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管理培训(精选13篇)
1.创新思维管理培训 篇一
培训总结
通过参加创新思维的培训,我更加认识到创新思维对工作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俗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是我们创新的源泉之一。例如,如果我们要开发一个应用软件。首先利用前人的书籍、资料和代码,努力学习开发软件所需要的知识(如,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算法导论和软件工程),然后再搜索同类的软件,即别人开发出来的软件。如果能够找到前人开发的同类软件,我们再去细心地分析它,将它的优点吸收进来为我们所用。将它的缺点,也要吸引,以避免我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也犯同样的错误。
清净心、不执着、放下自己的偏见也是创新的重要条件。在努力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不能执着于其中,更不能产生讨厌的心理,要能够理性地总结学习所得,发展出适宜于自己的理论。例如,在努力学习C语言的时候,C语言简捷的语法结构,高效的编码以及可移植性让我们很容易被吸引,同时也很容易产生对其它语言(C++、Java、PHP)的厌恶或害怕的心理。殊不知,其它语言在其他方面比C语言更有优势。例如,C++和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的特点,使其比C语言更加适合开发大型的应用软件。如果只是执着于C语言,你就不能有效地利用面向对象的先进思想去设计软件。
XX
2013年1月15日
2.创新思维管理培训 篇二
设备管理是一项全系统规划、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 思维创新尤其要注重广泛的群众参与的特点, 重点在系统思维、激励考核、可视执行力三个方面进行建立和评判。
1. 设备管理的系统思维
要确保设备寿命周期内的健康管理, 应在设备的前期管理阶段与运行阶段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
(1) 前期管理阶段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和安装调试。在这个阶段内, 需要不断调整偏差, 采用维修预防的维护策略, 避免使用过程中质量、工艺、效率等系统性的故障隐患。
(2) 运行阶段分为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初始故障期内, 主要对安装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置, 采取包括调整、紧固、润滑为主的自主维护策略;偶发故障期内, 故障发生频率和周期是不可测的, 此时要注意设备的正确操作, 建立故障预防和监测手段相结合点检预修机制, 采取自主点检与专业点检相结合的管理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耗损故障期内, 由于设备使用周期接近设计寿命, 就必须进行纠正性质的改造维修、报废更新的管理。
此外要确保设备的价值体现, 就生产的角度而言, 追求多、快、好、省是竞争力的最终体现, 设备作为生产价值实现的载体, 就必须适应生产变革需求。
首先是精益生产推行部门或工艺设计部门, 对设备实施诸如设备布置改变或工艺改变后, 由设备维修部门实施技术改造, 以达到优化生产效率、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其次是以生产班组或QC活动小组为基础, 实施“6源” (故障源、危险源、质量缺陷源、浪费源、清扫困难源、污染源) 的持续改善活动, 以班组为活动中心, 对设备局部构造及其操作、保养方法和标准进行改变和完善, 打造健康、高效、安全的设备运行环境。
2. 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随着设备装置向自动化、集约化的发展, 现代企业生产愈加依赖设备。发挥设备的效率, 也就是挖掘员工潜能的过程, 必须从员工做事的动机和目的出发, 有效提升员工的业绩、素养和士气。
业绩。即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与效率。考核业绩时, 应结合动机和目的两个方面。在制造业生产一线, 引入OEE (设备综合效率) +数量的考核方式, 确保平衡产量、质量及设备各方面的指标。业绩考核, 以按劳分配为基础, 遵循多劳多得、质优价高的原则。
素养。遵守作业标准与企业规定的程度。作业缺乏规范、有规范缺乏执行、执行不到位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在遵循三现原则 (现场、现事、现物) 的基础上制定作业规范, 并依此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原则, 引导员工养成遵守标准的习惯。素养考核, 以负激励为主, 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不能因人而异。
士气, 创新的意识与行动能力。设备管理要挖掘潜力, 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改善活动, 以提升设备的高效生产能力。在这方面, 企业应该建立以小团体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活动, 如QC活动小组、TPM活动小组等, 以进行生产链的优化变革和“6源”持续改善活动。士气的考核, 以活动组织数量、投入与产出价值来进行正激励考核。
3. 看得见的管理, 看得见的现场执行力
设备、厂房与物料构成现场, 组织与人构成管理。设备与人构成的人机系统, 是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现场管理之所以看不到成效, 难以管控, 是因为管理者看不到人机协调系统在现场的体现, 如每当出现一个影响生产、质量与安全的问题时, 无法得知问题是出在设备上, 还是人员上。
对现代设备管理而言, 提倡全员的生产维护观念, 在构建可视的设备管理中要让所有人都看得见问题的存在, 就需要用到一个5S目视化管理方法, 也就是5W (什么、何处、何时、为何、何人) 2H (如何、多少) 在现场的体现。如设备和物料摆放的位置、安全标示、行进路线、工具区域、工作内容和标准、点检位置、颜色管理、信息化技术运用等, 要做到问题的发现、处置都能得到可视的体现, 确保制度、标准和规范能落实到现场, 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二、设备管理的技术创新
设备管理更重要的要体现技术创新, 包括维修技术的创新, 维修技术与方案实施也同样需要管理方法的引导。设备管理的技术创新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1. EAM信息化
企业资产管理 (EAM, Enterprise Assert Management) 是以现代化的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 以企业有形资产为管理对象, 以降低总体维修成本, 提高维修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为目标, 融合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思想, 集企业各项设备管理功能与一身, 并能对企业各种维修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与控制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EAM以资产及维护管理为核心, 主张预防性维修和预测性维修为主, 强化成本核算的管理思想, 能帮助企业实现设备资产的维护, 以减少备品配件的库存和成本, 控制维护费用, 减少停工时间, 从而更有效地运用生产性资产、人力和其他资源。
与传统管理相比, EAM具有明显的优势。 (1) 大量的设备原始档案通过信息化存储, 可以方便提取, 减少归档和搜索的时间。 (2) 所有维保计划、流程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 强化了流程的真实性、执行的即时性和处理的便捷性。 (3) 强大的运算和统计能力。不同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权限查看资产状态与报表, 为管理决策提供即时的真实数据支持。 (4) 自动提醒功能。计划性维保、库存状态, 均在设定时间及时提醒相关责任人, 避免遗漏所造成的相关损失。 (5) 项目控制功能。设备管理过程的项目维修与技术改造, 均通过项目方式进行统一协调, 使人员组织、人员协调、成本核算做到有序和规范。
2. 润滑技术
润滑是预防故障的基本手段。是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以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 良好的润滑可以达到防锈、减振、密封、传递动力和预防故障的作用。
润滑管理是通过对润滑剂进行相关技术分析, 如油中含水、黏度、颗粒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从而确定是否换油。对于集中润滑或可需重复使用的润滑剂, 还包括过滤清洁技术的运用。
设备80%的故障来自于润滑不良, 润滑管理的目的在于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从而做到主动维护, 避免润滑不良造成更大的故障损失, 包括添加润滑剂时保持本身的清洁;合理选择适用的润滑剂;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减少对润滑环境的影响 (防尘、防污染) ;定期检测并更换润滑油。
3. 诊断技术
在设备偶发故障期内, 除了采取“五感”的自主点检之外, 专业点检则需要专业的仪器对设备规定部位实施检查和监测, 以查找其有无差错现象、缺陷和隐患及劣化, 使其得到早期发现, 早期预防, 早期修复。
常用的检测工具包括测温、测速、测振、测漏、测压、无损探伤、红外成像等, 包括在线、离线, 以及网络化监控与点巡检系统。维修专业点检主要有测振和红外热成像两类:测振仪器主要针对传动部位, 如轴承、传动轴以及传动箱等机械故障多发部位的检测, 以保障在发生功能故障之前及早修复;红外成像主要针对过程装置中的管线、容器以及电气装置连接件等无法用“五感”判断的部位, 通过红外热成像, 可准确判断出应力集中、腐蚀变薄以及电气连接不牢处的温度与本体温度偏高的部位, 并可远距离观测无法接近的部位, 以确保在计划性维修中来处理这些劣化和隐患部位。
三、思维和技术的设备管理整合力
管理思维引导技术实现, 技术实现表现管理思维。思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单靠技术也不能提升系统能力, 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相互结合才能打造中国式设备管理的新模式。
1. 设备管理理念与信息化平台的整合
在EAM信息化上线过程中, 往往出现上线成功, 运用却不成功的案例, 忽视了其管理思维和习惯导入的过程。为此, 应以三种方式构建设备管理应用平台:第一种, 理念导入后, 设备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阶段, 需要有大量的数据处理后, 再来实施信息化。第二种, 根据企业管理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模块, 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管理理念的深化, 逐步补充信息化模块。第三种, 理念导入与信息化实施同步进行, 以确保上线一个模块, 吸收一种管理方法, 达到信息化上线与理念提升的同步到位。
2. 维护技术
设备管理最好的措施便是使其不发生故障。TPM及TnPM所提倡的自主维护观念, 便是在设备初始故障期实施“5S”及“6S”活动为基础的维护策略。在此过程中, 将润滑管理纳入自主维护活动中来, 使得占设备故障80%机械性故障得到及早预防, 实现设备的主动维护管理。
3. 点检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场合
点检不同于传统巡检, 是通过时间与空间上的一个点, 按照特定的作业标准, 运用“五感”和检测工具进行判定, 而实施的一项故障预防机制。在资产密集型行业, 将繁琐的点检项目交于维修人员是非常不现实的。
现代设备点检理念强调日常点检与专业点检相结合的原则, 即通过五感能判定的点检项目, 应由生产一线人员承担;而需要凭借专业技能进行的点检, 则由专业维护人员或专职点检员来承担, 这部分点检作业中, 涉及振动、速度等专业方面点检项目以及点检困难的部位, 需要检测工具来辅助完成, 避免经验判断出现的失误。
