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024-09-16

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共16篇)(共16篇)

1.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一

如何构建新型企业文化体系

农行的全新品牌战略定位于:“伴您成长”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主题理念——成长,与时代成长,与客户成长。抓住时代成长的机遇,与客户营造平等合谐的伙伴关系,以完美卓越的服务助客户发展,互惠互利,共同成长,实现双赢。

新战略的启动也带动了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既是相适应,那么,也需体现成长这一理念,强调伙伴这一概念,不仅表现在银行与客户之间,而且也表现在银行内部,即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之间。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总和,它渗透于生产经营的各方面,是企业独特的内涵、素质和风格,是企业的灵魂和持久动力。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它强调,在企业内部,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使命感;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社会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和信誉程度,以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的构建应在着重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拉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极发展。管理是充分利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管理文化是体现管理行为的企业文化,包括制定制度规范的文化和实施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即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包括计划,控制,决策等。行为文化既有管理层的行为,也有员工的行为,管理层的行为文化既要表现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台,利用培训机会提升员工的自我价值,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伙伴式的双赢。员工行为文化表现在自律和他律的过程,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并养成习惯性行为。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的各种物质设施、行业标识及其生产经营的产品等构成的器物性文化,包括标识文化,服务文化和环境文化。标识文化要体现农行的特色及农行人的精神面貌,如统一农行大楼外观形象设计,统一着装等。服务文化是成长理念的关键,只有完美卓越的服务才能带动客户共同成长,因此,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应讲究文明用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提供超值服务。抓好营业窗口建设,从礼节礼仪、交际规范等方面提升员工服务水平,将简单的办事程序升华为高层次的服务文化。环境文化应提高整体布局质量,使员工在简洁庄重的环境下办工,客户在神圣的环境下接受金融服务,提升两者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另外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完善活动室,荣誉室,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增强员工对农行这个“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农行事业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共同成长。

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作用领域、员工结构等各种因素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农行的精神文化主要从价值观,企业精神,发展目标,企业道德等内容构建。价值观应体现“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创新进取、和谐发展”四个基本特点: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坚持“以人为本、公平竞争、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的人本理念,将农行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达到农行与员工共同成长。二是团结协作,强调团队精神。三是创新进取,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四是和谐发展,以优质的服务提供客户发展机会,从而实现农行的发展。农行的企业精神是服务三农。在资源配置上,单独对三农这一战略业务单元计划、效果评估等。发展目标:加快股改进程,实现网点顺利转型。企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廉洁从业、创新立业、团结兴业,弘扬新时代敬业精神、自律精神、创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

2.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二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负有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是衡量高校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

一般说来,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其自身品质的一部分。课堂、实验中心、技能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社团协会,都是创新实践的载体,因此都是广义的创新基地。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营造一定的问题氛围,让他们从自身的活动出发,得出种种新的看法和认识。这种常态化的符合创新理念的教学活动,在多数场合没有列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中。因此狭义的“创新基地”并没有包含课堂。

创新基地的建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和训练环境。创新课程的学习对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重要。学习和运用创新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两翼,两者不可偏废。创新基地要研究创新素质形成的机制,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特定的实践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绩效。

二、“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浙江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个课堂”联动与“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个课堂”是指以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一、二、三课堂,以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为纽带,将三个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开放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训练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成整体推进的大课堂育人体系。“三个平台”,一是指为基础性的专业训练、适应性的通识教育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建立的职业教育平台,二是指通过开放课程体系、繁荣校园文化而建立的个性教育平台,三是指以“初阳学院”和“新世纪人才学院”为主体建立的英才教育平台。“三个平台”并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平台教学育人体系。“三·三制”模式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是“大课堂+大平台”的教学育人范式。

根据“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师范大学尝试了许多改革。下文总结了其在课堂教学以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一)设立新世纪人才学院,培养优秀学生干部

学校团委的新世纪人才学院从在校本科生中招收优秀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自1999年成立以来,8年先后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团队合作训练课程,开展“50元生存15天”的生存训练活动,大力弘扬生存实践文化,成为全国高校中开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成果最丰硕的特殊的实践课。

(二)成立校科技创新协会

成立于2003年11月的科技创新协会以“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为原则,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创造平台,促进学生科研成果的产生和推广。协会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课题申报、“学术之星”和学生科研积极分子评比等一系列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活动。

(三)社团引入学分制

学分制推行后,学生选修课程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被淡化。2001年,学校大力拓展教育空间,在学生社团中大胆引入学分制,通过在学生社团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锻炼,从而搭建起社团这一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舞台,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深化、延伸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已经有合唱队、舞蹈队、数学建模协会等12个学分制社团。2007年一共有491人参加了学分制社团,近90%的学生取得了学分。

(四)出台《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

2004年出台的《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对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项目、行业证书类项目进行学分认定。学科竞赛主要包括国家级、省(部委)级基础课程竞赛和专项竞赛。学术活动包括在国家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学术论文和专利发明。行业证书类包括计算机类证书、外语证书、国家级注册水平证书、操作技能和艺体类等证书。

(五)用“节”文化培育创新人才

“节”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大餐,每年举办电影节、电脑节、体育文化节、音乐节、国际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通过组织“节”活动,不仅培养了许多学生骨干,也让广大的受众享受了精心组织的文化大餐。其中电影节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浙江师范大学文化中最亮丽的风景。

(六)设立各类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1999年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金”,资助科技小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制作、具有一定水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的社会调查等四类项目。截止2008年共有2802个项目立项,资助经费共计77.11万元,累计有9837名学生直接受益。

学校从2003-2004学年开始实施由学生申报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它有利于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率,有利于实施专业技能训练、推动研究性学习、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07-2008学年立项113项,773名学生参加,资助经费12.94万元。

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项目申报以大学生能力建设为主题,下设“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三个大类。2008年共有38个项目立项,资助经费27.2万元,参与或受益学生近70000人次。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学校2005年设立课程实践教学项目。2007年立项105项,资助经费23.2万元,参与或受益学生45064人次。2007年设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配合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实施,培育一批基础性的研究项目。第一、二期共有193个项目立项,资助经费共32.6万元,直接受益学生达605人。

学校还组织教学改革项目、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实验项目等,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七)举办各类技能竞赛

学校举办的竞赛丰富多彩,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物理实验技能竞赛、财会信息化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等。通过加强竞赛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培养出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学科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八)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学校广泛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所以学生既要掌握实验原理、步骤,还要查阅大量资料,通过学习、分析、对比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中增加实验失败的可能性,由此要求学生认真审查实验方案、调整方案、重新操作、分析失误、总结经验、反复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单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难以保证的,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操作和反复的技能训练才能达到。实验室全天免费开放,满足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实验技能的需要,学生可自主设计实验,或带项目到实验室,实验教师为他们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开放,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实验过程走马观花、草草结束、不重视总结的弊病,创造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外部环境。

(九)创新与创业的结合

学校积极利用浙江省经济发达、民众普遍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优势与特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理论引领、实践倡导,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实施了创业创新人才结构及需求现状的大规模动态调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打造校内“商业一条街”、创业孵化中心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三、“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第一,注重三个课堂育人的整体性。“三·三制”育人模式诠释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学校有关部门出台的举措涉及到三个课堂的方方面面,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构建了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的政策,如《关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指导意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条例》、《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

第三,理工科专业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创新实践建设与运行始终依托于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学校推行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代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是必然的选择。

第四,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增加了教学的实践性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空间,改变了传统评价的单一化与绝对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它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也广泛应用于课外学术科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第五,多模式并存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改模式属于第一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和“节”文化模式属于第二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竞赛模式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是第三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种模式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优化“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

