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2024-08-08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共15篇)

1.《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一

歙县新安小学科学教育培训基础工程与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歙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意见(2011—2015)》,根据教基[2013]1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让全体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提高我校科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科学课程改革,提升我校科学教育质量。

2、加快我校科学教育资源和基础条件建设,为科学教育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供强力支撑。

3、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科学内涵,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和要求,提升我校科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1、加快我校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1)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好去处。从这学期开始,我校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为课外阅读课,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计划地走进阅览室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发挥我校图书室的最大效益。

(2)加强科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此项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早谋划、早准备,拟用科教楼一楼(原化学实验室)和三楼(原物理实验室)两个教室建两个科学实验室,前期准备工作一切就序。

(3)建一个功能强大的学校网站。充分利用信息教育平台,为我校科学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2、加强我校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适应课程改革。随着课程的改革,科学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科学素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跟上课改的步伐。

(2)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科学教学的

工作重点。首先,确保专课专用,不得私自挤占科学课;其次,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机会,为此教师实验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精心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实验;精心做好实验中的指导;精心组织研讨、总结,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3、加强科学教育教材和资源建设

配备系列与科学课程相配套的音像类教材和资源库供教师选用;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科学教育需求。

4、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加强课题研究,以研促教。随着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要加强课题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5、加强对全体师生的科学思想传播工作

传播科学思想,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科学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使同学们从小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

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把好的想法转化为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具体工作如下: 3月份:

1、根据县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方案。

2、对我校科学课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3、对我校全体科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4、做好参加“2013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动员工作。4月份:

1、参加县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委员会议。

2、学校科学课外兴趣小组的筹建。

3、积极推进科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5月份:

1、参加全县科技辅导员培训会议。

2、对我校全体科学教师进行再培训。

3、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办“科普展”。6月份:

1、举办 “科学大师成才故事”演讲比赛。

2、总结一学期工作。7-8月份:

利用暑假出一份科普内容的手抄报,进行一次科学普及或科技创新活动。9月份:

1、制定新学期科学工作计划。

2、在全国“科普活动日”期间,邀请科普专家到校作报告。

3、出一期科普知识的黑板报。10月份:

1、参加“歙县第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科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始正常活动。

3、开展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11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黄山市第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组织开展一次科学实践活动。12月份:

1、表彰“优秀科技辅导员”和科学“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

2、总结工作。

教务处

2013-3-17

2.《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二

一、探究应契合学生实际情况

教师在课程设计或者是课外活动的设计中,应先了解学生的具体能力,过高的探究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融入参与。在初一科学课程中《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一课教学时,在学生具备电流和电压知识后,我带领学生在不同的电压下测量电流情况,使用绘制统计图的方法推测拟合公式,最终推断出“电压=电流×K”这样一个公式,进而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描述出了电压和电流的正比例关系。但这样的一个设计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学生,有一些学生学习能力强,知识储备量比较丰富,学习进度较快,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直线公式有一定的了解,而有的学生并不具备这些数学知识基础,无法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自主探究并得出准确结论,所以教师设计探究活动应先契合学生学情。

二、明确探究的目的

教师在设计之初要明确探究活动的设计目的是什么。如在《电力与电信》这一课的结尾,学生已经具备了电压、电流、功率、阅读家用电表等一系列的知识储备。在这个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请学生回家以后,寻找家中的主要电器,阅读说明书,了解该电器的功率,根据自家的电器使用时间情况计算家庭一周用电量,并与自己在电表上阅读的数据作比较,寻找其中的差异并进行分析。

设计之初我就思考过这个活动能够带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体验,我计划通过这个活动,第一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自己已有的电学知识,第二能够锻炼学生进行数据比对的能力,第三能够深化节电意识。学生不仅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甚至更出色地完成。有的学生发现理论值和实际电量有较大差异,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冰箱的功率并不稳定,有的学生则“控诉”自己家的电暖用电惊人……学生的表现达到了我的预期。

三、以学生为主体

在探究活动实施前,学生会提出各种有趣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有可行性,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去大胆实践。在《水与人类》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针对一条河流进行水质调查。学生提出了非常多的想法,并进行了一定的实施,如自学酸碱度知识,测试河水的酸碱性,并与蒸馏水、自来水等进行比对;在该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等分段进行取水调查,探究河流流过工业区后其水质变化情况;取适量河水放置于培养皿内日晒蒸发水分,观察残余杂质,并与自来水作对比;深入自来水厂,在不同的池中取水观察。

比起教师给学生框定探究步骤,学生自己提出探究想法并且予以实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让探究思想深入课堂每个角落

3.《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新兴交叉学科 信息科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30-02

1.引言

《信息科学基础》是新兴交叉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1]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系统阐述全部信息过程(包括信息感知、信息传递、信息认知、信息再生、信息施效、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揭示信息领域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有比较清晰的总体认识,在深入学习后继课程的时候能够做到“高屋建瓴,胸有全局”,避免“见木不见林”的现象,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对于系统学习学科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该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没有太多的同行教学经验可借鉴;同时该课程也融合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点,对教师和同学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所以课程建设有一定难度。本文结合自身任教《信息科学基础》的教学经验,分析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的两个问题,并从课程内容选择、教学过程中的把握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

2.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全部信息过程的基本原理,知识点多,而且知识的跨度大,内容覆盖了信息论、通信论、控制论、决策论、线性规划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2]。因此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要有比较多的前驱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也要有丰富的知识积淀和视野。

但是,学生方面,由于该课程开设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前两年学生学习的是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可能达到该课程那么多的前驱知识的要求;教师方面,由于这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任课教师一般都是数学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学术背景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对自己专业部分的内容把握较好,而对其他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了解较少。

综上所述,一方面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和教师暂时无法很好的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因此就产生了该课程建设中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怎样解决教学内容多,知识跨度大与学生的前驱知识少,教师的知识不全面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给出如下三个解决对策:

(1)对策一:学习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上“把握主线,突出典型”。

该课程课时限制,内容庞杂,有时一章内容就包括了其他专业一本书的内容,要把教学内容的每一点都讲解得很细很透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就要有一定的取舍。

“把握主线,突出典型”:一方面指把握课程内容中每个章节的基本框架和各章之间的本质联系,透彻阐述全部信息过程之间的总体关系,就像把一颗颗零散的珍珠用线一一串接起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有比较清晰的总体认识;另一方面指根据本专业培养计划的专业方向特点,有倾向性的选择典型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这样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有更好的帮助。

(2)对策二:提高教师能力。

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深入学习《信息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真正把握该课程内容的全局和细节;另一方面,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解决困扰学生的细节偏差问题的同时,能有较强的教学调控能力,这样才能将学生引导到内容的主线中来,使得学生能更多的认识问题的本质特征。

(3)对策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该课程的内容多,同时学生的前驱知识少,仅仅依靠课堂的54个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学习很重要,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上展开,如神经网络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真正融入课程学习,更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

3.教材

本课程的选用教材是钟义信的《信息科学教程》[3],这本教材可以说是研究生教材《信息科学原理》的浓缩版[4]。因此这本教材更像是一本专著,和一般的本科教材不太一样。学生对教材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材中提及的内容有部分是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同时必然也存在错误。而学生通常学习的教材更多的是已经很成熟的知识点,比较直接和严谨。因此相对通常的教材来讲,学生不太容易接受和理解本教材。

