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现代诗

2024-08-24

朋友的现代诗(精选15篇)

1.朋友的现代诗 篇一

祝福朋友的藏头诗

朋友结婚祝福藏头诗

【明玲永结同心】

明已将心赠佳人,

玲语脉脉情谊深。

永度今生爱意真,

结发夫妻百日恩。

同舟共济渡红尘,

心心相依永不分。

【李鹏王安莹百年好合】

李氏佳缘一线牵,

鹏程似锦纳红颜。

王者无惧闲人语,

安享今生度华年。

莹莹君心两思念,

百花齐放携祝愿。

年深日久醉缠绵。

好人一生皆平安,

合家美满共团圆。

朋友生日祝福藏头诗

【祝王腊利生日快乐】

祝福今朝喜事添,

王子有幸话真言。

腊八难忘忆当年,

利剑出鞘一红颜。

生此良辰谢苍天,

日夜难忘壮志愿。

快把捷报众人宣,

乐知凯旋久未眠。

朋友生日祝福藏头诗

祝福应乘早,

你我任萧遥。

生活多烦恼,

日月轮次倒。

快意上云霄,

乐音寄纸鹞。

2.朋友的现代诗 篇二

笔者认为,学习诗歌应从语言入手,而教学现代诗,更要有现代诗的语言意识,并以此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

懂得理解现代诗诗歌语言,需要读者将公众语言观转变为诗歌语言观,具有诗歌话语结构的意识。公众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具有词典意义。但由于诗歌语言是一种创新,则不能完全按大家都懂的词典意义来理解它。有了这个意识,就能自觉地联想、想象、领悟、品味诗歌语言所表达的或暗示的意蕴。如笔者的诗句:“上帝的乳汁/从天而降/给我一个生长的方向”、“母亲/一部民间歌谣总集/沿着故乡的音阶/拾级而上”、“民歌体的身段拂花弄影/从男人的胡茬走进走出/放牧山风和羊群”、“云梯耸起我们的高度/月亮摄下我们站成的风景”、“我们相看泪眼/洒下几滴雁声”,等等,若只按公众语言及其词典意义便难以理解。

懂得现代诗语言是一种非常规语言或反常规语言,用常规的语法和语义是难于解释它的。其中朦胧诗、先锋诗、探索诗等,经常打破常规的语法要求,令人觉得这些词语不搭配,或者矛盾而不合常理,词语跟平时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而显得陌生。如:“鞭炮震动你长满青苔的耳朵”,若用常理去解释,就会理解为“耳朵里长青苔”这种谁也没有看见过的情况了。这就要求老师指导学生不拘于常规语法和常规语义去理解诗歌语言。

认识到一首诗的语言,并不全是反常规的诗歌语言(诗语),而是常规语言(常语)占多数,非常规的诗歌语言占少数,常语和诗语是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如:“心中渴见一个人/口上却说不要相见/只把相思化作笔底波澜/浪击远方的堤岸”。这一节诗中第三句诗的“相思”二字以上为常语,以下为诗语。常语多是叙述语言,是为诗语作铺垫的。常语是诗的枝干,诗语是花。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一首诗中的常语和诗语各是什么,并提取诗语加以联想、想象、玩味,结合常语挖掘内涵,想象其意境,从而让学生充分捕捉和理解诗意,并感受诗的美感。

要懂得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不能按常规表述或描写中的语言结构去理解。如:“有根却没有茎/有茎却没有叶/有叶却没有花/这是一种特殊植物/它的名字叫游子”(云鹤《海外游子》),诗人把海外游子比作水中无依无靠和很不健全的可怜之植物,或者有根无茎,或者有茎没叶,或者有叶没花。这种语言结构只有作为诗,才可能存在和被人接受,否则就是荒唐的。

要懂得诗人不是用一般书面的语言来与读者对话及交流感情,而是通过诗语(艺术语言)来与读者对话和交流感情的。诗语是诗人在诗中设计的一座桥,这桥越别致越好,且不是很直的,而是适应于诗人和读者在桥上看风景和谈情话,使读者流连忘返,桥缥缈隐蔽,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且又能够走通而非断桥。教学时要让学生到这桥上看一看“风景”,理解其中景与情的联系,领悟它的情趣、理趣、意趣、诗趣。

要懂得诗语与日常用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即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就算完满了,而诗语除此之外,还具有形象感与鲜明感或诗感。诗人把普通用语重新加以组合,使语言具有立体感,加深读者的印象。一般地,诗人要达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如“家具惊醒/影子逃散/散成骇人的鬼魅”,使“害怕”化成了形象,有了立体与动态的感觉。又如写离开故乡十年,母亲的思念,一声咳嗽,“摇落那一滴在眼眶/挂了十年的/倔强的眼泪”。眼泪挂十年,是动态的描写,说明母亲没有一天不思念儿子,但从客观生活现象上看这是荒谬的,不可能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看一首诗中用了哪些普通用语,又是怎样把普通用语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的,它有怎样的立体感,并充分想象它的立体感,从而在自己心中产生诗感,享受诗美,受到诗美的熏陶。

懂得有诗感的才是诗,教学时一定要抓有诗感的句子来理解。朦胧诗、先锋诗如此,生活流诗也如此。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世代代/太阳好像是平原上的庄稼人种的”,结尾一句属于诗感语言,能引起读者对庄稼人的各种联想,或表示同情,或希望他们改变这种境况,这些是诗感语言所包含的意思。而用日常用语写诗的“生活流”诗人(如教材所涉及的诗人韩东),他们的语言是很普通很自然的,也可称之为白描的语言,他们以描绘人的感情为主,《山民》即如此。

要能把握现代诗语言精练、形象、意义丰富、时空跨度大等特点。精练:现代诗包括整个现代诗歌,作者在定稿时一般尽量删去多余的字和句,少用形容词,少用排比句。在诗歌教学中要向学生点明诗的精练特征;形象:形象的语言是立体的,抽象的语言是平面的。如把“五月里我们要拿起锄头下地了”改为:“喧闹的五月/锄头开始敲打土地”,其中“敲打土地”就比“下地了”更具形象性,因读者由“敲打”可联想到一个人举锄又落下的情景及敲和打的声音。在教学中要多进行诸如此类的用词用句分析,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全面地欣赏诗歌语言;意义丰富:指语言不流于表层,不干瘪,而富有思想的内涵。如“墓碑和纪念碑/有时共同着一块石头”,教学时要对这类语言进行深层的多角度的挖掘,不必流于字面分析;时空跨度大:现代诗的句与句之间,常出现极大的断裂和跨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断裂空白处加以补充,对跨度加以想象,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

3.孟子诗教实践理论的现代价值 篇三

孟子认为,讲诗不能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诗句,不能因诗句而妨害对作者本意的理解,应当用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用意,这才能得到诗的本质。

他认为“不知其人”的交友之道同样适用于“颂诗读书”。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与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剔除孟子的“仁义道德”之念,“知言养气”中蕴含的长期奋斗涵养“正”气、切磋语言体味神韵的思想正是我们语文教育孜孜追求的目标。

总的来说,“知言养气”是浩然正气与语言表现凝聚为一的过程;“知人论世”是诗教理论的里程碑式建树;而“以意逆志”则是整体性理解文本的滥觞。孟子的诗教理论在今天的语文教学实际中仍有着实践价值。

(一)树立读者在文本解释中的主体能动性地位

在极富探究性的文本解释活动过程中,解释者被赋予极为自由的释义空间,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调动自己的一切生活积累、艺术经验和审美心理对释义对象作出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孟子“以意逆志”的思想首先肯定了读者作为自由个体解读文本的权利。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梦》,读者不同,领悟的“意”不同。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经学家看到的是“易”,流言家看到的是宫帏秘事,才子看到的是缠绵,革命家看到的是排满。这充分说明,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读者体验才最终实现的。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中那些统一的、标准答案的时代早应当成为历史了。著名语文教育家钱理群先生曾说:“我讲《雷雨》的时候,分析周朴园的性格,学生就很自然地说,周朴园是‘自私的、‘虚伪的,是‘伪君子。很简单化。我怎么讲,学生都不接受。后来我问学生,他们说高考就考过,是填写题,标准答案就是这样,少一个就不行。因此,我觉得中学语文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违背了文学欣赏的规律。”钱先生还说“在我看来,周朴园不一定是虚伪的,他的问题不在于虚伪。他是真诚地认为自己在怀念鲁侍萍的,见了鲁侍萍,他真的以为一张支票可以偿还三十年的痛苦。问题出在他想像不出精神痛苦(审美价值)和金钱(实用价值)之间的区别。但编写教材和教参的人认定这两点,规定全体学生要记住,这很荒谬,是摧残人才的”。两千多年前,孟子就看到了作为“说《诗》者”的“意”的重要性,而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上还有那么多忽视作品的意义、价值、作用等最终需通过读者再造才能实现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二)拓宽学生整体体验空间,避免“断章取义”