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还需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优化培养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一)理念层面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实验中心、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等创新基地的教学条件的建设、开发和改善,更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要加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突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策略,构建与“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子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基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不再是培养几个学科竞赛尖子的问题,而是教育方针问题,国家要求把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贯彻到高校育人的方方面面。因此,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学的教师,都要加强创新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制度层面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全面梳理现有的制度,整合各类项目是必须的,通过整合才能推进资源的共享,合理设计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分层与分工,发挥学科与专业的特色。这些也符合创新基地建设的四项原则:资源共享原则,校、院共建原则,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原则,规范化、制度化原则。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度,建立评估与评价制度,全面提高创新基地建设的综合绩效,实现创新基地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层面

在实践层面上要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改模式、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节”文化模式、学科竞赛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探索出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子模式。对出现比较晚的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我们取得的经验还很有限,成绩也不够突出,因此尤其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关注。创新人才培养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和提高导师待遇同样重要。梳理校、院两级管理的职、权、利,充分发挥学院(办学实体)的积极性,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另外,如何拓展校企合作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难点。目前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自觉性正在提高,但校企合作对企业的短期回报很低,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的持续力严重不足,高校很难对这种合作提出进一步的绩效目标。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在目前还不是主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高校人才培养必将走向社会化,校企合作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只有加强实践,适时总结,不断探索,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改革中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辉.创建“三三制”育人模式走特色化人才培养之路[J].浙江教育科学,2005,(4).

3.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三

摘 要: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大潮的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只要正确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家未来发展主力军中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业教育

1 高校創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已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李克强总理发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现阶段,在如火如荼的创业大潮中,看待问题需要有发展的眼光,在解决问题上有创新的思维,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创业上的成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

1.1 创新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当前,国家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国投资环境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创新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这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出了要求,也为增强国家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1.2 创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创业能力是现代社会国家经济繁荣的基础。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完整的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支撑,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争创“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改革创新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持续带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1.3 教育创新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脊梁。较长时期以来,我国产业不断重复“技术模仿、产业跟踪、商业模式复制、大规模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路线。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人才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平均每万居民中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在全世界仅列第43位;每千人中的研究生数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左右。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创业的成败由创新教育的根基扎实程度决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2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人才是创新创业最关键的因素,创新创业驱动是人才驱动。不同国家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不同的模式。英美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聚焦式创业教育”和“普及性创业教育”两种组织模型为主。而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近年才得到了重视及迅猛发展。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是,目前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旧存在诸如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模糊、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高素质教师队伍匮乏、创业氛围与实践环境不完善等问题。由于诸多因素很多高校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实践平台,失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学氛围和实践机会,创新创业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探索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创业是大学的社会责任。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理应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列。所以,更应激励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1 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构建校政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大学、科技园区、地方政府、投资机构等多种社会资源,构建包括创业苗圃、创业基金、创业孵化、创业投资等在内的支撑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保障。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要大学培育创新成果,需要市场机制推动发展,也需要政府因势利导给予支持。因此,大学与地方政府应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创意链—技术链—产业链—市场链”的完整知识型产业生态链,构建“政府—大学—产业”协同推动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新模式,共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

3.2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给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的培育和引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跨学科课程的设计,注重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最基本方法;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结合实践训练,引导优秀本科生在开始学位课程后尽早参与到教师的研究工作中去。

3.3 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打造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重视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要加强校园舆论环境建设,利用校园广播台、网站、报刊等宣传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弘扬创业精神。还可以组建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让有创业意向或者已经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3.4 开阔视野,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为学生开创一个积极主动、热情洋溢的创业环境。为定期举行创业技能大赛以及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支持。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为学生们开展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使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高校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实现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意识,在对传统的人才模式改革的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思想,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建立起有高校特色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构建真正科学有效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显悦,郗婷婷.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47-149.

[2]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05):64-67.

4.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四

与时俱进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出发,讨论了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措施.

作 者:毛玲 MAO Ling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四川达州,635000刊 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年,卷(期):25(4)分类号:G649.2关键词: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 人才观念 人才培养

5.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五

昨天,接到了何焰老师发来的一个咨询需求,是一个制造业企业想建立胜任模型模型,然后接着把人才梯队建设跟上的需求。正好这个需求与我近期的思考不谋而合,针对这个需求,我提出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我想这个思路如果实施,可以实现打通胜任素质模型与人才发展体系的任督二脉。

经初步的分析,该项目重点内容有四项:

一是人才素质盘点,解决纳入培养体系人员素质的诊断分析;

二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对纳入岗位进行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要素的定义和分级,确定胜任素质,并作为区分绩效优劣的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作为招聘的录用要素。

三是根据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需求,以建模数据和素质定义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对中层和基层岗位分别制定人才培养的办法、流程以及实施手段。从人才战略的角度,建议要设计三个规划,一个是解决当下备用问题的人才替代规划,一个是建立支撑今后团队发展的继任规划,一个是更高层次的为企业战略作储备的人才管理规划。这也是本项目的含金量最高的点。是将胜任素质模型发挥作用的重要一环。

四是建立人才能力数据库,通过前期所进行的各种方法导入,从行为事件描述、关键事件取证、包括人才素质测评等等措施中,形成较为客观的人才能力数据库,不但对当前企业的现有人才做盘点,重要的是发现,挖掘其中有潜质的绩优种子,为三个规划的落实作为数据支持,

这个环节将是对上述三个阶段工作的汇总、提炼和价值聚集。

那么以上的设计思路,如何来实施呢?作为咨询项目的设计者,要把控好实施阶段的统筹和界定,那关于项目具体的实施步骤规划如下:

第一阶段的工作:

人才素质测评,旨在进行现有人员素质摸底,并且结合绩效考核等信息初步确定出绩效、绩平、绩差人员。

此阶段步骤有两项,一是需要确定人才素质测评的方法:二是根据方法组织实施测评,这项工作应试是人才测评很常规的一项活,通常根据职能、职级采取在线素质测评,重点是要做好不同职能和岗位的测评维度和指标设计,另外要采用评价中心技术,根据这些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确定最适合的评价中心技术。最终,形成人才盘点的最终结果,出具人才现状诊断报告,这个报告应该是企业期待的事情,但对咨询方来说更重要的是为下一阶段建模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胜任力模型建立

1.岗位分类与岗位序列划分

企业构建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和建立薪酬体系时对岗位分类和岗位序列的划分要求不尽相同。从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建立后的应用性出发,必须对企业的现有岗位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岗位任职要求的相似性原则”进行岗位分类和岗位序列的划分,利于保证行为事件访谈的员工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对访谈后素质提炼结果的互相佐证。如按照职能可分为专业管理、专业技术、综合管理类。这项活要做好,需要顾问对企业所处的行业、产品、技术、工艺以及生产作业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切合对症。

2.定义绩效标准与员工样本选取

6.论新时期高校德育体系的构建 篇六

(新时期构建高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文件要求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方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积极探讨构建新的德育体系,确保学校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关键。作为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就是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它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也是一种保证,其核心在于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其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的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与时俱进的德育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是现代德育的价值思想和思维原点。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使德育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

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就是注重个性的人才观。个性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发展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只有承认个性,才有理解和尊重,这本身就是一种德育。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基石。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师德为先。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学校一直都很重视师德建设,特别是自02年学校招收普招生以来,师德建设从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入手,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教师的责任和要求,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表后,学校抓住机遇,加快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且育人是第一重要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的优秀师表风范、模范师爱形象和高超的师识水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培育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精心的呵护广大教师的忠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爱心(热爱教学岗位)。学校给教师提供优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交流,提高学历层次,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定期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达到教师综合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三、队伍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保证。

