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面临的困惑与排除(精选5篇)
1.高效课堂面临的困惑与排除 篇一
高效课堂的困惑
从去年起,我们青原区就在开始实施高效课堂,我也在积极践行之中。
高效课堂讲究的是课堂的高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小组合作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听了观摩课结合理论学习之后,我在自己的班级开始实施。
去年,我教的是六年级,小组的划分可谓是大刀阔斧,全班的座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组都有好中差各级的学生,选出了组长并开始培训。接着全班开始了高效课堂模式化的学习,面对新的模式,学生积极性很高,差生尤其兴高采烈。但渐渐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有着多种困惑:
一、小组长的能力良莠不齐。既要学习好,又要热心小组工作,还要组织能力强,尤其要牺牲自己很多课余时间,这是对小组长最基本的要求。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真的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小组长的不负责任或是自己水平不够会直接导致这组学生整体水平偏差。记得刚开始实施时,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很想当组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现当组长的责任太大,任务太重,尤其是要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很多组长就不太情愿了,做起事来明显是应付。学生性格故然是一个问题,但我觉得还是我的培训不到位,评价方法太单一。我也很想有好的培训组长的方法,但是不知如何下手。
二、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两极分化。优的更优,差的更差。我想高效课堂的产物不应该是这样,我不禁反思这热闹的讨论场面下,差生的发言质量和倾听质量到底有多高,是不是只是图个热闹而误了学习?我该如何让之些差生受到组员更好的帮助,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三、不同体裁的文章是否都适用?明显感觉到,说明文用高效课堂效果好得多,而放在记叙文中,尤其是充满感情的文字中,学生的情感明显跟不上,更何谈效果?我该如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情感共鸣作到统一?中国的诗词歌赋博大精深,高效课堂的效果是否会优于传统课堂?
四、教师的自学指导如何才能更到位,更有效?每篇课文的自学指导,都是老师在自己理解文章后写出来的,但对于我们并不是特别有经验的老师,要写出好的自学指导难免走很多弯路。我经常想,要是有一本像教学参考书那样权威的自学指导该有多好!
五、这学期我教学一年级,我也想使用高效课堂,可是我该怎么样去渗透呢?
课改之路很长,很苦。但我艰信,课改之后的天空是一片阳光。
多想能快点用上高效课堂,更想有权威的专家手把手地指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高效课堂面临的困惑与排除 篇二
一、高效课堂改革存在的困惑
(1)课堂成了尖子生”表演的舞台。教学中,为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经常是几个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特别是一些个性张扬、富有创意的表达,“尖子生”表现更是突出。学困生成了听众,其思考、讨论、参与、展示的机会大大减弱,长此以往,会导致学困生灰心,滋生一种无所谓的心态,甚至因为基础差、担心被嘲笑,而不愿展示。课堂上就几个“尖子生”包揽了展示机会。这样,不但造成学习机会不均衡,还可能造成两极分化,给班级带来负面影响
(2)四十五分钟经常不够用。课堂45分钟时间不够用,“拖堂”现象时有发生,次数频繁,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计划的有序实施。其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导学案问题多。打开导学案后,一个个问题会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对于这些问题,是让所有学生都完成,还是让各个小组去做指定的题目呢?如果让每个小组都完成所有问题,再进行展示、评价,四十五分钟是不够的;如果让每个小组去完成指定问题,势必会造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双基知识的夯实。二是课堂质疑对抗多。课堂精彩瞬间在于学生的质疑对抗,这是思想碰撞生成新知的高潮所在。而质疑和对抗多了,又会偏离教师预设而浪费时间。三是学生板书耗时多。如:有位教师在上《苏州园林》时,学生分组展示板书用了17分钟,导致当堂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3)“虚假讨论”课堂的另一抹风景。一堂好课的最重要指标应该是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实际上,有不少学生在分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存在偷懒心理,“合作”成了“合坐”。表面上是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看起来十分热闹,可深入其中,会发现有学生并未参与,或装模作样“虚假讨论”等。这一系列现象不利于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4)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效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又出现了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问题:就是教师从课堂上滔滔不绝到退居二线,主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有的教师干脆把整堂课交给科代表,转让“话语权”。有位教师在上《苏州园林》时,整堂课没有一次点拨、质疑,几乎没有行使“话语权”,课后她对我说,她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讲,什么时候讲才合适。我认为学生展示时,教师要仔细看、认真听,随时捕捉学生的优缺点。这种课最显教师功底的地方就是点拨、引导。因此教师该讲的时候就要及时讲,还要讲清讲透。
(5)学生评价“蜻蜓点水”。学生展示环节时,一组展示完毕,其他小组评价时,要么没评价,要么只针对字迹工整对错、声音是否洪亮进行点评,几乎没有对答案做深层次的评价或质疑。这反映出学生在对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评价的不均衡性。不均衡性还表现在只评他组、不评本组,只评缺点、不评优点等。其实评价不仅仅是区分和甄别,还要反映出对问题的再认识。学生评价普遍“蜻蜓点水”,欠缺真知灼见。
二、针对课改困惑的对策
