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预习教学心得(共10篇)
1.尝试预习教学心得 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前预习暑期的培训心得
所谓预习,是指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它将直接影响到听课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学习语文要预习”,反对“不教学生预习”、“一切预习事项由教师代劳”的做法,足见预习的重要性。
一、预习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一)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习—研习—复习。通常我们更重视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练习,却忽略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先课前预习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如鱼得水,发挥自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点即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笔者认为,即使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课外预习,教师也应该留半节课甚至一节课给学生,千万不要认为这浪费了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计划,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预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提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而预习则正是学生主体意识得以体现的过程。老师对问题的设置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比泛泛而读、走马观花更有目的性。预习过程中,简单的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难一点的则需要学生之间彼此交流、互相讨论,才能得出结论。
比如学生预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自然之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如何?2、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表现的情思。3、本文和《荷塘月色》在比喻的运用各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了课文内容、情感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对课文内容学生很好理解,只要熟读文本,就能独立完成。但对作者情思的理解和艺术特点的分析则需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讨论,才能得出较完整的答案。这个过程既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又能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预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但长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让学生惯于接受,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学习起来既费力效率又不高,而预习则正好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之前,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设置预习问题从易到难,从浅显到深奥,就像挂在树上的苹果,不会太低,但只要跳起来,努力伸一伸手,是可以摘到的。
在教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主要设置了两个问题:1、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如何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学生在疏通文意后,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第二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拓展,学生只要结合相关知识联系实际也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既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长期坚持课前预习,学生就会养成主动阅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慢慢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甚至爱上学习。孔子曰:“好学不如善学,善学不如乐学,”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学习自然就会变得轻松。
二、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三动”
“三动”,即动口、动手、动脑。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设计者,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步:一读(读课文)、二查(查字词典)、三思(思考课后练习)、四划(划出重点语句)、五问(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动口”
即朗读课文,朗读是一种情感再现,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诗歌和文言文。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毛泽东写《沁园春.长沙》时的壮志豪情,闻一多在《死水》中表现的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对幸福的渴望,舒婷通过《致橡树》表达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都会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表现出来。
文言文艰涩难懂,反复的朗读会使文言词句变得明白晓畅;散文中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哲理要读得舒缓;记叙文中真挚的情感要读得深情;议论文中有力的论证要读得干净利落。课前,教师要从字音、停顿、感情色彩等方面指导学生的朗读,力求“音准情到”。
(二)“动手”
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排除阅读障碍。如学习文言文,学生如果借助古汉语字词典,疏通文意,并弄清楚重要实词、常见虚词的意义,这对文言的积累是很有帮助的;二是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作者及相关信息。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课前布置学生去阅读他的《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既能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命历程有深刻的了解,又能体会母亲那颗慈爱宽容的心,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前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了解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工作,课上学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恩格斯会对马克思有那么高的评价;三是划出重点词句,给课文作批注。如抓关键句子,理出课文整体思路;找出运用修辞的语句(比喻、排比、拟人、等),体会它们的好处。
在“动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监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养成动手拿笔的好习惯。
(三)“动脑”
