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精选5篇)
1.[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篇一
初中化学分层递进教学的探索
如何在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怎样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区别对待,共同提高?下面谈谈教学中进行分层递进的实践与探索。
所谓“分层递进教学”是指在原来的教学班内,把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特征较为接近的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按教学要求制定比较恰当的“学习目标”。激励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保证“基础教育的统一性要求”切实贯彻执行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分层教学,即开展与各层次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使所有学生的学业水平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明显的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分层只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其个性差异,行为习惯、思想状况等将学生分A、B、C三层。A层、C层各占25%左右,B层占50%左右。A层学生一般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基础扎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比较好,成绩优秀且相对稳定;B层学生智力因素较好,但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方法不当,不太专心,成绩较好但不稳定;C层次学生通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奋斗目标,而且大多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大理想。划分层次后,在每个层次中选一名同学担任课代表,负责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工作。这种划分不是固定的,每个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意愿变动层次,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分层: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使目标分层梯度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一般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制定出分层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的特点是呈现梯度。分层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学生的逐层递进设立台阶。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时要遵循:鼓励A层次学生个性学习、创新学习、快乐学习;对B层次的学生优化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对C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培养兴趣,使其树立信心,以达到战胜惰性,学有所获的目的。
三、分层施教:在上化学课时,对A层学生重在培养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使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对B层学生要求起点比A层低,重点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与辅导,使其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对C层学生重在培养学习兴趣,开发非智力因素,夯实基础。
四、作业分层:我们把作业分为A、B、C三类。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层次做对应的习题,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选作业。鼓励学生除完成自己必做的习题后,再做高一档的习题。如C层学生除做C题之外,可选做B题;B层学生可做B、A两类习题。
五、评价分层:分层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做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对取得递进的学生加以鼓励。分层评价重在多元评价,因层而异,重在激励,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对C层次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既要揭示其不足,又要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以促使他们积极进取。对A层次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六、实验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上述方法策略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各层特别是A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在知识和技能掌握上各层次学生都有了显著进步,提高了学习水平,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三)、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明显提高。⑴过去认为是学生笨,教不会。现在认识到学生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大,关键是老师怎样认识他们,对待他们。⑵过去认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就是要加班加点,现在知道“在40分钟内下功夫,在研究学生上花时间”才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正道⑶过去自己在教学中不如意时,常常责怪学生,现在已注意从教师自身找原因。
七、分层递进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分层递进教学由于适应学生间的差异,能充分开发、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所以具有科学性,本实验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而不仅是培优补差。不仅要解决观念问题,还要解决操作问题,所以具有整体性;除此之外,分层递进教学还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初中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科教师的感情,取决于他们对教师人格评价的意向。
(三)分层递进教学并非只表扬不批评,但批评应该适时、适度。成功的批评与恰当的表扬一样,会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四)转化学困生,必定会遇到“反复”问题。对学生波浪式的前进,螺旋状的发展,我们应有心理准备,不能丧失信心。
八、实验的不足:
(1)在抓B、C层学生时比较侧重基础知识训练,而对更高层次要求步子迈得不够。而对于A层学生,在抓高层次知识的同时,对某些基础知识有所偏废,以为学生肯定懂了,而有些学生偏偏没有学好。
(2)分层递进教学中我们感到最难操作的部分是分层施教。
(3)如何解决少数学生偷懒躲在低层次里不愿意递进的问题,还需要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4)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进步有待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的主动性,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了不断向上一层递进的机会,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提高。
2.[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篇二
1.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内涵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教学新策略,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新探索。它最初是由上海市教科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分层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它是解决统一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多变的,而不是贴标签式一成不变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和分层评价四个方面[1]。
2.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依据
(1)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理论。
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即因材施教。早在2 000多年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查漏补缺,促进各类学生的正常发展。这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体现分层教学思想的基础理论。
(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其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有关教和学的乐观主义思想,他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因此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并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通过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或者“最佳教学区”,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教学就是一个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根据这种理论,学生的个别差异既有现有水平的差异,也有潜在水平的差异,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使教学成为促进发展的真正手段。
(4)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
“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认为,当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以采用个别教学为最好,这时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当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材料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差生做易做的题目,教师提供纲要信号、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导;优生做难题,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当讲授复杂、分量较多的新教材,而又不能采用个别和分组教学形式时,应采用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他主张实行这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