四、结语
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企业管理的基石, 我国制造企业设备管理要上新的台阶和高度, 除了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 还必须结合制造业现状和传统文化的因素, 关注基层员工, 激发基层员工的原动力, 建立共创共享的机制。
摘要:设备管理是一门技术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法高度结合的学科, 不能简单说是技术重要还是管理重要, 而是要综合起来考虑, 是思维与技术相互促进和引导的过程。在思维创新的基础上, 技术创新才能得到长效的发展和运用。
3.浅谈企业员工创新思维培训 篇三
关键词:员工培训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特征日益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要顺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并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求生存和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求知与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培训工作必须切实转变培训观念,进行创新思维培训, 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创新思维培训是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一、企业员工创新思维培训存在的问题
1创新思维培训存在培训观念风险。观念风险是指由于高层领导或受训员工对培训创新思维培训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当前,一些企业高层领导以及员工存在着对创新思维培训的不正确认识,只看到成本支出没有见到收获,就认为“创新思维培训只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不会带来即时效益,培训效果不明显”等等,这些无疑会影响着培训工作的开展。
2创新思维培训缺乏战略指导,没有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公司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没有深入基层进行培训需求的调查,没有对培训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导致培训工作缺乏明确的目的,使创新思维培训没有针对性。
3创新思维培训内容不够全面。公司大都只关注员工岗位技能的提高,只从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员工,忽略对员工企业文化、思想观念、态度、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健康、心理适应的培训,尤其是创新思维培训,致使员工缺乏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4选择创新思维培训受训者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没有考虑受训员工的专业知识层次、工作经历以及受训后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没有注重培训内容与受训者学习能力的匹配。这就使得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受训员工由于培训内容没有针对自己的需求而不关心培训,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
5缺乏系统的创新思维培训管理制度,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认真考核、评估,没有把培训效果与奖惩挂钩,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将员工的培训结果与其晋级加薪、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等联系在一起,使员工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
二、创新思维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创新培训的必要性。 更新观念是培训创新的前提,我们已处于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明显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它一方面以人文素养为基础,一方面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这两方面的统一使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之上。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应用知识创新的水平和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有创造能力的全面性人才,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的核心。这点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能力的现实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要使员工培训在知识经济中顺应趋势,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把创新能力培训纳入到整个培训体系中。
2把创新培训纳入员工培训体系。员工培训既要向员工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也要重视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培训的整体功能是难以实现的。 为了利于开展创新培训,应构建集科研、培训、生产为一体的培训体系,由科研部门收集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及其发展方向和单位技术应用状况,培训中心设计培训方案并组织培训,生产部门及时反馈生产动态。形成了一个“培训—提高—创新—再培训—再提高—再创新”的良好态势。
3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创新依赖于人的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 创新培训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实践,它既是一种全新的培训理念,又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要开展创新培训,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师才能主动去探索新知识,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途径,并在实施创新培训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容易束缚学员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着力激发学员创造兴趣和创造动机,培养学员的创造新兴趣和创造意识,促进学员创造性人格形成。
4课堂教学与技能操作培训重在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不仅要在教学课堂上开展创新教学,掌握必要理论知识,而且要在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必要基本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创新思维的灵感往往是在紧张探索以后的松弛状态下才能会出现,相反,人在压抑、紧张、恐惧心理状态下很难有所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多样性,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摒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设置一定的情景,确定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提出问题,由学员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则启发学员求异思维,鼓励学员思维的多样性、新颖性、独创性,从而培养学员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企业员工创新思维培训中,不仅要使学员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使学员善于将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能够解决生产技术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转化为生产力。要加强教学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技能培训要以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不能仅停留在学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层面上,要以企业发展目标,开展创新能力培训。通过加强员工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员工创新意识,增强了员工技术创新能力,给企业带来效益,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夏克祥实用创新思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2]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 造就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4.管理者创新思维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2018年7月2日—7月7日,集团公司安排了5天的脱产培训,期间学习的主要课程为,高效执行力打造;项目管理;管理者创新思维;企业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企业营销管理。在《管理者创新思维》和《高效执行力打造》的学习中所收益最深,下面简单的汇报下,自己学习后的心得感悟。
在《管理者创新思维》培训课中,讲师张纲老向我们讲解了日本雪牌乳业年轻研究员TomoshigeHori和他发明的热线技术的故事。纵观这位年轻研究员的创新发明,可以说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其中有很多坎坷,有很多曲折,但是这位年轻研究员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的基础来源于一个最基础的基石,这就是他参加的那次有关物质热性能的讨论会和那位来自庆应大学教授的讲座,也正是因为那一次他的认真听讲,为以后的发明创新点燃了星火;光光有那一次的听课经验,还是不够的,星火也未必能够真正燎原,燎原还需要东风,这个东风就是这位年轻的研究员日后持续坚持的探索,这为他带来了一次次的机遇,更带来了一次次的灵感,所以,个人认为创新思维的基础就是持续的学习,而创新思维最终能够真正的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产出效益,体现价值,还是要依靠持之以恒的坚持。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创新思维就是新思想的第一次商业化过程。它包含着四点因素,即是:“新思想”、“商业化”、“第一次”和“过程”缺一不可,这四点要素彼此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作为组织系统当中的每一员,无论是中高级管理者、还是普通一般员工,都要学习这种创新思维,建立这种创新思维,有了这种新思想,我们才有生机,才会科学发展。