其次,本教材中只给出没有标准答案的思考题,问题是开放式,答案是多元化。而学生通常遇到的习题比较单纯和纯粹。因此相对以前的习题来讲,学生更不容易接受和掌握本教材中的练习题。

因此针对教材的问题,本人给出两个具体的建议如下:

(1)建议一:学生勇于思考

由于本教材是研究生教材的浓缩版,因此在内容和习题的设计上更贴近于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不同:研究生要求的思维能力更广,更多的着力于鼓励学生勇于思考,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本科生要求更多的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因此很多学生害怕思考,总是想在找到有参考资料后才敢答题,在思考上有些唯唯诺诺的。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学生要从本科生的思考方式向研究生的思考方式转变,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勇于思考,勇于创新发表自己的观点。

(2)建议二:教师更应理解—引导—启发学生

教材的“问题开放式,答案多元化”特点,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要求教师应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的想法。“问题开放式,答案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的想法很多,因此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理解学生在想什么。有些时候学生书面的表达并不一定能完全地把他们的思想写清楚,因此有时面对面的交流是必须的。这样教师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对学生想法的理解上,最大程度的理解学生多种多样的想法,和学生做好交流。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我们是不能压抑他们的想法,但是有些时候他们有可能会走进思维的“死胡同”,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最后,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知识量是有限的,同时有些学生習惯“拿来主义”,不勤于思考,因此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鼓励他们积极提出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

上述两个建议是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给出的。此外,可以尝试从教材的角度给出建议:①慎重选择更适合本科生使用的教材;②为现用教材编写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等。

4.结束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信息科学基础》作为它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得这门课程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而有难度的问题。目前该课程建设整体上是满意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5][6]。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一些具体建议。我们相信,只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该课程的建设一定会取得进步。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新兴交叉学科的课程建设要有耐心,课程建设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同时也要有信心,我们相信课程建设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在战胜困难中前行。

参考文献:

[1]丁智斌,谭立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年,(12).

[2]白峰杉.办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 2003年,(3).

[3]钟义信.信息科学教程[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王志军,刘志敏.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年,(12).

4.《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四

一、声乐教学中舞蹈律动的功用探析

(一)舞蹈律动能突出声乐教学感情表达效果

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歌唱艺术尽显情感本质,因其以最直观的手段即歌唱,来表达演唱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通过其饱含韵味的歌声、成熟高超的发音技巧,来将声乐作品中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形象的表达出来,不仅传递了该作品作者的真挚情感,从中还可以看出演唱者的感情,进而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歌唱要遵循内心的感觉,而不是仅仅凭借发声技巧和声音,否则将无法感动听者,因为在歌唱时如果不投入感情,再好的声音,再高超的技巧也仅仅会让人觉得是在显示声音吓技巧,完全无法让人感受到声乐作品的创作意义。想唱的歌,区别于前者的关键在于唱的声音能够引起观众感觉上的共鸣,让人觉得歌声真的美妙,感情真的真挚。在艺术表达的声音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舞蹈律动能丰富声乐教学内容

虽然舞蹈和声乐以自身的身体条件为基础,但也有视觉和听觉的差异。如果我们可以将其相互结合,我们不仅可以扩大声乐的内容,同时也能丰富声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促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改革和创新,同时声乐教学教师应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知识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在大学声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反复使用枯燥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激发出潜意识的逆反心理。声乐虽然作为一种艺术学科,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有极强的吸引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教学模式就现在学生的整体特性而言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重复性,单一性,教学方法不变通,过于呆板,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且专业知识易懂的声乐学科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全无。因此,丰富声乐教学的内容成了当前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声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加入舞蹈,来伴歌,让唱歌和跳舞达到一种歌舞互动的效果,声音和身体的全部或部分随着韵律舞动,将内到外,由浅入深,由抽象到立体,由单一到多样的完成声乐教学。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代入造型艺术、音乐节奏等相关知识,令声乐教学不再单一。同时,在声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律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因为简单的动作或姿势易学,即使歌唱较难,学生也可在舞蹈上获得一定信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参与到声乐学习过程中,让课堂气氛更加和谐,以此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律动能丰富教学内容,让声乐教学更加多样性。

(三)舞蹈律动能辅助声乐课堂教学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舞蹈以身体或静态或动态的改变而作出多类型的造型来表达舞蹈这种艺术作品的感情,而这也是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者根据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的节奏作出的潜意识的身体律动,构成了舞蹈的运动规律,依靠这种运动模式运动,就够成了舞蹈的律动。同时,声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也通常被称之为歌唱艺术。通过将歌唱艺术语言和科学的声乐艺术相结合,来创造出一个生动形象的听觉意象来表达语义高度精练的.歌词,这就是声乐。而将舞蹈节奏作为一种音乐表演艺术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可令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特点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更有可能再进行二度创作,进而辅助教师的声乐课堂教学。想要展示艺术作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环境,作品所属的民族风格和作品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声乐作品,运用舞蹈动作的视觉特性来表达出不同的声乐作品风格。此外,除语言表达外,学生还可通过示范或模仿适合声乐节奏特点的舞蹈动作来配合声乐教学,这不仅能让学生在视觉方面有所进步,还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声乐表达的感情内涵,同时也能辅助声乐课堂教学,弥补歌曲表达程度的局限性。

二、声乐教学发展历程中舞蹈律动的意义研究

随着艺术专业的划分,人们在声乐专业教学过程中盲目强调专业的行为是错误的。教育者应根据社会上的实际需求检视声乐教学方式,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改革传统的教学大纲,设计新的教学方法,设定适合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舞蹈律动融入声乐教学的角度能够引发声乐教学的全面改革,虽然在将舞蹈律动融入到声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会发现问题,然而对声乐教学来说,教育者更需要面对实际问题对其进行研究探索,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况且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舞蹈律动确实起到了促进声乐教学的作用,对提升声乐教学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5.《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五

传统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小学科学课教学更是如此[1]。下面,笔者将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良好推动作用。

一、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实验,优化课堂结构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认知事物的重要手段。课堂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在实验中,总是有些实验效果不太明显,从而影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实验,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讲解“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笔者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的过程,于是在教学之前,就用手机先将实验过程录制了下来。当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时,学生们根据观看的实验过程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堂课的知识难点。又如,讲解“电”这一单元“简单电路”一课时,要让学生学会组装简单电路,如果教师只是自己动手操作而让学生在讲台下边看,学生不仅看不清楚,而且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笔者运用现代技术,把干电池、开关、小灯座、导线、小灯泡、电池盒等材料放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操作示范,学生看的清晰多了。教师把讲授转化为演示,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现代技术,化静态为动态,丰富感性认识

小学生好动,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静止的教材活起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现代技术,把静态的教学手段与动态的音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智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凝结”一课时,凝结现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静态变化,要形成概念十分困难。因此,笔者制作了一个关于蒸发的课件,让玻璃杯内的小水珠长上翅膀飞到冰冷的玻璃杯盖上,从而凝结出一滴滴的小水珠。这比起仅靠观察插图来说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运用现代技术,化抽象为具体,解决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科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如果空洞地以分析、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致来。此时,如果将现代技术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就能让学生快乐地、轻松地学习。比如,在讲解“叶的光合作用”一课时,光合作用现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就可以借助视频,使叶的光合作用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直观了解光合作用。在视频中,先展示光合作用过程,突出表现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叶中的叶绿体把从根部吸收上来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加工成养料和氧气,并利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示“叶绿体工厂”的加工过程。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有趣。

