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采访与写作(共8篇)
1.新闻学-采访与写作 篇一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的“尺子”,这就是(B)
A.新闻意识
B.新闻价值
C.新闻头脑
D.新闻政策
2.记者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标准,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还要(C)
A.考虑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B.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C.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D.正确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关系
3.记者在拟定采访计划时,主要考虑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的重点,设计采访的主要方式,以及(B)
A.选择采访的时机
B.选择采访的突破口
C.选择采访的场所
D.选择采访的基本点
4.在采访中,记者“有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的。这种原则区别集中表现于(C)
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是否完成采访任务
C.是否尊重事实
D.是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
5.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D)
A.思想更加开放
B.有思想活动
C.有细节与故事
D.不受答案的限制
6.新闻采访的首要任务是(C)
A.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
B.发现新闻,报道新闻
C.发现新闻并采集相关的新闻材料
D.采集新闻材料
7.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B)
A.流与源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
C.并列关系
D.等同关系
8.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1-
续性外,还有(C)
A.求实性
B.多变性
C.灵活性
D.公开性
9.1958年11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B)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0.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指明采访的去向,还可以(A)
A.决定报道的质量
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
D.把采访引向深入
11.有各种访问类型中,因争论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
A.针对某一问题,了解各方的不同看法
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C.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成绩
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
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把自己写的稿件请其订正。这是(A)
A.找本人核实
B.物证核实
C.多方核实
D.技术检验核实
13.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被派往江西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D)
A.巡回采访
B.交叉采访
C.蹲点采访
D.易地采访
14.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淮河抗洪抢险现场采访中,主要采用的观察方式是(C)
A.事前观察
B.事后观察
C.同步观察
D.逆向观察
15.记者边采访边思考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B)
A.使作品的新闻性更突出
B.提高采访效率
C.记者工作顺手
D.凸显新闻活动的目的16.机关报记者十分重视抓问题,是因为(B)
A.有利于上下结合的思考
B.写出的报道指导性强社会影响大
C.有利于反映民情民意
D.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7.作为报道原则与写作技巧,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最显著的标志是(C)
A.适当合理想象
B.表达严谨
C.用事实说话
D.个体真实
18.新闻主题题要正确并且有针对性,必须能体现党的政策,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同时还要注意(C)
A.紧跟形势
B.调查研究
C.客观实际
D.舆论导向
19.新闻文风,总体表现为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具体要求为态度明朗,言之有物,短而精粹和(C)
A.高潮迭起
B.委婉曲折
C.新鲜活泼
D.鲜艳华丽
20.报纸不同于书籍、杂志的最显著标志是(B)
A.刊载通讯
B.刊载新闻
C.刊载故事
D.刊载散文
21.动态消息的特点包括:给人以动态感,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一事一报;以及(D)
A.注重现场感
B.强调简短
C.强调生动
D.注重时效
22.导语中进行今昔、新旧、正反、是非、优劣、得失、纵横等两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以突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被称为(A)
A.对比式导语
B.并列式导语
C.描写式导语
D.评述式导语
23.消息中,有关事物的性质、特征,彼此的联系、对比,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等背景材 料,称为(D)
A.社会背景
B.客观背景
C.文化背景
D.事物背景
24.通讯表达方式中的叙述,包括记叙和(B)
A.描述
B.说明
C.刻画
D.议论
25.报纸上常见的“风闻”、“巡礼”、“侧记”、“纪行”等形式,属于(B)
A.工作通讯
B.概貌通讯
C.旅游通讯
D.风物通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新闻记者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有(ABCDE)
A.上级渠道
B.社交渠道
C.书面渠道
D.会议渠道
E.传播渠道
27.记者采访中适于开座谈会的情况是(ABCE)
A.事件情况错综复杂
B.某一问题矛盾众多
C.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
D.工作头绪多
E.需要广泛调查研究
28.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问题有(ACD)
A.不能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
B.选择好采访对象
C.不能涉及个人隐私
D.与显性采访结合起来
E.注意观察的使用
29.现代新闻体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CDE)
A.读者来信
B.报告文学
C.通讯
D.消息
E.新闻特写
30.新闻语言的构成因素有(ACDE)
A.事务语言
B.说明语言
C.群众语言
D.文学语言
E.评论语言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特派记者
特派记者,是新闻机构为某项重要的采访任务而特别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32.新闻观察
记者“用眼睛采访”,又称目击采访。它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 进行由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收集新闻素材和线索。
33.调查报告
作为调查研究成果性质与文字的书面报告,也是一种新闻边缘文体。它与工作总结、工作通讯相近,不同的是其分析更加深刻、理论性更强。它具有信息性、动态性、全面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34.目击新闻
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 件。这种消息的题材,有时是可预见的,有时带有偶然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在采访中,记者怎样才能“面上找题目,点上作文章”?
①首先应该对面上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形势的发展、社会矛盾的焦点、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所了解。②从中初步选择报道的方向与单位,再逐步收拢,明确典型。③面和点指的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整体与局部。本做法就是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通事实联系起来。
36.为什么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资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获得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等。记者发出的报道中,有没有必要和足够的第一手资料,是一个记者是否进行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卓有成效的采访的重要标志。①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实证性。记者亲自耳闻目睹的事实与别人转述的事实,其分量和价值量是大一样的。它直接关系到事实的权威性和说服力。②第一手资料是记者认识客观事实和检验间接材料的依据。③第一手材料,往往是形象生动的、富有吸引力的。中外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
37.消息写作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
①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通常非事件性新闻的背景交代要比事件性新闻的多一些。②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制宜。着重看主要读者对象,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③服从新闻表达的需要,不可喧宾夺主。“引旧意在显新”是交代新闻背景的根本宗旨。④要省而精,简明扼要。应当尽力选择和使用典型的、“多功能的”背景材料。⑤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背景应当随着表达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需要而灵活安排。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5分,第39小题13分,共28分)
38.某大城市车友会发出倡议,号召私家车主“每周少开一天车”。请你以此为新闻线索准备一份采访提纲(至少包括确定采访对象,拟定各自的提问内容)。
首先确定采访对象,然后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准备相应的提问内容。
①车友负责人:组织这项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如何保证这项活动长久、顺利开展;对这项活动的预期。②私家车主:会否以实际行动响应车友会的倡议;为什么参加这项活动;这项活动的意义何在;这项活动对私家车主产生的影响。(车友会负责人、私家车主是基本的采访对象,不可缺少。)③市交管局:如何看待车友会组织的这项活动的可行性及意义;④市环保局:如何看待车友会组织的这项活动;这项活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市交管局、市环保局两类采访对象,涉及其一即可得分)⑤公交公司:车友会倡导的这项活动对公共交
