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2024-07-15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12篇)

1.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一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宣传标语

发布人:何先宏 发布时间:2012-9-21 点击:1482

1、科学膳食,合理营养,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2、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3、关注学生营养,增强学生体质

4、蔬菜瓜果不能少,牛奶鸡蛋营养好

5、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6、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改善营养促进健康

7、强化监督管理,杜绝“三无”食品进校园

8、吃营养餐,走健康路,学新科学,跨成才路

9、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0、改善学生营养,提高学生素质

11、增营养,强体质,谢党恩,报国家

12、要想身体学习好,营养补充少不了

13、用好政策,用足经费,保证营养餐质量

14、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农村儿童健康状况

15、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6、国家为我增营养,我为祖国读书忙

17、科学安排营养,合理搭配膳食

18、国民生计时时关注,学生营养人人重视

19、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20、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1、建好学校放心食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2、食品安全重于泰山

23、倒下的是饭菜,流掉的是血汗

24、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25、办好营养餐,让孩子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26、安全责任大如天,食品卫生记心间

27、实施营养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8、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播洒党的雨露阳光

29、普及营养知识,追求健康生活

30、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惠民政策,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31、爱心营养餐,情暖千万家

32、改善学生营养,强我中华少年

33、营养改善计划是山区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34、实施营养计划,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国民体质

35、用好国家三块钱,保证营养和安全

36、食品安全齐监督,健康生活同构筑

37、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学生健康

38、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办成人民满意的放心工程

39、把好食品安全关,健康快乐人人欢 40、改善农村学生营养,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41、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优化学生营养供餐

42、实施“营养餐”,幸福农村娃

43、每生每天三元钱,吃出营养健康来

44、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营养是儿童的根基

45、农村学生健康路,营养改善来帮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二

1. 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

2001年国家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是现行的“一补”政策覆盖面偏小、标准偏低,2010年,中西部有1228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一补”,只占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的13%。有的地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没有完全落实,吃饭费用没有解决。

2. 撤点并校政策的后续影响

随着2001年起的全国范围的撤点并校的推进,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只能在学校吃午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学校相关设施的落后,学生的午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出现了学生不吃午餐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在学校寄宿,他们一次要准备一个星期的干粮,由于家庭困难,营养得不到保障。

3. 地方政府的类似探索

面对当地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些地方政府实施了一些类似的工程,积累了一些经验,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例如陕西的“蛋奶工程”、广西南宁市的“希望工程农村青少年营养健康计划”。

4. 民间组织和企业实行的免费午餐工程

国家出台营养改善计划半年前,邓飞等500多名记者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倡议按照3元一餐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掀起一股民间公益热潮。

5. 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6. 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问题突出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等西部4省(区)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儿童正常值。

二、营养改善计划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2011年10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基本要求是:(1)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据初步测算,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2)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央财政给予奖补。(3)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4)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中央财政按一定比例奖补。

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成效与问题

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特别是贫困山区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多学生不再一天只吃两顿饭,可以不用饿着肚子听课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贫穷地区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有利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贯彻执行。但是,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营养餐补助金缩水严重

众所周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仅2011年就比上年上涨了5.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于经费来源单一,除财政拨款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下拨的每天3元的营养补助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其购买力将持续下降,不能保证学生营养供应的稳定性。

2. 学校缺少专业的厨房和专业的厨师

由于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短缺,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建专业的厨房,只能用其他公房或教室来充当临时厨房,厨房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同时,厨房工作人员往往是附近的农民,缺乏营养搭配知识,做出的饭菜口味单一,营养价值不高,使营养改善计划大打折扣。

3. 营养餐运输物流成本高

由于很多学校地处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食品运到这些地区的价格要比其他地区高很多,相应的吃到学生嘴里的食品也要比其他地区少很多。

4. 补助款发放和使用不规范

现在很多县财政局在接到省财政厅的营养补助金两三个月后,才拨款给教育局。这种情况的发生不管是何种原因,最终会导致学校因为资金不到位,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面临“无米下锅”的困难局面。

5. 学校食品采购中出现吃回扣现象

一些学校以学校厨房条件差,厨房工作人员不足为借口,不提供正餐,只提供牛奶和面包。一些食品生产商或者代理商为了获得学校的牛奶和面包供应权,给学校负责采购的人员回扣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导致学校采购的食品价格过高。

6.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最近有关陕西学生营养餐时有过期奶和臭鸡蛋、云南两个月中连续出现3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等学校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食品安全事件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的教育秩序,损害政府和教育部门在群众中的形象。

7. 补助款发放范围划分不合理

国家规定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不含县城)开展试点,由于国家实施的撤点并校政策,很多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被取消,原本在这些学校上学的农村孩子有的被划归到县城学校上学,很多特别贫困的农村学生因此失去了享受资格。