四、运用现代技术,化宏观为直观,提高观察效果

适时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如,在讲解“食物的消化”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视频或者动画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消化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运用现代技术,增加课外知识

小学科学教材中,有些知识学生很感兴趣,希望能够继续“挖掘”。如在讲解有关化石的内容时,学生很想了解更多有关化石的内容。为此,笔者就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课时量。学生根据“化石”这一大主题,确定自己小组想要研究的小专题,来到学校电脑室上网查寻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制作成演示文稿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六、运用现代技术,能将知识点系统化、整体化

学习完一个单元后,笔者都会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梳理,也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这时候,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再合适不过了。总之,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能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过,在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万不可喧宾夺主。教学中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应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改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固有面貌。

参考文献:

6.《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六

摘要:《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本科教育阶段重要的通识课,是一门适应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由于生命科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何在有限学时内精选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并凸显本校学科优势,均是当前该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为综合类高校中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现代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170-02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适应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校级课程[1-2]。课程覆盖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颇受学生喜爱。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中,发现该课程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中过度强调生物学系统知识,一些章节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枯燥,难以激发理工科为主的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另外,成绩考核始终采用课程论文+日常考勤,学生参与度非常低。鉴于此,研究者对本课程尝试进行了教学改革,希望将其准确定位于通识教育,筛选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生命科学热点问题,将授课重心放在告诉学生现代生命科学是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怎么做,授课内容围绕基础知识+趣味性+前沿性,吸引学生选课和学习。其次,在成绩评定中,大力提高平时成绩占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ching)是一种将传统课堂中的面对面授课模式和学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望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随着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巨大改变,从传统课堂教学到网络教学E-learning,再到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加以更新,自觉地运用和实施现代的教学手段。

本文研究者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通过与有经验的前辈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交流,吸纳教研组同事意见和建议,优化了课程内容;设计了课程问卷,分析调研数据,对授课内容进行进一步筛选。与学生课堂和教学网站加强交流,根据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强化师生互动;研究者加强了课程教学网站的建设,将教学课件、短知识点教学视频、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资料均上传至教学网站上供学生浏览和学习。教师在线布置课程作业并进行批改,在线发布课程相关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独立发布讨论主题。课程期末考核采用课程论文,由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独立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来完成。教师对学生在课程网站的留言和站内信息及时回复,保证了一对多的有效沟通,大大改变了教师与外学院选课学生交流沟通不畅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力求选取本年度最新的案例引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最新动态与经典知识的碰撞,引导学生调动原有学科背景、多方位多角度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生命科学问题。对于原来较为陈旧的图片和章节进行更新,提升多媒体时间占比,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经过课改建设后,目前本课程精选了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艾滋病的职业暴露、WHO与埃博拉病毒等案例,并把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课堂教学时间的60%,剩余时间交给多媒体播放以及答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APP,上传了本课程的全部教学课件和短知识点视频,供学生课下自学。由于学生较多,课程讨论采用课下在线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师发布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布原创问题。以选课人数107人的课改班为例,学生参与讨论人数为73人,总数达到158人次。

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课堂教学向混合式教学的改变需要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支撑。课改前,本课程综合成绩来自于课堂考勤(占比60%)和课程论文(占比40%)。引入混合式教学法后,单一的课堂考勤变更为课堂考勤(30%)+在线作业(20%)+讨论(10%),即平时成绩的50%应来自于在线作业和讨论,要求学生必须更加主动地进行课下学习。其次,将课程论文提交方式由纸质版改为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提交,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熟悉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针对考核方式的变化,8%的学生认为作业和讨论在平时成绩中的占比偏高,15%认为偏低,而77%的同学认为比例合适。课改实施一轮后,我们分别对课改班和对照班的成绩进行了分析,两个班成绩均呈正态分布,说明我们的成绩评价体系比较合理。统计可知课改班平均分为84.38,标准差为7.46,对照班平均分为85.49,标准差为5.68。进一步对成绩分布区间进行比较可知课改班成绩分布更加合理,且体现出较大的区分度,高分段和低分段人数都有增加,而对照班由于成绩考核手段单一,成绩主要集中于个别区间。以上结果提示,课改后的教学模式更依赖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生命科学通识教育可提高学生用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我们在校通识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中引入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授课内容、教学手段、课堂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都进行了改革。课改后,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基本达到了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本研究为综合类高校中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7.《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七

一 不同时期中国地质科学论文产出率状况

学科兴趣中心是指,某一分支学科在某一时期内的成果数在整个学科成果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地超过其他学科的成果数所占的比例,则称该分支学科为学科的兴趣中心。

那么,中国地质科学在整整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一分支学科兴趣是否保持一种不受挑战的首要地位,或者是否存在着学科兴趣中心的不断转移呢?

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对科学所表现出的兴趣的程度与科学论文产出率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测量地质学学科兴趣的转移现象,其分析单位是科学论文。用分支学科领域在某一时期论文的百分比(即论文产出率)表示不同分支学科的“兴趣指标”。

具体做法是:我们以1936年至1981年已编辑出版的五部中国地质文献目录和1985年至2006年的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近30万条科学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矿床地质学、煤田地质学、古生物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地球化学等18个分支学科领域,每一篇论文都可以作为一个单位被划入其主要涉及的分支学科。从1936年至2006年均包含这18个分支学科的数据,每一年所包含的全部数据被称为一个样本,共有68个样本。

经过数据统计,按照其自身表现出来的明显的数量特征[1],我们把1936年至2006年间的地质期刊文献的增长分为五个阶段:1936年-1951年为中国地质科学的起步期,1952年-1965年为中国地质科学的成长期,(1966年至1971年间由于文革的影响,论文数目太少故不予考虑),1972年-1981年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复兴期,1985年-1998年为中国地质科学的蓬勃发展期,1999年-2006年为中国地质科学的持续繁荣期。表1是中国地质科学在各阶段的论文产出率,以此表示不同阶段诸分支学科兴趣增长状况。

(单位:百分比)

本文基于这五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期望通过数据自身表现出来的特性,探讨中国地质科学学科兴趣的转移及其特点。

二 中国地质科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兴趣中心

(一)矿床地质学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起步期的学科兴趣中心

自1912年中国近代地质科学肇始,地质科学家在机构创立发展、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时间地质学成为中国科学界的带头学科,此时期地质学科技期刊文献也开始逐渐累积起来。根据统计,1936年至1951年间地质科技期刊文献累积达2 874篇,年均发表179.6篇,涉及的分支学科有11门至14门。图1是以论文百分比表示的起步期各学科兴趣增长状况。

1936年至1951年间,矿床地质学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学科兴趣中心。矿床地质学论文产出率在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阶段比例为44.36%(见表1),最高时1941年达到62.13%,最低时1936年达到34.04%(见图1)。

本时期的突出特点是,以固体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学科结构单一。以古生物学、地层学和矿床学为核心的早期传统型地质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它们在统计的文献中占据了67.56%的份额(见表1),最高时在1941年达到79.15%,最低时在1947年时达到58.76%。其他学科在学科体系的构成中则处于次要地位。

