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秋阅读答案(精选8篇)
1.高中语文读秋阅读答案 篇一
高中语文《丹柯》阅读理解答案
《丹柯》节选文段
丹柯领着他们。大家和谐地跟着他走----他们相信他。这条路是很难走的!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路,树枝纠缠在一块儿;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每一步路都要那些人花掉很多的汗和很多的血。他们走了很久……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会把他们领到哪儿去的。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
他们站住了,又倦又气,在树林的胜利的喧响下面,在颤抖着的黑暗中间,开始审问起丹柯来。
他们说:“你对我们只是个无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
“你们说:领导我们吧!我才来领导!”丹柯挺起胸膛对他们大声说,“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
可是这些话反倒使他们更生气了。“你该死!你该死!”他们大声嚷着。
……
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他高高地举在头上。他的心燃烧的得跟太阳一样亮,而且比太阳更亮,整个树林完全静下去了,林子给这个伟大的人类爱的火把照得透亮;黑暗躲开它的光芒逃跑了,逃到林子的.深处去,就在那儿。黑暗颤抖着跌进沼地的龌龊的大口里去了,人们全吓呆了,好像变成了石头一样。“我们走吧!”丹柯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
……
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
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
在雷雨到来前,出现在草原上的蓝色火星就是这样来的!
问题:
1:节选部分反映了族人或丹柯怎样的性格,选取一个(类)人分析。(6分)
2:课文体现了怎样的主题?(主题具有多义、模糊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主题)。(6分
答案:
1:族人:懦弱,愚昧,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缺乏斗争精神等。
丹柯:乐观,智慧,勇于实践,富有牺牲精神。(答准确一类即可得满分)
2:主题:(1)歌颂丹柯式的“乐观,聪明,勇于实践,勇于牺牲自己的大公无私的精神”,(2)告诫世人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无论境遇怎样恶劣,都要保持人的尊严。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回归 篇二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味 语言 情感
所谓的语文味,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充分体现出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语文课的魅力,品味语文带给人们的审美快感。由此可见,追求语文味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近年来,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已经逐渐丢失,把语文阅读当做工作已经成为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大大减弱,甚至看到阅读就头疼,这严重违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鉴于此,教师必须立足现状,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语文味回归于阅读教学中来。
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语言是作品用于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对语言加以揣摩,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作品流露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从而全面把握课文的特点。另外,还要加强语言分析训练,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理解作品的同时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以《荷塘月色》为例,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语言进行品读。
第一,品味动词的妙用 文中是这样描写月光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其中,“泻”和“浮”这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泻”字写出了月光流动的美,而“浮”字又展现了青雾的朦胧。学生通过细细咀嚼文中的动词,能够从文字中感受到荷塘月色的如梦如幻之感,体会作品的审美情趣,进而积极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
第二,品味修辞的独特 作品最成功的地方还体现在修辞的独特运用,如对荷花的描写用到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还有通感的运用,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的“清香”很明显属于嗅觉,但是作者却将“清香”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让人不禁产生悠远的联想,感觉突然发生转移,给人一种清幽、飘渺之感。学生通过品味修辞的运用能够深切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激起学生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意境中。
第三,品味叠字的运用 作品中随处可见叠字的运用,如“隐隐约约”的远山、“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等等。叠字给作品增添了美感,也给描写的景物增添了几分生动。学生通过品味叠字会发现,语句读来朗朗上口,给文章增添了音韵美。
二、情感朗读,挖掘作品内涵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以主动参与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听读、导读和品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第一,利用听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听读就是教师通过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静静地感受作品内涵,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前播放朗读录音。当一个声音缓慢地响起时,学生会被吸引过去仔细聆听,随着诗歌的发展,声音逐渐变得高亢,学生的情感会被激发出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投入到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中来。学生通过听读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慷慨激昂的情绪,从而产生朗读的欲望。通过对诗歌语言、情感的品味,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大大提高,利用听读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熏陶,从而加强了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第二,利用导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的能力。以《祝福》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阅读。