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浅谈议论文(12篇)
1.人生浅谈议论文 篇一
见识,就是见闻,是修养的重要基础。修养好比一座金字塔,要修筑得高大雄伟,基础必须宽广、坚实。高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广纳细流,故能成其大。只有立根于广博的见闻,才能树起一座高大雄伟、吐纳万方、风光无限的修养之塔。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博学多闻,可以提升眼界;经历丰富,可以富饶心灵;大胆冲击未知世界,可以体悟生命的本色。狭窄的见识,就象小锅小灶,不能烹调出人生滋味的大餐。伽利略说:“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对于人的认识,任何界限都是不存在的。”见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前提;经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经验宝藏。见识与经历的广泛与深刻程度,是衡量人们修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不断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是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很多时候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就是由已知推出未知、由局部推出整体、由此时推测未来。这是一种探索过程。这是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笑话:过去有个不识字的财主,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儿子读书。老师教他写字,写上一划时,老师告诉他这是“一”字;写上二划时,告诉他这是“二”字;写上三划时,告诉他这是“三”字。财主的儿子听了,扔下笔高兴得跳起来说:“识字很简单,何必要请老师呢!”财主听从儿子的话,就把老师辞退了。隔了几天,财主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家吃饭,叫儿子写个请柬。财主的儿子一早就动笔写,大半天还没有写成。财主着急得很,接连去催他。财主的儿子很不耐烦地说:“姓啥不好,偏偏要姓万。我从早上到现在,才写了五百多划哩。”这个简单的笑话,包含了深刻的道理。财主的儿子之所以闹出笑话,就是因为见识狭窄,识文断字的成人之所以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是因为他在识字方面有了一定的见识。
《淮南子》说:“井鱼不可与语大,拘于隘也;夏虫不可与语寒,笃于时也。”――身处井底的鱼,不可以同它谈论关于大的概念,因为它们受制于井的限制;只生存一个夏季的虫子,不可以同它说起冬天的寒冷,因为它受限于生命周期的短促。见识和经历,是认知结构的重要因素,认知结构,建立在见识和经历的基础之上。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见识不断拓宽、眼界不断提高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就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通过对新知识的接纳而得到进一步改造与发展的活动。认知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对社会发展大势的认知、对周围人群的认知、对人生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对机遇的认知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见识,丰富自我,伴随生命始终。一个人是不是见多识广,既表明他头脑中知识储存量的多少,也表明他足迹所至空间范围的大小、也表现他心智所达时间尺度的长短。如果一个人能从宏观和长远角度来看问题,那么,他对社会大势的认识和判断就有较高的准确度,他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就比较合于社会规范,他的实践能力就比较强,他的实践效率就比较高。反之,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就会缺乏参照物和方向感,因此他的分析和判断就常常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就有可能遭至失败。
庄子说:吾生也无涯,而知也无涯,任何一个人,尽其全部智慧、终其一生,也不可能通透世界上的一切,这正是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对这一局限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不至于导致实践的失败。卢梭说:“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知道自己还有不知道的,是上德之人,不知,却自以为知,是有病之人。因为承认这病是病,所以不患此病。圣人是不病的,是因为他承认这病是病,所以不患此病。任何人的见识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自以为无所不知,就是“病”,把有所不知看作通“病”,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扩大自己的见识,就不至于患“病”。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约束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约束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不断增长见识、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能力,这种努力,就是人们致力于缩小这种局限的努力。
扩大见识,首先必须解决认识问题。周国平说:“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是因为知道人之必然的无知,而被阿波罗神赞为最智慧的人的。”自以为什么都懂而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有的,局限于狭窄的天地却陶醉于其中的“井底之蛙”,也是有的。莱辛说:“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孔子在总结自己一身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以一生的努力扩大自己的见识,提高自身的修养,诚恳勤勉,永不懈怠。他将生命过程、生活过程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体悟人生的过程合而为一,在总结其一生实践、集纳其一生见识的基础上,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超越制度和道德规范)的人生境界。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持之以恒扩大见识,是人们永远的任务。
其次,必须练就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所谓辩证思维――整体与部分、特殊与一般、分析与综合、战略与战术、精确与模糊,定势与创新、归纳与演绎等诸种思维运作方式,必须结合起来并加以灵活应用。千万不要片面地为大而大、为宽而宽、为广而广,大、宽、广,是为了判断和把握微观。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于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谋万世”与“谋一时”、“谋全局”与“谋一域”,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中庸》告诫我们:君子要“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广博的地步又能穷尽精微之处,达到高明的境界又能遵循中庸之道。如果一个人在见识方面达到了广博的地步却不能认识和处置细小的事物,那这种广博又有什么用呢?中庸,就是适度,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一个人达到了心智上的高明与通透却不能依据具体情况将一件事情摆弄妥帖,那这高明又有什么用呢?所以,见识的高明和心智的广大,必须与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结伴,才能体现其价值。“胸中有丘壑,大势在我心”,见识要指导行动,眼界要为处置微观事件服务。将行为和微观事件的处置放到大的时空条件下来操作,就有了更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微观事件的处置是否合理,其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为长远和宏观的人生计划和生活目标积累条件。
再次,必须要有一定的勇气和毅力。人们的认知结构,是在持续性的社会实践和知识学习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实践和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当年司马迁为了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史记》,就经历了“肠一日而九回,居则怱怱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的艰难困苦和曲折徘徊。扩大见识的艰辛,来自两方面,一来自于社会条件和自身物质条件的缺乏,二来自于艰苦的心智探索。心智探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持续性地存在所谓“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判断和看法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难于推断出新的认知,从而产生不舒适、不愉快甚至苦闷情绪的心理现象。在见识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要不断打破旧有的心理平衡,敢于打破心理平衡的勇气,就是敢于突入新领域的勇气,就是敢于承担心理焦灼、心理徘徊、敢于在不平衡中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扩大见识也符合质量互变规律,章学诚说:“悟性达而为识”,只有足够的量变,才能达成一定的质变,量的积累是艰苦的,质变的发生则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寻找、思考、探索、磨炼,需要消耗更大、更持久、更执着的心理能量。历尽风雨,终见彩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老子曾用颇富诗意的语言描述过这种境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有道之士)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发生的事,不看窗外,就能认识天道。而有些人,他走得越远,知道的东西却越少。所以,圣人不亲自走出门,就能了解情况,不亲自观察,就能明了事态,不用亲自去做,就能成功。我们可以想象,到达这种圣人境界,要经历多少徘徊曲折和艰难困苦。
特洛夫斯基说过:“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经验与知识,是构成见识的基础。清代的金缨在《格言联譬》中说:“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开阔心胸以容纳天下万物,虚怀若谷以接受天下美好的事物,平心静气来评论天下大事,潜心研究,以把握天下万事之理,静下心,以应付天下万事万物之变化。这可以作为我们的正面教员。而当年毛泽东所描写的“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之人,则可以成为我们的反面教员――腹中空空,见识浅薄,就难免嘴尖皮厚自以为是,就难免头重脚轻脚跟飘浮。无知者无畏,简单者浮躁,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无畏与建立在简单基础上的浮躁,充分体现了见识的短缺。缺乏见识的生命,其含金量将大打折扣。
文章参考http://
2.人生浅谈议论文 篇二
关键词:财富,人生,得失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一书所选的诸篇文章, 是根据叔本华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编辑而成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 这本书一些观点中的唯心主义表现得比较明显, 有些观点和论述颇有偏差, 但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让自己的心灵再一次沐浴在阳光下, 思考我们的财富人生。
一、我的财富观
叔本华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人生及人生得失问题, 而谈到“财富与人生”时, 我的目光停留在那里了。一般人可能对“财富”都是有意无意在自己心中占有很重的地位, 说不在乎的可能是带有自欺欺人的感觉。虽然有人说人生在世, 不要总是计较得失, 特别是一些物质上的得失。但是不论怎样, 财富在现实中是衡量人的地位和权力的重要因素, 人们逃避不了财富对他们的引诱。而叔本华论述的“财富与人生”, 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的财富观。如果我们有了一笔颇足自给的财富, 我们应该把这笔财富当作抵御他可能遭遇的祸患和不幸的保障, 而不应该把这笔财富当作在世上寻欢作乐的许可证, 或以为钱财本当如此花用。这是叔本华谈财富与人生给我的启示。
伊壁鸠鲁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类需要, 这位伟大的幸福论者所做的分类是很正确的。第一类是自然而必需的要求, 诸如食物和衣着。这些需要易于满足, 一旦匮乏, 便会产生痛苦。第二类是自然却不必需的要求, 诸如一些感官上的满足。但是第二种的需要比较难以满足。第三类是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要求, 诸如对奢侈、挥霍、炫耀以及光彩的渴望。这种需要像无底的深渊一样, 是很难满足的。虽然用理性定出财富欲的界限, 这并非不可能, 但也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因为我们找不出能够满足人的绝对肯定的财富量究竟要多大, 这种数量总是相对的。叔本华说“这正如意志在他所求和所得间维持着一定的比例, 仅以人之所得来衡量他的幸福, 而不顾他希望得到的究竟有多少, 这种方法无效”, 其实用他的说法我做了个比喻, 就是好比仅有分子没有分母无法写成分数一样, 因为人们不会对他不希冀的东西有失落感, 因为没有那些, 他依旧可以快乐;同时, 另一类人虽然有千百倍的财富, 依然为了无法得到他希望得到的而困恼。在人们所能见及的范围以内的东西, 若他有信心获得, 他便很快乐, 但是一旦阻碍重重, 难以得手, 他便苦恼万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地平面, 在这范围以外之物能够得到与否, 对他不会有影响。但叔本华认为“富人的千万家产不会使穷人眼红”, 这种说法我就不太同意了, 因为跟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有出入的, 不然也不会出现仇富心理膨胀。穷人因为自己的贫穷, 看到富人起码可以用他们丰厚的财产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 而自己却过得穷困潦倒, 说不眼红富人是假的, 心理肯定有很大的不满和落差。然而, 穷人并没有认识到, 其实富人也无法以其财产弥补希望的落空, 不然穷人心里可能会舒服一点。想想看, 我们可以将财富比作海水, 喝得越多, 越是口渴, 声名也是如此。我们真的可以不必把财富看得过重, 因为我们的肚子也装不了多少海水, 即使你一直往身体里灌海水, 除了我们的身体有它最大容量外, 装进去的海水终有要流出我们身体的时候。这个简单的自然生理反应可以让我们知道财富也有丧失的时候, 那又何必一直对它耿耿于怀, 过于在乎呢?
