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2024-08-28

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共9篇)(共9篇)

1.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篇一

能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保障

能源企业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大家都很关注这一块,律师也好,企业的法务人员也罢,将来肯定要参与其中。今天我把最近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看一下能源领域的现状:目前,非国有煤矿产量约占全国的40%,民营水电站装机约占全国的26%,民营风电装机约占全国的20%,民营炼油企业加工能力约占全国的18%,在火电、水电、煤炭深加工等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非公有制骨干企业。民间资本在光伏发电、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在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大致说明在能源行业,固然还是以国有资本为主,但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同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国家提出来要在能源行业要扩大向民企开放,特别是三中全会之后,利好政策不断。就在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了首批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这批项目包括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也包括油气管网、储气设施等以往的民资禁区。今后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国有与民资将不分所有制形式,一视同仁、同台竞技,谁的效率高谁就能拿到项目。我们的央企,当然也乐见这种态势,至少从媒体的报道看是这样的。今年两会,我们看到两桶油、两张网、各大发电集团的企业领导人都纷纷表态,要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成立企业内部的深改组。当然改革并非说说那么简单,还要做充分的谋划和准备,比如在集团的哪个层级、哪些环节、拿出什么业务来和民营企业合作,都需要仔细斟酌。

混合所有制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如果我们回顾历史,至少从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开始,我们就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实就开始来探索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过去10多年,就能源行业来说,国有与民营的混合始终在进行,只不过一段时间国有收购民营的多一些,一段时间民营收购国有占主导,经过了几个来回,当然也产生了大量的“事件”。

我们来考察一下主要的几个领域。比如电力行业,我们曾经鼓励多方办电,也鼓励职工持股,但2008年国资委139号文一声令下,职工持股全面叫停。由于宏观形势的影响,外资也基本上退出了中国的发电市场。煤矿也是一样,曾经也搞过群众办矿,后来转企改制,吸引了很多民营企业(包括浙江的游资)参与到国有矿务局的改制及煤矿投资炒作中。但之后我们都知道,从山西开始,相关地区以行政力量推动中小煤矿兼并重组,导致的结果是很多民营企业退出了煤矿领域的投资,不少承担了巨额的亏损。油气行业,当然是垄断性最高的一个领域,当然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在夹缝中成长。十八大之后,油气领域是反腐的重灾区,与垄断而产生的大量寻租是分不开的。最后一个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是管制最少民企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但即使如此,民企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风电、光伏曾经是风光无限,后来却是一地鸡毛(典型的是无锡尚德),为什么会如此?当然有多种解释,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不顾市场客观条件,盲目鼓励企业大干快上,看似给了企业不少优惠条件,最终害了企业。

我们现在提出要搞混合所有制,必须要吸取以前的教训。关于混合所有制,我有个观点:“水至清则无鱼”,混一下发挥国企和民企各自的优势,当然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但“浑水可养鱼、浑水也好摸鱼”,由于政策反复、规则多变,产生了种种乱象,所以法治岂可缺位,法律人岂可缺位?

就能源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来讲,阳光所说起来与之很有渊源,不夸张地说,阳光所的诞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90 年代初,当时国家搞外资办电的试点,浙江省嘉兴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最初作为试点,引入英国国家电力公司做投资方。外方很感兴趣,也非常重视,带了一帮专业顾问包括律师来和中方谈判。当时浙江省电力局代表中方,为了和外方进行商务谈判,但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专业律师,所以指令本所的创始人陈臻女士(时任电力局法律处长)创办一家电力专业的律所,所以阳光所是这么来的。阳光所成立之后,始终专注于电力、能源的法律服务,当然也接触了大量的混合所有制的案例。我稍微点几个,比如省内的首个中外合资电厂——温州二期(现在已纳入华润旗下);我们代表华电集团收购了民营的奉贤燃机电厂,这是华电在沪的首个电厂;我们参与了国电平煤与民营企业蒙东能源的合作(这是国内储量最大的含锗煤矿);《财经》杂志报道的“金元帝国”,我们也参与了这个案例;我们做了中核科技与民营上市公司东方锆业的股权交换项目,这个案例较有典型性,中核通过换股成为东方锆业的相对大股东,但东方锆业仍保持民营的经营机制,这是个很成功的混合所有制案例,中核借此拓展了核级锆的产业链。

下面简单说一下就目前而言,要真正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解决的几个体制机制的障碍。

第一,顶层设计欠缺。混合所有制怎么搞,要遵循哪些程序,需要国家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引,否则大家不知所措,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各方都在热切盼望着国务院国资委能尽快拿出一个意见,据说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如果顶层设计不出来,期望央企层面大幅度铺开,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第二,我们要给民营企业信心,这个信心从何而来?我的建议是尽快出台“非禁即入”的负面清单。李克强总理是法律专业出身,讲了两句非常好的话“法无禁止市场即可为,法无授权政府不可为”。国家能源局也表态了,能源领域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民资皆可入。但这个原则需要落地,否则不足以给民营企业以信心。国务院过去曾出台两个“非公36 条”,但实施情况很差。我们还记得国办发[2006]97 号文件当中提到,国家要在关键和重要领域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哪些是所谓的重要的和关键的领域是不让民资控股的?列一个清单出来,除此之外国有、民企的持股比例不设限制,这样咱们就知道怎么做了。现在还没有这个清单,所以我们有点不知所措。

第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法人治理问题。过去讲到一股独大问题,好像是国有企业专属的弊病似的,其实民营也一样。混合所有制的最佳典范其实就是上市公司,企业上市了,靠资本市场的规则去制约股东的行为,当然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规则还有待健全。建立一套相互制衡、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是混合所有制的关键,所以关于公司治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四,我们还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不会因为所有制的不同而对企业进行差别对待,我们要有更明确的规则出来。比如要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减少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因为是否能够获批而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配套的税费政策,国务院已经提出要改革重组的税则,按照“不因改制重组而增加企业税负”的原则进行完善,这是很好的一个提法。我们知道重组要评估,评估的时候会产生增值,增值在交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而很多重组交易并非套现,支付方式也并非以现金支付为主,其实没有产生多少现金流,但是却产生了大量税负,当事人需要另外掏一笔钱去交税,这样不利于企业进行重组,提高效率。另外要推进改革,我们还需要妥善处理国企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等等,不能想着混合所有制就是国企甩包袱,这样是做不下去的。

