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成为课题(精选5篇)
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成为课题 篇一
建立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012年10月9日,第二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有幸独家直播此次盛会。图为无锡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主任孙海东发言。
孙海东: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无锡高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是政府投资的,建立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的目的营造创业环境,服务于创意企业,打造一个创意的平台。最终目标可以培育更多的企业走向中国,走向全世界。也能集聚大量的文化创意的人才,在我们无锡新区的创意产业园里面集聚。
我想无锡可能大家略有耳闻,这里我想说一下无锡的情况。我们无锡是一个富庶的美丽的土地。在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00美元,在全国处于第七位,人均GDP在全国处于第六位。在2006年度,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十大城市之一。无锡它曾经诞生过中国最早的民族工商业,在100年前诞生了荣毅仁,唐像闲,除了广州之外,就是无锡。最早的乡镇企业,创造了一个苏南的模式。现在无锡从一个吸引外资的高地,现在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我们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于苏州无锡,苏南的城市有了一个新的地位,要把苏南打造成我们东方的新欧洲。这个东方的新欧洲,意味着我们要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而且有文化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一个城市。我们无锡高新区,是我们无锡市的唯一的一个国家的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今年已经15年了,通过15年的发展,无锡成为一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的高地,它的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都是领先。同时我们想借鉴在世界上发展服务业比较快的印度、以色列、爱尔兰国家,所以我们现在无锡新区的创新创意产业,未来得品牌就是推出一个ipark,我们重点要打。我们整个有三个园区,现在建筑面积有50万平方,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就是打造成一个创新、创意,创造于一体,融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高品质、高层次的一个软件社区。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具体的发展的缩影,我们在我们规划的园区里面,不光有研发,还有相应的配套酒店。而且我们还有建设房,还有文化娱乐设施,有篮球场,我们的服务,都是聘请的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我们同时做好硬件的同时,还打造四大平台。我们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离不开公共技术平台,还有投融资平台,这一块我们无锡高新区做了一些尝试。在教育培训这一块,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因为无锡,大学比较少。可能是我们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很重要的一个瓶颈,但是在我们无锡方圆两百公里之内,在南京、上海、浙江,集聚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优秀高校和大学毕业生,他们毕业之后,到就业前,中间还需要有一个培训的过程,我们抓住大学生和企业对接的机会。我们把这些大学毕业生,通过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一些培训平台,为他们来提供一些实践的经验。
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也是这几年刚刚开始起步的,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是原创的动画企业,还有影视后效的动漫,还有做一些动漫、外包的延伸产品,目前有五部作
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成为课题 篇二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但各类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呈现出兴而不旺、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特征。
(一)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兴而不旺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兴建离不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2011年, 随着各地政府的限购令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把中国“十二五”工作的中心转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后,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被上升到政治高度, 几乎所有的区县级以上政府都把兴建创意产业园区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 出现了一股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浪潮。
然而由于大多数园区前期资金投入巨大且回报周期长, 造成了收支平衡难以维系, 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的现象。各地未授牌的文化产业园区也日益增多,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二)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多而不精
近年来,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量不断增加。2002年之后, 随着《文化振兴纲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出台, 全国创意园区出现大范围爆炸式增长。据中国文化创意网最新调查, 全国已建成或正待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到10000个以上, 且数量仍有增长趋势。一方面数量盲目增加导致资金占用, 另一方面质量普遍偏低导致资源浪费。地方政府将园区数量作为政绩上报, 导致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的虚假繁荣。
(三)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而不强
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 仍然存在盲目扩张、外华丽内空泛的现象。一些园区往往以平方公里为单位进行跑马圈地, 园区占地面积不小, 入驻的文化企业却寥寥无几, 投入与产出形成鲜明反差。
一般而言, 园区占地面积越大区域的功能划分就越详细。然而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尚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过多的区域功能划分导致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难以确立自身的发展特色, 最终沦为泛化统一的园区模式。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中的问题
(一) 概念界定不清
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研究较晚, 国内尚未形成对此概念的统一界定。
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 (区) 等, 相关界定主要分为“园”和“区”两大类。“园”是指先行规划园区, 政府配以完善的服务和设施, 寄予优惠的政策, 招引企业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区”则强调文化产业与社区空间融合。
(二) 缺少建设性目标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概念界定不清导致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缺少目标明确的方针, 其中既包括发展中的总体目标, 也包括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园区的受众需求、满足程度、经营方针等都应该成为建设目标的一部分。
(三) 建设人才紧缺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成功经营, 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人才, 还需要具有全球化视野、战略眼光、熟悉文化产业、房地产业运作规律的复合型管理团队。团队应由在企业管理、资本运作、企业孵化、房地产经营、物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
(四) “三化”现象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化”现象是指同质化、地产化和泡沫化。