本时期内,应用型学科(1)具有较高的科学吸引力,在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中占较高比例,其论文产出率为62.73%。矿床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油气地质学和地热与新能源学这些资源型学科是主要构成部分,其论文产出率是60.54%。其他应用型学科占有比例较低。基础研究型学科(1)在本时期占有比例是37.27%。除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与地史学比例较高以外,其他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占有比例较低。从整体看,应用型学科的平均比例是10.46%,而基础研究型学科的平均比例只有3.11%。

(二)古生物学和矿床地质学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成长期的学科兴趣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质科学一方面组织现有的技术力量,集中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另一方面学习苏联的学科发展模式,促进科学研究迅速发展。根据统计,1952年至1965年间地质科技期刊文献累积达5 945篇,年均发表424.6篇,是上一时期的两倍多,涉及12门至17门分支学科。图2是以论文百分比表示的成长期各学科兴趣增长状况。

这一时期,古生物学和矿床地质学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学科兴趣中心。相较于上一时期,古生物学发展十分引人注目,其论文产出率在学科体系中所占比例最高时在1962年达到32.68%(见图2),在七个年份中比例超过了20%,阶段比例为17.85%(见表1)。而上一个时期的学科兴趣中心矿床地质学,在此期间它的比例低于古生物学,但是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的比例,阶段比例为16.90%。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古生物学和矿床地质学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成长期的学科兴趣中心。

本时期内,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与地史学和矿床地质学是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主要构架,形成了以这六大学科为核心的完整的传统地质学学科体系。它们在地质学学科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高,阶段比例为65.70%。相较于上一个时期,这六大学科中除矿床地质学在本时期内的比例有大幅下降以外,其他五大学科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本时期内,基础学科的科学吸引力大幅提升,在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中占较高比例,其论文产出率由上一时期的37.27%猛增至58.69%。其中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的论文产出率的增长较上一时期更是超过了3%。而应用学科在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比例大幅下降,阶段比例是41.31%,是上个时期的三分之二。然而就整体而言,基础学科的平均比例仍然低于应用型学科的平均比例,前者为5.87%,后者为6.89%。

(三)矿床地质学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复兴期的学科兴趣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从十年动乱的后半期开始逐渐恢复,这是中国地质科学家坚持科学的自立性的结果。根据统计,1972年至1981年间地质科技期刊文献累积达21 776篇,年均发表2 178篇,是上一时期的五倍多,涉及15门至17门分支学科。图3是以论文百分比表示的复兴期各学科兴趣增长状况。

很明显,这一时期,矿床地质学又一次成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学科兴趣中心。在此期间的10年中,矿床地质学在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据较高比例,其论文产出率最高时在1972年达到49.41%,之后产出率便明显地逐年下降,最低时在1981年降至24.89%(见图3)。

本时期内,传统地质学学科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现代地质学学科在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中崭露头角。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与地史学和矿床地质学的论文产出率是67.2%(见表1),最高时在1976年达到73.79%,最低时在1981年达到63.55%。这说明,本时期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仍然以传统地质学学科为主要架构。另一方面,作为现代地质科学支柱学科的地球物理学和环境地质学的科学吸引力逐渐增强。地球物理学的论文产出率大幅提高,最高时在1972年达到14.94%,阶段比例为8.33%,是上个时期的三倍多。环境地质学研究也在本时期开始兴起。但是,现代地质学学科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平均比例为14.09%。本时期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吸引力趋于均衡,对应用学科的研究兴趣阶段比例是50.15%,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兴趣阶段比例是49.85%。另一方面,应用学科的平均比例仍高于基础学科的平均比例,前者是8.36%,后者是4.53%。基础研究力量仍显薄弱。

(四)矿床地质学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蓬勃发展期的学科兴趣中心

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地质科学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研成果丰硕,各分支学科全面发展。据统计,1985年至1998年中国地质科技期刊文献累积达135 446篇,年均发表9 675篇,是上一时期的四倍多,涉及18门分支学科。图4是以论文百分比表示的蓬勃发展期各学科兴趣增长状况。

1985年至1998年间,矿床地质学仍然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学科兴趣中心。其论文产出率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阶段比例为22.53%(见表1),最高时在1989年达到26.57%,最低时1997年为16.61%,明显地高于其他学科。所以,可以认为矿床地质学是该时期的学科兴趣中心,虽然其论文产出率在学科体系中的比例不断下降。

本时期内,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趋向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完整的传统地质学学科是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主要构架。其六大核心学科——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与地史学和矿床地质学的论文产出率在学科体系中的比例较高,阶段比例为55.63%(见表1),但明显低于上一个时期且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现代地质学学科持续发展。代表现代地质学科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学和油气地质学的论文产出率在学科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阶段比例为23.71%。尤其是环境地质学和油气地质学显示出一种几乎连续的增长,其论文产出率分别是上一时期的近十倍和两倍。

本时期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吸引力趋于稳定,对应用学科的研究兴趣阶段比例是46.56%,对基础学科的研究兴趣阶段比例是53.44%。另一方面,应用学科的平均比例仍然高于基础学科的平均比例,前者是7.76%,后者是4.45%。

(五)油气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是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持续繁荣期的学科兴趣中心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地质科学在新时期呈现出欣欣向荣、多元发展的局面。1999年至2006年间地质科技期刊文献累积达90 879篇,年均发表11360篇,涉及18门分支学科。图5是以论文百分比表示的持续繁荣期各学科兴趣增长状况。

这一时期最显著的变化是:油气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取代矿床地质学成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学科兴趣中心。矿床地质学的学科吸引力延续了上两个时期持续下降的趋势,且大幅下降。而油气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的学科吸引力不断上升,其论文产出率较上一个时期成倍地增长,在所有学科中位居第一和第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油气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是中国地质科学持续繁荣期的学科兴趣中心。

本时期内,现代地质学逐渐取代传统地质学成为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主要构架。代表现代地质学的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学和油气地质学这四大核心学科的比例持续上升,阶段比例为40.81%(见表1)。代表传统地质科学的六大核心学科的比例持续大幅下降,阶段比例由上一时期的55.63%降至35.10%(见表1)。至2001年现代四大核心学科的比例首次超过传统六大学科。

本时期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吸引力与上时期类似,继续维持稳定。基础学科在学科体系中的阶段比例为51.72%,应用学科的阶段比例为48.28%。另一方面,应用学科的平均比例仍然高于基础学科的平均比例,前者是8.05%,后者是4.31%。

三 结论

(一)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从资源型地质科学体系转变为资源和环境并重型地质科学体系

经过上述统计分析我们业已看到,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在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多多少少连续地得到维持的高度兴趣,依次经历了矿床地质学——古生物学和矿床地质学——矿床地质学——油气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这四次学科兴趣中心的转移。

矿床地质学在20世纪中是最受关注的学科领域。古生物学曾一度成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学科兴趣中心,但矿床地质学持续地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在前四个阶段内保持了兴趣中心的地位,直到20世纪末才明显出现了衰落。自20世纪80年代始,环境地质学和油气地质学一直保持着一种大致稳定的科学吸引力,论文产出率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后成为新的学科兴趣中心。

把这些学科进一步分为两大类便可看出其大致趋势。一类属于资源型学科,包括矿床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和地热与新能源。一类属于环境型学科,包括环境地质学。综合统计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对资源型学科的兴趣直到20世纪末一直比对环境型学科的兴趣高一些,可以说,在20世纪中,以研究地球固体物质为主要对象的应用资源型学科占据着学科兴趣中心的地位。此后兴趣明显地转向了后一类学科,预示着其兴趣在地质系统而不只集中于固体物质的“资源环境并重型”时代的到来。进入21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实现了从资源型学科体系向资源和环境并重型学科体系的转变。

