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简历

2024-09-18

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简历(精选8篇)

1.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简历 篇一

电子信息专业个人简历

姓名:

出生年月:

民族:

学历:

住址:

电子信箱: 闵先生 1984.7 汉 大专 北京朝阳管庄 Mig a cy@tom.c om 性别: 联系电话:婚姻状况: 专业: 男 000-00000000 未婚 电子信息工程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

希望工作地区1

希望工作地区2

月薪要求 全职,电子工程师,电子设备维修工程师 北京 广东 4000-6000

工作经历:

2007年3月

2006年7月

2006年2月

2005年6月

2004年6月 北京新亚天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安装与调试BARCO投影机 北京京欣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组装和维修热转印机器 天津顶益食品有限公司 文员、业务员 东莞虎门沙角顺发电子厂 PCB元器件焊接.SMT焊接 东莞丽达电子厂 组装和生产电子元器件

教育培训:

2003.9 — 2006.6 湖北黄石理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主修课程:

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电子测

量仪器技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电路CAD、电子线路综合设计训练、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PROTEL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原理与

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DSP芯片应用、自动控制原理

实践与实习: 2004年5月 在校进行为期两周的电工电子实习

2005年6月 数字电子时钟和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2005年11月 电工培训、单片机温度巡回检测系统设计

2005年12月 高频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

技能专长:

计算机技能 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处理常见的软、硬件及网络故障。能利用PROTEL

99/se/DXP、MATLAB、MaxplusⅡ等软件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及软件仿真,设计

常用的电子器件。懂C语言编程、汇编语言,会使用PHOTOSHOP类平面设

计软件,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

语言水平英语水平:

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国家四级水平

个人概述:

大学三年里学习态度认真,勤奋务实,在现代无线通信和电子线路的设计、绘图、仿真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培养了比较强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个人设计和制作了数字电子时钟、稳压电源,组装了无线调频接收机、高频发射机。

在生活上,性格乐观,做事积极,有责任心,待人友善。个性随和谦虚、自信、自律;积极创新,善于沟通,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忱和责任心,愿为贵公司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寄 言:

相信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希望我能为贵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QQ:

TEL:

E-Mail:

2.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简历 篇二

1 电子信息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生自主择业已经成为现如今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高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更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尤其是电子信息专业的高职学生, 面临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动力, 丧失学习的目标。“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很多人的学习仅限于教学计划和考试内容, 也有很多人常在所学东西是否有用、大学的基础课学习与技能培养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上困惑不已……一些学生虽然在学业上没有出现问题, 等面临就业找工作时, 才发现就业能力不足, 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 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使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有目的有系统地提高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 进一步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重树信心, 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在严酷的竞争中不迷失学习的方向, 在职业选择中取得成功, 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稳固的基础。

2 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独特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目前社会对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 但是,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激烈的就业竞争下, 对该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更具必要性。由于专业原因,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些独特性:

2.1 专业性。

简单的职业测评以及简历制作、笔试、面试的指导等都不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 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专业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 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和了解自己, 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及所适合从事的专业方向;鼓励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社会调研, 深入了解相关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方面, 帮助学生及早了解职业情况, 做好进入职业生涯的专业技能及心理准备。同时, 还要分析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例如, 电子信息行业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 还看重英语水平。科技型企业与国外技术交流频繁, 英语是与国际企业进行沟通的必要语言工具;另外, 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工作和实习经验, 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也都是用人单位看重的方面。因此, 在进行职业规划时, 学生应该把以上内容包括进去, 有意识地锻炼自身, 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2.2 系统规划性。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大学最后一年的事情, 它需要大学三年有系统有规划地来完成。它不在于组织多少活动, 而在于贯穿全部的大学生活。大一应该注意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 这一时期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加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了解电子信息专业的就业前景, 让大学生尽快走到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的方向上来。大二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并在目标的指引下, 有计划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例如加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提高在求职过程中的交流能力, 加强学生的求职技能, 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来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大三学年, 最主要的任务已经不是提升学生的能力, 而是在思想和心理上给学生鼓励和支持, 例如对学生的就业观进行教育, 提高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等等。

3 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学生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的认识自身, 完善自身, 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出良好的规划。

二是高职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1 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开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途径

