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调查研究报告(精选8篇)
1.教育改革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另一方面,个体的人的身心发展状态又是教育行为的依据,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在社会环境中,不仅存在着与每个个体有不同性质、不同联系程度的各类群体,而且还存在着人的创造物和各种创造性工具。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我们不仅重视学校的联系,而且重视每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这已经使人超越动物界,人还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地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人的潜在能力的充分信任,对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发展主体自我意识在人的发展中价值的清醒认识,是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也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回答。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中就有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现代西方的内发论者进一步从人的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来说明内发论。如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1856 -1939),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E.O.Wilson1929-)把“基因复制’’看作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1880-1961)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基因决定特定的顺序支配,完成了一系列顺序后机体达到成熟,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格塞尔不仅认为人的机能的发展程序受到生长规律的制约,而且“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支配”。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的,如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有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J.R.Watson)。他甚至这样说:给他一打
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由于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
3·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 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序,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们把实践、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根据这样的观点,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自然受到特别的重视。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遵循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挫伤学生。
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平时要迅速得多。
发展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上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
特征。当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的选择,所以,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过程的意义。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尝。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个体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的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每个人先天素质中还有与父母不同的独特因素。 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条件,个体的发展便无法实现;先天有肢体缺陷,很难成为优秀的竞赛运动员;先天双目失明,也不大可能成为出色的画家。个体的智力、情感、意志方面具有的先天的心理特征,也会对他后天的学习和社会成功产生很大影响。
但遗传素质并不会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个体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婴儿一出生,就会不同的表现,有的安静,有的大哭大闹;一两岁的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就有快有慢,有的敏感,有的迟钝。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了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在于核糠核酸和脱氧核糠核酸排列结构及其活动的差异。一个先天禀赋优异的儿童,如果后天得到良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更快、更好是完全可能的;一个天生的弱智儿童,对他的发展自然是非常不利的。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22.8万名儿童的调查发现,低能儿占同龄儿童的3%∽4%,而低能儿童中有50%以上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不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客观存在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人的各种身体器官的构造和机能在出生是很不完备和孱弱无力的。个体的器官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都随年龄而发展。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有些早期运动机能的获得是直接建立在成熟的生理基础上的。在这方面,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他以一对满46周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其中之一先作每天10分钟的爬楼训练,共6周。然后测量两个孩子爬同一楼梯所需的时间,结果是,受训儿26秒,未受训儿45秒完成爬梯的任务。然后当这对双生子满52周时,再对他们同时进行为期两周的相同的爬楼训练。测量结果是,他们只用10秒钟就完成了爬楼梯任务。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这虽然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在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必要。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若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若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某一国家、某一地区,和小环境(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在同一国家或地域内,人们的大环境通常相差不大,但小环境却千差万别。我们很难改变大环境,但小环境却随个体自身的活动和选择而改变。小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教育者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环境上,但由于社会的变化不断加快,社会通讯、交往手段更加丰富和便利,大环境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挖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所以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和困难的工作。教育需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小环境的有利条件,又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
四、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从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规范。学校根据这些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于该领域内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 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普通学校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的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在个性发展方面,因为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个性独特性的价值,并且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每人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当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
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
教育使得人离动物的距离越来越远,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公的体现,使得人的个体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
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人的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被发现和认识的。原始社会的人,经常处于客观力量的威胁下,因而总觉得自己软弱无力,看不到自己已有的和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奴隶社会是一匹马可以换几个奴隶的时代,作为奴隶,毫无人的地位和尊严可说。封建社会作为农奴的人,也只能过着被剥削、被压迫的生活,人身没有自由。直到资本主义早期人本主义思潮出现和抬头以后,才开始听到关于人的价值的呼唤。但几百年来,人的价值始终没有摆脱资产阶级的桎梏。既使到本世纪后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仍然受到种种干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尊严又有受到生产流水线、电脑程序、科学管理程序奴役的危险。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要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二,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
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但人的潜能很少能自动表现出来,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教育者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当具备了某种条时,人的潜能会得到超常的发挥。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
2.教育改革调查研究报告 篇二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调查对象
