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2024-07-04

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精选10篇)

1.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篇一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材料作文试题来看,不管是寓言故事型、图画场景型的材料,还是现象事例型、引述评议型材料,要读懂,应该问题不大,关键是在理解材料时的“全面把握”。部分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总会或多或少地或“一叶障目”,或“丢三落四”,遗漏材料的部分内容,造成审题偏差。所以,大多数材料作文考题,都要求我们“全面理解材料”(近几年,为了减轻学生考场审题压力,防止因审题不佳造成评分过低,近年来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要求普遍调低,由原来的“全面理解材料”调整为“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提醒考生在审题时切勿“断章取义”,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全国I卷作文题:

21.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材料作文题应该说读懂材料相对简单,无需花费太多的心思去审题,但关键是要全面理解。事实上,部分考生在读材料的过程中,自以为材料理解很容易,粗枝大叶,只是抓住了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忽略整个材料的寓意。结果,诸如“成功=汗水+方法”、“成功来自于坚持”、“空谈不如实干”、“教育要讲究因人而异”、“艺多不压身”等花样百出的错误观点时有所现,显然,这是在读材料过程中断章取义所致。

2.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篇二

2017.11.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滋味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滋味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学生可能拟定的题目(讨论): •1.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2.磨难出人才; •3.珍惜生命

•4.永不放弃生命; •5.知识改变命运; •6.生存需要经验

•7.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8.成功等于健康加经验 •角度?最佳角度? •

角度?最佳角度?

角度不是一句话?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

1.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2.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

3.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角度分优劣;主要人物,主要原因,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贴近生活的角度,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才是最佳角度。

•审题出现偏差的原因: •角度理解有误;

不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内涵,主旨; 整体把握材料的审题方法:

1.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2.最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 3.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 1.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 “概括中心法” •三步走:

•1,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

•2,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

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滋味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 •

道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

3,组织观点,压缩成主谓宾句 •

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 •

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2.最方便快捷,但有风险的方法: ——由果溯因法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

第二步:找出原因(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第三步: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结果:创造奇迹

原因:身体素质

经验

变通

改变 组句:健康的体魄

创造

奇迹 用丰富的经验

打造人生奇迹 改变成就人生奇迹

3.最易操作,提炼观点的方法: ——话题提炼法(1)找出关键句

文中提示句: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外一方面„„(2)提炼出话题

奇迹

身体素质

经验

变通

改变(3)组句:话题关键词﹢谓语﹢话题关键词 体魄

奇迹

人生

经验

奇迹大门的金钥匙

实例:请运用由果溯因法,完成下面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有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有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落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结果为渔民所获。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马嘉鱼死了

第二步:找出原因(关键句):不爱转弯,不思改变 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改变,为自己开一扇天窗;退一步,海阔天空; 墨守成规,自掘坟墓;只有改变,才能生存; 冲动等于死亡;错误越深,陷得越深; •小结

•1.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你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你准备写的散文的情感;

•2.材料的关键词就是你所写作文的话题,你要围绕关键词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地看待分析,归纳出鲜明的结论。

•3.材料的情感就是你的情感,你要围绕此情感或褒扬或贬斥。

课堂实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提示]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

•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课堂实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瑞士,婴儿降生,医院就会在户籍卡中输入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由于婴儿和大人用统一规格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他们认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讲,他们所拥有的财富,除时间外,不会有其他东西。

•一个人出生后,到底拥有些什么?说到底,无非是几十年的时间。所谓生命,也就是一个逐渐支出时间的过程。有些人需要地位、财富,就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权力、金钱;有些人需要闲适,于是就在宁静和安谧中从容的度过自己的时日。„„

•瑞士人对财富的理解,对我们或许有所启迪。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本材料的主旨是瑞士人认为财富就是时间,关键词是“财富”、“时间”,抓住这两个词语组织语言,就可以形成下述若干观点:

•①时间就是财富,要珍惜时间。•②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财富。

•③抓住时间,努力拼搏,创造更多的财富。•总结

1、“概括中心法” •

2、由果溯因法 •

3、话题提炼法 常怀敬畏之心 •小时候,看见闪电,妈妈会把我们揽在怀里,温柔地说:“孩子,做好人,就不用怕打雷!”那时,我们对雷鸣闪电心怀敬畏,它教人反省:不要做坏事——这是民间最质朴本能的敬畏,若剔去迷信成分,它不失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可以约束矫正我们参差不一的心灵。

人,不可以没有敬畏的心。因为没有敬畏,所以恶搞经典成风。因为没有敬畏,所以洞房花烛也能笑场。因为没有敬畏,所以崇高贬值。因为没有敬畏,我们的人生不再神圣„„

•现在,据说最流行最广泛的新骂人“三字经”是“鄙视你”。第一回合就“鄙视”,所以不用开战;内心、表情写满“鄙视”,所以没有仰望,也没有尊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面带鄙夷,内心一定会慢慢卑俗黯淡。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敬畏,在他墓碑上刻着: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以此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孔子强调的是要“知天命”,就是心存敬畏,并要躬身行之而不可有丝毫懈怠与侮慢之心„„

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平凡之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些正气、庄严与崇高。人很渺小,因为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反而让我们内心清澄而庄严。

•万物众生,都值得我们敬畏。从一朵向阳的花、一棵跳舞的草,到一只蚂蚁的力量、一位母亲在产房里挂满汗珠与泪珠的笑容„„听课的学生如果对老师没有敬畏,就容易打瞌睡;拿俸禄的官员如果对人民没有敬畏,就容易贪污腐化;袁隆平因为敬畏水稻,在稻田里梦想成真;黑人阿里因为敬畏每一个对手,成长为一代拳王„„而你我,如果对自然对生命缺乏虔诚和敬畏之情,就不会真正体味到生命的美善与生活的幸福。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先生,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谈到对老师的敬畏,让人动容!

•他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 因为敬畏,而爱;也因为敬畏,看见爱;更因为敬畏,才有真正的感动。

3.水粉画的训练方法与步骤 篇三

2011-5-25 17:48:33 水粉画的训练方法与步骤: A、方法

1、先读画,后学画

“树长得越高,根就应扎得越深”。引导学生学习技法的同时,升华到对审美规律的探求,拿大量的范画,从构图、空间、冷暖、素描关系、笔触等诸要素分析作品,使学生对美有高层次的认识,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深化他们的艺术语言,教会他们不只是看,而是如何去研读、去品位其中的内涵。

2、先造型,后色彩

古人讲的好“形散神灭„。画色彩必须首先把握住大的素描关系。上色必须画在与之对应的物体上才能称之为色彩。色彩是用来塑造形体的,而不能用色彩去分解形体、减弱形体。强调空间对比的重要性,比如一块衬布,立面与平面因为受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其空间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在画色彩的同时,自觉与其所学素描相结合,起到互补作用。

3、先整体,后局部

复杂深奥的学问,往往是依靠简捷的方式来表达的,色彩绘画虽是用笔调色,其实是依靠素描造型。

4、先主体,后衬布(或先衬布后主体或二者同时进行均可)。

先主体,后衬布有助于突出主体,分清主次;先衬布后主体有利于把握色彩关系,刻画主体时候便于考虑其所处的环境进行联系细致的处理;二者同时进行则更易于把握整体色彩关系。B、步骤:

(一)、构图、打轮廓起稿阶段(用普蓝、赭石)

视平线一般在画面的2/3处,画物体局部疏密要得当,重心要平稳,主体物所占比例要得当。

勾轮廓,画大形是为了了解和熟悉对象的造型和色彩的过程,忽视了这一过程就会导致在以后的具体描绘中心里无数。

在对物体进行大致的定位之后,接下来就是用结构素描的方法勾勒出对象的具体特征,结构关系以及物体的明暗变化。但此时不宜过多地对细部进行刻画,否则就会使画面破碎有失整体。(注意:用肯定、挺直的线条勾勒出对象大体结构关系与块面转折。用淡色大致分出黑白灰关系,注意物体的暗部与背景要融为一体。)

(二)、铺大色调阶段

将那些很复杂的造型和色彩丰富的物体简练的概括为几大色块,此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面,不要将每一个物体的色彩孤立地分开。可先画面积大的主体色,再画面积小的物体。色彩的饱和度一般高于对象的固有色。水分不宜过多,一次看准后将画面的大色块基本上填满。在铺暗部时不宜重复太多,否则易产生灰赃的效果,没有透明感。

用笔时,注意依据物体的结构、前后位置摆出笔触的方向,并要有干湿、坚柔、粗细的变化,防止平涂,笔触没有变化或朝一个方向。

(三)、深入塑造阶段

铺完大色调后就要进行深入刻画。对于静物的每一个细部形体结构、色彩关系、质感、空间感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推敲,仔细塑造,保持整体与局部的比较,使其形体更为准确,色彩更为丰富,画面更具整体性。如:在铺大色调时影响了一些局部形体用色不准确的地方要进行自习调整。又如,画面物体色彩之间要进行反复冷暖对比。注意类似色的比较和色相的微妙区别,使画面物体色彩层次丰富。再如,在深入刻画时注意前面物体塑造要细致,后面物体要概括,使之略虚,把前后空间距离拉开。根据不同物体的质感,表现手法要有所不同,色彩处理也应有所变化。

