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用俗语(精选12篇)
1.小学语文常用俗语 篇一
作文常用俗语
默认分类 2009-08-04 10:02:43 阅读2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不吃馒头争(蒸)口汽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进山门不受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同日而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间烟火 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死也扒成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在话下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拆东墙,补西墙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叹不如慢磨 长添灯草满添油 唱对台戏 朝中有人好做官 车到山前必有路 陈芝麻烂谷子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者王侯败者贼 秤杆离不开秤铊 秤有头高头低 秤铊虽小压千斤 吃饱了撑的 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吃不了兜着走 吃错了耗子药 吃定心丸
吃饭想撑死,干活怕累死
吃力不讨好 吃了豹子胆 吃了迷混药 吃了枪药了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吃软不吃硬 吃哑巴亏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丑话说在前头 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初一一回十五一回 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出家人不说在家话 出水才见两腿泥 出头的橼子先烂 穿新鞋走老路 船到桥头自然直 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窗户纸一点就破 吹胡子瞪眼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一时,彼一时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从刀尖上爬过来的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打倒不如说倒 打灯笼找不着 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打狗还得看主人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打酒向提瓶子的要钱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铁还需本身硬 打瞎子,骂哑巴 打肿脸充胖子 打着灯笼找不着 大白天说梦话 大海里捞针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眼瞪小眼 大意失荆州 大丈夫能屈能伸 胆小不得将军做 当地生姜不辣 当耳旁风 当面鼓对面锣 刀架脖子上 刀快不怕脖子粗 刀子嘴,豆腐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得便宜卖乖 得理不让人 得了便宜卖乖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 地在人种,事在人为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丁是丁,卯是卯 顶风臭十里
丢下嘴里的肉,去等河里的鱼
斗大字不识一升 豆付一方扁担一条 断了线的风筝 对事不对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恶人先告状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儿大不由娘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一添作五 翻脸不认人 反其道而行之 反咬一口
方是真的,药是假的 房顶开门,灶坑打井 防君子不防小人 放长线钓大鱼 肥的瘦的一锅煮 肥水不流外人田 费力不讨好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风里来,雨里去 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
气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 该吃九升,不吃一斗 干打雷不下雨 干的早不如干的巧 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甘蔗没有两头甜 赶鸭子上架 赶早不赶晚 敢怒不敢言 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胳膊拧不过大腿 胳膊肘往外扭 隔墙有耳 隔行如隔山 各打五十大板 各人的梦各人圆 给个棒棰就当针 给脸不要脸 功到自然成 恭敬不如从命 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狗改不了吃屎 狗眼看人低 狗嘴吐不出象牙 顾前不顾后 挂羊头卖狗肉 官船漏,官马瘦 贵人多忘事 锅大勺有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汗珠掉地摔八瓣 好饭不怕晚 好钢用在刀刃上 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汉不提当年勇 好合不如好散 好虎架不住群狼 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好话不说二遍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猫不叫,好狗不跳 好人难做,白布难穿 好人死在证人手里 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 好事不过三 好死不如赖活 好问的人迷不了路 好心不得好报 和尚不知道士 和尚好做,五更难熬 和尚无儿孝子多 合不拢嘴 河里无鱼虾也贵 黑狗偷了油,打了白狗头
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恨铁不成钢 横草不过 横挑鼻子竖挑眼 猴年马月 后来者居上 后脑勺长眼睛 糊涂庙,糊涂神 糊涂庙糊涂神 虎毒不食子 虎离深山被犬欺 花钱买罪受 画鬼容易画人难 画虎不成反类犬 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
换汤不换药 黄瓜菜都凉了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皇帝女儿不愁嫁 会的不忙,忙的不会 会的不难,难的不会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会说的两头瞒,不会说的两头传
会说的说自己,不会说的说别人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火冒三丈 火烧眉毛不着急 火烧眉毛顾眼前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货卖一张皮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 鸡蛋里挑骨头 鸡多不下蛋 鸡飞蛋打 鸡飞狗跳墙
鸡叫有早晚,天亮一起亮 鸡毛蒜皮 鸡窝飞出凤凰 吉人自有天相 计划没有变化快 记吃不记打 家丑不可外扬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假传圣旨 见缝就钻
见水就渴,见饭就饿 姜还是老的辣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脚踩着刀尖过日子 脚踏两只船 揭不开锅盖 解铃还需系铃人 姐姐不嫁,耽搁了妹妹 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经一事,长一智 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井水不犯河水 敬酒不吃吃罚酒 久病无孝子 九牛二虎之力 酒后吐真言 酒香不怕巷子深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旧瓶装新酒 锯响就有末
军令如山倒 君子动口不动手 开空头支票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砍的没有旋的圆 看人脸色 看人下菜碟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 空口说白话 哭不得笑不得 快刀斩乱麻 拉完磨杀驴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来而不往非礼也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浪子当家,饿死全家 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嘴里拔牙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老牛拉破车 老天爷有眼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勒紧裤腰带 乐极生悲 雷声大,雨点小 累死没人买棺材 冷手抓热馒头 脸红脖子粗 凉了半截 良心叫狗吃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临死拉个垫背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心 驴唇不对马嘴 乱成一锅粥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萝卜快了不洗泥 落水顾命,上岸顾财 落在鬼手里,不怕见阎王
麻秆打狼两头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骂人不带脏字 骂人不用打草稿 买卖不成仁义在 买起马买不起鞍 买四两棉花纺一纺 卖狗皮膏药 卖啥吆喝啥 盲人骑瞎马 猫哭老鼠假慈悲 猫一天狗一天 冒天下之大不韪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
没话找话 没有不散的宴席 没有不透风的墙 没有会不着的亲家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没有卖后悔药的 没有四两铁,哪敢打大刀
没有弯弯肚子,不吞弯把镰
没罪找枷扛 眉毛胡子一把抓 明人不做暗事 名倒着写 磨刀不误砍柴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木匠多盖歪房 木匠多了盖歪房 木匠斧子一面砍
拿得起,方得下 哪个庙都有屈死鬼 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里摔了跤,知道哪里路滑
