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2024-08-11

安全文化建设经验(精选11篇)

1.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篇一

浅析基层班组建设和安全管理

班组是南疆油库的细胞,是南疆油库安全生产的主力军和执行力,是南疆油库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也是南疆油库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南疆油库基层班组自99年建库以来,经过近十年不断的探索与建设,班组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班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南疆油库目前执行的是五班两倒制度,主要是针对油库的生产作业量和上下班路程比较远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组内分工明确,但每名班组成员都能做到通岗操作,每个班组分为计量岗、装车岗、司炉岗、消防岗、电工岗、调度岗,这些岗位相互配合、相互联系,这些班组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各项生产指标的胜利完成,因此,建设高水平的班组,对南疆油库的生存与长足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班组建设与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班组建设与安全管理,是指在南疆油库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科学规律而开展的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活动。班组建设的内容主要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等。班组是一个集体,如何有效合理地把职工组织动员起来,除了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有时候,思想政治工作这种“软管理”更为有效。班组应该有充分的时间用于学习,幵持之以恒。除了学科学、学文化、学安全环保、学技术、学管理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应该是职工学习的内容。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型职工。所以,班组也是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班组的组织建设主要指班组长的选配、班组核心的形成以及科学合理的制度。班组成员处在生产第一线,班组长是生产组织者和指挥者,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可谓“兵头将尾”,班组长的选配十分重要。一定要选拔思想

好、安全责任感强、技术精、懂业务、会管理、作风正、干劲足、有威信的人担任班组长。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形成班组核心,团结全班组成员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班组的组织建设除了班组的合理构成外,就是班组的民主管理。班组民主管理是南疆油库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班组民主管理,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建立健全班组民主管理制度,如思想政治工作、岗位经济责任、安全生产、文化技术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二是要开好班组民主管理会和民主生活会,这是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倾听职工呼声,讨论决定班组重大问题,了解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的重要途径。

班组的业务建设就是在安全生产和实际操作中,不断学习和掌握各项专业管理技术,增强班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能力,使各项专业管理的要求在班组得到落实。班组业务建设的内容,涉及到班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计量管理、设备工具管理、劳动管理、安全文明管理、原始记录凭证和台账管理,以及推进南疆油库班组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必须切实加强这方面工作。

二、南疆油库如何建设性地开展班组工作

1.整合班组人财物构成,建设生动、活泼、高效、团结的战斗团队。班组的人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管理一定的机器和设备,组合起来则完成一项或一部份南疆油库相对独立的作业任务,因此人员的调配和协调至关重要。班组长应当对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业务技能、兴趣爱好等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使每个成员在班组中都各得其所,在各自适宜的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形成整体合力,优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同时,班组成员又是一个个“抽象”的人,才能的施展,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班组长作充分细致的调查工作,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多与职工进行情感交流,理解人、尊重人、启发人、发展人,变职工的机械行为为自觉行动。

12.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去教育、激励、鼓舞、塑造员工。当今社会是一个日益物欲化的社会,职工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均趋于多元化,对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幵对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充满新的挑战。班组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场,同时也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班组除了响应石化公司开展的一切活动外,也应该自身开展一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在班组树立“比”、“学”、“赶”、“超”的良好风尚,幵做好“传”、“帮”、“接”、“带”工作。党、政、工、团应积极支持班组工作,幵做好规范、引导、教育工作,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占领职工的思想教育阵地。

3.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幵重,反对空洞的政治说教。如何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金钱万能”,认为物质利益是唯一的法宝,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另一种是“精神万能”,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代替一切,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两种认识都是不正确和片面的。物质利益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虽不可相互替代,但也幵非“水火不相容”,正确的做法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的原则,反对空洞无物的政治说教。既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又要物质激励与政治引导相结合,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南疆油库是个大家庭,班组是这个大家庭的基础,总体来看,加强和搞好南疆油库班组建设,对做好油库安全环保和生产经营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对油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安全培训李长满老师/手机***

2011-12-25

2.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篇二

1陕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1.1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全面开展

在省、市、企业等各个层面,在果畜菜茶等众多产品上都进行了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陕西省优农中心建设了追溯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在蔬菜、苹果、樱桃、甜瓜、猕猴桃等产品上开展了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参与追溯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300多家。省农垦集团依托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大荔农场开展了樱桃、苹果、酥梨的质量追溯。榆林、铜川、西安、商洛、宝鸡、安康、汉中等均启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渭南建设了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1.2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探索,全省统一的追溯信息平台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表现为一网一数据库。一网为“陕西省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门户网站。一数据库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库”。利用一网,可实现监管部门、企业同时登陆,同步操作。利用一数据库,可实现全省数据共享互联,并预留接口,上可接即将建设的国家平台,下可接各市县自建平台,平级可接食药监追溯平台。同时,平台前连生产,后接消费,集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监管四位一体,既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又是一个宣传推介平台。

1.3企业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全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超过500家,产品涉及到果蔬茶粮蜜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企业效益也得到提升。平利的绞股蓝开始只是一家企业参加追溯,当年的销售额就由之前的1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此后多家企业纷纷主动要求加入,目前开展追溯的企业达10多家;西安白鹿原休闲农业园区在开展追溯试点后,客户电话咨询,明确要求要购买有追溯标签的樱桃;留坝蜂蜜有了二维码的身份证后,每瓶售价高出普通蜂蜜50%左右;在市场推动下,紧连企业利益的追溯体系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2陕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指导不力

各地在法律法规及中央指导之下陆续开展了质量追溯工作,但指导力都比较弱。农业部在2007年发布了《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和《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2个行业标准后,至今未出台相应的追溯管理办法或实施规范;国家追溯平台目前还在建设中,技术标准、接口标准等还未公布。各地的追溯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技术标准、实施规范都无法统一。我省自2008年试点建设,目前仍未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多地自建平台和省级平台因技术标准不同短期内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2.2认识不足

虽然人们对追溯有了一定认识,但多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对于什么是追溯,为什么要实施追溯,实施追溯有什么意义没有深层次认识。调研中,仅有30%的企业负责人有意愿在本企业内部建立追溯制度。多数企业受制于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短期内无法开展追溯制度建设。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对如何开展追溯,建设关键点和难点等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上,市县领导对追溯的认知多停留在政策上文件中,还没有计划在辖区内开展追溯制度建设,更谈不上对追溯工作的重视。仅有10%的受访消费者愿意为追溯产品付出更高的价值,价格还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倾向的主要因素,优质优价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2.3研发不够

追溯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追溯制度建设依赖于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尽快克服各环节的技术及资源整合瓶颈。农业生产本身链条长、环节多、信息量大,目前陕西省追溯信息采集多是人工录入,还未应用较为先进的射频技术、基因技术,目前试点工作过多纠缠在信息采集上。

3我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议对策

3.1强化政府在追溯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体系建设,制度先行,政府部门要牵头拿总。省级要尽快出台《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明确政府、企业、生产者等各行为主体在追溯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义务;明确技术支撑单位;加快出台陕西省追溯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指导推动各地尽快开展工作。广泛开展宣传,争取更多的市县开通运行追溯平台,实现规模效应。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和实施方案,将责任明确到人,保障各项工作措施切实有效并落到实处,确保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和常态化运行。

3.2建设“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信息平台”