首先, 高职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认识自身, 这种认识应该是客观的全面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 借助于科学工具进行自我评定, 并且多征求和听取同学的评价, 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只有首先正确客观地认识了自身, 才能明确将来的就业方向。在此基础上, 学生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实践, 例如选择与电子信息专业相联系的行业进行实践活动, 不断积累职业经验。但也应该注意, 职业实践活动, 一定要围绕着职业发展目标来进行, 要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这样才能弥补自身不足, 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 大学生要时刻关注电子行业的就业情况、发展前景, 并根据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身, 从而提高自身的适应性。

3.2 高职学校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途径

高职学校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是一个长期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因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高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体制, 确定学校对学生每一阶段的培养任务。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 就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同时, 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 离不开职业实践, 高职学校应注意采取多种措施, 组织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实践, 还要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学生实习机制, 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到单位实习、开展实践活动, 及早认识职场, 为以后顺利进入职场奠定基础。同时, “高职学校应当从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经验、求职技巧等诸多方面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专门培养, 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成功就业。”另外,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大批指导学生择业、就业的培训机构应用而生。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学校与这些社会力量的联合教育, 能给学生的职业规划带来更多有益的成果。校内外力量的联合以及资源的共享, 能够共同推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电子信息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不仅关系他们的成才问题和就业问题, 还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实现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 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大学三年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 将被动的学习, 转化为主动积极的要求进步, 促进他们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同时, 还能帮助他们全面深刻地认识自身, 认识社会对工作者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自觉地把对职业的认识转化为行动, 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 为以后的就业问题打好基础。

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电子信息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了必然性;专业性和系统规划性是该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独特之处, 同时, 应注意从学生自身和高职学校教育两方面来共同推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进行。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爱平, 任立奎, 张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07.4P154-156.

[2]白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3P61-66.

[3]楼仁功, 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6P87-88.

[4]肖爱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以旅游专业学生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4P261-262.

3.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简历 篇三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56-02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的中华民族要想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拥有而且持续不断地拥有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电子信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必须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摆在首位。目前,由于教师队伍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实验室条件落后、实验内容更新滞后、创新教育培养体制等问题[1],致使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寻求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发展的必然。

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中,能融入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我院一直采取引进与自培相结合的方式。①“按计划、宁缺勿滥”的原则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壮大教师队伍。同时,采取“一对一”新老结合方式,分配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②制定在职教师学习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做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能力和学历水平,改善学历学员结构,优化师资队伍。③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学科教学会议和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对外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视野及学术水平。④派教师参加新技术进修培训,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达到重点培养,全面提高的目的。⑤建立“产学研”教师培养机制,选派青年教师深入油田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制订短、长期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工程实践及科研工作,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2.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①分层次建立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综合实践平台、自主创新实践平台“四大平台”。构建体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四年不间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②重新分配实验资源,按照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整合实验室。成立2个基础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1个综合实验室、1个创新实验室。每个实验室至少能容纳30个(1个班)学生同时上课。加大实验室投入,配备比较齐全的仪器设备,保证各项实验内容的完成。③扩大“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面积,让更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创新开发基地和研发中心进行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3.更新实践教学内容。①在《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技术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电子系统设计》等专业课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的比例[2]。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结合电子竞赛、教师科研项目选题,增加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内容。③实习实训内容在原有组装声控灯、小型稳压电源、收音机、电视机的基础上,增设有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设计内容[3],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改革实践教学方法。①研究实验课教学方法,引入Multisim、Proteus、Matlab等仿真软件,大部分实验项目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方式。学生课前利用软件仿真,课上将实验操作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逐步完成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研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方法,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改革与实践。提前3周发布设计题目并进行选题,學生也可以自主提出设计题目。题目的方案设计与论证、系统设计与调试等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于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③改革实践类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注重实践操作过程的考核。④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中坚持定时在教室、办公室进行传统答疑的同时,增加网上答疑,采用电子邮件答疑、QQ群答疑、飞信答疑等多种形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提高学习的效率。

5.实行教师指导跟踪制度。在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中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教师跟踪指导”制度。①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分组,3人一组分配指导老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方式。教师定期与学生联系,在学生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在大二期间,由导师指导,申报参加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②大三学生开始实行科研团队培养制度。采用双向选择方式,学生根据老师的科研方向和自己的爱好提出申请,教师进行综合考察选择学生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活动。本科生参加科研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查阅最新文献资料并进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③在大四毕业班,针对毕业设计,重新分配导师。其中部分课题聘请校外大庆油田等油田企事业单位专家作为兼职导师,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6.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级各类电子竞赛。开展“科技创新文化节”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对一年级的学生,重点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参观“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学习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重点开发项目,一般学生自由组合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开展校级电子设计竞赛,选拔优秀学生重点培养,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际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等。

二、结束语

我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建立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采取多种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琦,隋竹翠,周立青.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7):142-144.

