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

2024-07-07

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14篇)

1.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 篇一

探讨电力企业文化构建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

摘 要: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影响执行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文化构建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执行力就是把企业的理想、企业的目标和企业的计划转换成行动。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执行力。只有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执行力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一个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执行力的结合情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执行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电力企业的体制也在不断改革。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的文化构建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也决定了电力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电力企业执行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执行力之间的关系

企业员工的意识、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结合就是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管理方式,是把价值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把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实现员工人生的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电力企业是否可以发展起来主要在于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否合理、企业员工之间是否具有团队意识、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执行力。企业文化和企业执行力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如果企业文化建设不够优秀,那么企业执行力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决定了企业执行力。企业执行力也展现了企业文化,企业执行力越强,就越证明企业文化水平越高。大部分优秀企业的执行力都是比较强的,因为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企业的文化建设都是十分优秀的,在企业文化和企业执行力的相互配合下,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

二、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增强企业执行力的强度

当电力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企业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企业执行力的大小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电力企业如果没有很强的执行力,那企业必定会衰败。要想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执行力。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一)企业领导要起到模范作用,提高企业的文化水平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企业管理者的品格、文化素养、领导能力会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实际上企业管理者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水平,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执行力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企业执行力的强弱程度。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起到一个模范作用,给员工树立一个榜样,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企业就不能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执行力下降。企业管理者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和企业员工共同努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二)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展现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建立一个规范的制度可以促进员工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建立制度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帮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助,让工作更有效率。要想提高企业制度的建设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确保建立的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在建立企业制度的时候,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工作水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中各部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2.优化企业的运行机制,对企业运作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使用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管理体制。建立的制度相互配合,互不矛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规范员工行为和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3.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即使建立了企业制度也无法有效的实施。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制度可以确保企业制度执行的更有效果。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重视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的培养,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精神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从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情况就可以看出企业的精神文化水平。企业如果具有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就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员工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员工的思想出现了问题,那企业也无法正常的运转。所以企业如果想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水平。让企业员工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这样就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帮助企业走向成功。

(四)为员工提供学习的平台,提高员工的素质

如果企业员工的素质比较低,那么企业的执行力也会随着降低。为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素质。员工素质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就增强了,企业就可以更好的发展了。

三、总结

总体来说,电力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电力企业执行力来自企业文化,如果电力企业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发展的基础,那么电力企业的执行力相对就会比较弱。电力企业不仅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还要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执行力。电力企业只有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时,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焦敏.企业文化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6):114-115.[2]张琳.浅谈电力企业文化构建对企业执行力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2(26):396-397.

2.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 篇二

在电力企业中, 存在很多执行不力的现象, 比如有制度不执行, 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很多, 就是推行不下去, 就算推行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表面上看起来大家工作都很努力, 但工作效率很低。当员工面临陌生的事情或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的时候, 首先产生抵触的负面情绪, 先说“不可能”、“没办法”, 推脱而不是想办法完成。员工只对任务负责, 不对结果负责。

大多数员工对执行力的心态有以下几种:对执行的偏差没有感觉, 也不觉得重要;个性上不追求完美;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不会尽责处理问题;对公司的要求、标准, 不能也不想坚持。

2 员工执行力不佳的原因分析

员工执行力不佳通常是因为缺乏责任感、忽视细节、归因于外、不能坚持、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企业缺乏系统的执行力文化。电力企业深入开展文化建设与落地过程, 使员工形成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取向。但是如何通过企业文化促进员工的执行意识进而改变员工的心态, 让员工能够坚定不移的执行企业的决策,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力水平, 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电力企业不缺乏企业文化, 但是缺乏执行力文化。

3 文化约束机制

文化约束机制是指利用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东西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使员工从行为理念、思想认识、目标方向、话语行动上得到高度统一。

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推出“你用电我用心”的品牌传播口号, “你用电”表明了电力企业的属性, “我用心”表达了电力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和使命的态度。“你用电”与“我用心”的连通, 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业务与价值理念紧密结合, 将社会公众的需求与电力企业的责任担当紧密结合。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指挥下, 震后18分钟, 四川省电力公司就第一时间赶往芦山灾区, 立即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参加应急抢险。21时09分, 芦山县城主干道路灯恢复照明, 让灾区百姓黑夜不再感到恐惧。短时间内恢复电力供应, 体现了电力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成绩的取得是成千上万电力企业人平时默默付出的结果, 是电力企业员工的责任与担当, 是“你用电我用心”的庄严承诺。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南, 是员工恪守的理想信念, 是履行责任的坚定信心。

4 文化与执行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执行力的核心, 文化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的行为准则, 企业的成功源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信奉和实践。认同企业文化是保证执行力的第一步。要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其实是认同“老板文化”, 就要让员工认同国家电网公司“老板”的理想, 在“老板”的理想中构建员工的未来。让员工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观, 这样员工就会以企业为荣, 并充满自信和快乐的将执行力进行到底。

企业文化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要提升执行力, 就要将执行力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当中。

文化的引导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体系,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导向, 企业文化从精神上引导员工的心理和行为, 使员工接受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使实现企业目标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文化的约束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 当企业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习惯时, 如果有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文化不符, 就会有人提醒他, 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这种提醒就是融入日常工作的约束作用。文化是一种“软约束”, 使员工变得更自觉、更努力。文化的激励作用。企业中员工的性格、思想、行为千差万别, 而当形成企业文化时, 这些千差万别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而激发出每个员工的潜能, 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企业文化对组织行为有正向的作用, 以改善执行力为最终目的。

5 用文化约束机制提升员工执行力对策

5.1 改善员工的意识和心态

价值观影响员工行为, 进而影响组织行为。如果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 目标和方向相同, 员工的执行意愿就会主动;如果相反, 员工就会拖沓执行, 消极怠工。因此要提升员工执行力, 就要使员工形成执行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心态, 用文化的无形渗透作用逐渐改善员工的价值观, 使员工的价值观向企业的价值观靠拢。

5.2 运用培训提升员工的能力

宏伟的战略目标和决策最终都要通过员工来有效执行, 员工的能力是企业获取高效执行力的基础。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促进员工执行能力提升。培训首先要了解员工的心理, 如果企业能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需求, 员工也会尽全力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的氛围, 让员工时刻有压力, 觉得只有不断接收新知识和新信息, 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培训和员工的自我学习, 会极大的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

5.3 培育企业的执行力文化

企业是由不同的员工个体组成的, 不同的员工在思考、行动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差异性, 如何使员工个体的“分力”拧成一股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 只有依靠文化氛围。执行力氛围会影响员工的意识, 进而改变员工的心态, 最终让员工自觉改变行为。

执行力文化的主旨在于:强调要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于已确定的发展战略、工作目标要狠抓落实;培养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实际的工作业绩和效益对员工进行考核和奖惩;提倡令行禁止、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执行力文化的核心在于转变所有员工的行为, 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计划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去。培育企业的执行力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企业领导者要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将执行力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企业领导者的行为是企业行为的标杆, 领导者的行为方式会影响、决定员工的行为方式。企业执行力的培育和提升是需要领导者亲历亲为的系统过程, 要求领导者从百年企业、百年树人的高度, 用人格魅力来引导员工, 使员工改变观念和意识, 从思想深处觉得执行是自己对组织应尽的义务。二是强化绩效考核, 将薪酬与工作业绩挂钩, 让员工所获得的薪酬与其贡献成正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采取相关的激励手段和方法, 鼓励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执行力高、业绩突出的员工,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 来影响和改变执行力差的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在企业中营造浓厚的执行力文化氛围。三是在企业中建立积极开放的对话机制, 有效收集和整理企业的相关信息, 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支持。四是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 在员工中形成正确的“服从”文化。对于员工来说, 主要任务是执行, 对于领导决策布置的事情, 员工要少对决策进行质疑, 多在怎样执行上下功夫。五是培养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消除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隔阂, 提高沟通协调合作意识, 使团队协作精神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

用执行力文化来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层级、每一名员工都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并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工作、改变自己, 从而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执行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拉里·博西迪, 拉姆·查兰.执行, 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吕国荣, 俞继宗.你的执行力从哪里来[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高波.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 文化约束与文化创新[J].经济学研究, 2005.

[5]鲍升华.试论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J].江汉论坛, 2004.

[6]范斌.中国行政执行力文化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10.

