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指导:身边的物理现象(精选19篇)
1.中考物理复习指导:身边的物理现象 篇一
【教学内容】引言、声现象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科学家认识自然界的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知道声音的发生及传播.
4、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
5、知道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知道声音传播的速度,并会估测声速. 【教学重点】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声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程序】 〖引入新课〗
初中物理学的分类及特点,初二部分与初三部分在中考中所占比例,初三复习要点.〖新授〗
一、引言
1、科学家认识自然界的过程
科学家是通过科学探究认识自然界的.
2、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发现并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和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
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4、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声能.
三、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1、响度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
(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为赫兹Hz.
(3)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小,声音的音调越.
3、音色
在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另一个特征—音色来区分.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通常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气体中快.
五、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
六、习题训练:
1、将敲响的锣面用手按一下,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声波传到人体中去了 B、锣面停止了振动 C、锣面的振动太慢,人耳听不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在海面发出一束超声波,超声波传到海底,经4s后接收到经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求海底的深度.(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3、将击响的音叉插入水中,便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km/s.
4、两个完全相同和玻璃酒瓶中装有数量不等的水,甲瓶中水较多,乙瓶中水较少.若用嘴向瓶中吹气,则_____瓶发出的音调较高;若用小木棍轻轻敲击酒瓶,则_____瓶发出的音调较高.
5、站在桥洞里的人说话时,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原因是: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反射的声音从洞口跑掉了
C、桥洞太小,使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
6、在旷野探险的队员为了寻找队友向空中开了一枪,乙队员听到枪声后立即向空中又开了一枪,甲队员经6s后听到枪声,则两人相距________m,如果他们分别以5m/s和3m/s的速度跑步会合,至少经______s才能会合.
7、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已知V1 v1v2tv2v1 B、钢轨的长度 为(v2-v1)t C、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v1tv2v1v2tD、声音沿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v2v18、某同学看到闪电时计时,经过4s后听到雷声,则雷声距该同学距离为________km. 9、进行百米赛跑时,一般以发令枪冒出的白烟为计时起点,若不慎以听到枪声为计时起点,则记录的时间少了_____s. 10、有一山峡宽1200m,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了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的间隔为5s,求这个人离峭壁的距离. 11、一列火车行驶到桥前某处鸣笛,5s后站在桥头的人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再经过63s后火车到达桥头,问火车的速度是多大? 〖小结〗 声音的发生:振动;音的传播:介质 〖作业〗 1、某同学走进一个峡谷,他拍手后经过0.5s听到右边山崖的回声,经过1.5s以后听到左边山崖的回声.求这峡谷的宽度. 2、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分析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记* (每小题2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你的答案填在题后表格中) 1.一位无线电爱好者, 在修理收音机时需要一只约几欧的电阻, 而他的工具盒里的电阻虽然很多, 但都是几十欧或几百欧以上的大电阻。那么, 这位无线电爱好者 ( ) 。 A.必须去商场购买; B.可以取几只适当的大电阻并联代替; C.可以取几只适当的大电阻串联代替; D.从大电阻上剪取一部分使用。 2.下述现象中:①汽车轮胎放气时, 气门嘴温度降低;②锯木头时锯条温度升高;③把烧热的工件放到冷水中, 工件温度降低;④水盆里的水在阳光照射下, 温度升高。以上是由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 )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④。 3.体积相同的实心球体 A、B, 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1所示, 则 A、B两物体所受重力及其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 ) 。 A. GA=GB, ρA=ρB; B. GA>GB, ρA>ρB; C. GA D.GA>GB, ρA<ρB。 4.下列物质中, 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 。 A.雾; B.露; C.霜; D.雨。 5.“五一”联欢会期间, 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了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6.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 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 ( ) 。 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至20cm之间。 7.如图2所示, 闭合开关 S, L1和 L2两灯都不亮, 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 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 。 A.电流表损坏; B.L1灯丝断了; C.L2灯丝断了; D.L2灯口处短路。 8.标有“220V 40W”和“220V 60W”的两只灯泡 L1 、 L2 串联在电路中时, 两灯均发光, 实际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P1和 P2, 则 ( ) 。 A.P1>P2; B.P1=P2; C. P1 9.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 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通过导体 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 a的电阻大于导体 b的电阻; C.当在导体 b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 通过导体 b的电流为0.1A; D.将 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10.在图4所示的四个情景中, 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 ) 。 A.日食; B.踩影子; C.照镜子; D.铅笔断了。 二、填空题 (每空1分, 共23分) 11.体育课上, 有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知, 跑得最快的是______同学, 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______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2.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 如图5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______杠杆, 缝纫机踏脚板属于______杠杆, 铡刀属于______杠杆。 13.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该车以最高车速行驶1.5h, 其消耗的电能不超过______kW·h。骑电动自行车下坡时, 关闭电源开关, 不蹬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 在此过程中, 自行车的动能逐渐______, 重力势能逐渐______。 ×××型电动自行车 整车质量 (kg) :40 载重量 (kg) :75 最高车速 (km/h) :20 最大续行里程 (km) <50 每百千米耗电 (kw·h) ≤1.2 14.如图6所示, 马路交叉口的地方有一组交通指示灯, 指示来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 每盏灯都标有“220V 100W”字样。当这组灯正常工作时, 电灯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10h总共消耗的电能是______kW·h。 15.定值电阻 R1和 R2并联后, 接到电路中, 两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比 P1∶P2=3∶4, 若将这两个电阻串联到电路中, 它们的电压比 U1∶U2=______, 电流比 I1∶I2=______。 16.如图7所示, 把刚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紧, 倒过来向瓶底浇冷水, 看到的现象为______, 该现象说明了______。 17.图8是小悦同学的一幅写生画, 在仔细观察后,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的两个物理现象: (1) ______; (2) ______。 18.在水中上浮的皮球, 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 它所受到的重力______, 排开水的体积______, 皮球受到的浮力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如图9所示, 物体 A在力 F的作用下, 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 弹簧秤的示数为3牛, 不计滑轮和绳重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 则物体 A的摩擦力是______N 20.某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0所示 (已知两电阻丝的阻值相等,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 它有加热和保温两个工作状态。当开关 S1接 b, S2断开时, 它是处于______状态, 此时电路功率为 P1;当开关 S1接 a, S2闭合时, 它是处于______状态, 此时电路功率为 P2, 则 P1∶P2=______。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共22分) 21. (2分) 如图11是一个通电螺线管电路, 开关 S合上时, 小磁针静止在图示位置, 请再结合图上提供的其他信息, 标出电源的“+”、“-”极, 画出螺线管的绕法。 22. (2分) 如图12所示, S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 S′点是人的眼睛在 A处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 请完成此光路图。 23. (2分) 某同学在家中练习安装 A、B两盏完全相同的电灯, 并公用一个开关控制。接上照明电路后, 结果是:开关闭合时 A灯不发光, B灯发光;开关断开时, 两灯都发光, 但很暗, 请你画出这个错误的电路图。 24. (2分) 图13是家庭摇水井中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 请在图中画出力 F1和 F2的力臂。 25. (2分) 如图14所示, 滑轮组要吊起重物, 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6. (4分) 小明买到一块漂亮的白玉石, 他想测量白玉石的密度, 看它与其他石头有什么不同。请根据图15, 完成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数值。 (1ml = 1cm3) 27. (3分)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 班级的“物理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16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 针对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浸入深度或液体密度等因素进行探究, 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 (1分) 你要探究的是:______。 (2) (1分) 所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______。 (3) (1分) 探究的结果是:______ 。 28.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小东同学已连接好如图17甲所示的部分电路,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 (1分) 在小东所连的电路中, 有两根导线还没连好, 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 (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 。 (2) (1分) 开关试触时, 若发现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示数较大, 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 (3) (1分) 实验中小东测出了三组数据, 记录在下表中。若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7乙所示, 请将此示数读出并填入下表中。 (4) (2分) 他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 四、综合能力题 (共27分) 29. (5分)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 小丽一家五口自驾车外出旅游, 她想知道她们全家上车后, 车子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多少。她查阅随车资料知道该车自重1300 kg, 她们家人均体重60 kg, 她估测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 cm2。 (1) 若不计行李重量, 小丽全家坐上车后车子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N, 车子对地面的压强约是______Pa (g取10 N / kg) (2)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 它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汽车轮胎表面做有花纹, 其目的是______; ②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多而且大, 其目的是______; ③小车司机和乘客要系好安全带, 是为了防止______带来的危害。 30. (6分) 如图19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R是滑动变阻器, 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 (1) 你认为油量表是由什么电表改装而成的?说明你的理由。 (2) 图中有一定值电阻 R′, 你认为 R′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3) 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 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请扼要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31. (8分) 将边长是10厘米的实心立方体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 待木块静止时, 从杯中溢出600克水, 如图20所示。 求: (1) 木块受到的浮力; (2) 木块的密度; (3) 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g=10牛/千克) 。 32. (8分) 随着“西气东输”, 天然气进入贵州市民家庭, 小明家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气了。小明家原来就有一个电磁炉, 小明想究竟使用哪种能源更划算呢?他开始实验并收集有关数据: (1) 小明在水壶里放入5000 cm3、20℃的水, 记录下当时的气量表示数是134.731 m3。随后点火并将火调至最大烧水, 开始同步计时。当水烧至沸腾时, 气量表读数为134.871 m3, 需时24min。小明查到天然气热值约为4.0×107J/m3, 单价2.2元/m3。烧开这壶水, 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多少? [1标准大气压, c水=4.2×103J/ (kg·℃) ] (2) 小明又取相同的水在电磁炉上加热, 使用功率为1000W档正常工作将水加热至沸腾, 需时30min。贵州的电费价格为0.5元/度。使用电磁炉烧开这壶水, 需消耗多少电能?花费多少电费? (3) 你建议小明家使用哪种能源?请说明2点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郭彬 路程; 12.等臂, 费力, 省力; 13.0.36, 增大, 减小; 14.220V, 1kW·h; 15.4∶3, 1∶1; 16.烧瓶内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 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17. (1) 树的影子, 光的直线传播; (2) 水中的倒影, 平面镜成像; 18.不变, 变小, 变小; 19.6N; 20.保温, 加热, undefined。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21~25题略。 26.72.6g, 80cm3, 20 cm3, 3.63g/ cm3; 27.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1、2、3, 在同种液体中,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 所受的浮力越大。或者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3、5 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 所受浮力越大。28. (1) 略; (2) 电流表短路或电压表与电路串联; (3) 0.36A; (4) 1W。 四、综合能力题 29. (1) 16000N ; (2) 200000Pa; (3) ①增大摩擦;②减小压强;③惯性。 30 . (1) 电流表, 当油面上升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 不可去掉 R′, 如去掉, 油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会造成短路现象, 烧毁油表; (3) 当油量少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 电路中的电流小, 指针偏转小, 当油量多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小, 电路中的电流大, 指针偏转大。 31.解: (1)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 G排=m水g=0.6kg×10N/kg=6N ∴ F浮=6N (2) 因为木块漂浮, 所以 F浮=G木=6N ∴m木undefined V木=10㎝×10㎝×10㎝=1000㎝3=1×10-3m3 ∴ ρundefined (3) ∵F浮=ρ水gV排 ∴V排undefined 又 ∵V排=V浸=Sh ∴ h浸undefined ∴ p=ρ水gh=1×103kg/m3×10N/kg×0.06m=600Pa 32.解: (1) 水吸收的热量: 天然气炉的效率: (2) 消耗的电能W=Pt=1kW×0.5h=0.5kW·h花费的电费0.5度×0.5元=0.25元 (3) 建议使用电磁炉。 天然气费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材;中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52-2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还是教师和学生共用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教材,它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凭借,也是课程标准思想的载体,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课本是专门为学生上课和教师教学而编写的教材,课本里讲的是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最基础的知识,要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就必须要用好课本。而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上新课的时候还用用课本,等到中考复习的时候,即使教师要求复习课本,也有大部分同学根本无心看课本,又或者不知道看什么,而只是一味地钻到题海中去练习。殊不知,“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好的考题都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离不开课本这一“根”。只一味的做题,恐怕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通过今年的中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基础分值加重,考题的内容与类型与课本内容都更加贴近,课本这一“根”我们不能丢。 1 2013年莱芜中考试题与初中物理课本 1.1 课本中的原图 题7,课本原图,考查与现实生活中的汽车有关的四冲程中哪一个冲程的问题。 题21,课本原图,“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部分实验,既是对知识点的识记,也考查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及结论。 题30,四个图都是课本原图,甲图是课本浮力一节的图,乙图是研究动能大小的相关因素的图,丙图是内能一节的图,丁图是声现象的图。所考查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题目对课本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识记课本内容,更要理解并且能分析并综合应用。 1.2 课本中图的综合 题25,是课本中两个图的综合,一个是凸透镜中的一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另一个图是光的反射作图。两个图都是光学知识,综合在一起,也增加了对学生的要求。 1.3 源于课本的实验题 题27、28、29、31的实验也是源于课本。其中,涉及到了凸透镜成像实验、测物质密度、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测电阻,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4 课本基础上的拓展延伸 题9,是生活中的杠杆——垃圾夹。学生可能并未见过这种实物,但是这个问题的得出可借助课本中所学的知识:通过杠杆的五要素分析,确定支点,分析出这是两个杠杆组成的物体,分别通过分析动力臂、阻力臂的长短关系,便得出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题5,取材于课本的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而且考查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图,明确电磁感应、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题33,是与生活相关的一道题,是课本内容的延伸拓展。其中,甲图取材于课本中的电磁继电器,乙图是图像问题。除此之外,本题还要通过电学知识及路程问题来综合解题。但不管难度怎样加大,也无非是物理知识的综合。 题23,现代医学中对电动泵的应用,电磁学的知识。这也是课本知识的延伸与应用。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题目,将知识得以识记、理解、应用,并且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上述是选择了一部分取自课本的试题。其实,所有的试题都离不开课本内容,无论简单还是困难。容易题可能是原例题习题的变化,困难题题型也肯定来源于课本。只要我们能学好课本,这些题也就算不上是多么困难了。 总之,中考试题与物理课本紧密相连,我们一定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一定要紧抓课本。 2 重视物理课本作用 2.1 扎实复习课本,夯实双基 首先,我们要用课本;其次,我们要学会用课本。课本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本是学生的资源库。学生要读课本,要咬文嚼字,勾勾画画,要找到重点、难点,要多留心、多揣摩,会的地方要弄彻底,不会的地方要划出来想办法弄明白。每一章结束后到底学到了什么,要仔细思考、仔细对照、反复梳理自己的章节思路,达到节节脉络清晰。 2.2 做好课本例题、课后习题 对每一个例题、习题都不能够放过,不仅要做,还要做好做熟,能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灵活对待各种相关题型,并从中找规律、找思路、找方法,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3 以图导学,感受图片魅力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图片,而且这些图片都是一些重点、难点,所以我们不能放过课本中的每一个插图,每一个插图都包含着一个物理知识,我们可以在欣赏美丽图片的同时记住物理知识,更能通过感性认识突破一些难点,何乐而不为呢? 2.4 勤于动手,做好课本实验 中考题中实验题所占比重很大,实验考查也更全面细致。实验能力的提高需要勤于动手动脑,也更离不开物理课本。每一个实验探究的步骤课本中都有所介绍,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阅读实验要求,并且认真讨论、交流、探讨,亲自动手实验,并在实验中真正消化掉。另外,还应该自己创造性地去做实验,用身边的器材去设计实验,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2013年中考试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要充分发挥物理课本的作用。当然,重视课本,并不是意味着只是一味的就课本教课本,就课本学课本,而是要重视课本,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并重,重视课本与适量课外题并举,这样我们的物理教学和中考复习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013年莱芜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综观全国各省市中等物理试卷发现,以现实生活内容为背景的中考题比比皆是。这种命题方式的改变,促使广大师生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所见所闻,力求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自觉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充分体验和感受现实生活,真正做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购物中的“物理” 题目:近期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碎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出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中的()。 (A)热值(B)热容材(C)温度(D)质量 厨房里的中考物理题 每位同学都进过厨房,但是注意过厨房里的科学知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厨房看一看! 1.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一现象说明()。 A.油炸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沸腾后即将火焰调小用“文火”煮,但仍然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将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 B.第二次省时间 C.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D.第一次省燃料 3.夏天,厨房里的自来水管壁上常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液化形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大,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要自来水加压,管内外压强差大,因此有少量水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子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 C.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D.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 5.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要求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会()。