德育队伍的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人力保证。高校扩招后,教师队伍的数量极度不足,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党委统一意见,在普招生进校的第一年,抽调了50余名优秀教师和政工干部,成立了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队,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政治思想工作要领和方法。他们活跃在教室、食堂、宿舍,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问题,把爱和关心潜移默化的融进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今年,学校为保证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实行专兼职辅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保证学生日常生活有人管,政治思想工作有人做。

四、制定德育计划,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结构,德育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坚持每个学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政治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德育计划,保证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符合学生的需要。

制定德育计划是将德育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根据不同时期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热点的变化,主要的教育内容为:校纪校规、法律知识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如何认识大学生活,“三心”(爱心、善心、)教育,就业前心理辅导等。同时结合不同时期国家的大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同学。例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为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人们,新学期一开学,由学生总支、学生处组织了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极大的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接着,针对04级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四想四对照”活动,促使同学们通过回顾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尽快找出思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活动针对性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德育的计划性,并不影响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

五、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对德育的评价,是构件德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德育评价关键是要的确立德育目标。长期以来人们似乎习惯于把德育的目标定位于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热爱祖国。虚的东西多,实的东西少。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和德育效果的评价。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多次指出,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根据这一德育目标,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了学生量化管理办法,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表现、思想品德、纪律劳卫、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对德育的实效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7.探究高校英语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篇七

1 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缺陷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学科, 也是十分有用的语言交流工具, 学好英语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及个人价值实现有着推动作用。从现实教育情况分析, 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这种不足既表现于教师的工作质量, 也体现在大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水平高低。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缺陷表现:

1) 理论问题。理论是任何专业课程学习的基本要素, 以专业理论为指导才能保障最终的学习效果。所谓的“英语理论”, 一般是针对英语教学工作的指导理论, 选择不同的理论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依旧坚持了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 对当代先进的英语教学思想不熟悉。理论应用不足, 现实教学工作则缺少了相应的支撑。如:“二语习得”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先进理论, 该理论由监控论、环境论、普遍论等多个附属理论, 从主客观条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相关因素。但英语教师仍然保存了早期选用的教学思想, 对新型教育理论的应用甚少。

2) 能力方面。参与英语专业的综合学习, 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灵活地应用专业知识, 服务于今后的就业岗位, 增强个人在专业学科方面的多项技能。就目前的情况分析, 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显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教育部调查显示, 68.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英语的掌控能力不足, 难以准确地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仅2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充满信息, 还有13%左右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应用英语知识方面的水平[1]。这组调研数据充分显示了高校学生英语能力的却是, 不仅表现于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应用, 在现实生活、工作、交流等活动中对英语的使用掌控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2 高校英语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创新是推动社会改革进步的重要动力, 教育事业坚持创新机制对教学质量改善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高校作为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的“发源地”, 校内教育工作质量关系着人才资源规模的壮大与发展, 进而关系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项事业的进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也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只有坚持英语教学创新才能彻底摆脱早期教育的缺陷。教育部门提出创新教育思想之后, 高校应严格按照新教育理念的规定, 指导教师重新调整教学方案, 为学提供创新型的英语教学体系。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笔者提出了创新型教学体系构建的几点措施:

1) 理论创新。理论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毋庸置疑, 积极采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基础, 对大学生英语课程学习是大有帮助的。首先, 高校在英语创新教学体系构建中需做好管理工作, 严格要求专业教师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 不断提高个人从事专业教育的职业素养;其次, 教师在掌握高等英语教育理论之后, 应将理论内涵贯穿于课堂教学, 从多个角度为学生提供知识引导[2]。以上述二语习得理论提到的“环境论”为例, 教师应充分认识环境对于大学生知识培养的重要性, 遵循“Environmental training of qualified personnel”的先进思想, 进而从改善教学环境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2) 方法创新。把学生喜欢的英语原声电影、录像片、电视剧等视听材料有选择性的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新颖、轻松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在有限的课堂实践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当学习雪莱的“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时, 就会想起杨文全写的“毛衣已经脱下, 离穿起裙子的日子还会远吗?”。学生在此过程当中会自然地体会到英语口语的特点, 教师再通过分析剧中人物的语言特征, 结合人物不同的身份, 说话的不同场合、对象, 总结归纳出日常英语使用的特点及规律。倡导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减小了教师在课堂教学里的操作难度, 方便了学生理解各个层次的知识。

3) 渠道创新。提供多种渠道, 扩大学生英语输入途径, 使大学生体会到英语知识学习带来的种种乐趣。鉴于大学英语课时少、任务重, 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不足的特点,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拓宽渠道, 积极优化多种途径的语言输入。渠道创新还要考虑英语语言学习技巧的多方应用, 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英语知识的内涵。如:He is driving a Lincoln.例句中, 当讲话人提到其中一个概念“drive”时, ‘Lincoln’在此只可能是一种交通工具的品牌, 而不可能是人名, 从而拓展了学生理解英语的思维[3]。此外, 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和推动校园“英语角”的活动和学校英语广播电台的广播, 组织学校的英语演讲、英语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

4) 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事业也是创新的一种表现, 高校在构建创新英语模式里需不断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要弄清“The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teaching?”及“How to us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等两个问题, 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现实作用。应采取积极措施, 大力推广这些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尤其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4]。特别要强调的是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为英语教学的课后学习提供便利, 可以设立师生互动平台, 提供英语课文背景知识及英美文化介绍等等。

3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的注意点

由于面对的教育主体大部分是当代成人青年, 在尊重青年学生个人思想的前提下, 高校坚持了“开放式”教育改革的思想。开放式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不仅可以与教师展开专业知识的探讨研究活动, 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采取相适应的学习方法, 而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与阻碍。倡导开放教育模式, 给高校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管理问题, 间接性地制约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如:大学获得足够的自主学习权力, 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学习要求完全不顾, 仅凭借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局部知识的学习, 过度自主学习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5]。近年来国家初步拟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模式, 对经济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期间, 高校必须形成系统性的管理模式, 全面保障创新教育体制的顺利执行, 推动专业或非专业生英语知识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注意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化调整, 还要考虑时刻引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4 结论

总之, 高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结构, 重点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面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缺陷, 高校必须注重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先进的理论学说为指导, 贯穿于现实教学活动改革中, 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薇.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及创新[J].海外英语, 2011, 16 (1) :58-62.

[3]朱元松.基于创新型理论研究成果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J].外语教学, 2011, 20 (5) :88-93.

[3]王少强.基于克拉申监控理论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1, 20 (5) :88-93.

[4]唐远才.研究高校面对英语教学模式创新需采取的措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 23 (12) :37-39.