与此同时,企业不仅需要有新思想、新思维,作为企业组织还必须要拥有高效的执行力,这也是《高效执行力打造》培训课的核心学习要点。在企业现实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影响企业高效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如: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物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直接影响到了执行力的高低;而“管理”就如同一根红线,能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并影响着它们当中的每一个因子,也将会直接左右执行力,影响到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实际事例。
以我厂生产的铠装电缆用铝合金带材为例,该种型材目前市场占有率约60%且是在国有企业中惟一开发铠装电缆用铝合金带材的企业,该产品的市场潜力较大且产品的附加值高,具有开发的价值。为进一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我厂对铠装电缆产品进行了合金系列化开发,与此同时我厂为了提高在行业与市场中的影响力,还制定了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即《铠装电缆用铝合金带材》,标准级别为国内先进标准,该标准2016年以发布。执行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我厂还将铠装电缆的生产工序进行了下一步延伸,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不仅为用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投资成本,更为我厂增加市场竞争力。
纵观,我厂的这个实例,不仅体现出了创新思维,更体现出了高效的执行力。可以说“合金系列化开发”是全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智慧的结晶,是创新思维最终的体现。而如何将这种创新思维转换为生产力,服务企业服务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最终产出经济效益,关键就是管理,就是要有高效的执行力。也正是依靠着这种创新思维和高效执行力,才让全厂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让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实现了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新状态,作为现代企业必须要注重“创新思维”和“高效的执行力”,它不仅是我们参与市场竞争法宝,更是我们生存的源泉。作为企业里的一名中层干部,我们的职责和责任要求我们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高效的执行力”,惟有此,才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的企业,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想面对未来,我将朝向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加强学习,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学习是我们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力的关键,也是基础。作为中层干部要始终将学习作为首要,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才会为日后的工作创新夯实基石。
二是树立责任,提升执行力。作为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提升,首先就是要切实提升我们的责任心,要从思想上解决好工作是为了谁负责的问题,要有担当,有责任;其次要建设好自己的团队文化圈,一个团队的文化氛围十分关键,更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执行力;最后,要有督导和激励,对于团队的成员要有激励和鞭策机制,更好的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和主观性。
三是明确问题,达到目标。TomoshigeHori和他的热线技术之所以能够最终成功,其原因之一就是他在漫长的热线技术开发过程中,始终树立了问题导向。作为中层干部,在意识和行为上树立问题导向,在意识上要充分认识到“我”的问题,四不放过,作风问题;在行为上,要抓住关键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科学决策解决,达到预期目标。
5.我国知名学者刘卫平思维创新培训 篇五
刘卫平教授简介
刘卫平,男,我国创新思维与战略决策培训的知名专家、资深培训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思维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客座教授、第八届中国企业教育十佳培训师、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复旦大学基地培训中心主讲教授、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研究中心特邀专家、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上海展望培训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创造教育名师培训基地导师、中国创造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企业家天地》特约编委等。
培训主题:创新思维、战略决策、问题分析与解决、现代领导与管理。
培训风格:集学院派与社会实战派之优长于一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趣味相融合的案例教学、互动演练;既有原理分析,又有生动通俗表达,更有思维启迪和操作方法启示。课程结构:主题+行业案例分析(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等单位案例)。
课程系列:
党政机关干部培训系列——思维创新与领导决策艺术、思维创新与领导力建设、领导干部战
略思维、领导创新思维与人格塑造、中青年干部创新素质、思维创新与文化产
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
企业内训及EMBA培训系列——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企业转型与变革的创新思维与战略思
维、思维创新与企业决策致胜、企业决策的思维策略、企业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提升有效的领导与管理能力、思维创新与品
牌建设、思维创新与现代管理、企业的战略思维与精细化管理等
通用类培训系列——思维创新的原理与方法、战略思维、问题分析与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与管理智慧、现代管理者的道德素养、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现代领导与
管理艺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创新管理、十八大及两会精神的政策解读等。
主讲经历:曾多次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经济党校、上海市国资委党校;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研究中心、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上海培训基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北京、浙江、深圳、江苏、四川、天津、湖北、贵州等省市为党政干部,企业董事长、总裁等高级人员讲授。
助理联系方式
6.创新思维管理培训 篇六
2010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这对质量监督工作是一次改变,我站以5号部令的出台为契机,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效能为目标,以推行监督巡查和差别化监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监管方式方法,监管效能不断提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5号令。
结合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形势和任务,结合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结合省住建厅《关于贯彻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宣贯会上的讲话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促进实现监督执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增强了监督执法人员法制观念和责任感,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规范发展。组织宣贯5号部令的培训会和研讨会,研究确定我市建设工程质量规范性管理制度。组织多次全市监督执法人员学习5号部令培训会,外派站分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赴全国各地参加5号部令的宣贯会,多次组织我市监督站站长会讨论研究贯彻落实5号部令,确定了我市工程实体质量、质量行为监督管理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建设工程质量责任须知、民用建筑节能工程公示、悬挂永久性标志牌、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商品住宅使用说明书、监督员公示牌、分户验收记录、施工现场砂浆配合比公示牌内容,为全市建设工程质量规范性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聘请专家,共同推进5号部令的贯彻实施。从施工、设计单位聘请6位副高以上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共同研讨修改了工程质量监督计划,住宅分户验收记录及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汇同市法制办专家依据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修改了建设工程质量责任须知;组织站内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汇总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编辑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文件选编》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宣贯资料,向参建单位、市政府、市委、市人大、市住建委、新城区管委会、县(市)区政府及县(市)区城建局、监督站免费发放,在我市掀起学习5号部令、贯彻落实5号部令的热潮。
具体监督工作如下:
1.巡查制度是监督机构的主要运作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工程质量监管任务量大幅增加,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是任务重、规模大,要求高、责任大。问题多、难度大。作为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更多的是要依托创新的监管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因此,研究和探索新的监管思路,应是迫在眉睫的任务。1999年重庆綦江“虹桥事件”后,国务院2000年1月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把1984年成立监督机构的工