同质化是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区域功能的重复和叠加。新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倾向于模仿优秀的产业园区, 这导致国内影视、艺术、科技类产业园区日益增多, 重复建设严重, 地产化则体现在“文化圈地运动”中, 在一些地区, 文化产业园区已经简化为某种房地产开发项目, 文化成为带动周边地价上涨的噱头。泡沫化是指各地在建设园区的过程中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 高估历史资源, 盲目扩大产业园区规模等现象。
(五) “两大不平衡”
首先, 经济与文化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的反作用尚未明显发挥, 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无法发挥好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更无法以良好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反作用于经济。其次,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东、西部园区建设不平衡,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密集程度与商业地产走势重合度高, 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对策
(一)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 政府部门要完善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概念的界定。其次, 政府要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整体规划。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对园区数量上进行限定、质量上进行监管, 并根据地方特色文化引领园区开发相关项目。再者, 政府还应该贯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事定钱”制度, 明确专项资金的功能用途、支持范围、支持重点和优先次序, 优化专项资金结果和使用方式。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指强化政府服务而非硬性干预,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政府统一力量的引导才能集中资源, 更好地推动园区建设发展。
(二)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实行正确的发展对策
第一, 园区发展要讲求实务避免地产化和泡沫化。管理人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核心, 承担起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第二, 明确园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对园区作出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第三, 突出园区特色打造园区品牌。发挥地区文化资源优势, 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园区品牌, 形成“区位品牌”效应。第四, 完善园区产业链建设。选择真正能体现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下游衍生品生产企业。
(三)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高端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园区往往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这更加要求园区与高校之间达成合作关系。
创意产业园区要利用当地的教育优势与有条件的高校合作,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基地, 加强紧缺创意人才的培养。没有创新型人才注入,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高端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园区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有利于促进二者共同发展和繁荣。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 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整体呈现出兴而不旺、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特征, 本文立足于此分别从其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三方面展开论述, 以求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乾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盈利模式[J].新闻前哨, 2012 (1) .
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成为课题 篇三
由于广西地区身处东南亚各国的中心地区,又紧邻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近几年,广西地区不断的加快脚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随着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以后,就逐渐的形成了个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域。例如:大型的桂林山水实景所演出的“印象·刘三姐”、南宁的国际民歌节、东盟博览会等等,这些都有效的促进了广西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分析影响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之一,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深入的调整,基于这种大背景下,为进一步的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这就需要不断的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使其成为一个巨大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体,再加上国内外创意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为进一步的促进发展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
广西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的西部,也是我国唯一个沿海自治区,紧邻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南面紧邻北部湾,是直接面临东南亚地区,这也是目前西南地区最方便的出海通道,并在我国与东南亚经济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广西大陆海岸线大约为1595千米,交通十分便利,并且还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非常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古迹。
(2)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
广西地区主要是以壮族为主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尤其是他们各自的语言、服饰、建筑物、生活习惯等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风土人情,同时也为广西地区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例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等,到处都弥漫着极为浓厚的民族风情,吸引着许多人们都去旅游观光。
培育广西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对策
1.借助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
一般情况下,创意产品无论是从提出、设计直到最后的消费,都必须要借助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才能顺利的完成。然而未来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利用数字文化,将文化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使其应用在文化产业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的将科技引入到文化建设当中,另一方面要不断的提高对新技术的深入研究,第三,要把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在一起,利用现代化手段有效的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最后研究并开发出具有较高科技水平、表现力特别强、蕴含丰富文化内容的优秀文化产品,并借助比较先进的科技手段,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