8.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八

总体而言,目前高校的学术期刊在管理上还缺乏明确的思路,表现为一是高校期刊的地位不明确,二是高校期刊个体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管理大而化之,笼统了事,必然会良莠不分,浪费了资源,也无法收到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以往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分级分类研究多数是为图书管理服务的,因此其分级分类主要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目的是便于图书情报单位的科学管理,这些体系对学术期刊自身的管理和发展并没有实质帮助。近年来已有个别研究者对高校的学术期刊评价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探索,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零散,且基本都是从理论层面加以分析,缺乏必要的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社科期刊的特点,从管理和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统计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学术期刊进行了具体的分级分类,并试图探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学术期刊的不同发展目标。

作为期刊管理的一般范畴,它有两个思维层次:其一,从管理到指导是管理方针的嬗变;其二,在分类管理基础上的指导是指导方式的递进。分类是基础,指导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通过对期刊群体的内涵分析与外延划分,明确期刊类群,而后根据特点期刊类群的特征、传播规律形成相应的指导方针、发展对策,是分类指导的基本内容。

二当前期刊的主要评估体系

期刊评价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学科文献数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为优化学术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同时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内在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早在1988年,我国就开始引入“核心期刊”理论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兰州大学的《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为我国期刊评价拉开帷幕,其后各种评价体系便不断涌现,目前国内有关社科期刊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版本——

第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的“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成果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形式出现。该评选在学术期刊分级领域里影响比较大,它4年一版,分别于1992、1996、2000、2004和2008年5次出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

第二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于1996年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2000年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从3000余种人文社科期刊中收入506种,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

第三种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该项目1999年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行。它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科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并采用“末位淘汰”制,每年调整一次。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评选,是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2002年组织评选的,其中包括“中国高校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他们认为:“目前通行的主要按学科载文量计算的做法,不适合高校绝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报”“定核心期刊除了根据文献计量学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外,还应组织专家成立有权威的评委会,对刊物的方向、编校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重要指标作全面评价和鉴定。”2003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概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有154家高校社科学报入选。

第五种是2009年3月发行的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院联合研发的“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并出版发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它最大的特色是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各一级学科和学报类型的学术期刊中,将中国内地出版的6170种中文学术期刊分为A+(权威期刊)、A(核心期刊)、B+(准核心期刊)、B(一般期刊)、C(较差期刊)5个等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价体系,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构建高校自身的评价体系

可以看出,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将高校单列的并不多,而且由于其目的和功能定位不同,服务对象和方式不同以及样本库或数据收集渠道的差异。所得出的结果也存在偏颇。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评选为例,它单独为高校学术期刊设立了评价标准。然而,这个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将政治标准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标准是:政治标准(取权重,K=0~1)、业务标准(50分)、编辑标准(30分)、出版标准(20分),每个期刊的最终标准以其他三个标准的总分乘以政治标准这个权重得出;而在其他体系中占权重较大比例的“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等所占比重很低,这种评选标准过分强调政治的重要性,使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性得不到体现,存在较大弊端。因此,该体系虽是专门针对高校的社科学报所制订的,但很多高校的科研机构并不认可。

笔者认为,高校的社科期刊,尽管肩负着育人的特殊功能,但在性质上还是学术性的刊物,应该更多地从学术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教育部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定位是:“高校学报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从中不难看出,学报首先的功能还是其学术性。高校社科学报的评价体系可以在参照国内外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有利于学报整体发展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

1合理的分类是前提

构建高校社科学报的评估体系,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分类。因为不同的专业引用率没有可比性,学科是有宽有窄的,学术共同体的人数是有多有少的。以各评价体系最为看重的影响因子为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专业性越强的期刊其影响因子越容易上升。美国化学会的期刊《化学评论》影响因子在世界的整个化学学科排名占据第一。相比之下,综合性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明显偏低。国内社科综合性学报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影响因子也只有1.259,《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仅为1.140。

显然,对不同类别的期刊,如果按照同样的评价标准是不太合理和科学的。因此,在制订标准之前应对学报有一个总体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同类的学报进行评价才有可比性。

2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评价体系

在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期刊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应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评价体系。从上面介绍的几大评价体系以及国内外的其他评价体系来看,“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二次文献转载或收录”等几个指标是大家基本认同的,因为这些指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在比较了上述的主要评估体系后,笔者认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有很多可取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评价和管理提供了依据。此外,加入“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等指标。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原因是一般的基金项目都是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或创新性的课题,并经过各级专家审核的,能代表一定的水平,体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Web即年下载率”则是适应现代电子科技和网络的发展趋势,是期刊在网络环境下传播效率的一个新指标。但该体系中“专家定性评价”的比重相对偏低,只占了权重的0.05,应该有一定比例的提升。因为专家能更多地从专业的角度对期刊的编排、装帧、印刷、校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除此之外,由于高校的学术期刊还肩负着学术创新、培养人才、促进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等任务,因此,评价指标除了参考上述部分期刊评价体系的指标外,还应根据高校社科学报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增加部分指标。比如

“学术的创新性和规范性”“人才培养”和“对学科的促进作用”等指标也应该列入评价体系当中。

关于学术的创新性和规范性,很多编辑部的“审稿意见”书都会将此作为评判一个稿件是否具有刊登价值的重要标准。可见,在高校的社科期刊中。对学术的创新和规范是有较高要求的。学术创新性从“影响因子”的指标中可以得到一定的体现,因为“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今科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如创刊于2001年的《纳米快报》,2002年的影响因子为5.033,第3年为6.144,2005年已达到9.847;而学术规范,对一些社会上的期刊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高校的社科学报来说,这个指标还是具有较重要意义的。因为很大一部分高校的社科学报,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很难在创新性上有较大突破,但它们可以先从学术规范开始起步。

对于人才的培养,可以从读者、编者和作者三个方面来认识。从读者的角度讲,水平高的学术期刊往往能给予读者一个高的起点、高的视角,并从中汲取营养,一些年轻学者往往是从模仿学术期刊的论文开始起步的。从编者方面看,编辑队伍学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刊物的质量,一个好的主编可能影响到一个刊物的走向和命运;期刊编辑部不仅要吸引著名作者,更要发现和培养学术新人。巴金曾说过,期刊发表名人作品不是成绩,发现新人才是成绩。从作者的角度看,他们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任何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发表在有相应水平的刊物上,同时通过阅读期刊使自己有所收益有所启发,一些商榷性的文章往往由此产生,引起学术争鸣,活跃了学术气氛,也激发了学术的繁荣。

对学科的促进作用,应考虑到学术期刊的学术相关性。一般来讲,高校之所以办学术期刊,首先是因为该校具备此类学科的人才和基础,或者希望通过办刊对该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能否实现此类目标也应成为期刊考察的指标之一。现在有的学术期刊为了追求上水平、上档次,不惜牺牲学科的发展要求,甚至刊登完全与本校学科无关、本校没有任何学科基础的文章,这是有违办刊初衷的,也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四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将有利于高校社科学报的健康发展

高校的社科学报,主要具有引领舆论、创新理论、规范学术、培养新人、促进学科发展、开展学术交流以及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功能,但并非所有的期刊都具备这些功能,而是各有分工,不同的学术期刊承载着不同的使命。社会上对高校的学术期刊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根据各高校的实际对不同期刊加以区分。只有在进行分级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高校社科学报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各学报认清自己的地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恶性竞争,从而使高校社科学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尽管高校的学报目前还是“铁饭碗”,但改革的脚步却日益逼近。先是200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社科学报要转变办刊理念,打破传统封闭的办刊模式和千刊一面的局面,鼓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新的办刊机制,在管理体制和办刊模式等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不断增强刊物的活力和竞争力。随后,2005年修改后的《期刊管理规定》首次明确了期刊退出制度。目前中国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将全部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暨南大学林如鹏教授对此的解读是:“此次报业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引入市场退出机制’,接下来将有相当一批依托政府补贴、产品缺乏品牌竞争力的报刊被市场淘汰”;复旦大学张志安博士则认为“这符合传统媒体分类定性、分类管理的改革思路”。高校的学报也难保会有这么一天。早在1999年《出版广角》第2期就发表了中国期刊协会负责人张伯海的《关于中国期刊现状与发展答客问》一文,文中谈到,中国期刊经过20年来的探索,现在正自觉地走向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活力存在于竞争,中国期刊如果一仍旧贯地只生不灭,将使自身臃肿累赘。优胜劣汰乃大势所趋,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将部分质量差的杂志淘汰出局,实现“优胜劣汰”,将更有利于期刊整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家国,陈万红,金会平,肖兴安,高校期刊群体的管理现状及分析[J],编辑学报,2006(5):350

[2]中国期刊协会、期刊研究所,李频,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m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2