第五,人的问题。比如员工持股,现在还允不允许搞,怎么处理国资委08年139号文的关系,这需要有个明确的说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市场化用工问题,国企员工身份的问题,职业经理人的级别和待遇的问题等等。人的问题不处理好,改革也无法进行下去。

最后是如何平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民营资本追求投资回报率的问题。核心是资产定价的问题,关键是要捋顺能源行业价格机制。刚才讲到的种种问题如何解决,其实说到底要靠法律来保障。在推进能源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相信我们法律人一定会有所作为。如果我们企业法务与我们外部的专业律师形成合力,就一定能让这次改革在阳光下操作,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资料来源: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

2.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篇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 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当前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共识: 一是混合所有制能够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二是混合所有制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两点都是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来说的,然而发展混合所有制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应该服从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不仅要有利于国有经济,同时还要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从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个方面讨论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问题。要实现 “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首先要分析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差别,明确不同所有制资本的优势所在,才能设计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虽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明确的,但还需要明确便于参考的、可操作的中间目标以制定具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换句话说,不能简单地为了混合而混合。

2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参考标准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如何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是当前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具体来说, 哪些行业应该率先推进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不同所有制资本的比例如何设定,资本成本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参考标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资本成本应该被设定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参考目标和重要评价标准。

资本成本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公司筹资决策、 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以及公司评价经营绩效的基本参考标准,也是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参数。在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的底限,只有投资于预期收益超过其资本成本的项目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的投资机会是边际收益递减的,企业在投资时会首先选择预期收益最高的项目,然后再选择收益次高的项目,因此企业投资机会集的收益率是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加而下降的。企业获得资本的成本却是边际递增的。企业会首先使用融资成本较低的内部和债权资本, 然后才会选择成本相对较高的股权和外部融资。因为投资收益随着投资规模扩大递减而资本成本随着投资规模扩大递增,因此必然存在使得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的最优投资规模。因为国有资本的要求回报率小于私人资本的要求回报率,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获得国有资本投资和获得私人资本投资所要付出的成本是不一致的,因而最优投资规模也是不同的。

作为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企业根据其获得资本的成本和预期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做出生产决策。只要预期收益超过资本成本,企业就会进行投资。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成本越低,企业的投资规模越大。影响企业资本成本水平的不仅有社会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情况,还包括预期投资收益的风险大小以及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等因素,因此,储蓄率高的国家未必资本成本就低。当一国的资本成本总体水平发生变化时,将会引起投资总体水平的变动,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改变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资本成本不仅是个重要的微观概念,其对宏观经济也有重要的影响。

3资本成本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资本成本是微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已经不仅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更多地讨论制度、文化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提出的产权保护和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理解为这些制度对资本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的产出和增长。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要受到其承担风险的程度。当预期风险相同时,投资者往往选择收益较大的项目; 而在预期收益相同时,投资者通常选择风险较小的项目。因此,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与其预期的风险是线性相关的,即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取决于风险的大小。各种制度因素会影响资本投资的预期风险,从而影响资本成本的总体水平。例如,法律执行薄弱的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通过收取较高的利率来弥补因承担高风险而可能造成的损失。综上,提出一个假说: 在投资机会集不改变的情况下,资本成本越低,经济增长越快。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资本成本是微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标准。边际递增的资本成本和边际递减的投资收益决定了市场存在着最优的投资规模。笔者曾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1990—2013年国别数据,通过面板模型时点固定效应的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本成本与经济增长之间负相关的关系。股票指数变化率与实际利率相比具有更大的估计系数和拟合优度,说明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资本成本总体水平比单纯的利率有更强的影响和作用。在投资机会集不改变的情况下,较低的资本成本能促进经济更快的增长。

4结论与启示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明确不同所有制资本的优势和特点,做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把握促进经济发展这个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把握资本成本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评价标准,才能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股权的比例要依据行业特点来决定。国有资本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要把更多的国有资本投向经营风险较大或者预期回报率低的行业。国家安全及公共服务领域比较容易界定,而从一般竞争行业中界定出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则不容易。民营资本具有追求短期利益的特点,因此对长期和大型项目的要求回报率较高,造成民营资本对这些领域投入的不足,而这些领域就有可能包含重要前瞻性战略性行业,因此国有资本要更多地进入民营资本要求回报率较高的这些行业,而经营风险较小的即民营资本要求回报较低的行业可以更多地由民营资本来承担。

第二,混合所有制可以成为国家调控经济周期的工具,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有股权比例应当考虑经济周期的因素。 民营资本的所有者并非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受到信心、欲望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决策个体对风险的估价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波动。因此,国有资本一方面要多进入那些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的行业和领域; 另一方面,在经济波动时,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股权比例调整来稳定资本成本总体水平。在经济不景气阶段,民营资本要求回报较高、投入不足时增加国有资本的总体投入; 而在经济繁荣阶段,民营资本要求回报较低、投入较多时,要减少国有资本的规模,防止经济过热。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参考行业和企业的生命周期。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的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幼稚期、 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处于幼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经营风险大、收益低,国有资本应多进入这些行业; 当行业进入成熟期后,经营风险变小、收益率提高,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成本差异变小,因此国有资本的投入可以减少或者退出。

参考文献

[1]Modialiani F.,Miller M..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acn Economic Review,1958(48).

[2]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0(8).

[3]彭志远.经济增长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厉以宁.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J].中国市场,2014(23).

