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精选16篇)
1.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一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与策略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全方位审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在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须实现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的转变,使未来体育课程真正重视发挥学科自身的情感教育功能.
作 者:刘栋 作者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0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1024(5)分类号:G712关键词:高职 体育 课程 改革 方向 策略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二
一、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现状
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大, 各类在校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多, 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数量没有因为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有明显变化, 教师数量与学生数量比明显偏低, 造成高职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急剧增加。据统计, 全国高职60%的体育教师工作量在18学时以上, 只有16%的体育教师工作量在12课时以下, 这个统计还不包括第二课堂、各种体育活动组织、教研活动等。工作量大使得教师没有精力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用“高职体育教学”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截至2011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只有65篇, 国家级精品课程只有两个。援引教育部官网统计, 全国的专职高职教师有50多万人, 即使体育教师在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中的比例很低, 以平均每个高职院校10名体育教师计算, 全国高职体育教师数量也在12 150名以上。显然研究的成果与教师的数量明显偏低, 研究的数量与深度都令人堪忧。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层次与水平都很低。
二、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 对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但不能把高职教育理解为专业技术教育, 有些高职院校只是盲目地增加专业技术课程的数量, 严重压缩基础课程与公共课程的课时数量, 甚至像体育与健康这样的必修公共课也难以幸免。造成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对高职教学目标认识不清, 是对教学与培养目标的表面化、简单化解读。另外,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与体育教师中存在体育教学科研无用的观点, 认为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进行身体活动, 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专业技术, 体育教学研究没有必要等。
2. 工作量大造成体育教师无暇进行科研
高职院校数量与规模的快速发展, 使得在校生人数不断飙升, 但体育教师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 这就造成体育教师的个人课时量很大, 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即使有少数教师有热情进行体育教学与研究, 研究的质量与数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3. 缺乏有效的引导与奖励机制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技术教学, 轻公共基础教学的现象, 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都向专业技术教学倾斜, 所以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地位较低。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改革、课题申请时习惯了只关注专业技术课程。这种做法在形式上就造成公共课没有专业课的地位高的现象, 教学管理部门也缺乏对基础课程研究的正确引导, 忽视了公共课程特别是体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更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强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4. 研究的层次低, 内容重复
由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大, 对科研的认识不清, 缺乏一些有效的引导与奖励机制, 造成高职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层次较低, 研究内容重复多, 很多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是应付科研任务与评定个人职称。研究缺乏针对性, 随意性较大, 大部分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多是一些个人经验总结与工作体会, 这些个人经验与总结利用与推广的价值不大, 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所以, 高职体育教学研究整体水平较低, 研究的对象单一, 造成研究的层次低, 重复研究多。
三、策略
1. 提高对科研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但这和重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不矛盾, 二者是统一的。高职体育教学要能围绕专业技术教学进行改革, 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引导与教育教师树立科研意识, 坚决抛弃高职体育教学研究无用论的观点。
2. 增加教师编制, 增加科研时间
高职体育教师数量要与在校生比例协调,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集体活动, 让教师在完成工作量的同时, 有时间进行体育教学与改革的研究。
3. 制定奖励与引导措施
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倾斜, 鼓励建立高职体育教学研究机构, 出台一些鼓励体育教学研究的制度。
4. 拓展研究视野
把个人经验和体会与高职培养目标相结合,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体育教学如何服务好专业技术教学上, 对体育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尝试。
摘要:该文通过资料法、逻辑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对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提高体育教学科研的认识;增加教师编制;制定引导与鼓励措施;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等。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格.论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体育函授通讯, 2001 (4) .[1]李格.论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体育函授通讯, 2001 (4) .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我们应该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思如何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以使学生得到科学的、针对性强的锻炼,使之在身心健康的同时通过体育文化能深刻认识到体育的魅力,从而形成“终生体育”的理念。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在体育课堂中应用一些先进理论和教学方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模糊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由中职生和高中生两类毕业生组成的,两种类型的学生群体在知识结构、基本素质和领悟能力方面不同。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使体育教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而当前高職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大多是参照本科院校设定的,体现不出“因材施教”,也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2.教学理念落后
体育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毅力。但是,现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和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片面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育理念已显示出明显的弊端,即只关注短期教学效果而忽略了长远效益。
3.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因此,确定评价主体、理清评价过程和选择评价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设定和评价方式选择上都比较单一,这就使评价结果存在不客观、不合理和不全面之处。同时在评价时忽略了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统一的“尺子”衡量势必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公平,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
1.树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的质量。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终生体育”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目标不是统一的,所以需要体育教师在遵循国家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色和学院特点,制订出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院的学生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树立契合本院学生实际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现代教育理念。
2.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从业教师,应基于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发出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的教材,如果经实践考证确实卓有成效也可以编辑成书。同时应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坚持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原则,及时向学生传授他们喜爱的体育运动知识,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意与学生未来职场生活的联动性。第一,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内容。高职学生体育学习需要一定的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使高职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体育理论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第二,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应符合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的需要,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
3.改革教学方法
为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体育教师应该努力拓宽知识面,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丰富的教学模式,如采用网络教学模式将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进行技术分解,这样就会使学生看得清楚、教师讲得明白。体育教学方法不应再单纯地延续传统的“放羊式”和“说教式”,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而体育教师通过理论和实践指导,使学生完成课堂内、外学习的一体化。
4.增加经费投入
必要的体育经费投入是职院开展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但当前很多职院的体育经费投入规模并没有随着招生规模的提高而同步扩大,这就使得本已有限的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更加捉襟见肘,这就要求学院需要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在科学地利用有限的体育资源的同时,多渠道开源以加大学院体育设施的配备。如在空闲的篮球场上安置移动的羽毛球运动设施来满足羽毛球爱好者的需要,尽量减少学生没有运动场地的尴尬。同时,学院可以在假期时间向社会公众开放学院的体育资源,提供有偿的服务补充学院的体育器材采购经费。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广泛的社会公共资源,积极拓展合作办学模式,争取社区街道和企业单位的支持,如以授予体育场冠名权的方式吸引企业投资兴建体育设施,这样可以极大地改善学校体育资源建设的“落后”局面。
5.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活动是否有兴趣,不仅关系到体育教学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在理解每个学生的表现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学院的相关体育社团,并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组织班级、年级和院级比赛;其次,开展体育节活动,如组织体育摄影展览等,烘托出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最后,体育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自愿地参加体育锻炼,并让他们在锻炼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为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喜悦可以使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
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体育教学的内容也应随之更加丰富,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些都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院学生的不同特点,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这也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最终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学会交流、得到乐趣、收获成长、增强体魄并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从而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康冬宁.石家庄市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孙彬.试论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2).
