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简报

2024-06-09

中华经典诵读简报(精选16篇)

1.中华经典诵读简报 篇一

富春社区工作简报

中共富春社区支部委员会 2017年8月28日

“我们的节日.七夕”中华经典诵读

农历七月七日,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8月28日,富春社区党支部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中,居民群众以讲故事的形式诠释 “七夕节”的渊源、传说、习俗以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牛郎织女七夕夜鹊桥相会的传说等;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分别诵读了《七夕》、《鹊桥仙》等诗篇,大家纷纷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带我们回忆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典的爱情故事,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居民群众。深切感受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七夕”中华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凸显七夕节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等文化内涵。普及了民俗文化,增强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引导人们追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促进现代家庭观念的健康成长。

2.中华经典诵读简报 篇二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古典文学是古文言凝练而成, 内容浩瀚广阔, 包罗万象, 但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幼儿学习, 内容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应遵循循序渐进和难易适度原则。通过学习, 我园引进了李阳“卓越汉语”系列之——《疯狂背古诗》, 本套书共有六册, 收集古诗文120首, 适合大中小各年龄班使用。诗文语意浅显, 朗朗上口, 意境优美, 配以明显的节奏、韵律和生动活泼的画面, 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 在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同时, 使幼儿容易理解接受, 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其中许多作品蕴涵怀乡、思亲、念友、爱国之意, 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情感, 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塑造幼儿完美的人格。

为丰富教育内容, 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经典历史故事和成语、寓言故事, 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等, 这些作品蕴涵的智慧和哲理, 具有深刻的教育性。同时, 又增添了《三字经》《弟子规》的诵读学习, 流水行云般的经典诵读, 让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道理。

二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提高教师文学修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我们致力于让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情感, 丰富幼儿知识。教师结合不同的季节和主题内容, 在活动室墙壁上精心布置与古典文学相关联的墙饰。如“古诗天地”“成语故事”, 幼儿想象创作的“古诗绘画”等专栏, 字画相承, 既有古韵, 又具现代气息, 集美、雅、趣为一体, 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同时, 我园利用早晨、中午、下午三个时段, 播放古典诗词, 让幼儿经常吟诵、欣赏、阅读, 时时受到优美诗词的浸润, 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在活动室阅读区域投放各种古典文学丛书等, 可供幼儿随时阅读, 开阔幼儿的视野。

古典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结合课题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 了解唐诗宋词严格的修辞手法, 节奏变换多样的规则, 讨论词句所表达的含义、时代背景等, 定期进行研讨观摩活动。在幼儿园举行的“诵读传承精神经典浸润人生”——教师诗词诵读活动展示中, 集诵读、演唱、表演于一体, 充分展示了经典文化的魅力。并利用业务学习, 组织教师聆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讲座《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游园惊梦》等, 于丹教授讲课神闲气定, 娓娓道来, 古今中外, 信手拈来, 语言妙趣天成, 使我们重新拾起了祖国的文化瑰宝, 从中汲取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通过学习, 我们深深认识到经典永远都不会被抛弃, 它能增加智慧, 净化灵魂,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文学修养。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古典文化教育应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渗透于幼儿园以外的家庭中, 以达到潜移默化、浸润陶冶幼儿心灵的作用。

1. 集体教学

我园安排了每周、每班1~2次专门的集体诵读活动, 具体有古诗、寓言、成语故事欣赏等。小班以欣赏诵读, 激发兴趣为主;中大班则加深难度, 拓展范围,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观摩反思活动。

2. 日常生活

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 如晨间、午饭前后随时安排10分钟左右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诵读, 并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增添新的内容, 如《弟子规》、名人传记、神话传说等。对在集体活动中学过的作品进行复习巩固, 加深感受、理解、记忆, 使幼儿积累文学经验, 培养了幼儿的表现力、交往能力, 丰富了幼儿的情感, 提高了自信心。

3. 亲子共读

努力取得家长配合, 通过召开家长会、经验交流会, 利用家园宣传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 达成教育的共识, 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家长能主动配合老师的要求, 在家指导幼儿学习, 使幼儿与古典文学的接触更广泛了、文学熏陶的时间多了, 喜爱之情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家长在孩子进步的表现中感受到了读古典文学的好处, 对我们的研究更加关注和支持。