(二)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具有趋同性

对比已有研究[2],我们发现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具有趋同性。表2列出了世界百年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变化情况,和1936年至2006年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发展变化情况。

参考表2和相关史料可知,地质科学从莱伊尔时代诞生到20世纪末,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构建。第一次是从莱伊尔时代到20世纪初,地质科学形成了以古生物学、地层学和矿床地质学为核心的传统地质科学体系。第二次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地质科学构建了以古生物学、矿床学、地层学、岩石学、矿物学和构造地质学六大学科为核心学科的完整的传统地质科学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传统地质学科核心地位逐渐被现代地质学科取代,包括地球物理学、环境地质学、地球化学、油气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等学科,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经历了第三次重构,形成了以地球物理学、环境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核心的新型的现代地质科学体系。

相比之下,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同样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国地质科学起步时就紧跟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构建了传统地质科学体系,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发展构建了完整的传统地质科学体系,用短短的四五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才走完的路程。随后的五十年中,传统地质科学体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知识总量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增长速度也空前提高。从80年代末始,学科体系逐渐发生转变。进入21世纪后,才由传统地质科学体系转变到现代地质科学体系。

这表明了,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趋势具有趋同性。这种趋同性表现为“趋同存异”,在学科体系发展的总趋势趋同的过程中,学科体系发展的过程存在差异。中国地质科学体系由资源型体系转变到资源与环境并重型体系,而世界地质科学体系是由资源型体系转变到环境型体系。

(三)社会需求在决定科学关注焦点转移中具有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是促进中国地质科学知识增长的主要因素

将学科兴趣中心的转移与应用学科比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学科兴趣中心一直在应用型学科中转移,从最早的矿床地质学到最近的油气地质学,并且应用型学科在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比例高于基础研究型学科。这十分明显地说明了学科兴趣转移的根源主要是受科学之外的变迁因素的影响,社会需求、实际利益在决定科学关注焦点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推动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

工业化对矿产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激发了科学家的研究兴趣和社会责任,相应的也就促进了应用资源型学科知识迅猛增长。从20世纪初起,工业化就一直是中国人追逐并努力实现的梦想。从洋务运动发展民族工业到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获得找矿、开发矿产资源的知识和能力是社会对地质学的主要诉求。从新中国成立后,以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开始的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直到目前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对矿产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化促使资源型学科研究不断深化,知识迅猛增长,在学科发展上就表现为应用资源型学科一直处于学科兴趣中心。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地质学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说,城市区域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承载瓶颈问题,城市主要的动力学格局,地质环境自然营力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时间效应问题,一个有效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与开发体系的结构又是什么,等等问题[3]。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大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表1显示的工程地质学论文产出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就是明证。

进入21世纪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也对中国地质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中国地质科学一方面要满足我国新时代工业化进程中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能源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改善和优化的需要,这就使得中国地质科学体系是“资源”和“环境”并重型体系,学科兴趣中心必然是以资源型或能源型学科和环境型学科为中心。这也是我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发展变化与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发展存在些许差异之原因所在。

可见,社会需求决定了学科发展的方向,是促进中国地质科学知识增长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爱玲,史艳艳.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知识增长的特征[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2):47.

[2]董树文,等.20世纪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J].地质论评,2005,51(3):276.

8.《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八

我校在承担的全国教育十五规划课题《校本教研区域推进策略研究》子课题项目《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的研究活动中,对信息技术各学科过程中的整合渗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包括各学科开展的无纸化测评、教学与检测题库管理系统的研究、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研究、各学科基于网络的反馈练习的实践与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等。其中我们学校现在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并24小时接入国际互联网,使得学校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课堂教学利用录相、影片、光碟、投影仪、录音等电教手段创设情景,变抽象、枯燥的讲述为真实(或虚拟)的再现,为学生创设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草原》这一课时,用草原上的景色和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情景片断,让学生观后能真切地感受到草原景美、人更美!尹梅老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中《安全回家》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威胁和深重灾难,为了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她利用记录片和交通局录制的有关交通事故情况的真实报道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灾难,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科学课上讲解地球公转、自转、昼夜交替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如一昼夜就是地球自转一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先摄取了地球画面,做成动画,学生能看到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而昼夜不停地交替。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一夜地球自转了一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自然就好了。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景中学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从不同角度、深度,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途径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及经验,使其思维活动建立在雄厚的感性知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性认识,建立了表象,也从而为学生自我发展、主动提高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策略。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如: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优异研究院”网络虚拟夏令营——暑期网络研究性学习活动(2001、7—2001、9)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网站中有热心能干、经验丰富的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作辅导,同时也为各地有兴趣、学研究的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曾以云南曲靖一中课题专集:“问题少年”情况分析与对策为案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现代网络教育为研究性学习、实践、交流提供的良好帮助。由于网络技术的运用,打破了地区差别,为我们边远落后地区创设了最先进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平等就学、平等竞争和发展的良好愿望。

在老师的指导下,部分学生学会了利用网络工具,下载相关的知识、图片、寻找专家帮助,并能与网络中的佼佼者倾心交流,谈体会,学习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过程

基于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不断涌现,不可避免地使我们一直延用的课本、教材显得有些“陈旧和过时”。如何处理新旧知识的承接,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巨大求知欲?就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研究性学习中,为学生寻求丰富的知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极好的学习平台。所以,借助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容器,学生没有学不到的自然科学知识(有些社会经验和能力的获取也许有局限)。大到天文、地理;小至基因、纳米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题目的知识水平,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阶段中,大量的相关电子刊物、光碟、录相等,可以丰富讲座内容,有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其次是实践体验阶段,内容包括:a、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教会学生掌握BBS专题论谈,上网搜集、查询资料和信息的重要方法,并学会分析、选择有价值的资料进行保存。b、调查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学会用文字如实记录调查的基本情况,还应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作好图片、音像等多种形式的原始记录。c、初步交流,学生的成果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是表达和交流阶段,即成果展示阶段。

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信息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的不断转变,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最有力的学习工具,一个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完好整合的时代即将到来。

9.《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九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它能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具体领域进行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自从人工智能技术问世以来,它的研究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人工智能应用于信息检索系统的成果——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给信息检索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概述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它模拟人类关于信息处理的思维过程和智能活动,实现信息知识的存储,检索和推理,并向用户提供智能辅助。由于人工智能的引入,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优势明显: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使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模拟专家的检索方法,把用户所表达的信息需求,制定解决策略以及分析结果的工作转移到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来处理;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能自动地获取知识,能直接向书本学习,并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完善。