(1)多层次展示,让学困生敢说。多层次展示指面向全班学生展示、小组展示、课前展示、课余展示。没有胆量登台的学困生可以从组内展示做起,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幕后到台前。教师要关爱学困生,多鼓励他们,多亲近他们,将展示机会向他们倾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只有这样,“学困生”才敢展示。对于课堂展示,教师要把模式、方法告诉学生,并进行训练,做到发言有序、不争不抢。段时间后,课堂就会顺风顺水。
(2)教师课后要及时反思课堂的“得与失”。教师课后要反思“得与失”:导学案设计、质疑对抗、展示等环节的亮点与不足。如:导学案的问题不要太多,都会做的和都不会做的问题不要出示。在展示环节,听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听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语言规范、简明扼要,不私下议论。在板书环节,要求板书精简,写几个关键词或关键的句子就行。展示结束后,要让学生整理学案,以形成整体印象。课堂环节要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努力做到“当堂达标”。
3.高效课堂面临的困惑与排除 篇三
一、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从众多的算法中需不需要强调一般的计算方法?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均将这一理念摆在显著的位置。现在一听计算课就会发现,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得出多种计算方法以后,教师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而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往往不是一般通用的方法,计算速度很慢,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禁要问: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得出一般的具体通用性的方法?
一次,听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节课,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计算9+4=?,一位学生无论教师怎样启发、演示教具,她就是想不到把4分成1和3,9+1=10,10+3=13这样的计算方法,而是通过“把9放在心里,往后数4个得13"来计算出结果。教师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喜欢用这种方法。此时,教师并没有强硬地塞给她“凑十法”的计算方法,而是引导她在算理和计算速度等方面把自己的方法与“凑十法”作了对比,最后对她说:“比较之后,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好你就用哪一种方法。”这样把选择的权利留给学生。
我认为这位教师处理得非常好。‘什么是“通用”的方法?什么是“最优”的方法?有没有“通用、最优”的方法,其意义又是如何界定的?数学史中无从考证,一些计算方法也是约定俗成的,经长期实践使用为大家所接受,但从未冠之什么“通用、最优”的美称。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文化基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计算方法,是可以理解的。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基本出发点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体现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它与所谓的“最优”法进行比较,但必须把最后的选择权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积累、感悟的过程。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大班额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老师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伹如今合作学习似乎又变了味:每节课都用,过一会用一次,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主体充分参与。然而,只要教师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这种流于形式的讨论,只是表面热闹,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一部分学生说的做的都与教师要求的无关,并无扎扎实实的功效。那么,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特別是大班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合作。
2合作前要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作好合作的准备。
3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富于挑战性,单纯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努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借助全组学生的集体智慧才能解决。
4实行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如何交流,如何倾听别人意见,如何评价别人的优点、缺点;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心态参与交流讨论。教师还要对各小组开展交流的发言顺序作出合理的安排。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合作学习不等同于狭隘的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还包括学生在课下与人(伙伴、老师、家长、同学等)的交流,学生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获,应该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应该贯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如果不经过有序、有方法的讨论训练,就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的。久而久之,更危险的是可能养成学生浮躁的学习心境,形成低效率的学习习惯,根本没有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无法体验获取真知的快乐。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倡导。
三、数学课本,让不让学生自己先学?