二、初中科学课程的分层递进教学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课堂教学,而初中科学课程是学生接触并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建立起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学科之一,为学生提供了一把探索自然科学的开门钥匙。分层递进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这种分层方式有多种,例如分层走班、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等等)来分别进行不同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能够适合并满足于每个阶段的学生。因此,分层递进教学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现有条件下有助于初中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承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内涵之一。这是在班级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策略,调整并弥补了班级授课教学方式的不足。例如,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实施的目标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等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层次班级、学习内容等,从而可以使学习活动的进行充满动力,也有利于学生自我的个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下的学校教育不仅关注学生智育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个性和共性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因此而大幅提高。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相同时间里对同质学生的教学效率比对异质学生的会有所提高。这里的同质学生是指学习能力、基础等在同一水平上的学生;异质学生则是指学习能力、基础等各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2.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的功能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促进或只能促进部分学生发展的教学都是不成功的[2]。在班级授课中,尊重学生差异和因材施教遭遇严重挑战,这里更多是把目光放在整体上,促进了部分学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其他学生。由于学生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存在差异,所以相应的教学活动可以对此做出调整。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和潜在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这样便于教师把教学难度确定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有效地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整体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能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如何的重要参照。教师的“导”只有适应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表现出真正的意义,而学生才能真正地发挥主体性地位作用。分层递进教学的中“教”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促进“教”与“学”互应,这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尊重。
4.提升教师的从教能力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化素养要求也就相对偏高,教师需要根据每次的调整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和提升的过程。
三、分层递进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层递进教学中的“分层问题”
分层递进教学中首先的关注点是“分层”。到底怎么分层合理是做好分层递进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分层递进教学和班级授课的主要不同之处。现在大多数学校是根据主要学科考试成绩把学生简单地分成A班、B班和C班。再分别提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这样的分层是静态的、单一的、固守的,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一部分学生的潜力,易出现“贴标签”现象。因此,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前,应该充分做好分层策略。
2.分层递进教学中师资力量的分配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由于把学生分成了A班、B班、C班等层级,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的分配也就成为相关问题。A班学生整体素质、成绩偏高,教学目标也和其他班级不尽相同,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是很容易把学校里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教师分到A班,而B班、C班的教师相对薄弱。长时间下去,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3.分层递进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
分层递进教学是要争取实现“让优等生(A类)吃饱,让中等生(B类)吃好,让后进生(C类)吃了”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局面,那么就需要对各个层级的学生分别教授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这样一来,低层学生的教学内容对于其他两层来说是偏低的,即使满足了“吃了 ”的愿望,但是“吃了”之后的效果是如何呢?C班的学生能否有提升到A班的可能呢?
4.分层递进教学的动态管理
分层递进教学不仅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如果管理者还是按照以往的范式进行管理,是和分层递进教学不相符的。所以管理者在推行这种教学模式的同时,也需要制订出相应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要随着分层递进教学的动态变化而不断调整。
5.分层递进教学的方向把握
我国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中学开展分层教学是瞄准升学的。初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较多的学生升入当地的名牌高中,高中分层教学的内容就更加丰富, 不同学科都有瞄准名牌、重点与普通院校而分别举办的培优、提高和补差的分层补课等[3]。因此,国内基础教育受高考的影响还是无处不在的, 各中学实行的分层教学完全是瞄准高考的分层招生规律, 较多地考虑学校本身的前景。所以,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时,要把握好分层递进教学的真正内涵,不能打着素质教育的旗,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子。
四、分层递进教学易产生的不利影响
1.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及家长的压力和忧虑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是很大的。A类班级是所谓的尖子生班级,班级里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更是比同年级其他两类班级高出很多,这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隐形压力,使学生偏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才能保证不会被淘汰。而C类班级的学生整体成绩偏差,类似的学生被分到一个班级,首先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我们是差生。他们除了学习压力外,心理承受了来自自尊、自信心等方面更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敏感期,对于分层递进教学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沟通,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与此同时,家长也承受了比以前更多的忧虑,特别是C类班级学生的家长。甄尼·奥克斯在著作《跟上:学校是如何安排不平等的》一书中,通过大量事例说明了分在低层班级的学生所处的劣势,他认为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精英主义做法。“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分层并不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
2.分层递进教学中低层学生任课教师的消极工作态度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难免有一部分教师要分到低层班级任教。低层班级对教师的挑战性相对较小,并且受到的瞩目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比高层班级的任课教师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类班级的教师积极性。
3.分层递进教学中两极分化的趋势明显
分层递进教学把学生分为A类班级、B类班级和C类班级,这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成绩分层。分层以后,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尖子生班级的学生是朝着“吃饱”的方向发展,低层班级的学生却是向着“吃了”的方向迈步,截然不同的两个理念很容易导致这样的后果:优的会越来越好;差的可能只徘徊于基础知识领域,很难有大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两极分化趋势。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新探索、新模式,而初中科学课程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由原有的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整合而成。根据分层递进教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师的从教能力。同时在分层递进教学中要注意提前做好分层策略,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和教学内容,做好方向把握并进行动态管理,消除分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利于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程,分层递进教学
参考文献
[1]程艳红,朱汝葵.“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9-32.