即学生学会思考。这里要求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到位,记叙类(如小说)要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类要充分体会诗人的情感;论说文则要体现作者严谨的说理过程。预习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可根据学习的不同程度能想几点就是几点。重要的是,学生要善于质疑,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有位同学提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什么用的是比喻而不是拟人,这可能是大多数学生都弄不清楚的问题,对此,我给他们从概念到实例对这两种修辞进行了分析区别,使学生对此类问题不再感到疑惑。
这里还须提出的是,千万不能忽略对课后练习的思考,课后练习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理解课文各方面内容的题目,对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前,先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4、5、6自然段,既抓住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又能体会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又如史怀哲的《我的呼吁》,学生通过思考课后的两道练习,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
总之,预习作为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思考、归纳、揣摩、体会,自会形成一种悟性,这不仅对语文学习,对学生其他的学习也都是极有帮助的。所以,教师抓好了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
2.尝试预习教学心得 篇二
一、教师先让位
“学讲方式”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就应向幕后退让一下,但“自主预习”不是自由放纵,而是学习技能的习得,学习自主权的归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的获得,让学生的思维碰撞,时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尤其是小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指导、调控和帮助。“自主预习”的兴趣,需要教师培养和激发;“自主预习”的具体目标,需要教师的把握和引导;采用什么方法落实,需要教师帮助和调控;“自主预习”的效果,需要教师把关和评价。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要学生参与预习的全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张扬学生的个性,因利势导,因才利导,做学生自主预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
二、预习要有法
预习的方法主要有“预习单”法:“学讲方式”下的教师对于学生“自主预习”要进行设计和规划。我一直探索“五块”预习法,以预习单的形式展现出来,即字音、字形、词语、句子、问题。“五块”给学生预习的框架,针对每一块再细化,如字音,要以通读课文为主,在此基础上关注生字的读音、多音字、同音字、音近字、平翘舌音、音调等。针对自己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预习单,学生的预习不仅更细致、更全面,而且自学能力也有大幅度地提高。资料辅助法:高效预习离不开有价值的资料,农村小学里,学生手里除了字典基本上没有资料了,为了帮助学生预习,笔者让学生把资料带来放在组长那里,以求资源共享。多媒体配置到班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料辅助学生预习。小组合作法:“自主预习”以自己独立完成预习为主,但也离不开小组的合作,只有有效的合作才能提高预习效率和质量,其实向同学、老师、家长询问交流也是个人预习的一个策略。榜样激励法: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较差,空洞的说教很难奏效,“自主预习”效果甚微,难以持久。如果有了可以效仿的榜样,有了追随的目标,学生就有了干劲。对于预习认真、预习有成效的学生,老师要大加表扬,展示其预习成果,激励学生继续做好预习工作。
三、学情须了解
首先,“自主预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也就是要“能学”,教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我意识水平、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等制定自主预习方案;其次,自主预习必须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也就是“想学”,内在学习动机是自主预习中不可缺少的内部条件。因为学生本身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再加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也是不均衡的,有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预习,有的同学可能较被动、兴趣不浓或障碍过多,教师要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多鼓励,多指导,千万不能一刀切。最后,学生的学习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不断变化,教师要及时调控和引导方向,提高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成长,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会学、成长是“学讲方式”下教师的重要任务。
四、时间要保障
“自主预习”虽然是学生自主、自立、自动、自觉的事,如果没有时间的保障,“自主预习”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笔者始终在课堂上留出大量时间放手让学生预习,这样便于学生尽快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也便于资源共享。有时也把需要查找、询问、扩展的知识点放在课外预习中,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使预习更充分,同时笔者提倡多遍预习、反复预习的策略,因为每次都有发现和收获,一次有一次的提高。随着学生预习收获的不断增多,学生的自我获得感也得到不断的提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福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学习,不妨就从“自主预习”开始吧。
3.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三
一个崭新的21世纪时代来临,人类的文明也开始向一个新的里程迈进。新世纪社会将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资讯社会,这个资讯社会也必将会广泛地影响和支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教育层面上来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也必将会改变我们今后的学习模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育技术、课程发展、教育效能等各个领域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而尝试教学法改变为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简述如下:第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使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第二,尝试题的设计,决定了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属性列举、分合法、再定义等。选用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以准科学家研究过程与原则来进行学习。经由各自独立研究思考之后,再由各组讨论,共同努力从困惑中运用能力所及的科学方法,或从自学课本中得到的信息,来探索问题的解法,并为小组争取荣誉。第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头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应多让学生共同订正,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这就是我对尝试教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盼望诸位朋友不啬指正。