(四)、整体调整完成阶段(加强或减弱各种对比关系)

检查整个画面,互相比较,找出每个可能破坏整体效果的问题。如画面某些局部刻画过于琐碎或孤立,前后拉不开距离,虚实处理不当,空间层次不佳,物体亮部色彩发灰,暗部投影出现“脏“、”粉“、形体结构不准确,体积感不够等。突出主体,删除不必要的细节等

1、三原色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录像片、幻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1•放录像思考问题:a.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播放录像,生观察。)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刚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 三,讲授新课:(一)认识三原色

1认识三原色:a.出示定义。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b.观看电脑课件。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二)师示范三原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0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0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0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作业。

2、三间色 教学目的] 1.认识三间色----橙、绿、紫。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2分钟)1•放录像思考问题: 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刚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一)复习三原色与三间色。1•复习三原色: 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c.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d.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生:(答)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

一、两种颜色。

(二)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设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4•讲评作业。

3、十二色平涂

教学目的:

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较丰富的色彩语汇及最基本的调色方法,扩展并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色彩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用十二色进行平涂练习。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各类色彩卡片及水彩色。

3、实物平台。

学生学习用品准备:

绘图纸、铅笔、毛笔、水彩色、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发展思维,启发学生的相象力。

世界是多彩的,我们无时不在感受色彩,同时也在不断用色彩装扮自己。(大屏幕展示几幅色彩鲜艳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够从大自然中找到哪些色彩的存在?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几个图片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色彩构成正是研究色彩组合、搭配规律的学说,能够提高我们认识色彩的能力。

三、揭示课题、讲授新课:

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

色彩三要素:

1、色相:指颜色的面貌。我们借助色彩的名称区别色相。

(三原色调色过程展示)

色相环:以几个主要色相为基础,并分别配出中间颜色,组成的首尾相接的圆环。

(学生操作演示,完成一幅十二色色相环。)

2、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黑白明度渐变图(演示明度渐变过程)

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

由于颜料的混合属于色彩的减法混合,所以混入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有所下降。

(过程演示:二、三、四种色分别混合)

课堂小练习:

出示四种色块,分别是红色、粉红、灰红、深红,由学生选择出明度最高及纯度最高的色块。

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例分析,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四、学生作调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屏幕展示出三组不同的明度渐变图,学生可以临摹图例。这个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明度的调配能力,在明度渐变准确的基础上不提过高要求。

五、小结:将完成情况较好的几幅作业放在实物平台上进行现场点评,并由作者讲述自己的作图技巧和体会。最后,由教师将本课内容作简单回顾。

4、同类色配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同类色的基本概念、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色方法。

3、思想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同类色的基本概念、特点。

教学难点

同类色的调色方法,变化与和谐。

教 具

挂图、水粉、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色彩纯度的特点,即纯度的深浅代表纯度的什么特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色彩的纯净程度,色彩纯度反映色彩的远近程度。

2、展示优秀作业。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据自然环境的色彩变化与搭配关系,总结出四种色彩搭配关系,即:同类色搭配、邻近色搭配、对比色搭配、互补色搭配。

二、讲授新课

下面请大家欣赏以下图片,结合色轮。

三、指导学生练习

1、先画轮廓

2、画棕色部分

3、绿色和和黑色调配

4、湖蓝和黑色配

四、评学生作业

五、拓展

观察大自然的色彩

5、同类色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同类色的基本概念、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色方法。

3、思想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同类色的基本概念、特点。

教学难点

同类色的调色方法,变化与和谐。

教 具

挂图、水粉、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同类色的配色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展示优秀作业。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根据自然环境的色彩变化与搭配关系,总结出四种色彩搭配关系,即:同类色搭配、邻近色搭配、对比色搭配、互补色搭配。

二、讲授新课

下面请大家欣赏以下图片,结合作品。

三、指导学生练习

1、先画出花的轮廓

2、用黄色画出花朵部分

3、大红和中黄调配

4、涂背景

四、评学生作业

五、拓展

观察大自然的色彩

6、类似色配色 教材分析

色彩的视觉规律范围很广,在12色轮环中,相邻的色彩为类似色,相对的色彩为对比色。类似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对比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则会产生强烈而灿烂的色彩效果。教材通过大量大自然优美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不同色调,分辨对比色和类似色,在欣赏中自主探究色彩知识,易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而小知识和提示语给学生提供了专业的美学知识,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进一步提高。重点:了解色相环的排列规律,知道类似色、对比色的知识并能准确区分。

难点:掌握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关系及不同的色调,并应用于创作表现。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知识,掌握对比色、类似色的基本知识。2.学习调色技能并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进行表现,用类似色调或对比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观察、辨别能力。

3.观察、欣赏自然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色调,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培养。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教师)课件,学生用的画纸等。教学过程 1.展示引入。

(1)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听两段音乐,同时出示两张不同色调的风景摄影图片。

(2)讨论:两段音乐在节奏上和它所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第一节:强烈、有力、跳跃。第二节:舒展、柔和、宁静。)两张照片分别对应哪段音乐?

(3)引入课题:音乐可以表达不同的感觉,色彩也会传递各种感觉的信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色彩的世界——色彩的对比。2.学习研究。

(1)教师课件演示讲解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集中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就如浓与淡,干与湿等现象一样,它们相互影响,显示出各种差别的想象,我们称之为色彩的对比。这些色彩对比有的感觉强烈,有的则比较柔和。(2)游戏:课件展示,请学生来找色块拼摆。①组成连续的12色轮图。②找出类似色。③找出强烈对比色。(3)小组学习交流:学习教材中关于类似色和对比色的知识,将第28页里的图片进行分类。3.欣赏作品,谈论感受。

(1)欣赏课件中画家和学生作品,说出色彩对比的类别,并找出强烈对比、柔和对比中较多的是什么色?——引出调子(一般指画面中占据主要比例的色彩)。(2)小结:

强烈对比——较多的是对比色。

柔和对比——较多的是类似色(邻近色)。

在我们的现实中,总会有一些色彩使人心潮澎湃,又有一些色彩使人心静如水。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色彩画中的调子往往是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一幅画面中,色调作为一种独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现色彩画主题的情调、意境和传达情感上是不可或缺的。它能直观地使欣赏者受到感染而产生美的联想,使欣赏者的情感和注意力被画面中的色调所影响。而画面有了这一些对比,才有了节奏和起伏,才会给人以完整而协调的美感。4.调色练习。

(1)作业要求:在教师提供的无色色相环涂色,要求先分别涂上三原色,每隔三个色块涂上一种原色,即红、黄、蓝。再分别在中间的空格上涂上三间色,即在红黄中间的一个涂上橙色,黄和蓝之间涂上绿色,红和蓝之间涂上紫色。最后由原色调配成的间色再进行互相调配得到的复色涂上,如黄绿之间涂上草绿色,黄橙之间涂上橘黄色,红与橙之间涂上朱红色等。

(2)学生进行调色涂色练习,教师巡视辅导。5.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评价:谁的作品涂色效果好?(2)教师进行点评小结。6.课后延伸。

观察自己家的房间色调。

7、类似色表现 教材分析

在12色轮环中,相邻的色彩为类似色,相对的色彩为对比色。类似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对比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则会产生强烈而灿烂的色彩效果。教材通过大量大自然优美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不同色调,分辨对比色和类似色,在欣赏中自主探究色彩知识,易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而小知识和提示语给学生提供了专业的美学知识,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进一步提高。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色相环的排列规律,知道类似色、对比色的知识并能准确区分。

难点:掌握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关系及不同的色调,并应用于创作表现。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知识,掌握对比色、类似色的基本知识。2.学习调色技能并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进行表现,用类似色调或对比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观察、辨别能力。

3.观察、欣赏自然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色调,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培养。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教师)课件,学生用的画纸等。教学过程 1.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课前的观察,说自己房间的色调,并出示图片进行说明。(2)同学评价介绍是否恰当。

(3)教师小结:用不同的色调应注意选择相应的表现内容和环境,这样才会给人一种完整而协调的美感。2.欣赏感受。

(1)教师课件展示各种不同色调的室内装饰效果图,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关系。(2)教师课件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感受作品的色调,说出自己的欣赏体会。(3)师生利用课件共同完成一幅画面两种色调的搭配练习。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类似色或对比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大胆表现。4.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分两类展示,一类是类似色调,另一类是对比色调。(2)师生共同评价。评价要点是: ①从视觉效果看,哪幅作品最美? ②对比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③类似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8、调和色

教材分析: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的调和现象,学习利用调和色表现物象的基本方法,感受调和色带给人的美感。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教学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范画、涂色工具、图案草稿。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课件出示: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思考: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书中介绍了那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让学生打开书本第十四页,自学。