[3]苏丽娟.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
[4]王文毅.陕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1(3).
[5]罗文锋.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2).
4.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反思论文 篇四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终身体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我国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也随之呼之欲出,尤其是休闲体育教育,它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高校体育课堂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愉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以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教育。
关键词:休闲体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1休闲体育概述
1.1休闲体育概念
关于休闲体育的概念,美国著名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体育是“人类着手建造的美丽的精神家园”。其实,休闲体育是一种休闲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它集健康、时尚、文明和科学于一体。其他学者对于休闲体育的定义则是从哲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的。从哲学的角度讲,休闲体育是人们对待体育和健康的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人生观点,包括对休闲的探索,也包括身体素质的提高,关键就在于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从社会学的角度给休闲体育下定义是比较直观又通俗的,简言之就是一种体育活动,这种定义的方法,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综上所述,对于休闲体育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定义。
1.2休闲体育的功能
休闲体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一是文化的教育功能。休闲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体育教师通过统一的课堂教学规定和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通过教学,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是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二是身体健康的功能。显而易见,学生通过休闲体育课的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三是文化的娱乐功能。休闲体育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紧张的学习生活,这经常使学生焦虑和疲倦。而休闲体育的娱乐性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休闲体育中放松自己,缓解学习的压力,增加大学生活的娱乐性。四是人际交往的功能。休闲体育可以促进人际交往,使每个参与休闲体育的参与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交际、增进感情。五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休闲体育能够带动传媒业、旅游业、娱乐业的发展,甚至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
2.1知识、理解和意识领域
第一,要对休闲体育内容和概念等知识进行学习。第二,要理解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第三,要掌握休闲体育的内涵和多元价值。第四,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体育运动。第五,对体育休闲活动要有合理的评价。比如,对篮球运动文化内涵要有正确的认识;又如,对篮球比赛要学会欣赏和合理评价。
2.2行为、习惯和技能领域
笔者将以排球运动为例,研究休闲体育的行为、习惯和技能领域。第一,学生要热爱运动,尝试去掌握通过排球运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第二,学生要制定运动计划,培养对排网球运动的兴趣爱好;第三,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形成科学的锻炼方式;第四,学生要学习并掌握打排球的基本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锻炼效果。
2.3情感和价值领域
以网球为例,研究休闲体育的情感和价值领域。第一,学生在网球运动中可以体验运动中的兴奋、满足、成功、自由、愉悦等良好的心理感受,这是学生在休闲体育方面的情感收获。第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休闲体育,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评价他人,不骄不躁,尊重队友和对手,提高生活质量。第三,网球比赛的成败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胜不骄,败不馁。要从比赛中正确理解与对手的竞争以及和队友的合作关系,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带有团队精神。
3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3.1休闲体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应注意的因素
3.1.1情感体验休闲体育的核心是休闲,我们要通过休闲体育的多元价值给自己带来快乐,让自己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让自己平时的压力得以发泄,让自己放松,让自己享受休闲运动。这也是休闲体育的娱乐性特点的体现。3.1.2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品质化。休闲体育正是从体育运动的角度强调生活的品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质。所以,休闲体育是体现现代生活“享受生活”这一价值理念的。而且休闲体育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3.1.3自我个性发展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休闲体育课堂教学时要以人为本,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也是学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上3个因素的范畴、内容和体育教学的目标领域是一致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体现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要求;情感和价值领域则体现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需要。它们的目标都是实现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等休闲体育的教育理念。
3.2从休闲体育的视角探讨高职体育课教学内容
3.2.1满足学生的休闲需求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所以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一要考虑到学生的休闲需求,不能一味地只注重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二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尽量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3.2.2丰富休闲体育课堂形式大学休闲体育教育一定要向多样化进行发展,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举个例子,“花式篮球”这项休闲体育运动,就属于休闲体育课堂形式。因为它不但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而且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团队精神。
4从休闲体育的视角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
高职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社会和大学生运动休闲价值取向的需要。改革的原则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4.1小群体教学法
小群体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的集体进行教授。要加强学生间交流、提高的互动精神,培养学生交往互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休闲体育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休闲体育的课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通俗地讲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必须说明的是,互相合作在这里包括师生之间,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只要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互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就一定能够提高休闲体育的学习效果。此外,合作学习法还能避免竞争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给后进生宽松休闲的环境,这也是休闲体育的社会化功能的体现。
5休闲体育视角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影响
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必然会提高。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第一,休闲体育教育促使教师努力地去掌握知识。让教师坚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第二,帮助体育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向着复合型体育教师发展。第三,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师对休闲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总之,体育教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主体,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有重大影响。为保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提高教师的意识,更新教师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运动,这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
[2]李顺英.上海市普通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体育科研,(2):91-93.
5.高职体育教学反思论文 篇五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高等教育中居功甚伟,但就体育教育发展而言,虽然在不同时期涌现了不少改革的观点和方法,在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但现在从总体上来看,高职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还存在距离,其步伐落后于本科院校。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历程中,经历了 “放羊式” 的松散教学,“传习式”的技能教学,“个性化”的能力教学,“综合化”的素质教学,课程设置从行政班的普通体育课,到低年级基础课高年级选项课,进而全部选项课(有些学校开设了康复保健课),发展到打破格局的体育课程学分制。尤其是近年来融入了“以生为本,为生所用”的新理念,随着“快乐体育”“素质体育”“终身体育”及“健康第一”等指导思想的提出,高职院校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改革与探索,目前,多元化的教学指导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终身化的教学形式和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占据主导,推动着高职体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但在改革实践中,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新旧思想的碰撞、新旧观念的磨擦以及新旧理论的兼容,在现代与传统的继承和扬弃中存在着冲突与交融,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探索中存在着表象与痼习。
6.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六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体育游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项目。例如,在篮球课上,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真对某项篮球技能开展竞赛,使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掌握篮球技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如,针对学生都不感兴趣的跑步运动,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接力赛、追逐赛拍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游戏,加强学生的跑步锻炼。另外,在运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阶段性,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不同的游戏。例如,在课堂开始部分要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学生的热身为目的开展体育游戏,在结束部分要注重学生心态的调整和兴奋度的降低,使学生从激烈的体育运动中恢复到常态。例如,在课堂结束部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舞蹈动作形式的游戏,消除学生的疲劳感。
3.2科学组织游戏
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但是,在运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科学组织游戏,使体育游戏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为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育能力等组织开展体育游戏。并且,在做游戏之前,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体育游戏的规则、目的以及游戏技巧,并为学生做出正确师范,使学生能够按照规范操作开展体育游戏。另外,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随时观察游戏的进度以及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避免学生因在游戏中受到心理打击而退出游戏。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游戏的方法,使体育游戏能够达到体育教学的效果。最后,体育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应注重力量的搭配,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技能对学生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之间实力相当,增强体育游戏竞争的公平性。
3.3加强安全教育
体育游戏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运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为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向学生宣传体育安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在体育运动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自觉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避免危险性较高的体育运动。并且,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传授体育要游戏中保护生命安全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安全能力。另外,体育教师应教育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规范操作,避免因不规范操作而对同学造成安全伤害。
4体育游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4.1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首先,在课堂常规组织的准备活动中,教师应开展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进入体育学习状态。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报数字游戏、人手一球游戏等提高学生兴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的体育游戏;其次,在一般化的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跳皮筋、跳绳、听号抱团等游戏,加强学生的热身锻炼;最后,在专项体育运动准备活动中,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创编一些有利于学生热身的动作性体育游戏,使学生进入专项体育运动的学习状态。
4.2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运用在技术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氛围,将单调的体育技术变得生活活泼,进而激发学生的体育技术学习兴趣。因此,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体育游戏开展教学。例如,在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一味让学生针对某项技能进行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乒乓球比赛,规定在比赛的过程中使用所学的技巧,加强学生的乒乓球技能练习。并且,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较强的自我表现心理和求胜心理,在这些心理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鼓励自己努力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乒乓球技能。
4.3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身体素质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身体素质练习动作比较单调,单独较小,很多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抵触心理。采用体育游戏的方法能够增强身体素质练习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立定跳远、推人出圈、打龙尾等游戏来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上肢力量和身体的灵敏度,既达到了练习目的,又增强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朝福,宋雁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04).
