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教案

2024-07-30

小学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教案(精选4篇)

1.小学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教案 篇一

一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二)

教材第82 、83 页练习十五的第2 一9 题。

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 重点难点

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1 .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2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并将这8 组数分为三类。

2 .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3 一5 题。

学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

3 .完成教材第83 页练习十五的第6 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体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的几种情况。

4 .完成教材第83 页练习十五的第7 一11 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然后试着解答,集体交流。

5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 页的“你知道吗”。

请学生试着举例。提问: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你能举出两个合数互质的例子吗?

(四)思维训练

1 .某服装厂的甲车间有42 人,乙车间有48 人。为了开展竞赛,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 .有一个长方体,长70 厘米,宽50 厘米,高45 厘米。如果要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

3 .把一块长8 分米、宽6 分米的铁皮切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如果没有剩余,正方形个数又要最少,那么可以切割成多少块?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哪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2.最大麦穗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感悟的能力和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4、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主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想问你们你们最佩服哪位老师2、、、、好,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位老师,一位我非常非常佩服的老师——苏格拉底

3、有谁认识他吗?简介苏格拉底———(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是和孔子齐名的,被并称为全人类的导师!他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特别强调教学方法不拘一格,他教书的时候,总是用反问反驳的方式,教授学生们接受他思想的影响!举例——有人问他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偷盗、说谎,你看,他从来不告诉他们答案,却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

4、我佩服他的原因,正在于他是一名出色的老师,善于结合身边的事物来启发学生,他很少像我们一样,坐在一起在课堂里上课,他经常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世界,一个广场,一片田野,甚至是一条河流都可能成为他和弟子们的课堂,可以说他的课堂,是在太阳底下的,不像我们在天花板地下,话说呀,有一天他带着他的弟子们出去了,来到一块麦地边,于是这块麦地就成了他和弟子们的课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麦地呢!我们来读一读:、、、、、二、品读交流,体验哲理。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品读第一句话。

“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这就是读书的乐趣,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好多同学抓住了那几个词儿,眼前就仿佛看到了一片金黄,看到了丰收,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笑容和汗水!读书就要这样,语言文字能够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想象。●品读第二句话。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谁想读第一句话。2.指导朗读,评价朗读。

3.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苏格拉底向弟子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摘一个最大的;二是只许进不许退。突出分析“只许进,不许退。”(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

4.那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下。●品读第三句话。

1.谁愿意来读一读苏格拉底说的第二句话呢?“你们已经到头了。”

2.指导朗读。(1)苏格拉底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2)你能试着说一下吗? 3.他的弟子是怎么走到尽头的呢?请同学们用心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动脑去思考,动手划出写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词句,4.那你们觉得他们的表现如何呢?从哪可以看出?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的机会。)

(“弟子们问你埋头向前走”“„„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

(“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把握住现在,在不知不觉中一再错失良机。)

5.有了刚才的理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脑海里想象出弟子们摘麦穗的情景,让我们将弟子们的表现朗读出来。(指名读)

6.当你刚刚还在寻找麦穗时,突然听到“你们已经到头了”你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7.齐读第5自然段,来感受一下弟子们的这种心情。(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

8.弟子们如梦初醒,他们醒悟了什么呢?

过渡:面对两手空空的弟子,苏格拉底进行了开导,说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品读第四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2.请同学们自己再来认真地读一读这一句话,看看能读懂什么?

3.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师引说:他是在用麦地比作——(人生)麦穗比作——(机会)

4.那同学们能不能具体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5.那这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呢?

(第一个“最大的”指的是整个麦地里确实存在着一粒最大的麦穗,它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而言的;第二个“最大的”指的是弟子们在麦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那粒最大的麦穗,它是主观感觉,在人们的头脑里,心里,是相对而言的)6.指导朗读。这段话含义深刻,那么苏格拉底在说这段话时语气怎样呢?读一读体会一下,看看“说”字前可以加什么词? 7.齐读这一段话。

三、循循善诱,赏析文本

A“只许进不许退”——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B“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

C“„„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

其中:辨析“拣”和“捡”的区别

D“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

E“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读好这句话)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

F“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

生:

1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从师傅的话中弟子们一定受到了教育。在人生路上,即使错失了良机,我们也不应叹息。

2虽然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我们也应该追求,但未必马上能碰到它。3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4“最大的”指远大的理想,我们应该追求。5“眼前的一穗”指摆在眼前的机遇或任务。

6“实实在在”就是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才能不会错失良机。7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当遇到机遇时就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这次机会,如果东张西望,就会错失良机。

重点讨论: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体会。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苏格拉底虽然只讲了三次话,但他讲得少、引得巧、点得妙,效果好。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请你们自由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好吗?