避免“断章取义”的前提是“知人论世”。鲁迅有言:“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这便指出了读者的阐释应当知人论世,应当是在文本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的合理生发,而不能是漫无边际地妄加揣测。“理解的前结构”是理解的必要前提。不了解文天祥颠沛流离,历经严酷考验却始终坚强不屈的受难史,又怎能感受《正气歌》、《过零丁洋》中的浩然正气所带来的感染力?不知道辛弃疾文武双全、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却一直壮志难酬的人生,又怎能理解他“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釚《词苑丛谈》卷4);又怎能意识到“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与其说是写对情人的追求,不如说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引梁启超语)的自白?语文学习的至境在于涵养人的精神,锻造人的气质,诗化人的品格,飞扬人的心灵。语文教师要多提供机会让学生拓宽生活空间,丰富人生经验,培养个性才华,提高审美情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三)训练学生“知言”能力,涵养“浩然之气”

阅读对话是多重互动的活动,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材编者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心灵沟通,是教师以文本为中介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活动。孟子的“知言”思想在今天仍放射着璀璨的光芒。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与鉴赏的评价”有对四类文体的评价标准。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中提到要关注学生“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中提到要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中提到要关注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在文言文阅读的评价中提到要关注学生“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些方面的要求与孟子所说的“知言”的具体内容:“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有着精神上的一致性。

在说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时,孟子为了说的更清楚,举例说道:“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 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后人耳熟能详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在功利化思潮泛滥的今天,真正做到锻造学生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自强的精神、自律的行为、合作的意识、宽容的胸襟,使学生具有我们中华民族之魂的“浩然之气”,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境界。但在涵养学生“浩然正气”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孔孟时期的语文课程开始,语文教育就是涵养语文能力、发展智慧结构、塑造美丽人生的有效途径。这也就是孟子诗教实践理论在两千三百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邓新华.“以意逆志”论——中国传统文学释义方式的现代审视[J].北京大学学报.2002,(4).

[2]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靳健.语文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5]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

[6]朱熹注.孟子集注[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87.

4.与诗交朋友教案 篇四

-------以诗会友,学写诗歌

【教学目标】

1、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喜欢诗的情感 初知写诗的有关知识。

3、学会捕捉诗的素材,有兴趣试着学写诗。【教学重、难点】 同上2、3 【设计理念】

通过积累━━阅读━━欣赏━━练写等环节,掌握诗歌的一些常识,通过大量阅读及欣赏诗歌,培养孩子们爱诗的情感,唤起孩子对美的渴望,继而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试着写作儿童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诗歌话题。

1.师:快乐作文,快乐成长,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欢迎大家跟郜老师一起放飞心灵,放飞梦想,一同开始今天的诗歌之旅。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相信同学们对诗不陌生,远到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近到现代的冰心、余光中、普希金等,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它的内容无所不包,涉及叙事、抒情、送别、怀古、咏物、山水田园„„特别是近代自由诗,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写起来并不难呦!希望今天的你,发挥聪明才智,发挥你的想象,也来做一次诗人。今天老师为同学设置了4关,看哪个同学能过关斩将成为今天的冠军。

二:认识诗歌,积累诗歌,欣赏诗歌。(幻灯片3、4、5)

第一关:诗歌交流大比拼。诗歌积累关。我们先来比一比谁积累的诗歌多,好吗? 让同学就平常接触到的诗歌,古典诗背出,现代诗读出。每首诗积累一颗星。小结: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诗真不少,搜集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老师相信你已经认识“诗”这位伟大的朋友了!那老师就要考考你们关于诗歌的知识啦。

第二关:诗歌知识我知道。诗歌知识积累关。(幻灯片6)(1)什么是诗?

简单地说,读起来让人愉快,让人感觉优美,让人爽心悦目,是真、善、美的结合,这就是诗。

(2)诗歌的种类有哪些?

a、古典格律诗歌:4言、《关关雎鸠》5言、《松下问童子》7言《渭城朝雨浥轻尘》 b、现代自由诗:我们学过的《乡愁》

(3)诗歌的节奏?就如我们唱歌打节拍一样,诗歌注重节奏,满足人们审美需要。其次,诗歌十分重视韵律,即平时我们所说的“押韵”

a、古典诗歌注重对偶: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的“青山”对“白水”,“横”对“绕”,“北郭”对“东城”。

b、现代自由诗也注重押韵,有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乐美感。

(3)认识儿童诗:它是现代自由诗的一部分。儿童诗中充满着浓郁的童趣,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的话语常常充满了童趣,成长中无意识的小动作里溢满了童趣,甚而解决小问题的方式、角度在大人看来也有忍俊不禁的童趣。如《月亮》请欣赏(幻灯片7、8)

朗读并回答:作者抓住了什么景物?哪些是联想的诗句?

在诗中,作者抓住在看到月亮时的场景展开联想:月升(贴上去的)、月落(胶水不牢,被风吹掉),写成了意味深长的童诗。这充满孩子气的天真语言,将月亮的来去描述得意趣横生,我们好像听得到“小弟弟“为自己聪明的想象而发出的得意的笑声呢!

第三关,我会赏析它。诗歌欣赏大比拼。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谁的眼光更高、更远。欣赏老师提供的现代自由诗。(幻灯片10---19)

1、《上学的小路》

1)、这是一首写山村孩子的诗歌,开头写山间小路的崎岖,用了“密密”、“重重”、“深深”等叠词,突出孩子们上学路上很_。

2)、诗歌接着转换角度,写孩子们在上学路上如何寻找乐趣,用了_、_、_、_等动词,写得惟妙惟肖。

3)、诗歌通过_和_两相对比,山村孩子们那种乐观向上、勇敢的品格跃然纸上。4)、读了该诗后,你有何感受? 5)、按“艰辛、快乐”把诗分成两节。

2、《春晓》

1)、用“//”或“/”在诗行中标出停顿时间的长短,体会诗句的节奏。2)、本诗哪几句押韵?押什么韵?

3、《雾》

诗歌扣住“雾”与“_、_”三者间的联系,一开始就为我们刻画出“雾”很_,“山”很_,以及“雾”骑“山”的_关系;难怪雾女儿怕她。全诗令我们在感受大自然_之美的同时,也很自然地联想到小孩_的性情。

4、《妈妈的眼睛》

母爱是永恒的主题,而《妈妈的眼睛》这首儿歌独辟蹊径,他看似写妈妈的眼睛,实际上通过妈妈的眼睛来写妈妈对孩子的爱。“妈妈的眼睛是安乐窝”“孩子你总在里边躲”这些诗句,都很明显地表现出妈妈对孩子深沉、温馨的爱。

5、《校园鸟鸣》

一首短小的诗就描绘出一个书声琅琅的校园。诗就是这样的,在短小的文字中倾诉出诗人独特的发现,在短小的文字中驰骋着诗人奔腾的想象。你看,诗人把同学们比作小鸟,把他们学年拼音、读语文比作了鸟鸣,多有意思!而鸟鸣犹如琴声悠扬、泉水清唱,多有韵味!

6、《露珠》

一首短小的诗就描绘出一个书声琅琅的校园。诗就是这样的,在短小的文字中倾诉出诗人独特的发现,在短小的文字中驰骋着诗人奔腾的想象。你看,诗人把同学们比作小鸟,把他们学年拼音、读语文比作了鸟鸣,多有意思!而鸟鸣犹如琴声悠扬、泉水清唱,多有韵味!一路积累,一路欣赏,畅游在诗歌的海洋里,相信你跟老师一样,在快乐中度过了美妙的一节课。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三:习作指导。(幻灯片20)

上堂课我们积累了那么多诗歌,知道了关于诗歌的一些知识,同时也欣赏了那么多充满童趣的儿童诗歌,你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了?如何才能写出自己喜欢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1、诗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动植物等均可以用凝练的、有韵律的语言表达。如我们以上所欣赏的诗歌。

2、诗歌的表现手法:拟人、比喻、夸张、象征、丰富的想象、联想等。

3、格式:押韵、有节奏

四、情景设置,练习诗歌。

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树》或《黑板》为题,单独或同桌合作完成一首小诗。教师和同学共同评析后,出示(幻灯片21---22)五:引发写作需要:

第四关:我来学写诗。写作关。

儿童诗洋溢着浓郁的童趣,天真的语气,意味深长的诗句,它贴近我们的生活,你想把你看到的现象情景用一首小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吗?来试试吧!爱因斯坦说:“人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想象力,想象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没有翅膀,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不起来。今天就看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把你的诗作展示出来让我们欣赏吧。题目自拟或以“黑板、粉笔、荷花、苹果、春雨、树”等均可。六:诗歌评议,欣赏学生作品,鼓励为主。