二、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结构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与专家系统有很大的相似性,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2.1 人机接口部分 人机接口是信息检索系统和用户交流的界面,它能理解、分析用户的自然语言提问,并产生适合用户的结果,还具有解释功能。它由一组程序相应的硬件组成,用于完成输入输出工作。系统通过它输入知识更新完善知识库,一般用户通过它输入信息需求。2.2 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 知识库是知识存储机构,用于存储解决用户信息需求所需的原理性知识、专家的经验性知识以及有关的事实等。知识库中的知识来源于知识获取机构,同时它又为推理机提供求解问题所需的知识,与两者都有密切关系。2.3 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它存放用户提供的初始事实、问题描述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运行信息(如推出结果的知识链)等。 2.4 检索推理机构 它综合应用各种信息检索策略与推理技术,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按一定的推理策略解决用户的问题。2.5 知识获取 这是获取知识的机构,由一组程序组成。其基本任务是把知识输入到知识库中,并负责维护知识的完整性与一致性,建立起性能良好的知识库。2.6 解释机构 它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回答用户提出的“为什么?”、“结论是怎么出来的?”等问题,是信息检索系统取信于用户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智能信息检索面临的问题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研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研究出了一些实用性的智能信息检索系统。但是,人工智能信息检索在下列领域依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突破。3.1 自然语言理解 自然语言理解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基础。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以我们的全部知识来理解语言的。机器理解自然语言需要把每个人脑都拥有的高度相似的、有关的“背景知识”存入计算机中,利用这种上下文相关知识进行推理,但这是难以做到的。3.2 知识的表示 人类的智能活动主要是一个获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知识是智能的基础。为了让计算机具有智能,就必须使它具有知识。但知识是需要用适当的模式表示出来才能存储到计算机中去的,因此知识表示是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智能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中,知识表示则成为一个核心部分。在人工智能中,知识表示就是要把问题求解中所需要的对象、前提条件、算法等知识构造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结构以及解释这种结构的某些过程。在信息检索中,同一条知识对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在信息检索中,知识的表示与利用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例如,如何从询问中获得领域知识,信息表示要达到怎样的深度等。3.3 知识的获取 拥有知识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检索系统的重要标志,而知识的质量与数量又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如何使智能信息检索系统获得高质量的知识,这正是知识获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知识获取至今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虽然已有许多人工智能学者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实现知识的自动获取,即由信息检索系统自动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离知识的完全自动获取这一目标相距甚远,还需要走一段漫长的道路,解决许多理论及技术上的问题。

10.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汇报 篇十

————xx县xx小学

李xx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县教研室和xx小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互相交流学习、相互促进提高的平台,让我有机会在这里向各位行家汇报科学教学中的几点粗糙作法;由于我兼职教学科学课程,对这门学科的认识、理解都很肤浅,教学也是难有章法可言,但我始终重视这门学科,与语文、数学相同的地位看待;虽则取得一点教学成绩,但今天坐到这里总觉得有班门弄斧之嫌,因此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海涵并批评指正,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课前准备

由于我一直担任语文学科教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学校都是根据课程、教师的实际情况兼职担任。小学科学学科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我也不是科班毕业,科学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对教材内容生疏,实验操作流程不了解,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教学时,真的是无从下手,只是硬着头皮边教边摸索边学,因此每堂课的课前准备我都是花很多时间。先研读教材,自己学一遍,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或科学知识,总是翻阅参考书、上网查找,或与其他老师进行探讨、研究,共

同解决,努力避免糊里糊涂地上课堂。再是认真备好课,理清课堂教学思路,突出重点知识课堂抓落实,确定难点知识课后抓巩固,备课不但考虑学生实际,科学知识尽量联系生活加以讲解,而且备教法:注重课型设计,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并对教学过程的架构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标注,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特别是科学教学的随堂实验,它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理解、巩固的关键所在,我在课前都要尽可能的充分准备实验材料,学校有了最好,没有的就发动学生家里带或者临时买,甚至有时自己在办公室里先预演一下,努力避免把操作失误带入课堂,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我们如能点燃起学生心中这把学习动机之火,就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智力得以开发,能力得到培养。《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求知,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书本上论述性的知识我尽量运用生活中浅显易懂的词句讲解,让科学性与生活性紧密联系,使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鲜活化。现在教学设施先进,网络信息包罗万象,我总是设法搜集与课本内容相辅相成的图片、视频等加以补充,加深学生印象,促进理解,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问题设计和提问时机的把握,考虑层次性,激励性评价始终贯穿始终,“你们真棒!

”,“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都要向你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等等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随堂实验更是增进互动效果,学生都踊跃参与,积极配合,在动手中掌握观察、分析、实践、探究的技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练习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中课后多形式、经常性的练习与巩固才能实现。我在课堂练习时注重重点知识的及时落实,当堂指正,关注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特别鼓励优秀生帮扶学困生,让他们结成对子共进退。课后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注意分层布置,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但从不作强行规定,只做引导帮助,有布置就有批改,有批改就有反馈和指导订正,对于实在没办法掌握的学生只能课外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

知识检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期中考试是为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结构性掌握情况,把握学习动态,督导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把放松的心弦拧紧一下,我总是认真组织,细致批改,分析反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潜能。期末系统性复习是很关键的环节,我把它当成语文复习一样安排,在时间上、内容上、效率上都要得以保证,上个学期期末复习,我还采取了特殊方式,对学生许诺:所有复习检测平均分达到90以上的学生和期末检测达到90分以上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现金奖励,结果学生复习知识的积极性大有提高,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四、课后辅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对于学困生我认真了解造成其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坚持对症下药,做到多关心、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以及班集体的关爱。比如一位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老家时根本没有接触过科学这门课程(其他课程也很一般),他刚转入我班时,我真担心前面都空白的他学不好这门课程,因此商量后,校长、家长和我在孩子面前轮番红脸白脸地诱导,让他下定决心,后来在他本人努力、老师辅导、家长督促的多方合作下,由期中考试的50多分到期末考试的91分,可谓进步飞快。

为了帮助学困生消化课堂知识,提高学业成绩,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或开展学生间、小组间的互助互学活动。从实践中我感觉到,落实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难,毕竟小学的科学教学和检测要求不是很高。对学困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辅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开他们轻视科学这门学科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科学》萌

发兴趣。从简单入手,树立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这样,学困生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高压强制学习逐步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科学成为他们内在需求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学困生的学业进步就有可能实现了。

总之,上学期的科学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够如意之处,自己科学专业知识先天不足,教学手段缺少创新,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亟需向同行们请教学习。对于自己,我还需加倍努力,不断丰富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为学生将来奠定基础,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11.《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十一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本科生理论课教学的特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涵盖多个器官,每个器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其解剖生理、临床诊断、治疗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在本科生的理论教学中被认为是比较难学、难懂的课程,有以下特点[2,3]:①耳、鼻、咽、喉、气管、食管等器官的位置深在隐蔽、腔道狭小、结构精细、功能复杂,既有表浅的解剖结构如外鼻、外耳,使用辅助设备如内镜可以看到的孔洞、腔隙,如外耳道、鼻腔、咽喉腔,也有深在复杂的结构,如内耳、鼻颅底、侧颅底,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理解困难;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内容在基础医学及临床技能学习阶段多未涉及,而且理论课学习期间没有安排临床实践时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感性认识不足;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每个器官的教学均为独立的篇章,在每一篇章中,首先是本器官的解剖学、生理学,然后才是本器官各种疾病的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内容,理论课教学的课程内容相对多,而课时相对少,许多内容在课堂上不可能讲解透彻,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2 学科专业网站的特点

学科专业网站是以学科为单位,依托校园网和课程教学资料库,构建学科专业教学资源中心。学科专业网站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与本学科相关的网络资源、工具进行搜集、整理、组织并集成到一个整体里,然后提供相应的检索、导航、浏览等功能的专业网站。学科专业网站中除了学科专业相关信息和本学科的介绍、学科特色、研究进展外,还有自建的教学资源库,并与互联网连接,目的是为了方便网络教学。一般学科专业网站中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包括:课程概况,教师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研动态,继续教育等。学科专业网站的功能包括网络课堂、教学管理、资源的整合与资料查询功能、论坛及用户管理等[4]。学科专业网站的特点是突出专业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交互”[5]。