3.企业管理执行力提升问题的探讨 篇三

【关键词】企业管理;执行力;管理团队

企业发展,管理是主要问题,而管理的力度取决于执行力。企业即使有再好的设想与奋斗目标,再好的实施办法,如果执行不到位,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企业的成效不仅依附于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洞察力、创新力,而且还取决于员工的具体执行能力。因此,只有将企业运作当中的员工、战略和运营等各项核心要素予以整合,才能实现企業管理之目标。

1.当前企业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加强执行力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口关禅,也制定并施行了一些强化执行力建设的措施和方法,但从各基层单位具体实践来看,成效并不是很理想,加之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受传统管理模式的熏陶,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行为习惯。一是工作过程经验化,抵触新的管理制度,重结果而不求过程的规范;二是不能正视执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三是行动上消极。应付了事,多是采取敷衍的方式,蒙混过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四是形式主义严重,对规章制度,就是不落实,讲人情、看面子,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五是避重就轻,只做容易的事,对一些棘手、时间长的事务实行回避;六是督促不得力。在监督上搞好人主义,存在空档,未形成闭环式管理,一些事做不做无人过问,考不考核无关紧要。这些现象削弱了企业执行力。

2.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执行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1提升执行能力

在企业的战略目标、远景规划确定后,管理层就成了有效执行、实现企业发展任务目标的决定因素。管理层不仅是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者,而且又是有效执行的管理、控制者,同时也是执行力的践行者,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执行力自然成为执行力实施的关键。要率先垂范。这是对各级管理层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和管理者的一言一行是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只要领导率先垂范,在潜移默化之中职工自然会积极跟进;领导如果搞特殊化、违反管理制度,则纲纪无存,员工必然会是一盘散沙。这也让我们看清了管理与被管理二者之间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而企业员工又是有效执行的基础,一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企业员工队伍,必然能够兢兢业业、科学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实现管理终极目标。首先是要有执行的能力,即“会做”,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执行人明白自己应做什么?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明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必须做到事有其人、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其次必须牢固树立忠诚、服从、执行的理念意识,必须注意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调整和调动各方面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制度的威信在于严格执行,制度在先,重在执行,绝不能搞下不为例,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2.2制度要健全

严谨规范实用的管理制度是执行力建设的前提。制度是工作的保证,必须要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清晰明了的定义和务实有效的措施。制度化是科学管理企业的重要环节。要打破以人管人而不是以制度管人的痼疾。取缔 “关系网”、“面子观”等的不良影响,坚持以制度管人、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水形弱,故人多溺;火形严,故人鲜灼”。凡事以制度为标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制度的制订者和执行者都要坚持原则,具有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理念,实事求是,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只有当我们企业中的每位员工信服于制度的权威而不是屈服于管理者身份的权威开展工作,那么管理制度体系才真正取得了成功。

2.3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决策的形成和执行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一定要建立起共同愿景,能够让员工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前途与方向。在确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应当让员工中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让目标具有更强的感召力和执行力。在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制定上,应当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的执行上要从上而下地进行层层分解,自下而上地层层支持。要做到用事实与数据说话.确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激励全体员工都能向着这一标准、目标看齐与努力,而不是被动地跟随。正所谓目标要形成动力,考核要赋予压力,动力加上压力才能等于责任。只有让员工自己乐于承担本职工作的责任,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积极主动地明晰自己所做工作,要实现的各项工作目标,从而找准努力的方向。就一定能够实现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有良好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同时还有高素质的执行团队,才能让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中来。企业管理的执行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确保了企业能够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徐长山.企业执行力的培育与创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2).

4.协同管理提升企业执行力 篇四

文/陈飔

一群工人、一排机器及工具、一堆原材料因为流水线而提高了效率;一群知识工作者、一组行为和一系列事件,因为采用协同管理而提高了执行力,协同管理的流水线就是协同管理软件。

如果说企业信息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执行力的话,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但是也不会有多少人当真。因为这个理念没有错,但真实的企业运作却很复杂,并非上了什么信息系统就能立竿见影地提升企业的执行力。究其原因,企业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而信息化所提供的信息系统包括ERP、CRM等,虽然已经极大地嵌入了科学管理理念和框架,但终究还是一个技术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条件有极大的不同。在社会系统中存在人的元素,这种单元具有思考判断,从而使得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具备了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虽然这种主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社会系统充满了活力,从而也有了创新,但也给社会系统的(按照确定的目标和标准)的执行带来了变数,使执行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系统的转向、停滞、拖延、消散„„如今企业的效率正是纠结在“执行”这个环节上了。企业战略如果不能被有效地执行,它的战略就永远是空话,企业管理就不可能落地,所有战略计划注定要失败。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仅靠技术系统来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是很有局限的,对于ERP等企业信息化应用效果的讨论也因此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找死”、“等死”说到“管理变革”。其实,这些质疑和讨论背后隐藏着的是人们对社会系统的刚性运行确定的高效率的追求和企业运转必然的带有随机性的柔性过程之间的矛盾。无视和消除这种矛盾的结果是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机械化流水线作业,效率只与速度有关,在(机器设备、环境支撑)材料极限范围之内以提高运转速度为主要提升效率的手段。这种情况下,“人”是最终被消解的元素。极端的情况就是最终变成由计算机和机器统治的世界。这种情况下的效率实际上只是机械系统的效率,并不是社会系统的效率。即是一种异化了的效率,这并不是人类真正追求的。这个命题也不在此讨论。那么,社会系统的执行到底是什么?有人参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执行与整个系统的演化和文化有关。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把人的变化、演化着的需要和智慧不断融入其中的执行使得系统持续生存(包括死亡)和演化。这种执行力区别于机械的执行力,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执行力。在这种理解之下,信息化系统支撑的执行便是这样的一种定义:从观念、行为和习惯上,运用流程、机制、引擎、调控等平台和工具以保证适时触发进程,并保证事务和行动的方向、规模和时间进程。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执行文化。通常的信息化系统提高执行力的方法便是规制化流程管理。而流程是一个框架、规则和时间进程安排。执行的核心问题之一:应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该行动的没有行动,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归纳起来就是特定情境下组织目标规定(实现组织目标需要的)进程没有开始。从系统的观点来看,这就是适时触发进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是:规制化触发,这也是工作流管理的价值所在。而问题是这需要定义触发规则,即什么情境下触发什么进程。一般情况下,刚性顺序执行进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协同管理的理念则是允许或部分允许人的柔性判断插入来平衡刚性进程与人的随机不确定性行为。致远软件提出二元工作流的概念则较好地解决了刚性流程和随机不确定行为的矛盾,使得协同管理系统实际上承当了执行力保障系统使命。

我们认为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持续学习是养成执行习惯和文化所必不可少的,更是企业执行战略应有的演进方式。仔细分析现实的执行过程就会发现执行成功需要一些基本假设:在信息基本完备的情况下,执行人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即选择正确的行动方 向和行进尺度数量,以达成目标的最终实现。请注意,这里的“执行”指的是社会系统的执行,也就是需要有人参与的执行。

这一假设首先要求系统能提供适当(足够)的关于执行目标、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等的信息,其次系统和人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培训、专业训练和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现实的例证是各类企业组织高度关注人力资源品质,并积极践行员工教育培训和招聘高素质人才。

执行人对于目标的认同。认同程度决定执行人的贡献度和参与度,这是系统的主动性效率的关键因素。认同、接受、勉强、不接受是认同程度的四个级别。执行成功假设执行人对于目标至少能够接受。

在认同的情况下执行人能够主动参与贡献力量和智慧。在接受的情况下,执行人能够配合提供知识和能力。在勉强的情况下执行者基本上保持敷衍完成的态度,由目标导向转移到任务导向。系统执行效率可能看不出下降,但效果已经大打折扣。当然这里不排除上下级对于效果的认识歧义。对于达成目标的效果的认知歧义,人们有足够的认识并已从制度安排和技术控制的角度做了处理。这就是下级服从上级的制度安排和强制行业务流程设计。在执行人干脆不接受执行目标的情况下,执行过程只能是敷衍、作假、拖延,甚至拒绝。如果组织没有制度上的保证,这个执行(任务)就会被挂起甚至取消——不了了之了。现实的例证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组织中。有的企业部署了自动化的流程监控管理平台,进程表现为在某个节点处“挂起”,由缺乏制度的配套,执行者就敢于使之处于“等待”状态。

执行人的权限以及资源配置与完成任务目标相匹配。在各级执行管理中都强调

目标明确、指标量化,就是为了保证这一假设的成立。因为只有明确的任务目标、量化的指标才好评估配置相应的资源和权限。

在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支撑环境中,这些权限必须自洽地嵌入到流程管理(或者工作流引擎)之中。也就是说相应的资源和权限配置体现在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和角色安排之中。一般的工作流管理中并没有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在二元工作流的设计中嵌入了组织模型,基本上实现了流程和组织的有机关联,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