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改进建议

1. 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地方政府要拿出一部分经费配合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面对物价上涨、物流成本高、学校厨房短缺等问题,地方政府必须加大相关的投入,补贴这部分的费用,保证吃到学生嘴里的确确实实是3元钱的足量食品。鼓励地方政府在国家3元钱补助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经济实际,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地方政府应抓好学校厨房的建设,增加现代化的厨具设备,让“露天厨房”远离我们的视野。

2. 规范财政拨款流程

针对营养改善计划拨款延迟的时间长、资金被挪作他用的情况,积极探寻解决办法。县财政要高度重视国家对教育部门的财政拨款,及时把资金拨付到教育部门。为了减少财政下拨过程中的扯皮现象,县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各自安排专人负责,以资金的发放速度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不达要求者,不得评优、晋升。

3. 成立监督评估委员会

各学校要组成一个由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组成的监督评估委员会,监督学校日常营养经费的开支,坚决遏制不正常的高价采购。

4.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各省市县要开展厨房工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懂得一些营养搭配方面的知识,针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请有关专家传授一些食品采购、加工、保存方面的相关知识,消除安全隐患。

5. 政府要及时修改完善相关的政策内容

针对暴露出的相关政策部分内容不合理的问题,政府要及时修改完善相关内容,不要让贫困学生因为政策的不合理规定,享受不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6. 继续探索政府与公益组织的合作机制

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三

通知称,为加强资金管理,切实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财政部和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通知要求,要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严格按照规定的补助标准、实际在校学生数和发放天数核拨补助资金,切实保障春季学期在校学生的营养改善需求。

通知明确,要严格资金管理,制定原料采购、食品配送、食品管理等资金管理办法;规范食堂供餐,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将财政补助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补助资金要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

4.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四

答:一是严格食堂供餐准入许可。督促承担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食堂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堂,要责令立即整改;对新建、扩建的食堂,要加强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对不具备提供餐饮服务条件的要禁止其提供餐饮服务;对供餐食堂要禁止超范围经营,一旦发现要立即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并停止其供餐资格。

二是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督促食堂负责人把好采购、保管、清洗、加工、消毒、留样等关口

二是严把食品采购验收关。要求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食品及原辅料的供货商必须有完备的供货资质,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且有专人负责。

三是认真执行食品库房管理制度。杜绝变质、过期食品出入库;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品库进行清理,及时发现并及时清理销毁变质、过期食品;食品贮存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

四是规范营养餐加工和用餐要求。食堂供餐加工必须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要从薄弱环节入手,抓好就餐环境条件的改善,保证食堂供餐加工做到安全卫生。

五是强化食品安全措施。督促学校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保证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各个环节符合规范要求。三是加大日常巡查频率和力度,对屡教不改的予以立案查处。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餐饮经营者和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六是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督促学校按照《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七是狠抓食品安全全员培训。加大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二、如何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

答:在抓好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一是明确学校主体责任。与学校(含托幼机构)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具体责任人,食堂及校园超市等食品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直接责任;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在每学期学生开学前一周至开学后半个月内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学校食堂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持证、食品及其原料索证索票制度执行、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等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食堂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注重强化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对学校周边餐饮单位、和学校超市食品安全等进行专项整治,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三是继续推进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全县持证学校食堂实行量化分级管理,从“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方面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考核。鼓励A级,提升B级,消除C级。

四是巩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成果,以示范创建带动学校食堂提升。建立省、市级示范学校食堂,以点带面,带动全县学校食堂整体升级提升。

五是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督促学校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安全事故处理培训,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六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部门协作配合。与县教育局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局际联动机制。通过局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合研判食品风险预警、联合开展督查检查、联合处置突发事件、联合组织开展培训以及联合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七是强化宣传教育。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站,加强《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与学校联办食品安全宣传栏,采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八是强化投诉举报机制。要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31”投诉举报热线作用,鼓励学生家长和新闻媒体对学校食堂的社会监督,对学校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要及时调查核实,依法处置。

5.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五

自查汇报

1、我校186名在校学生全部享受营养膳食补助每生每天4元。

2、本校属于营养改善计划示范学校。

3、食品采购情况:(1)大米、菜油属于集中采购均有质量检测报告。(2)蔬菜、猪肉采购有供货协议书,质量保证,价格不高于市场价。(3)猪肉有检疫证。

4、学校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从不存在对外承包。

5、学校食堂具有相对独立的原料存放、食品加工操作、食品出售及就餐空间,且保持干净卫生。

6、学校食堂从不制售冷荤凉菜、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所有供应菜品都是新鲜符合膳食荤养食谱指南要求。

