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论文(共2篇)(共2篇)
1.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论文 篇一
关于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开展的幼儿主题活动反思
20XX年,我园设立了省级课题《挖掘农村自然资源,促进幼儿各领域的发展》研究,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根据本园的条件,利用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开展了符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的主题活动DD我爱家乡兰考。
参观活动。随着近几年来的红色旅游,兰考焦裕禄纪念馆成为各地人们参观学习的地方,但作为本地的孩子,在焦裕禄陵园散步、玩耍的时间很多,但未必了解兰考以前的面貌,我园利用亲子活动的形式,由家长带领孩子一块参观焦裕禄纪念馆。通过听一听讲解,看一看实物,感受感受场景,让孩子们了解兰考受以前的风沙、盐碱自然灾害的贫穷面貌。了解焦爷爷如何带领大家战风沙、盐碱的事迹,萌发对焦爷爷的崇敬之情。
科学活动《认识泡桐》,我们把课堂搬进大自然,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下,闻着空气中桐花的香味,带着心中对焦爷爷的崇敬,一起合抱着“焦桐”,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宽松的氛围内诉说着自己的观察所得。“老师,泡桐的花像一串串紫色的小喇叭,味道甜甜的”,有的说:“一排排泡桐树很像解放军,排的整整齐齐。”有的说:“泡桐的树冠像一把很大很大的伞,让我们在树下乘凉。”“泡桐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当我问到:“泡桐树长大有什么用处呢?”盖房子、做桌子、椅子、做家具、加工成积木……孩子们情绪很高。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了解兰考泡桐,我们又与民族乐器厂联系,把乐器的制作过程用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从选择兰考特有的桐木DD浸泡一个月DD高温蒸煮72个小时DD长达一年以上的自然风干等等,直到最后油漆,安装调试。当孩子们听到悦耳的古筝音乐,悠扬的琵琶曲时,个个瞪大了眼睛,这些乐器都是咱们兰考的泡桐做的呀!我们的泡桐真棒呀!
谈话活动《新兰考》,当问孩子们现在的兰考是什么样子。孩子们说,有许多高楼,那是小区,我家就住在凤凰城小区,我妈带我在人民公园玩,我奶奶在那跳广场舞,我和爸爸一起参加“欢乐向前冲节目”,我们又通过课件《今日兰考》让孩子看到新建的莱阳湖公园,环境优美的南工业区,图书馆,体育馆。我们幼儿园小朋友能为家乡干点什么呢?孩子们说:我们在公园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不乱踩公园的花、草,好好学习本领等等。
手工制作活动《旅游纪念品》,我们利用本地农作物,高粱杆、玉米皮、小麦秸秆、蔬菜水果制作玩具、装饰品等。利用随处可见的黄泥进行泥工制作。让来兰考参观的客人们都有纪念品,人小也能为家乡做贡献。
通过上述活动,丰富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加深了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为了更好的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最后我设计了绘画活动《美丽兰考》。孩子们的画千姿百态,他们用小小画笔勾画着自己心中的兰考,有高大的泡桐树,有宽阔的大马路,有春游时美丽的桃花、迎春花,有草莓园里的小朋友,还有想象中的未来的兰考。每一幅稚嫩的画里,透着孩子们的热情,透着心中的自豪。
2.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论文 篇二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区域活动 操作指导学习
G612
提到区域活动,在我们的老师中间可能有人把它作为集中教育活动的一种补充或者把它看作集中教育活动后幼儿的放松游戏,这两种看法都是有偏颇的。它能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何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的多种教育资源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是农村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的基本策略。如何发挥农村各种资源优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条件,积极开展有利于身心发展,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教育活动,将是所有幼教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的课题。在新《纲要》的引领下,我们面对现状,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
本人现从区域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两个方面来谈。
一、区域活动的设计、准备
我这里要说的区域活动的设计,设计的不是具体的教育活动,而是活动的材料、环境。
(一) 收集、选择适合幼儿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