协同管理系统基于上述的基本假设,着力于人的协同——企业全员参与和有效沟通。人的协同实质上指的是两件事:人与人,人与事。核心是人与人,落点却是人与事。

要让组织上上下下都看到公司的高管对战略计划的成功实施全力以赴,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听起来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当一个企业充斥各自为政的文化,你就不能想当然了。员工将从高管团队的一举一动中审视战略计划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协同其实是很困难的,高效协同是一个组织的最高境界。从一开始,企业就必须确保让会受到战略计划影响的不同部门的人员各就各位。将他们纳入执行团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你还必须及时向他们寻求反馈,以便确保他们能更有效地借助现有成果开展业务。全部纳入执行团队,说起来容易,实际执行非常困难,特别是真正的“行走”“运动”式的参加成本极高,几乎不可实现。取而代之的是先将信息对称了,即实现全面的信息沟通。有的企业借助信息化平台或门户来促进信息沟通。比如,许多信息化应用如知识管理、项目管理、ERP、CRM、PDM„„等都在这个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由于过于业务、过于具体使得许多通用的协作行为和管理行为被排空——进入非正式人际沟通和互动。每一个企业都是如此,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因此我们常常不以为意。实际上这对于执行极其重要,许许多多的执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耗散”、被“走丢”的。在一个组织中,哪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行为,都是有一系列参与、判断、决定和琐碎的行动串接起来的。可以说,进程所经之处都是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导致各方的踌躇、拖延、抵制、消耗、旁观等消极或积极协作。其中有些人可能是你想也想不到的,但他们可能是对执行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意见领袖或者“现管”。如果忽略了他们,企业可能遭受致命打击。如果好好利用他们,可能收获宝贵意见。因此必须有一种机制让他们参与其中,至少“协同”其中。

企业执行中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跟进。实际上正是由于缺少有效的跟进,事情才被“放置”“搁置”到那里的。跟进是一种规制化再触发机制,用来解决进程的停滞、延缓、遗忘问题。跟进,不可避免地还要解决流程、进程的修正调整问题。包括加速、减速、切换,甚至取消。其中也还包括方向、目标的调整、改变。在企业内部,对计划进行跟进是最基本却又是最让人反感的工作。解决之道就是规制化再触发机制。规制化再触发(跟进)解决“拖延、延误”问题。

跟进的麻烦在于它被等同于追责,追责成为经理人不得不面对的核心工作命题。通常经理人的功能确认应实现的目标是否实现,其目的在于调查问题、寻找问题根源并追究责任。工作绩效被人跟进的员工非常害怕它。负责跟进员工绩效的经理人亦不想落个“无所不管”的罪名。在协同管理系统的支撑之下,协同机制代替制度机制的同时,提供了一种信息透明、协同演进的工具,有效地为所有参与者共享进度信息和情境信息。跟进变成了一种依据情境的再触发机制,没有了监督者的“苛责”也没有了“被监督”的尴尬,一切都是“自办”、“协办”,一切信息尽在掌握,岂不轻松!当员工扮演的角色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社会环境下的合理地位时,他们将精神倍增。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做到?在协同平台下协同引擎驱动的协同管理。

5.如何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基础 篇五

面对现在迅猛发展的经济,企业该如何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股东权益、利润最大化呢?对于这样这一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企业的执行力了。我最近在书上看了一个故事,是讲一个一个本该继承家族企业的富二代在最开始进公司的时候,并不是进最容易成功的销售部门,而是比较偏冷的人力资源部,然后经过各种奋斗使公司上市的故事,在故事中他的父亲问他问什么进人力资源部,他说进HR可以最好的了解公司的执行力,就算你是总裁,但你有一个很好的决策,但你的下属部门不能得到有效、迅速地执行,这样的决策又有什么价值呢?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执行力是多麽的重要。

但说了这麽多,执行力,就究竟是什么呢?据官方定义,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企业的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一个完整的肌体,企业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只要企业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好的带头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管理执行力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就一定能创造百年企业的目标。企业要实现“办一流企业、出一流产品、创一流效益”的经营宗旨,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在员工中打造一流的企业执行力。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具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必定是充满希望的企业。

因此在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基础上,我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提升。首先,提高企业的中层干部素质,企业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实现经营目标的中坚力量。作为中层干部的定位应该是“把事情做正确”。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就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因此,要依据干部考评情况,结合总队中层干部个人素质、能力、特点认真选拔和任用干部,塑造出一支素质高、干实事、敬业并得到广大员工支持认可的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其次是在面试时注重员工的忠诚性,培育忠诚精干的职工队伍、提升团队精神是关键。就像开篇的那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进入公司的HR才能最好的了解公司,只有你知道你公司招聘进的是什么人,你才能是公司的利益最大化。高素质的员工在执行力方面是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他们在从事的工作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善

于思考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企业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样的人来提升企业的执行能力。最后一点是完善公司的奖惩制度,制度是保障,但与与此同时也应当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给个巴掌再给个糖,软硬兼施才能使奖惩的效果和目的达到最大化。激励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那么还有什么决策会执行不下去呢?所谓激励就是企业经营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物质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贯彻执行。

6.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力提升途径分析 篇六

摘要:预算执行不单单包含预测,更重要的包含了决定企业达到某目的绩效变量,故而要在企业内部搭建一个有效的组织预算管理体系,方可与企业战略实现形成统一思路,促进企业综合发展效益提升。

关键词:企业;预算执行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3-0106-01

近年来,企业预算管理逐步占据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高比例,无论是单位战略规划还是协调各部门、控制日常活动亦或是业绩考核方面,都有支撑作用,但由于理论和实务存在理解偏差,导致在具体运营中企业预算管理并未充分架构好整个企业组织。在我国国情和经济的宏观调控下,企业预算管理机制未能得到广泛普及和深入运用,故而各企业组织需要对此有更明确的把控。

一、企业财务预算执行存在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科学性有待提升

某些企业领导及企业的一些职能部门对于预算不了解也不关心,预算管理主要靠编制预算的财务人员的主观来判断数据的,如此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真实性。例如:有些做预算的财务人员依据上年的实际数值再加上今年预算增值来确定预算数值。这样的数值与真实值就会发生巨大差异,预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有效性。同时在预算的操作过程中各部门的预算申请肆意调整,出现了严重追加现象,这些情况导致预算达不到所要制订的目的。最后将预算值与决算一对照,预算值的数据就出现了不真实的问题。

(二)编报收支平衡性有待优化

企业在按照有关上级编制的要求下将数据做到了收支平衡。其往往会人为增加自己的支出数值并减少收入数值。在一个多元化的模式下对企业的收入进行预算,一部分收入并没有纳入企业的预算中,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在年终的时候预算数值与实际的数值产生差异。

(三)预算控制力度有待增强

一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形同摆设,他们可以随意改动预算资金的收支。这样使预算资金的随意性和筹划性不能统一,资金使用便无章可循。此外一些不可预见性的突发事件频频在企业中出现,这无疑再次增加企业预算的不可靠性,因此企业只能不断调整预算,使预算再次发生改变。

(四)预算文化建设有待改进

作为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起重要作用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在八九十年代方起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先进的预算文化与落后的企业管理文化难以实现有机融合。因此,在企业之内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依然相对缺乏,只是财务管理的角度孤立的看待预算管理,没有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来认识预算管理,没有从系统论的角度发现其在资源、业务、信息的整合效用,缺乏将预算管理作为确定目标、优化流程、改进质量的管理工具的现代管理意识。

二、企业预算执行力提升途径

(一)优化预算管理体系,明确预算目标

1.系统化搭建预算组织体系

系统化搭建预算组织体系迫在眉睫,较之国外成功企业的预算标准,我国已经落后太多。预算组织体系联结发展成本控制、企业内部财务等各个环节,故而我们设计组织是可以从三方面结合制定,即为预算管理决议层、预算组织制定层、预算执行监控层。预算管理决议层是出台企业发展方向的最高级别,必须有明确方针,下属才能准确执行。预算组织制定层是具体落实在预算的编制、审定、协调、调整、反馈方面的团体和个人。预算执行监控层是从目标方针下达开始,需要通过决议层、组织层确定后,在执行过程中,对所有环节控制考核和效果分析。

2.合理化制定预算目标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各企业在发展中难以准确定位,没有做充分发展现状调研的企业是不能立足社会的。故而,预算目标绝对需要对市场发展现状行情进行调研评估,对国家政策进行跟进,细分化预算目标,根据不同企业发展时期制定短期、长期利益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各内设部门的业务性质千差万别,切忌盲目跟风,需要考虑企业内部实际发展状态来编制预算,毕竟按照预算编制内容、编制时间、控制功能、控制目标的分类不尽相同。

