,特别

是学生的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突出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教学方法的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依然困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从认识层面来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形式、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认识不到位。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由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与参与者组成的复杂活动。无论是领导者、组织者、还是实施者与参与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影响和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有可无,从而导致领导上疏于指导,组织上疏于管理,相关制度和措施缺位,对师资培训不足,教师实施的积极性不高,对学生的动员不足,实施过程不规范,课程之间、教师之间不协调,组织安排流于形式,实施效果大大折扣。

其次是对实践教学的内涵以及方式方法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将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活动,甚至等同于实践课程,将实践教学与

课堂理论教学对立起来、分割开来,否定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论文写作、虚拟实践等实践教学方法与形式,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必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生活实践,甚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实践课程,等同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①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不利于正确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不利于对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探索进行正确的引导、组织管理及客观评价。

再次是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对自己的职责大都缺乏明确的认识,领导者、组织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是实施者教师的责任,自己主要是领导监督,具体的实施要靠教师自己;教师则认为需要领导和组织者制定相关目标和计划、提供财力物力及相关支持,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导致互相倚靠,又互不协调,影响着实践教学的顺利有序有效地开展。

最后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着实施效果。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学政治课教学存在许多简单重复的地方,还有社会复杂形势的作用以及目前实践教学本身存在的形式单一,单调重复等问题的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存在很大的逆反心理,缺乏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大大影响着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从组织层面来看,相关制度和措施不到位或者存在着缺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保障,缺乏有利 ①熊晓燕,“走出认识误区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29-132页。的长效机制。

首先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相当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至今依然是薄弱环节,对实践教学的开设没有硬性规定,教学内容、学时、学分等缺乏统一要求,教学效果缺乏明确的评估指标,缺少固定经费投入和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由于没有建立一整套规范性的制度,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也就根本无从谈起。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扩招速度较快,致使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无法保证,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

其次是实践教学组织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课外与课内、校外与校内结合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组织过程比一般理论教学要复杂,涉及教师、学生、经费、场所、教学安排、培训、评价等环节和因素,是一个经常性、长期性,以及全体学生都要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有细致周密的安排和组织。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尚停留在一般性要求上,无课程计划、无教学大纲,在具体安排和组织上也不规范、不落实,缺少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各自为政,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难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至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不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要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指标评估

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评价应包括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学生实践活动成绩的评价两个方面。目前各高校在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和制度都是不完善的,有的甚至就没有相关的评价制度。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存在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单一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学校即使有相关的评价制度,也因管理或评判困难而难以真正落实,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的要求严格。另外,对学生实践课成绩的评价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于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实践课成绩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定性的评价,有定量的分数评价也难以作为衡量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效果的客观标准。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系统性、统一性、规范性与广泛性。

一是各门课程“条块分割”,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它不是一门课而是几门课程的总称。由于不同课程(教师)分属不同教研室或教研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时相对独立,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各门课程之间缺少统筹协调,常常是“一课程一方案”、“条块分割”,这就使得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整体上看杂乱无章,缺乏层次性、序列性、系统性,重复现象严重,实践教学水平在低层次上徘徊。

①高兴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79-80页。

二是教师“各自为政”,实践教学缺乏统一性、规范性。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目标甚至有统一的考核等,但对于实践教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实践教学中各任课教师往往是各自为政、自行其是。这不仅不利于节省财力、统筹人力和物力、整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也不利于积聚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启实践教学思路,分享实践教学成果,不利于规范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整体实践教学水平。

三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实践教学形式简单、内容单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应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但是由于受课时、经费和教师任务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做到与时俱进确实不易,客观上造成实践教学的形式简单、内容单调。

四是教学班级多为合班大课,再加上经费问题、安全问题等,实践教学缺乏广泛性。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一般都采取合班上大课、系统讲授的模式。这种模式难以确保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的广泛参与性。如专题讨论时,由于时间限制,能参与讨论、发言的只是少数学生;组织开展校外的参观考察、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时,经费投入、学生安全问题是“瓶颈”,能参加的只能是少数学生骨干;即使是假期开展的、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分层运作,真正在假期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的还是少部分学生。①

①方玉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探究”,《经济师》,2007年第6期,第137页。

此外,还存在着许多客观的不利因素,如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宏观性和复杂性难以在实践教学中深刻得到体验;各地区存在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不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广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难于评价和衡量等等。

三、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实际、深入学生头脑,实现“三贴近”,进而实现“三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切实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实效十分重要。基于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识层面:创新教育理念,明确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及相关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在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由教学实施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这项工作能否切实有效地开展,首先要取决于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以及实施者的认识程度。为此,要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在教育理念方面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传

统的单一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知行统一的教学教育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强于其他专业课实践环节的功能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切实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入育人教育,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向知行统一的开放性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学校主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要提供支持和保证。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课外运用的状况,既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环节,也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二是全面理解实践教学的深刻内涵,由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向实践性教学理念转变,做好“两个课堂”“两种教学”的协同,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有益形式。作为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同自然科学的实践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是以社会为场所的富含“社会实践性”的教学。①由此,也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称为实践性教学,以区别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使得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更加广泛,与理论性教学以及课堂教学的关系更加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与课堂理论性教学相辅相承的教学环节,而不是独立于课堂理论性教学的实践课程。重视思想 ① 王荣发,“实践性:德育教学的本质要求”,《求实与创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研究论文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3页。

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等于实践教学就可以取代或者等同于理论性教学,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理论的灌输和推广应用。因此,实践教学的组织安排与实施都要与理论性教学相协调。实践性教学具有多种类型,多种样式。以场所划分,实践性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性教学。课内实践性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基础。课内案例教学、影视观摩、专题讨论、演讲比赛、论文写作、虚拟实践等等与课外社会实践一样都是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有益形式。

三是充分认识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效调动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纯知识课,其核心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其根本立足点是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目标定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科学思维方法、良好职业道德、人文修养、健康心理等品质的培育。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其知识性、理论性和思想性应密切结合。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行为者,因而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容相依的,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动态差异。①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有效调动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 ① 刘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认识与教学方法改革”,《求实与创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研究论文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地位。从学校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实践教学;要尽快制订适应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时数和教学的组织制度等方面要落到实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真正反映实践教学的规律、原则的基本要求。从学生来说,要加强学生对实践课重要性认识的教育,使之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理论的学习和把握,更重要的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结合,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门理论科学,更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并在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要精心准备,合理安排,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的衔接和统一。

