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稿国际(精选5篇)
1.辩论稿国际 篇一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岳阳涉外首届大专辩论赛。我是本次大赛的主持。首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本次辩论赛的规则。本次大赛对阵双方由来自一年级和三年级的代表组成。双方各有20名选手参赛,其4位主辩手和16位支持队员。
赛程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开篇立论阶段。由正反双方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辩手分别陈述己方的观点,时间各为三分钟。
第二环节:为自由辩论阶段。由正反双方队员自由辩论。其中每队的支持队员各有四次的发言机会。以举手示意为例。本阶段每队各自拥有钟的发言时间。
第三环节:为提问阶段。各队的支持队员均有四次向对方提问的机会。回答方必须在30秒内给出答案。
第四环节:为结束陈词阶段。由每队的第四辩做出,时间同样也为三分钟。
请问正反双方是否听清楚了规则?
10分
2.辩论稿国际 篇二
辩论式教学法概述
辩论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设置辩题,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 实现师生之间知识的互动, 在辩论中得出问题的结论, 从而使学生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辩论式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课前学生会主动查找最新的信息资料进行阅读, 动手摘录有用信息, 动脑思考支持立论的论点;课堂中, 激烈地辩论, 辩手需要积极分析、应答对方的问题, 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问题;课后, 要提交总结论文, 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知识。
辩论式教学法应用
1. 教学思路设计
辩论式教学法的思路是:教师设置辩题———学生查阅资料——分组辩论———点评总结。
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内容举例:比如, 讲到汇率问题时, 在教师讲解完汇率基本知识后, 由教师针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设计辩题———“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辩论课前由学生根据辩题通过图书、网络等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课堂辩论中, 采取分组辩论形式, 辩论结束教师点评总结;辩论课后要求提交总结报告, 将零散的知识点上升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实现知识的升华。
2. 教学过程安排
课堂教学受学时的影响, 同时考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所以不可能完全照搬辩论赛, 可以灵活设置规则。比如, 六十人的课堂, 可以每个班出10个辩手组成一个辩论小组, 其中一人是一辩, 负责陈述观点, 一人是四辩, 负责总结陈词, 攻辩阶段与自由辩阶段合二为一, 统称为自由辩, 此时十个人都可以参加辩论。教师将辩题分发到辩论小组, 各辩论组根据辩论主题进行辩论准备。教学过程模拟辩论赛的赛程与规则, 在第一回合的辩论中, 正、反方一辩各自阐明己方观点, 负责开篇立论;第二回合, 直接进入自由辩阶段, 辩手们寻找对方立论根据上的不足与漏洞进行辩驳, 并进一步说明己方认为正确的论据, 以事实说明己方观点;第三回合, 进入全班同学自由辩论阶段, 其他不在辩论席上的同学, 在辩论中可任意支持正方或反方的观点, 但每人发言的时间限制在2分钟以内。教师在辩论中维持辩论秩序, 并在辩论结束时对本次辩论的内容与过程进行评价与总结, 同时对某些理论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与说明。
3. 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
为使整个辩论式教学法能够有效开展, 在辩论式教学过程中, 为考核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设立了以下标准: (1) 同学在辩论前, 占有资料的数量与质量, 占平时成绩10%; (2) 辩手在辩论中的具体表现占平时成绩的30%; (3) 全部教学过程结束后, 要求每组辩手提交一篇总结性论文, 论文占平时成绩考核内容的60%。
在辩论式教学活动中, 学生为辩论活动查阅了大量资料, 辩论过程中思想火花碰撞, 锻炼了学生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辩论式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提炼选题, 辩论结束要根据学生课堂辩论情况进行点评, 这也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辩论式教学, 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料, 较全面地认识与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能力得到了空前体现, 实现了教学相长。
总结
在国际金融教学中应用辩论式教学,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 锻炼学生的沟通、思辨能力, 有利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但是, 辩论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要求教师善于捕捉和实际联系紧密的辩题, 并且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辩论教学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 很难通过辩论教学系统掌握该门课程要求的所有知识点等。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辩论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应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 使学生有效掌握国际金融知识。
参考文献
[1]韩莉.《国际金融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悉[J].当代经济, 2009 (7) .
[2]魏文静, 崔满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学》教学模式创新[J].高教论坛, 2008 (12) .