2、学生汇报,读定义。

3、欣赏感悟:《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 组织小组交流,分析书中作品是如何使用调和色的,说说带给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了解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感受作品内容与色彩带给人的调和之美。

4、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什么色彩调和的方法? 分组研究,讨论。

5、演示调和色的调色方法。

教师: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1)、起稿。(2)、选择水粉色。(3)、调色、着色。

学生观看演示,动笔试一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色彩调和。设计意图:学习色彩调和的方法,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

三、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根据掌握的色彩调和的知识进行调色练习,完成一幅表现色彩调和的作品。

2、学生实践创作,教师辅导。

9.对比色 学习目标:

1、学习色彩的对比知识,理解色彩的要素。

2、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并能运用在绘画中,提高学生用色造型能力考、技巧。

3、掌握色彩对比知识、激发学生用色彩去创造美、表现美、培养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提高运用色彩的技能。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1、从色彩的色相环中(挂图)进行色彩比较P10示范分析单一颜色的明度变化处理(调节)方法,使学生知道对比色的来源。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色相环找出对比色,并交流对比色的色彩感受。

3、试画一幅物画(老师示范提供铅笔稿画法),让学生讲讲自己用什么颜色上色,使画面具有明度变化的节奏感。并提示物体明暗的色彩处理。

5、学生定稿后(可自己设计)上色,完成作品。

6、作品评析。

7、课后拓展

10、类似色 教材分析

类似色在同一环境或画面配合时,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教材通过大量大自然优美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不同色调,分辨对比色和类似色,在欣赏中自主探究色彩知识,易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而小知识和提示语给学生提供了专业的美学知识,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进一步提高。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色相环的排列规律,知道类似色、对比色的知识并能准确区分。难点:掌握色彩色调,并应用于创作表现。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知识,掌握类似色的基本知识。

2.学习调色技能并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进行表现,用类似色调或对比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培养学生对色彩敏锐的观察、辨别能力。

3.观察、欣赏自然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色调,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培养。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画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等绘画工具材料。(教师)课件,学生用的画纸等。教学过程 1.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课前的观察,说自己房间的色调,并出示图片进行说明。(2)同学评价介绍是否恰当。

(3)教师小结:用不同的色调应注意选择相应的表现内容和环境,这样才会给人一种完整而协调的美感。2.欣赏感受。

(1)教师课件展示各种不同色调的室内装饰效果图,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关系。(2)教师课件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感受作品的色调,说出自己的欣赏体会。(3)师生利用课件共同完成一幅画面两种色调的搭配练习。3.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类似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大胆表现。4.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

(2)师生共同评价。评价要点是: ①从视觉效果看,哪幅作品最美? ②对比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③类似色用得最好的是哪些作品?

11、冷暖对比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冷暖色知识,感受冷暖色调的风景给人的不同感受。2启发学生运用冷暖色联想,表现人的心情、表情和其它东西。3 启发学生还可以运用冷暖色表现什么? 教学重点:

1、冷暖色的联想。

2、冷暖色的搭配运用。教学难点:

启发冷暖色的联想

教学准备:CAI课件、手提电脑、投影仪。学具准备:水粉系列工具、水彩笔。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请同学帮冷暖色找朋友,为打乱的冷暖色块找到同类朋友。

2、上节课我们欣赏冷暖色调的风景画,让我们再次做进大自然去领略色彩美。(播放CAI课件)

二、欣赏激趣,启发色彩联想。1 色彩表现人复杂多变的心情。(看课件的例图分析)师问: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心情?还可以表现什么心情? 学生自由发言

2我们还可以用舞蹈、音乐、歌唱来表现心情。教师为学生比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各种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用动作感受音乐的情绪,老师启发学生:“如果用冷暖色怎样表现此时的心情?”,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情况下,说出“用暖色表现欢乐愉快,用冷色表现忧伤愤怒”。

3、让学生观看课件上本班同学的喜、怒、哀、乐表情,以及老师用冷暖色画出相应的漫画。当每一幅生动表情出现时,学生都兴趣很大,情绪高涨,老师适时启发学生:“还可以用那些色彩表现丰富的表情?”,“欢乐只能用暖色表现吗?”,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三、发散思维训练:还可以用冷暖色表现什么? 学生:室内设计、景物、静物、服饰、玩具……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奇妙构思。

2、大胆运用冷暖色。

3、注意冷暖色的合理搭配。

五、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构思新、色彩运用好的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

六、课后小结。

七、教学反思:

1、这节课设计新颖,打破了教材只讲冷暖色表现风景的单一,为学生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用冷暖色表现人的心情、表情等,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2、巧妙将音乐、舞蹈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节奏、情绪,体会在心灵的画板上用冷暖色表现复杂多变的心情和人丰富的表情。

3、课堂气氛好,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作品表现丰富多彩,富有个性。

4、教师要积极专研教材,不做教材的搬运工,要研究教材,合理运用教材,惯彻新课标精神。

12、纯度对比 教材分析

一般都选用单色系列组合,也可选用两个色彩的明度系列,但也不宜择用太多,否则易乱易花,效果适得其反。将色彩按等差级数系列的顺序由鲜到灰或由灰到鲜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叫纯度推移。互补推移是处于色相环通过圆心180度两端位置上一对色相的纯度组合推移形式。将色彩将色相、明度、纯度推移进行综合排列、组合的渐变形式叫综合推移。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加入,其效果当然要比单项推移复杂、丰富得多。重点:掌握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的基本知识。难点:能运用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进行表现,用色彩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某种体会或联想。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认识色彩的轻重冷暖等特性,了解色彩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以此分析作品的色彩关系。掌握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的基本知识。2.能运用色彩推移和色彩感觉进行表现,用色彩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某种体会或联想。

3.提高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和美感意识,促进正确审美情操的培养,激励学生热爱艺术与艺术创造。课前准备

(学生)画纸,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水粉画工具等。教学过程

1.实验引入,揭示课题。

(1)在一个大玻璃杯里倒入黄颜色的水,然后慢慢地加入蓝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杯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颜色慢慢地由黄变绿直到变成蓝色)

(2)小结:色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神奇!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色彩理性方面的知识,我们将认识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像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2.排列游戏,理性分析。

(1)将刚才两种颜色水的变化用色彩卡片排列出来(由黄色排到黄绿色、绿色、蓝绿色,再排到蓝色)。

(2)将黑板上的其他色彩卡片按照颜色的渐变排列(由绿到粉绿到白色,由绿到黄绿到黄色),并作相关的色彩实验游戏。学生观察、感受。

(3)出示示范图片,让学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来观察,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4)小结:

①色相: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色彩在变化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相貌,这就是色彩的色相。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色相。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②纯度(彩度、饱和度):在活动中我们还看到色彩在渐变过程中其纯度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

③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

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在色彩学上也称它们为色彩的三要素。3.深入生活,感受色彩渐变。

我们不仅要感激色彩为我们带来的视觉美,更要学会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色彩。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有时不用具体的形象,美丽的色彩世界通过一年中四季的变化,它就可以告诉你它存在的意义。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早上朝霞升起的时候能看到渐变色,晚上很多大型霓虹灯色彩是渐变的,天空是渐变的,海水是渐变的……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生活中所观察到的渐变色彩,实际上有一种绘画中也常用渐变色彩,就是装饰画。

(提示:讲解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理解,阐述色彩的冷暖变化。)4.欣赏教材,观察分析。

(1)提问:观察这些不同的色彩推移作品,说说它们的色调特点。运用渐变色彩画出来的画与普通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小结:画面有十分奇妙的光感与空间感。5.讲解示范,明确要求。

(1)选择好渐变的色彩,想一想将这种色彩变成另外怎样的色彩。(2)颜料里不要随意加水。

(3)渐变色彩的第一格颜色就是直接挤出来的色彩,比如红色,然后慢慢地在红色里加入黄颜料,要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越往后黄色越多,最后一格就直接用黄色涂上。(4)不要涂出框格子外。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作业要求:

(1)在一排方格内完成三组色彩的推移。

(2)选用恰当的颜色,运用色彩推移的方法为空白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7.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色彩绘画中多尝试渐变色,并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进行欣赏、小结。

13、深浅对比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

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和对色彩明度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颜色本身的明度差别;

色彩明度较强和稍弱的示图; 同一题材不同明度对比图。教学过程: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和明度对比的知识。

2、提问:

(1)什么叫明度?