与一般网站不同,学科专业网站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科的教学效果。学科专业网站的建立要体现几个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学模式的创新,支持、鼓励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的转变,将书本的文字教材多媒体化;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转变,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6]。学科专业网站不但对教师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网站的教学设计及素材编排等方面要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应用能力、检索获取信息能力。

由于学科专业网站与互联网连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7]。通过复习相关的授课课件,浏览各章节相应的素材,学生可以克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堂教学中难理解、没有感性认识、课时少的缺点,加深对教学大纲要求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把重点内容学透,达到“吃饱”的目的,同时教学资源中丰富的内容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好”。

3 学科专业网站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五年制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科专业网站中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包括:媒体素材,如文本、图、视频、音频、动画,课件,题库,试卷,临床病例,文献等,同时利用论坛功能提供交流平台。以鼻科学为例,与鼻科学相关的内容中既有教员课堂授课的课件,还有丰富的与鼻部解剖、生理、疾病相关的素材,如大量的鼻腔、鼻窦、鼻颅底解剖图片及视频,鼻腔生理及功能动画,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检查视频,影像学图片,嗅觉功能检查,鼻部常见病、多发病的病例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及鼻咽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经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视频等。由于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学时较少,大部分内容不能在课堂上展示。学科专业网站的建立很好地弥补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理论课学时少的缺陷。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科专业网站中教学资源库的主要教学对象是医学本科生,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仅是资源素材的堆砌,其内容的安排紧扣教学大纲,在课程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学科专业网站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扩展阅读。近3年来,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将学科专业网站作为医学本科生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探讨学科专业网站对医学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效果的作用,对85名结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堂教学的2009级五年制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应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科专业网站情况。结果表明,全部学生曾在课外时间登录访问我们的学科专业网站并学习相关内容,80名(94%)学生认为网站的内容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理解及掌握有明显的帮助,35名(41%)学生浏览、学习教学课件以外的内容,如临床病例分析、手术视频、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疾病等,30名(35%)学生通过在网络上就课堂学习的内容与教员有过交流,10名(12%)学生浏览、了解本教研室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内容,表现出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科研有较大的兴趣。

4 学科专业网站在医学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学科专业网站促进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到“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科专业网站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样化、不断更新的专业学习资源,学习内容跨越了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将书本的文字教材变为具有多媒体化、形象化、动态化、智能化的新型教学内容[6],为学生提供以利于学习为特点的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方法,促进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观念从注重知识记忆、积累的知识性人才向注重知识创新和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转变。我们对85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所有学生在课外时间浏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学科专业网站并学习相关内容,表明学生能够接受这种依托网络的自学模式。

学科专业网站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本,一切以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为目标。学科专业网站的教学资源极大地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为一体的多媒体,按耳鼻咽喉头颈等器官分类的资源及题库,解剖、生理与疾病紧密结合的病例分析,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环境等教学资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彻底改变了死板的“填鸭式”传统学习方法。我们的调查发现,94%的学生认为网站的内容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理解及掌握有明显的帮助,表明学科专业网站可以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科专业网站促进医学生早日建立临床思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理论课的教学时段介于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见、实习之间,医学生在学习临床基础课时无不表现出对临床实践的兴趣和渴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8]。尽管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理论课教学中也介绍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但受学时限制,不能充分展开。学科专业网站内丰富的临床病例分析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的调查显示,41%的学生浏览教学课件以外的内容,如临床病例分析、手术视频。临床病例的学习为学生早日接触临床创造了机会,有利于早日建立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感性认识。

学科专业网站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临床及基础的科研兴趣。有调查表明,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较低,分析其原因与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仍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9]。除了我们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理论课教学中介绍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外,学科专业网站内详尽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本教研室的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项目更能激起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我们的调查发现,12%的学生浏览本教研室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内容。支持、鼓励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早日参加科研训练是我们进一步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辉,吕永忠,李冰.学科专业网站教学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4):270-273.

[2]孔维佳,乐建新,陈建军,等.耳鼻咽喉科学技能培训基地与学生临床实习方案[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004,4(11):269-272.

[3]王斌全,田俊,皇普辉,等.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改革实践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64-65.

[4]魏玮,黄晓薇,徐世莲,等.基于B/S的学科专业网站方案设计[J].训练与科技,2007,28(6):92-94.

[5]陈飞,任敬安.学科专业网站建设浅议[J].训练与科技,2005,26(6):48.

[6]罗辉,吕永忠,李冰.构建学科专业网站教学评价标准引发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1):64-66.

[7]徐世莲,何晓晔,魏玮.教、学、研一体化学科专业网站设计方案[J].训练与科技,2007,28(4):82-84.

[8]付鹏,姜廷军.PBL教学法在临床核医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657-1658.

12.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二

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的生活”、“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我们的家园――地球”5个单元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在各单元的内容上,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2.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教学任务与目标 (一)教学任务 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3.能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 (二)教学难点 1.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感知、体验; 2.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教学的各方面都应紧紧围绕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3.注意对学生学科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4.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5.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第一周 植物的身体 2 第二周 植物的根 2 第三周 植物的叶 2 第四周 植物的茎 2 第五周 花和果实 2 第七周 秋季星空 2 第八周 冬季星空 2 第九周 木材 纸 2 第十周 陶瓷 金属 2 第十一周 玻璃与塑料 2 第十二周 蒸发 沸腾 2 第十三周 凝结 水的三态变化 2 第十四周 水的三态变化 2 第十五周 小水滴的旅行 2 第十六周 小水滴的旅行 2 第十七周 航海家的发现 地球上有什么 2 第十八周 地球内部有什么 苹果为什么落地 2 第十九周 研究与实践 2 第二十一周 研究与实践 2 第二十二周 考试 第二十三周 第二十四周 二○○九年九月

13.《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十三

摘 要: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当对这门课程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小学科学这门课程进行学科化和规范化的设计,有效的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展开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设计 规范化 学科化

一、优化教学设计方式

新课标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教学标准,需要具备学科化与规范化的特点,并且必须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要求。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应当摒弃以往单一的课程设计,使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更加的规范有效。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生命之源――水》单元中《地球上的水》这一课为例,教师应当结合前面已经学过的《生命离不开水》、《神奇的水》、观察水中的内容,明确这一课的难点与重点内用,并且结合教学大纲对这节课的具体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点与对知识的接受度,按照课程教学目标,运用合适的课程设计方法。对《地球上的水》各环节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确保《地球上的水》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达到学科化与规范化,使学生能够更加综合全面的掌握与水资源相关的知识,并且让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1]

二、把握课程教学内容

对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有效的优化,教师应当深入的把握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设计错误的教学内容,那么会对教学设计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难以达到学科化的特点,因此,教师设计必须根据客观的知识内容来进行,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以往的经验。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它们是做什么的》单元中的《金属》这一课为例,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的理解金属的性质、应用等知识点,并且结合这门学科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并且向学生提问,这些金属制品都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以及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与金属相关的知识,并且启发学生思考金属在生活与工业中的应用途径,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小实验,向学生渗透有关金属性质的知识,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观察金属的光泽度,通过热水来体验金属的导热性,并且通过铁锤对粗铝丝进行敲打,得出金属具有延展性的结论。在探究金属性质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学生答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独立思考或者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金属的性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材料的概念,并且使学生将之前所学的《常见材料》、《纸》、《纺织材料》中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样能够使学生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2]