7、有学校负责人陪餐,地方对于学校负责人陪餐没有的补助。

8、每餐次的食品成品都按规定留样48小时。

9、学校对于食堂卫生、食品安全等会定期开展检查。

10、学校营养改善补助物资集中发放,物资价值达到国家膳食标准。

11、组织开展了关于新《食品安全法》的全面培训。

12、从不存在食物浪费现象。

13、学校食堂及时交费使用,满足学生就餐要求。

14、学校食堂建设设备采购资金的购置已完成。

15、中央财政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不存在结余、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等情况。

16、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不存在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或者家长的情况。

17、无寄宿生。

18、学校食堂聘用人员开支和食品配送费用具有地方财政保障,不存在挤占公用经费情况。

19、学校的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双月通报”数据填报都为真实准确。

20、学校会在显著位置公开收益学生人数,营养改善补助收支及食堂财政管理,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等情况。

21、无“阳光校餐”。

22、学校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23、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等情况。

24、制定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完成进度情况,地方资金投入情况,人员配备及培训情况,学校食堂建设及供餐情况。

xx小学

6.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六

—汉阴黄冈创新学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情况报告 汉阴县教体局: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更是一项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民族振兴工程。为了落实好此项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根据全国学生营养办要求和汉阴县教育体育局汉教体字(2012)281号、28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精心组织,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了“计划”工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在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和规定,强化工作管理,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营养餐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由总务主任负责的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小组,组建了由家长、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的营养餐改善计划监督小组。制定了《汉阴黄冈创新学校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小组负责营养改善计划方案的落实,监督小组负责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监督工作,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二)建章立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在实处,我校结合校情,研究制定了营养餐管理的系列制度及措施。一是利用学生学籍建立学生营养餐供餐实名制度。二是建立了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三是制定了饮食卫生、仓库保管、烹调、食品卫生检查、从业人员体检及培训,食品进货采购等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食堂、食品、卫生制度。明确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职责、管理人员职责、加工人员职责、督查人员职责。五是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等。保障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供餐方式,陪餐制度

我校由于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天三餐都在学校解决,为了方便管理,我校采用食堂供餐方式进行供餐,将每天每生补助的3元补贴直接用于学生的食谱中。由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小组科学搭配食谱,每天以实物形式直接向学生提供完整的“营养三餐(早、午、晚餐)一点(晚点)”,保证午、晚餐三菜一汤,一荤两素,早餐鸡蛋牛奶供应;并实行陪餐制度。要求学校班主任每天与学生同餐,同时负责教育、管理学生合理膳食,科学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吃饱吃好,文明就餐,确保良好就餐秩序等,避免出现大量的剩菜、剩饭、严重浪费等。

(四)强化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

为规范管理,确保供餐质量,一是学校注重强化过程管理,落实营养食物供应。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供货点,由实施小组购物后交由食堂仓库保管小组签名验收,二是严格操作规程,确保营养餐食品安全、卫生。食堂库管员按需将食物原料分发给加工小组按操作程序进行加工,再由监督小组品尝并取样、留样、保存、登记签名。三是学校自检自查,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通过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领导小组行政监督、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小组业务监督、学生、老师、家长代表监督、专业机构监督等对“计划”实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2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公示检查及整改结果,确保“计划”实施透明、公开。四是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完善“计划”实施工作通报、目标责任考评、信息公开等机制,对“计划”实施过程中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自实施学生营养餐以来,我校中小学生学习和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观,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大大增强。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已蔚然形成。

(二)减轻了家长负担,对控辍保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饱,吃得营养,学得乐、学得好。

(三)有效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学生成绩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改善了学生的生活质量,优化了营养结构,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适当充实管理力量,强化工作监管,规范供餐工作流程。

(二)健全完善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规范管理。

(三)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思想、业务素质,更好的落实营养餐改善计划。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班会、校会等全方位宣传实施“计划”工程,使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深入民心,社会认可,积极参与。

总之,通过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切实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拉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减轻家长负担,让学生及家长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进而更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氛围,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持续永久形成。

陕西汉阴黄冈创新学校总务处

7.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七

1 供餐模式

主要为学校食堂供餐、企业 ( 单位) 供餐和家庭 ( 个人) 托餐3种供餐模式, 见表1。

1.1学校食堂供餐由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2012年5月23日颁布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学校食堂供餐包括2种方式: 一是包餐制, 即全体学生统一伙食费标准, 由学校食堂提供统一饭菜; 二是自购制, 即饭菜品种、数量由学生自由选购, 学校食堂凭充值卡或饭菜票结算。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

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对学校食堂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要求较高。首先, 食堂必须在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为学生供餐。此外, 营养师和厨师的专业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学生餐的营养质量、感官和学生摄入营养等。即使在硬件设施合格的食堂, 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或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学校食堂供餐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农村学校更为普遍和突出。

1.2企业 ( 单位) 供餐向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企业采用标准化工作流程, 为学生提供预制好的食品, 如包装好的牛奶、面包、鸡蛋或者包含饭菜的学生营养套餐等, 以课间加餐或学生餐的形式发放。企业供餐具备盈利性, 存在的问题较多, 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运输和储藏、生产加工、营养餐制作、分装、运输和分发、制作及食用时间、食品留样、工厂的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1]。