二、财富与金钱
不过如果要人们马上丢掉财富, 把重心放在追求别的东西, 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如果考虑到人类的需要是何等的多, 人类的生存如何建筑在这些需要上, 我们便不会觉得惊讶财富为何比世上的其他东西更为尊贵, 为何财富占着极为荣耀的位置;我们也不会对有些人把谋利当成生命的唯一目标, 并且把其他不属此途的——如哲学, 推至一旁或抛弃于外而感到惊奇了。叔本华描述“奥德赛”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当我们无力增加财富, 又不断企图增长权利时, 不满之情便油然而生了”。那人们为了平复这种不满之情, 即使无力增加财富, 他也要付出一切去追求财富, 哪怕得到的只是一点点。所以人们为了追求金钱和热爱金钱超过一切而受斥责, 这是很自然和不可避免的事。叔本华认为, 它就像多变和永不疲乏的海神一样, 不断追求各种食物, 随时企图满足自己的欲求和希望;每一件其他的事都可成为满足的事物, 但一个事物只能满足一个希望和一个需要。这个我可以理解, 就像食物是好的, 但只有饥饿时才是好的;有病时药才是好的;在冬天火炉是好的;年轻时爱情是好的。但是, 所有的好都是相对的吧。可能人们会认为只有钱才是绝对的好, 觉得钱不但能具体地满足一个特殊的需要, 而且能抽象地满足一切。这个我是有点怀疑的, 但又不敢说不对。毕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真的多少存在着“有钱使得鬼推磨”。“钱是万能的, 没钱是万万不能”, 虽然这个不能说完全对, 但是确实有它的合理性。对待金钱, 我只能采取淡化的心态, 不想把自己变得过于庸俗。
三、财富与幸福
对于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来说, 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财富吗?我说不是。在一切幸福中, 人的健康超过任何其他幸福, 我们真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一位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而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的人格, 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 快乐地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 理智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 这些都不是身份和财富所能作成或代替的。因为人最重要的在于我自己是什么, 当我们独处的时候, 也就是自己伴随自己, 上面这些美好的性质既没有人能给你, 也没有人能拿走, 这些性质就比我们所能占有任何其他事物重要, 甚至比别人如何看我们来得重要。财富代表幸福, 这是个假命题。因为在人格项目下所描述的幸福, 大大超过其他项目所描述的幸福, 懂得维护健康和培育心灵, 就比只知聚集财富要聪明得多。许多富人常感不快乐, 是因为他们缺少真正的精神文化或知识, 结果就没有理智活动的兴趣。事实上, 我觉得有时财富反而妨碍人们获得幸福, 因为保存财富常给人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悬念。但是人乐于使自己富有是远超乎获得文化的兴趣, 虽然人的文化对幸福的影响远超过财富对幸福的影响,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有感受到, 所以他们还是不断地追求财富。我们看到许多人像蚂蚁一样, 整天忙碌, 忙着不停地聚集财产, 除了知道搞钱外, 其他便一无所知。这种人的心灵一片空白, 结果是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麻木不仁。难道你想成为这种人吗?我可不想!即使你有很多很多的钱, 很多很多物质上的财富, 但是如果我们的精神是贫乏的, 那即使你有多少钱多少财产都不能满足心灵的富足。所以财富不代表幸福, 也不代表快乐!
四、结语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谈了生命、幸福、人格、财富、名誉荣誉、人性道德……而我也从中思考了一些问题。我们如何面对人生, 如何看待人生的得失, 就在于自己的心态。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指导我们积极地生活。人生在世, 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最值得追求, 怎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而我自己觉得活得快乐和幸福不是因为拥有了财富, 而是我们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这不是说我要去成为一个完美的圣人, 但是我有追求成为有健康体魄和和好的人格的愿望。财富与人生, 就看自己如何在自己的人生里给财富定位,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不要因为财富而忙碌一生, 回头一看却后悔没有享受过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叔本华, 著.叔本华谈人生得失[M].石磊编, 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1.
[2]叔本华, 著.人性的得失与智慧[M].文良文化编译.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3.
3.谈议高中政治复习课的课型 篇三
一、一轮复习课与新授课的不同
一轮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重复,需要根据教学任务、学生实际的变化,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教学目标
从知识目标看,新授课知识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因素;一轮复习课知识目标的确定除依据以上因素之外,还要依据高考的考试内容及要求。新授课一般按照模块、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进行教学,一轮复习课也会大致按照这个顺序进行,但一轮复习课更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注重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掌握,更强调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从能力目标看,新授课和一轮复习课都要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能力,即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而言,新授课更注重知识的识记、理解,一轮复习课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应用。同时,一轮复习课也要通过必要的例题讲解和习题练习,使学生逐步达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
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属于未知知识,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新授课注重学生通过探索、类比获得新知识,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强调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体验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为主。
一轮复习课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加深,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因而主要通过任务驱动和问题设计,培养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反思的能力,教学方法以讲解式、讨论式、自主学习等为主。
(三)教学过程
新授课的特点在于“新”,注重通过教学让学生有新收获,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一轮复习课是以巩固知识、完善知识、拓展知识、总结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一般也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展示复习目标、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针对练习巩固。
二、一轮复习课与二轮复习课的不同
经过一轮复习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或者基础知识遗忘较多,学科能力还有欠缺,这是复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的教师认为再讲一遍,学生就会印象深刻,从而减少遗忘,把二轮复习课看成是一轮复习课的重复;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二轮复习课与一轮复习课的课型应该有所不同,但在课堂实施中经常简单重复一轮复习课的一些做法。显然,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粗放型的复习策略,因为单纯依靠延长复习时间、增加复习次数的方法很难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效率的真正提高,需要依靠研究学情、改进课型设计等集约型的复习策略。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二轮复习课就要在一轮复习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一轮复习课的知识目标是覆盖“考点”,强调立足每个“考点”,知识以单项为主,内容跨度小,学生只是初步构建知识体系;二轮复习课的知识目标是辐射“考点”,强调立足核心“考点”,知识以专题为主,内容跨度大,学生需要完善、优化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方面,一、二轮复习课都强调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但二轮复习课更注重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题能力方面,一轮复习课强调解题的准确性,二轮复习课强调解题既要对,又要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由于二轮复习课的针对性练习较多,教师就要挖掘试题背景材料和设问指向等教学资源,以不同方式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使试题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发挥试题的德育功能,体现思想政治学科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方法
二轮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如讲解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就讲解式而言,二轮复习课教师教学的重点应在于思维过程的揭示,在于示范;学生学习的关键应在于独立阅读、思考和下笔落实。此外,经过一轮复习,学生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在二轮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情,注重分层要求,敢于取舍。
(三)教学过程
政治学科高考的考试范围除了课本内容,还有本年度间的时事政治。虽然一般没有纯时事类的试题,但高考试题在情境材料的选择上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力求考查学生观察生活、反思生活以及创造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把知识复习与时事复习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以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也有利于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快速把握试题情境、准确理解试题考查意图,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三、三轮复习课与一、二轮复习课的不同
政治复习课一般还有三轮复习。三轮复习课与前两轮复习课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上又有所不同。以教学目标为例,如果说一轮复习课主要是基础过关,二轮复习课主要是能力突破,三轮复习课则主要是通过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应用能力。
4.浅谈生活 品味人生 篇四
模具112班
金巧巧
前言:“吾日三省吾身”谨记“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从真知中吸取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生活是人生中永恒不变的主题;生活是人生中举手投足的焦点;生活是人生中璀璨夺目的篇章;生活是人生中笔笔勾画的蓝图;生活中无处不洋溢着丰富多彩;当然生活中也包含着酸甜苦辣。
浅谈生活品位人生实在是趣味多多,乐意无穷,耐人寻味!