[2]宋秋前.关于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论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3):46-47.
3.对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篇三
经过近一年的“分层递进”教学实验,我们感悟到 分层递进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项研究是和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发展相联系的。我们学校绝大多数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精心敬业做好教育工作,希望在自己的教导下,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优质的教育和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们几乎都会去探寻优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努力与时俱进,改变自己,教好学生。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因为研究和运用“分层递进教学”,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师德得到提高,专业能力得到发展,成为“转变教育观念的实践天地,提升专业能力的最佳现场”。一年以来,我们转变观念,研究学生。在看到了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差异以后,我们的共识就是: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从自己做起,不是让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而是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其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下面将我们课题组这二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过程 学习教育理论从未知晓的新理论、新观念。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看录像,记笔记等形式转变了思想。教师的笔记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记录,描绘着一个崭新的教育蓝图。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相信每位学生身上都有尚待我们去开发的金矿脉”、“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等,这一句句教育真谛滋润着每位老师的心田。2
让新的理念进入课堂。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断地充入到实验老师的头脑里,并被大家所接受。诚然,在以后的实验中,大家深刻地体会到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地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南,还需要经过痛苦的脱胎换骨的过程。因为接受新理念和转化为行为有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我们提出了5个操作要点:①学生分层;②目标分层;③分层施教;④分层评价;⑤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实践表明,以上设想在教学中是可行的。“学生分层”,强调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目标分层”,强调对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要求,防止一刀切;“分层施教”,强调课堂上要努力做到有分有合,区别对待,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分层评价”,强调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矫正调节,分层提高”,强调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障碍,激励递进。这五个要点作为思考和设计教学的方向,老师们可以接受,并能在教学工作中有所体现,具体操作的方法则需要老师们自己摸索和创造。
通过分层教学试验课,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知道了分层递进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分层试教,是充分发掘学生潜能的手段;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高一层次目标递进是目的,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3 大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2009年12月开始,我们首先开展了“找我的长处”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找,老师同学帮助找,让学生发现自我,看到了自身之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学生产生不断获得进步和体验成功的欲望和信念。在摸清具体情况后,我们根据其具体的特长、学习成绩进行分层,然后对症下药,选择不同形式的活动,如:考察报告、兴趣小组、地理与生活等。4 课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由于学生基础差,所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等。尝试让学生组成互动小组,即组织班上每个好生带一两个差生,形成“师徒关系”,由好生在平等学习中带动和帮助差生学习。效果显著,但是使用该方法时,教师要始终进行监督和指导,要隔三差五的询问每个互助小组学习的进展清况,在长期之内形成一种习惯。只有这样,这种方法才会有明显的成效。二
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得到进一步转变,教学成绩显著,主要体现在:
教师已认识到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游共同特征,但个别差异性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处理、区别对待,游针对性的教学,既要游统一要求,又要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各类学生有所得,全面提高。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教师的观念、理念、行为方式、专业进阶等,都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文化发展系统。以专业进阶为例,如果把“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比喻成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把“剑”,那么,我们的教学要经历以下四种状态:一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表里全无);一是“手中有剑,心中却无剑”(徒有虚表);一是“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表里全有);而最高的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化剑”(出神入化)。分层分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观得到巨大转变。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是点滴积累的过程,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不断提高,在分层教学中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追求成功的信心。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教师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无论是在原来的异质班中,还是在实行班际分层的同学科的同质班中,教学时都注意到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递进教学下,教师不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是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4 分层递进教学促进了学校文化的产生。分层递进教学”2年来,已从一种教学策略演变为教学文化,许多教师对此的探索更充满了教育的寻味和文化的寻觅。而教师文化的日益清晰,显示了它对教师成长的长远效应。分层递进学校文化”就是在充分“了解差异、尊重差异、适应差异,将差异作为可资利用的资源”的总策略下,通过“差异定位、分层导航、有效递进、和谐发展”十六字流程的实践探索,逐步构建和完善满足学校每一个成员特别是每一位学生差异发展内在需求的教育关怀系统。通过二年多的实践,学校不断建构和优化教育关怀系统,既满足了学生差异发展的内在需求,又逐步满足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差异发展需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作用:(1)学校专业共同体的逐步形成;(2)从深层次改变了老师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心理方式和思维方式;(3)激活了每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原动力;(4)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创新潜能;(5)从源头上提升分层递进学校文化的品位。