3.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篇三

科技创新投资继续演绎牛市行情,特斯拉、智能科技、移动互联网龙头尽显英雄本色。特斯拉概念股走势强劲,万向集团在对美国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菲斯特的竞拍中胜出,成功打通万向集团电动车产业链,万向钱潮连续3个一字涨停板,成为继金瑞科技后特斯拉概念股新的王者;此外,以国机汽车、天汽模、首钢股份等特斯拉合作概念股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在智能科技主题投资上,以和晶科技、金亚科技、美菱电器为代表的智能家居概念股,以顺威股份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九安医疗、博晖创新为代表的的智能医疗概念股(智能穿戴的升级版),深受市场主力机构的青睐,成为智能科技的龙头品种。在移动互联网主题投资上,以新开普、国民技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搜于特、星期六为代表的微信商城概念股,以方直科技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概念股,高居科技创新投资主线的涨幅榜。

国企改革投资揭开主板牛市红盖头,中石化掀起油改概念股涨停浪潮。本周四晚,中石化公告《启动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具有历史性意义。笔者认为,中石化率先启动混合所有制,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在打破垄断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央企改革的第一枪已经打响。本周市场,受中石化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油气改革概念股全线爆发,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为代表的中石化下属概念股,以泰山石油、广聚能源、国际实业、龙宇燃油为代表的的油品销售概念股,以天利高新、茂化实华、通辽化工、恒逸石化为代表的油气开发概念股,连续涨停成为本周市场最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一些被国企垄断的行业和领域或将逐步放开,同时国资国企证券化的进程也将再次加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两大高层决策机构将进入全面运转阶段,国企改革提速的步伐越来越近。

综上所述,笔者坚定看好国企改革投资大题材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从三大投资主线挖掘国企改革机会。第一,具有资产整合或资产注入题材的概念股;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受益概念股;第三,亏损的国企有望通过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脱胎换骨带来的投资机会。具体到投资领域,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石油、电信、医疗、铁路等打破国企垄断,引入民资参与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短线积极看好油气概念股和世界通讯大会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积极大胆的参与油气改革受益股,逢低介入智慧医疗概念股。

4.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关键 篇四

2014年03月04日13:21 来源:国企

国企改革和产权制度,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关键突破口

文|孙连才

2014年,随着各地“两会”的召开,不少地方结合自身特色,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把火”引向最具优势的产业领域。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国资改革正在从上海、广东等一线省市政府向纵深推进,如包括安徽、深圳、大连等地均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列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文件中的首项内容,并明确改革路线及时间表。目前已知的改革步骤包括:首选优势产业破冰;圈定试点国企并限时上报改革方案;先行先试内容为设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

推进“混合所有制”,既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也符合贵州省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混合所有制的生成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点将越来越充分。以股份制等形式出现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很可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形态。

2013年底,全国9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例接近57%,占中央企业登记企业总户数的一半以上。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6%、净资产的70%、营业收入的62%已在上市公司。石油石化、民航、电信、建筑、建材等行业的中央企业主营业务资产已基本进入上市公司。从这个角度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处于主要地位。

混合所有制的三大基石

国企改革要在“混合所有制”道路上继续前进,必须奠定三大基石。

首先,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平等竞争创造了条件。不同经济主体若不平等,竞争生产要素就不能按效率原则自由流动、重新组合。因此,创造不同经济主体间平等竞争的条件,保证竞争结果的公正性,体现出效率优先、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原则,是完善市场环境、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目前,多种所有制不平等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垄断行业打破垄断难,政策性限制坚冰难破。我国的行业垄断主要集中在国有资本控制的行业中,如电力电信、铁路民航、银行邮电、城市基础设施等自然垄断行业。这些行业里,许多企业从创立、成长到发展壮大,都得到了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保护。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且资金实力雄厚,动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元,非公资本和非公企业难以插足。垄断行业拥有巨额的垄断利润,要打破垄断很难。

在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比较严重。其一是产业比重失衡。总体上看,我国混合所有制的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产业结构整体优化调整,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第三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传统领域,在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则缺乏混合所有制经济大规模的推进。其二是金融支持不足。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讲,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还是资金短缺,缺乏通畅的融资渠道。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缺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完备体系,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都不健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体系也不完善。

其次,资本市场是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中小企业投融资、企业并购和上市辅导的重要渠道,是混合所有制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混合所有制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融合和流动。没有产权的融合和流动,混合所有制就不可能生成,更不可能发展。

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且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和经理人市场,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依法履行公开信息披露义务,有利于增强企业透明度,使公司经营管理者接受全体股东和媒体的监督;有利于公司和管理人员形成诚信自律意识,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

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很不成熟,这严重制约了混合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是市场主体运作规范化程度不高。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制度和机制的变化,市场化约束日益加强。但一些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情况是治理水平低、运作不规范,侵害社会公众投资者权益的现象时有所见,已成为影响市场稳定运行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市场主体频繁出现失信行为的冲突日益加剧。资本市场只有通过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信息披露不规范、不真实、不及时的现象以及各种失信行为,造成了市场信号失真,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降低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多元投资主体之间的投资导向错误,影响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市场稳定发展与外部环境因素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法制环境不配套,立法和司法环境不完善,监管力量和监管威慑力还十分薄弱,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受到较大的束缚。

最后,没有企业产权交易就没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交易的实质是信息交易,交易各方信息对等,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形成价格竞争。产权交易客观上使得以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资本化和市场化程度得到明显提升,产权市场发现卖主、发现价格的功能进一步显现。通过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了国有企业和各类企业产权的规范、有序、高效地流转。

由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特别是由于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误解,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投资、股票上市的种种限制,使得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相互投资难以实现。制度建设滞后也导致产权保护的缺陷。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最根本的制度性缺

陷是国家为单一的产权主体。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就是要把这一格局改造成为公民和自然人都能够成为产权主体,使产权主体多元化,这样才能顺利促进混合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

混合所有制发展的两个突破口

国企走向混合所有制,有两个关键突破口。

其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主要取决于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调整和优化,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推进非公经济发展。

要进一步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步伐,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尽快消除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为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要推动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吸纳非公有资本进入,积极推进股份制,优化产权结构,解决“一股独大”问题。同时,鼓励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股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真正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以此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只有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才能让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顺利地相互投资和相互融合。消除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说,是要坚持各种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使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和其他企业平等的投资权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给民营经济机会,也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可以有效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充分发挥影响力。要切实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市场进入难的问题,原则上,凡是我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投资领域,都应向非公有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在内的一切行业和领域,都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结合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允许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资产重组。

