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2024-12-07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10篇)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一

目前,我国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但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陈至立在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下文简称“创新基地”)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综合素质。

2 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选择

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创新教育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孵化具有创新素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对于任何组织而言,目标即是中心,又是开展工作的指导方向和活动中心。突出自我管理的研究生创新基地自建立以来就明确提出,“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1],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团队,对创新团队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服务和激励引导,并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品德素养为核心,以学科为导向,以创新团队建设为龙头,以品牌学术活动为保障,注重创新活动的严谨性和创新思想的深刻性,同时兼顾创新团队的成长性和创新氛围的和谐性,全面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品质与创新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人文综合素质,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造就高层次研究生创新人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

3 创新能力培养因素

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解,许多学者从多维度对其内涵进行了颇析,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诠释,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普遍意义上来看,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开发学生独立的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通过创新活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作为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对象,从创新基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来看,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个体的一种综合性思维能力。更确切的说,创新思维是思维的独创性和连动性[2]。独创性是从独特的视角发现问题,用新颖的思路解决问题;连动性是指在错综复杂的事务中分析主要矛盾,探求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从表现特征上突出在5个方面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灵感[3]。创新基地设计组以“浓重渲染感创新氛围,艺术抽象悟创新意识”为导向,以构建创新型团队为媒介,服务师生及校外合作企业,并进行组织设计、宣传策划设计与思维创新活动,在弘扬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培养思想先进、思维活跃、业务过硬的应用型设计创新人才。

3.2 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为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润滑剂作用,其基本因素有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同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能使创新能力培养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稳定的发展,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新素养是创新能力培养之重点。创新基地项目部以“项目引进、项目发展、项目服务、项目推广”为导向,组建并扶持市场前景可观的研究生创新团队,搭建创新团队与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展横向课题的引进活动,通过“科慧杯”、“企业零距离”、“项目调研”等系列活动来锻炼提高组织与沟通能力,并为项目成果的孵化与推广提供支持服务,在创新素养方面,培养实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3.3 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是指通过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创新行为上反映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关注力、创新技巧是付诸创新实践不可缺少的因素。关注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它是创新实践能够得到深入的保证;创新技巧是主体从事创新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手段和中介,具体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与实现能力等技能。创新基地实验室以“佑启创新源泉、助推实践步伐”为导向,为相关专业创新团队的发展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开展一系列专业技术培训和试验活动以满足大多数创新团队的需求,并为优秀创新团队聘请权威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同时重点培育一批与校内外高水平实验室平台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开展专项研究和课题攻关,在创新实践方面,培养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专利的技术创新人才。

3.4 知识创新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4]。知识创新主要体现3个方面即:对被掩盖歪曲的史实或未被发现的资料重新发掘考证、对空白或薄弱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或深入研究、针对现实进行总结和新探索等[5]。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研究方法、跨学科和研究论文写作等知识,才容易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中取得突破。创新基地创新中心以“提升学术氛围、培养科研能力、支持探索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促进社会发展”为导向,为创新团队进行创新项目的研究及成果转化提供经费支持和专家指导。在对创新团队资助的创新基金项目上,通过项目受理、资格审查、一次立项、二次立项、综合评审、协议签署、过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结题等管理工作不断促进知识成果转化,培养基础扎实、知识渊博、科研能力强的基础研究型和开发研究型创新团队与创新人才。

4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4.1 创新能力培养四大原则构建模式

根据创新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通过“整合构建、支持服务、考核评估、激励引导”为四大原则构建及其功能的实现,加强了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4.1.1 整合构建

整合构建即为了有效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创新基地为依托,采用“构建平台+构建团队”的整合建设模式。在资源不断整合过程中,创新团队的驱动方式及团队类型由创新团队所有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中:(1)团队类型可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开发研究类等;(2)驱动方式可分为平台驱动型(依托“985”、“211”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构建)、导师驱动型(以导师研究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兴趣驱动型(根据研究生研究兴趣构建)等。目前,基于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系统平台上已构建创新团队基础研究类165个,应用研究类135个,开发研究类39个;其中平台驱动型156个,导师驱动型85个,兴趣驱动型98个。在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基础上,同时不断吸纳新成员加入,保持创新团队结构与梯度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可持续性,并根据实际需要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担任创新团队辅导老师。

4.1.2 支持服务

支持服务工作即指在创新基地为基础服务平台上,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与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机会和岗位,通过各项活动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与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开导研究生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开展各项服务支持工作有:(1)以学科建设为导向,对创新团队学术论文的发表和国家专利的申报提供帮助,并为创新团队提供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的汉译英、英译汉、汉译日、日译汉等专项服务;(2)以“名家会客厅”等为主要载体,对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过程及自发组织的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宣传策划、主持组织等相关支持服务;(3)以“科慧杯大赛”为主要形式,对市场化前景可观的创新团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帮助,搭建校企合作平台;(4)以“创新与实践”月报为依托,开展创新团队的评优活动,对优秀的创新团队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在研项目进行重点资助和滚动支持。

4.1.3 考核评估

考核评估工作是为了对创新人才培育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采用状态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研究生创新团队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对所有注册的创新团队进行考核评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创新基金项目的完成情况、校企合作项目的孵化情况、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国家专利的申报情况、学术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并根据考核评估的结果对优秀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进行实时奖励,考核评估的过程尽量减少对创新团队研究过程的干扰。

4.1.4 激励引导

以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为支撑,确保研究生创新活动积极开展,有效的激励措施也是非常必要[6]。激励引导工作是根据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发展阶段和活跃程度、团队建设的成效和水平、创新团队的发展潜力,采用前期引导与后期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创新团队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激励,从而加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方向引导。为此,创新中心专开设创新奖学金、创新奖教金等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团队及时进行奖励。2008年创新团队科研成果中已获得创新奖学金的有18人,创新奖教金的有11人,并经常性的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对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过程进行引导,以提高创新团队建设的协同性,保证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2 创新能力培养三大服务体系构建模式