促进了各具特色的教研文化。分层递进教学”的不断推进,对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和深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文化建设体现本组教研内容的特点和功能,应该是各有侧重点的。在教研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实施分层递进的建设理念,各个教研组依据自身教研特点,创建具有本组特色的教研文化。承担中考学科教学任务的教研组,如语文、数学、英语、理化、体育就注重从基础型、递进型课程进行教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中贯穿、融合并渗透创新的知识,在教学全流程中开发校本课程。这些学科在教研时,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发展,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而非中考学科如政史地、音美是在完成常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则更侧重于创新课的开发与研究。现在,各教研组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研文化,特别是非中考学科教研组在创新课的开发和实践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实行分层教学,不应把目标定位于缩小差距上,而应在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上。否则在缩小差距的背后,会抑制优秀学生及学生特长的进一步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开展分层教学研究以来,通过课题研究活动,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而且提高了学校对课题研究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我们深感在研究过程中,对子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资料积累等方面。3教师角色的转变还要进一步强化,由于长期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的角色转变相当程度的制约着课题的研究。因为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程序,而是一种教学的理论。如果教学观念不转变,即使按照某种模式进行程序式的教学,教学效果仍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整个课题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的变换自己的角色,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素质;其次要不断加强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学习,扬弃自身固有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再次必须具备锐意进取的创新和开拓精神。4 进一步开展实践系列研讨和交流活动,拓宽和深入“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积极探索与新课标新课程的融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四
感悟
分层教学可贵的一点是,它克服了饱受指责的“快慢班”教学弊病,为程度差的学生开拓了一个积极的世界。学生的学习差异,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就前者而言,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不一样,智力水平不一样,所以对教学的理解也不一样;学习习惯差异更明显,许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掉队。就情感而言,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态度、自信心等集中表现为学习的持久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强弱都会影响这种持久力的长短,分层教学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分层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齐步走”模式,分层实施,因人施教,允许学生上下流动,鼓励学生勇攀“高枝”。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层教学更为可贵的一点是,它克服了饱受指责的“快慢班”教学弊病,为程度差的学生开拓了一个积极的世界。与“快慢班”里程度差的学生备受打击受人冷落的情形截然不同,分层教学让这群学生备受鼓舞、重建自信,激励他们张扬个性、超越自我。对他们来说,情感的交流、自信心的获取,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创造品格的培养等等,远比考试成绩的提高更重要,也更可贵。后者让他们眼前高兴,前者却让他们受益终生。
4.[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篇四
摘 要: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听力教学一直采用的是统一的听和练习的方式,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听力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听力训练成为学生的一大障碍。如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听力上都有所进步和提高,不忽视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就需要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分层递进教学法;原则;应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因此,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我们必须客观地承认学生的差异,分析学生的差异,适应学生的差异,运用学生的差异,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即分层递进教学。分层递进教学是科学的,因为它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兴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一、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原则
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的明显分化,用同一种教学目标标准对待全体学生,就必然使得教学没有符合学生发展需要,会让一部分学习可能性水平高于教学要求的学生能力发展不足即“吃不饱”,又让可能性水平显著低于教学要求的“学困生”出现“消化不良”即“吃不了”,所以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学习可能性和差异是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一个关键。与此同时,分层的标准多样性客观上并不总能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整体水平,在必要时须变换分层标准,有助于更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实践中分层递进教学的操作应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层次性原则:教学中注意教学目标层次性,教学要求分类要求及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层次性。
二是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并针对学生差异性实行不同层次要求,确定“以学为本、因学定教、学教和谐”思想。
三是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学习是动态可变的。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从而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发展,同时教学手段应不断发展,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四是可接受性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要求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能够接受。