改革审批限制:使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与其他企业一样的政府行政服务。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在进入新行业、兼并收购其他性质的企业等活动时,往往要经过更复杂的审批程序和繁多的审批手续。这种歧视性审批制度,抑制了社会与公众的创业积极性,使得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产投资活动难以展开,非常不利于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今年以来已经进行的行政审批权取消和下放,即是此次改革的前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多作用。

消除政策歧视:使非公有制企业拥有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市场环境。非公有制企业难以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如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是延续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切实采取措施,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依法保护私有财产:使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与其他企业平等的权益保障。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私有财产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一些地方,私有资产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等名义下,损害非公有制企业和私人资产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对产权保护的不到位,导致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地位不对等,非公有经济无法得到与公有经济相同的地位和利益。此次全会特别强调了对产权的保护,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对民资入股国企的促进和推动。

其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个人积极性的迸发,都是以合理的产权制度为前提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求产权必须流转顺畅,只有建立起产权自由流动的机制,才能实现资本、股权的优化配置和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国有企业从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造成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只有通过资产的转让、收购、合资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权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资产的不断增值,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运转的平台。健全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的机制和功能,加强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系统化和网络化水平,加强产权交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产权交易规范水平,降低产权交易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加快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产权监管制度;严格执行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制度,提高产权交易的市场化运作程度,鼓励民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进入交易,促进产权竞争,激活产权市场,使产权市场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平台。

5.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篇五

工作探索与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新思路。这为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为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性机遇。2015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党组织在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如何能够继承和发展国有企业传统政治优势,又能够很好地适应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要求,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企业发展,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党建改革创新的时代命题。

XXXXX公司作为XXXX的下属单位,是一家2013年重组发展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近年来尤其是成立党委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开展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持续加强。

一、公司基本概况

我公司在册职工***人,其中在岗人员***人,下岗人员xx人,离退休人员xxxxx人。现有XXXX个党支部,有中共党员XXXX人,其中在岗职工党员XXX人,离退休职工党员x人。

二、丰源轮胎公司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一)党组织政治功能导向与公司逐利本性之间的问题。注重承担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导向,在由国有单一投资发展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之后,企业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不仅有企业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多元投资方、投资方与经营管理者及职工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等。在此背景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会表现出显著的逐利性诉求,与其政治导向形成冲突,尤其是党建工作不能融合到生产中去,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发挥不出作用。

(二)党组织工作稳定性与公司资源流动性之间的问题。随着企业市场化的不断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部竞争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员工流动性也将进一步加强,公司人员构成采用劳务派遣,合同聘用,正式工等多种用工形式,这对党建工作载体及服务对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冲击。

(三)基层党支部力量薄弱,核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基于产权多样化的特性和追逐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公司个别党支部作用发挥不突出,扮演不好自身的角色,处理不好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党员、职工构成的多样化,对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丰源轮胎公司资产所有者、经营管理者、职工、党员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有着不同的利益地位、思想基础、从业心态,价值趋向多元化。这对党组织如何增强在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公司党建工作的情况

2016年XXXXXX公司党委成立,党委自成立以来坚持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落实“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制度,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企业重大决策必须先由党委研究提出意见建议,涉及企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必须先经公司党委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领导班子作出决定。

在公司混合所有制下,资产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外聘人员、合同人员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有着不同的利益地位、思想基础、从业心态,价值趋向多元化,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纪检监察在党建工作中作用尤为重要。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遵守党规党纪、贯彻执行上级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公司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为公司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委把“三会一课”开展情况纳入车间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党委建立健全“三会一课”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会议记录制度和公示制度、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认真指导所属每个党支部制定工作计划,对各党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保证“三会一课”规范运行。

党委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结合公司实际作出部署安排,加强具体指导。党支部发挥关键作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障工作力量,加强督促指导把关。党委对党支部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帮助党支部制定学习教育计划,党委成员参加党支部各项活动。党委承担起主体责任,不仅要管好干部、带好班子,还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

公司2017年经党委同意成立车间党支部,一共5个,支部刚成立政治基础理论差,人员流动性大,底子薄,时间紧,任务重,是我公司党建工作的现状。但是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中最生动的体现,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公司车间党支部的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团结凝聚职工。每个党支部负责本车间的职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到企业发展上来,关心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以适当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发展。

(二)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一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必须参加的,一个月召开一次党支部委员会议,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一个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党小组内全体党员参加;一季度召开一次党课,党课的教师由党支部委员和党小组组长担任,也可聘请党委领导兼任,党课主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势教育报告等为主引导员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律、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四)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发挥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努力创新党组织活动载体,开展“优秀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领导群团组织,建设企业文化。支持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培养,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在公司中,车间党支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党支部的领导,企业的发展会更加顺畅,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且能够获得职工的支持,公司非常重视党支部的建设工作。现如今,党支部的作用更多的集中在企业管理方面,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充分认识到党支部的作用,积极开展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车间党支部在我公司中的作用突出:

车间党支部在公司中的主要作用是形成战斗堡垒,加强企业的管理效率,使得企业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企业中的党支部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听从上级党组织的安排和领导,要通过创新的精神促进企业成长,让企业形成非常强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建设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改造企业的员工,让党的政治优势融入到企业管理的脉络中,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党支部的领导,企业的员工会形成团结、奉献、和谐、进步的意识,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努力奋斗,为企业的发展会不遗余力,当企业面临困难的问题时,党支部会激发企业的全体员工坚决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积极发挥出自身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性,为企业效益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此外,党支部会给员工更多的信任感,当存在党支部时,企业的管理会更有说服力和凝聚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得到发挥,党支部的成员要通过自身的技能、管理、奉献精神、先进理念等帮助企业进步,党员员工也会在企业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为普通员工做出表率。

四、今后开展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路

(一)明确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

无论何种性质的资本处于控股地位,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均应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实践证明,多元利益主体在实现共同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利益的分歧与冲突,而企业中最能客观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者,非党组织莫属。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确保党组织在董事会、经理层中的重要地位,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这一领导机制得到较好发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党组织参与决策机制,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程序,在党内形成一致意见后,再提交给公司董事会或经理层决策。