(二)组织层面:建立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管理及运行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建立完善实践教学领导、管理及运行机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基础工程。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各部门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首先要建立从学校到院系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机制。近年来,许多高校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宣传部、教务处、马列部(社科部)、团委、学工部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这是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值得继续推广和改进的

做法。领导小组应定期研究计划、方案、措施等问题,协调各部门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各院系也应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或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①

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良性运行有赖于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高校的教务部门和课程实施院系,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真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过程规范、管理科学。首先要把实践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的成绩、学分管理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范围,在统一的教学规划中明确其学时学分;其次要制定教学规程和实施办法,对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组织形式、考核评价、学分认定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为组织实施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依据;另外,要建立相关制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人员,以协调教学单位、教师和教学职能部门、教辅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能力;配备实践教学相关的设备、设施和活动场所,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经费等;定期展出和交流实践教学成果,推动实践教学活动的横向交流和纵向深入;推进小班化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各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统一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最后通过健全组织领导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在校党委统一领导 ① 柳礼泉主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下,由校党委和行政主要领导牵头与协调,党、政、团、教各方面力量集体合作,马列部(社科部)与学生所在的各院系相关负责人具体实施的运行机制。

(三)操作层面: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加快实践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有效利用资源,规范实施过程,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增强客观实效。

一是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教学主管部门要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资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经费的具体使用可分为: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经费,包括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假期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项目资助等经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联系费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队的旅差费、社会考察活动经费等等。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经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研究项目或成果的印刷、出版资助经费和有关研究经费。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奖励经费等。①

二是加快实践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开展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校外教学基地,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保证。一要建立“德育基地”,组织假期学生参观学习,并以此作为固定的教育手段坚持下去;二要同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参观考察。

①符惠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条件保障机制探讨”,《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99页。

三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能有效地组织校内外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对实践教学方法和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此,高校有关部门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应用、创新与经验交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实践教学的协同能力,同时通过组织教师参观,假期社会调查,访问和挂职锻炼等形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长阅历和才干,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四是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实践教学,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来开展实践教学。在校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利用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和校、院、系团委等组织,开展辩论赛、讨论会、电影观摩和热点问题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在校外,可以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加强与博物馆、纪念馆和各种社会中介等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开展参观、访问、学术讲座、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些渠道和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从不同的侧面都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系起来,不同的联系方式和交流渠道,可能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进一步学习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渠道。①此外,当前日益网络化的教育环境和现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趋势和方向,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教育平台,积极开展虚拟实践的探索、研究与实践。②

五是规范实施过程。正确的方式方法及其规范实施,是顺利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和取得理想活动效果的重要手段及保证。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各学校均有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在选择及其实施过程中都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根据不同选题、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正确适当的方式方法总是与特定的活动内容、参与对象、时间、地点等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第二、要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往往受到经费、课时、社会实践资源等条件限制,因此,在选择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时,就不能只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目前,许多高校多采取以假期学生返乡社会调查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就是因为这种方式经费投人低、学生参与广泛、时间充裕、可利用的社会实践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可行性。第三、要注意对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理论教育内容 ①高兴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80页。②柳礼泉主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241页。

及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有效提高活动的效果。第四、规范实施,严格要求。选择了适当的活动方式,还必须规范实施和严格要求。一是活动开始前,要围绕活动主题、目的要求、计划安排、方式方法等组织学生进行培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或有关人员应尽可能地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加强指导和检查,保证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三是实践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认真总结,对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认真批阅,进行评比交流。①

六是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教学评价理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及教学实效的取得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要以能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以客观反映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执行标准。如何通过教学评价的改进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务部门不仅要制定严格的措施和条例指导监督教师实施实践教学大纲和方案,为教师评定学生成绩提供制度依据,而且要在与教师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立科学客观灵活开放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确保教师积极大胆地实施实践教学,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高 ①符惠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条件保障机制探讨”,《江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97页。

度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不仅有量化标准,也要有质的差异,评价体系要包括学生实践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等。

(全文10000字)

2.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二

(1) 启发式的理论讲授法。

高职的政治课的教学课时较少, 对于不薄的教材就必须要对内容有所选择、综合和提炼, 再以专题形式进行讲授。同一政治组的教师可以对不同专题进行分工备课, 有条件的可以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进行巡回讲授, 不具备条件的则可以在教研小组内实行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 由不同教师传播讲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其一, 在课程开始初, 一定要在各个班级进行师生讨论、或者问卷调查, 或者学习委员座谈, 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意向, 然后再结合课程目标, 选定讲授专题;其二, 不支持一厢情愿的填鸭式和照本宣科式的讲授, 而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课程实际, 丰富信息量, 增强新颖性, 具有启发性;其三, 适当的聘请外校教师或者社会名士进行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 丰富学生学习视野和思维视野。

(2) 参与式的案例讨论法。

政治课与国家的历史文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本课程案例资料十分丰富。不过, 在组织案例讨论时需要注意:其一, 一定要在每个班级培养数名善于观察生活、提出问题、长于客观分析和语言表达的学生, 由他们在课堂上发动和引导同学参与讨论。其二, 教师要在一开始讲清案例教学的目的和大概过程, 取得全班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和认可, 甚至可以将每一次讨论纳入考核;在平常要善于观察, 迅速地熟悉各个学生的特点, 让全班同学都愿意也能自如的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毫不吝惜对这个班级的期待。其三, 在讨论即将结束前, 一定要留下时间, 由学生们对活动感受进行及时的总结, 巩固效果。其四, 讨论课的选题不宜过宽, 但却可以从点到面、由表及里自然展开, 顺势深化。