[3]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J],编辑学报,2009(6):189-192

[4][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关于评优秀社科学报、优秀社科学报主编、优秀学报编辑及有些编辑学论著的通知了,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通讯,2002(1)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Z],教社政[2002]10号,

[7][9]戴利华,国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97

[8]《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专辑文献统计分析报表[EB/OL]

[10]肖昕,版署急令:非时政类报刊两年内转制,引入退出机制“半生不死”者将淘汰[N],南方都市报,2009-09-03:(C04)

9.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论文 篇九

目前国内的学者在研究高校激励机制的时候,大多只是从某个单一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系统分析,因此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缺陷。实际上,影响激励方向、强度、个体行为持久性的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一变量,而是多元、综合因素,是复合变量。所以具体的激励实践要系统考虑、统筹规划,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薪酬政策、奖励制度、培训教育、参与管理等一系列激励措施要面向统一的目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激励效果。在研究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问题时,不妨搭建一个函数关系,以便综合考虑影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的各种因素。这个函数就是:

其中x1,x=2.x3,x4,x5,x6,xn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的各种变量,即各种激励机制,a为各种变量所占的比重,即各种激励机制(比如“注重物质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精神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注重工作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人才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情感激励的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程度,最终结果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构建的结果,即成效。

由此将体系构建的各种影响因素有效结合起来,针对高校教师的每位个体,或是每一个组织或团体,进行权重的分配,最终所获得的加权值就是激励的最终成效。

3.2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体系构建的成效

针对高校教师的每位个体或组织,在对其进行激励时,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激励机制对其产生的影响比重各有多少,确立衡量激励成效的标准,最终求得激励的成效值。在汁算激励成效时,可设立多种比重有所不同的方案,从而求得成效的最大值。而求得激励机制最大成效值的过程就是激励机制体系构建成功的过程。由此推论,对每一激励对象的激励过程,所依据的权重和标准有所不同,即每一激励对象都有各自所面对的激励机制体系,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可以是因人而异或是因组织而异的。总的来说,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主要依据于每一种激励机制的成功构建,而每一激励机制的权重则来源于对激励对象的针对性分析。有效构建起“注重物质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精神需要的激励机制”“注重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注重工作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人才激励的激励机制~注重情感激励的激励机制”等激励机制,是构建激励机制体系的基础。因此.只有对各种激励机制进行有效设计,再根据个体确立各种激励机制对个体激励产生影响的权重,才会成功构建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

10.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创新 篇十

——以永煤集团为例

刘晖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摘要:永煤集团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形成了涵括企业哲学、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等永煤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永煤集团努力探索企业文化创新的路径,着力抓好理念创新、制度执行和载体建设,创新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以提升永煤集团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从而实现企业软实力的整体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 永煤集团 企业文化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永煤集团,全称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永煤集团的经营在2000年时陷入困境,濒临破产,而到了2008年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重组前,已迅速成长为河南省最大的工业企业,中国 500 强企业,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利润位列全国煤炭企业前三强。永煤集团联手宝钢,结伴巴西淡水河谷(CVRD),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永煤集团走向辉煌的同时,还承担起国企的社会责任,先后重组洛阳轴承、开封空分、铁塔橡胶等濒临破产的企业,为老国企注入新的活力。时任董事长陈雪枫领导永煤人创业的系列成功,被业界誉为“永煤现象”,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2011年7月7日,永煤集团的母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1469.91亿元营业收入的业绩,名列《财富》第445位,首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榜单。这是河南省诞生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意味着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从此迈入国际第一企业方阵,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这对于提升河南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组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核心成员企业,永煤集团2010年完成营业收入896.21亿元,实现利税10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883.14亿元,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占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64%、75%、63%,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挺近世界500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什么造就了“永煤现象”?永煤集团获得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我们可以从企业文化层面找到答案。永煤集团始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的灵魂,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常抓不懈,以企业文化创新解决企业管理、企业运行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持续提升,最终实现了集团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永煤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血脉,就是企业员工的精神家园。

从全球企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经历了由人、物管理到战略管理,进而演变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那么,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由企业领导者倡导和全体员工认同、实践、创新,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员工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看来,“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 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它可以转化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孕育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达成员工的文化认同,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合理配置各种积极因素,从而实现企业的科学经营。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与外部适应力,营造一种健康进取的工作氛围,使员工自觉认同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辐射功能和激励约束功能,即具有让员工的思想、感情、行为、使命与整个企业相联系的凝聚功能,具有对企业和员工价值认同的导向功能,具有对外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的辐射功能,具有管理制度、是非标准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功能,它集中体现了企业宗旨、价值观念、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在企业价值观的引导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紧密联系起来,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它能够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有助于培育员工的情操,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企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先进的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软实力,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核心要素。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从而能够实现企业软实力的整体提升。据《财富》杂志刊载,“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这里所谓的活力,指的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创新,它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

三、永煤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永煤集团遵循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其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行为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伴随河南省煤业化工集团和永煤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企业文化的八个核心理念,涵括企业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安全理念、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等系列文化,构成具有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和永煤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1.企业哲学内涵:科学发展,善行成器

坚持科学发展,主动承担民族工业振兴的重任,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企业的先锋和模范。作为一个资源型企业,要做到善待自然,高效利用能源;善待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善待股东,持续提高资产回报率;善待员工,始终保障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善待用户,得到更多合作伙伴,做到基业长青。作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员工,要对企业成就报有良好的意愿,并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努力,帮助他人,共同提升价值。

2.企业哲学:人企合一,顺势而行

人企合一是理顺内部关系的要诀,顺势而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始终将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发展是为了员工的幸福,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员工的付出,员工和企业要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休戚与共、共同发展。企业的发展有其规律性,无论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如何复杂多变,要牢牢把握宏观环境出现的新变化和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态势,审时度势,顺势而行,善于从大势中寻求机遇,谋求发展。

3.企业愿景:行业领先,国际一流 致力于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建设成一个股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科学、企业文化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经营的能源型企业集团。时刻与国际先进指标进行对标,并通过不懈的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各项指标上做到行业领先、国际一流。

4.核心价值观:用心做事,追求卓越

要有干不成事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重于泰山的压力感和企衰我愧的荣辱感。要以干大事创大业为荣,以无作为无业绩为耻。接受任务不讲价钱,事没办完不讲理由,完成工作不讲回报。要始终将干事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支点,用诚心、专心、恒心考量自己,用精益求精来检验工作,用每时每刻的精彩光华铺筑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

5.企业使命:报效国家,惠及员工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存在的理由就是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就是广大员工的期盼,就是市场和用户的需要。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善待员工、善待社会、顺应自然,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促进社会进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财富、惠及员工、造福社会、报效国家。

6.企业作风:先人一步,持续创新

先人一步,遍地黄金。要在观念上快人一拍,思想上先人一步,措施上高人一筹。做事必须只争朝夕,能抢一秒是一秒,能抢一分是一分。只有领先,才有出路。要弘扬一种干事和创业的风气,精勤力行、奋发有为,始终保持一股干劲、一种激情、一种拼命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的精神,以昂扬向上的斗志、攻坚克难的勇气,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7.企业精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快速的反应能力,在危难之际不畏惧、不退缩,满怀信心、永不言败。要发扬“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无论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还是风雨交加,都阻挡不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披荆斩棘、坚韧前行的步伐,更加动摇不了永争一流的信念。

8.主传播语:勇担重任,成就理想

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心做事,同心同德,为把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建设成为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集团而努力奋斗。每一位员工要在这个宽广的平台上,勇担重任,用心做事,成就企业未来发展蓝图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理想。