财务部门是履行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职能部门, 财务处 (科) 长既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 又是高校财务决策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 其通常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丰富的高校理财经验, 熟悉所服务高校的财务及其管理情况, 在高校教育资金使用及其效益方面最具有发言权。基于这样的考虑, 本研究以高校的总会计师或财务处 (科) 长为调查对象, 通过他们了解其所在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情况及评价意愿。在具体操作上, 笔者选择河北省和黑龙江省的110所高校, 包括驻省的部委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 通过向这些高校的总会计师或财务处 (科) 长邮寄或当面送交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 研究方法
具体包括: (1)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影响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不同要素, 笔者设计了《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高校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九个方面, 并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题目。调查题目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形式, 备选选项采用开放式, 即除了调查者已列出的选项外, 允许被调查者在不同意已列选项或在需要补充其他选项的情况下, 写出自己认为合适的选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 实际收回问卷59份, 实际收回率为54%, 其中有效问卷52份, 有效率为88%。问卷的内容效度采用专家判断法进行了评估, 并采用重测信度法进行了信度检验。 (2) 数据统计法。对已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结果以统计表的形式输出。
二、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 高校财务管理环境
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是影响高校教育资金合理有效使用的环境因素, 它构成一所高校的理财氛围, 直接影响高校理财文化的形成。基于此, 笔者从高校领导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是否实行总会计师制、财务管理人员参与高校重大经济决策的程度, 以及内部管理审计等四个方面对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92%的高校领导人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其中54%的高校领导人非常重视财务管理;只有22%的高校实行了总会计师制度;81%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的重大经济决策, 其中52%属于一般参与;81%的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管理审计和沟通。上述结果表明,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 但与财务工作在当前高校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高校管理当局应重视高校理财环境的培育, 充分发挥其对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的引领和文化导向作用。
(二)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主体,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情况会直接影响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基于此, 笔者从高校专职财务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理财经验以及继续教育等四个方面对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88%的高校配备了不同数量的专职财务管理人员从事财务管理;96%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必备的财务专业知识, 且具有较为丰富的高校理财经验;50%的高校每年经常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上述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拥有一支基本素质较为过硬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为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奠定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 高校财务管理机构设置
财务管理机构是高校基于分工协作需要而建立的专司财务管理职能的专门机构, 其设置是否与高校的财务管理需要相适应会直接影响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为了了解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运行情况, 笔者从专门财务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以及资产管理部门的设置三个方面对高校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5%的高校已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 并独立运转;19%的高校设置了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 52%的高校虽未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 但相应职能由校长办公会行使;基于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86%的高校已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上述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机构的建设情况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供了组织保障, 但仍有部分高校存在机构不健全的情况, 这势必会影响这些高校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四)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为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供基本制度保障。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高校资金的整体运行, 基于此, 笔者从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重大财务问题集体决策、重大财务决策事前调研和可行性论证、预算管理、经常性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重大财务决策责任追究以及教育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等七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重大财务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比较好, 但已建立却并未很好执行和尚未建立这两项制度的高校仍占40%左右;56%的高校已经实行教育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且执行良好, 这些学校多数设在省会城市, 由于受行政隶属关系和当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设在非省会城市的高校多数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其他五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不是十分乐观, 只有30%左右的高校已建立相应的制度且执行良好, 已建立但执行一般或尚未建立相应制度的高校占70%左右。上述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整体上不容乐观,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有效付诸实施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同时也预示着尚处在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阶段转变的高校财务管理正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制度变迁。
(五) 高校预算管理
预算是高校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 高校一方面通过合理编制预算, 以有效地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预算又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资金收支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为了了解高校预算管理的情况, 笔者从预算的编制方法、其他部门 (人员) 参与预算编制的程度、预算是否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讨论批准、财务部门是否每年就预算的执行情况与其他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反馈, 以及对预算执行结果是否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0%的高校采用零基预算或绩效预算法, 仍有36%的高校采用增量预算法;85%的高校在编制内部预算时吸收其他职能部门和院 (系) 人员参与, 25%的高校达到充分参与的程度;63%的高校决算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讨论并批准;92%的高校财务部门每年就预算的执行情况与其他部门进行全部或部分的沟通和反馈;只有27%的高校建立了预算结果考评机制。上述结果表明, 预算作为一种计划和控制手段已被高校普遍采用, 但在预算编制、预算过程管理和对预算结果的考评和再利用上,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预算管理的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六) 高校日常资金支出管理
高校的资金运动主要由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构成, 高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表现为资金支出的效益。高校日常资金支出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决定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高低。基于此, 笔者从高校是否制定费用开支定额并一贯执行、财务部门能否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和现金流量、各职能部门和院 (系) 分级管理的资金支出是否经财务部门审批、高校对年度预算指标是否有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合理调度预算资金、重大资金支付是否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重要建设和修缮项目的预决算是否经注册会计师审验、大宗物资是否通过政府采购、是否对业务部门归口管理的经费开支进行必要的事后核实和调查、公用经费开支是否严格按定额标准执行等九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高校日常资金支出管理在关键控制点的管理上表现为喜忧参半。近50%的高校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是比较好的, 但仍有近50%的高校没有很好地执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上述结果表明, 高校日常资金支出的内部控制情况不容乐观, 资金的“跑、冒、滴、漏”现象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蔓延,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七)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
