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的自荐信

2025-01-29

出国留学的自荐信(共15篇)

1.出国留学的自荐信 篇一

How a swiss education will enhance my future prospect

My life changed when I came to Singapore in 2005 at the age of sixteen to pursue my studies.Initially, it took me a while to adapt to the hot climate.However, language barriers and difficulties in living in a totally different environment from my hometown proved to be more challenging than I imagined.For instance, misunderstandings sometimes arise due tounfamiliarity with the local lingo, and vice versa.In spite of these, I

understood that it was necessary for my personal growth and did not give up.Five years of overseas study has broadened my horizons and made me clearer of my direction in life.The education I received in both conventional Chinese and cosmopolitan Singapore schools have opened the field of my vision.Apart from having drastic improvements in my English, I have

cultivated an uncanny ability to see thing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before making judgment.Since Singapore is a country with multi-ethnic groups, I have gained exposure to the many ways of living and thinking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Ultimately, this made me more receptive to others’ point of view, and adaptable to new environments.Switzerland is a picturesque landlocked country situated in Western Europe.Its hospitality industry has also consistently enjoyed world-wide recognition.The Swiss education appeals to me because its multi-ethnic, multilingual landscape presents exciting options.I aim to develop my

strengths, and Swiss education offers me many opportunities to do so, such as hands-on internships and mass recruitment drives.The diversity of students in the country offers valuable chances to learn about other

countries and cultures.This will help me develop long lasting friendships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the hospitality business in which networking is essential.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my area of interest.I gain satisfaction in bringing joy through my interaction with people.My amicability and patience has proven to come in handy in

establishing good rapport with people.For example, I was able to quickly acquaintance myself with new schoolmates and peers in secondary school when I first arrived in Singapore.In particular, I was further encouraged to pursue this ambition when I had the honour to meet Jorg Al.Reding, the ambassador of Switzerland to Singapore.Ambassador Reding encouraged me to go to Switzerland for

further studies.Being willing as he was to engage me in earnest conversation despite such a casual occasion, his generosity left me a deep impression.To me, he embodied the qualities of the Swiss culture, namely openness and graciousness.In receiving education in Switzerland, I look forward to cultivating these qualities.Given my experience in three different countries, China to Singapore, then Singapore to Switzerland, I will be adequately equipped with th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o interact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I have confidence that the Swiss education will prepare me for a fulfilling career in the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industry in the future.

2.出国留学的自荐信 篇二

一、目前我国中学生出国情况的基本估计

据教育部2009年2月第六次新闻发布会披露, 从1978年到2008年底, 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 2008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 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达16.16万人, 占当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90%。截至2011年底, 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142万。近3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达23%,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1]而在自费出国留学中中学生占很大部分。特别是每年高考后, 各类留学展十分火热, 掀起一波波留学热潮。

据国内最具影响的留学咨询机构——启得教育集团2008年10-12月间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长沙、厦门和济南、青岛等国内10大省市的5000多名大中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 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学生是出国留学的主力, 其中本科生占57%, 高中生占22%。留学优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德国、荷兰、韩国等。其中美国占3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9%、英国20%。

2012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数据显示[2], 高中生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 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2011年仅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就高达7.68万, 占当年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6%, 可以预见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2012《门户开放 (Open Doors) 》显示[3], 2011-2012学年, 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高达31%, 同样高于研究生的增长比例, 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预计已经超过读研人数。

本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也表明, 70%以上愿意出国留学。

综合有关数据和分析, 可以认为:目前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中学生有超过半数愿意选择出国留学。

二、中学生出国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

(一) 出国留学原因

我国出国留学的低龄化、中学生逐渐占据出国留学的主力,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1、追求良好教育。

普遍认为, 国外大学教育选择性强, 知名度较高, 教学条件优越, 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在当今世界著名大学的排名前100中, 3/5为欧美大学, 前50中亚洲仅11所。中国学生最向往的10所外国名牌大学除东京大学外, 均在欧美国家, 列前两位的是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据启得教育集团的调查, 39%的人选择留学国家的首要因素是“教育质量”;选择学校考虑最多的是“专业排名” (占31%) 。

2、希望得到好的就业。

好的教育造就好的人才, 知名学校或者说专业出身是未来选择较好职业和工作机会的重要砝码。留学的就业市场较宽, 国内外两个市场都可以利用, 而且留学回国更具有竞争力。选择留学学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就业前景”。留学热门专业列前5位的是:管理类、艺术类、心理学类、传媒类、金融财经类等。这些专业的留学投资回报率较高。

3、支付能力增强。

中国人有着重视教育的良好传统, 父母“望子成龙”, 愿意在子女的教育上投资。随着我国公民收入的增加[4], 特别是人民币的升值, 中国人、以城市居民为多, 有能力支付孩子国外留学, 有的即使是借贷也愿意。

4、国内外留学政策的影响。

我国政府实行“支持留学, 鼓励回国, 来去自由”的政策, 留学中介机构日渐成熟, 服务更加完善和周全;许多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我国优秀学生, 英、美、澳等国吸收中国留学生成为当地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 出国类型

从出国留学的目的来看, 有受教育型, 投资型等。 (在上面的原因1, 2, 3有所说明)

从出国留学的途径来看, 有中介服务、亲友介绍、自我联系等类型。

从出国留学首选的因素来看, 有学校优先、专业优先、费用优先、国家优先、环境优先等类型。

三、中学生出国留学的利与弊

简而言之, 中学生出国的“利”在于: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锻炼学生自立、自强的意志和能力, 使之日益成熟;开阔眼界, 增加阅历;享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未来的就业机会等。

中学生出国的“弊”在于:年龄小, 自我控制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家长担心孩子“走弯路”、“入歧途”, 以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 利弊是难以绝然分开的, 利弊相依, 机遇和挑战共存。出国留学没有绝对的好, 也没有绝对的坏。现在中学生选择出国是个人的一种自由, 只是如何更好地创造条件, 趋利避害, 投入与产出更合理, 达到留学的理想目的。

实践证明, 从国家来说, 从长远来看, 中学生出国留学是非常经济划算的, 十分有益的。近代容闳等第一批赴美留学即是幼童, 后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在15-20年龄段出国更有利于接受外国文化, 真正透彻地了解西方国家, 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知识。今后做中外交流的桥梁, 更有利于国家的开放和建设。

四、几点思考

(一) 要尊重中学生出国留学的事实和规律。

中学生出国 (或愿意出国) 留学是一种突出的现象, 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较高, 已经成为事实, 所以我们应当正视;同时, “人往高处走”是个人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希望家长、学校、社会可以更为正视出国留学学生增多的现状。