4. 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幼儿园各年龄班定期开展“古诗大王”比赛、“古诗韵律操”表演、“成语故事”表演等, 庆六一家园联欢活动中, 大班幼儿诵读表演的《三字经》《弟子规》等, 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好评。每一次活动都让幼儿有一种新的感受,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展示课, 如韵律活动《春晓》, 教师首先让幼儿诵读有关春天的古诗, 充分感受春天优美的季节特征, 然后欣赏、感受、表演《春晓》这首古诗词乐曲押韵的歌词, 优美的曲调、动作, 充分调动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使他们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活动中, 智慧和美感得到了启迪。

3.诵读中华经典,品味书香人生 篇三

父母从小就要求我每天背诵一句论语,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想也追随前辈的足迹,得到升华: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令我敬佩壮士们胸怀天下的壮志;读“朝闻道,夕可死”,让我感叹先知们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的强烈求知之心;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助我领悟学习的真谛,感受求知的快乐;谈“礼之用,和为贵”,启我体会圣人为人处世的奥妙,传播以仁对人,以礼待人的儒家思想;论“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教我学习君子的相处之道,做脚踏实地者……

《论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的思想,更深入到我的生活中。

四年级的时候,舅舅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我作为生日礼物,我迫不及待地跨上自行车,想在亲戚面前露两手,威风一下。殊不知,自行车却一点也不领情,还没等我找稳重心,就左摇右晃地向前直冲,我吓坏了,赶紧“弃车逃亡”。“啪”的一声巨响,自行车撞到了墙,我一时不知所措。看着我狼狈不堪的样子,一旁的弟弟妹妹偷笑起来。我顿时火冒三丈,吼道:“笑什么笑,谁的第一次不是这样,看着,我再试一次,哼!”我粗暴地把自行车扶正,信心满满地再一次踏上踏板,结果摔得比第一次更惨。自行车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到处横冲直撞,根本不听使唤,往左侧一翻,在强烈的冲击力下,我被甩出车外,双手和膝盖与地面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留下了一道道恐怖的伤痕。

我艰难地爬起来,朝自行车就是重重地踹了一脚,还觉不解恨,正当我想再补一拳时,妈妈大声喝住了我。她走过来把自行车扶好,然后对我说:“还记得孔圣人的那句话吗?子曰:‘我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就是想告诉人们,与其做一些无谓的事,乱发脾气,折磨自己,对事情毫无帮助,甚至适得其反,倒不如用那些时间来学习;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来点实际的,勇敢地去克服困难。”随后,妈妈告诉我一些骑车技巧和注意事项,并骑上自行车演示了一遍。看到妈妈娴熟的车技,我又有征服自行车的信心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重新跨上自行车,有模有样地学起来。可是在妈妈手中的自行车温顺轻巧,怎么到了我手里就退化成野牛了呢!车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我泄气了!妈妈见状,走过来安慰我:“孔子十分谦虚,曾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孔老先生曾反复强调过自己不是生来就知道所有知识的人,而是用心寻求知识的人。我经常阅读《论语》,又怎能忘记!”“那你明白了吗?”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我再次自信地骑上自行车,想想孔子为了实现理想,与有志之士周游列国,我这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一次不行,我就试了第二次、第三次……期间妈妈还不时提醒我:“欲速则不达哦!”一天下来,尽管练得精疲力竭,但有满满的收获,我的心情十分舒畅!训练结束后,妈妈还不忘教导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拍拍胸口,自豪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带给我的启发和改变远不止这些。爸爸妈妈常常建议我用孔圣人的话来约束自己:当我抱怨同学不理解我时,爸爸开解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我与好友“嚼舌头”时,妈妈善意地警告我:“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当看到我有不文明行为时,父母总会异口同声提醒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虽是两千年前的作品,但其精髓依然对现代颇具启发性。参与编写《新论语》的钱宁老先生曾说过一番颇具意味的话:“今日中国的局势与当年孔子所处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巨大转变,以及价值观的重建。理解孔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时代;追寻传统,是为了探索未来之路。”的确,在这个变幻莫测,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更应该向圣人学习,踏着先辈的脚步,向更高的境界靠近;不受外界的干扰,坚守自己的信念,做个以仁为本的人,继续弘扬中华经典文化!

4.中华经典诵读 篇四

女生:经典诗文,国之瑰宝。

男生:弘扬中华文化,女生:传承中华美德;

合:颂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

女生:看她娥眉紧锁,女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男生:听他低吟愁怀。

男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女生:幽思才女莫向诉,亡国帝王恨可休。

男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且听老夫宽宽说。

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笑吟且徐行。行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男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女生:看今朝款款少年,意气风发,自信阳光。

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男众:报我以平坦吗?