上学期,我听张老师上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节研究课,在听课教师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在新知学习的环节张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昨天晚上让同学们自学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95%的学生举手,师示意学生集体作答。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很好,大家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那谁来说说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了许久,只有3人举手。
师: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不多,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來探讨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接下来张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下面的活动中去:由同桌两位学生合作,从课前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每个都表示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中,任意取出几个,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后,记下它的面积、长、宽等一组数据。要求每桌先至少拼出5个大小或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记下相应的每一组数据;接着集中观察这几组数据,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规律;然后再向小组或全班汇报、交流所得到的结论。
这样的设计引起了相当一部分部分教师的异议:新课改不是提倡结论滞后,重探索过程吗?这节课让学生先读了课本,一开始就把结论亮出来,结论都知道了,学生还探索什么?
而我却认为这样的处理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亮就亮在张老师能让学生先自学了课本。学生先学之后虽然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成宽”,但他们还是难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学生由此产生问题意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意向,渴望老师指导,张老师及时地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经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和交流活动,不但抽象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已经具体地根植到孩子的经验之中,无需死记硬背了,而且孩子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分体验。
4.高效课堂收获和困惑[定稿] 篇四
高数组
本学期,我们高年级自觉主动运用了高效课堂模式。高校课堂的小组合作、五步三查,运用起来基本上已经是驾轻就熟。
我真正体会到,高效课堂的好处,也真正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学生的能力是不可小觑的。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因为要评比,组内增强了团结互助精神,各组间也增强了竞争意识,课堂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场面,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也经常窃喜,老师不用再唾沫横飞了,学生也不再混混欲睡了。
偶尔,遇到难一点的题,我会忍不住想讲,我的学生就会提醒我:“老师,让我们展示吧。”我就会及时地刹住车,抱歉地笑笑,把精彩留给他们,即使有的同学说错了,就会有其他同学及时纠正。说得不完整,或者不透彻,其他同学就会及时补充。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很困惑,也很着急,高校课堂确实锻炼了一部分学生,一部分同学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确实提高了,可是那些成绩偏差的、不爱表现的、喜欢偷懒的同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就很少发言,甚至没了发言的机会。
后来,我们重新进行小组建设,我们班共分了8个组,每个组6个同学,这6个同学我按成绩给他们分了a1a2b1b2c1c2,展示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报出自己的号,号越往后的同学展示得到的分就越高。这样,在交流的时候,你去看吧,那些优秀的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去教成绩不好的同学,看着他们卖力的表现,我真的很高兴,很欣慰。现在,优秀的学生已经慢慢学会了点拨,引导,分析能力也大有提高;成绩差点的学生想不好好跟人学也不行啊,全组都看着你呢,指望着你挣高分呢,你不好好学会引起众怒的。所以,我们班成绩差的同学发言机会最多,给本组挣的分也最多。很自然,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自信,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成绩的进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我们班人数较多,分成了8个组,在分任务展示环节,我尽量每一个组都分给任务,任务少的话,两个组捆绑起来展示同一个,给两组同时加分,如果两组都展示的话,就重复了,也浪费时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同时也是不少同事的困惑,如果几个环节都完整地实行的话,一堂课很难完成学任务。我也问过其他老师,他们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候,一节课的内容甚至得用两节课来上。这样的话,高效何在?如果提前发导学案,让他们课前先完成自学的话,牺牲孩子们本来就不多的课外时间,又实在于心不忍。
5.高效课堂面临的困惑与排除 篇五
现在,所有的公司,从大型的跨国巨头到刚起步的小公司,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企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提高收入以及股票的价值。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觉得可持续成长难以实现,这是因为它们逐渐变得不愿承担风险。从而选择安全系数更高的升级性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创新和突破,这一现象值得所有的公司思考!