七:评出今天的诗歌冠军。表现积极获得3星以上者均获小印章奖励。

同学们,诗让我们快乐,让我们享受到了美的节奏,美的韵律,让我们学诗、爱诗、并

努力写好诗吧。

八:板书:

怎样写儿童诗:

5.秋天的现代诗 篇五

1、《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2、《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r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3、《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

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4、《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5、《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

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

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6、《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

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

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7、《写给秋天》

是默

一弯月色

少女的光眸

醉了江山

尽了人间

丰腴的谷穗上

尘封了时空的扉页

池菏的花瓣里

飘出了季节的丰歌

一缕清风

佳丽的心声

经天拂地

情溢四方

别在枝间的花果

聚结了温度与热情

挂在河边的烟柳

诉说着不谢的悠悠气息

一道秋水

艺人的甘露

长烟笛声

千转百回

拈朵微笑的花簪

轻抚真诚坦荡的笑容

任精挑选的脂粉

走近云裳为你助妆

穿尘而过,涉水而来

一次回眸,一声问候

如草儿载不动的玉露

拾起你斑驳游离的浮影

盘桓心间

聆听风雨呢喃

夜阑珊,人无眠

一醉千年

枫桦伴影

丹桂飘香

掬一棒水月盈眼眸

摘一枝月桂秀掌心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秋林映落日,天边酡红如醉

那一泓浓情

温柔了一世的清凉!

8、《这个秋天,你来了!》

紫藤晴儿

也许这是秋天的高潮

枫叶因此也红了一地寂寞

用最暖的色调背起山峦

在冬的渡口移步

我一如秋天的叶子

夜霜湿漉漉,鞭打我的坚守

白雾尽染我的绿意

岁月错乱了经纬在深秋处

安泊一杯烈酒的马驹,

四肢直奔山谷

满腔的红回荡一面旗帜

以秋的风标招摇

在野花繁荫下清清流水

浊洗尘世的浮澡

这个秋天你来了

一山的风情尽你拥抱

一棵山楂树流馋欲味

酸涩的流年在泪光中倒影

一只麻雀啄破了石榴

半边红将晶莹裸露一整个天空

我穿起那花边的裙

在秋波中与你同舞,将秋声淹没

9、《秋天》

桑榆

一直以来很喜欢秋天,

喜欢它的不温不火,

喜欢它的宁静,它的缜密。

秋风起,河水起涟漪,

枯黄的落叶,一片一片摇曳而下。

秋雨绵绵,

五彩的伞群组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乡间的田野甚是壮观,

成片成片的包谷杆舞动着长长的衣袖在风中翩翩起舞,

庆贺着今年的好收成。

红红的苹果在枝头翘首以待,

摘果的大妈望着一个个硕大的苹果眉开眼笑。

10、《秋天的歌》

青城明姿

从池塘里掬一捧清凉

从果园里捎一股醇香

秋来了,唱着一支金色的歌

来到城里,来到村庄

没有春风杨柳的得意

没有落红飘零的忧伤

没有如火骄阳的狂热

没有寒霜飞雪的冰凉

你唱远行的艰难和苦涩

但并没有失望和悲伤

你唱秋收的喜悦和满足

但并没有自负和狂妄

啊,面对遍地黄花

满园桂香,秋风啊

我想和你一起唱

11、《秋天来了》

小荷

想要寻觅

最妖娆的色彩

描绘你的华丽

涂鸦我的痴迷

想要找到

最深情的文字

记录你的柔情

倾诉我的衷情

想要用尽

最美好的时光

追随你的身影

铭刻我的记忆

还要守候

你的芬芳你的明媚

你的落寞你的枯萎

你的所有

是我看不倦的风景

我不知

怎样的欢欣

不负你的来临

我须用

怎样的珍惜

挽住你的手臂

我的爱恋

经年累月

在冬春夏背后沉寂

每次挥别

开始遥望

下一轮回与你相遇

12、《秋天》

竹观月

枫叶的叹息

在两场雨的相拥里

愈见深沉

一个深夜

白露挽着落英

悄然来临

悬崖上的木雕

躲在仲夏的残卷下

和海浪吻别

大雁飞过的

门前躺着一条

被岁月阻隔

残废的河

九月的松花香

被旧木窗娶回了家

13、《秋天来了》

竹观月

树叶黄了,秋天来了

天也旧了,梦也凉了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

风都哭了,弦都断了

月儿弯弯,水儿涓涓

白荻秋霜,一曲幽蓝

夜上阑干,花开半晚

心之所向,人之所往

14、《秋天的感慨》

ZJK大雪

好啊,

你终于来了!

我被你微笑拥抱,

你的热情,让我稍略有一丝寒冷。

或许我毫无准备,穿上秋衣的锦袍。

突然的一切,丝毫没有让我感到。

百年的树妖,

在风儿的倾诉下来晃的指点秋到。

小伙来的清早,

一堆堆刚过滤的沙子,

从他手里付出,

那副乐观的面孔,

传感着沉默――秋色大地一切安详美好。

玉米地披衣的骨子里,

闪烁着玉米金色的荣耀。

快要枯死的花丛中,

诱因着无数的麻雀,

挑逗着虫子,玩起了迷藏。

枝立的喜鹊幸福的高唱,

也许是想……

给世人传递什么吉祥。

习惯自由的孤鹰,

盘旋在高空,

猎视着敌向。

三间陈旧的瓦屋,

一位胡思的人,乱想的心――

拭目着天空,以待着花朵的白云,

生在他的眸子里。

等待着……

夏在秋消了度,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一阕都年迈已尽,

幸福迎接美好的夕阳红。

15、《秋天的声音》

相拥取暖

凝望秋天

摘一片

北京香山的

红枫

别在

秋意渐浓的

胸襟

绽放

一朵

没有花香的

感觉

谛听

夏日

生机盎然的

余温

传递

着一个季节的

智慧

关于

你的

毋须诠释

落英纷纷

重新

抒写大地的

个性与风格

于是

试着起草

怡然自得的

诗句

那是

和着秋天的

声音

16、《走进秋天》

悠悠对小河

我行走在秋天的原野上

农民老大爷黝黑的脸

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红彤彤的高粱穗

黄灿灿的玉米棒

稻谷满园香啊

同伴们

快过来看呀

田地里

那劳动的姑娘小伙子

汗流浃背飞舞的场面

还幸福的放声歌唱哩

此时

我多想呀

拿出纸张

用七彩笔

写下这五彩斑斓的诗章

农民们的欢笑啊

才是这个世界上面

最温暖的景象

这个秋天

我走进了希望里

17、《那秋天的雨》

刘恒武

秋天的雨,

清凉的雨;

雨中跳起自由的舞。

秋天的雨,

有风的雨;

雨中飘起如丝的画。

秋天的雨,

深思的雨;

告别了夏日的风情。

秋天的雨,

热闹的雨;

雨中有那唱歌的鸟。

秋天的雨,

丰收的雨;

浇开了丰收的果实。

秋天的雨,

多情的雨;

宛如那多情的少女。

秋天的雨,

生命的雨;

滋润了大地和万物。

秋天的雨,

清新的雨;

清新了如画的世界。

秋天的雨,

真诚的雨;

没有那虚假的情爱。

秋天的雨,

感悟的雨;

笑着看那冬的到来。

秋天的雨,

人生的雨;

雨中升起喜庆的红。

秋天的雨,

苍天的雨;

苍天张开美丽的脸。

秋天的雨,

平凡的雨;

献给百姓热情的心。

秋天的雨,

如诗的雨;

雨中绘出如诗的画。

秋天的雨,

播种的雨;

播种起那春的希望。

18、《秋天的颂歌》

刘恒武

秋天,

果实的秋天;

收获着那丰硕的果实。

秋天,

清爽的秋天;

经历了那春夏的洗礼。

秋天,

靓妆的秋天;

有美丽的蓝天和白云。

秋天,

欢乐的秋天;

唱起了那欢乐地歌谣。

秋天,

灵感的秋天;

激发了那创作的热情。

秋天,

感悟的秋天;

迎接着那冬天的到来。

秋天,

多情的秋天;

像那温柔多情的少女。

秋天,

希望的秋天;

响起了那希望的号角。

秋天,

豪迈的秋天;

荡漾起那豪迈的激情。

秋天,

知识的秋天;

宛如那碧蓝色的大海。

秋天,

感动的秋天;

洗刷了那愚钝的心灵。

秋天,

努力的秋天;

迈开了那拼搏的步伐。

秋天,

有爱的秋天;

像那奔向大海的黄河。

秋天,

幸福的秋天;