女众:我是一条欢腾的小河。报我以崎岖吗?

男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报我以幸福吗?

女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报我以不幸吗?

男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众: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男生:幼不学,老何为,幼而学,壮而行;

女生: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男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男生: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生: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女生:胸藏万汇凭吞吐。

5.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篇五

在祖**亲六十四岁生日来临之际,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9月30日上午,蛟龙镇石门头完小举行了“诵经典,爱中华”诵读比赛。

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四个年级的2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比赛。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班选手都做好了充分的赛前准备,在比赛场上,选手们一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振奋,或抒情朗诵,或激昂高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每一篇文章的深刻内涵,给人以浓浓的情感熏陶和美的享受。

6.中华经典诵读 篇六

为落实广昌县教育局2011年中小学办学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我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决定围绕“中华经典诵读”这一主题开展活动,为将此项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这一特色活动,把我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转变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认识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效益的行动上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的与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弘扬人文精神。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

3、加强思想建设。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学生吸取不竭的精神营养。

4、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饶明辉

副组长:曾祥瑞

成员:吴和平魏一伟何洪李爱贤王在胜张文英陈国辉钟国辉

2、具体实施小组

组长:吴和平

副组长:何洪陈国辉

成员:李爱贤王在胜张文英钟国辉全体语文教师。

四、活动要求

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是对新课程的补充和完善,也是我校致力打造文化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班要利用好课前、课余、活动课及课外活动课等时间开展好此项活动。诵读资料准备各年级要做好分工安排,每班都要有较详实的诵读资料,做到人手一份。

1、每日晨读10分钟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充分利用语文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 “诵读能手”、“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7、学生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

8、家庭每晚亲子阅读15分钟。动员、指导家长每晚亲子阅读不少于15分钟。

9、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方案、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

10、每周语文教师对诵读内容及诵读情况进行记载。

11、创新诵读形式,诵读形式要多样化,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要积极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广播操、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12、班主任是诵读各项活动的领导、组织、实施的负责人,语文老师是诵读活动业务指导的负责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协调分工,落实到位,打造出精品。

13、少队部利用校园广播室,每天播放“中华经典诵读”录音,营造校园经典诵读氛围。

五、活动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5月初——5月底)。根据教育局的实施方案,制定本校具体的实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师生动员大会,部署活动事项,组织教师学习方案,安排落实各项工作。

2、开展活动(6月初——2012年3月底)。各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紧扣活动主题,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开展诵读活动。各指导教师步步跟进,悉心指导学生。

3、成果展示(2012年4月初)。各班接受学校诵读领导小组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做好迎接县局的评估。

六、活动考核及奖励

对于学生个体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和最终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每周评价

采用学习小组自评法,评价组员一周的诵读进度和记忆水平。由各班诵读小组的组长担任检测组长,在每周的周末逐一检测本组的同学,并将检测情况报告班长或老师。老师进行抽测并作相应的调整或要求。

2、学期评价

采用学期达标升级评价法。在每学期的期末,由各班的语文老师负责评价本班学生的诵读水平:能够背诵或诵读指定篇目并达到质量要求的学生,发给通过该篇目的达标证书。为确保诵读质量,学校对通过达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抽查,不合格率超过10%的班级,将重新组织达标验收。

学生的达标证书共分为四级。采用由低到高的升级机制。达到四级的学生,由学校颁发经典诵读“金钻小博士”荣誉证书。

诵读得分:60——69分水钻小状元

70——79分铜钻小学士

80——89分银钻小硕士

90——100分金钻小博士

3、跳级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的诵读水平,可以打破年级界限,在每学期末向所在班级的语文老师自主申报评价篇目和等级,由语文老师初评通过后,报教导处统一组织评价。通过该等级评价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应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跳级评价,但必须以学生和家长自愿为前提,不得作为硬性规定,更不能因此而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防止挫伤学生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4、对验收合格的班级给予“经典诵读达标班”荣誉称号,给予该班语文教师“经典诵读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八、成果总结

1、尝试编写适合我校校情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2、加强校园经典诵读资源库建设,建成富有特色的经典诵读资源库。