追溯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信息的采集与传递,而信息只有累积到一定的量后才会发生质变。必须统一思想,整合资源,树立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盘棋”的思想,构建全省一盘棋建设格局。由省厅牵头,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追溯编码规则,统一数据格式,统一追溯标识,建设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信息平台,要以追溯为基础,把农业投入品、农业执法、农产品检测、风险预警、舆情监督等纳入平台,形成贯通农产品产销全程的信息大数据。各市县建成的平台和省级平台保持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没有条件建设平台的要应用好省级平台,动员企业加入,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3.3强化宣传培训,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多方宣传。通过宣传,让市县领导从根本上重视起来,行动起来。让企业认识到实施追溯制度对提升管理、提高效益、打造品牌的重要性,让消费者认识到追溯的安全放心优质。二是强化培训。追溯工作与电子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不同于以往的监管方式,要加强对信息平台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操作和管理水平。三是设立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追溯体系研发,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对实施追溯体系建设的“三品一标”产品予以补贴,对实施的企业和合作社予以补助,大力培育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从源头上解决分散农户无法记录,无法标识,从而无法控制质量安全的问题。四是加快研发。追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理念新手段,国外研究实践仅10多年,陕西省近些年才开始探索实践,国外农产品生产以大规模农场集约经营为主,以分散农户经营为主,且短期内不会有大变化。应加快研发,将先进理念和手段本土化,以更适应陕西省农产品生产实际;研究开发更方便快捷的技术手段,降低追溯体系实施的基本门槛。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度高,燃点低,与产业关联度大。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对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陕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现建设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3.杜邦的成功经验是安全 篇三

在安全行为的百分比和伤害事故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比关系。安全行为的比率越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就越高

『 作者简介 』

特里·E·麦克斯温:质量安全边界咨询机构的总裁和CEO,该机构是一家致力于通过行为技术的应用来帮助企业开展全员参与的安全和质量改进工作的咨询公司。麦克斯温博士还是多家企业和专业组织的董事会成员,专业组织包括:剑桥行为研究中心,行为分析协会,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和得克萨斯州行为分析协会。

在美国建国初期,杜邦公司是从事黑色火药制造生意的。杜邦家族通过规划,把他们的工厂以某种方式建在了山坡上,这样做可以把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引过德拉瓦河(Delaware River)。这种朝向的设计可以保护坐落在工厂后面的村庄不受毁坏,工人们的房子和家都在那里。企业生产的高风险,意味着他们不得不一直保持对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他们依此而生存。今天,杜邦公司一直不间断地加强和重视安全工作,坚持促进行业安全的创新活动。多年以来,杜邦公司一直是最先拥护安全管理创新的公司之一,在其他安全管理准则中加入了下列安全管理要素:

多层次的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的重点是员工行为,而不是环境要素

审计过程中专门的信息反馈技术

这些增加的管理要素源自公司对过去10年所发生的全部工作日损失事故案件的正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杜邦公司发生的伤害事故中,96%是由于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只有4%是由不安全的环境条件造成的(见图1.4)。他们的研究支持了一项1929年就发现的成果,这一成果显示,在所有伤害事故中,88%的事故是由员工不安全操作行为引发的,远远大于不安全环境条件引发的事故数。杜邦公司的研究数据支持了该成果的可信度。

图1.4杜邦公司的研究发现,在超过10年的时间里,造成公司工时损失的事故中有96%出自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杜邦公司把它的安全管理方式提炼为目前的安全培训观察计划(STOP),并在公司内外推广STOP项目。STOP项目包括一个分层安全审核的流程,通常,每一周各个层级的管理者都要执行正规的安全审核。管理者进入某一工作区并找到该区域的督导员,然后他们一起完成该区域的安全审核工作。在另一周,安全督导选择一个区域主管,并和他一起完成该区域的安全审核工作。此外,每周全体管理人员还要对他们负责的工作区域共同进行一次正式的安全审计,同时,还要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工作条件不定期进行非正式的观察。

在他们执行阶段性的安全审核的过程中,管理者和主管们要完成STOP卡片的填写工作,将他们观察到的所有不安全行为都记录下来,但不记录被观察员工的名字。此外,在恰当的时候,他们应该走近那名有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并问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员工去辨别哪些被观测到的行为会引发事故风险。第二个问题是:员工应怎样做才能保证工作安全?引导员工认识到应如何去操作。

在推行STOP项目的同时,杜邦公司还采用其他多种方式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公司使用大量的安全培训举措来支持它的安全会议和安全计划的执行,例如静想两分钟安全计划,鼓励员工在开始工作前花两分钟的时间仔细回想一下每项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杜邦公司还跟踪记录那些工作外的伤害事故,并启动一系列的工作外安全计划和培训。公司有一项正式的流程规定——只要发生由安全事故引起的工时损失,公司经理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事故调查的情况,并与事故相关员工进行面谈。此外,伴随其在杜邦的工作期间,杜邦公司对每一个员工都建立有一个非正式的安全记录卡。所有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安全文化”,正是这种安全文化产生了图1.5所展示的安全绩效。在化工行业,杜邦公司一直是安全业绩方面的第一名,根据历史数据记载,杜邦公司一直比第二名的公司安全业绩好两倍。

杜邦公司的安全记录非常好,整个化工行业的安全记录也保持在非常好的水平上。图1.5所展示的行业平均事故水平意味着,一名化工行业的员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按照事故发生率来说,一名化工行业的员工在30年的工作经历中平均发生伤害事故的次数是1次,而一名杜邦公司的员工遭遇需医生治疗的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则是平均100年发生1次。

这些伤害事故发生率部分地成为今后安全改进工作的一种挑战。我们将在本书的随后部分,就员工对这些伤害事故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更多的论述。

我们的研究发现

关于非安全行为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的研究与杜邦公司的发现是一致的。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我们分析了数百家组织的伤害事故,并不断改进工作清单以减少和阻止事故的发生。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企业中,86%-96%的伤害事故都是由行为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图1.6所提供的数据就源于我们的一个案例研究,它也证实了96%的伤害事故与行为因素有关,这和杜邦公司的发现是一致的。

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员工应直接对96%的伤害事故的发生负责。因为行为心理学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由行为发生的环境所决定的。不安全工作行为通常是由下列因素导致的:①物质环境;②社会环境;③员工在这些环境中工作的经验。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我们将集中精力讲述如何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来提高安全行为。

从这些分析当中我们还能得到其他一些教训。首先,当我们检查那些严重的安全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几乎一直处于“行为和环境条件”的类型里。这就是说,严重的安全伤害事故和死亡事故大多是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环境条件结合起来导致的。安全专家经常谈论由一个系列事件导致一次安全伤害事故的链条。一些链条的连接点是行为,另一些的连接点是环境条件,因此,我们通常可以通过破坏这些链条的方式来阻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下面这个故事清晰地说明了这种要素的连接。一天早晨,一家大型精炼厂使用了40年的焦化装置发生了一次火车出轨事故,导致焦化装置的炉架从人行道跨过铁轨倒下,并砸出了一个1.5米深的坑。(焦化装置是巨大的设备,提炼好的焦炭直接从这里装卸到火车车厢上。)工人们马上在铁轨两侧的人行道上安置了路障。由于焦化装置上的抽水机坏了,导致几小时以后这一区域到处流淌着滚烫的热水。不久之后,工厂轮班的时间到了,几名刚进厂的员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提醒,告之焦化装置发生事故的情况,他们不知道发生了火车出轨事故,也不知道在看似平静但却非常热的水下面有一个被砸出的坑。三名员工开始从这一区域穿过并走到了路障附近。在看到水之后,有两名员工选择了绕行。另一名员工穿着及膝高的橡胶靴子,他估计路障只是简单地用来防止员工不要走到水里。于是,他跨越了路障,并在铁轨中间行进,随后就掉进了齐胸深滚烫的热水里。由于被严重烫伤,他被迫离开工作岗位超过14个月。