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撵鸭子上架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牛打江山马坐殿 牛耕田,马吃豆 牛头不对马嘴 女大十八变 怕什么有什么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刨根问底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赔钱嫁女儿 碰一鼻子灰 皮笑肉不笑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腿 破罐子破摔 破家值万贯 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 七大姑八大姨 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前怕狼后怕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言不搭后语 欠一屁股债 枪打出头鸟 墙倒众人推 强宾不压主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强扭的瓜不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亲妈也有偏心的时候 擒贼先擒王 清官难断家务事 情人眼里出西施 请将不如激将 请神容易送神难 求人不如求己 拳头上跑马 让人家当枪使 惹不起还躲不起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人不该死总有救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在大小,树不在高低 人不知鬼不觉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挪活,树挪死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情比纸薄 人穷志不穷 人穷志短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 人生地不熟 人是铁,饭是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隔肚皮 人有脸,树有皮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肉烂在锅里 如入无人之境 入乡随俗 软硬不吃 撒泡尿照照 三步并作两步走 三寸不烂之舌 三分教七分练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个饱一个倒 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岁小孩都知道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三下五除二 扫地出门 杀鸡给猴看 杀鸡焉用宰牛刀 杀人不见血 杀人不眨眼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杀人杀个死,救人救到底
傻子过年看人家 山不转水转 山高皇帝远 山高遮不住太阳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伤筋动骨一百天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上刀山,下火海 上赶子不是买卖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了贼船 上门的买卖好做 上气不接下气 上山打虎易,开口告人难
上山容易下山难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牙打下牙 上有皇天,下有后土 上有老下有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烧香得罪菩萨 舌头底下压死人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伸脖子等挨刀 伸手不打笑脸人 伸手不见五指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正不怕影子斜 深山出俊鸟 神不知鬼不觉 生米做成熟饭 胜败乃兵家常事 失败是成功之母 虱多不咬,债多不愁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 十里不同俗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十年九不遇 十万八千里 时间不等人 什么病吃什么药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识时务者为俊杰 屎窝挪尿窝 屎一把,尿一把 事后诸葛亮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 是金子总会闪光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是亲三分向
是疖子早晚得出头 手大遮不住天 手巧不如家什妙 手伸的太长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兽医多了治死牛 输了官司才想出理来 树倒猢狲散 树叶掉下来怕砸破脑袋
谁家过年不吃吨饺子 谁有粉不往脸上搽 水高漫不过船 水火不相容 水泼不进,针插不进 水浅养不住大鱼 睡不着觉怪床歪 说曹操曹操到 说大话使小钱 说的比唱的好听 说你胖你就喘 说人话不拉人屎 说人话不做人事 说一千道一万 死马当作活马医 死人都给说活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太岁头上动土 太阳从西边出来 贪多嚼不烂 贪小便宜吃大亏 逃不出如来佛手心 踢人一脚,需防一拳 剃头挑子一头热 天不怕,地不怕 天打五雷轰 天高皇帝远 天机不可泄漏 天生一对,地就一双 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
天塌下来有地接着 天天打雁,倒叫雁qian了眼睛
天王老子都不怕 天无绝人之路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跳进黄河洗不清 铁树开花,哑巴说话 听风就是雨 铜壶不漏水不滴 捅马蜂窝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头顶天,脚踩地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土多好打墙 土埋半截子 吐口唾沫一个丁 兔子不吃窝边草 兔子驾不了辕 碗大勺有准 万变不离其宗 万事不求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往别人院里泼脏水 往口袋里钻 往脸上抹黑 往脸上贴金 忘了自己是吃几碗饭的
忘了自己姓什么 围着锅台转 惟恐天下不乱 为人不见面,见面去一半
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闻名不如见面 屋漏又遭连夜雨 无风不起浪 无官一身轻 无理辩三分 无利不起三分早 无米之炊 无巧不成书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所不用其极 五百年前是一家 物以稀为贵 勿谓言之不预习惯成自然 戏法变得再好也是假的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先下手为强 先小人后君子 鲜花插在牛粪上 县官不如现官 香的不香,臭的不臭 想一出是一出 响鼓不需重锤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菜一碟 小车不倒只管推 小孩嘴里无假话 小笼子关不住大鸟 小命见阎王 小心没大错 笑掉大牙 笑掉大牙砸脚面子 鞋湿不怕淌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泄了气的皮球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婚不如久别 新来乍到,摸不着锅灶 新账老账一起算 心病还得心药医
心急吃不了热豆付 心里像压块石头 心提到嗓子眼里 心有余而力不足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迅雷不及掩耳 哑巴说,瞎子听 咽不下这口气 烟酒不分家 盐打哪咸,醋打哪酸 严师出高徒 阎王好见,小鬼难搪 眼不见,心不烦 眼不见为净 眼大肚子小 眼都不眨一下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睛里揉不进沙子 眼泪泡饭吃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群里丢了羊群里找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腰里掖张牌,见谁跟谁来 摇头不算点头算 咬人的狗不露齿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用是宝,不用是草 要着没有打着有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一把鼻涕一把泪 一把屎一把尿 一报还一报 一辈子看不见后脑勺 一笔些不出俩(姓)字 一不做,二不休 一步错,步步错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一步一个脚印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一代不如一代 一肚子坏水 一分钱一分货 一分钱掰两半 一竿子插到底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个鼻孔出气 一个槽不能拴俩叫驴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一个蛤蟆四两力 一个和尚挑水吃,一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一个葫芦两个瓢 一个将军一个令 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个牛是放,两个牛也是放
一个女婿半个儿 一个羊是赶,两个羊是放
一根肠子通到底 一根线拴两个蚂蚱 一棍子把人打死 一锅搅马勺
一会儿猫脸,一会儿狗脸
一家不知一家事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一脚踢不出个屁来 一客不烦二主
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匹马不走,十匹马等着
一锹挖不出个井来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一日不见如三秋 一是一,二是二 一条道跑到黑 一条河有深有浅 一条鱼腥了一锅汤 一推六二五 一碗豆付,豆付一碗 一问三不知 一心不能二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样树开百样花 一张嘴难说两家话 一正压百邪
一只脚棺材里,一只脚棺材外
一只鸭子下水,十只鸭子下河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醉解千愁 依样画葫芦 疑心生暗鬼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艺多不压身 英雄难过美人关 硬着头皮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着菩萨求菩萨,不用菩萨骂菩萨
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
怪
油瓶倒了不扶 有鼻子有眼 有病乱投医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是小人
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有多少水和多少泥 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闺女不愁没有婆家 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有拣钱的没拣挨骂的 有理不在声高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奶便是娘 有屁股没处挨打 有钱不置半年闲 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儿 有钱买马,没钱买鞍 有钱难买愿意 有钱难买早知道 有上坡必有下坡 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的会吹,有弦的会弹
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嘴就有路 又想吃鱼又怕腥 鱼过千重网,网网都有鱼
鱼怕离水,草怕见霜 雨天借伞 欲速则不达 冤家路窄 冤有头,债有主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远亲不如近邻 远水不解近渴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越呆越懒,越吃越馋 宰相肚里能撑船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在哪摔交,在哪爬起来 早上不知晚上事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贼人怕贼偷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照方子抓药 照葫芦画瓢 这山望着那山高 针大的眼,斗大的风 针尖对麦芒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知道尿炕就不睡觉了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重打鼓另开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醉翁之意不在酒 左耳听,右儿冒 做糖不甜,做醋倒酸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坐山观虎斗