程质量核验制度取消,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这是进入新世纪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第一次大的转变,2010年住建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逐步推行巡查制度,由对实体质量的检查转变为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抽查监督可能是第二次转变,也是第一次转变的继续深化。
由于工程建设任务量大、责任主体多,监督机构的运作模式应当主要采用巡查方式,而且应当是不定期、不告知的随机巡查。质量监督人员到现场不是直接控制工程质量或进行质量把关,而是为了发现责任单位主体的违法行为,并加以处罚,目的是确保企业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行;质量监督机构的随机抽查,是在各方责任主体对实体质量有合格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目的是复查。多年来沿袭的以项目为单位、定点监督为主要方式的监督做法存在不少弊端,有些质量监督人员只注重对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项目进行监督,而不愿意过问不办理质监手续的项目,导致自觉守法的项目被反复检查,而故意逃避监督的行为反而无人查处。因此,实施巡查制度,既强化了对建设工程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也在管理中进一步体现了各责任主体对建设工程应承担的质量责任。
我站在实施质量监督过程中较好地进行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原来主要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转变为对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督,包括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五方主体和检测机构;二是从原来以实体质量监督为主转
变为对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为主,辅以必要的实体质量抽查;三是从原来以项目为单位、定点监督为主转变为组织巡查随机抽查为主。通过质量监督方式的三个转变,使得质量监督主管部门更好地组织全市性质量大检查,不定期地随机抽查在建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节能方面的质量状况,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责成有关责任主体落实整改、复查。同时对建设工程的相关产品如商品混凝土、建筑材料(包括建筑节能材料)开展专项质量抽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质量治理。
目前,我站对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实体质量检测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工程质量监管到位。
2.严格执行5号令,落实工程主体质量责任终身制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五方责任主体,分别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其质量行为是政府监管的重点内容。,随着形势发展,应将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施工图审查机构也纳入责任主体范围。切实落实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首先是我们强化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总责,督促建设单位实施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立质量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标准和合理
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要求设计单位要依法进行勘察设计,尤其是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要进行优化、细化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建筑材料先检后用的规定;强化监理监督,落实质量责任。工程质量监督只能是随机的低频率的抽查,现场工程质量的保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和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我们在实施质量监督抽查或质量巡查时,都把监理单位、监理人员作为必查对象,其工作质量和工作责任作为必查内容,特别是监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到位情况和质量验收签字情况作为必查项目记录下来,以落实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质量责任。要求监理单位要对现场施工质量负责,要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和监理规划开展监理工作,对重点部位要实施旁站监理。在质量管理上实施各方质量责任主体负责,全过程进行管控。
3.创新监督模式,实行差别化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突出监督重点,逐步推行差别化管理。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质量监督力量的有限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对矛盾,必须在质量监督工作中有所侧重,要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项工程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的思路,在工作方法上,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逐步推行差别化管理。在工程类型上,我站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和中小学校舍等涉及城市公共安全的工程监
督检查。在技术风险上,要突出对技术风险较大工程的质量监督,注意抓好技术风险较大的深基础、抗震结构、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等部位的设计、技术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的监督检查。在企业类别上,要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建造师)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动态确定和区分重点和一般监管对象,对其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检查。政府投资工程和非政府投资工程监管方式应有所不同,对政府投资工程应实施全过程监督,是以政府投资工程业主的身份去进行监督。当前,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它的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质量的优劣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到政府的形象。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强化各方主体责任,坚持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严格把关,让老百姓住上满意房。
4.继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逐步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全面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是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符合当前消费者对住宅工程质量的需求,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分户验收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并把它作为落实各方主体质量责任,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减少质量投诉的有效手段,认真抓实、抓好。强化不良记录管理,质量监督机构在巡查中发现的各方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质量行为记录在案,并按规定进行公示,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有效
保证巡查效果和权威性。我站从2007年起先行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分户验收的面积已达到数百万平方米,在确保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质量的基础上,重点检查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对规定验收的项目和内容按住宅自然间进行全数检查记录,对存在的质量缺陷,不符合设计要求或国家标准规范的,坚决予以整改,直至达到合格要求。从实施效果来看,既消除了以往竣工验收抽查的弊端,全面掌握了解住宅工程的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又提高了参加分户验收人员的责任心,得到了各方主体的认可,维护了住户的合法权益。
5.强化建筑节能监督管理,构建节约型社会
建筑节能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总站的指导下,我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进展顺利,我站依照工作职能开展建筑节能监督,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一是参与起草制定建筑节能监管方面的文件,使我市建筑节能的监管工作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二是强化源头管理,实施建筑节能厂家(产品)备案制和复验制,规范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检验和采购使用。三是强积极组织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四是严把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关。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及审查中,明确要求设计文件必须有建筑节能专篇,施工图审查必须有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意见,建筑节能设计必须经专家审查合格后,初步设计才予以审批,施工图审查才予以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才予以审查备案;五是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六是做好建筑节能的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宣传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及技术标准,同时对建筑节能的技术培训加强组织和指导;七是将建筑节能的要求列入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在抽查、巡查过程中作为必检项目,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6.关注民生热点,投诉处理高效