迎来了那秋天的喜雨。

秋天,

奋进的秋天;

唱起了那奋进的歌谣。

19、《如果这是秋天》

陈哲夜

曾经,我们是天堂飘来的枫叶。

曾经,我们是一些跑动的脚印,

但这种跑动终止于我们出生那天。

拧紧树根的水龙头,

那些流往北极星的溪水传达着我们的善意。

他躺进坟墓,

他死去,不是因为疾病和衰老,

而是因为干枯。

一种没有表情的情绪在雨中徘徊,

当你仰起头的时候,你的脸庞便往下滴落,

当一切过去,天空只留下一双灰色的翅膀。

歌声作为一个结果而呈现,

我们用蘑菇的耳朵探听它的调性。

如果这是秋天,

每个人都应释放出那些五光十色的囚徒。

20、《遐想秋天》

竹籽籽

当炎炎夏日伫立窗前

我如期开始遐想秋天

秋天它原来一直

是个懵懵懂懂的季节

我还未曾把双手来伸

它已裹住了我的全身

夏天的风吹去了秋天

撩着朦胧的睡意垂帘

足迹偷偷游走我的梦匣

笑容悄悄逗留我的脸颊

冬天过去春天依然料峭

夏天垂暮秋天别样清高

我开始遐想秋天

想它枫叶如霞的红艳

想它稻田如辉的金

想它炎夏后的深沉积淀

想它风华中的如梦幻变

落叶使它豪情飘逸

落叶又使它沉思伏地

原来秋天

它让我思潮涌动

浮想翩翩

我对它情有独钟

依依念念

如果渴求它不再走

6.励志的现代诗 篇六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精选励志的现代诗二: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是一只小小鸟

没有孔雀华丽羽毛

稚气还未脱净

哪能经得起鹰的

袭扰

我是一只小小鸟

屋檐下我尽情喧嚣

我在妈妈怀抱

哪怕只会上树的

老猫

我是一只小小鸟

成长中不知道烦恼

面对自由飞翔

我能怕无所谓的

天高

我是一只小小鸟

可谁又知道我最后

竟被无知孩童

没有任何理由地

7.现代禅诗初探 篇七

20年代初期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在思想上更接近禅宗。在他的《我和诗》一文里, 他介绍了自己与哲学和诗歌结缘的经过, 其中说道, “秋天我转学进了上海同济, 同房间里有一位朋友, 很信佛, 常常盘坐在床上朗诵《华严经》。音调高朗清远有出世之概, 我很感动。我欢喜躺在床上瞑目静听他歌唱的词句, 《华严经》词句的优美, 引起我读它的兴趣。而那庄严伟大的佛理境界投合我心里潜在的哲学的冥想。我对哲学的研究是从这里开始的。”宗先生的这段经历对《流云》小诗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创作《流云》时, 先生在“静寂中感觉到窗外横躺着的大城在喘息, 在一种停匀的节奏中喘息……在绝对的静寂里获得自然人生最亲密的接触”。“一时间, /觉得我的微躯, /是一颗小星, /莹然万星里, /随着星流。//一会儿, /又觉得我的心, /是一张明镜, /宇宙的万里, /在里面灿着。”这首《夜》写仰望星空的微妙心理变化, 并赋予这一变化以灿烂的诗意的表现, 引起人们对于人在宇宙中地位的悠长的哲学思索。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仰望星空而终于悟道, 西方的哲人也有静夜独处对空沉思的习惯。杰出的诗人和哲人往往集于一身, 因为他不仅有丰富的人类共同情感, 也有深刻的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

徐志摩、林徽因都曾留学西方, 但他们自幼受过传统思想的熏染, 其诗同样也有含蓄的“禅寂”意境。梁启超在著名的《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阐述过佛教对现代中国复兴的重大作用, 所论或有夸大之词, 但由此可见他对佛学的重视。而徐是梁颇为欣赏的得意学生, 林徽因又是梁才貌双全的儿媳。泰戈尔诗作多充满了“爱”和神性之美, 也有释迦的献身精神。他的《飞鸟集》、《园丁集》都有泛宇宙之爱的灵光闪烁。我们知道艺术创作中灵感的倏忽即逝和佛教禅宗的“顿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林和徐两个年轻人在梁启超和泰戈尔两个东方智者的影响下, 也有一些表现“灵之颤抖”的诗歌, 如徐志摩有一首《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当他听到天宁寺的礼忏之声时, 他感动于那种人间没有的境界, 犹如听到“初夏的第一声鹧鸪”、又犹如“热带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铃声, 轻灵的, 在远处响着, 近了, 近了, 又远了”他赞道, “这鼓一声, 钟一声, 磬一声, 木鱼一声, 佛号一声——乐音在大殿里, 迂缓的, 漫长的回荡着, 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和了, 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 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他把这声音称为一种“大和谐”, 是“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这是直接写对于寺院梵呗忏诵之音的主观感受的, 表达了诗人在这宇宙庄严谐和之声中心灵的颤动。

林徽因的诗歌更多一些女性的细腻体验, “夜、灯、星空、光、影、花、梦”等成为其诗歌中经常涉及到的物象, 表现“禅寂”的诗作就多一些, 如《昼梦》“昼梦/垂着纱, /无从追踪的情绪/开了花;/四下里香深, 低覆着禅寂, /间或游丝似的摇移, /倏忽一重影;/悲哀或不悲哀/全是无名, /一闪娉婷。”还有《冥思》、《空想》、《静坐》《记忆》、《山中一个夏夜》等都是作者在寂静中获得的细微感受, 如果没有灵敏的感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很难表达得如此形象。另外, 《莲灯》和《题剔空菩提叶》是直接采用佛教常用物象入诗的, 而《中夜钟声》则采用优美的形式突出了钟声的悠长和回音:“钟声/敛住又敲散/一街的荒凉/听——/那圆的一颗颗声响/直沉下时间/静寂的/咽喉。”林是建筑家, 在考查中国的古代建筑时, 直接接触了众多的古刹佛像, 面对庄严凝重的大殿佛像, 她每每肃然起敬, 心生玄思。

废名是新诗人中独特的一个, 他偏爱佛理, 自己也打坐参禅, 往往有妙悟。所以他的诗最难懂, 是典型的“现代禅诗”。他的诗作不多, 但类似禅宗公案般耐读。比较好懂的是他的《街头》:“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驶过, /乃有邮筒寂寞。/邮筒PO/乃记不起汽车的号码X, /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 /汽车寂寞, /大街寂寞/人类寂寞。”这首诗突出表现了现代人在都市的寂寞情绪。古人也有寂寞, 却是“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式的。当“汽车”和“邮筒”出现在古皇城北京街头时, 现代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可现代人的寂寞不再是那种相思不得相见的无奈和凄美, 而是一种茫然无着的焦虑和机器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无所适从的困惑。废名抓住了街头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事物, 在看似漠不相关的一组事物组合的街景中传达了人类共同的现代感受。但这种感受是他以局外人身份“静观”的结果。他的人生宇宙观和审美观不同于同代人, 而是更多得益于东方古老哲学与禅宗及美学的睿智与敏慧。他的《星》、《十二月十九夜》、《妆台》、《花盆》、《灯》、《画》等诗也有深刻的佛理禅趣。

卞之琳的许多短诗如《断章》、《雨同我》、《寂寞》、《圆宝盒》等都以智慧之美取胜。《投》是《雕虫纪历》中的一首。从写小孩子投石头玩, 想到“说不定有人, /小孩儿, 曾把你/ (也不爱也不憎) /好玩的捡起, /象一块小石头, /向尘世一投。”这首诗以“小孩子”为诗人的观照对象, 表达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层思考。这两“投”, 小孩子都在其中, 只是在前一投里, 他是投石人, 而在后一投里, 他是被投掷者。投石头时的他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但这个“由自己做主”必须在生命产生之后。在没有生命时, 无所谓做主和不做主。人都属于“不由自主”的, 既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 又不能决定投生到怎样的环境。而当人有了思想开始厌倦生命时, 生命的存在已然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生命的偶然性总让我们无可奈何, 所以诗人用“随地”“好玩”来修饰那不同的“一投”。

其他如吴奔星、赵萝蕤、何其芳、李白凤也多化古诗意境入新诗, 以“静默”的观照来统摄诗歌的灵魂, 因此具有了无言的禅寂。

综观这一时期的现代禅诗, 其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刚刚突破旧体, 音韵上比较和谐, 内容多反映个人对于社会人生宇宙的关注。带有比较浓厚的古典诗风。诗人“静观”的创作心理类同禅宗的“观心”, 故其诗歌氛围多寂静悠远, 因柔和有余而呈现出玲珑之美。