通的影响;如何看待这项活动。⑥无车族:如何看待这项活动。(公交公司、无车族两类采访对象,涉及其一即可得分。)
39.指出下列消息中的背景材料(可以在有关内容下面划线标明),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新华社拉萨7月1日电中国今天创造了历史:第一对满载乘客的列车沿着连接西藏和中国内地的高原铁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当两列庆典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时,世界为之瞩目。数千名身穿各色民族盛装、讲各地方言的群众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高呼“扎西德勒”。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他对会聚格尔木火车站参加庆典的2600多名各界代表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根本无法支撑铁轨 和火车。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铁路。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旅客还可以随时用吸氧管吸氧,以免出现高原反应。造价330亿元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并两次证实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一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说。1300
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据悉,中国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将青藏铁路延伸至日喀则、林芝和亚东。届时西藏铁路总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部分贸易物资可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南亚出入境。①背景材料1: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作用:透过这一背景的交代,反衬了中国走上科技进步的现代化道路,而且颠覆了西方人“青藏高原不可战胜”的妄断。更加突出青藏铁路这一“奇迹”工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②背景材料2: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作用:这一背景材料的补充,说明青藏铁路的关键点、艰难程度以及中国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的不断超越。③背景材料3: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本无从支撑铁轨和火车。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得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铁路。作用:这一背景材料烘托、强化主要新闻线索—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的新闻线索和重要意义。
④背景材料4: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作用:通过前后对比,表明青藏高原天堑变通途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证明高原铁路工程的伟大和中国人的智慧。
2.新闻学-采访与写作 篇二
关键词:新闻写作,采访,新闻调研
1 现代新闻制作流程与制作技术
随着人们对新闻报道关注态度的改变, 现代新闻制作较以前应经有了很大不同。不只是报道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扩展, 现代新闻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技术也进行了大幅度革新。
1.1 现代新闻制作流程
现代新闻制作有着一套严格的流程, 相比以前不需要具体策划的新闻制作方式, 现代新闻制作更为严谨、科学。
首先要举行新闻的选题会议, 会议上由各新闻专栏记者、各新闻栏目编导等新闻制作的负责人提交各自的策划案, 进行会议研讨以确定新闻选题方向。
然后是记者的实地采访, 策划案通过以后, 各负责人自己或者选调记者深入实地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搜集新闻所需的详细事实。
最后是新闻报道制作, 专栏记者根据自己采访所得的事实进行主题提炼加工, 通过新闻写作的各种方式制作成新闻作品;栏目编导则根据选调记者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组织新闻报道的录制。
1.2 现代新闻制作技术
现代新闻制作技术的革新主要是依托新闻报道媒介的变化, 之前新闻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报刊、电台广播。而如今, 随着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大量涌现, 使得现代新闻制作技术日益复杂起来, 但应用最多的有还是下面几种。
1) 报刊写作编排技术。报纸、刊物等纸质媒介的写作编排技术在今日依然是一种主要的新闻制作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不受播出时间和篇幅限制, 在报道深度广度上有较大优势;
2) 电台、电视数字制作技术。电台、电视制作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作技术, 通过画面、声音等元素, 第一时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3) 网络、移动终端传播技术。网络、移动终端传播是目前新兴的新闻制作技术。数量大, 使用方便, 速度也快, 是最有潜力的新闻制作技术, 不过此种技术目前对新闻事实的审核不足, 存在大量虚假讯息。
2 现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
2.1 现代新闻采访
现代新闻的制作技术虽然有很多, 但是不管哪种制作技术都离不开新闻采访。因为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事实、发掘新闻线索、整合新闻资源所必需的。
不同的是, 由于现代的新闻制作对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的提高, 导致现代的新闻采访产生了一些变化。
1) 新闻采访目的
通过选题策划会议, 记者已经明确了本次新闻采访的主题, 因此采访主要是掌握与主题有关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记者必须依靠自身的新闻敏感性, 采访中多听多看, 要及时主动地捕捉新闻事件、新闻线索新动态。
2) 新闻采访时间
现代新闻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所以采访的时间必须要尽量缩短。短时间内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基本原因以及某一些细节, 依靠自身积累的新闻资源对新闻事件、新闻线索迅速进行整合, 并作出回馈。
3) 采访形式
新闻事件、新闻线索是不断发展的, 都有相应的前兆、发生、高潮、结尾阶段。现代的新闻采访记者一定要多跑、多问、多看、多记、多想, 把采访活动放在每一天, 每一刻。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
2.2 现代新闻写作
现代新闻写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写作, 它还包括了电视台的新闻摄制、网络新闻网页的编辑编排等, 其他一切用于组织新闻各要素、整合各项新闻资源、提炼新闻事实并完成新闻报道的各项技术手段和方式都称之为新闻写作。可见, 现代的新闻写作的含义已经相当丰富。
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间的相互关系
3.1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以及相关新闻资源是新闻写作的内容来源。因此, 新闻采访活动做的是否深入广泛, 决定了新闻写作的是否深入广泛。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越深入、越详细, 写起新闻报道来就会越顺利越顺手, 而不至于文思枯竭、思路闭塞。可见,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高质量的新闻写作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新闻采访配合才行,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3.2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在新闻界有这么一句话“叫七分采, 三分写”, 道出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七分采, 说的是一份成功的新闻报道70%的时间和功夫是花在新闻采访获取新闻事实、新闻线索以及有关新闻资源上的, 而剩下的30%的时间和功夫是花在新闻写作上的。这恰巧证明了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1)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主题思想
新闻写作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这与新闻采访尽可能获取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有关的信息明显不同。新闻写作将新闻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二手资料等信息分门别类的加以分析, 精心提炼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主题, 然后围绕提炼出的主题进行新闻素材的布局谋篇。
2)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获取的舆论引导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对舆论引导是不加区分的, 虽然也有就某一方舆论的问题提问, 但那是为了收集更多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而在新闻写作中就不同了, 需要结合政府政策, 社会主流舆论方向对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加以筛选, 做出主流的舆论引导, 不过要和自身的舆论观点区分开来。
3)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要素
新闻采访获取来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比较庞杂, 各个人的说法、看法也都一样, 因此, 没有明确的新闻要素。而新闻写作必须通过对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的分析、提炼, 将其中的各个要素重新的排列组合, 才能形成正式的新闻报道。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两者相辅相成, 缺少任何一面都不能形成成功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黄柳菱.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误区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9) :48-50.
[2]徐晓红.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J].活力, 2012 (16) :124-124.
[3]吕灵芝.浅论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18) :168-168.
[4]周超.新闻采访写作初探[J].今传媒 (学术版) , 2011 (4) :124-125.