(二) 以实践作为检验中学生出国留学利弊的标准。

判断中学生出国是利多还是弊多, 要看整体和大局、看主流文化、看到学生或社会的长远发展, 不能以偏概全。目前官方相关数据与研究报告比较有限, 可以通过长期调查, 收集中学生出国留学成绩、个人归属感、工作动向等信息, 对比分析国内大学生与留学回国、在外工作的留学生的现状与趋势, 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更为国际化的具体方式、中外大学培养学生的差异、教育模式的反思等问题, 从而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吸引更多精英人才选择建设祖国, 甚至欢迎更多来华留学生的就读。

(三) 要积极引导中学生出国留学, 提高出国成才率和成功率。

出国留学不可盲目跟风, 更不可为出国而出国, 要有明确的目的,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 反复比较权衡, 进行理性分析, 寻找最佳留学方案。我国应当建立和完善关于留学 (包括中学生留学) 方面的政策法规, 加强管理、引导和扶持, 规范留学中介市场, 使之健康发展;有条件的高中也可适当开设介绍国外留学的专题讲座, 引导学生对出国留学有正确认识。

(四) 加快进行高等院校招生改革, 建设国际名牌大学。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弊病, 给高中生的压力太大, “一考定终身”, 往往埋没了许多创造性的人才。应借鉴西方教育制度的好的做法, 不拘一格选人才, 尽快推行课改 (真正实施) , 给学生减负, 让学生快乐的上学, 健康的成长成才。国家应继续加大投入, 尽快建设一批世界性名牌大学, 使更多优秀学生留在国内。

“愿意留学, 但同时选择高考, 更愿意选择国内名牌大学”, 这是本人通过发放网络问卷得到的一个新的许多同学的答案。这也是我的选择。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生出国留学形成热潮, 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等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利弊共存, 值得正视和思考, 以促进其良性发展。本研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和资料, 对当前我国中学生出国留学进行了基本估价, 分析了中学生出国留学热形成的原因、类型和存在的利弊, 认为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加以正视和反思, 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并建议应对中学生出国留学予以积极、正确的引导, 尽快改革传统高考制度,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 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国中学生,留学,留学热,类型,原因

参考文献

[1]2012年8月20日, 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我国出国留学的数据, 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同时也提出将在2020年, 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术流动目的地国家

[2]2012年9月2日,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共同编著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 》在欧美同学会2012北京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发布

[3]2012年11月12日,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 (IIE) 发布2012年在美留学生《门户开放 (Open Doors) 》报告, 对2011-2012学年在美留学的国际学生情况进行了详实的数据分析, 包括人数、国籍、学历层次、就读学校和专业等多个方面

3.出国留学申请自荐信 篇三

enclosed resume dear sir or madam, on my graduation from college recently, i am eager to gain a position that will

offer me opportunities and also changes. i thought perhaps you would keep me in mind

for a possible opening. very truly yours, fu zuying

4.出国自荐信 篇四

我出生于1994年8月的一个夏天。爸妈给我起名李语嫣,李是我的姓,语嫣是我的名,中文是知书达理的意思。我的母亲是一位出色##########,父亲是一位严谨、正直的国企领导,同时还是高级经济师。我非常感谢他们给了我良好的教育。爸妈都是国内重点大学毕业,他们的聪慧,对梦想的追求也深深影响着我,这是我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您会发现,我是一个非常优秀,很有潜力的聪慧的学生。这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到大,我的总成绩一直能在班里名列前茅,理科成绩常常是全班女生第一名,通过小学的不断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乌鲁木齐市兵团一中分校(华兵实验中学)。初中担任班级里面的班长,并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奖项,如: 其次, 我酷爱英语。我从小就爱说爱笑,中学时开始初学英语,就为英语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特地位深深的着迷了,那时就立志要学好英语。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经济在逐步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国内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双语的人才更显紧缺。中国政府也不断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对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并逐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形势变化再一次激起我深造英语的梦想,也更坚定了我学习英语的决心,因为我热爱英语,对英语更有深厚的兴趣。英国是个发达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领域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有悠久的英语文化,到贵国深造英语是最理想的选择。我中考时以优益的成绩成功考入新疆最好的高中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让我在一次次的挑战

与机遇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让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成熟。我最喜欢的行业是金融业,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之所以选择英国是因为英国一直在全球保持着其无法摆荡的金融大国地位。作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伦敦金融城聚拢了500多家外国银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每日外汇交易量达6300亿美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金融服务和交易市场;外汇交易额、黄金交易额、国际贷放总额、外国证券交易额、海事与航空保险业务额以及基金治理总量均居世界第一。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75%在金融城内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它因此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而且留学生活能快速提高英语能力,锻练自立能力,在一个国际化多元化教育背景下培养一些常人没有的优势。我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我非常渴望在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找寻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从小我不但喜欢学习,而且我还喜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个周末我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学校附近的养老院做义工,帮那些没有家人在身边的老人整理内务,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初三暑假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西方文化和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我参加了一期去美国的英语夏令营。恢宏的金门大桥,让我见识到了建筑学之美;幽深的九曲花街,让我不禁感叹文化之美;海鸥群集的渔人码头,让我体会到自然之美。这次夏令营给我了极大触动,也感受到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一定要出国留学,并立志学成归来后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理念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尽自己的力量,成为中国金融界的一颗明星。

最后,我相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学生。我喜欢思考,对很多事情有很大的好奇心,喜欢挑战,学习能力很强,我很聪明,学习东西非常快。兴趣很广泛。从小学开始我的理科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尤其是对数字的敏感度很高。

我想在英国实现我的梦想,因为英国的教育理念可能更为开放和包容。贵校非常出众,我很希望可能去贵校学习金融,为我以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我的长期规划是在英国学习金融后,将英国先进的金融理念带到中国来,中西合璧,创造出一些国际性思维的运作方式,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便利。等我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之后,我想有自己的金融机构,有属于自己证劵公司。非常希望您能给予我这次珍贵的机会,您会看到一定是非常出色的我。非常感谢。

申请人:李语嫣

5.留学自荐信 篇五

我们一般把推荐信分为学术推荐信和工作推荐信,学术推荐信即主要推荐学生学术方面、科研方面能力的推荐信,工作推荐信即主要推荐学生在工作中表现的推荐信。

我们一般把推荐人分为一般推荐人和牛推,牛推即在对应学术相关领域世界、国家级厉害人物。当然能获得牛推的申请者,本身肯定在相关领域就非常厉害,对申请美国顶级名校非常有利。国内国外的学术圈是一样的,都是熟人好办事!所以考虑美国硕士申请者,无论在国内国外就读,都需要与自己学术方面、科研、工作方面有接触的能人面前积极展现自己,参与他们的项目,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推荐。