(二)强化执行监测,精确预算结果

1.有效化监测预算执行

有效化监测预算执行绝对是有必要存在,因为人的情感因素,往往会出现一些细微问题,而若不加以管理则可能酿成无法预估的结果。有效的监测是对日常预算执行的顺畅保证,所谓三人成虎,在数据方面必须做到精准传递,才能推动企业正常发展。一旦发现问题,监测层要汇报上层,并采取应对措施。预算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服务的,故而多任何超出预算外的支出项目,要认真分析原因及去向,并最好记录汇报且合理调整。

2.精确化考评预算结果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不是一个松散的结构,除了有效监测、执行、决议层以外,还要有一些硬性的考核指标来鉴定。毕竟精确化的考评对所有执行员工一视同仁,考核的不仅是预算编制的进程和有效度,也是对决议层下达目标走向正确与否的间接体现。激励和约束,都是为促进企业发展效益最大化的核心所在。

3.全面化整合预算信息

全面化整合预算信息已经成为当下要务,人才一直是各企业各行业必争的要塞,挖掘外界人才和培养内部人才双管齐下才是信息化建设的最佳平台。当然,随着网络的入侵,人工预算和软件预算可以完美结合,节省企业预算信息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传递的时间,整体提高执行力。

(三)明晰预算管理,增强主体认识

1.正确认识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机制不是一纸文书那么简单,它包括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五种编制方法。它不仅是一种管理制度更是一种管理理念,故而我们要正确认识预算管理,明白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经营绩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接而明确自身职责,发挥个人的长处,从内心认同企业文化才能共同进步。

2.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价值化四点是预算管理意识的体现,每个员工要明白预算管理是有量化的,它有具体数字的体现,我们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纵向和横向沟通,将所有问题用数字体现,这是最表观的办法。当然,实事求是是基本原则,对预算目标不能高估或低估,批准时要严格把控,整体要以企业为中心,企业也因地制宜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双方紧密结合方能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营造良好,打造新型文化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财务预算管理部门、预算基层单位三部分,如何让三者上下同心并有效执行是企业要考虑的。可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带动预算管理执行,我们要避免预算目标代替企业目标这样观念的产生,无论对于可控项目还是不可控项目,一切预算都以服务企业目标为主体。人本文化向来是保证企业运营的良好渠道,日常培训中企业要培养预算相关人员的三观,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尽量让所有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并愿意忠诚为企业服务,将预算执行进行到底。

三、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控制、制度控制的强有力平台,对企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于我国企业的成功案例还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其在中国起步较晚,其他方面欠缺也日益凸显,要真正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要从长远规划,对执行力的把控要有度,企业要出台完整的预算管理方案,并且能与企业文化形成整体,使得策略计划、目标设定、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预算说明书都有对应细则,让企业效益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7.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 篇七

进入21世纪的十年来, 全球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中国企业的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世界经济也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 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在极短的时间内, 蔓延到企业内部, 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1年日本大地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冲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主体, 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是保障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载体, 在面对外部市场尤其是全球市场变动时, 大型国有企业对冲击的响应速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同时也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安全。本文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执行力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大型国有企战略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以期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1 战略执行力的内涵

执行力, 是贯彻战略意图, 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这种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对于个人而言, 执行力是办事能力;对于团队而言, 执行力是战斗力;对于企业而言, 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1,2,3]。

基于上述定义, 战略执行力具有图1所示的过程。

2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战略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2.1 组织机构庞大, 信息沟通不畅

战略执行力非常强调信息的沟通速度, 当外部市场发生轻微变化时, 企业能否在第一时间做出决策, 并准确的将决策信息传递到组织的执行层是关乎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来看, 通常这些企业是由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改制后发展起来的, 组织结构上呈现典型的科层制“金字塔”型, 信息传递经过很多层级, 容易造成失真。上层的决策到达基层拖延的时间长, 错失最佳的实施时机;基层情况很难向上传达, 领导者对企业的前线工作掌握不清。庞大的结构中有很多流程形同虚设, 职能部门的冗余增加了企业成本。

2.2“关系”管理比重较大, 绩效考核形同虚设

国有企业内有复杂的关系网, 员工想要获得相应的认可, 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缺乏清晰的考核制度。这样, 全企业就会形成一种误区:每个人都想维护自己的关系网, 却很少关注企业是否盈利。

2.3 论资排辈, 官僚风气较重

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者是政府, 因此政府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就会很容易被引入企业。员工的晋升往往与工龄相关或是由政府直接任命。在技术岗位上优秀的员工并不一定适合管理工作, 造成职位与人员不匹配的现象。一些拥有管理经验的员工才能却得不到发挥, 工作斗志就会丧失, 这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发挥。

3 提升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执行力的对策

3.1 合理利用绩效管理工具以提升企业的战略执行力

首先, 合理应用“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是绩效管理制度的进一步体现与落实, 它建立了一个机制来推动领导者与员工都积极努力地向前、向上, 推动企业获得更高的成就, 这是一个滚动式前进的过程。绩效管理关系着战略执行的效率。这是一种学习GE活力曲线的方法, 对于最后10%的员工, 要坚决淘汰。其次, 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绩效考核表。进行绩效考核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影响员工业绩的因素有很多, 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关键因素, 将其作为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同时, 也要发现细微的影响因素, 作为参考的考核指标。每一个企业对员工的判断都有自己的标准, 没有一层不变的形式和统一的绩效考核表。企业应将自身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 将企业希望员工达到的表现化为绩效考核表上的一个个指标, 将有助于企业执行力的提升。

3.2 明确各层级工作人员在战略执行中的定位

对于领导者, 在中国的国有企业中, 由于所有者的实际缺位,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实际上向上延展承担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双重角色, 在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要构建一个执行力企业, 领导者就要激发下属发挥强大的执行力, 这首先就要看自己是否以身作则。领导者要全心全力地体验自己的企业, 身体力行, 经常走进员工中, 融入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对于中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者处在企业最复杂的岗位上, 往往各给执行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中层管理者上接领导者, 下联基层员工, 中间还有很多同级别的不同部门的同事, 他们工作的显著特点是任务多, 内容杂, 因此中层管理者应将沟通放在第一位, 要保持积极地形象, 积极鼓动自己团队的士气, 要发挥好助手的作用。对于基层工作人员, 基层工作人员是每一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者, 他们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业绩, 因此要首先培养基层员工的责任心, 其次基层员工应将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 充分利用企业给予的资源。

3.3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有的价值观, 是让让执行者自觉改变行为的一种有效做法。要想构建一个强大执行力的企业, 就必须要培养一个优秀的执行力文化。首先, 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建立, 要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做事态度”,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细节到位, 执行力就不成问题。为此, 要对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全过程剖解, 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工作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专注“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标准”的细节;其次, 要形成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文化体系, 优秀的企业总是拥有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化语言, 如GE的6Sigma, QMI和Work-out这些非常高效的执行文化语言在企业执行文化建立的过程中和解决跨部门、跨地区和跨事业部的问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第三, 要形成执行力的有效保障体制, 企业执行力, 由上而下贯穿于企业的每一个人, 发源于高层, 承启中层, 落脚于基层,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如果执行力只停留在高层, 那只是口号;如果执行力断流于中层, 那只是计划;如果执行力从上到下贯穿到基层, 就形成了文化。

参考文献

[1]田长明.我国企业战略执行力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 2008, (06) :042.

[2]纪建悦, 韩广智.执行力组织.上海: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 55-63.

[3]刘虹.关注中国企业的战略执行力[M].上海:上海国资, 2007, 10:021.

[4]黄素媛.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功之秘诀.科技广场, 2008, 04.

[5]余世维.赢在执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7-24.