(3) 研究式的实践教学法。

如今广为流传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每个学习者应给予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 去构建自己的知识, 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高职学生的动手的热情和能力都是很突出的, 政治课教学利用此优势, 启发大学生为满足接触社会实际的需求而进行实践和锻炼的自觉性。教师既可以针对专题的实际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 如在讲解改革开放专题时, 通过分组布置任务, 监控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 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提出观点, 以及最后面向全校进行相关宣传, 顺利的完成了研究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借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渗透本课程的思想精髓, 如在讲解人际交往专题时, 在其他班级笔者使用的是游戏法和讨论法, 但是在有的班级却是借该班的市场调研实习来进行的, 效果也是不错的;教师还可以加强指导, 如先提出学习目标, 再提供学生研究需要的部分数据、素材, 学生主动进行甄别筛选, 归纳分析, 从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 并通过课堂交流或网上交流得以展现;教师也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设计开放式的实践研究话题,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 自由确立与课程相关、本人感兴趣的学习目标, 设计调查问卷, 查阅书籍资料, 进行社会调查, 最终以书面成果或网上编辑等形式展现成果进行交流。这里要注意的是, 其一, 每次活动定要分组进行, 并由组员轮流承担组长职责,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管理、换位思考、团队协作的素质, 有利于在小组间激发良性竞争的动力, 勇争上游, 一举而三得;其二, 教师要在一开始提出层次不同但目标和规则明确的要求等, 并抓牢小组长, 实施过程监控, 注意活动总结, 在广度上, 不限于在班级内分享成果, 而是要善于从班到系, 从系到院的扩大宣传面, 塑造本班级形象, 提升个人素质, 在深度上, 鼓励学生形成书面的成果,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自觉式的自我学习法。

如果说前面的三种方法叫做学生主动参与, 则这种方法便是自觉完成了, 正是“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即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 也要教给他们日后自己独立学习的方法。然而, 遗憾的是, 当前对于学法的研究和指导非常薄弱, 至今尚未引起普遍的重视, 至于自学习惯的养成, 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故必须从一时一事抓起, 严格要求, 持之以恒, 不可有所懈怠和轻视。笔者的深刻体验是, 在日常的教学中, 要特别引导学生“我们是怎样选题的, 方法和原则是什么;我们是怎样收集资料的, 途径和要点是什么;我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逻辑思维路径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各个同学的体悟为什么总有不一样的地方, 该怎样综合;我们自身各有什么优势, 该如何互补;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该如何面对和解决;世界上的事物会这样简单吗, 是否还有每日进步的要求……”等类似的问题。只要对学生们再多点拨一下, 他们就会走得更好更远。

“只要教育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 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的教育方法, 为他们创设多种多样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情境, 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 他们都能充分发展各自的个性特长, 激发潜在的巨大的智能, 形成独特的自我”。

2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1) 挖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潜力。

这不仅是因为资金和硬件的尴尬, 也是由于我们长久使用的“黑板+粉笔”手段仍然有着现代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价值, 二者不是“一山二虎”的关系, 而是“夫唱妇随”的分工。当然, 要挖掘传统教学手段的潜力就得有所创新, 可以考虑在呆板的黑白双色体系里, 加入彩色因子, 如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卡纸和吸贴, 形成同样精彩的光彩讲台;也可以考虑购买挂图类的教具等, 甚至发动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制作一些图片、小报等, 可用于其他班级和年级的教学, 这些也都可以丰富学生感官感受;也可以考虑采用简单的可移动的电视和影碟机设备, 向学生展示视频资料等。

(2) 增强多媒体设施的配备。

理由自不用多说了, 这也是保证课堂声色光影皆具的最好方法了。当然在应用这样设备时要注意物尽其用, 要把实物投影、电影动画、图像模型等手段与传统教学讲授相结合, 将“大道理”变得直观生动、深入浅出, 而绝不能把简单的把多媒体理解为白色背景的黑板而已。举其中一个侧面来说, 课件一定要做得精美, 切忌呆板的展现文字纲目, 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可以综合, 从单向性的展示到互动性的交流可以实现, 从教师一个人构思课件到师生共同完成制作也可以结合, 或者课中完整的呈现课件或者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完成课件可以选择, 用所有班级一个课件到不同班级有不同调整也可以是努力的方向。

(3) 探索网络媒介的效用。

我国于1994年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 开放的网络文化改变了时空结构, “导致了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学生从此可以在“流动的空间” (space of flows) 和“无时间的时间” (timeless-time) 自由进出。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 网络资源都能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网络教学,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 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创设研究性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与实效性。今天, 几乎在所有高校包括高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甚至有了自己的校园网, 这样良好的教育阵地又怎能弃置不用呢?可以考虑的做法是:其一, 将政治课形成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程”, 将之挂在校园网上, 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其二, 建立本课程的博客群, 建议以每一门课为单位来建立, 在其下可以按班级和授课教师分类, 或者按意见类型分类等, 都各有好处。通过这样的途径, 可以开拓师生沟通新的桥梁, 使得交流更为顺畅, 学生们也更加愿意倾吐真实的想法, 于教学而言, 这样便捷可靠的反馈信息机制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网络媒介, 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比如横向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又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实施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从多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脉络看来, 考试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且在很多的院校开始迈出了步子。在此, 有必要重申以下方面的改革方向:关于考试内容, 应该变只考读写为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变注重基础知识为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变注重考查思维的结果为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关于考试形式, 应该变单纯的闭卷考试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关于考试安排, 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办法。听说考试分散在平时进行, 记入阶段性考试总分。

在以上的三个方面里, 笔者主要是从方式方法的操作层面进行了微观的阐述, 这样的教学方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领域。这是“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潜隐在人们的经济生活、职业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无形”的方法相比, 更符合教师在课堂使用的实际环境。至于隐性方法在这里不属于论述范围, 暂且不论。

最后, 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 作为全校的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实施难度高的公共基础课, 如果要真正取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和大效, 必不能少的要素至少还有:真正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教学质量观、时空观和人才观;学院的资金、设施、政策的支持;团委学生处的学生活动的配合;“第二课堂”和各社团的辅助。可见, 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各要素都要融洽配合的体系, 任重而道远, 要搞好这一课程体系, 就必须纳入学院的总体调控, 方能实现长远的目标。希望我们的大学真正成为“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 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崇, 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

摘要:联系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 针对目前高职政治课无力、低效等痼疾, 认为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走向社会实践作为高职政治课教学的重点, 并分别从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实施综合性的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微观层面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26-427.