美国的研究生院招生一般要求申请者邀请两到三个推荐人来为申请者做推荐,个别学校可以增加到四到五个。招生委员会是在截止日期后,申请者所有材料到齐之后才开始审核工作,所以推荐信的提交与否可能会影响对申请者材料审核的进度。

提交步骤

第一步:确认推荐信递交方式。

网上递交电子版还是邮寄纸质版根据学校的要求而定。一般在学校硕士申请要求介绍里面以及开通网申后的推荐信一栏学校都会清楚的注明。

为了节省材料审理时间,目前几乎所有学校都接受网上提交推荐信的这种提交方式。只有极个别学校要求申请者将纸质的推荐信邮寄到学校指定的地址。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网推这种方式因为某些未知原因而无法完成时,学校给出的解决办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推荐信发到指定邮箱;另一种就是把纸质推荐信邮寄到给定的地址。

第二步:推送推荐人信息,需在网申系统中完成。

目前都需要网上先将推荐人信息发送给学校,由学校系统统一给对应推荐人发送上传推荐信链接或寄送推荐信地址。所以在推送推荐人信息之前,需提前准备好推荐人相关信息:姓名、头衔、职务、工作单位、邮箱、联系方式以及含邮编的地址,与申请者关系,认识时间等准备在word文档里。

一般建议在网申开通后,截止日期前1个月内,就建议首选推送推荐人信息给学校,以便留够充足的时间给相关推荐老师及时上传推荐信。避免因为推荐信不全,即使是截止日期后,学校也不会开始审理材料,而错过最佳审理时间。

第三步:上传或邮寄推荐信。

应届生数量

申请者需要尽快联系推荐人,请推荐人确认是否收到申请学校的邮件,并安排时间,建议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推荐信的上传或邮寄。请申请者提醒推荐人准备一份PDF版和word版的该推荐人的推荐信,打印在带有推荐人工作单位抬头的空白信纸上,并有推荐人手签的正式的文件。

另外部分学校网推中对于申请者各方面能力或素质的评估要根据推荐信中对申请者相关能力的推荐,两相结合来填写;推荐信中没有提及的其他能力的评价可以填的略低些或者无法评价;不要都是过分高的评分。

第四步:检查推荐信是否完成。

确认学校是否收到推荐信,避免由于推荐信不全学校无法审理材料。

自荐信

学习背景

例如目前就读于济南某中学8年级,准备申请贵校20xx年秋季入学的9年级,目前学习成绩如何、哪些科目擅长、喜欢什么课外活动等等。

性格特点

是开朗外向的,还是内敛安静的,美国学校非常喜欢外向活泼的学生,他们相信这种性格的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美国高中的生活环境。

发光点

除了学习优秀外,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打游戏、篮球、摄影等。国外学校往往喜欢兴趣爱好广泛、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描述这些兴趣爱好时,最好配上参赛经历,学校可以通过你的描述,得到你的文采,这样可以增加你给学校的印象。

匹配性

美国学校青睐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学生,但一定是在理念和风格上和自己最匹配的学生。所以学生一定要对自己申请的目标学校有所了解,才能将这一匹配性表达出来。

★ 留学自荐信如何写?

★ 出国留学自荐信模版

★ 出国留学申请自荐信

★ 留学美国本科自荐信

★ 写留学自荐信的技巧

★ 留学申请英文自荐信要点

★ 如何写自荐信

★ 自荐信模板

★ 自荐信范文大全

6.出国留学的自荐信 篇六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留学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大众资讯热点,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报告,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为45.98万人,较2013年增加了4.59万人。与此同时,在计划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学历层次方面,申请出国读研仍是主力大军,占总人数的42.16%。但我国目前对于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及其准备的匹配性分析还比较浅显,大多止步于对于出国留学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加强,但并不是每个有意愿者都能留学成功,多因留学准备不充分或不及时,专业留学机构也不会对每一个有意愿者提出留学准备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因此,本调查将重点放在大学生留学意愿与留学准备的具体情况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影响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为有意愿者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数据与样本

本文以2015年9月课题组进行的“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出国留学意愿与其准备”调查问卷为基础,展示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意愿情况,分析出国所面临的显著难题,根据频数统计和交互分析向有留学意愿的同学提供留学发展方面的意见,为高校教师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提供建议。

此问卷调查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在校学生,调查方式为实地发放问卷和网络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89份,其中有效问卷167份,涵盖4个年级和各院系。从性别看,男生96名,占57.5%;女生71名,占42.5%,较为平均。从年级来看,大一33人,大二53人,大三学生占比最高(74人),而大三学生对于自我准备是否匹配留学目标相较其他年级学生更为客观,保证了此调查的可靠性。从学科分布看,工科学生有69人,占41.3%;理科学生有7人,占4.2%;商科类专业学生51人,占30.5%;文科类专业学生13人,占7.8%;社科类学生16人,占9.6%;医科类学生8人,占比4.8%;艺术类学生3人,占比1.8%。该调查覆盖了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参与调查的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名为“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意愿与其准备的匹配性分析调查”的自陈问卷。该问卷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个人基本信息和目标留学国家信息、外语学习情况、个人学习经历及家庭经济状况、期望获得的帮助。

三、结果分析

1.频数统计。①大三学生出国意愿最强,“工科、商科”成为出国首选。本次问卷调查显示:有意愿出国的学生人群主要分布在大三(44.3%),大四(4.2%)有意愿出国所占比例因为大部分有出国意愿的同学已经出国或已找到其他可替代的选择而显著偏低。出国意愿就读专业以工科(41.3%)和商科(30.5%)为主。②出国准备硬件不足,语言考试通过率、GPA(加权成绩)合格率都较低。仅有13%意愿出国的人已经顺利通过出国的语言考试,而75.4%意愿出国的同学还未参加过任何与出国有关的语言考试;GPA(加权成绩)到达出国目标就读学校要求的不到1/4(22.8%),说明意愿出国学生的整体准备不足。③出国准备软件严重不足,不注意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调查中,只有25.1%的人拥有实习经历,而参加过专业比赛的人只占19.2%、参加社会公益占35.9%,参与科研并撰写论文占15.6%,尝试自主创业仅7.8%,拥有专利的仅占5.4%。总的来说,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④出国选择方式比较分散,少数人支付不起出国留学的费用。在有意愿出国的调查者中,29.9%的同学选择自费出国,31.1%的同学寻找中介机构出国,35.9%的同学选择学校项目出国,分布较为平均,并且超过一半同学(56.3%)愿意以打工兼职的方式支付的自己学费,64.7%的同学期待申请奖学金减轻自己的学费负担,想要凭借国家资助以及银行贷款来解决出国资金问题的学生较少。⑤语言问题成为出国留学的最大阻碍。在被调查者中,资金问题给27.5%同学造成了不小的困扰,29.9%将语言问题将语言问题视为留学中的最大障碍,这也是为何现在英语学习和培训机构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之一。⑥建立出国留学学生信息库、设立留学咨询点是最为普遍的建议。在希望得到学校有关留学方面的帮助时,39.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在校开设语言培训,46.1%的同学希望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资源共享,48.5%的同学希望学校设立专门的留学咨询点,57.5%的学生建议学校奖励留学生学生信息库,而学生对于设立公开课了解国外文化以及举办非商业性留学分享会的学校帮助热情度偏低,这为华中科技大学的留学帮助形式提供了新的改善路径。⑦出国留学意愿与其准备匹配性程度不高。最终结果显示,只有6%的同学在其出国留学意愿与准备方面非常匹配,接近60%的人认为还需努力,接近30%的同学认为出国留学的几率微乎其微,极少数直接放弃留学。