在创新基地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了基础服务支撑体系、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三大体系是对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得以实现的基础支撑,是创新基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有利保障。通过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速培养步伐,提高培养质量。

4.2.1 基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基础服务支撑体系主要功能是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研究平台,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条件保障。在资源整合重组原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学校“211工程”投资建设的多学科全方位宽领域专用开放实验室,并在有条件、开放的前提下通过9大实验室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平台,如图2所示,结合我校学科特色,建设若干主题实验室,有组织地开展特色主题试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创新技能、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重庆大学采用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构建创新团队,在自主研发的创新团队管理系统与创新基金管理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如图3所示。在构建创新团队基础上,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人才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并通过基金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激励措施推动科研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4.2.2 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基地”是一种全新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在管理和运行中也对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基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建设目标而组建的负责基地日常运行和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此,建成的“创新基地”管理采用全员聘用、零编制的全面创新管理模式,在研究生院的直接建设下,有少量指导教师和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助管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能够真正的实现研究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并且管理人员全为在校研究生,科研创新人员和管理团队人员以及创新团队成员,交流起来十分方便,相互之间彼此了解,有利于促进创新基地管理和运作的完善。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由研究生院(即领导委员会和工作组)的直接领导下,主要在常务部下设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项目部、学术部和宣传部等,分别负责试验设备管理和维护、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项目发展服务推广、学术活动、宣传策划等工作,如图4所示。这些工作结合研究生创新与实践系列活动的开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并适合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工作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管理体系。

4.2.3 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作为一个组织本身就需要制度的支撑,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强调制度对于工作的意思,并指出制度是一切工作的“灵魂”[7]。对于一个有效的组织来说,制度是基础,是一切工作开展的行为规范和指导原则[8]。因此,制度建设支撑服务体系是指为了保证创新基地正常运行和实现其有效管理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原则,是实现创新基地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先进的科学制度体系将从条件上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行和人才培养的实现。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由学生在自主研制、自主实践过程中现已建成了一整套科学先进的规章制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优秀创新奖学金及奖教金工作的决定》、《AB管理角度制》、《档案及设备管理制度》、《创新基地工作手册》、《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科惠杯”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管理办法》、《实验管理规定》、《创新实验室开放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证了创新基地对人才培养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提供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实现的制度支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了研究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团队组织协调能力。

5 创新基地人才孵化效益分析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各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两大特色模块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创新素养方面,创新基地近年已向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骨干和领导。此外,创新基地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富有鲜明特色,成功举办了第五期“名家会客厅”、第四期“创新影院”和第三届“科慧杯”创新实践大赛;同时开展了“全国赛事”和“访学交流”等活动,并多次聘请校外企专家开展技术研讨会。

在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基于2008年创新团队成果转化数据统计,学科专业涉及到机械设计、电子与光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学术成果技术含量高,如:SCIE、EI(核心板)期刊30篇;CSCD(核心板)、EI(扩展版)期刊37篇;SCI(核心板)刊源期刊5篇;申请专利一项;A&HCI、SSCI刊源期刊3篇;由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了一批项目已申请专利20余项,催化出科研成果13项。

在创新实践方面,创新基地支持在研项目、国家“863”项目4项;参加全国TI DSP大奖赛获得优胜奖;全国Nios嵌入式软核心处理器设计大赛中取得第三名;全国“挑战杯”赛中累计获得了5项全国奖、10项省级奖;依托研究生创新实验室,组建“巴将军机器人足球队”参加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获得一等奖。此外,在创新基地运行期间里,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重庆市学位办等上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并在2009年连续获“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第七次专向资金资助,对创新基地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6 结语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核心。高校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与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的前沿阵地,应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实践表明,此模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明显的提高,高校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特征和教育规律,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摘要: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要素,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两大特色模块建设模式。通过此模式的方式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团队,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方祯云,龚桢梽.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3-25.

[2]刘月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0-91.

[3]张建林.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3):34-36.

[4]孙泽平.高等教育职能更新与创新人才质量标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133.

[5]吴冰.论加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1):148-149.

[6]方祯云.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5(9):16.

[7]方明,谷成久.现代大学制度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34.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二

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

一、对“创新”的探讨

1.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创造了缤纷的世界,正是思维的力量所起的作用。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想法和见解,最终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对于创新思维,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的高级阶段,在一般思维的基础性作用上进行训练。其次,创新思维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思考,这种运用不是单纯的罗列叠加。

2.创新能力

结合中职学生群体,笔者认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思维之上,对现有的产品、技术有实践性的提高。可以是一个好的建议,一个好的方法,如果可以转化为实践,经历了实践的考验,就可以看做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中职学生创新思维现状

1.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知识的积累和一般思维的训练是创新的基础。中职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与一般高中学生不同。他们有的表现出严重的偏科现象,有些对理论知识比较反感,因此整体上知识的构建有待加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对传统知识掌握不好,学生反而没有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正确加以引导,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一些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中并不突出,在实训课程中表现得较为优秀。这也说明中职学生各有所长,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2.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经历了中考失利,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呈现一定的自卑心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他们并不是完全放弃自己,也渴望表现,渴望被肯定。那么在创新思维的训练中,就可以体现学生的优点,或者是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独特性。这对他们心理满足感的建立和对知识的钻研,都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此外,中职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却不会把握条件。有些学生有创新动机,但面对实践过程中繁琐的程序和较复杂的问题,不去钻研和请教,也较少利用学校条件去练习,这样难以创造出创新的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当有创新灵感的时候缺少坚持的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抓住灵感,付诸实践,并且要持之以恒。