[2]王圣奎.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6).
[3]刘建兴,王助国,李圣傅.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6).
7.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七
关键词:高职生,体育技能,弱势群体,教学策略
体育技能弱势群体是在以前体育差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称谓, 是对那些体育技能水平低和体能基础较弱的一类学生的定性评价归类。我国学者裴丽娜认为:“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概括起来是4个核心概念的整合, 即参与、合作、尊重差异、体验成功”。我国教育部总督学柳斌在对素质教育的论述中, 强调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开发。这些观点的提出, 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尊重弱势差异, 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导下, 重视并有效地对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
1 体育技能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1 对体育的认识不足, 兴趣不高
体育技能弱势群体一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缺乏了解, 对体育的兴趣淡薄。思想上他们重文轻体, 认为只要把文化课学好了, 体育成绩差不要紧。在体育课上, 他们经常缺课, 纪律性差, 练习的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
1.2 身体形态发育不协调
测试技能弱势群体的身高和体重并用克托莱指数做综合比较, 发现体育技能弱势群体身体形态发育不协调, 如豆芽型、肥胖型、矮小型。
1.3 身体素质差
测试体育技能弱势群体速度、力量、耐力3项基本身体素质, 3项均不及格者占65.71%。其中又以耐力素质最差, 有95.63%的学生该项不及格。
1.4 运动技能学习困难
有些体育技能弱势学生不能顺利完成相应教学内容中的技术动作, 身体的协调性和对运动技能学习的接受力差, 技评难以及格。
1.5 意志薄弱
有的学生由于体育基础和体质差, 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时, 如跳跃障碍、杠上滚翻等, 就会产生怕苦、怕累、怕难的情绪。
1.6 羞怯爱面子
由于体育项目要通过人的运动能力和动作形式表现出来, 有的学生害怕失败, 怕在同学面前出丑, 不敢大胆反复练习, 甚至丧失信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身体运动技能越来越差。
1.7 标准要求过高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且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手段单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达到要求, 体会不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从而产生挫折感。
1.8 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
人的身体素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 除了受遗传的影响外, 对学生而言, 还受到家庭和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在诸多的教育手段中, 体育教学扮演着其他教育手段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体育教学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育锻炼的方法, 还会限制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发展, 同时, 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认识, 使其不能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观以及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因此, 未能接受正常的体育教育是形成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外部因素。
2 技能弱势群体的锻炼现状
2.1 对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选择
通过对弱势生群体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选择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他们的锻炼形式比较单一, 几乎没有人能较多地掌握几种运动项目技术。从项目的选择趋势来看, 弱势生群体的选择偏向于有氧健身运动项目, 因为这类项目对运动技能要求不高, 所需场地器材也比较简单、容易锻炼。这与弱势生群体现有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现状相符合, 他们大多不喜欢或不乐意去参加需要一定勇气、毅力并竞争激烈的体育活动。因此, 培养弱势生群体的多种运动兴趣, 使之掌握多种健身技能, 应该是普通体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2.2 锻炼频率与时间
调查显示, 弱势生群体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不足10%, 半数以上的学生每周只参加1~2次 (较正常的参加2操1课) , 有21.78%的学生根本不参加并有意回避体育活动。这表明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周活动频率是非常低的, 这与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 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 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仍然是普通体育教学的重点。除参加活动频率低外, 弱势生群体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也较短。79.5%的学生不足半小时, 活动时间在1小时左右的只有19.65%, 在1小时以上的只有0.85%。弱势生群体锻炼时间偏短, 可能与他们的体能偏低、意识不足有关。
2.3 参与体育课的态度
我们把学生参与体育课的态度划分为:积极参与型、被动参与型、消极参与型。调查显示, 积极参与型的学生人数最少, 只有7.5%。被动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学生占92.5%, 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 其中被动参与型人数占了61.1%, 他们对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 大多数参加体育运动是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 一旦体育课结束或离校以后, 他们的体育行为即停止。消极参与型占31.4%, 他们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 上体育课的目的仅是为了及格和取得学分。调查同时显示, 中学体育课在体育器材选择、课堂组织教法、场地器材和教师水平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3 技能弱势学生群体的教学策略
体育课教学的立足点是全体学生, 应该使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愉快, 获得知、情、意、行的统一及全面发展。所以, 体育课教学应采用多渠道逐步解决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问题。
3.1 对症下药, 从心理角度调整教学形式
根据“差”的原因进行教学, 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脆弱心理, 教师应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感觉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 感觉到教师的“乐教”, 集体的“乐学”。 (1) 针对“书呆子”型的“体育技能弱势群体”:一般这类学生思维敏捷,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其特长, 活跃他们的思维, 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潜在意识, 使之感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2) 针对心理素质或者运动能力较差的“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由于他们觉得技不如人, 所以不想在大家面前现“丑”、“自取其辱”。针对这种心理, 在教学中应降低练习难度, 对他们多给予保护和帮助, 多用积极言语鼓励并重树学生的信心, 激发其练习热情, 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 各有所得,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 针对具有逆反心理的“体育技能弱势群体”:这类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时, 通常表现为与教师的要求相左, 即使做错动作, 对教师的纠正指导, 也总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架式。这类学生大多运动能力并不弱且不甘寂寞, 有时会表现自己。因此, 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使其信服;其次要以情感来感化他们, 使他们产生崇敬之情;此外还要因势利导, 把握好教、学、练的时机与时间。
3.2 根据“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3.2.1 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
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是指客观存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能创造出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 对转化“体育技能弱势群体”有积极作用。具体做法为: (1) 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组织令人兴奋的运动比赛, 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体育活动项目, 使学生对体育课有更深层的认识。 (2) 精心构建课堂教学结构, 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合作的集体练习, 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3) 做好“双边”教学, 教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 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3.2.2 根据教学内容, 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当代体育教学倡导用多样化的“快乐体育”替代“模式化”教学, 各种有氧健身活动形式取代单一的体能训练。由于这些教学形式趣味浓厚, 能让学生精力充沛, 劲头十足地练习, 达到入趣、入情、入境的境界, 这是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改的主要方向, 具体的操作应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3.2.3 根据弱势群体学生特点, 重新编班、编组, 分层上课
要降低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 精心编排、选择适合于这一群体的体育教学项目。
3.3 找“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闪光点, 推行成功感体育教学
所谓成功感体育教学是指教师采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挖掘学生的内在运动潜能, 通过帮助让学生尝试成功、体验成功,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和毅力。相反, 如果教师自始至终都认定某些学生难以成器, 对之不管不问,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压制, 运动技能也难以发挥, 其使自然进入“体育技能弱势群体”之列。所谓“体育技能弱势群体”并非样样都差,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身潜在的“闪光点”, 培养“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成功感不妨从其“闪光点”入手, 增强“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具体做法如下: (1) 对于体弱、伤疾的“体育技能弱势群体”, 应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 分解教学, 改变教学任务要求, 让他们获取成功的机会, 享受运动的乐趣; (2) 对于行为散漫的学生, 教师应在学生面前肯定他们的思维聪慧的同时, 提出规范课堂的基本要求。