四、永煤企业文化创新的路径 1.抓理念创新,搞好顶层设计

理念创新是推动永煤集团快速发展的持续动力。集团公司以“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激励干部员工干事创业,以“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为核心的“三化”管理体制激活生产要素,以“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狠抓安全管理。永煤集团以持续发展的实践为基础,融合企业核心价值观、先进管理理念和安全生产理念等等,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2.抓制度执行,将企业文化融入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落实。永煤集团以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为基础,出台、修订配套了相应的制度体系,把理念体现在具体制度中,再把制度落实到实践环节,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在企业文化与具体工作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3.抓载体建设,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一是以“四进一入”活动为抓手,让企业文化“进矿厂、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入人心”。二是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四融一化”工程,即企业文化是否融入安全管理,是否融入企业生产,是否融入经营管理,是否融入团队建设,是否化为具体行动,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4.创新四项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1)创立以“四不用、三优先、三鼓励”为导向的人才选任机制。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于人的价值取向,所以企业的选人用人及其相应机制是否科学至关重要。集团公司积极探索人才选拔机制,成功实施了煤矿党委书记的“公推直选”,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使得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行“H”型用人机制,建立管理、技术双通道,彻底打破员工职业晋升的“独木桥”现象,提高科技人才待遇,让科技人才攻关技术,让管理人才精耕管理,弱化了行政权力,优化了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机制。实施政工人才与管理技术人才双向培养,坚持两者同等待遇、同等重视,加强党群工作岗位和生产经营岗位交流,把政工人员培养成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把管理技术人员培养成党群工作能手。

(2)创立以“四个融入”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企业文化考评是干部考核的重要一环,集团公司特别注重考评企业文化在融入企业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生产建设以及团队建设中的效果与作用。

(3)创立以“对标排序”为核心的事业激励机制。集团公司遵循“能排则排、能对则对”的原则,把企业文化建设、全员学习、组织建设、党建工作等均逐步纳入到对标排序管理体系,公布应用排序结果,营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励氛围。

(4)创立以“挂职交流”为核心的组织辐射机制。集团公司于2010年10月和2011年8月先后出台了《永煤控股干部短期交流挂职锻炼办法》和《关于开展优秀干部短期交流工作的意见》,采用选派干部对口帮扶和安阳鑫龙模式(外部子公司选派优秀干部到集团本部挂职)两种形式,进行为期三个月至一年的短期双向流动,以拓展干部培养渠道,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永煤企业文化的融合共通,为集团内外部子公司搭建先进企业文化与管理经验共享的平台。

参考文献:

11.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十一

【关键词】以人为本;服务创新; 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36-01

1 构建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已经验证或正在验证科学发展观对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1.1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从“以人为本、服务创新”到“图书馆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这是近几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会选定的学术年会主题。应该说主体的意义导向了“以人为本、服务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内容,引领着学科发展的方向。高校图书馆只有在其中争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走创新服务的发展之路,用科学发展观来构建高校图书馆创新体系,才有利于我们拚弃旧的观念,发展新思路,建立新机制;有力于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所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将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只有坚持发展观,人本观,协调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才能步入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1.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服务创新的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亦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服务创新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其核心的思想就是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追求尊重人性,崇尚自然,笔者认为,图书馆服务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坚持人性化服务,增强人性意识,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二是要提高馆员素质,树立图书馆形象,创立服务品牌,充当文明使者。因此,图书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服务创新的前提。

2 我校图书馆在构建创新服务体系中所作的工作

2.1 转变服务观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书馆工作的主旋律。近年来我校图书馆为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滞后的“以书为本、物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上而下推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了以方便读者的理念引导服务;以强烈的开放意识解读服务;以服务到微细诠释服务;以提供多种载体的信息资源来丰富服务内容;以读者的满意度来衡量服务的管理新思路。充分利用现有人才、馆藏和设备等条件,针对高校讀者的特点,探索服务新体系,开展全方位的主动服务,促进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2.2 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

(1)为新生开设图书馆入门教育讲座。图书馆挑选业务能力强的馆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新生入校时,为其进行不低于两个课时的“怎样利用图书馆”教育,让新入校的学生进馆前先了解本馆的馆藏分布、文献类型、信息资源、借阅方法、读者须知等信息,使读者对图书馆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更好地完成学业的信心。

(2)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图书馆将开设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从一直以来的选修课争取成必修课,使每位在校生学会检索信息的技能,了解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建设情况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并针对不同读者,开展个性化培训,强化读者对即时性动态信息情报获取的科学方法的培养,提高读者检索过程中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使之能快速地从庞大的文献信息海洋中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对培养读者的创新能力起到很大作用。

(3)从深度和广度拓展服务领域。随着我馆现代化建设的提高,尽力为读者提供全开放的服务模式,主要措施包括:从借书到阅览实行全开架、全天候借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多校区网络信息查询、网络文献续借、网上图书预借、自助还书,网上催还、新书通报等全部通过网络来实现。同时,利用现代化的视频技术,定期开展休闲文化视频服务,每周五、周六两个晚上为同学们播放视频文化教育片、视频电影等,通过不断扩展服务领域来带动服务工作的创新。

(4)开发馆藏资源,搞好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我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数据库建设:中文库有《中国专利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专利检索系统》;外文库有《美国专利》、《NCSTRL》、《外文电子图书》、《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期刊》、《英国Maney出版公司网络版期刊》、《EIEi(工程索引)数据库》、《EBSCO数据库》等78种中外文数据库。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使这些数据库充分的为读者所用,图书馆定期开设各类数据库功能介绍及怎样使用各类数据库的讲座,读者趋之若骛。

(5)了解读者需求,崇尚人性化服务。一是更新图书馆主页,增加了新闻量,在全校统计中名列前茅,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师生的好评,读者在留言栏里踊跃为图书馆提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服务与被服务互动的和谐氛围,新开辟的“老教工服务中心”栏目丰富多彩,下设200个模块,创建半年时间,点击率居高不下,并吸引了很多中青年读者及学生浏览;二是我馆有针对性地成立了“图书馆政务管理委员会”和“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前者由馆领导、校领导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使图书馆和第一线的教学科研紧密联系,提供教学科研所急需的文献资料,使之在管理和服务上更上一个台阶;后者,吸收各院系爱读书,对图书馆感兴趣的学生,每班选出一人负责收集同学们对图书馆的意见、建议及学习中需要的参考书等,列出书目单,每周四课外活动时间到图书馆交流,将需要的图书提供给负责采访的人员,同时参与图书馆工作,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为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做到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服务,优化了藏书结构和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而人性化服务的具体表现则体现在:一是对馆员管理的人性化,为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全馆提倡“馆员第一”的管理理念,视馆员为主人,时刻关心着他们的职称、学习和生活,营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二是尊重读者享有知识的权利,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服务中要求馆员更加主动、热情、细致地为读者服务,努力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并将所倡导的人性化服务做到始终如一。

参考文献:

[1]卢子博. 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事业.图书馆论坛. 2004(6).

[2]朱刚. 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科学发展观. 现代情报. 2006(9).