2.小学语文常用俗语 篇二
一、协调关系法
在教学中倡导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各成员之间的思想和言行积极有序。一是学生间的相互协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有意识地采取不同方式,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基础和思想特点调整座位,优化搭配,使学生互相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二是师生间的协调。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多接触、多对话、多关心,避免唱独角戏。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上了几周课,还没有全部认识学生,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教师的协调要有的放矢。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精神溜号”了,是因为听懂了闲着没事干,还是因为听不懂失去了信心?是身体不适,还是由于思想上有问题、精神上有负担?是由于不喜欢课堂和老师,还是想惹人注意?或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无论哪种原因,教师都要心中有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协调。当讲授知识重点学生目光淡漠时,教师可着重强调或放慢速度使学生关注;当学生因不懂眉头紧锁时,教师要及时改换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豁然开朗;当学生出现厌倦的目光时,教师可提供新的信息或提出有新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情感共鸣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课堂中的师生的积极情感互动,促使师生双方对师生关系积极评价。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与学生情感交流。交流的程度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有两位老师在课前10分钟是这样处理的:甲首先作自我介绍,接着让学生齐唱一支歌,上课铃一响,便开始上课了。乙首先作自我介绍,接着与学生一起做了个有趣的游戏,上课铃一响,便开始上课。粗看起来,两位老师的做法似乎差不多,但仔细加以分析研究,就不难看出他们的差异。甲只注重了学生这一面,忽视了教师本身那一面,师生间缺少情感的交流共鸣。乙通过与学生互动游戏,使师生双方的感情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了共鸣。当学生内心愉悦时,他们对老师讲课就会产生亲切、新鲜的感情,身心愉悦地在课堂上担任主体角色。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得好的教师,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是否同意“欢迎”一位老师一起进行课外活动,或者是否愿意向一位老师谈心,既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亲密程度,又受教师在课堂上情感倾向的影响。
三、目标激励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目标明确。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始用一个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鼓舞和激励学生积极学习。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指定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步步渗透,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应该怎样努力,如何奋发,为维护课堂纪律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可以向学生提出:“这节课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学习得最主动,提的问题最有意义,思考问题最积极,回答问题最迅速最准确。”课堂目标提得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并且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吸引学生。
四、行为感化法
有的学生对老师的一些要求,或者力不从心,或者充耳不闻,甚至非常反感,与老师唱反调。此时,教师应该用行动影响他们。“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化。对于课堂纪律问题较多或过失比较严重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使他们受到感染与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在家里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思想上有了一些错误的想法,对待学习消极被动;有的学生在家里不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时间太长,影响了学习和休息,课堂上昏昏欲睡;有的学生因为家长外出打工,在饮食上缺乏保证,导致身体虚弱,在课堂上精力不济、学习困难。鉴于以上情况,教师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家长配合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知晓老师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握握手、拍拍肩,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在实际上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道格拉斯在感恩节来临之际,应老师的要求画出最感谢的事物,他用心地画了一只手,并且告诉老师:“这是您的手。”他感恩的是老师的手是因为这只手每天都会拉拉小道格拉斯的手,他从这只手上感受到了师爱。可见,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之深。
3.小学语文常用俗语 篇三
关键词: 板书设计 设计策略 书写要点
良好的板书设计是一份优秀的微型教案。它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理解作者成文思路及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再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概括,用图表的形式或通过中心词句的组合,有重点且系统地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形成板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板书以有限的文字反映比较复杂的内容,一般都是课的点睛之笔或关键所在,简洁凝练,语约义丰。
一份优秀的板书,在教学中有诸多积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其次,有利于培养学习语文的习惯,启发学生的思维;再次,有利于激发语言审美的情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内容;最后,有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要想课堂上板书精彩,课前必须精心设计。那么,面对一篇文章,如何构思板书内容呢?
二、使用板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板书要简洁、内容应集中。板书要鲜明醒目,不要过多过滥,否则会成为师生的负担。教师上课时板书内容若信手拈来,讲到哪,写到哪,随意性太强,会让学生抓不住教学的重点而疲于应付,从而降低板书的针对性。故而板书必须严格为教学目的服务,不能什么都往上写,与教学要求有关的,就考虑板书;与之无关的,必须放弃。在设计板书的内容时,要体现课文的中心、故事的高潮,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理解内容实质。
2.合理利用板书。板书时既不要密密麻麻,又不可稀稀落落。书写的主要位置是黑板中间,应占面积大些,尽量写在黑板的上半部,让学生容易看见。板书书写一定要有所规划,切忌满板飞。教师上课时,有时或因习惯原因,有时或为了节约时间,板书内容随处书写。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会降低学生对板书内容的兴趣。
3.板书要工整美观。书写时身子要左侧,不能挡住学生的视线。写错了字,要用黑板擦抹去重写,不要用手抹,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整洁的好习惯。板书书写要正确、规范,一笔一画地写正楷字,不写繁体字和简化字,不要信手挥笔。板书时要合理使用彩色粉笔,把彩色用在重点知识上,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
4.板书要善于把握好时机。板书要随着课文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不要上课前就把板书写好,也不要讲过后再补写,板书要迅速,不可拖沓,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5.板书要在具体教学中出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情况而定,单纯追求形式上的花样,往往会弄巧成拙,忌为板书而板书。如果教学中片断追求板书的艺术,忽略教学重点问题,无论其如何精美,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板书。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按作者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作者以参观路线为记叙顺序的写作方法,设计板书就要以参观顺序为主。根据游记的特点,抓住作者行踪,用线索式或图示式设计出游记的路线。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文章思路,又便于学生按游览顺序进行观察记序的方法,体现为教学目的服务。
总之,板书的设计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要有明显的目的性,详尽考虑精心设计,表现风格,体现特色。我们要做有心人,平时多收集一些好的板书,多创造一些新颖的板书造型,逐步掌握板书这门艺术,更得心应手地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黄爱民.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设计[N].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
[2]赵远杰.板书——课堂教学的精髓[J].科技信息,2009(29).