3.新闻学-采访与写作 篇三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体育新闻 采访与写作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96-03
随着我国职业化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能有效的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模拟的岗位中进行真实的操作,符合市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受到教师欢迎。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体育院校新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业务实践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进行实际的体育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工作,这些工作能力都将是成为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因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成效显著,运用领域正从理工科不断向各个学科拓展。而通过笔者实践研究,项目教学法运用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能够较好的契合新闻媒体的业务模式,给予学生新闻实战经历。因此,不但能结合职业教育趋势,也能紧扣新闻行业运行格局,势必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虽然文字功底不高,但是思维活跃,胆子大,并有吃苦精神。在笔者3年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学生的教学经历中,发现学生通常喜欢操作,对理论却“懒得学”,教师以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传统模式进行授课,学生常常会不耐烦,甚至厌学,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市场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项目,改变传统“先学后做”的方式,让学生“边做边学”,甚至“先做再学”,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领悟知识,掌握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项目设计中,首先要以职业能力为主体,体现“背包记者”的培养方案。因此,在课程中融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方面内容,既有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内容,又增加平面设计和网络新闻的内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并分学期配备不同专长的教师,将能促使学生扩展知识视野,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更胜任当今媒介融合的形势。如表1:
表1 课程项目种类列表
序号教学项目(各章)名称教学时数学期
项目1办一份《南宁体育观察报》(月刊制)322
项目2制作一期国民体质监测活动网络新闻专栏203
项目3制作一档“体育名师实录”电视专题片384
总 计 90
设计思路的其次,就是引入新闻行业模式,建立起生产新闻的“作坊”,打破“先理论后实践”及“先学采访后学写作”的模式,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将新闻业务工作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实践新闻业务流程。具体思路是:在教学中,设计一个贯穿课程的项目,项目既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又是一个真实的新闻业务,它与媒体的业务流程基本一致,并能最终“生产新闻”。如表2:
表2 课程项目设计举例
序号教学项目名称项目步骤媒体相应业务流程教学时数理论知识点技能知识点教学方法
与手段
项目1办一份《南宁体育观察报》(月刊制)1-1 布置任务、确定分组分工41.新闻敏感;
2.新闻点。会观察、判断和分析新闻事件。案例教学法、启发引导法
1-2制定采访计划策划4信源与采访。能制定新闻采访计划。头脑风暴法 、分组讨论法
1-3完善采访计划 2采访的方法与技巧。会做采访准备。
1-4实施采写采写101.新闻写作要领;2.新闻稿件结构。能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现场教学法
1-5报纸编辑编辑与审稿4新闻选稿与编辑。能进行纸质媒体新闻编辑。情景模拟教学法
1-6报纸排版排版与
出版4报纸的排版。能进行纸质媒体新闻排版。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1-7作品评估验收稿件
评分41.稿件评判原则;
2.纸媒新闻采写要点。能评判各类新闻的优劣。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最后,为了符合专业和课程需要,设计思路还要体现体育特色。尤其在项目设计中,要以体育为中心,既体现校内体育新闻,又有校外体育大事。如表2举例的课程项目“办《南宁体育观察报》”中,笔者将报纸分为4个版块,分别是体育要闻版、体育教育版、赛事热点版和体育培训与活动版。鼓励学生多与在区直体育管理部门挂职的教师,及挂靠学校的省级体育机构、学校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多到校内校外观察,积极寻找体育新闻线索,从心理上转化成一名体育记者。
二、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的实践
(一)实践途径
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课堂,不但项目要仿真,程序也要仿真。实践项目时,学生必须分工合作,以真实感受新闻媒体中的“采写分工”模式。如在“办《南宁体育观察报》”这个项目中,笔者实施的途径主要是引进报纸媒体中的“跑线”原则,学生以自愿原则选择自己擅长和熟悉的“线”,专做这条线的新闻,并根据“线”所在的版面来分组。如表3:
表3 分配模式举例
序号跑线分配小组
1自治区体育局、学校宣传部等体育要闻版小组
2学校教务处、各系等体育教育版小组
3自治区体育局群体处、区社体中心等赛事热点版小组
4广西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广西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站等校内各级各类挂靠机构体育培训与活动版小组
在项目实践中,将学生按跑线分组,不但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是一名体育行业记者,还能让学生了解媒体中记者的工作模式,并能提高学生报道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实践步骤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共分为四个学期来上。笔者将课程具体安排如表4:
表4 教学安排与时数分配表
序号教学项目(内容)名称教学时数学期
1体育新闻采写基本知识学习101
2进行校运会新闻采写6
3办一份《南宁体育观察报》(月刊制)322
4体育行业新闻报道采写知识及练习(1.体育人物专访2.体育会议新闻)123
5制作一期国民体质监测活动网络新闻专栏20
6体育新闻特稿采写知识及练习104
7制作一档“体育名师实录”电视专题片38
总 计128
从表4可知,新闻采写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实践将在第一学期内完成,从第二学期开始,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师在引入项目教学法后,依然要对项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授和回顾,并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资料查找,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项目安排上,具体分为7个步骤进行,分别是:布置任务、确定分组、制定计划、完善计划、现场采写、制作出版、总结评价。
还是用“办《南宁体育观察报》”这个项目举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布置任务。展示相关案例,介绍任务情况及重要知识点,并布置课外阅读和资料收集等作业。
第二步:确定分组。根据教师所给版面,学生按“跑线”点进行自行选择,由教师进行调剂,确保每个版面均有2、3名学生。每个版面是一个小组,设1名小组长。
第三步:制定计划。各小组召开新闻策划会,小组成员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报道主题和任务分工,并开始寻找新闻线索,制定采访方案。
第四步:完善计划。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召开报题会。教师听取各小组组长报告新闻线索、采访计划和分工情况,并对各组提出建议与意见。各组完善计划,并做好采访前准备。
第五步:现场采写。各组进行现场新闻采访和写作,教师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按质按量完成作品。
第六步:制作出版。召开排版会,各组组长向教师和全体与会人员推介本组采写出来的稿件。教师与各组组长共同确定使用哪些稿件,如何修改、如何排版等,并进行编辑排版。
第七步:评估验收。以评稿会的形式,邀请学校新闻行业的外聘教师1名,校内新闻专业专任教师1名,与任课教师及各组组长一起,评选出优稿,并总结各稿件撰写及报纸排版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按照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步骤,并结合分版跑线、报题会、排版会、评稿会等新闻行业中的工作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他们不但自主选择,还自主完成、自主评价,不但能通过“做”领悟“学”,还有职业归属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并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展望
(一)要建立项目监控、评价体系
由于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要独立完成项目,教师只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且完成项目的学时较长,时间较久。因此,建立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中期监控体系和后期评价体系十分重要。且无论是监控还是评价,都应该尽量仿真真实媒体的操作模式,让整个项目有一脉相承的感觉。
(二)要加快建设校园媒介
引入项目教学法,就需要有载体——媒介。在笔者的学校中,就受到了载体限制:一是载体种类少。虽然有较为完备的新闻采编实训室,但仅有校园网站和广播站两种载体,学生能够实战的邻域少,展示机会少。二是载体层次低,稿件质量及管理流程与真实媒介相去甚远。因此,加快建设校园媒介的步伐,对更好的引入项目教学法十分重要。
(三)呼吁社会媒体的大力支持
由于学校硬件设施有限,为了能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新闻工作,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实行校企合作。但是,受“学历本位”风气的影响,大专院校的学生很难进入主流媒体见习或顶岗实习。为此,呼吁社会媒体对大学生一视同仁,确保专科生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学习、实践机会。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实施,就是将新闻作坊带入了课堂,这将彻底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了主编、制作人和编辑、记者,大家围绕项目,权责清晰,各司其责,这势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下一步的研究中,(下转第114页)(上接第97页)应以项目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主。通过项目教学法的不断改革、完善、创新,将切实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雷璐荣. 行业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采写”课程的项目制改革[J].重庆高教研究,2013(2)
[2]韦弘,唐锋. 高职《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2(2)
[3]高常,胡忠青. “三段式”模式下项目教学法在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4]印兴娣.“项目教学”在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
[5]周珂.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2012(7)
[6]蔡雯.培养具有媒介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J].采编写,2005(5)
[7]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微玉. 项目教学法综论[J].广西教育,2008(9C)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一般B类项目(2013JGB294)
【作者简介】时 丹(1982—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赛事传播、体育新闻。
4.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四
1、新闻采访定义及特点
定义: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特点: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公开性、连续性
2、新闻采访基本要求;