高校管理当局也可以通过财务绩效考评的方式对高校的资金使用行为进行塑造, 以有力地推动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基于此, 笔者从高校每年是否进行财务业绩评价和每年是否对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39%的高校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务业绩评价, 61%的高校很少进行或不进行评价;44%的高校每年对教育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尚有56%的高校很少进行或不进行评价。总体来看, 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分析和诊断功能尚待进一步加强。
(八) 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教育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笔者从高校教育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方面主要存在预算软约束、资金开支随意性大、机构臃肿导致人员经费居高不下、固定资产毁损流失严重、水暖电等资源浪费严重、业务招待费、车燃费等公务费超支严重等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的产生与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内驱力不足、对单位领导人缺乏经济目标考核、以及制度执行形式化等密切相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应采取包括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将市场机制适当引入高校、将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纳入校长的任期目标、建立重大财务问题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具体措施。
(九) 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意愿
进行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是提高高校教育资金使用的重要举措, 为了了解高校进行评价的主观意愿, 笔者从被调查者对其所在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满意评判和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对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是否有帮助等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40%的被调查者对其所在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表示满意, 认为基本满意的占52%;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进行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对提高高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帮助, 其中38%的认为非常有帮助, 48%的认为有帮助。上述结果表明, 尽管多数被调查者对其所在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持满意态度, 但满意并不等同于资金使用效益高, 所有被调查者对进行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所持的肯定态度充分表达了其评价愿意。
通过本文的研究, 可得出以下结论: (1)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和影响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各项投入要素, 包括人员、机构在总体上比较理想, 为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预算管理、日常资金支出控制和财务分析诊断尚处于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过渡阶段, 整体水平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3) 目前高校教育资金使用中仍然存在预算软约束、资金开支随意性大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育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4) 被调查者对进行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认为实施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范其伟:《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资金管理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2]陈玉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4期。
3.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篇三
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大规模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特别是我国“十一五”时期教育的长足发展——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是一组2012年小考成绩的调查统计表,我随机抽取了一个县城农村班、一个乡镇农村班、一个完小班级的成绩各个分数段对照表
导致出现如此悬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
社会因素,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盲目扩招后难以就业的成千上万名高校毕业生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质疑,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所抬头;我曾浏览过一篇网络文章:《一位大学毕业生的尴尬》其间有这样一段描述:文中主人公大学毕业以后,曾几次易工,工作依旧不是那么理想,待遇也不是很好,大概是1500—2000元不等。在回家过年后去拜年时,与舅舅、表妹一对比,才知自己的处境的尴尬。因为,初中毕业的舅舅,现在是一名泥水匠师傅,常年奔走于城镇的大街小巷,月收入近5000元;而与自己一起长大的表妹,由于初中毕业时成绩不理想而只是选择了一所不知名的技校,但是,现在是一家企业某部门的一名业务主管,月收入也3000元左右,看她那个打扮,在看看自己……
同时教育支出是农民最大的负担,很多家庭为此负债累累,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一部分农村学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没门;搞二三产业无路;苦读之后只能回乡务农与之又形成巨大的反差,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脑体倒挂的现象,但是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
家庭因素,还有就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发达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又加上工资待遇的不断提高;内地经济收入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比较,初中毕业或初中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的不少,许多家庭,往往是双双外出,留下年迈的上一代和年幼的下一代在家,甚至有不少家庭拖儿带女举家南下。
曾有一次,一个学生因自己的好动,把另一个学生摔了一跤而导致骨折住院,我与这个学生聊天时,他说:老师,你看我平日整天嘻嘻哈哈、上窜下跳,可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多次忍不住哭了,是因为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特别是我读四年级时,因爷爷过世,我和姐姐被父母狠心的送到一所私立学校寄宿就读,现在已经是初三的学生,提及几年前的事情还用“狠心“一词。可见,这个学生对父母的做法无法释怀。这个学生把对父母的不满利用平时的好动当成一种发泄、一种自我安慰、一种自我弥补。我听了也倍感心酸,只能如此安慰学生,父母的做法也有他们的苦衷,不是狠心丢下你们不管,而是采用另一种方式爱你们,希望你们能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以后的生活不像他们那样奔波,不是吗?我不知在外辛苦打拼的父母们听到如此故事时,又有何感受?
记得又一次家访,与家长沟通时,无意间谈及收入问题,我说我的收入不足2000元时,看那家长的神情是乎他的孩子根本就不值得我们去教育。因为,他一个初中生尚且有3000—4000元,远远的超过了我这个大学生。
前段时间,我与一个十几年未见面的小学同学聊天:他也曾在教育界工作了十几年,现在在深圳打工,收入不错,但为了孩子的教育还是毅然返乡。可是,能作出如此抉择的人那是少之又少啊!
我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个学校500名学生,60%属于留守儿童。数字如此之大,而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游荡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已经或正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学校因素,现在的中国教育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城市中小学人满为患,而农村中小学却门可罗雀,农村学校危房破房较多;农村师资力量较差,好的教师流失较严重,学生也像教师一样流向了城里,因此面临生源枯竭等诸多困难。即使有的农村教学楼盖起来了,教育基础设施改善了,教育是否也因此搞上去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一个表象,师资力量没跟上去。“就是盖一座金銮殿,也培养不出一个大学生!”这是老百姓的讽刺语。中国农村小学教师力量多是以民办教师为主,山区学校的师资力量令人担忧。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存在着区域数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年龄分布不均、学历层次偏低和职称比例失当等诸多结构性问题。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條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
农村很多学校,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一些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自然就很难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同时,进入211工程的各大学,为了自己的排名,合并其他大学,每个大学都想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由此引发的就是大学教育开始收费、开始扩招大学生,又开始乱招研究生、博士生。学校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可学生的文化素质却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高中和大学已经变成了一些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工具,他们的对象是有钱有势者,而非无钱无势的农村学生。 教育的高收费已经严重阻止了底层人民通过“教育”改变其子女命运的希望,堵塞了社会正常的人才流动渠道,这样就造成了社会阶层的严重分化,穷人的孩子很难有出头之日。
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这是真理。教育就是力量,也同样能经得起岁月的检验。因为先进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新的知识,更有新的头脑和胸怀,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他的发展之路就更加宽广;先进的教育,有多么大的力量,对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需要数字去证明,它是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证明的。
4.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篇四
姓名:李丹丹
学号:40715011专业:教育学院系:教育学院