2.计量模型分析。本文通过建立Logit计量模型,探讨多种“留学准备工作”对“留学意愿及其准备匹配性”的影响,其中,“留学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个体每周花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个体的语言考试状况、个体的加权成绩、学生工作、专业竞赛、实习经历、科研论文、自主创业及社会公益方面的准备情况。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三个因素影响显著:(1)英语学习时间;(2)语言考试成绩;(3)加权成绩。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工作、专业比赛、实习经历、科研论文、自主创业、社会公益和专利等方面的准备与“留学准备充分程度”(即“留学意愿及准备之间的匹配度”)没有显著影响。

3.双/多因素交互分析。为更深刻地说明多因素之间是否存在规律性关系,我们采用双/多因素交互分析方法,得到以下结论:①性别对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分析:男、女生在资金问题、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选择上差别不大,近似等于27%、29%、17%,说明性别并不是决定这三个问题的关键因素。有5.6%的女生选择了“生活不适应”这一选项,对比男生在这一选项高达9.4%的比例,从侧面反映出女生面对外部环境改变的调整能力优于男生;而相较于8.3%的男生,有16.9%的女生将心态问题视为出国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见女生从对于心态的调整不及男生。在英语学习时间方面,男、女生选择日均0~1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均占最大比重,分别为38.7%与51.4%。有28.0%的男生日平均学习时间为1~2小时,居男生的第二占比;而有24.3%的女生日平均时间高达3~5小时。总体上可以认为女生在外语上投入时间较多,在外语方面的准备明显比男生充足。②目标专业对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纵向来看,美国成为47.9%受调查大学生的目标留学国家,排名第一;德国与英国为16.2%和15.0%,分别居于二、三位;亚洲、澳洲和加拿大受到较少的关注,分别占7.8%、3.6%、2.4%。横向来看,不同专业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方面也具有明显偏好差异:工科同学偏好美国与德国,分别占比52.2%与21.7%;商科同学则较青睐美国和英国,分别占54.9%与19.6%;而社科同学留学德国的意愿超过留学美国的意愿,占比43.8%。在意愿专业方面,有84.8%的工科学生和95.7%的商科学生依然选择本科所学专业。而理科和文科学生在出国读研时,近2/3选择转专业,其中有76.2%的社科同学希望留学时就读商科,反映出工科与商科受到大部分学生青睐。③年级对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影响分析:不同年级对于同种出国方式的偏好情况具有较大差异:在自主申请和寻求中介这两类选择上,不同年级的选择比例从大一至大四均有递进的关系:在自主申请上大一至大四分别为18.2%、30.2%、32.4%、57.1%,选择中介为27.3%、22.6%、37.8%、42.9%,从侧面反映出自主申请与寻求中介帮助是学生最青睐的出国方式。学校的交换生项目也是众多学生考虑的出国方式之一,且为大一、大二学生考虑出国的首选方式,分别占比30.3%与32.1%,从侧面说明了学校的交换生项目具有较强吸引力。从横向来看,同一年级对于不同出国方式的偏好也不尽相同:大一、大二学生首选学校交换生项目,大三、大四学生更偏好通过中介和自主方式申请出国,进一步反映出不同年级学生的偏好差异性。

而在学生希望获得学校哪些帮助的频率统计可以发现,所有选项均超过30%,说明学生对于获得帮助的需求很大。有57.5%的学生希望建立出国留学生学习信息库,占比最高;设立留学咨询点和建立学习小组实现资源共享分别为48.5%和46.1%,位居二、三位,这三项选择均与了解留学信息密切相关,从侧面反映出学生获得出国留学各方面信息的能力与渠道有限。但仅有25.7%的同学愿意选择学校交换生项目,10.2%希望通过学校硕士项目出国,说明学校目前的硕士项目吸引力不足,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大三年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最强,工商科成为出国留学热点,同时,学生普遍认为语言考试和加权成绩是准备的关键,而忽略了自身其他软实力的培养,离出国留学有较大差距,出国留学费用和语言问题成为阻碍。为应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建立出国留学信息库,设立留学咨询点以提升留学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影.出国留学的意愿、能力与引导——基于天津五所高校的调查[J].探索与研究,2013,(6).

7.留学如何写自荐信 篇七

首先,千万不要遗漏掉那些有用的和中肯的成就、经验等事实。

申请研读的学位越高,以往的科研、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等等就越是重要。许多申请者错误地认为自己发表的文章已经列在履历表里面了,在自荐信中就不应该再提。其实,个人履历是一份完全不同的文件。它是对个人经历的一种简洁而全面的介绍,使得读者对申请者能够很快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自荐信则是需要(或是希望)读者仔细阅读的,它要介绍申请者的成就、抱负和个人品德。所以申请者不用担心内容上的重复。还有许多申请者硬是要把自荐信的篇幅压缩在一页纸内,因而只能很简要地提到自己的成就。其实,如果内容充实,为什么不能写到二至三页呢?比如说到发表的论文,往往只提到一个题目。其实,写一篇科研论文往往是要付出巨大心血的。这不光是写篇文章,而是反复的科学论证和无数次实验的结晶。申请者起码应该用二至三个句子,说明这篇论文所代表的实验、实验用的方法、目的和获得的成绩。还应该说明通过发表这篇(或这几篇)论文,申请者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什么贡献,获得了哪些思想方法、认识和科研手段上的提高。