[3]任爱萍.浅谈语文板书艺术[J].内蒙古电报学刊,2006(2).
4.常用的德语俗语 篇四
1一战
Nullachtfünfzehn
无聊
0815 用来形容事物非常日常或是很一般,并不特别,甚至很无聊。在一战期间,有一种武器叫做LMG 08/15。德国士兵每天都必须完成机关枪训练,以至于一段时间过后他们甚至能在睡眠中完成这一过程。于是接下来的每次练习都非常单调无聊,也就是很0815。
nur Bahnhof verstehen什么都不明白
一战期间,一名士兵在完成长期服役后接到一项命令,要再去参加战斗。突然间他就只能听懂火车站这三个字。不是说他完全忘了这门语言。他只是不想再战斗。他想家,想念家人。他想听的只有不用继续服役,可以回家的消息,他想听懂的只有“火车站”这个词。因为只有去火车站,他才能踏上回家的路。所以, nur Bahnhof verstehen 表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的意思。
sich am Riemen reißen振作起来,坚持到底
士兵应该有干净整洁的外表,在长官面前,必须举止端正,穿制服,皮带扣必须在正中央,与衬衫扣子在同一直线上。士兵如果穿着不合规矩,或吊儿郎当,就会受惩罚。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影响整支队伍的品行。要避免受惩罚,士兵就必须勒紧裤腰带。演变到今天也就是振作精神,坚持的意思了。
2宗教
das A und O关键所在
这个俗语源于《新约圣经》。上帝说:“我是阿拉法 α,我是俄梅噶 Ψ,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α 和 Ψ 在希腊字母中分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表示有始有终,从一而终的意思,所以演变至今意为“关键、重点” 。
auf Wolke sieben schweben 欣喜若狂
上帝创世用了七天时间,所以数字“七”就有完美、完整的含意 。而有些信徒认为第七层天是最高的天空,那里是天主与小天使们的住所,所以置身七重天,表示幸福到了极致。
Wer Wind sät , wird Sturm ernten. 恶有恶报
源自《圣经旧约》。“ 他们播种的是风,所以收获的是风暴 … …”,自己种下的恶果,总有一天自己会遭殃;今天人们就引用这句话来告诫人们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3生活
Das ist nicht mein Bier. 与我毫不相干
啤酒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一种 “液体面包”,是主食一样的存在,是德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 不少人视若生命。正因为重要, 才与人息息相关。
Geld stinkt nicht钱无香臭
罗马皇帝威斯帕西亚横征暴敛, 征收公共厕所税。他的儿子反对。皇帝于是把首批厕所税中的一个钱拿到儿子鼻子底下让他闻,并问他这钱臭不臭。这一典故后来用来表示发不义之财而心安理得。
weder Fisch noch Fleisch不伦不类 / 不三不四
宗教改革时期,耶稣教把星期五定为只吃鱼的戒肉日,天主教则反之。有的教徒既不忌肉,也不忌鱼,被称之为 “非鱼非肉”,也可理解为“非驴非马” 。
上面出现的俗语,或许你已经了解,或许你未曾听闻。不管怎样,分享让人快乐。如果你又有喜欢的德语俗语,欢迎留言分享,一起学习吧 ~
二、德语俗语合集
1、不要埋首于远昔的过去,把握现在吧。
2、当心!不要使你的脑子作了他人的跑马场。
3、脱帽在手,世界任你走。
4、真理像光一样,它很难谦逊。
5、每一种小动物均自有其乐趣。
6、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外表。
7、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
8、一到傍晚,懒惰的人就忙碌起来。
9、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10、不会干活,怪工具。
11、家园世界的乐园。
12、财富往往是自己的陷阱。
13、高尚的人重视荣誉胜过生命。
14、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15、在真理面前,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戏笑声中垮台。
16、我们总是一再面临那些即将发生的但实际上永远不会发生的重大事件。
17、世界上不仅有尽人皆知的真理,也有尽人皆知的谬误。
18、一个人应该说实话,但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实话都说出来。
19、掉进染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里面感觉良好。
5.中考常用的俗语有哪些 篇五
2、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3、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4、囤尖省,日子长;囤底省,打饥荒。
5、助人要及时,帮人要诚心。
6、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9、猛虎不处劣势,雄鹰不立垂枝。
10、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11、一针不补,十针难缝;有险不堵,成灾叫苦。
12、万物土中生,全靠两手勤。
1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4、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
15、伶俐人一拨三转,糊涂人棒打不回。
16、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17、刻薄成家,终无久享。
18、贪图小利,难成大事。
19、冷,冷在风里,穷,穷在租里。
20、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21、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
24、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
25、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26、小人自大,小溪声大。
27、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
28、字不可重写,话不可乱传。
29、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6.小学语文常用俗语 篇六
4.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动胜于言辞 5.No man is born with wise and learned.人非生而知之 6.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浅学寡识是件危险的事 7.Believing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自信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 8.Clothes don’t make the man.人品好坏不在穿戴 9.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等人 10.How time flies.光阴似箭 11.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12.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期的鸟儿有虫吃 13.To study and not think is a waste ,to think and not study is dangerous.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I may be able to learn from them.三人行必有我师 15.What you know, you know;what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6.Learn the new while reviewing the old.温故而知新 17.Isn’t it a pleasure that friends come to see you from far away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8.A friendship between gentlemen is like a cup of tea.君子之交淡如水 19.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like yoursel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Firewood, rice, oil, salt, sauce, vinrgar and tea are necessary to begin a day.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21.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22.As the saying goes ,it thought that counts.常言道,礼轻情意重 23.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24.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5.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away.日食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7.介绍几种常用小学英语教学手段 篇七
一、利用教具进行课堂教学
使用教具可以更直观地再现生活场景, 便于教师设问, 也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 产生说出英语的欲望, 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例如, 在教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7 After school这一课时, 我事先把一只闹钟放在一个盒子里, 上课了, 我走进教室, 学生们都好奇的看着我手中的盒子。我把盒子举在空中, 问:“Who can tell me, what’s in the box?”并拿着它在学生中走过。学生都兴奋的凑近去看, 有的凑过耳朵细听。许多学生喊道:“Clock, it’s a clock.”我微笑着将它打开, 取出闹钟, 学生就喊:“Great!I’m right!”我随后问道:“What’s the time?”学生答道:“It’s nine.”这些内容都是原来就学过的, 我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问道:“What time is it?”这是本课要学的一个新的句式, 但在这样的语言情景中, 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 就又答道:“It’s nine.”