三、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高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依托于课堂。在创新指导这门课程中,对于创新思维、创造技法的论述较贴合实际。书中很多案例吸引了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在思索是否可以改进身边的事物。令笔者欣喜的是,在开设创新课程的班级中,有的学生利用下课十分钟对粉笔进行了改造,将粉笔雕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酒杯,惟妙惟肖;有的学生利用手中的电线制作了眼镜,甚至制作了动物造型;有的学生还制作了简易的门铃和手电筒。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逐渐形成了创新的意识。

创新思维方法包括自由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等方法。常用的创造技法有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等。自由思维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枷锁,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联想思维展现人类思维的广阔,逆向思维改变司空见惯的想法,侧向思维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掌握了这些丰富多彩的创新思维,加之创造技法的运用,对学生专业探索过程会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

2.调整学校学科设置

第一,职业学校的特色是专业与市场密切结合,学生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在校期间,除了传统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之外,必可不少的就是增加创新课程。在笔者学校,学生第一年入校以文化基础课程为主,可以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整合和构建;第二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配合更深入的文化课程学习。另外学校对于绝大多数班级开设一门创新课程,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科研创新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创意收集表,帮助学生记录日常的创意想法,抓住灵感的瞬间,加以引导和鼓励,以此获得好的效果。

第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有创新。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即权威的想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有些天马行空的创意。教师应当鼓励和启发,并积极引导。在教学模式上要敢于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充分发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交互提问等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威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改变僵硬的想法,敢于提出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道具教学法,利用身边的物品例如回形针、牙签等进行制作,逐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愿意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久而久之,创新思维在学生生活中形成习惯。

3.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可以营造创新的氛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改进。在校园内开设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同时也给希望创新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每一年笔者学校都会举办技能文化节,包括各个专业的技能比赛、优秀作品的展示、模拟应聘等活动。通过几天的交流学习,学生在课堂外收获了更多启发。此外,平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而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时,在比赛前的准备过程中培养毅力和钻研精神,充分发挥创新灵感。比赛鼓励和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对专业进行探索。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对于创新的关注度。

校企结合是培养创新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一般与当地的企业有合作,学生在工学交替和下厂实习的过程中有机会真正接触到机器的运作。这和平时的实训课程又有不同,工厂生产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技术问题,这对学生是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学生思考探索的好机会。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利用过硬的专业知识,结合创新思维,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祖国未来的发展。中国如果要改变“世界工厂”的地位,就必须将“中国制造”改变为“中国创造”。而“中国创造”正需要依靠年轻的一代,他们富有活力,能接收新鲜事物,需要教师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徐振寰.潜能与创造力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张大均.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宗亮.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3(10).

[4]颜隆忠.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6).

[5]王培,刘光俊.论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3).

[6]耿俊茂.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9).

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三

浅析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重要阶段,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分析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探索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对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作 者:杨荣敏 王让会 吴鹏飞 YANG Rong-min WANG Rang-hui WU Peng-fei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年,卷(期):23(12)分类号:G643关键词:培养 研究生 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四

1内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1.1研究生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临床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增加,而且研究生无执业医师资格证,因此无法单独管床及进行临床诊治操作,从而使临床技能培训机会大大减少;此外由于面临就业困难的压力,部分内科学研究生在本科实习阶段开始忙于考研复习准备,很少参加临床转科实习,造成临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1.2研究生人数与教学之间矛盾突出导师指导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普通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考研队伍不断壮大,造成临床研究生人数大大增加。但医院各科室导师人数有限,故导师单独指导研究生的时间相应缩短;部分导师由于工作繁忙,不重视科研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1.3理论知识教育存在不合理之处

5.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五

(教研[200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目的,是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现就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一)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研究

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深刻改革、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要成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分别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实施方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三)深入研究,建立新型培养模式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要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产生一批示范性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新型培养模式。

(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

加强培养研究生的信息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实验装备研究条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指导力量,改革管理机制,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条件。

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提供专门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研究生创新中心要与有关优势学科的平台和基地有效衔接,充分地发挥校、院、系(所、中心)已有的研究条件和各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

(五)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加强优质研究生教学用书建设,发挥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的优势,在一些基础性、通用性课程编写出系统性强、内容新、水平高的教学用书或精品教案,或有组织地引进一批国外先进的教材或教案。

建立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体系,如高水平系列学术讲座、精品课程等多媒体课件、精品教案库、信息与学术交流网站以及其它网络资源利用平台。

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间的学术活动。

(六)加强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资助优秀博士生科研创新。从政策上、经费上支持博士生从事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激励博士生做出重大创新成果。

建立博士生访学制度。为优秀博士生访学提供支持,配备导师并为其进行实验、合作研究等学术访问活动提供条件,以发挥特色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实现学科间、高校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设立博士生学术论坛。博士生学术论坛以博士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为主,促进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同时,积极发挥导师和著名专家的指导作用,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评选优秀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评选优秀学位论文,激励和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继续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及其相关的奖励、科研资助工作。各省级学位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可开展相应的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工作。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抽查。

三、组织实施

(七)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一般采取立项的方式进行。具体项目应有创新的内容,明确的目的,较大的意义,较好的实施条件,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必要的经费支持。项目实施应有专门管理组织和学术指导组织,实行项目责任人制度。项目批准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项目结束时要组织必要的检查和评价,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效益。

(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把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切实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九)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在改革培养模式、指导和激励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对优秀研究生导师给予更多的支持。

(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列为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要与“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大学建设计划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重点学科建设奠定的良好条件,实现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同时要发挥重大科研项目的牵引作用,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十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委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积极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研究生教育创新改革的不断深入。