关于父母陪伴孩子情况对其成长影响的调查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0年11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的父母陪伴孩子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动向,完善家庭教育以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3、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问卷调查在西航二校四年级三个班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调查显示,72%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23%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在一小时和三小时之间,只有5%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这一调查结果表面上看似乎很理想,大部分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跟父母呆在一起。
可是,调查还显示,小学生跟父母呆在一起说话的时间:28%的小学生在半小时以内,35%的小学生在半小时和一小时之间,超过一小时的只有37%。这表面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有效性很低。
(二)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每天和父母说话时最常谈的话题时59%学生回答的是学校中的有趣的事,31%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21%的学生回答的是课堂作业,9%的学生回答的是其他诸如关于朋友的话题。
而在“你最希望父母帮忙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题中,54%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或情绪,26%的学生回答的是课业升学,14%的学生回答的是生活。由此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及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心情、情绪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跟父母相处时,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感觉很快乐,只有5%的学生回答的是不知道、没感觉。
四、调查分析及对策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好好地陪伴孩子,给孩子正确的而完善的家庭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第一,积极的陪伴有利孩子获得安全感
积极的陪伴可以给孩子依恋的情感,如果没有充分让孩子感到依恋情感,当孩子进入人群中(比如进入小学)时会有不安全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尤其在孩子一两岁时,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温馨的家庭氛围、包容与接纳,这些都是一种积极的陪伴,会让孩子感觉快乐、踏实、能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更有成长的力量,并且敢于尝试。
第二,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
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要给他足够的自主成长空间,这样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会有一定的能力去作自我调整、自我确认,而不会因之前受到压制而在此时集中爆发。
第三,需要家长的耐心与智慧
5.教育调查报告 篇五
--------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2008434123梁镇东08体教1班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保障。但是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来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的体育学习打好基础。
如果说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一直只使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你仅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情,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的学到本节课所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会让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的观念越来越畏惧,从一开始的勉强上,到最后的不想上,这样教师既没有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也让学生没有学到自己应该多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首先让学生喜欢老师,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具备创新意识。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式的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做徒手操的模式,大多数情况人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另外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来进行教学,最后的成绩也是用参加这些项目达标标准评定。往往就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和一些运动尖子他们考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最高标准,而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又达不到标准,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而每周有限的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健康则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成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着眼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
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的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我慢慢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伴随他们的一生。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优良的课堂环境和优良的课堂气氛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
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问题。传统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能水平运动技能水平和健康水平才能得以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让他们被动的接受;要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此外,还应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学生个别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有的较差,因此,考核方案的制定应因人而宜,否则,将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的考核可适当提高难度和标准,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考核可降低标准,只要求他们装我基本的技能。技术,并不断鼓励他们,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论如何制定考核方案,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了解学生,要合理,科学。
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新课程从以下三方面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制度:第一,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重视学生自身的相对评价,特别是对体能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对体质较差的学生的评价趋向于合理化,这样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体育课有畏惧转变为喜爱。第三,多元化评价制度建立,更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主动参与,课堂表现,知识理解等,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更细致。在教学中,坚持以阶段一考核,一个模块一考核。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学生态度是否端正等。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各项考核,如出勤,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并能带动其他同学锻炼,技术能力,综合测试。这样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个别学生身体素质差,可以通过其他考核来弥补,身体素找的学生,如果不端正态度积极参与,考核评价分值与不一定高,使学生拥护这样的综合评价。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学生,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6.教育调查报告 篇六
邝安琪 20050448
一、调查目的在本人于2008年11月10日到2009年1月2日在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教育实习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产生了研究的兴趣。这是因为我在从事语文实习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当我远离课本内容提出某些我认为是常识性的语文基础问题的时候,场下基本都是鸦雀无声。即使是原来气氛活跃的课堂,也顿然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
基于这种情况,我联合2000年的“新大纲”结合讨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它曾经突出了素质教育特色,规定中学生必须阅读中外文学名著30部,其中中国文学名著15部,外国文学名著15部。这实在是适应了世界各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令人称快、发人深思的举措。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增强中学生的审美素养,熏染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我本人认也为很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所以,针对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活动。着重于指出现代中学生对读书的认识错误:学习读书的好方法。究竟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用怎样的方法去看待阅读,怎样阅读,以及学校在同学们课外阅读中发挥的作用和同学们的阅读倾向等问题,都是我这次调查的目的,旨在寻找好的阅读方法,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基。综上所述,我以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初一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日常阅读习惯为依据,进行了这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过程
调查的时间:2008年12月1日-2008年12月12日
对象: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初一级在籍学生
调查方法:抽样法、谈话法和归纳法引导法交织并用
内容及其实施步骤:
首先,在实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注意归纳;
其次,有针对性地找各类型同学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