利用教具教学要注意训练学生快捷的反应能力, 不仅要抓住学生的情绪反应, 还要懂得物尽其用, 围绕教具, 让学生的情绪持续兴奋, 问尽所有可能学过的或者可以听得懂的句子。但也必须注意, 教具是用来完成教学目标的, 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防止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向, 把教具当做玩具的倾向是务必要警惕的。
二、利用影音资料丰富语感
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 它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 而不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有分析人士指出, 语言学习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一个身处英语语系国家的中国人很快就能听得懂英语, 并且说出英语, 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语言环境中, 所看到的听到的和需要交流的都是英语, 耳儒目染, 学习起来自然会快很多。而大多数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 他们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非常少, 下课之后和回到家里所接触的也是汉语, 这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无疑具有负面作用。所以, 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最有效的法门就是利用影音进行学习。
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配备了很多英文歌曲, 这些歌曲节奏欢快, 优美动听, 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还可以帮助学生牢牢地把握所学的内容。我认为, 教师更多的时候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英文版的动画片。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 也是非常丰富而复杂, 又是时刻处于变化中的。在这些动画片中, 有许多更加灵活的表达, 还有很多非常生动简洁而教材上却没有体现的表达方式, 那里才是更加鲜活的语言。但是, 我们应选择动画片时, 一定要谨慎, 找那些对白相对来说简单易懂的来看, 如果过于复杂, 则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教师还要提醒学生, 不要怕听不懂, 对于听不懂的可以放过, 不必太较真。对于小学生而言, 看英文动画片, 提供语言环境, 培养语感, 养成听说能力远比具体的学会多少句子更加重要。
三、创设生活情景锻炼口语交流
利用影音教学锻炼的是学生的眼睛和耳朵, 要想能说出英语还要过最后一关, 那就是开口。在前面已经介绍在课堂上利用教具进行教学让学生开口, 但还不是专项的训练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方式。教师可以在一周之内特意留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让学生“放松”一下, 搞一个类似沙龙的课堂。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不妨让学生带些零食, 搞成茶话会的形式, 唯一不同的是, 在那个“放松”的时间里, 让学生使用英语交流。教师和学生可以定出一些规则, 说汉语的要进行一定的处罚, 比如罚唱英文歌曲等。但也不要限制过紧, 教师必须要知道, 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而不是语法课, 也不是单词课, 所以不要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做过多的批评和指正, 可以指定专门的学生进行典型的记录, 等下一节课的时候进行集中的纠错。
8.小学语文常用俗语 篇八
一、情境导入法
这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是给学生创设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去体会文章,进而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例如,在学习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一课中,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星空的图片并配乐克莱德曼的《星空》,让学生诗意地描绘星空的画面和聆聽音乐的联想,创设夜晚看星空的一种情境,让学生初步体会星空能给人带来静谧和心灵澄净的感觉,明确星星可以给人以希望的作用,这就为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奠定了基础。再比如,在《再塑生命》这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完成把课桌上的文具整理好,放进书包的一系列动作,然后让他们谈一谈在黑暗中进行日常行为的感受,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盲人做任何事情都比正常人艰难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
二、写作背景导入法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主张,意思是说了解一个人要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导入方法就是这种思想的很好体现。在课前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去体会文章。
比如,在教授《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先介绍作者胡适,向学生说明胡适这位大师的背后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从而引出课题。再比如,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课时,导入时先让学生根据提前预习的内容介绍写作背景,即柳宗元当时政治上不得志,被贬为永州司马的经历,用这个经历先让学生感知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感,然后再看看这种情感在小石潭优美并且凄清的景色中的体现。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即在开始设置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文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比如,在《藤野先生》一课的学习中,首先应该说明鲁迅曾经说过:“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然后向学生提问:“一位日本教师为何对鲁迅先生的影响如此之大呢?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来寻找答案吧。”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主地去寻找一些藤野身上的闪光点来说明他对鲁迅先生的重大影响力。再如,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先讲述:生活在哈佛尔的菲利普一家每逢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船驶进港口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然后导入课题:于勒到底是谁呢?为什么全家人那么热切地期盼他回来呢?这样设置悬念的提问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热切希望找到问题答案的兴趣。
四、学生参与式导入法
这种导入方法是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全班参与为主。比如,在教授《孤独之旅》一课时,先让学生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然后教师引导:“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彩虹的绚丽,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也有人在孤独、艰辛中长大,让我们和曹文轩一起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孤独的放鸭生活吧。”以合唱歌曲的形式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歌曲主题和课文主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昂扬的斗志中开始对文章的体验之旅。
五、名人名言导入法
即通过一句名人名言来引出课题,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为感知文章主题做铺垫。例如,在教授《我的第一本书》一课时,用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引出书的话题,然后说明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在你的记忆中,哪一本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课时,也可以使用莫泊桑的名言“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来引出胡适先生一生深受母亲影响的话题。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了名言,又可以说明母亲的影响力之大。
六、积累知识应用导入法
即通过提问学生以往积累的文学知识来引入课题。如,在教授《水调歌头》一课时,由于原来讲述过词和苏轼的有关知识,可以直接让学生介绍词以及作者的生平,然后引出课题。又如,在学习《雨说》一文时,向学生提问:“古往今来,描写雨的诗歌很多,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积累的有关雨的诗句。”然后说明雨是一种特殊的意象,看看本课的“雨”向我们诉说了什么。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仅与课题紧密结合,而且让学生积累的文学知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巩固了旧知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好的导入方法可以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总之,导入方法的确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掌握了这个原则,我相信,每一课的教学都会有一个成功的开始。
9.小学语文常用俗语 篇九
2. egghead这个词在195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被首次使用。当时的竞选双方分别是二战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和书生气十足的伊利诺伊州州长史蒂文森。史蒂文森精心准备的竞选演讲文字华丽晦涩,只有和他一样的知识分子才会感兴趣。因此对手取笑他说:Sure, all the eggheads love Stevenson. But how many eggheads do you think there are。 egghead的意思,就是指书生气很足的知识分子。