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内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 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6.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浇冷却,拿去限压阀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的锅则着不到这样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熄火后,锅内温度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 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7.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场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8.在家里用水壶烧开水时,当看到从壶嘴冒“白气”时,我们就知道水开了,在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是___________现象。 9.用水壶烧水,当水开了后,用水壶向热水瓶中往开水时,你的父母在一旁提醒你:“水快满了”,那么,你的父母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2 10.在炒辣椒时,厨房里的人总是呛得眼睛水直流,有的还打喷嚏,这是因为___________。 11.用同样大小的力,使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在桌上转动起来,将会发现,其中一个鸡蛋比另一个鸡蛋旋转得快些,时间也长一些。请你来判断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 12.家里的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这是为什么? 13.在冬天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瓶开水,倒一部分出来后,再盖上软木塞,发现软木塞会跳起来;给热水瓶往开水,如果水只注了一半,盖上软木塞,过两三天时间想再使用瓶中的水,发现软木塞很难拔出来。试解释上述两种现象。 14.在高山上煮食物,如果用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锅,则食物不会熟,而要用高压锅,请说说高压锅的原理? 15.筷子是我们吃饭用的工具,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杠杆?在洗碗筷时,将筷子放入有水的碗里,发现筷子断了,拿出来一看,又没有断,这是什么原因? 劳动中的“物理” 题目:山丹中学篮球场的水泥地面铺了一块很大的毛地毯,用来表演文艺节目。现根据节目要求,要把毛地毯往前移动2m,小王等几名同学拉起毛地毯的一边,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它拉到前面。 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毛地毯很难被拉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移动毛地毯?(不借助器械,设计两个简易可行的方案,可用文字或示意图说明) 答案:(1)毛地毯与水泥地间摩擦力太大; (2)将毛地毯卷起来后滚动或掀起毛地毯远离目的地的一边,使之波浪式前进至目的地为止。 民间谚语中的“物理” 题目: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的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水的蒸发现象 (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 (D)水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答案:B 灾害中的“物理” 题目: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凸透 会聚 如图所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某村民到大树底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台中造成重伤。此后村内谣言四起,说什么“魔鬼缠身”,什么“前世没有修行好”……家里人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送病人到医院医治,反而求神拜佛,导致病人耽误治疗。 (1)文中所述的观点对吗?正确观点? (2)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人们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了_________; (3)如果你遇到雷雨天气这种情况,你的做法是_________。 答案:(1)不对,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2)避雷针。 (3)不在大树下或高大建筑物下避雨。 广告中的“物理” 题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两幅广告中,各有一处科学性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1)图甲错误:_________,它违背了_________; (2)图乙错误:_________,它违背了_________。 答案:(1)壶身水面比壶嘴水面低,茶水却倒出来了 连通器原理 (2)汤匙看起来是直的 光的折射规律 漫画中的“物理” 题目:请你仔细观察如图中的漫画。究竟小猴和小兔谁分的萝卜重?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小猴分得的萝卜重。由图1可知萝卜平衡时,粗的那端力臂短,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得知粗端重。 劳动中的“物理” 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进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助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推车轮的上部边缘的方法。若两人用力相同,方向合理,实际效果()。 (A)小君的好(B)小红的好 (C)一样 (D)无法确定 答案:B 烹饪中的“物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全家欢聚,常常煮汤圆以示庆贺。园园在帮姥姥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_________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下沉,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气体受热膨胀,浮力_________(填“增大”“减小”),致使浮力大于重力,汤圆_________。 初中阶段,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物理学科中考的重要内容。所以课本是复习的依据,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本,这样能有助理清思路,查补漏缺。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习题,相关的物理学史。特别是一些重要结论,要逐字逐句地推敲,深刻领会它的含义及其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重视实验,改善能力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不是“物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值在上升,试题内容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于对实验能力的全面考查。在复习中,要加强典型实验的操作训练。复习时注意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要重视每一个课本实验。同学们要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要会正确操作,并能正确读取测量数值。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试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试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历年的中考题在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时候都是先给考学一个生活情境,然后针对该情境中的某个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原理。例如去年中考19题,给出的情境:乘客坐在汽车内观察正前方的玻璃板和旁边窗外景物,考查了对物理运动的判断和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每复习到一个知识点,就要将该知识点与相应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平时在生活中,也多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思考其中可能会含有什么物理知识,学以致用。 将抽象试题具体形象化 下面主要从概念,规律与原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联系实际与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一.对重点概念的考查 这些年不再简单考查学生能否记住基本概念,而是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本质能否透彻理解。质量与密度,速度,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等),惯性,压强,功与功率,效率与机械效率,内能、热量和比热容以及电功、电功率等都是近几年的常考点。 二.对基本规律、原理的考查 近几年考查的基本规律、原理主要有以下这些: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特点,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二力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等。 三.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考查 受力分析,电路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物理实际问题的方法,信息的分析、归纳及概括基本分析方法,根据关系式进行推导、证明或求解也常出现在这几年的考题中。 四.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这几年的试题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标准。这些题目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此外,温度及温度计,物态变化及水循环,熔点与沸点,热运动,密度的运用,半导体及更导体的运用,运动及其相对性,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应用,安全用电,能源及其利用与开发等也都是很好的出题点。 中考是对教学改革的效果、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进行衡量的标杆和尺子.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要注重物理复习的有效性.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纲,明确考点,提高学生复习主动性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但在要求上有一定弹性,因此,各地在中考前往往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即《考纲》.《考纲》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对于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复习更有的放矢.因此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纲,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在研究《考纲》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教材,因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 二、做好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突出能力的培养 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还包括对各种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总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复习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课本、中考直通车等复习资料,提倡在复习期间,学生加强自学复习. 2.指导学生做好知识总结归类,形成学生个体的物理知识网络.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做出正确的,自己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图,把书读“薄”,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迅速地找出相应的物理知识,根据有关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总复习分阶段进行,注意科学安排时间 1.第一阶段——知识点单元过关(3月~4月底,区一模前).这阶段主要是全面地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复习,根据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按知识模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复习中讲究质量,力求全部学生都能够单元过关.在复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不但要记住规律的内容,还要能够正确理解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物理意义.在这一阶段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抓基本功训练.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5月上旬~下旬).按中考的考题形式做专题训练,分成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作图题,探究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等几个板块.对于比较难的专题,例如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问题解决题等,不但要重视让学生理解,更重视让学生动手去做、去写出来.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这类题的做法、实验的规范和过程等,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 3.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模拟冲刺(6月上旬~考前一周).