然后,对他们的日常阅读习惯进行归纳与总结,向全体同学明确他们现有的阅读习惯的不当之处,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对所实习的学校之在籍学生抽样进行了调查,在一轮暗中进行的调查谈话中,我惊奇地发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
而他们喜爱的文学作品种类一般是一下的几类:小说、散文、人物、传记、科普作品、军事作品、历史等。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喜欢小说的学生占大多数,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有着其他各种读物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但进一步的调查却发现,这些喜欢小说的同学,绝大部分喜欢的是武侠、言情之类的作品,他们仅凭自己的喜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阅读的原因则是作为消遣。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历史、诗歌甚至是科普作品,认为它们太枯燥乏味,或是过于老化过于偏激,科普读物过于深奥,缺乏形象性和通俗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开始关注的面越来越广,所涉猎的点也越来越多,他们已把目光的触角伸到了社会、人生这部百科全书,有了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
周围流行的书籍,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初一学生还在看一些诸如《多拉A梦》、《神奇宝贝》、《灌篮高手》、《老夫子》等一类漫画作品,跟实际的阅读能力极不相联系符,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也有一些健康向上的,如《读者》、《萌芽》之类的,男同学尤其喜欢像《足球世界》、《新兵器》之类的书籍,说明中学生的阅读跟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二)、关于名著的阅读。调查表明,结果堪忧。本人发现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其次,是《三国演义》,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但阅读的方式大多以电视剧为主,以阅读率最高的《西游记》为例,阅读过原著的仅有5人,占4.2%,其他作品进行过原著阅读的更是凤毛麟角。除此之外,中学生偶尔也有阅读过《聊斋志异》和《封神演义》的,对现代作家作品的阅读,如鲁迅的、茅盾的,也有一二。一般是因为对现在流行的电视电影作一点兴趣的拓展。例如正热播的《画皮》就引起了我们许多同学阅读《聊斋志异》的兴趣。
关于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纪录是零,只有二三个同学阅读过《简爱》和《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几部著作,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还有的就是接触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小时候的知识积累了。就总体而言,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也与阅读的实际需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喜欢的程度之间也有较大的距离。由此看来,如果要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应该在课外阅读上加以引导。
(三)、阅读的时间安排,除了有同学见缝插针看名著的有关电视剧外,大多数学生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多数认为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觉得时间紧迫,没有时间放到课外书上。至于课外阅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几乎全体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可以开拓知识面,增长见识,尤其对提高语文成绩效果明显。这说明了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只是他们年纪还小,没有老师的安排与引导他们并不知道这样有用的课外阅读可以如何进行。
(四)、大部分学生阅读凭的是兴趣,或者是老师布置作文或其他作业要求的时候,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学期中途,以被动学习为主,而在假期中,则是以主动学习为主。可知,学生懂得课外阅读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只是没有时间或没有阅读的积极性。
老师和家长对子女或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得知,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的态度不稳定,有时支持,有时反对,主要视子女的阅读书目而异。这个板块显示,老师和家长虽然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但都有其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作出决定的指挥棒就是“是否对成绩有帮助”,真正以增强学生素质或者照顾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而鼓励课外阅读的是很少的。
(五)、通过这次调查,在对待课外阅读的问题上,本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并指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但是,大部分同学对此却不知所云。少数同学献了计策,归纳不外乎以下几点:(1)老师统一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2)联系课内知识,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3)统一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4)统一指导做课外阅读的摘记。由此种种,使我强烈地感到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求,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学生在课外阅读诸多方面的无奈,从而也激起了我对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思索。
四、讨论与建议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和交流。”书籍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阶梯,也是人们精神和灵魂的结晶,更是我们最好的良师益友。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并给予建议。
(一)自身方面:
首先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课外阅读,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的关系,不要让阅读影响学习。不少同学一味地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不用去浪费时间花在阅读上。其实不然,学习的确重要,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应试教育逐步离我们远去,考试的内容从课堂走向课外,阅读课外书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其给予我们的帮助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怕阅读课外书籍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对课外阅读敬而远之,看不到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加速学习的下滑。这种做法是极其不理智、不可取的,课内学习仍然要摆在首位。
(二)学校方面:
在学校,不少老师鼓励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籍,但也存在不科学之处。例如不少语文老师将阅读布置成书面作业,指定书籍、时间,写各种读书笔记,这样一来便使同学们的阅读变主动为被动,以至于同学们失去积极性。虽然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但是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都为了我们着想。老师应该与同学们加强沟通,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指导学生。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们一定能够更积极地阅读。引导同学合理分配读书时间,教他们学会浏览、泛读、精读等读书方法,使有限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受不良作品的消极影响,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三)家庭方面
7.我国公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篇七
一、公益教育在学校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 学校领导虽认同公益教育, 但依然缺少开展机会
从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对11所学校校长、书记的走访调查中可知, 学校领导层面对公益教育有着较高的认同度, 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解释他们对公益教育的理解:
现在大家都在嚷嚷素质教育, 可是真正给孩子提供素质教育的机会场合不是特别多。要让学生学会担当,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公益教育很重要, 可以赋予雷锋精神现代意义。
从以上对调查走访学校领导的情况看, 学校领导层面基本上都认同公益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从调查访谈的情况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方面, 学校缺少公益教育的途径和机会, 较少开展公益教育活动;另一方面, 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和评价机制的单一性, 学校事务的繁杂导致公益教育活动顾不上或者没有主观意愿去开展公益教育活动。
2. 学校虽有公益教育基础, 但一直缺少系统课程模块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从11所学校的调查访谈中得知, 学校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基础。比如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以及3~6年级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对公益教育都有所涉及。除此之外, 在少先队活动和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春秋郊游中都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内容。但在学校里, 虽然存在着公益教育的基础, 但一直没有系统的公益教育课程模块, 公益教育被碎片化、分散化地融于学校的个别课程和非教学活动中。
3. 学校虽有涉及公益教育的课程, 但缺少体验式实践
从国家层面来讲, 我国学校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培养, 这无疑就是公益教育的重要内容, 并在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开设有相应的品德教育课程,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这些课程多注重的是知识化取向, 缺少体验式的实践活动。而且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 学校的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难于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活动往往注重说教, 缺少体验式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4. 学校之间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大, 并缺少良好的社区互动