(2)你能指出你衣袖上色彩的不同明度吗?(3)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3、明度演示:

(1)让学生观察彩色纸条(红色),当我将纸条拉紧时,学生看到纸条上均匀的彩色。颜色没有深浅变化。(2)当我将彩色纸条折成弯形状后,再让学生观察,出现纸条的颜色与前次见到的不一样,让学生指导出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并让他们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3)让学生上讲台,自己挑选另一种颜色的纸条,按和的操作步骤进行曲演示,并指导该色纸变化的现象。

(4)屐基同探讨:一种固有色由于受光强弱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明度变化现象,使色彩产生一种节奏美感。

4、提问:

(1)我们从演示中发现色彩明度变化的现象,在绘画时如何反映?(2)如何使一种颜色出现不同的明度?(通过加白提高明度,加黑减弱明度。)

5、演示色彩明度的变化:

(1)先将纸面中间涂上本色,加白调匀后涂在本色左边,再加白调匀后涂在更左边。(2)用一支干净的笔加黑色小许调匀后涂在本色的右边,再加黑少许调匀后涂在更右边。

6、指导学生进行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

7、作业讲评。提倡多练习,并引导学生课外多动手。

8、全课总结。

14、水粉平涂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平涂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

2、掌握色彩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色彩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色彩的平涂知识,掌握色彩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知识和对色彩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教学过程: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平涂。

2、提问:

(1)什么是水粉平涂?

(2)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水粉平涂?

3、教师演示:

(1)画出树的轮廓。(2)画小草的颜色(3)涂树冠

(4)大红加白涂背景

4、学生练习5.评价学生作业

15、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

2、掌握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掌握色彩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知识和对色彩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教学过程: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2、提问:

(1)什么是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2)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3、教师演示:

(1)黑色画出房子

(2)湖蓝加白涂河水和天空(3)涂大树和房子的屋顶(4)涂小船

4、学生练习

16、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

2、掌握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掌握色彩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知识和对色彩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教学过程: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2、提问:

(1)什么是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2)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水粉勾线后水粉平涂?

3、教师演示:(1)绿色画出金鱼风筝(2)橘红加白涂风筝(3)涂蝴蝶

(4)群青加白色涂背景

4、学生练习

17、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

2、掌握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知识,掌握色彩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知识和对色彩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教学过程: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

2、提问:

(1)什么是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

(2)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油画棒勾线后水粉平涂?

3、教师演示:

(1)用油画棒画出小鸟和花草的轮廓(2)画出儿童肤色(3)各种颜色画出花草(4)画背景

4、学生练习

18、水粉画创作 教学目标:

1、学习水粉画创作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

2、掌握色彩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3、掌握水粉画创作知识,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水粉画创作知识,掌握色彩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知识和对色彩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教学过程: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平涂。

2、提问:

(1)什么是水粉画创作?

(2)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水粉画创作?

3、教师演示:(1)画出轮廓。(2)局部颜色(3)画背景(4)刻画细节

4、学生练习

4.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篇四

只要是准备撰写论文的就必须要先编写提纲,这是论文内容的一个架构。下面就针对论文提纲编写的正确步骤与方法给大家详细介绍介绍,还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给正在准备论文的学者们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一、如何编写提纲。

毕业论文的提纲,可分简纲和细纲两种类型。

简纲一般用标题式语言标出纲目要点,概括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列出主要的纲、目,写明分为几个部分,几个层次,及相应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结论等。简纲拟定时,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可以用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名目与相应的论点组织、串连起来,编成有机的序列即可。它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是,由于这类提纲的内容是高度浓缩的,除非作者事先深思熟虑,做到了心中有数,否则会在具体内容展开时遇到困难。

细纲不仅有框架,有纲目,而且有内容,有细目。换句话说,它在标明文章各部分标题的同时,还常用完整的句子把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出来。细纲需要写出的内容有:标题;序言要点;章标题;章标题下节标题(或节内容提示语);节标题之下层内容提示语;层内容要点及所用材料(论据、例证、数据、图表、公式的名称);结束语要点。必要时,对于部分之间联系、过渡问题,也应当用提示性语言或关键词标识出来。由于这类提纲具体详细,因此行文时就能依次展开,比较省时省事。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写作对象的难易程度、自己对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论文题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简纲还是使用细纲。由于本科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一般在万字左右,加上初学者需要细密排序,因此,最好是使用细纲方式,写出三级或四级纲目关系的布局安排。论文写作过程中,草拟初稿是文本初型生成的基础,所以需要精心打造。

提纲用序号排成逻辑序列。其间文字的表述可用标题式,可用句子式,也可二者交插使用。多数情况下,表示大小题目用标题式,表示内容用句子式。所涉材料自然不能“和盘端出”,而是标记出其名称,并提示出某书某页,便于寻查。

论文正文的纲目排列方式有交替式、队列式和纵贯式三种。

交替式意味着汉字序数词和阿拉伯数字交替出现,通用的方式是:一、(用于章标题);(一) (用于节标题);1、(用于分层内容); (1)(用于层内几点问题)。交替式纲目排列在文科论文中使用较为普遍。

队列式即用阿拉伯数字分级排列,章标题的编号为“1,2,……”;节标题的编号为“1.1,1.2, …… ”, “2.1,2.2, …… ”;层标题的编号为“1.1.1,1.1.2,……”,“2.1.1,2.1.2…… ”.队列式纲目排列在理科论文中使用较为普遍。

纵贯式不分级次,结构上除了开头和结尾,本论部分只用序数词单线排列,一排到底。它适应于细目繁多而相互之间呈平列关系的内容。序号用“一、二、三……”或“第一、第二、第三……”,内容繁杂的可达二三十条。这种写法在毕业论文中属于少数现象。

二、在提纲上进行反复的推敲修改。

初写论文者编写提纲时,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毛病:纲目不清晰,分类不妥当;各章节各自为政,关联性不强;整体思路上的逻辑关系不顺;不同论点相悖逆;前后论述出现重复现象;不同段落的笔调不一致;对矛盾不会思辨,出现片面;分类不准确;对例外没有排除;层次之间衔接不紧,过渡不顺,等等。在拟定提纲时就应注意此类问题,提纲写出来后,更要反复、细致地推敲,琢磨,调整,增删,纠正其中的问题,使之逐步达到完善。

推敲提纲时要考虑的问题有:框架是否完整?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分论点能否成立?论证有没有疏漏?小标题是否合适?题、文是否相称、符合?结构安排、章节划分在逻辑上是否合理?义脉联结是否紧密?有没有跳跃、过渡不顺的地方?材料安排是否恰当?

5.书签制作方法与步骤 篇五

【普通书签】

1、摘树叶:在校园内摘取叶子若干。

地点:由于校园内树木种类有限,所以一般在不高山进行采摘。

树叶种类:如果要制作大量书签,那么所摘得树叶以银杏和鸡爪槭为主,因为这两种树叶在校园的分布较多;如果只制作少量的话就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进行采摘。

树叶要求:1)因为要将所摘树叶进行压制风干,所以首先就要求所摘的树叶水分含量要少,以避免风干过程中发生霉变。

2)其次尽量采摘颜色鲜亮的树叶,因为经过风干后许多树叶的颜色都会变暗甚

至变黑,做出来的书签也就不好看了。

3)为使书签更加美观,摘树叶时可以注意摘要一些形状别致的树叶。

2、压制风干

将摘回来的树叶洗净擦干,再小心夹到书中即可。该过程需注意在同一本书中不能夹太多树叶,因为刚摘下来的树叶水分含量较多,夹得太密集容易发生霉变或影响树叶颜色。夹好后经常翻动书页,使水分尽快蒸发出去。

3、制作书签

自己设计底板,树叶压好后就可以将其粘到已经做好的底板上。除了按树叶原有形状进行粘贴外,还可发挥创意,用树叶拼出其它样子。

4、书签过塑

做好的书签过塑后能够保存更长时间。

【叶脉书签】

1)制作叶脉

叶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发生腐烂。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叶脉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的树叶制成叶脉书签。江安校园内主要以桂树叶为最佳。

工具与材料: 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天平、旧牙刷、镊子、水彩颜料、彩色丝线、氢氧化钠、3%双氧水、桂花树叶。

制作过程:

1.把约90毫升水倒入烧杯,在水中加入10克氢氧化钠,把烧杯搁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

2.把树叶浸没在溶液中,继续加热15分钟左右,用镊子轻轻搅动,使叶肉分离腐蚀均匀。

3.当叶片变色、叶肉酥烂时,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4.从清水里取出叶片,放在玻璃上,用旧牙刷在流水中轻轻地刷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刷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白色的叶脉。把叶脉片浸入3%的双氧水中24小时,使它们变成纯白色,再取出叶片,用清水洗净,沥去水滴。

5.叶脉片放在旧书或旧报纸里压干。

2)制成书签

自己设计底板,叶脉制作好后将其粘贴在事先制作好的书签底板背景上即可。3)书签过塑

6.清洁生产审核步骤与方法简述 篇六

清洁生产审核,也称为清洁生产审计,在国外也称为污染预防评价或废物最小化评价。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筹划和组织、预审核、审核、备选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方案可行性分析和方案实施6个步骤。当企业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后,为了巩固清洁生产实施的成果,还需要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通常,将上面6个步骤与持续清洁生产合称为清洁生产审核的7个阶段,现分别加以介绍。

一、筹划与组织

筹划与组织是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第一步,包括获得企业领导的支持、宣传动员和培训、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队伍、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等,这些内容主要由企业自己完成,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