(二)把强化党建学习作为切入点

1、真正抓好党建教育工作。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制度,“两学一做”活动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要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

2、要精神上防侵蚀。应经常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活动。坚持讲学习、讲正气、讲原则,在企业党员中逐渐形成:“不讲利益,讲奉献;不比财富,比情操”的良好氛围。

3、要生活上防腐化。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党员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争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4、要纪律上防松懈。坚持抓好党纪国法教育,促使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认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政令畅通。各基层党支部都应制定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用铁的纪律来保证党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把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队伍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点 公司生产经营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素质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公司党组织要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必须建立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党组织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强思想教育,完善选拔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切实打造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立党组织按规定先对拟任人选进行考察,再提交决策的机制。

(四)把党建工作和生产实际相互配合、相互融入作为关键点 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不仅要对国家、集体负责,而且要对企业的股东负责,责任更重。党的工作必须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贴近职工的思想实际。这就要求公司党组织,带头在生产经营中当先锋,打头阵,不仅在整体目标上使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同向,而且在具体部署上与公司发展同步,在考核上与公司发展同时,真正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当作党建工作的重点,丰富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只有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企业党的建设才能做活、做实,党建工作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立党建工作考核新机制,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形成“同布置、同考核、同奖罚”考核机制。

(五)把落实党建工作实效性作为重点

针对公司职工流动性强,职工性质多元化,党支部基础薄弱等问题可以建立调查分析机制,在企业登记注册、年检、验照时,开展党建工作调查,系统了解掌握公司党组织及党员情况,建立基本数据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企业变化,适时调整党建工作重点。也可以建立齐抓共管机制,按照“信息互通、工作互补”原则,建立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和工会等联席会议等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分别确定工作职责和目标,完善考核方法,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克服不利因素,加强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注重从规范化建设入手,对党组织生活、党费收缴、民主评议等各方面提出规范化制度要求,使公司党支部形成“按要求组建、规范化运行”的良好态势。

(六)党建工作的创新点

6.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篇六

黑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

黑龙江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尤为艰巨。几十年来形成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以及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式,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及经济发展。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使我省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90.7%。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工商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与助手,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是工商联组织的重要任务。引导会员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将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近年来各级工商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组织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列入工作重点,纳入全年工作目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基本情况

据各地工商联不完全统计,全省工商联会员企业有1411户参与1612家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共投入资金14.2亿元,盘活资产21.2亿元,年创利税2.1亿元,培训职工57595人,安置国企下岗职工11万人。

主要采取的形式有:

第一、采取兼并、买断的形式 这是资金比较雄厚,实力比较强的非公有制企业普遍采用的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把非公有制经济灵活高效的机制优势、市场优势、信息优势、管理优势与国有企业的场地、厂房、设备、资源、人员、技术等方面优势结合起来。大庆振富集团出资8590万元买断四家国企,共盘活国有资产13214万元。黑龙江省阳霖集团参与兼并国企3家,投入资金4180万元,启动闲置资产1200万元,安置下岗职工234人。

第二、采取租赁的形式 这是当前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经营的主要形式,也是比较适合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有企业发展现状的最现实有效的形式。黑龙江齐梅保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每年25万元的租金,租赁停产三年的国营华齐乳品厂,盘活资产2400万元,现年产值5000万元,利润300万元。大庆龙庆集团累计出资2300多万元租赁了多家国有企业,共使2200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年产值3.2亿元,年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

第三、采取委托经营的形式 委托经营因其具有充分实现私企与国企的优势互补、无需先期投入太多资金、风险小等特点,调动了一些非公有制人士的投资热情。佳木斯市利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由2万元资金起步,在没有一分钱贷款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整体委托经营、部分委托经营、部分资产买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启动经营了5家国有食品生产企业的整体和部分资产。目前,全公司年销售收入由原来的6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万元,年纳税额从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百万元。

第四、采取控股、联合等形式 投资控股、联合经营也是我省非公有制企业采取的有效形式。大庆吉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采取股份制形式,与大庆石油管理局属企业联合建立了大庆吉大油脂有限公司,投资19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3%控股,现企业年加工大豆4.5万吨。此外,该公司还投资508万元与讷河的村办企业联合成立矿泉饮品有限公司,自98年投产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3460万元。

目前,由我省工商联会员企业参与改革、改制的1612家国有企业总体运行良好。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变革,技术的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谋划,管理模式的改革,外部环境的改善,使企业面貌一新,效益大增,步入良性循环和健康的发展轨道。

主要经验

全省工商联组织和会员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

1、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的领导,是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政策保证。十五届四中全会后,全省各地党委、政府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相继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市企业出售规范意见》,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为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制定了34条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重要条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转变作风,提供服务,保驾护航。从而激发了会员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使他们能放胆放手去进行操作。有的市、县采取政府部门联合办公的形式和挂牌保护的措施,使改制后的企业稳步运行,健康发展,企业遇到困难政府部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3、工商联组织调查研究、牵线搭桥、主动服务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到非公有制企业中调查研究及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对国有企业、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不仅及时了解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要求,掌握会员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动态,也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视野开阔,有的放矢。在考察调研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切实履行工商联参政议政职能。部分市、地工商联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保持联系,以经常沟通信息、联合举办对接会等方式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牵线搭桥,提供全方位服务。

大庆市工商联与市体改委、市经贸委、市招商办联系,请他们提供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参加改革的国企名单及相关信息和条件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推荐给会员企业。哈尔滨市工商联与市经贸委签定合作协议,以两家名义成立了私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办公室,并多次成功地组织了有关活动。鹤岗市工商联提出“扶上马,送一程”,为帮助购买或租赁国企后的私企早日步入良性循环,还一直对这些企业实行跟踪服务,这种做法得到了会员企业的一致好评。