2.创立区域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由于广西所蕴含的文化产量极为丰富,包含了民族宗教特色文化、原生态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等等。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就必须要全方位的打造广西所拥有的独特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等品牌,同时需要进步的打造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土人情,又特别符合现代审美方面的文化精品等各方面内容作为当前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我们还可以充分的利用桂林《印象·刘三姐》作为独特的文化品牌,与广西的山水旅游文化、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这些为主要代表的特色品牌,并进一步的扩大宣传品牌范围,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它们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以此来推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创新管理体制,改进创意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想要进一步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要求广西政府必须要积极努力的做好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职工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的有序的引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广西现有的教育资源,利用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等各个行业以此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进一步的扩充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同时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招聘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高端人才。
4.利用资源、跨国交流,扩大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影响力
南宁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举办的地方,这也是当前经济互相交流合作的最前端,以博览会为中心。然而广西地区凭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资源以及当前最有力的合作机会,充分利用博览会所提供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群体,从而可以让广西独有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结语
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成为课题 篇四
[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集合了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基本等同,都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他在1890年开始关注产业地理集聚现象。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计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成本开支,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也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1]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和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意企业所需要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企业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对提升区域的对外形象发挥着重大作用。北京的798艺术区是北京的城市名片和独特的创意地标,2003年北京市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十二大世界城市之一,主要是因为798艺术区的发展证明了北京作
为世界之都的能力和潜力。
由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步时间和发展状况与内地城市存在很大不同,因此本文所论及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仅指中国大陆范围内,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二、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成都等城市纷纷依托各自的人才、资源、区位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各城市形成集聚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从全国的整体布局来看,截止2006年,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为首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3]六大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特色不尽相同,总体实力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沿海城市由于占有科学技术、信息、国际交流和人才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明显要领先于中西部城市。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东部地区除了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和拥有资产所占比例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外,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已占到全国的82%。
1、首都创意产业集群
北京作为我国的文化中心,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形成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周边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古玩艺术交易为主,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超过960亿元,远超过国内其他地区。2006年北京市出台内地首个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九大类,囊括了创意、生产到消费的全部产业链。目前北京首批规划拥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个,创意类企业2万多家。此外,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并强调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引擎推动产业升级。
2、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上海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正式宣布四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名单,集聚区总数达到了75家,建筑面积225多万平方米。上海以成为“国际创意产业中心”为目标,推动着一批创意型行业起飞,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额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创意人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创意设计方面的集聚效应。苏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意产业生产基地,是上海创意产业链的延伸;南京和杭州聚集了一批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
划、动漫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3、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两市为主。广州背靠“亚洲创意中心”的香港,其文化创意产业发育较早,发展较快。目前,广州已形成了文化娱乐市场、书报刊市场、音像制品市场和文物字画、工艺美术品市场等具有相当规模、品种齐全的文化市场。深圳市提出了“文化立市”、“创意深圳”的口号,积极创建“创意设计之都”,在巩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平面设计、动漫、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目前深圳拥有平面设计公司400多家,平面设计师两万多人;动漫企业50多家,每年为深圳创造2亿元产值。2004年深圳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宗旨是孵化e媒体企业,推动科技
和文化的深度结合。
4、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区以昆明、大理、丽江三市为主,聚集了一大批手工艺创意人才,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展台的提供者;世界小姐总决赛、南方新丝路模特大赛等诸多选美比赛都在三地举办。昆明市重点扶持广播影视业、“古滇文化”特色的昆明生态文化、音乐、美术、舞蹈创作、国内外体育训练、“节、会、展、演、赛”为一体的特色会展服务、现代传媒业、文艺学校、文化咨询、策划、审计和知识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发展等九大文化创意产业,力争到2010年把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成为昆明新的支柱产业。丽江和大理已经成为影视、演出、服装、时尚活动的背景板。