1.3家庭 ( 个人) 托餐由学校附近家庭或个人, 在严格规范准入的前提下, 承担学生就餐服务。该模式具有灵活性, 但因规模小、地点分散, 不便学校监管, 因此存在较大的营养和食品安全隐患。

注: * 截至 2012 年 6 月底, 教育部公布数据, 数据来源为全国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 699 个县。

2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运作模式

2.1筹资途径

2.1.1中央政府财政投入中央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儿童健康, 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我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政策及措施。从最初的宏观政策指引到近来的国家重大行动, 多种措施相互补充, 投入资金和覆盖的学生逐步扩大。从2006年开始, 国务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 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 ( “两免一补”政策) 。2007—2012年, 中央财政投入“一补”资金237亿元[2]。

近年来, 国家实施的许多农村学校建设项目中均把食堂建设列为重点内容。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已拨付169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此外, 中央财政还对中西部和东部困难地区学校食堂建设按照5∶5的比例给予奖励支持。为进一步配合“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在原有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基础上, 从2011年开始, 财政部和教育部又专门追加了食堂建设专项资金共计300亿元, 分3 a拨付 ( 2011—2013年每年约拨付100亿元) , 重点用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的农村学校的食堂建设和设施设备改善。目前, 2011—2012年中央财政食堂建设专项资金累计194.20亿元已转移支付到省级财政[3]。

2.1.2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中央财政每年的投入资金看似庞大, 但分散到参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699个国家试点县后仍有部分缺口, 还需各级地方财政进一步配套和落实。2007—2012年, 地方财政共计落实“一补”资金275亿元。2012年, 除“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地区外,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5个东部省份及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吉林等10个中西部省份已投入23.90亿元经费开展省级试点, 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膳食补助[2]。

2.1.3社会力量募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的专项经费一般用于膳食补助和支持学校食堂的基础建设, 部分学校在食堂建好后仍缺乏资金购买或更新厨房设备。为解决这一迫切问题, 开展了民间公益项目, 通过各种方式募集资金。如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 WFP) 、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联合发起“爱加餐”项目, 共筹集资金5 119万元, 为四川、云南省13个州 ( 市) 23个县区239所学校、逾65 000余名贫困小学生发放营养加餐, 数量超过1 200万份; 同时为100所受助小学提供标准“爱心厨房”设备[4]。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厨房”项目, 在10 a内投入5 000万元, 完成捐建914座希望厨房, 受益学生超过45万名, 覆盖了全国27个省份[5]。截至2012年底, 春苗营养厨房累计投入3 901万元, 为每间“春苗营养厨房”提供6万元建设资金[6]。截至2013年3月, 免费午餐基金募集超过4 800万元的善款, 为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的贫困农村学校6~12岁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7]。

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保证了一批公益项目的顺利开展, 进一步解决了农村学校食堂设备缺乏的问题,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资金投入压力。

2.2组织方式和工作模式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大多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 由教育部门牵头, 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社会团体及广大群众多方参与的联合工作模式。

2.2.1政府部门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以我国覆盖面最大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例, 除财政、教育和卫生部门外, 还有共计16个部门参与, 各学校负责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 在庞大的项目工作体系中, 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2.2民间公益项目活跃, 社会力量为政府项目“做加法”除政府的主导作用外, 各种社会力量在食堂建设项目的参与力度不容忽视。中央政策明确鼓励民间团体、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等, 在地方政府的统筹下, 在改善就餐条件、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如基金会通过各种途径多方募集善款, 许多志愿者主动参与项目工作或者通过微博等方式直接参与各种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等。

民间公益机构通过多年的实践, 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运作流程上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形成了一套市场化的项目管理模式, 如项目运行前的学校情况调研制度、学校食堂设备招标采购项目制, 项目进行中的回访机制等。此外, 在项目监管制度上, 他们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把成熟的基金管理模式引入到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上来。

3 讨论

3.1以学校食堂供餐模式为主, 因地制宜确定供餐模式供餐模式是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核心部分, 供餐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中对学校供餐模式有明确要求, 如“试点县和学校根据地方特点, 按照安全、营养、卫生的标准, 因地制宜确定适合当地学生的供餐内容”、“供餐形式以完整的午餐为主, 无法提供午餐的学校可以选择加餐或课间餐”、“试点地区应加快学校食堂 ( 伙房) 建设与改造, 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等。

3种供餐模式相比较, 采用学校食堂供餐既便于学校管理, 又可以保证营养均衡、食品安全和资金使用安全, 是目前最为理想一种模式, 已成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中覆盖学生比例最大的一种供餐模式。但各学校食堂软硬件条件差别较大, 在暂时不具备学校食堂供餐能力的学校, 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模式仍应作为有益的补充予以保留。2012年12月12日,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 农村寄宿制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 从保证学生营养的角度出发, 因地制宜地确定供餐模式[8]。