摘要:新诗和传统诗歌有截然不同的体式, 但并不意味着新诗与传统诗歌完全背道而行, 例如传统诗歌里的禅道精神从新诗初创就时时隐含在诗歌文本中。本文仅就其中的部分诗篇进行例证, 以抛砖引玉, 引起更多关于新诗和传统诗歌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周良沛选编.《徐志摩、林徽因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

8.小学现代诗教学策略 篇八

一、了解写作背景,把握情感基调

“诗”者,皆为感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相对于古诗词的温柔敦厚、含蓄隽永,“现代诗”则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景陈述,表达起来相对情感明晰,易于理解,但要领会其精髓,都离不开对于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由于这些作品是作者在特定时间、特殊境遇的灵感迸发、情感宣泄,因此掌握了这些背景,对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并增进对诗歌的理解作用重大。

二、注重作品诵读,培养良好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必须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读的方式要多样,合作读、齐读,可以读出诗的气韵和气势;个人朗读,可以读出诗歌的深层情感和个人理解。同时朗读也要体现出层次感:初读,读准字音、节奏,感知诗情;再读,读出诗味,品味情感;品读,产生共鸣,感受诗歌的独特韵味。在琅琅读书声中,使无声的文字变得有情感,使有限的语言富有活力,学生领略到汉字表达的奇妙效果,初步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息,并逐渐提高对于现代诗的阅读欣赏能力。

同时,教师重视范读的作用。教师对诗歌理解后的真情朗诵,再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增强对于诗歌节奏、韵律及美妙音乐的感受力,更能激发起学生模仿、朗读的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进一步的朗读、品味中,增强对诗歌的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尊重独特见解,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启发和熏陶。对于同一首诗的理解,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应该在品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教学诗歌《锁不住的心》时,围绕问题“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学生们谈论自己的看法。有的读出了“我”被锁在家中的无奈,有的读出了“我”对于自由的强烈渴望,有的读出了孩子的天真无邪,还有的读出了妈妈对孩子的不理解、专制。孩子们结合诗句,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时,只要合情合理,教师都要给予积极肯定。

四、创设教学情境,品味诗歌韵味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要让学生领略到情景交融其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现代诗教学的难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教学形象起来。好的现代诗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诗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诗歌文化的熏陶,更能够使他们受到“语文味儿”的浸润。在教学《纸船寄母亲》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冰心赴美留学的情景:在滔滔海浪声中,唯有茫茫大海,飞翔的海鸥,冰心在亲近自然、复苏童心的环境下,却缺少了最爱的母亲的陪伴,浓浓忧伤、深深思念顿时在教室里荡漾开来。情境的恰当渲染,为学生进一步走入诗人情感世界,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和契机。

五、扩大课外阅读,积淀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新理念强调:教师教学,不能教教材,而要用好教材,就是要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对于现代诗的教学,我们不能就诗教诗,要勇于把语文课堂上的视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把课堂学习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中。要在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和生本对话中,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前对作者及背景的了解,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知识;学完诗歌后,教师可以对诗人的其他诗歌,或同一主题的其他诗歌进行相关拓展。经过一次次积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逐渐提高,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也渐渐的厚重起来。

六、强化描摹仿写,培养文学气质

现代诗篇短小,内容丰富,描述富于跳跃,回味无穷,读起来朗朗上口,描述的内容及抒发的情感,都较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容易理解。所以诗歌中的一些精彩片段,甚至是整首诗,教师都可以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或理解,进行适当的仿写。如,教学《海上的风》时,由于诗句亲切自然,形象生动,我安排了仿写,孩子们展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作才能:海上的风是音乐家,它一来,就奏起动听的交响乐;海上的风是温柔的怀抱,它一来,船儿就恬静的睡去;海上的风是坏脾气的爸爸,它一来,大家就心慌意乱……这么多充满灵性的诗句,在孩子们激情满怀的创作中,迸发出来,不仅鼓励了孩子们,对我进行现代诗的教学也是一种震撼,一种启发:孩子们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教师恰当的启发和引导,都可以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创作出令人欣喜的作品。◆(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中心小学)

9.爱国的现代诗 篇九

龙腾云霄,巨龙傲视世界和平

威武的机群为我们保驾

警惕的火网为我们护航

我们是祖国上空的千里眼

我们是东方神州的守护神

我爱祖国的蓝天

蓝天是我梦想的起点

我爱祖国的蓝天

蓝天是我理想的家园

啊!蓝天

你将赋予我梦想的翅膀

带领我飞向灿烂辉煌的朝阳

巨龙腾飞,天骄纵观世界风云

神七冲天,英雄遨游浩瀚宇宙

强大的战鹰正扬威待发

英雄的空军将所向披靡

我们是祖国领空的了望哨

我们是祖国蓝天的守护神

我爱祖国的蓝天

蓝天是我青春的荣耀

我爱祖国的蓝天

蓝天是我腾飞的乐章

啊!蓝天

你将赐予我飞天的能量

10.现代诗教学应厘清三个“≠” 篇十

[关键词]现代诗 朗读 文本赏析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4

许多教师教惯了白话文,在教学现代诗时也按照教白话文的方法与策略来教,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对诗歌整体内容与情感的感受。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出现的错误,谈一谈如何教学现代诗。

一、朗读诗文≠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看看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生:这一小节主要讲中国的幅原辽阔。北方还在飘雪的时候,南方就已经春意盎然了;东方升起太阳时,西方还是群星闪烁。

思考: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但是他把朗读课文的技巧用在了朗读现代诗,是不对的。朗读诗文≠朗读课文,现代诗有它独特的行文结构与语言描述特点,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使学生不能深刻地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对策:

师:(教师把第一自然段变成白话文出示)大家比较一下,这样的行文结构与教材有什么不同,朗读的方法能不能一样。

生1:我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要读出停顿的节奏。

师:光读出停顿还不行,还要读出重音,请大家再读一读,谈一谈读过之后的感受。

生2:我才读到一半,内心就非常激动了,祖国太辽阔了!

师:很好,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情感与节奏阅读下面几小节,看谁读得更感人。

二、文本赏析≠文本解读

师:刚才,大家已经阅读了这首现代诗,哪一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诗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祖国的?

生1:从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民族的情谊、灿烂的文化、祖国的精神几方面来写。

师:同学们能根据内容,把这首现代诗分段吗?

生2:可以。这首诗可以分为三段,第一小节为第一段,写的是祖国的辽阔,起到总领全诗的作用。第二段是2、3、4、5、6小节,从不同的视角介绍祖国。第三段是第7小节,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思考:现代诗的教学重在欣赏,而不在解读,这位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解读文本,从表面上看无可厚非。但是,从诗歌的内容与特点来说,这位老师过于理性的解读已经把诗歌内在的意境美给丢弃了。诗歌的文本赏析≠文本解读,这样的教学与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有点格格不入。

对策:

师:同学们刚才都带着自己对祖国特有的情感朗读了这首现代诗。那么,在朗读过程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生1:我仿佛看到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美丽的西湖、云雾缭绕的黄山与庐山、白浪翻滚的长江与黄河。

生2: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祖国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更加富饶,更加文明。

三、情感体验≠知识传授

教师播放视频《美丽的中国》,内容有祖国大好河山的介绍,有中国的各种物产的介绍,有对各个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的介绍。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满脸迷茫。

思考:知识的传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应放在情感的体验上。在这一节课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但是没有丰富的情感作基础,他们对现代诗的特性没有一个具体的体验。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远比失去的多。

对策:

师:祖国有那么多的山河与物产,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吗?