5、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成都、重庆三市为中心。2006年西安高新区的唐延路被确定为创意产业重要发展区域,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数字娱乐、文化艺术等高端产业,着力打造数字创意之都。成都市提出把培育西部地区重要文化中心的目标,现已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文化演出和娱乐业、数字娱乐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建立的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数字娱乐产业园,园区总体规划5万平方米,吸引了近50多家数字娱乐企业入驻。重庆市逐步形成了出版发行、广播电视、动漫网络影视制作、演艺娱乐以及印刷包装、当代艺术品生产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初
具规模。
6、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长沙市为龙头,辐射周边地区。突出打造传媒产业、人文旅游、文化休闲三大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我国中部“休闲娱乐文化之都”和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是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超级女声》等造星运动、“蓝猫”的热销、长沙卡通艺术节的开幕、金鹰卡通频道的开播,为长沙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47.25亿元,占GDP的9.7%,到2010年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占全市GDP比重的12%以上。[4]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六大产业集群,在各创意城市内部也形成了产业就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多样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
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六大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我国目前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都建立了数目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些园区通过将众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共享生产要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便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产生互补效应,也有利于形成激励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促进园区内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对发展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下表为中国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各城市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数及及相关简介: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从以上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原动力及其功能来看,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这六种类型有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互相交叉和转换形成复合式的园区发展模式。
1.政策导向型园区
政府规划建设或大力推动并进行统一管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当政府决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它会通过政策调控、城市规划、关系协调等措施,营造有利于集群化的生态环境、经营氛围和产业链条。政府导向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支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定的园区发展方向。但这类园区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劣势,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园区会导致市场的调节作用较难发挥,管理者与企业缺少对话,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利用中心城区闲置的旧厂房或旧仓库加以改造,或新建一块区域进行规划,集中发展某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大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招商引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行业内
重点龙头企业人驻,最终形成集聚区。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都相继规划和建造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北京市规划了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杭州市政府规划建设了“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昆明市也着力打造十四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艺术家自动聚集和自动孵化后形成某个产业集聚后由政府统一管理,政府对已经形成的园区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导管理,把握好艺术生产社会标准效益,引导园区有效发展。这是创意产业园区最早的开发方式,得益于艺术家们专业知识的储备,园区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开发中被深度挖掘并凸显出来。艺术家开发力度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运作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实际运作中的帮助。但这类园区的弊端在于政府介入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原有的生态平衡,高涨的房租等导致一些入驻企业的退出,或与创意产业无关企业的进入。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上海M50、成都蓝顶艺术中心、深圳大芬村等都是此类园区。北京的798艺术区是由民间艺术家自发形成的。1995年-2001年期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授租用了798工厂的闲置车间作为大型雕塑创作的场所,798艺术区由此揭开序幕。随后,798艺术区渐渐吸引了大批艺术家。2002年前后是艺术家进驻798艺术区的高峰时段,许多著名艺术家纷纷在此创建艺术工作室,使艺术区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798艺术区作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象征,大大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形象。
3.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开发商投资开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类园区一般由资本雄厚的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不仅操作方便、适用面广,而且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市场调节作用,比起艺术家主导型的更易产生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往往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社会效果和文化效果。开发商迫于资金压力会引进一些非文化创意类企业入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政府的规划和专家的指导。南京1912街区、创意东8区、上海8号桥、杭州乐富•智汇园等都是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杭州乐富•智汇园是由一家房地产商将标准厂房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整体形象包装,吸引创意设计类企业入驻,形成文化创
意产业集聚。
4.资源依赖型园区
根据资源富集情况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其中一类是依赖周边高校的学术、科研、人才资源,依托高校建立文化创意和产业园区,借助高校的学术、科研资源,将其迅速转化为创意产业资源。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园、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深圳大学3号艺栈等都是依托周边高校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是全国第一家依托大学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内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园中园,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另一类是依赖附近业已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享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利用公共技术和孵化服务平台。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及成都数字娱乐产业园等,都是通过在原有高新科技产业园的基础上中加入一种新的要素或依托原有资源拓展新的产业领域,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打造新的产业链
