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

2024-11-08

“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17篇)

1.“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 篇一

曲解,让课堂更精彩

曲解,让课堂更精彩

一次作文指导课上。

师:生活中,有些什么事让你们觉得后悔呢?大家可以交流交流。

生:一个大热天,我捡到一张残缺不全的一元钱,于是把它折了又折,最后到一个冷饮摊点上买了一支冰棍。现在想来,真后悔。

……

生:我后悔离开爸爸、妈妈来到泰州实验学校上学。(注:泰州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

一言既出,大家都感到吃惊。我更是感到惊讶,一个平时挺懂事、挺认真的孩子呀,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这可影响学校的声誉呀!何况后面还有南京晓庄师院的实习老师听课呢!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如何处理呢?是避而不谈,还是对她进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这么好的学校,你还感到不满意?还觉得后悔?……

容不得细想,我微微一怔,便问道:“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以前在家时,爸爸、妈妈为我准备好了一切,包括吃饭、穿衣等等。而现在呢,什么都要自己来。

至此,我悬着的心放下了,总算不是我们老师的错。就此结束吗?不行!因为学生的认识有了偏差――她愿意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我不能因为作文课就放弃对她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想着,我便有了以下一段自以为精彩的“曲解”:

师:噢,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现在生活上不能够很好地自理,是因为在爸爸、妈妈身边时你没有学做一些家务活儿,没有体谅到父母对你的关怀,现在感到后悔了,是不是?

生一怔,脸微红,又望望我,才点点头。

师:这个题材想得好。王琼同学既后悔没有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更后悔没有学做家务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多懂事呀!(师生鼓掌)

(课后思考)

上课时,我曲解学生的意思,凭的是一种直觉,感觉到这样处理挺不错的;课后,仔细一琢磨,才发现这“曲解”真精彩,竟有异想不到的`收获:

一、它巧妙地引导了学生价值观。

这是作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知、情、意、行”上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活、正确做人。况且,如果将学生这种生活观念拿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辩证,必将对学生的自尊造成伤害。“曲解”,无疑是这时的最佳选择。相信她会在写作时对如何生活有重新认识,并且会有深刻的体验。这从她那微红的脸、略显茫然的眼神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二、它借机指导了学生如何作文。

学生的本意就是“后悔离开了父母来上学”。她是这样想的,也就这样说了――完全是一种未经思索的真心流露。其实,她写作时一定会犯难:如何启口呢?因为这于情于理都都讲不通啊!这时,老师的“曲解”实际上是一种点拨,使她思路顿开:她应该后悔没有培养起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她应该感谢父母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的习作,有充实的内容,有真挚的情感,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是一篇好文章。

这样的课绝对不是事先能够设计好的。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我以为首先得感谢各位名家的示范,他们的授课艺术在我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于永正老师的幽默,贾志敏老师的诙谐,无不是经典的教学机智。它们已融入了我的血液,让我也能有如此精彩的课堂教学。“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对这名话理解得更深刻了:机会随时都会出现,但我们有把

[1][2]

2.“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 篇二

一、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的若干举措

1. 在数学课上应创设优质高效的问题情景

数学问题情境设置要达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 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这种以矛盾的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 就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 同时创设问题的情境应生动直观, 富有启发性, 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1]. 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觉这些问题很新奇, 产生想知道的愿望, 增加了求知欲[2].

2. 开展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要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使学生从问题的实际情景中体验和发展数学思维.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融会贯通. 并通过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如, ( 1)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形, 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 ( 2) 如果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有盖的长方形, 怎样去制作? 制作的过程中主要的困难可能是什么?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空间观念, 进而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并从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师既能考查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情况, 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探求解决办法

布鲁纳指出: “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寻根问底”、“敢于提出别人未曾想过的方法”. 所以问题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弹性, 具体的设计方式可以是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 从而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的几点想法

1.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个性化特征, 学生并非千佛一面, 而是鲜活的、性格迥异的个体,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 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应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进入问题情境,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

2. 教师在问题设计时, 定的起点不能太高, 如果引导不到位, 会使部分学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热情.

3. 教师不能以做题为目的, 一味追寻“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 殊不知, 如此教学虽然能教会学生如何做, 却在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只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 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张扬, 最终将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僵化.

4. 要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角色, 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 起于思, 思起于疑. 真正的创新、真正的科学发现, 往往从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发起, 因此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好问, 尊重每个学生的质疑并最终解决问题.

可见, 如何充分发挥问题式教学作用, 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已成为现代数学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学习知识, 打好基础, 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探索研究. 让学生通过实践, 不断地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 再提出新问题, 然后设计新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为现代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有利的平台. 这样的问题导学课会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86.

3.体验式采访让节目更精彩 篇三

【关键词】体验式采访 真实可信 生动鲜活

“一起去午收”是淮北市广播电视台近期制作的一档电视系列节目,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档节目的风格和定位。在该系列报道中,记者不再是“三夏”午收的旁观者和简单记录者,而是变身为午收行动中的一员,成为午收行动的直接参与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带来了淮北市广播电视台午收期间电视节目风格的变化。走进午收的实际行动中,走进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中,记者的观察视角开始发生着改变;因为亲身参与和深入体验,记者的文风也开始发生着改变。

这种改变使得午收系列节目不再是枯燥的农技推广,不再是冰冷的数据介绍,也不再是简单的事件报道。因为有了记者的参与,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组数字都有了生动的色彩,形式活泼自然,内容也更加真实鲜活,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如《农机手老王的一天》,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跟随农机手老王一道下田收割。其中老王的一段话:“困了,咱就找个凉快地打个盹,不过人打盹机器可不能打盹,换个人上”,非常生动、鲜活,从中可以感受到农机手们工作的辛苦,也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如《焚烧秸秆:并不全是农民的错》,记者在与农民一同劳动中,了解到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揭示出焚烧秸秆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留那么长,不烧,咋种玉米”、“烧掉呗,又没啥用”、“都烧,又不是俺一家”……,这些真实的话语,让我们在责怪农民不负责任的同时,也看到政府本身在监管、治理、疏导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一起去午收”还推出《人欢机唱午收忙》、《科技小分队助农民午收》、《明察暗访看保障》、《“抢”字当头夺丰收》等系列体验式稿件,都是紧紧围绕农民午收行动展开的。

在体验的过程中,不管是在颠簸的联合收割机上,还是在麦浪翻滚的田野中,不管是和农民一起挥汗收割还是走进农户家中体验生活,因为有了积极的参与和亲身的体验,记者在节目中就有了真实的体会,也有了不同以往的发现。这些体会和发现,不仅为报道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直观的、可以感受到的画面,也让午收系列节目更加真实,更加好看。

“一起去午收”采用的是一种生动活泼、贴近群众,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视性的采写形式——“体验式”采访,这种采访形式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报道形式,很受受众的欢迎。

所谓“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为了深入地理解生活,亲自去体验某一行业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报道的采访方式。“体验式”采访是新闻记者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于丰富报道内涵,改变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文风都有好处①。

优点一:“体验式”采访真实可信、全面深入

“体验式”采访不同于一般采访的“你说我写”,而是参与到被采访对象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一起去午收”中,记者与被采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共同走过的历程以及促膝交谈过的话语,无形中缩短了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些真心话和原生态的生活细节也就完全展现在记者面前。同时,记者参与其中,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收集资料,这样也避免了因被采访对象认知水平不足及个人情感等因素而导致的信息误差,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全面深入、客观真实。