面对生活有的人选择勇往直前;面对生活有的人选择畏缩不前;面对生活有的人选择自强不息;面对生活有的人选择自暴自弃。
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我们都能将承受着最终的结果,因此不要抱怨,不要感叹,因为路是自己选的。
生活中我们将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当然有的人也许与你知趣相投;有的人也许与你背道而驰,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与人相处之道”,我不敢妄下评论,因为它太抽象,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但是我们可以各抒己见。首先我认为与人相处需要坦诚相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是诚实的,对自己是信任的,唯有那样的友谊才能长远!其实,我认为与人相处需要心胸宽阔,唯有如此才能受到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可,获得更多的友谊!心胸狭隘的人只会遭受排斥被人唾弃!最终固步自封,陷入困境,即使满腔抱负也难以有施展才华的空间!我认为与人相处也需要慷慨大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手大脚的铺张浪费请亲朋好友,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在自己有限的支付能力下合理的利用,能够主动的带他人分享!其实那才是一种满足一种享受!在吝啬鬼只会被人民鄙视,很快被人们遗忘在时间的长河里!对此我想警示那些糊涂的人们不要因为那一点点的钱物而错过了一生结交的挚友!那是何等的悲哀!
与人相处最好的拥有平易近人的独特性格!开朗的性格也是很容易被他人接受的,我觉得生活就应该快乐,尽管难免有烦恼,挫折与风浪,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及时的调整心态!生活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快乐还能感染身边的人也快乐,那才是快乐无与伦比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是一个严肃的人请赶紧将你那冷酷的表情替换,让快乐的笑容绽放在你的脸颊,也许偶尔的莞尔一笑可以温暖他人的心田!何乐而不为呢?
浅谈生活,品味人生!实在是感叹万千,自古以来令多少文人墨客感慨不已,也许他们也无法真正的领悟这其中的真谛!终究也不过是浅谈嘎止!
当今社会竞争相当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芸芸人生中脱颖而出,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成为鹤立鸡群的佼佼者。
5.浅谈人生感悟随笔 篇五
一个抱怨得不到幸福眷顾的年轻人千里迢迢地来到一座寺庙里,寻到一位老和尚,沮丧地对他说:“像我这样失意的人,生意失意,欠百万多账,家庭破裂,妻离子散,朋友远去,父母亲因悲伤而离他而远去,现在的我活着也只是苟且,何必呢?”
老和尚如入定般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抱怨,什么也没说,只是吩咐徒弟,施主远道而来,应盛上一壶热茶。茶盛来后,老和尚抓起一把茶叶,用水沏了,并请年轻人用茶。年轻人端起那凫着丝丝水汽的杯子,嗅着淡淡的茶香细细品尝起来。满屋飘逸着阵阵茶香,使人心旷神怡。
年轻人感叹道:“大师,这可是上等好茶啊!”
老和尚嘴角浮出丝丝笑意:“施主,这只是普通的茶叶泡出的茶,只是因为施主长时间也没有静下心来,泡一壶清茶而已。茶叶释放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我们何尝不是一樶清茶,而失意又何尝不是一壶沸水,二者相结合,那就是幸福啊!只要你用心,细心地注意身边的微小事物,改变你心中的幸福观,或许,你就能拥有幸福。”
一个离别时的拥抱,虽然是漠然泪下,但这却是何等的幸福,因为幸福是简单的,平凡的。结识新交时的喜悦,微笑;伤心落泪时亲友的一声安慰;一家人,在落日黄昏中,一起在海边散步;家陷入困境,素未谋面的人帮助你脱离困境;与伙伴手牵手欣赏海上的夕阳,一点点回归大海的怀抱,心中暖意油然而生,这就是幸福,平凡而又简单,清新而淡雅。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经历过分离之后,我想再次相聚时,我们都会用心去收藏,用爱来理解,两个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包容,只有包容他人的错误,才会让自己更开心。
幸福就像握在手心里的一块冰,当冰慢慢融化时,那一段简短的距离,就是幸福向你招手的时刻,学会享受幸福,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留恋的。
幸福就像美丽的花朵,在它最美最耀眼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它所带给我们的自豪,花朵能把最灿烂的笑容送给我们,为何我们不去分享美丽,享受简单的美,也是一种幸福。
无论是和亲人、爱人还是朋友之间,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没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没有爱人的相濡以沫,没有朋友间的情真意切,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的存在,这些就是幸福。
幸福是生活中最耀眼的红星,它时刻在我们身边存在,我们只有用爱去感受,用心去经营,它才会一直发光发热。
幸福是简单的,它不会带着任何的杂质,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永远都会感受到它的存在。
每个人心中的幸福定位不同,但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偶然看见一缕阳光,闻到一丝芬芳,就能在心中漾起一片快乐的人是最简单而幸福的人,幸福就是阳光下那张没有任何修饰和伪装的真实而明媚的笑脸,这时是最幸福的了。
6.浅谈人生初中议论文 篇六
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眼光都不能停留在此太久,相信一切都会很快过去。开心的时候,别忘了继续努力。痛苦的时候想想天下那么多不幸的人,我这点又算什么?
这段时间,我遇到了人生中的一大难题,令我费解。我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抉择。也没有人可以帮到我,只有自己一点一点的思考,一遍一遍的梳理。我感觉到了人的一生真的很戏剧化,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令你措手不及,来不及多想就已成事实,不接受也得接受。人活着为了什么?我感觉为自己的少,自己想要的生活却因现实条件的各种因素令你力不从心,你不想要的生活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既然逃避不了,也无力改变,那就只能改变自己来适应了。活在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被动的,不是你不想的就没有,不是你想要的就真的存在,不是你努力了就真能得到。很多事不是你不想不看不听就不会来找你,这就是现实,可能有点无奈,但却那么真实,你一定有过迷茫,你迷茫了就会痛苦,但又能怎样?我曾经大力提倡笑对人生。无论人生有多少无奈和痛苦,都要笑一笑,这样才能显得你从容,显得你大度,不然你能如何?痛哭吗?之后呢?还是痛苦。不如笑一笑。因为笑一笑,百愁消,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sh;,乐逍遥。何乐而不为呢?