(十二)教育部对全国性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进行立项并给予资助,如继续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等;同时,对已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委及学校立项资助的,并具有示范性、创新探索性的重点项目给予立项支持。

(十三)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各单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工作。项目经费主要由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列入预算,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与资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委的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应分别筹措资金,用于支持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

6.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篇六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

( 一) 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薄弱,创新精神缺乏

创新意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随着研究生扩招却导致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薄弱以及创新精神缺乏[2],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研究生学习动机外化[3]。自从本科生扩招以后,本科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致使选择读研的人数逐年增多,而大多数人选择读研是以此作为找好工作的跳板,并不是真正准备从事学术研究,致使研究生学习动机外化,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足。二是由于我国长期受儒家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研究生习惯于尊重权威,毫无疑问地接受现有知识,特别是一些推荐免试研究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成绩好被推荐免试读研,殊不知,正是由于这些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生通常采用固化思维思考问题,导致创新思维不足。三是研究生扩招导致教育资源短缺,一个导师往往带研究生太多,再加之导师本身也有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根本无法对研究生充分指导,影响研究生创新培养。四是研究生读书期间兼职当辅导员或到一些高职院校上课,无充足时间进行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 二) 科研创新实践参与度低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坚强基石是必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多元化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经验,而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目前侧重理论学习,特别是大多数高校没有针对文科研究生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致使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参与度低。实际上,由于研究生扩招后,一个研究生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并不是每个研究生都能参与到导师科研项目中,再加之一些高校存在“四无”导师( 无课题、无经费、无文章、无产学研实践经验) ,研究生要想得到科研实践更是遥不可及,远离了科研实践的论文也缺乏创新性。

( 三) 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少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进行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无疑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往往只开设主要必修课程,很少开设学科交叉课程和实践课程,导致研究生知识面狭窄,缺乏高层次研究应具备的坚实学科基础,研究生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不多,学术成果质量也不高,能在《Science》、《Nature》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生更是屈指可数,原创性成果更少。

二、制约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

( 一) 传统文化影响约束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影响非常大。传统文化倡导的谦虚、谨慎等“中庸之道”约束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即使有创新点,由于担心失败,也不愿意多花时间深入研究。同时,受传统文化影响的高校一直是以政府行政约束为主导,过强的共性约束忽视了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二) 传统教育模式制约创新

1. 课程设置制约创新。一是在课程设置时过分强调学科方向,基本上按照二级学科设置研究生专业课程,缺少交叉学科综合课程,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二是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一些高校培养的研究生主要偏重理论学习,没有将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需求相结合,培养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低。三是选修课程少。一些高校为了节约教育成本,只按照二级学科设计几门核心课程,减少或取消选修课程,研究生不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修有关能扩充知识的课程。

2. 教学方法制约创新。高校在培养研究生时要么将本科以知识传授为主的面对面灌输教学方法运用于研究生教育,要么就给研究生案例资料进行所谓研讨。而由于研究生兼职过多没有充足时间消化案例,案例研究也就成为“教师讲案例,研究生被动接受案例”,从而缺乏创新思维训练。

( 三) 优秀导师短缺影响创新

水平高的研究生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可靠保障。近年来,研究生规模扩大化与优秀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优秀导师资源有限,导师指导研究生过多会出现“羊群”现象,导师科研课题不足又会影响研究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 四) 学位论文缺乏有效过程监管阻碍创新

检验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而我国研究生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却亟待提高。从论文选题看,往往会由于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不畅出现一些论文选题易走极端现象,要么论文范围大、理论深,要么论文缺乏创新性。从论文撰写时间看,该时间段刚好是研究生找工作或准备考博时间,时间冲突会诱发研究生在很短时间内粗制滥造论文,往往借鉴过多,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从论文评审答辩看,由于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时间紧,专家收到的学位论文太多而无暇认真评阅,答辩委员对研究生论文不是特别熟悉以及对研究生产生同情心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往往会出现学位论文“放水”现象,整个论文过程缺乏有效监管,阻碍学位论文质量创新。

三、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 一) 研究生导师团队化

研究生导师团队水平高低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高校往往由一名导师负责几十名研究生,而一名导师的时间、精力和知识结构都有限,致使在指导研究生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建议利用导师团队优势引导研究生创新培养。

1. 强化研究生导师团队遴选工作。研究生导师团队是保证研究生教学科研水平的关键,遴选研究生团队导师不仅要看导师团队学术水平,还要看导师团队成员学术道德、教学水平与产学研实践经验,鼓励由校内导师牵头组织,由校内多数教师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当地企业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管一起构成导师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师团队成员的时间、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优势培养创新型研究生。

2. 规定导师团队保持一定科研项目经费。鼓励导师团队积极申报并承担各种纵横向科研课题,以便导师团队带领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并引导研究生积极申报研究项目。同时,实行导师团队研究生招生名额与科研课题经费配比原则,控制导师团队带研究生数量,确保研究生科研训练机会。

3. 建立导师团队定期考评淘汰制度。一些高校只注重研究生导师选拔而不重视定期考评,有的教师一旦当上研究生导师,几年都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也没有科研项目经费却同样带研究生。为了营造研究生培养良好学术氛围,高校应打破导师终身制,建立导师团队定期考评淘汰制度,明确研究生导师团队职责与退出机制,加强研究生与导师团队互选竞争,有效保障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二) 教育模式特色化