8.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策略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企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电力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关键地位,我国电力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正在逐步进行体制改革,加大对电力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然而,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电力企业在做好改革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企业管理。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行政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形势,对企业行政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创新,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电力企业由于长期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仍然没有脱离计划经济的枷锁,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观念,而是以党带政,导致电力企业的发展长期受制于电力主业的行政干预。另外,电力企业的领导缺乏对行政管理的重视,只关心企业的业务经营发展,对于行政管理工作投入力度相对较小,缺乏创新精神,因而不能为电力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不利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考核管理机制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和电力企业转型期矛盾的凸显,电力企业还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人才出现断层,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年龄较大,年轻的技术人员虽然理论知识扎实,却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导致部分电力企业已经出现了技术人才断层,不利于电力企业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行政管理机制不完善,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落后,缺乏对员工的激励,导致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不能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导致大部分企业员工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电力企业整体员工素质较低,行政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1.3 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在我国很多电力企业中行政管理效率低,其主要因素除了管理模式落后之外,还缺乏企业发展必要的创新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更新观念,没有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缺乏创新理念,管理机制也没有得到完善。这主要是由于电力行业长期以来处于垄断经营,改革发展进行的并不顺畅,工作人员的思想还比较落后,在工作时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也缺乏创新精神。还有部分电力企业设立的部门比较多,但是存在制度混乱、责任不清的状况,脱离现实,导致行政机构运转不灵,行政管理制度难以发挥作用,降低了电力企业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

2 提升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

2.1 健全和完善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机制 我国电力企业的数量比较多,而且规模各不相同,部分电力企业各项机制还不完善,尤其是行政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形势,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源,针对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企业的行政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促進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2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价值保障,对于企业管理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对于提高企业核心凝聚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电力企业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员工充分理解企业的文化,并通过加强行政管理,组织各类宣传企业文化的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群众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2.3 完善激励机制 要想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效率,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企业要想取得长期发展,必须提高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对于促进员工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对员工发放奖金、出售股权等物质激励的形式鼓励员工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其次,企业还可以对优秀员工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鼓励企业员工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去。

2.4 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电力企业要想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实现电力企业人才的合理配置。在进行人才选拔时,一定要按计划、按制度、按要求严格进行,通过层层考核选出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

2.5 完善行政管理组织架构 电力企业要想解决行政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体系,优化电力企业的组织架构,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实现行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简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避免岗位冗余,从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同时,还要加强企业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岗位权责,实现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3 小结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进行电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管理组织架构,不断健全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机制和相关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行政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最终达到提高电力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目的。

作者简介:

9.塑造团队执行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篇九

通过学习李强老师的《同心无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的课程后,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凝聚力的提升主要在每个员工是否能领导者的每一个决策坚决的执行下去。同样的企业,为什么海尔、联想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什么雅虎、百度能够一夜成名?追根溯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执行力上,在于企业每一个执行者能否真正地贯彻既定的战略方针,完成预定目标。有人说,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战略,50%靠执行力,其余的20%靠机遇、环境等客观因素。这话不无道理。企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外在和内在两种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指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如政策、法规、资源,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而内在因素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执行力上。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短时间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团队执行力建设。

目前,管理执行力的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许多国内的企业,提高团队执行力是当前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提高执行力?怎样才能使执行更有效率?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学问。它需要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引领,还需要正确的方法;它需要个人的努力奋斗,也需要团队的精诚合作;它需要领导者的领导艺术和个人魅力,也需要团队成员的甘于奉献等,下面我就结合这次培训学习及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一、抓队伍观念转变与更新,为提升团队执行力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团队执行力来源于干部职工的观念更新,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其目的是提升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建设一支具有完美执行力的杰出团队;构建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营造不讲任何借口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使其融合在企业文化里,印刻在员工心目中。为了进一步适应矿区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升生活服务中心管理与服务水平,培育广大职工的执行理念。

二、构建适合企业特点的特色执行力文化体系,实现对企业职工的“软”管理

确立特色执行力文化内容是执行力的生命之源。执行力文化所体现的核心内容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和服从诚实的态度,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但是,要使执行力文化更好地发挥其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作用,而不流于形式,就应当从本行业、本企业的特点与实际出发,确定出更具特色,更有效用,更便于接受和更利于推行的具体内容。

三、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10.民营企业管理者执行力的提升 篇十

民营企业的组织领导架构一般是由高层领导者、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和企业的员工组成。良好的执行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上级的战略旨意贯彻到底,尤其对于部门组成比较复杂的大型民营房地产企业,一个保质、快速和高效的执行力不只意味着这个企业拥有一支凝聚力和向心力很高的团队,更重要的是这个团队可以在上级领导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任务,不断地提高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从长远来说是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对于民营房地产企业这样一个不能彻底享受国家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无偿扶持的企业而言,要想在某一区域率先实现区域市场竞争第一的目标,就必须以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服务的标准不断地规范企业的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构建适合也利于员工形成良好的执行力的执行型企业文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创造一定的便利条件。因此,良好的执行力可以建构成一个良好的执行型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我国民营房地产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对策

首先,依照民营房地产企业的现有的政策优势,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由于民营企业规模小、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企业整体执行力弱小,广大员工缺乏良好的执行素质。因此,加强对民营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培训,不但可以减少企业在执行方面的成本投入,而且还可以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

其次,不断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民营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层管理者缺乏长期的战略观念。短期的经营思想致使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缺乏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及长期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因此,民营房地产企业需要不断规范其内部管理制度,并建立起一个公

11.提升企业执行力策略的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执行力;企业文化;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45-02

一、执行力概念极其重要性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作为企业运作的基本零件,员工执行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他们是否具有执行力、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源投入是否能转化成效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能顺利实现。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企业组织的执行力,而只有有效的执行力才能使企业创造出实质的价值,使企业长久生存和成功。具体来讲,从企业的运行机制上来看,执行力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战略的有效执行

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具体实际所设立的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它就像航船的路线图,指导着企业在市场经济这片大海洋里不断前行,直至到达目的地。但是,战略毕竟只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永远只是处于组织发展道路的前方。要想很好地实现企业战略,企业员工必须付诸于切实的行动,以人力投入制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规模、资源、技术、市场等达到一定水平时,组织的战略才能得到实现。员工的执行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源投入是否能转化成效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产出和市场运营等一切创造价值的活动,并最终影响到企业战略的实现;

(二)是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的基础

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企业人员能力这一要素,组织中的已有人员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组织中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怎样设计组织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员工的能力?哪类岗位和哪类员工组合将得到最大产出?员工执行力的高低更是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是员工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完成自身工作的保证

员工具有了很高的执行力,则会自觉地按照企业规定的业务操作流程,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在上级下达命令的时候,积极主动地执行上级命令,不玩忽职守、偷奸耍滑。如果遇到难题,员工也不会绕道而行、敷衍了事,会主动与上级、同事沟通,努力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直至最终完成自己的任务或上级命令;

(四)是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的保障

企业的管理制度无论多么科学合理,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就是一纸空文,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丝毫价值。员工执行力的高低决定了员工是否会严格实施企业的已有制度,所以,可以这么说,员工执行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度。

二、企业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以及各种历史资料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知道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在执行力方面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企业文化的培育不足。企业文化中关于员工对工作责任感强调不足,人性化管理程度低,对企业中亲切氛围培养不足,这一结果便是企业的组织向心力、凝聚力不足,员工并没有把组织作为自己的家,集体归属感缺乏,使得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二)企业制度的不合理大多执行力不强公司的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薪酬制度、绩效制度和激励制度上,表现为大部分员工的工资过低,缺乏激励性,使得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绩效考核制度存在不公平之处,一味重视结果而轻过程,员工的积怨甚多。

(三)企业内部沟通不足。在某些公司,由于某些内部信息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不够,使得信息“孤岛”现象存在,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领导、部门和业务人员的手中,经常是此人急需的情报正保存在彼人的文件夹中,此部门的“机密计划”早就被彼部门做过多次,亦或是一项工作各部门都没有处理解决,出现工作“空窗”,极大得限制了企业执行力。

(四)员工素质不高,岗位胜任力不足。例如,在制造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采购部门缺乏财务知识,取得发票的意识淡漠,增加了财务部负担;信息部员工无法熟练使用新的信息应用系统,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工作完成效率。

(五)监督和反馈机制从普通或基层员工那得到的反馈是管理者评估执行效果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在大多数执行力不强的公司,这方面是缺失的。制定的工作标准,在员工具体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部门主管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在考核时又由主观意识决定。对业主的反馈机制也是单一被动的,公司没有真正地站在业主的立场,从业主的实际需要出发,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缺少对员工执行力的监督和约束。

三、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影响公司执行力的四因素,提出的解决公司企业执行力不足的方案如下:

(一)建立执行力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在企业中建立起“日事日毕”、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上级命令、不断沟通的企业文化,员工的高执行力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种习惯,只要进入企业,员工就会被这种隐形的文化所同化,接受大家的普遍做法。使得企业的凝聚力也随之上升。

(二)完善的企业制度的规范和约束

“最为高瞻远瞩的公司能够持续不断提供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原因在于它们是杰出的组织,拥有杰出的制度。”公司缺乏执行力,根源在于制度。制度经常性的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烦琐不利于执行,最终的结果是决策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企业的执行力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管理过程的表现形式,并且这种过程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要保持和提高执行力,企业就必须借助于系统的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不仅仅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因为后者有太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1、用制度规范执行力的标准。只有通过规范化的制度来完善整体策略规划,员工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不能按各自的理解来做事,用制度来达到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状态的目的。

2、用制度统一员工与组织的执行力。执行力,在现代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由个人来达成,而是由组织来达成,因此,执行力的表现就必须在个人和组织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和统一的关系,既不因过分强调个人执行力的提高而忽视了组织的力量,又不会违背了个人的特性和价值体现。