真实性、思想性、时间性、坚持用事实说话
3、全面、正确认识采访和写作的关系
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采访的目的。采访前要先弄清楚该采访什么,弄清楚采访对象的背景;另外在采访的过程,要注意采访对象的细小表情和行动、语言的变化,随机应变改变话题。在获得重要信息以后,要迅速记录。采访完毕,要尽快进行写作,趁热打铁。对采访过程中提及的关键问题,以及观察到的事实做一个生动的描述,但是不能虚假。
4、新闻职业道德定义
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5、新闻职业道德的具体范围和主要内容
1、坚持真理,忠于事实
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3、深入实际,体察民情
4、互敬互学,积极竞争
5、摆正位置,不牟私利
6、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6、新闻敏感定义及具体要求
新闻敏感就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的能力;要求:
1、迅速判断某个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和传播价值的能力;
2、迅速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具有生命力的能力;
3、迅速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
4、迅速地从同一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
7、新闻价值、新闻政策的概念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新闻政策,即指关于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
8、新闻价值诸要素
新闻价值包括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五个要素
9、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的关系
新闻政策的某些重要内容,若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就成了新闻法则。新闻法则属于新闻政策的范围新闻线索概念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10、新闻线索、特点、获取渠道及注意事项
特点:(1)事实简略,要素不全(2)事实概括,不具体(3)事实不确定,真假不明获取渠道:
1、来自政府机关发布的信息
2、来自基层通讯员和受众提供的线索
3、来自记者发现、寻找、挖掘
4、参加各类会议,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和有关工作简报上寻找新闻线索
11、采访提纲内容。理解“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采访提纲内容: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记者要在短时间里,面对访问对象,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所需要的事实材料,的确是难。主要是采访对象的复杂性。
1、商定较为适宜的访问时机。(1)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2)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2、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
3、讲究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解融洽的访问气氛
5、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
6、穿插丰富的形态语言。
7、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12、平时准备与临时准备的主要内容
1、平时准备(1)理论准备(2)、政策准备(3)、情况准备(4)、知识准备
2、临时准备(1)、收集新闻事件的相关材料,打有准备的仗。(2)、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距。(3)、拟定采访的计划和调查提纲。(4)、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13、提问有哪些形式及注意事项
形式:(1)问答型对话(2)交谈性对话(3)、说服性对话(4)争辩性对话
14、现场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功能。现场观察的注意事项
1、看对象
2、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3、抓住要害,突出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4、提问要具体
5、提问的方式(1)问答型对话 A、直接切入法B、间接探问法C、倒金字塔法D、正金字塔法(2)交谈性对话 A、借题发挥法B、巧转话题法(3)、说服性对话 A、含蓄点拨法B、迂回包围法C、启发诱导法D、假设条件法(4)争辩性对话 A、穷追不舍法B、直逼要害法C、先发制人
15、采访记什么?记事实要点、关键点
16、用事实说话、新闻根据、新闻由头定义
用事实说话,更多地用在新闻和事件报道上。指忠实报道事实,传递传播者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怎样用事实说话:就是写出事实把事实说清楚,即“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新闻根据,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
17、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坚持真实性、坚持时新性、坚持思想性、坚持简明性
18、新闻报道真实性要求的具体内容
(1)不仅要做到具体事实的真实,而且要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以及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努力做到整体真实;(2)不仅要反映事物的外部状况,而且要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3)不仅要反映事物的个别现象,而且要反映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
19、新闻的分类 新闻的体裁分类
第一类:是我们最常见的消息,如报纸上的本报讯、广播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电视节目中的新闻联播。第二类:是专题类节目,如报纸上的新闻背景分析、广播中的广播讲话、电视节目中的焦点访谈等。第三类:是新闻评论节目,如报纸和广播中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电视讲话和电视评论等。新闻体裁:消息类、通讯类、评论类 20、报道方式概括 :概括事实、精选事例、再现场景、对比衬托
21、新闻报道内容构成 :1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22、新闻语言的特点: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23、新闻报道为什么要交代新闻来源:为了显示其报道“真实”、“客观”、“可信”,丝毫不带个人观点或态度,记者通常不仅对新闻事实,而且也对有关的言论、观点、意见等一一说明来源
24、新闻跳笔的运用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新闻跳笔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意义: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形成明快的新闻文风。加大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25、新闻体裁与新闻报道方式的区别
26、消息特点,认识消息构成:特点:快 实 新 短。构成: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材料和结尾
27、消息导语与消息结构:消息的导语是一条新闻的开头,具有开导 启发 引路的作用。结构:
1、倒金字塔结构
2、对比式结构3时序结构4并列结构5悬念式结构 6 散文式结构。
28、通讯特点,消息和通讯的区别,通讯的类别与各自特点
通讯特点: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区别:
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4、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通讯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 风貌通讯
29、新闻特写的特点:(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5.新闻采访与写作(背诵) 篇五
绪论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所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新闻传播必须以调查采访为基础,离开了调查采访,新闻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传播就会成为不实抑或虚假信息的传播。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对新闻事实的真实的和有深度的报道,都是深入细致地进行新闻采访的结果;虚假失实的报道,往往都与新闻采访不深入有一定的关系。
(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在反映报道对象方面的深度,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记者的政治思想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新闻素材思考的深度,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调查采访的深度。
具有一定深度的报道,总是和深入的新闻采访联系在一起的;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一个原因在于,新闻采访满足于蜻蜓点水。因此,新闻写作在深度方面,无疑是受到新闻采访制约的。
(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新闻作品的有血有肉,不能依靠虚构,也不能依靠合理想象。既要写得有些有肉而又不能虚构情节和合理想象,唯一可取的方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生动感人的事件细节和人物动作、言语等方面的细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一)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特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特定价值”,体现在事实被报道后,受众的新闻需求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上。生活中的某种事实(或者是新的事物,或者是原有事物出现了新的变动),是新闻之源。
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必须强调敏捷,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媒体确保新闻传播的迅速快捷。
(二)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新闻记者的发现能力,还应该表现在能准确地对生活中的事实进行价值判断上,新闻工作者应该能对此迅速地做出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应注意:判断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所衡量的是有关实施的信息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程度,社会价值所衡量的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有益程度。
运用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新闻题材进行选择是必要的、重要的,对新闻题材加以恰当的处理同样是必要的、重要的。
(三)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新闻记者应该关注生活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并应能对此作出灵敏的、正确的反应,因为新闻往往是由异乎寻常的事实构成的。但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以及低级趣味的“奇”和“异”,不应当成为记者报道的对象。记者要做到关注异常但有不一味搜异猎奇,坚持新闻价值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的统一,追求高品位的可读性。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倡导新闻创新思维。
新闻作品要写得有吸引力、有深度,就离不开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思维,旨在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常常需要突发奇想,在有了突发奇想之后,才有望独辟蹊径;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联想。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一)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记者与人交流常用“聊天”,“聊天”是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通过“聊天”,寻找与对方的共同语言,发现对方谈话中的兴奋点,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有利于有效地实现与对方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的“聊天”,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与对方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记者在与别人“聊天”的过程中,常常能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能抓住这些线索进行深入采访,通过“穷追不舍”获得更多的发现。新闻记者就应当是具有新闻敏感的“有意”的倾听者和询问者。