1. 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设计研究生课程应尽量增加学科交叉课程和实践课程,让研究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定位将研究生教学计划转变为个人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首先,注重学科渗透。改变研究生课程按照二级学科设计思路,按照一级学科开设相关选修课程,鼓励研究生根据自己兴趣和学科定位自由选修,推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其次,突出学科前沿。设置学科前沿专题课程可以让研究生拓宽视野,站在学科前沿高度思考问题,引领研究生做出突破性价值成果。最后,加强实践环节。尽量为研究生增加实践课程以及企业调研、企业高管主持的专题讲座等,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多样化。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方法应从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转向以研究生为主的自主自发型,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在线上教育环节,利用目前流行的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慕课”) 优势创设研究生MOOC课程学习社区,教师将要讲解的主要知识点通过MOOC微课程展示给研究生提前预习、归纳和整理,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学习。在线下答疑环节,采用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辩论式教学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研究生主动参与教研探讨过程,主动质疑和科学批判,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 三) 考核评价多平台化

研究生考核评价多平台化对于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目前,研究生课程考核主要通过单一书面纸质试卷形式进行,而且一张试卷不可能全面考核课程所学主要知知识识点点。。事事实实上上,,基基于于研研究究生生创创新新教教育育应应更更多多地地进行开放式学习与研讨,培养研究生多视角思考问题和发散思维训练。因此,研究生考核评价应当多平台化。

1. 利用课程考核体系综合考核评价。研究生课程考试应鼓励进行课程全方位能力考核,而不是仅凭一份纸质试卷进行考试,避免研究生在期末依靠重点突击的投机心理。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按确定权重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程小论文、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听取科研讲座等方面内容。期末考试完全实行主观综合题的能力水平考核方式,检验研究生课程学习后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融合能力。

2. 利用MOOC资源考核评价。MOOC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等特征而受到成人青睐,MOOC能够赋予研究生充分自主性,方便研究生根据自己时空和兴趣主动学习。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应积极利用MOOC教育优势,加紧建立研究生MOOC课程学习与成绩认证转换体系,实现跨国界、跨地区和跨校际MOOC资源共享,促进研究生MOOC课程成绩转换与考核评价。

3. 利用实践基地考核评价。检验研究生创新能力好方法就是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高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以便教师带领研究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科研实践,进一步验证研究生所学理论,积累研究生工作经验,研究和指导社会现实需求,增加研究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考核实行双导师制,由带队教师和实习基地导师一起根据研究生实践态度、实践考勤、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总结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 利用竞赛考核评价。检验研究生创新能力另一个好方法就是让研究生参加科技竞赛[4],以赛促学,以赛促训。通过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比赛项目,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还可以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研究生创新创业热情,加快研究生知识融合与创新能力提高。

( 四) 学位论文管控体系化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高校应建立从研究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过程指导、中期检查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各环节管控体系以及论文淘汰制度、论文督导制度和论文终身负责制度,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1. 完善论文过程管控体系。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控体系是保证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关键。高校必须针对学位论文各环节建立管控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在论文提纲拟定阶段,应建立论文提纲管理制度,导师团队督促研究生多看文献多总结多实践,根据自身知识结构以及选题前沿性和应用价值拟定论文提纲,与导师团队多次沟通修改后确认,同时确定论文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在开题报告阶段,建立论文开题报告制度,研究生认真按照开题报告要求事项组织填写,在与论文导师团队多次协商修改确认后提交,在开题报告答辩时,研究生仔细聆听在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等方面的专家意见,并认真修改。在论文写作期间,研究生每周应将写作中的疑惑、进展与体会及时与导师团队沟通,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初稿,由导师团队出具修改意见后完善,如此反复进行五六次,形成具有一定创新性学位论文。在论文中期检查期间,由论文中期检查组对论文内容新颖性、数据真实性、分析方法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判,给出中肯建议。在论文评审阶段,建立论文匿名评审制度,评审专家不能分配论文过多,保证评审专家有足够时间评阅论文,提出评审意见。在论文答辩阶段,建立论文导师团队答辩回避制度,由答辩委员从论文选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写作水平和答辩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学位论文结果。

2. 建立学位论文淘汰制。我国高校每年都要进行优秀学位论文奖励评选,而几乎很少有学位论文答辩不过关情况,也很少有因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而推迟研究生毕业的情况,说明高校还没有真正建立学位论文淘汰机制。只有建立论文淘汰机制,才会给研究生一定压力,督促研究生端正学位论文写作态度,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

3. 建立学位论文督导制与终身负责制。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还应建立学位论文督导制和终身负责制。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督导小组,监督指导学位论文相关制度执行情况。同时,确定学位论文终身负责制,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监管,促进进研研究究生生创创新新能能力力培培养养。。

参考文献

[1]张鸣号,等.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教导刊,2015(5):8-9.

[2]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63-166.

[3]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9(8):99-102.

7.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篇七

关键词:高职;实践;创新

1 概述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决策者迫切地需要给企业的持续发展找到新的方向,摆脱以往低价竞争,简单重复工作的泥潭,从而实现高效的竞争。[1]作为高职院校,如何顺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显得尤其重要。

2 当前高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依然是灌输式,缺乏相应实践平台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特别是很多偏文科专业,依然全部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很难集中精力。

2.2 实验室淘汰快,建设耗资大,使用学生少 当前,各高职院校建立了很多自己的相关实验室。一方面很多实验室创建后,由于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不少实验室可能使用不久就不能满足最新的实验需求。因为很多新的知识都需要基于特定的环境,而原有的实验环境并不能满足,尤其是计算机等专业,实验室的更新很快。另一方面,升级实验室的成本很高,而随着招生规模的缩小,出现很多小专业,相关实验室的使用学生人数也呈下降趋势。如果把所有的实验室都及时创建升级,单个院校很难单独承受。