3、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加,通过比赛促进自身的诵读水平。

4、与元旦活动相结合,举办首届赤水小学“中华诵•经典诵读”节。

A、大型集体诵读:以年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并辅以队形变换、伴奏、伴舞等艺术表现形式。

B、小型集体诵读展演: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并辅以队形变换、伴奏、伴舞等艺术表现形式。

C、小型诵读展演:以情景剧表演、诗剧表演、亲子诵读等形式,展示教师、家长、学生在参与诵读经典上获得的喜悦与成绩。

7.中华经典诵读简报 篇七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在一起议论的就是学生, 抱怨现在学生身上存在着太多消极的思想道德:自我意识突出, 自私自利。中国人身上独有的儒雅气息好像在他们身上都发现不了。希望借此, 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增强自身的文学功底, 达到陶冶高雅情操的效果。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 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为避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流失, 在我国, 几乎所有城市的所有中小学都在背诵国学经典。但是很多学校是拿来主义, 直接要求一二年级背诵《弟子规》, 三四年级背诵《三字经》, 不加取舍, 对诵读活动的内容不加甄别、不加分析, 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 致使学生价值观念产生偏差, 腐蚀了他们的心灵。

我认为教师要有选择地为学生制定《国学经典教材》。我们课题小组将国学精髓《弟子规》定为三、四年级, 《论语》定为五、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要求他们记一些古典诗词。《弟子规》很好, 但不是适合毎一个学生, 教师要从中做出筛选, 选择合适的背诵。经典中确实有一些沉闷艰涩的文本, 我们要对文本加以甄别, 选择性地推荐给学生。我们推行经典诵读的基本理念是:只求熟读成诵, 不必求懂。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诚然要提倡, 但是要明白怎么提倡, 提倡哪些东西。让学生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 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

首先, 古代国学经典教材讲究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十分有利于学生背诵, 但是教师不能不假思索地全给学生, 自己不背。当教师的必须有一桶水, 才可以给学生一杯水。在上课前, 教师要做足功课, 先理解、先背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古文”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学生, 比如:教学《弟子规》中的“或饮食, 或坐走;长者先, 幼者后”, 我就给学生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让学生懂得谦虚礼让, 长幼有序。有时将故事性较强的诗文编成课本剧, 抽出一节课让学生表演。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诗文配插图动画, 图文并茂, 诗中有画, 画中有文……生动有趣的教学, 不摆花架子, 搞形式, 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欲望。

其次, 要充分保证国学诵读的教学时间。立足课堂, 开展诵读活动。本学期, 每周的语文课中抽出一节必须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 并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教授、指导。学科渗透国学经典内容, 各科教师灵活运用, 也可以利用课堂中场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学或互动, 以调节课堂。中午到校后二十分钟拿出自己的课外书, 静悄悄地读, 做到精读有所摘记, 略读有所统计, 让读书成为习惯。

1.开展校园诵读活动。东回舍小学校园的早晨, 书声朗朗, 各班诵读经典的读书声, 在校园中激荡。而最值得一提的, 是每天的大课间诵读活动。在古筝《高山流水》的古典韵律中, 4-6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论语》, 1-3年级诵读古诗, 每日的经典诵读已经成为习惯, 几乎所有的东小学生都能够用嘹亮的声音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名篇。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寓教于乐。如采用集体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对读、竞赛读, 传悄悄话等形式。其中还采用拍手歌法、相声法、变节奏法快板法等趣味诵读。诵读时给读得好的学生发小红旗, 让他们领读, 这样, 学生兴趣盎然, 信心十足。除此之外, 教师将传统的游戏“击鼓传花”“背诵接龙”等编入到诵读活动之中, 让儿童在乐中学、乐中背, 给诵读活动增添了乐趣和动力。最为突出的是四年级一班的师生同背, 并进行比赛, 其乐无穷。还有六年级二班在诵读方式上, 结合班级学生特长, 将古典乐曲的演奏与诵读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浸染。

