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2024-07-22

《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精选6篇)

1.《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篇一

《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整堂课中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1空气是会占据空间的。

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会变化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验证。在实验前先给先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了空间的定义,前一个实验是在老师的演示实验“杯中的纸会湿吗?”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紧接着比较空气和水都占据空间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了?学生操作比较分别装有40ml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然后拓展知识,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要学生通过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帮助乌鸦喝到水。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到其他人,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学校的领导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是比较完整,过程清楚,板书设计有心,各个环节紧扣,问题设计好,学生积极活跃。不过也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语言平淡,激情不够,节奏太快应该注意细节。在学生操作实验中,应该讲明实验要求,课堂组织方面有待加强,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对学生的表扬应多样,评价要有价值。最后领导对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开始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信心。

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我想我的课堂永远会充满活力。

2.“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2 篇二

新平县平掌乡小学 杨艳仙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一课,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本课主要安排以下几个活动:

1、空气占据空间;

2、杯子倒扣在水中,里面的纸团不湿;

3、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水和空气的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 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验证为主,教师讲述、示范为辅。【教学准备】

1、教师:玻璃杯、水槽、水、饮料瓶、餐巾纸、注射器、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每个小组):1个矿泉水瓶、2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1个水杯、注射器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故事。

(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把石子放入水中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吗?为什么放入小石子,水就会上升呢?

(3)交流,引导学生明确石头占据空间使瓶子中的水上升。(板书:占据空间)

(4)引出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科学探究

(一)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活动一:空气占据空间

1、(课件出示:瓶子、吸管、橡皮泥和实验要求)提问:利用这些材料,你们能不能让瓶子中的水上升并流出来?小组轻声地讨论一下。(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提示学生:平时喝盒装饮料时,在什么情况下饮料会自己流出?

3、小组汇报实验方法。

4、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在小组内交流: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5、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活动二: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

1、教师演示操作。

2、学生预测:纸巾会不会被浸湿?

3、引导交流,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教师小节。

(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课件出示:注射器结构图)结合实物简介注射器。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和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师示范:我们可以用注射器先抽20毫升的水,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先用力压活塞,再向上拉活塞。仔细观察注射器中水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各自探究。

4、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课件出示:记录表填写)。

5、同样的方法引导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

6、组织汇报实验情况(课件出示:记录表填写)。

7、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请小组交流一下。

8、引导学生小组交流。

9、组织小组汇报。板书: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被压缩或扩张)

10、组织归纳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课件出示)

11、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12、课件出示:篮球、打气桶 等。

三、课堂小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

四、课后拓展

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记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

板书:

空气占据空间吗

占据空间

空气 被压缩

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

3.《空气占据空间吗?》评课稿 篇三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是比较典型的实验课。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本课的重点就是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老师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整节课以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为切入点,以有结构的材料为载体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提升。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亮点,值得我们科学老师借鉴。

一、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有层次的疑问推进课堂进程。

××老师的导入新课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新奇于实验的趣味性。接下去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从而引出比较生僻的“空间”和“占据”的科学概念。在之后的教学中多次以疑问推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问题意识”培养应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创设问题情境。

二、实验方式多样,促进学生主题多种能力发展。

本节的实验方式有:演示实验,有目的给定实验器材实验,有选择自主实验。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制定计划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汇报中语言表达能力。多种方式的实验中我个人认为“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最有创意,也是学生创新精神体现和发展的良好契机。在这一环节中给定材料丰富多样,设计的实验方法体现了有选择性和自主性,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创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在实验前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验相关材料。由组长选择材料,在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后,由学生自由的选择试验方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新颖多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科学探究的程序鲜明合理,体现了新课改科学学科的理念。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虽然还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基本的程序可以借鉴于课堂的。一般为明确研究主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学生动手实验—讨论交流—汇报研究成果。本节课的流程基本遵循了以上步骤,层次清晰,探究性学习比较严谨。有以下几点建议:

1、要尊重并关注个别学生,注重引导、拓展学生思维,培养科学尖子。开课伊始,有一个学生主动表示刻意解答问题,并表达得非常有见地。我觉得教师应该给与充分的肯定、赞扬、鼓励。第二个学生说出日常生活观察的现象也很难得、也应予以肯定。另外,在“瓶底纸不湿”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开始前认定纸不会湿。所以在反馈中要关注个别没有成功的实验,追问失败因素后进一步探究底部有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从而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培养科学尖子的发展。

2、在实验汇报时,个别小组的纪律还需进一步组织。评价性语言还应注意多样化。

4.《空气占据空间》教学反思 篇四

新课程倡导留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创造性也是无限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思维实践。有结构的材料首先应具备科学性。用科学的器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生才会逐渐理解科学的真谛,最终形成正确地科学素养。

如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时,学生设计实验、自行准备材料,因为学生自行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也是在探究。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供了带漏斗和弯管的胶塞、烧瓶。问学生: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吗?在实验中,有的用手堵住弯管的出口,向漏斗内倒水,水流不进去,稍稍松手后水流入烧瓶;有的在弯管出口处套紧一个气球,向漏斗内倒水,水流入烧瓶,部分空气“跑”到气球内,气球鼓起来了;有的把烧瓶内倒满水,用嘴用力向漏斗内吹气,水从弯管流出一部分;还有的把烧瓶内灌满水后用手堵住弯管出口,把烧瓶倒过来“头”朝下,水一滴一滴由漏斗口流出,烧瓶内不断冒出一个个气泡。

5.我发现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作文 篇五

记得我每次玩水,把杯口朝下径直向水里压,越往水深处,使用的力气越大。我就在思考:是不是空气被罩在杯子里了?这样一来,空气应该也要占据空间了?

好奇心使我想探个究竟。我急忙将一张纸粘在杯底,又端来一大盆水,按照刚才的动作,把杯子往下压。等碰到底儿了,我把杯子提上来。结果发现,粘在杯底的纸完好无损,这也就表示空气需要占据空间。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个问题:既然空气要占据空间,那么它是不是有重量呢?于是我找来两个重量相同的气球、一根木棍、两股短线和一股长线。我将长线固定在木棍的中心点上,然后把一个气球吹满了气,另一个原封不动,最后用短线把它们与木棍两端连接,为求保险,我又将这些工具挂在墙壁的.钉子上。

一切布置妥当,我抬头一看,发现吹满气的气球果然重些。这又证明了一点:空气也有重量。

6.小学三年级空气占据空间科学实验 篇六

三:器材:

水槽,玻璃杯,干燥的纸张,毛巾 四: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纸团成一团,放入杯子底部,塞紧

3:将杯子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没过杯底

4:将杯子从水中竖直提出来,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将纸从杯中取出,观察现象

(一)5再次将赛有干燥纸的杯子竖直放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直到水进入杯子,观察现象

(二)6:将杯子提出水面,用毛巾擦掉杯口的水,取出纸团,观察现象

(三)7:观察现象,得出结论。8:整理实验器材

五:现象:

(一)纸团没打湿

(二)有气泡冒出

(三)纸团打湿

六:结论:

上一篇:失去也是获得作文下一篇:2011公司年度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