2.3 高质量教材缺乏,能完全匹配实验环境的更少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都很重视教材的质量,诚然,经过很多从业人士的努力,高质量的教材越来越多,不过,数量上还是不能得到满足。[2]另外,很多高质量的教材有一定的软硬件使用环境限制,并不能完全匹配所有院校的实验环境,因此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2.4 对技能型实验教师不够重视 当前,高职院校有相当一批实验教学队伍,他们相对于普通教师,实践能力更强,然而,在高职院校,依然延用和本科教育一样的职称划分序列,实践教师依然属于教辅系列,而不属于教师系列。这样不利于调动实践教学热情,也对整个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队伍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2.5 实践教学仅仅立足于学校,与社会有较大脱节 目前,很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更多的是在校内想办法。不少校内学到的实践技能,在社会上使用到的频率并不高。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

2.6 只注重实践能力,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注意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手把手的教,直到教会学生为止,然后仅仅止步于此。他们并没有注重更高层次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3 解决思路及办法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制约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3.1 改变教学方法,用实践教学带动理论知识教学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寻找教学的实践点,集中精力加强实践知识点教学。即使是部分文科专业,也有该专业的重要实践知识点。我们应该以这些实践知识点为中心,带动其他理论知识的教学。

3.2 实验室建设要考虑长远,同时探讨合作建设实验室 相较于部分知识更新较快的实验室,在建设前,我们应该组织该领域部分专家进行严格论证,充分考虑到后期的可升级性,以便后期能更方便地升级。同时,对于部分大型实验室,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更新较快的实验室,可以考虑临近几个学校合建。合建有诸多好处,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还能提高相关实验室的利用率。同时还能促进学校间的交流,相互探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3.3 鼓励使用规划教材,引导本校教师自编教材 加强教材选用过程的引导,鼓励选用实践性较强的规划教材,同时也鼓励本校教师,集中精力编写契合本校实践环境实际的针对性实训教材,这样实训本身更有针对性。当然,对于实训教材我们要严格把关,防止基于其他目的的教材编写。在编写本校实训教材前,要求相关教师结合本校实训室实际情况,结合本门课的知识点,依次列举出需要做且可以做的所有实验,然后针对具体实验,具体分工编写。使用本校实训教材能避免出现有的教材虽好,但是到具體环境也会水土不服的情况。编写完成后,再找相关专家评审,通过后,就可以投入教学。今后可以随时更改,完善。

3.4 重视实验教师的培养 实验教师的培养也是重中之重。首先,管理机构层面,可以考虑将实验教师纳入教师系列,这样实验教师就是实践水平更好的教师,地位也得到相应提升。学校层面,首先待遇方面,实验系列要和教师系列一致。另外,外出教师专业培训方面,实验教师也要积极纳入,让他们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技能,从而传授给学生。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实践能力学生的前提条件。

3.5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与社会接轨 人们都说,社会是最好的大学。所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不能闭门造车,要紧跟社会发展。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实践技能培养的方向。我们应该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尝试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定期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然后结合校内实践,相互促进,从而和社会需求保持同步。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6 注重实践,更要注重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然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只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而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是低端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力度。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学实践过程中,多使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其次,考试考核中,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以多使用无完全固定标准答案的理论试题或操作题目。另外,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比赛。最后,积极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来校开办讲座,健全并助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相关人才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应该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做到与社会更好地结合,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人才动力。

参考文献:

[1]郑泽国.广之旅的品牌化之路[J].品牌,2008(1).

[2]李平.高职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教材质量控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2(2):83-84.

[3]李明华.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科学,1999(6):1-3.

8.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八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不是什么新论了,自从提倡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都把目光转向了这点,这也成了我们当前教育的重点。可是很多观点都是从理想方面来谈的,而我们作为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好条件,因为我们是始终和实践以及创新连在一起的。在过去,我们课题组的成员都在思考这一问题,但都是个人方面的成果,我们这一次要通过集体的力量将这些成果汇聚在一起并使他更加强大。

二、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课题的理论价值:

对理化课堂上进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坚持运用陶行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贯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的指示,根据我校初中的实际情况,学习国内理化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结合理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

2、课题的实践价值: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发展教育的客观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从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塑造适应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

理化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做”的科学,理化实验教学中最能发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功能。现在理化学生实验,多为老师手把手地教或演示,学生不动脑筋,只是被动的看或做,长期下去,学生不会动手,怕动手,不会动脑,怕动脑,不会处理一般的简单问题了,对理化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更不要说什么创新了。所以我们认为开展对理化课堂上进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十分必要。

三、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实验主要是研究初中理化实验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行为能力和基础能力之间的关系。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积极开展理化实验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施四个转变:

(1)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参与式学习;

(2)从以记忆为主的机械学习转变为以深刻理解为主的意义学习;

(3)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学习;

(4)从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力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力求通过理化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分组实验,设计创新实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撰写小论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等活动),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不断享受成功的感受,使学生能自主地将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有机地结合,“心智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锻炼和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提高理化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研究水平。

2、课题主要内容的论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指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创造发明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后者主要是指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尽管上述“新”东西可能是别人已经发现、提出或者解决了的。中小学科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那么亲自去把握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强烈”,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能极大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能动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计划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

1、多看:当学生遇到疑问时,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学生看了实验后解除心中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动手做实验是学习研究理化、化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多看”能培养学生用实验来研究理化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有新发现中产生创新的萌芽。

2、多想:我们让学生带着疑惑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让实验事实说明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疑——鼓励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明白理化的科学道理,在实验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多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激活,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做:我们精心组织学生上好每次实验教学课,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课前提出预习要求,实验时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妥善处理废液和废渣,及时清洗仪器,打扫实验室等。

对教材中操作简便、易成功、耗时少、安全无污染的演示实验,我们尽量改为边讲边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学生总结归纳,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同时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组织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准备,使学生了解一些实验操作要领,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一起参与实验演示。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遇到问题可通过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途径寻找对策。

同时本课题也在注重理化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新”、“细”、“实”、“活”。

1、新:教师要确立教育的新理念,“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是靠教师去培养和挖掘。