从调查走访的11所学校来看, 各个学校之间的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很大。一般来说, 重点学校、国际私立学校公益教育的基础条件较好, 公益教育活动设计新颖, 能够寓教于乐, 老师能够积极地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有策略地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体会。对于这些学校开展的公益教育活动, 虽然获得了家长较高的支持度, 但依然没有有意识地与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 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活动范围之内, 缺少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交流。
5. 学校师资配备力量各异, 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参差不齐
由调研数据资料可知, 各个学校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比较缺乏, 多数为兼职教师, 从具体调研的10所小学来看, 仅有4所学校具有专职的综合实践课教师, 其他几所学校缺少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 一般都是由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 但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有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学习任务重或者遇到竞赛考试之类的事情, 综合实践课时间就成了首先被挤压的课程, 难以有效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
在调查中, 具有专职综合实践课教师的学校, 他们的公益教育实践课程要好得多, 而且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在公立小学一般都设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德育教师, 他们会发起一些公益教育类的活动;而在重点学校和国际私立学校, 这方面的资源丰富, 师资力量配备良好, 公益教育活动类型丰富多样。
二、公益教育在学生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 但公益活动类型少调研发现, 90.53%的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 只有9.47%的学生没有参加公益实践活动。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 但从他们参与公益实践的经历来看, 大多局限于“捐钱捐物”和“环境保护”, “捐钱捐物”占到了他们公益实践的78.5%, “环境保护”占到了53.91%, 其他类型的公益实践经历所占比例较低, “参加过志愿活动”占到了17.77%, “社区劳动”占到了27.45%, “慰问性活动”占到了7.08% (见图1) 。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 但参与公益实践的活动类型较少。从学生参与较多的公益实践经历来看, “捐款捐物”和“环境保护”多具有集体性、仪式性的特点, 这说明学生参与的公益实践经历, 多是学校或社区集体组织的, 而以学生个体主动参与的公益实践活动较少, 同时也说明这种公益实践是集体行为的结果, 远非个体公益意识使然。
2.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少, 缺少可持续性
虽然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到, 大多学生都有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经历, 但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比较少, 通过对2011年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的次数看, 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 这主要是社区每年提供的公益教育实践活动次数较少, 从调研数据来看, 40.1%的社区一年中只开展1~2次公益实践活动, 41.4%的社区一年之中开展次数也只有3~4次, 甚至还有5.1%的社区一年之中没有开展过公益实践活动 (见图2) 。由此可见, 社区公益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频率。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通常都是出于社区方便的考虑, 多一些临时性的、便利性、传统性的公益实践活动, 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3.学生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 缺少系统化的供给平台
调研数据资料显示, 学生参与公益教育的频率较低, 每年1~2次的占13.2%, 每学期1~2次的占25.1%, 每月1~2次的占17.7%, 还有31.7%的学生对自己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不清楚, 只有12.3%的学生认为他们每周能参加1~2次的公益实践活动 (见图3) 。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频率较低, 主要是在寒暑假参与公益实践活动, 在上学期间, 学生们迫于学习的压力, 很少有时间参与公益实践活动, 在这期间,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都缺少公益教育实践活动的供给, 缺少公益实践活动日常化、系统化的实施空间和平台。
4.学生对公益实践活动的认知存在狭义理解
从调研资料的数据来看, 学生对于公益实践活动并不陌生, 一说到公益, 88.9%的学生认为就是“捐款捐物”, 87.9%的学生认为是“看到滴水的龙头及时关掉”, 79.3%的学生认为是“秋游时随手带走垃圾”。从这些数据来看, 大多数的学生对公益都具有较好的认知, 当然也有3.5%的学生认为“把作业借给同学抄”就是公益, 很明显地看出, 极少的同学对公益的认知还存在着偏差 (见图4) 。
三、公益教育在家庭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 家长对公益教育的认可度、支持度较高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通过对来自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职业的家长的访谈以及家庭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来看, 家长对公益教育持高度认同和支持的态度。这些家长包括大学教师、警察、记者、全职妈妈、工人以及来京务工人员等, 有37.7%的家长认为“很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活动, 有55.1%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 6.3%的家长认为“一般”, 认为“没太大必要”和“没必要”的家长两项合起来也不到1% (见图5) 。这说明, 99%以上的家长对公益教育表现出普遍的认可和支持。
2. 家长对社区公益活动参与有限
在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过去一年家长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 只有8.9%的社区认为家长“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 38.9%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有时参加”, 29.3%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偶尔参加”, 还有18.5%的社区认为家长“很少参加”, 4.5%社区认为家长“从不参加” (如图6) 。这说明家长对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的参与上非常有限, 远未能适应和满足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对家长参与的要求和标准。
3. 家长与学校互动较好, 与社区互动较少
公益教育是一种联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机制, 调查发现, 家长与学校的互动较多, 多数家长主要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种志愿组织与学校互动, 而且沟通形式多样, 既有面对面的沟通, 又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平台的电子沟通, 如博客、学校信息平台, 短信、电话和飞信等进行沟通互动。
但家长与社区的互动较少, 可以上家长基本上很少主动去和社区进行互动, 即便社区组织了青少年公益实践活动, 家长的参与度也很低。
四、公益教育在社区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 社区开展公益实践活动主题单一, 次数少
社区所开展的公益实践基本上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 而且其主题往往就是一些常规性主题, 通常就是社区劳动、环境保护、安全教育之类的主题活动, 孩子们每次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总离不开这样的主题, 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创新主题与形式。调研发现, 74.5%的社区开展过社区劳动, 73.9%的社区开展过环境保护活动, 65%的社区开展过安全教育活动, 43.95%的社区开展过健康教育活动 (如图7) 。可以看出, 几乎大部分社区开展过的公益主题活动都离不开这些常规性主题。
2. 社区与学校互动合作少, 缺乏硬性制度规定
当前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社会实践课的一种评价制度, 教育部与北京市教委均将社区服务和实践纳入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的相关安排中, 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保障其实施效果。但从调研情况看, 这一制度的运行并不乐观。尽管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指标, 但对社区来讲, 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项事务, 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由于缺乏硬性的制度规定, 因此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 学校安排的社区实践服务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的来讲, 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公益教育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性有着较强的认同感, 三方都非常重视公益教育, 都曾不同程度地开展过相关的公益教育活动, 这说明公益教育在我国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当前我国的公益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公益教育一方面缺乏公益教育的专职教师, 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独立系统的课程安排, 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家庭虽然能够认识到公益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家长把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意愿寄托于学校, 希望学校能够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 家长只是停留在配合参与的层面, 并没有主动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公益教育活动虽然是社区教育方面的一个内容, 但是多数社区往往由于事务的庞杂, 不重视或忽视公益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调查中发现, 虽然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有合作互动的意愿, 但在现实中并没有达成很好的合作互动意愿,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
摘要:公益教育是一种旨在通过培养孩子能力和提高责任意识的一种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教育的模式。调研发现, 无论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公益教育都具有共同的认知和需求, 但学校专职教师的匮乏以及应试教育下的公益教育边缘化, 家庭由于长期对学校教育的依赖缺乏主动性, 社区事务的繁杂而无暇顾及等, 使得当前的公益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关键词:公益教育,调查研究,学校,家庭,社区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公民教育与服务学习[J].教育探索, 2012, (10) :20-22.