3.4 发挥评价的作用
要想激发“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提高其运动技能, 就要改变现有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1) 建立自我考核, 自我评价机制。在体育课教学中, 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确定自身的状况, 以及努力后所能取得的进步, 让学生清楚自身存在的潜力。根据各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合格标准, 引导学生自测自评, 在课堂练习中求进步,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群体对“体育技能弱势群体”个体的评价。教学中当学生对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后, 教师应组织“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群体对个体完成动作的能力进行评价。让学生相互观察、发现并指出别人练习中的对与错, 并对照自己的练习讨论评价, 明确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改进。 (3) 采取多种方式对个体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把进步快、成绩明显提高的“体育技能弱势群体”个体作为其他“体育技能弱势群体”个体的榜样, 并令其帮助其他“体育技能弱势群体”练习。这样能激发其他“体育技能弱势群体”个体的练习兴趣和热情, 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 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有说服力。对于学生的考核成绩, 教师应根据学生各项表现给予奖惩, 表现好、进步快的给予适当加分, 对表现差、成绩退步的加强教育, 让学生明白认真、努力学习的好处。 (4) 建立综合评分机制。每学期根据学生学习进步情况、个体水平目标、学习态度等, 帮助这类群体制订综合评分标准, 使他们看到进步, 不断远离“体育技能弱势群体”。
总之对待弱势群体的教学, 首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各种情况, 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学生的状况;其次要认真选择适合于他们的教育项目, 精心设计教法与学法,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采取分班、分组上课, 区别对待;最后要完善现有的课程评价形式, 采用自评与互评等评价方法, 进一步引导学生, 增强其自信心, 养成乐于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而为他们的健康和终身的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向军, 燕成.对“体育差生”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 2001, 6:102~103.
[2]徐立和, 刘宏秦.城市体育弱势群体的行为状况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5:99.
[3]陈波, 陈琪瑶.大学生体育弱势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84~86.
[4]陈敏雪.试析学校体育差生的类型及教学对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46~47.
[5]孟海燕, 周世齐.谈体育“差生”的转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92~93.
[6]李燕强.中小学体育“差生”群体的教学[J].体育学刊, 2003, 6:100~102.
8.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八
关键词:高职体育;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人只有学会、提高、依靠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只有被社会淘汰这一种结果。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经济建设需要数量巨大的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高职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进步。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职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之一。体育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的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活动,一般总是由特定的情景构成的,同时这种情景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特意构建的,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简化、浓缩。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可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1.顺应社会发展
高职院校是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高职院校多数是由中专转变而来,不论是多所合一还是一所中专的不断升级,这些院校中的大部分师资条件都很有限,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教学设备不够先进,同时在教育方式与管理模式上也都有着很强烈的中专特色。随着国家决定对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并没有忽视高职院校,他们也已经由之前的落后模式转变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教学理念也与普通高校一致,包括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的能力高低也反映了一所高职院校的实力强弱。因此,在生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最大筹码就是学生的处境,只有学生真正能从学校学到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去进入该高职院校学习。同时,只有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有企业聘用学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学校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校发展的一件大事,更重要的这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2.高职院校的必修课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各级各类教育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我国教育和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实用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最终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密切结合该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进而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初中生直接上高职的5年制学生,第二、由高考直接录取的学生;第三,由中专升上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年龄跨度也较大,教育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模块化设置,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来进行调整。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学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相对较弱,如果不对这些学生进行完整的培养,对于他们来说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有很大的困难。
二、高职院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策略
1.改变体育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增进交流,发展师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由发表意见,创建民主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应具备相当的社会知识结构,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表现出应有的沉着与冷静,要注重培养学生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规律,以便结合自身的体验,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身体练习和健身方法,从而在体育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根据学生特色,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来不断更新课程的安排,使学校的教学始终与社会需要保持密切联系。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色进行课程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比如,高职院校在体育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在一年级时,可以侧重基础技能,主要教授学习方法;在二年级时,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学的课程;在三年级时,可以开设选修课,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可以选择上课地点与教授内容。这样一来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高职院校体育课其实是一个可创设的小型社会情景。在体育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分担,他们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其他学生的情绪,都可以感受到社会的氛围。只有合作,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只有竞争,才能更加充实自己。
4.磨练学生意志
在任何的体育活动中,学生都要经受身心上的双重负担,每一次都对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发挥了重大作用,磨练了学生意志,使其坚韧不拔。所以说,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增加可以磨练学生意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引导,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到坚韧意志的重要,使学生在磨砺中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5.发展课外体育
一般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安排为每周两个课时,而事实上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目标。所以,一部分的内容肯定要放在课外来做。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趣味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团体定期举行体育活动,完成自上而下的一体化锻炼活动,从最上层的决策者,到中间的领导层,再到最基层的执行者、参与者,这些都是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组成。同时,可以建立为因果的反馈活动系统,在无内外压力制约下展开,进一步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向前迈出一大步。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也在不断提高,逐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但对人才的培养是没有止境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逐渐修改授课方式与内容,使教学与实践不脱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左家伟.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的
研究[J].学园,2014,(6).