(三)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记者应该通过“问”获得所需要的素材,并且与采访对象碰撞出思想火花来。记者的问题是一种在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问题,目标是搜集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一)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叙述是新闻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学会叙述,用简洁的语言将很复杂的事实叙述清楚,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谙熟于叙事,则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新闻报道主要要通过叙述展示新闻事实。新闻文体中的叙述,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能进行虚构,不能添加情节,如果进行夸张,必须严格限于新闻真实性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新闻文体中的叙述,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主观武断的推断,由位于新闻真实性要求的抒情,都在不被许可之列。
(二)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议论
一是指叙事准确无误,所交代的新闻五要素、统计数据、人物语言以及细节都确凿无疑,对人物、时间的叙述描写符合其原貌。
直接叙事用语准确,主要是指叙述语言对事实的交代、表现与记者采访所得的材料享福,再进一步,与事实的原貌相符;间接叙述用语准确,主要是指所引用的当事人的语言准确。二是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准确精当,没有失当之处。在消息写作中,很少用到抒情,即使想要抒情,也要隐藏在客观文字背后,但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消息也应当体现出明确的立场和强烈的情感倾向。三是指对人物、时间的评价准确合度,分寸恰当。新闻评论的议论对语言准确性有四个要求:一是对于论点的表述准确,二是对于论据材料的概括准确,三是对于人和事地评价准确,四是对于事物的矛盾把握准确。
(三)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语言既应该是简洁的、准确地,同时又应该是生动的。语言生动的新闻作品才有可读性。
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苦难的能力
记者所从事的新闻采写工作,是一项体现出创造性特征的精神劳动,其中的艰辛、困难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记者应当有着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定义
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一)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闻采访以人们身边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和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作为采访对象,采访所获得的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公开地向尽可能多的人进行传播采访涉及的领域广。
(二)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新闻采访中不应当存在社会等级观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的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平等的相互沟通。新闻采访必须通过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才能获得成功。
(三)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采访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采访是否成功,关键要看通过采访所得的事实材料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某些事实所固有的,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
当然,新闻采访不能仅仅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还要认真对待报道对象的社会价值问题,新闻采访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运作。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沟通,新闻采访的互动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一)记者的社会角色分析
采访者的三种角色身份:社会守望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必须具备政治素养;法律与道德素养;科学素养;专业素养
记者的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次: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精神。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
(一)采访对象的特点
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新闻事实有一定关联;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
(二)采访对象的种类
依据采访对象是提供主要事实,还是只能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将采访对象分为当事人、知情者、目击者和有关人士
当事人。
当事人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采访对象,当事人就是新闻事实的主体,他们不但亲历了新闻事实,而且对新闻事实有着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知情人。
知情人通常都不是新闻事件中的行动者,但对新闻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可能参与了新闻事件的策划。知情人很可能比当事人更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即背景,也可能对新闻事实的把握更加客观。
目击者。
目击者是那些亲眼目睹新闻事实发生的人。他们并没有参与新闻事实,但他们对新闻事实也有着比较强烈的现场感受。目击者的作用在于,他们可以提供所目击的新闻事实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
有关人士。
记者采访有关人士的目的,一方面是借用他们的言论表现出记者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于他们的权威性增加报道的说服力和深度。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新闻线索的含义及其特点 新闻线索的定义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比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新闻五要素俱全。
2、相比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新闻线索才可能比较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新闻线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5、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杂。
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
1、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的动机。
2、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3、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一种专业能力或者素质,这种能力是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而且这种判断能力有相当严格的时效要求。
新闻敏感来自于勤奋的工作和全身心的投入,也来自于记者勤奋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新闻敏感还来自于记者对周围环境的时时刻刻的留意,时时刻刻处于工作状态。
新闻线索的捕捉与追寻
1、能从异常的情况中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线索。
2、能根据当前的宏观形势,高屋建瓴地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
3、能敏锐地寻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4、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捕捉新闻线索。
5、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获取新闻线索
第三章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
1、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使采访更加深入。
2、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应对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在关键的时刻提出精彩的问题。
3、资料准备能够帮助记者在报道中避免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错误。
4、资料准备还能帮助记者获得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
1、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对记者的采访具有重要意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籍贯、个人爱好、生活经历及业绩等。
2、由于新闻报道更加追求深度,因此背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道中,甚至成为一些报道的主要部分。
3、如果有必要的话,记者还应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使自己能站在专家的立场和知识背景上来看待新闻事实。
获得知识的途径:一是查阅相关资料;二是检索相关媒体的报道;三是进行与采访,对重点采访对象周围的人和某些历史事件的目击者进行个别访谈,以掌握有关情况。
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
所谓的“十比一”原则,即“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
在确立采访意图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采访意图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采访意图要与受众的兴趣一致
3、采访意图要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相一致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
(一)采访计划是对整个采访过程的规划
第一个部分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包括表明采访的意图、确定的采访对象以及对前期采访准备的简要回顾。
第二个部分是计划的主体,包括设定采访的大体顺序和活动安排,采访的手段和方法,要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
(二)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
确定采访地点、采访时间、自己的形象、采访的次数、采访的方式
2、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
电话采访、网络聊天、面谈、召开座谈会、参加记者招待会、深入的访谈、民意测试,单纯运用一种采访手段,还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3、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
明确采访的主要内容、确定进入主题的方式、确定提问的形式、顺序、态度、拟定采访的开头、过渡及结尾的方式。
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1、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
(一)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
(二)创造合适的语境(谈论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以使采访对象兴奋起来)