3、用制度来激发促进员工的执行力,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与奖惩制度的作用上。执行力低下的公司大多工资福利低,绩效考核制度不规范,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重视这点。绩效考核制度包括了员工能力、态度、行为和业绩等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都在不同的角度涉及到了员工执行力这一因素。员工执行力高,则表现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完成工作员工会主动进行学习,掌握新的技术和能力,最终体现为工作业绩的提高。员工想要拥有高的工作绩效,则必须具备高的执行力,所以,用制度来提升员工执行力将会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绩效考核与激励奖惩制度挂钩,好的行为、好的态度、高绩效成果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奖励他,进行强化,促使它的不断出现;反之,进行消退和惩罚,减少其出现频率直至消失。

(三)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

所谓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要想生存发展,就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在某些公司,由于某些内部信息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不够,信息“孤岛”现象存在,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各级各部门各员工之间信任度不高,某些资源闲置和劳动重复也就成了必然。然而溝通,是任何组织有效运作不可或缺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沟通是企业内部的润滑剂。通过上行、下行沟通、平行之间的沟通,员工可以交流各自内心的想法,清楚上级、同事的心理,从而消除不必要的误会,也有利于矛盾的减少和解决。2.沟通是黏合剂。它在无形中,把组织中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将个体和组织黏合在一起。使各个员工在组织的战略蓝图中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践行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3.沟通是催化剂。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增进员工对组织战略目标、愿景的了解,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理解自身对企业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员工的士气,引导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

(四)员工素质的提升——培训

企业培训是指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它的目标就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通过培训自身各种素质得到提高,员工的技能、态度发生良性转变,使员工“爱打仗”“会打仗”“打胜仗”,从而提高企业执行力。

(五)充分发挥企业监督机制的协同作用,促进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企业内部监督可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监督、预算监督、核算监督、内部审计监督等多种形式实现,这些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约束高层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各种行为;

(六)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

反馈是企业执行力的保障。执行的好坏是通过反馈得知的,没有主动的调查和获得充分有效的反馈,公司就无法正确评价其经营成果的优劣和发现急需改进的地方。

这里的反馈应该来自两个方面,即执行者(普通员工)和客户(业主):

从普通或基层员工那得到的反馈是管理者评估执行效果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在执行力低下的公司,这方面是缺失的。制定的工作标准,在员工具体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部门主管没有对其进行监督,在考核时又由主观意识决定。

对业主的交流和沟通也是单一被动的。这种业主单方面的反馈的前提是物管公司没有真正地站在业主的立场,从业主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了管理而管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美]保罗•托马斯.执行力[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

[3]严书翔.超长执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4][美]拉里•博西迪,拉姆•查兰.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美]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波拉斯,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2.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 篇十二

1 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从生产管理到营销经营都有各类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技术人才,而在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信息化人才是关键所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集中培养大批电力信息化复合型人才,这不仅要求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过硬,还应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拥有坚实的人才与技术后盾,才能有实力不断创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加强系统与系统间的协作关系

电力信息化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系统运作来实现电力企业各个环节的相应工作,如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反馈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如果能将各大系统紧密联合起来,共同协作,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一定是有效提升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策略之一,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还未实现全面信息化,很多工作环节仍采用人工操作,这不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工作效率也得不到保证。所以,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是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还有,由于电力企业内部结构复杂,而且直接作用于国民生活与发展,一旦其中某个系统出现人为操作失误或者运行故障,将直接影响后面系统的运行,导致电力企业整个体系无法正常运作,从而造成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所以,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刻不容缓,即使某个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其他关联系统及时纠正和解决,才不会影响电力企业工作流程的正常开展。

其次,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的人员分配、人事调动等事件通过系统及时记录备案,并与工作人员所属部门系统建立连接,如果遇到请假、临时调动等特殊情况,能及时应对,不会影响到电力企业工作流程的顺利开展。

再次,电力营销系统离不开信息化管理,也需要与其他系统建立合作关系,只有通过对其他系统的观察总结,了解电力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才能制订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营销方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生活与发展。

最后,客户反馈管理系统是整个电力企业管理体系最关键的一个系统,它的建立可以实时了解和接收到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建议,这样才能及时反馈到其他各个系统,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让客户满意,以提高电力企业的信誉,并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 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客户的实时互动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为适应社会发展,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全面实现缴费、催费、查询、业务咨询、意见反馈等网络业务,达到与客户的实时互动。具体操作就是,有效利用当前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及时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交流反馈,同时将好的意见和建议投放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这不仅能及时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营销,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能及时掌握市场变动,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信息化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力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及时掌握电力及信息化先进技术;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加强系统与系统间协作关系;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客户实时互动,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内部和外部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生活与发展提供保障,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加快企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将信息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确保企业时刻走在信息技术前沿的道路上。本文从当今电力企业发展现状出发,研究信息化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讨论如何在电力企业管理中高效运用信息技术,以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彭翎.基于信息化的电力集体企业集约化管理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7).

[2]龙润婷.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和作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

13.电力企业执行力提升问题研究 篇十三

一、执行力的基本内涵

(一)执行力的定义

所谓执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实施,实行。通俗地讲就是‚做‛,执行就是做事。很显然,终极的执行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执行。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对企业而言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的能力;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水平。

(二)企业执行力的构成要素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是一种能力,对一个企业而言,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一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如同一艘船在汪洋大海中航行,有了发展战略,就有了导航灯,有了方向和目标。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执行力的方向,而有了执行力,才能把意图变成现实,才能使发展战略更有价值和意义。二是企业群体力量。执行力,这是一种合力。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关键是企业领导,重点是中层管理干部,主体是每一位员工。三是企业教育培训。加强干部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增强队伍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方法,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四是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根本,只有从制度上保障执行力,才能使企业执行力持久强大。

总之,企业执行力是个体系,除了以上要素外,还有很多管理理论和技能,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并付诸行动,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执行力。

二、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作用

2010年1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同志在国家电网公司一届五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五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开拓创新、攻坚可难、勇于创新,走上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公司实际、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以‚三个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三个建设‛、‚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两个转变‛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途径,加强‚三个建设‛是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保证。提升企业执行力,对于加强‚三个建设‛,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升企业执行力,是加强‚三个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度出发,做出了加强‚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建设‛的重大决策。国家电网公司党组2010年1号文件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个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三个建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国家电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提升国家电网公司软实力、实现基业长青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省公司党委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三个建设‛的20条举措。加强‚三个建设‛,必须要提升企业执行力,要切实把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三个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三个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要把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作为‚三个建设‛的重要基础,坚持文化引领,用优秀企业文化凝聚人、塑造人、激励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把提高全员素质作为‚三个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提升企业执行力,是推进‚两个转变‛的现实需要。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推进‚两个转变‛,从本质上看,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两个转变‛紧密融合、相互协调、辩证统一。切实推进‚两个转变‛,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途径,是电网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电网公司一届五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地深化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以提升执行力为关键的‘四化’工作,是推进‘两个转变’的主要着力点‛的工作要求。切实推进‚两个转变‛,必须要提升企业执行力,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要求,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以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管理,构建设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体系‛‚三集五大‛为核心推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在战胜困难中开拓前进,坚定不移推进‚两个转变‛,使企业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提升企业执行力,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前进动力。战略是纲,纲举目张。发展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没有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清晰方向,就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高瞻远瞩,即继承经验,又勇于创新,即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又通盘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在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进程中,物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人更是最宝贵的财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是一项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必须要紧紧依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脚踏实地工作、默默无闻奉献来构建和推进。充分发挥企业干部员工的能动性,激发创造性,增强执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不仅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人才保障,更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动力源泉。提升企业执行力,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着力提高干部员工队伍素质,促使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观念、精神境界、业务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新的表现、新的提高、新的进步,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切实推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三、目前企业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系统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着重加强广大干部员工的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员工整体素质,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系统广大干部员工思想作风得到进一步锤炼,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执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震灾、百年不遇的雪灾、奥运盛会和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保供电、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系统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不辱使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显示了集团化运作的强大威力和坚强的执行力。未来的发展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更加需要坚强的执行力提供保障,当前地市级供电企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执行中的衰化、钝化和弱化现象。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警惕,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1、观念不适应,执行中出现衰化现象。企业内部少数干部员工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式发展的变化,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习惯搬用老套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致平时工作没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打不开工作新局面;有些单位、部门争先创优的观念不强,执行标准不高,甘于平庸、甘于中游,工作满足一般化;还有少数单位、部门把自身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对落实上级的决策各取所需,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使得有些决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能力不匹配,执行中出现钝化现象。执行速度不快,工作效率不高,作风疲沓,工作主动性差;执行力度不大,对上级决策部署不能贯彻到底,工作走样,甚至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执行方法不多,不善于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呆板执行、被动接受;执行能力不强,缺少总揽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洞察力,执行起来力不从心,或者执行了,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

