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的历史发展(精选11篇)
1.农耕的历史发展 篇一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课时: 1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
2.教材分析:
距今约七千年,我国开始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典型是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和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们都具备了原始农耕的特征:从事农业生产、使用磨制石器、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和制造陶器。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历史主要讲的是中国古代的史,第一单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距今历史较为久远学生不易理解,运用通俗的方式讲解是教师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第一节的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华早期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的学习做了一定积淀。
目标:
1.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区域、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使用生产工具、手工业情况。
2.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3、知道原始农业的发展对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的作用
评价任务:
1.依据评价标准自主完成预习单,并根据预习单抽查学生完成情况,并做以评价
2.通过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教师讲述解疑、检测单的完成等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3.按照评价标准说一说自己的学完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提问:什么是新石器时代),那同学们能够想象出原始社会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吗?我们今天就一起穿越到原始社会,体验他们的农耕生活吧。
师:我们的地点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村一带和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我们分为两组,分头出发,一组穿越到半坡村,一组穿越到河姆渡。同学们先结合满分卷预习课本5分钟,然后由小组代表描述自己穿越后的日常生活,越详细越好,可以分类别讲述。比如生活的时代,住房,生活工具,生产技术,家禽家畜,种植作物等等。
生:对照课本和满分卷预习基础知识。
半坡组
2.农耕的历史发展 篇二
项目地点: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
业主:松阳县四都乡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Dn 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北京多维度建筑咨询公司
主持建筑师:徐甜甜
设计时间:2014.10
竣工时间:2015.6
用地面积:227.6m2
建筑总面积:307.7m2
结构形式:木结构
摄影:王子凌/周洋
平田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2014年入选住建部“传统村落”。风景秀美,建筑保存良好,但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空心化情况。依托松阳县大批传统村落的丰富资源,现正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改造项目原是荒废农宅,并非历史文化建筑,但是其位于村口显要位置,北侧毗邻祠堂、村委会,既是进村首先感受到的村庄形象代表,也是村内公共活动的重要区域。针对此情况,建筑师首先对其新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将其改造成为新的村民中心,同时成为对外展示乡土农耕文明和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窗口。
二层私密空间
室内新的木结构
依托山势,建筑分为靠近村口的博物馆展厅和展厅后的手工作坊两部分,二者有一层的高差。在保留原有形态的基础上,移除了部分隔墙和楼板,以满足新的使用需求。相连部分改造成半室外花园。二层两个较为私密的空间,既可作为艺术家民宿,也可作为图书室开放。原有附属建筑则改造为小茶室和楼梯花园。
在建造方面,经评估后更换了内部破损严重的木结构,重新搭建。而外墙的夯土墙虽有倾斜,但仅作为围护结构尚可使用,经过人工“推拉”和草筋修补,保持着原有的乡土质感。
为了解决传统民居室内光环境较差的问题,同时避免破坏村落立面的协调性,外墙没有做大面积开窗,而是通过屋顶不同尺度的顶窗将光线引入。
建成后,这里成为平田村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文化交流空间,已经举行了多场会议,带动了村里的民宿经济,吸引了村民积极参与,形成平田村的公共文化集会。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村落中,品质一般的房屋如何通过改造焕发新生,本项目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改造经验也在松阳县其他村庄极具推广借鉴价值。
外立面
改造后的小茶室
项目与村落融为一体
浙江平田农耕博物馆及手工作坊获得第一届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一等奖
专家评语:
3.农耕的历史发展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主要的历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3教育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复习与提问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
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指导阅读复习提问:
1导入:我国现在生产的农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麦)那么远古人类是靠什么手段来获取事物
2讲:古老的神话,神农氏,教人耕种。从此有了农耕。(书7页提示)3介绍、分析、提问三 阅读课问提示 思考比较;
回答老师的提问
讨论:远古时人类采集食物会遇到什么困难? 1快速阅读思考
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有那些?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 2时间 约四五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 粟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约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 4原始手工业:
黑陶 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课时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农耕生活。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带
用心
爱心
专心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 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
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有带动了原始饲养业、制陶和纺织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种,原始的艺术也开始萌芽了。个典型代表: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大汶口居民(时间、地点、劳动工具、农作物、手工业、饲养业、其他)4讲:私有财产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贫富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5强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课时小结:
自由发言,说出本课的知识要点。2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的异同? 3拓展想象
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会有时么劳动分工? 4思考:贫富分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变化? 5动手写一段小文章
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6完成目标
板 书 设 计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间 约七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
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 2时间 约四五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 粟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纺轮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约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 4原始手工业: 黑陶 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思 路 设 计
本课重点是我国的农作物粟和水稻,及南北方的差异,运用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的方法,学生好奇,观察细致。
用心
爱心
4.农耕的历史发展 篇四
黄舒敏07091017
自从我们接触了《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后,我们就深刻地认识到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纵观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历史长河,我们总结出一些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回首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我们更是意外地发现了两者的交汇点,但这也完全合乎于情理之中。两者相辅相成,彼此共存着。