3.营造优美诵读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古典魅力。教室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以及名言警句, 黑板报上开辟专栏, 每天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组织开展手抄报比赛, 精选古典, 并把从“国学经典”中学到的知识和写作技巧运用于作文, 再让学生本人讲讲心得, 进行表彰和鼓励。对于选材新颖的文章择优刊登在学校橱窗上, 学生看到同伴的作品榜上有名, 更能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4.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开展“经典诵读亲子共读”活动, 将经典诵读向家庭延伸, 巩固诵读效果。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古人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 除去精美的文辞, 折射的是古人的人格魅力。通过诵读, 我们从学生身上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对饮食, 勿拣择;食适可, 勿过则。”说的是对饮食不要挑剔偏食, 而且要适可而止, 不要吃过量。一位家长打电话说:“孩子以前非常挑食, 不吃青椒、菜花、鸡蛋等, 爱吃肉, 而且每次见肉就吃起来没个饱, 也不管别人。现在, 学了《弟子规》中的这句话, 变得懂事了, 虽然这些蔬菜吃得少, 但也不像以前一点也不吃, 还发脾气了。知道给家长夹菜, 好东西分给别人, 懂得关心父母, 孝顺父母, 帮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好品格。”

让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庄子的“无我”为学生增加一丝文学修养的底气, 成为他们享用一生的财富。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 而且意蕴深刻。通过诵读, 逐渐养成了学生的才情、美质。学校的许多教师明显感受到:学生的文化素养已初见成效, 儒雅的品性气质正在形成。在国学的熏陶下, 学生健全的人格素养正在形成。但是学生人格品行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校还会继续坚持开展和完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我们中华民族美德源远流长, 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的使命。

【责编张景贤】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 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 既能增加他们的涵养, 又能提高其素质水平;既能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之根, 也能使他们树立民族自信心, 提高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内容, 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8.在诵读经典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篇八

开展经典读诵活动,并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它同时也是国民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为什么要诵读经典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折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百年大计真的是教育,而语文教育又是重中之重,要使学生爱语文,爱自己民族的文化,树立理想,担当责任,造福一方,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同行应该思考的。带学生走一条学好语文最经济最有效,为一生奠定基础的路——国学经典诵读,通过这样的人文教育,通过那些千古名篇去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培养那种巨人般的情感和胸襟,让学生从历史上那伟大的先贤圣哲的睿语壮行中感悟到:一个人,在一生中无论遭遇到什么,皆要做到宠辱不惊,笑看成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一个教师要有古圣先贤的对祖国文化孜孜以求,发愤忘食,诲人不倦的精神。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

二、如何组织诵读经典

1、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潜能,指潜在的能力,就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不容易被发现或发觉的,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童年时期是人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记忆的内容保持时间最久。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记忆发展的高峰阶段,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佳年龄诵读经典,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将使他们的识记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记忆力。

古诗文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篇幅短小,韵味无穷。学生诵读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多接触,多诵读,熟读成诵。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合辙押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琅琅上口。例如:唐朝杜牧的《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夏夜赏星的精彩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景,叙事抒情……学生了解大意之后,非常喜欢这首清新的小诗,不到十分钟时间就可以背下来了。这说明,只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使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兴趣,不用老师督促,自然而然地背诵古诗,同时发展了记忆能力。

2、激发诵读兴趣,提高诵读认识。

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要时,就称为爱好。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使他们无论是对背诵的过程,还是对背诵的结果,都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把背诵古诗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古诗将成为他们的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负担。

叶圣陶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让学生吟诗背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了。因为我们引导学生诵读的都是古诗中的精华,这些诗词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像唐朝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学生只要知道了“金络脑”的意思,就能大致了解诗歌意思了。老师只要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生平,学生体会到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跃跃欲试的情感即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理解了重点、难点,就一定会更加喜欢诵读。

3、收获诵读成绩,养成诵读习惯。

学生背诵古诗文,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学以致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定将诗词内容不断内化,成为自己知识系统中的一部分,并应用于再创造的过程。

9.中华经典诵读 篇九

双庙明德学校 申亚娟

以全课程教育理念为引领,以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为载体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已经开展很长时间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项活动的开展并科学运作,不仅拓宽了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的课程资源,更给我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最佳契机。此次活动,本人与学生共同参与,熟读精思,感悟颇深,真乃受益非浅。

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用传统文化精华组合的精神盛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从小就要养成勤奋,朴实,爱劳动的好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之所在,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良好习俗的形成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贪意外之财,不谋意外之想”这是告诉我们,做人从要保持艰苦朴素、淡泊明利、廉洁处事,公正做人的崇高品质,“父母训,要牢记”这是在向我们阐释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更提醒我们从小养成做谦虚、诚实之人的习惯,经典精华,更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宜未雨而绸缪,无临渴而掘井”提醒我们做事应有充分准备,亦不打无准备之仗,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族精神,张扬中华文化的魅力的法宝。