我觉得挫折的数量与成长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有时候想想,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就要有比别人更多一点的挫折,更宽一点的心胸。当你有海一样的容量,山一样的毅力,生活中的挫折还能伤到你吗?为这个目标努力吧,生活如此艰辛,何苦自己再为难自己呢?别人无论怎样的伤你,你不要伤自己,别人无论怎样的害你,你要好好爱自己,因为你的苦无人能替,只有你自己才能保护好自己。当你迷茫的时候,可以翻阅一些励志的故事,看看那些伟人是怎么做的?是不是相比之下,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呢?没有过不去的坎,天不会塌下来压在你一个人身上,雨再下得久,终会有晴天的,兴许还能见到美丽的彩虹呢,为什么要为今天烦恼?何苦要把自己禁锢在苦闷中呢?既来之,则安之,心态决定一切。我们都要学习大肚佛,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7.浅谈《人生》从小说到电影的异同 篇七
《人生》是作家路遥1982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家乡的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这样的人生变化过程。高加林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这就体现了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特点。[1]那是一种来自“城乡交叉地带”的陕北真实生活的写照。《人生》再现了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理论。[1]在20世纪80年代初陕北黄土高原的环境制约和束缚下,人生选择具有典型性。这种选择是被动无奈的,是悲剧性的。无论是面对事业还是爱情,高加林这一角色都具有悲情色彩。下面就简述小说《人生》和电影《人生》的异同。
小说《人生》的故事以20世纪80年代社会大变革历史条件下的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那里是中部文明和西部文明的过渡地带,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交织的地域。对于陕北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小说中不分章节地多次出现,它的热情豪迈,它的古老沧桑,它的文化底蕴,甚至它的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都是这样大胆、明显地向人们奔涌而来,毫不闪躲,毫不逃避,就这样直接而鲜明地呈现在你的面前。高高的日头,绵延不绝的黄土,山间成群的牛羊,勤劳勇敢的陕北劳动人民……他们的生命活力在纸间跃动开来,形成了一幅凝聚着人类美、自然美、文明美的壮丽画卷。同样,电影《人生》中的开始部分也是从表现黄土高原展开的,从锄地的固定特写到表现群山等环境的摇镜头,无一不表现出陕北黄土地区的特定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状态。在地道的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的烘托下,以黄河为主体的风情原貌就有了更加自然、和谐、深入的表达。黄土与高原,流水与民歌,牧人与羊群,都以镜头内蒙太奇的方式对接、组合,形成了西部独特的风情风貌。这就是真正的黄土、黄河、人与大自然的联系。通过锄头锄地的单调的音响传达出最为朴实的劳动情节,他们与自然相互依存,同样也在与艰苦的自然环境做着不懈的抗争和努力。影片多次运用大场景来表现陡峭的高坡,那一览无余的巨大冲击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久久难以忘怀那陕北精神的独特风骨。
所以,当我们从这一角度着眼,去感受文字语言的描述和镜头语言的描述,不难发现,它们有很多的契合点,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想象文字描写中的风貌,与在影像中看到的真实存在的景象结合,就好像自己早已经融入其中,然后再去仔细、慢慢地品味回溯文字原有的生命力,不觉立刻有了豁然开朗、荡气回肠之感,这便是文字与影像、小说与电影的和谐统一。那高原的风沙仿佛吹到了脸上,那烈烈的日头仿佛照到了背上,那坚实的黄土地仿佛就在脚下……
在这样的一方土地上,人们要爱,但同样也要抗争,尤其是在那样的一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城乡差别”、“走关系”等,无一不是在逼迫人们要抗争,要做出艰难的选择。高加林、刘巧珍等人物的性格和悲剧命运,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影里,都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表达。这就体现在了人物语言上,小说和电影当中,所有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基本上是一字不差的,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人物的语言和对话,是塑造一个人物的关键所在,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思想外化成语言从人物的口中表达出来,就变成了人物说了什么样的话,它是生命力饱满程度的重要体现。鲜活的,有温度的,带领人们成为人物本身,一起走进了那个作家路遥笔下的、导演吴天明镜头里的陕北黄土高原,以及那座小小的高家村。所以,小说所要表达的剧情色彩,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当然,小说《人生》毕竟是文学文本,电影《人生》毕竟是镜头语言,这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领域,所以这其中必然存在着差别。
电影《人生》改编自小说《人生》,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加工、融合、再创造的过程。例如,路遥在小说中对陕北婚俗的描述相当细致和周全,只是没有电影语言传达得那么形象和生动,当然这也就缺少了电影的渲染力。电影是视听的艺术,是直观的表达,所以要选取最典型和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创作目的的挖掘,夸张夸大,缩短删减,有选择、有意识地凸现部分情节和细节。例如,对刘巧珍出嫁时陕北婚俗的表现:电影中对陕北婚俗的展示是有意识的,充分进行了烘托和渲染。[1]唢呐声、爆竹声、嫁妆、剪纸、出嫁骑牲口等婚俗,都是陕北固有的风俗和风情。这场戏长达8分多钟,是电影中最长的一个情景。创作者运用几个特写镜头来展示唢呐手不同的吹奏姿势和面部表情,是一种有意识的细节放大。从大小不同的唢呐和音韵悲凉的唢呐声中,流露出在传统婚俗背后潜藏的无奈与悲凉,增加了巧珍和马拴婚姻的悲剧色彩——他有情,可是她不愿。尽管场面热闹,人气旺盛,但用特写表现出刘巧珍用红纱巾做的盖头上,分明滴上了大颗的泪水。这种外在氛围的喧闹与巧珍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给这种婚俗增添了悲剧色彩,这是典型的以喜写哀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且对巧珍望向高加林家的主观镜头的使用,也体现出了她内心的苦痛、酸楚与无奈。而以上这些镜头语言的表现,在小说当中基本没有体现,这便显示出了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独特存在方式和价值所在。
音乐在情感的渲染、情绪的表达和情节的推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在小说中分别有三首音乐:《黄河船夫曲》、《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走西口》,在不同的情节时段,对整体的故事节奏起到了很好的把控效果,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情。电影遵从了原著这一点,将这三首音乐极尽完美地表现出来,充满着浓郁的劳动气息和人文情感的《黄河船夫曲》每每响起,那黄河的风情、陕北的风貌就早已脱离了它们原本的载体,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那是一种古老、沧桑的情怀。而巧珍唱给高加林的信天游——《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那爱情中包含的浓情蜜意,自然也都早已领会了。《走西口》承载着德顺老汉和灵转、高加林和刘巧珍两代人的情感。小说是以歌词的形式落实在纸张上的,而电影是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在旋律里的,这是它们表达方式的不同,但它们所要展现的情感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艺术手法不同,艺术主旨相同。
电影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便携性和优越性的。电影门槛低、受众广、传播快,它的表达也更为具象化、实体化,那种视听上的冲击和震撼以及引发的问题和思考,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和艺术欣赏性。在原著的介绍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生》问世不久即轰动全国,反响热烈。由著名导演吴天明拍摄为同名电影后,更是家喻户晓。”这句“更是家喻户晓”所表达出的内涵,也就不言而喻了。
小说《人生》是电影《人生》的本源,电影的剧本由小说而来。电影《人生》又将小说《人生》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作了深入和升华。从小说到电影,再从电影到小说,所谓的相同与不同,从本质上讲就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艺术,有什么各自独立的艺术特点,又有什么相通、相联系的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你”“我”之间却也是互有区别的独立的个体。电影放大了巧珍的眼泪,增加了巧珍在戏中的整体地位,删减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用最具表现力和冲击力的部分来着重刻画,这是由它本身的视听性质决定的,这便是它的不同。而电影最终依然表现出了小说当中对于陕北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影响下的人们的心态变化,高加林的执着、追求、理想、矛盾、懦弱、自私的性格和悲剧命运,以及巧珍的善良、真诚、包容和最后的无奈出嫁,以及其他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都做到了还原原著,这便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人生》从小说到电影,给予我们的是对作品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对思想更为理性透彻的认识,对情感更为真诚丰沛的解读,对人性更为同情包容的体味。笔者认为,这是此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到一起带给人们的最好的诠释,让我们对作品有了更全面、立体、多元化的理解,让作品所要传递的精髓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有着更为持久深入的影响。
参考文献
8.浅谈高中课外活动影响人生 篇八
对于“高中”这个词,也许在许多人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在学习过程中度过的代名词,然而是没多参加课外活动,还是呆在教室默默为高考而奋斗呢?
在这里,有许多同学也会迷茫,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学习还是参加课外活动并不在于形式上,而是在于适合自已的生活规律,或者更归于自已的心灵喜欢怎样的生活。
—、某些方面而言,许多同学更喜欢冒险或挑战,所以说参加一些比较好的课外活动,毕竟能提升自已的能力和一些在课本内无法正面感知的知识和感悟。比如参加在校园中最大的团队——学生会,或者作为一些有激情,或交往方面延长比较广的,绝对对这些冒险家和挑战者来说是个不错的挑战,不只是学习才能满是这些同学的心态,绝对是最容易融合于新环境中,原因是他们善于把握机会,善于冒险,善于险中求胜。
二、对于某些体质弱或者喜欢安静的同学,可以根据合适自已的爱好,参加个别比较抒情的活动,到时可以表达出自已内心的性格,才算张扬个性,教育也时常提倡我们要张扬个性,然而坐在教室就能张扬个性,我真不知道如何张扬的。
根据自已要求选择自已的路,也是现代社会中永远谈不清都是教育对还是自已对的问题,使我个人认为误是自已去选择自已的人生,才会不后悔。
三、其实无论是那种人都适合,因为在学校参加课外活动的话,好久绝对比只呆在教育学习的乐趣多,其中一点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会觉得乏闷,这很正常,那么课外活动可以一定程度地放松一下。外国人常说“中国人高分低能”如果能改变这种看法,那国家才真正走向创新型国家,毕竟能力说明一切,而非分数!
四、论到教育的话,真的只能说现代教育更倾重于分数而非能力或者体格,如今华南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要求自主招生,其中也有已有部分学校是自主招生了,而它们屡出怪题,才是真的明白能力更重要与书本知识,则是并非鼓励不去学习书本知识,但是书本知识考试是适合现代社会的重要途径,没有它还是不能走出大山。这就要问一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否能更多人去参加课外活动的实践,和这方面的重视。
五、课外活动中,尤其是管理机构中,一定会出现弊端,或者许许多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最青春最热血的时候去磨砺,在青春时期我们心智才刚成熟也是发展较快的时期,所以要领跑或丰富青春生活,在学校只有课外活动疯狂了吧!