生:我从中体会出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师:你朴实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语言很流畅!

生:我认为,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

师:理想是需要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才是重要的„„

„„

四、总结课文,喜谈收获。

师: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2、在座的各位同学肯定也有远大的目标,能把你们的目标告诉大家吗?

3、假如未能如你所愿,你该如何抉择呢?

4、齐读最后一句话。

5、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相信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听了苏格拉底的话一定会有收获,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段话,„„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聆听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懂得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也就掌握了未来。人人都收获了一株“最大的麦穗”,咱们不虚此行!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利用它,记住,机会不会来敲第二次门。在此,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言,让我们共勉:(1)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2)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3)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斯·莫尔

五、选择练习,拓展思维。

1、把文中最喜欢的语段摘抄下来。

2、完成课后练习,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

3.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篇三

制作拼盘

教学目的:

1、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拼盘。

2、提高的审美情趣。

3、培养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大小水果盘各若干、各种瓜果(桔子、苹果、梨子、香蕉、柚子、葡萄、小西红柿、黄瓜等)若干、篮子、水果刀、牙签、餐巾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基本活动

1、拼盘的种类

2、工序:选料、加工、拼排

3、读一读,议一议,学生阅读课本P17--P18,弄清制作步骤。

4、结归纳操作要领。

1)禽蛋拼盘

2)拼盘

3)鱼戏水

A、材料

B、制作

C、拼排

三、探究活动

1、绍制作拼盘的工具。

2、出制作拼盘的要求。

3、拼盘。

1)绍制作拼盘的工具。

2)看清设计造型,选择颜色来搭配。

3)由选择伙伴共同合作。

四、拓展活动

1、欣赏拼盘。

逐个欣赏前三个拼盘。

1)这些水果摆出个什么造型?

2)这个造型是用什么食物摆出来的?

3)这个造型颜色是怎么搭配的?

2、自由欣赏拼盘。

讨论:你最喜欢哪个拼盘?为什么?

3、按P3“实践.创新”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

艺术插

教学目标

1、学习插花基本造型、比例的确定和色彩的配置等插花基础知识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与陶冶心灵和情操,体会艺术插花的魅力。

3、通过设计插花、表达主题和赠送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插花的方法和技巧。

课前准备

教具:剪、刀、钳、金属丝等加工用具,花器,花材,插花样品。

学具:花材、花器、加工用具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至三份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让学生欣赏,开阔学生眼界,引起学生兴趣。

2、在我们山区,春天山花烂漫。人们用花瓶上几朵百合,为居室亮色;养上一把金银花、枝枝花,为居室添香。插花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喜爱的一门艺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活跃生活,而且大大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养。

二、基本活动

1、插花是„„

2、读一读,议一议,学生阅读课本P8—P9,弄清制作步骤。

1)了解插花器皿

花器的种类很多:陶器、玻璃器、塑料器、金属器、藤、竹、草编等

2)常用的器具:花瓶、花盆、花插、花泥、剑山、剪刀、刀等。

3)花材的选择与构思

A、花材:因人而异

B、基本构图: 外形:对称与不对称

位置与姿态:直立型、倾斜型、下垂型、水平型。

3、示范插花,讲授插花技术。

1)读一读,议一议,学生阅读课本P8—P9,弄清制作步骤。

2)结归纳操作要领。

以《同心》为例:

A、花材

B、花器

C、步骤

三、探究活动

1、教师示范插瓶花和盆花,同时讲授插花技术。

讲清剪切的时间、方式、原则,以及插瓶花与盆花这两种固定方法的联系和区加别。

2、实践操作,掌握插花技术。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分组操作。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不模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按P11“实践.创新”第1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四、拓展活动

1、分组实践操作。4-6人为小组进行主题插花练习。

2、按P11“实践.创新”第3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基本活动

1、了解插花基本造型。(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

(1)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两端则为优雅的曲线设计。其造型最大特点是能从任何角度欣赏。多用于餐桌,茶几,会议桌陈设。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多作典礼,开业,馈赠花篮等用。若在大型文艺会演及其他隆重场合应用,亦显豪华气派。

(3)L型。将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宜陈设在室内转角靠墙处。L型对于一些穗状花序的构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于转角处,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变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适宜于陈设在空间较大之处。

(5)倒T字型。整个设计重点成倒T字型的构成。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适合装饰于左右有小空间的环境中。

(6)垂直型。整体形态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给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觉。适合陈设于高而窄的空间。

(7)椭圆形。优雅豪华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团式插法,对结构,对比要求比较低,呈自然的圆润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于教堂或典礼仪式等空间位置较大的场合。