[2] 闰克艰,闰丽杰.体育活动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 肖丽娟.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
9.高职体育教学创新之路概述论文 篇九
1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观念落后
我国高职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全新类型,这种教育类型的起步比较晚,这就导致了高等学校在工作中没有比较明确的由教育部出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目标可循,这就使得高职学校所处的环境是向中学借鉴,向高等学校靠拢。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高职学校没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造成其体育教学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最终导致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比较低。
1.2体育教学模式不明确,教材不合理
翻看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教材可以发现,这些学校选用的高职学校的教材和其他类型学校选用的体育教学的教材大致是相同的,更有甚者,部分高职学校选用的体育教材的内容只是对中学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高职学校在选取体育教材时,只是盲目地选取,并没有更具自身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选取,这就导致高等学校选取的体育教学教材不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帮助不是很大,而且选取的体育教材并没有把高职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来,这就十分不利于提高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效率,也十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阶段许多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十分明确,一小部分高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比较高,他们对其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次创新以及开拓实践,但是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身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大多数的高职学校还是使用比较落后的、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所以,高职学校一定要重视对自身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发展,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3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系统
最近这些年,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在不断地朝着多元化发展,但是高职学校的有体育教学课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体育课程简单重复安排的问题,在处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多少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严重影响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其实每个学生在学校学习每一项体育项目的时间都是比较短的,这就导致学生在学校是不可能对某一项或者是某两项体育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的,也更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而且学生在短时间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充分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方法以及体育技能,这样的体育教学就不能充分的`体现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作用,更不能保证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观念。
1.4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的作用不明显,体育师资力量不够
大多数高职学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经过调查,笔者发现造成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高职学校的管理者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从而,使得这些学校对体育教学师资的引进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高职学校更希望把这有限的名额用在引进专业课老师上。第二,大多数高职学校的毕业学生都不是十分了解自己所就读的高职学校,他们一般认为高职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十分调皮的,这就导致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的组织是比较难的。高职学校毕业学生存在的这种观念,就使得他们在毕业以后不会到高职学校去任教。第三,高职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比较看重的是应聘教师的学历。在这些高职学校的招聘启示上,一般都会看到这样的字眼:体育教师的应聘要是学历在硕士以上(包括硕士)。这样的要求就会使得部分比较优秀的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不能进入高职学校进行教学,但是,这样的招聘启示对硕士毕业生的吸引力是十分小的。这种招聘启示的存在就导致高职学校很难应聘到比较优秀的体育教师。
2对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
2.1高职学校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转变现有的体育教学观念
现阶段,国家在大力提倡教育改革,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高职学校的领导者一定要切实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一定要在学校经常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一定要完善学校体育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加其设备的购置,进而为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与此同时,一定要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从而激发这些体育教师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积极性,激发其积极进行体育教学的精神,使得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负责,进而使得高职学校能够有一个体育和智育协调发展、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
2.2对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基于现阶段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学校的领导者以及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对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一定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改革有利于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的课时安排以及课程内容更加符合未来职业的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例如:开设一些文化含量比较高、娱乐性比较强的体育健身项目(包括攀岩、体育舞蹈、跆拳道、击剑、保健、推拿以及棋类等新式课程)。只有在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加入这样的体育健身项目,才能使得学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更加全面,才能充分帮助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提高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意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保健。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还要致力于把乡土体育、娱乐体育、健身体育以及现代生活体育等几种体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只有把多种体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学生有机会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实践,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在体育教学中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系统的评价标准都是单一性达标成绩,这样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所以,高职学校的领导者以及其他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其体育课堂的上课态度、课堂表现以及体育的进步程度进行详细的综合的评价,同时在进行考核时,一定要综合学生课上的运动效果、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程度、学生体育竞技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体育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体育课上的综合情况,才能有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才能保证所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2.4构建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高职学校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学习的观念,同时,能够以终身体育为指导,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一定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定要能够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以及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以及技术,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自学体育的意识,一定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竞争意识,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学习奠定基础。构建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的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一定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大胆创新,一定要积极的摒弃单一的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从而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学习情趣。并保证学生能够在快乐的轻松的体育锻炼中,体会到进行体育学习的乐趣,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进行终身体育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3.5加强建设优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为了保证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提高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高职学校就一定要加大建设体育教师队伍。这就需要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现有的比较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另外,一定要不断的进行深造,从而为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学校一定要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继续体育教育的机会以及平台,一定要时常开展体育老师岗位培训活动,一定要增加体育老师的文体娱乐活动,从而帮助体育教师在能力、思想以及素质等多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而进一步满足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需求,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
3总结
10.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十
摘要:随着社会开放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与国际接触的机会逐渐增多,不断有人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国内,因此人们逐渐开始关注高职学校的教育现状,正如大家所知,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核心人才的重要组成,因而他们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思想,优良的职业操守,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文章将围绕人文教育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及渗透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教育;渗透的意义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现如今在我国高职学校学生体育课程的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保守阶段,体育教师依然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教育中心,降低了对学生人文思想提升的重视,因而从当今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思想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自然也难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可见,只有将人文教育融洽的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才能创造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条件。
1何为人文教育
(1)人性教育中包括了一种人文教育,是指将人文教育思想加入到高职体育教学里,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社会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以及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2)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养成的内在文化涵养便是人文教育关注的重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心灵觉醒和自我领悟的启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以便作出社会贡献。
(3)在人们的认识里,实际上将教育分成了3种类型,分别是成人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无论人文教育处在怎样的知识层面,其最终的目的依然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4)随着国外先进理念的引入,我国高职学校的教育工作逐渐专业化,但这样反而将人文教育的工作忽视了,另外因为教育行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沾染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严重影响了教育本质。因而,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改革,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人文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及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将人文教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这样一种具有十足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向良好身心发展的方向进步。
(2)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国家高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意义和价值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意识。但高职学校的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向社会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动手能力方面,是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重点。
(3)对高职学生而言,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是对社会职业属性的一种认识,需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并非单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学生作为职业型人才,任何一项与从事职业有关的知识和能力都必须具备,同时还要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而这些品质都难以离开人文教育的作用。因而,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的理念,需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职业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这样恰恰能够体现出人文教育思想对职业观价值观的影响。
(4)从高职学生受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若不断地将人文教育的思想灌输到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能够将人文思想的启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工作的最后是否能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学生自己,因此,为了将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体现出来,就必须遵循思想培养的特点,重视主体的创造性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勇敢、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5)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地意识到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地将学生主体发展的特性激发出来,始终坚持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思想意识,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另外,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启迪性和含蓄性,有利于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起来。
3人文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从当下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分析,高职教育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学生质量的培养,其中,就显现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世界经济体的形成,社会逐渐提高了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即使实在高职体育这门学科教学中,依然需要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2)在迅猛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就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当然,这与人文教育是有必然联系的,因为其所包括的内容恰恰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
(3)当今社会存在一个错误认识,过多的将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向功利性和目的性引导,而忽视了对学生生的理性引导,使有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无法适应社会环境,也难以满足职业要求,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加入人文教育的元素,从心理上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社会责任,做出于社会有价值的贡献。
(4)人们一直在提倡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扎实体魄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极易将人文情怀忽略掉,限制了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沿用,难以对学生的人文思想进行引导,因此,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灌输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自觉提高身体素质。
4增强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1)需要将良好的人文教育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来。教学过程中采用情与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体验来引导学生领悟人文教育的中心思想,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以便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
(2)增强高职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意识。只有学校领导充分的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学生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性,才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倡导、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汇入人文教育理念,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才会积极主动的改变教学方法,将人文教育在所交学科中渗透,有利于将学生人文思想的认识增强。
(3)学生人格方面的教学工作应当加强。体育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身体的素养加强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上课的特点,合理的制定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5结语
在新教改实施以后,将人文教育的理念加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作者:周丹 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金芳.浅析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31):122,124.