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邱学华先生来到我县举办教学观摩课和尝试教学理论讲座。利用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方法观点鲜明,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即:从尝试到讲解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而且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例如尝试、自学、讨论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尝试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强调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使师生共同活跃在探索知识的认知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的推广和运用,除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学能力之外,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善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同时减轻学生的功课负担,使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尝试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建立了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包括基本模式、灵活模式与整合模式三类。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邱学华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操作模式。但由于实际教学情况的复杂多变,生搬硬套一种模式是不科学的,邱学华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提出可以从基本模式中派生出许多变式,称为灵活模式,如调换式,即把基本式中的某几步调换一下;增添式,即在基本式上再增添一步或几步,如在出示尝试题以后可以增添一步学生讨论;结合式,即当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尝试教学以后,基本式七步就不必分得过于清楚,而是可以有机结合地进行;超前式,即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将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进行。
尝试教学模式可以同其他教学模式整合,因而产生了第三类整合模式。邱学华认为,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排斥另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
4.我对尝试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篇四
——小脚印教育
我对尝试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方法观点鲜明,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即:从尝试到讲解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而且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例如尝试、自学、讨论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尝试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强调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使师生共同活跃在探索知识的认知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的推广和运用,除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学能力之外,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善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同时减轻学生的功课负担,使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由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练习,而尝试教学法改变为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针对性地进行讲授。这样一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对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简述如下:第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使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第二,尝试题的设计,决定了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属性列举、分合法、再定义等。选用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以准科学家
研究过程与原则来进行学习。经由各自独立研究思考之后,再由各组讨论,共同努力从困惑中运用能力所及的科学方法,或从自学课本中得到的信息,来探索问题的解法,并为小组争取荣誉。第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头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应多让学生共同订正,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采用尝试教学法教学,让学生先尝试探索技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思维。这样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得非常浓厚,效率也明显提高。大部份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同学们找出不足的地方自行改正,印象更加深刻,效果也很理想。
5.民事诉讼法预习心得 篇五
学生姓名:
吕志杰
学号: 1710111076 班级: 法学1702 任课老师: 王天林
我是大二新生,诉讼法这类的书也是第一次遇见,我其实很早就想学习这本,毕竟我所学到的知识不是干放在那的,一定是要和能救济我们的机关联系在一起。并且这个暑假我也因为能更好的学习这本书,响应学校号召去了当地的法院进行了实习。接下来我来说说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这也是它与我上个学期不同的地方。上学期我学习的是实体法,两个完全不一样。程序法是实体法的工具,也可以说他们是相互为工具,它是公法不同于民法等私法。这些即是它的性质也是它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主要是讲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过程,帮助两个主体规定了一些过程需要明白的地方或者是说需要遵守的地方,而这两个主体就是法院以及当事人,当然会有很多刚接触到但没好好看这本书的同学会说:那律师是什么,这个角色不是很必要的么。这个在读完民事诉讼法之后就比较容易解决,书上对这类角色的解释是诉讼代理人。这是很值得注意的地方,因为往往有很多人会认为最重要的主体会有律师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角色,当然律师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着深厚的法律功底,是帮助公民实现权利保护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此我不做过多的延伸。另外我在提一点,就是很多没学这本书的同学会认为打官司一定要律师的参与,其实不然,可以找不是律师的人,也可以独自一人。我以前也有这样错误的想法,但是民事诉讼法纠正了我。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院应该担任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来进行判决,去处理一个案子。同时,也规定了民事诉讼法的当事人应该去做什么,如何按照程序的方式去申请,在法院的主持下去解决自己的民事纠纷,得到自己的诉求。在这本书里我发现当事人有什么权利,而作为公权利的代表有什么权力,法院根据什么来判案子,当事人要胜诉需要准备什么,当事人如果发现公权力代表有违法行为要怎么办,这让同让我清楚了到底在法院当事人分别可以得到什么权利。