条,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效应。
5.成本导向型园区
创意企业或个人最初基于节约成本或资源共享而自发汇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者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主导,集聚一批中小企业发挥规模效应。这类园区一般集中在距离城市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既有适合创意产业创作的空间,也有低廉的房租。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一般是基于成本导向的考虑: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约成本,贴近客户以节约交易成本,互相交流以节约研发成本,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也会带来成本的下降。但是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质化程度较高,易造成重复建设,形成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成都的浓园国际艺术村、北村艺术村、苏州的动漫产业园区都是成本导向型园区。以杭州的LOFT49为例,2002年美国DI设计库中国公司最先发现并租住,吸引其入驻的重要原因是其低廉的租金,此后这里吸引了大批设计类企业,自发形成一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6.环境导向型园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悠久的历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及宽松、自由、活跃的环境,这些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条件。一些被遗忘的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曾经创造过辉煌,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改造旧的厂房和仓库能够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是目前我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创意人才一般追求自由、宽松的环境。美国经济学家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认为,一个能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地区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即城市环境开放的、多样化的、有活力的地区在建构、吸引创意人才方
面更具优势。[6]
当然,上述六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当条件成熟时可能会发生模式转换和混合。例如艺术家由于创作灵感形成的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被政府或开发商接管,由于租金上涨和创作环境改变,艺术家们出于成本的考虑或环境因素被迫离开原有园区,寻找成本导向型或环境导向型园
区。
但是,单一的园区发展模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弊端,政府、开发商或艺术家主导的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应当探索建立新型的官产学结合的“铁三角”模式,努力搭建互利共赢的、具有良性循环功能的和园区自身特点的“食物链”和“生态环”。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科技大学(QUT)的创意产业园区(Creative Industries Precinct-CIP)是一个典范。CIP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由政府与教育界共同为发展创意产业而合作的项目,投资六千万澳币(其中一千五百万澳币由昆士兰省政府资助),耗时三年建造,于2004年五月正式启用。这是一个由产官学共同合作而形成的园区,不仅试图培育澳洲的创意产业人才,同时运用其学术资源与官方关系影响着澳洲在创意产业发展上的走向。
四、我国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发展的功能及不足
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高级模式,一旦形成将会带来集聚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等诸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也不例外。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应对竞争和风险的能力较弱。根据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磁吸与集聚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像吸力巨大的磁铁一样,对特定区域内外的人财物和信息等各种资源有很大的内聚力合吸引力,会在集群区域内形成大量的人才集聚、信息集聚、知识集聚、技术集聚、权力集聚。人才创意产业集群的磁吸力与集聚功能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产业食物链和产业集团来实现。
2.整合与互助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特定区域内各个体之间的关系其整合、协调、互助和制定规范、促进良性竞争的作用。当本地或本国文化创意企业遇到强大的外来集群的袭击时,个别企业很容易被其所捕食,而通过行业协会、产业食物链和产业集团组织起来的产业集群则可能立即集结成群进行互助和防卫。
3.优化与改革功能
产业集群能优化产业环境,改良产业气候,整顿产业纪律,淘汰产业杂质,简化交易手续,降低运营
成本。
4.抵抗与竞争功能
产业集群不仅能有效提升媒介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媒介品牌效应和创新功能,放大媒介能量,促进媒介发展,而且能有效防御“自然灾害”,抵抗入侵企业,维护产业生态。
总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多种功能,既有利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团结、增强活力、集聚
能量,也有利于优化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集群发展的唯一模式。产业园区只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模式之一,但国内其他集群发展模式尚未形成规模。单一的园区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文化创意创意产业的发展,但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它在促进园区内部产生集群效应,但与园区外部及其他行业的互动性较差,促进效果有限,而且很难与周围社区居民产生交互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范畴是极为丰富的,产业内各行业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而单一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很难适应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多种模式共存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终选择。
其次,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不平衡。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过早期自发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而且政府已经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产业来对待,并制定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面的意识淡薄,不仅民间对文化创意产业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认识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政策及配套措施和不健全。从产业集群内部来看,城市与农村、南部与北部发展不均衡。以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例,由于江浙两省南北部差异都比较大,北部发展相对较弱。杭州、嘉兴、南京、苏州等地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但浙北、苏北等地文化市场初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很陌生的概念。
最后,产业集群的功能和定位不清晰,重复建设严重。大多数产业集聚区遵循政府导向的模式,盲目跟风建设,集聚区内缺乏领军式的企业,缺乏特色。纵观各地已建或将建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形态相似,势必造成集群的资源分散和产业的恶性竞争,最终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的现状是只要一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动漫和数字娱乐,各地的动漫产业园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划的各类动漫基地多达42个[7],而真正产生集聚效果的不多。