一个具备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耕自然经济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可谓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虽然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其中经历了周期性战乱与稳定运动,王朝的兴与衰,国家的和与裂,然而,面对着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农耕经济依然向前发展,而且有着愈挫愈勇的势头。从远古时代出现共同耕耘,夏、商、周出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观念,殷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而到唐代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一直以来,顺势而为。
然而,正因为农耕自然经济持续性的这一显著特点,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务实性。
中国农耕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模式存在着,人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地辛勤地生活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也使他们对自己固有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情非得已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久而久之,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文化也渐渐形成了,并且有着根深蒂固的现象出现。血缘关系显得尤其重要,这也使所形成的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地保存下来。就如,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孝为先,到现在为止,这一文化仍然存在。在家里普遍都是以男性作为家庭的支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即使现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到了关键的时刻,一般都是男性做决定的。在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下,中国文化也随之延续下来。
而另一方面,农耕自然经济的持续性,也造就了中国文化具有务实性的特点。
在农耕自然经济的发展道路上,人们可谓是洒尽了汗水。一面面对着恶劣多变的气候,受尽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一面对战乱胆颤惊心,另一方面还要和“猛于虎”的苛征暴敛,这不得不让中华民族培养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和求真务实的民族性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无不体现民族自强、务实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文学创作也油然而生了。
让我们再回顾农耕自然经济的发展史,不难总结出其构成的结构方式是多元化的。“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给我们再现了那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向我们展示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劳作模式;后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商品交换现象也出现了;之后,“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制度也确立了„„如此多元化的成分结构,也决定了中国文化必须具备包容性和多样性。因为有了交易,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交集的机会。在这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来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这就要求各自领域必须要学会相互包容,借着经济的这一架车,沿途多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
中国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并一直对中国文化的特征也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5.农耕的谚语 篇五
芒种打火夜插秧。
一场秋雨一场凉。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重阳无雨一冬晴。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冬至天阴无日色。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春分有雨病人稀
瑞雪兆丰年。
重阳无雨一冬晴。
穷汉不听富汉耸,楝树开花就下种。
小暑吃粟,大暑吃谷。
小满不满,忙种不管。
七月初一起了北,扯了棉梗种荞麦。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长三月,短八月,不长不短是腊月。
十月上场雾,江湖成大路;冬月上场雾,讨好打鱼户;腊月上场雾,讨好种田户。
大雪纷飞,粮食成堆。
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黄梅天,雨水多。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6.有关农耕的谚语整合 篇六
2、常向天上望,不如地下挖个塘。
3、打井修渠能防旱,丰收靠人不靠天。
4、洪涝灾害轻与重,树多树少大不同。
5、人把地肥,地把人肥。
6、靠天吃饭饿断肠,脑勤手勤粮满仓。
7、荒山栽树,由穷变富。
8、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9、夏作秋,没得收。
10、枣芽发,种棉花。
11、先耕白塘土,后耕淤泥头。
12、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13、旱年收不收,全在井和沟。
14、宅旁栽上几棵杨,十年就能盖楼房。
15、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16、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17、身好谷穗大,母胖儿子肥。
18、栽树好,栽树强,又挡风沙又遮凉。
19、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20、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21、种稻靠埂,种麦靠沟。
22、来水不过三五天,错过机会河道干。
23、不栽树是荒山,栽上树是宝山。
24、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25、栽杨树、盖高楼;种核桃,吃上油。
26、春雷响,万物长。
27、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28、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29、打井挖泉,取水灌田。
7.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篇七
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烧制陶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艺术;
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其中所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及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感受他们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
③让学生查找有关网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习服务,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导致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第1课: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为低下,生存问题一直是人类诞生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
2、时间 约6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骨耜(sì){耜:古代跟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
4.农作物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粒
5.定居生活
(1)干栏式房屋(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2)学会了打井
(3)原始饲养业 猪、狗、水牛(4)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哪些东西能说明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生产工具、干栏式房屋、学会了打井、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都说明了河姆渡人过上了定居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2、时间 约5000多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石刀蔬菜的国家。
5、原始手工业 陶器
4、农耕作物 粟和蔬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布纹陶钵、人面鱼纹陶盆、人面陶塑、陶鸟头塑像
6、主要家畜:猪、狗 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7、住房:半穴居房屋 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8、会美化生活 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
◆仔细观察《农耕图》,结合出土的农具,想一想,半坡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教材7页的课中题)★半坡人有的在放火烧树林,有的在披荆斩棘、用石斧砍伐树木,有的在播种;有的在收割。
◆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种不同? ★河姆渡人的房屋,以木桩为基础,在木桩上架设横梁,再在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上面主任,下面堆放杂物。这种房屋适应了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两个典型代表,系统地了解了原始的农耕生活状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饲养家畜家禽、纺纱织布等。但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都创造了华夏文明。
七、知识巩固
1、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水稻、粟和蔬菜
2、姆渡人的原始农业生活,比北京 人和生活有了哪些进步?