[2]余阿荣.试析高职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价值及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112-114.
[3]白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D].燕山大学,.
[4]王凤仙.浅探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4(4):13-14,26.
[5]李骁衡.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校园(上旬),(2):64.
11.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体育 拓展训练 实施策略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拓展训练引进到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了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高职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意义
1.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实现教育人性化和教育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使文化和个性共同发展的思想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显著特点。拓展训练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新型体验式课程,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大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考验,使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目标。其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是教师组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不是由外向内灌输进来的,而是学生自我教育产生的结果。体现由教师单向传导的教学过程转为师生共同合作来引导、启发学生获得知识和受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顺应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传统的体育价值观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除了具有强身健体、促进德、智发展等共同价值之外,大学生把追求新兴时尚、富有激情的运动项目,以及在内容丰富而精彩的运动中培养社交能力、竞争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他们的主导要求。拓展训练项目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实用,贴近生活,形式上灵活,方法上多样,把趣味性与人文体育资源融入到现代体育课中,使大学生在挑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身心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高职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1.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职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2.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高职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职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高职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他们素质的差异。所以项目设计中还应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补充及加深。
3.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职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职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经费投入: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情况下,拓展训练基地可以对社會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3)安全管理: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4)评价管理: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方式,而不用成绩单。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
1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十二
一、建立完整的自我锻炼模式
很多高职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枯燥单调, 教学过程机械重复, 从而丧失锻炼兴趣。 为此,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将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变, 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自我锻炼的模式, 这样学生也会乐在其中。 一方面, 教师不能拘泥于篮球、 足球或跑步那种传统的教学内容, 而要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扩充, 比如增加太极拳、健美操、攀岩、啦啦操或游泳等项目, 不但会增强整个体育锻炼的趣味性, 会有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而且能满足各类学生的锻炼需要, 这样学生也会对体育锻炼有一个全新认识。 另一方面, 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掌握锻炼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减少学生自我锻炼时的伤害。 比如在足球教学时, 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正规训练的全部过程, 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传球、控球及过人等技术动作的要点;以及运动后的放松, 特别要注意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和运动后的放松, 可是很多学生并不在意, 就会在运动中出现扭伤、挫伤及肌肉拉伤等问题, 会直接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心灵造成很大影响。
二、加大体育教学的力度
各高职院校要切实认识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对学生培养自我锻炼意识的重要性, 要对体育教学的设施资金加大投入,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学校根据体育教学的整体要求, 对教学设施进行完善, 比如建设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场馆, 在其中可以开展攀岩、游泳、太极拳及羽毛球等项目, 这样就算是遇到恶劣天气学生还是能够继续锻炼的;增加足球、篮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器材的数量, 将老旧的体育设施剔除掉, 铺设符合标准的操场跑道。 与此同时, 学校要切实考虑到学生自我锻炼时的各项需求, 以便给学生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并在管理体育设施时尽可能做到人性化管理。 体育场馆可以24h向学生开放, 这样足以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确保体育场内的运动器材及灯光设施完善, 使得学生能够顺利锻炼。 另外, 学校应组织和宣传好有关体育锻炼的信息,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 比如, 可以举办各种体育运动或竞技比赛, 如足球赛、篮球赛、轮滑赛、羽毛球赛、游泳比赛获健美操比赛等,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 而且能丰富体育文化生活,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三、建立将“学”作为重点的自我锻炼的模式
尽管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已取得不俗的成绩, 由于体育课程和高职教育间有很大关联性, 可是其存在难度大, 娱乐项目甚少, 根本不足以吸引更多学生, 因此学校要对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融入更多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知识;还要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法。 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 展开多元化的教学, 根据各学生的特点选用合理化方法。 例如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陷, 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体育锻炼项目中的各种细节, 切身体会到体育锻炼的独特魅力。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相同,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示范教育, 让学生感受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 从而激发他们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要增加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内容, 侧重现实体育活动与教学的结合。
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各高校应该为教师在科研、教学及生活上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确保教师能够安心工作。 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 软环境包括构建和谐校园的组织和环境, 能够调节师生间的矛盾, 可以积极调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 还能够缓解各种压力。 硬环境就是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 改善办公的条件, 完善娱乐设施, 等等。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能够减少冲突的发生, 有效缓解教师的不良情绪。 所以, 管理者应重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 重视教师心理建设, 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最大化地为其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五、结语
对高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训是为了符合社会的实际要求, 更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此, 教师要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完善, 对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加以培养, 使得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锻炼, 以取得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我国体育教育界已达成的共识就是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作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以自我管理锻炼能力的理论为前提, 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对如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进行探讨, 以达到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目标。基于此, 本文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搏击 (武术科学) , 2014 (09) :98-99.