2、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3、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
4、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5、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
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提问的逻辑性
2、提问力求简洁明确
3、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
4、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
5、要避免说外行话
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
1、了解事实真相
2、发现新闻线索
3、提供写作思路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
隐性采访的含义和类型
隐性采访的含义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新闻事实进行的采访。
隐性采访的类型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去获得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
伪装式采访,是指记者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得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精确新闻采访
1、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
实验应当具有科学性,应当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否则,实验结果就无效。
2、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
可以全面、准确了解公众对于某个重大事件的意见。民意调查可以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方式以偏概全或各执一词。
3、综合统计分析进行采访
统计分析是通过量化的数据得出清晰的结论,它更多的着眼于现有的资料系统。
4、以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采访
第六章
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
1、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
审视采访对象提供的素材;拎出相关新闻事实的逻辑主线(时间维度、因果关系维度、矛盾分析维度)
2、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
考虑事实的新闻价值;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
第七章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共同规律
一、充分表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二、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地报道事实,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所衡量的,是新闻作品报道事实所达到的与事实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
在新闻写作中,任何虚构都是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因而是应当严加拒绝的。夸张,则应当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新闻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要素必须真实可靠,完全准确,经过逐项加以认真核实,这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
1、用有价值的事实说话
精选新闻事实;完全用事实说话;既报道事实又解释事实
2、新闻评论:摆事实与讲道理结合
四、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 第八章
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
报纸媒体:拥有图文符号的优势
1、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写作
对作为报道对象的客观世界进行深入解析;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报道:语言客观、具体、简洁;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报道“准确表达情感和观念;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提出观点、证明观点
2、图片符号在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照片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凸显新闻事实瞬间的视觉冲击力
2、凸显外在直接意蕴和内在含蓄意蕴的结合。
3、凸显图文配合的审美趣味
3、报纸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的优势
(一)白纸黑字背后蕴含事理、情趣
报纸媒体所做的新闻报道,留下的是可以长久保留的语言文字和图片。白纸黑字和图片,便于人们仔细阅读和反复品味。
报纸新闻可以利用纸质媒体的这一优点,表述对事实及其本质的理性思考。
(二)将触角伸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报纸媒体的记者可以在电视摄像机无法到达的地方进行新闻报道,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上都是纯粹的电视画面难以做到的。
(三)利用人们的视觉规律进行编辑
报纸媒体按人们的视觉规律进行编排,接受选择性好。读者有选择的自主权,可以从任何一版的任何一条信息开始阅读。
广播电视:彰显声画的感染力
一、广播电视在传输途径上的优势
优势:
1、在新闻事实发生后,报道迅速、先声夺人
2、对新闻事实的展示生动传神、现场感强
3、以电波发射形式传播,能形成较大的覆盖面
弱点:
1、受众被动接受、选择性差。节目只能按时间顺序、先后一次播出。
2、节目转瞬即逝。
二、广播:以有声语言报道新闻事实
(一)有声语言与文字语言在表述时的异同
有声语言与文字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1、在真实事件的表述上。文字语言是以文字做符号表述真实事件。而有声语言则有三中处理方式:一是有记者将真实事件写成书面语言,然后由播音员读播;二是采录事实发生现场的音响,采访当事人,在此基础上制作成有广播特点的报道;三是对各种声音进行艺术化的再处理,或变音变调,或混入音乐,制作成有特殊音响效果的广播故事。
2、在表述重点的强调上。运用文字语言时,一般通过加“着重号”等方式体现表述重点;而有声语言是以让听众直接感知的语音、语调、语气、停顿等多种播音技巧来处理重点与非重点。
3、在作用于受众的心理感受上。运用语言文字时,一般使用感情色彩较浓的词语,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新闻场景中的情趣传递给读者。而有声语言则更丰富多彩,体现在声音的立体感、形象感和对人的心理能产生影响。
电视:凭借声音、图像传播新闻
(一)“谋在先”和“断在现”
谋在先,即在开机之前的筹划、判断。
断在现,即在开机采集时面对新闻现场诸多信息时的决断。
(二)现代报道范式:现场报道与展现现场景象
要有整体表述意识,看起来是面对新闻现场进行零星的拍摄、零星的访谈,但是,就在这种零零星星之中,已经贯彻了统一的主体阐述。这在现场报道或者以展现现场景象为主的电视新闻中,显得尤为重要。
要充分体现电视现场报道的采制关键点,把把新闻现场杂多的表意元素,围绕一个具体的新闻主题有序地、统一的结构成整体。
(三)传统报道范式:用解说声简洁地传递信息
画面影像+解说声的报道方式,有着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等特点。
(四)以电视传播的个性展现电视新闻的魅力
电视传播 具有以下个性特征:
1、现场情景呈现
2、记者现场分析与报道
3、用现场直播方式直接呈现正在进行的重大活动(电视媒介特有的纪实特质)
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
网络拥有电子媒体的全部传播优势
网络可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网络可以文字、音频、视频方式发布新闻,兼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功能,可做到图文并茂,也可兼有生动传神的新闻现场。
网络的渗透力极强,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到到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任何网站,任意搜索、查找。
网络又避免了广播电视的弱点。它选择型好,不像广播电视节目只能依次接受;它保留性好,不会转瞬即逝。
网络的独特优势
1、在信息流程方面,除了拥有大众传播媒体的全部传播优势外,还兼有人际传播的全部功能。
2、在信息综合包容方面,不仅包容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形式,还开创了信息虚拟表达、信息交互、信息搜索等全新功能。它既有文字类信息,又有声音类信息,还有图像类信息。
网络的信息搜索能力
网络媒体有极强的信息搜索能力,可以从成千上万的网站上搜索相关信息,这种强大的可检索功能,为信息“二次使用”乃至“多次使用”提供了便利。
网络媒体也有弱点:网络媒体对使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网络终端设备的价格比收音机、电视机昂贵。
网络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特殊要求
网络新闻的写作和报纸新闻的写作的异同点。
相同点:通过网络传播的的许多新闻作品,也就是报刊上所刊登的新闻作品。现在,许多报纸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其内容基本上是本媒体所刊登内容的电子文本。不同点:网络新闻的标题和电视新闻的标题详尽,都用一句话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新闻事实和实在的意思。但受网络条件的限制,哪怕报道的是再复杂的新闻事实,网络新闻标题也只是一行字。
第九章
消息文体的写作(上)
消息文体的含义
消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
动态消息
最常见的消息,是就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作地最具有时效性的报道。
评述消息
这是一种兼有新闻评论与消息两者特点的报道形式。“述”是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叙述,“评”是对新闻事实所做的分析评论。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报道,就这就某一现象或问题,在比较广阔的空间范围内进行采访,就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写成的消息。
消息文体的结构
1、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本结构。导语、主要事实、次要事实、其他事实。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写作中尤其是消息写作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首先,它是训练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其次,它可以保证忙碌的读者不至于被迫忍受某些记者自作聪明的写作,从而迅速了解新闻事实的要点。
2、消息的非倒金字塔结构
(1)时序结构
时序结构通常使用在一些时间因素显得极为重要的报道中,例如法庭审判、灾难报道、警方报道以及某些暗访报道等。
(2)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是文本的几部分内容同时并行的一种结构。使用别列结果,可以是消息显得更加新颖,在整版的倒金字塔结构报道中脱颖而出。
(3)悬念式结构
悬念式结构是一些喜爱挑战传统的记者所偏爱的样式。他们在开头先给出一个谜,然后引导受众在报道所披露的调查材料中寻找答案。
消息文体的结构特点
1、重要信息提前“亮相”构成重心的前置
2、允许不完整的消息结构的存在
一则结构完备的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构成。
消息作品是一种传播新闻信息的文本,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文本的完整性可以退居次要地位。
3、标题和导语的重要性超过主体
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
1、尊重事实与精选角度的关系
精心选择报道角度的重要性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精选报道角度:、选择利于突出焦点的角度;选择利于突出特点的角度;、选择利于突出两点的角度
2、语言精确与语言生动的关系
3、用事实说话与发议论的关系
第十章
消息文体的写作(下)
复合结构标题
消息的另一类标题结构相对复杂,被称作复合结构标题。
复合结构标题的三种形式:一是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
二是由引题和正题构成;
三是由正题和副题构成。
导语
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首部分。
从形式上看,它是文本的第一个自然段,导语是开头;从内容上看,它必须对新闻事实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加以概括;从功能上看,它必须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浓缩、提炼,展示其最新鲜、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导语是文本中新闻信息特别集中、价值含量特别高的部分,是“浓得化不开”的部分。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所在。导语的任务时让受众了解基本的新闻事实和关键信息。