(1)工具 北京人: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石斧、石锄、石耜冠、石铲、石刀
磨制石器
(2)生产 北京人:猎取动物 采集植物
河姆渡人:用耒耜耕地
(3)生活:北京人:赤身露体、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山
洞里
河姆渡人:住上了干栏式的房子 过定居
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
方便干净 还饲养了家畜 会
制造陶器 并能制作简单的玉
器和原始乐器
八、作业:略
九、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河姆渡遗址
时间:距今6000多年 地点:长江流域
2、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8.关于立夏的农耕谚语(80句) 篇八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用到谚语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都有哪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谚语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立夏的农耕谚语(精选8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夏的农耕谚语11、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2、立夏见夏,立秋见秋。
3、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4、丰产不丰产,全靠掏垄眼。
5、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6、喂豆饼,两得利,肥了牲口壮了地。
7、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8、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9、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10、立夏晴,雨淋淋。
11、能驮千斤,不驮偏沉。
12、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
13、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14、饲料多样,定时定量。
15、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壮的。
16、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17、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18、勤添少给,无料也肥。
19、猪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20、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21、不稀不稠庄稼旺,秋收到来粮满仓。
22、苗过稀长草,苗过密易倒。
23、地边锄杂草,病虫都减少。
24、马无夜草不胖,牛不足饮不壮。
25、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26、苗要好,除虫早。
27、节气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28、立夏不热,五谷不结。
29、草夹苗,不长苗;苗接苗,不长桃。
30、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31、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
32、种地要三壮:人壮、地壮、牲口壮。
33、牛要喂饱,马要夜草。
34、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35、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36、忙时喂嘴,闲时喂腿。
37、有了水浮莲,养猪不赔钱。
38、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个猪娃吃得香。
39、勤刷毛,膘头好,舒筋活血疾病少。
40、锄草不论遍,越锄越好看。
41、年驴月马十天看老牛。
42、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43、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44、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45、护根草,长到老。
46、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47、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48、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49、糟糠出猪,粪草出鱼。
50、移苗要保活,必须带泥坨。
51、力量麦子锄头谷。
52、早锄地暖,深锄不板,多锄旱涝双保险。
53、见草锄草工夫到,才能保证收成好。
54、立夏落雨,谷米如雨。
55、苗子不全,及早补填。
56、猪吃百样草,发酵喂更好。
57、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
58、谷子根扩杈,莠草杈扩杈。
59、立夏天气凉,表子收得强。
60、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批瞎瞎。
立夏的农耕谚语21、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
2、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3、立夏晴,雨淋淋(赣)。
4、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5、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6、谷雨麦挺直,立夏麦秀齐。
7、春争日,夏争时。
8、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9、立夏雨,涨大水(湘)。
10、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
11、立夏种绿豆。
12、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顾品种下霜期,千万不搞一刀齐(棉)。
13、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14、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15、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
16、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
17、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
18、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19、立夏前后种络麻。
9.农耕的历史发展 篇九
传说中的炎帝故里有很多处,而高平无论是出土文物、地上文物还是民间传说,恐怕是最丰富的。在台湾有几百万人不仅拜祭炎帝,而且信仰炎帝。为什么炎帝在两岸影响如此巨大?因为炎帝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关系最密切的时代。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的合作,整个部落一起耕作,这就培育了以“和 ”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就是对现实与未来关系的认同,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
人类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证明,人永远成不了所谓“完全自主的个体”。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
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早熟的,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因为我们的这块土地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大河。
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我们的文化。好与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应该在比较中认识。在人类的青年时期,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生和成长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今天弘扬炎帝文化,应该把炎帝给我们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更重要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我们要秉承炎帝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理念,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摘自2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有关“中国农耕文化”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是炎帝,他在两岸影响巨大。
B.农耕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它证明了人永远成不了所谓“完全自主的个体”。
C.中国农耕文化以人为本,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D.中国农耕文化的理念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农耕社会的耕作需要多人的合作,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启发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思想。
C.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理念,都是与农耕文化的理念相违背的。
D.我们应把炎帝开创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当成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时代,正是农耕文化最发达的时代。
B.农耕生活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唯一动力。
C.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的说法是作者及中外学术前辈不太同意的。
D.人类青年时期的农耕生活产生和成长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的生活、繁衍、延续。