问题如下:(1)作品中采用了什么记叙手法,有什么作用;(2)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发展顺序如何;(3)“我”与祥林嫂见过三次面,她的外貌特征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既有目的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作品的主要内涵,能够抓住作品的主线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通过导读的方式,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从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三,利用品读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所谓品读,就是对作品细细地品味、欣赏,让学生通过品读将自己的个性体验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对作品做出更深刻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当引导者,指引学生跳出文本的限制,用自己的感悟去重新审视作品的内涵。
我们以《项链》为例,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女人。普遍观点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向往豪华、爱慕虚荣的女人。但是,作品中所表现的玛蒂尔德却是一个为了赔偿项链而踏踏实实奋斗的女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玛蒂尔德与那些不顾尊严、自甘堕落的女性相对比,分析玛蒂尔德到底是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进而重新认识玛蒂尔德这个悲剧性的人物。
利用品读来仔细品味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考玛蒂尔德的性格,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不切实际,整天爱幻想的人,她虽然没有自甘堕落,但是她悲剧的命运却是因为自己的爱慕虚荣造成的;还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喜欢幻想并没有错,幻想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是她的权力,她虽然并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奢华生活,但是她却并未因此堕落下去,而是勇于奋斗,积极面对人生。从这一来看,玛蒂尔德是善良又美丽的女人。
通过听读、导读、品读的方式,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深入文本,对作品细细品味,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创造出个性化的理解效果。同时,学生能够从作品中找到审美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
三、以情感人,激发情感共鸣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情感因素,用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中,诗歌、小说、散文等等,这些体裁的作品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饱含着作者对各种人和事的主观看法,寓情于物。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同样需要饱含激情,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受作品,去感染学生,将丰富的情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鼓舞,让学生在情感的激荡中品味作品的丰富内涵。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作品为载体,重点加强对语言的品味,通过分析语言来寻找语文味。教师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建立一种以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为目的的教育理念,使语文味得到回归。
3.高中语文读秋阅读答案 篇三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4.高中语文读秋阅读答案 篇四
作为美学范畴或形态的“悲”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含义大有区别。日常语言中所说的悲剧,一般泛指各种悲惨的、悲哀、不幸的事件或人物。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它的本质不在于是一种悲惨的事实或严重的哀伤;恰好相反,一切悲惨或哀伤在这里都必须可能化作积极的力量。悲剧在本质上,应该与崇高一样,能够使人感奋兴起、提高精神,而引起美感喜悦。
一般来讲,悲剧却又多半是以正面人物的悲惨、不幸、死亡为其题材内容的。为什么艺术中的这种悲惨、不幸、死亡,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喜悦呢?
希腊悲刷中的优秀作品,是以人与命运的斗争构成它的审美实质的。所谓命运,实际上是没有被了解和掌握的客观规律的表现。希腊的命运悲剧反映了人们当时对客观规律的无知、恐惧和不能控制,所以才有所谓哀怜与畏惧。但是,这些悲剧所以具有巨大的美学力量,恰恰不在于它们宣扬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叫人放弃抵抗、听任安排,而在于它们描写了人们为了自己的合理的生活,要去和命运作抗争,要尽力去避免命运所预定的不幸和祸灾。人在威力巨大的命运面前似乎是渺小的、软弱的、无能为力的,其反抗和斗争似乎也是无用的和徒劳的,但正是这种反抗和斗争提示了人们为自己的生存争发展而坚决奋斗的合理性。尽管在这里会产生畏惧和哀怜的感受,但就在这感受中更激起人们激动、敬佩、严肃、自豪等感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本就是经过了与所谓命运的顽强搏斗而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在这搏斗中总要付出不幸、悲惨、死亡的沉重代价,来最后成为命运的主人、恶的征服者和客观规律的掌握者。所以丑对美的压倒或战胜,在整个人类社会实践中就永远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并且尽管死暂时压倒了生,而生却在人心中永存不朽;尽管丑暂时压倒了美,而美却在人心中万古长青。
悲剧艺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并广泛流行在各门艺术中。在资本主义时期,就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或内容也经常渲染着一种个人主义的特色,它们经常是通过个人的野心、贪欲、企图、意愿而出现或实现的。个性、心理因素比古代获得了更为自由充分的发展。资产阶级悲剧的得意主题是个人与环境的搏斗、抗争和个人的最终失败。希腊的不可抗拒的“命运”,在这里被变换为同样不可压抑的个人的某种“天性”或情欲,如奥赛罗的嫉妒、麦克佩斯的野心……这些拥有优秀品德或才能的人终于因这种似乎是注定了的个人性格中的致命缺陷而倾覆、死亡,这就是近代美学所讲的“性格悲剧”。在这种“性格悲剧”里,比希腊悲剧更加鲜明地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一定的社会伦理的力量和斗争的特色。无论是直接描写个人与环境的对抗也好,或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冲突也好,近代艺术的悲剧人物和性格典型都是特定时代、阶级的社会斗争的体现。
(选自李泽厚《关于崇高与滑稽》,有删改)
1.下列有关“美学范畴的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美学范畴的悲不同于日常语言中的悲剧,并不会引人产生悲伤、消沉、颓丧等情绪。
B.美学范畴的悲的实质是必须可能将悲痛转化为力量,能够使人感奋兴起、提高精神。
C.美学范畴的悲往往以正面人物的悲惨遭遇、不幸命运为题材,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美感喜悦。