六、在心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过程中,尤其在高层管理课外活动、团体时,一定会遇到反对或比较针对性的攻击问题,这就很大程度下考验心理减压的能力了,在不断的进行思考,完善自我,达到自我提升。所以课外活动也能学习,只不过不是狭义的学习。
课外活动源自于自身对其看法,当然有些人会认为这真的影响学习,只不过是要安排时间的问题就可能是某些同学为自已学习上的失败找借口而已,是不是镇东侧耽误学习,得看学习了什么?
9.人生浅谈议论文 篇九
——浅谈人生价值与意义
人生,即人的一生,它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从我们来,到我们去,不离不弃。一个人,他的一生,可能百年,也可能只有短短数十载。若探究一个人存在与否,即要看他的人生价值何在,及由此产生的意义。
这里,破陈出新,我想就此,从①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②为什么要实现及③人生价值和意义为何,来谈谈我的看法。(how←why←what)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从他慷慨激昂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让他的人生燃烧出光彩,战争,病痛,并没有打倒他绽放人生的决心,而是更增添了他的勇气,战胜一切的勇气,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横空出世,昭示给世人:“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或许短暂,但是他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他短暂的人生并不是一张毫无意义的白纸,而是写满了他战胜病痛,战胜自己,坚强面对人生的故事。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想令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时间的长短并不是他的制约条件,而关键在于他如何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是自己最大化的从这个世界吸取营养,并产出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承受病痛的人,更加珍视他们的人生。众所周知,海伦·凯特从记事起就身处在一个黑色而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孤独、无助、彷徨,这就是她最初的人生,前进的风帆不知该驶向何方。但是,不甘平凡的海伦,她没有让她的人生变成一次毫无价值的旅程。她选择了前进的方向,用她的手,用她的心来感受这个世界,接受它的洗礼。她没有让自己一辈子都躲在没有光与声的角落里,她走出来了,她用她88个春秋完美地诠释了生命价值所在:
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谈到:“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因为病痛,她比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忧患意识,这很重要,可以说,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块基石。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正是因为缺乏忧患意识,我们常常将事情推到明日去做,日复一日,结果一事无成。但是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知道明天上帝就要带走我们,结果会怎样?今天的事情还能推到明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并没有将他们的人生价值最大化。所以说,我们必须明确,人生是一段有终点的旅途,如果我们希望抵达终点时,可以无憾,那么就必须尽自己最大可能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谈到此,我想我已经表达了我对“如何是人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即在一个人不可预期的人生里,如果他想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那么他必须明确,时不我待,每一天都需要他奋斗,要尽己可能的获取知识,然后将其应用于这个世界,使得世界因他的存在,而有所改变。
有人一定会问,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做什么呢?每天衣食无忧,能吃能睡,好不惬意。诚然,这样的生活看似舒服,但是这和地球上其他生物(譬如说猪)又有什么区别呢?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必有其独到之处,而这即是这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所在。
不由想到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8岁之前,温尼的生活正是出于无所事事,整日玩乐的状态。但是,18岁那年,他的父亲辞世了,那个严厉、令他敬重的父亲离开了。《丘吉尔传》中写道:“温尼手扶在窗框上,看着屋内被家人围着,生命垂危的父亲,他沉默着,泪水隐隐地噙在眼中,那一刻,他似乎看到了日后的自己,可是,他能够像父亲那样带着荣
耀和家人的爱离开吗?他什么也没有,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他要做什么,他能做什么?那一瞬间,温尼似乎长大了,他知道,作为一个人,他有自己的责任,他需要像父亲那样,为他的人生奋斗,这个家还需要他来撑起„„”
丘吉尔辉煌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人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应庆幸,我们同他一样,有思想,有能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甚至引领时代的发展。这些,只有当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只有我们对这个世界产出价值,产生作用时,才能够实现。换言之,我们之所以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需要展示作为人的魅力,正如狗吠鸡鸣来展示它们为狗为鸡,而非其他。
谈到这,聪明的人一定看到我的论述中一个模糊的概念,是的,这就是我的主题:价值和意义。《资本论》是这样定义的:“一种事物,能够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价值’。”而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影响。简单地将它们二者放到人生的高度联系起来,即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那么他就要满足人生的某些需要,即对人生产出价值。
这里,人生价值即产生正负之分,从而人生意义有了积极与消极的区别。显然,我们渴望并向往拥有的是正价值,积极的意义。但是,放眼现今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产出正价值,活出积极的意义。
就拿民众最常说的“腐败”来看,这正是负的人生价值,消极的人生意义的客观表现。诚然,贪官在贪赃枉法时满足了他对权利和金钱的需要,但是,这个行为对他人,却产生了不好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这样的行为仅满足自己,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是逆时代发展的。人是一种群居生活,我们今天的强大,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如果因为个人因素,破坏了这种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那么,这样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有何以言“正”,它的存在,只能阻碍我们人类进一步向前发展。
反过来讲,正的人生价值,积极的人生意义,可以促进时代的进步,这就与我上述的观点达成了一致。但是,必须强调,这里谈到的价值和意义,未必都要是像牛顿,爱因斯坦,毛泽东那么伟大,毕竟,不是每个人有那样的才华。我们是凡人,但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使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前些天看到三名湖北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溺亡,我们悲痛他们年轻的生命过早的离开的同时,应该看到,这正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很普通,但他们不平凡,他们为着人生奋斗着,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也不忘将未来的希望传递下去,“弟弟,哥哥走了,哥哥把希望交托与你们,你们要好好的活着,带上哥哥那份,活出人生的精彩„„”
他们用生命救下了下一代,社会未来的推进者,或许他们没有建立丰功伟业,但他们无悔,他们做到了,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并没有因为他们生命的消亡而失去色彩,他们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用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自己短暂的人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只要我们去做,凭着我们心中要为这个世界有所产出、有所贡献的信念,充分利用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天,用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请相信,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你将会了无遗憾地告别这个世界:“我已尽吾之所能,我,不枉为人。”