还有的申请者犯的是一个相反的错误,他们把高中甚至更早的成就也不厌其烦地列在个人自荐信上。比如当上了三好学生、少先队长之类的。因为中国学生申请的学位最低的也是硕士研究生,大学时期的成绩或是随后工作上的成就更为贴切,也应该足以用作素材了。当然,少儿时期的成就,若是对随后的学术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也可以提。有的申请者对某一学科,比如说数学,情有独钟,很早就显露出天才,在中学时期就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由此激发了对此学科的强烈兴趣,从此矢志不渝。这样提就非常妥当。

最好不提的还有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其它一切容易引起争议的不同寻常的话题。有个别申请者在文件中提到了“上帝”这样的字眼,犯了西方社会宗教和学术分离的大忌。

8.出国留学推荐信范本 篇八

他是一个很开朗的男孩,为人友好,兴趣广泛,很有集体荣誉感,并且乐于助人,如果同学需要帮助,他会义不容辞的去帮助他人,所以在班上有很多朋友。

他乐衷于音乐,在学校音乐社担任职务,并是一支乐队的成员,他担任吉他手。他所在的乐队在学校的几次表演都取得了成功,虽然因为乐队刚成立技术并不扎实等原因他并未随乐队上台演出,但他一直都在刻苦练习。

在班上,他表现突出,成绩虽然并不拔尖,但他在班级各种事务上,还是颇有贡献,如:身为班上的宣传委员,在和文艺委员的配合下成功的做出了我班的黑板报,在学校运动会期间,他带领班上几名同学,做出了班级的宣传海报,效果不凡。并与三名同学一起参加4×100接力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在我所任教的数学科目的学习中,一直很刻苦钻研,虽然成绩并没有和他的刻苦一样理想,但他一直不放弃,我相信他学习数学一定会取得成功。

在此,我诚挚推荐xxx同学进入贵校学习,并期许他在贵校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收获,有显著的进步。

如果贵校需要了解更多相关情况,可随时联系我,我的联系方式如下:

xxx

年 月 日

9.日本出台措施鼓励学生出国留学 篇九

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 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 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国留学的比例。2012年, 大约有2.1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 比2011年上涨了17.6%。留学中国的日本学生数量在中国国际学生中占第三位。主要原因是, 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 到新疆、甘肃等地院校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生选择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 时间从8天到一年不等。

然而, 据统计, 1987年到2010年, 日本学生出国留学数量在不断下降, 特别是到中国、印度、韩国留学的日本学生数量在大幅下降。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 家庭收入下降。第二, 在国外学习的时间往往在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和大四的第一个学期。这段时间和他们找工作的时间重叠, 有些学生担心这样会面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风险。第三, 18岁以下学生的数量在下降, 这是日本赴外留学生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从学生个人心理角度讲, 也有一些原因导致他们不愿留学。一是学生偏于内向, 他们更愿意花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和网络与他人交流, 而不愿意实际走出去, 与人进行实际接触, 不愿意到国外学习。二是他们对外国的兴趣越来越小了, 据媒体报道, 日本年轻人通常通过电视、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来了解国外信息。

从大学层面讲, 并没有充分理解国际化的意义, 面对国际化他们显示出了犹豫心态。而日本大学的决策过程中, 教职员工有很大权力, 也就是说, 日本大学的决策是自下而上做决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日本大学做出决定, 比如做出国际化的决定。

10.留学申请英文自荐信要点 篇十

(1)Scholastic aptitude(学习方面的才能)

a. Native intellectual ability(天赋)

b. Imagination(想象力)

c. Creativity(创造力)

d. Capacity for analytical thinking(分析思考能力)

e. Intellectual curiosity;spirit of inquiry(好奇心)

f.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g. Memory(记忆力)

h. Accuracy(准确性)

i. Methodology(研究方法)

j. Capability for abstract reasoning(抽象推理的能力)k. potential as a researcher(研究的潜力)

1. potential as a teacher(教学的潜力)

m. Ability to express his ideas orally and in writing(口头或文字的表达能力)

n. Capacity, desire and determination for good quality graduate

work(获得学业成功的能力、愿望与决心)

o. probable success as a graduate student(作为研究生成功的可能性)

(2)Academic performance(学业上的表现)

a. Breadth of general knowledge(知识丰富)

b.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in his field(本专业领域知识)

c. Grade or achievement(成绩或成就)

d. Industry, diligence(勤勉)

e. participation in discussion(讨论积极)

f. Academic maturity(学业上的成熟)

(3)Languages(语言能力)

a. Ability to speak, understand, read and write the English language(听、说、读、写英文的能力)

b. Ability to read significant literature in other languages than English(英语以外的语言阅读能力)

(4)Character(品行)

a. Honesty;integrity(诚实)

b. Sincerity(诚恳)

c. Sense of responsibility(责任感)

d. Cooperation(合作)

e. Enthusiasm(热诚)

f. Conscientiousness(自觉性)

g. Ethical and moral standards(伦理与道德标准)

h. Reliability;dependability(可靠性)

11.留学申请个人陈述及自荐信 篇十一

反过来说,如果PS也是死的,那就等于死两次了。。。那么PS这份材料只有活才可以。什么是活,就是读起来让主审老师对你这个人感兴趣,那如何活呢,这里我的秘诀是,把你的人生故事像写小说一样呈现。

提醒大家自荐信一定要求真务实。写自荐信务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切不可弄虚作假。有些毕业生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涂改自己的学习成绩,夸大自己的特长,在是否当学生干部一栏自封几个头衔,在奖惩一栏凭空捏造几项荣誉,这些错误思想和做法都很不足取。

故事性

要让PS活起来,首先要让读者愿意读完。文章是一种呈现,PS的功能性很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助你取得OFFER。我们不清楚主审老师每天要看到多少PS,但是考虑到逐年增加的中国学生留学申请,数字一定是相当惊人的。

对于这种功能性文章的呈现,要让主审老师眼前一亮,必须要让这篇文章有趣起来。要想办法将PS作为一种讲述,讲述你的成长故事,讲述你的想法。读故事一定会比读描述性的话语要更有趣,需要你在PS中注入大量的实例,和你申请相关,和你的职业规划相关,或者和你对这个专业的热情相关的所有的故事,用故事来支撑你的PS。

就像写小说一样,小说的最高境界就是让阅读者觉得,像是在和作者聊天。一定要记住,PS并不是放大版的简历,平铺直述了一大堆,往往大家都喜欢面面俱到,生怕主审老师不知道你有多优秀。最后老师也和你相忘于江湖,根本记不住你是谁。

我们可以借用一些写小说的手法,比如侧重于角度,你强化某个点的写作模式来代替简历铺叙的模式,把一个点写的血脉喷张,有血有肉。这个要比写一个巨型简历要诱人的多。写PS弃面写点,重视细节和实例,这样就容易写出故事性和可读性。