三、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进行改善。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明确当前教育背景下科学教学的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对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进行改善。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单元中的《校园里的小动物》这一课为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课程中的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不能运用知识灌输的形式对学生教学。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观察校园中的小动物。校园中蜗牛、蚂蚁、蟋蟀等昆虫随处可见,教师应到鼓励学生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进行观察与记录,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到大自然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校园中的小动物》这一课的过程中充满学习的乐趣,他们能够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把握这一课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记忆。教师应当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通过观察,让学生思考蚂蚁、鱼以及田螺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让学生学会饲养这些小动物,并且定期进行观察,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画的形式记录这些动物的变化与习性。这种近距离接触的教学方法,相较于以往照本宣科的形式,能够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实践能力与探究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3]

总之,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应当运用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教学设计进行客观的分析,改善教学方法与环境,把握教学内容,并且运用正确的设计方法,这样才能使科学教学更加的学科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4.《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十四

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能够作为教育教学中的辅助手段, 我们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从观念、技术、实践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本文讨论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1 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 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引入新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的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就是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 改变了粉笔+黑板+挂图的方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综合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将多种媒体共享, 资源共享,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讨论沟通方式。

2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说, 现代教育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成熟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能够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1)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特点

计算机基础课涉及内容广泛, 理论和实践并重。如何做好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是高职高专公共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话题。传统教学模式下,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理论课在教室讲授, 实验操作课在机房练习;理论和实践往往脱节, 知识直观性和形象性差, 学生虽然对这门报很大期望, 但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2)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基础课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 能够充分展示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在理论教学中用文字、图片、动画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 还适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验操作教学, 能够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老师的示范操作。现在, 各级各类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都运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例如,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理论知识的课件, 能够让深晦难懂的知识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 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操作实验教学, 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投影仪等软硬件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和直接体会。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大的特色是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例如前面提到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在师生间共享。同时, 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更多的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信息和教学手段。在许多学校, 计算机基础课都建立了网上教学系统、网上评价系统。这些都丰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

3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 具有较大的优势。

(1) 展示知识直观、形象

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传统的文字、图形的知识展示方式, 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 从多种维度进行展示, 改变了以前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直观、形象、生动, 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关注度。

(2) 教学资源共享程度高

一个好的教学准备工作要充分, 在备课阶段要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传统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利用是有相当难度的, 共享不易。现代教育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 它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强大工具和平台, 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最大化, 方便老师和学生的联系、沟通和讨论。

4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运用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 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 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关乎教学成效, 也是一大学问。

(1) 现代教育技术要结合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具有局限性, 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也有其特点和优势。例如, 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 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有效的。所以, 在教学实践中, 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结合传统教学模式, 双方取其长处, 相辅相成, 取得最大的成效。

(2)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应用实践中, 有一个观点值得重视, 那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不能代替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思想。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3) 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结合课程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 要充分考虑和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和需求, 然后合适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例如,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理论基础知识部分, 因为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名词, 所以,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形象的课件, 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 让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 而不是被动学习, 学习效果显著。

例如, 在OFFICE部分的教学中, 由于主要是软件的操作教学, 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直观、形象地给学生示范操作教学, 学生能够具体、直接感受和学习。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在课程教学的计划、准备、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辅助教学,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中.网络环境下教与学互动中的问题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9, 12, 3.

[2]杨维东, 王辉.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

15.《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学设计 篇十五

何福康  鹰潭市第五小学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今天,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了解多媒体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更新,多学习多媒体使用的技术,了解信息资源的组合与利用。力争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多建立和谐的联系,使学生在增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科教学插上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有更高的突破。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主要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有着更广泛的空间,然而基于传统学科的教材特点,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学生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等问题,使得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传统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解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将是在教学中推广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最大的阻力。如何解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就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学科教学的整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建立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

传统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都是学科教育的辅助手段,然而在今天,部分学科和部分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完全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来覆盖。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解月光教授说的好:信息技术的这一层面的应用可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在学习方式上,让学生改变单纯的接受方式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如在小学数学认识更大的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从小到大的过程先给学生设计一个500以内数字的应用,比如新年联欢会的采买等。然后让学生设计出:如果我是千万富翁如何利用我的财产等课题,用最简单的表格方式分解大数,达到理解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更符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

针对当前小学固有的物质环境和学生素质,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应该是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兼备了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的优点。在协作的过程中,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同时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在帮助中学习,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的理念。如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就可以从:确定目标,设计任务;组成小组,明确分工;自主探索,积极协作;交流体会,评价成果等几部分设计教学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多基于多学科知识或单一学科不同内容的综合应用。

以小学自然课《太阳系》为例子。如果教师在任务中设计了学习太阳系有关天体知识的环节,要求同学们分组完成自己查询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丰富知识的扩展为切入点的话。同学们将分化为天体介绍、地球知识,太阳知识、天文人文等不同方面的重点转移。并且由于个体之间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差异,行成文字介绍、图片展示、音像资料展示、flash动画演示、PowerPoint文稿演示等不同的手段展示学习效果的局面,给教师的评价带来方便。如果教师将语文课中的习作例文,社会课中的杰出贡献的天文学家、自然课中的宇宙演变、品德课中的祖国航天融为一体,相信同学们都会在自己的努力中有不同的收获。

四、教学时间的安排更符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学科教学时间都是在40分钟内完成导入新课、主题教学、分组实践、展示效果、教师评价、补充学习、布置作业等环节。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却是同学们还没能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只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走马观花的效果。课时短暂,环节僵化成了学生不能自由发挥的紧箍咒。

我们不妨把一个知识单元集中在两节课一起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打破固有的模式,类似于调查、发布、总结甚至于实践等内容安排在课下,课上主要就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给学生铺设一个学习的`支架,让学生理解如何自主学习,自主攀升。

五、教师在课前多做准备。

1、因为技术的问题,多媒体的应用特别是网络的应用受大环境的制约,所以教师如果应用网络进行教学,实时播放或实践有不可预知的突发性问题,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广泛地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搜集资料,还要将资料下载到本地,整合应有的链接。保证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既能够充分享受安全的速度,还能发现自己不可能整合的链接。

2、教师努力建设和使用本地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许多学校都拥有基于具体学科教学的资源库或课件制作小组。熟练使用资源库和充分发挥课件制作小组能针对学科教学开发课件的优势,让信息技术的高速路上有适合于自己应用的快车是学校发展当代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学校和任课教师都不应该吝惜时间和资金准备使用的本地资源。

以小学古诗学习为例子。古诗的理解和应用一直是一个语文教师教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当代,小学古诗导读几乎囊括了小学到初中所有古诗的时代背景介绍,诗情画意的动画演示,符合古诗意境的音乐欣赏,给小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教师不一定知道这款软件和熟练使用其功能。这样就放弃了一个应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契机,行成了不应有的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今天,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了解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更新,多学习多媒体使用的技术,力争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多建立和谐的联系,使学生在增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科教学插上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有更高的突破。

4月13日

上一篇:高三激励文章专题下一篇:我的家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