在这本书中,有一部分我认为是本书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我最想学习的,就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程序,当事人如何一步一步的完成程序,获得胜诉;法院如何一步步的认定事实,获得真相,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想要知道的内容。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立案—庭前活动—庭审—判决,这是一个大致的流程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这每个过程都有属于自己的门道,纳含着很多的细节,可能会让你感到疑惑但在以后你分清楚了,你就觉得很容易了,并且觉得很符合逻辑就是应该这么做的,在此我不一一去介绍我的想法。
6.尝试预习教学心得 篇六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主要学科,相对语文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表现在数学内容无感情色彩,语言不形象生动,趣味性不强,掌握过程以逻辑思维为主,连续性严密,不能从表象上获得。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不仅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要教会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当前教师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素质教育普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今天,教育理念方式随之进行着巨大的转变和改革,现在提倡“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充分说明要求教师的工作必须由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要方向转变。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学习耐力短,主动学习性差,十分好动,而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弄清每个知识的来源,推理归纳出概念、规律。形成了学习数学比其他学科难,受欢迎率低,自学能力的培养困难。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学习的强大动力,课前预习作为自学的一部分,以前在小学阶段并不提倡,要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会学、乐学、好学、学好,这一过程的完成,课前预习在小学实行也很有必要。在学生达到前面的学习要求后,对后面的新知识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动口提问,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于激发学习的兴趣,逐步寻求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可以减少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每堂新课都有二、三个新的`知识点,如果课前预习时将铺垫新知识的复习题完成,对例题中新的知识点能发现质疑、探索,然后通过阅读提示,分析过程、法则、定律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有可以辅导的人在旁边,就及时请教,不能释疑的问题,在一旁打上“?”或注上什么符号,留到课堂解决,听课时怀着渴求解答的欲望有利于专心听讲,提高听课效率,主次分明,注意力集中在不懂的问题上,听课突出了重点。如果学生课前把新课通过多种渠道把自己能完成的解决了,课堂上的学习就轻松多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的方法可以在日益积累的指导中养成。
二、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后,熟知独立学习时该从何入手,遇到问题怎样处理,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将能独立完成的问题解决了,如直观的口算、笔算、混合运算在预习时完成,不能确定的应用题在草稿上做出解答方法,以待订正。像补充条件的应用题可以补充条件并试着解答,如“白鹤有12只,灰鹤的只数是白鹤的3倍,?”预习时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多种补充方式,便于扩展思维,试创新出不同的解答办法,也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课堂订正时,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迫切将自己的做法公布出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唇枪舌剑的讨论中,解题的思路拓宽了,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主人。这一场景的出现是课前有了充分的思考过程。多数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是学习习惯差造成的,并非智力的因素,一个聪明的后进生往往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潦草、自我管理能力欠佳,找不到学习的方法,日积月累,导致学业不良,沦为后进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三、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7.尝试预习教学心得 篇七
炎热的夏季刚刚告别我们,秋季又抢先来到我们的面前。秋季是一个旅游高峰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当然也不会错过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公司都会举行一次拓展训练,让我们亲身去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也许你们觉得户外拓展训练可以突破自我这个理论很可笑,也对此也有深深怀疑的心理。刚刚开始的我们也是如此,但是从拓展训练回来之后,我们就明白什么是拓展―拓展就是让自己不断地尝试挑战自己,尽全力去突破自己。
2日公司组织我们全体员工一起广州笑翻天乐园参加拓展训练。在园内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的团队在培训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训练,看到一些项目我们顿时感觉这些训练好像也没有什么难度。很快我们也开始了拓展训练,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高空抓杠”。培训师刚刚说完话,一个大胆的男生很快就爬上铁杆,在他身上系着安全绳,然后慢慢地向前走了过去。要抓的杠高过伸手高度,所以他必须跳起一定高度才能抓住那条杠。我们在下面看着他慢慢地走向目标“杠”,他越是靠近腿就抖得利害。就在他快到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恐惧将他打败了。他下来之后脸色苍白,可想而知当时他心理承受的压力有多大。看到这种情况,所有的人都不敢去尝试。培训师这时候站了出来,说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都明白培训师是激发我们,但是我们都不敢轻易去尝试。
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敢去尝试。旁边的培训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在对我们说什么,一双眼睛望着远方。慢慢地我们的团队开始了骚动,所有的`人都集聚在一起互相讨论了起来,希望挑选出一个人去挑战拓展项目,经过一番讨论我被选中了。我慢慢地爬上了高台,往下看一下心里顿时打了一个寒颤,放弃的想法顿时跳了出来。只见下面的同事鼓励声响亮起来,这时候我们信心提高了不少,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被激发出来。我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去,走到了踏板最末端,然后抬头看到了那个高高悬挂“杠”。在这时候我的心理压力已经很大了,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完成最后跳跃。看到了下面的同事喊得越来越激烈,在看看头上的杠,自己对自己暗说一句“死就死,走到了这里怎么也要尝试一下”。纵身一跳,手牢牢地抓住了那“杠”,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
8.桃花心木预习教学设计 篇八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