优点二:“体验式”采访易于捕捉现场画面,既生动又有冲击力

传统的“我问你答”的采访报道形式虽然也可以获得大量信息,但总让人感觉不太生动,也不够尽兴,很难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而在“一起去午收”中,记者亲自参与午收行动,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将不停转动的联合收割机、满脸汗水的农机手、蹲在路边吃盒饭的农民和田间地头忙着装车的收粮户等鲜活的素材、生动的画面一一展现出来。

在《农机手老王的一天》中,记者和农机手一起坐在颠簸的联合收割机上,一同体验劳动的辛苦;

《人欢机唱午收忙》中,记者和农民一起挥舞镰刀收割小麦,一同感受丰收的喜悦;

《焚烧秸秆:并不全是农民的错》中,记者站在焚烧后的现场出境。由于秸秆焚烧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粉尘,嗓子干涩,眼睛刺痒,记者一边掐着喉咙、揉着眼睛,一边站在被烧成黑褐色的田地里现场解说,使观众朋友身临其境,进而对秸秆焚烧的危害也是感同身受。这种现场体验式的报道方式让新闻事实更生动、具体,更具有冲击力。

优点三:体验式采访有益于落实“走转改”精神

新闻文风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格和作风②。健康的文风,其内容真实深刻,形式活泼多样,会令受众喜闻乐见;而文风不正,会导致节目内容空洞冗长,语言刻板,势必影响宣传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新闻工作者要想改进文风,就应当深入基层,融入到群众生活中。在“一起去午收”报道过程中,记者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际的生活中用心去体验、去感受,从百姓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所采写内容真实、深刻;形式清新、自然;语言上也多为群众语言,形象、生动、极具亲和力。比如在《“抢”字当头夺丰收》这一报道,正是有了记者的亲身参与,才有了“时间不等人,午收趁天好”的感受;也正是有了记者的深入体验,才能真正体会到丰收果实的来之不易。一“抢”字,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午收的紧张和忙碌程度,也让主题更加鲜明,更为深刻。通过“体验式”采访,“一起去午收”系列报道可以说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了“三贴近”原则,也较好地落实了“走转改”的精神。□

参考文献

①王丽梅,《论体验式采访中的人文关怀》[J].《理论观察》,2004(2):83-84

②汪家驷,《论新闻文风》[J].《新闻战线》,2006(10):8-10

(作者单位:淮北市广播电视台)

4.信息技术让政治课堂更精彩 篇四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能力目标指出: 要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达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目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更生动有趣,信息技术在我们政治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课标在建议中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我们的政治课堂更有效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利用多媒体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让政治课更生动有趣。

形象导入,激发兴趣。七年级思想品德《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主要讲述生命的美好,让学生珍爱生命,让生命更精彩,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单靠说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就利用多媒体设置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对精彩生命的好奇与向往,导入新课水到渠成。政治课堂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时时有亮点,处处有乐趣。如在教学《青春自画像——青春故事——不为追星》这一课的时候,以前全靠老师一张嘴的讲述,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可有了多媒体后,教师做好教学课件,动漫短片一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知识点穿插其中,学习深入其心。政治课有了班班通的电子互动白板还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如在学习《感受祖国心跳》一单元时,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上台借助白板边展示边介绍祖国地理位置与地域特色,在动手中掌握了知识,记忆深刻。

二、重现生动场景背景,上政治课充满感情。

思想品德课虽不比语文课那么充满感情,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有感情的人,任何学习只要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触动了他们的心弦,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思想品德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教学情境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许多生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内容生发情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学时代》这一单元《享受学习》这一框,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在讲到学习中的苦与乐这一问题时,先让同学们观看贫困地区学生读书的照片和汶川地震中学生的照片。通过欣赏照片资料,把自己的周围环境与照片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进行对照,体会到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多么的优越,意识到拥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也是一种幸运和快乐,进而分析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排除政治课堂理解难点。

政治课堂中也有难点,对于难点问题就要把枯燥的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才会降低难度,易于理解。如九年级的“财产继承方式、原则、顺序”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为了化解这个难点,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把这个知识点做成动态flash,再配上声音介绍,让学生子先看先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接下来再来读课本,所讲知识点就更好理解了。

四、巧用网络资源,迁移训练,让政治课空间更广阔,让课程学习更有效果。

在学习“科技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一个板块中,可以提前让学生分小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有关资料,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科技知识以及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扩展了学生学习空间,拓宽了学生视野。不仅让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还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搜集运用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训练他们展示交流能力。

5.电子白板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篇五

黄梅县八角亭中学

刘 芳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普及,一种全新的具有高科技性能的教学工具-------电子白板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比黑板及电教平台两种教学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的教学模式。由于课程标准的改进和课程整合的推进,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了。特别是电子白板集多媒体和黑板为一体的新型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精彩。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那么,怎样在音乐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品质;怎样发挥学生音乐创造力;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兼备的优秀品质„„ 电子白板走进音乐课堂,为我们的这些要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资源库音乐备课和教学效率更高

制作音乐课件,需要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图片、符号等,这样导致把本该花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寻找资源上,而白板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白板系统准备了大量的学科素材,但不是现成的、固定的课件,我可以灵活的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设计和目标,应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形成自己的教案。例如在音乐教学中,经常要使用五线谱和音符,在以往的课堂上,我经常要画出五线谱,而在这个时候学生只能等我把线画好,上课时间就这样不经意间一点一点的浪费了,而白板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需要的时候我只须从资源库中将它们拖拽出来就可以使用,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利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功能辅助音乐教学有强烈的感染力

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属于典型的情感教学。音乐教育最富情感的艺术,情感体现来源于环境刺激。我在课堂中经常采用多媒体音画结合的优点来欣赏音乐,或在音乐课件中选择相应的音画创造意境。初中生因为年龄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和声音有着非凡的敏感性,他们能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营造的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

例如在八年级音乐《装扮蓝色地球》一课中,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先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后举出很多环保的例子,学生虽然听的也很认真,但并没有直观的感受,现在我先是利用白板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地球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多么的美丽,当学生沉浸在这美丽之中时,再导入一段人类破坏环境的视频,让学生看完说说有什么感受,这与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美丽的地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通过二者的对比,不需要多说什么,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而这正是这首歌要告诉我们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然后以歌曲的范唱音乐为背景音乐再出示一组表示各种景色或景物的图片,告诉学生要留住这些美丽的东西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这时再开始歌曲的学习,学生对这首歌的情绪自然而然的就能表现出来。

三、利用电子白板的可操作功能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热情

除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还需要用多媒体来拓宽他们的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设置情景,使他们身临其境,从中体会音乐的高低、长短、快慢、顿连、忧喜等等,进行想象和加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激发音乐创作的热情。

例如在节奏创编练习中,很多学生都觉得很难,不敢进行创作,而有了白板的帮助,只需要把基本节奏设置好,利用白板中的拖拽副本功能,学生可以任意地创编节奏,有的学生开始可能只是想体验一下在白板上用笔拉动的感觉,觉得十分的好玩,但是当我带领大家把他组成的节奏拍读出来后,刚才好玩的感觉一下就被成功的喜悦所取代,学生在不自觉中主动的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让学习活动变成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师生的互动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有了这样的尝试,学生在以后的创作中就更自信。