以综合模拟为主,期间学校组织两次大的模拟考试,每次考试都以最快的速度改好试卷,根据试卷分析学生掌握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同时,给一些机动时间让学生复习,教师全天候答疑解惑,重点抓考前心理调整,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学生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四、总结、归类整理重点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近几年,我区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都在80%~90%左右.笔者总结了初中十个常考的重点知识:1.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3.欧姆定律;4.电功率;5.力的概念和二力平衡;6.密度;7.压强;8.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学生在做练习中应把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找出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做到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五、关注热点,把握考试动态,注意对物理新型题目的训练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六大类热点问题: 1.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 2.动态预测、故障分析.例如,对电路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有些学生对这类题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多做假设分析,逆向思维、多角度思考,再加以实物辅助等,学好它并不困难. 3.科学方法题.主要考查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 4.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对于这类题,我们应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 5.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和过程开放.其特点是:研究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丰富多彩. 6.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如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关键词】 课程标准物理复习中考命题知识点学生实际问题策略 在课程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推动作用下,近几年的中考,对物理试题作了较大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归纳起来中考试题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灵活多变。第二,理论联系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试题增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第三,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我根据自己在毕业班教学的情况,谈些自己的想法,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构建知识网络 《曲靖市2011年中考考试说明》的物理部分,关于考试内容及要求做了详尽的说明。知识技能目标划分出了层次,即:了解、认识、理解和独立操作四个层次。“重点知识重点考”仍将是今年中考命题的主要思想。 2011年的中考物理仍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载体,同时还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考生在复习阶段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正确地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对概念、规律的复习不要死记硬背,只有懂得产生的物理情景和过程、表达的内容、计算公式、适用范围等,才能更为准确、长久地将知识点记住记牢。只有这样,在真正做题时才会得心应手,相应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二、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初中阶段物理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六种,分别是: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图象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六种方法中贯穿物理各部分考点的就是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例如: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等,处处体现了控制变量法。通过对物理方法的总结,掌握基础知识的推导,理解规律性知识的来源,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就能从现象到本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和辨别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在更高层次上把握课本内容。 三、分类整理,掌握解题方法 目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大量的题目,并不是明智之举。学生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例如:电学知识中,根据题目的要求连接实物电路、故障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等是难点。同学们有时是串联、并联混淆不清;有时是电表测量什么物理量张冠李戴等。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就是不会分析电路。分析电路是解决一切电路问题的关键——电路到底是串联、并联,是发生了断路、电源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必须通过仔细分析题意搞清楚。 四、注重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近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都比较注重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要注重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并通过解释身边熟悉的现象来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懂得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广泛应用,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五、注重探究,强调开放 2011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实验、探究题所占比重与往年一样。在题目的设计上也是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考生复习时要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它是如何操作的?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什么问题?”等,从而真正掌握实验的过程。 纵观物理学科的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以次提高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信息收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均能得到提高。 六、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复习阶段做好学生的工作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以下将对这方面进行说明: (1)中考临近,许多同学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会感觉比较紧张。因此要对这类同学做好思想工作,并且这部分同学成绩都还不错,考上高中基本上没有问题,关键是是否能够充分的把自己的水平很好地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要做好这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他们平时容易错的题目列出一表格,进行训练。 (2)有的同学在学习中有这样的困惑:物理题没少做,但成绩总也上不来。通常情况下,这部分同学对初中的物理知识是死记硬背的多,理解的少,举一反三能力差。尤其是对于一些将物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的题目,失分率更高。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计算题的要求已明显降低,因此同学们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题上,特别是解难题、怪题上。 (3)差生是老师最头疼的,尤其是在这一阶段,他们会有一种消极的心理,认为自己反正是考不上了,那把剩下的时间混完就得了,这是相当严重的,这类学生接受能力是相当差的,我们当老师的不能逼他,要安撫他们,让他们改变思想,特意抽时间进行单个辅导,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 (4)中考时,解题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解题时要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及完整标准的解题过程。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愿同学们在中考物理总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廖伯琴张大昌主编 [2]《曲靖市2011年中考考试说明与复习建议物理》曲靖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教学,大纲是根本,教材是依据。所以物理总复习要立足根本,依据教材,纵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都体现了这一明确的导向性,都是紧扣大纲和教材。以我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为例,考题基础题占70%左右,大部分试题直接源于教材中的习题和例题,中档题占20%左右,较难的题占10%左右,所有题目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原型和依据,有的题目就是综合训练中的原题。因此,物理总复习就要把握这一正确地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上,依据大纲和考纲,充分挖掘教材,决不舍本逐木,好高骛远,把精力花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上。 (二)、复习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通过加工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总复习要立足教材,但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现行物理教材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先特殊后一般”的结构形式编写的,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便于新课教学。但是,到了总复习阶段,就应该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方面来考虑。要指导学生把相关的各章节中零散的、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将已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分类列表和框图形式、串成线、连成网,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有一较为完整的认识,进一步辨别要领、概念、公式之间的相互连系与区别,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去把握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可分为:力、热、声、光、电磁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关键性的概念,可将其与其它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分类整理形成有一定结构的知识网络,这样对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连系与区别,使学生较系统地理解、掌握知识是十分有益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双基”复习,培养学生能力。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应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和创新,所以,在复习时要认真加强“双基”的复习力度,营造培养学生能力的氛围和空间,具体的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重视物理过程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复习时,我们要把功夫下在“过程”上,帮助学生弥补过程差异,把知识形成过程的内涵和外延逐一引发出来,让学生自己清查整理。 ⑵、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技能、技巧的训练。这种训练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应用,而是要选择特定的典型习题来训练,在抓好‘双基’训练的同时又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形成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⑶、重视课内外的密切联系。在复习教学时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觉复习的潜能,不断提高复习的效果。 (四)、注重物理实验内容的复习和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纵观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物理实验题的分数约占总分的20~25%以上,有些实验还渗透在其它题型中,这些题目多数源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既考查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又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物理总复习要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复习,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在具体复习中,可以把相关的一些基本仪器或测量工具放在一起,让学生对照比较它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异同点,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关键处教师要给予点拨,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还要注意训练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表达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来考查同一实验内容的应变能力,从而较全面的把握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任何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加深理解和熟练掌握,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应用物理知识型的问题增多,这在每年的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都体现了这一明确的导向作用。