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练习题

2024-10-17

《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练习题(精选2篇)

1.《拔掉那颗蛀牙》阅读练习题 篇一

《拔掉那颗蛀牙》读书笔记

北白象二小——孙勇福

最近读过秦素衣的一篇小说:《拔掉那颗蛀牙》,令我受益匪浅。

小说的主人翁是一位女孩。她在家里的地位十分尴尬,连夜里开灯看书,母亲都认为浪费。她的心渐渐滋生了仇恨。为了复仇,便拼命读书。虽然她的成绩优异,但是她的内心却无比冰冷。经过努力,她考上了外国的大学。在外留学时,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向任何人敞开心扉,感到无比孤独,于是去找心理医生。经过心理医生的指点,她第一次和家里通了电话,重新找回了丢失已久的亲情,内心无比轻松愉悦。第二天,她便回家回报了父母对她的哺育之

恩,感受到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不但精彩。小说的文题也很精彩,表达也很别致,中心也很凸显。

首先,小说的题目“拔掉那颗蛀牙”有着深刻的含义。“蛀牙”比喻她对家人的恨,以及她自己自闭性格的畸形发展。“拔掉那颗蛀牙”意味着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要怀着一颗关爱的心,这样自己才会快乐。

其次,小说的表达也很别致。就拿小说中三个句子来说。一句是文章开头独句成段的一句“她恨她全家。”这句话开头,给人一种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为下文写她重温亲情做出铺垫、埋下伏笔。另一句是她回家后看到的家里的场景。“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这一句渲染出亲切的气氛,寄予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冻解,亲情重新回归。还有一句是文章结尾独句成段的一句“拔掉那颗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这句话结尾,照应文题,点明中心,警示我们对待他人应有一颗关爱的心。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更美好。

再次,小说的中心凸显。本文通过写“她”对亲人的态度由恨到爱,她的心情由孤独到幸福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关爱后而产生畸形心理。从父母的角度告诫我们应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从“她”的角度高诉我们,也应该学会关心别人,这样自己才会快乐。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拔掉过“蛀牙”。小时候住在小镇里,到处都是卖烧饼的小店,一次和妈妈吵架,被妈妈赶出家门。走在路上,心中满是恨。经过一个烧饼店,老板送给我一个烧饼,我十分感激,想到妈妈把我赶出家门,便火冒三丈,对老板倾诉了一番,老板听完安慰我说:“孩子,我仅仅送你一个烧饼,你就感激我,你妈妈养了你十多年,你为什么不感激她呢?”听完我震住了,“蛀牙”早已被拔去,感到无比幸福便急忙向家门跑去,向妈妈认了错。

《拔掉那颗蛀牙》这篇小小说无论从故事情节、开头结尾还是中心,表达都十分出色。我喜欢《拔掉那颗蛀牙》,它在我眼中,是那么有魅力,它的确使我受益匪浅。

2.拔掉那颗恨的蛀牙 篇二

那时,我是恨全家人的。

我在家中排行老二,父亲重男轻女,很小给我们灌输的理念就是,我将来的财产是儿子的,闺女是要嫁出去的,与这个家无关,能养你们就不错了。姐姐不吭声,我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我挨了父亲一顿打!一个丫头片子,居然敢顶嘴。母亲也是这样的态度!之后,我在家的境遇可想而知。

那时,母亲抽着烟,和邻居说着是非;父亲喝着酒,说着脏话。这样的家,我感觉不到半丝爱。我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从那时起我就决定逃离这里,这里的穷困、落魄,全是我拒绝的。关键是,没有爱。

后来,我考上高中。父母不想让我去,说高中费钱,而且还要住校,吃饭一个月就好几十块。我说,我带馒头,可以吃一个礼拜。终于去读了,竟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上一周的馒头。冬天还好,夏天馒头馊了,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我从没哭过。母亲说,这孩子眼窝子太深,疼也白疼。

整整三年,我始终是学校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我接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北京的四年,我把自己交给了书本,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我是家乡小城中第一个到国外留学的,但是,我没回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

到了美国,我还是一个人,没有亲情。我的世界,只有自己。

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内心里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我啊。半夜,第一次掏出电话,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就哭了,近乎死了人一样的哀号,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他爹,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拼命地喊着,我内心里一震,父亲接了电话,叫着“妞妞,妞妞……”什么也说不出来。

是一刹那决定的,回国!

下了飞机,直接打车回家。一进门才发现,家,老了,破了,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那个爱发脾气的母亲正在树下摘韭菜,满头白发了;那个喜欢打人的父亲在椅子上躺着,身边一个破旧的半导体正在放着《淮河营》。

抬头看到我时,父母的眼神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本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不会流泪,但父亲过来抱住我说:“孩子,回来啦。”眼泪,到底出来了。

现在,每天给家里打电话,听母亲聊邻居的猪崽,听姐姐说家长里短,听弟妹告状,这浓烈的烟火气,让我欣喜。

上一篇:人类学丛书读后感下一篇: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