[2]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J].教育科学, 2004, (4) .

[3]王鹏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78.

3.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针对目前高职政治课无力、低效等特点,认为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走向社会实践作为高职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并分别从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实施综合性的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微观层面的解决思路,作为基础学科的思想品德课,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特征,选择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也有所不同,对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当然也不同。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高职院校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就要适当的采用探究、实验、观察等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等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以后就要以引导、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但也并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就要消极地跟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后面,而是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以引导学生的智能和身心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根据教师特点,选择教师操作性较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首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对于教学方法懂的越多,掌握的越多,越能选择好符合特定情境、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其次,也取决于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师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各个教师也有其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色和素质特点,不同的教师采用同一教学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操作性较好的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比如有的教师对现有的教学手段比较了解,不善于进行教法创新,对于这样的教师就比较适宜采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现实,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和整体优化。让教学逐步成为教师的一种快乐享受,学生的一种幸福体验!

(3)根据学生的特点争取让学生掌握自觉式的自我学习法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们在生活学习中自己独立学习的方法。然而,目前的教育研究体制中对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非常薄弱,至今尚未引起高职院校的普遍的重视。至于自学习惯更是难以一时养成,学生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不可有所懈怠和轻视。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我们是怎样选题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我们是怎样收集资料的,途径和要点是什么?我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路径上要注意什么问题?还有各个同学的体悟为什么总有不一样的地方,该怎样综合自身各有什么优势,如何互补在生活中是否有其他的问题,该如何面对和解决等等,只要对学生们再多点拨一下,他们就会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教育需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给自己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激发潜在的巨大的智能。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1)应用好多媒体平台,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过去的教学是老师讲、读、写,学生只是听、记、看。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使用进入课堂,把声、像、画融合起来,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可以适当应用好多媒体,使课堂充满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应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把我们收集的大量教学资料,通过镜头充实到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益,优化课堂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增添了许多教学创新。

(2)挖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潜力

这不仅是因为资金和硬件的尴尬,也是由于我们长久使用的“黑板+粉笔”手段仍然有着现代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价值,二者不是“一山二虎”的关系,而是“夫唱妇随”的分工。当然,要挖掘传统教学手段的潜力就得有所创新,可以考虑在呆板的黑白双色体系里,加入彩色因子,如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卡纸和吸贴,形成同样精彩的光彩讲台;也可以考虑购买挂图类的教具等,甚至发动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制作一些图片、小报等,可用于其他班级和年级的教学,这些也都可以丰富学生感官感受;也可以考虑采用简单的可移动的电视和影碟机设备,向学生展示视频资料等。

(3)分组讨论,让学生成为教室的主角

4.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篇四

(2011—2012学)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马鞍山师专思政理论课教学团队围绕着把思政理论课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这一宗旨,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实际,结合学校周边的教学资源,以及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在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目的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和实际得到较好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兴趣,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为加强组织和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课程安排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高职学校的教育规律、高校思政课的建设规律、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二)实践性原则

进一步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让大学生亲身 参与、切身感受到祖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增强自豪感、责任感,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三)灵活性

结合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多,经常深入工厂、学校、社区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在时间和方式上灵活机动安排,正常教学时间和课外时间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期内与寒暑假相结合,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相关人士相结合,理论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生活即教育”理念

三、课时安排

我校的“两课”实践教学采取的是“6+2”模式。6是指两门主干课程在一学期中各开展3次大的统一组织的实践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次);2是指学生的寒暑假开展2次实践活动(寒暑假开展的实践活动由校学工部和思政教学部共同承担)。除此之外,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包括各任课教师自行组织的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每学期课时总计:72(理论课时:36课时/实践课时:36课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总计:课程每学期课时总计48(理论课时:24课时/实践课时:24课时)。

四、具体课程方案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时间为 节点开展实践活动,每月设计三个菜单,任选一个菜单实施:

1.10月(第一学期);3月(第二学期)

⑴ 播放革命题材影视作品:《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复兴之路》,(8课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影片并展开讨论交流感想)。⑵ 利用一天时间,感受时空穿梭,从历史到现代再到未来,设计参观市博物馆、朱然墓(历史)——蒙牛、达利园或星马公司(现代)——市规划馆(未来)(8课时)。

⑶ 参观采石公园,了解马鞍山地域文化(8课时)。

2.11月(第一学期);4月(第二学期)

⑴ 设计从菜园子——菜篮子——菜盘子线路参观考察,从学校周边蔬菜大棚——安民蔬菜批发市场——安民菜市场——学校食堂亲身感受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商品价格情况(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8课时)。

⑵ 参观半山花园社区,开展社区志愿活动(8课时)。

⑶ 邀请道德模范或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开设讲座及座谈会(8课时)。

3.12月(第一学期);5月(第二学期)

⑴ 结合“一二九”、“五四”运动等纪念活动,组织校园红歌会(8课时)。

⑵ 结合元旦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给父母打电话、发短信、做家务等,要求写体会(8课时)。

⑶ 要求每位学生读一篇经典著作,课堂交流(8课时)。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模块方式分三个实践主题: 实践主题一:认清历史机遇,明确人生责任,坚定成功信念 1.人生专题讲座 2.爱国基地参访; 3.核心价值对话

实践主题二:锤炼道德品质,强化公民意识,践行职业道德 1.校园文明调研; 2.德育小品汇演; 3.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主题三: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遵守职业法规 1.旁听案件审理; 2.参访改造人员 3.开设模拟法庭。

(三)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寒假

1.实践春节前困难群体帮扶等志愿活动。2.实践中华传统孝文化。

3.调研农民工、留守子女或空壳家庭情况。暑假

1.“三农”问题研究实践活动。2.公益支教服务实践活动。

3.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活动。4.低碳环保社会实践活动。5.“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6.专业实习实践活动。7.时政热点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四、工作要求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以菜单形式设计的,具体开展哪项实践活动由两门课程的备课小组讨论决定。