3、体系不健全,执行中出现弱化现象。工作落实效果不佳、执行力不高,从表面至深层,可以归纳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责任心不强、思想不重视、作风不过硬、方式方法不佳、沟通交流不够、能力素质不高等表面现象外,更是执行责任不够明确、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奖惩机制不够完善等深层次因素所致。‚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落实、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强化措施,注重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执行力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公益性、服务性行业和社会公用事业,地市级供电公司不仅要承担大力践行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实现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责任,更要承担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供应和优质供电服务的重任。因此,提升企业执行力,不仅要提升干部员工执行力,建立健全机制保障,更要加强电网建设,建设坚强电网,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干部员工共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1、宣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方向。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国家电网公司一届五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以‚三个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科学发展的总战略。方向已经明确,要求已经确定。地市级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体系中的执行单元,宣传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提高企业执行力,就是要将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一是加强宣传学习。通过专栏、讨论、座谈等多种形式,用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干部员工思想,引导干部员工认知、认同和遵循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统一的核心价值,培育‚我是国家电网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二是积极主动融入。将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等企业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落实到企业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切实做到作风更扎实、执行更有力、管理更高效。三是选树先进典型。要加大对践行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的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传承作用,展示企业和员工风采。四是开展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和强化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发展目标、品牌战略、管理标准‚四统一‛意识。五是共塑‚国家电网‛品牌。以规范、合理、有效的形式把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电网‛品牌标识等体现在办公、会议等场所的文化环境建设中。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强化企业形象宣传,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2、建设坚强电网,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基础。

为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服务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1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地市级供电公司要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本着‚紧紧依托特高压电网、适度超前建设主网、大力优化配网、加快完善城网、积极改造农网、推动电网智能化‛的总体原则,统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要规划好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的第一个环节,规划好电网,事关全局,责任重大。电网规划要以当地经济社会建设规划为前提,积极融入;要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适度超前;要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抓手,运行安全。二是要设计好电网。在适度超前规划好各级电网的基础上,还需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设计好电网。要提高电网设计建设标准,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设计环保和科技标准,实现电网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宜。三是要建设好电网。安全、文明、优质是建好电网的关键。要提高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水平,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的投入应用,提高电网质量。特别是要抓住新一轮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机遇,加强农村配网建设,切实解决部分农村低电压及用电卡口问题,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要管理好电网。在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电网的同时,还要管理好电网。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加强电网及设备管理维护,防范电力设施盗窃和外力破坏,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提升服务水平,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前提。电网企业不仅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用电客户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更要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一是要深化服务理念定位。广大干部员工要牢记‚四个服务‛企业宗旨,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严格履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个十条‛,努力实现‚服务无违章‛目标。二是要加快服务质量补位。要改变以管理和控制为主的服务工作流程模式,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基点、以客户满意为终点的服务工作流程。要提高服务员工素质,强化工作执行力、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要落实服务措施到位。大力开展‚供电服务进万家‛活动,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努力解决用电‚三难‛问题,切实满足广大用电客户需求。重点要提升农村供电服务水平,积极服务‚家电下乡‛,满足广大农村用电需求。四是要加强服务监督进位。坚持开展‚月查月访‛活动,进一步强化外部评议、监督力量,不断完善‚内查外评‛机制建设。认真落实省公司《关于违反供电服务有关规定的处理办法》,建立重要服务事故‚说清楚‛和通报制度。开展年度服务品质评价,加大服务质量考核力度,全面提升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

4、强化队伍执行,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关键。

加强执行,以人为本。企业干部员工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具体实践者,只有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素质,提升广大干部员工执行力,才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关键所在。

(1)抓住关键,增强领导干部示范力。

加强执行力建设,重点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既是上级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本级各项决策、任务的制定者,是整个执行活动的组织者和督促者,其执行情况如何,落实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就看领导干部抓执行的力度和决心。

一是要在干事的氛围中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关键要在‚干‛字上下功夫:要带头干。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带头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和省公司各项决策部署,令行禁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领着干。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紧紧依靠广大员工、带领广大员工实干苦看。要抓紧干。要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扎实进取的干劲,定下来的事,就一定要抓紧干、千方百计地把实事干好,把好事干实。要科学干。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应用到企业发展和管理工作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自觉遵循和把握企业科学发展规律,真正创造经得起时间、实践和广大员工检验的业绩。要依法干。要切实增强依法管理企业的意识和能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依法规范企业管理,确保企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二是要在干净的环境中保障领导干部执行力。干事是关键,干净是前提。提升领导干部执行力,不仅要让领导干部干事,还要让领导干部干净。一要强教育,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丰富的知识充实精神世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时刻让领导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二要抓制度,用科学的制度约束人。要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要加强对各种反腐倡廉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的52个‚不准‛及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要对重点制度的执行进行任务分解和责任细化,要加大追究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性,让反腐倡廉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三要严监督,用严格的监督管理人。要综合运用党内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种形式,使领导干部的管理、干事行为始终臵于严格的监督制约之下,建立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构建‚企业化、责任化、业务化,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的三化三有特色惩防体系。四要育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文化管人,管灵魂。要以‚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为核心,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面、深层次的活动形式,大力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营造人人管廉、守廉、促廉的良好氛围。

(2)突出重点,增强党员队伍影响力。

党员队伍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先锋力量。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坚定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要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领导力强、执行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水平领导班子团队。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分工机制、规范民主的议事决策机制、协调顺畅的内部运行机制、严谨高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做到参与决策,带头执行,保证监督,提升党委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亮身份、强素质、当先锋‛党内主题实践活动,争创‚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四强‛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要发挥好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双培‛工程,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争做‚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四优‛党员,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努力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工作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落实执行的表率。

(3)把握主体,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

企业广大员工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员工队伍教育和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执行力强的员工队伍。

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电网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要坚持用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广大员工思想,切实增强广大员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四种意识,凝聚员工队伍智慧和力量。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是企业立业、员工立身的道德基石。广大员工要重诚信、讲诚信,遵纪守法、言行一致,忠诚国家、忠诚企业。二是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是勇挑重担、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广大员工要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主动把责任意识转化为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做到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三是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创新的前提是执行,创新与执行并不矛盾,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绝不是让广大员工多‚自转‛,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执行,更好的体现执行的效果。创新的重点是细节,要强化工作细节,提升执行质效。我们关键是要通过创新,使广大员工‚争‛的意识更强,‚干‛的劲头更足,‚拼‛的精神更高。四是增强奉献意识。‚奉献‛是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自觉行动。广大员工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奉献国家,奉献社会,奉献企业,坚持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奉献中赢得尊重,在奉献中提升形象。

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员工队伍执行力的高低,而员工队伍执行力的高低则决定了企业执行力的水平。因此,要通过强化员工队伍学习力增强理解力,通过增强理解力提高执行力,通过提高执行力提升员工队伍战斗力。一是强化学习力。企业要通过‚专业培训、知识讲座、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员工队伍的培训、教育和学习,增强广大员工的学习力,提高广大员工素质。二是增强理解力。员工对要执行的政策决策必须正确理解,深刻领会,只有充分理解政策决策的重大意义,才会自觉地、坚定地、持之以恒地去执行;只有深刻领会政策决策的精神实质,才能完整准确地去执行,达到预期效果。只有提高员工的理解力,员工对政策决策理解深刻,领悟透彻,执行起来才能有效地结合实际,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是提高执行力。广大员工要善于把上级战略决策和安排部署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找准贯彻执行上级战略决策、重大部署和解决具体问题的结合点,使上级战略决策、安排部署和各项工作任务真正执行落实到位。四是提升战斗力。要全面推行全员绩效管理,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将员工岗位职责、能力素质、绩效考核与工资收入挂钩,实施宽带薪酬,激发员工上进心,催化员工积极性。要积极营造稳定的思想环境、向上的工作环境、宽松的舆论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廉洁的政治环境,尊重员工价值,实现员工愿望,促进员工发展,把员工的心留住,把企业的根稳固,增强员工队伍战斗力。

5、建立健全机制,是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的保障。

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制度创新,把制度建设作为解决执行不力问题的关键环节,以确保企业各项工作运转规范高效、各项政策决策贯彻执行到位。