消息文本中导语的特点
1、用生动的语言展示事实的最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2、用简洁的语言道出新闻事实中受众最感兴趣的部分
3、用明晰的语言讲述新闻事实所体现的鲜明特点
消息文本中导语的类型
归纳性导语、描绘性导语、叙述性导语、提问式导语
消息文本中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也是具体展示和叙述新闻事实的部分,是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的部分。
消息文本中背景的类型
烘托性背景、说明性背景、揭示性背景
用于披露新闻事实背后的有关情况,包括鲜为人知的情况,为受众进行理性判断提供依据。
第十一章
通讯文体的写作(上)
通讯文体的含义
通讯是对于新闻事实所作的较之消息体现出延展性的报道通讯文体的延展性表现在:内容、时间、空间、背景的延展
通讯文体的特点
1、内容的延展性
2、手法的多样性
3、效果的多层性 通讯文本主题的确立
1、体现人物和事件特色
2、体现时代精神和强音
3、体现作者新颖的理念
通讯文本主题的提炼
通过提炼使主题体现深刻性、新颖性、独特性
叙事记述型通讯,围绕对事实的叙述安排结构; 调查分析型通讯紧扣对事理的挖掘安排结构; 访谈实录型通讯依据访谈的进程或内容安排结构。
调查分析型通讯的结构
注重于由果溯因的结构、注重于综合分析的结构
谈话实录型通讯
一、谈话照录,访这所问、谈者所答,一应记录刊发;
一、在忠实于谈话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同或相近内容加以归并,分成若干部分并加上文中标题。
第十三章
通讯文体的写作(下)
新闻小故事
新闻小故事又叫“小通讯”,是一种记述情节曲折完整的新鲜事实的短通讯。它短小、鲜活、有比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颇受受众欢迎。
新闻小故事的特点:报道具有故事性的事实;讲述具有新闻性的故事;演绎具有趣味性的情节。
特写的含义
特写是指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事物特征的精彩片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典型事件、人物和场景的新闻题材。特写是以短小的文本写片断(不求完整)。
特写的分类: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
、大型人物通讯
大型人物通讯,通常是指以先进人物为叙写对象的、篇幅较大的典型报道。
调查分析型通讯
含义
调查分析型通讯,是一种在文本中较多地展示对新闻事实的调查分析过程及其成果的通讯。
与叙事记述型通讯的比较
(一)两者的相同之处
两者都以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基础,都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较为详细的报道。
(二)两者的不同之处
1、采访中的关注点不同。调查分析型通讯的作者在采访时,并不关注人物的表象,而关注问题、症结、原因、本质。
2、写作上侧重点不同。调查分析型通讯侧重于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事件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思考,在分析思考中直逼题旨。叙事记述型通讯则侧重于对人、事、景、物的具体叙写,通过具体叙写显现作品之旨。
3、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调查分析型通讯的效果是启人思,它更多地影响人们的理性层面。二叙事记述型通讯的效果是感人心,当然也对受众产生理性的影响,但感人的因素(形 象性、情感性因素)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谈话实录型通讯
谈话实录型通讯,是一种由谈话充当主要角色的通讯。谈话成为主角,包括两个含义:(1)谈话在文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甚至构成整个文本;(2)谈话在文本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谈话的质量决定全篇的质量,谈话的成败决定通讯的成败。
第十四章
深度报道的写作
连续性深度报道的写作
1、追踪式深度报道
随着记者剖析的层层深入,报道陆续发表,既保证了报道的时效性,同时还使受众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系列式深度报道 第十五、六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文体的含义
新闻评论是有关论者就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或当前的社会现象所做的分析评论。
新闻评论文体的特点
1、具有显著的新闻性
2、具有强烈的政论性
3、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4、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新闻评论文体的分类
社论及评论员文章、编者按及编后话、署名时评、、随笔及散文
随笔在写作上有着相当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常常是一种即兴之作,写的很有文采,表现出短小精悍的特点。
杂文是一种形势相当灵活的文体,每每体现出它固有的诙谐幽默、文风犀利的长处,深受受众的欢迎。一部分杂文,既有文艺性特点,又有评论性特点,体现了两种特性的融合。
新闻评论的结构
新闻评论的常见结构
一事一议式结构、平行推进式结构、逐层递进式结构、借题发挥式结构
新闻评论的特殊结构
讲述故事式结构、纵横对比式结构、突发奇想式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的新闻评论,关键在于找到所要论述的道理与某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了这种联系,也就找到了这种结构方式的支撑点。
第十七章
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文体”就是指新闻的体裁、央视,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新闻文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另一类就是特写(相当于我国的通讯)。
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意义
1、新闻写作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新闻写作创新是对业内竞争压力加大的回应
3、新闻写作创新是新闻本质所提出的要求
4、新闻写作创新也是受众所提出的要求
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表现
1、报道角度的创新
2、表现手法的创新
3、文本结构的创新
4、新闻语言的创新
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原则
1、遵循新闻写作规律
2、借鉴国外新闻写作的成功经验
3、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写作思维
新闻写作思维,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凭借一定的认识能力来反映新闻事实的智力活动过程。
思维特征:
1、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写作思维的重要特点
2、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
3、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4、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新闻写作思维的创新
1、克服思维中的惰性
2、拓宽思维的空间
6.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分析 篇六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
即然新闻是客观事实、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它又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俗话说:“不入虎穴,焉能画虎”,从某一角度讲,新闻采访也是如此。不进行深入的调查、访问、对比、分析,是完不成新闻采访任务的,更谈不上形成好新闻。
要写出好新闻,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要报道的事物中去,生活于这个事物的环境中,这也是新闻采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新闻采访一般都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明确报道思想。报道思想是指国家和企业在一定时期对有关宣传和报道的要求,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形势、任务的基本看法。明确报道思想是新闻采访的首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地选择采访对象,突出报道主题,提高采访效率。
我是一位煤矿企业新闻工作者,从事企业电视、报纸宣传工作。企业的报道思想,首先要符合党的宣传方针,再就是宣传内容必须结合企业中心工作。譬如,我们企业宣传思想在安全生产、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上,宣传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转型发展思路等,要通过典型事例宣传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的实践情况。
明确报道思想的途径就领会国家政策、提高政治敏感性,吃透被采访对象情况,了解有关背景,掌握第一手资料,明确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炼新闻主题。寻找新闻线索是采访的突破口,是提炼新闻主题的依据。记者要力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尽多的新闻线索。比如,从会议、闲谈、工作计划中等,都可猎取到大量的新闻线索,如此就更便于记者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而报道工作是有选择性、有时效性、有对象性的,需要记者从大量的新闻线索中选取所需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炼鲜明的新闻主题,为进一步采访作好准备。
做好准备,深入实地采访。新闻工作者必须详尽掌握被采访对象或事件涉及的相关政策,制订采访策划及提纲,特别是采访中自己的学识水平和相关知识,平时越睿智、生活沉淀越多,角色体验越多,采访就会越得心应手。一条完整的新闻,只有新闻线索不行,只有新闻主题也不行,记者还必须深入现场身临其境调查研究,发掘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和特点,采集、了解新闻事实,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利用个别访问、现场查勘等采访方法,记者可凭借对面交流艺术,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信息及新闻事实。
也可采用观察、体验、采集等方法,运用感官有目的、有辩析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获得写作材料,或亲临现场认知、感受采访对象,只有真切的体验,才有可能写出真切感人的文字。我在企业媒体撰写报纸、电视专题偏多,采访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今年3月28日,王家岭发生透水事故,我们集团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抢险,我负责写抢险救援专题,领导怜惜我是女性,要我在“后方”收集资料。
7.新闻学-采访与写作 篇七
一、财经记者所需具有的特殊技能
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 新闻写作与采访是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财经新闻并不同于其他新闻门类, 专业性极强, 因此在新闻的写作与采访过程中必须要求财经采编人员具备扎实的财经专业知识以及新闻学基本知识。同时要求采编人员时刻了解、掌握我国甚至全球整体的经济走势, 并懂得深入浅出力求每一个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可见对于财经新闻的写作以及采访技巧掌握难度较大。
1.1能够驾驭财经知识。财经新闻专业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财经新闻的写作必须能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于一体, 这就要求财经记者必须有上面这些学科的知识基础。比如在报道股市行情、股民被套牢的问题时, 如果不懂得什么是“套牢”就不能采访受访者, 不能和受众交流, 自然不能写出财经味足的报道内容, 也不能将新闻准确传达给读者。因此, 能够掌握并自由驾驭一定的财经知识是财经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首要技能。
1.2能够把握经济走势。财经新闻应当具有前瞻性, 读者接收财经新闻很大程度上是想给自己的投资和消费提供参考讯息。有关经济形势、经济事件的报道一出来,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去进行判断和预测, 如果财经记者在报道中仅仅能讲述每个人都能猜到的事情, 那么这样的报道就是失败的。因此, 财经记者必须要时刻关注经济形势, 把握经济走势, 只有这样, 才能抓到读者喜爱的题材, 才能体现财经新闻的价值。