如果我们把创意产业、产业链内部和传统产业链的内部进行比较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创意产业在微观上也呈现出同传统产业各异的鲜明特点:首先,创意产业的市场是培养的。传统产业的市场是既存的,但创意产业的市场不是既存的,而是需要我们激活和培养的。实际上,就是将消费群体潜在的社会和心理需求通过一种手段将其挖掘和激活出来,并给予充分满足的过程。其次,创意产业链和中间环节的不可或缺。创意产业往往是由多种技术、生产和服务组成的,从前端到后端的产业链很长,除了前端的创意、策划、生产和后端的营销、传播等,还有中间环节的金融、法律、服务、专业媒体等,它们对于创意产业的健康成长是缺一不可的。第三,创新性。任何时代都需要少数具有原创能力的思想家,提出新的概念来界定和指引那个时代的学术和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强调创新性和前导性,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始终
5.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成为课题 篇五
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
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钟德友摘要重庆市文化创意园区发展中存在产业聚集力不强、融资难瓶颈、知识产权保护不强瓶颈,人才短缺瓶颈等问题,需加快采取优化市场环境.激励政震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支撑、融资体制建设和人才开发支撑等政策举措来加以化解。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聚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政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集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科技产业为一体,科技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的新型经济园区。重庆作为正在崛起中的西部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周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重庆市综合竞争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举措;二是提升重庆文化地位,做大做强本土文化、实现“建设与直辖市相适应的文化中心” 的要求;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式转变的重要举措。1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近几年来重庆重点打造了l 7 个各具特色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重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起到J一积极作用。但是应指出,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1.1业态单一,产业集聚力不强重庆的文化创意产业闶区建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空间扩展与建筑更新改造快于产业的生成和集聚,进驻企业较少,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规模小,其产值在经济中所占比例低,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依赖性较强,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二企业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效应,抗风险能力弱,如果不迅速加以整合、优化,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晶牌效应弱,文化产业品牌屈指可数,没有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和品牌体系。1.2知识产权保护较弱1.2.1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20 0 6 年至20 0 8 年,市一中法院受理涉及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分别为32件、4 3件、58 件,共计133件,每年以约35%的速度增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期既是其与传统产业矛盾突出的阶段,也是自身发展问题集中的阶段,现时也反映出重庆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1.2.2政府服务,引导功能较弱各产业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引导及相关培训教育。各产业园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多数园区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目前兴起的园区多数是在产业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即使“一哄而上” 也很难产生规模效应,形成整体竞争实力。1.2.3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处在起步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作者简介:钟德友,男,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制度经济学。近年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课题3项.支持,但重庆市的中介服务机构并不成熟,既缺乏专业人员,也很难提供中小企业需要的规范全面的服务。1.3融资难瓶颈显著重庆市文化创意食业融资难,在间接融资中的困难主要有:(1)无形资产比重较大,担保能力相对较差;(2)银行的信用评级比较单一;(3)金融机构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观念滞后;(4)银行管理体制不顺,信贷过程复杂而繁琐。对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担保上存在: 资金来源单一,基金规模较少;政府财政资金不能满足广大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担保的需要;缺少对j: }i保机构的法律规范。风险资本支持的力度不够,在实际操作上真正懂得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的人还不多,缺少文化创意风险资本运作的专业的评估机构、法律机构和职业经营机构等中介服务配套。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民间风险资本投资子文化创意企业。1.4 人才短缺瓶颈突出目前发展重庆创意产业最缺乏的是创意人才。一是创意人才数量少。20 0 8 年,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部从业人员,重庆只有15万人左右,北京超过9 0 万人,深圳达25万余人。重庆文化从业人员仅占全市从业人员总量的2.15%,上海为2.7 9 鬈,湖北为4.2茗。二是优质创意人才短缺。重庆不仅人才数量少,且领军人才缺乏。尤其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型人才、文化贸易型和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高科技型人才,以及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2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2.1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集聚2.1.1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此应做到: 在投资核准上摒弃投资核准上的所有制歧视,在金融服务上政府要促进金融机构在融资、汇总,转帐、结算、资本运营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企业和公有制企业提供同等的金融服务,在土地使用、对外贸易、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公平待遇。2.1.2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利用其人才、技术、资金和营销渠道,进行投资或合作,开展文化创意活动、生产、创作及提供科技含量高、集约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2.1。3注重精益求精切忌粗制乱造,浪费资源,一定要使活动、产品成为能够代表重庆作为直辖市的水平,有影响和市场潜力的精品。按照不同的产业类别,要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类别聚集区,使那些相关产业能够聚集,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还要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几个具有困际一流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要打造出若干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产业链,并且围绕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一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2.2加快制定激励支持政策,提高产业集聚能力2.2.1完善财政激励方式20 10.N 0 25鲤万方数据 一是要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基金的来源靠政府财政投入、基金收益、社会捐赠等,资金用于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支持担保信用体系建设、创意奖励等,以此激励文化创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文化新产品、新项目。二是要设立政府创业引导基金。采用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吸引市内外的风险资本投向初创型文化创意企业。三是支持高等院校和创意培训机构开展相关文化创意培训。