[2]王世伟, 黄崴.透析服务学习对公民教育的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 (下半月行动版) , 2009, (10) :21-25.
[3]王晨.服务学习视域下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探究[J].才智, 2011, (27) :2.230.
[4]许瑞芳.比较与启示: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9, (6) :83-87.
8.小学“孝德”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孝德教育;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而正如《孝经》所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本文的“孝德”是指“孝道德”,它是中国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最典型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和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不仅维系着家庭伦理、人际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还涉及政治、道德、法律、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孝德教育也成为弘扬中华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孝德教育,首先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也是人生道德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尚不成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加强对小学生孝德教育的落实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此,笔者希望从师生对“孝德”的认识和态度、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的内容、实施形式、评价及实施成效几个方面,对小学“孝德”教育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实施孝道教育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为深入开展孝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查工具和实施
(一)调查对象
笔者选取了徐州市小学阶段通过分层抽样具有代表性的5所市区小学(重点、非重点)和2所郊区小学(重点、非重点)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卷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小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由于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识字能力有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等原因,本次调查只选取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选取的小学按照研究对象的限定,从市区5所小学中随机抽取共600名学生、76名教师,以及郊区2所小学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49名教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与时间
此项调查以江苏省徐州市小学教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市区学校5所,郊区学校2所,共计7所小学作为样本,调查于2015年3月至4月实施,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现状实施调查,获取了真实可靠的资料。
本次问卷调查法所使用的调查工具是自编的《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主要包括师生对孝德的认识和态度、对小学孝德教育开展状况等内容。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情况
问卷的编制是根据2011版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作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徐州市的具体情况编制而成。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包含师生对孝德教育的态度、对学校孝德教育开展的认识、学校孝德教育的内容、学校孝德教育开展的形式与方法、评价及实施成效等五个维度。
本次共发放学生卷800份,回收问卷790份,其中有效问卷787份,有效回收率为98.4%(数据采用Excel、SPSS22.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收集处理)。教师卷共发放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100%,对象包括各年级各学科教师(以语文和品社教师为主)、班主任及行政人员。所以本次调查获得的数据可以真实有效地呈现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的现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及研究价值。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孝德的态度
关于(非)独生子女与敬亲情况
关于研究样本中(非)独生子女与敬亲的情况,如上表所示,笔者将学生问卷中“你是独生子女吗”“请选出三位你最尊敬的人?(多选题)”两项进行交叉分析。由统计结果可知,小学生选出的三位最尊敬的人中选择最多的是母亲,占样本总数的88.1%,其次是父亲,占83.9%,再次是老师,占76.2%,仅有4.2%的学生选择了直系亲属和老师以外的其他人,这表明该地区在对小学生尊敬父母长辈的认知教育上卓有成效。其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选择的选项差异最大的是父亲和奶奶(外婆),据此可推断,小学生的家长中,父亲和奶奶(外婆)在对待非独生子女的后代时最有可能差别对待;总体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敬亲意愿更强烈,这表明非独生子女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更需要对子女倾注更多关爱,并注重加强对孩子的孝德教育。
关于学生与家人的相处情况,有69.71%的学生能够记住父亲和母亲的生日,有85.19%的学生每次都能温和有礼貌地与父母对话;有81.72%的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很亲密,能和父母经常聊天沟通;有91.76%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就可以开始孝敬父母长辈,从整体看,在各题的回答中选择正面选项的人数均高于60%。在所有的非正面回答中,有17.2%的学生对父母两人的生日都记不太清楚,13.1%只记得父母其中一人的生日,显然对父母基本信息的了解还很不够的学生仍然占有一定比例;有15%的学生和父母关系一般,偶尔才会交流沟通,有3.3%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存在较大的问题;有14.8%的学生不注意与父母说话;有4.21%的学生认为孝敬父母得从中学或者大学开始,甚至4.03%的学生认为等自己赚钱以后才应开始孝敬父母,对孝敬父母的认识或理解明显存在误区。
关于孝敬父母长辈的说法,分别有43.0%和27.2%的学生选择了“不管他们什么样,我都尊敬他们爱他们”“帮他们做点事就是孝顺,不一定要送东西才孝顺”这两种说法,他们对“孝”的理解没有错误;有27.5%的学生认同“我还小,好好学习就是孝敬他们”这个说法,片面地认识了“孝敬”的含义;还有2.3%的学生不认同以上任何一种说法。以上统计结果总体上表明在尊敬和关爱父母的行为养成教育上,该地区的孝德教育行之有效,但是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存在冲突和矛盾,孝德教育需要继续完善和加强。
(二)师生对孝德教育开展的认识
教师对孝德教育的认识是决定孝德教育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条件。关于对孝德教育实施的态度,在有效问卷中没有教师不重视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依次为重视(占43.2%)、很重视(占34.4%)、比较重视(占22.4%)。这表明该地区教师在态度上对孝德教育普遍表现出支持,但是他们对孝德教育的具体理解存在个体间的差异,需要对孝德教育理论及实践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认知。至于对其所在学校孝德教育的开展情况,有41.6%的教师认为相关活动很丰富,有48%的教师认为一般,仅有10.4%的教师认为活动比较缺乏。关于学校孝德教育工作的重点,69.1%的教师认为当前应放在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上;其次是孝德意识,占39.0%,最少的是学科渗透,仅占14.6%,这从侧面反映了孝德教育的实施仍旧受到传统观念的干扰,教师更趋向于将孝德教育置于课堂教学之外。