3. hick和city slicker这两个词的意思在各种语言中一定都能找到对应的词,它们分别是城里人和乡下人对对方的贬称。hick的意思是“乡巴佬,土包子,”而 slick字面意思是“圆滑的,油滑的”,因而city slicker也就是乡下人眼中的“城里老油子,打扮光鲜,老于世故却不可信的城里滑头”。
4.turkey(火鸡),shrimp(虾)和crab(螃蟹)这三种动物在美国人眼中会是什么人呢?turkey是美国人在 Thanksgiving Day和Christmas Day家家都要吃的食物。但是,活的火鸡样子难看,行动又笨拙,所以turkey就用来形容那种愚蠢无用的人。而那种雇用了这些turkey,又不能开除他们的政府或商业机构就被称作turkey farm。shrimp常被用于指代那些个子矮小的人或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请看下面的句子:You may call Napoleon a little shrimp. But for a shrimp, he certainly made the rest of Europe tremble。而crab因为长相丑陋凶恶,常被用来指那些性格暴躁、脾气很坏的人。
5. baby boomer, yuppie(雅皮士), dink(丁克),sandwich generation这四个词反映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变化。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年内,美国人口激增,那个时期出生的人在美国被称作baby boomers,因为boom有激增、暴涨之意。yuppie(雅皮士)(young urban professionals)是指生活在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富裕的成功职业人士。dinks (double income, no kids)是指那些有很好的工作和收入,但是不要孩子的夫妇。sandwich generation则恰恰相反,他们是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下一代,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在中间的经济负担较重的一群人。
6. couch potato和mall rat是两个和美国人生活习惯有关的俗语。couch potato指一有时间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一声不吭,一动不动,就像一个圆滚滚的土豆。而mall rat当然不会是购物中心的真老鼠,而是指没事儿老喜欢到mall(大商场)里去逛的人。
7. backseat driver, wheeler-dealer, free-wheeler, fifth wheel是四个和汽车有关的常用习语。backseat driver坐在汽车后排,却不停地对前面开车的人指手画脚,因此是指那些自己不在岗位上,但是却喜欢给在位的人提供人家不需要的意见的人。 wheeler-dealer精明能干,是那种善于运用权利和财势在政治或商业活动中为所欲为,独断独行的人。free-wheeler喜欢自由,不受约束,是指那些不愿意遵守自己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人。而fifth wheel的意思则很好猜出。一辆汽车只有四只轮子,那么,fifth wheel当然是多余的、不受欢迎的人了。
8. green thumb和all thumbs也是两个很有意思的俗语。green thumb指善于养花种草的人,这些人总是能把花园收拾得绿色怡人,养出来的花草光亮健康,羡煞那些费了很多劲儿,种出来的花草蔬菜却总是半死不活的人。所以,green thumb就是那些很会养花种草的人。如果说一个人是all thumbs会是什么样呢?想想看,拇指虽好,可要是十个指头都长成短短粗粗的拇指,干起活来肯定很难受。因此all thumbs便是形容一个人笨手笨脚。
9.penny-pincher和cheapskate都是指花钱很小心、吝啬的人。penny是一美分,pinch意为“捏”,顾名思义,penny-pincher就是那些连一分钱都要在手里捏得紧紧的、舍不得花出去的人。cheapskate则是万事以省钱为本,越省越好,请客最多带你去MacDonald。这种人往往不受欢迎,尤其令他们的女朋友反感。从这个意义上说,cheapskate比penny-pincher更贬损。
10. spring chicken和lame duck是指春天孵出的小鸡和瘸腿的鸭子吗?当然不是,读一读下面这两句话,猜猜它们的意思吧。(1)The woman said,over forty, so I’m not a spring chicken any more。(2)The governor of our state ended up as a lame duck when he lost the election. He still has six weeks left in office but there’s nothing to do except to pack up his papers。实际上,spring chicken意为“年轻人,缺乏经验的人”,lame duck是指“竞选连任失败、即将卸任的官员”,也用来指“不中用的人”。任何美国官员——从市长、州长、参议员到总统——都有可能因无能而被称为 lame duck。
以上就是托福口语词汇中的10个比较常用的俗语词汇的典故背景介绍。托福口语考察的是大家的表达能力,所以各位同学在练习的时候,需要主动积累和运用一些美国俗语及俚语,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托福口语说得更地道更有美国味。最后小编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拿到理想成绩。
托福口语考官揭秘 逻辑性为重中之重
“前不久我们参加了ETS举办的叫做新托福教师培训的一个WORKSHOP。ETS的培训师专门给我们很多的口语录音的样本,比如这是满分的样本,这是4分的样本,这是3分的样本,让我们先听一下然后有一个评判,然后再让我们去判分,其实这个评判过程和实际判分的过程是一样的。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有的测试者语音语调一般,一听声音就是外国人,但是他回答问题的要点和问题内容还有问题的逻辑性都很好,他的分数就非常高甚至满分。所以ETS的培训师也跟我们说,ETS知道所有这些人参加托福考试的人都是外国人,所以你有外国口音没关系,我们能听懂就可以,因为理论上他已经知道你是外国人了,他重视的是回答的内容和要点,还有回答问题的逻辑性永远是最重要的。”
托福口语中的难点问题
新托福口语一直是很多同学感到陌生和不适应的地方。新托福口语考试需要考生基于个人经历、校园环境和学术性材料提出的各种问题用英语表述、并回答。一共6道题。前两道题是独立口语任务,考生需要依据自己的观念、简介或经历来回答问题。相对后面的题,回答起来比较自由、简单。 另外四道题是综合口语任务。综合任务是因为它听说兼顾,或者听、读和说结合。考生需要听一段对话或节选的讲座片段,或读一篇文章然后听一个简短的讨论或讲座的节选,最后答题。
新托福口语考试具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前两道独立口语任务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考生在了解问题后只有十五秒的准备时间,然后用四十五秒钟将回答通过麦克风录入电脑头脑中。如果对考试内容很陌生,考生一定会很乱,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可能会东一句,西一句的,毫无条理性。建议考生把自己的思路、想法落实到书面上,用笔记来帮助整理你的思路。平时练习的时候也可以将自己的回答像写作文一样,一字一句的把写下来、修改语病。然后大声读熟,再重新回答问题。这样把一套题目练熟之后,再进行下一套题目的练习。另外,独立口语任务也可以拿作文题目当口语练。
综合口语任务的难点在于理解、记录听力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做口语复述。可以先锻炼自己听抄、听记的能力。然后练习将记录的信息用口语自然的表述。每道题按此方法反复练习几遍,必会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平时练习是要注重日常、校园生活场景以及学术场景。考生可以就现有的托福口语教材为依据,直接对口语题目中的文稿做出总结归纳、口语复述。
机考口语的评分是人评分,内容的逻辑展开和具体细节的表述最重要,其次是流利,发音能明白就可以,因为托福考的是母语非英语的人的英语水平。美国人评分是比较公平公正公道的,他们会根据全球母语非英语的平均水平确定的。
练好托福口语的六个困扰音
1、每天的发音练习必不可少——至少坚持一个月。大家要记住:语音方面,如果不是糟糕的不可救药的话,都是可以纠正过来的,所以首先要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到底要练习哪些音呢?其实就是国际音标中的6个困扰音,即中国考生最不容易发到位的音——[ɑ:]、[e]、[ ]、[ei]、[ai]、[au];考生必须对着镜子把嘴型做到位,不断读这6个音,同时也要读其相关的单词,每天至少要练习30分钟。
2、选择合适跟读材料,每天跟读30分钟——不必花费心思挑选跟读材料,只要跟读我们的听力材料即可,比如红、蓝色Delta中的听力材料,尤其是跟读简单的对话材料(因为其内容比较生活化,有些短语可借鉴到口语内容里)注意模仿其语音语调,至少跟读3遍,并且总结其中的常用英语(论坛)短语表达。
10.小学语文常用教学方法 篇十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教师要想使学生获得成功,就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结合起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合适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合适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我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些浅见。
01
激疑设思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方多思,多思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教师让学生齐读课题后问:“题目有没有让你好奇的地方?”学生急不可待地提出自己的疑问:“鱼游到了纸上,太不可思议了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去?”“鱼游到纸上不会死吗?”等等。无需教师再导,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学习课文。再如,在教学《蛇与庄稼》一课时,教师在板书课题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怕蛇吗?”大部分学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我们这么怕蛇,不愿意见到它,可却有人特意到外地买蛇养,哪有这样的人呢?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些我们看起来‘不正常’的人。”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会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02
释题入课法