2.2.2建立支持基金的稳定增长与统筹运作机制要加大财政对文化创意产业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文化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格局。要健全专项资金审批制度,按照突出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制订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分项预算计划,由市文化创意产业指导委员会审议。要提高资金管理透明度,建立健全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制度,规范资金运作程序。2.2.3用好税收激励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创新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税收激励政策,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文化创意企业研究开发机构、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各级工程实验室、行业工程中心和文化创意企业技术中心,对其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税收激励政策扶持。完善激励人力资本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鼓励多渠道办教育、文化创意企业对职工在职培训和继续再教育、个人对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税收政策。2.3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障支持体系,破解知识产权保护较弱瓶颈2.3.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是研究和制定整个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规范性文件明确全面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优势吸引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向我市转移,使我市创意产业朝知识密集型和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二是研究和制定特色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根据各行业特点制定其保护办法。2.3.2构建知识产权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信用评价制度,提高失信活动成本,以制度促诚信,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2.3.3构筑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一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的服务内容应当贯穿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各个阶段。二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应当注重公共性与专业性相结合。三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平台应当成为各类知识产权保护主体的信息反馈中心。2.3.4 培育知识产权中介组织第一,推动知识产权社会性中介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第二,扶持和规范知识产权营利性中介组织的发展。2.4 加快建立金融支持体系,破解融资难瓶颈2.4.1加大贷款的政策性支持鼓励孵化器多元化投入、企业化运作、专业化发展。经认定为市级孵化器均可享受相同的扶持政策,如申请种子资金,孵化器建设资金、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补助等。2.4.2创新间接融资方式鼓励商业银行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扩大对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项目试点。建立符合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特点的审批方式。各国有商业银行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基层行2010.N 025薅万方数据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状况及企业融资规模,分层次划定融资审批权限: 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2.4.3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多渠道筹集信用担保资金。一是提高会员单位缴纳的会费或风险准备金。二是将担保机构经营所获得的经营收入补充担保基金。三是向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个人筹集资金。建立文化创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记录制度。建立再担保机制,尽快建立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规避文化创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2.4.4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二是建立场外交易市场,重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股权投资和探索建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等形式,不断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鼓励创业风险投资。2.5建立人才开发支撑体系,破解人才短缺瓶颈2.5.1构建多元化的创意人才开发支持体系树立创意才能需要“深耕” 的理念,增加创意人才培养的长期投入。立足构建从幼儿教育到学历教育,再到在职培训、终身培i)ll;从传授知识到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意能力的多元化立体的人才开发体系。改革现有学校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创意能力培养。改进在职培训,提高培训的灵活性、系统性。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机制,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创意机构已有的人才和品牌效应,以创意园区为课堂,以专业特色为目标,加速创意人才的专业化培养。2.5.2建设创意产业相关学科及专业的支撑体系重庆的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创意学科专业目录,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和工商管理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管理门类。第二,把某些大专职业学校改成大专、本科、研究生连读,拉长创意人才培养产业链,以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2.5.3构筑创意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通过革新教育体制、完善培训体系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已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创意人才创造更好的“精神家园”。努力营造开放自由、透明高效、公正公平的人才竞争环境,破除学历、户籍、性别等限制,在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各个方面,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2.5.4 建立创意人才跨国交流的支持体系借助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具有良好的政策及宏观环境,增强创意人才、企业、资本形成独特的吸引力。加大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在创意企业交流,人才培养、产业咨询、产品设计、合作研究、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工作。参考文献【1】 牛维麟主编.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2】 蒋三庚,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研究【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 0 6年.【3】 郑胜利等.创意经济研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 】 申维辰.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20 0 4 年.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成为课题】推荐阅读: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11-09
文化创意园区策划案12-10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08-12
文化创意产业园07-27
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协会08-0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09-03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大纲11-22
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分析09-09
雍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设想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