所以,物理总复习就更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益 潍坊市2013物理学科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指导,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突出物理教学与“科技、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强调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1.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第一轮复习要扎实,要用足够的时间落实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问题。真正的回归课本,将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重新理解。 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要学生在学习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实验,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总复习中要重视复习实验的内容,有的实验一定要再做一做。 3.普遍复习与专题复习相结合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 4.防止以做题代替复习 作业要有的放矢,尽量“少而精”,切忌题海战术。做一道落实一道,才能举一反三。有思考的余地,反思、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们把知识内化。特别要防止的是:课上复习不到位,课下大量做题目,做完不订正,做对做错不清楚。 5,加强对科技,物理,生活的理解。关注时事。 总复习分三轮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将知识点连成线,再将知识线连成面;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将物理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构建网状的知识结构; 第三阶段:摸拟训练,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 中考是对教学改革的效果、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进行衡量的标杆和尺子.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要注重物理复习的有效性.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纲,明确考点,提高学生复习主动性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但在要求上有一定弹性,因此,各地在中考前往往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即《考纲》.《考纲》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对于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复习更有的放矢.因此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纲,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平.在研究《考纲》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教材,因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 二、做好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突出能力的培养 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还包括对各种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总复习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有效的复习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课本、中考直通车等复习资料,提倡在复习期间,学生加强自学复习. 2.指导学生做好知识总结归类,形成学生个体的物理知识网络.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做出正确的,自己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图,把书读“薄”,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迅速地找出相应的物理知识,根据有关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总复习分阶段进行,注意科学安排时间 1.第一阶段——知识点单元过关(3月~4月底,区一模前).这阶段主要是全面地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复习,根据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按知识模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复习中讲究质量,力求全部学生都能够单元过关.在复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不但要记住规律的内容,还要能够正确理解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物理意义.在这一阶段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抓基本功训练.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5月上旬~下旬).按中考的考题形式做专题训练,分成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作图题,探究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等几个板块.对于比较难的专题,例如验证性和探究性实验、问题解决题等,不但要重视让学生理解,更重视让学生动手去做、去写出来.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这类题的做法、实验的规范和过程等,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 3.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模拟冲刺(6月上旬~考前一周).以综合模拟为主,期间学校组织两次大的模拟考试,每次考试都以最快的速度改好试卷,根据试卷分析学生掌握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同时,给一些机动时间让学生复习,教师全天候答疑解惑,重点抓考前心理调整,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学生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四、总结、归类整理重点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近几年,我区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都在80%~90%左右.笔者总结了初中十个常考的重点知识:1.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2.串、并联电路的特点:3.欧姆定律;4.电功率;5.力的概念和二力平衡;6.密度;7.压强;8.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学生在做练习中应把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找出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做到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五、关注热点,把握考试动态,注意对物理新型题目的训练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六大类热点问题: 1.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 2.动态预测、故障分析.例如,对电路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有些学生对这类题有畏难心理,其实只要我们多做假设分析,逆向思维、多角度思考,再加以实物辅助等,学好它并不困难. 3.科学方法题.主要考查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 4.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对于这类题,我们应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 5.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和过程开放.其特点是:研究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丰富多彩. 6.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如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只有研究好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动态,并贯彻到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 首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 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物理成绩、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然后找学生及家长一起坐下来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科学诊断, 对学生现状诊断完, 教师和学生、家长谈一谈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分成A、B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学生分层不是固定的, 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二、明确分层教学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B层学生采用低起点, 低要求, 先慢后快,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办法, 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对A层学生设置较高一点的目标, 让他们经过思维探索, “跳一跳”后有更多的收获。如欧姆定律这一单元的复习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 (1) 会画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 (2) 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 会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4) 会根据要求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 第二层: (1) 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综合分析得出欧姆定律; (2) 通过复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定量关系的实验, 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探究实验中的作用。 第三层: (1) 理解欧姆定律; (2) 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对A层学生除要求掌握上述目标外, 还要求在第三层目标上稍提高些;对B层学生则删去第二层目标 (2) , 第三层目标 (2) 的电路问题只要求对串、并联电路进行简单的计算。让不同层次学生既能“吃得了”、“吃得好”, 也能“吃得饱”, 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 三、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透彻理解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 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然后, 设计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其中, 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学困生的困难和特长生潜能的发展。如在复习欧姆定律的实验内容时, 可准备以下两例, 要求A层的学生必须全部掌握, 而B层的学生只需掌握例1即可。 例1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 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1) 请你根据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2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 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________。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P, 电压表的示数变________, 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___。 (3) 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 (4) 移动滑片P, 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 例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 同学们设计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 其中R为定值电阻, R′为滑动变阻器, 实验后, 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 可得出如下结论: 由表一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题应体现课改精神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但在要求上有一定弹性,各地在此基础上会出台相应的《复习指导意见》,这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我们选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阅读《复习指导意见》,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习题。 