D.美学范畴的悲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它能鲜明地显示出人与命运或社会伦理的冲突。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和资本主义时期的性格悲剧,是人类悲剧艺术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两座高峰。
B.命运悲剧的作品都是以人战胜命运作为故事结局,因此人成为命运的主人和客观规律的掌握者。
C.性格悲剧既可描写个人与环境的对抗,也可描写个人内心的冲突,但最终往往似个人的失败告终。
D.命运悲剧常常会宣扬命运的不可抗拒和巨大威力,而性格悲剧则更突显现实生活中社会伦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性格中强烈的抗争精神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从而使这一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悲剧美学效果。
B.孔乙己是鲁迅塑造的与命运对抗的典型人物形象,作品蕴含的悲剧元素激发了人们的抗争意识。
C.因自身性格中的狭隘、小心眼,林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最终走向失败,这也是性格悲剧的典型表现。
D.被称为延宕王子的哈姆 雷特,因个人性格中不可压抑的“犹豫”缺陷,而导致了个人命运的倾覆。
答案:
1.A(“不会引人产生悲伤、消沉、颓丧等”理解绝对化)
2.B(从原文“其反抗和斗争似乎也是无用的和徒劳的”等可看出,“命运悲剧的作品都是以人战胜命运作为故事结局”错)
5.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篇五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 创设形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等。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用文章结构分析来置换、代替阅读信息处理,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章,使学生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如何走出传统的教学误区,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创建一个适宜语文课堂学习的情境,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下每位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6.论高中语文文本阅读 篇六
一.走进文本深处,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其中的名篇佳作自然是学生文本阅读的典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领他们通过反复诵读,切身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当代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时,就试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感受其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荷花淀》作品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白洋淀地区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斗生活,但在字里行间中,读者似乎看不到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听不到声嘶力竭的战争厮杀;恰恰相反,映入读者眼帘的却是明月、湖水、荷花,闻到的却是荷花的芳香、泥土的气息,听到的是哗哗的水声、清脆的笑声。小说之所以收到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从始至终,小说就以白描的手法完成叙事的目的。从水生嫂月下编席“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就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清新、纯朴、自然。而后,作者抓住明月、薄雾、清风、荷香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展现了荷花淀的地方风貌,给人如临其境之感。妇女们勤劳爽朗的性格、男人们勇敢机智的品质的叙述并不是作者“强加”给读者的,而是更多借助了荷花淀的景色描写,情境交融,情景相生才使得作品超凡脱俗,意境深远。
二.走进文本深处,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丰富学生人生体验、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基本途径。任何成功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地在充分表达着作者的情感——或豪情壮志,或苦闷彷徨,或淡淡忧伤,不一而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领会文本,走进文本深处和文本、作者尝试“对话”,把文章的思想情感解读出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祖国山川颂》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在教学时笔者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练习来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说:“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本文作者是黄药眠先生,他虽然出生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但他却深深地眷恋生他养他的热土,热爱自己祖国的一草一木。他亲眼目睹了外国列强对国土铁蹄践踏,也切身感受到了旧政府的黑暗昏朽。为此,他亲身参与了民族解放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他有过新中国建设的欣喜,也尝尽了祖国建设中十年浩劫的失望,当祖国历经波劫,重焕青春光彩,有什么比这更让他激动呢?正是有了这种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对这片热土深深的眷恋,作者的作品才能同行云流水,将自己的满腔热忱融入作品,使人读来心灵震撼,激发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三.走进文本深处,挖掘作品的时代精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能给阅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启迪,有时还能折射出时代精神,或讴歌,或批判。例如,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就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佳作。演讲辞中用“灯塔”和“黎明”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生动地描绘出了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和他们内心对自由、平等的渴望。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和“故土家园中的流浪者”来比喻黑人的处境,形象地表现出了美国政府的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走进文本深处,也许学生会出现“水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也许会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摒去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抛弃急功近利的阅读目的。我们一起去感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那一份愉悦,那一份感动,那一份启迪。