很显然,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开始引发事故是由于火车出轨和抽水机故障导致的不安全工作条件;随后的一系列不安全行为也导致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整个区域被水淹了之后,安置的路障是不够的。进厂的员工没有被充分地告知他们工厂发生事故的情况。在受到伤害的员工跨越路障的时候,他的工作伙伴没有制止他这样做。此外,前些年管理层从财务预算中砍掉了对焦化装置升级换代的投资项目,而这本来是能够防止漏水情况发生的。替代装置升级换代项目的是,管理层制定了一个应急解决方案,在装置旁边建了一个平台,以保证漏水的时候操作员能打开活门。因此,在问题发生时,我们可以作出多种行为选择,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这一系列事件链条的任何一处连接点,都能够避免这次严重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安全三角形

杜邦公司在强调不安全行为时,认同图1.7的安全三角形中所展示的不同等级的不安全行为。盖勒先生指出,这是一个反应型的三角形模型。他认为,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制定的方法与那些重点放在减少不安全行为的防止型方法相比,更具有典型的反应型特征。他坚持认为,一个更好的防止型方法必须将重点放到增加和保持安全行为上来。

对盖勒先生这种逻辑观点的其他支持来自于瑞伯(Reber)和沃林(Wallin)的一项研究成果。通过对一个高强度制造环境的观察流程,他们得出结论:在安全行为的百分比和伤害事故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比关系。换句话说,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全行为的比率越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就越高。他们的数据表明,安全行为的增加能够带来更低的事故和伤害事件的发生率。这项以观察为根据的研究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讨论,它有力地证实了这样一种防止型方法的有效性。

4.安全区队建设经验材料 篇四

开拓二队成立于2006年9月,现有员工132人,下设4个班组,分别是:喷浆组、开拓一、二组、电工组。一年来,我们坚持抓培训提素质、抓班组打基础、抓制度明职责、抓质量促生产、抓管理上台阶,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把开拓二队在安全区队建设中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抓培训提素质

为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我们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一是坚持不懈开展培训。每周二、五为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日,每周一、三为班组长以上成员集中学习日,队给所有人员发放了笔和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从学习安全知识、质量标准化等入手,并且每月要进行集中考核一次,考试成绩直接与工资挂钩。二是深入开展比促学活动,调动全队干部职工学习积极性。利用周二、五例会点将的形式进行提问,开展比一比活动,比理论知识,比出勤,比工程质量,比学习,并纳入年终的班组评比。三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教育。具体做法是:把队会议室当作员工自学读书屋,汇集《郑州矿工报》《白坪人》《煤矿三大规程》等报刊、书籍为精神“食粮”,供全队干部员工学习参考,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安全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广大干部员工得安全意识,有效避免了“三违”现象的发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抓好班组打基础

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是区队搞好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我们开拓二队以强化班组管理为基础,坚持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在班组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提高班组长的现场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提高各班组的出勤率,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在班组建设上,我队在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制度的同时,结合各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突出绩效考核,严格奖罚兑现。坚持把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作为搞好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来抓,落实跟班队长、班组长的岗位责任制度,实行队干包班组制度。班组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是我们制胜的法宝之一。

三、抓制度明职责

没有科学规范的约束、激励的机制,安全生产也就无法保证,2010年,我队制度完善了《白坪煤业公司开拓二队制度汇编》,内容涵盖井下、平地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注重制度的民主性、合理性、公开性出发,切实实行民主建制,合理用制,严格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负责,相互连带”的管理制度,每项工作由跟班副队长落实到班组长,班组长落实到工作面每个岗位的具体负责人,明确了跟班队长抓全面,班组长抓进尺,副组长抓工程质量的管理模式,但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不同岗位职责全员缴纳不同数额的风险抵押金,(如:队长、支部书记、跟班队长每人每月缴300元,班组长缴400元,进脑工缴200元,杂工缴100元),每月一考核,若当月出勤满18班且没有违章违纪现象,将在工资中返还与缴纳金额相等的奖金,如当月出勤不到18班或当月有“三违”现象者,不予兑现。此项办法开展后,在安全生产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同时,我队结合自身实际,经队委会研究决定,制定了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每月必须查出1条以上“三违”现象的规定,对不能按要求查“三违”的管理人员严格按内部规定进行考核,在现场发现违章现象立即制止,做到处理问题在现场,升井后对查出的“三违”人员及时组织分析,做到真实不应付,真正起到教育“三违”人员和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针对管理人员的井下现场管理,我们制定了两条制度:一是重点查顶板。对顶板的打眼、装药、响炮、残炮等进行重点检查。严格检查打眼的眼位、间排距、锚杆角度是否符合标准,保证了顶板安全;二是重点检查辅助运输。对机电设备的完好率、轨道的偏差等进行细致检查,确保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状况良好。

四、抓质量促生产

我们以质量标准化为主线,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制度》、《班中汇报及交接班制度》、《班前会制度》等现场管理制度。严格工程施工管理,长期坚持规范施工,要求每班画轮廓线,按光爆网喷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标准化,真正做到了轨道一条线、风筒一条线、风水管一条线,中腰线一条线;严格工程质量验收,班组全月验收工程合格率达到96%以上的,对班组长奖励100元,对掘砌工奖50元,合格率低于80%的,对等扣除相应金额(以每天交接班条为准);严格人机环境管理,每班班前检查斜坡运输、机电设备等是否可靠,施工中注意作业环境安全,严格执行敲帮问顶、洒水降尘等制度,保证了工程质量,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

五、抓管理上台阶

2010年初,针对如何提高月单进水平,我们提出了三条管理措施。一是调整劳动组织,使人员配置保持充足,采用将打眼出岩和打锚杆工作全部由开拓组负责,喷浆班除正常喷浆以外再加一炮,三班全部实现一个半循环,提高了循环效率。二是调整现场管理队伍,每个班组配备一名副组长,组长管全盘、副组长管迎头,加强了在施工中的管理。三是实施压力传递,将承包指标分配到每个班组,工资分配实行多劳多得,谁进尺多谁就多得益。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改善了施工工艺,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每月进尺都在115米以上,月月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2010年,我队计划进尺为1287.7米,实际完成进尺1419.3米,完成计划的110.22%。安全实现零死亡。

5.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篇五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档案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受教育局安稳股领导的委托,现就大龙乡中心学校安全综治工作资料建设的做法作一简要的汇报。大龙乡中心学校是惠水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第一所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学校,在各位领导及同仁面前作这方面的经验交流,我深感惭愧,因此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过去的做法:

过去,也不能说不重视,在制度方面就比较健全,但落实不到位,责任不到人,学校的主要精力是忙于“救火”而不是“防火”。

二、当前的做法:

1、与班主任、教师签订安全工作协议书,构建“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以会代训,每会必讲,教师会如此,学生会如此,要求老师做到安全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贯穿平时教育教学之中。开学初,与派出所联合,召开了一次法制教育与安全教育大会。9月起,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不文明行为、违法违纪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3、认真填写安全日志,做到隐患排查与整改排除相结合,坚持“一天两查”制度,小问题及时排除,大问题及时上报。

4、加强家校联系,每月每个老师为某一家长写一封信,加强沟通,极力改善与问题学生的对立关系,创造和谐氛围,减少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