个性

但是学渣们此处就会碰到很多困扰,学渣没有本科学习值得提的事情,学渣没有太丰富的实习社团活动,什么都没有,也许就死宅了四年。我在这里要说,学渣们请放心,就算是学霸,每个人都在说自己去实习,每个人都在说自己去支教,每个人的梦想都是进入银行或者跨国公司。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个性化。比如有的同学因为写出了他疯狂喜欢板球而得到青睐;有的同学就写我申请爱丁堡大学就是为了到爱丁堡动物园看看Sunshine和Tiantian两只熊猫而得到主审老师的会心一笑;可能你要问,我的课余生活真的很苍白,实在没有可以说的出很特别的经历怎么办。

那就把你的想法写的特别,你未来的计划,你的梦想,把你未来的计划具体化,比如申请营销的同学不要空说我以后要从事Marketing,你可以具体到你想给一个怎么样的产品做一个怎么样的方案。天马行空,只要说的通,你就和普通同学的不同。

打破思维的定式,从个性化入手,写一篇与众不同的PS。喜欢你的PS就好比是喜欢上你的人,让你的PS像你本人一样鲜活而充满个性。

如何才能充满想象力呢?

这个就又和写小说一样,大到小说家,小到网络写手,他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学习的专家。你写你自己的PS之前,你要学会解读你自己的想法,你能写的东西都源自你的内心,正是因为你心中一无所有,你不知道怎么着手写作,所以你才会四处找模板。那么怎么样才能丰富自己呢?大量的阅读。可以读各种你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原来不熟悉的领域。不断的阅读才能激发你的想法,才能丰富你的想象力。观察身边,启发自己,然后在PS里画下富有想象力的未来计划。

语句

很多同学喜欢写长句,选用生僻词,最后表达的意思云里雾里。其实和普通写作一样,PS并不需要太多的写作“炫技”。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很多学校的网申系统都是有字符数限制的,少到500,多到1000,按照这个作为参考,任何PS不是说越多越好,而是用最浓缩的语言,很精确的把你想说的表达清楚。一般参考是英国在一页到一页半的A4纸,大约在1000字以内;大学这样设置系统是有道理的,他们要考察你把握整体的逻辑能力。

控制字数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一定要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写。就好比树都有枝干,人都长着骨头。。。写小说都会有故事梗概,你可以在写PS之前,写一个大纲,然后所有的语句出现的目的紧紧要贴合你的大纲,不要写的太发散。另外是PS开篇不要铺太长,空话少说,直白。西方人是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千万不要说很多没用的东西。

另外一方面是考虑到中国学生大多数的英语驾驭能力,不提倡使用太复杂的句式结构和用词。正如上文说过的,好的小说读者如同和作者在聊天,你和人聊天的时候喜欢听到很多学者化的生僻词不?某些特定的专业可能要牵涉一些,但大多数中国学生申请的商科,传媒,教育等等,PS文字要平民化。

还有个小问题要提醒一下,千万不能犯拼写错误;任何文章都没有模板可言,写的精彩即可。

推荐信要真实有效

一些英国留学生在挑选写推荐信人的时候,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请名头越大的人写越好。这个问题只能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背景来回答,并没有普遍适用的答案,但不管是请什么级别的人来写,一定要体现该推荐人和申请者是如何相识的,是什么关系,并确实了解申请者的情况,这样才合乎情理和逻辑。

如果你是应届本科生毕业,那么写推荐信的人应该是任课的教授,一个专业课老师,一个基础课老师。这样,一个在专业上突出你的长处和学习能力,另一个则体现你的基础素质等方面。而对于在职的人来说,写推荐信的人可以是公司的直接上司和有学术专长的教授。

推荐信要突出个人亮点。 在推荐信中,并不是把这个人的优点写得面面俱到就是好推荐信,因为这样并没有突出申请者与众不同的亮点。同时,在国外的院校里,他们每天要收到很多封英国留学申请推荐信,有亮点的信自然会吸引人的注意。一封推荐信中有一个主要的闪光点并有具体例子佐证你的优点即可,这样会给招生人员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许许多多的推荐信都犯着一个相似的错误,那就是几乎满篇都是溢美之词,但却不举一件事例来证明。500~800字是理想篇幅。

12.出国留学的自荐信 篇十二

1. 来渝留学生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规模较小。

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国际间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来中国留学的外籍人士呈快速上升趋势。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来渝留学人员也快速增长。据了解, 近几年, 来渝留学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重庆来华留学生规模自2007年的1152人增长至2011年的4033人 (见表一) 。尽管重庆市留学生逐年增加, 但相比其他直辖市及中东部大城市, 重庆市留学生规模还很小, 在全国来华留学生总量上的比例很低 (见表二) 。

资料来源:表一、表二留学生人数来源于《中国教育年鉴》[1]和《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 全国比例根据数据计算所得

2. 来渝留学生国别、教育结构、层次不均衡。

经与重庆市相关高校外事部门调查发现, 目前渝来华留学生近80%来自于东南亚及非洲国家, 而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生较少。学习形式包括学历生和非学历生。非学历生包含语言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短期生, 其中以语言生和短期生为主。学历生方面, 虽说从专科到博士都有, 但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硕士层次。在来华留学生专业结构中, 汉语教育、医学、经济管理及部分工科专业较受欢迎, 而其他专业吸收的留学生较少, 甚至有些学科还没有接纳过留学生。

3. 渝各高校留学生分布严重不均。

重庆接受留学生的高校有17所, 而留学生的分布严重不均衡, 并且呈加剧趋势。目前大部分留学生分布在主城区的各个高校, 特别是985、211或具有特色学科的高校, 经与相关高校了解, 2011年,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6所大学的留学生人数约占渝留学生总人数的86.19%[2], 而所在地段离主城较远的普通高校则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小, 留学生数量非常少。

二、扩大来渝留学生规模的建议

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对于城市和高校来说, 都极为重要。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它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所高校来说, 它是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为促进重庆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重庆及辖区内高校实际情况, 提出了以下建议, 以供相关部门和高校参考。