2.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由学工部和团委负责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参与指导。

3.在实施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备课组集体讨论决定具体方案,设计好线路图,做好安全教育,任课教师亲自带队,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并将调课时间安排报基础部和教务处备案。

五、考察和考核

我校思政课程考核采取3+3+4方式,即分为平时思想表现、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三个部分,平时思想表现包括考勤、好人好事、兴趣小组或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理论考核采取期末开卷考核;实践考核要求给每位学生发一个思想政治实践手册,由课代表和任课老师共同管理,做到每次实践活动有记录、有体会、有验收,作为实践考核成绩评分标准。本课程考核由学生平时表现占30%,社会实践考核占30%,期末理论考核占40%,共同组成学生课程总成绩。

5.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五

金寨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是全省国土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金寨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革命战争年代,先后组建11支主力红军队伍,为共和国建立贡献10万儿女,诞生59位开国将军。同时,金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6%,也是“中国长寿之乡”。

上午我们来到了安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试验站,大别山综合试验站是安农大与金寨县政府实施校县产、学、研合作,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的重点建设内容,是安农大依据教育部、科技部的统一部署,设立在皖属大别山片区的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是安徽农业大学服务金寨县及大别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我们在试验站参观了解大别山区的经济作物,因为我老家也是大别山区的,很多植物我都见过,但不知道它的研究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次参观学习让我充分认识了大别山区的资源潜力与发展潜力。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在金寨现代产业园区,我第一次见到了现代农业的生产的规模与方式,大量的新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棚、各种传感器、物联网与生产相结合,生产方式与气候相适应,种类与经济相结合,并在安农大的技术支持下,我看到了未来农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

金寨县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占地3700亩。项目由信义集团全额投资建设150兆瓦的地面光伏电站和20万平方米恒温高端农业大棚,棚内恒温恒湿,用于高档花卉、有机农产品、石斛等培育。金寨光伏扶贫工作经验已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推广。由于金寨多山少地,又是水源保护地,当地农民的致富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开展新能源项目扶贫工作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并且可以和金寨的革命历史、生态环境一起发展特色旅游,一举多得。

红军广场,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

金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早在1924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1929年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这里曾是红一军、红四军、红十一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诞生地或主要活动地区。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曾在境内指挥过革命战争,董必武、叶挺、方毅、张劲夫曾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全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共10618人.金寨县烈士纪念馆 国家民政部编辑的《中华英烈大辞典》中收录金寨籍英烈 330人,占全国英烈总数的五十分之一。五六十年代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9位,担任过省军级领导职务的有200多人,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邓小平、刘伯承题写的革命烈士博物馆、烈士纪念塔,以及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30多处,都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地。

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金寨革命老区众多的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才缔造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铭记革命先烈,缅怀先烈,敬仰先烈,让先烈的革命精神永远流传。

梅山水库

梅山水库位于金寨县城南端,是 “一五”期间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不仅库内水光潋滟,两岸青山连绵,而且大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早上登上大坝旁的平台,看日出或是晨练,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6.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六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李红

内容摘要: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正确处理好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关系。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具有明确目的的认识活动,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或影响客观世界的实际活动。突出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把实践引入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而形成的教学方法,就被称之为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直接服务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较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负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四有”公民的重大责任。因此,探索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疑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方案即将实施,实践教学成为课程教学改革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如何有效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请进来”,主要请著名的学者、专家来校讲学,或请有关社会实际部门来校进行宣讲等活动;二是“走出去”,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参观、考察学习、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三是校内教学实践,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组织大学生在校内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然而,现有的实践教学状况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在教学管理上,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就目前现 1

状而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的表现在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这既是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是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已经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列出了实践教学课时。但是,实践课怎样进行,其目的、要求、途径、实施方案、考核标准、经费来源等均设有深入扎实的研究和具体实践方案,也就无法一一落实。

2、教学内容上,实践课教学在整个教学中还没有一席之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直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中,只重视学问性知识,单

一、抽象的教科书上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通过学生自身实践获取的体验性知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没有一席之地。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还未充分运用。现有的实践教学仅仅在形式上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如演讲、参观等活动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还未充分激发出来,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4、在教学组织上,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存在脱节现象。我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校学工部、校团委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几乎没有参与,造成实践教学内容没有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两张皮”现象。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路径

1、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宏观指导和统一规划。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在学校教务部门规定的教学方案指导以外的教学行为,缺乏宏观指导和统一规划。这往往造成社会实践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社会实践教学举措的有效实施。学校应编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案》,将实践教学正式列入校教务处和政治学院的教学计划,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程序、指导教师的职责等作出规定,从全校范围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协凋统筹出发,确定每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时间与课时,确定学生社会实践成绩的考核标准和记载方法。

2、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中,把实践教学列入教学内容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涉及各个

学科领域,由此决定了各门课程的开展的教学内容是不相一致的,应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课程特色,选择好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使社会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设计。

3、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方法。

可组织课内实践教学,如演讲赛、辩论赛、情景剧等,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协作意识;组织校内实践,如社团活动实践、课外学生活动实践等,活跃第二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社会实践,如暑期“三下乡”活动、红色旅游、实践教学基地活动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求实精神。

4、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成为主要成员,与校学工部、团委、辅导员形成合力,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对学生个体进行悉心的指导。学校应“以教师为本”,加强对教师适应实践教学要求的培训教育。老师自己要积极从事联系社会实际的课题研究,才能用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引导大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5、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费保障。

由于种种原因,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部门创收能力很弱,实践教学中交通费用、校外聘请专家授课报酬、参观考察门票费用等都是基本的必要经费开支,而目前实践教学活动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不足。学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专业教学实习一样,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基金,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7.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 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着“教授不甚得法”、“教学不甚受学生欢迎”、”教学针对性、实效性较差”、“对2005新方案、新教材不甚适应”等困扰。解除困扰的途径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艺术水平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向实效化、成效化,同时为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正所谓“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必须从方法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1]