四、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让学生开展广阔的教学评价

电子白板的许多功能具有操作灵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了错误,我也能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为学生主动参与的交互式教学提供了方便,学生可以直奔教学主题,主动开动脑筋,和我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用自然、放松的状态,主动参与到各种演唱活动中。

例如我在唱歌课中,就利用录音录像,让学生在录像视频里,发现自己、纠正自己,提高自己的乐感和演唱的能力。在教学七年级音乐《在这黄金岁月》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歌曲的情绪怎样?演唱歌曲时注意掌握哪些特点?讨论后,我将学生的发言公布在白板上。然后打开视频,让他们聆听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的情绪,并让他们跟着哼唱。然后,我弹起钢琴教唱,提醒大家,我在录像,不少学生不以为然地笑了。教唱完成了,我开始播放刚才的录像,其中那些滑稽甚至不雅的镜头一经播出,全班沸腾了。学生发现了:刚才的学习过程,的确还没有引起自己必要的重视,如果老师再录像的话,自己要慎重对待了。我提醒大家,你们参与学习的过程,一直在录像机的监视之下。有人马上调整位置,端正坐姿„„ 我开始引导学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这个歌曲的特点,看看这些是不是被我们掌握了。学生边讨论,边哼唱,这次每个学生都比以前表现得更好,更投入,全体学生的自觉感悟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我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更洪亮,情绪更饱满,音高、节奏更准确。接着讨论采取哪些演唱形式来唱这首歌?马上有学生回答: “独 唱。”音乐课代表,一个漂亮、精神的女孩大方地走上台。我用钢琴为她伴奏,同时也录下了她演唱的视频。之后,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反复练唱,有趣的是,其中不少人还给自己设计了独特的演唱形式。当我再度把大家的演唱录像播放出来时,有学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演唱形式的建议。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6.猜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六

一、课题猜读, 快速感知

每一篇课文的题目都是课文内容、文章主旨的集中体现。让学生看到课文题目时, 先猜想文章的内容, 读的时候再对照印证, 可以快速地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有利于课文的整体感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这篇课文时, 可以通过猜测读课题激趣导入:

师: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 看到这个课文题目, 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

生1:我想课文可能会写赵州桥的形状。

生2:我想课文可能会写赵州桥的颜色。

生3:我想课文可能会写赵州桥的美丽。

生4:我想课文可能会写赵州桥的作用。

……

师:同学们猜得很多, 现在就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并对照印证你猜中了哪些内容。

再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类课文, 同样可以引导学生猜读课题。让学生说说看到课文题目, 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学生作出大胆猜想如:课文会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课文会写这个中国孩子会发出怎样的呼声, 课文会写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学生依据课题做出多种猜想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印证猜测内容。

这样以猜读充分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方法引路, 从整体入手, 无形中引导学生在猜读印证课文内容的过程中,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理清课文脉络。

二、猜读重点词句, 读中探究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机械的语言训练, 也不是单纯的读法操作, 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化难为简, 聚集重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文章重点词句作为突破口, 让学生在读中探究, 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猜读重点词句, 有利于迅速拉紧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准确把握文本, 走进文本,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如教学《掌声》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猜读重点词句, 探究文本内容:

师:同学们都抢着上台讲故事, 可是却有一个人不愿意上台, 是谁呢?

生:是英子。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 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眼圈红红的。)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 在这个句子中, 作者要通过哪几个关键词写出英子不愿意上台?

生1:“犹豫”。

生2:“慢吞吞”。

生3:“眼圈红红的”。

师:猜一猜, 作者为什么要用上这些词语?

生1:作者用“慢吞吞”是想突出英子上台的犹豫。

生2:作者想到英子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走上讲台, 对英子来说, 这是一件可怕的事, 她当时快哭了, 所以作者用“眼圈红红的”。

生3:作者是要突出英子当时的十分不愿意, 所以用“慢吞吞”。

……

这样学生通过猜读, 能自主发现“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等关键词, 并抓住关键词继续猜测探究, 透过语言, 走进英子的内心,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 第三自然段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猜读重点词, 探究作者的用词目的, 能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 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 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情感。

三、猜情感悟, 内化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传授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二是传承人类文化, 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 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后, 引导学生猜测作者或主人公当时的情感, 走进文章的角色, 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世界, 生成学生自己多元的独特感悟。

如《触摸春天》这篇文章的后半篇文字, 充满了大量的抒情, 显得非常感性而且抽象, 教学这样的文章就应多引导学生猜读。教师引导学生猜读:“怪不得连作者都感叹道,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同学们猜一猜, 此时的安静会对蝴蝶说些什么?”学生通过猜读进一步体验了主人公的生活, 走进盲人的内心世界, 更深入地感受到课文的人文意蕴, 体会生命的美好。再如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 文中有两处用上“静静的”一词。第一次是第二自然段“小钱静静地躺在床上”, 第二处是课文第四自然段“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两处可以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猜读悟情:“小钱静静地在想什么?台湾青年此时静静地在想什么?他们想的有什么不同?”从而更充分地感悟台湾青年平静下的那颗坚毅无比的内心, 进一步体会到这是一次海峡的拯救行动, 这是一次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 “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 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这一文章所要体现的主旨。接着再让学生猜一猜, 说一说, 小钱得救后, 有一天和台湾青年相遇了, 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这样通过不断猜读, 拨动学生的心弦, 撩起学生浓浓的情怀, 给孩子心灵的强烈震撼。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 教师在课堂中就要知其所想, 给其所需, 要充分考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猜读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通过猜读去感知、理解、感悟、体会文本内容, 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理解, 使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 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吕世虎.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7.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七

关键词:教育;数学;精彩;问题;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教学观念,摒弃原来陈旧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单纯的“数学问题”,使“心脏”失去了活力,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又一个枯燥的答案。要想转变这种“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需要从问题情境入手,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的氛围,搭建一个认知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

电工师傅要从电杆离地面3米处向地面拉一条长5米的电线,求地面电线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聪明的电工师傅一下子就确定出了点A,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

问题一出示,立刻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

二、拓展教材内容,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我以教材为依托,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的同时,将教材中的内容适当进行拓展,不但优化了教学,而且激发了学生相应的情感和积极的求知态度,使他们体验到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中培养创新意识。

三、搞活课堂气氛,提高参与热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变原来的领导者、指导者为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要求学生经历、体验、合作、交流,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营造的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活跃的氛围,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参与热情高涨,反之则参与热情低落。为了搞活课堂气氛,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适当地采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愉快。

2.尽量多地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成功。

3.尽量多地让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四、丰富作业形式,打开思维空间

传统的数学作业无非是写与算,正是这种单一而枯燥的方式,束缚着孩子们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囚禁于冗长的定义与繁琐的计算中,而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因此作业功能、内容和形式也应随着教材体系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讲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我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份观察记录——你身边的哪些事物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或制作一件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小制作,并简单写出制作方法。

讲完《勾股定理》,我留的作业是:除了勾股定理,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哪些伟大成就?你有何感想?