1.有些知识点在老教材中是重点,但在新教材中却不作要求,与此知识点相关的题目就不能选。有些知识点新教材中没有,但在《复习指导意见》中有明确的要求,教师就应补充。如“力的合成”知识在教材中没有,《复习指导意见》中要求“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所以教师复习到力学部分时,就要补充相关知识点的题目。 2.所选的题目不能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训练,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训练。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新课标理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所谓“鱼”与“渔”的关系。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积极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选择题目时,也要选能训练学生“过程与方法”的题目。另外,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训练,选择相应的题目。 3.选题时要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几大类热点问题:(1)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2)动态问题分析。物体的状态是变化的。如:杠杆的转动分析;滑动变阻器中滑片的滑动对电路的影响等;(3)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进行解题;(4)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5)图像题。根据题目中所画的图像所能挖掘的信息进行解题;(6)先学后用题。即给出一段文字材料,所涉及的知识没有学过,但方法学过,要求学生阅读后立即加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4.选题注意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不是和某些老师一样“从第一题到第十题全做”或是“从15面到17面全部完成”;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复习完一部分知识后,立即把针对该知识点的中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 二、作业布置做到“四必” 作业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有些教师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收,实践证明不交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收;收上来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收上来的作业不改等于没有收,长此下去,学生也不会好好做作业;教师从批改的作业中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做错的题目,要看错在哪儿?有哪些共性的问题?学生做对的,也要看有没有新颖的解法?为接下去的讲评积累资料;作业讲评不能面面俱到,共性问题集体讲,个性问题个别辅导。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要举一反三。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订正。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学生的解题习惯需要老师从平时的习题教学中逐步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题目、如何答题?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如:选择题要学会排除,把四个选项都要看全;填空题中文字型填空要填通顺,计算型填空要注意单位;计算题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注意加上相应的下标,解题过程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反思是复习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头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些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还可以变化?哪些题还有什么解法(一题多解)?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要求学生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试卷,找出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中的错题,认真仔细地弄清以前为什么错,现在是否会做。如果学生能把几套试卷放到一起,就会很明显地发现,他们经常错的往往是同样或类似的问题,那这一部分内容就是他们的弱点,在以后复习中就要重点复习这些问题。 教师也要注意自我反思,一次练习做后,要反思自己布置的作业难度是否合适?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典型的错解?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教学对策?等等。 通过对2015年中考试题的仔细分析,从中获益很多。更主要的是它为我们今后的备考指明了方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中考物理复习指导规划安排,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一、科学制定计划 稳步扎实复习。 第一阶段: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过基础知识点关。 按物理学科特点分板块复习双基,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复习所有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技能,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使知识条理化,建构知识网络化,让学生看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基础时,突出抓住10个重点知识(新教材9个知识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密度、压强、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和热量的计算、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电功率)。在此,出部分知识点填空题,配适当基础练习题,紧扣概念砸牢双基。(教师讲稿、学生的知识点、训练题)进行四清即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这一阶段,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上阶段的知识。我们将分成了选择题、探究题实验、问答题、综合题等三个板块。对于比较难的专题,例如探究性实验、开放性试题、情景信息题等可讨论题的难度、是否中考考试热点。这阶段主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对学生理解中的误区和偏差,要及时纠正。在评讲题时应注意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专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考试的成绩。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阶段。精选3-4套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解题规范要求:中考与平时考试不同,它是全省性的统一考试,标准是一样的,评卷又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如作图题、计算题的一些具体要求,要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以便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考试过程的适应性训练。 二.要加强分层复习,努力提高合格率 关于特优生和学困生培养各校各位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我的做法是:用分层的形式。①从第一阶段复习开始,对学困生就要采取分层的要求进行教学。为学困生提供学法指导和提供相应的资料,重点是增加兴趣、鼓足信心、渐补基础、降低要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考试前一周,对困难学生可以用基础题进行强化训练(自编一到二套以基础题为主的练习题)②、侧重辅导,关心极优生。在班上寻找几名优等生从思想、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个别辅导和鼓励,培养物理学科的特优生。多练点知识的广度、深度、热点考题 三、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1)科学探究方法题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教材中运用了常考的控制变、建立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常考:控制变量法、替代或等效法 (2)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数据、图象、漫画)根据题目要求,通过观察分析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如:茶壶广告图中各有一处科学性错误,请你说明它违背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在题目中提供了大量的图象信息,要求学生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 (3)开放、创新、综全实践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 (4)社会热点问题,物理来自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社会。对一些社会中的热点问题、重大发现和高科技的应用都会有较多的体现,与过去的物理课程相比有一点重要区别,①那就是新教材中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内容。例如,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是在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时候,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这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②另一类是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例如,内能的利用和火箭、通讯技术的发展、能源革命等,它讲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我们准备让收集整理一下近两三年来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从中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和背景。例如:伊拉克战争;三峡工程;神州七号飞船;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海啸的灾难等都可能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 四、复习进度(复习时间第316周)每周4节 第一部分 力 学 16课时 第二部分 声现象 1课时 第三部分 光 学 3课时 第四部分 热 学 4课时 第五部分 电 学 12课时 专题训练 实验与探究 2课时 综合计算 3课时 模拟训练 三套试卷 6课时 关键词:中考物理,总复习,生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我们常常感到:新课讲授阶段, 授课效果还可以, 但进行中考前的总复习时, 效果特别差, 时间花费很多, 学生长进的却很少。我根据自己多年来带初中毕业班的经历, 谈一谈如何搞好中考物理总复习。 一、 认真研读初中物理课标及中考说明, 了解所复习内容包含的中考考点, 同时, 对照中考说明配备的习题及前三年的中考试题, 搞清各考点在中考中出题类型和中考所占分值的比例, 为中考物理总复习做好铺垫。 二、 总复习过程中, 针对各考点, 设置好预习方案和授课方案, 切忌考点和习题贪多。在预习方案中, 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在预习中回答各考点内容, 使学生明确该考点注意事项, 配备好预习练习题, 对考点内容的运用加以训练。将预习方案要么给每位同学复印一份, 利用物理自习让学生去做, 要么将它制成课件, 把班上所有学生引到多媒体教室, 以多媒体形式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现场预习, 现场做题, 现场回答, 我在旁边加以指导, 在最后十分钟内, 我加以调查, 询问学生预习方案中的困难, 并现场解决困难,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疑难问题。我再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 备好授课教案, 配备好课堂练习及授课内容, 再制成试卷保证上课时人手一份或制成课件, 使学生在授课过程中, 能够很容易巩固预习方案中已掌握的考点, 我在讲课时, 着力解决预习中所遗留的疑难问题, 并备有大量练习来进一步落实好疑难问题, 考点要少切忌贪多。 三、 要寓中考考点于生活, 于当年国内外的重大时事, 多搜集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的题型及重大事件的题型, 让学生能从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题型的分析中, 找出其中包含的物理考点, 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要用它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因此, 近几年专家出题大多数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问题的解决, 学生只有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众多物理现象, 弄清其本质才会解决它们, 才会适应当前中考。 四、 要重视学生对各考点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 针对反馈的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补救、巩固, 保证学生能掌握好各考点。在学生把预习方案完成后, 要认真批阅学生的预习方案, 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对于学生已掌握的要少讲或不讲;对于学生未掌握的而中考必考内容, 要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备好教案, 配好习题, 课堂上精讲, 让学生当堂强化训练, 对于大部分学生不会的共性问题在最后的10分钟进行讲解处理。下课后, 让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及存在问题, 自己针对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反思, 制订弥补方案, 利用自习等时间进行补救。 五、 针对物理中考中的重点题型, 重点讲解, 单个突破, 采取“兵交兵, 兵强兵”的模式, 全力落实好重点题型, 提倡学生合作交流, 共同讨论, 共同提高。