题目是课文内容的浓缩。从解析题目导入,简洁而实用,既可直入正题,又可同时领起全文。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题目就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就可以直接“解题”让学生明确诗歌的内容。一个与众不同、别致出彩的题目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便可有事半功倍之效。“解题眼”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如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题目,可以看出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是一般的石头吗?”“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说得好,通过读题目,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样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03
情境渲染法
有的课文有着丰富的情感,教学时,宜用情境渲染法。教师富有感情的导入语言、辅以精彩的影片剪辑、音乐,可以创设情境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认知,学生潜心研习文本,他们会更深刻地领悟到作品的内涵。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时,让学生欣赏“珠穆朗玛峰”和“雅鲁藏布大峡谷”图片,然后问学生:“图片美吗?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种美?”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有哪些。”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可以创设轻松、唯美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带着探求知识的欲望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4
趣味导入法
趣味导入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使用这种导入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学习新内容,并能在趣味中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关于趣味导入语,教师可用谐音或某些词的比喻义来设计,可用歇后语、对联来设计,可用小笑话、小品设计,等等。在上《找骆驼》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则谜语:“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一次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然后提问:“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学生积极猜谜语,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趣味导入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文学趣味,缩短了学生与作品、作者之间的距离,能够快速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让他们通过思考发现知识,获取知识,从而产生一种获取胜利的愉悦,并将这种愉悦贯穿到整节课的学习。
05
诗歌导入法
诗歌是我国悠久文化传统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其语言精练、优美、含蓄隽永。教师用恰当的诗歌导入新课,语言精练简洁地将学生带入一种如画般的优美境界,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在学习纳兰性德《长相思》时,教师可吟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与《长相思》内容、意境相同,一个现代、一个古代,由现代很轻松地引申至古代。在轻轻的吟诵中,学生会自觉地进入意境。
06
温故知新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语言的运用,让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讲《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让学生先背《游园不值》,那是描写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看看夏天在苏轼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是酷暑难耐还是大雨滂沱,还是另一番景象?学生投入诗歌的分析中。
07
故事导入法
故事生动形象,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富有启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历史故事、探险故事、神话故事等为线索将学生思维引入到学习主题,开展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导入方法。在教学《将相和》时,我先问学生:你们有谁看过或听过“完璧归赵”的故事?哪位学生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接着让一位同学给大家讲故事。然后问:“大家听了这个故事觉得蔺相如怎么样?厉害吗?”教师在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后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蔺相如的另一个故事――《将相和》,看看这篇文章蔺相如又有着怎样的精彩表现。”这样,就调起了学生的学习胃口,从而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
好的导入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能够产生神奇的魅力,引导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入是教师精心磨砺的一块磁石,放射出强烈的磁场,带领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课堂结尾的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能虎头蛇尾,要在已授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结尾,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使知识升华,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01
激励式的结尾
教师在即将结束教学时,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厚望于学生,打动学生心扉,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教《趵突泉》,讲读课文完后教师小结:“趵突泉真是美丽极了,所以它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皇将相前往观赏。可是,现在的趵突泉没有课文所写的那样美丽了。因为趵突泉是老舍1932年写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降低了,美丽的趵突泉水小了很多,有的小泉也干涸了,真是可惜啊!由此可见,祖国的名山名水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也需要好好地保护,希望你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我想这种结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
02
归纳式结尾
归纳式结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当然主要是对要求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学习难点进行归纳,使学生加深解,进而完全掌握。如在教《景阳冈》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水浒传》不愧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景阳冈》这个故事中,作者用它的神来之笔,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了一位勇敢机智的、且有大无畏精神的,并且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打虎英雄。”通过老师归纳式的结语,学生对武松的形象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03
悬念式结尾
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
04
延伸式结尾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已经取得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时,为了加深拓宽学生的视野,经常要跳出教材,把他们的目光引向课外更深更远的空间。《恐龙》一课,我是这样结尾的:“我们已经知道了恐龙怎样繁殖后代,吃哪些食物,你还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争着回答。我趁学生兴趣正浓,又建议学生可组成小组共同探讨研究种子发芽、母鸡生蛋等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很自然地沟通了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能力。
11.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常用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常用方法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上力求突破,不能抱残守缺、止步不前。教学活动只有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层次中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知识,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把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以通过创新和整合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家长会模拟情境,让学生帮助家长找到自己的座位,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找位置的方法说出来。最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画出座位表,并用笔标记家长的座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让学生懂得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保障。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依据。在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标,也决定着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取,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必须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关系,认真分析和权衡,努力使目标明确、具体、科学,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教学“小统计”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据,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还要说出收集数据的方法,从而感受到分类统计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而自主分析和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必然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