1、取得企业主要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这样可以协调、组织企业各部门积极配合和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并在人、财、物等方面得到充分支持,以保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提出的清洁生产的方案易于实施,通过宣传,使企业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真正认识清洁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2、宣传、动员和培训

目的是使职工了解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和意义非常重要,通过宣传教育使职工转变观念,改变思维方式,积极投入到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去。开展宣传教育可采用黑板报、内部广播、闭路电视、专题讲座及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的重点是:

①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②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必要性; ③清洁生产审核的内容与方法;

④每个职工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中的作用; ⑤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需要克服的障碍; ⑥国内外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成功实例;

⑦本企业各部门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可能或已取得的效果及具体做法等。

3、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队伍

组建一个有权威的、掌握专业知识的清洁生产审计小组,是企业顺利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组织保障。审核小组基本任务: ①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②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清洁生产知识; ③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目标;

④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及时向领导和职工汇报实施情况; ⑤收集和筛选清洁生产方案,并组织实施; ⑥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⑦总结经验,制定企业(车间、工段、生产线)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4、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应包括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安排、人员配备及分工等。

二、预审核

预审核是在对企业生产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寻找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最大的部位,从而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企业清洁生产目标,并提出无费/低费方案的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1、企业现状调查和分析

企业现状调查和分析,包括收集企业有关基础数据和资料、实际考察现场、绘制出全厂生产工艺流程图等,以便确定污染物产生部位和了解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具体内容如下: ⑴资料收集:

①生产工艺资料;

②原辅材料、公用材料及产品资料;

③环境保护状况;

④其他资料:有关的财务资料,人员培训状况以及企业长期发展规划,产品发展战略等。⑵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是为了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核对和补充企业现状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制定清洁生产方案提供依据。

①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②确定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消耗及污染物产生量; ③③类比企业资料收集。

2、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 备选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①污染物产生量大、能源消耗大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 ②污染物毒性大或难以处理处置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 ③生产效率低、构成企业生产“瓶颈”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 ④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

⑤对工人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公众反映强烈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 ⑥事故多发和设备维修较多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 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方法:简单对比法和权重综合计分排序法。

3、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企业设置清洁生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①降低物料(原辅材料)和能量(水、电、汽)的消耗; ②提高产品收率; ③减少废物产生量。

4、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方案

无费/低费方案多是由于企业生产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而引起的,如水、汽阀门关闭不严,水损耗量大,物料堆放与储存不合理,计量设备不准确或损耗等等。

三、审核

审核是对预审核中已确定的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物料投入、生产过程、产品的产出和废物的产生等进行的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水平衡以及污染因子平衡等找出物料流失环节和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最终提出清洁生产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编制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应以方框和箭头的方式完整地标示出工艺过程进入系统的各种物料和产的产品、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或残液及其去向等,可以是一个单元,也可以是多个单元。

2、确定物料输入输出

⑴物料输入:对产品生产相对稳定的企业,可以采取从月报表经核实取其平均值的方法;对产品生产变化较大的企业,应选择生产量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数据。

⑵物料输出:输出的物料中有产品、副产品,此外,还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

3、建立物料平衡图和主要污染因子平衡图

①预平衡测算:根据实测或核算的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生产单元的预平衡测算。②建立物料平衡图:不同的工序对应不同物料的输入和输出,物料平衡图可直观地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

③主要组分平衡图:包括原料、产品、副产品、废气、废水、废渣。④水平衡图;

⑤主要污染因子平衡图(若污染物排入大气或在单元生产过程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应在图上注明)。

⑥能量平衡图:当某些行业某些生产过程的能耗与节能降耗成为主要问题时,应根据审核需要建立能量平衡图,以找出能量利用的不合理之处。

4、废物产生原因分析。

分析应从影响生产过程的8个方面进行:

⑴原、辅材料的能源的输入 ①生产工艺; ②设备; ③过程控制; ④产品; ⑤废弃物; ⑥管理; ⑦员工。

5、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方案

在进行物料平衡及对废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可以发现在加强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需进行大量资金投入,也不需进行论证和比较,属于无费/低费方案,应马上实施。

四、方案的产生及筛选

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及筛选阶段工作内容如下:

1、清洁生产备选方案的产生。

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发动职工,提出各种削减污染物量的方案; ②审核小组成员会同有关专家,参照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技术和有关指标提出各种削减污染物的方案;

③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鼓励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提出各种污染物削减的方案。

2、清洁生产备选方案的汇集和分类

一般来说,清洁生产备选方案设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原材料替换; ②生产工艺改进; ③设备更新与改造; ④生产过程优化控制; 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⑥加强管理。

将这些方案汇总后分类,因投资不同,效益不同,审核小组成员还要对这些方案按投资大小和世事难易程度初步进行分类,可分为:

①无费/低费方案; ②中非方案; ③高费方案。

3、清洁生产方案的筛选

方案筛选有简易筛选法和权重总分计分排序法两种方法,与预审核阶段确定审核重点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筛选因素不同。

简易筛选法:通过定性分析筛选,通常是由审核小组会同企业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专家就技术可行性、环境效益明显、投资费用合理和经济效益良好等几方面进行比较。

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权重因子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可实施性。

4、继续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方案

在方案筛选过程中,对于那些投资较少、见效较快的无费/低费方案,要继续实施,同时将开展预审核阶段以来提出的所有无费/低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五、方案可行性分析

对筛选出来的2~3个中费、高费方案进行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其内容包括:

①技术的先进性(与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相比较,编制生产流程图及其说明); ②技术的可靠性(有无实施先例); ③技术的实用性(能否解决存在的问题); ④技术的安全性(有无相应安全措施); ⑤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性能、价格等);

⑥对生产管理的影响(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 ⑦对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与培训)。

2、环境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

①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影响;

②排放污染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浓度; ③对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影响; ④是否产生新的污染物;

⑤排放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和可回收性;

⑥对区域环境容量的影响及是否符合当地环境法规和排放标准的要求。

3、经济可行性分析

分析的主要指标为总投资费用、净现金流量、投资偿还期、净现值及内部回收率。

4、方案的最终确定

将经过可行性分析的2~3个方案列表进行比较,从中确定技术、环境和经济上均为最佳的方案,此时确定的方案可为1个可为2个,视具体情况而定。

六、方案的实施

1、制定实施计划

2、筹措资金

具体包括:

①企业自筹; ②银行贷款; ③其他专项资金渠道。

3、方案实施 资金到位后,开始按计划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直至项目完成。项目完成之后还要进行跟踪分析,总结取得的环境效益以及实施清洁生产的经验,并与实施前相对比,列表说明清洁生产审核的效果。

4、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写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在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基本情况、预审核、审核、备选方案的产生和筛选、方案的实施等。

七、持续清洁生产

持续清洁生产内容包括:

1、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

要求:

⑴明确工作任务;

①组织收集不断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

②宣传清洁生产,并对企业职工进行清洁生产教育和培训; ③选择下一轮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准备启动新的清洁生产审核; ④负责清洁生产活动日常管理。⑵落实机构。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掌握,可考虑以下几种形式: ①单独设立清洁生产办公室,直接归属厂长领导; ②清洁生产机构设在环保部门中;

③清洁生产机构设在管理部门或技术部门中。

2、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①把审核成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 ②保证稳定的清洁生产资金来源。

3、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7.学校团体操创编方法与步骤 篇七

近几年,我区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每两年举行的校园文体艺术节的团体操表演规模阵容逐年增大,那么怎样使团体操从无到有,怎样来编排和训练团体操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学校团体操的编排与训练谈一下我个人见解。

团体操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他集体育与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融体育、舞蹈、音乐、美术为一炉,以体操内容及表现形式为主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表演项目。所以,在编排时应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一、制定方案

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表演方案,根据表演方案的要求,设计与创编表演的队形与表演动作,并绘制表演队形及编写表演动作的文字说明;设计并确定表演服装、道具的式样与色彩;创作表演内容所需的音乐。并进行分工创作、集体把关,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和个人创作的积极性。所以在创编时要考虑周到、细致,并力求在表现手法上有所新颖的表现形式。在创编前必须对要表演的团体操进行初步的整体构思。根据本次比赛的要求来确定本次团体操的类型,同时结合学校现状如资金问题、学生现状等设计团体操的动作、队列队形,选择音乐、服装及表演时的道具。

二、创编表演动作

团体操的表演人数多、场面大,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表演动作一般比较简单,但要整齐划

一、幅度大、对比性强、集体配合好、艺术性高并取得令人满意的表演效果,需要创编人员和全体表演者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

三、表演音乐的选择

团体操音乐既是从属于场上表演,但又是表演场上的指挥者,它能将成千上万的表演者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场上表演最为密切,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的现状就是先选好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情绪、节奏、长度等要求进行编操。现在团体操大多选择节奏感强、旋律清晰、高潮迭起的音乐或根据需要把几种音乐剪贴在一起。