最后, 再针对该类题型, 进行适当变换、扩展, 让学生再来解决该类问题, 使学生在共用解法的基础上, 适当变通该解法, 学会运用该解法灵活变通地解题。 关键词:中考;总复习;物理 初中物理共学两年、三本书,在最后100多天的总复习中想要学生不厌、更不忘,那就得让我们的复习方法多样化,讲究技巧性,不断刺激学生的脑细胞活跃、兴奋起来,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每节课所带来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不是像简单流水账似的重复旧知识。因此,如何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是上好复习课共同面临的问题。下面谈一点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思想的准备 1.要想在中考复习中头不晕、脚不乱,首先必须工作是研究近5年的本地中考试题,从各个角度归纳、总结,进而对当年的试题进行预测 我对近4年珠海市中考题进行分析,把每年的考题逐道题地对应考试大纲中的考点,记录其分数和考法,这个表制作好后,就会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考点都在哪一年、以什么题型、多少分数考过。这样就可以细化预测到对每个考点的出题规律了。 2.研究考纲 (1)每年的考试大纲就是中考的依据。通过前面对中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再把分析与考纲对比,可以找出有些考点是年年都要考的,大约二十几个,这样就可以定为重点复习内容,要反复复习巩固。 (2)我们要重点统计考纲中“理解”与“探究”层次要求的考点,分析被考中的频率,这些层次的考点也是重点复习内容。 (3)看当年的考纲和上一年的比较是否有修改的地方,修改的地方就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要细细研究其为什么会修改,目的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再就是细细体会每个考点的层次要求,我们应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会以什么形式出现;还要计算考纲中一共有多少个考点,每年中考题出现考点的百分比,哪个考点每年一定都会出现等。这样有纲可依,做到明确方向,减少盲目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增强对命题方向的预测。 二、复习模式的确定和把握 因为遗忘是有规律的,所以复习就得要技巧,复习就要寻找到与遗忘规律相对的规律。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一小时后遗忘56%,一天之后,就达到72%。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应确定三轮复习,即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模拟考试”。每一轮复习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我们就要把握好每一轮复习的特点。 针对第一轮“系统复习”:历年来中考基础题约占70%左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树立以“课本为本”的观念,绝不能以“资料为本”。对待任何一本资料,都要经过“剪刀+糨糊”的加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针对第二轮“专题复习”:是中考成败的关键,各知识点的综合归纳、穿插运用,各种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提高等,这都需要我们老师在这一轮中一点一滴去落实,让学生得到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知识体系。任务是巩固基础,强化专题。以重点知识或知识单元为专题,或以中考题型为专题,或以热点、重点为专题。如以知识点分为《声现象》专题、《反射和折射》专题、《凸透镜成像》专题、《物态变化》专题、《内能》专题、《比热容》专题、《密度、压强、浮力》专题、《能量》专题、《机械效率》专题、《电流和电路》专题、《欧姆定律》专题、《电功率》专题等;或以题型分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计算专题、综合能力专题等;或以热点问题分《厨房里的物理》专题、《漫画》专题等。 针对第三轮“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得分率。最后阶段,抓考试消灭“七害”的素质训练,即看错失分,写错失分,算错失分,因原题不理解透而失分,因课本不熟而失分,因不规范而失分,因答题速度慢而失分。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克服非智力因素对考试得分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 一轮复习,可采取“读—讲—练—评”,“读”是导读,学生在老师给出几个本章节重点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读书;“讲”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练”指学生练习大概要占课堂的1/3时间;“评”是要有针对性的讲评和重要内容进行认 真批改。 二轮复习,可采取“讲—练—评—读”,“讲”是导讲专题知识结构、单个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各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专题知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和专题典型例题;“练”狠练基础题和中档题,少练高档题。突出重点、热点。“评”教学重点,知识盲点,能力弱点,答题的规范,解题的方法与规律;“读”是回归课本,通过读来消化专题知识结构,理解、记忆专题知识的规律和 特点。 三轮复习,就是“练—评”,“练”以套题为主,这些套题要尽量老师自己出题,且要是本科组全体老师智慧的结晶。题型、分值、走向与中考完全一致。 四、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其实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想要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积极性提高,还是需要老师一些方法的刺激。如,分学习小组PK,分宿舍PK,分男女PK,奖励星星,集够几颗可以换取奖品,单科状元,师徒结对“小老师”负责制,等等。让学生上每堂课都很期待,很憧憬,很积极地想得到一些东西,证明他们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在繁多枯燥的知识中乐此不疲。 总之,在最后中考总复习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不要被动接受;注重综合开放,不要单一封闭;注重有效实践,不要机械重复作业;注重让学生合作交流,不要老师枯燥讲解。只要我们把握好以上问题,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相信,付出必有回报! 以上就是我几年来在初三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高传富.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07 (12). ----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会 一、分析【标准】,研读【说明】 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科考试说明》,清楚: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明确复习的广度。 其次,要研究近几年的河北中考试题和葫芦岛市中考试题,感知复习的难度。 通过研究这几年的中考试题发现:葫芦岛试题越来越接近河北省试题;无论是知识点的分布、难易程度、还是题型都是越来越相近,几乎就是姐妹题,说白了,就是从河北省的中考题中扒下来的一套题,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研究试题,就能明确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底。 再次,切实关注“三点” (1)把握重点(突出四个理解)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 【惯性】【功率】 【机械效率 】 (2)关注热点(实验探究、新技术新材料方面、创新题型、信息题) (3)弥补弱点(语言的表述、解题和作图的规范性、知识的准确性、数字的运算等)复习中的疏忽点也是备考薄弱点和失分点。比如:基本常识:光速、声速,密度、热值、电阻与比热容的物理含义,清洁能源,无线电通讯等。 第四:围绕考点,突出 “重点” 一是重要知识点:“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功率和机械效率”,“欧姆定律”,“电功率”,“能量”,“内能”,等等。 二是重点实验点:“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实验”“水的沸腾、比热容、熔化实验”等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 二、激发复习兴趣,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复习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我们讲过练过的知识和方法在学生脑海里沉淀了多少,而不在于我们讲过练过了没有。 物理复习虽然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但也是不断地重复,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审美疲劳;再加上,物理知识点比较繁多,规律和公式的应用又较为困难,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队伍里几乎产生了厌恶感,因此,必须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物理,那么怎样呈现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呢?这应该是所有老师想探讨的问题,也是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说几种方法,与各位老师共勉; 第一、可以就某一核心问题、典型习题、重要实验等入手,然后逐一展开,也可以发动学生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样以点带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便于掌握和应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可以将知识点通过口诀、简笔画、概念图等重新梳理,并且尽量的让学生展开,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物理成绩; 第三、教师在复习新知识之前,可以精心选择一套难度较小、有一定梯度,不要过多但知识面较全的习题事先发给学生,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讲解习题,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总之,在复习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复习备考采取四轮复习方法 第一轮:单元系统复习---抓双基(5月10日前) 第二轮:专题板块复习---抓重点(5月31日前) 第三轮:针对强化训练---抓应试(6月10日前) 第四轮:考前调整,稳定心态(考前一周左右) 第一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考试不理想的原因: 主要不是难题得分少,而是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失分多。 好的同学与基础弱同学的最大的差距就是基础题得分率高低。 中考拼的就是基础,争的是细心。 从3月到5月初,单元复习阶段:紧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抓纲务本,夯实双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以“考试说明”为标准,按一定的单元顺序,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中考的重点,也是考生的主要得分点,在复习时要花时间、花大气力进行系统扎实的复习,要克制浮躁情绪,避免浏览式的复习。要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深入理解和挖掘课本上的重要信息,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重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大量的插图、图表、信息快递、演示实验、探究活动、生活〃物理〃社会、课后习题、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库等内容,地毯式扫描清查,不留漏洞! 方法一:将插图以问题的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呈现,充分利用插图的功能,进行扩展、综合性的复习。 方法二:精选考题,归纳集中,进行综合性的复习,也切实让学生认识它们的重要性。方法三:精选考题,联系对比,迁移升华,提升能力。 方法四:自编练习题或模拟考试题,查漏补缺,全面检测。 第二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1.在扎扎实实的进行了第一轮全面复习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根据时间和学生实际,组织专题板块复习,按照中考内容所包括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两部分,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总结。针对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整合单元知识,进行专题强化,紧扣主要考点,查漏补缺,力求全面,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练习、训练,突破难点,一节课一个主题,节节课有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通过重点复习促使学生提高认识理解水平,提升分析应用能力。 2.要针对一些典型问题开展深入地研讨和训练,如估测、估算题,研究方法问题,图像分析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为此我们学校制作了十个专题: 1、动态电路; 2、机械与效率; 3、密度测量; 4、力学实验; 5、电学实验; 6、力学计算; 7、电学计算; 8、估测与简答; 9、作图; 10、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第三轮:仿真模拟,体验中考 在这一轮复习中要达到的目的是:针对训练,查补漏缺,提高水平,培养能力。 1.精选练卷,最好备课组集体组合试卷; 2.严格要求;要有创新训练,并重点训练审题方法、分析思路、规范格式; 3.及时评价、反馈;针对个别进行训练; 4.习题设臵要有梯度,但最后一次要比较简单,给学生以信心。 5.加强模拟、提高能力。 6.要针对中考“热点”、“频点”,有创新训练,提高实效。要能够筛选和组编重要素材,结合本地特色,设计训练。例如: (1)“频点”训练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知识覆盖面逐步扩大,考点逐步涉及到两年教学中的绝大部分重要知识点,频繁出现的有:1)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3)力的概念; 4)二力平衡;5)密度;6)压强;7)比热容和热量计算;8)串、并联电路的特点;9)欧姆定律;10)电功率等10多个重点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要再现重要知识点、联系各知识点,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学完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块知识后的再现,是在一定高度上的再现、是在一定知识层次上的再现。