二、英语听力教学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听力基础、智能水平和学习态度进行分层,将全班学生分成A(高层)、B(中层)、C(低层)三个层次:A层是英语听力能力强,反应快,能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英语,且英语语调准确,语言流畅且能灵活运用所听的语言材料的学生;B层是英语听力水平中等的学生,能大胆说英语,英语口语较流畅,能复用所听的语言材料的学生;C层是英语听力有困难,反应慢,英语语调不太正确,口语不流畅的学生。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音设备,照顾听力水平不同的各层次学生,有条不紊地操作,完成听力教学任务。全班学生所达到的目标可分为三种:“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使C层的学生达到“基本目标”,B层的学生达到“中层目标”,A层学生达到“发展目标”,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3.训练的分层
根据分层递进教学需要和因材施教的需要,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训练有不同的要求:“A层学生自己走,B层学生跟着走,C层学生拉着走”。C层的学生要求在上听力课中,在老师对所有生词解说或句子中单词开头的字母(两个或三个)的提示等帮助手段的前提下,能基本完成泛听和精听的练习;能回答老师的简单提问;能用较简单的英语与同学讨论,使这层的学生达到“基本目标”。B层的学生要求在听力训练课中,能根据教师对一些关键词的解释或句子中较难的单词的开头的字母(一个)的提示等的前提下,能较顺利地完成泛听和精听的练习;能较流畅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能用较流利的英语与同学讨论;能复述所听到的内容,使这层的学生达到“中层目标”。A层的学生在听力训练课中,教师不需对生词或句子作任何的解说,要求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泛听和精听的练习;能很好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一些深层次的、扩展性的问题,能用流利、地道的英语与同学讨论,能很好地复述听力材料的内容,并能根据所听到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求这层的学生能达到“发展目标”。
4.评价的分层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此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训练,对于不同的训练结果应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对于同一层次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横向比较后进行评价,而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后进行评价。对于完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使学生增强求知的欲望和信心,并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对于失败的学生,教师应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首先勇于向学生承担自己的教学责任,使学生切实感到师生间的平等关系,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成功的途径,并花大力气帮助他们,使得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分层递进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听力学习的有效程度,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5.[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篇五
作者:李家阳
(广西梧州林业技工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1)
发布时间: 2008-3-31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学校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实践,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评价,以及矫正、调节、分层提高等操作要点的实施,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分层递进;计算机基础课;学生素质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我校于2004年起开始尝试分层递进教学,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显著差异的班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递进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一、分层递进教学的理念
分层递进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尊重和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达成目标所作出的积极行为。因此,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是辨证的也是统一的,而分层递进教学正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分层递进最早起源于上海。1991年开始,上海市“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对分层递进教学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总结出关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评价,以及矫正、调节、分层提高等操作要点的实施方法,并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二、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内容
分层递进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各层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并为各层学生设立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目标和评价手段,其目的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使学生从各自的基础出发,进行有效成功的学习,达到“递进”的效果。
分层递进教学的操作要点分为五步: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一)学生分层
我们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非智力因素为辅”的分层标准,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B层为基准,A层降低起点,C层适当提高,各层比例大约为20%-60%-20%。
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C层。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我们采用动态隐性分层的方式,名单不向学生公开。隐性分层增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但比较有效地避免了“标签效应”。我们对C层学生的名单是公开的,而B层和A层的名单不公开。这样既能培养尖子,又保护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每隔一段时期,我们就对学生的学习表现重新评价,变动各层名单。
(二)目标分层
根据这门课程教材、大纲的一般要求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制订分层次的教学目标。A层:掌握五笔打字、Word、Excel的基础知识,上课能注意听讲,参与教学活动,改变学习习惯;B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五笔打字速度快,能独立排版编辑,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C层:培养较强的分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进行ATA办公应用高级培训,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分层施教
在分层递进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尽量适应学生的“学”。我们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分层讲授、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测验、异质组合作学习(学生按C-2×B-A模式分组)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各层学生都有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和练习,“只要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尽可能消除C层“做完了没事做”和A层“反正我不会做”的情况。