8.“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 篇八

牡丹江市景福小学吕云杰

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给人最显著的感觉就是图文并茂,版式多样,色彩明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这些特点为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为了更好的用活数学新教材,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保持“童贞”,发挥“童心”,吸引“童趣”,开发“童智”的原则下,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贴近生活,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座位卡,说:“今天老师要给你们重新排座位,好吗?”学生一听,很兴奋。我话锋一转:“不过这个座位要你自己根据老师发的座位卡来找,你们有信心吗?”学生们个个跃 1

跃欲试,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信心!”我笑着说:“老师相信你们,不过,在找座位前,你有什么问题吗?”细心的小朋友一看手中的卡片,其中有的小朋友就说:“怎么有第5组、第6组、第7组、第8组呢?(我们以前只分四大组)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我趁机说:“是啊,谁知道老师这组到底是怎么分的?”学生们稍作思考,就有答案了。原来老师是把每一大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所以现在一共有8个小组。明白了这一点,学生们纷纷开始找座位,当然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有的还要请别人帮忙。等学生坐定后,我让找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很快找到座位的。同学们纷纷说:先看一看自己是第几组,然后再看一看是这一组的第几个。我趁机又问:“想一想,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现在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我让大家一起看,班长坐在哪里?体育委员坐在哪里?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里?……并板书:第()组第()个。通过这样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生对“确定位置”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的教学活动开展起来也不难了。数学只有与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我把本来不容易掌握的“确定位置”用排座位引入,使这一内容生活化,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二、主动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自

主学习的潜能,相信学生是能够进行探究的。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和“点石成金”的技能。如教学“认识厘米”后,为了引出“米”这个长度单位,我让学生分组用学生尺去量教室和黑板的长度,学生们纷纷动手去量,有的量,有的数,有的记,干得还真是有模有样。不一会儿,任务就完成了。我问:“谁能告诉我,黑板有多长吗?”有的小组说:“黑板有19个直尺长。”有的小组说:“黑板有25个直尺长。”我故意生气地说:“怎么你们的答案不一样,一定量得不认真。”学生们很不服气,都说没有错,不过又不知是什么原因。后来,终于有同学发现,原来他们用的尺是不一样的,一个是20厘米,一个是15厘米。答案似乎找到了,我及时表扬了那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可是我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那么,教室和黑板到底有多长呢?”能说成是“19个直尺长”或“25个直尺长”吗?有几个学生一听,开始埋头算了起来,可是,一时又拿不出答案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学过超过一百的数。我又说:“要是老师让你们用学生尺去量操场的长,你们觉得怎样?”几个嘴快的学生说:“太麻烦了。”其他学生也纷纷说:“是啊,太麻烦了?”又有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说:“老师,你有没有比厘米大一点的?”?我说:“有啊!是不是大一点的长度单位?我这儿有一个单位是“米”,(我出示了一把米尺),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现在你们想用什么来量黑板和教室的长。”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用米尺量。”我又请几位同学来用米尺量出了黑板的长度和教室的长度。至此,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

用米作单位。这个知识不是我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孩子们有这样大的潜力,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是宝贵的,他们一生都忘不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生动、活泼、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三、巧妙安排,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兴趣活动,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材中许多地方(特别是主题图、习题插图)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情景,但是它们毕竟是静止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例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创设这样一种情景:老师与学生做“开汽车”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后面跟4个学生,学生进入情景,画面动起来。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教师模仿汽车到站,又上来3个学生,教师问:“上来了几个同学?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又到一站,下去2个同学,教师问现在车上有几个同学。游戏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刚才游戏的过程,最后抽象出算式4+3-2=5,这样比教师干巴巴地讲,更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除了用游戏这种方式外,还可以用童话、故事、多媒体课件、引入生活情景、帮小朋友解决问题等方式让课本静止的画面更形象,更生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来。

四、多感官参与,使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说、好动。他们的智力发展一般要经历“动作把握”、“语言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新教材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学生安排许多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手、脑、口都动起来,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手、口、脑是不分家的。例如:学习2-10各数的组成时,都是按:“动手操作学具--看具体形象说一说--逐步抽象概括”的顺序来安排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可把这些摆、看、说、听、记的内容全部放给学生,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在摆、说、听、想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真正动了起来。这样不但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通过锻炼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手、脑、口并用,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让学生活起来。

数学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新教材为学生小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例如:在教学9+5时,教师就可以放给学生,让小组内的学生自己去探求算法。探究中有的学生会先把9凑成10;也有的喜欢先把5凑成10;还有的同学是数到9后,再一个一个往

上数…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能经历多种算法,并逐步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不仅对每种算理都有所体会和收获,还促使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体现了个性化学习。

9.好的教学基本功让课堂更精彩 篇九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这次参加小语基本功的培训,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在课堂上,一位老师基本功的好坏将直接对学生造成很重要的影响。

先说说写字吧。我一直认为写字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抓,从认识一横一竖开始,就应该教他们怎么写漂亮、写端正,这样才能写好完整的字。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因此,我告诉他们,写好一个字,就应该写好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基本笔画又有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一开始,我就着重教他们在田字格中练写笔画,每一个笔画应该怎么起笔,怎么收笔,我都不厌其烦地说个不停,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的笔画越来越干净漂亮了,那些“小蚯蚓”“小木棍”都不见了。接下来我就试着让他们在田字格中写简单的汉字,每次我在进行范写时,我都要提醒大家注意横是从哪个半格起笔,竖是压在竖中线或是靠近竖中线,撇是短撇还是长撇,从哪个位置开始起笔等等。就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对于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都基本上能把握住了,很少有同学写出格的现象,字也越来越端正了。有一个实习老师来跟班实习,她听我上了几节写字课之后对我说:“郭老师,您对小朋友的写字指导真是太绝了,我们以前的老师根本没这样细心地指导过我们,我在您这里学到了很多。”我只是笑笑,告诉她,这就是教学基本功。一年级小朋友你不严格点,等他们养成糊涂的习惯了,想让他改也很难改变了。后来教结构偏旁时,我又提醒孩子们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如:左窄右宽、上短下长等等。平时我在黑板上板书或批改作业时,我都尽量规范地写好每一个字,我经常教育孩子们一定要养成这种认真书写的习惯。慢慢地我班学生的书写越来越有进步了,上回学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进行现场写字比赛,我们班参赛的同学包揽了年级一、二等奖,比赛结果一出来,我甚是欣慰。

再说说课堂上的合作交流。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交流。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也经常是满堂灌,觉得只要把知识教授给他们就行了。后来通过不断地听课、学习,觉得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是真正实施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孩子们合作、交流,课堂上气氛活跃不说,主要是锻炼了孩子们之间用语言交流探讨的能力,问题也迎刃而解。后来我在教学中也注意给学生多留一些交流探讨的时间。就说上回教的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开始孩子们看到这个题目也是不知所云。现在的孩子大都困在钢筋水泥的“牢笼”里,很少去体验大自然中的生活。他们的快乐不是玩游戏就是去爷爷奶奶家玩耍。而当我提示他们可以像学过的课文《风筝》那样,找一些自己贴近大自然的话题来说,孩子们如梦初醒。我随即安排他们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在大自然中收获的快乐,孩子们回想起曾经在大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在小组同学的提醒下,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一个个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快乐不言而喻。到个人汇报时,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一个个争先恐后,有说打板栗的,摘桔子的,上树摘柚子的,下塘摸田螺的,还有观菊展的等等。这可跟平时写日记的选材大相径庭。看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合作去探讨、交流,比老师一个人说效果好多了。我在听过了大多数同学的汇报之后,我又要求孩子们把其中的快乐再详细地说给同桌听,孩子们兴致依然很高,一个个都在回味当时那份用身心感受到的快乐,有些甚至说被板栗球扎了脑袋,依然很快乐。后来我让同学们把自己说的详细地写下来,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10.互动,让课堂更精彩 篇十