以上即是我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看法,使我对我的人生有了一些思考,我明确了脚
10.浅谈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人生 篇十
茨维塔耶娃的一生, 是流浪与诗歌的交响乐, 也许在她的生命里, 只有这两件事, 是她一直所未曾改变的。每一次的流亡和搬家, 对于她来说, 都是一次彻骨的痛, 她只能用她自己的诗歌来为自己舔食伤口。她的诗歌里埋藏着自己破碎的感情和对这个世界的冷漠, 作为诗人的她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 所以在她的诗歌里, 我们会发现, 她的文字是锋利的、细腻的, 却也是一种激情四射而又简单明快的。如在她的诗《约会》里所写的那样:“我将行走, 在灵魂和双手之上, 勿需战栗。活着, 像泥土一样持续, 带着血。”茨维塔耶娃的文字是简洁而有力的, 每一句简单的话语外, 都有着一种痛苦的挣扎在里面, 这就是她的诗, 和她一样, 有着生命的向上的力量, 却又那样冷漠。
茨维塔耶娃最为让她挣扎的是她的生活贫穷, 虽然说, 从古到今, 诗人似乎与穷就是脱不了干系的, 但是作为一位女诗人, 她却因贫穷而困扰着, 其实并不多见, 而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 却是与她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她是一个纯粹的文人, 不肯为了一己私利去破坏这个社会公平的竞争, 她从不会找人、托关系来让杂志社会收留她的稿件, 她只想凭借自己的努力, 去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切, 她这一生的工作只有一个, 那就是“自由撰稿人”, 而这些都导致了她的贫穷。在那个传统的年代, 莫说是一个可以挣钱养活自己的诗人, 就是一个长年无所事事在家里做家庭主妇的女人, 都是不会像她一样贫穷的, 因为女人大多数是可以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命运的, 但是茨维塔耶娃, 却是因为婚姻与家庭, 而让自己贫困潦倒。
茨维塔耶娃这些不幸的经历, 让她的诗歌有着男性诗歌的刚强和硬度, 她的诗歌, 总是会探讨到人性的最深处, 而她自己也曾说过, 越当自己发掘了人性和存在的意义时, 她就越发觉得自己孤独。也许她的家世、她的丈夫和她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让她在诗歌这里找到了发泄的去处, 当她一个人面对自己所创作的诗歌时, 她会同情诗歌里可怜可又寂寞的自己。每当这时, 她都会对友情对爱情异常的渴望, 但是身为欧亚分子艾伏隆似乎己经给不了她想要的爱情, 是艾伏隆的人生毁了她的人生, 她想将自己所有的想法, 找到一个地方可以安置, 她想把自己对安稳的生活的向往, 埋藏在心里, 她更想有一个完美的爱人, 可让她幸福;有时她甚至觉得, 能够的平静的死去, 也许也是需要福气的。如她在她的诗歌里这样的写道:“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也许这里的你, 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 而是一些可以让她忘却不快的人和事。
其实, 早年的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并没有那样生冷、消极, 那时她的诗歌多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愉快与阳光的一面的。年轻时的她, 喜爱海涅、莎士比亚和歌德等一些作家, 那时她的诗, 也多是有着阳光与绿草的向上生命力的, 并且也偶尔会在诗歌里表达一些对自己对人生、爱情、友情的思索, 年轻时的她是美丽、自信而又向上的化身, 在诗歌创作之外, 她还涉及小说、散文、杂文、戏剧等方面。但是当她一次又一次被迫漂泊之后, 她的文字不再像以前一样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了, 而是被冷漠的表情、对生活的绝望与对社会压力的窒息而填满, 此时的她己不如年轻时那样活力四射, 而是被社会和现实打压的没有了生气, 她理想的诗歌国度与现实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她与理想越来越远, 终于, 她的灵魂变得无处寄托了。
她是一个诗人, 但首先她是一个女人, 所以在面对生活的压力的时候, 她很难不去感到痛苦, 她也不可能强大到不需家家庭与爱情的滋润。但是, 她的丈夫常年在外, 可自己却也带着孩子不停的流亡, 所以诗歌与文学成了她的情人、成了她最忠实的情感寄托, 她不停的去参加文学聚会、朗诵会、或是与同行们通信, 她把自己内心的每一句话就当作诗歌来书写, 她与帕斯捷尔纳克、里尔克之间的书信往来, 就像是精神鸦片一样, 让她把这当作是一种生存的力量。她把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当作是一种柏拉图式的感情, 她所渴望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快感, 她希望在某个冰凉的夜里, 当痛苦袭来, 她可以有一个人有一封信, 能够让她觉得是温暖的, 她在孤独时所有过的那些漫无边际的想法, 是需要人来倾听的, 而帕斯捷尔纳克, 里尔克就是她可以为之发泄的对象。在他们那里, 茨维塔耶娃是一位有着热情的女才人、女诗人, 她的热情有时甚至会让这两位男性而感到无所适从, 如她诗中所表达的那样“在每一道溪流与漫向它的青草之间, 她吞咽着爱, 用淤泥充满, 她的唇。”
但是来自外界的阻力, 却没能让这段三个人的感情结束, 而是里尔克的突然死去, 导致了这场三个人的恋情的终结。里尔克的死, 对于茨维塔耶娃来说, 是一个晴天霹雳, 就连她惯于用诗歌来表达痛苦的诗歌技巧, 在此时己经不起作用了, 我们今天的读者, 己经不能从她的诗里找到能表达她灵魂的东西了, 而里尔克死后的第二年, 她为他而创作了《你的死》这首诗, 她把这位既是恋人又是朋友的里尔克当作一种精神寄托, 他没有随着他的逝去而走出茨维塔耶娃的生命, 在她的意志里, 也许这份感情是可以超越一切, 甚至可超越生命。
其实, 茨维塔耶娃是一个真正追求形而上存在的诗人, 有人说, 她是一个纯粹的不能再纯粹的诗人。她不肯为了生计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 哪怕她的生活己开始变得破败不堪;她在最困难的时候, 只在一个事务所之类的机构里上过一小段的工作以外, 她从来没有去做不属于她的工作, 都是在为一个诗人而活、而成长, 并最终渐渐灭亡。就算在在国外的流亡时期, 她也没有屈从于任何一个学派, 不附庸于任何一个团体, 她只想做她自己, 写属于她自己的诗歌, 但是, 她的纯粹, 并没有帮助她改变自己的困境, 因为在国外的侨民文学界里, 俄语创作的作家少之又少, 懂俄语的人更是不多, 文学创作界和出版界都把她拒之门外, 是不肯为世事所屈服的茨维塔耶娃, 却没有利用交际和背景去找寻出路, 而只是默默的接受。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她的诗歌的时候, 说她的诗歌荒诞不经, 没有内涵, 且被很多的标点符号所装饰时, 她却没有为之而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 而是一如继往的做自己的诗歌, 就如她认真的做自己一样。
但是生活并没有因为她的执着而垂青于她。在身为欧亚分子的丈夫走上歧路之后, 她刚刚毕业的女儿也没有工作而苦恼时, 女诗人终于放下了她的执着, 而与女儿一起做一些零活来供家用, 而此时还有正在上小学的小女儿, 茨维塔耶娃被生活的重担打压的不成样子了, 但是时代的变迁更让她走投无路了, 纳粹德国占领了捷克, 她们在法国的破陋居所也要没有了, 她只好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祖国, 但是, 回国后, 她们状况更加糟糕了女儿与丈夫纷纷被抓而且还判了刑, 当生活的苦难来临的时候, 她又一次一个站在了当口, 她为了供养自己所剩的唯一的一个女儿, 而不得不去一家饭店要求做一个洗碗工的工作, 可是, 这样卑微的她却又一次受到了拒绝, 终于, 她忍受不了社会带给她的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而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一系白纱, 她曾在遗书里写:“不要活埋我, 检查仔细点。”这个时候的茨维塔耶娃, 是想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声音, 为自己的人生说出自己最想说的想法。而, 这样的一位受尽苦难的杰出女诗人, 就这样陨落了。
有人曾说, 是诗歌将她的生命得以延续。但是, 我认为, 正是诗歌给了她毕生的快乐, 也给了她毕生的痛苦, 她会诗歌而活也为诗歌而死。茨维塔耶娃的一生一直处于漂泊不定里, 这是她的命运, 她无法抗拒, 但是却是用死来选择了自己为诗歌而活的最后一个权力。也有人说, 她像是一个俄罗斯国家的国境线, 她走到哪里, 她的苦难就在哪里, 她没有离开过挣扎, 就如她的漂泊一样没有尽头。
总而言之, 对于一个女性诗人而言, 她是十分伟大的, 她一直既往的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而没有现实社会所屈从, 她, 一个创作作品不多的女诗人, 却受到了俄罗斯以及世界的尊敬, 这也许可以让天国的茨维塔耶娃安息了。
摘要:茨维塔耶娃是一个把诗歌当成人生的女性。她的人生没有太多的赞美和奖杯, 却是一部漂亡、避难的痛苦历史。她用自己不幸的经历和犀利和语言, 去讲述着她的不一样的诗歌人生;流亡与痛苦的奔走, 也是茨维塔耶娃的诗歌的一生源泉。
关键词:茨维塔耶娃,诗歌,人生,流亡
参考文献
[1]高莽.孤独的灵魂——记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J].世界博览, 1994 (11) .
[2]蓝英年.性格的悲剧──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之死[J].俄罗斯文艺, 1995 (02) .
[3]斯耶.她呼唤真诚与执着——浅析茨维塔耶娃抒情诗的审美情感[J].俄罗斯文艺, 2000 (02) .
[4]扶桑.玛丽娜·茨维塔耶娃的孤独[J].诗刊, 2010 (20) .