2、细:实验教学要严谨细致,倍加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联想一切、善于比较异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等良好的创造思维的品质,从而实现教育的超越。

3、实:实验教学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制定的目标,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在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做”上下功夫。

4、活:教学方法要科学灵活,教学手段要合理恰当,善于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五、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十一五”期间,我校已经研究了十多个省、市级课题,对教学中面临的多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本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参与本课题研究的老师,大都也参加了上述课题的研究,他们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厚实。

本课题组的组长丁凯通校长,大学本科毕业,系当前我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工作多年来特别注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创造快乐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学实绩显著,并且善于专研。

本课题的主持人杨国岭老师,大学本科毕业,系我校初二年级副主任,工作以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曾多次承担学校、县和市优质课比赛,并获奖,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所撰写的教学案例、论文多次在县、市、省、获奖。同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我校不可多得的实干型教师。无论接受什么任务总能按质按量完成好,在教师群体中有一定声誉。且教学功底扎实,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课改热情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课题组其他成员也都是我校的一线教学精英,她们教学功底扎实,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她们课改热情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业务上精益求精,肯钻研,肯创新,工作相当吃苦,有爱心。

一旦投入了课题研究,我们都将以高昂的热情参与教研,给课题充分的时间保证。

六、课题的研究人员分工以及实施阶段的计划

1、课题负责人:丁开通、杨国岭

2、课题分工:

(1)第一小组:组长:丁开通

组员与分工:

A、陈洪曙、葛乃军负责课堂教学

B、吴乃江、徐李亮负责调查与研究

(2)第二小组:组长:杨国岭

组员与分工:

A、蔡中祥、刘红梅和彭青红负责数据分析总结

B、梁浚、韩丽华负责实验与反思

3、课题研究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阶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初)

主要任务:

1.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2.选定实验班级,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3.填写课题申报的有关表册,完成本课题的申报工作;

4.认真规划本课题的具体内容,拟定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研究阶段(20xx年7月初~20xx年8月底)

主要任务:

1.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成各组的实验研究方案;

2.组织理论学习;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课题实验进行理论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研讨、交流活动。

第三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8月初~20xx年12月初)

主要任务:

1.收集与创新素质教育相关的资料以及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组织集中学习。

2.在每周的.业务学习活动中讨论新课程与创新教育的联系。

3.分析不利中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存在的问题,分小组分内容进行研究,着重讨论与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走进课堂,通过研究课或是录像课的形式直观了解这些问题,并将改进的方法付诸于实践,检验它们的实际价值。

第四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主要任务: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

2.在本校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推广。

3.整理研究档案,完成结题报告。

9.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篇九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科研反哺教学是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教学改革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学校实例,探讨了科研反哺教学的多种模式。

关键词:科研;教学;创新能力;科研反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04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大学实行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1]。高校通?^课上和课下,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第一课堂改革的重点在于改变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入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目前改革的重点是丰富其内容,完善其制度,持续其发展。然而,不管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首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和工程相关,和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则大部分学生愿意自主学习。

如何将工程问题,生活相关问题引入到学习中呢?科教融合,利用科研反哺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早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已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高等教育中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一、科研反哺教学的必要性

法国最早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将其作为大学的一种思想和理念,体现了欧洲大学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而最早在实践中贯彻该思想的是十九世纪初的柏林大学[2],其在创立之初就坚持“教学基于科研,科研包容在教学之中,科研服务于教学”。目前,部分高校由于政策导向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为了提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吸引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利用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对于教师提倡科研教学并重,“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另一方面,用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下面将以我校为例,浅谈科研反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二、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一)第一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课堂教学中,科研反哺教学方面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相同公共课程,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针对本专业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专业课方面,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利用一个工程项目实例为基础,讲解各种相关基础算法。

(二)以项目为基础的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

针对校内实习学生和毕业设计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毕业去向就业、考研、留学等,设计不同的实习和毕业设计题目。以计算机学院为例,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学生实习,将要就业的学生选择去实习单位,校企联合培养。保研和考研的学生3-5人一组,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文献综述阶段,此阶段学生要明确研究任务,并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该阶段是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第一个阶段,教师一般会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筛选资料,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查阅外文资料等。此阶段学生要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完成一篇文献综述,指导教师给出评阅意见和成绩。(2)分析问题阶段,本阶段主要根据文献综述信息,对教师所给的科研题目进行分析,小组同学需对工作进行汇报,并和教师一起进行交流,然后针对后续工作小组同学进行分工。通过此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交流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解决问题阶段,此阶段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对课题项目问题,例如算法问题进行建模、编程等,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此阶段教师会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验结果或程序结果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注重哪些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创新。小组同学要进行汇报,并进行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并撰写报告。通过此阶段的学习,能够进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成果展示阶段,此阶段教师会指导学生对前期工作进行提升,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或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大四第二个学习毕业设计阶段,因学生实习阶段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此阶段,学生一人一题,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需凝练适合学生独立完成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实践能力。

(三)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我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组织学生各项学生相关竞赛,多数学院有完善的第二课堂制度,有完善的导师制度。越来越多的教师带着自己的科研项目参与到学生第二课堂中,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项目申请书,引导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框架设计、总体设计、实现、问题分析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和实际工程或日常生活相关的项目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二课堂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三、结语

科研反哺教学,真正实现科研服务于教学是目前高校努力的方向。科研反哺教学,一方面,教师能够实现科研教学齐头并进;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交流、协作、资料撰写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校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0.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培养研究 篇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我们要落实纲要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全面、合格的创新人才。对于机械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要着重关注机械类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竞赛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其成为具有深厚传统基础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还要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动手能力强、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机械类大学生的特点