1.3能够深入浅出。财经新闻的受众群体层次参差不齐的特点决定了财经新闻必须要通俗易懂。普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专业的经济术语是很难理解的, 这就决定了财经记者必须具备深入浅出的能力,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同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在新闻写作中, 要能把高深的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能够运用故事和身边常见的事例阐明经济现象。
二、有效培养财经新闻写作与采访的技巧
制定财经新闻的写作与采访技巧的培养计划应采取递进式的策略, 注重理实结合, 层层深入。
2.1加强专业经济理论知识以及新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
由于财经新闻自身的特殊要求, 不仅要求采编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的新闻学知识, 同时要求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因此采编人员应该从新闻和财经两方面进行加强培养, 平时多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知识以及“财经”类专业课程知识。“新闻”知识的学习应主要以新闻传播为主干线, 包括新闻写作与采访、传播学以及编辑学等内容体系;对于“财经”知识的学习应以财经为主干线, 包括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等财经经济内容。同时应鼓励财经记者自己平时在空余时间学习金融、会计方面的知识, 丰富扩展知识面。其次,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财经与新闻知识进行巧妙融合, 避免出现知识分层、脱节的现象, 真正掌握新闻价值以及经济学含义。
2.2加强阅读、分析财经新闻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财经新闻采编人员, 不仅仅要求掌握扎实的新闻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新闻背景中, 因此在新闻写作与采访技巧的培养过程中, 应加强自己的阅读、分析财经新闻的能力。财经记者在自己的意识中应构建实际的经济生活与财经理论知识应用的桥梁, 首先, 每天应养成时刻关注财经新闻的习惯, 多和身边的记者讨论每天财经界发生的时事热点, 并且以此为基本经济背景进行延伸、扩展, 了解更多的财经知识。同时培训者应强制性要求受训者每天至少看五条财经新闻报道, 并且要求其在第二天选择其中的两条财经新闻进行解读、分析, 从而使记者能够更加娴熟地应用财经理论知识。
2.3加强财经新闻的采访、写作训练, 组织必要的实习
财经记者在系统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一定的解读财经新闻的能力后, 应加强自己的采访写作实践能力, 比如培训者可安排记者自行策划和采写第2天要出版的《东亚经贸新闻》的财经版面, 在第2天正式版出版后再与自己的采写策划结果相对比, 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记者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鼓励财经记者平时多留意自己身边的资源, 多采访一些财经新闻。在自己进行财经新闻写作与采访的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能在书本上或者资料上没有遇到过, 这时就应该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自行研究、探索, 从而锻炼自己的写作与采访技巧, 积累经验。
8.新闻学-采访与写作 篇八
关键词:新闻采访;角色定位;采访权具体来讲,记者的角色定位指的是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采取合理的采访方式,要让被采访者接受报道。记者的权利指的是在将自己的职责严格履行下去的基础上,对有利于报道的规范进行享有。简单来讲,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角色定位和采访权体现出来。因此,人们需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新闻记者角色的新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代新闻节目日趋成熟,对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那种模式下,新闻记者只是完成采访工作,播音员来完成报道工作,那么就可以了解到新闻记者主要是将那些新闻采访进行报道的。近些年来,传媒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技术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那么新闻记者往往将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的方式应用过来,以便促使新闻节目的时效性、真实性以及现场感得到增强。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机结合节目现场采访和节目播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站在镜头之前,同时将主持人和播音员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样就给现代新闻记者赋予了一个新的内涵,新闻记者除了要单一进行新闻报道之外,还需要语言发声、语言调整以及播讲等等,在采访提问的基础上,评述和分析新闻事件,将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给挖掘和发表出来,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新闻记者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矛盾
新闻记者的工作职业性质以及其他的一些附加权利都是其职业角色所决定的,但是对于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来讲,需要其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并且对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承担。因此,在对自己的职业要求进行履行时,就可能会有矛盾存在于其和社会角色之间,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1)记者角色定位错误。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的新闻记者都将自己单纯的作为一名记者,完全客观中立地进行新闻报道,没有及时地加入到社会管理中来,将事件真相客观准确地报道出来,向公众尽可能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貌。在这一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只是一个叙述者,针对任何事情,都不会发表自己的建议,以此来力求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角色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报道事件产生的结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有矛盾存在于基本人权以及绝对客观之间;针对这种情况,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就可以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参与者,把自己融入社会事件中,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机地联系新闻报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记者角色的越位。除了上面一个问题,记者角色的越位也是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所采取的采访方式、语言习惯以及对人态度等都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不相符合;新闻记者往往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忽略,对自己的作用过分强调,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程度的干预作用,甚至新闻信息的价值趋向都由自己引导,这样就存在着严重越位现象。特别是近些年来,新闻记者的角色越位问题日益严重。众所周知,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能就是对正确的信息进行传播,以此来对公众舆论进行合理地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客观、公众以及全面都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3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和职责义务
(1)新闻记者的采访权。简单来讲,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指的就是他们对新闻信息自由搜集的权利。新闻记者就是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采访报道,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却是对信息进行搜集。也就是说,新闻记者要想履行自己的采访权,就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自由采访是新闻记者的权利,可以自主采集新闻信息。同时,为了保证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新闻记者需要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社会和公众:首先是在報道事实过程中,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中立客观地报道,将更加准确的信息提供给社会公众。其次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需要将新闻知识和新闻背景给提供出来,对大众舆论进行合理地引导。另外,对政治社会开明自由进行介绍和阐述,对社会法律正义进行有效地维护。在这些要求下,新闻记者就需要合理行使采访权,认真履行采访责任。因此,广大新闻记者就需要深入到第一线基层之中,对相关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如果有人干预到了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权造成了妨害。因此,新闻记者享有的首要权利就是采访权。具体来讲,为了保证新闻记者可以正常享有社会权利和职业权利,那么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政府的合法权益不受新闻记者自由新闻采访活动的影响,那么就不能够限制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
(2)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通过笔者的研究和调查发现,新闻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记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主要变化体现在这些方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就在于新闻记者。因此,新闻记者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来讲,必须要履行守法义务。所以,新闻记者就需要结合具体要求来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具体而言,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的维护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职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闻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记者权利义务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记者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角色定位和采访权来体现的,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于新闻记者来讲,需要找准自己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履行相关的责任义务,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促使新闻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参考文献:
[1] 李娜,贾都督.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的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3,28(15):188189.
[2] 孟旭舒.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语用角色定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6(19):192193.
[3] 袁雪梅,李嘉,王亮.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J].中国地市报人,2013,19(10):103104.
[4] 田林.浅谈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J].新闻传播,2012,26(15):111112.
【新闻学-采访与写作】推荐阅读:
新闻采访与写作下07-08
新闻采访写作与技巧10-05
新闻与写作09-07
新闻写作与宣传10-27
采访的步骤新闻采访07-31
新闻采访提纲要领11-02
新闻采访策划方案案例11-20
新闻心理学采访案例07-04
优秀运动员采访新闻稿08-18
我校春季运动会新闻采访策划方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