3.2积极推广“政府主导, 多方合力”的项目运作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 覆盖地区广的营养改善项目大致有3种运作模式: ( 1) 地方政府和学校全盘负责; ( 2) 中央政府招标采购, 由专业的社会组织负责; ( 3) 政府和民间组织一起合力运作[9]。当今我国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政策性强、任务重、安全风险高, 采用单一由政府和学校或者单一由社会组织来全盘负责项目的运作, 均不能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只有采用“多方合力”的运作模式, 使各级政府和民间公益组织在项目的运作中定位明确, 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从而保证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在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中, 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许多发展中国家曾因缺乏多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 在国家营养项目中出现过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 制约了营养改善项目的实施[10]。而我国采取的工作模式可以从制度上保证项目管理和实施的顺畅。3.3加强农村学校的能力建设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 项目运作的实施主体也是各个学校。农村学校是否具备项目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保障营养改善效果的关键因素, 而这也正是改善农村学生营养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 要切实保证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实施效果, 必须在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后, 逐步加强和提升农村学校的执行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营养政策,农村人口,学生

参考文献

[1]鲁扬, 马冠生, 胡小琪, 等.我国五城市学生营养午餐企业卫生状况[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 15 (4) :318-320.

[2]马冠生.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3:加强学校食堂建设打破营养改善瓶颈[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央财政安排150亿支持营养计划[EB/OL].[2013-5-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7/201211/144932.html.

[4]中国扶贫基金会.“捐一元, 献爱心, 送营养”项目概况[EB/OL].[2013-05-20].http://www.cfpa.org.cn/project.cn?projectid=d51dbbe08abd4b58b196665165510e41&p=ff7dfa5dca964a206666145f6e97817c.

[5]黄小希.中国青基会希望厨房项目惠及45万多农村学生[EB/OL].[2013-5-20].http://www.news.xinhuanet.com/2013-05/201c_115836038.htm.

[6]佚名.各地3年建1700余所春苗厨房为留守儿童供餐[EB/OL].[2013-09-12].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3/0912/c41260-22902806.html.

[7]谈燕.“免费午餐”募款超4800万元[EB/OL].[2013-04-13].http://data.jfdaily.com/a/5675874.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财[2012]5号) [EB/OL].[2013-5-2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663/201301/xxgk_146358.html.

[9]易艳刚.营养改善计划需有公众“护法”[EB/OL].[2013-5-20].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2/24/c_111562727.htm.

8.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八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以下简称监测),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

监测试点学校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价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改善的效果,为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范围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地区,每年开展一次常规监测,在部分试点地区开展重点监测。其他地区和学校可参照实施。

三、监测县和学校

(一)监测县。

常规监测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地区所有县均列为常规监测县。

重点监测县: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22个省份中,分片随机选取1-3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共选取50个县开展重点监测工作。

(二)监测学校。

1.常规监测学校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按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供餐3种模式将小学和初中进行分类,各类学校分别抽取30%小学和初中作为常规监测学校,某种供餐模式不足3所小学或初中时,抽取该供餐模式所有的学校作为常规监测学校。

在常规监测学校中,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约40人,男女生各半)参加常规监测。每个年级学生人数不足40人时,该年级的所有学生纳入监测范围。

监测学生确定后,在监测评估期间保持相对固定,实施跟踪监测。

2.重点监测学校

在重点监测县的常规监测学校中,分别从各类供餐模式中,随机选择2所小学和2所中学,作为重点监测学校。在重点监测学校中,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约40人,男女生各半)参加重点监测。每个年级学生人数不足40人时,该年级的所有学生纳入监测范围。监测学生确定后,在监测评估期间保持相对固定,实施跟踪监测。

四、监测时间与内容

(一)监测时间。

每年3-4月开展监测数据收集工作。

(二)监测指标。

1.监测县和监测学校基本情况

监测县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基本情况,包括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生总数、不同供餐模式学校数和学生人数等基本信息。

监测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学生人数、供餐模式及人数、厨房设施等。2.常规监测指标

--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学生膳食摄入情况,所有监测学校建立学校食堂或其他供餐单位食物购买档案,每2月提交一次各种食物采购单、下料单和就餐学生数。--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各监测学校每月提交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三)重点监测指标。

重点监测学校在常规监测基础上,开展重点监测,主要指标包括:

--营养状况生化指标:对抽中开展重点监测的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血清白蛋白、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检测。

--营养知识情况:对重点监测学校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和初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及其来源等情况。--学生学习成绩:学校提交监测学生的上学期期末考试主要科目成绩。