[2]王光义.实验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76-78.

[3]牟海维,吕秀丽,王永涛,张勇,韩建.电子类大学生校内实习和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9-1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

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历(推荐) 篇四

【基本信息】

姓名:亢引格性别:女学校:咸阳师范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历:本科户籍:陕西宝鸡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87年6月

手机:现居地:陕西咸阳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咸阳师范学院

【教育程度】

咸阳师范学院2008.09 – 至今

主修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电子技术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设计、单片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器

与PLC控制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

号处理、彩色电视机原理、EDA技术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基础、高级

语言程序设计等。

专业必修课绩点:3.04其他课程平均绩点均在2.4以上,专业课程平均都在80分

【技能证书】

2009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CET-4)通过(441分)

2010年0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通过

【熟悉软件】

单片机仿真,AutoCAD制图软件,PSpice仿真、Multisim8、Protel、MATLAB和专

业所涉及到的多种电路仿真软件,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实践经历】

2008年12月参加学校大一新生元旦文艺晚会,并且担任志愿者工作

2009年-2010年担任高一数学家教,并且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2010年-2011年担任学校电子阅览室管理员并获得老师好评

【项目经验】

2011年5月 – 2011年7月电视机结构研究与组装实现

主要内容:学习了解电视机的组成结构,认识并分类相关元器件,通过亲自动手从

无到有成功组装一台完整的电视机,经过认真调试,最终能够接收电视

信号和清晰显示图像画面、声音,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2009年6月 – 2010年1月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具体应用

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参照教程软硬件结合,实现霓虹灯、喷

泉等效果。

【自我评价】认真,责任,勤奋,团队是我人生的信条;

自信,抗压,惜时是我工作态度;

开朗,乐观,沉稳是我的性格特点;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历自我评价 篇五

3、有良好的数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特性,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练使用dxp2004等pcb绘制软件,懂得pcb合理布局,对emc有一定的经验。

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简历 篇六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8岁(1988年3月25日)

居住地:重庆

电 话:132********(手机)

E-mail:liXX@XXXX.com

最近工作 [1年7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职 位:数据传输员

最高学历

学 历:专科

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 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自我评价

XX年泵企业工作经历,丰富的流体机械理论知识,对单级泵,多级泵的设计及车间生产加工工艺有丰富的经验;对各种泵常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PI系列标准及设计规范比较熟悉,对各种常用泵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了英语CET-4,能熟练读写;熟练掌握CAD、Proe、Office等系列办公软件。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目标地点:重庆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数据传输员

工作经验

20XX/3 ― 20XX/10:XX有限公司[1年7个月]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研发部 数据传输员

1. 负责管理区县内传输线路巡检人员,对采集到的线路数据进行核查及录入到专门的系统中。

2. 对辖区内的所有基站的传输进行精细化维护。

3. 协助主管领导管理好项目质量与进度、处理项目部其他事务,负责方案设计工作。

2XX/8 ― XX/12:XX有限公司[1年4个月]

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研发部 数据传输员

1. 2m有线传输以及宽带互联网数据调拨。

2. 负责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确保有线电视能正常收看。

3. 12小时上门维护三网联合机,网络设配线路光站的调试

教育经历

2XXX/9― 20XX1/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科

证 书

20XX/6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 语(良好) 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附:

因求职者无意间的失误而使个人简历的整体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职场中多不胜数,因求职者本身所具有的性格不同,所以那些大大咧咧的求职者在书写简历之后不会对其一一检测阅读。

一旦简历中出现错误较为明显的区域,那么轻者会对这位求职者的整体感官带来分数的降低,严重者会使招聘方直接放弃这一简历的阅读,继而使其彻底失去竞争职位的机会。如错别字是简历中最常见也是最令招聘方‘不爽’的一种出错类型,那么我们也可从以下几点中了解错别字的出现能够为简历带来怎样的影响。