生1:能。(学生分别选择不同的内容来绘画)

师:通过绘画,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2:我想到了现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修建了三峡大坝与小浪底工程,让我们的母亲河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

总之,现代诗的教学不能用其他文章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诗歌最注重的就是表达情感,要让学生在不断读、品、悟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现代诗的意蕴,让学生在现代诗中获取美的享受,升华自己的情感。

11.小学语文现代诗教学探析 篇十一

一、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指导学生把握现代诗的基础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时间还不长,整个语文知识的储备非常的薄弱,因此在接触现代诗歌时,学生很可能对诗歌概念完全没有一点感觉,即使教师能够向学生讲授诗歌的严谨定义, 学生也无法体会到诗歌之美。因此在小学现代诗歌先期的教学中, 教师要以朗读、背诵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基础知识,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长时间对诗歌的接触来意会诗歌的美妙之处,进而为学生学习诗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的编排往往按照难度递增的形式来逐步加深学生学习的程度,因此,在现代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选取几首难度低但又比较经典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例如《做一片美的叶子》《老师,您好!》等等都是难度不大但却意义深远的现代诗歌,教师借助这些诗歌让学生朗读背诵,进而使得学生意会诗歌的具体美感,帮助学生打好诗歌学习的良好基础。

二、佳作跟读,提高学生诗歌情感表达的能力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形式往往可以让学生熟悉诗歌的朗读节奏,对学生诗歌学习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其强大的实用性,因此很多配套的教学资源都纷纷进入市场, 在现代诗的配套资源中,配乐朗读就是一种帮助学生提高诗歌情感表达能力的工具。这种资源的配备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跟读的形式, 也强化了范读的效果,因此相比传统的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来说,如果让学生能够根据配乐诗朗诵进行诗歌朗诵的锻炼,其学习的效果将会更加突出。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例如《我们爱你啊,中国》等现代诗歌往往以其情感的饱满而著称,其激昂的语气激发读者的爱国之心。教师可以在现代诗教学的课堂上,通过配乐朗诵多次播放的形式,让学生聆听、默念跟读、有声跟读,进而发展到直接配乐朗诵,使得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直接学会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从而提高其对于诗歌学习的层次。

三、模仿写作,让学生体味现代诗创作的感觉

苏教版教材中配备的诗歌往往其格式规范明朗、内容通俗易懂, 学生对于诗歌的把握难度并不会太高。因此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整首诗歌讲解完成后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形式,自选主题来进行诗歌的模仿写作,以这种方式锻炼学生对于诗歌体裁、形式的把握,进而让学生体味以诗歌表达情感的过程,提高整个诗歌学习的深度。

虽然,整个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并没有配备相关的现代诗歌练习题,但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体会现代诗歌创作的情景,了解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在文学方面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借助苏教版教材中各个学习单元主题的设定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诗歌模仿写作的内容。例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以励志为主题,教师可以顺应单元学习的主题来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励志的故事,并以现代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多次的诗歌模仿锻炼, 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诗歌的体裁脉络,并能够具备利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整个现代诗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强化。

四、通过诗歌比赛,强化诗歌教学课程的效果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一章节都为学生设定了写作的课程以及口语交际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置时按照教材的编排,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次活动锻炼的机会。而现代诗歌学习的效果同样需要实际锻炼来巩固,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一次学生写作或者是口语交际的活动课程来为学生提供诗歌交流的机会,并让学生之间自主地选出佳作进行赏析学习。

诗歌比赛就是小学诗歌写作锻炼的一种良好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章节后习作课的安排,组织学生对现代诗歌进行创作并进行班级间的交流比赛。在诗歌的实际创作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积累并尝试心得写作,同时教师之间要协调好相关的教学时间,使得诗歌比赛能够充分地开展起来。 整个诗歌比赛可以采用现代诗歌写作比赛、学生阅读评比、获奖学生诗歌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在诗歌的交流过程中,学习到他人对诗歌学习的独到体味之处,并在互相的竞争中获得自身的提高。通过这种实战演练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地巩固学生诗歌学习的效果, 同时也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材的活动课安排得充实、有意义。

12.赞美故乡的现代诗 篇十二

伴着蝉鸣,摇曳着夏的梦境 黄河边上的老水车呀,吱吱扭扭 从舒婷的诗行里发出 历史的闷响

童年的村庄,摒弃了儿时的些许欢乐 墙角的爬山虎,已越过墙头

缠绕着,把火热火热的盛夏揽入胸怀 门前那条土坡

在曾经落满脚印的地方,荒芜了 似乎,荒芜的不仅仅是那条土坡 还有些许什么 我只是清楚地记得

那些欢乐关在了久别的地坑院了 可我

依旧爱着这个地方 喜欢朝霞落满上岗 燕雀跳跃树梢

孩子的欢笑,在小院里飘荡 还有什么比这更向往的呢

羡慕着,蝴蝶从那个遥远的地方飞来 又飞向遥远的地方

迈着沉重的步伐,我只能在乡间小路上蠕动 我离不了,离不了这个多情的地方 也许

爱一种事物,并不需要理由 一个瞬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便终定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 故乡美 作者:勤耕 最甜家乡水,最美是乡音。水甜乡音美—— 胜似玉液琼浆,好比人间仙乐!游子只身浪天涯,梦魂常绕在故乡。

﹍﹍﹍﹍﹍﹍﹍﹍﹍﹍﹍﹍﹍﹍﹍ 唱给故乡的歌 作者:hxq201249 看上去,故乡 脸上有些皱纹 可她仍然年轻 谁家有了力气活儿 只需对着山谷吼一声 故乡,看上去年轻 可她却忘记了好多事情 包括自己的出生,婚姻 故乡的规矩很多 凡事都讲个阴阳平衡 唯一不讲的是辈分 儿孙的儿孙 个个都直呼其名 她一点儿也不伤自尊 故乡一生 从未出过远门 每次机会来临 她总是说:

我走了,谁来照顾你们 以及子孙—— 无奈—— 远行的儿女

只得带上她的化身 故乡一生 从不坑人 至今——

她仍在网络之外 乐享清平

﹍﹍﹍﹍﹍﹍﹍﹍﹍﹍﹍﹍﹍﹍﹍ 明月故乡 作者:岁月的酒杯 故乡是一轮明月 明月是一方故乡 月亮升起的天空 深远又辽阔 五千年的文明

沉淀出故乡土地的肥沃 流浪

是故乡的放逐

也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离别 跋山涉水的脚步

伴着疼痛 一路歪斜

身后是

一行行 深深浅浅的朴拙 春天 在荒漠里启程 夏天 在森林中劳作 故乡在眺望中模糊 故乡在泪水中惆怅 三百六十五个日夜 凝结出多少思念的花朵 凉风习习的夜晚 风轻轻吟唱的歌 一曲春江花月夜

乡愁 揉碎了我的心窝 故乡啊

满塘的荷花都该开了吧 风轻轻水盈盈 一抹云霞落在水中 采莲姑娘手中的莲子 水一般 青青 青青 ﹍﹍﹍﹍﹍﹍

﹍﹍﹍﹍﹍﹍﹍﹍﹍ 我爱故乡 作者:春晓梦暖 今天,天气晴。心情不错。

季节进入深秋,人们开始准备换季事宜。秋天的白菜长势喜人,土豆个大饱满。辣椒红彤彤挂在枝叶上,看着惹眼啊。走在路上的人,行色匆匆,不难看出,这是个忙碌的季节。乡下人,生活特点明显着四季特点。不像城市,大街小巷充满车,装满了人,闲暇休息,可以带着老婆孩逛逛商城,影院,看一部可心的电影,去舞厅,跳一曲欢快的舞蹈。城里一年四季,聚集八方游客,什么稀奇古怪事情,都会味道百样,影踪神秘,杀人或者暴动常有。那里不是想像的乐园,而农村,空气心仪,房屋整洁,花草渗透新鲜泥土气息,没有一丝人工雕琢感透出,几百平米的大院子,任你驰骋,玩帅,老年人追逐的乐园,就在这里。

城里是年轻人的天堂,大有作为的基地,谁都想去那里镀镀金,开发一下智商。于是,这一辈给下一辈积攒储蓄,让他们离开故乡老宅,奔向理想的天堂!拿出辛苦积蓄,供养新生力量。目的只有一个,让下一代,离开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壤!为人父母,需要为儿女准备车房,质朴的慈善,宽广的胸膛。

他们成长的茁壮,就是自己的希望!

我喜欢家乡的老宅,夏天的夜晚,听蛙声入眠。我爱上故乡水土,清凉若乳汁,身体养的好棒!

有钱人在拥挤中嫌弃喧闹,花大价钱,购买别墅一幢,离开拥挤喧哗,独创奇景,面山背水。而我却独爱,这样一份清静宽敞的旧院。任喜怒悲欢,尽情洒在每一寸泥土的芳香.故乡是我生活的根,是我感情的源。

生死相依的伊甸园,牵手立足思想放飞的广场!﹍﹍﹍﹍﹍﹍﹍﹍﹍﹍﹍﹍﹍﹍﹍﹍﹍﹍﹍﹍﹍﹍﹍ 故乡伴我前行 作者:紫藤晴儿 时间青藤爬满了屋顶 青瓦砾砖在流年里磨练 漩涡里注满沧桑 老屋的肩膀越来越沉