监测调查方法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技术方案》实施。

五、评估内容和方法

按性别、年龄分组,对常规监测和重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评价和分组标准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技术方案》实施。通过评估,掌握试点地区学校学生营养健康基本状况、贫血率、微量营养素缺乏和常见病发生以及食物摄入情况;了解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及其知识来源和学生学习成绩。

通过不同地区、不同供餐模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比较,当年监测指标与历年指标比较,以及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综合评价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提出工作建议。

六、监测评估管理

(一)职责分工。卫生部会同教育部负责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成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与

健康状况监测评估专家组,制定监测评估工作方案,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和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制定监测评估技术方案,培训省级监测骨干人员,建立数据库,汇总、分析全国数据,完成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监测评估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份监测工作的组织管理。根据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本省份实施方案,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向省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和卫生部提交监测评估工作报告。省、地市级疾控中心负责制定本省份、本地市监测技术方案,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及现场工作人员培训,对数据进行审核、分析,撰写技术报告。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监测方案,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监测学校,具体实施本地学生营养监测评估工作,形成监测报告报县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重点监测,指导学校开展常规监测,负责数据收集、录入,综合分析后及时上报监测结果,规范管理监测资料。监测点学校由校长及有关人员组成工作组,配合完成本校的监测任务。

(二)数据上报与审核。建立学生营养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常规监测数据实行统计报表(食堂供餐和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每月上报,其余指标每年4月上报)直接报告制。常规监测学校将监测报表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疾控中心在地市级疾控中心指导支持下,对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将监测基础数据分别于每月20日和每年4月底前报省级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重点监测信息每年6月底前报省级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上报的监测信息进行及时审核,并及时反馈至监测县,网络直报实行省级终审责任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适时掌握监测直报进展,组织各省进行数据集中审核。

(三)报告形成。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汇总本地工作情况,结合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的技术报告,形成工作报告,每年9月底前报卫生部和省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汇总各省份工作报告及监测数据后形成国家级监测评估报告,于11月中旬前报卫生部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

(四)资料管理。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监测资料属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一部分,监测工作具体实施部门和个人

未经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原始资料归档保存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查。各级执行机构详尽记录项目内容和进度并建立档案。内容包括经费下拨与使用、培训、监测进度及监测结果、组织管理和技术督导等与项目有关的全部文件和技术资料。

(五)工作队伍。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专人,加强监测工作的管理。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营养科室建设,县级卫生部门牵头组织,教育等部

门配合,共同组建监测队,紧密结合学生体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期考试等,开展各项具体工作。

(六)资金安排。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各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资金,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七、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开展监测工作,监测队应尽可能依托现有的卫生和学校体育卫生专业机构,监测人员必须是卫生和体育专业技术人员,新充实的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检测方法,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现场调查和采样要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参加监测的实验室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所用仪器、器械进行定期校准,定期开展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建立监测数据的审核抽检制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场资料抽查。

八、督导和评估

9.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九

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关系个人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兴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为改善全乡农村在园幼儿和小学生膳食营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对于巩固“普九”水平、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上级要求,在我区六所学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保障农村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水平,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区统筹、各校合作、校长牵头、全校教职工执行的原则。

(二)坚持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全面推开的原则。

(三)坚持统一部署、规范管理、严格把关、确保质量的原则。

(四)坚持安全、营养、价廉、便捷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和方式 在全乡农村六所不同类型的学校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在校学生早餐供应牛奶、鸡蛋、面包、糕点、蔬菜、面食、米饭等必须营养食品,由学校科学搭配食谱每天组织学生用餐。

四、领导机构

为确保对全乡各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学区成立领导小组,学区校长张东焕任组长、学区副校长郑忠任副组长,学区成员、各学校校长等人为成员。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区,夏勇任办公室主任。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抽调专人抓好具体实施工作。各校校长是实施计划的具体负责人,同时要确定专人搞好此项工作。

杏园学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张东焕 杏园学区区长

副组长:郑忠 杏园学区副校长

霍佩峰 学区党支部书记

杏园中心学校校长 组 员:

夏 勇

学区出纳

吴 峰

学区办公室主任

李立宇

学区会计

曹发 岘子学校校长

蒋文 八十个塬学校校长

康红权 河西学校校长

张启明 胡麻岭学校校长

各校各年级班主任、学校财务、后勤及炊事员等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区, 具体由夏勇负责办公室工作。

五、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

营养餐配发标准每人每天3元,小学困难住宿生每人每天达7元,初中生困难住宿生每人每天达8元,全年在校(园)时间按200天计算,合计小学生每生每年800元(困难住宿生达16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困难住宿生达1850元)。标准政策变化进行调整。

提供营养餐的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拨付。

六、工作程序与管理要求

(一)审定补助人数:各学校每学期初将配发营养早餐学生按实名制建立学生全面信息造册上报学区初审汇总,学区报区教体局复核汇总审批备案,以此作为对各校发放补助资金、配送分发食品和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资金管理和使用:每学期补助资金划拨到各校后,由学区监督,学校管理和支出,学校定期与供应商进行实际结算。营养餐专项资金只能用于支付在校少年儿童的营养餐食品的购置费用,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赢利经营或发放家长。