4、工商联组织及时总结经验,典型带动是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方法。各地工商联组织把会员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活动纳入到光彩事业中来,将其同参加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利用会刊、新闻媒体及评选“光彩企业”等活动大力宣传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企业及企业家,鼓励、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家跻身国有企业改革。在第二届全省光彩事业总结表彰大会上就涌现出太福集团、哈慈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优秀“光彩企业”受到省政府的表彰。齐齐哈尔市召开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交流会,总结了一批诸如齐梅集团这样的优秀典型企业,推动了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双鸭山市在集贤县阳霖集团兼并果酒厂后,为了扩大宣传面,总结成功经验,将全市的光彩事业总结表彰大会定在阳霖集团召开,同时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在此之前他们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到该集团开现场会,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5、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增强民营企业家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各地经验证明,凡是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民营企业家都能深刻地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刻理解党中央“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的重大意义,都能认识到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既是加速所有制结构调整,为国分忧、为民解愁,又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因此他们响应党中央号召,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哈慈集团领导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树立了“敢为人先,富而思进,追求大发展”的思想意识,紧紧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兼并了双鸭山制药厂、望奎药厂、扎兰屯药厂等多家国有企业。以先进的营销手段使产品有效地占领了市场,先后在全国建立了26个产品销售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6、认真考察,科学论证,依法运作,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是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凡是民营企业对要改革的国有企业坚持认真考察,并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研究市场形势,依法运作,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就会成功,企业发展前景就会看好。省庆东集团在参与国防科工委远望集团设在肇东的远阳石油化工厂和远望焰花厂改革前,为了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考察、论证工作。采取走出去,接进来,请专家,聘能人,咨询化工生产厂家,分别就企业现状、条件、行业的分布状况、市场前景、新产品引进、研制、经营策略以及改革、改制手段等进行了反复充分论证。最后采取了兼并的形式,较成功地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现经二期改造,投资400万元,已建成了融蓄电池研制、防冻液生产、T202防腐剂和油田助剂生产为一体的占地20万平方米的化工生产小区。年创产值2400多万元,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工商联组织和会员企业在参与国企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但是在继续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政策上仍有所有制歧视现象 国家经贸委制定的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至今没有扩大到民营企业。例如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时,一些呆、死、坏帐可以停息挂帐或减免,一旦是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政策就失效,增加了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成本。同时,部门利益也是一大障碍,部分职能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对民营企业仍存有偏见,导致政策运用不灵活、措施落实不到位。

二是资金上有贷款难和偿还债务问题 贷款难,贷款担保难是困扰民营企业的老难题,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这个问题又突现出来。另外,由于多数被兼并企业负债率较高,在完成产权交易后,企业急需设备改造和启动生产,没有多余资金还债,而债权人讨债又不容喘息。一些债务沉积数年,国有企业不开工生产,无人前来索要,一旦改组改造,债权人立刻登门,给民营企业带来极大压力。

三是思想上观念滞后 一些民营企业家被“小富即安”、“小利即满”的思想左右,没有充分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大好发展前景。因此顾虑重重,有的担心国有企业问题复杂,控股不足而失去经营权;有的担心联合经营容易被上级主管部门干预;有的担心国有企业职工不好领导,退休职工多,包袱沉重承担不了等等。不能做到“富而思进”,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四是选项上论证不充分 部分民营企业家因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和市场调研,在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前提下,超越自身能力和经济实力,盲目决策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结果由于行业跨度大或其它没有预料到的原因,而背上无法摆脱的沉重包袱,个别的甚至因此拖垮自己原本赢利的企业。

7.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篇七

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 混合所有制承载着“探索新的产权制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经济持续繁荣”的重任。国务院国资委先后将中国医药、中国建材作为央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单位。中国石化公布25家境内外投资者名单, 打响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枪”。在石油系统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冰后, 电力系统也积极探索。特别是作为自然垄断的电网企业, 从事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 关系千家万户。今年是电网企业改革的关键之年, 中央出台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九号文件, 明确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如何在电网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充分发挥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 但又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不改变行业公用事业特性、不影响普遍服务和社会利益提升, 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作为国内两大电网公司之一, 具有改革“试验田”的特殊地位。深化南方电网公司电力体制改革, 对于探索电网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问题,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照价值。

南方电网公司现行运行机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方电网公司概况。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 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 (区) 电网, 供电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供电人口2.3亿人, 供电客户7292万户;资产总额6233亿元, 资产负债率63.4%, 目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113位。公司总部设有21个部门, 下设17家分子公司, 员工总数30.5万人。公司系统设党组13个、党委364个、党总支210个、党支部4610个, 党员10.54万人。南方电网交直流混合运行, 远距离、大容量、超高压输电, 安全稳定特性复杂, 驾驭难度大, 科技含量高。目前西电东送已形成“八交八直”16条500千伏及以上大通道, 最大输送能力达到3400万千瓦。

南方电网公司现行运行机制。南方电网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股权结构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持股38.4%, 中国人寿保险 (集团) 公司持股32.0%, 国务院国资委持股26.4% (暂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代持) , 海南省人民政府持股3.2%, 在公司层面上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公司根据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了董事会, 并由国务院国资委外派监事机构 (国资委派出五名专职监事, 此外还有两名职工兼职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在公司治理结构上, 在很多方面沿袭国有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 党组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在业务上, 公司集输电、配电、售电于一体, 在供电区域内既是单一的购买者, 又是唯一的售电方, 主营业务收入97%以上来自于电力业务。

南方电网公司的改革探索与成效。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 大力实施改革工作, 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创新电力市场机制, 开创了省区政府间中长期送电框架协议下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相结合的区域电力交易模式。二是实施电网主辅分离, 平稳完成13家企业、4.7万名员工管理权责的正式移交。三是推进农电体制改革, 先后接收县级供电企业255家, 理顺了47208名农电工劳动关系。四是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并完善五省区电网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机制, 规范设置所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五是推进广州、深圳供电局管理模式改革, 赋予子公司的权力和责任, 让其具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和运作主动权。六是对专业子公司实施分类管理, 逐步推进管控模式差异化, 激发其市场化运营活力。