形象影响

马虎,粗心,这种招聘方所给的评价一旦施加在求职者身上时,这位求职者无疑已经丧失了谋求职位的机会。但这种叙述恰恰正对应了求职者所犯的错误确实存在,所以错别字带来的第一影响就是招聘企业对其作出的评价。孰知简历相当于相互沟通的第一印象,印象没有打好那么也就无从提及双方日后的相处。

能力影响

7.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生简历 篇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信息获取的源头,传感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不仅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课,而且逐步成为工科类专业的跨学科选修课。面对这一变革,同时为了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需要对课程进行不间断的改革和建设[1]。具体说,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由于专业成立时间不长,课程建设刚起步,必须要解决课程的发展问题。

2)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解决了兼顾教学内容系统性和先进性的问题。

3)强化实践环节,建设一流的传感器技术教学实验室,构建开放性实验平台。

4)将科研成果引入传感器技术实验教学,利用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改造更新实验手段,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在实验项目设计开发过程中,我们结合所从事的惯性传感技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利用科研经费的资助,自行设计制作传感器,研制开发实验设备,设计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例如将北京市教委项目“旋转载体用陀螺研究”和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够开设综合性、设计型、创新性实验。

5)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根据本课程理论广度、深度以及适用面大等特点,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理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革新、课程考核方法的革新。同时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精选教学案例,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扩展眼界、引发兴趣。

《传感器技术》课程是实践性、综合性强的一门学科。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起到了与前期课程更好的衔接作用,达到了专业综合性训练的教学目的。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整合,把《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内容整合起来,教学内容以“传感原理”为基础,体系结构以信号分析处理为线索,以实际应用为最终目标。

1 传感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1.1 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和基本技能、适应能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课程内容的总体结构分以下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2]。

1.2 教学基础

在教学上,主讲《传感器技术》、《信号与系统》、《光电子学》等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项目负责人,结合《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研学,指导毕业生毕业设计4届,有关传感器方面的题目有水深传感器设计,陀螺电路设计,高冲击加速度计设计,水平仪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平姿态传感器,硅微机械陀螺仪等。

2 研究内容、主要观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

2.1 研究内容

2.1.1 理论课教学设计

学时和内容安排,课程总学时64,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实验8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分三大模块:传感器技术基础、常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现代新型传感器。各模块包含章节及学时分配如下:

(1)传感器技术基础4学时,包括绪论(1学时)、传感器的特性指标和标定方法(8学时)。

(2)常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2学时,主要讲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4学时)、变磁阻式传感器(4学时)、电容式传感器(3学时)、磁电式传感器(2学时)、压电式传感器(3学时)、热电式传感器(2学时)、光电式传感器(3学时)、光纤传感器(3学时)。

(3)现代新型传感器16学时,主要包括化学传感器(3学时)、生物传感器(3学时)、传感器检测技术(2学时)、传感器新技术(4学时)。

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传感器原理、特性的研究,传感器的标定,相关调理电路的认识,传感器的应用。实验内容分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开放型设计型实验三大模块。

2.1.2 实践教学设计

(1)建设一流的传感器教学实验室,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加大综合型、设计型、开放型实验的比例。

(2)打破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界限,将课堂向实验室延伸,将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研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3)不断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验建设和创新实验室建设中,将课程教学与课外研学、学科竞赛有机结合,形成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多方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2.2 主要观点

“传感器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强同时又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特点,我们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的总体思想是: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研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引入到教学案例中,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贯彻始终。

围绕这一理念,我们实施了以下方案:

1)多采用案例教学,将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引入课堂,丰富教学案例。

2)探索基于资源建设的大班研讨课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被动的“课堂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学生主动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

3)致力于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建设用于大班研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用于学生课外学习、师生交流、延伸和补充课内教学的多媒体课程网站等。

4)积极改革考核方法,由传统的笔试为主向笔试+实验+研讨(论文)的形式转变,提高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过程考核在学生课程评价中的比例,鼓励形成研究性教学氛围。

2.3 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重点在于:

1)对传感器原理的讲解,使学生从机理上获得理解,避免落入简单的公式推导,使之成为无源之水。

2)理解常用传感器转换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3)在理解传感机理的基础上掌握传感器使用的一般原则,学会在实际的工程问题中会选、会用,掌握传感器选用设计的一般原则。