11.浅谈电影《活着》所蕴含的人生观 篇十一
摘要: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的,片名虽然题为“活着”,却以各种死亡来突出要坚强的活下去,从亲人的死诠释出主人公——福贵活着的意义。“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显示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余华在小说中如是说。
关键词:《活着》;张艺谋;人生观
张艺谋是一位优秀的导演,拍过不少优秀的影视作品,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体现出他独到的见解与在电影创作方面的造诣。作为一名影视巨匠,他的作品大多数都遵循现实主义方式的发展,通过对一个普通人的描写,体现出一个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精神或者追求。而《活着》就是以福贵为形象,影射出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之间百姓所处的生活环境,这部作品是我国大多数地主或是农民都曾经历过的缩影。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发观众深思、感悟,因此获得一致好评,也赢得了不少赞誉。
一、电影《活着》的剧情介绍
主人公福贵本是出身于地主人家的少爷,却不思进取,整日只顾赌博,是当时典型的纨绔子弟形象。其妻家珍苦口婆心的规劝福贵多次无果后,带着凤霞,拖着自己带有身孕的身子离开。而福贵也最终自家的所有家产全部输给了皮影班主龙二,父亲在为他偿还赌债后,举起拐杖说要打死儿子,却始终没能真正打到儿子,却后来自己翻到在地,撒手西去。父亲的死对这个家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使得福贵从此必须到街头做买卖,但是,这并不足以养活他与年迈多病的母亲。后来,家珍带着凤霞与儿子有庆回来找到福贵,福贵也深知必须要养家糊口,便整日出去唱皮影戏挣钱。但是,一日突如其来的刺刀让他不得已远离家乡,被带到国民党军队里当壮丁,几年后成为共产党的俘虏才得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但是,母亲却已经离世,女儿凤霞也因为几天的高烧不退变成哑巴。由于当时正值土改时期,龙二被划分为地主而遭到枪毙,而福贵成分为城镇贫农而活着。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家从此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唯一的儿子被区长无意撞死,然而,这位区长就是福贵当年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春生。凤霞在村长的介绍下,与工人阶级组织头头万二喜结为夫妻,但是,苦难仍然没有放过福贵一家,凤霞因为大出血难产而死。在影片的最后,福贵,家珍,二喜与馒头活下来了,这对中国人提倡的亲情和家庭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电源《活着》与小说《活着》
《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而成,两者虽然不是相同的艺术手法,但是都体现出了福贵对悲剧的承受能力,使得观众更能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人生观。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但是小说与电影带给我们的确是不同的心灵感受。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进行创作,是一种冷漠的旁观者,在整个故事中完全是淡然和同情充斥着小说的结构框架。在余华的笔下,这个社会显得更加麻木不仁,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是主人公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观众能够真切、直观的感受到主人公的体验,从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将自己置身于沉浮的人生与波涛的社会。电影始终坚持了张艺谋的现实主义手法,以主观的感受传递到每一位观众心中。
小说给读者的感触是更多的苦难与折磨,把福贵的命运描写的及其悲惨:父亲母亲先后去世、有庆抽血过度致死、家珍患病也辞世、凤霞难产而死、二喜被水泥板夹死、外孙意外被一碗豆子撑死,福贵的亲人相继离世。小说最后进剩下福贵与家中的老牛存活于世,在电影中对原著过多的死亡做出修改,给观众是一种不再压抑和沉重的气氛。但是电影中的死亡显得意外却又巧合,有庆因为四五天没睡好觉,困得不行,家珍心疼他,都舍不得叫他起来吃饭,但是后来因为老师让去学校炼钢铁,福贵因为不想让自家孩子落后而背着有庆到学校。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有庆却被当初患难与共的老朋友开车撞死。凤霞生产时由于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老教授被批斗,医院里全是些年轻的护士,家珍不放心,便让二喜请来王教授,谁知王教授却被7个馒头给噎着,根本救不了凤霞。
余华在小说中多次描写死亡好像有些远离现实,张艺谋对死亡的把握就显得客观而理性,既渲染了福贵悲剧性的一生,也把死亡的色彩进行淡化。张艺谋对小说的改编并不阻碍观众对那一时期的反思与影片中蕴含的人生观的理解,因此受到人们的赞誉和欣赏。
三、张艺谋在电影中蕴含的人生观
在影片中,皮影戏始终巧妙贯穿于电影之中。皮影的第一次出场是以赌场为背景,当时福贵都没有出场,也暗指了主人公的“人生如戏”。福贵在当晚运气不好,就到屏幕后面唱了几句,但那时却是一个十足富家子弟的形象,尽是娱乐与消遣。后来家道中落,他从龙二手中借来皮影箱,从此皮影在剧中就处于“戏中戏”的成分,反复在银幕上交相出现。皮影的出现并不单纯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想突出表现福贵就如同皮影一样受人控制,对自己的人生根本无可奈何。皮影以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向人们揭示了那一时代的生活气息和历史沧桑。皮影在陪伴福贵经历了大半辈子之后,却在文革时期沦为“四旧”,一心想留住皮影的福贵在最后只得将之烧毁。皮影在火盆中被无情地燃烧着,福贵心里自然惆怅,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震撼,一种伤痛。
影片中的福贵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纨绔子弟,还是街头买卖,亦或是平凡的农民,都表现得十分到位而具体。将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通过荧屏出现在观众眼前。《活着》这一部影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有坚韧的生命力的市井小民,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相继离开而选择死亡,而是“活着”,对生活存有希望的活着。从影片最后福贵对馒头的话就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相信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他仍然在希望中活着。正是由于他的希望,让他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不受痛苦的打压而顽强的活着。
四、结束语
《活着》这部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广受好评的作品,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一种坚韧的人生观,不管什么事情发生千万不要轻易言弃。而且,从电影中,我们也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参考文献:
12.人生浅谈议论文 篇十二
——浅谈教育对人生的影响
汇华学院2008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张轩 摘要:
宋美龄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追寻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是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和宗教的信仰对她的少年成长、对她的性格、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直率、坚强、有活。喜欢权力,爱抛头露面”。
二、是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小宋美龄11岁就和姐姐庆龄一起去美国留学。她在美国度过了美好、快乐的少年时代,深受美国文化的熏陶,思想开放,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说四国语言,弹一手好钢琴,写得一手好字,在绘画界也有一席之地,并且毕业时获得“杜兰学者”最高荣誉。
三、是和蒋介石的结合,1927年,宋美龄和蒋介石在上海举行盛大婚礼,轰动世界,备受瞩目。当时曾被戏称(蒋)中(正)(宋)美(龄)合作。从此她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蒋介石那个与上层社会的现实格格不入的政权装饰了门面”,开始施展自己的外交才能,为国民政府争取美援,提高国民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在美国尽情享受中华民国第一夫人的外交风光,掀起了“宋美龄旋风”,创造了美龄神化。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宋美龄传奇的人生。关键词:
教育 家庭 留学 美国 宋美龄 宋嘉树 倪桂珍 蒋介石 正文
(一)家庭的影响
1、父亲的影响
(1)父亲,宋嘉树,1863年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原姓韩,是宋代名将韩琦的后代。宋嘉树的生父是商人,因为施舍救济穷人,导致家境贫困。宋耀如后来跟随堂舅去美国做生意,并认其作养父,所以改姓宋。宋耀如在美国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求学之路,结识了不少朋友,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深受美国文化影响,被美国文化所鼓舞、激励,最终成为了一位颇有资格的牧师。他在中国传教时也历尽坎坷,他一直很坚强、勇敢,从不向困难低头,愈挫愈勇,一手创下了宋氏家族的基业。他的成长经历对于他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父亲对子女的教育
宋嘉树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他思想开放、先进,他的六个子女中有四个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用符合孩子天性的方式去教育子女,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知识教育、精神教育、艺术教育,培养孩子不向困难低头的乐观精神,并且让孩子到社会中去磨砺。宋霭龄在十多岁时就去了寄宿学校上学,而小宋美龄在11岁时就去美国留学了,她在美国一待就是十年,她是宋家孩子中在美国留学时间最长的一个。宋家的六个子女先后都上过寄宿学校,都去了美国留学。
宋嘉树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他在充分发展孩子美好天性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乐于融入大自然的人生境界,训练他们成为具有基督教精神的斯巴达式勇士。充满着民主气氛、宗教色彩、艺术精神和田园牧歌式宁静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宋美龄非凡的气质和良好的教养。
2、母亲的影响
(1)母亲,倪桂珍,1869年出生于浙江,她是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孙女,是清未民国之初余姚县最杰出的女性人物之一和贤妻良母。父亲倪韫山也是牧师,母亲姓徐,是中国最早皈依基督教的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17岁毕业于上海培文女子高等中学,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曾留校任教员。倪桂珍嫁给宋耀如后,先后生有6个孩子,他们是3个女孩,3个男孩。倪桂珍是一个善持家务、又具有先进思想、乐于助人的家庭主妇。据她儿女的回忆:那时“母亲料理家务,设法量入为出。凡是省吃俭用节余下的钱,她即捐赠给革命事业。她也接济穷人,并且是学校和教堂的赞助人。”“虽然,父母并不十分富裕,但母亲仍然让全家人都生活得快活和舒适,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也始终保持这样。”
(2)母亲对子女的教育
她对6个子女都视为掌上明珠,细心照料,传授知识。倪桂珍对子女的教育,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管教甚严,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倪桂珍却常说“养不教父之过,也是母之过”,她一反“严父慈母”的习俗惯例,对子女始终严加管教,严禁孩子们做有失体统的事情,宋氏三姐妹始终盘着发,即是谨守母训———女孩永不剪发的典型例子;二是重视女孩的教育,古语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接受过西学的倪桂珍不相信封建的孔孟之道,她认为女子与男子一样,都可以成为有作为的公民,为国家作贡献,她与丈夫共同决定要把子女都送到美国去读书。