【关键词】 预设互动练习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我们使出浑身解数,恨不得将所知道的知识倾囊相告,然而学生的一脸茫然和模棱两可的答案让我们的教学热情悄然降温。身为教育的践行者,我深感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的大脑中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教学方程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与大家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一、预设让生成更精彩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注重师生的精彩互动,而不是教师一个人说“单口相声”。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目标首先要明确,使学生明白我们这节课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才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课堂内容的设置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师事先要深入的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根据目标预设相应的问题。

首先,问题的设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这里的实际包括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等等。使学生看见问题,明白问题的意思,能够锁定回答问题所用的知识的范围。

其次,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材,围绕重难点展开。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是多年担任同一学科的教学,常容易犯经验主义——课前随便的翻开课本,胡乱地看几眼,就胸有成竹地上课去了。结果呢?课堂内容不紧凑,条理不清晰,常常讲完了,才想起还有个地方忘讲了。我们的学生每年都在变,我们不能总用一套理论,来应付前进中的学生吧?还要预设问题的答案,学生可能会有哪几种答案,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得到最佳答案。比如,在讲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x-y=3

2x+3y= -9

要消去未知数X,X的系数可以变成几?学生的答案有:10,20,40等,那么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X的系数变成几,有利于计算简便,让学生比较得出是10,预设学生易错的问题,便于引导,纠正,避免学生的做题时出现类似的问题。

又比如解方程组时有这种题就是学生经常容易做错的题

2x-3y=8

5y-7x=5 ,

学生习惯了同一未知数位置的对应关系,而不易察觉未知数位置的错位关系,像这类题就可以在预设问题时写出来,便于警示学生认真看题,这样就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再者,预设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接触到问题,就让学生交流,讨论,那么我们的思维只是学习好的学生的运动场,一部分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其他学生的思想。思考是知识的重组,强化,是消化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盲区,提出质疑,重点讨论。

二、互动让课堂富有生命力

互动的课堂最精彩。我们经常抱怨学生不动脑筋,这就是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新课程要求体现学生是课堂的小主人,让他们自主学习。刚开始,学生肯定会手足无措,难以上路,我们的老师要耐心的鼓励,引导,给予肯定,并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加以纠正,要对学生有信心。作为教师自己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因为一两节的不成功,就灰心丧气,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坚信,假以时日,我们的学生会爱上这个角色,只是自觉学习的习惯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

预设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对这道题的看法,然后大家求同存疑,挑选有代表性的答案交由全班同学探讨,大家都认可了,可以附带而过。提出异议的问题再在全班探讨,共性问题可由老师点拨解题思路,再交由学生探讨,而不能由教师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做等腰三角形,对折等腰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每个同学都在练习本上写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小组交流成果,分组展示,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划去重复的性质,弥补遗漏的性质,最后的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重要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地边上的中线,地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当然像第三个性质语言比较难组织,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

通过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同时做小动作的同学没有了,说闲话的同学没有了,大家完全融入到了课堂学习的气氛中,自然提高了课堂效率。这一系列步骤,真正使学生理解这道题的含义,充分消化掉这道题。

三、练习让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数学成绩提高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练习,当学生掌握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之后,我们最好配备一定的练习题检测一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上的漏洞,以及步骤中的不规范的之处。只有这样教師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纠正,让学生明明白白的求个“真”。

总之,改变才有突破,虽然道路可能曲折,但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成效。

11.教学机智,让课堂更精彩 篇十一

纵观课堂的40分钟, 学生是开心愉快的, 意犹未尽的, 知识点、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40分种, 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均沉浸在紧张的“闯关”学习游戏中。是什么让每个孩子愿意积极投入到紧张有趣的学习中?上课教师运用了什么策略?答案显而易见:有效的“游戏教学”组织形式和有效的“课堂激励机制”的使用。

一、游戏组织形式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 是快乐的源泉”。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游戏是一种能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恰当地把游戏引入课堂环节, 不但要设计游戏鼓励学生“玩”, 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玩”, 让他们在游戏中参与语言交际, 培养思维能力, 把知识融于游戏中, 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本节英语课中, 教师就把教学流程设计成一个又一个闯关的游戏板块, 巧妙地把教学内容揉进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 充分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整节课中, 学生没有学习的厌倦感, 相反, 始终对学习充满着期待。

二、游戏组织形式提高了学习的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是用情感认识世界的。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不单单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 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等情感因素。游戏教学的趣味性, 能激发学生内在需求的动机, 在游戏中, 合作形式增强了生与生之间的情感, 游戏教学的竞赛性, 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成就感, 从而促使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得自悟, 合作交流,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化“苦”为“乐”。本节英语课中, 教师充分运用了游戏的这一特点, 巧妙设计关卡, 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基础上,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强好胜的心理满足感、成就感, 又辅以其他手段, 适时地调控好学生个体、群体的积极情绪, 让学生觉得那是为完成“游戏”而“努力学习”, 而非为了“努力学习”而完成“游戏”。在这样的积极思想驱动下, 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 学习的体验是真真切切的, 于“游戏”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学得高效, 学得趣味盎然。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就是一种需要, 一种为完成游戏而必须完成的需要。学习的实效明显要高。

三、激励机制促进了学习动力的形成

学习动力是以学习动机为核心, 由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动力系统。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很多:目标激励就是其中之一。列宁曾指出:“目标是方向, 是灯塔”。在本节英语课中, 教师巧妙地运用了目标激励法, 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力。如课堂中, 教师设计了两条目标线索:一是暗线, 即教师心中的本节课须学生掌握的教学目标;一是明线, 即打败“灰太狼”, 解救“美羊羊”。在实施明线目标下, 又分解为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 即一次又一次的“关卡”。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时地投出“闯关目标”, 激励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攻关”达标, 直至达到最终“目标”———解救“美羊羊”, 打败“灰太狼”。

12.“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 篇十二

刘仁八镇中心小学

肖凤莲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集图像、音频、视频等于一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逐步走入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学生在现代化教学中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真情实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语文知识, 真正实现了我们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

农村

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

《语文新课标》在前言中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语文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很显然,作为一名一线的农村教师,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语文课堂要高效,必须有效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精心组织策划下,才能在单位时间内解决更多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然而,如果仅为了体现教学模式的变化,而使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话,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巧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我个人认为要真正实现语文高效课堂,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深钻教材,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只有深钻教材,才能正确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必须设计出一整套合理的教学流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才能随机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做到应付自如。在四年级语文S版上册的教材中有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新型玻璃》,在教学此文时要求学生掌握文中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作用,这是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那怎样突破这个重难点呢?课前就应该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充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讲授《新型玻璃》这一篇课文时,我觉得我们乡镇的邹爱华老师的教学过程就设计得很巧妙。这主要便现在:

(一)导入新颖。她先用课件出示一个谜底是“玻璃”的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学习的对象。然后,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玻璃,说说它们的作用,这样又巧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了解普通玻璃的作用。接着教师又巧妙质疑:“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几种新型玻璃,大家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吗?”这样一来,既引出了课题,又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巧用网络视频,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什么是新型玻璃。在揭示课题后,邹老师她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新型玻璃的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很快了解了这几种新型玻璃。

(三)学法引路,自主探究。在学生很快了解课文后,教师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第一种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很快学生就掌握了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种玻璃,学生也表现十分踊跃。就这样,在活动中,学生既掌握了新知识和学习方法,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又都得到了提高。接下来,余下的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就能很快用自己学过的方法将它们读懂了!