是啊!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他坚持不到3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9.教学案预习环节怎样设置专题 篇九
预习环节是教学案的核心,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教育学生有效预习,设计和编制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案,是使用教学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一个关键。
通过最近两周听课活动和各学科发送到教务处的教学案发现,不少教学案在设计、编制、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影响了教学案应有的课堂效率。我想将一些缺陷比较明显而且带有普遍性的部分,主要是预习环节(详见最后附页部分)说说我的认识,和大家一起讨论,也请老师们积极献计献策,把自己在设计、编制、使用教学案过程中探索的经验、方法,包括自己一些好的想法、建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对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我们育才学校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会预习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预习是学生超前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是课堂学习的起点,我们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不好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不会也不愿意预习,这点要告诉他们:‘现在学校实施教学案是大家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的绝好契机,多用一点时间,多下一点功夫,努力完成老师
教学案中安排的预习和前置作业,积极进行课堂展示,很快你就会发现奇迹在自己身上出现了!„„’班主任、各科老师都要不断灌输预习在学习中重要性,以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2、使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
告诉学生:首先,预习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在阅读教科书时,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搞清思路,抓住要点,解决难点。其次,预习可以直接提高效率,可以发现自己知识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弥补了漏洞,这样可以扫除知识障碍,使自己听课时精力能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来,避免再翻书查找,使自己的学习比较从容、有效。再次,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书上都有,由于做过预习,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哪些没有,就可有选择地记好笔记,或在书上划重点、做记号,或记下简略的提纲,而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思考,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问题,都经过了独立思考,有了初步的印象,再加上课堂上同学们的展示、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进一步的学习,理解更为深刻了,理解了的知识是容易记住的,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另外,预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也有助于记忆。
也可以做一些对比试验,把班里的学生分为8-10个小组(尽可能都学习水平差不多,人数也差不多),其中一半小组提前发放教学案,并且要求他们必须预习,将预习结果写在学案上,这些的进行由
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并记录,而另一半则不要求他们预习,其他环节照常进行,几节课或者一周后进行测试并比较成绩,可以看出明显差别,让学生一起分析这个差别的原因,从实验的角度认识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感知预习的好处。
3、加强预习的方法指导。
我们把教学案提前发下去,要让学生围绕我们教学案的预习安排预习,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方法不同,其中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不妨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是:读
①读学习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教学案的各个环节老师都是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特别是学习目标是本节课要达到的中心目的,课前要首先学习,课后要认真对照,看自己的学习是不是达到目标要求。②读教材。学生要浏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明确哪些知识与已学知识有联系,有哪些知识基本是陌生的,做到前后贯通。③读图表。图表是教材重点部分的总结或精华汇总,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也是某些学科(如地理)考试的主要的信息载体,应图文结合力求读懂,这也是课堂提高听课效率的必要方法。
第二是:思,学生边读、边想、边产生疑问。俗话说:学贵质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大胆提出疑问,不断地思考: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不能是其他样子?要增强信心,鼓足勇气,敢于向疑难问题挑战;能读懂的地方敢提问质疑,读不懂的地方要积极思考,也可以同学之
间讨论解决,再不懂就记下来留到课堂去解决。
第三是:记,要求学生要做笔记,预习、课堂等学习过程都要做笔记,要将教学案与课本结合起来,该写的写,该画的画,不少预习过,上过课的同学课本上、教学案上都是干干净净的,这不好,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学生要养成边看书边做笔记的习惯,边读边思考边勾画重点、难点、要点、疑点,也可以打上各种符号,必要时还可以作简单的眉批,这样有利于抓住要领,加强读书印象,利于复习巩固。
对学生的以上要求,是经常要保持的,平常可以检查、督促落实,但不需要每节课都写在教学案中。
二、教学案预习环节的编排与设计
1、调整好我们的思想认识
我们实施教学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练习等形式的自主学习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然后通过课堂展示、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提升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由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老师从“演员变导演”,学生从“观众变演员”的角色变换,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案整个过程的编排设计,都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实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预习安排的环节更是如此。
2、编制预习安排环节的基本思路
教学案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编制教学案的过程就是要组织一个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
根据一节课知识内容难易及学生情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来要求和安排学生预习。最基本的是阅读课文,要让学生知道并完成需要读、写、记的问题,本节课的哪些部分需要读,怎样读,需要写,怎样写,需要记,怎样记,读、写、记分别达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确告诉学生。第二个层次是通过预习能看懂课本上的例题、例句,对一些概念、公式、定义、法则能理解、记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这里对预习的要求更要具体,哪些需要看懂,哪些不但要看懂还要会解释原理,哪些还要应用这种原理去进行判断、计算等等,要求的越具体,学生就越容易完成,成功的感受就越强烈,学习的自觉性就越高。我们刚刚使用教学案,所以请大家尽量把预习安排设计的更具体一些。只要设计得当,以上两个层次的问题多数学生能自主完成,如果按总量计算,这两个层次的问题要占本节课内容的70-80%,所以完成了这些问题,就完成了课堂大部分任务。现在我们使用教学案还在起步阶段,可以先设计这两个较简单层次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能对本节知识进行简单汇总或理清知识脉络,理清与原有知识的联系等更高层次的应用,这个层次需要老师用表格,连线,提示等方法给学生提供帮助,叫预习指导或学法指导。最高层次