有如此先进思想的父母,实在是宋氏三姐妹的造化与幸福。宋耀如夫妇的“男女平等”思想及他们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贡献,更使他们的3个女儿感受至深。日后,性格迥异、立场不同的三姐妹皆热心于中国的妇女运动,并程度不同地从事中国的慈善事业,不能不说受她们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出国留学,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
(1)1908年,宋美龄和姐姐庆龄一起乘油轮“满洲号”赴美求学,美龄入读波特文学校。虽然在异国他乡,小美龄依然没有改变它那顽皮的性格,不过,她偶尔也会思念家乡,想念家人的。美龄也是非常爱学习的,她经常和二姐一起去图书馆如饥似渴地看书。当然了,现在的她还是以看童话类的书为主,在天真浪漫的童话世界里小美玲一天天长大。在波特文学校的生活是快乐的,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培养了美龄积极进取的精神。
(2)1909年,庆龄考入卫斯里安女子学院,美龄居住在莫斯夫人家里,进入皮德蒙学校读八年级。这时,她已经12岁了,不再对童话和图画书感兴趣,开始读狄更斯的大部头著作,不管她读懂了多少,她开始懂得些人情世故。她体会到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为了能够上学读书,不得不含辛茹苦地奋斗,她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同时,她也真正体会到自己条件的优越,她开始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在这个南方小镇上,在皮德蒙特学校里,美龄生活了9个月。这9个月中,她不仅对美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且对这个美国南方小镇充满了乡土之恋,从此她的英语发音带着浓郁的南方乡情。
(3)1910年,宋美龄就读卫斯里安女子学院特别班,因为年龄小,学校派专人对美龄进行个别辅导。在卫斯里安学校,美龄是快乐的。她没有学业的负担,也没有考试的担忧。她同她的两个小伙伴无拘无束地戏耍,而且成立了一个组织,叫“三个小家伙”。有意思的是,美龄还为这个组织主编了一份报纸,用学校普通纸抄写。美龄是文学编辑,另外两个小妹妹一个担任美术编辑,一个做记者。这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虽然它每天只发行5份,但每份各不相同。每份售价5美分,而且总是销售一空。
(4)1912年,美龄终于成了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就读的是距离哈佛大学不远的韦尔斯利女子大学。在这里,她主修英国文学课程。同时,她热情地选修了哲学。这不但从外观上优化了她,更从心智上锻炼了她。不仅如此,她还有更广泛的爱好。她拼命地学习法语和音乐――不只是进行理论的修养,而且疯狂地练习小提琴和钢琴――在不断进行心灵磨炼的同时,进行心灵的净化。她还如饥似渴地选修了天文学、历史、植物学、圣经史和讲演技巧。几乎涉足了所有专业。这时的宋美龄,似乎一天之中长大了,似乎几天中就想把天下的知识学到手。为此,她几近神经质。有朋友说:“虽然她通常是心情舒畅的,但她的脾气难以捉摸,变化无常。”他们记得,这个时期的宋美龄,一时快活,一时忧郁。就在她追求这个学校她感兴趣的课程时,她又到佛蒙特大学选修了教育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的学习,宋美龄获得了这所大学的最高荣誉称号:“杜兰学者”。1917年6月,宋美龄毕业于韦尔斯利女子大学。10年的美式教育,不仅使她走完了少年进入青年期的黄金时代,更使她在生活习惯、举止言谈等等各个方面都美国化了。这时的宋美龄,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打上了深刻的美国烙印。
(5)1917年7月,宋美龄回国,定居上海。宋嘉树坚持自己的子女教育方针,他要女儿补课,补中国文化课。美龄也是这样想的,她决心要掌握流利的汉语,精通祖国的古典文化。她开始读《大学》《中庸》《孔子》《孟子》《史记》等等。这对她日后起草文稿和演讲起了很大的帮助,她完全成了中西文化交点上的人物,成为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左右历史的重要人物。
宋美龄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对她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她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完全西化了,连她自己都说“只有我的脸像个中国人”。她喜欢穿洋装(回国后很久她才习惯穿中国的传统服装),吃西餐,习惯欧美人的作息时间(她是个十足的夜猫子)。她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在美国结识的人际关系对她人生的辉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和蒋介石结合
在婚姻问题上,美龄深受二姐的影响,她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非英雄不嫁。同时,她也深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反对父母包办式的婚姻。他不喜欢文弱的书生,她不想成为平庸的阔太太,她要在中国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她要成就多彩的人生。虽然和刘纪文私下定了婚约,但刘不是她心中理想的人物。她迟迟没有结婚,她在等待着、寻找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蒋介石,那一年她25岁。可是蒋介石既有妻室又大她10岁,其实这在她眼里都没什莫。在将介石长达5年的马拉松式的追求后,她答应嫁给他。
有人说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是一场政治婚姻,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她和他是有感情的,他们生活中的很多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点。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结合,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在当时的中国只有他能给与她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她为蒋介石政权装饰了门面,打开了国民政府通往美国的门户。1927年12月1日,一场世纪婚礼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世界瞩目,影响海内外。
从此,宋美龄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她协助蒋介石进行革命事业,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在国际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她周旋于多位世界巨人之间,她涉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她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宋美龄漫长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美国度过的,她的一生和美国有着深刻情缘。少年时留学美国,中年时数次辗转美国,老年时定居美国。可以说,美国是她的第二故乡。她人生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她一生最辉煌的时期都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少年时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教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宋美龄的两个弟弟在中国近代的历史舞台上没有什莫影响,也很少被提及。他们和宋美龄一样也去过美国留学,同样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教育,为什莫会有如此的差距呢?宋嘉树对前四个子女的家庭教育投入要多于两个小儿子,对于两个小儿子宋耀如投入的经历、时间很少,因为当时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两个孩子的成长,他真的太忙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操心。所以说,二者缺一不可,成功的教育是二者完美的结合。成功的人生始于成功的教育。
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宋美龄的成长经历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孩子的能力为主,应该注重孩子的天性发展,应该让孩子到社会中去锻炼,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社会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能源。只有接受社会的教育,到社会中去锻炼,才能经受住生活的考验,获得人格的全面发展。其实,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民主教育各有利弊,我们应该吸取二者的优点,并发扬光大,创造一种先进的、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式教育体制。参考文献
《宋美龄的外交生涯》 作者 阳雨 张小舟
《宋美龄在美国》 作者 洪亮 姚岚
《桃花映面宋美龄》 作者 阳武
《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宋美龄》 作者 王丰
《在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日子(侍卫官回忆录)》 汪日章等著 附:各界对宋美龄的评价
纽约时报:
宋美龄,一个耀眼然而专横的政治家。
西格雷夫:
蒋宋美龄成了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晌了两代美国人,美国人多年来一直把她列为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十个妇女之一。她影响了美国领导人做出的决定,并通过这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三十年。
美国将军史迪威:
一位聪明、有头脑的女人。持有西方的观点。(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在政治和斗争上往往采用拐弯抹角、间接、隐晦的方式,而她能够理解一个外国人对此做出的反应。)她直爽,坚强,精力充沛,喜欢权力,重名誉,喜奉承,对于她的过去满不在乎。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她从不向西方观点让步。中国人永远是正确的;外国人永远是错误的。文笔引人入胜,但也失于肤浅,对西方的缺陷极尽讽刺,但从来不提中国任何一个微小的缺点。能够随心所欲地施展魅力。她知道该怎么做。对蒋介石有很大影响力,主要是好的影响。有几次帮了大忙。
丘吉尔曾对罗斯福:
“这个中国女人可不是弱者!”丘吉尔这个骄傲有名的英国首相,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
张学良
宋美龄绝顶聪明,是“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人物。西安事变之后,我之所以没
有被杀,是因为蒋夫人保护了我。
陈纳德:
他激情地说:“宋美龄对于我,永远是一位公主。”
蒋介石:
“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个陆军师。”
尼克松《改变亚洲历史的人物》:
蒋夫人除了担任她丈夫的议员,还具有其他意义,一般人认为:一位领袖的妻子系因夫而贵,与个人在历史上的表现无关重要。这种看法,不但忽视一位领袖妻子在幕后所担任的任务,且玷污了领袖妻子所具有的特质与性格。我相信蒋夫人的智慧、说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为一位重要的领袖。蒋夫人是一位文明、美丽、整洁、女性化及坚强的女性。
冰心《我所见到的蒋夫人》:
1924年我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留学时,我的美国老师经常自豪地和我说,本校有一位中国学生,即1 917年毕业的宋美龄小姐,她非常聪明、漂亮。在我至今为止见过的妇女中,确实从未有过像夫人那样敏锐聪颖的人。她身材苗条、精神饱满,特别是那双澄清的眼睛非常美丽。宋美龄并不是一个政治的符号,一个令人生庆的达官贵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个极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受西方现代文明熏陶、善于交际的夫人。
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汪日章:
宋美龄有较高的文化教养。她头后梳一个小发髻,旗袍贴身,大衣适体,穿高跟鞋,在甬道上都是轻步走过,我每次碰到,她总是面带微笑,平易近人,每每不觉得有骄矜盛气,和她谈话不觉得拘谨。她言谈委婉适度,声音从不放重,6年中,我从未见闻过她和蒋有过口角。她和别人谈话,总是只让对方可以听清楚就是,从不大声,颐指气使。
《生活》周刊 :
【人生浅谈议论文】推荐阅读:
的人生议论文08-09
磨难成就人生议论文07-29
绚丽人生高中议论文10-09
人生处处是风景议论文06-21
人生需要磨练作文议论文06-29
高中议论文:人生的航向10-26
人生的选择作文议论文11-05
拼图与人生初中议论文11-06
完美的人生500字议论文10-04
高二人生作文议论文800字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