二、把握课堂主旋律,所有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只能是为教学服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比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在导入课题后,我播放了一段《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电影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走入那段难忘的岁月,初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严峻,体会在烈火中的邱少云的抉择,感悟他伟大的崇高形象,这为学生接下来能更好理解文中的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历史题材的课文时,我们也可以围绕自己的教学目标从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资料,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虎门硝烟》一文可以通过播放吸食鸦片的那些人的图片,学生观看后可以直观了解鸦片对人类的危害,再从网上下载有关虎门硝烟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了解当时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以及林则徐在虎门硝烟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不要让这些资源成为我们的累赘。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网络上各种教学资源纷繁复杂,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学会一些信息技术皮毛的老师来说,觉得网络上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常常会下载一些课件来为我们的课堂服务。但由于我们这些农村教师课程负担量重,往往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修改这些课件,有时候课余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往往就把课件下载来后,直接用于自己的课堂上。这时侯,由于课件不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的,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很好的吻合,导致课堂教学流程安排不紧凑,从而让我们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结果,教师教学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是囫囵吞枣,本来设计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却往往要两三节课才能完成。如此一来,教学效率还抵不上不用课件的好。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要学会一些简单制作课件的方法,然后在使用别人的课件时,要把别人的课件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简单的修改,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课件才能真正发挥它特效功能。

四、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好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课前导入很重要,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很好利用课文插图,激情谈话引入课题,像《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 „这些类似写人的文章,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猜谜语导入,课堂伊始,课件出示谜语,让大家竞猜引出课题,比如:《失去的一天》可以出示谜底是“时间”的谜语让大家猜,活跃气氛„ „总之,不同的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其次,课中的探究也不可忽略。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在品读祖国的语言文字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活动是文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学生找出这段话后,就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体会作者此时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作者只能眼睁睁看着最亲密的战友被烈火活活烧死的痛苦,继而体会这段话在文中表达的重要性,是为了从侧面来烘托邱少云伟大的光辉形象——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胜利,自觉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教师,应该把这段话制作成幻灯片,并使用标注或字体的颜色选择功能,在学生找出重点词后,将重点词打上重点记号或将字体改变颜色引起学生注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朗读。这个时候,为了感受邱少云内心的坚定,还可以把烈火中的邱少云那一段视频给学生重复播放,想象此时邱少云内心的活动,走入邱少云的灵魂深处,进一步感悟他崇高精神品质。教学此文时,好多学生在观看视频和朗读了这些令人感动的语言后,都能结合具体的字词,谈了自己的真实的感悟。有的孩子说:“我从‘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体会到邱少云很坚强!”还有的孩子说:“我平时被开水不小心烫一下,就会痛得尖叫,可邱少云被烈火包围却一动不动,我体会到顽强的意志力,他为了战友和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是呀,就是这样伟大的一位好战士,一个我最亲密的战友,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或活活地烧死,我的内心该是多么痛苦呀!”另一个孩子饱含热泪满怀激情地说道。„ „有了视频的辅助,孩子们结合生活的体验,很快理解了文本,同时对烈士邱少云更加敬佩,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灵魂也受到了熏陶。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下载合适的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老师范读或学生朗读,在听觉和心灵的撞击下很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从中也回味无穷。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深钻教材,多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巧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单位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高效课堂”。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学刊》

2010年08期

13.质疑,让物理课堂更精彩 篇十三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 激发学生主动质疑

初中物理教材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读性强, 构图极为直观形象. 教学中应注意尽力发挥教材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预习中找出疑点, 提出疑问. 预习“密度”一节后, 提出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块形状不规则的铁块, 怎样求它的密度?教师要求学生自选器材. 设计测量某矿石密度的实验方案. 显然,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测量性实验, 选用器材涵盖天平、量筒、弹簧秤、烧杯、杠杆、细线、水等, 所用的知识涉及密度、浮力、受力平衡、杠杆平衡等, 学生可根据已学到知识发散求解. 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 然后通过对比讨论, 选择最佳方案. 同理, 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也有多种多样, 这是训练学生敢于发散质疑的好课题.

二、创建生动有趣的情境, 使学生愿意质疑

教学形式单调, 学生的兴趣就提不起来, 这是不变的事实, 要学生主动参与就更加难. 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 在一次组内公开课上, 讲“光的直线传播”这节内容时, 笔者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游戏、观察、思考、讨论、提问. 首先把学生分为四组,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讲台利用投影仪做手影游戏, 然后请各组同学观察、思考、讨论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问题, 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看哪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 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讨论积极热烈,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 1. 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2. 为什么影子的形状与手形是一样的? 3. 为什么手动影子也跟着动, 它们是同步的吗? 4. 为什么影子是黑色的? 5. 如果手是透明的还能形成影子吗? 6. 医院手术时的无影灯怎样做到无影的? ……各种各样的问题汹涌而出, 不仅活跃了整节课的气氛, 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更提高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质疑能力, 当然这样做难免会出现很多难题、怪题, 比如第六个问题“无影灯”. 这也是考验教师的时候, 教师可以叫学生充分利用资源, 回去查资料, 做实验等手段, 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又发现问题.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教具, 如采用多媒体、挂图、或适当时还可以采用户外教学, 让学生耳目一新, 有感而发出疑问, 久而久之, 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三、选择载体, 提升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

学生自主质疑、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学生在亲自探究过程中, 动口、动脑、动手, 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同学间合作交流, 师生间相互对话, 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认为如果以物理实验探索活动为载体, 一定能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能力的提高.

在摩擦力一节教学中, 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还可能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有关? 我让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器材, 然后请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虽然最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均无关, 但学生对影响滑动摩檫力大小因素有了更深的理解, 质疑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探究, 学生间互相合作自己解决,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自身质疑的能力, 更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14.追问让课堂更精彩 篇十四

一、投石问路巧追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中要精巧的点拨,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点拨”得过多,学生就会缺少思考与表现的空间;“点拨”得过少,学生的思维与才智又得不到拓展;“点”得恰当,“拨”得其所,才能“点拨”出一个充满理想和灵性的课堂,教师的“点拨”要靠“巧追问”。

《平移和旋转》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平移,接下来我们重点探索平移的问题。

(出示房子图)

师:这里有房子图,能不能想办法知道它平移了几格?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给你的房子图。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知道房子图平移的格数的?