1.分层讲授。授课要有“分”有“合”,对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一些共性的问题在全班讲授,另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指导。特别对A层的学生应强调多关心、多指导、多启发,尽量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2.分层提问。A层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有针对性,避免出现C层学生独占课堂的局面。为此教师在设问时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多关注A层学生,如果他们能立即回答的,可以表扬鼓励,如果他们回答不是很完整,表述不是很清楚,再让B层和C层学生补充,然后让他们复述,加深印象。备课时设计问题要把握难易程度,既不能使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过于简单的“是不是”和“对不对”,要精心设问,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注意启发,使学生在问题中受到启迪。
3.分层练习。课堂练习分别设计三种题型,设计的原则是,A层和B层侧重基础,强调对知识的理解,A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B层能独立完成,C层侧重灵活运用。练习时让C层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也可以在小范围内讨论,教师则利用这段时间对A层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在掌握、完成本层题目的同时选做高一层的题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促进其个体的发展,实现递进的目的。
4.分层作业。A层学生课后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要适当降低难度,可以布置与课堂例题和练习类似的题目,或者布置整理笔记,而B层和C层要求高一些,C层要布置思考题,开拓学生思路。
在作业的批改上也要体现出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如A层学生的作业当面批改,C层学生适当时可相互或自行批改作业。
5.分层测验。测验采用异质异分卷,一份试卷中有A、B、C层编程题目各三题,A层每题20分,都是课堂上的例题和经典的习题,B层每题30分,都是课后的作业题和思考题,C层每题40分,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A层和B层的学生可以任意向高层选题,分数不封顶,C层学生如果感觉C层题目太困难,也可以向B层选题,确保及格,但如果做A层题目则不计分。
6.异质组合作学习。将学生按C-2×B-A模式分组并安排座位,C层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课堂上可以进行组内讨论,计算机基础课上机出现的情况很多,教师如果一个个去解决,则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异质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在课堂上有时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缺陷,另一方面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的沟通和合作,让学习好、领会快的同学帮助指导学习差、领会慢的同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教师在分组讨论时要注意调控,不能放任自由,应当适时地参与各组的讨论,适当点拨,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评。
(四)分层评价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各层学生是否达到本层目标做出及时评价,重新调整分层名单。未能达到本层目标的退到下一层次,而顺利达到本层目标的进到上一层次。
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评价最好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个体的状态决定小组的评价,使学生处在良好的竞争激励的氛围中,人人都努力取得进步。
(五)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我们根据分层评价的结果,对教学进度进行调节,改进教学方法,对少数不能达到本层目标的学生及时采取课内外补救措施,开展分组学习后C层的学生可以和A层学生“一帮一”学习,鼓励一部分顺利达标的学生按高一层次的要求进行学习。
三、分层递进教学法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改善了学习习惯
在分层递进的课堂里,各层学生都有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和练习,“只要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基本消除了C层“做完了没事做”和A层“反正我不会做”的情况。学生在不断地努力尝试中看到了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各层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所改善,特别是A层的学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增多了,基本能做到认真听课,完成作业,不懂敢问,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合作,改变不会做作业,只想玩游戏的坏习惯。
(二)转变了师生关系
分层递进促使教师全面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状况,尊重每个层面的学生,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着重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形成民主型的教学风格,教师真正从一个“布道者”的角色转移到一个“激励者”、“合作者”的角色上来。
(三)培养了全面发展、技能水平突出的学生
全年级每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全部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ATA)考试,通过率达到90%,优秀率达到40%以上。一批技能水平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四)实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必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更新知识,全方面的提高个人素质,同时教师的观念也发生根本转变,在教学中一切以发展学生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以适应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要求。
分层递进教学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用一个模子培养学生的弊端,为因材施教注入深刻内涵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式。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已经在本校大力推广,各种分层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异质组合作学习模式成为高年级专业教学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2]汪小莲.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04,(6).
[3]张勤华.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推荐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10-04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中考青少年怎么做专题 人教新课标版10-10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浅尝10-03
初中生政治小论文10-25
实际生活与初中的政治论文10-19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09-30
中学政治教学反思论文07-13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09-16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论文教学案例的选择论文10-27
心理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