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处理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日益提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我站坚持依法、便民、高效的工作原则,针对投诉问题复杂、处理难度大、群诉群访多、媒体关注等特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努力做到保稳定、促和谐。一方面,《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管理规定》,统一质量投诉处理程序和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专人专职受理来人来电投诉、上级转办等用户投诉案件,畅通投诉渠道,宣传工程质量知识,公示工程质量投诉处理程序,有效提高了质量投诉处理效率。
7.立足精品战略,提高工程质量
积极培育精品,提升质量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精品培育计划和监管保证措施,对创优项目制定详细的培育计划,加强技术指导,认真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督,突出工程细节的监督检查,实现施工精细化,并积极引导建筑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结合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建筑节能、质量通病防治等工作,积极组织上门服务、集体授课、质量预控活动,充分调动企业创优积极性,将
7.创新思维管理培训 篇七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
1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
1.1档案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要求
档案工作是企业发展工作的组成部分, 它与企业建立起共存、互助协调的关系,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 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档案管理创新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需要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单调、贫乏的存档案室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档案资源结构, 已是当务之急。通过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 加强档案资源的建设, 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利用服务。
2档案管理创新中的思维障碍
2.1创新思维障碍定义
所谓思维障碍, 是指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 而人的大脑思维却相对简单, 其特点就是一旦长时间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思考后, 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或惯性, 这种情况叫“思维惯性”。如果对于自己长期从事的事情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物产生了思维惯性, 并多次以这种惯性来对待客观事物, 这形成了非常固定的思维模式, 即人们常说的:“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势合起来, 就称为“思维障碍”。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 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 以获得的新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 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 创造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形象, 从而使知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创新的前提是突破常规, 超越思维的惯常定势, 在日常生活中, 许多惯常定势成为想问题, 办事情的条条框框, 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不打破条条框框, 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显然, 思维障碍阻碍了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们要进行创新, 首先必须突破由“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势”而形成的思维障碍。
2.2档案管理工作上的思维障碍
2.2.1 观念固定, 创新思维缺乏变通
当某种观念为人们普遍接受以后, 会在人们的心脑中相对固定下来, 成为一种固定的观念。人们常说的传统观念就是固定观念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目前, 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思维定势, 成为了档案工作的思想障碍和框框套套。
企业档案工作与经济工作脱离。档案工作者在继承和创新关系上犹豫彷徨, 有的片面强调原则, 习惯照既定的框框办事, 有的片面强调继承, 缺乏辩证的观点, 对过去的做法一味照搬照套, 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着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企业档案工作中现有的标准制度与实际情况不适应。档案管理仍然还在沿用过去制定的一些法规、规章、标准, 部分已不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特别是最近几年企业改革的步伐很大, 档案工作还按照过去的方法进行, 存在依据标准和实际工作的不和谐。
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的发展不同步。随着企业的深化改革, 特别是处于资产和产权重组的企业, 企业档案没有纳入企业的改革规划中, 企业档案处置工作跟不上, 导致档案流失严重, 档案得不到安全保护。
2.2.2 意识狭隘, 创新思维缺乏动力
意识狭隘是很常见的创新思维障碍。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管理模式较陈旧, 检索效率不高, 档案利用率低。长期以来, 许多企业对室存档案重“藏”轻“用”, 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广泛的宣传, 因此企业员工对档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档案的服务手段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大部分的检索方式还处于传统的手工检索, 尽管各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 但在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多”不求“精”的现象, 误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 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
2.2.3 知识匮乏, 创新思维缺乏能力
知识匮乏是创新思维的绊脚石, 要创新, 就必须具有创新能力。由于档案工作的单一性, 乏味性, 令大部分的档案工作者知识结构断层、老化、单一, 思维的惰性, 墨守陈规, 被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所束缚, 缺乏创新的能力。
3突破思维障碍, 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
3.1树立超越意识, 实现管理意识的创新
创新思维的实质是对原有思维模式的超越, 是对创新主体头脑中原有知识、经验、观念、方法等进行新的组合, 新的组合必然突破原有知识、经验、观念、方法内部及互相间的组合方式。而旧的组合方式就会本能阻扰这种突破, 成为思维创新的障碍。不突破这些障碍, 既无法进行创新思维, 更无法提高创新能力。因此, 要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 首先要实现管理意识的创新, 这要求档案工作者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树立超越自我意识, 随着企业的发展, 档案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 档案工作者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 不妨多一些胆魄与果断, 多一些敏捷和睿智, 善于超前性地发现问题, 独到性地思考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敢于否定自我, 敢于弃旧迎新, 不断变革档案工作职能和方法, 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服务手段创新, 改变传统的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的局面。
3.2扩展思维视觉, 实现档案思维的创新
要突破思维障碍, 就需要自觉地转换看问题的角度, 扩展思维视角。要实现档案思维的创新, 就要求档案工作者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及时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 学会运用创新思维的原理和方法, 解决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运用档案的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 实现由单一专业型向多样复合型转变,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共享档案信息资源, 提供远程服务, 使档案利用服务手段多层次、多样化, 服务范围由“窄”变“宽”, 服务层次由“浅”变“深”。
3.3练就过硬本领, 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
创新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是创新实践的决定因素。档案工作者作为实现管理创新的主体, 必须练就过硬本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 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 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档案工作者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 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 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 而且还应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 档案工作的每一个流程, 每一种新型载体都具有复杂多样的操作技术, 只有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才能实现档案管理技术的创新, 从而改变过去主要管理和利用纸质档案的现象, 逐步做到利用现代化手段保管和开发利用多种信息资源,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8.创新思维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创新思维班级管理获取信息民主和谐