5、尽力完善学校安全设施。为教工楼、宿舍楼、教学楼、餐厅增添了灭火器14个。对宿舍楼进行了大力度的修缮:维修楼顶、改建宿舍厕所等

三、准备做的:

1、做到安全应急与安全演练相结合,学校计划每学期举行一次安全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集体逃生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2、把交通安全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设立校门外减速器,增加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保证成功创建市级交通安全文明校。

3、学校计划成立学生安全督察小组,做到每天有检查有公布,每周有小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资料。

4、利用专栏、黑板报、校报等校园宣传阵地,宣传安全文化,致力营造良好的学校安全管理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初三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相当部分学生纯粹放弃学习,给学校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又撵不走,又不能体罚,学校管理难度大。

2、因为受追求教学质量的影响,安全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开展课外活动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说,安全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

五、学校安全法制综治工作档案建设的打算:

1、明确安全工作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安全工作的档案建设原则(1)、分散形成原则。按照现行的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的要求,学校的教职工都是安全工作的承担者和责任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学校各部门和每位教职工都会或多 1 或少、不同程度地形成一定的安全工作资料。这些零星和分散的工作资料是学校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重要来源。为了方便以后对档案资料的装订,所有的工作资料应尽量使用统一规格的A4纸,并用蓝黑、碳素墨水或黑色签字笔书写,也可打印,但不能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2)、分类整理原则。根据《惠水县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一年常规和一日常规》,一般情况下,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应分为基本情况、上级发文、组织机构与管理、安全工作会议、安全工作制度、安全教育与活动、门卫值班与巡查、安全检查、专项整治、预案与演练、请示报告和其它等12个大类。

2、安全工作的档案建设要求

(1)、归档文件齐全完整。属于归档范围资料的种类、份数以及每份资料的页数都应齐全完整。经过领导签发的定稿,需盖公章后归档。资料的正件与附件、印件与定稿、请示与批复、报告与答复、转发文件与原件不得分开。

(2)、区分、分类清楚。不同的资料(除设备仪器和基建工程外),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跨文件按以下要求处理:跨的请示与批复,放在批复立卷;跨的计划、规划放在内容一致的第一年立卷;跨的总结、报表放在内容一致的最后一年立卷。

(3)、保管期限、划分准确。对学校安全工作有决定性影响、长期性影响、临时性影响的资料,应分别进行永久、长期、短期保管。一般情况下,长期保存不超过20年,短期保存不低于3年。

(4)、卷内文件、排列条理。只有一个作者(发文单位,下同)、一个问题的案卷,按文件先后顺序排列;只有一个作者,几个问题的案卷先排问题,后排时间;一个问题,几个作者的案卷,先排作者,后排时间。印本在前,定稿在后;终稿在前,草稿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答复在前,报告在后;转发件在前,原件在后。

(5)、去除金属、装订结实。案卷装订时,破损的文件材料应进行修补,按左侧和下边对齐,采用三孔一线方法,用线绳在左侧装订,背面打结。不装订的案卷,需对单份文件改用细线装订。

(6)、编写页号、登记目录、填备考表。已经整理好并且需要装订的案卷,应首先用铅笔在文件资料正面的右上角或右下角、背面左上角或左下角连续地填写页号(资料背面,有文字时也要填写页号);其次填写《卷内目录》,最后再填写《备考表》,一般情况下,对该卷中的某份材料做特别说明时,应填入《备考表》中。

(7)、卷内目录标题简明确切。卷内目录标题应能完整概括卷内文件内容,一般应包责任者、文件标题和文种三部份,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8)、封面填写要清晰整洁。用毛笔或钢笔正锴填写装订好的案卷的封皮。顶端一栏填写学校全称,二栏填写“安全工作档案”,三栏概括填写卷内主要的资料类别名称。(9)、排列案卷,编制目录。一个的案卷应先按永久、长期、短期三种保管期限分开,然后按照案卷间的联系,结合重要程度依次排列顺序,编出案卷号。(10)、档案装具规范统一。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案卷封皮、《卷内目录》和《备考表》。

3、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提交

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应收集的资料有: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资料、工作会议资料、安全制度(包括规定、办法等)、安全教育(包括课堂和讲座)资料、值班巡查安排与记录资料、安全工作检查与整改资料、专项整治工作资料、应急演练资料、学校向教育部门及其他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请示报告等的文字资料和声像资料。安全保卫处(科)负责档案资料收集的人员应于相应安全工作结束后或订本式工作资料登记完毕的5日内将工作资料收集到位。

4、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学校的安全工作档案资料按以下的类别进行分类和整理。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说明;

2、学校位置图、学校平面图、校园内重点目标位置分布图:

(1)学校位置图:图中标明学校名称、地址、周围相邻的单位与道路名称,缩印、绘画均可;

(2)学校平面图:图中标明学校的主要建筑物;

(3)校园内重点目标位置图:图中标明单位内部重点、隐患部位所在的位置;(4)学校周边危险源、不安全因素分布情况;

3、与安全相关的设施、设备、器材登记表;

4、危险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备案登记表;

5、校车、学生接送车登记表;

6、其他备案材料复印件:

(1)学校建筑安全验收合格证;(2)学校建筑消防安全验收意见书;(3)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批准证书;(4)锅炉及特种设备检测报告或检测合格证;(5)锅炉工的司炉工证;

(6)电工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

(7)食堂、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 ②食堂的《餐饮服务许可证》; ③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

④食堂原材料供货商的有关证件; ⑤进货台账记录; ⑥食品留样记录; ⑦消毒记录;

⑧师生服务部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食品流通许可证》; ⑨从业人员的健康合格证; ⑩进货台账记录;

7、学生宿舍安全的有关资料:(1)学校领导的值班记录;(2)查铺记录;(3)学生请假条;

(4)与学生宿舍安全有关的其他资料;

8、有关学校安全基本情况的其他资料。

(二)上级发文

1、本教育部门印发的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

2、其他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注:教育部门或其他部门印发的文件原件都应归到本类,其他类别中所需文件时均应使用文件的复印件。下同)

(三)组织机构与管理

1、安全工作领导机构:(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名单;(2)安全工作网格化监管图(表);

(3)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法制辅导员的聘书复印件以及相关资料;(4)安全管理干部档案卡片;

(5)安全工作队伍花名表、登记表;

2、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1)教育部门或其他部门与本学校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2)学校校长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3)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与教职工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或学校校长与全体教职工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4)学校校长或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3、向社会或学生、家长的安全责任告知书;

4、安全工作计划与总结:

(1)本年(或学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总结;

(2)本年(或学年)度各学期安全工作计划、总结;

5、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与管理情况的其他资料。

(四)安全工作会议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学的会议记录;

2、学校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或与安全有关的会议资料:(1)工作会议通知;(2)参会人员签到表;(3)会议主持词;(4)领导讲话材料;(5)会议记录;(6)会议图片;

(7)与本次会议有关的其他资料;

3、参加教育部门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的资料:(1)教育部门的会议通知;(2)校长批准的参会人员;

(3)会议印发的资料或工作安排资料;

(4)会议精神的汇报、传达、安排、部署、落实情况资料;

4、有关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情况的其他资料。

(五)安全工作制度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组、校长、教职工及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职责;

2、教育部门印发的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度、规定、办法;

3、学校制定的安全工作的管理制度、规定、办法、奖惩考核规定:(1)管理制度、规定、办法、奖惩考核规定的终稿;