中华经典诵读,使我们跨越了时空界线,连接起亘古烁今的世族文化精粹,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响了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

中华经典诵读,不仅有其独特的精神魄力,更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知识拓展的广阔空间,从表层看,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作为教师,不仅拓展了课程思维领域,而且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而学生在从科学的记忆规律中体验了传统习俗中所倡导的“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了也会吟”的勤奋学习之妙诀。

10.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篇十

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实施方案

中心校、基层各小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积极推进我乡语言文字达标评估工作,依据淳教发【2011】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现将此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以“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为主题,把“中华诵、国学经 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熏陶,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

三、诵读内容

为了组织好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根据国家语委及省市教育部门 关于诵读活动有关要求,诵读活动统一使用教育部、国家语委、中 央文明办编写的《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本,望各校组织好学生,认真学习。

四、活动安排

1、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①早读:班干部诵读或看书吟诵。②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③课后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2、各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让中 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

3、结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4、各校开展“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道德实践活动。

5、举办“读书节”、“读书周”系列读书活动。

6、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及纪念日,组织开展与节日有关的经典诵读、征文、演讲等各种比赛。

7、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 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五、活动要求

1、开展“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歌颂伟大祖国悠久 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推动我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有效措施,也是每年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重点活动。各校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意义,大力宣传,全体动员,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2、各校要成立领导机构,明确人员,落实责任,为诵读活动 提供最基本的财力和物力保障,确保诵读活动顺利进行。

3、各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注重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家长积极参与,使活动不断深入开展。要加大活动实施力度,促进这项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避免形式主义。要在全面开展活动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大型诵读活动,认真总结,树立典型。

4、各校务于3月15日将活动实施方案上报乡校办公室。

11.中华经典诵读简报 篇十一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经典诗文诵读    融合

1.引言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中生普遍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很强的记忆力,是学习中华经典诗文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古诗文的反复诵读和深入理解可以陶冶情操,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本文主要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有效融合。

2.诵读经典可以传承优秀文化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高中语文教育者应该承担继承和发展的责任,把经典古诗文的诵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把经典古诗文作为一个载体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帮学生打好文字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文化底蕴。

2.1诵读经典留住传统文化

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语文教育者有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融入经典诗文诵读,让学生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纵观教学现状,很多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注重的是知识点的落实和技巧的讲解,把诗文拆开来讲解,破坏诗文本身的完整性,学生对诗文失去兴趣,不愿意诵读更不愿意积累,经典诗文的教学也就失去意义。为了不让经典诗文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消失,为了让高中生多积累经典诗文,为了让其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教育者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2.2培养语文素养需要诵读经典

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能力、学习语文的方法和习惯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经典诗文的诵读,不仅是记住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让经典诗文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的古诗文更是数不胜数。当前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趁其处于高中这个特殊时期,依靠高中语文课本,增加其对经典诗词的阅读量很有必要,经典诗文中丰富的营养有利于高中生形成健康人格,养成良好习惯。

2.3诵读经典发展智力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记忆从零岁开始发展,在十三岁的时候达到顶峰,以后便很难再发展,而高中生正处在记忆最好、心灵最纯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诵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当诵读成为一种习惯和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智力也会得到发展。

3.高中语文教学与经典诗文诵读需要合理的融合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提高人文素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经典诗文的诵读不能盲目进行,它需要高中语文教育者分析整合后把它与语文教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课后时间,让学生大胆大声地诵读大量经典诗文,从而感受经典诗文的语言、意境之美,在陶怡情操的同时提升人生境界。

3.1寻找丰富的阅读资源,增加诵读量。

经典诗文的阅读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篇章,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扩大范围,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诗经典诗文。经典诗文具有顺口、便于记忆的特点,学生通过大量经典诗文的阅读,有了文化底蕴,经典诗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生活,写作、说话的时候便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3.2传授经典诗文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质量。

诵读并不是胡乱朗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提高要求,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不仅满足声音的洪亮,更应该注意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诵读方法,教师本身难以做到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并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在教授时应该进行简单断句,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地乱读一通而没有任何效果,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经典诗文大多有生僻字、多音字和多义字,难免晦涩难懂,教师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的阅读理解错误,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在读通课文的前提下读懂全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3创造诵读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在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课堂不是诵读的唯一场所,把整个校园环境充分利用起来,适当合理地组织诵读活动,营造充满诗文气息的氛围,让学生对诵读产生兴趣,受到感染。