3.一辩辩论稿 篇三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即是个性化的日益突现。可是众所周知,人类这个集体越来越交织相携,关系密切。如果说个性不利于于集体利益,为何越来越个性化的我们却又自发的联合在一起?如果说个性与集体有冲突,为何这个世界充满性格秉异的我们却又如此蓬勃发展?所以,我方认为,个性,与集体利益不冲突的。
首先,论个性,辞海如是说:个性是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也就是说,个性是普遍存在的。罗斯福说过,个性的造就由婴孩时代开始,一直继续到老死。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即普遍性,“个性”即特殊性,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是离不开共性的。如果对方辩友非要说集体利益与个性相冲突,那岂不是表明集体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与这个集体相冲突。然而事实呢,不仅集体会存在完善的制度去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一个好的集体更是能够发挥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为集体更好的服务。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人均是个性鲜明的,但正因师徒四人个性互补,才最终顺利的取得了真经。
第二,我们不否认集体利益并不能完全符合所有人的需求,但相矛盾并不等于相冲突。前者是一种状态,而后者是一种行为结果。鲁迅说过:“在进行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颓唐,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这就是在说集体里个性虽然不时会导致矛盾的存在,但只要不至于阻碍发展的脚步,集体利益则与个性就不冲突。可以死说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冲突却是不然的。
第三,对方辩友提到,有些人的个性会让他特立独行,标新立异,难以与人合作,最终伤害到集体的利益。就像作弊破坏了公平,**破坏了和平。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假设前提是什么?当集体符合个人利益的时候他会特立独行吗?如果是因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那他的特立独行,是否只是他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并非因为他本身的个性呢?因此,请不要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片面过渡到我们普遍存在的个性与集体利益冲突!
4.英文辩论稿 篇四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it has been a hotly debated topic whether students should attend military training in China in the past years.Opinions on this issue differ sharply.Pro:
I believe that military training is a must for today’s spoiled youth.First of all, it makes them more likely to persist instead of escaping in face of hardships.Second, the self-discipline and teamwork spirit students develop are invisibly valuable wealth for their future.third, it provides a good chan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more on military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Forth,it can nurture students’ sense of unity and discipline and foster students’ patriotism as well.Fifth,military training as a good chance for students coming from different cities to know and help each other, which will help them ease the feeling of homesickness.Con:
5.反方辩论稿 篇五
尊敬的主席同学对方辩友
大家好
我方的辩题为政治与行政不可分。
《法国行政辞典》中把“行政”定义为:“公共服务的总体,从事于政府意志的执行和普遍利益规则的实施”。政治,与指导和影响的政策相关,而行政,则与这一政策的执行相关。这一点展现了二者的紧密关系。
而谈到政治与行政的关系时,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对政治与行政二分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阐释。
首先,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强调政治与行政是无法严格区分开来的,它们的分开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认为,“政府的民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表达的功能和国家意志执行的功能的区别就越小。”“尽管政府的这两种功能(政治和行政)的分化非常明显,把这两种功能委派给两个分立的机构行使是不可能的。”很显然,政治与行政职能是相互交叉的。
其次,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相互协调。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因为这一原则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机构,每个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了的政府功能。然而,实际政治的需要,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协调一致。”而为了求得这种协调,“就必须或者牺牲掉国家意志的表达机构的独立性,或者牺牲掉国家意志执行机构的独立性。要么执行机构必须服从表达机构,要么表达机构必须经常执行机构的控制。只有这样,在政府中才能存在协调。只有这样,真正的国家意志的表达才能成为被普遍遵守的实际的行为规范。”这也就证明古德诺认识到实际的政治需要使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分离的想法很难实现,之后他又重点探讨了如何实现这种协调。他认为要实现这种协调,政治必须对行政进行适度的控制,由此他提出了两种模式,一种是体制内控制,另一种是体制外控制,而美国和英国则分属于前后两种。只有这样,真正的民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成为现实。
最后,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不但强调了政治与行政之间分立的必要性,而且强调了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协调并对之做出了系统阐释。他指出,国家意志的表达与国家意志的执行之间,必须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协调,否则就会导致政治的瘫痪。并且,细读《政治与行政》这本著作,就会发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目的是要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而这种协调与不可分,也不正是政治与行政得以吸引全世界的学者投身于其中的魅力所在吗?
因此今天我方观点是政治与行政不可分。
【辩论稿国际】推荐阅读:
国际辩论赛主持稿01-03
国际大专辩论赛题目06-26
双十一辩论稿08-11
(正方)_辩论稿11-21
辩论稿的范文07-10
笑比哭难(辩论稿)12-06
小学辩论稿范文反方01-21
业务发展更重要辩论稿08-22
顺境更利于成材辩论稿12-15
作文辩论稿范文800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