生1:我们是把房子图纸片摆在图上,一格一格地平移,一共平移了6格。

追问:如果没有房子图,你也能数出房子图平移6格吗?

生2(很激动):我们就是没用房子图,也数出6格的。(演示)我们是找到这两个点,数一数两个点之间的格数正好是6格,小房子图就平移了6格。

(指着平移前的房子图上的两个点)追问:找这两个点行不行?

生3:不行,这还是平移前图形的两个点,图形还没有平移呢!

(又指平移前房顶上的点和平移后屋檐上的点)追问:找这两点行不行?

生4:也不行,这两点不对应,屋顶上的点怎么会平移到屋檐上了呢?

小结:确实,数平移图形的格数,一定要找到对应的两个点。(板书:对应点)

本案例中,通过教师投“石”问路巧追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思考怎样的两个点才是“对应点”,让学生习得方法的同时,思维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二、去伪存真细追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大多时候,错误也是一份难得的教学资源。正视错误、善待错误,教师引领学生品味错误,那么错误就会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促使课堂生成以外的精彩。

借助错误的资源,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追问,学习恰如剥笋一样去伪存真。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还不那么透彻,这就需要教师细细的的引导、细细的追问,第一次辨析中,学生明白了分数产生的前提是要“平均分”,第二次辨析中,学生明确了表示一个分数还应看清“平均分的份数”,课堂上师生之间这种“原汁原味”的互动交流,是那么的自然、灵动。

三、意外拓展奇追问

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确实,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回答,给予积极地回应和主动激疑,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在探究得出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顺利完成了练习,教师随手出示一道练习(770+70)÷7,目的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题目用乘法分配律都是简便的。这时有一个学生叫了起来:“老师,你写错了,那个应该是乘号。”教师一看确实写错了,正想把算式改过来,又有一个学生叫起来:“老师,我能很快算出这道题。”这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了这道题的解题过程。(770+70)÷7=770÷7+70÷7=110+10=120还没等他写完,学生悄悄议论起来。这时教师又趁热打铁出示:(1)375÷125+625÷125;(2)120÷4+120÷6。其他学生迅速在本子上计算。教师提问:“完成之后,你有什么发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争着发言。生1说:“我刚才用上面的方法计算出两道的结果是8和12,又用一般的运算顺序计算,结果是8和50,结果不一样。”生2说:“我们刚才讨论说有除法分配律有错误,可能根本没有。”生3说:“除法分配律肯定是有的,不然式子1怎么可能用除法分配律来解决。我觉得我们用除法分配律时肯定有条件限制。”看来,学生已经有所感悟。教师接着学生的话追问:“你觉得需要什么条件?”学生陷入了沉思,教师引导追问:“我们结合刚才做的第一道和式子(1)(2),观察一下,同一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第一道题和式子(1)中除法分配律可以运用,而式子(2)就不能?小组讨论一下。”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终于发现除数相同,才可以运用除法分配律。教师再次追问:“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这时又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加法分配律、减法分配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纵观上述案例,教师一次无意的“节外生枝”,螺旋式地奇妙追问,让学生进入一个新的探索领域,真正感受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让学生的思维也“更上一层楼”,真的是“课已终,情犹存,意更深”。

追问的艺术是教学的艺术,更是引导者的艺术,教师恰当地追问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自然而鲜艳的花朵,教师恰当地追问能够让课堂生成智慧的天堂。

注:此文系常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张金.“追问教学”的追问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09(01).

15.让对话使课堂更精彩(网友来稿) 篇十五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从此可看出,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无疑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使阅读教学更为生动、有效呢?关键之所在必须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真正和谐起来,使课堂教学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下面就谈谈个人的浅显看法。

一、师本对话,预设课堂教学的情景境界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所在。我们只有与文本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品位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思想与感受,读出自己的惊喜,才能在课堂对话中游刃有余,才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 。如《向往奥运》,理解重点句子:“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在那一时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老师在课前搜集一些奥运会上精彩的场景,课堂上引领学生回放王一夫已0.2环之差夺得金牌,埃塞俄比亚选手图鲁和白人选手手拉手绕场庆贺的这一幕幕镜头,学生的情会自心底涌出,就能与文本流淌的情感相交融。披文入情便会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热情被充分的调动,那么此时,声情并茂的朗读目标的完成就不再是模仿老师的朗读技巧了。

二、生本对话,激发思维火花

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最后一节,我抓住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深入小鸟、大树的的心理,进行心灵与文本的对话,设计了这样两个说话练习:

师: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并为你的朋友唱了歌,现在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让学生尝试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在交流中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诚信的可贵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在学生们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最后我又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你作为这一篇美丽课文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

一声声真诚的肺腑之言,说出了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地与文本对话,让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让语文阅读成了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活动,也成了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

三、师生对话,营造课堂平等的合作氛围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从而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课堂上指导学生读书时,我常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同学的朗读比赛中,与自己的学生比个高低;在评价学生朗读的同时,我也常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朗读;当学生回答问题很有创见的时候,我会大加赞赏:“你真棒,老师得向你学习”;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在课堂上说:“下面请我们的小老师教大家学这个生字”。每当学生走上讲台,从他们的步履和神情中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内心是多么激动、自豪,而台下的同学也被这种互动形式所吸引,兴致勃勃地听着同龄人的讲解。我想,这就是师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最大魅力吧!

四、生生对话,生成新的见解

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彻底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当听众的状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吸收,学生间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在这种对话中不乏有讨论、辩论,不乏有新思想,新观点。我想也正是由于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知识不断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同时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记得某位老师在教学《三袋麦子》时,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课上,老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内容后,抛出一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即“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中,你最赞成谁的?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学生按不同的选择分成三大组,二人至三人结合进行互说,最后,全班讨论。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接纳,相互提高。学生的发言简直是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生:我最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聪明又能干。一年时间,原来的一口袋麦子经过它的劳动,增加到堆满了麦囤。如果是我,我也会像小猴那样做的。

生:我不同意它的观点,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了地,自己一年都没吃到,我赞成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也爱动脑筋,很勤劳呀。你瞧,它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得多高兴。

生:我反对。小猪不为以后着想,把麦子全吃光了,以后挨饿怎么办?所以,我赞成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肯为将来打算,它等把家里的食物吃完,再慢慢吃这些东西,而且它很细心,经常搬麦子透风、晒太阳。

生:我也有补充。我奶奶说:“富由勤俭败由奢。”小牛最节俭。

生:我还是最欣赏小猴,第二年它收获了那么多麦子,又多又新鲜好吃!

生:我认为他说得不对,小猴把麦子全种下地,万一那一年遇到水灾、旱灾,使麦子颗粒无收怎么办?