[2]朱明跃.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策略[J].启迪与智慧 (教育) , 2015 (01) :54-56.
13.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十三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儿童化、游戏化、兴趣化的特点。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实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体育教学被提升到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体育教育一直被忽略,未能真正的发挥其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新课改实施之后,小学体育教育被重视起来,如何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对体育教学不重视
目前,小学的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非专业出身,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欠缺,而且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的不重视,在教学技能方面必然会比较缺乏,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只是简单地让小学生做做体操、跑跑步就解散,让小学生自活动,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或者其他文化课。这样一来,就导致在小学教育中,真正的体育教育缺失。
(二)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只重视学生的成绩,以便于学生在大型的升学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受到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教育中,过分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忽视了体育教学。同时,大多数人认为小学体育教学就是让小学生去玩游戏,是在浪费学习的时间,因此设置课程安排时,体育所占的课时少之又少,甚至在有的学校中,虽然设置了体育课,体育课都被自习或者其他文化课所占用,体育课变成了摆设。
(三)小学生自身排斥体育运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小学生的娱乐项目逐渐的转移到了计算机和网络当中,这样一来,小学生的锻炼时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而且现在家庭的生活水平都比较高,有些小学生由于营养过剩或者饮食不健康导致形成肥胖体质,使得小学生越来越不爱运动。当在学校需要上体育课时,小学生出于懒惰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缺乏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特点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为了有效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办法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使体育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体育学习的质量受到教师素质的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积极地进行创新,不过,在创新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能够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教师间要加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统筹规划,科学实践体育教学
所谓统筹规划,针对的是体育教学中整体内容。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将课堂与课外、文化课与实践课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出现遗漏或者某个部分所占的比重过大。在进行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课程涉及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所要教授的知识科学的教给小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如果单纯的让小学生按照要领去学习,小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丧失学习兴趣,但是教师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来进行教学,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模仿小兔子。
(三)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的进行创新,将新思想、新方法等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使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相应的配套教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从而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由于小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要具备儿童化、趣味化、兴趣化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小学体育特点的基础上来科学的制定教学策略,从而通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真正的发挥小学体育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87-88
[2]赵海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成功(教育),2011,(24):165
14.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十四
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的目标是职业化的定向培养人才,就是培养劳动力和生产前线的高技术应用的人才,体育教学也应该从这一目标出发,为社会培养既有实力又有体能的全面性人才,能够适应社会上各种的环境,能在高强度的劳动下和工作压力中坚持下来,能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强加的体能。在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自身所学习的专业,展现明显的职业特征,从教学的目标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和题材,充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应该提醒学生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可能会无法完成公司领导交给的任务,难以担负重任,所以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应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体魄。
一、现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方法没有创新现在高等职业学校制定的目标比较模糊,五大方面都有涉及,但是都不精通,而且执行不到位,效果差强人意;选取的教学内容比较广,主要以篮球、足球、排球为主,游泳、舞蹈、武术、轮滑、定向越野等等运动项目为辅,但是这些运动项目中没有专业的特色,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体能,无法满足现在大学生的需求,无法吸引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它们对现实中的新体育项目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是现实中的新体育项目很难在高等职业学校中开展;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无法打破过去老旧、传统的想法,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宁愿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示范给同学看,只是单方面地去强调运动项目、运动技能的重要性,忽视体育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活动意识和运动习惯,大大减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体育文化不高,体育运动意识很淡薄,对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不高。
(二)现在的体育教学不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现在的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只是从高等教学从发,模仿普通的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这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的培养,没有表现出专业性。在体育教学的执行中,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不过就某一项的运动项目来教,没有结合学生专业,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教学的知识和特点,麻木地学习,进行体育运动项目,单一地锻炼身体,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自己专业所需要的身体机能,不清楚自己身体的疲劳程度,不知道恢复和保健的办法,可能会导致职业病的高频率发生,没有很好的体育素养和职业道德等等。
(三)体育教学评价不到位在高等职业学校中,体育教学的评价还不到位,很片面,对于老师教学的评价比较宽松,易于形式,对于学生学习评价,主要采用到勤次数和考试来评价,没有过程的评价,更加没有结合专业的特点来评价。
二、高职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相融合的重要性
在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融于学生自身的专业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增加多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符合相关专业所需要的身体机能,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的发展。在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融于学生自身的专业也是很必要的,一是这样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高等职业学生根本目标是培养全方面、应用、高等技能的定向人才,主要培养人才的应用以及高等技能。教学内容要适合培养人才时总体所要达到目标的要求,主动养成学生合适的`职业能力,使之体育教学能够与学生专业相融合。二是这样有助于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健康发展,因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不相同,导致了高等职业学校教学与普通职业学校教学课程安排的不相同。安排的课程内容应该符合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应能够表现高等职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学的变化和不断创新的教学改革,高职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探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符合有技能的人才培养所要达到的需求,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融合,使得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三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目前经济发展,加大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但是也加大了市场竞争力,就业困难。现在的体育教学应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所以与学生专业相融合,选取与专业特点相关,符合专业的体能要求的体育项目,在方法上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培养竞争意识。
三、高职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相融合的方法
(一)分班。多数高等职业学校选用分班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也有很多问题要去解决,所以高等职业学校在体育分班时,可符合专业特点以及专业所需要的身体机能来选择学生,这样更科学、更加有实效性。
(二)设立符合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高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设立符合体育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的体育课程和运动项目,例如医学类学生相对应的体育运动有太极拳和棋类等项目;建筑类学生相对应的体育有武术和游泳等项目来提升耐力和身体的平衡性。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加强学生的身体机能。
(三)体育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体育教学的内容。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运动项目,为就业打下基础。例如,可以针对学生某一问题,如耐力差,把耐久项目练习作为主要的运动项目,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能,改善学生的耐力情况。
(四)学生应该培养职业意志和保健能力。职业意志是人们工作发展的基础能力所要达到的需求。人在工作中不可能一番风顺,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学校可以适当的创立某些的情境,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克服困难,适应压力。无论人们做什么,高压力的环境下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处理不当就会使身体产生损伤,因此学生应该有一定的保健能力。
四、结束语
15.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 篇十五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体育教学,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求了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素质。高职教育的宗旨是服务于市场,导向是市场就业,目标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形式。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体能。只有在体育教学中创新了理论和实际,才能使高职的学生身体素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很好的适应,在职业中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得以体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为社会贡献力量。
1 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1 缺少对学生生理和心里的需求
高职学校的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存在的不同之一就是,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体形、肌肉、骨骼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自主意识在心里上也表现的强烈、敏感等。这阶段要注意学生适当的运动,缺乏给他们讲解详细的知识,没有安排好学生早操、课间操、户外活动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合理时间,学校应从更高的角度来对待学生,在素质教育下高职体育教学来表现学校的创新。
1.2 体育教学器材的更新