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坚持改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一是保障了电力供应, 为五省区GDP年均12%以上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二是保证了安全, 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32.7小时下降到7.57小时。三是技术进步显著, 投产了世界首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亚洲第一条、世界第二条500千伏交流海底电缆以及世界首个柔性多端直流输电工程, 特高压直流输电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四是农电发展迈上新台阶, 提前三年多实现了全网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 解决了225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五是认真履行了社会责任, 积极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 从西部向广东、广西输送电力已经超过3400万千瓦;圆满完成了抗击各类自然灾害以及广州亚运会等重大保供电任务。

电网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 是现行国家电力体制带来的问题。当前, 我国电力工业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 电价没有实质性改革, 电力市场没有真正形成;电力系统的整体经济性、发展质量不高。另一方面, 是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精益化管理水平仍待提高, 与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市场竞争意识、服务客户的意识不强;经营意识淡薄, 存在投资决策不科学、资产报废净值率高的问题;自主创新对公司发展的支撑能力还需要增强等。

对策与建议

针对国家电力体制存在的问题, 建议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导向, 以不带来新的问题为前提, 重在改“制”, 科学做好顶层设计, 明晰改革路线和推进顺序, 重点做好加强规划、理顺电价、有序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稳妥推动电网环节比较竞争等工作。而电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也是电网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点, 需要在继承以往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创先工作 (创建国际先进电网企业) 等措施予以解决。

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

混合所有制的实现方式。混合所有制包含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两个层次。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宏观层面, 在行业内允许非公企业与公有企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微观层面, 指不同所有制身份的投资者共同组建企业, 现阶段特指公有资本与非公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利益共同体。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 既可以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募股, 也可以通过外部兼并、调整股权结构、合作成立新公司来实现, 还可以采取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的方式。

当前,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既可以在上一轮改革“厂网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松绑, 在行业的某一环节, 如售电、增量配电解除管制, 引入竞争, 构建宏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也可以在存量以及保持管制的环节, 通过企业所有制改革, 来构建微观的企业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电网企业可以结合外部形势和自身条件综合考虑采取何种方式实现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的积极作用。从产权原理来看, 电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引入产权更加明晰的非公资本, 必然增强产权激励作用;产权激励将促进公司治理机制完善, 有助于推动企业效益的提升。从制度原理来看, 电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借助非公资本的外力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实现公有资本的资源优势与非公资本的机制优势互补, 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混合所有制的试点方向。宏观层面, 由于输配环节自然垄断属性较高, 行业参与者匮乏, 易形成市场支配特征, 难以解除管制, 不宜开展宏观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售端可以放松甚至解除管制, 开展宏观混合所有制改革。建议电网企业选择具备条件的区域配电网 (县域电网、新开发区等) 、“西电东送”输电通道 (南方电网可以选择云广特高压直流、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和金中直流等项目) 、抽水蓄能电站、节能、新能源及新技术等项目, 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和分布式能源并网工程建设。微观层面, 由于不存在能不能混合的问题, 各环节均可推进, 建议电网企业可以积极争取整体或部分上市融资, 或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探索职工持股。

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优势, 要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 要把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决不能让党组织游离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之外, 决不能把党对国企的领导丢掉, 决不能把党在国企中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抽空。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瓜分市场支配力量和垄断利润的“唐僧肉”, 必须不改变电网企业公用事业属性, 必须满足公共安全需要、电网技术约束、普遍义务以及公民用电权, 必须确保国资保值增值、非公资本合理收益, 提升社会效益。三是电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关键在于政府出台配套政策、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各级政府完善配套政策, 促进公开透明, 规范运作;积极探索开展劳动、人事、工资等配套制度改革, 推进企业内部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电网企业以改革为契机, 形成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形成利益相关方决策的机制, 从而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四是着眼于长远的共同利益, 实现技术创新。在引入非公资本参与项目投资的过程中, 要注意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商业模式, 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以往职工技术创新的一些好做法, 结合产权激励,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五是在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中, 本着“三个有利于”的方针, 即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 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细化试点方案, 研究建立产业投资基金, 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持续深化创先工作

8.混合所有制改革让海鸥复活 篇八

今年年初,这只沉寂了近10年的“海鸥”搭载多项最新核心技术又回来了,新推出的数码相机CK10、CM9,也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人第一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国产数码相机。目前,海鸥已自主研发多款独具特色,并符合潮流标准的数码相机。

曾经头顶皇冠的“海鸥”因何折翅?重新起飞的“海鸥”又经历了怎样的炼狱?作为国货当自强的代表,“海鸥”复活的探索,对于国有老品牌的复苏,有何启示?

从“上天入地”到“销声匿迹”

1958年,肩负着发展民族照相机工业的使命,海鸥相机的前身上海照相机厂成立,在工业基础力量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相机58-I型。之后为我国的国防、公安、新闻、医疗、科研、体育等领域制造了国产的高级单反相机。1968年,为适应出口的需要,当时的上海牌照相机正式改用海鸥牌注册商标,寓意“飞向世界”的美好前景。自此,这只“海鸥”正式诞生并飞出上海,一度成为中国照相机工业的标杆。

数十年来,海鸥伴随中国的发展“上天入地”:曾伴随着我国的人造卫星遨游太空;曾陪同我国第一位女登山队员潘多攀登珠峰;曾远渡重洋参与南极科学考察;曾记录了我国首枚原子弹爆炸的壮观景象;也曾无数次陪伴我国领导人出席外事活动,留下珍贵的历史瞬间。

曾几何时,“海鸥”就是照相机的代名词,也是身份与时尚的象征。为购买海鸥相机,人们曾彻夜排队,海鸥4型、海鸥DF型等一批经典相机陆续涌现,造就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海鸥”盛世。海鸥鼎盛时期,员工高达6000多人,年产值高达10多亿元,至2004年海鸥整机全部停产,共生产照相机2066万台,远销美、德、英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鸥与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崛起的民族品牌一样,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历经辉煌的海鸥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由于无法跟上国外相机品牌数码技术的革新步伐,墨守陈规的思想无法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让海鸥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这也成为上世纪末大多数民族品牌迅速消亡的一个缩影 。