第一,通过幼儿收集。幼儿收集的操作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的。在幼儿收集的材料中主要是自然材料。自然材料,顾名思义是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复杂的物理化学处理,它们向幼儿展示的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美。例如,幼儿平时收集的饮料瓶盖,采集的各种豆子、废旧纸杯、毛线、瓶子等;第二,通过家长收集。家长收集的材料主要是幼儿不便于收集的或活动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提供的。如玉米杆、麦秆、高梁秆等;第三,通过教师收集。教师收集的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第四,通过社会收集。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收集的丰富的、生活的素材促进操作活动的有效开展。材料的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有了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此外,为幼儿提供和准备的操作材料我们注重安全、卫生、可操作性,避免不利因素限制幼儿的操作学习。因而,在操作材料选择方面我们特别注意。
(二)创设有利条件,便于幼儿进行操作学习
1.围绕幼儿年龄特征创设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适合幼儿操作学习的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又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所以在小班的操作活动中,我们的创设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在小班开展主题为“我的鱼宝宝”的活动,主要创设了“鱼宝宝的家”、“鱼宝宝的衣服”等活动,让幼儿通过喂养鱼宝宝、编织鱼宝宝衣服等操作活动认识鱼,学习鱼的相关知识。中班幼儿动手能力逐渐增强,所以中班创设的操作活动适当增加操作的学习内容和难度。例如,开展“五彩瓶盖”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瓶盖进行数学学习(如数数、比较大小、排序等)、美工装饰(如干果壳拼画、麦秆工艺品、麦编饰品等)等活动。大班则体现人文与地理特征,突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人文环境。
2.结合本班主题开展区域创设
(1)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创意特色区域活动。
农村秸秆较多,有高粱杆、玉米杆、麦秆等,于是我们巧借这些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积极地尝试,玩起了麦秆草编,用玉米杆芯加工制作成各种好玩的小动物,日常物品工艺造型等。我们还将本土特有的各种干果如(黄豆 黑豆 红豆 白云豆 绿豆 栗子 瓜子等)运用到我们教学中来,开展成班级特色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共同探索豆贴画,孩子兴趣浓厚,能主动参与,用各种豆子拼贴画,有可爱的小熊猫吃竹子,快乐的蝴蝶菜花蜜,有苹果,有梨子,有大树…各种小动物等,玩的不亦乐乎,这不仅拓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幼儿双手的灵巧性,也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2)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开展创意特色区域活动
为了提供给幼儿一个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自由创作的空间,我们老师想尽办法,收集各种可以再次加工利用的物品,如(废旧毛线 纸杯 电线 塑料袋、光盘、水果冻壳、易拉罐、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改造与创新。如纸盒可以制作成楼房, 汽车,火车等;废旧一次性纸杯可以剪贴制作成望远镜,花儿,大象,长颈鹿,桌子凳子,可爱的纸杯娃娃等好多供幼儿玩的小玩具;果冻壳串成漂亮的项链,各种干果与彩泥相结合做成的各种有趣的动物;色彩鲜艳,易于造型的毛线在幼儿手中粘贴出了漂亮的大树,小鸡小鸭,各种花,动物等等;
二 、 区域活动的指导
区域活动的指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区域活动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教师的协助参与。
(一)让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主动探索学习。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 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可自由选择 “我想玩什么,和谁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自主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内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这样才能真正解放幼儿的手脚和头脑,让幼儿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如果老师只限制他们固定用一种方法,则幼儿的情绪和活动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可见,给幼儿一些自主和权利,对孩子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二)有效利用评价手段,鼓励、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论文】推荐阅读:
如何巧妙地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论文11-28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做好家园互动07-18
如何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修日志)01-22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小学作文教学06-26
如何利用文献检索解决学习难题10-11
2024金华公务员面试时事热点:金华市研究建筑垃圾如何做到资源化回收利用10-25
如何利用课本提高生物成绩08-13
如何利用自我介绍的时间来分配内容?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