乔治·S·丹是沃顿商学院麦克技术创新中心的联合主任。他说,公司可以通过更好地了解不同层面的创新所蕴含的特定风险,公司高管应正确权衡风险,然后再寻找降低风险的新方法。现在,美国大约80%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把企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难以选择
在资本市场上,公司价值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对企业强劲的有机增长的预期,这也是成本较低的增长方式,因为一家公司在进行收购时,往往要支付溢价。研究发现,只有29%的大公司经理对于取得各自公司的有机增长目标充满信心。
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有机增长很难持续。首先,公司经常发现由于受到消费者需求减少的压力,市场已经饱和,出现价格竞争。因此,它们不得不为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展竞争,而竞争对手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针对这一问题,回答之一就是开发新的“蓝海”市场,推出新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尽管这是一条诱人的增长途径,但是它所带来的回报也许无法弥补高风险以及成功之前的漫长煎熬。这一模式也不同于沃尔玛、戴尔、宜家这样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的企业所采取的策略。这些企业在相邻的市场中系统地利用了低价模式。
但在其他个案中,增长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可以从以下角度找到原因:机构障碍(例如短期目标阻碍了长期目标)、缺乏冒险精神的企业文化以及创新能力薄弱。研究发现,有80%的大公司首席财务官(CFO)在可能无法实现季度营收目标的情况下,会阻止用于创新的预算。
所有这些外部和内部的阻碍因素产生的后果就是,小我的创新取代了大我创新的发展规划。小我的计划大约占企业平均发展计划的85%到90%。这些计划对于持续的进步是必要的,但是并不会改变竞争态势,或者对盈利能力作出太多贡献。与此相对应的是一项研究发现:在抽样的新产品或服务中,有14%属于可持续的创新,而这14%的创新为企业带来了61%的利润。
但是对于安全系数更高的加强型产品和服务的偏爱似乎有强化的趋势。在1990年到2004年间,“全新创新”产品的比例从20%降到了11.5%,而野心较小的产品开发,即公司的新产品(而不是市场上的新产品)下降了三分之一。
严重的后果
公司之所以把重心越来越多地放在小方面的创新上,有很多原因。历史悠久的大公司的问题可能是视野狭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看到新兴市场机会的早期信号,这些机会为竞争对手创造了条件。比如说,谷歌2004年公开发行股票之前就已经是微软、亚马逊和雅虎的一大竞争对手了。但是为什么这些公司就没有更早地看到机会呢?