班主任是学校机体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成长的社会化的重要基地,而班级管理是一项繁杂而又妙趣横生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用创新思维和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利用智力激励法,发挥全体学生的潜力,出谋献策
现代教育提倡量化管理,而这样的量化管理传统上是教师制定,学生是被管理者,学生只有一条一条去对照执行。一旦某一环节有所松懈,学生就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班主任培养的是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处处事事要别人来管的人。智力激励法是美国人奥斯本发明的,它是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通过发散性思维进行信息催化,激发大量的创新设想,形成综合创造力的一种集体创造方法。利用智力激励法,要求班里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讨论。先组织有代表性的学生集中讨论,每次最多6个学生,每个学生在5分钟内提出三个设想和建议,然后将建议分类整理,有针对性的将这些分类形成班级制度,包括奖励与处罚条例,由于这些建议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最后确定下来,全班同学必须按条例执行,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学生心服口服。这就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时也给学生树立我能做,我能行的思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管理中来,使每个学生都有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从而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利用这样的创新思想管理班级,使班风面貌焕然一新,班级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二、多方获取信息,促进师生沟通
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取,班级管理工作也一样。班主任只有掌握学生的多方面信息,才能对班级实施有效管理。传统上班主任为了了解学生的更多情况往往派自己所谓最信任的学生去“卧底”,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结果适得其反。其实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如谈心、观察、听取同学和科任老师意见等。但这样得到的信息不多、不全面,有时也不够真实。对于性格内向,羞于言谈,交往能力弱的学生,老师采用上述方法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的品行、学习状态、待人接物、家庭生活等。针对青少年对网络的爱好,班主任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与不见面的老师交流,对学生而言,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宣泄空间,把自己的烦恼或困惑,不敢面对老师说的话都可通过给老师发电子邮件向教师倾诉,老师在回复中给予鼓励,这样学生都愿意与老师说心里话,心和老师贴得更近。有时老师的一句话,就能让学生感动。如我班有位班干,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能力,都很优秀,但是到了初二班干部选举时落选了。班主任对这件事也感到较意外,如果直接找这位同学谈心,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议论就更多。指责其他同学不讲“正气”,更会引起多数同学反感,于是班主任就分别给每一位同学递上一张小纸条,内容是:老师给你发邮件,请你收看。开始都不谈及此事,只与学生谈学习、谈生活、谈内心感受。几次交流,学生对老师能敞开心扉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取得学生信任后,我不失时机地教育他们如何去关心别人,尊重他人。而对于落选的这位同学来讲,通过这样不见面的对话,避免了尴尬的场面,使这位学生从内心感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关心,愿意与老师说心里话。虽然老师每天给他的回信只是一句充满关爱的鼓励,希望他不灰心,一如既往、大大方方,该积极干照样积极干,但这样一来,原来对他有意见的学生反而同情他,与他的关系变得融洽,在第三次选举班干时,全班一致推举他,使他非常感动。
当然要真正发挥手写周记和电子周记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愿意对老师说心里话,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关心。二是批评语要因人而异,客观地评价学生,切忌讥讽,要让学生乐于接受,使学生有所启迪。三是要积极对待学生在周记中提出的建议、要求和想法,不能漠然处之。班主任要尽量给学生一个说法,让事情落到实处。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人格被尊重,自己的意见被重视,也能增强学生民主管理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和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
三、引进竞争机制,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
班级管理的好坏,班干部的素质相当重要。为了提高班干部素质,引进竞争机制,让人人都有机会当班干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班级进行竞争上岗的演讲,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竞争得来的职位,学生会非常珍惜各尽其责。
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助手,应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使之成为有开创精神的人才,而不是一离开老师就手忙脚乱。此外要明确班干部的分工,大胆放手,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我校举行校运动会,我班由体育委员组织一个校运会筹备会,由班委和积极分子组成,本来取胜的希望不大,要做到战略取胜,关键在于知己知彼,寻找和建立自己的相对优势,落实到参赛项目、人数,人人都参与,同学们热情高涨,班干部以身作则,积极起好带头作用。大家齐心合力,结果大获全胜,运动会取得年级第一名,还获文明奖。运动会使学生看到希望,有了信心,认识到:没有做不到的事,团结就是力量。
四、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促进班风建设
1.以教育创新理念看待后进生。提起后进生,每个老师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几个耳熟能详的学生名字,然后从各个侧面剖析其在课堂上的种种行为和表现,以及给老师留下的“深刻”印象。老师们都有同样的感受,真想把那些影响班级纪律和班级教学质量的“害群之马”清除干净。可认真思考一下,后进生问题还是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从产生后进生的根源入手,以创新的理念指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优秀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先锋猛将。而后进生同样也是一笔珍贵的教学资源。先进与后进,本来是一对矛盾。就是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育下,学生之间在纪律和学习效果也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那么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后进生呢?可以采用创造性思维一天一设想的方法激励后进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创新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给后进生讲爱迪生的故事让他消除自卑感,树立信心。用创造性思维一天一设想,专设想自己的长处,极大调动了后进生的积极性。
9.创新思维管理培训 篇九
2012年,我们以总部‚集中集成,创新提升,共享服务,协同智能‛的信息化工作方针为指引,通过实施ERP登高计划,紧密围绕生产经营需要,以制度信息化建设为主线,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强基固本,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连续两年荣获‚中国石化特殊贡献奖‛。
一、深化ERP应用,提升业务管控水平
我们以‚ERP骨骼、BPM皮肤、‘三项制度’血肉‛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为指引,以创新的思维全面推动ERP的深化应用工作,努力实现ERP应用的‚业务全覆盖、管控全流程‛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应用ERP系统的目标。2012年获得中国石化炼油板块ERP应用登高示范企业。
1.启动工作流打通全流程管理。2012年,我们重点在启用SAP工作流、提高ERP业务全流程管控力下功夫。一是提高了制度执行力和管控力。我们开发投用了对外付款审批等工作流,将‚三项制度‛、内控权限等要求融入到对外付款的ERP线上审批工作流中,与合同管理系统、PM、MM、MRO模块关联,有效防范并降低了财务风险。二是应用集中集成管控全流程。开发并投用了重大修理急批和变更流程,更新项目的急批、变更流程以及修理费结算支付流程等工作流,推进了设备管理的集中集成应用和全流程管控,为公司推行的设备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支撑。
2.深化应用提高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ERP系统配置和增强开发,提升了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作为炼化一体化特大型企业,我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已达328.8亿元,数量已达8万多项,启用资产主数据变更、调拨两个工作流的第一个月,提交并完成的固定资产主数据变更就有4014项,是前10个月累计变更量的2.87倍。二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了低值易耗品管理功能,细分低值易耗品台账,实现低值易耗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自动纠偏增强风险防范管理。通过查找管理薄弱环节,分析管理风险,规范业务处理过程,堵塞了管理漏洞。一是自动控制物资
销售结算风险。2012年3月,公司一般物资销售信用控制全面启用,实现了‚款到发货‛系统自动控制的目标,提高了应收帐款回收率。二是现金流量核算防错自动控制。当会计凭证借贷方出现贸易伙伴信息不一致时,系统提示不能保存。同时系统根据银行到帐通知单进行自动检查,自动比对到帐通知单与对应凭证的贸易伙伴,如不一致的则红灯报警,以便及时调整。
二、创新管理思想,提高信息化能力和企业效益
江正洪总经理强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将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发展,信息化是提升传统企业的‚翅膀‛,是镇海炼化完成‚三位一体‛和实现世界级炼化一体化标志性企业的重要支撑。
1.完善体制机制,做强信息管理团队。为突出信息化业务的管理,2012年10月重组了信息中心,充实了信息化工作(智能工厂建设)领导小组,创新采用‚业务管理专业化‛、‚运行技术外包‛的运行模式,率先实现专业化管理。