关于学生对孝德教育开展的认识,有85.18%的学生觉得应该开展关于“孝”的班会或者课外活动,学习“孝”的品德;13.51%的学生认同“看情况吧,如果课业不紧张可以开展”选项;认为“不应该,没有必要”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31%。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孝德教育比较支持和期待,这为我们以后进行孝德教育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学校孝德教育的内容
关于学校孝德教育的内容,笔者界定出感恩父母、孝亲敬长、励志修身、报效祖国等四个维度,其中分别有86.2%的教师和62.9%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方面的教育;有78.7%的教师和50.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了孝亲敬长方面的教育;有61.7%的教师和33.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开展的孝德教育中包含励志修身内容;还有35.8%的教师和15.8%的学生则表示学校孝德教育中包含了报效祖国的内容;此外,仍有6.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校没有开展与“孝”相关的教育。由此可见,师生在共同参与孝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学生对“孝”的理解不够深刻,教学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教师中仅有35.8%的教师认为孝德教育中包含报效祖国内容,表明教师群体本身对“孝德”的理解比较片面,甚至存在误区。
关于学科教材中孝德教育的内容充分与否,有83.9%的学生表示在课本上就有读过关于“孝”的故事,11.42%的学生只在课外书中见过,4.68%的学生竟然觉得自己没看过关于孝的故事、完全没有印象。在这同时,分别有22.4%和64%的教师认为教材中有关孝德文化的内容充足和比较充足,仅13.6%的教师认为教材中孝德内容寥寥无几。而事实上,在苏教版语文和品德教材中,从低年级开始就都有与“孝”相关的课文篇目,教材上有关孝的故事不在少数,该结果显然反映出该地区小学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上存在不足,尤其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需要反思和改进,这也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学校孝德教育开展的形式
关于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开展的形式,有65.7%的学生认为多媒体呈现(如:课堂中看“孝”相关的节目或者故事)最有效,其余按比重大小依次为:知识积累(如:课外读写有关“孝”的文章,收集“孝”的名言、诗词、故事),占42.1%;活动参与(如:开展以“孝” 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占36.8%;文化宣传(如:做关于“孝”的黑板报或者手抄报),占36.8%;其他,占9.1%;教师则有80.5%认为是文化宣传最有效,有62.6%的教师倾向于选择课外孝德知识积累,选择活动参与的教师则占41.5%,选择多媒体呈现的教师相对最少,占34.0%,另外还有4.7%的学生认为还有其他途径或形式。
从统计结果看,学校孝德活动开展形式较为多样,但教师和学生对其真实有效性的看法存在差异。
(五)评价及实施成效
1.评价
在对学生孝德行为的养成评价上,调查结果显示,有34.1%的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日常在家表现的评价;48.3%的学校会在特定情况(节日、活动)下对学生的在家表现进行评价;17.6%的学校对学生孝德养成没有建立任何的评价机制。学校主要通过家长会、反馈表、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孝德行为的养成进行了解和评价。有的学校会将学生的在家表现与在校表现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和总结表彰,奖励孝德行为表现突出的学生,树立优秀榜样,带动全体学生。
关于对教师孝德教育组织和教学情况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校对教师所教课程本身、教师角色本身、相关活动组织情况等方面的评价上。
2.实施成效
关于孝德教育的实施成效,师生的反馈情况如下:
有27.2%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重视孝德教育工作,有56%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比较重视孝德教育工作,有13.6%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对孝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学校对孝德教育工作不重视的教师仅占3.2%;有47.2%的教师认为学校安排的各项孝德教育活动实效性好,有20.8%认为很好,有28.8%认为一般,有3.2%认为不好,这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孝德教育工作得到了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且实效性较好。
学生有68.67%的比例认为学校开展的孝德活动对自己有较大影响,其余则认为学校没有开展孝德活动或者活动没给自己留下什么印象。此外,关于教师的教育或指导,有57.4%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有帮助,24.1%的学生认为这些教育或指导可有可无,18.5%的学生则认为老师没有进行相关指导。
显然,教师和学生在对学校孝德教育的评价意见上存在一些分歧,对学校孝德教育实施情况不够满意的声音更多的来自学生。因此,学校在开展孝德教育活动时,应当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注意强调对学生意见及感受的反馈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完善孝德教育的落实。
四、讨论与建议
1.徐州地区的小学师生绝大多数能够认识到孝德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地位和提倡孝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态度上十分支持学校孝德教育的实施,这为孝德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徐州地区的小学在实际教育教学上对孝德教育不够重视,没有突出孝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师生对孝德教育的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付诸之间存在矛盾。
3.徐州市小学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对“孝德”的认知不够深入,加大对在职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4.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的教材和活动内容都较为丰富,但各小学对现有孝德资源的开发还很不够,有待加强挖掘和利用。在孝德教育开展的途径、形式、方法等方面,学校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涉猎,但无论是对活动开展的规模、频率还是活动的实施成效的评价,都反映出教师与学生在认识上始终不够一致,这表明学校孝德教育开展的实效和成果有限,孝德教育的实施还有待深入探索实践,任重而道远。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徐州市小学孝德教育的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完善孝德教育应注意如下几方面:(1)正确、全面理解孝德内涵,辩证地弘扬传统孝德,科学地进行古为今用;(2)重视对一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3)建立完善的学校孝德教育评价体系,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孝德教育的实施。
总之,孝德教育是我们中华儿女一生中的重要一课,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迎难而上,求真务实,使孝德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沈田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维度[J].新乡学院学报,2014(09):10-13.
[2]胡平生,陈美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教育改革调查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调查报告08-09
关于张店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06-27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办法09-24
教育实习调查研究报告07-20
教育调查和研究报告10-08
教育研究调查报告10-06
撤销中小城市区级建制的构想――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系列调查报告11-04
教育基础调查报告09-04
早期教育调查报告07-02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