在其他案例中,公司在“利用性”行为和“探索性”行为之间,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企业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开发已有的能力,一种是探索新的市场空间,创造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扩展能力。众所周知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组织平衡,”丹写道,“这种艰难的平衡越来越受到流程管理方法的影响,倾向于‘利用性’。这一方法强调要在组织流程中减少变化。当诸如商业流程再造、六西格玛和ISO9000等规范被运用到创新流程中去时,他们倾向于遏制创造性思维。于是,对于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选择就会逐渐地——也许是不知不觉地——向产品改进或更确定的机会倾斜。”
其他时候,公司也许会屈服于短期考虑。很多用来选择投资项目的财务标准都不会倾向于投入时间更长、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大我创新。
到最后,公司用完了原本就稀缺的开发时间和资源,来应对客户和销售人员紧急、短期的要求,用于创新的长期投入自然就少了。“这些要求来自不断细分的市场、高要求的渠道合作方以及新形式的竞争环境。这一环境要求更多的产品分支,更短的研发周期,”丹写道,“这就让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小我计划就会率先得到实施。”
避开大我创新的公司还相信,大我创新的回报遥遥无期,而且风险太高。但是企业必须认识到这种对风险的抗拒情绪所带来的代价。比如说,虽然实际回报可能要在很久以后才会实现,但是资本市场会在考虑对营收的预期时,把这个因素放进去。如果人们觉得公司陷入了泥潭,对新技术毫无防备,对未来成长的势头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那么它的股价就要遭殃了。
其实,对风险的规避和抗拒也许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当然,当企业超越了在其所熟悉的市场推出改进产品时,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丹指出,“但这不应成为消极的借口,更加健康的做法是正确地评估风险,然后再寻找降低风险的方法。”
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市场风险要远大于产品风险。这是因为不确定因素更多,包括竞争对手、渠道和消费者。丹介绍:“如果市场是全新的,公司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而要获得这些知识并不容易。市场风险不仅比技术风险更难控制,而且在产品开发流程中,它们一般出现得更晚,也更难解决。由于潜在的消费者没有任何经验,他们会认为新产品有风险,需要特别的刺激活动才会尝试新产品。”
比如说,麦当劳放弃了在餐厅提供比萨饼的努力,最初被认为是现有市场的“相关产品”。但是比萨饼其实是一个“公司的新产品”,因为它并不符合公司最基本的服务模式。“没人能解决在30秒时间内送上比萨的方法,”丹说,“这就意味着服务流程会陷入混乱,而且不能在汽车购物窗口提供比萨饼。失败后的分析发现,品牌并不能保证麦当劳就可以卖比萨。他们缺乏可信度。”
而通用电气(GE)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它通过在各个领域勇于实践,在有机增长中取得了正确的平衡。在接下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班之后,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实现了每年5%到8%的增长,或者说,每年增长量达到34亿美元。其中很多原因是因为通用电气在公司内部提倡创新思维。这包括打破公司自内选拔的传统,从外部引进人才担任高管,让高管在同一职位上工作更长时间,这样他们就能深入了解各自的领域。伊梅尔特还采取措施将高管的薪资福利和新想法、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迅猛发展挂钩。
通用电气每个业务部门的领导每年都必须递交3个以上“突破想象”的计划,并且能保证每年至少1亿美元的额外增长。丹说,这些增长计划能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和潜力,但是要在已有的组织限制范围内进行管理,则有些困难。这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配置的矛盾,而小我项目就会在斗争中占上风。但是刚刚起步的大我计划可能需要和已有的部门分享一定的资源,比如品牌形象、制造能力或市场网络。
不过,也可以实行一个缓解两者之间矛盾的折中方案:“由一个独立的部门管理新项目,这个部门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架构和文化,但也是企业高级管理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通用电气的突破想象增长计划由11个业务部门的市场团队领衔,但是业务部门的领导要对结果负责。这对一个深信卓越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命脉的公司来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突破。
“突破想象”项目在组织机构上允许脱离以前成功的专制,通过对不按照既定模式探索进行风险的测算,把公司的重心向大我增长方向转移。到2006年初,通用电气内部已经开始了大约100个新项目,从商业模式创新到对全球能源市场重新进行分类、提供服务,还有为新的市场提供产品,比如为警卫系统提供生物探测技术,为下一代的空中出租飞机提供小型高效的飞机引擎。
初步预计,这些项目能够在未来3~5年内为通用电气带来330~350亿美元的新增收入。首席执行官每月还会考察公司内部35个最好的项目,这也表明了通用电气对这一战略的高度重视和信心。这个流程还鼓励大家分享最优做法,进一步探索跨部门的商业机会。
【高效课堂面临的困惑与排除】推荐阅读:
高效课堂的建议与反思09-30
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与理解08-13
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09-14
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07-12
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08-20
英语高效课堂下的高效练习07-26
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07-09
关于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认识09-02