1. 对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建议。

(1) 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管作用。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高校的政策导向、协调监督功能。职能部门应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通过广泛调研其他省市, 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 明确重庆来华留学生工作发展方向;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政策规范, 为高校具体实施来华留学生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如为保证外籍人士在渝学习质量和合法权益, 教委、外办、高校、公安局出入境等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 共同制定有关留学生招生、教育教学、学籍管理、突发事件预防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依据和规章制度。此外, 地方政府应牵头建立统一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然后采用评估、认证等质量评价手段引导高校对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关注, 并定期就国际学生工作进行研讨和交流, 对来华留学生工作进行反思和阶段性调整。 (2) 进一步加大地方奖学金投入, 鼓励企事业单位配套投入。为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来渝学习, 提高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 扩大重庆教育的国际影响, 200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设立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该项奖学金的设立不但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渝留学, 而且在丰富生源国别、优化教育层次方面有重要影响, 在重庆市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该项奖学金的投入, 提高使用效率, 同时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配套投入, 以吸引更多特别是攻读高学历教育的留学生, 比如部分重庆企业的海外分公司往往需要中文良好、技能素质高的当地人才, 则可以通过在渝设立相关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定制培养”人才, 对企业和高校都是双赢。 (3) 利用多渠道宣传重庆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留学生教育宣传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发挥其作用。一方面, 各政府部门网站可以提供重庆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英文介绍, 为准备来渝和在渝来华留学生提供准确信息。另一方面, 利用友好城市、驻渝外事机构等平台, 帮助学校和境外机构建立联系, 并积极组织渝院校赴境外举办或参加招生展览, 拓展招生渠道。此外, 继续组织一些外籍人士能参与的全市性的活动, 在帮助渝外国人更好地融入地方社会、培养沟通交往能力、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 也进一步扩大重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力。 (4) 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民办和职业学校吸纳留学生。国内外很多知名高校通过设置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吸引留学生, 如澳大利亚高校提供西点制作、汽车修理、美发等培训课程吸引国际学生[3]。目前渝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基本没有接纳留学生, 地方政府部门应鼓励并帮助这些学校设置适合国际学生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课程, 如中国厨艺、中国茶艺等;进一步挖掘和扩大能招生外国留学生学校的范围, 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5) 完善城市环境, 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提高城市竞争力。2010年由新华社《了望东方周刊》、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旅游卫视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中, 近八千外国人评选出了中国城市形象排行。前十强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南京、成都、杭州、宁波、西安、长沙、昆明、长春[4]。评价体系涉及了城市向往度、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市民素质、治安状况、便捷程度、城市个性、诚信程度、政府效率、投资价值、发展潜力和国际化程度等12类指标, 可见一个城市的综合形象及魅力对来华留学生有重大影响。重庆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借鉴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的成功经验, 对城市治安、城市环境等诸多方面加以改善, 努力使重庆成为一个安全、开放、宜居的国际型大都市。

2. 对于重庆辖区内高校的建议。

(1) 全体师生强化国际化理念, 制定切实可行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方案。只有国际化观念得到普遍认同, 且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全体师生员工才能真正愿意并能够提供国际化、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 进而形成一个开放、友善、便利、和谐的校园环境。因此高校内部需进一步加强理解国际化理念, 明确发展留学生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完善相关规范制度, 设计详细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方案。发展方案应包含具体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 方案的实施要按部就班, 保证落实, 而且还要不断进行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 进行必要的阶段性调整。 (2) 整合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 继续深入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首先, 学校相关部门要协调制定针对性强的招生宣传策略, 如制作精美的中英文招生手册;建设和完善学校及二级单位中英文网站;逐步设立高校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开拓留学毕业生校友宣传渠道等。其次, 整合资源, 扩大招生范围, 利用友好城市、海外孔子学院等平台, 积极与境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发各类项目合作, 如联合培养、校际交流、合作研究等项目, 若条件允许, 也可以直接在国外中学和高校建立招生基地。再次, 积极参与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重庆市教委组织的各类海内外教育展等活动;积极组织和策划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如国际文化节、汉语比赛等, 提升高校的美誉度和国内外知名度。 (3) 提升高校综合办学水平, 加大国际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配套投入。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需要软硬件支撑。一方面, 高校要以国际型大学的要求标准进一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宿舍环境等;另一方面, 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教师能力培训, 完善来华留学教师业绩评价办法, 使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有所保障;同时, 设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部门、招生部门, 并努力提高留管队伍素质, 如通过组织培训、实地调研等方式, 帮助留管人员开拓视野, 加强工作研究和交流, 从而提高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 使高校更有条件、有能力接收和吸纳大量留学生。 (4) 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必要调整,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 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不可避免地要对现有课程、教材、学制、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调整或改革。一方面, 高校可广泛吸收和采纳国内外成功经验, 对现有教育模式作必要调整或创新;另一方面, 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专长, 针对国际化需求, 开办特色课程, 不断丰富和完善传统学科及专业, 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满足各类不同学习需求, 如重庆大学开设了一批工科全英文授课课程;重庆医科大学开设了针对外籍人士的医学专业;重庆部分高校联合建立大学联盟, 资源共享, 丰富选修课程、支持跨校选课, 形成合力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前往重庆就读。 (5) 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是来华留学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很多高校认为留学生数量较少, 忽视了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 这样为留学生安全问题、院系沟通、教育质量等问题留下隐患, 反过来又制约了留学生事业的发展[5]。高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 如学籍管理、经费管理、信息管理、教育质量管理、住宿管理、安全管理、生活管理等, 促进学校在留学生招生、入学、教学、考试、毕业等全过程的规范化, 在兼顾教育质量保障的同时, 帮助外籍人士更好地在渝学习和生活, 并通过在渝留学生口碑, 提升学校知名度, 吸引更多境外人士来渝学习。 (6) 加强高校内部各单位的协调和合作。在推进留学生发展计划过程中, 留管部门及相关人员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阻力。来华留学生教育并不只与招生管理部门有关, 还牵扯到高校内部其他部门, 当内部单位就留学生问题产生摩擦和纠纷时, 高校专人或部门应立即引起重视, 并介入协调商量, 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同时, 高校应定期召开专题工作研讨会, 加强校内单位及人员对留学生招生、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集思广益, 加强内部合作, 这样才能使渝留学生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2007-2011)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2007-2011) [Z].

[3]吴敬.借鉴澳大利亚经验转变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 2012, (01) .