一、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黑板、教科书为主要的教学载体,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图像资料。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纷纷出现,加之国内外大量历史图片、录像资料和视频图像的公开,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把理论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除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外,要尽快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料数据库,推动教学资源共享;要继续评选并推广使用优秀的教学课件,加强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建设,鼓励、支持教师制作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教学课件。学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上教育教学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设规划中,积极探索网上、网下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接点,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2]

二、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构建一种“启发引导,双向主体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努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多采用启发性、引导性的互动式教学,运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讲座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参与教学变为主动参与教学,引导、组织和帮助他们进行自主性、协作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第二,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沟通和联系,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作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工作者,要像方永刚同志那样,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要在启发学生学习创新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不但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而且要使教学活动能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展开,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和提高。这样就会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往往会转化为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必须树立新的育人观,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教师要注重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学活动,防止理论上的空谈,要研究回答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力把道理说清楚。教师应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状,结合教学内容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要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在摆事实、讲道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的同时,坚持以情感人,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相结合为目标指向的,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应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确定具体的实践活动方式和项目,要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建立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感和吸引力。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和尝试新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应当使考试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存在着考试功能单一、内容缺乏新意、考试形式陈旧等问题,而考试环节设置错位、教师素质不高以及学生的功利主义应试目的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些问题只有从完善考试功能、拓展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得以解决。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其教学效果的检验不同于专业课具有“硬标准”,学习效果对个人的影响也只具有“隐性”意义。[3]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应该侧重于考试的诊断性、导向性功能,避免过分依赖于总结性功能。注重考试的导向性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程度,特别是提升运用理论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发挥考试的诊断性功能可以有效校正学生认知的偏差与错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当然,完善考试功能不仅需要在师资素质提高方面能够制度化,而且还需要加大师资配备的密度以便任课教师能够通过考试及时发挥导向性作用;同时,教学资源对思想政治课还应适度倾斜,包括课时的增加、考试时间的设置都应灵活安排。通过考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因此,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制度,实现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基础政治理论知识测试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评价相结合,把出勤、课堂表现、小论文、读书笔记、课外实践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多采用论文法、知识竞赛激励法、专题征文获奖加分法,摒弃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使考试真正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

我们一定要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前提,以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方法创新为重要环节,以加强领导为保障,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选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设一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实现教学情况明显改善的目标,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化.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2).

[2]童建园.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11).

8.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课 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的总称。由于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较固定的授课方式, “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这种方法在特定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弊端日益凸显,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改革的探讨。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发挥重要作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理论素质、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用创新精神探索适应课程性质、任务、内容的教学方法。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特别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如何使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有趣,一直是我们教师攻坚的难题。讲深了,高处不胜寒,无人领会教师所讲;讲浅了,既没办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深度,又让教师显得没有专业水平,从而在学生心中失去权威性。所以不断改善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尤为重要。

二、 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改革理念与实践的脱节

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理念上是先进的,但却缺乏实际的尝试和操作,这种“改革”更多的停留在头脑和口头,一到教学实践,改革便止步不前,

2.丰富了教学方法种类,忽视了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教师考虑到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等特征,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和积极性而十分热衷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方法种类丰富了,但却忽视了教学内容,使学生一堂课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就是课堂讲授。课堂教授法是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合理地使用讲授法,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一般采取如下方法:

1. 整合成专题教授

教师在把握教材,专研教材、吃透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重大问题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对学生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对思政课章节进行处理,按照专题讲授。专题讲授即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抽取出来,专题的整合设计要符合教材的基本要求、逻辑结构,不能打破原有结构和体系,结合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加以综合整理,设置相应的教学专题进行深入分析讲授的方法。它集中结合了教学的内容,使内容讲解更加系统、深入,更具有针对性,有效地避免了知识重复、面面俱到的问题,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解析疑点,这样的教学能较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点。专题教授就要求教师在相关专题方面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准。

2. 增加学生参与方式讲授

讲授中增加学生参与的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组织一些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通过采取专题讨论、主题发言、角色体验等不同教学方式,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机会,有助于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营造一种积极、开拓、进取、宽容的学习探讨气氛,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就会避免思政课讲授中出现的“一言堂”现象。

3. 案例启发式教学

案例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讲解、剖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案例所揭示的一般道理并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案例启发式教学是思政课经常用到的方法,在一些方面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比如编写和选择案例。在选择案例时,不仅要符合课程的理论体系,更要注意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两者缺一不可,还要把握好针对性、时代性、趣味性。选取案例的数量要适当,要充分说明问题,不宜过多。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要科学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提问,去挖掘案例中潜在的问题,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论进行总评,要给出理论上的精辟阐述,让学生真正理解。

4. 问题驱动式教学

问题驱动式教学,就是将课程内容问题化,把教材中以定论形式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问题”形式,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核心组织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和提出问题,问题必须具有理论探讨的价值,同时又要在学生关注范围之内,能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积极鼓励学生自主研究,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5. 恰当利用现代化手段

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历史与现实资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枯燥,提高课堂讲授的效果。

总之,适合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熟练地掌握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拓宽思路、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能够在坚持正确方向和科学理论的前提下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能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融为一体。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又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国防、党建等,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服务,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受益终身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祖嘉合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陈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09-13).

9.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九

心得

----读《新民主主义论》心得

学院名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班 级:社会学一班

姓 名:董子润

学 号:2911200140

成 绩:

2013年8 月日

暑假期间在原著导读作业中有幸读了《新民主主义论》读完《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我觉得还是相当有收获的。文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件进行说明,让我不仅增强了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解,还让我对历史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稿,这篇全面分析了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发展前途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文章第一次使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者,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步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章根据中国社会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的政策;文化纲领是发展以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问世于1940年,而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逐渐停止正面战场上的战略进攻,一方面将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另一方面则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在其占领区内加紧扶植傀儡政权。抗战进入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困难的时期,但国民党顽固派却奉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政策,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在军事上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伺机挑起各种事端,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叫嚣“共产党不需要存在”,重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老调。在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摆在面前的时候,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针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疑虑,向全国人民做出庄严回答,以提出自己的根本主张,申明自己的鲜明态度。