12.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十二

1 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一些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的相对生均成本要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主要是高校没有合理使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在结构和管理上都存在许多欠缺, 教育资源的浪费直接导致了低效率。大量的研究表明, 中国高等教育的相对生均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效率低, 师生比低, 规模效益低, 资源利用率也低。发达国家规定其师生比的国家标准平均为1:20左右, 大部分学校的实际师生比远远超过这一比例, 我国还不到10%。因此, 高校唯有加强人才培养成本控制, 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 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不断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和使用效率, 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切实改善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

1.2 教育成本的高低, 是办学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成本直接决定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提高办学效益就是要使单位教育资源获得更多的教育收益。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过度中, 随着教育投资体系的多元化, 财政教育投入已不在是教育融资的主要渠道, 财政的拨款的比例正在削弱, 失去了这一重要的教育投资渠道, 高校必然要从自身使用教育资源上下狠功夫, 加强成本控制。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私立学校的学生生均经费基本只有公立学校的一半左右, 但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效益都与公立学校差不多, 甚至有些还强于公立高校。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着科学的教学成本核算和管理机制。

1.3 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

经济体制的改变给高校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靠财政生存的高等院校, 已经不可能在高校竞争中生存。越来越多的高校强调自身核心竞争力, 都注重自身潜力的发掘, 不断的提出较低教育成本, 从而扩大安全边际, 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 教育成本控制的合理, 办学效益的提高, 使得学校的偿债能力随着增强。偿债能力的增强, 无疑为高校多渠道融资, 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进一步降低了高校发展的风险。

2 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的现状

2.1 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成本只是粗略地计量, 粗放式地管理, 而计量的目的仅限于使国家在统计和投资时有一定的依据, 而怎样对其科学、合理地使用, 怎样使有限的办学成本在保证教学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效使用, 却没有过多地考虑, 因此, 虽然国家对于大多数高校的投资连年增加或对某些学校进行高数额的重点投资, 但其办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最终导致一些高校的办学既没有经济效益, 也没有预期的社会效益。究其原因, 这与一些高校的管理者成本控制的意识淡薄不无关系。

2.2 人力资源成本过高。

人力资源成本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的最主要压力。校园大小, 校园硬件设施这些有形资源, 虽说是衡量高等院校水平的主要尺度, 但它具有有限性, 控制的空间很小。而人力资源相对而言是一种可再生的无形资源。院校人力资源是将高等院校中的因素资产化处理, 是高等院校拥有、支配并使用的各种具有劳动能力和社会财富创造力的人员的总和。它包括高等院校中的各类科研人员、教师、行政人员、一般职工等等。人力资源的控制具有较大的弹性, 可控的空间较大。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都存在数量较多的冗员, 教职工只进不出, 工资只加不减, 临时工越来越多, 学校人员经费不断增加。特别是后勤行政人员,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在利益分配中实际份额减少, 直接导致教育经费的开支中, 行政管理人员支出比重过高, 成本增加。

2.3 物资资源成本过高。

在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 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统一归口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统一的管理人员, 往往是谁使用谁就是管理者, 如:教室由教务部门管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由实验员管理;科研用房和科研设备由各科研课题的教师负责管理。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序的管理, 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的使用约束机制, 往往造成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能耗成本高, 成本意识淡化, 缺乏目标成本管理的意识, 不注重勤俭节约, 加大了成本开支, 造成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零星教学用品、办公用品等低值易耗品管理更是混乱。教职工只负责教学科研和本部门工作, 忽视经济活动规律, 缺乏成本意识, 材料消耗无定额, 工作不讲效率, 不计成本, 造成极大浪费。

3 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成本是投入人才培养领域, 用于培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称, 创新人才培养成本控制机制, 实质上是对构成人才培养资源的这几种要素的重新组合, 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成本控制体系。

3.1 建立高效人才培养成本控制组织管理体系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组织体系就其整体结构而言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成本控制决策系统:该系统负责决策成本控制总体目标, 制定高人才培养成本控制战略措施。二是成本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以成本控制总体目标和战略目标为指导, 制定成本控制计划, 行使协调、监督职能, 是成本控制主体层次系统的中间层次。三是成本控制执行系统:该系统一方面从已经明确的成本控制责任出发, 各具体成本控制主体 (包括各部门、各内部单位和各岗位职工) , 从实际出发, 采取一系列措施, 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各自分解到的成本子目标;另一方面, 根据各教学部门、各内部单位的工作特点及成本的形成特点, 制定二级成本控制方法, 保证完成或超额完成各自分解到的成本控制子目标。建议高校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 建立以各职能部门 (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后勤处、校办产业等) 为横向, 以院、系、科、个人为纵向的纵横交错的“责任中心”, 实行分级分口管理经济责任制, 建立成本控制的组织体系, 即建立以“责任中心”为基本控制单元的组织体系。

3.2 建立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 也是加强高校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预算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要达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目标, 高校应根据量入为出, 保证教学、科研兼顾生活、服务的原则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编制依据是高校的人事计划、教学计划、物资计划、后勤服务计划等, 参照以前年度的实际支出水平, 确定目标成本。要加强部门预算改革的宣传和培训, 发动全员参与预算管理改革, 强化他们的预算管理意识, 提高他们的预算管理技能。并将预算管理工作与高校各学院和部门的考核和奖惩结合起来, 通过考核与奖惩的结合, 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更好地做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

3.3 建立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体系

为了保证和促进高校可持续性发展, 必须建立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制度, 正确核算和归集高校人才培养成本, 分析和研究培养成本问题, 从而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是指高校审核、汇总、核算一定时期内人生培养的发生额和计算培养成本工作的总称。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第一, 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培养费用进行汇集, 计算培养费用的实际发生额;第二, 根据成本核算, 采用适当的方法, 计算出培养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高校要根据《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 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进行核算。高校应分别按照各专业大类、层次的学生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开设成本计算单, 归集费用, 全面反映各专业、各层次学生培养总成本和生均成本。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归集、分配, 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3.4 建立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控制评估考核体系。

成本控制的落实在于对责任成本的考核和评价, 这就需要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 形成相应的制度, 进而保障各项指标不超标。比如学生平均活动经费、生均工资指标、生均设备费用、平均试验耗材费用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经验或专家指导建立, 也可以参考历史水平, 或以地区和国家平均水平为依据。人才培养成本控制考评体系的考评结果要有反馈信息, 要对各职能部门和二级管理单位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淑霞, 张佩玲.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有关问题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 2005 (1) .

[2]招雁鸿.浅议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析与计量[J].会计之友, 2008 (5) .

[3]李志良.高校财务成本控制内容新议[J].财会通讯 (综合) , 2009 (8) .

13.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十三

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中,一般说来,科技处是高校科研项目的主管职能部门,它需要与承担科研项目的相关校内二级行政单位共同负管理责任。高校需要设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是多层次、跨部门的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协调项目执行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相关业务需要接受学校科技处的指导,计划财务处发挥经费管理作用,审计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实施负有直接责任。项目负责人要按照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和项目合同(任务书)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和使用经费,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要确保项目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并对科研成果的.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监督和检查。

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體系的构架由学校、二级行政单位、项目负责人组成,其中科技处是科研项目的主管职能部门,项目负责人是科研项目实施的负责人。

14.构建我国新型石材标准体系的思考 篇十四

石材在人类建筑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当今的建筑装饰中仍是广为应用的.重要产品.我国是世界石材大国,但远未成为世界的石材强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尚未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石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完整标准体系.本文从我国的石材标准化现状出发,在分析我国现行石材标准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及世界石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需要,提出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相关策略以及构建我国新型石材标准体系的建议.