四、服装和道具的选择

团体操的服装一般颜色都比较醒目,不宜用过渡色或杂色服装款式,并力求款式新颖独特,要有朝气、活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与主题相吻合。道具的选择也要符合整套操的主题,应与表演场地、表演者的服装的色彩相协调,不能有较大的冲突,还要操作简便。另外,确定服装、道具的质量还要考虑据本次比赛所预算资金而进行。

五、创编设计表演的队形

队形与动作是团体操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编人员应根据团体操的主题与风格特点,设计与编排所需要的表演队形和动作。在创编过程中,队形的设计与动作的创编是相互启发、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一般情况下,先设计队形,然后创编与之匹配的表演动作。根据内容的需要,先考虑有代表性的动作,然后再设计适合这些动作的表演队形。如果动作太多学生记不住,可以在不同的队形上重复以前的动作。但是无论怎样队形与动作都要充分服务于主题。

按照团体操的结构,每一场操均有入场队形、场内表演队形及退场队形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队形与动作都要精心设计,科学安排。

(1)入场队形:

新颖而独特的入场队形及表演动作,即能反应本场操的中心思想,又能体现不同的风格特点,还能扣人心弦地把人们带入团体操表演的意境中去。入场队伍可面向主席台方向从表演场地的后面进入场地,也可以从场地的一侧或者两侧入场,还可以从场地四角进入场内。另外,表演的队伍可以同时入场,也可以交替入场或者依次入场。而入场的队形、方向、路线及其方法则要根据表演内容的需要以及表演场地的具体条件予以安排。

(2)表演队形

团体操的表演队形及其变化时根据各场操的风格特点,情景变化以及主题思想而有目的设计的,并通过科学巧妙而有规律的队形变化,将表演者合理地安排在场上,并结合各种动作的表演,充分利用人多的优势形成一幅幅魂丽多彩,寓意深远的壮丽图案,它是构成团体操表演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表现团体操中心思想的基本手段。

表演中常见的队形有:散点队形、直线队形、带角的队形、圆形和弧形队形、综合队形与图案形。

(3)退场队形

退场是表演高潮的余波,又是表演的结束部分,队形应以简单、整齐、快速有序地推出表演场地为宜,给观众留下最后一个印象,同时还应为下场表演的入场创造条件。退场时根据场内表演的最后一个队形以及表演场地所提供的具体条件,退场队伍可向场地的前方、后方、一侧、两侧、斜角、四角或不同方向推出。

六、训练过程:

团体操的训练是整个工作的主要阶段,是实施表演方案完成表演任务的重要阶段,根据表演内容分阶段进行严格训练,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全部表演动作和队形及图案变化并达到表演的更好水平。

准备阶段:结合学校及班主任老师,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采取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从各个班级中选拔那些协调性好、身体条件好的学生参加团体操表演。表演动作的训练:

团体操的表演动作先采用单人讲解、集体配合示范的方法进行训练。也可以先对资质好的学生提前训练骨干培养,再让其对其他学生进行示范练习,以提高训练效率。

训练初期,每个动作讲解时先慢口令、一拍一拍地练习,待学生掌握动作之后再按正常速度完成动作,出现错误及时纠正,以利动作的正确掌握。训练动作与队形相结合时多采取集中训练、分区训练相结合,随时抠,及时纠正以提高训练效果。

3、音乐的训练:团体操中的音乐是主要的指挥信号,在一般情况下,从进场表演到退场,都是在音乐的指挥下进行。在训练的最初阶段,一般是依靠口令指挥完成动作。随着动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就要与音乐结合起来进行训练。训练应尽早与音乐结合,反复播放音乐,使训练学生逐步熟悉音乐节奏,掌握其旋律,同时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能轻松自如并富有激情地完成表演动作。

另外,在表演前一般为了圆满的完成好表演任务,通常在正式表演之前,需组织一次或一定次数的彩排和预演,通过预演培养学生在正式场地及面对观众的特殊环境下,沉着、冷静、轻松自如并富有表现力的去完成表演任务的实战能力。从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团体操的正式表演,使其做到万无一失。

8.小学生作文批改方法及步骤 篇八

第一步:学生自改作文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自己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但是,学生个人修改,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限于水平,文章中的毛病,作者常常自己看不出来。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复看审核,查找出标点、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并进行改正。接着从题意、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等方面来一个“回头望”,多问几个“是什么”或“怎么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从点到面,实事求是的评价。最后,对文章再次阅读,寻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最大亮点,或指出今后作文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在这样的自我修改,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达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

第二步:小组内互改作文

组内成员都完成作文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每一个组员的作文进行一一的共同阅读,共同修改。修改时要注意:

1格式是否正确。

2找出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

3找出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修改正确。

4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5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以上五点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修改后,组员再次阅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最后抄写在课堂作文本上。

第三步:各小组互改互评作文

互改互评课上,各小组间交换作文。同样,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四本作文进行一一阅读、批改。在以前的作文批改中,我首先对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批改。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规范性的批改符号,讲解具体的批改方法,从点到面,对典型作文进行全方位的改评。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别人作文的长处,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而且也使学生学到了作文修改的方法。

1、各小组互改的操作方法:

①格式是否正确。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不正确的要批语指出,并修改出正确格式。比如:书信、建议书等等格式。格式不正确扣2分。

②页面是否整洁。希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书面不整洁或书写不工整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要注意,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酌情扣2—3分。

③修改错别字。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写上正确的字。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④修改病句或语句不通。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写出病因在何处,再在文中进行修改,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⑤标点符号有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在组内时基本就解决完成,小组互换后只是再次检查并作扣分处理,一般经过第一次组内处理都比较好。熟练掌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⑥结合本次作文的要求,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⑦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⑧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⑨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⑩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组酌情减分。

2、各小组互评的操作方法

教师给学生写评语要实事求是,多写鼓励性的语言,多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学生批改时也应该教给写评语的方法。写评语时要多看到作文中的“闪光点”,对缺点、错误要注意评语的措词,提意见要具体,要重在鼓励,使有关同学容易接受。具体批改方法是:

①抓住训练要求。每次作文都要有训练重点,批改中要着重考虑这个重点。②抓常规问题,按照老师教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号进行批改。

③老师巡回指导答疑,学生有问题可问老师,也可查工具书自行解决。我一般鼓励学生小组配合自行解决问题。

3、做笔记,让学生有收获

批改或复阅其他组作文时,要求学生要边批边记,读完一篇作文后,每个组员说出自己的看法,一起互相讨论,商讨出最恰当的等级,再由记录员工整、认真地把评语、等级写在被评作文本上,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各小组在“小组讲评本”上:一是记录下被改评组各组员的等级;二是找出本次作文内容和书写“优、差”各一本;三是摘抄下被改评组内的好词或优美的语段;四是写出对被改评小组总的评价。学生通过观看、记录,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为以后写此类习作积累素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训练了组员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譬如六年级第一个作文是写大自然中的一员、音响和暑假生活,三个中选一个来写。雷智嵌写到:“这夏天夜中的雨是那么柔和、那么香甜,飘到田野里滋润禾苗,飘到果园里让果子变得更加香甜可口。如果你闭上眼睛,一会儿你再睁开,就会觉得眼睛湿润润的,一丝凉爽,非常舒服!那白茫茫、水淋淋、凉丝丝的雨,你用手去摸它,它便迅速地跟你来了个亲密接触。”李丹写到:“它像铁面无私的‘包公’,腾云驾雾地起飞了,慢慢地„„它随时都板着脸,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你看他那认真劲,又好像是在仔细查案,绝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黄蝶写到:“我是大森林中的一条小溪流,每天都生活得很快乐:有时踢踢水底的卵石,有时拍拍岸边的泥石,有时挠挠身边的小鱼„„”大自然在孩子们的心中是多么的纯洁与可爱!第二个作文是写“祖国在我心中”,郭丽写到:“滔滔的江水,滚滚的黄河,连绵不断的山脉,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山川雄奇,祖国的江河秀逸,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王孝红写到:“因为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因为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诧时代的风云;因为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抖擞神州的雄风;因为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一句句慷慨有力的语句,表达着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描写人物的作文中,翁明杰写到:“他如老鼠,胆小也;而我的朋友,粗心也,何人哉?莫急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黄玉熊写到:“她听了后像一只发怒的狮子,什么‘天马流星拳、超级旋风脚、超级鹰飞爪’三管齐下,不过还算好,如果她用上‘九阴白骨爪’‘降龙十八掌’足以使一个人‘缺胳膊少腿’;若她用上‘排山倒海’,就会使你‘高血压’‘痴呆症’百病齐发„„”李祖敏写到:“五年级时,我班来了一位新老师,她虽有点胖,却长得很漂亮;一副眼镜足以散发出她的智慧、能干和慈爱!一年多来,她‘文’能让你‘归隐田园’,‘武’能让你‘行云流水’„„她就是我们90后所说的另类老师吧,但‘另类’却没有固定的概念,只是一种感觉吧!她让我们六(2)班全体同学都真正体会到一个老师为教学、为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她就是霍老师,一位我心中的楷模,我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像她一样当一名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老师!”