通过阅读《新民主主义论》我知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在文中所提到“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话明确地告诉了当时处于困惑的人们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不仅如此,《新民主主义论》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政治上,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采取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上,文中提到应“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中国的经济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道路,决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让少数资本家和地主“操纵国计民生”。文化方面,毛泽东指出“在观念形态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

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东西,就是新文化”。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此前我对中国为什么非走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道路,而不能走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认识还不是不够深刻,总觉得英、美不都走的这样的路,而且最终成功了吗?但在看了《新民主主义论》的第7小节“驳资产阶级专政”后,我明白了,诚然,这是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但无如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容许中国这样做。首先是国际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不允许;其次是世界社会主义不允许;还有就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允许。再反观无产阶级,首先,无产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其次,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最后,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和中国革命的彻底的纲领,并且单独进行了土地革命,取得了广泛的支持。既然不能走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路,是否就可以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路呢?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第8小节“驳左倾空谈主义”中又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即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主要任务,参加革命的力量决定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10.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十

一、理论逻辑方面:“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致相因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服务史、孜孜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它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政治选择历程、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和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就理论逻辑而言,“四史”教育不是一般的历史教育,而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的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致相因。“四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性的历史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四史”教育应然性的价值体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历史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方法等,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使全党对于中共党史教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42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由于党史的学习与教育对于加强党内教育、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还在这篇著作中提出了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的科学方法:坚持“古今中外法”,实事求是,以中国为中心。1965年,邓小平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中强调:“怎样研究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党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把党史的学习和研究看作事关党的思想统一、全党团结的大问题。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论述了改革开放时期历史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主要对象等,并把它们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1981年,为了更有效地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多次指出,必须联系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87年,针对部分青年学生思想混乱情况的出现,为了增强他们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邓小平严肃指出:“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1988年,他在会见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时说,“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自己的党史、国史,“才有好处”。1990年,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邓小平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了党史、新中国史教育思想。江泽民多次阐明对青年进行党史教育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原则。1991年,他致信当时国家教委负责人并强调,要对大学生等群体“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1998年,江泽民致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明确指出,我们要运用党史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提高大家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本领”。这实际上是要求充分发挥党史学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江泽民针对新旧世纪之交党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实事求是,正面宣传”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原则,有效地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许多展现党史教育时代特征的新观点。2006年,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共党史是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推进理论创新的生动教材。这深刻揭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201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这突出强调了党史教育的资政育人功能。胡锦涛进一步阐述了历史教育的方法,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历史,“必须把深入理解国情、切实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立足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他将“四史”教育提升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时指出,中共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他从坚定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与为民情怀的角度阐明了党史教育的重要意义。2019年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显然,他把“四史”教育作为推动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的必要途径。

综上,“四史”教育的理论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形态之间的融通互构,是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的塑造与坚守,二者归根到底统一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

二、历史逻辑方面:“四史”教育与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相融相通

从历史逻辑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从未缺失对“四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回应。一方面,“四史”教育的设计安排塑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行稳致远;另一方面,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与时俱进,才推动了“四史”教育的不断深化,进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革命史等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10月,新中国史上第一个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将原“中国革命运动史”发展而来的“新民主主义论”(重点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列为文科学院的公共必修课。1950年10月,教育部发文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列为“新民主主义论”课程的教学重点。1953年6月,教育部阐述“中国革命史”课程(由“新民主主义论”改名而来)的教学目的:“系统地讲授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中国政治的发展规律。”1957年12月,教育部要求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都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核心教材,“中国革命史”课程一律停开。这实际上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一年后,“中国革命史”课程得到恢复。1961年7月,教育部发布征求意见稿,将“中共党史”纳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这个方案中,“中共党史”课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1964年10月,中央发文规定,“中共党史”成为“今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实际上“中共党史”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为具体教学内容。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该课程开始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党史、国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相融相通还处于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时期,“四史”教育由侧重于史实转向侧重于理论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相融相通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之初,恢复了1964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重开“中共党史”课程。1985年8月,我国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这两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涵盖了党史、国史的各历史阶段,强化了党史、国史教育的功能。1998年4月,我国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同年6月,重新设置“两课”课程,把“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这一年的两次调整还具体规定了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没有专门设置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003年2月,教育部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2005年2月,我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重新设置,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2008年8月,教育部决定,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名称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此课程设置沿用至今。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四史”教育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拓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史”教育更加全面、具体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着眼于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提出要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校在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时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等设定课程模块。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把强化“四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具体措施和路径之一。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把开展“四史”专题教育作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这表明,加强“四史”教育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一步融通起来,成为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历程,它与“四史”教育息息相通。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才使“四史”教育铸魂育人的功能得以发挥。

三、实践逻辑方面:“四史”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辅相成从实践逻辑来看,思致相因、相融相通的“四史”教育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任务,都以立德树人为灵魂,都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抓手。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活性养分,后者为前者增添了方法借鉴,它们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一)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大学生学习、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主阵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中心任务。“进师生头脑”是“三进”工作的落脚点。它既要求在看原著时多思多想,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又要求在读原文时学深悟透,切实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质,科学把握贯穿其始终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而能够正确解释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表明,“三进”工作既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又要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回应。这一思想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是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国家发展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伟大实践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因此,只有全面、深入地开展“四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切实了解、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与精神实质。我们应当从更高站位来认识“四史”教育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

(二)以立德树人为灵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性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是对这个问题的明确回答。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的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势,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个人成才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有机结合。“四史”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乳交融的思想洗礼。

“四史”教育立足于服务现实,着眼于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从立德树人的灵魂来看,“四史”教育的根本原则是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在立德树人的旗帜下,“四史”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准确地把握“四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促使大学生深入“四史”演进过程内部去把握其脉络与规律,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铸魂育人的思维,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在高校“为什么要开展‘四史’教育、开展什么样的‘四史’教育和怎样开展‘四史’教育”这个基本问题,坚持用“四史”的经验启迪人,用“四史”的成就激励人,力争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为抓手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本质在于“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的主要表现有:利用片面、歪曲或虚假的“史料”以诋毁中国共产党、抹黑新中国等,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颠覆对党史人物的评价,否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历史虚无主义对部分大学生产生思想误导,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侵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必须加强“四史”教育,把催人警醒的历史案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明是非、养正气、祛邪气的良药。