3.3.1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语文都有晨读时间,这一段时间学生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强,教师要合理利用好这一段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全班齐读、分组诵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朗读等方式,教师全程参加,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还可以把课前三分钟有效利用起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经典诵读,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诗文的熏陶。

3.3.2营造经典诗文的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及教师要在校园中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供学生诵读,让学生身临其境,相互影响、相互熏陶,让经典诗文润物细无声地浸入学生的心田。学校可以用古诗命名一些建筑物和道路,在一些空白的墙壁上写上经典诗文,也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加入古诗文朗诵的版块,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经典诗文的魅力。

4.结语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华,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融合经典诗文的诵读很有必要,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实践,将二者合理地融合起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谭慧芹.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10(6):159.

12.1.中华国学经典诵读 篇十二

经典(段落)诵读、朗读顺序:(1.童声朗读《弟子规》录音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齐读《大学》(配合领读))::、领读1:大学之道, ——————————跟读:大学之道, 领读1:在明明德, ——————————跟读:在明明德, 领读:1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跟读: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领读2: 知止而后有定, ———————跟读: 知止而后有定, 领读2: 定而后能静, ————————跟读: 定而后能静, 领读:2 静而后能安, ————————跟读: 静而后能安, 领读2: 安而后能虑, ————————跟读: 安而后能虑, 领读2: 虑而后能得。————————跟读: 虑而后能得。

领读3: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跟读: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领读3: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跟读: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全体齐读:(题目《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全体齐读::(齐读《论语》)领读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领读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领读1: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

领读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领读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领读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跟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领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跟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领读: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跟读: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齐读)

领读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当仁,不让于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唐诗、弟子规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学期,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将开展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活动,培养师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通过经典诵读,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本次活动力求形式多样化,常态化。充分利用每天早自习,课前的地零散时间,化整为零。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利用微信等平台,督促和反馈学生在家与学校的诵读情况。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教师设计活动能力,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三、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6年9月-12月

五、经典诵读内容

计划用一个学年的时间,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通过全校师生集体诵读氛围的营造,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形成一定的诵读规模。

第一学段: 背诵古诗40首、推荐阅读数目20本;

第二学段: 背诵古诗40首、推荐阅读数目20本;

第三学段: 背诵古诗20首、推荐阅读数目23本;

六、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安排早自习经典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注重学生诵读的验收和评比。

2、利用课前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吟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编手操、韵律操,配合诵读表演。

3、充分利用微信的联络功能,监督学生在家的诵读情况。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经典诗文背诵“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

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班级和学校组织各种相关活动,进行再创造。如: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2、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4.中华经典诵读简报 篇十四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等6部委联合主办的“2008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截至11月5日,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区向大赛组委会报送了200余个选手视频和诵读节目视频。经审核,179名选手将进入全国网络预赛,诵读节目视频将专门开辟网络展示平台,作为诵读爱好者相互学习、欣赏、交流的园地。

2008中华经典诵读全国总决赛网络预赛于11月7日17点—11月30日24点通过“中传在线·雅言华章频道”(http://songdu.cuconline.cn/)举行。网络预赛采用专家评选和网络大众评选相结合的方式。广大网民可登陆网站为自己所支持的选手投票,大赛组委会也将组织专家对各组参赛选手视频评审打分,每个参赛组的前10名选手将晋级全国总决赛。网络预赛结束后,评选结果在网上予以公布。

(国家教育部网站2008年11月11日)

上海:试点“温馨教室”建设工程

从2006年起,上海抓住教室这个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在黄浦、卢湾、宝山等区启动了“温馨教室”建设工程的试点工作。两年过去了,“温馨”“幸福”的种子在试点学校的教室里生根、发芽、开花。从今年起,“温馨教室”建设工程将在上海所有的中小学校全面推广。

宝山区高境镇第三小学低年级教室很特别,原有的空间被重新组合,巧妙地划分为学习区、活动区、办公区,就如同一个三居室的“家”。“温馨的教育环境不仅仅要让每堵墙都说话,更要让每个区域都具有教育功能。”校长吴凌凌说。

在这所八成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如何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成了“温馨教室”改造工程的出发点。学习区里,有了升降的课桌椅、移动的黑板,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活动区里,多了“益智角”“游戏区”“特色角”,成为学生动手创作和游艺的园地;而办公区里则活跃着班主任和老师的身影。这改变了师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的传统面目,学生们拥有了学习和活动的“乐园”。