(2)管理制度、规定、办法、奖惩考核规定的第5稿、第4稿、„„、第1稿;(3)与终稿相适应的教代会或职代会的修改意见以及征求意见资料;(4)召开教代会或职代会的有关的会议资料复印件;

4、有关学校安全工作制度方面的其他资料。

(六)安全教育与活动

1、教育部门要求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文件;

2、学校的安全教育计划;

3、“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资料:(1)学校使用的安全教育教材;(2)各年级的课程表;

(3)安全课教师课程安排表;(4)安全课教案复印件;

4、班会、队会及大型的安全教育活动资料:(1)本次活动的方案;

(2)学校或年级组组织本次活动的通知;(3)组织学生大型活动备案登记表

(4)参加本次活动人员的登记表或花名表;(5)本次活动的主持词;

(6)本次活动的领导讲话材料;

(7)本次活动中安全教育辅导员或有关人员的讲话材料;(8)本次活动的图片;

(9)本次活动后学生的心得体会;(10)本次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

(11)本次活动的宣传报道资料等信息材料;(12)本次活动的总结;

5、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管理资料;(1)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申请审批表;

(2)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详细情况登记表;(3)外出活动的请示报告;

(4)外出活动依据的原件或复印件;(5)外出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案;

(6)与承运方签订的道路运输合同以及安全责任书复印件;

6、有关学校安全教育与活动方面的其他资料。

(七)门卫值班巡查

1、统一的外来人员登记表;

2、学生进出校门登记表或请假条;

3、(学年)、学期学校领导带班和教职工的值班安排表;

4、双休日、节假日、汛期、恶劣天气期间、寒暑假期间学校领导带班和教职工的值班安排表;

5、统一的值班记录;

6、校园重点部位电子监控记录;

7、校园及周边巡逻、巡查记录;

8、有关学校门卫管理、值班、巡逻、巡查方面的其他资料。

(八)安全检查

1、学校安全检查的资料:(1)《平遥县学校安全管理日记》;(2)消防设施使用与维护检查记录;

(3)与安全相关的设施、设备、器材的使用与维护检查记录;

(4)学校危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记录;(5)师学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台帐或记录;(6)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记录;

5(7)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检查记录;(8)校车、学生接送车检查记录;

2、学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后的整改资料:(1)学校整改的过程资料、记录或图片;

(2)学校无法整改时向教育部门或其他部门提交的的报告;(3)学校无法整改时采取的临时防范措施;

3、教育部门或其他部门来学校检查安全工作的资料:

(1)有检查组组长签字的《上级部门检查学校安全工作纪录》(包括:检查日期、来学校检查的部门名称、检查组组长姓名、检查组人数、检查的项目等内容);(2)检查组填制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针对《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①学校制定的整改方案;

②学校整改的过程资料、记录或图片; ③学校完成整改的整改报告;

④检查组来学校复验整改情况的记录或记载;

⑤学校无法整改或未能如期整改时采取的临时防范措施;

4、有关学校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方面的其他资料。

(九)专项整治

1、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资料:

(1)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单位与个人名单;(2)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巡查登记资料;

(3)向有关单位提交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报告、批复或答复;

(4)有关单位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行动的记录、图片、说明、函件等相关资料;(5)有关单位未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行动的催促报告、再报告、函件等相关资料;(6)有关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其他工作资料;

2、教育部门或其他部门关于学校开展本次安全专项检查或专项整治的文件或通知;(1)学校成立的本次专项整治领导组名称;(2)学校制定的本次专项整治方案;(3)学校开展本次专项整治的过程资料: ①专项整治记录或登记表;

②专项整治图片及其他有关资料; ③本次专项整治的工作总结;

3、有关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方面的其他资料。

(十)预案与演练

1、教育部门印发的各项应急预案;

2、学校制定的各项应急预案;

3、学校设计的安全避险与应急疏散线路图终稿与草稿;

4、应急疏散引导岗位的设置与人员配置情况资料;

5、每次应急演练的资料:(1)《应急预案演练登记表》;(2)演练方案;

(3)演练的过程资料、图片及其他资料;(4)演练总结;

6、有关学校应急预案与演练方面的其他资料。

(十一)请示报告

1、本学校关于安全工作的请示、批复;

2、本学校关于安全工作的报告、答复。

(十二)其它资料

1、上述各类中未列入且有特色的学校安全工作资料;

五、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立卷和归档

(一)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立卷

一般情况,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应根据上述12个类别,按照“每类一年一卷”的原则立卷。立卷时,每类档案资料各装一个档案盒(资料太多时,每类资料可用多个档案盒),若无特殊要求,档案盒盒脊上应统一贴上或打上竖排文字的“学校安全工作档案”标签。档案盒的正面上方应统一贴上或打上横排文字的标签,标签的内容为该类档案资料的序号和名称

(二)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归档

6.县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总结经验 篇六

2006年以来,我县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在完善和创新食品监管体制和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健全监管体制,切实加强全县食品安全监管

今年,我们把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摆上工作的议事日程。一是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通知》,并召开了全县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成立大会。全县12个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镇长任主任),300个行政村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任组长),初步健全了乡镇食品安全协调机构。二是设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根据我县实际,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由乡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承担乡镇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使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基本实现了食品安全的全方位、无缝隙监管。三是县政府还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每年拨付3万元专项经费,保障了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县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得到逐步确立和完善。

二、完善“三网”建设,确保农村食品安全。

为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蔓延的势头,我们健全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实现了食品消费安全监管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一是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建设进展加快。今年,我们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食品流通企业在农村开展连锁经营,构建以城区超市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目前,已建起了10处乡镇综合日用品超市,发展日用品便民超市118家,计划两年内使全县农村食品安全流通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是进一步构建食品安全责任网。今年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别签订了《2006食品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领导责任制、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10月份,我们又制定下发了《2006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目标考核,不断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采取一网多用的办法,利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在原有农村药品监督网络的基础上,聘任了62名乡镇工作区书记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312名村支部书记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10月份,又组织人员对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共培训580余人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初步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格局。

三、加强12315网络和食品监管网络建设。

我县以深入实施“食品准入工程”为基础,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实现了食品质量监管从“以打为主”到“以防为主”的转变,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是加强12315网络和食品监管网络建设,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化和信息共享,率先在全市开通了12315申诉举报网站、食品监管网站,录入了全县所有生产、经营食品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建立了食品监管网络分布图,及时发布食品监管信息以及查处销假售劣的个人和企业黑名单,及时对销假售假的单位进行曝光。二是实现了12315进村,到今年7月底,在我县300个行政村全部设立12315联络站和联络员,实现了12315进村率100%,实现了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监管的重心的下移。三是不断加强对基层食品经营户的经济户口的管理,在城乡结合部的重点区域设立食品保障监控点4处,有效的规范了城乡尤其是农村食品经营者的行为。

我县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要求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任务,创新工作方式,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新局面。

二OO六年十二月六日

7.国外建筑安全监管经验及启示 篇七

我国尽管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建筑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标准, 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文件较少、安全违法成本较低;现有的建筑安全监管队伍不能满足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部分建筑安全监管职能界定不清, 多头管理模式导致建筑安全监管职能存在重叠交叉或缺失;缺乏对建筑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的有效监督;建筑安全监管人员水平较低、监管手段单一, 建筑安全监管资金不足等。