(三)确定供应方案:营养早餐食品(学生饮用奶、面包、鸡蛋等食品)由各校负责牵头,采购至少确定2个厂家或个体供应商,食品采购供应商个体必须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每学期签订一次合同,并将供应商名单送相关部门备案。供应商应按合同将营养早餐食品及时配发到学校。学生饮用奶和鸡蛋每周至少配送2次,学生食用锅馈等糕点食品每周至少配送3次,送到的食品必须在保质期内,超过时限的,学校有权拒收。学校负责鸡蛋等食品熟用的加工,确定专人保管和发放营养早餐食品,并做好当日的统计工作。

七、职责分工

1、各校校长负责制定本校“计划”实施方案和办法,以村校施行“托餐”和“送餐”相结合,中心校以“送餐”和“食堂供应"相结合的供餐模式,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于本校的供餐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抓好日常管理等各项基础性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跟踪监测,开展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2、各校必须健全专项财务人员,确保资金的需要和专款专用。

3、各班班主任负责对少年儿童营养早餐食品的发放及学生用餐的安全及进行综合监督,做好本班学生的用餐记录,定期开展班级食品安全教育和管理。

4、食堂管理人员负责学校食品卫生的日常监督,按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

5、各校采购人员做好学生食品供应环节的监管,严禁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

6、学校财务人员负责对“计划”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

7、学区建立专项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征求社区家长、学校学生意见,改进计划,并向社会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8、学校其他职工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计划”的相关工作。

9、各校负责落实好 “计划”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做好营养餐食谱的搭配制定、食品的保管加工、组织分发、学生健康教育和特困学生救助等工作。

10、供货商按照合同要求,负责供应合格食品,建立科学配送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将营养早餐食品按时配送到校。

八、保障措施

(一)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各校要根据学区“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管理细则和操作流程,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生活指导教师配备、资金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特困生救助等配套政策,规范操作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二)加强寄宿生的管理。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寄宿生校园生活的管理,完善学生住宿、就餐、如厕、洗浴、取暖、娱乐等后勤设施,申请增加编制并配齐后勤管理人员和生活指导教师,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为“计划”实施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三)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各校要加强对营养早餐食品质量及卫生安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食品配送分发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要时刻预防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引发中毒事件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情况发生,坚决杜绝对进校食品质量把关不严、保管不善、加工不规范等事件,做到警钟长鸣,对强调不改,造成群体性卫生事件,产生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校长和具体管理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各校高度重视“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此来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各学校要依托“计划”实施,加强食品安全健康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杏园学区

10.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十

交通安全令人担忧,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你们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校为加强中小学生和幼儿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特发此函,敬请阅读。并请各位家长在做好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抓好孩子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具体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1、学生乘车要做到:要求学生上、下学时要乘坐公交车或有运营手续的出租车。认清客运车辆,非客运车不乘;即使是客运车辆,也要看车内座位是否已满,如果超员,绝不乘坐。同时,还要注意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禁止乘坐拼装车、改装车、报废车、电瓶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及车况较差的车辆。

2、学生候车要做到:在指定地点候车,禁止拥挤在车行道上或在车行道上招呼车辆。要等车辆完全停稳后,按先下后上的秩序上车,不急躁不争先恐后。上车后不要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下车也要等车完全停稳后再下,下车后不突然横穿公路。

3、学生骑车要做到:孩子骑自行车上学,也要注意走非机动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要靠路边右侧顺行。骑自行车时不准双手离把,不准互相追逐、并行或攀扶其他车辆,不准骑车带人。转弯前应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突然猛拐。严禁学生驾乘摩托车上路,家长用摩托车带孩子上路,也必须严格按交警的要求,带好安全帽。

4、学生走路要做到:坚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也要注意靠路右边排成纵队行走。学校大门外正是榆黄公路,且我校地处半坡上,下行不远又有外环路与榆黄公路的交叉路口,都是事故的多发地段。同学们要明确乡村国道边、省道边,车辆速度较快,学生上学、返家更要注意安全。禁止学生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路上、桥上和有危险处追逐打闹。横过公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需注意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5、家长要做到: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自觉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观念,培养文明交通意识,做好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交待孩子见到交通肇事逃逸车要设法记住车牌号码和车辆特征,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电话:

110、122)。

襄垣县职业技术学校

11.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十一

一是供餐目标是学校食堂供餐,暂时没有食堂的学校可通过企业供餐,到食堂条件具备后仍过渡为食堂供餐。

二是食堂建设任务依靠项目,各县要做好项目规划,两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项目、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将食堂列为重点。