参考答案
10.农耕文化 篇十
一、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初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怀远。”皆承其义,“文”“武”对举,文化即取“文治与教化”义。文化原义,在中国先秦时代混同于“文明”、“文学”。《说文解字》:“文,错画也。”有三层意义:一是由语言文字象征符号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是由伦理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义;三是美善德行之义。而“化”则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义。对文化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专指文、史、哲,广义者则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论其结构,又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特征、价值取向等受到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本文要讨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对其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大河大陆型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三、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务实精神。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作为农耕民族的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中华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2.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民众安天乐土的生活情趣。农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他们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论语》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农耕民族反对敌对和冲突。同时,因农业生产常常受天时和地理的影响,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些都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民众爱和平、求和谐的理想。
3.持续性与延续力。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人及以后的汉人,栖息于由大河灌溉的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自结束流动性的渔猎生活,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定居农业的优越性诱使他们对于土地产生一种特别执著的感情。他们这样赞美大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汉民族养成一种“故土重迁”的习惯,所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数行商走贩和从事“宦游”的士子外,大多数汉人,尤其是农民,终身固着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没有极端严重的灾荒和战乱,一般是不愿脱离故土的。由于人员少有迁徙,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有限,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这种可变性少的农耕经济,求延续、重稳定的特征,影响产生的中国文化就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延续力。《易传》所谓“可久可大”,《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求“久”观念的典型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续力是十分明显的,从先秦诸子到汉代经学到唐代义疏到宋明理学,有着一条传统的横线延续。
4.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有着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因此,在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断繁衍生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促进两者之间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另一方面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游牧民族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国不同区域文化格局,如秦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多样化特点。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使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从纵的方面讲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从横的方面讲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经济在三代时是原始协作式农业自然经济,秦汉至明清则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至近代始出现农业与工商业并存的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易传·系辞下》提出“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儒道融合,这些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表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5.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中国农业文化成熟较早,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周而复始衍化以及四时、四季循
环的现象,启示了中国文化中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幻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便是循环论的表现。在循环论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时间是悠久的、静定的,因而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使中国文化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崇尚中庸。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着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认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强调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把无过无不及的庸常之道作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们凡事要适中、适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这种人生智慧,源自农耕经济的土壤。
11.有关农耕的谚语精选 篇十一
2、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3、油碱管出不管长,刚碱管长不管出。
4、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5、耕后灌垡,枉把力下。
6、见草锄草工夫到,才能保证收成好。
7、夏至农田草,胜如毒蛟蛟。
8、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壮的。
9、雨夹雪、下不歇。
10、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11、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12、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13、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4、要想庄稼长得凶,一家一个沤粪坑。
15、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16、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17、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18、太阳倒照,晒得猫叫。
19、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20、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21、谷子根扩杈,莠草杈扩杈。
22、青贮饲料营养好,马牛驴骡好上膘。
23、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4、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25、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26、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27、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28、后期修好棉,还能增成产。
29、节气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农耕的历史发展】推荐阅读:
有关农耕的谚语有哪些?08-11
农耕乐园卖菜记作文800字08-17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09-20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11-03
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07-22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08-24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07-23
煤层气发展历史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