7.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见 篇七
一、链接阅读
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比如教师在展开“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的教学时,建议学生去读《博览群书》选编的《读书的艺术》,让学生零距离了解大师们读书的苦与乐,从而认识读书的必要性,阅读的重要性,懂得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二、同类扩展
以教材中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同类既可以是题材的同类,可以是文体的同类,也可以是写作方法的同类。
如学了老舍的《想北平》后,向学生推荐同时代的作家林语堂的《说北平》。在对比阅读中,学生会发现林语堂先生对北平的描述较细致,侧重于对北平的欣赏。而老舍先生则侧重于抒发对北平的思念,对北平的介绍简而概之。但两篇文章都突出了北平“宜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爱。学了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可以向学生推荐《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体验江南冬景明朗悠闲的情调,再去感受北国秋景清静悲凉的况味,从而体悟作者的艺术风格。
三、作品延伸
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个作品延伸。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中外名著只能选其中的一部分,这就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原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外活动中读读原汁原味的书籍,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如笔者在教梭罗的《神的一滴》之前布置了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瓦尔登湖》,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畅游于瓦尔登湖畔,领略优美的湖光山色,让自我的心灵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获得片刻的宁静,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中获得生活智慧的启迪,思考生命存在的本质。
四、走近作家
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故事扩展;或以某一作家的成长故事为基点,向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品扩展。教完《赤壁赋》,教师可以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完了张洁的《我的四季》,让学生去读一读她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沉重的翅膀》《无字》等。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作家的思想性格、生活道路、创作成就;学习作家勤勉的学习精神,严谨的创作态度,浓浓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走进名著
以课本中的名著选读为立足点,全面走进名著。这也是迎合新课标下名著阅读与考核的要求,有必要的话,教师在授课伊始就应该指导学生去读大纲要求的名著篇目。苏教版必修教材里选录了《红楼梦》的章节《林黛玉进贾府》,以及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在以教材为起点的情况下,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印发《名著导读》讲义,从名著的内容概要、人物刻画、主题思想、问题思考等分析引导,起到阅读指导的作用。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灵魂的导游者,提倡一种“目中有人”的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再忙,也始终不能放弃读书。读书也是一种生活——一种极大丰富和延长我们生命独特体验的生活。
阅读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课外阅读植根于课本,既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能增加阅读量,又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圣贤,了解历史,了解世界,使之在读书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因此,教师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充分发挥好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互补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大语文”教学决不可以忽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链接,只有学会阅读应用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语文阅读。
8.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八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郑重强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体验,并且要通过体验引导使学生加深理解,受到语文文化熏陶。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与认知。近年来,在新课改推动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语文阅读体验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明晰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在目前新课程标准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仍有不少教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懵懵懂懂,不甚清晰,这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形成了较大阻力。只有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要多思考、多探究,寻找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阅读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十分重要,是学生未来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包括:发现与拓展、体验和欣赏、思考和创新、积累和整合。这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要求更加明确与规范,这同时也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创建了更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舞台。