要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譬如:重要知识点中“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能量”、“内能”等;重点实验中的“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 (2)“热点”预测 要时刻关注热点,让物理课堂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并精挑细选热点专题,让能力在专题讲练中提升。专题材料要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接近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相吻合;要和《中考说明》所考察的范围相吻合,要体现教材知识的重点,结合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重要原理观点)引导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特别注意每个重大热点问题与教材中哪个知识可以联系起来;一定要和物理课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相吻合,对重大热点问题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3)规范学生行为 填空要完整:绝对不写错别字,答完后要通读前后句,优先采用物理术语或按题中提示答案书写;留心题目中是否有单位或根据题中单位填答案;比例题可采用特殊值法。 作图要规范:按题中要求作图,不漏画不多画;关注题中的定量或相互制约等隐含要求;注意直角、虚实线、箭头、粗点等特殊标记 计算要分步:分解题干难点,分步书写计算过程;公式的选择和变形要完整规范;公式书写关注字母、下标、数值的对应;数据处理要注意单位统一,结果要准确 审题要细致:审题时要逐字逐句的看,要认认真真地思考,甚至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和条件的用意,避免“会而不对”现象的发生,牢记“审对题是做对题的前提“! 第四轮:考前调整,稳定心态 考前一周6月12日到6月18日左右 要求:回归教材,自学为主,个辅为辅; 适度训练,轻装上阵.总之,中考物理专题的复习,要突出重点,更要突出方法;突出知识,更要突出能力。我想只要我们及时把握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题趋势,通过精选、精讲和精练,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和解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谢谢各位! 二、以《考纲》为主线,以物理课本为基础,抓住中考热点的基础知识,不搞难题偏题。 学生在前阶段的复习中已经做了很多的综合题,现在可按《考纲》的要求重新落实到物理课本的基本概念、基本实验要求。因为在物理中考中要求学生从给出的物理现象或数据分析得出的物理规律基本是学生已学过的规律,学生更应注意物理规律叙述的科学性,并可适当花时间重新领会物理课本中情景类插图的识图和立意。 三、考生应根据自己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要注重复习效率。 在物理方面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在做模拟训练题时,不用全做,可选择性地做,如适当关注一些信息题、阅读理解等解题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对于在物理学习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复习的重点则应该放在背物理公式、概念、规律。在尽可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再来看高一个目标才是他们的理智之选。 四、在应考中注意审题,明确给出的数据是什么物理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和从给出的数据中挑选出所需的物理量。 要做好计算题, 第一是要熟悉所有公式, 第二是要知道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对应单位, 第三是要提高数学运算的能力, 第四是要严格按照计算题的格式书写, 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因此基础知识的回归, 问题的分析, 解题技巧的运用、解题习惯的培养同等的重要, 针对以上的要求, 我以“热学计算专题”为例介绍我在复习中采用的复习模式流程: (一) 公式回顾; (二) 基础例题讲评; (三) 相关中考题的训练; (四) 解题方法方法的总结; (五) 巩固练习。 复习操作过程: (一) 、公式回顾:1.物体升降温:Q=cmΔt 2.燃料燃烧放热:Q放=m·q 3.放热被吸收效率:Q吸=Q放·η 以上复习总结的公式, 我写黑板的左上角, 条理清晰、明了, 在讲例题和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找到解题的依据。 (二) 、例题: 例1. (09天津) 炎热夏天, 小丽将装有0.6kg水的塑料瓶放入电冰箱冷藏室, 待水降温后饮用。水由35℃降至5℃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例2. (09兰州) 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kg, 完全燃烧210g汽油能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可使多少kg水从20℃升高到43℃? 例1告诉学生, 只要你熟悉计算公式, 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以及要求要我们求的物理量, 代进公式就能解出结果来, 我们都能拿到该题的分, 鼓励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认真对待, 这样不但所有的同学都复习掌握理解了该基础的计算公式, 还给很多同学找到做计算题的信心和勇气, 符合中考说明的要求。例题2则是两个公式的同时应用, 解题中运用了一个等量的关系Q吸=Q放同时要求同学们注意化单位。过关了这两道题, 本节的基础计算一关同学们就过, 然后我再引出例题3。 例题3.质量为0.5kg的铝壶里装着5kg温度为20℃的水。将铝壶放在煤炉上加热, 炉子的效率为20%, 问燃烧多少kg的无烟煤才能将水烧开? 给出该例题, 我先不要同学们急着马上动笔去完成, 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 我问同学们:“该题跟前面例题1例题2对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而最重要的区别在哪里?”提出这样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欲望,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给他们足够时间思考后, 他们发现了问题, 该题综合利用了例题1例题2的解题公式, 不同的是 (1) 水和铝壶同时要吸热, (2) 无烟煤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和壶完全吸收, 涉及到效率问题。因此, 总能量用燃料燃烧放热公式计算, 有用能量用水吸热公式计算。通过练习, 学生掌握了热学基本题型的解题技巧, 通过问题的分析, 解题能力得到了升华, 通过题目的讲解, 解题的格式和要求得到了规范。 二、计算专题复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把握重点,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计算题中的考点比较集中, 分布在密度、质量、重力、机械功和机械功率、压力、压强、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等概念和规律中, 计算题的重点应放在有关密度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计算, 效率的计算, 以及两个用电器的串联或并联电路应用欧姆定律的计算。 2.分析学生, 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中考前进行了三次模拟考试, 认真总结, 反思学生计算题中的得失, 要求基础较好的考生要重视读题、审题, 克服粗心的缺点, 力争计算题得满分。要求基础中等或较差的学生经过反思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 是题意不清、概念不清, 还是表达不清导致失分。 3.明确计算题答题的一般要求和格式 计算题答题要求明确写出应用的公式, 代入数值时, 必须既有数据又有单位, 计算正确。解答过程中要注意统一物理量的单位 (一般用国际单位) , 注意物理量中上下标的使用, 必要的文字说明等。 4.让学生主动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及时解决 让学生向错误学习, 可以大胆的在练习完之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 同时让学生去点评, 这样能真实反应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也能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同时要求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 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 要学会善于总结, 敢于面对自己没有过关的问题。 摘要:计算题在近年各地物理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 如果再加上选择或填空中涉及的计算题, 则所占的分数就更多了。本地区2007年共占15分, 2008年共占17分, 2009年共占22分, 这种题型是用物理公式作桥梁, 把题目已知的物理量和要求解的物理量联系起来。计算题在于考查同学们的分析能力,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技巧。计算题在每年中考中如此的重要, 下面我谈谈如何在第二轮复习中进行计算专题的有效复习。 中考命题特点是:①突出基础性:中考试题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②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考试题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景,而且大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情景,要求学生对这些情景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③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关于科学质疑提问、科学猜想、科学实验设计与验证、科学分析、交流与评估等科学探究题在各中考题中所占的分量极重。④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中考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⑤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近几年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下面是我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考命题与自己的实际教学,浅谈一些中考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一、夯实基础,梳理知识,发展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 二、分层、分类,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在第二轮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教师要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优秀生加做些有一定难度、灵活的综合题;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公层次作业冲刺,并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让普通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让中等生经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让优秀生有“英雄用武之地”。 三、巧妙记忆,减轻负担,延伸运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复习。在复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巧妙记忆,每天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目标,适时帮助学生总结、浓缩记忆口诀。例如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等距、虚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沿主轴像随物同向移,像与像距同时变(大或小);镜不动,上下左右物像反向移;物固定,像随透镜移向同。托盘天平的使用:天平放平,游码归零,螺母调平衡,左物右码,镊子夹砝码,再调游码,砝码加游码等于物体质量。 四、方法灵活,学会实际运用 在练习中精选习题,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以点带面的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加强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拓展知识,防止机械重复和题海战术。如在《电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移动对电路的影响,同时找出变化的规律,然后变化电路,串联电路改成并联电路,在进行分析,学生的思路清晰,解题能力明显提升。教师还可以在复习中还可以突出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主要是为了拓展思路,把知识灵活应用,如在探究了伏安法测电阻后,提出问题:如果所需要的电压表或者电流表出现了故障,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呢?由此引出关于特殊方法测电阻,教师在学生设计的实验电路中筛选出操作方便,条理清楚误差小的实验电路让学生画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明实验步骤,师生一起讨论,分析。 【中考物理复习指导:身边的物理现象】推荐阅读: 中考物理声现象试题08-16 中考物理的复习策略07-13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10-19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复习06-16 中考物理复习计划报告08-12 中考物理复习三大建议08-21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简答题06-14 中考物理复习教学经验交流材料10-02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电学公式11-282.中考物理复习指导:身边的物理现象 篇二
3.中考物理复习指导:身边的物理现象 篇三
4.中考物理涉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篇四
5.中考物理的复习要点 篇五
6.注重中考物理复习的有效性 篇六
7.小议中考物理复习 篇七
8.备战中考:物理复习策略指导 篇八
9.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篇九
10.注重中考物理复习的有效性 篇十
11.中考物理复习分层教学策略 篇十一
12.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篇十二
13.中考物理复习指导:身边的物理现象 篇十三
14.如何搞好中考物理总复习 篇十四
15.浅谈中考物理总复习 篇十五
16.中考物理复习经验介绍 篇十六
17.关于中考物理复习的方法 篇十七
18.浅谈中考物理计算专题的有效复习 篇十八
19.浅谈物理中考复习策略 篇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