一是注重目标分解,建立健全责任机制。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健全和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将贯彻上级战略决策、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延伸到最基层,量化分解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要健全‚主体明确、职责清楚、权责对等、量化具体‛的岗位责任机制,形成‚人人有责、层层履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是注重过程控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全面加强过程控制管理,着力构建‚职责明确、工作规范、反应快速、运转协调、执行有力‛的运行机制,确保执行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紧张有序、快捷高效。

三是注重闭环管理,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构建督查网络,完善检查机制,对于已经部署的工作和任务,特别是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要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把工作落实情况臵于广大员工监督之下,以有效的监督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四是注重考核落实,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要根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善考核程序、标准和办法。坚持奖惩兑现,奖罚分明,切实保证执行的刚性,增强广大干部员工自觉性和能动性,着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以及懒、软、散等现象,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14.电力价格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十四

国家发改委价检司价格检查处

去年第三季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全国电力价格重点检查。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按照部署和要求, 开展了电价重点检查, 为落实国家电价政策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 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查出涉案金额5.49亿多元, 目前各地继续依法对电价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检查表明, 各地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电价政策, 电价秩序有所好转, 但也出现部分地方越权出台电价政策苗头, 差别电价政策及对自备电价收费落实不力等问题。

一、主要做法

在检查中, 各地进一步明确了电价检查的重点和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 注重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电价行为。

(一)围绕宏观调控措施, 重点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各地价格监督检查机构对地方政府及部门为维护地方经济利益, 违反规定对高耗能生产企业用电继续实行优惠政策等行为进行了检查。对各级电网公司为保护既得利益不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问题, 提出了严格的整改要求, 对部分政策意识淡薄, 不接受监管的电网企业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

(二)围绕落实减负政策, 维护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近年来,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轻社会和群众负担的政策, 对农村养殖业、种植业、农业排灌用电化肥生产企业用电实行优惠电价政策等。为确保涉及电费的有关减负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 在电价检查中, 各地围绕落实减负政策开展工作, 切实减轻企业和用户的电费负担。一是加大对农村电价的查处力度, 重点检查农村生产用电、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政策执行情况;二是加大对不落实化肥生产企业优惠用电政策的查处力度。从检查的结果看, 电价优惠政策基本落实到位, 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政策执行情况良好, 群众满意, 农民对电费问题的投诉举报案件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

(三)围绕电力体制改革, 促进公平竞争。国家陆续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电力内部主辅分开体制改革后, 体制关系尚未理顺, 价格政策执行得如何, 都将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利益。为保护电力企业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各地在检查中, 认真检查电网企业落实“三公开”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少数电网企业在执行政策上不公开、不透明, 压低上网结算电价、不按时结算、功率因素调整只罚不奖等损害发电企业利益的行为给予纠正和处理。对一些地方电力三产企业依靠电力主业的垄断地位, 在电力工程招投标、电力设备维护上对其他企业设置障碍、限制准入等问题, 进行了规范和整顿, 切实维护了公平竞争局面。

(四)围绕整顿电价秩序, 加大查处力度。资源价格改革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积极推动资源价格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认真研究解决电价执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针对目前电力价格违法手段较为隐蔽的特点, 深入调查, 加大电价监督检查力度, 坚决依法纠正和处理乱加价乱收费问题。(五)围绕服务社会的要求, 寓服务于监管之中。一是为完善电价政策服务。检查中善于听取各个方面完善电价管理、促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为推进电价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为减轻企业、群众负担服务。既想方设法帮助梳理、清理一些直接或间接转嫁到电力企业的负担,又千方百计地维护广大电力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为推动完善电力企业制度建设服务。帮助电力企业建章立制, 推进电力企业价格诚信、电价电费公示、企业物价员制度建设, 形成内部约束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次全国电力重点价格检查,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差别电价政策和自备电厂收费政策贯彻落实不力。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考虑, 对部分高耗能企业实行保护,对实行差别电价政策不够积极,执行差别电价政策还不够彻底。据不完全统计, 2004年实际执行的企业约为2500家, 2005年实际执行的企业为1550家, 2006 年实际执行的企业为1220家。另外,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各地应出台向企业自备电厂征收系统备用费政策。从检查看, 有的省虽然出台了政策, 但自备电厂企业普遍不理解, 甚至拒交, 费用收不上来。(二)发电企业发电机组脱硫装置时开时停, 却享受脱硫电价政策, 变相提高上网电价。为了保护环境, 减少对大气污染, 国家规定对安装脱硫装置的发电机组的上网电价可提高1.5分/千瓦时。检查中发现, 一些电厂以成本支出较高、运行不当对炉体等设备有一定损伤为由, 出现发电机组脱硫装置运行不正常甚至没有运行等现象。如某电厂在介绍时表示该厂脱硫装置运行正常, 而当检查组要求其提供脱硫原料的采购及消耗凭证时, 却无法提供。此现象不仅增加环境污染, 而且企业 还可减少成本支出, 相应获得不合法收入。

(三)越权出台电价政策。一些地方未经国家同意, 出台有关电价政策, 如某市规定向小水电厂收取0.5分/千瓦时上网劳务费。某县越权出台销售电价政策, 征收“路灯费”“调节基金”, 每千瓦时加价2~4分。

(四)新投产发电机组试运行时间不统一, 存在变相压低上网电价现象。在新投产发电机组试运行时间上各地执行不一, 有的试运行7天后正式执行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 有的执行1个月, 最长的执行6个月电价, 发电企业反映强烈。某省一些电网公司, 对新投产发电机组试生产期间采取按规定上网电价90%的价格与电厂结算。

(五)未经批准收取过网费、输电费。按照国家规定, 输配电价格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 其他部门或单位无权制定。部

分省电网公司未获批准, 擅自收取过网费、输电费。

(六)高于政府定价售电。一是部分电网企业未严格执行国家分类目录电价政策, 擅自扩大商业、非居照明高电价用户执行范围, 通过多结算高价电量获取不当利益。二是部分电网企业在对用户进行功率因素考核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功率因素调整电费政策, 对未达到考核标准的用户予以电量加罚, 而对无功补偿较好,功率因素高于考核标准的用户,却不按规定予以电量核减奖励,变相提高了部分用户的电量结算价格。

(七)擅自降低上网电价或扣减发电量, 变相多收费。国家规定某小水电站上网电价为0.165元/千瓦时, 某县供电公司不按规定执行, 实际按0.15元/千瓦时与电站核算。某市供电公司2005年与某发电厂购电结算时, 在抄见电量结算基础上, 擅自扣减44万千瓦时, 少付电费。

(八)未按照国家规定电价执行, 侵占农民利益。按照规定, 非商品性的农民口粮加工、牲畜饲料加工用电属农业生产用电。某省一些县市电力公司对农民口粮加工、牲畜饲料加工用电执行非普工业用电, 多收290万元。一些农电公司在对农村牧区居民电费收取过程中, 未征得农民同意, 一次性强制收取一年的电费并无利息, 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上述电力价格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近几年来, 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兴建低水平的高耗能项目。但各地为加快基本建设步伐, 追求高增长的GDP, 纷纷出台优惠电价政策。地方政府越权出台优惠电价政策, 可以减少地方企业的支出,提高本地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增加地方收入。二是政策不尽完善。近两年来, 国家加大了电价改革力度, 出台了一系列的电价政策, 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 收到很好的效果, 产生了良好的调控效应。但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来看, 一些管理政策还不尽完善或存在盲区, 如过网费、新投产机组试运行期限和价格等问题。三是电力企业法制观念淡薄。有的供电企业价格政策意识淡薄, 片面理解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再有受经济利益驱动, 以国家投资不足为由, 利用电力行业技术性强的特点, 通过隐蔽性, 管理部门监督盲区等进行价格违法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电价监管措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节约能源政策, 积极发挥价格监督检查职能, 下一步拟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节能降耗电价政策的监管, 保障国家宏观措施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企业工作, 促进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 重点加强对差别电价和脱硫电价执行情况的监管, 督促各地尽快出台有关差别电价和对企业自备用电厂收费政策。

(二)完善电价政策, 规范电价行为, 全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进程。一是要规范跨区送电价格行为, 尽快制定电网输外省输电价格标准, 以平衡电力需求, 保证发电、电网企业、用户的利益。二是完善峰谷分时电价等管理, 鼓励用户合理用电,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三是要规范新投产发电机组试运行期间运行时间和价格。

(三)努力创造外部良好环境, 促进电力市场的有序竞争。要从严查处少数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损害国家利益, 超越权限审批电价、影响公平竞争的行为, 及时纠正越权行为、通报典型案件、处理相关责任人。要切实保护发电企业的合法价格权益, 重点监管发电企业与电网结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防止压低上网电价、少结算电量和拖延结算时间, 以及因不公平调度造成的实际上网电价过低的情况发生。

上一篇:工程公司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除夕的古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