2004年整机停产以后,海鸥主要以加工镜片及其他相机零部件勉强维持,到2009年已严重资不抵债。品牌也就此沉寂。

民资控股海鸥 打破体制束缚

其实,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包括海鸥相机在内的老企业并非没有思变,也动过脑筋找过出路。但由于过惯了体制内舒服的日子,很多本应该投入到研发上的费用,多半补充到员工的工资或福利上。同时,企业创新的制度动力也不足。日积月累,别人在不断进步,老牌的沉沦也就不足为奇。

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所长周元祝认为,老品牌的所有者,特别是国资监管部门,要敢于将老品牌从“冷库”中释放出来,摒弃“宁可被动消失也不能主动流失”的思维,精心挑选品牌人格化的代表,利用混合所有制长处,发挥民营资本敢闯敢拼的优势,创造条件助力老品牌的振兴。

2009年,一股新风吹来,民资进入,控股海鸥,形成了民营资本绝对控股,国有成分为补充的混合所有制形式。这一所有制形式极大释放了企业的活力和创业团队的积极性。

对老品牌来说,出路就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海鸥”的重新起飞,正是搭准了这条脉。在主管部门看来,“海鸥”品牌虽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但不去激活,放在“冰窖”里一文不值。若干年后,没有任何产品的海鸥,也终将被曾经的粉丝彻底忘却。因此,与其抱残守缺,还不如真正交给有想法、有能力、有活力的民营资本去运作。民营资本投入的是真金白银,唯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获得盈利,这种动力无法阻挡。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企业家管自己的钱会比谁都操心。”

老品牌“复活”技术和创新是关键

在周元祝看来,海鸥这次“复活”对于老品牌的复苏有所思考。一方面,要有一批对老品牌感情深厚的创新创业者加盟,倾情投入。同时,要通过技术、营销等一系列内容、模式的创新,赋予老品牌新的“高大上”个性和美誉度,使人们不仅仅找回对老品牌的感觉,更找到对接时代的心理需求与感应。

海鸥复出的底气就在于“不变”与“变”。不变的是消费者对海鸥相机的那份情怀,变的就是海鸥的体制,如今新海鸥的发展战略、技术投入、经营管理完全是市场化运作,老体制下很难完成这样的转变。

曾在国内某知名企业任高管的曲建涛带着“复活海鸥”的使命感,出任海鸥数码公司总经理。曲建涛告诉记者,海鸥寄托着国人的感情,但老品牌复活不能仅仅依靠对品牌记忆、符号的简单复制,而要有过硬的技术。

民主品牌的重生之路,必然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攀登之路。一方面要做好技术和产品研发,做出质量过硬的、人民满意的国货;另一方面,国家需加大对于民主品牌的扶持和投入。

“海鸥”沉寂十余载,如今能够再次重生,并在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得益于民营资本为其注入了活力,更得益于一个有创新意识、有品牌运作经验的企业领导者指引正确的方向。这为其他国有企业改制、民族品牌的复兴,提供了借鉴的思路。

9.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 篇九

一、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新突破

(一)“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促进高等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探索新型教育供给方式,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目前,学院运用社会化、市场化的机制,建设、吸纳、整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名校和企业积极合作,着力建设教学课程资源,共开发建设了近300 门学历教育在线课程和 10000 多小时时长的非学历教育在线课程,满足多样化的线上学习需求。2.组建线上线下班级学生按专业分成实体班级后,在远程学习的平台上组合成虚拟班级,每个班级在课程辅导教师指导下进一步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设组长 1 人,学习小组根据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的安排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内容。3.完善课程运营模式远程学习的平台汇聚本专科学历教育课程的丰富教学资源,学生进入网上班级学习课程。在线课程资源是课程辅导教师开展教学的“教材电子稿+教辅材料”,同一课程的不同虚拟班级使用相同的“教材电子稿+教辅材料”,不同的班级配备不同的课程辅导教师,辅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上学习指导。任课教师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课堂点评、面授辅导、实践指导等教学活动,在线下引导实体班级学生学习。4.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学院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学生通过视频点播、阅读教材等基于资源的在线自主学习和课程论坛、BBS 讨论等在线教学活动等形式完成课程在线学习任务,由课程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网上学习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做好网上自主学习,使学生能更自如地做好网上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完成网上作业;学生在线下参与课堂讨论、课堂点评、面授辅导、实践技能练习等教学活动。

(二)“线上虚拟仿真、线下实体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学院加大各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力度,目前有央财支持的实训中心,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和各校内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同时,学院还积极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运用,通过“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实体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构建一个涵盖全省办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学院体系特点,量身定做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实现基于网络访问基础上的、契合学校的实际需求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实现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验一体化解决方案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与企业合作和办学系统合作共建跨区域的分布式实验实训室,建立“项目发布及培训平台”,推进学院与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案例 1:与大连通科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所和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共同开发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实现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验一体化解决方案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项目有:(1)完成建筑类相关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方案和建设;(2)针对学院远程学习的平台办学体系的特点量身定做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要在基于网络访问的基础上贴合学院的实际需求;(3)面向建筑类、机械类、电子类和护理类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合作开发三维虚拟仿真实训软件,为学院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案例 2:与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区域分布式实体实验实训室。在全省根据专业分布状况,设置专业实验实训室,制定实训项目、实训方案。按照“多项目设置— 强化训练—确定教学内容”的步骤设计实训室功能,技术上覆盖传统的 PLC、HMI、步进、变频器、伺服系统等主流工业控制应用,包括工业物联网实训和机器视觉实训功能,同时满足各类学生使用。同时,双方共同建立“项目发布及培训平台”(含基于手机 APP 软件和微信的项目发布平台),用于企业工程项目发布和企业员工、代理商的业务培训。通过“项目发布及培训平台”,企业按区域每月提供不少于 3 个工程项目,教师可承接企业在研项目,并参与企业研发;通过“项目发布及培训平台”,学院可以为企业提供业务培训,双方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和视频资源,面向省内外企业代理商、客户和新进职人员开展培训。

上一篇:车辆及交通安全技术下一篇:现代教育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