目前, 国外部分地区 (如英国、美国)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有效的建筑安全监管体系, 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国外建筑安全监管的经验与对我国安全监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英国、美国等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完善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即一部核心法律 (基本法) , 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方针与安全管理制度等基本问题, 再此基础上采取不断细化方式逐渐落实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条例与标准层面, 各项实施条例与标准要具备较强的实施性, 且要与基本法相一致。如英国以《健康安全法》为核心的, 包含四个层次 (即国家基本法、行政法规、官方颁布的实践规范和行动指南标准) 的法律法规体系, 和美国以《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为基础形成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制标准和行动指南。国外建筑安全法律基本上均是以职业安全和健康为核心内容, 从中折射出“以人为本”和“先期预防”的理念。

二、合理的监管机构

美国由劳工部、福利部等部门共同组建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简称OSHA) , 并将OSHA隶属于劳工部负责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制定与实施, 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美国法规授予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很大的权力, 并配备了完整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 以便对全国建筑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避免可能出现安全管理权限错位或重叠问题。

英国建筑安全监管组织体系, 由HSSD (健康安全资助部门) 、HSC (健康安全委员会) 、HSE (健康安全执行委员会) 及地方办公室共同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其中HSC成员分别来自雇主、雇员及地方公共组织 (如公众、相关利益者或监察部门) , 其目的在于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雇主和雇员的合法权益;HSE则负责具体落实HSC制定的各项措施计划, 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过程实施具体的监管, 并采取地方办公室形式实施全国范围内的监督, 在该过程中, HSSD则提供建筑安全监管工作中必要的资助。

垂直管理和分级管理方式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集中管理方式避免了管理职能缺失或重叠现象, 也避免出现建筑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缺失或经费不足, 有效的保证了建筑安全监管组织的责权统一。执法手段多样化及分层次管理手段将建筑安全监督职能有效独立出来, 真正起到监督作用且不受到其他方的干扰。

三、有效的监管方法

美国主要由监管机构采取强制手段落实各项法律法规, 并对违反建筑安全法律的企业或个人提起诉讼。英国则是由安全与健康委员会监督检查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 并监督下一级机构的具体执法情况。此外, 国外多采用保险、社会福利和保障方式作为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

四、高效的监管人才

英国强制推行健康与安全监督工程师资格制度, 通过定期考核方式保障监管队伍的实用性, 健康与安全监督工程师被授予较大权力, 依据建筑生产现场特点可以采取灵活形式进行危险预防和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安全生产监察方式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 并督促相关方予以整改;参与安全事故调查;对严重违反建筑安全生产行为予以处罚, 甚至起诉。美国则要求建筑安全监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与健康知识, 具备丰富的安全监督经验。同时, 美国政府十分注重建筑安全培训工作, 在各建筑院校均设置了建筑安全课程, 提高了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 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美英等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有效的建筑安全监管体系, 在建筑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国建筑安全监管工作还不完善, 总结并借鉴国外的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经验及对国内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启示, 针对性的提出国内建筑安全监管建议与对策, 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监管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http://www.mohurd.gov.cn/.

[2]程伟、刘俊梅:《当前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才智》, 2009 (28) :33-34。

[3]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2) 4-65。

[4]李世蓉、毕默:《英国建筑安全管理实践之研究与借鉴》, 《工程管理学报》, 2011 (08) :16-17。

8.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篇八

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Cyr博士在纽约市召集了一个校车标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由洛克菲洛基金会赞助5000元美金举行的。当时美国48个州每个州都派有教育部门和交通部门的代表参加,同时生产校车的厂家也都参加了大会。这次大会一共开了7天,代表们一共制订出45项包括长度、顶棚高度和过道宽度等有关校车安全的设计标准和规章。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代表们决定巴士中只有校车才能漆成这种橙黄色的车身,叫做“国家校车橙黄”(National School Bus Yellow),并选择黑色来涂写车上的字迹。由于有了这些标准和规则,美国的校车才开始走向标准化和安全化的道路,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校车最多的国家,从幼儿园到12年级4350多万学生中的54%,即2350万学生常年坐校车。全美约50万辆校车,每年接送学生上百亿人次,行程约35亿英里(约56.33亿公里)。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2002年的研究报告显示,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因校车出事而丧命的孩子平均每年只有10.2人,坐校车的安全系数是走路、骑自行车、坐家庭轿车和公共汽车上学的40倍。即每年坐校车伤亡的人数是坐一般车辆的1/40,事故率仅为每亿英里(约1.61亿公里)0.02次。

2007年8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密西西比河上的一座桥梁在交通高峰时段突然坍塌,60多辆汽车跌入密西西比河,造成13人死亡,近80人受伤。然而在这起事故中,一辆载有学生的校车却安然无恙,车上除少数几名学生受轻伤外,无一人死亡。

校车多、载量大,为何事故极少?与其说美国校车安全,不如说美国校车产业制度极其严格:

一是政府每年对每个学生的校车补助达493美元,列入预算,以保证制造最优质的校车。

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基金会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的城镇和州政府为校车提供经费,通常并不接受联邦补贴,有个别州法律也允许家长自发募款购置车辆。

除了经费募集,美国校车运营管理系统与公交系统运行并无二致。以纽约为例,由政府的教育委员会规定路线,招标拍卖经营权,与私人校车公司签订合同,学校和学区只负责监督安全和制定校车运行规则。这样既引进竞争机制,使服务质量得到保证,学校也没有额外负担。这些私人校车公司一般都不大,都是地方性企业。但也有一定的规模,能保证车辆的维修和司机的培训。如纽约的学校交通公司有30多年历史,650辆车,建立了两个维修车间。它竞争到了800条线路,还有其他接送孩子参加活动的服务。

二是有最严格的校车标准。1966年至2000年,美国颁布了37项机动车辆安全标准,其中对校车有专门的标准,如《学童客车翻滚保护标准》、《学童客车的车身连接板强度标准》、《学童客车乘员座椅和碰撞保护标准》等,将安全指数落实到每个细节。

校车通常采用来自卡车的承载式大梁底盘,所以底盘会很高;使用卡车的钢板悬挂;为保证侧翻时的刚性和防止车厢被撕裂,不可能出现一体式大侧窗;卡车式前置发动机,避免可能存在的油料燃烧;车顶灯为标准交通红绿信号灯;车尾有逃生门。可以说校车和其他车辆最大的不同在于车身骨架结构和关键部位的防护。

美国校车的安全极致,足以超出我们的想象。长期以来安全带一直也是美国校车上的必备物品,但自2000以来,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分析显示,柔软的座椅及其靠背的条块区域已经能够提供足够保护,传统老式环腰安全带在急停等状况下可能会造成伤害,而对于年纪过小的孩童来说,安全带的坏处要远大于益处,例如遭遇火灾等需及时脱身的事件时,未必能够迅速逃离。而三点式安全带的安全性仍在评估中。在目前北卡罗来纳等州,安全带已经不再是必要装备。

根据《机动车与校车安全修正案》,校车安全技术标准至少应包括紧急出口、车内乘员保护、底板强度、座椅系统、车身和车架的防碰撞、车辆操作系统、车窗和挡风玻璃、燃料系统等8个方面。在《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中有60项针对机动车的标准,这其中有4项是专门针对校车的,包括:《学童客车行人安全装置》、《学童客车翻滚保护》、《学童客车的车身连接板强度》以及《学童客车乘员座椅和碰撞保护》。其他标准尽管并非只适用于校车,但有许多也包含了针对校车的特殊规定。在这种高标准下,美国校车由专业厂商制造,质量高,造价昂贵,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