13.去德国留学自荐信突出要点 篇十三

去德国留学自荐信突出要点去德国留学申请要尽早,但是德国留学申请中的一些技巧要是要知道的。完善的德国教育制度使得德国留学申请人数与日俱增,做好德国留学申请规划,清楚德国留学申请中的技巧都可以为成功留学加分。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德国留学中最重要的去德国留学自荐信的写作要领。具体介绍如下:

1.教育背景。你的大学专业是什么,你为何选择这个专业,多年来的专业学习学到了什么,与你选择工商管理研究有什么关系。

2.工作经历。你曾经担任过什么样的职务,这几年来的工作中有什么业绩、学到了什么,与你攻读MBA有什么关系。

3.社会活动组织能力。在大学期间曾经参与或组织过什么活动,曾担任什么样的工作,从中又学到了什么。

4.最满意的一次经历。最满意的一项工作或学习经历是什么,是怎样做好它的。

5.最突出的才能。你认为自己最突出的方面是什么,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或是协调能力。

6.学习计划和目的。你在攻读MBA期间的学习计划是什么,攻读MBA与你的职业追求、职业目标又有什么关联。

7.奖励。你曾经受过何种奖励,你是否担任过助教,你是否有优秀的论文曾经得到发表或受到奖励。

8.特长爱好。你其他需要向商学院说明或解释的,如你的特长和爱好,或者你在某一方面,如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需要向商学院解释的。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去德国留学自荐信突出要点有了简单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留学方面的问题想要资讯了解的话,您可以在线资讯我们的留学专家。

原文地址:

资料参考:德国留学http://liuxue.tiandaoedu.com/de/

14.申请留学自荐信 篇十四

“Lady First!” I issued this resolutely (the “lady” referring to myself), not as an invitation, but as an order, to the nine gentlemen who comprised the members of the interning team under my leadership.

With this order that sounded with indisputable authority, I climbed into the 50-meter-high cooling tower that was in high-speed operation, with measuring instruments in my hand.

To the amazement of everyone present, I succeeded in measur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cooling tower.

15.樱花树下的留学梦(二) 篇十五

留学生是从中、韩、泰、加、美这些国家来的,有30余人,不过由于学校的协定交换校以美加两国的大学居多,因此留学生中大部分是说英语的。但是留学生的课程主要是日语,基本上都是听说读写,由专门配备的老师负责,只有在日语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少量本科生的课程。

学校对我们颇为照顾,安排了辅导员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处理不下来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找国际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解决。办理外国人登陆证及体检什么的,都是学校带着大家一起集体行动。也有一些需要自己办理’的东西,如银行账户,打工证(外国人在日本打工所必须的)之类的,只要带齐了证件,去就能办成。

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学生大多很朴素,顶多也就是女生妆浓一点,穿得洋气一点,男生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来了这里才知道日本的大学生,真的是很潮。男生的发型很多,长发、光头、直发、卷发,颜色也是五花八门,眉毛也修得很细,一点阳刚之气都没有。女生更是浓妆、低胸、热裤,甚至还有人大热天穿靴子,景象万千。朋友说他们大都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毕业之后不愁工作。

留学生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对美食的渴望却是相同的,宿舍楼下有个公告板,大家常常在那上面发起聚餐活动。日本拉面是一大特色,不是手工拉扯出来的,而是与方便面相似,配上汤头,一张海苔再加半个鸡蛋,赶上有名的铺子甚至要排长队。更有趣的是餐馆里没有水饺,第一次看到他们将煎饺配米饭吃的时候,我非常惊讶。

如果不讨厌生食,应该会爱上寿司。去不起高级寿司店,105日元(约人民币8元)一盘的回转寿司店就成了我们最热衷的地方。三文鱼、金枪鱼、虾之类的,2个一盘的在流水线上转动,品种齐全又新鲜,还有甜点,吃得不办乐乎也不到100元人民币。

居酒屋是日本的一大特色,主要以喝酒为主,啤酒、烧酎(在烧酒里面加碳酸水稀释后,再加以柠檬之类的果汁调味)、果实酒、清酒……酒精浓度大多在10%以下,既能尽兴也不至于失态。居酒屋是日本人最爱去的地方,喝完一家往往还辗转第二家、第三家,我也是在这一次次聚会中感受到了酒文化的乐趣,练就出与日俱增的酒量。站到僵住的Waitress

在日本,学生们高中时代便开始打工赚零花钱。便利店、餐饮店什么的除了店长,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学生。在日本,工作不分贵贱,所以也没有人会看不起打工的学生。地铁站里有专门登载招聘信息的免费杂志,每星期发放一次。我总是积极地抱几本回家慢慢翻阅,看到合适的就打电话去问,不过因为口语不是很好,多次被人以“名额已满”为由而拒绝。

这天,终于有家店答应让我去面试,面试我的是一名老店长,听口音像是关西人。为了套近乎,我一个劲儿地说自己一直都很喜欢京都大阪,尤其喜欢关西人的热情。也许是急着招人,这位关西大叔决定要我了。日本人很少当面拒绝人,如果他说需要考虑一下让你回去等消息的话,那肯定就是没戏了。因此当听到他说给我安排时间,总算松了口气。

我的职务就是负责给客人点餐的Waitress,工资按小时算。在日本打工,从换上工作服出勤的那一刻起,就得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即使没有客人,也得一直站着,每到工作结束都会站得全身僵住,所以比起冷冷清清的没顾客光临,可能更加盼望生意红火,这样起码时间会消磨得快些。每次工作结束后,认识的、不认识的,出于礼貌,逢人便会鞠躬,道上一句“你辛苦了”。

由于是第一次处在全日本人的工作环境下,我比较小心翼翼,在工作上一直很虚心。不过失望的是,店长不是我在日剧中看到的关西人那般热情,加之店里给我排的工作时间不多,不久之后,我又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份便当店的工作。便当店的那份工工资虽低,但员工比较年长,对我也非常的照顾,那些关心的话语让我在心里感动过很多次,直至后来因为学业而迫不得已放弃时,都仍有几分不舍。

不知不觉就到了1月底,第一学期结束了,春假要一直放到4月初。很多留学生都趁这两个多月回国,或者到处旅游。我为了多混两个学分,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这个不是必修的,是学校为了增进留学生对日本的了解,联系好了一些银行、体育馆之类的文职类场所让我们自由参与实习。我就近选了一所学校附近的小学,美其名曰斑主任助理,实质就是跟一群小鬼一起上课,一起吃午饭,一起玩耍。

日本小学很看重素质教育,家政课、图工课、体育课……一基本上充斥了整个学时。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常被做不完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最怕老师,而这边的小孩却经常跟老师调侃,玩的时间也很多,六年级数学题的难易度相当于我们四年级的水平,但是仍然有好多孩子不会做。

文教课堂上,陪着小鬼们习字,算题,我是强者;素质课上,穿针引线缝手绢,舞锤子敲钉子设计可爱实用的木匣,我只能待在一旁自愧不如。班主任是强悍的,负责整个班所有课程的教学,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型人才。

学生午餐由学校提供,但是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己将饭菜运回班里,然后均等盛到每个同学碗里。盛饭人轮班值日,到了自己负责的那天早早就换上医生似的白大褂兴致勃勃地去食堂,然后一起热热闹闹地推着餐车回到班里。每天的菜式都不同,但绝对少不了的一定是那罐牛奶,所以他们早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个儿”了,六年级的小孩已有好几个高过了我。

上一篇:公司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下一篇: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