11.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篇十一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人函授学员必修的公共课程之一。由于函授学员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功利性强,加之“纲要”课自身理论性强等因素的影响,给“纲要”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的革新,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函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8-02

终身学习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成人函授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的形式之一,它是没能参加全日制高等教育学习人员的主要求学途径。函授学员多为学历和专业知识而来,对理论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之一,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我国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函授学员的必修课程,如何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从而提高成人函授学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是所有任课教师应思考的问题。“纲要”课中鲜活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以及丰富的知识体系,应该成为学员喜闻乐见的课程。

一、函授的现状及“纲要”课教学所遇到的困境

成人函授学员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对知识渴求度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共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全日制教育已无法单独完成教育的使命,因此众多没有参加过全日制教育的人员选择函授作为提高知识能力的途径。函授学员更多对学历有着迫切的需求,由于职称、薪资结构等对学历的要求,使得学员不得不在工作的同时走进学校,希望能够尽快地取得相应专业的学历,所以学习动机并不全是为知识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函授学员由于其接触社会较早,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更为深刻,特别是对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境有更多的感性体悟,加之由于长时间没有相应校纪校规的约束和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尊师重道等观念较差,使得这些长时间“闲散”惯的学员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无法入耳,进而也就很难入心、入脑。特别是在集中授课中,对于原理性、政治性相对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员就更加难于静下心来听课,部分学员甚至由于工作的需要而缺课的现象极为严重。鉴于此,为了能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要求授课教师要因人而异,不断探索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

二、创新教学手段,完善“纲要”课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理论性、政策性、方向性强,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的是灌输式讲解,从而容易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反感,而以史学知识为基础的“纲要”课,由于学员经历了小、初、高阶段对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讲解“纲要”课时要坚持原则,保持方向性,完成教学目的;知识讲解上要有度,坚持真实性;具体教学实践中联系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加强情境再现,增强实际体验。

1.教学目标上坚持授课方向性,联系世情、国情的发展大趋势,确立“纲要”课地位

“纲要”课是坚持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和四个历史选择为教学目标的,在成人函授课中要以今天中国社会国情为基点,倒叙的进行对比教育,明确“执政之要,富民为本”的理念,极力避免单纯的史学知识传授,突破历史课授课逻辑,突出“纲要”课为人的思想品德提升提供高雅素材的功能,特别是要懂得优秀历史人物为了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的奋斗精神,以及新时期那些大爱无疆典型人物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脊梁的事实。课程讲授中要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解放和发展中的作用尤以重点强调,由于函授学员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层面的深度剖析,“纲要”课要利用史学知识肯定中国人民在这160年间的奋斗,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真懂、真信进而真学、真用,并以一种宽容、和煦的心态去看待今天中国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否定。

2.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注重总结对比

成人函授课讲解中要注重对比总结近代以来中国160年间各阶级、阶层是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而奋斗的,从而明确历史是怎样选择了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进行自我救赎;农民阶级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为代表进行旧式的农民暴力抗争,借以摆脱压迫;资产阶级通过改良、革命两种方式进行奋斗,希望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经过前后80年的尝试,以上三个阶级通过向西方学、向传统学的做法都失败了,他们也无力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任。在这种艰难险境中,所以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出现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同样向苏维埃俄国学习也是因为之前一直向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学而没有学通,才转向苏俄学习的,并通过苏俄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适应了这种历史选择,并不断的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无阶级的社会,所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还要为社会主义革命而努力,所以社会主义就成了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要求就成为了时代的新要求,而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所以人民选择了能给他们带来福祉的改革开放。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进一步名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人民富裕生活”的历史事实。如此讲解便突出了教学重点,明确了教学目的,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联系现实生活,强调知识的真实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成人函授学员有着生活和工作的阅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相对较深,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切勿照本宣科,要结合现实生活,使学员认识到学习“纲要”课的重要性。例如当下热播的《甄■传》就很好地再现了清朝后宫斗争的残酷性,教师可以联系此剧讲解中国封建社会恰恰是在雍正时期达到了专制的顶峰,而后宫的斗争恰是在这种严酷的专制制度之下应运而生的。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把清朝选秀女制度,以及后宫从宫女、答应、常在、嫔、妃、贵妃、皇贵妃、皇后,逐级升迁这种称呼的变换进行介绍,并将慈禧掌权过程加以引入,从而可以很好地再现清廷愚昧、腐败、专制等现象。再联系当时西欧社会已进入资产阶级的民主时代,中西对比中国在制度上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这样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会在近现代被列强欺辱。再如《百年情书》这样的影片,通过林觉民慷慨就义,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讲解革命党人为追求大众幸福而奋斗的献身精神这样的教学既能使学员了解真正的历史,避免那些无聊的“穿越”剧胡编乱造、哗众取宠所带来的知识上的混乱,更能引导学员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去看待今天社会的发展变化。

4.教学手段上引入实践教学,加强情境体验

实践课教学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薄弱环节,由于需要参加实践的人数众多,资金有限,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很好地进行实践活动,使学员真正认识社会的发展变迁,特别是身边的发展变迁,以此通过视觉的冲击触动心灵的震撼。成人函授课在实践形式上可以充分利用学员的社会资源,组织实践考察。他们多为一线工作者,通过交流、互访的形式进行实践,既可以集体组织,参观考察那些对经费需求较少的场所,又可学员自行组织,三五成群或自己独立考察,以参观者的身份去体会。在实践场所的选择上,可以参观校园,对比学校发展变化,看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可以考察文物古迹,寻访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更可以造访新兴企业或者新农村等。在实践作业内容的布置上重点要突出学员自我感受,真正使学员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并总结出这种进步的力量源泉以及自身所担负的使命,这样在通过充分联系“纲要”课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员真正感受到该课程的魅力。

总之,在成人函授课中教师要明确“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只担当历史知识的宣讲者,更要成为学员思想进步的导向者,使函授学员能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促进个人的不断进步,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严继昌.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八点建设性意见[J].继续教育,2012,(1).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上一篇: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小班开心跳跳糖下一篇:丹东旅行社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