在外观上,为保证校车的运行安全,联邦与各州立法要求校车必须标有符合规定大小的“校车”字样,车体外表颜色应为醒目的铬黄色——随着校车的广泛使用,黄色的校车已经成为美国12年制义务教育的象征。除此之外,警示信号灯、停车信号臂、保险杠、灭火器等增强运行安全的装置也有各自的标准。各州在联邦标准的基础上,还有各自更为细致的规定。比如堪萨斯州就规定,除了灭火器外,校车还应配备急救包、体液清洁工具、涂有反射材料的三角警示标志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校车制造公司也开始把GPS系统、安全监视系统和其他电子设备装到了校车上,使之越来越自动化。为了保证质量,老旧的校车被强制淘汰,目前全美运行的校车大都是在2005至2006年间生产的。在911事件后,校车的防爆性能等技术指标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关于校车的配备,可以购置新校车,也可以把其他车辆改装成校车,还可以租赁其他校车,无论是购置、改装或租赁,都需要到当地的教育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办理规定的登记、审批手续。关于校车营运人的准入,各学区或私立学校可以自己配备校车,自己营运,也可以承包给他人营运,但也同样需要得到当地教育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的审批。校车运行线路的选择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校车营运人负责,由后者选择时,需要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在选择校车运行线路时,需考虑当地的交通状况、道路的安全状况、学生的居住情况、校车的有效利用、学生上下车的便利性与安全性等多种因素。关于校车的检查与维护,需要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测等。在运送学生上下学或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前,校车驾驶员需要进行检查车辆和安全装置的状况,包括刹车性能、车轮、车胎、雨刷、鸣号、排气系统、警示灯、后视镜、停车信号臂、紧急出口等,出现问题及时报告,确保校车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校车还需根据联邦的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校车的营运人需具有全套的校车检查、检测与维护记录。

三是有最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目前,累计有超过500部法律以及众多的要求被各州记录在册,管理校车产业的方方面面。

基于“孩子生命安全超过一切有价值的财富”的理念,校车还被赋予诸多“特权”。早在1939年,美国政府就立法规定校车一律为黄色,校车的“待遇”堪比警车、救护车、消防车。

全美施行“校车避让规则”,凡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被视为最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

此外,美国校车司机有两种聘用模式,一种为当地校车管理机构统一聘用,统一支配,属于公共雇员,而非“公务员”。另一种则由校车公司自行聘用。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对于校车司机的培训标准和驾驶资格要求都很高。为了符合条件,司机多从公交司机中遴选,必须获得载人商用车驾驶执照,然后通过校车驾驶资格考试,还需要接受毒品和酒精测试,以及严格的犯罪背景审查。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校车司机多为女性,在《校车》杂志的的一次调查中发现,这一比例达到了6成以上。

(栾兆琳整理)

9.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篇九

风险评估是通过脆弱点发现、威胁分析等手段对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风险状况进行掌握和了解的过程。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系统现有的安全风险,并在对风险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法,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提供基础数据依据和实施指导。通过评估掌握并一定程度量化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改进与完善二次系统现有安全水平提供建议。

风险评估应该全程有机贯穿在二次安防建设过程中:

1.1在二次安防建设前,首先要对整个二次网络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工作主要有在现场对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设备、网络及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收集,通过漏洞扫描系统、人工审计脚本、网管工具、渗透测试对系统进行分析。对二次系统网络及设备威胁和脆弱性,策略及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了解现有二次系统整体安全现状,依据安全现状,制定出二次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1.2其次是依靠安全风险分析数据和二次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报告,遵循国内及行业的信息安全标准及电力二次系统规定设计出符合电厂实际情况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二次系统安全规划及安全体系,即电力二次系统总体规划报告。

1.3电力企业通过总体规划报告可以进行网络整改和设备选型安装调试。

1.4网络和设备改造完后,开始针对生产控制大区的服务器、数据库、关键业务系统进

行加固,针对非生产控制大区里面的所有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同时针对电力二次系统完善一些管理制度要求比如运行维护办法、应急预案、操作审计办法等。

1.5评估与加固完成后,在整个项目验收前,再对二次系统进行第二次安全评估,确定是否满足加固前期望要求,是否达到电力二次系统总体规划报告预期要求,是否系统的建设符合国家电监会[2006]34号文件的技术要求。最后准备好项目验收。

二、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一定要按照电监会文件执行

实施电力二次系统安防改造项目,一定要深入理解电监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里的十六字方针,即“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也应当严格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进行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满足电力二次系统整体的安全。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对于许多电力企业二次安防建设,我们对方针有如下体会:

对安全分区的要求

通知规定,发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原则上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目前许多电力企业都按照控制区、非控制区和信息管理大区对资产进行区分,但也有一部企业生产控制区和管理区划分不明确。

通知规定,不同的安全等级生产设备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等级保护。虽存在安全等级的概念,但对业务服务器并没有安全等级高低设置。

通知规定,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II);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的要求划分安全区。许多电厂业务系统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分区管理,但很多未进行安全域划分。

对网络专用的要求

同时,由于电厂大部分都在郊外,生产、办公、公寓和招待所网络共用现象严重,很多企业都未完全实现专网专用。

对横向隔离的要求

生产控制大区与信息管理大区之间;信息管理大区和互联网之间的网络节点上,部署硬件防火墙系统,并执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并且防火墙系统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确保访问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杜绝非授权或非法的访问;

在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边界部署专用安全隔离装置,实现更为安全的隔离,保障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只有数据被传递,任何直接的访问均被禁止。达到《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

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必须设置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

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应当采用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防火墙或者相当功能的设施,实现逻辑隔离。

对纵向认证的要求

按照电监会5号令的要求,生产控制大区与广域网的纵向交接处应当设置经过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或者加密认证网关及相应设施。此外,针对信息管理大区,在纵向上也需要考虑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避免来自地调、县调的威胁影响省调信息管理大区。

对边界防护的要求

在生产控制大区边界上合理部署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安全审计措施、敏感服务器登录认证和授权,在生产控制区与非控制区及管理信息大区重要出口假设防火墙,进行逻辑隔离。在生产控制区和管理信息大区重要出口假设防火墙,进行逻辑隔离。在生产控制区和管理信息大区边界,如有通讯,必须采用国家认证的隔离装置。对各区域网络必须做到专网专用。

对安全管理的要求

电力企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及其信息报送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

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制度,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纳入电力系统安全评价体系。

10.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篇十

(八)三自六精精细化管理经验介绍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

为全面、深入、细致地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构建“全覆盖、全方位,精细化、规范化,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管理格局,继续保持公司长周期安全稳定的运行局面,根据省市区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三化”建设一系列文件精神,我公司全面实施“领导监管网格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业务管理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建设。下面,我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公司基本概况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榆林甲醇厂是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分公司,占地面积69.8公顷,投资34.1亿元,设计年产甲醇60万吨;项目于2006年4月正式开工,2008年12月29日成功实现投料试车。

本着创建“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环保一流、效益一流”的企业目标,我们相继引进了美国GE能源公司德士古气化技术、德国鲁奇低温甲醇洗技术及甲醇合成技术、荷兰荷丰公司超级克劳斯硫回收四项国际顶尖的工艺技术,实现了技术上的领先。在管理上,开展了四个体系认证和6S管理活动,在2009年试生产期间,一次性顺利通过了测量管理体系AAA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审核;一次性取得了甲醇、液氧、硫磺等五个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实现了依法生产经营。公司先后被评为外省区市在陕投资优秀企业、陕西省十佳诚信经营示范企业、陕西省“质量信用A级企业”、陕西省管理服务创新AAA级单位。