4)了解传感器的静、动态性能指标和标定方法。

本课程难点在于:

1)涉及的基础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出本专业的前序课程,给学生深入理解传感机理带来困难;

2)目前绝大部分教材及参考书中对同一被测量的多种传感方法缺乏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涉及的往往只有正确使用的例子,而没有多种方案的比较或传感器使用不当的例子,导致学生学难以致用。

为解决以上矛盾,采用了以下方法:

1)根据课程需要和教学体会,进行教材建设,编写适应教学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有效处理理论性和新颖性之间的关系;

2)改革教学方法,对原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涉及到的基础理论进行跳跃式强化;

3)教师根据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扩充实例,分析讲解;

4)通过讨论课及设计型实验,给学生自己分析理解的机会;

5)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实践补充欠缺的知识,积累工程应用经验。

2.4 预期效果与具体成果

(1)开发4个综合设计性试验;

(2)完善多媒体课件,扩充和完善习题库和试题库;

(3)将科研内容融入到学生毕业设计中,例如加速度计系列项目的开发;

(4)努力向精品课程建设迈进;

(5)开发课程设计项目3个。

3 结束语

《传感器技术》课程是实践性、综合性强的一门学科,它综合了电子信息类的许多学科,如模电、数电、信号处理、电路、单片机、物理等。这几年,我们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方面一直在改进。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起到了与前期课程更好的衔接作用,达到了专业综合性训练的教学目的

本文通过对《传感器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的介绍,意在和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使本人从事的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更好,通过撰写本文,也使我重新梳理了教学思路,在以后的教学中沿着这条思路进行下去。

摘要:《传感器技术》课程是实践性、综合性强的一门学科,本文对《传感器技术》课程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研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笔者已经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并得到明显提升,并进一步将本课程建设成我专业示范性课程。

关键词: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贾伯年,俞朴.传感器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8.浅析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八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

1.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设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应当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要重视专业知识也要重视人文科学知识,还需兼顾文理交叉和渗透,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交叉和渗透。在保证人文课程、社会课程和科学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要使各类课程既互补又协调,同时要强调人文课程的引领作用。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相互渗透,完善电子信息实践教学体系,开设实验室开放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特色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和独立进行电子设计制作,培养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注重学生的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加学生兴趣爱好的选修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前沿科学前沿讲座,使学生全面增加自己知识面,培养自己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地方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为中心,设置方向明确的专业课程群,同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职业规划,在各个研究方向上有所侧重,实现分方向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科技创新相结合,集合理论,应用,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2.1 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将以老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以学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开发能力为目标。确保基础性实验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研究性实践课程的比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和电工方面基本元器件的辨别,使用,安装,调试,测试方法。第二阶段,以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基础实践为主,意在解决电路,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问题。第三阶段,以电子信息类志业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环节为主,全面结合生产实际,使学生能有效掌握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课题,项目的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功能实现以及装配调试,设备软,硬件调配,总结报告等各方面实践内容。大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四阶段,主要以研究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以毕业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电子专业兴趣科技活动为主。全面开放实验室,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课外科研项目以及学科竞赛。

2.2 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是以学生个人和科技小组为主,主要开展探索型、研究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和融会贯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建设可供多学科开展探索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的公共实验平台。创新实验室也强调开放性,支持学生开放选题,开放性设计,同时也支持各年级,各专业方向学生互动,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科,研究交流。创新实验室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平台,在创新实验室中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同时也支持学生团队自主立项,团队协作共同开发等等。在创新实验室中,通过对大学生设计与制作、新技术的学习与开发、学科专题讲座、工程实践能力等的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创新实践学习,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平台。促使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正规化、系统化、普及化,将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变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基地。

2.3 校企合作机制

电子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持续加快,要使学生的知识以及创新能力能追随行业的发展,校企合作无凝是最有效的方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和学科专业讲座,把企业的新思想、新理念引入到课堂中,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使专业教师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以后调整完善。让学生与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零距离的接触,更利于学生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建设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落实措施、提供安全保障、校企共管生产实习过程、校企共同评价实习成绩,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科技创新型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养成竞争意识、职业习惯,也使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科学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素茵,曾松伟,郑红平.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5):11-13.

上一篇:语文个人专业技术小结下一篇:质量第四季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