三是要进一步明确营养改善计划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回去后汇报县上解决启动资金(伙房改造、设备购置、从业人员补助)。四是专项资金要全部用于学生用餐,不得用于食堂(伙房)建设、设施设备购置、学校食堂聘用人员工资福利、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以及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经费等支出。

1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宣传资料 篇十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改善义务教育学生的饮食营养水平,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县、幸福和谐”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从XX年X月X日起,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饮食营养质量,让孩子们“吃好饭,上好学”。

三、实施对象

享受营养改善的对象是: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

四、营养改善标准

营养改善的伙食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天午餐3元,学生每学年享受营养改善的天数按在校200天计算。

五、资金来源、使用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县财政应将营养改善所需配套资金足额列入本级财政年度教育事业支出预算。县财政要设立营养改善资金专户,专户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按学期及时拨付到学校。为保证营养改善工作的按时实施,由县级财政预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配套资金,安排经费添置学校食堂开餐所必备工具,保证在XX年X月X日前完成准备工作。

营养改善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县财政局、教育局负责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资金使用的指导、监管工作;各有关学校必须按规定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资金。

各有关学校应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资金的使用监督制度,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及群众的监督。营养改善资金只能专项用于学生营养改善的开支,不得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等人员经费的开支。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营养改善资金。资金使用情况由各学校定期向当地群众公布,对群众反映属实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六、加强领导,强化保障

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为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由教育、财政、食品、公安、审计、卫生等部门有关领导组成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县教育局有关科室抽调。各乡镇学区、城区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关机构,切实加强对营养改善工作的领导、监督和管理,确保营养改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监督举报电话:

电子信箱:

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为顺利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教育部门要负责核实享受学生人数和经费预算,督促和指导相关学校做好开展学生营养改善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学生营养改善所需经费,安排经费添置学校食堂开餐所必备工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学校采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价,指导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并负责做好辖区内学校食堂卫生指导、检查、监督工作;教育、卫生部门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好辖区内学校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与信息收集、报告,指导学校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对营养改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查,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各实施营养改善工作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学校要明确职责分工,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要对营养改善工作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如财务管理、食品卫生安全、营养配餐知识等培训,规范和提高学校营养改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确保营养改善卫生安全和基本营养。要实行原材料定点采购,加强票据审核,完善索证取证,将营养改善工作列入对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重点检查和考评。

建立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各学校要严格审查享受对象的资格,享受对象必须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在册学生,班主任对所任教班级申报享受对象的资格负责;校长对学校申报的享受对象负全责,学校要将符合享受营养改善条件的学生名单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地村委同时公示7天,如群众无异议,则建立营养改善学生资料档案库。开学后10个工作日内,学校要将享受营养改善条件的学生名单报县教育局,县教育、财政部门联合审定后,及时拨付资金。对少 报漏报的学生,学校要垫付该学生的年度补助餐费;严禁弄虚作假,多报重报,一经查实,按国家有关财经制度处理。

因地制宜实施营养改善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提高认识,积极创新,加大投入,稳步推进。对于100人以上的学校,县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在住建、卫生、消防、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改建、新建或扩建食堂实行集中开饭,改扩建食堂和添置设备的经费不能从学生的营养改善经费中开支,改扩建的食堂要积极申报卫生许可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为学校申报食堂卫生许可证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在50至100人之间的学校,可实行向企业购买的供餐方式;50人以下的村学和教学点若暂时还不具备开餐条件的,乡镇中心小学要想方设法,统筹兼顾,采取专人派送的形式,就近指定集中开餐,或者采用家庭托餐形式供餐。各学校要全力推进营养改善工作的实施。营养改善开餐形式为学校集中开餐,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早晨或中午。

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措施,细化管理过程,经常组织对营养改善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营养改善经费的落实和使用情况、学校的开餐情况、卫生营养状况进行全过程监管。了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不断完善营养改善工作 管理办法,创新营养改善工作模式。实行营养改善工作月报制度,乡镇学区、城区各学校要将营养改善工作的实施情况于每月28日前向县教育局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汇报一次。

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学校要在卫生、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改善食堂条件,实现卫生达标,有关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各学校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的各项有关规定,加强对食品采购、保管、制作、供给等各个环节的监控,保证开餐质量,坚持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各学校根据学生的营养需求,加强营养搭配研究,因地因季做好营养配餐工作,提高营养改善的质量。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营养改善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教育惠民工程,对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进一步巩固提高 “两基”成果将起到积极作用。宣传部门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宣传县委、县人民政府落实改革开放成果普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班会、校会、校园广播、板报、网站等学校主要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营养改善工作,使之家喻户晓。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感恩教育,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立志努力学习,回报国家和人民,回报社会,使营养改善工作的社会效益和德育效果进一步彰 显。

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这项计划的启动实施,对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上一篇:畜牧执法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大专内科护理学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