二、“三化”建设开展情况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全厂“三化”建设顺利实施,成立以厂长任组长,副厂长任副组长,各部室、车间一把手为成员的安全生产“三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处,组织协助全厂“三化”建设工作。厂级网格化监管:厂领导及各专业副总师为一级网格,对包保车间和分管的业务部室进行安全监管;各业务管理部室为二级网格,对厂属各单位按照业务范围,建立定岗、定位、定责的安全监管网格,督促各单位落实本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车间、班组为三级网格,抓各类隐患及违规违章行为的查处。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网格体系。下发《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兖煤榆能厂发〔2014〕32号),制定了“三化”建设实施方案,将“三化”建设与我厂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对接。8月20召开了“三化”建设动员大会,深化“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我们在行动”活动,有力推进“三化”建设各项工作。

三、“三自六精”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三自六精”管理文化落地生根,实现与安全文化相辅相承、互融互促。在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将“三自六精”管理文化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倡导自觉、自动、自优(鼓励全体员工发挥自觉主动性,实现管理自动化)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精心 精细 精确”(还有那三精?)(决策前精心谋划,在具体环节上精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精确控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预控措施,严格执行岗位流程,建立完善班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持续改进的现场安全管理机制,抵制“三违”现象,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到实处;把推进“三自六精”管理文化落地生根与落实“三为六预”安全文化相结合,通过

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构建起递进式、动态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安全闭环管理、事故超前控制,确保人、机、物、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

(二)强化过程风险辨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为正确评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等级,选择控制手段,甲醇厂组织各单位对全厂危险源点进行识别分析,建立了台帐,编制了风险管理手册;并对各单位的作业活动进行风险辨识,对存在重大风险的活动进行控制。全厂共识别风险862处,对辨识出的风险分别落实防范措施,使之达到可接受程度。生产装置区7个车间共建立危险源点台帐69处,实施重点监控。

(三)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员工大讲堂”活动。今年3月,正式启动了“员工大讲堂”,组织全厂员工开展人人上讲台安全技能培训,通过“以讲促学”,使员工对安全知识、业务技术、应急处置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熟练应用的程度。

(四)强化应急管理,简化处置流程。为提高各类预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职工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置实战能力,组织修订了厂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各车间现场处置方案、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对专项预案处置程序进行了优化,使现场处置人员更具有主动性;同时,对现场处置方案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做到了“好掌握、易处置、见实效”。今年来,共开展厂级、车间级应急演练7次,218人次参加。

(五)落实安全责任及考核,提高执行能力 着眼三个层面,强化“六个责任体系”。从厂、部室、车间三个层面,健全安全决策、安全技术、组织落实、群防群治、安全培训、监督考核“六个责任体系”。实现“车间自主、班组自治、个人自律”。实行经济考核和行政责任追究“两线闭合”,坚

持经济重奖重罚、行政严厉追究、事故通报警示“三同时”;实现安全与干部经济收入和职务任免、与业务部门包保职责和风险抵押、与安监员绩效考核和工资收入、与职工经济收入和工作岗位调整“四个联挂”。

(六)优化票证管理,实施手指口述 对生产区直接作业环节实施作业许可制度。对吊装作业证、动火作业证、动土作业证、断路作业证、高处作业证、盲板抽堵作业证、受限空间作业证进行重新设计,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执行人、作业监护人、风险辨识人、措施落实人的安全职责。为使员工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规范的操作行为变成职工的良好习惯,防止人的误判断和误操作,最大限度克服“三乎三惯”思想,我们针对全厂危险作业,制定了动火作业、高处作业、交接班、倒閘操作等30类“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单,在作业前实施“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

(七)完善安全设施、实施有效监控 加强监控、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终端与危险源、重点部位布设的电子监控设备,逐步实现对厂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的动态监控、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处理、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的一体化,实现应急信息传递的高效、便捷,提高队伍的应急响应速度,做到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置,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目前我厂共装设各类可燃有毒有害、火焰监测报警器装置368台,实现了对全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24小时的有效监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切实形成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控制和全员性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真正实现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从下到上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

(二)加强安全信息化建设。有序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化工程,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涵盖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培训、应急管理和隐患排查、安全评价、安全考核奖惩等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级安全信息互通共享、检查结果自动考核、处理结果实时公开,定期开展安全管理数据分析,推进安全监管规范化、信息化、效能化,升级完善安全生产、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三)立足现场,严管严控,确保关键部位和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可靠。加强设备检修、危险源监控、危化品储装运、安全设施、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继续推行“三位一体、手指口述”,保证各项作业、操作环节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杜绝事故的发生。

11.安全文化建设经验 篇十一

关键词:健康安全;风险识别;教育培训;规避风险

一、开展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一)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通过开展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工作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应该将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部署中,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因为安全事故带来的企业经济损失。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这样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家法律的规定

我国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这些政策要求企业必须对上岗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辨识能力,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中危险事故的发生,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要求企业必要严格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来开展生产活动,从而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三)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熟悉整个生产操作的流程,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生产设备,对各种危险源进行辨别,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事故的发生,通过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在遇到危险事故时,学会如何的自救和抢救工作,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

二、加强企业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一)合理的运行模式

对企业中的培训队伍进行完善,创新培训教材,丰富培训资源,对所参加培训人员和专业进行整合定位,确保培训资源的统筹优化。安全培训工作要结合企业的生产要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增加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改善传统的授课方式,建立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增加企业员工和培训老师的互动性,实现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手段,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从而提高员工的培训热情和积极性。

(二)积极寻求多种培训方式

依据不同岗位,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多采用多媒体、视频等方式,直观的进行培训,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还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将培训知识编制成图册,发放到每位员工手里,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学习。

(三)开展全员安全环保宣传教育形成安全文化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全员安全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企业员工法律法规的学习,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扬安全知识、确保员工能够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找出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强化系统的风险辨识和控制能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对企业的优秀员工事迹进行表扬和宣传,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风险源,以便及时的改进,从主动控制事故出发,以安全为重点,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规划,加强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确保员工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健康安全环保教育工作,构建安全、健康、环保的学习型企业,从而达到消除隐患、减少违章、杜绝事故的目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四)强化现场检查,通过检查考核培训效果

企业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健康安全环保教育活动,制定考核标准,定期对员工的操作现场进行考评并做好记录。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模拟演练,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让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的来源,遇到风险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控制,尽可能的减少企业损失。此外,需要定期开展违章专项整治活动,对检查出来的违章违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实行责任连带,强化责任追究,发现违规违章的操作发生,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网络。强化岗位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在作业过程中,确保高风险作业的受控管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使公司的安全环保形势继续保持平稳良好的发展态势。

(五)运用计算机技术,完善监测考评体系

企业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对机关及二线单位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保知识的培训,使员工遇到新问题时,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寻解决方案,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加强信息系统的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检测工作环境的变化和员工的实际操作情况,当工作环境的有害物质超标,达到危及员工生命安全的指数时,监控台就可以自动启动警报,为健康安全环境绩效考核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三、结束语

石油企业需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改善现有企业的培训方式,营造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运用先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提高培训质量,在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培训工作上,加强资金的投入,并且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大卫.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2.

[2]韩晓霞.QHSE管理体系及其在石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3]杨平,吴赟.企业实施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02):36-37.

上一篇:消费者权益日3分钟演讲稿下一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