(8)倾斜型。外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主枝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整个构图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点,多用于线状花材,可有效的表达舒展,自然的美感。

2、插花要有主题。

为了表达愿望,插花都有一定的主题,比如祝贺开张大吉,祝福师长身体健康等。常见的几种鲜花的含义: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

康乃馨

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菊花

清静、高洁、真爱、我爱

红玫瑰

爱情 热恋 粉玫瑰 永远的爱

白玫瑰

纯纯的爱

黄玫瑰

失恋、褪去的爱

向日葵

爱慕、光辉、忠诚

牡丹

富贵

星辰花

永不变心

3、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品评:

(1)整体效果

插花作品直观性可视性都很强,而在视觉审美上首先给人以强烈印象与感受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也就是说观众第一眼的视觉效果常常能看出作品整体形象(形体)的优劣。它包括作品的造型尺寸是否合理稳定,花材给合、容器的搭配等是否合理优美,整体色彩是否和谐等等。

(2)构图造型效果

主要包括造型是否优美生动或别致新颖,是否符合构图原理,花材组合是否得体,各种技巧运用是否合理娴熟(如稳定感、层次感、节奏感等)。

(3)主题表现

这是构成作品思想美,意境美的重要标志,也常常是体现作品是否有创意,内容题材是否深刻新颖,命题是否贴切,意境是否深邃、隽永,能否引人回味遐想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东方插花艺术作品中被视为作品的灵魂,无论是创作或欣赏都成为最注目的内容,因为它是最能引发美感与情思活动的。

(4)设色效果

主要看整体色彩的搭配,即花材之间的色彩搭配,花材与容器之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与周围环境色彩的关系,是否协调美观,是否符合色彩学的原理。插花设色无论是华丽多彩或浅淡素雅,均以和谐为标准。

(5)技巧运用

主要看构图中剪截、捆绑、包扎,花材固定,花插花泥的掩盖技巧,是否处理得干净利落及其熟练程度。

三、探究活动

1、观察课本p9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图片上的插花有没有主次枝?有的话,何为主?何为次?

问题2:主次花之间的距离与角度分别是多少?

注意点:

A、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协调。

B、第一主枝、第二主枝、第三主枝间的协调性。一般来说,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计算是瓶口直径加本身高度。在第一主枝高度确定后,第二主枝高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凭经验目测就可以了。

2、观察图片和个别实践,注意插花中色彩的配置。

问题1:哪些是暖色调搭配?哪些是冷色调搭配?温色搭配又是哪些?

学生参看课本一些图例,引导学生用美术课上学到的色彩知识进行评价交流。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来进行插花色彩的搭配实践。

问题2:插花时色彩配置,主色调的选择要注意那些问题?花材与花器的色彩有如何配合?

小结:主色调的选择要适合使用环境。浓重温暖的色调(红,橙,黄)适于喜庆集会,舞场餐厅,会场展厅;明快洁净的中性色调适用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而冷色调(浅黄,绿,蓝,紫,白)常用于凭吊悼念场所。

四、拓展活动

1、分组实践操作。4-6人为小组进行主题插花练习。要求:

1)或以“母亲生日快乐”,或以“祝老师工作顺利”为主题,向长辈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2)注意造型和色彩的配置。

3)花器、花材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调剂。

2、按P11“实践.创新”第2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3、教师巡回辅导。

五、总结评价。

美化家居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大搞清洁卫生,布置、美化家居的工作。

二、使学生认识清洁、美化家居的意义。

重点、难点:如何进行大搞清洁卫生,布置、美化家居的工作。

课前准备:一幅或若干幅整洁、舒适、美观又充满节日气氛的居室挂图或照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挂图让学生观看,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大搞卫生、美化家居迎春节的工作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怎样进行大扫除的工作,怎样布置充满节日气氛的家居”等问题。

二、基本活动

1、为什么要美化家居?

2、怎样美化家居?

3、学生阅读课本P13,弄清家居美化的内容。

4、总结归纳操作要领。

1)整洁家居

2)绿化家居

3)装饰家居

三、探究活动

1、分三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帮助总结归纳以下内容: 1)大搞清洁卫生,美化家居迎春节的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有:

a、彻底清结家居,使家庭更整洁、干净。

b、清除昆虫和病菌的孽生基地,对家人身体有好处。

c、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未来的向往。

d、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体现。

e、体现家庭成员合作、互助互爱的精神。

2)大扫除的要求和步骤是:

扫尘

抹门窗

清杂物

拖地

室内收拾

室外通沟渠

布置

绿化

2、按P13“实践.创新”第1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四、拓展活动

按P13“实践.创新”第2、3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谈谈感受,提出意见。

五、总结评价。

做鸟巢

教学目标:

1、学习鸟巢的制作方法,并完成制作。

2、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良好操作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台阶、门的粘贴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事先做好一个鸟巢做展示用,录音机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02号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2、学生谈话,学生可以先说说看了录象之后的感受。

3、出示小鸟的家,揭示课题。

二、基本活动

1、检查材料和工具。

2、怎样制作鸟巢?