作 者:林臻毅 Lin Zhenyi  作者单位:福建省标准化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刊 名:石材 英文刊名:STONE 年,卷(期): “”(6) 分类号:X650 关键词:石材   标准   标准体系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5.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十五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所肩负职能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 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 培养人才关键在教育, 要花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胡锦涛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 国家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而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 实验环节的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在传统的实验课设置和教学模式中, 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之内。同时, 实验课程过于强调各自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大部分的实验课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并且要严格按教学计划安排实验教学, 实验管理方式单一。显然, 这种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的需要, 有必要改革实验教学的进行模式, 以满足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搭建开放性实验平台

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中, 教师遵循既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实验课教学, 虽能保证学生学习到基本的技能以及实验操作, 但往往由于时间、场地和学生人数的限制, 难以为众多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身想象、依靠自有知识设计实验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引入了开放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使得教师手把手教的传统实验教学向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方式转变, 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由被动转换为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驾驭整个实验过程, 在主动、愉快地实验环境中充分发挥个性, 积极思维, 大胆探索创新, 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挑战学科前沿, 这有利于养成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要求高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并将其纳入本科教育评估体系中。

高校应高度重视开放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在保证完成原有教学大纲的实验教学任务外, 积极整合现有资源, 开拓思路, 大胆革新, 搭建多层次的开放性实验平台, 满足学生课外实验学习的需要。

(一) 优化实验项目设置。

在开放性实验的项目设置上, 实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内实验项目基础上自行设计综合性的实验, 这些实验项目是实验指导教材上无法找到的, 结果也是未知的。目的是利用课内实验所学习的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以解决相对复杂的实验问题。实验步骤由学生自己安排, 结果可由老师帮助进行分析, 以便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这一系列完全“自主”的过程, 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及最后总结阶段均独立完成, 学生的独立进行实验或者研究的意识不断增强,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 弱化指导教师在开放性实验中的作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指导教师一般为准备好实验物品并讲解完毕后由学生开始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学生上交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与此不同的是, 在开放性实验中, 我们将教师的地位极度弱化。因为实验结果是未知的, 教师只负责对学生实验方案的粗略审查和指导仪器的操作, 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步骤和方案一般不做指导, 实验结果也由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这样, 学生在实验过程无所依赖, 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由自己完成。实验结果成功的话, 学生总结经验, 失败的时候自己查找原因, 重新进行, 或者否定整个实验方案, 重新设计进行。每一步的操作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亲自操作, 印象极为深刻, 学习效果得到巩固, 也充分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 鼓励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综合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独立完成小型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型科研项目中的部分工作。科技创新活动是在单个开放性实验的基础上提高和深入,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南城建学院工商管理系较早开始了学生+导师的联系制度,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组, 以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检验, 实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许多同学通过承担项目中不同的研究任务, 独立完成一个小领域的科研工作, 如某个蛋白的分离、新的菌种的鉴定等, 这些项目在实验教学的课堂上很难有机会完整地进行下来, 在科技创新中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加以完成。学生的多项实验技能得到锻炼, 在实验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同时, 学院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从制度上规范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活动, 比照正式科研项目实施管理, 这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热情, 规范了学生科研活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 构建课堂+实验室+研发基地的实验教学链。

企事业单位的研发基地是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问题的重要场所, 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战场。我们采取挑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选派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研发实验室进行阶段性科研工作, 研究生产实践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这些学生在学校内部经过实验技能训练, 能很快适应研发实验室的工作, 也能克服在学校实验室中的“空”的感觉。实践表明, 在生产一线研发实验室进行锻炼,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一方面提升了研发实验室的工作水平, 自身的实验室工作能力也有极大的提高。

三、小结

总而言之, 实验是任何科学创新的源和本。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提高实验素质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 改革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专业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目前, 在开放性实验教学、学生科技创新和研发单位实训方面, 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如开放性实验经费的来源及管理、科技创新活动更高效、有序的进行以及研发单位的选择等等方面。因此, 只有从实际出发, 开拓思路, 大胆革新, 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给予合理安排, 才能切实提高培养学生质量, 多培养创新型人才。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实验教学环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构建课内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和生产一线科学研究等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表明, 多措并举、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能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多层次,实验教学,创新型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同志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2.4.29.

[2]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06.2.7.

[3]方曼, 陈德军.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 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26.8.

[4]朱蕾.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及管理要求[J].农业网络信息, 2007.9.

[5]郑曙明, 何利君, 吴青等.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3.1.

[6]李俊林, 高炳军, 霍敬愿等.加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18.1.

[7]李英俊, 孙淑琴, 于世钧等.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26.3.

16.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十六

【关键字】科学合理 高校法学 实践教学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法律院系开展了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实践教学力度,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现有高校法学院系实践教学还存在着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条件支持等许多问题。 如何深化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仍然值得我们深入考虑。

一、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法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不结合

目前我国法学实践性教学中, 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分离的情况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知识授课过程中,穿插案例的频次和深度远远不够。在缺少真实案例的情况下,导致了学生对于法律理论知识接收和理解的迟缓。为了弥补实践上的不足,很多学校将法学实践性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作为独立的课程教授。虽然这一举措具有良好的出发点, 但是实践中依然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以“模拟法庭”为例,课程实施者常常将重点放在最后的开庭上, 轻视对案件本身的分析。这种“表演”重于“实践”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系统了解庭审的程序,对真正提高学生运用法律规范的能力和文书写作的能力并无太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模拟法庭的教学往往安排在低年级进行,在学生没有程序法和实体法知识的前提下,分析案件很难做到深刻和系统。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再次分离,使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失去了它原本被赋予的使命。教学现状又一次使我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进行实践教学时,因理论知识的滞后而举步维艰,而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由于缺少实践体验而降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与实践是天平的两端,重视一方而轻视一方,必然会出现不平衡,会对两方面能力的提升都产生影响。

2、师资力量的不强大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法学实践性教学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任课教师必需熟悉各类法律实务及相关的程序,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今法学教学还处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环境中,重理论轻实践是该环境存在的普遍现象。法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多为理论型,缺少实践经验,对实践性课程的把握不到位,很难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切实地操法律实务。 高校法学专业实践课程的师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3、高校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高

很多高校的法学专业都将实践性教学课程列入到选修课的行列中, 学生们并未充分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考虑是否学习该课程。学生往往愿意选择好拿到学分的选修课,而不愿选择难度大,实践强的法学专业选修课,但恰恰是这些课程非常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法律文书写作课程, 如果学生缺少对法律文书写作方法的系统学习, 那么在其参加法学实践或是正式工作后,往往会面对繁杂的法律文书而无从下笔,这不仅不便于工作,也不利于个人法律素质的体现。因此,为减少法学实践性教学的遗憾,应提高对法律文书写作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构建我国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宣传,提高学生对实

践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如果想真正发挥法学实践教学的作用,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消除“重视理论传授、轻视实践训练”的“传统”,加强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宣传,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平等地位, 彻底改变学生应付实践性课程的做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来。只有学生在思想、 观念上对实践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才能根本地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 个人认为, 在这个过程中, 加强新生入学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在入学教育中,重视对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和法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使学生进入大学伊始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其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积极性。

2、实践教学

法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法学学生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所以,高校法律院系除了毕业实习实践课程之外, 还应配置多种类型的实用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实用知识,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完善教学机构

诊所式教学机制, 作为中国现阶段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很大的发展、完善空间。首先,在诊所式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的情况下走进教室, 师生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而不是单纯由教师寻找其认为合适的教学案例。 其次,在诊所式教学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鼓励学生直接参与解决现实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师生共同讨论,拟定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并最终运用到诉讼程序中。这样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有成果,将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实践教学。

4、加强大学中以案例教学为主

将一些典型案例融入到基础理论授课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的能力,为实践教学奠定必需的、足够的理论基础,否则,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将难以相互支持和相互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不要单纯的理论教学,应当时刻关注现实中发生的热点案例、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熟练掌握、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并锻炼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为后续开展的各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5、加强教师培训的队伍

对各高校的法律教师而言,法学理论和实践教学都精通的教师的比例较低,因此,可以聘请相关法律机构的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兼任课程教师,作为学生实习实践校外指导师来开展部分法律事务课程。同时,还可以加强与校外法律机构的合作,将本校老师派出进修学习, 将简单的实习实践单位建设成为合作单位,努力做到双赢的结果,从而提高实践课程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采用各种方式的实践教学手段, 才能更好的培养中国的法律专业人士,使我们的法律专业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小学下一篇:中级会计经济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