体育教学器材在体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器材能充分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职学生虽说在年龄上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毕竟还存在着极强的好奇心,如果换一种器材能从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积极性,触动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全投入,充分的发挥他们自己的才智,学校应适当的增加一些先进的体育教学器材,比如简单的跑步机,就能增强学生们对体育的热爱,他们不是在生硬的进行体育教育,而是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享受现代先进的体育教学生活,捉住学生们的心里,来培养他们的特长,也是现代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创新的一个措施。
1.3 体育教学的规划薄弱
任何的项目都需要有竞争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但是体育教学的竞争力不是很高,一些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的优势,分析各个工作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各种素质和体能的训练,根据职业特点对人体的影响,来制定合理的规划,来发展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了使体育教学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更应该根据现状来系统的做一个很好的规划,改进现有的不足,把发展的目标看得更远,更专业化,来推动体育教学的进步。
2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创新建议
2.1 创新体育教学的观念-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承继经典依托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把55年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每年举办两次大学生文化艺术体育节。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我爱我校”、教师节慰问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校、尊师重教等品质。高职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为了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坚持锻炼身体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观念上加以改革,成立小组,进行指导和监督,发挥教学的作用,制定策略。不定期的召开座谈会议,排选代表提出问题,教育者逐一记录问题,按照问题的重要程度加以筛选,然后一一的解答问题,使学生们有一个满意的答案,进而使学生们看待体育的思想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学校的体育教学就会有了相应的变化,得以适应学生们的心里特点。
2.2 创新体育教学课程的组织形式
每一项工作都有他独自的特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应该有特定的优势和特点,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学习阶段来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和项目,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基础、特长、爱好进行课程的安排。将不同类型运动的课程轮流替换来给学生教学,避免死板、老套,增强学生的新鲜感。为了使学生不存在各个项目的差异,这就要求安排好课程,在学生精神极好的情况下进行他们不喜欢的运动项目,在他们精神不佳的情况下进行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这就合理的避免了在体育运动项目方面的落差。
2.3 教育创新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和老师在相处过程中民主、和谐、平等、互谅、宽容、尊重、保持积极的合作关系。不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制约关系,教师是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不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是心灵上的朋友,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智慧得到激发,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很好地提高,个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尊和心灵,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索的欲望,制造自由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要做到严格要求,监督学生,让学生发挥到极致。
2.4 在体育教学考试方面的创新
考分是传统考试中,来评价学生优良的一个判断标准,这就形成了学生的千差万别,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还是不能实现目标,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屡受挫折,是他们丧失了自信心,这样体育教学可以说就失去了他的教学价值。应该从综合方面来合理的给学生考评,换做一种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都是来判断学生的标准。例如,学生在跑步时,速度是一个判断标准,动作的规范性又是一个标准,教学过程中应从多方面来下结论,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是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明白什么是关键,注意什么细节,在以后的工作中同样类型的问题应该怎么来做,让他们进一步的、更全面的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提高,发挥其良好的作用。
2.5 高职体育教学的体育教材创新
自古以来,高职体育教学注重任务的完成,传统的只从课本上来教育学生,导致学生很死板,很呆板,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是对教材的生搬硬套,限制了学生的潜能的发挥,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出现了体育教育单调、枯燥、乏味严重的现象。分析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制定以学生享用为核心的体育教材体系,在原有体育教材基础上加以创新和调整。第一,遵守有用、符合实际的原则,充实休闲健身和特色教育的教材,在武术、养生保健、体育舞蹈等内容;第二,原有的考核教材改编为健康体育教材,降低技术难度,增加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调整参赛的规则,增强健身性。适当的增加项目,例如,跳绳、投球等体育教学项目,穿插在教学当中,以增加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性;第三,调整体育教学的理论教材和时间比例,强化健身运动,科学锻炼,健身体育,为了高职学生以后在体育方向的就业和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结语
16.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篇十六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意识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职学生不同体育需求,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体育特长。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从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状况看,培养出来的人才远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据调查,有60%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锻炼行为、良好习惯尚未形成,终身体育能力、体育道德素质仍比较低,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仍比较差。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加以改进,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势在必行。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究。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仍以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为主,统一教材、统一计划、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考核。从体育教学内容来看,只注重传授各种竞技教材内容,甚至把一些难度高、技术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搬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片面强调技术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是处于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主观能动作用受到严重抑制。教师“注入式”、“填鸭式”的教法严重压抑和妨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妨碍了大学生潜在创造力,使高职体育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致使产生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1.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无论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方法,都偏重于体育基本技术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强健身心的教育。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逐步确立,高职体育教学也必将从单纯的体质、技术教育,逐渐转变为增进学生健康、道德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和健身习惯的教育。因此,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不仅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学会健身方法、养成健身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2.将育心寓于育体之中。育体就是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这是由体育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育心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完善个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广泛运用,各个领域都充满着矛盾和竞争,整个社会的运行节奏急剧加快。如果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将来很难立足社会,更难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将育心寓于育体之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沉着果断的精神;培养学生竞争与创新意识、团结协作与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将终身体育意识贯穿于高职体育教学始终。《全民健身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的意识、技能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高职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
4.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将体育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需要结合起来,根据职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针对性。高职体育教学应增加与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需要相关的内容,以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性体育意识、职业性体育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这有利于学生就业后,能够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和职业转换中,具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和心理状态。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1.增加适应不同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更新高职院校体育教材,增加符合高职学生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大部分还使用中专或普通高校的教材,虽然做过多次的修改、版本也逐渐增多,但从总体情况看,基本上没有摆脱原有教材体系的束缚,教材内容主要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内容过多、过繁、缺乏时代感,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里。因此,应调整高职院校现有的体育教材内容,增加与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需求的体育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2.大量增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健美体育内容。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提高,以及学校体育的更新,健美锻炼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瑜伽、街舞等各种形式的肌肉练习,广泛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大量增加健美体育内容。
3.增加娱乐项目内容。娱乐本来就是体育的本质属性,如果体育失去了娱乐的功能,那么体育也就不成为体育了。由于社会的进步,学校体育思想的更新,以及快乐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的引进,推动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广大学生为了追求终身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有关身体娱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原动力。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论文】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取向论文07-01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06-28
对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08-29
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改革的探索10-24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08-17
探析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论文07-20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分类浅析论文09-06
刍议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分析论文09-03
浅析高职采购管理课程改革论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