3、学生阅读课本P26,弄清制作过程。

4、总结归纳操作要领。

1)制作门洞

2)制作围墙板

3)钉围墙板

4)钉巢底

5)钉巢盖

6)上油漆

5、注意事项:强调安全

三、探究活动

1、分步制作,掌握做法

对照要求,学生自己制作。

2、要求:光滑、轻、到位、牢固

3、师生合作,完成制作。

(1)示范讲解步骤。

(2)小组比赛,学生完成制作过程。

四、拓展活动

按P27“实践.创新”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

绳结打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绳结是劳动人民是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摸索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的劳动本领之一。

2、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课前准备:

1、说明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

2、课文中提及的几种绳结打法的示意图。

3、检查本课配套材料是否齐全。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有关挂图向学生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或在日常生活里,需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连结、悬挂、固定、紧扎以及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

二、基本活动

1、了解打结方法。学生阅读课本P30和P32。

2、总结归纳操作要领。

1)套结

2)双套结

3)平结

4)活结

3、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在自己坐位上跟着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

三、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前后座位的4人小组,就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方法,进一步开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2、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到课室教坛前进行打绳结比赛,看谁结得又快又准。

四、拓展活动

按P32“实践.创新”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

种绿萝

教学目的:

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家里种植绿罗的知识,学习用绿萝美化家庭,体会用自己的双手和所学到的知识美化生活环境而得到的乐趣。

课前准备:一两盆已种好的绿萝,吊篮、水瓶、壁挂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可出示盆栽绿萝的实物,让学生观察绿罗的形态,并说说叶子的形状、色泽等。

2、说说自己在那些地方曾看见过绿萝,自己家里有没有栽种。

二、基本活动

1、了解绿萝生长习性。学生阅读课本P33和P34。

2、怎样种绿萝?

3、学生阅读课本P33,弄清栽培过程。

4、总结归纳栽培要领。

1)水栽

2)泥土栽培

剪枝、插入、浇水、放阴、成活

3)图腾柱栽培

三、探究活动

1、可分组让学生动手实践一下插植绿萝的过程,并评议一下谁插植的绿萝形态最美。

2、插植只是第一步,要把绿萝养殖好和种好,还要注意平时做好管理工作。所以,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平时养殖绿萝要注意的地方。

3、让家里已养殖绿萝的同学说说家里人或自己养殖的体会。

四、拓展活动

1、示范剪取绿萝枝条,用吊篮、水瓶、壁挂养殖的过程,并把这些吊篮、水瓶、壁挂挂在课室里适当的位置,让学生们欣赏。

2、用一两句话描述绿萝那彩叶缤纷、悬垂飘荡的各种形态,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用绿萝美化家居的兴趣。

3、按P35“实践.创新”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要求学生回家后都动手养殖绿萝,美化一下家庭。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打算。

4.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六的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

教师:想一想,什么叫做整除?指名回答.

教师进一步强调:整除中说的数是什么数?(整数.)

商是什么数?(整数.)有没有余数?(没有余数.)

教师:什么叫做除尽?(两数相除,余数是0.)

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下表: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整除 整数 不等于O的整数 整数 O

除尽 数 不等于O的数 数 O

教师:可以看出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还记得吗?指名说一说.然后提问:

能被2、5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根据个位数进行判别.)

能被3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与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不同?气根据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进行判别.)

教师: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约数和倍数.

教师:根据整除的概念可以得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什么叫做约数?什么叫做倍数?指名说一说.(如果a能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可以接着提问:

能说6是约数,15是倍数吗?应该怎么说?

教师说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

教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约数是什么数?最大的约数是什么数?(1,这个数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无限的.)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这个数本身.)

做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教师可以说明做的方法:在含有约数2的数下面写2,在3的倍数下面写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下面写5,然后再进行判断.集体订正.

4.质数和合数.教师指名说一说质数、合数的概念.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检查这个数有约数的个数,或查质数表.)指名说一说30以内有哪些质数.

让学生进行判断: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那么一定是合数.学生判断后,教师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分解质因数.

指名说一说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6.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复习概念.

教师:什么叫做公约数?什么叫做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公倍数?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什么样的数叫做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质数是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互质数是两个数,只有公约数1.)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吗?(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

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不一定,如4和9互质,4、9都是合数.)

(2)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上一篇:网站维护项目与内容下一篇: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座谈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