4、让学生交流谈体会

小组批阅后,发还回原小组。学生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笔录的别人作文的优点,在组内交流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学生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

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采用小组之间学生作文互改互评,更有益于调动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而且每次交换的小组对象不同,使作文改评更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同时学生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也获得了一种做老师的神圣感。看着他们那严肃认真的态度,我既感动又高兴。

5、互评的评语

在作文互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寻找所批阅作文的亮点,如果有些作文实在无可圈可点之处,那就一定要给出具体改进方法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8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在“小组评讲本”上,各小组都写下了积极、鼓励的批语。比如:“你们小组的本次作文都有真情实感,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如龚自珍‘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如:“这次写‘祖国在我心中’,你们小组作文的‘肌肉’有气势,‘骨架’很清楚。但下次把字写工整就更好了。”还有的小组批语是:“你们小组写得很好,只是有两名成员没有适当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写人物加上这些会更好,希望你们小组继续加油!其中,王孝红写得最好,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都写出来了,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自己对好朋友的喜欢和友谊!

第四步 全班汇报交流点评

作文的互改互评在作文本上完成后,还有一项就是全班汇报交流点评。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地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地赏析,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的集体智慧的结晶。12个小组的汇报员,分别对以上在“小组讲评本”上评价记录下来的小组作文情况要一一进行全班汇报交流:

1.说出被评组作文内容、书写最好的是谁;内容、书写最差的是谁;

2.朗读被评组写的最优秀的一篇作文;

3.说出对这篇优秀作文的评价语

4.全班学生再次对这篇优秀作文或是对这个评价组进行补充评价;

5.老师最后对学生的评价作更高的补充点评

6.在12本最优秀的作文中再评选出前三名。

全班汇报交流朗读各组中最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又听了12篇佳作,每位学生在每次作文中就欣赏了20篇作文,丰富了自己的作文内容。而且全班汇报交流朗读使学生的思维再一次撞击,各种独特的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思想都会迸发出来,从而点燃更多的思想火花。同时,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缺陷,对于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处理欠佳,这就需要教师在总结时结合学生的汇报发言,有意挑起新的“战争”,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有的放矢地就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使交流得以升华。

第五步 审阅检测,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在小组批改和讲评活动中,老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学生完成本次作文的互改互评后,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评价;并随时做审阅记录。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评价,以发现学生收益。检测的方式大致有:1全班交流;2抽样检查;3个别交谈;4再次训练。以免个别组或个别学生投机取巧,不认真负责,确保合作互改互评的实效性。

9.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篇九

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题

二、收集、占有资料

三、确立论点,拟定写作提纲

四、撰写初稿

五、修改定稿

一、如何选题

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一般来说题目大小要适宜,或小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像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意见建议书。论文要求深刻和严谨。所谓深刻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所谓严谨就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层次清晰,语言规范。有的学员怕题目小了,难以展开分析,几句话就说完,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不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小题大做”,即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某一“小问题”,要多用些具体材料,图表、公式来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论文充实、丰满、具有说服力,又可以解决字数不足问题。题目大小适当,才能在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2、注意研究角度要有新意。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没有新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更谈不到创新,论文也就没有写作的价值,因此,确定研究方向只有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研究以前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研究过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的问题去分析论证,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才会见出新意。

3、要知己知彼。在选题中,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了解别人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那些方面的研究较薄弱,那些方面的研究尚待开拓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重复和雷同。

二、根据论题,收集资料,拟定论文提纲

题目确定之后,要在题目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收集材料。材料一般分为两类,即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可以到图书馆、资料室、理论性刊物、互联网上按分类目录查找。事实材料,可从图书、报刊资料中,自己亲身接触到的,他人工作经验,工作中的统计资料、案例等查找。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调查研究。收集材料要多积精选。选择材料的标准,最大限度的选择资料,应为必要的;最小限度选择资料,应为充分的。收集材料时应注意,真实性(出处;二手资料要与原始材料核对),具体性(数据、比例、比率要确切,不能含混),新颖性(新颖的材料才有新结论)。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收集资料既要有历史材料,也要有现实的材料;既要有正面材料,也要有反面的材料;既要有面上的材料,也要有点上的材料;只有全面地拥有材料,才有可能产生正确而富有创见的观点,展开深刻而周密的论述。

有了充分的材料,还要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资料进行推敲、筛选,留下最能反映本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提炼和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论点,明确拟定论文提纲。

形成论点时应注意:1)、论点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同时论点又要辩证,不能走极端;2)、论点要科学正确,不与常理和事实相背离;3)、论点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词,防止偏颇。

拟定论文提纲可以是简单提纲,也可以是详细提纲。简单提纲只是概括地提示论文的要点;详细提纲则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详细的列出来,这样写作时就能更顺利完成。

提纲可以采用标题式、提要式和图表式三种,一般标题式较为常用,用简洁的标题形式把论文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出来,同时这些标题可直接作为论文中各部分的小标题。

三、撰写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论文水平的高低和质量。

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

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讲清研究的动机、写作的理由、目的和意义、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等。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扼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也可以简要交代确定选题的过程和有关背景材料,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全文的旨要。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要求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要求内容扎实、丰厚。在论述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是由论据来说明的,论据又是由论点来统帅的。论点和论据是辩证的统一。在论述过程中,必须使论点和论据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使论据很好地为阐述论点服务。材料与观点要统一,把材料组织起来去说明自己的论点。论述层次要清楚,例如把问题分成三个论点,即三个层次进行论述。论述还要以可靠的例证,翔实的材料,优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论述的语言要生动、鲜明等。

要写好这一部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是明确新颖、深刻、严肃的。论点不管是否需要论证,都必须是可以论证的。

2、论点必须有材料的支撑,必须有可用来证明使其成立的材料。

3、论证必须根据论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论文结构形式,不同的论证结构形式,决定了本论部分的结构。

4、论证逻辑要严密。合乎逻辑的论证,别人是无法驳倒的。

结论是论文全文的总结,总体的结论,是全篇论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综合性概括,是论文的精华所在。内容主要讲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有何创新,解决了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还存在那些不足及质疑。还可以对自己和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展望,以及对有关人士致谢等内容。要求结论要完整、明确,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能与本论相矛盾,应与绪论呼应;对成果的评价要恰如其分,不能自鸣得意或借故贬低他人;语言应简洁、干净利落。

四、论文修改、定稿

正文初稿写好以后,考生应该多修改几遍,对整篇论文逐行逐句逐段反复推敲,检查每一个具体论点、论据、论证是否恰当有力,表达是否合乎逻辑,务求不留疑点,直到确实有说服力为止。

检查并修改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论点与论题的一贯性;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性;

3、论文的结构层次与逻辑思维的密切性;

4、论文的语言表达意思的准确性;

5、文章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性;

6、采用的数据、年代、人物名及地名是否准确;引用的注释、文献参考资料的列举是否真实恰当.经反复多次修改的论文,应再次送达指导老师审阅认可后,以指导老师签署同意定稿字样为止,该篇论文才算是完成了。

五、注意:

1、论文严禁抄袭,如果你一模一样整段照搬别人的论文达200字以上,论文就算抄袭,引用部分除外,如属引用,应在参考文献里注明出处。

2、题目不要太大,否则不易写好。

3、选题不要太陈旧,尽量写你在实践过程中有所感悟的东西。到时答辩时有话可说。

4、主题突出,层次要清晰。

10.新材料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篇十

一、机床的合理选用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①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②有利于提高生产率。③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工费用)。

二、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

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涉及面很广,在此仅从数控加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编程方便的原则

1.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在数控加工零件图上,应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保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性方面带来很大方便。由于零件设计人员一般在尺寸标注中较多地考虑装配等使用特性方面,而不得不采用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就会给工序安排与数控加工带来许多不便。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很高,不会因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而破坏使用特性,因此可将局部的分散标注法改为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的标注法。

2.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

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基点或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如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在图样上相切,但根据图上给出的尺寸,在计算相切条件时,变成了相交或相离状态。由于构成零件几何元素条件的不充分,使编程时无法下手。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与零件设计者协商解决。

(二)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1)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使编程方便,生产效益提高。

2)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因而内槽圆角半径不应过小。零件工艺性的好坏与被加工轮廓的高低、转接圆弧半径的大小等有关。

3)零件铣削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应过大。

4)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在数控加工中,若没有统一基准定位,会因工件的重新安装而导致加工后的两个面上轮廓位置及尺寸不协调现象。因此要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保证两次装夹加工后其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零件上最好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孔,若没有,要设置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孔(如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耳或在后续工序要铣去的余量上设置工艺孔)。若无法制出工艺孔时,最起码也要用经过精加工的表面作为统一基准,以减少两次装夹产生的误差。

此外,还应分析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等是否可以得到保证、有无引起矛盾的多余尺寸或影响工序安排的封闭尺寸等。