周济在2006年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上就曾經说过:机械很重要,没有机械就无所谓工业;创新很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设计很重要,设计决定产品的成本、功能和使用寿命。[2]工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机械创新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向前发展,机械在整个高等教育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有的专家也指出机械是一个“万能专业”。

正因为机械专业的通用性和万能性,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机械类专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可观的就业旺势,因此成为了理工科考生报考的热点专业之一。就高考录取人数和分数来说,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在招收数量不等的机械类学生,在同一学校、同一招生批次中,机械专业的学生入学分数较高,因而机械类学生具有更好的前期学习基础。

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学习内容较多,既要学习基础的人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和理论力学知识,还要学习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加工制造和机械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根据专业方向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如优化设计、精密加工、机器人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等等。特别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还要进行工程训练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工程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工厂,亲自动手操作机器、生产产品,以期在实践中锻炼真知,在锻炼中磨练意志,在磨练中提升能力。

因此机械类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具有广泛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的潜质,具有开拓的精神,能够将理论和实践主动联系。

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培养途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大学生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参加科研创新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3]虽然机械类大学生有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倡导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积极探索符合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笔者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努力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做法,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竞赛意识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正确的思想来源于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的科学思考,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情感的因素是认识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就要让他们接触大量有关创新的活动,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通过现场参观、聆听讲座和深入讨论三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现场参观,由感知激发创新兴趣。在新生入学之初,带领学生参观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创新实验室和历次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用创新竞赛辅导老师、工人师傅和学长实际的生产场所、现代化的实验设备来促进大学生对机械及科技创新的情感认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2.聆听讲座,由案例激发创新兴趣。大学生富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其思想有时又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接触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后,要想增强其创新意识必须要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因此,要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学者或者比较突出的获奖学生代表进行讲座,讲座内容如针对某一次科技创新大赛的赛情介绍、一般的创新思维方法介绍、获奖学生代表成功历程介绍等,从科技创新的历史发展、机械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过程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深入讨论,让学生成为主角。经过现场参观和聆听讲座,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创新元素和创新素材,这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创造一定的空间和氛围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在讨论中要让学生成为发言的主角,通过点拨来揭开其深层的思想火花,如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法来促进学生创新观念的内化。

(二)通过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竞赛能力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一精辟的论断阐明了实践对于人的认识和思想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实践创新的教育作用。同时为了保证实践创新教育环节的顺利实施和创新教育功能的发挥要加强引导,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三个实践平台的锻炼机会:

1.工程训练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平台。在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培养过程中,工程训练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零件组装与拆卸,工程训练中心都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大平台。学校要为大学生营造创新必需的硬件环境,为大学生创新提供物质技术支持,包括开放基础研究性实验室、各种功能的专业性实验室。针对不同的创新需求,工程训练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的教学活动前提下,要加强对创新竞赛学生的辅导,通过学校的奖励机制和激励措施让老师们乐于辅导,让工人师傅们安于辅导,让学生们在创新竞赛过程中成长、成才。

2.与上级创新竞赛机构对接平台。学校创新竞赛团队的组建与成立很大程度上与省内、国内创新竞赛机构举办的创新大赛相衔接,学校要积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各种参赛信息,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大赛。同时要做好创新竞赛的赛前、赛中和赛后管理,让学生的付出有回声,让学生的表现有反映。例如我校近来为对接省、国家机械类的竞赛组织了校内的相应比赛,扩大了参加学生的人数,增强了各种竞赛的影响力,激励了一大批学生参加到竞赛中来。在作品准备和参赛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为参赛学生配备了相应的指导教师。同时,通过组织和参加创新竞赛,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促进了其创新竞赛能力的提升。

3.工厂实践平台。假期和工厂顶岗实习时间是大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生产线、增长实践经验的黄金时间。为了通过在实践中锻炼和强化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联系生产企业,通过友好协作单位、固定的实践基地、临时用工企业等为学生牵线搭桥。学生在生产一线参与的虚拟课题或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效果都是检验我们教育工作的预测,我们要跟踪观察、遥控指导或者上门辅导。

通过上述三个平台的搭建,逐渐让学生打牢创新意识的根基,增强创新竞赛的能力,发挥创新的实力。

(三)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营造学校创新竞赛氛围

创新竞赛氛围的营造不是让学生形成争名夺利局面,而是要让学生人人关注创新、关心创新、支持创新,形成创新的时尚和创新的带动效应。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及时对创新竞赛活动进行总结。在表彰科技竞赛中的佼佼者时,既要通过物质的奖励如奖金和奖品,也要通过精神的奖励如证书和宣传报道,告知大家创新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以此来激励和鼓励大家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竞赛。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周或者科技创新月来宣传在大型竞赛中获奖同学及指导老师的情况,也可以举行“科技创新之星评选活动”、“科技创新教育先进经验交流会”、“科技创新表彰大会”等,并制作海报和宣传资料扩大表彰的影响力。通过表彰优秀,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创新竞赛的热情,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总结经验,分析科技创新竞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创新竞赛和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培养实践与成效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竞赛能力,河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历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工程训练大赛,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了工程训练大赛、工业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三维数字大赛等,学生的创新思想已深入人心,并且在各种省级以上的创新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首届河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首届河北省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在历届河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历届“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都有同学获奖。特别是今年7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中,作品“飞稳”牌长臂减震娱乐自行车获得全国二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现在正在积极筹备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校内选拔赛,学生报名踊跃,指导老师也积极关注,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结语

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机械专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推进工程实践与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教育提升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和改进机械类大学生创新竞赛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动手能力强、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戰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周济.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3).1~3.

[3]云忠,王艾伦,汤晓燕.基于创新大赛的机械工程拓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95~98.

[4]王树才,宗望远,丁幼春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63~65.

| 作者单位:河南机械设计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一篇: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下一篇:小学生预防性侵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