只有那根枯木的梁支撑着风雨 老屋真的老了

风烛残年的痕迹爬满母亲的额头 那蒲公英的种子落地生根

却时刻将母亲的心带走四处飘浮 心,四分五裂

失眠的日子,辗转着乡音入睡 眼角滚烫着家乡的豆花香

握着一把黄土,在海的脚下留守 再大的浪头卷不走土地的根脉 只将那思念的丝线拉长

苦难的日子故乡叮嘱我前进的步子 在沼泽里崎岖,一心向着太阳望去 带刀的语言碰上我柔韧的性格 被一一折弯,在车轮下碾碎 将拾起那些冷漠的人心 再次给他们取暖

纯粹山泉浸泡杂乱人世 在火热心口栽上宽容之树 看到漆黑夜空隐若着北斗星

便将信念做成灯笼,蹒跚前行 ﹍﹍﹍﹍﹍﹍﹍﹍﹍﹍﹍﹍﹍﹍﹍﹍ 怀念故乡的星空 作者:白云岛

(一)回忆故乡 深绿色的梦 怀念星空 漫天的弹孔

(二)自从背井离乡 许多故事已经淡忘 唯有那片故乡的星空 随身珍藏

(三)在夜的怀抱里 尽情诡笑

满天古老的神话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

(四)思索如子弹向天

千疮百孔的夜,钻石闪耀

英雄的功勋章只属于荣归故里的人 包括弹壳 和落地的思索

(五)我在世界的这一端许愿 让扎根大地的树苗茁壮成长 让离开土地的麦粒酿成美酒 让我们

仰望星空璀璨依然 2012年2月3日

心在故乡 作者:王旭勃 有人说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 人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我却说

流浪的人无论走到哪里 心依然栖息在故乡 过年回家 回家过年

那是流浪在外的人 朴素而真实的心愿

﹍﹍﹍﹍﹍﹍﹍﹍﹍﹍﹍﹍﹍﹍﹍﹍ 故乡与诗 作者:五龙山人 春光,落在故乡的原野,清晰可见 在田间地头,村落井巷和庄稼人的梦里 还有,我守望了半生的那轮明月 圣洁的春光温热了夜晚的清凉

游子身上的衣衫,缝满五颜六色的补丁 那就是,美丽动人的乡愁

踏进熟悉的泥土,喝一碗乡愁酿成的老窖 酒气冲天,吼一声家乡的土山歌 醉了,哭了;醒了,笑了

故乡的明月,是我诗行中的灵魂 记忆里,一直清爽而宁静

一轮明月一壶酒,诗句在醉意中汹涌 灵魂在跳跃,童年的故事撞疼了肋骨 流年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青春逝去,而今已是霜染发梢 故乡是诗,诗就是故乡

13.朋友的现代诗 篇十三

一、不准添字漏字型, 叹想象空间的缺失

办公室里, 老师一边改作业, 一边侧耳倾听着:

“在昨天和今天之间架起金桥, 在……”学生紧靠着办公桌, 小心翼翼地背诵着, 一个字一个字, 毫无节奏感与美感。

“停!到底是‘昨天与今天’还是‘昨天和今天’?”老师停下手里的作业, 一本正经地提醒学生。

“嗯……哦, 是昨天与今天……”学生思索片刻, 战战兢兢地更正道。

老师脸上浮现出轻松的笑容, 意味深长地对着学生说:“那继续往下背, 注意不要添字漏字呀!”

这样不准添字漏字逼读型的现象实在太普遍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平时背诵课文不得添字漏字, 否则, 试卷上横线分值都扣光。所以, 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不失分, 真是煞费苦心!但是, 现代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施美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阅读的材料——诗, 是美的载体。诗有排列形式上的美, 音韵节奏的美, 创设意境的美, 想象独特的美, 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现代诗还有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现代诗教学中, 让儿童通过诵读诗歌, 展开想象, 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能感受到语言的优美。”案例中学生为了不让自己出一个字的差错, 拼命回忆脑海里的诗文原样, 挤牙膏似的凑读诗歌, 何谈感受诗歌的美丽?何谈在诗歌的空间里驰骋自由的想象?

如果能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孩子整体把握诗歌情感的同时体会诗歌字词运用的妙处效果该多好!如《老师, 您好》中“浸透”和“蕴含”两个词语的理解, 可以引导学生先试着把这两个词语交换位置, 把诗句写成“蕴含着教师的心血”、“浸透着教师的辛劳”, 引导学生体会“心血”和“浸透”在形象上都与液体有关, 学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因此这两个词搭配在一起更合适;而看到每一项创造发明, 人们往往只想到是创造发明者本人的劳动, 而忽视了其中也有老师的辛劳, 因此这句中用“蕴含”更合适。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背诵时这样关键的词语就不会出现词语颠倒的现象。

二、囫囵吞枣记录型, 叹美妙诵读的遗失

一日走进四年级侄女的书房, 看到她书桌上的语文书, 信手打开看看, 被课本里密密麻麻的字吓了一跳:这孩子上课实在太认真了!课题《老师, 您好》旁边详细地写着:“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和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愿。两条线索交错发展构成了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主题。”老师上课的知识点全都完整地记录在课文旁边, 语言和参考书一样精准到位。看到我惊讶的表情, 侄女就开始自顾自地介绍起来:“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语文课本都是这样,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必须把诗歌的含义、关键词语的意思记录下来, 为了帮助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复习方便。”我蓦然一惊, 这样只求记录不求理解的灌输式的学习诗歌, 怎么能让孩子去发现诗歌的独特魅力呢?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 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更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不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增益, 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有导引作用。经历诗教的孩子, 慢慢地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一份创造美的热情。

教师在执教时, 可以采用诵读的办法, 现代诗教学的最佳方法莫过于诵读。教学时, 首先应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 把一首诗读“顺溜”了, 诗的大意也理解个八九不离十。老师应帮助学生继续诵读, 在诵读中要学生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想象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归纳诗的风格。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能终生受用不尽。”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方式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 朗读过程中, 要逐渐提高要求,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声响, 使语言更富有活力, 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起来。在大量反复地朗读中, 学生便会渐渐地惊异于文字的奇妙组合, 领略数千年简练汉字的意韵, 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底蕴, 从而提高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

三、教者情感替代型, 叹个性感悟的丧失

一位老师执教《老师, 您好》时, 在理解“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时, 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感受一下她的意思。

生自由读。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一脸茫然。

师:“甘露”就是教师的心血, 现在带着这个意思再读读, 体会句子的含义。

学生自由读。

师:我们现在来举行一场朗读比赛, 看谁用自己的朗读把对句子的理解表现出来。

学生单独读, 男女生分别读, 小组读。

师总结:是呀, 老师的事业就是这样的美好, 难怪作者看到鲜花幸福地开放时, 会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老师, 您好!大家一起来祝愿我们的老师。

齐读最后两句。

现代诗无论是描述的内容还是抒发的感情都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和理想世界。每首诗都创设一个意境, 孩子们读诗的同时, 也就是在领略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产生不同的感受。老师应该在朗读中带领学生欣赏这些风景, 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甘露”对于“新苗”的重要作用, 想象新苗在甘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样子, 进而想象学生在教师辛勤、和蔼的教育下快乐成长, 在感情朗读和想象迁移中, 学生对的“甘露”一词有了真切的理解。

14.朋友的现代诗 篇十四

7986年,本刊前身《诗歌报》携手《深圳青年报》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活动。这次大展共发表了64个诗歌流派、700多位诗人的作品和宣言,对正处在蓬勃生长期的第三代诗歌进行了一次空前的集结与展示。这次大展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以最具異端性的作品和言论,打破了当时僵化保守的文化和出版体制,让当代诗歌的新生力量得以冲出冻土,自由生长。大展是一块里程碑,从那以后,更为真实、更加生动、更具现代性的诗歌写作逐渐成为诗坛的主潮。大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功能和激励作用,中国当代诗歌创造的潜能藉此得到巨大激发。大展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辉煌时刻,铭刻着当代诗歌写作者最美好的青春集体记忆。当然,对于本刊来说,它也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依然在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本刊曾干2006年11期出版“大展”20年纪念专刊,如今我们再次推出一个专辑,来对这个重要诗歌史事件加以纪念和评论。本辑推出的三位作者徐敬亚、姜诗元、陈东东均系当午大展的策划者或参与者,30午后,他们会对大展各有什么样的回忆和评价呢?值得我们关注。

——刘康凯

投稿邮箱:lerkai@163.com

15.朋友的现代诗 篇十五

然而,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对现代诗歌却没有足够重视, 甚至还将其摆在了几乎被遗忘的地位。教学中存在着考什么教什么的急功近利的现象:中考中, 课外语段的阅读几乎不考现代诗歌, 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能省则省, 学生也避而远之;考场作文体裁不限, 但往往诗歌除外, 致使平时的写作训练也不会涉及诗歌, 体裁歧视给诗歌带来了不幸。此外, 教师对诗歌又往往缺少独到的见解, 存在着排斥心理, 进行诗歌教学时只要求学生读读背背, 采取轻描淡写的教学态度。其实, 回想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哪个孩子不是在甜蜜的儿歌声中入睡?哪个孩子不是在动听的儿歌声中快乐地嬉戏?童年岁月, 几乎每个人都与诗亲近过;长大后, 反而与诗的距离越来越远。正因如此,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呼唤诗性的回归。