在“温馨教室”的试点学校,“教室”已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3日)

武汉:小学校园铺设“星光大道”

在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校园里,有一条熠熠生辉的“星光大道”,“明星”就是优秀的师生。

“星光大道”位于教学楼前的一条通道上,全程长100米,宽3米多。路面上20多个用彩色勾边的钢化玻璃砖块上,印着优秀学生和老师的“星语”,路旁的路牌上则印着他们的照片。

校长黄惠玲说,校园之星每年评选10名学生和5名老师,老师可获得2000元专业培训基金,用于参加校外培训;学生可免除三年的学习费用。

该校三年级(7)班学生王逸良的父亲认为,学生每天从星光大道上走过,会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15.中华经典诵读主持词 篇十五

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乙:中华诗文浩浩汤汤

甲:我们在这汉字织就的锦绣中穿行

乙:我们在这声韵汇成的河川地徜徉

甲:这里有浪漫洒脱的李白

乙:这里有忧国忧民的杜甫

甲:这里有江南的钟灵毓秀

乙:这里有塞北的广袤苍凉

甲:这里有牧童村娃的天真烂漫

乙:这里有悯农诗人的谆谆教诲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乙: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fù)郁的芳香。甲: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乙: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甲: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

乙:巍巍大中华浩浩民族风

合:杨堤镇中心学校“感悟千年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甲: 首先上场的是一(1)班的同学们,将为大家展示《弟子规》。他们将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请一(1)班做好准备。乙:月有情,月伴影。出门在外,那不变的明月,勾起多少诗人游子的乡情。下面,请欣赏中二(1)班朗诵的《静夜思》《游子吟》《咏鹅》《三字经》《春晓》。请一(2)班做好准备。

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女:三字经?对,下面请欣赏由一(2)班为我们带来的《三字经》。请三(1)班做好准备 乙:冬天快要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下面请欣赏由三(1)班朗诵的朱自清的《春》.甲:接下来上场的是二(2)班的小朋友,他们为我们朗诵的是《春的消息》。

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聆听。

请欣赏语文组老师诗朗诵《春江花月夜》。

甲:浪漫洒脱的李白曾也皱眉而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欣赏数学组老师朗诵《蜀道难》。

乙:场上来了一群小燕子为我们带来了春的消息,请欣赏一(8)为我们带来的《春的消息》《三字经》。

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和思念。下面请五(1)班的小朋友为我们朗诵《水调歌头》。

乙:看,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听,人民军队步伐铿锵,我们的祖国朝气蓬勃,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请听六(1)班同学朗诵的《歌颂祖国》。

甲:下面请欣赏由四(1)班同学朗诵的《少年中国说》。

乙:我们的民族是古老的,有5000年的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国是年轻的,有64载的蓬勃激昂;今天,年轻的祖国,让我们为你歌唱。请欣赏五(2)班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献给祖**亲的歌》。

甲:祖国,我们自豪你的秀美,祖国,我们自豪您的坚强,请听六(2)班同学朗诵的《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甲:高楼独上,仰天长啸,下面请欣赏由四(2)班同学朗诵的《满江红》《读唐诗》请三(2)班做好准备。

乙:祖国的悠久历史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祖国的现代文明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请听三(2)班的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甲:经典诗文浩如烟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

乙: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甲: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乙: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甲: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乙: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甲: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乙: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甲: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乙: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让书香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合:让我们祝愿:中华经典绽放校园

下面我公布比赛结果:

16.中华经典诵读 篇十六

大家上午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间经典华章更是浩如烟海,灿若星辰。

从周易道德到四书五经,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中华民族深深的烙印。引领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去追寻圣贤的足迹,去感悟先人的精神境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继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今天是我校本学期中华经典诵读的启动仪式,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即将拉开序幕之际。我真切地期盼全体学生能理解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粹、最具价值的代表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真诚地期待我们的老师能学以致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希望我们的老师能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老师对中华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专业的成长。

热切地期望全体同学们从中受益,中华经典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也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源,够你们一生去学习、去体会、去懂得、去继承、去超越。“吾十五有志于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之圣贤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孩子们,努力吧!让我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点燃读书的激情,在书海中扬帆奋进吧!

上一篇:为政以德中的成语下一篇:外汇市场上套期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