三、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一)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热处理要求等全面考虑。例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镗削、铰削、磨削等加工方法均可达到精度要求,但箱体上的孔一般采用镗削或铰削,而不宜采用磨削。一般小尺寸的箱体孔选择铰孔,当孔径较大时则应选择镗孔。此外,还应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要求,以及工厂的生产设备等实际情况。常用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可查阅有关工艺手册。

(二)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

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地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

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例如,对于孔径不大的IT7级精度的孔,最终加工方法取精铰时,则精铰孔前通常要经过钻孔、扩孔和粗铰孔等加工。

四、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一) 工序的划分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

程序编制人员在进行工艺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此外,编程人员应不断总结、积累工艺分析方面的实际经验,编写出高质量的数控加工程序。

一、机床的合理选用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①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②有利于提高生产率。③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工费用)。

二、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

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涉及面很广,在此仅从数控加工的可能性和方便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一)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编程方便的原则

1.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在数控加工零件图上,应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保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性方面带来很大方便。由于零件设计人员一般在尺寸标注中较多地考虑装配等使用特性方面,而不得不采用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就会给工序安排与数控加工带来许多不便。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很高,不会因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而破坏使用特性,因此可将局部的分散标注法改为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的标注法。

2.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

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基点或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因此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如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在图样上相切,但根据图上给出的尺寸,在计算相切条件时,变成了相交或相离状态。由于构成零件几何元素条件的不充分,使编程时无法下手。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与零件设计者协商解决。

(二)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1)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使编程方便,生产效益提高。

2)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因而内槽圆角半径不应过小。零件工艺性的好坏与被加工轮廓的高低、转接圆弧半径的大小等有关。

3)零件铣削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应过大。

4)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在数控加工中,若没有统一基准定位,会因工件的重新安装而导致加工后的两个面上轮廓位置及尺寸不协调现象。因此要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保证两次装夹加工后其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零件上最好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孔,若没有,要设置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孔(如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耳或在后续工序要铣去的余量上设置工艺孔)。若无法制出工艺孔时,最起码也要用经过精加工的表面作为统一基准,以减少两次装夹产生的误差。

此外,还应分析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等是否可以得到保证、有无引起矛盾的多余尺寸或影响工序安排的封闭尺寸等。

三、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一)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热处理要求等全面考虑。例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镗削、铰削、磨削等加工方法均可达到精度要求,但箱体上的孔一般采用镗削或铰削,而不宜采用磨削。一般小尺寸的箱体孔选择铰孔,当孔径较大时则应选择镗孔。此外,还应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要求,以及工厂的生产设备等实际情况。常用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可查阅有关工艺手册。

(二)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

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地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

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例如,对于孔径不大的IT7级精度的孔,最终加工方法取精铰时,则精铰孔前通常要经过钻孔、扩孔和粗铰孔等加工。

四、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一) 工序的划分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

比较集中,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工序。首先应根据零件图样,考虑被加工零件是否可以在一台数控机床上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工作,若不能则应决定其中哪一部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哪一部分在其他机床上加工,即对零件的加工工序进行划分。一般工序划分有以下几种方式:(二)工步的划分工步的划分主要从加工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较复杂的工序,在工序内又细分为工步。下面以加工中心为例来说明工步划分的原则:

1)同一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依次完成,或全部加工表面按先粗后精加工分开进行。

2)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按此方法划分工步,可以提高孔的精度。因为铣削时切削力较大,工件易发生变形。先铣面后镗孔,使其有一段时间恢复,减少由变形引起的对孔的精度的影响。

3)按刀具划分工步。某些机床工作台回转时间比换刀时间短,可采用按刀具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

总之,工序与工步的划分要根据具体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等情况综合考虑。

五、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一)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

1)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

2)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

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

(二)选择夹具的基本原则

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保证夹具的坐标方向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是要协调零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四点:

1)当零件加工批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可调式夹具及其他通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节省生产费用。

2)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

3)零件的装卸要快速、方便、可靠,以缩短机床的停顿时间。

4)夹具上各零部件应不妨碍机床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即夹具要开敞其定位、夹紧机构元件不能影响加工中的走刀(如产生碰撞等)。

六、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一)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工艺中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编程时,选择刀具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精度高、刚度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这就要求采用新型优质材料制造数控加工刀具,并优选刀具参数。

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和形状相适应。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加工毛坯表面或粗加工孔时,可选镶硬质合金的玉米铣刀。选择立铣刀加工时,刀具的有关参数,推荐按经验数据选取。曲面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但加工曲面较平坦部位时,刀具以球头顶端刃切削,切削条件较差,因而应采用环形刀。在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为取代多坐标联动机床,常采用鼓形刀或锥形刀来加工飞机上一些变斜角零件加镶齿盘铣刀,适用于在五坐标联动的数控机床上加工一些球面,其效率比用球头铣刀高近十倍,并可获得好的加工精度。

在加工中心上,各种刀具分别装在刀库上,按程序规定随时进行选刀和换刀工作。因此必须有一套连接普通刀具的接杆,以便使钻、镗、扩、铰、铣削等工序用的标准刀具,迅速、准确地装到机床主轴或刀库上去。作为编程人员应了解机床上所用刀杆的结构尺寸以及调整方法,调整范围,以便在编程时确定刀具的径向和轴向尺寸。目前我国的加工中心采用TSG工具系统,其柄部有直柄(三种规格)和锥柄(四种规格)两种,共包括16种不同用途的刀。

(二)切削用量的确定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量。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并应编入程序单内。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七、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在编程时,应正确地选择“对刀点”和“换刀点”的位置。“对刀点”就是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由于程序段从该点开始执行,所以对刀点又称为“程序起点”或“起刀点”。

对刀点的选择原则是:1.便于用数字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2.在机床上找正容易,加工中便于检查;3.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对刀点可选在工件

上,也可选在工件外面(如选在夹具上或机床上)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尺寸关系。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如以孔定位的工件,可选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刀具的位置则以此孔来找正,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工厂常用的找正方法是将千分表装在机床主轴上,然后转动机床主轴,以使“刀位点”与对刀点一致。一致性越好,对刀精度越高。所谓“刀位点”是指车刀、镗刀的刀尖;钻头的钻尖;立铣刀、端铣刀刀头底面的中心,球头铣刀的球头中心。

零件安装后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就有了确定的尺寸关系。在工件坐标系设定后,从对刀点开始的第一个程序段的坐标值;为对刀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X0,Y0)。当按绝对值编程时,不管对刀点和工件原点是否重合,都是X2、Y2;当按增量值编程时,对刀点

与工件原点重合时,第一个程序段的坐标值是X2、Y2,不重合时,则为(X1十X2)、Y1+ Y2)。

对刀点既是程序的起点,也是程序的终点。因此在成批生产中要考虑对刀点的重复精度,该精度可用对刀点相距机床原点的坐标值(X0,Y0)来校核。

所谓“机床原点”是指机床上一个固定不变的极限点。例如,对车床而言,是指车床主轴回转中心与车头卡盘端面的交点。

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应规定换刀点。所谓“换刀点”是佰刀架转位换刀时的位置。该点可以是某一固定点(如加工中心机床,其换刀机械手的位置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任意的一点(如车床)。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以刀架转位时不碰工件及其它部件为准。其设定值可用实际测量方法或计算确定。

八、加工路线的确定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编程时,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且效率较高。

2)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3)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减少程序段,又可减少空刀时间。度等情况,确定是一次走刀,还是多次走刀来完成加工以及在铣削加工中是采用顺铣还是采用逆铣等。

对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只要求定位精度较高,定位过程尽可能快,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路线是无关紧要的,因此这类机床应按空程最短来安排走刀路线。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刀具轴向的运动尺寸,其大小主要由被加工零件的孔深来决定,但也应考虑一些辅助尺寸,如刀具的引入距离和超越量。

在数控机床上车螺纹时,沿螺距方向的z向进给应和机床主轴的旋转保持严格的速比关系,因此应避免在进给机构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切削。为此要有引入距离δ1超越距离δ2。和的数值与机床拖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关,与螺纹的螺距和螺纹的精度有关。一般为2—5mm,对大螺距和高精度的螺纹取大值;一般取的1/4左右。若螺纹收尾处没有退刀槽时,收尾处的形状与数控系统有关,一般按45o收尾。

铣削平面零件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进行切削。为减少接刀痕迹,保证零件表面质量,对刀具的切入和切出程序需要精心设计。铣削外表面轮廓时,铣刀的切入和切出点应沿零件轮廓曲线的延长线上切向切入和切出零件表面,而不应沿法向直接切入零件,以避免加工表面产生划痕,保证零件轮廓光滑。

铣削内轮廓表面时,切入和切出无法外延,这时铣刀可沿零件轮廓的法线方向切入和切出,并将其切入、切出点选在零件轮廓两几何元素的交点处加工过程中,工件、刀具、夹具、机床系统平衡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进给停顿时,切削力减小,会改变系统的平衡状态,刀具会在进给停顿处的零件表面留下划痕,因此在轮廓加工中应避免进给停顿。

上一篇:永远的孩童满分作文下一篇:无线电a级考试题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