2012年,我们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根据重组信息化专业管理要求,共制修订了职责、流程程序和制度73个,全面梳理5项内控流程,每季度由牵头部门组织穿行测试。全面修订信息系统服务总合同,量化服务标准,将采取岗检与评审相结合,有效闭环落实。
2.加快BPM建设,固化流程和制度。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建设,不断优化流程、精简程序,打破了部门围墙,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制度的刚性执行。2012年,我们将BPM系统升级到2.0,运行77条流程,实现移动办公,实现短信验证和提醒。BPM2.0共发起18341条业务流程,每日平均发起60条,1602人参与审批和处理。
3.加快优化控制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效益。2012年启动了原油调合系统升级工作,通过近红外光谱预测计算原油评价数据,优化调合4组原油并实现在线优化控制;该系统投用后将极大地改善装置的平稳率,经济效益可观。
2012年5月,II催化、气分、IPP三套装置APC项目顺利通过总部验收,提高了生产装置操作的平稳性和自动化控制水平,每年可创效3500多万元。
2012年10月18日,蒸汽管网监测系统通过化工事业部验收。系统投运给公司蒸汽管网的调度管理和节能降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实现了蒸汽管网全面工况的实时监测,能提供流程和操作参数的调整方案,保证蒸汽系统安全运行,年效益可达750万元。
三、运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企业效率
我们按照‚建用结合,以用为主‛的信息化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IT基础设施,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打实基础。
1.推行云桌面。2012年,我们组织进行了云桌面试点工作。云桌面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最终用户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理任何业务,提高快速响应能力;企业实现IT硬件资源的优化集成和保密信息的安全管理;IT运维人员实现从现场终端向办公室运维的巨大改变。
2.实施云打印。2012年,我们以‚经营一元钱,节约一分钱‛的理念,创新开展了云打印建设,实现打印复印进行集中管控,进行预算和成本控制,有效控制了未经授权私自打印机密、涉密信息的泄密风险。对打印复印实现事前防控,事中审批,事后追溯。IPAD、手机打印同样享受云打印系统的统一管理与控制。
3.试点视频会议。2012年,我们推行生产碰头视频会议,公司调度与全公司22个生产值班人员召开视频会议,及时了解各装置生产情况,布置生产重点热点工作,提高了会议效率。
4.做好ERP服务器迁移。2012年,在公司ERP服务器SUN FIRE 4800投用十年后,我们启动ERP系统跨平台迁移工作,在中石化内部尚属首例。为此,我们认真筹备,扎实准备,抓好硬件调试、环境搭建、流程测试等相关环节,5月18日顺利通过了信息系统管理部组织的专家评审,7月15日顺利完成ERP系统迁移,ERP系统强壮性大大提高。
5.抓好信息安全。2012年5月份,我们ERP系统取得了宁波市公安局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书。我们还规范了信息系统的超级用户管理并开始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公司整体信息安全水平。
10.关于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篇十
(1)概念
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人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形象思维内在的逻辑机制是形象观念间的类属关系。抽象思维是以一般的属性表现着个别的事物,而形象思维则要通过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因此说,形象观念作为形象思维逻辑起点,其内涵就是蕴含在具体形象中的某类事物的本质。
(2)作用
11.艺术传媒系教学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篇十一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管理创新是现代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内在源泉。高职院校艺术传媒系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艺术设计基础知识、掌握设计技能,能从事商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材料及工程预算等工作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学工作中,主要通过五方面进行开展。
1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授和学习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都得到很大提高。大学的三尺讲台不仅是教师挥洒辛勤的地方,还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最好场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从学生学习的引进、进行、深化和维持等四个过程有效组织教学,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使教与学有效的统一。
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重点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这样做。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观察其能力综合。现在学生的依赖性很强,我们在授课时(尤其是理论)往往是灌输、填鸭式,知其表面而不懂其里,知表象而又不晓缘由。作为教师在每一课题讲授之前摸底观察,让学生先动手,或提问或做作业尔后逐一进行解答、点评,总结。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安排这个课题其作用和意义。另外在单元结束之后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在班上公开展示并讲解,这样既肯定成绩又发现不足的同时也锻炼了口才和勇气,为踏入社会做良好的铺垫。在讲解的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交流思想,同时也可以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此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题具体实施。
2成果展示
艺术传媒系学生作业通过单元展示、综合展的方式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公开展览。作品重在考查学生的技能、检验老师的教学成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而扩大宣传、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这点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尤其重要,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之前学习上很少被人肯定,上大学之后大多数学生比较自卑而作品展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拿到全院师生面前展览。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上最好的鼓励,如2012年10月30日,我系舉办本学期的第一次展览。这次展览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素描、装饰画、3D效果图、手绘效果图、立体构成、摄影、容器包装、动画等作品,共计400余件。基本包含了三个年级一学期所开的专业课程。展览期间学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的态度,从布展到为其他系的师生讲解,学生都积极参与,从他们脸上我看到的自信、自豪和被别人的肯定。在这之后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作品展示来肯定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社会考察
对于学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社会考察是非常重要,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但是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贵在创作和实践,这门学科不能在学校“闭门造车”它要求学生走出去。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设计的应用。
社会考察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作美的有力保障。这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认真学习课程知识,还要求教师要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些社会场所,为学生开阔眼界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是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是为了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012年11月,我们带领学生赴外地进行了十余天的毕业考察。本次考察到达了安徽的西递、宏村、塔川、齐云山、秀里影视城、赛金花故居、木坑竹海、打鼓岭,南京中山陵、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和扬州的园林、东关街等十四个景点。这次考察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亮点纷呈。真实有效地使每个学生在亲临实地考察中领会了“学用”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既感叹于徽派建筑散发出的淳朴厚重、江南园林高超的匠心造诣,又感受到了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刻的思想洗礼。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对专业及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必将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和记忆。
4情感交融
现在的大学生是多才多艺的,他们的才能需要有个地方去展示,除了组织一些作品展览外还可以多为学生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老师只是做引导。如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排迎新晚会,老师积极参与。这样师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往日在课堂上的拘束感,更像是一场朋友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样的对话与交流使教师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了,有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参考文献:
[1] 任锋.一堂课引发对教学相长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
[2] 郑鸿基.相遇相知即教育[J].新校园·上旬刊,2011(10).