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它贯穿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全程,但目前有不少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明显相悖,因此,教师要首先明晰新课标对语文阅读的目标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恰当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此,笔者在吸取以前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整体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认为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广大教师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教师要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职业道德;其二、经常更新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其三、针对不同的阅读文章,总结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四、发掘阅读教学的规律性,并能熟练掌握。 只要教师们能达到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就可以实现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通过创造阅读期待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创造阅读期待视野的方法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有效模式,阅读期待来源于美学中的”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指的是读者在接触作品之前,已有的潜在的审美欲望,是由阅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先验心理。而文学作品在任何时候,为任何观察者呈现的都不是同样的面貌,它不是一座呈现永恒思想的纪念碑,这就决定了阅读期待视野的不固定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立足于这一特点,竭力培养学生更高的期待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首次,在阅读文本中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快速融入到作品情境中去;其次,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教育家认为:”情感是人类发展和维持认知行为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智力发展的源泉”。因此,要使学生在作品中学会情感赏析,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学会捕捉文本中的”空白”来开阔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作者在创造文本时,难免会出现思维的跳跃而导致情节的”缺失”,这就要教师学会捕捉这些”空白”,提醒学生认真寻找,仔细阅读,发挥想象,来合理填补这些”空白”,教师应尊重不同学生的补充或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大力发展高中课堂个性化阅读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通过高中语文阅读学习,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由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实施个性化阅读成为了阅读课堂的教学趋势,其流行开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新版教材为高中个性化阅读的开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新版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编排更加清晰、合理,重点、主旨提示被删去,学生阅读时自主思考的时间更加充裕,学生的阅读权利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让学生的阅读不再受到重点、主旨的干扰,个性化阅读就更加方便了;其二、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个性化阅读对学生的自我意识、个性倾向性、性格特征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这也为个性阅读的开展提供了主观条件。首先,个性化阅读是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高中生能规划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后果,并及时反馈、调整信息;其次,使学生的个性倾向性明显增强。学生会有明显的需求与动机,会发生兴趣的变化和习惯性思考,给关注规律性的事物,观察角度更加深刻;最后,学生性格逐渐完善、成熟。主要表现在处事更加冷静、情绪更加稳定,意志力、毅力更加坚定。
四、发掘陌生化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动力作用
”陌生化”理论来源于俄国教育家什克洛夫斯基,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在创作形式上和内容上违反人们的常事、常理、常情,同时在艺术水平上超越常境,才能给读者以精神世界的震撼或情感的震动。该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要求教师们要对那些浅显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从新视角、新层面上去超越学生浅层的理解,使本来熟悉的文本内容瞬间变得陌生化,从而吊起学生的胃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猎奇心理。那么,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来合理利用陌生化理论呢?首先,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发掘文本背后的精神世界。只有把握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内涵与价值,学生才算真正读懂文章,才能真正获得文学精神的熏陶,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其次,多元阐释,在另一扇窗口看风景。此方法是暂时忽略已被打开的”窗口”,试图从另一陌生的方面来审视文章,找到隐藏着的意想不到,以此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既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学手法,学生还需要有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技巧。所以,我们教师的任务还是比较沉重的,如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有效提升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于 洁.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 安徽师范大学. 2012.
[2] 赵树森.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 青春歲月. 2014.
【高中语文读秋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那支枯萎的康乃馨附答案11-28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09-04
我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11-12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10-10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有哪些10-11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问题探讨09-0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10-05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示例10-12
高中古诗阅读答案11-27
高中语文必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