一、立足课本, 亲近诗歌, 激发学生读诗爱诗的欲望

在语文教学这一片美丽的天地中, 诗歌是一处最明媚的风景, 它能让学生得到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熏陶。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寻找有创意的方法进行尝试。笔者认为, 诗歌教学最基础的环节, 首先是吟咏。要让学生自己去读,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体味音乐美, 还要通过轻重音和语气、语调的变化等体会作者的情感。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要反复地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在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就能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吟咏之后, 教师再根据词语所蕴涵的意象, 营造出氛围, 就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例如, 学生们进入初中后, 第一课就会接触到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 全诗的意象是“山”和“海”, 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了一种信念, 一个哲理。山, 一个实际生活的境界, 是重重困难的象征体, 是要挣脱和超越的对象;海, 一个理想性的世界, 是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山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诗人把哲理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实在的人生不断追求的过程。全诗旨在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 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 理想境界终将实现。这里的山既可指一座山, 也可指无数座山。由此, 一个意境翻出一个新的意境, 诗意在跌宕中推进, 情感也在跌宕中波澜起伏, 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捕捉到了意象, 学生们自然就能领悟到作者想要描绘的艺术境界。这首诗对刚刚迈入初中大门的学生来说, 无疑能给他们巨大的精神鼓舞, 从中也能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其次, 诗歌教学还应回归其最本真的阅读, 那就是体悟。“诗道贵在悟”,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自己放进诗歌中, 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去品味语言, 感受诗美, 挖掘诗歌的思想情感内涵。“诗缘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 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 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例如,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初中学生非常喜爱的诗歌篇目。那“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 在互通音讯中获得了母亲的安慰;那“窄窄的船票”承载了对爱人的相思, 在往来中填补了感情的缺口;那一抔黄土, 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 那浅浅的海峡, 阻碍了无尽的乡思。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和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的配合使用, 看似轻描淡写, 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物象上, 却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方位词“这头”、“那头”、“外头”、“里头”又显示了空间的隔离, 字字关情, 声声入韵。四节诗以时空的隔离变化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 采用民谣的形式, 表达思归的情怀。诗歌前三小节基本写实, 最后一句豁然开朗, 乡愁最终成了一湾浅浅的海峡。这一道人造的鸿沟, 锁住了台湾回归祖国的脚步, 却锁不住海外游子怀恋母亲的心, 也是这一句, 使该诗有了以往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阅读完诗歌后, 这种望而不能归的乡愁就会深深打动他们, 使他们能进入余光中的世界里, 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可见, 在教学中用好课本中的诗歌篇目, 带领学生感受诗歌意境, 体悟诗情, 再配以动情的朗读, 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诗人心灵, 爱上诗歌, 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学习诗歌的欲望。

二、课外拓展, 丰富积累, 增强对诗歌的感受力

为进一步调动起学生阅读现当代诗歌的兴趣, 在教材之外, 教师可进行一些必要地补充。例如, 上完余光中《乡愁诗两首》后, 可进行相关的拓展, 让学生读读席慕容的《乡愁》, 舒兰的《乡色酒》, 还有台湾现代诗人李广田、纪弦、非马等人的乡愁诗, 进一步感受当代人的民族情思。接触到“朦胧诗人”舒婷、江河的诗后, 延伸至“朦胧诗派”的另两位代表诗人:顾城、北岛的诗。读了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 可引导学生读些同时代诗人海子、西川等“新生代”诗人的诗。另外, 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多引用诗句, 学生就会觉得神奇而心生羡慕, 就会去模仿, 在作文里、说话中也会引用诗句, 以增加文采, 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 到了这样的境界, 学生自然会爱上诗歌。笔者也曾经尝试过在课前五分钟, 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 赏析名句及其中的哲理。这样的教学, 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激发, 汪国真、卞之琳、舒婷、戴望舒、冰心、席慕容等诗人及他们的作品也因此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一些有名的诗句他们已是耳熟能详。像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在相互交流中, 学生们不但拓展了诗歌视野, 而且一段时间以后, 他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也逐渐增强了, 写作中, 语言也逐渐靓丽起来, 往往能写出一些人生的感悟和深沉的思考来, 这些均来自诗歌。此外, 我们还可通过歌词来学习诗歌。歌词与诗歌二者同宗同源, 所表达的都是作者对这个世界情的感动、理的感悟、美的感受。有人说, 歌词是能唱的诗, 它凭借音乐的翅膀, 能获得更广泛的流传。当今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 一方面是因为其动听的旋律, 另一方面也是词作者方文山的功劳, 他以“作诗”的方式写歌词, 采用中国诗歌的传统手法, 用意象形成意境, 间接抒情, 那极具诗歌张力的歌词, 特别能吸引人。如“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歌词中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缅怀之情, 所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和惆怅的曲调, 让懵懂岁月里的学生感同身受。通过欣赏歌词, 学生们感受到了现代诗歌的魅力, 从而增强了对诗歌的感受力。

三、朗诵诗歌, 自创诗歌, 营造诗意的空间

笔者认为, 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是诗歌的朗诵。换上服装, 自设情境, 通过配乐的形式, 让音乐和朗读有机结合, 在音乐声中, 学生一下子就沉浸在诗的氛围里。配乐朗诵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变化, 学生徜徉在优美的文字中, 体会语言的魅力, 更容易进入精彩绝伦的诗歌世界里, 从而体会到诗歌所创造的情境, 激发出对诗歌的兴趣。除了朗诵,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学写诗歌。创作诗歌看似高深, 但我们不妨从仿句做起。如初一时让学生读冰心的《繁星》:“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这句诗, 以花喻人, 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不平凡的道理, 启人深思。以此让学生仿写, 他们都能发挥想象, 积极地应对, 写出像“井底的蛙, 当你自我欢唱时, 视野便窄了”;“笼中的鸟, 当你安于供养时, 自由便没了”;“空中的鸟, 当你翱翔蓝天时, 宇宙就大了”等等令人刮目的诗句。诗歌创作鼓励着学生把思想变成文字, 哪怕是再稚嫩再笨拙的文字, 也是学生倾注心血的创造, 坚持下去, 学生就会对写诗产生浓厚的兴趣。记得上届的校文艺会演, 我校有学生自创了一首《似水年华》, 以饱满的情感抒发了初三学子临毕业之际对母校的眷恋、感恩之情。全诗如下:

我踩着高高的音阶

听那脚步叮咚直响

有一条长长的路

一直延伸到梦乡

我说

桃源, 你是怀抱我的新的家园

流逝的日子里

载满了匆匆

我的手在虚空中

划下一道淡痕

撩开的是愈渐清晰的梦

三年的岁月, 走走停停

灿烂的笑靥, 遥相呼应

凝在眸子里的时光

筑起共同努力的城墙

我想

尽管离别的日子, 就在前方

朝夕相处的老师们

我们也知晓你们的心愿、你们的渴望

即使徘徊在怅惘的边缘

我们也能看到希望的光亮

那是你们温暖真切的笑容

告诉我

你们一直都在身旁

我们知道

苍鹰只属于蓝天的广袤

牧马只属于草原的辽阔

所以

我们一定会努力

因为前方的路还很远很长

因为身后还有许许多多殷切的目光

听啊

万千灯火下

娓娓奏出的新时代乐章

看吧

我们要用青春的热情

点燃希望的光芒

这首诗因自创而大受欢迎, 也激发了全校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透过稚嫩的文字,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丰富而柔软的内心, 他们正在为未来播种。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责任所在吗?其实, 只要营造出勇于写诗、乐于写诗的氛围, 尽情歌颂自然, 歌颂青春, 歌颂真善美, 抒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学习中的喜怒哀乐, 展现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憧憬, 就能真正给学生一个诗意的空间。何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敏感多思, 与诗歌天然亲近的诗性年华, 校园又是诗歌的天然牧场, 校园生活的诗意与纯净, 也给青春的心灵涂上了天然的诗意的色彩, 因此, 我们要让诗歌护卫学生的精神空间, 让学生的心灵在诗歌中飞翔。

优秀的诗歌作品, 是珍藏在知识殿堂里的瑰宝。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读诗可培养人的诗性, 读诗可提升一个民族的想象力, 诗可以增加心灵永恒的丰富性, 诗的语言艺术是最纯正的。“一个远离诗歌的民族, 算不上是文明的民族, 诗性的衰颓实际上是人性的萎缩。”诗歌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诗人, 但它能把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 使思考更具哲思, 使语言更具灵性, 使生命变得更丰厚、更充实。同时, 诗性盎然, 诗情涌动, 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 使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使语文这门学科散发出更迷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A].朱光潜全集 (第三卷) [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2] (英) 弗朗西斯.培根著, 高健译.培根论说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的脑筋急转弯游戏下一篇:产品贮存管理规定(某机械厂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