生:老师,如果是我,我会用一半的麦子磨成面粉做好吃的,再把另一半麦子播种下去,好让来年有很大的收获。

……

此时的课堂成了学生间表达与交流的乐园,你的感受,他的感受,我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学会欣赏,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交流。虽然在辩析中并未得出什么统一的结论,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激活。

因此,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确实是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探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作者邮箱: ywgywf88@163.com

[让对话使课堂更精彩(网友来稿)]

16.歌声让地理课堂更精彩 篇十六

片段一: 质疑歌词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风你轻轻的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轻松舒缓的歌声, 把我们师生融入微风拂面的海滨军港的夜色之中, 伴着音乐的节奏, 我的地理课开始了行程。

同学们, 海滨的夜朦胧美丽, 海滨的风宁静温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夜晚海边的微风是怎么形成的, 风的方向又是如何呢? 我的话音刚落, 听着歌曲的学生兴奋起来, 一边认真查找教材上的资料, 一边与同组的学生仔细分析研究, 归纳总结出夜晚海边的风向问题, 不到5分钟, 学生兴趣高涨, 争着抢着展示回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所得的成果。展示画面一, A学生口述法: 夜晚地表冷热不均, 海洋温度高, 气流上升, 近地表气压低, 海边的陆地温度比海洋的低, 气流收缩下沉, 近地表气压高, 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形成了风, 所以说, 海风你轻轻的吹, 这是一个简单的“热力环流”, 热烈的掌声是同学们的认同, 是同学们的赞扬, 但也留下美中不足, 风的方向呢? 展示画面二, B学生图示法: 如图所示, 白天海边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称为海风, 在海边旅游的人们感觉凉爽, 夜晚海边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称为陆风, 我认为, 歌词写错了, 应该说陆风轻轻的吹, ( 同学们大笑) 一石激起千层浪, 到底谁错了, 一个讨论的高潮来临了, 学生之间, 小组之间争得面红耳赤, 甚至跑到前面找我来做裁判, 课堂气氛真的活跃起来了, 学生完全自主、自由了, 在争论声中, 纠正了错误, 用完整准确的语言, 展示出所得结论, 歌词真的写错了, 与此同时, “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个教学中的难点, 就这样轻松的解决了。面对着情绪高涨的学生, 我又让他们分成组, 分别探讨了“山谷风”“城市风”形成的原因, 学生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 在“做图”“观察”“思考”“归纳”“推理”“探究”“体验”和“创作”中, 把刚学到的课本理论与生活实践圆满结合, 我看到我的学生真成了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者了。就在我宣布今天圆满结课时, 一位学生再次站起来, 大声的唱起歌来: “无论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高亢的歌声, 热烈的掌声, 引出了下节地理课的内容———“季风的形成”。

片段二: 分析歌词梳理学习知识点

在教学中, 地理知识点琐碎繁杂, 而歌词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术语, 应用学生熟悉的歌词, 引导学生分析歌词, 同样能够完成地理学习任务, 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 在学习《长江》时, 我一改过去按照长度, 流经的省市、支流等教学模式, 而是借用通过分析《长江之歌》歌词, 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出我国第一条大河特点的。歌词中: “你从雪山走来…… ( 地理知识: 长江的源头———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 , 春潮是你的风采 ( 地理知识: 长江的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 春季气温升高, 积雪、冰川融化, 形成规模宏大的春汛) ; 你向东海奔去 ( 地理知识: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绝大部分河流东流入海, 长江入海口东海) ; 惊涛是你的气概 ( 地理知识: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落差很大, 多峡谷、险滩、急流, 沿途惊涛骇浪, 水力资源丰富)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 地理知识: 长江干流流经12个省、市、自治区, 分上、中、下游, 沿途地区民族众多, 长江是沿途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及生活用水) ;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 地理知识: 恰说明长江支流众多, 河湖密布, 穿越深山峡谷流经高原、盆地、平原, 有充足的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 。整个课堂内容的设计虽然都是分析歌词, 实际上是在歌词中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 我又把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借用过来, 引导学生体会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对我国长江的治理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让学生学会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方法, 然后总结出治理开发长江的措施, 最后伴着歌声,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探讨了三峡水电,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这样, 学生在分析歌词中梳理知识要点, 在歌词中牢牢地记住重要的知识点, 轻松地完成学习内容……

17.等待,让课堂更精彩 篇十七

关键词:等待;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21-01

如今在不少课堂上,存在着这种现象:教师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做“例行公事”,置学生于课堂之外,教学成了演绎、完成教案的过程。而且课堂上常常是一些尖子生唱主角,后进生只能默默无闻。究其原因,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尖子生回答问题能回答到点子上,能配合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从表面看,老师们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无可厚非,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要从关注个体开始,尊重个体差异。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学会“等待”。等待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也是教育的耐心和宽容。

一、等待,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垄断课堂,学生多数是呆如木鸡。偶尔的提问也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虽然教师讲的很耐心,很透彻,学生思考的时间却很少。教师更多时候是把答案强加给学生。在课堂上刚提出问题,就找学生回答,回答不出来则换另外的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了。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留下充足的时间去等待学生思考了吗?

美国学者罗威通过有关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生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小;思考之后回答问题的现象增加;从事实推论得出的论述增加;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做出的贡献更大。

在教学中笔者就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开始回答问题时总是不着边际,而笔者总是不厌其烦的用言语去开导他。有一次,笔者决定耐心等待他自己独立回答,中途不干预,只是微笑的关注他。这一次的开始与前几次并无不同,但结果却是他自己将纷乱的思维整理完整,正确而顺利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由此可以看出,一节真正对学生起到高效率学习作用的课堂,应该是一节“不温不火”的课堂。整个课堂应该充满了思维涌动的过程,这些思维的引发者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活动与评价等。正因为如此,课堂中就需要有一种“等待”,这种等待,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充分思考问题的本质。

二、等待,让学生在心理上自我超越

当学生走进课堂后,他往往扮演者双重角色——认知者与体验者。作为认知者,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作为体验者,学生时刻感受着课堂上不同的心理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当课堂上学生呈现兴奋愉悦或焦躁不安的情绪时,作为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正处于活动点,他们正在体验着。同时学生对自己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也需要时间,教师此时请退让一边,保持言语上的沉默,用一些非言语效应如“微笑效应”“站立效应”,等待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超越。

比如在今年刚接手的班级中,有一个初二时就已经“大名鼎鼎”。是有名的调皮鬼,物理从来不学,期末考试还向老师扬言,我考零分送给你。听到其他老师对他的评价,笔者并没有气馁。第一节课,笔者就提问他。第一次,他的回答让同学们大失所望。笔者适时点拨了他,经历几次思维冲突,终于他把问题完整的回答出来了。他坐下后,笔者发现他的眼中充满了感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直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等待也就意味着教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也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充满信心。

三、等待,留给学生猜想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提出: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科学的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对科学猜想与假设的提出,绝不是胡猜乱想,是在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这种猜想有利于学生对新科学知识的形成做铺垫。

在课堂中,如果为了探究某一科学知识而进行的科学实验,在“等待”实验现象出现之前,一般有一段时间。这时教师可以抓住这段时间,要求学生对可能的实验现象进行猜想,以增加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科学知识的构建。在学生观察后,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甚至是自学教材的时间,不能匆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等待”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与假设,就是学生对可能出现的新科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碰撞过程,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构建新知识体系的准备阶段。

四、等待,给学生反思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必然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学生的错误可能很幼稚可爱,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可能就在这个层次,需要在等待中不断提高。在平时 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然后给出正确讲解。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遇到错误,不会积极思考,而是等待教师的解答。因此,在课堂中,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心平气和,要有耐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法,仔细倾听学生的叙述,进而帮学生纠正。

五、等待,给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的时间

上一篇:移动全业务代维检查汇报工作总结下一篇:化工工艺技术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