三、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不同,选取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有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对一些教学用具,如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动态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有关图形,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操作,掌握图形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可以放松心情,活跃思维,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要对学生关心、鼓励,让学生充满希望,重建自信,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超越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形式,这比提高学生成绩更加有意义,也更为可贵。比如,在实际教学中,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放下架子,不以长者身份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等营造平等、和谐的环境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对不同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
小学生的人格正在初步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评价时机,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学生一旦有创新想法,教师就要给予支持和肯定;对于后进生,要多关注,多鼓励,消除他们的畏惧感,使他们增强自信,获得学习的动力。比如在批改后进生的作业时,教师可在作业后面写一句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他们的,更期待能看到他们的进步。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很多种方法,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认真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因材施教,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法,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金成淑.小学数学构建情景教学的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12.中韩俗语异同浅析 篇十二
关键词:俗语,外语学习,韩国语
一、俗语的介定
汉语中俗语是指为群众所创造, 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 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 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 简练而形象化, 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韩语中俗语是指在民众中产生并流传, 蕴含民众思想与智慧, 形式简洁的语句。通过概念分析, 不难发现, 汉语和韩语俗语具有一定的共同点, 即都在人们群众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形式相对固定, 寓意深刻, 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中韩俗语的比较
1、起源比较
(1) 口口相传, 无准确记载。
两种语言中都有, 都是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 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 对后人起到提示或警示作用。如:
便宜没好货싼떡비지떡이다 (便宜的糕都是豆腐渣糕)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원송이도나무에서떨어질때가있다 (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
(2) 历史典故。通过对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进行总结, 形成俗语, 已达到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相对复杂的现象或者经验。如:
说曹操, 曹操到호랑이도제말하면온다
五十步笑百步오십오백보
함흥차사 (咸兴差使, 比喻杳无音信)
황희정승네치마하나가지고세어미딸이입듯 (黄熙丞相家母女三人穿同一条裙子, 比喻生活的俭朴)
(3) 韩语中部分俗语来源于汉语, 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 汉文化对韩文化影响尤其重大, 韩语中的很多俗语是来源于汉文化的。如:
먼삼촌보다가까운이웃이낫다 (远亲不如近邻)
구두장이셋이모이면제갈량보다낫다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通过汉语俗语和韩语俗语起源的比较可以发现, 口口相传和历史典故这两种起源方式是相同点;不同点是韩语中部分俗语来源于汉文化, 而汉语俗语没有吸取韩文华的实例, 这是因为韩语诞生于1446年, 在此之前朝鲜民族都使用汉语的缘故。
2、象征意义比较
(1) 用某种事物来比喻另外一种事物是俗语的一个典型特点。比如某种动物在两国俗语中都出现, 但象征意义却不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强马壮
千军万马
路遥知马力
말타면경마잡히고싶다 (骑上马还想有给牵马的, 比喻贪得无厌)
말한마리다먹고말냄새난다한다 (吃完一匹马, 说马肉有怪物, 比喻为所欲为后还无理取闹)
狐狸尾巴藏不住
狐狸看鸡, 愈看愈稀
여우같은아내토기같은자식 (像狐狸一样的妻子, 像兔子一样的孩子)
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 马在古代中国不但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财富, 同时还是重要的作战工具。而在韩语俗语中几乎找不到马作为战争工具的例子, 只是作为财富看待。狐狸在中韩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截然不同。汉文化中狐狸有狡猾可恶的象征意义, 而韩文化中狐狸是聪明伶俐的象征。
通过对马和狐狸着这两种动物相关俗语的分析, 由于文化认识的不同, 同一事物表现在语言上却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3、表达方式比较
(1) 目的相同, 表达方式相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천리길도한걸음부터
(2) 目的相同, 表达方式不同
人有失足, 马有失蹄
원송이도나무에서떨어질때가있다
三、比较中韩俗语, 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 就发现中韩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掌握这些共同点与差异点对学习韩语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对学习汉语的韩国人来说都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实际意义
1、能提升学习兴趣, 有助于快速记忆词汇、语法和语句。
由于俗语大部分都有典故或者特定的象征意义, 形式简练, 所以便于记忆, 包括者俗语中的词汇语法和整句俗语。
2、便于沟通, 提升交流速度。
由于俗语具有的形式固定, 寓意特定的特点, 不同文化间的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如能熟练使用俗语能较快的表达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 而且对方理解起来相对要容易。
3、便于快速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情感
四、结语
俗语历史悠久, 汇聚了民众的思维智慧, 是语言中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理解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化, 民众情感, 思维方式的捷径,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掌握好俗语, 不仅有助于快速牢记语言, 提升应用能力, 还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 拓宽视野。
参考文献
[1]姜信道:《韩中谚语惯用语词典》,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5.1。
[2]金明华:《浅谈中韩谚语的名族特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4。
[3]马佳:《中韩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4。
[4]钟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10。
【小学语文常用俗语】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常用词语11-02
小学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07-24
关于小学阶段的俗语09-28
语文作文常用句式07-2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09-16
小学语文′尝试教学′实验初探 小学语文学科′尝试教学策略研究11-11
小学课外语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