[3]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第二版)[M].
[4]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王常慧(1984—),女,宁夏银川人,郑州理工职业学院08级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
12.创新思维管理培训 篇十二
一、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就是管理者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过程中的思考活动。西方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思维对中国影响甚大。管理思维引入到学高校, 即是教育管理思维, 戚建认为:教育管理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中而自发逐渐形成的有目的、有条理的一种对教育管理问题思考的路线、方法、规律。
二、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分析
管理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的范畴, 是专门针对管理活动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 管理思维方式就是管理思维的程式、模式, 是管理思维所遵循的一般准则、原则。管理思维方法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而采取的具体途径、办法、手段等。管理思维方法是管理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 构成了管理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部分。
思维方式作为思维的框架和模式, 有其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 但由于思维主体具有差异性, 各个思维主体间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思维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 这就决定了管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管理思维方式分类难以穷尽, 几乎所有的思维类型都可被看成是思维方式的某种分类。如东方与西方管理思维方式、定量和定性思维方式、物本和人本及心本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方法的更加多样。
三、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分析
针对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存在问题, 青年干部要系统学习管理思维理论、掌握管理思维原理、注重管理思维实践历练, 要进一步掌握思维规律, 要从无意识思维走向有意识思维, 从主观臆想走向科学思维, 从而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1. 掌握管理思维基本原理
青年干部在系统学习管理思维理论基础上, 要注重把握管理思维基本原理。赵修卫认为管理思维方式主要有五个原理:系统原理、动态与权变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 结合教育管理思维实际, 这几个原理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只是其包含的内涵有所区别, 效益原理应改为效率原理。
系统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将管理对象看作一个系统, 把管理中的各种事物和要素的联系和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 全面综合地把握、控制事物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权变管理的核心是权衡教育管理环境与条件的变化, 在变化的环境与条件下变通管理的方法尤其是变通控制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动态满意, 它强调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它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 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 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 重在实行柔性管理。效率原理是指不同于企业效益至上原则, 而是遵循效率原则,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为人才培养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在一起, 强调统筹兼顾, 强调高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综合运用管理思维创新方法
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如果不注意合理归纳、科学选用, 会陷入思维混乱状态。青年干部要综合运用和不断创新管理思维方式、方法。综合来看, 思维方法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西方现代管理中新型思维方法、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三个方面。
(1)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中, 青年干部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求同存异、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否定之否定等的思维方法。如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阐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的辩证否定, 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规律的过程。民办高校青年干部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扬弃、再造创新、丰富充实的过程。青年干部要养成终身学习观念, 不间断地持续学习, 学习力是最大的竞争力, 是辩证否定的最有效手段。
(2) 将西方现代管理思维方法运用到高校管理中, 核心是要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 创新和特色要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尝试来得以实现。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 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 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往往与优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关联在一起。优化思维是对管理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优化, 它以管理工作的规范为基础, 以管理工作的创新和特色为目标取向。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质疑、反思与批判来达到否定之否定的目的, 从而创出工作的特色与新意。发散性思维是对工作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 举一反三、由此即彼, 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 开创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管理之路。
(3)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如“天人合一思维”、“中庸思维”、“一分为三思维”等对高校管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3. 注重管理思维实践历练
青年干部要掌握管理思维的规律, 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 在理论研习的基础上, 更应通过实践途径来提升管理思维的能力。实践途径有统一培训、自主学习、外出考察等, 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等方式来切实提高管理思维水平。
(1) 开设青年管理干部学习班。学习班由学校领导挂帅, 制订学习计划, 利用业余时间, 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 听取学校领导和专家的讲座, 针对实际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和课题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思维火花碰撞, 切实提高领导力、思维力、研究力。
(2) 组织青年干部外出学习。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与特色, 确立学习的对象与目标, 派遣青年干部外出学习、考察, 借鉴他人思维提升自我能力, 如学应用型办学理念到香港理工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 学民办教育到浙江树人大学等, 学习他们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 对于开阔眼界与思路, 改进工作方法大有裨益。
(3) 大力开展干部学习作风建设。一是通过整体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领导素养和服务能力, 可提出“学习、合作、务实、负责”的工作要求;二是通过干部学习年活动, 外引内培, 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意识, 如通过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可大量学习、听取教育专家、行家的讲座与报告。
高校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非常必要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而管理思维是队伍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管理思维无处不在, 但因其抽象性, 培养起来有难度, 但思路不清、方法不当, 势必影响青年干部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因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思维研究, 加强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研究, 将大大有助于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
摘要:青年干部是高校管理的生力军, 管理思维在青年干部执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思维水平决定了管理能力高低。文章通过对管理思维的内涵、方式、方法分析, 结合青年干部管理思维现状, 对如何创新管理思维的培养途径作出分析、研究, 以期对高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赵修卫.管理思维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张弛.管理思维差异对人本管理模式构建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3]戚建.关于教育管理思维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 5
[4]唐勇、温容祯.以管理思维能力为导向的管理教育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6, 7
[5]刘海英.管理思维变革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 1
13.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心得 篇十三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心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本质是前进是对周边事物积极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国富民强,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探索才能知道的更多,也更加先进,一个只知道跟随的人是没有热和前途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头脑风暴
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作为一种创造方法,它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克服心理障碍,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获得新观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奥斯本创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经本人不断改进和泰勒、帕内斯、戈登等人完善和发展,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创造方法,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社会问题的处理、预测、规划等许多领域都显示了它的威力。
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习惯,关键在于通过科学训练提升能力;有了灵活的头脑想出新创意必须立即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二、《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
老师谈到了儒家、法家、道家,理解如下:
儒家修行为善、人际和谐,贡献社会是仁者君子,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内在的精神,就在于人能从利他的行为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人懂得同情和怜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
法家以力服人,力服至心服的管理逻辑,手段是严刑峻法,重赏严罚,赏罚分明,最高智慧就是制法、学法且以法管理。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不引行,好的手段来实行。
【创新思维管理培训】推荐阅读:
管理活动与创新思维09-29
创新思维与现代管理10-31
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06-13
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06-11
创新思维课程介绍10-04
打破创新思维障碍11-19
全球视野的创新思维06-17
创新思维中期报告06-23
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06-24
创新思维科学研究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