是知识的拓展和难点的突破,这一般需要老师在教学案上通过说明、举例、提示等方法引导,尽可能让学生有所突破,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帮助下,尽可能自己解决知识的拓展和难点的突破等方面的高难度问题。后两个层次的问题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大,可以逐渐增加使用的频率和难度,也将随我们使用教学案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得运用自如。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在教学案中留出位置,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写所发现、质疑的问题。课前,教师批阅教学案时,要发现学生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准备解疑释惑的方法,提高二次备课的针对性。
预习安排环节的内容量务必适中,切忌量过大、过于繁琐,否则会冲淡学生看书、思考等学习过程,有老师的预习安排、前置作业量太大,一节课不能完成,这就不是一课一教学案了,会打乱你的课堂教学计划。
附页:
预习安排环节设置较好教学案及选摘
下面几个预习安排较为具体、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案,不算范例,也还存在进步空间,但可以看出这些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实际,动了心思,下了功夫,请大家参考。
1、初二语文:
①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积累字词
②搜集与诗词题材、主旨或作者有关的诗词,准备默写作家作品
③搜集有关《诗经》、乐府、绝句、律诗、词的常识;了解“风、雅、颂、赋、比、兴”。
④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2、初二英语:
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同学之间互读互听两遍。读课本短文,了解大意,并画出短语,标上汉语。3.高一生物: ①通过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结合图示归纳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规律。
②结合图示,概述配子多样性的并解释原因。③试着概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4、高一数学:
阅读教材,对本节知识进行简单的汇总: ①记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表示方式
②知道用坐标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教学案预习安排环节目前存在的错误设置及选摘
一、比较严重的是个别老师不安排预习环节,如:
1、【预习安排】写一个“略”字,更有甚者,没有预习安排环节
2、所有教学案中,预习安排都一样
二、安排预习但环节较简单,如:
3、【预习安排】:课本(---)页实验与探究自己完成预习
4、【预习安排】:自学(——页)内容,记录重、难点及困惑。【预习安排】:自主学习,笔记纠错
5、【预习安排】:阅读教材,知道并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完成前置作业
6、【预习安排】: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前....置作业】部分,【预习安排】:根据预习情况和课本内容,完成前置作业处空白内容的填写并尝试完成达标检测题。
对一、二两个类型问题的分析:
对预习环节不设置或设置过于简单,会和没使用教学案之前一样,特别是我们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愿意也不会预习,我们学校实行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会预习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通过教学案的
实施,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大为提高,但前提是必须课前学生有所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和其他一些必要环节。所以希望老师们:一要把预习环节作为重要部分精心准备。二要将一些学生能自己学习的问题大胆放给他们去学去做。三要将需要预习的问题具体化,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的什么程度都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学习,预习效果才能够更好。
三、有一些安排不合适,如:
7、【预习安排】和【前置作业】合并为一个模块
10.尝试预习教学心得 篇十
-----石登武
通过本月的预习能力培养对我及班上学生个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当然也有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不足,这说明预习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就本月预习能力培养作出如下几点想法:
一 学生预习学习方法
1、我对班上的学生教学分级的预习学习计划,拟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从而有条不紊地进行预习方法指导及预习学习和预习成果检查。
2、对自己的信息基础知识大力加强探索学习, 密切的利用教研和远教进行补充学习,使我在学生在预习教学中都会利用手中资源。
3、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等成果经验,利用每一堂课教学预习能力培养、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我认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在今后,我将此项事情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学生预习学习质量重要工作来做, 预习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情, 使我的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且坚持不懈而努力的抓好这项工作。
二、本学月预习学习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预习能力培养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和分析能力,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学生的要求,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引下得学习观,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
术,希望我班学生以后是一名具有预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名能有效参与课堂的学生。我班通过本期学生对预习能力培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在理论知识方面受益非浅,不论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有所提高。
【尝试预习教学心得】推荐阅读: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学习心得11-03
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研究时的反思06-18
党课预习心得11-01
小学语文′尝试教学′实验初探 小学语文学科′尝试教学策略研究11-11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心得10-24
成功作文教学的尝试10-23
突破作文教学的难关尝试09-13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尝试论文06-27
尝试小班额教学的点滴做法08-07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